《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习题答案第3章

合集下载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答案知识分享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答案知识分享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答案第二章知识表示方法2-1 状态空间法、问题归约法、谓词逻辑法和语义网络法的要点是什么?它们有何本质上的联系及异同点?答:状态空间法:基于解答空间的问题表示和求解方法,它是以状态和算符为基础来表示和求解问题的。

一般用状态空间法来表示下述方法:从某个初始状态开始,每次加一个操作符,递增的建立起操作符的试验序列,直到达到目标状态为止。

问题规约法:已知问题的描述,通过一系列变换把此问题最终变成一个子问题集合:这些子问题的解可以直接得到,从而解决了初始问题。

问题规约的实质:从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出发逆向推理,建立子问题以及子问题的子问题,直至最后把出示问题规约为一个平凡的本原问题集合。

谓词逻辑法:采用谓词合式公式和一阶谓词算法。

要解决的问题变为一个有待证明的问题,然后采用消解定理和消解反演莱证明一个新语句是从已知的正确语句导出的,从而证明这个新语句也是正确的。

语义网络法:是一种结构化表示方法,它由节点和弧线或链组成。

节点用于表示物体、概念和状态,弧线用于表示节点间的关系。

语义网络的解答是一个经过推理和匹配而得到的具有明确结果的新的语义网络。

语义网络可用于表示多元关系,扩展后可以表示更复杂的问题2-2 设有3个传教士和3个野人来到河边,打算乘一只船从右岸渡到左岸去。

该船的负载能力为两人。

在任何时候,如果野人人数超过传教士人数,那么野人就会把传教士吃掉。

他们怎样才能用这条船安全地把所有人都渡过河去?用S i(nC, nY) 表示第i次渡河后,河对岸的状态,nC表示传教士的数目,nY表示野人的数目,由于总人数的确定的,河对岸的状态确定了,河这边的状态也即确定了。

考虑到题目的限制条件,要同时保证,河两岸的传教士数目不少于野人数目,故在整个渡河的过程中,允许出现的状态为以下3种情况:1. nC=02. nC=33. nC=nY>=0 (当nC不等于0或3)用d i(dC, dY)表示渡河过程中,对岸状态的变化,dC表示,第i次渡河后,对岸传教士数目的变化,dY表示,第i次渡河后,对岸野人数目的变化。

人工智能课后习题第3章 参考答案

人工智能课后习题第3章 参考答案

第3章确定性推理参考答案3.8 判断下列公式是否为可合一,若可合一,则求出其最一般合一。

(1) P(a, b), P(x, y)(2) P(f(x), b), P(y, z)(3) P(f(x), y), P(y, f(b))(4) P(f(y), y, x), P(x, f(a), f(b))(5) P(x, y), P(y, x)解:(1) 可合一,其最一般和一为:σ={a/x, b/y}。

(2) 可合一,其最一般和一为:σ={y/f(x), b/z}。

(3) 可合一,其最一般和一为:σ={ f(b)/y, b/x}。

(4) 不可合一。

(5) 可合一,其最一般和一为:σ={ y/x}。

3.11 把下列谓词公式化成子句集:(1)(∀x)(∀y)(P(x, y)∧Q(x, y))(2)(∀x)(∀y)(P(x, y)→Q(x, y))(3)(∀x)(∃y)(P(x, y)∨(Q(x, y)→R(x, y)))(4)(∀x) (∀y) (∃z)(P(x, y)→Q(x, y)∨R(x, z))解:(1) 由于(∀x)(∀y)(P(x, y)∧Q(x, y))已经是Skolem标准型,且P(x, y)∧Q(x, y)已经是合取范式,所以可直接消去全称量词、合取词,得{ P(x, y), Q(x, y)}再进行变元换名得子句集:S={ P(x, y), Q(u, v)}(2) 对谓词公式(∀x)(∀y)(P(x, y)→Q(x, y)),先消去连接词“→”得:(∀x)(∀y)(¬P(x, y)∨Q(x, y))此公式已为Skolem标准型。

再消去全称量词得子句集:S={¬P(x, y)∨Q(x, y)}(3) 对谓词公式(∀x)(∃y)(P(x, y)∨(Q(x, y)→R(x, y))),先消去连接词“→”得:(∀x)(∃y)(P(x, y)∨(¬Q(x, y)∨R(x, y)))此公式已为前束范式。

人工智能教程习题及答案第3章习题参考解答

人工智能教程习题及答案第3章习题参考解答

第三章确定性推理方法习题参考解答3.1 练习题3.1 什么是命题?请写出3个真值为T 及真值为F 的命题。

3.2 什么是谓词?什么是谓词个体及个体域?函数与谓词的区别是什么?3.3 谓词逻辑和命题逻辑的关系如何?有何异同?3.4 什么是谓词的项?什么是谓词的阶?请写出谓词的一般形式。

3.5 什么是谓词公式?什么是谓词公式的解释?设D= {1,2} ,试给出谓词公式( x)( y)(P(x,y) Q(x,y))的所有解释,并且对每一种解释指出该谓词公式的真值。

3.6对下列谓词公式分别指出哪些是约束变元?哪些是自由变元?并指出各量词的辖域。

(1)( x)(P(x, y) ( y)(Q(x, y) R(x, y)))(2)( z)( y)(P(z, y) Q(z, x)) R(u, v)(3)( x)(~ P( x, f (x )) ( z)(Q(x,z) ~ R(x,z)))(4)( z)(( y)(( t)(P(z, t) Q(y, t)) R(z, y))(5)( z)( y)(P(z, y) ( z)(( y)(P(z, y) Q(z, y) ( z)Q(z, y))))什么是谓词公式的永真性、永假性、可满足性、等价性及永真蕴含?3.7什么是置换?什么是合一?什么是最一般的合一?3.8判断以下公式对是否可合一;若可合一,则求出最一般的合一:3.9(1)P(a,b) ,P(x, y)(2)P(f(z),b) ,P(y, x)(3)P(f(x), y) ,P(y, f(a))(4)P(f(y), y,x) ,P(x, f(a), f(b))(5)P(x, y) ,P(y, x)什么是范式?请写出前束型范式与SKOLEM 范式的形式。

3.10什么是子句?什么是子句集?请写出求谓词公式子句集的步骤。

3.113.12谓词公式与它的子句集等值吗?在什么情况下它们才会等价?3.13 把下列谓词公式分别化为相应的子句集:(1)( z)( y)(P(z, y) Q(z, y))(2)( x)( y)(P(x, y) Q(x, y))(3)( x)( y)(P(x, y) (Q(x, y) R(x, y)))(4)( x)( y)( z)(P(x, y) Q(x, y) R(x, z))(5)( x)( y)( z)( u)( v)( w)(P(x, y,z,u,v,w) (Q(x, y, z,u, v, w) ~R(x, z, w)))3.14 判断下列子句集中哪些是不可满足的:(1)S {~ P Q,~ Q,P,~ P}(2)S {P Q,~ P Q,P ~ Q,~ P ~ Q}(3)S {P(y) Q(y), ~ P(f(x)) R(a)}(4)S {~ P(x) Q(x), ~ P(y) R(y), P(a),S(a),~ S(z) ~ R(z)}(5)S {~ P(x) ~ Q(y) ~ L(x, y), P(a), ~ R(z) L(a, z), R(b), Q(b)}(6)S {~ P(x) Q(f(x), a), ~ P(h(y)) Q(f(h(y)), a) ~ P(z)}(7)S {P(x) Q(x) R(x),~ P(y) R(y),~Q(a),~ R(b)}(8)S {P(x) Q(x),~ Q(y) R(y), ~ P(z) Q(z),~ R(u)}3.15 为什么要引入Herbrand 理论?什么是H 域?如何求子句集的H 域?3.16 什么是原子集?如何求子句集的原子集?3.17 什么是H 域解释?如何用域D 上的一个解释I 构造H 域上的解释I *呢?3.18 假设子句集S={P(z) ∨Q(z),R(f(t))} ,S 中不出现个体常量符号。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答案知识分享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答案知识分享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答案第二章知识表示方法2-1 状态空间法、问题归约法、谓词逻辑法和语义网络法的要点是什么?它们有何本质上的联系及异同点?答:状态空间法:基于解答空间的问题表示和求解方法,它是以状态和算符为基础来表示和求解问题的。

一般用状态空间法来表示下述方法:从某个初始状态开始,每次加一个操作符,递增的建立起操作符的试验序列,直到达到目标状态为止。

问题规约法:已知问题的描述,通过一系列变换把此问题最终变成一个子问题集合:这些子问题的解可以直接得到,从而解决了初始问题。

问题规约的实质:从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出发逆向推理,建立子问题以及子问题的子问题,直至最后把出示问题规约为一个平凡的本原问题集合。

谓词逻辑法:采用谓词合式公式和一阶谓词算法。

要解决的问题变为一个有待证明的问题,然后采用消解定理和消解反演莱证明一个新语句是从已知的正确语句导出的,从而证明这个新语句也是正确的。

语义网络法:是一种结构化表示方法,它由节点和弧线或链组成。

节点用于表示物体、概念和状态,弧线用于表示节点间的关系。

语义网络的解答是一个经过推理和匹配而得到的具有明确结果的新的语义网络。

语义网络可用于表示多元关系,扩展后可以表示更复杂的问题2-2 设有3个传教士和3个野人来到河边,打算乘一只船从右岸渡到左岸去。

该船的负载能力为两人。

在任何时候,如果野人人数超过传教士人数,那么野人就会把传教士吃掉。

他们怎样才能用这条船安全地把所有人都渡过河去?用S i(nC, nY) 表示第i次渡河后,河对岸的状态,nC表示传教士的数目,nY表示野人的数目,由于总人数的确定的,河对岸的状态确定了,河这边的状态也即确定了。

考虑到题目的限制条件,要同时保证,河两岸的传教士数目不少于野人数目,故在整个渡河的过程中,允许出现的状态为以下3种情况:1. nC=02. nC=33. nC=nY>=0 (当nC不等于0或3)用d i(dC, dY)表示渡河过程中,对岸状态的变化,dC表示,第i次渡河后,对岸传教士数目的变化,dY表示,第i次渡河后,对岸野人数目的变化。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答案知识分享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答案知识分享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答案第二章知识表示方法2-1 状态空间法、问题归约法、谓词逻辑法和语义网络法的要点是什么?它们有何本质上的联系及异同点?答:状态空间法:基于解答空间的问题表示和求解方法,它是以状态和算符为基础来表示和求解问题的。

一般用状态空间法来表示下述方法:从某个初始状态开始,每次加一个操作符,递增的建立起操作符的试验序列,直到达到目标状态为止。

问题规约法:已知问题的描述,通过一系列变换把此问题最终变成一个子问题集合:这些子问题的解可以直接得到,从而解决了初始问题。

问题规约的实质:从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出发逆向推理,建立子问题以及子问题的子问题,直至最后把出示问题规约为一个平凡的本原问题集合。

谓词逻辑法:采用谓词合式公式和一阶谓词算法。

要解决的问题变为一个有待证明的问题,然后采用消解定理和消解反演莱证明一个新语句是从已知的正确语句导出的,从而证明这个新语句也是正确的。

语义网络法:是一种结构化表示方法,它由节点和弧线或链组成。

节点用于表示物体、概念和状态,弧线用于表示节点间的关系。

语义网络的解答是一个经过推理和匹配而得到的具有明确结果的新的语义网络。

语义网络可用于表示多元关系,扩展后可以表示更复杂的问题2-2 设有3个传教士和3个野人来到河边,打算乘一只船从右岸渡到左岸去。

该船的负载能力为两人。

在任何时候,如果野人人数超过传教士人数,那么野人就会把传教士吃掉。

他们怎样才能用这条船安全地把所有人都渡过河去?用S i(nC, nY) 表示第i次渡河后,河对岸的状态,nC表示传教士的数目,nY表示野人的数目,由于总人数的确定的,河对岸的状态确定了,河这边的状态也即确定了。

考虑到题目的限制条件,要同时保证,河两岸的传教士数目不少于野人数目,故在整个渡河的过程中,允许出现的状态为以下3种情况:1. nC=02. nC=33. nC=nY>=0 (当nC不等于0或3)用d i(dC, dY)表示渡河过程中,对岸状态的变化,dC表示,第i次渡河后,对岸传教士数目的变化,dY表示,第i次渡河后,对岸野人数目的变化。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习题答案第3章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习题答案第3章

第三章搜索推理技术3-1什么是图搜索过程?其中,重排OPEN表意味着什么,重排的原则是什么?图搜索的一般过程如下:(1) 建立一个搜索图G(初始只含有起始节点S),把S放到未扩展节点表中(OPEN表)中。

(2) 建立一个已扩展节点表(CLOSED表),其初始为空表。

(3) LOOP:若OPEN表是空表,则失败退出。

(4) 选择OPEN表上的第一个节点,把它从OPEN表移出并放进CLOSED表中。

称此节点为节点n,它是CLOSED表中节点的编号(5) 若n为一目标节点,则有解并成功退出。

此解是追踪图G中沿着指针从n到S这条路径而得到的(指针将在第7步中设置)(6) 扩展节点n,生成不是n的祖先的那些后继节点的集合M。

将M添入图G中。

(7) 对那些未曾在G中出现过的(既未曾在OPEN表上或CLOSED表上出现过的)M成员设置一个通向n的指针,并将它们加进OPEN表。

对已经在OPEN或CLOSED表上的每个M成员,确定是否需要更改通到n的指针方向。

对已在CLOSED表上的每个M成员,确定是否需要更改图G中通向它的每个后裔节点的指针方向。

(8) 按某一任意方式或按某个探试值,重排OPEN表。

(9) GO LOOP。

重排OPEN表意味着,在第(6)步中,将优先扩展哪个节点,不同的排序标准对应着不同的搜索策略。

重排的原则当视具体需求而定,不同的原则对应着不同的搜索策略,如果想尽快地找到一个解,则应当将最有可能达到目标节点的那些节点排在OPEN表的前面部分,如果想找到代价最小的解,则应当按代价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排OPEN表。

3-2 试举例比较各种搜索方法的效率。

宽度优先搜索(1) 把起始节点放到OPEN表中(如果该起始节点为一目标节点,则求得一个解答)。

(2) 如果OPEN是个空表,则没有解,失败退出;否则继续。

(3) 把第一个节点(节点n)从OPEN表移出,并把它放入CLOSED扩展节点表中。

(4) 扩展节点n。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答案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答案

第二章知识表示方法2-1 状态空间法、问题归约法、谓词逻辑法和语义网络法的要点是什么?它们有何本质上的联系及异同点?答:状态空间法:基于解答空间的问题表示和求解方法,它是以状态和算符为基础来表示和求解问题的。

一般用状态空间法来表示下述方法:从某个初始状态开始,每次加一个操作符,递增的建立起操作符的试验序列,直到达到目标状态为止。

问题规约法:已知问题的描述,通过一系列变换把此问题最终变成一个子问题集合:这些子问题的解可以直接得到,从而解决了初始问题。

问题规约的实质:从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出发逆向推理,建立子问题以及子问题的子问题,直至最后把出示问题规约为一个平凡的本原问题集合。

谓词逻辑法:采用谓词合式公式和一阶谓词算法。

要解决的问题变为一个有待证明的问题,然后采用消解定理和消解反演莱证明一个新语句是从已知的正确语句导出的,从而证明这个新语句也是正确的。

语义网络法:是一种结构化表示方法,它由节点和弧线或链组成。

节点用于表示物体、概念和状态,弧线用于表示节点间的关系。

语义网络的解答是一个经过推理和匹配而得到的具有明确结果的新的语义网络。

语义网络可用于表示多元关系,扩展后可以表示更复杂的问题2-2 设有3个传教士和3个野人来到河边,打算乘一只船从右岸渡到左岸去。

该船的负载能力为两人。

在任何时候,如果野人人数超过传教士人数,那么野人就会把传教士吃掉。

他们怎样才能用这条船安全地把所有人都渡过河去?用S i(nC, nY) 表示第i次渡河后,河对岸的状态,nC表示传教士的数目,nY表示野人的数目,由于总人数的确定的,河对岸的状态确定了,河这边的状态也即确定了。

考虑到题目的限制条件,要同时保证,河两岸的传教士数目不少于野人数目,故在整个渡河的过程中,允许出现的状态为以下3种情况:1. nC=02. nC=33. nC=nY>=0 (当nC不等于0或3)用d i(dC, dY)表示渡河过程中,对岸状态的变化,dC表示,第i次渡河后,对岸传教士数目的变化,dY表示,第i次渡河后,对岸野人数目的变化。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答案知识分享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答案知识分享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答案第二章知识表示方法2-1 状态空间法、问题归约法、谓词逻辑法和语义网络法的要点是什么?它们有何本质上的联系及异同点?答:状态空间法:基于解答空间的问题表示和求解方法,它是以状态和算符为基础来表示和求解问题的。

一般用状态空间法来表示下述方法:从某个初始状态开始,每次加一个操作符,递增的建立起操作符的试验序列,直到达到目标状态为止。

问题规约法:已知问题的描述,通过一系列变换把此问题最终变成一个子问题集合:这些子问题的解可以直接得到,从而解决了初始问题。

问题规约的实质:从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出发逆向推理,建立子问题以及子问题的子问题,直至最后把出示问题规约为一个平凡的本原问题集合。

谓词逻辑法:采用谓词合式公式和一阶谓词算法。

要解决的问题变为一个有待证明的问题,然后采用消解定理和消解反演莱证明一个新语句是从已知的正确语句导出的,从而证明这个新语句也是正确的。

语义网络法:是一种结构化表示方法,它由节点和弧线或链组成。

节点用于表示物体、概念和状态,弧线用于表示节点间的关系。

语义网络的解答是一个经过推理和匹配而得到的具有明确结果的新的语义网络。

语义网络可用于表示多元关系,扩展后可以表示更复杂的问题2-2 设有3个传教士和3个野人来到河边,打算乘一只船从右岸渡到左岸去。

该船的负载能力为两人。

在任何时候,如果野人人数超过传教士人数,那么野人就会把传教士吃掉。

他们怎样才能用这条船安全地把所有人都渡过河去?用S i(nC, nY) 表示第i次渡河后,河对岸的状态,nC表示传教士的数目,nY表示野人的数目,由于总人数的确定的,河对岸的状态确定了,河这边的状态也即确定了。

考虑到题目的限制条件,要同时保证,河两岸的传教士数目不少于野人数目,故在整个渡河的过程中,允许出现的状态为以下3种情况:1. nC=02. nC=33. nC=nY>=0 (当nC不等于0或3)用d i(dC, dY)表示渡河过程中,对岸状态的变化,dC表示,第i次渡河后,对岸传教士数目的变化,dY表示,第i次渡河后,对岸野人数目的变化。

人工智能基础及应用(微课版) 习题及答案 第3章 智能搜索策略

人工智能基础及应用(微课版) 习题及答案 第3章 智能搜索策略

习题一、选择题1 .关于“与/或”图表示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AND”和“OR”连续各部分的图形,用来描述各部分的因果关系B用“AND”和“OR”连续各部分的图形,用来描述各部分之间的不确定关系C是用“与”节点和“或”节点组合起来的树形图,用来描述某类问题的求解过程D是用“与”节点和“或”节点组合起来的树形图,用来描述某类问题的层次关系2 .在与或树和与或图中,把没有任何父辈节点的节点叫做:A叶节点B端节点C根节点D起始节点3 .启发式搜索中,通常OPEN表上的节点按照它们的估价函数f值的()顺序排列:A递增B平均值C递减D最小4 .启广度优先搜索方法能够保证在搜索树种找到一条通向目标节点的()路径(如果有路径存在时)。

A可行B最短C最长D解答5 .下列属于遗传算法的基本内容的是()A图像识别B遗传算子C语音识别D神经调节6 .A*算法是一种()。

A图搜索策略B有序搜索算法C盲目搜索D启发式搜索二、简答题1 .什么是搜索?有哪两大类不同的搜索方法?两者的区别是什么?2 .什么是与树?什么是或树?什么是与/或树?什么是可解节点?什么是解树?3 .何为股价函数?估价函数中,g(n)和h(n)各起什么作用?4 .什么是遗传算法?简述其基本思想和基本结构。

5 .常用的适应度函数有哪几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2.C3.D4.A5.B6.D二、简答题1 .向这种根据世界情况,不断寻找可利用知识,从而构造一条代价最小的推理路线,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称为搜索。

简单地说,搜索就是利用已知条件在(知识)寻求解决问题办法的过程。

根据是否采用智能方法,搜索算法分为盲目搜索算法和智能搜索算法。

3 .用于估价结点重要性的函数称为估价函数,其一般形式为:/(n)=gQ)+h(n)其中,g(〃)是代价函数,表示从初始结点S。

到结点〃已经实际付出的代价;力(〃)是启发式函数,表示从结点〃到目标结点Sg的最优路径的估计代价。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答案教案资料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答案教案资料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答案第二章知识表示方法2-1 状态空间法、问题归约法、谓词逻辑法和语义网络法的要点是什么?它们有何本质上的联系及异同点?答:状态空间法:基于解答空间的问题表示和求解方法,它是以状态和算符为基础来表示和求解问题的。

一般用状态空间法来表示下述方法:从某个初始状态开始,每次加一个操作符,递增的建立起操作符的试验序列,直到达到目标状态为止。

问题规约法:已知问题的描述,通过一系列变换把此问题最终变成一个子问题集合:这些子问题的解可以直接得到,从而解决了初始问题。

问题规约的实质:从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出发逆向推理,建立子问题以及子问题的子问题,直至最后把出示问题规约为一个平凡的本原问题集合。

谓词逻辑法:采用谓词合式公式和一阶谓词算法。

要解决的问题变为一个有待证明的问题,然后采用消解定理和消解反演莱证明一个新语句是从已知的正确语句导出的,从而证明这个新语句也是正确的。

语义网络法:是一种结构化表示方法,它由节点和弧线或链组成。

节点用于表示物体、概念和状态,弧线用于表示节点间的关系。

语义网络的解答是一个经过推理和匹配而得到的具有明确结果的新的语义网络。

语义网络可用于表示多元关系,扩展后可以表示更复杂的问题2-2 设有3个传教士和3个野人来到河边,打算乘一只船从右岸渡到左岸去。

该船的负载能力为两人。

在任何时候,如果野人人数超过传教士人数,那么野人就会把传教士吃掉。

他们怎样才能用这条船安全地把所有人都渡过河去?用S i(nC, nY) 表示第i次渡河后,河对岸的状态,nC表示传教士的数目,nY表示野人的数目,由于总人数的确定的,河对岸的状态确定了,河这边的状态也即确定了。

考虑到题目的限制条件,要同时保证,河两岸的传教士数目不少于野人数目,故在整个渡河的过程中,允许出现的状态为以下3种情况:1. nC=02. nC=33. nC=nY>=0 (当nC不等于0或3)用d i(dC, dY)表示渡河过程中,对岸状态的变化,dC表示,第i次渡河后,对岸传教士数目的变化,dY表示,第i次渡河后,对岸野人数目的变化。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答案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答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not for commercial use第二章知识表示方法2-1 状态空间法、问题归约法、谓词逻辑法和语义网络法的要点是什么?它们有何本质上的联系及异同点?答:状态空间法:基于解答空间的问题表示和求解方法,它是以状态和算符为基础来表示和求解问题的。

一般用状态空间法来表示下述方法:从某个初始状态开始,每次加一个操作符,递增的建立起操作符的试验序列,直到达到目标状态为止。

问题规约法:已知问题的描述,通过一系列变换把此问题最终变成一个子问题集合:这些子问题的解可以直接得到,从而解决了初始问题。

问题规约的实质:从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出发逆向推理,建立子问题以及子问题的子问题,直至最后把出示问题规约为一个平凡的本原问题集合。

谓词逻辑法:采用谓词合式公式和一阶谓词算法。

要解决的问题变为一个有待证明的问题,然后采用消解定理和消解反演莱证明一个新语句是从已知的正确语句导出的,从而证明这个新语句也是正确的。

语义网络法:是一种结构化表示方法,它由节点和弧线或链组成。

节点用于表示物体、概念和状态,弧线用于表示节点间的关系。

语义网络的解答是一个经过推理和匹配而得到的具有明确结果的新的语义网络。

语义网络可用于表示多元关系,扩展后可以表示更复杂的问题2-2 设有3个传教士和3个野人来到河边,打算乘一只船从右岸渡到左岸去。

该船的负载能力为两人。

在任何时候,如果野人人数超过传教士人数,那么野人就会把传教士吃掉。

他们怎样才能用这条船安全地把所有人都渡过河去?用S i(nC, nY) 表示第i次渡河后,河对岸的状态,nC表示传教士的数目,nY表示野人的数目,由于总人数的确定的,河对岸的状态确定了,河这边的状态也即确定了。

考虑到题目的限制条件,要同时保证,河两岸的传教士数目不少于野人数目,故在整个渡河的过程中,允许出现的状态为以下3种情况:1. nC=02. nC=33. nC=nY>=0 (当nC不等于0或3)用d i(dC, dY)表示渡河过程中,对岸状态的变化,dC表示,第i次渡河后,对岸传教士数目的变化,dY 表示,第i 次渡河后,对岸野人数目的变化。

人工智能课后答案第三章

人工智能课后答案第三章

人工智能课后答案第三章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1.基于谓词逻辑的机器推理方法:自然演绎推理,归结演绎推理,基于规则的演绎推理。

2. 求下列谓词公式的子句集(1) x y(P(x,y) Q(x,y))解:去掉存在量词变为:P(a,b)Q(a,b) 变成子句集{ P(a,b),Q(a,b )}(2) x y(P(x,y) Q(x,y)) 解:去掉蕴涵符号变为:x y(¬ P(x,y)Q(x,y)) 去掉全称量词变为:¬ P(x,y) Q(x,y) 变成子句集{ ¬ P(x,y) Q(x,y)}(3) {()[(,)(,,)]}x P x y zQ x z zR x y z ∀→∃∀∨∀()(,)(,(),)P x Q x z R x f x z ⌝∨∨(4)((,,,,,)(,,,,,)(,,,,,))x y z u v w P x y z y v w Q x y z y v w R x y z u v w ∃∀∃∃∀∃∨∧ {p(a,y,f(y),y,v,g(y,v)) Q(a,y,f(y),y,v,g(y,v)), p(a,x,f(x),x,z,g(x,z))R(a,x,f(x),h(x),z,g(x,z))} 3. 试判断下列子句集中哪些是不可满足的(1)使用删除策略(2)归结 4.用合一算法求下列公式集的最一般合一。

(1)W={Q(a,x),Q(y,b)} 最一般合一为:{a/y,b/y} (2){()((,))}W Q x y z Q u h v v u =,,,,,最一般合一为:{z/u,h(v,v)/y,z/x}或{x/u,h(v,v)/y,x/z}5.用归结原理证明,G 是否可肯定是F 的逻辑结果。

(1) F 1 (x)(P(x)(Q(x)∧R(x)) F 2 (x) (P(x) ∧S(x) G (x)(S(x) ∧R(x)) 证明:利用归结反演法,先证明F 1 ∨ F 2 ∨¬G 是不可满足的。

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习题答案第3章

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习题答案第3章

习题3一、名词解释1.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搭载先进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和执行等功能,可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2. 定速巡航系统定速巡航系统(Cruise Control System, CCS) 是车辆可按照一定的速度匀速前进,无需踩油门,需要减速时,踩刹车即可自动解除。

自适应巡航系统(Adaptive Cruise Control, ACC) 在定速巡航功能之上,还可根据路况保持预设跟车距离以及随车距变化自动加速与减速,刹车后不能自动起步。

3. 疲劳驾驶预警系统DFM疲劳驾驶预警系统(Driver Fatigue Monitor System),基于驾驶员生理图像反应,由ECU和摄像头组成,利用驾驶员面部特征、眼部信号、头部运动性等推断疲劳状态,并进行报警提示和采取相应措施的装置。

4. 智能交通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的运输和管理系统。

二、选择题1、下列哪些不是智能交通应用场景( C )A.交通信息服务系统B.车辆控制系统C.EBA D.EMS2、智能交通系统的构成不包括( D )。

A.信息源 B.信息处理 C.信息发布 D.信息交互3、下列不是组成智能网联汽车硬件的元素是( C )A.传感器激光测距仪B.车载雷达C.地图D. GPS导航定位4、当前自动驾驶企业采用比例最大的传感器类型是( )A.雷达B.激光雷达C.光感雷达D激光扫描5、智能网联汽车搭载先进( )、控制器、执行器等,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

蔡自兴_人工智能课后答案

蔡自兴_人工智能课后答案
5 、一般应用程序与专家系统有何区别? 答案
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章
1-1什么是人工智能?试从学科和能力两方面加以说明。
答:定义 1.2 和定义 1.3
1-4现在人工智能有哪些学派?它们的任知观是什么?
答:人工智能的学派及其认知观如下:
(1)符号主义 认为人工智能起源于数理逻辑;
(2)连接主义 认为人工智能起源于仿生学,特别是对人脑模型的研究;
人工智能作业题
1 - 1 什么是人工智能?试从学科和能力两方面加以说明。 1 - 4 现在人工智能有哪些学派?它们的任知观是什么? 1 - 6 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和应用领域是什么?其中,哪些是新的研究热点? 2 - 6 用谓词演算公式表示下列英文句子 ( 多用而不是省用不同谓词和项。 例如不要用单一的谓词字母来表示每个句子 ) 。 A computer system is intelligent if it can perform a task which,if performed by a human, requires intelligence. 2 - 7 把下列语句表示成语义网络描述: (1) All man are mortal. (2) 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ming. (3) All branch managers of DEC participate in a profit-sharing plan. 2 - 9 试构造一个描述你的寝室或办公室的框架系统。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根1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敷工资设艺料技高试术中卷0资不配料仅置试可技卷以术要解是求决指,吊机对顶组电层在气配进设置行备不继进规电行范保空高护载中高与资中带料资负试料荷卷试下问卷高题总中2体2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1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1都关能可于地以管缩正路小常高故工中障作资高;料中对试资于卷料继连试电接卷保管破护口坏进处范行理围整高,核中或对资者定料对值试某,卷些审弯异核扁常与度高校固中对定资图盒料纸位试,置卷编.工保写况护复进层杂行防设自腐备动跨与处接装理地置,线高尤弯中其曲资要半料避径试免标卷错高调误等试高,方中要案资求,料技编试术写5、卷交重电保底要气护。设设装管备备置线4高、调动敷中电试作设资气高,技料课中并3术试、件资且中卷管中料拒包试路调试绝含验敷试卷动线方设技作槽案技术,、以术来管及避架系免等统不多启必项动要方高式案中,;资为对料解整试决套卷高启突中动然语过停文程机电中。气高因课中此件资,中料电管试力壁卷高薄电中、气资接设料口备试不进卷严行保等调护问试装题工置,作调合并试理且技利进术用行,管过要线关求敷运电设行力技高保术中护。资装线料置缆试做敷卷到设技准原术确则指灵:导活在。。分对对线于于盒调差处试动,过保当程护不中装同高置电中高压资中回料资路试料交卷试叉技卷时术调,问试应题技采,术用作是金为指属调发隔试电板人机进员一行,变隔需压开要器处在组理事在;前发同掌生一握内线图部槽 纸故内资障,料时强、,电设需回备要路制进须造行同厂外时家部切出电断具源习高高题中中电资资源料料,试试线卷卷缆试切敷验除设报从完告而毕与采,相用要关高进技中行术资检资料查料试和,卷检并主测且要处了保理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搜索推理技术3-1什么是图搜索过程?其中,重排OPEN表意味着什么,重排的原则是什么?图搜索的一般过程如下:(1) 建立一个搜索图G(初始只含有起始节点S),把S放到未扩展节点表中(OPEN表)中。

(2) 建立一个已扩展节点表(CLOSED表),其初始为空表。

(3) LOOP:若OPEN表是空表,则失败退出。

(4) 选择OPEN表上的第一个节点,把它从OPEN表移出并放进CLOSED表中。

称此节点为节点n,它是CLOSED表中节点的编号(5) 若n为一目标节点,则有解并成功退出。

此解是追踪图G中沿着指针从n到S这条路径而得到的(指针将在第7步中设置)(6) 扩展节点n,生成不是n的祖先的那些后继节点的集合M。

将M添入图G中。

(7) 对那些未曾在G中出现过的(既未曾在OPEN表上或CLOSED表上出现过的)M成员设置一个通向n的指针,并将它们加进OPEN表。

对已经在OPEN或CLOSED表上的每个M成员,确定是否需要更改通到n的指针方向。

对已在CLOSED表上的每个M成员,确定是否需要更改图G中通向它的每个后裔节点的指针方向。

(8) 按某一任意方式或按某个探试值,重排OPEN表。

(9) GO LOOP。

重排OPEN表意味着,在第(6)步中,将优先扩展哪个节点,不同的排序标准对应着不同的搜索策略。

重排的原则当视具体需求而定,不同的原则对应着不同的搜索策略,如果想尽快地找到一个解,则应当将最有可能达到目标节点的那些节点排在OPEN表的前面部分,如果想找到代价最小的解,则应当按代价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排OPEN表。

3-2 试举例比较各种搜索方法的效率。

宽度优先搜索(1) 把起始节点放到OPEN表中(如果该起始节点为一目标节点,则求得一个解答)。

(2) 如果OPEN是个空表,则没有解,失败退出;否则继续。

(3) 把第一个节点(节点n)从OPEN表移出,并把它放入CLOSED扩展节点表中。

(4) 扩展节点n。

如果没有后继节点,则转向上述第(2)步。

(5) 把n的所有后继节点放到OPEN表的末端,并提供从这些后继节点回到n的指针。

(6) 如果n的任一个后继节点是个目标节点,则找到一个解答,成功退出;否则转向第(2)步。

有界深度优先搜索(1) 把起始节点S放到未扩展节点OPEN表中。

如果此节点为一目标节点,则得到一个解。

(2) 如果OPEN为一空表,则失败退出。

(3) 把第一个节点(节点n)从OPEN表移到CLOSED表。

(4) 如果节点n的深度等于最大深度,则转向(2)。

(5) 扩展节点n,产生其全部后裔,并把它们放入OPEN表的前头。

如果没有后裔,则转向(2)。

(6) 如果后继节点中有任一个为目标节点,则求得一个解,成功退出;否则,转向(2)。

等代价搜索方法以g(i)的递增顺序扩展其节点,其算法如下:(1) 把起始节点S放到未扩展节点表OPEN中。

如果此起始节点为一目标节点,则求得一个解;否则令g(S)=0。

(2) 如果OPEN是个空表,则没有解而失败退出。

(3) 从OPEN表中选择一个节点i,使其g(i)为最小。

如果有几个节点都合格,那么就要选择一个目标节点作为节点i(要是有目标节点的话);否则,就从中选一个作为节点i。

把节点i从OPEN表移至扩展节点表CLOSED中。

(4) 如果节点i为目标节点,则求得一个解。

(5) 扩展节点i。

如果没有后继节点,则转向第(2)步。

(6) 对于节点i的每个后继节点j,计算g(j)=g(i)+c(i,j),并把所有后继节点j放进OPEN表。

提供回到节点i的指针。

(7) 转向第(2)步。

3-3 化为子句形有哪些步骤?请结合例子说明之。

任一谓词演算公式可以化成一个子句集。

其变换过程由下列九个步骤组成:(1)消去蕴涵符号将蕴涵符号化为析取和否定符号(2)减少否定符号的辖域每个否定符号最多只用到一个谓词符号上,并反复应用狄·摩根定律(3)对变量标准化对哑元改名以保证每个量词有其自己唯一的哑元(4)消去存在量词引入Skolem函数,消去存在量词如果要消去的存在量词不在任何一个全称量词的辖域内,那么我们就用不含变量的Skolem 函数即常量。

(5)化为前束形把所有全称量词移到公式的左边,并使每个量词的辖域包括这个量词后面公式的整个部分。

前束形= (前缀) (母式)前缀= 全称量词串母式= 无量词公式(6)把母式化为合取范式反复应用分配律,将母式写成许多合取项的合取的形式,而每一个合取项是一些谓词公式和(或)谓词公式的否定的析取(7)消去全称量词消去前缀,即消去明显出现的全称量词(8)消去连词符号(合取)用{合取项1,合取项2}替换明显出现的合取符号(9)更换变量名称更换变量符号的名称,使一个变量符号不出现在一个以上的子句中3-4 如何通过消解反演求取问题的答案?给出一个公式集S和目标公式L,通过反证或反演来求证目标公式L,其证明步骤如下:(1)否定L,得~L;(2)把~L添加到S中去;(3)把新产生的集合{~L,S}化成子句集;(4)应用消解原理,力图推导出一个表示矛盾的空子句NIL。

3-5 什么叫合适公式?合适公式有哪些等价关系?合式公式的递归定义为:(1) 原子谓词公式是合式公式(2) 若A为合式公式,则A的否定也是合式公式(3) 若A、B都是合式公式,则A AND B, AOR B, A→B, A←>B 也都是合式公式(4) 若A是合式公式,x为A中的自由变元,则(ANY x)A 和(EXT x)A 都是合式公式(5) 只有按规则(1)~(4)求得的公式,才是合式公式等价关系有:否定之否定蕴含与与或形式的等价狄.摩根定律分配律交换律结合律逆否律否定跨越量词全称量词同与或连词量词中的哑元3-6 用宽度优先搜索求图3.33所示迷宫的出路。

图 3.33 迷宫一例第一步S→A→B第二步B→HB→C第三步H→GC→F最终路径为S→A→B→C→F3-7 用有界深度优先搜索方法求解图3.34所示八数码难题。

S go图3-34八数码难题按顺时针方向(上、右、下、左)试探,尝试移动空格,将最大深度定为5S0(So)S1S2S3S4S5S6S7S8(Sg)3-8 应用最新的方法来表达传教士和野人问题,编写一个计算机程序,以求得安全渡过全部6个人的解答。

提示:在应用状态空间表示和搜索方法时,可用(N m,N c)来表示状态描述,其中N m和N c分别为传教士和野人的人数。

初始状态为(3,3),而可能的中间状态为(0,1),(0,2),(0,3),(1,1),(2,1),(2,2),(3,0),(3,1)和(3,2)等。

3-9 试比较宽度优先搜索、有界深度优先搜索及有序搜索的搜索效率,并以实例数据加以说明。

3-10 一个机器人驾驶卡车,携带包裹(编号分别为#1、#2和#3)分别投递到林(LIN)、吴(WU)和胡(HU)3家住宅处。

规定了某些简单的操作符,如表示驾驶方位的drive(x,y)和表示卸下包裹的unload(z);对于每个操作符,都有一定的先决条件和结果。

试说明状态空间问题求解系统如何能够应用谓词演算求得一个操作符序列,该序列能够生成一个满足AT(#1,LIN)∧AT(#2,WU)∧AT(#3,HU)的目标状态。

初始状态可描述为:AT(#1, ~LIN) AND AT(#2, ~WU) AND AT(#1, ~HU) AND AT(#1, CAR) AND AT(#2, CAR) AND AT(#3, CAR)目标状态可描述为:AT(#1, LIN) AND AT(#2, WU) AND AT(#1, HU) AND AT(#1, ~CAR) AND AT(#2, ~CAR) AND A T(#3, ~CAR)对每个操作符都有一定的先决条件和结果,详细如下drive(x, y)先决条件:AT(CAR, x)结果:AT(CAR, y)unload(z)先决条件:AT(z, CAR) AND A T(CAR, x)结果:AT(z, ~CAR) AND AT(z, x)原问题就转换为寻找一个可将初始状态转换到目标状态的操作序列如何求得该操作序列3-11 规则演绎系统和产生式系统有哪几种推理方式?各自的特点为何?规则演绎系统的推理方式有正向推理、逆向推理和双向推理双向推理组合了正向推理和逆向推理的优点,克服了各自的缺点,具有更高的搜索求解效率。

产生式系统的推理方式有正向推理、逆向推理和双向推理双向推理结合了正向推理和逆向推理的长处,克服了两者的短处,其控制策略比两者都要复杂3-12 为什么需要采用系统组织技术?有哪几种系统组织技术?如果不采用系统组织技术,而直接写出包含所有知识的规则,并让系统利用这些规则,找出一条从给定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路径,这种方法有严重的缺点:(1) 随着规则的增加,既要加入新的规则,又要使新规则不与现有规则产生冲突,这将使问题变得愈来愈困难(2) 在问题求解过程中,由于每一步都必须考虑所有规则,效率就会大大降低,然而,实际上却往往是只有应用完一组规则之后,才考虑另一组别的规则(3) 一种问题求解技术和知识表达形式可能对问题的某一部分是最好的,而对另一部分却不是最好的因此,采用系统组织技术,将一个大系统中的知识分成一组相对独立的模块比较合适。

有3种系统组织技术:议程表、黑板法和Delta极小搜索法3-13 研究不确定性推理有何意义?有哪几种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推理是研究复杂系统不完全性和不确定性的有力工具。

有3种不确定性,关于证据的不确定性(观测有误差),关于结论的不确定性和多个规则支持同一事实时的不确定性。

3-14 单调推理有何局限性?什么叫缺省推理?非单调推理系统如何证实一个节点的有效性?单调系统不能很好地处理常常出现在现实问题领域中的3类情况,即不完全的信息、不断变化的情况、以及求解复杂问题过程中生成的假设有两种方法可以证实节点的有效性:(1)支持表。

( SL (IN-节点表) (OUT- 节点表) )如果某节点的IN节点表中提到的节点当前都是IN, 且OUT节点表中提到的节点当前都是OUT,则它是有效的(2) 条件证明。

( CP(结论)(IN-假设)(OUT-假设) )条件证明(CP)的证实表示有前提的论点,无论何时,只要在IN假设中的节点为IN, OUT假设中的节点为OUT, 则结论节点往往为IN,于是条件证明的证实有效。

3-15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采用不确定推理或非单调推理?不完全的信息、不断变化的情况、以及求解复杂问题过程中生成的假设3-16 下列语句是一些几何定理,把这些语句表示为基于规则的几何证明系统的产生式规则:(1) 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各对应角相等。

(2) 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各对应边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