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剧《牡丹亭》的舞蹈形象塑造
中外舞蹈作品赏析
中外舞蹈作品赏析
【原创版】
目录
一、引言
二、中国舞蹈作品赏析
1.《红色娘子军》
2.《牡丹亭》
三、外国舞蹈作品赏析
1.《天鹅湖》
2.《胡桃夹子》
四、结论
正文
【引言】
舞蹈是一种跨越国界的艺术形式,世界各地的舞蹈作品都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
本文将对中外舞蹈作品进行赏析,以期从中发现舞蹈艺术的魅力。
【中国舞蹈作品赏析】
1.《红色娘子军》
《红色娘子军》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舞蹈作品。
该作品通过展示中国女性在革命战争中的英勇事迹,弘扬了中国女性的坚韧和勇敢精神。
作品中的舞蹈动作优美、刚柔并济,表现出中国女性的独特韵味。
2.《牡丹亭》
《牡丹亭》是一部典型的中国古典舞蹈作品,改编自明代戏曲家汤显
祖的名著。
作品以优美的舞蹈形式,讲述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
舞蹈动作细腻、典雅,充满中国古典韵味,令人陶醉。
【外国舞蹈作品赏析】
1.《天鹅湖》
《天鹅湖》是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经典芭蕾舞剧。
作品讲述了王子与白天鹅的爱情故事,舞蹈动作优美、高超,尤其是白天鹅的群舞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该作品堪称世界舞蹈艺术的瑰宝。
2.《胡桃夹子》
《胡桃夹子》是德国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另一部芭蕾舞剧。
作品以充满童趣的故事情节,以及富有想象力的舞蹈设计,成为世界舞蹈舞台上的又一经典之作。
特别是其中的糖果仙子舞和雪花舞,舞蹈动作轻盈、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结论】
总之,中外舞蹈作品各具特色,都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示了舞蹈的魅力。
当代芭蕾《牡丹亭》的美学思考
当代芭蕾《牡丹亭》的美学思考作者:侯侠来源:《艺术教育》2013年第12期【内容摘要】昆曲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大概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2008年,最著名的昆曲作品之一——《牡丹亭》被中国中央芭蕾舞团以当代芭蕾的形式重新搬上了舞台。
新版本的《牡丹亭》在舞蹈界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2011年,当代芭蕾《牡丹亭》在英国的爱丁堡艺术节上进行了展演,并开始了欧洲巡演之旅,同时也吸引了西方观众的目光。
随着演出的进行,当代芭蕾是否可以再现中国昆曲的美学特征成为了业内人士讨论最多的问题。
文章首先分析中国昆曲和当代芭蕾的美学特征,其次从文化的角度探讨当代芭蕾《牡丹亭》的优缺点,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昆曲当代芭蕾美学特征《牡丹亭》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形式之一,大约起源于15世纪中叶的江苏省昆山镇。
昆曲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将歌曲、诗歌、舞蹈、对白和哑剧融为一体,并形成了其独特的美学风格和表演体系。
《牡丹亭》是最著名的昆曲作品之一。
2001年,有着600年历史的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名录”。
相比昆曲的历史而言,当代芭蕾作为一个新的芭蕾表演形式,历史较短。
由于20世纪初古典芭蕾的衰落,欧洲舞蹈界在福金的带领下,爆发了一场舞蹈革命,当代芭蕾由此诞生。
当代芭蕾与古典芭蕾的不同在于古典芭蕾的创作题材通常都来源于神话传说,表现的都是仙女、王子的生活。
而当代芭蕾更侧重于表达时代精神和民族风格。
在动作语汇的创作上,当代芭蕾与现代舞相融合,打破了古典芭蕾一些过于程式化、日渐僵化的动作,舞蹈语言更加丰富。
中国中央芭蕾舞团于2008年创作了当代芭蕾《牡丹亭》。
随后的几年间,当代芭蕾《牡丹亭》在全世界很多国家进行了巡演。
如2011年在英国爱丁堡艺术节上展演并在欧洲进行了巡演,2012年在墨尔本艺术节上完成了它在澳大利亚的首演。
在演出的同时,这部作品也引起了国内外舞蹈评论家的热烈讨论。
201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图中的书法作品在书体上属于()A.隶书B.楷书C.行书D.草书【答案】D2.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需要的意大利美学家是()A.席勒B.普列汉诺夫C.克罗齐D.弗雷泽【答案】C【解析】德国美学家席勒提出艺术起源于“游戏说”3.俄罗斯画家列宾的名作《伏尔加河纤夫》属于()A.超现实主义流派B.印象派C.表现主义流派D.巡回展览画派【答案】D4.下列民乐中,属于二胡独奏曲的是()A.《二泉映月》、《十面埋伏》B.《二泉映月》、《江河水》C.《高山流水》、《十面埋伏》D.《高山流水》、《江河水》【答案】B5.苏州拙政园营建之初属于()A.私家园林B.皇家园林C.寺庙园林D.公共园林【答案】A【解析】园林艺术仅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6.被誉为世界古代建筑奇迹之一的胡夫金字塔坐落于()A.印度B.埃及C.墨西哥D.希腊【答案】B7.我国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中,《赤壁赋》的作者是()A.苏轼B.黄庭坚C.米芾D.蔡襄【答案】A8.“王利发”这一人物角色出自于话剧()A.《雷雨》B.《北京人》C.《天下第一楼》D.《茶馆》【答案】D【解析】《茶馆》是现代文学家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作品通过茶馆老板王利发对祖传“裕泰茶馆”的惨淡经营,描写他虽然精明圆滑、呕心沥血,但终于挡不住衰败的结局,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走向。
剧作在国内外多次演出,赢得了较高的评价,是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经典作品。
9.下列选项中,属于视觉艺术的是()A.文学、绘画B.绘画、雕塑C.绘画、舞蹈D.舞蹈、戏剧【答案】B10.电影的主要艺术语言是()A.构图、色彩、声音B.镜头、场景和蒙太奇C.画面、声音、蒙太奇D.构图、光线、色彩【答案】C【解析】蒙太奇论是20世纪20年代,爱森斯坦以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辩证法为依据,提出的研究电影特性的系统电影美学理论和实践原则,亦泛指世界电影有关剪辑和分镜头的理论,11.开创青绿山水画传统,标志着中国山水画走向成熟的隋代画作是()A.《清明上河图》B.《洛神赋图》C.《游春图》D.《步辇图》【答案】C12.“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专升本真题《艺术概论》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专升本真题《艺术概论》1. 【单选题】图中的画作是()A. 《马拉之死》B. 《伊凡·雷帝杀子》C. 《希俄斯的屠杀》D.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绘画艺术作品的相关知识。
【应试指导】《马拉之死》是法国新古典主义运动的先驱雅克•路易•大卫的绘画作品,布面油彩,1793年创作。
作品描写了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党领导人之一马拉遇害的情景。
2.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时空艺术的是()A. 戏剧、音乐B. 绘画、雕塑C. 戏剧、影视D. 文学、音乐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艺术分类的相关知识。
【应试指导】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可将艺术分为时空艺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
戏剧、影视等属于时空艺术;音乐、文学等属于时间艺术;绘画、雕塑等属于空间艺术。
3. 【单选题】主张艺术起源于游戏的美学家是()A. 弗雷泽B. 席勒C. 克罗齐D. 柯林伍德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艺术活动起源的相关知识。
【应试指导】游戏说认为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
一方面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可以将这种过剩的精力投入到没有功利性的活动中,于是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德国的席勒、英国学者斯宾塞、德国学者谷鲁斯均持这样的观点。
4. 【单选题】顾恺之《洛神赋图》取材于文学作品《洛神赋》,其原作者是()A. 曹操B. 曹丕C. 曹植D. 曹冲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绘画艺术作品常识。
【应试指导】《洛神赋图》为东晋画家顾恺之读三国曹魏时期著名文人曹植所写的《洛神赋》后有感而画的,它是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名作和最为世人所传颂的名画之一。
5. 【单选题】描绘唐太宗召见松赞干布派遣的和亲使者的i画作是()A. 《清明上河图》B. 《女史箴图》C. 《游春图》D. 《步辇图》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绘画作品《步辇图》的相关知识。
论芭蕾舞剧《牡丹亭》的艺术特征
一、芭蕾舞剧《牡丹亭》舞蹈音乐特征分析 在芭蕾舞剧《牡丹亭》的创作中,为了能够更鲜明的突出舞剧 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展现独特的古典风韵,所以在这个芭蕾舞剧 的舞蹈伴奏音乐中使用了包括昆曲、评弹等多种传统音乐形式,进 行现代芭蕾舞剧的艺术表达,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个芭蕾舞蹈作品的 中国韵味,使得音乐能够与整个作品有更为紧密的结合。从舞剧的 整体效果上来看,芭蕾舞剧音乐主要由传统音乐、西方名曲、原创 音乐这三个部分共同构成,将不同风格与形态的音乐交织在一起, 形成了对整个舞剧形态的丰富和拓展,从而为多样化芭蕾舞段的展 现形成了很好的辅助。 比如,在引子部分的音乐旋律中,为了更好地烘托出杜丽娘 的甜梦,所以音乐旋律婉转优美,节奏上也趋于欢快活泼,进一步 展现出少女迷梦的场景。由于整个舞台的灯光趋向于暗淡,因此音 乐所营造的听觉意象则更为鲜明,恰到好处地在观众心中勾勒出少 女的美好形象,为整个剧情的展开做出铺垫。第一幕的音乐大体上 延续了引子部分音乐的风格,但音乐旋律的表达性更强,同时融入 了低回婉转的旋律,在欢乐中夹杂着哀愁。这种音乐风格暗示出杜 丽娘的心境变化,在梦境中与柳梦梅的相会令她感到快乐,但是整 个春梦的消散却让杜丽娘感到无比的失落。在第二幕的音乐中继承 了第一幕的哀愁情绪,并将之扩大化,使得整个音乐的基调呈现出 一种哀伤凄苦的沉思,直到最后整个音乐旋律才重新回归到热烈欢 快。音乐旋律的变化,暗示出情节起落,对整个舞剧作品中的剧情 表达做出一定的铺垫。 二、芭蕾舞剧《牡丹亭》舞蹈服装特征解析 在芭蕾舞剧《牡丹亭》的表演中,整个舞蹈服装的设计也极具 特色,巧妙地融合了古典元素和芭蕾元素。所以,在芭蕾舞剧《牡 丹亭》中整个服装的呈现出一种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样式。在舞剧的 开始部分,杜丽娘以一块绣着大朵牡丹纹样的宝蓝色宽大披肩将上 半身包裹起来,贴身穿着的舞衣则呈现出素白的状态,整个服装的 搭配之间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进一步与整个舞台的暗色背景形 成呼应。同时出现的还有一个穿着红色舞衣的舞者,轻柔的红色舞 衣与舞者夸张的肢体动作形成了对比,对整个舞台画面的色调进行 调和,形成与静态舞者服装色彩上的对比。另一个穿着宝蓝色绣牡 丹花纹服饰的舞者出现,她的服装较另外两位舞者更为奢华,通过 繁杂的古装结构以及拽地的宽大裙摆,暗示出一种端庄的心态。 在舞剧的第二幕,杜丽娘再次穿着了一身绣有牡丹花纹样的服 装出场。这一身服装主要以欧根纱等透明面料为主,搭配白色的牡 丹绣花,形成一种清新淡雅的视角效果,进一步衬托出杜丽娘作为 一个年轻女孩的柔弱与娇嫩。同时,整个服装设计成一种宽松的外 套样式,能够伴随着整个舞者的跃动焕发出不一样的形态,形成对
当代中国芭蕾舞剧民族化探究
当代中国芭蕾舞剧民族化探究作者:***来源:《艺术研究》2021年第04期摘要:西方芭蕾艺术跨越了五百年,伴随着革命运动、文艺复兴,经历了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
我们通常将芭蕾艺术分为五个发展时期:早期芭蕾、古典芭蕾、浪漫芭蕾、现代芭蕾、当代芭蕾。
当然,芭蕾艺术在不同的国家呈现出的艺术方式也有所不同,如20世纪中期,西方芭蕾艺术传入中国,芭蕾作为一种经典(古典)艺术,在传播中以其习惯性的审美模式和运动模式为媒介,加入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特点和审美要求,使芭蕾艺术在中国的土壤上不断地融合、发展、创新。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流传千年,各民族民间舞蹈保存时间之长、流布之广、生命カ之强,为芭蕾艺术融入中国舞蹈提供了舞蹈动态形象和历史文化背景。
关键词:中国芭蕾舞剧民族化一、当代中国芭蕾舞剧关键时期的特点分析1.探索和发展时期(1949-1976)——《白毛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芭蕾舞剧在中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兴起和发展。
其中,对中国芭蕾舞最具影响力的是俄罗斯学派。
根据学习俄罗斯芭蕾舞的经验,结合本民族的音乐、舞蹈素材,1964年舞剧《白毛女》诞生,这部芭蕾舞剧讲述受封建统治压迫的农民的女儿“喜儿”,被迫卖给恶霸地主黄世仁抵债的凄惨故事。
舞剧编者们,为了帮助观众理解剧情,融入民族歌剧《白毛女》的歌剧唱段,并且把经典歌剧唱段作为主要人物的主题音乐,而且在一些主要的舞段,加了伴唱的形式,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以20世纪中期为界限,之前的舞剧被称之为戏剧芭蕾之后称之为交响诗芭蕾。
交响诗芭蕾的结构“音乐和舞蹈”的结构,这给中国民族芭蕾舞剧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加深了舞剧的思想内容,扩大了题材范围,沟通了芭蕾与时代生活的更大关联。
尤其注重舞剧的音乐,即音乐就是内在的戏剧结构。
《白毛女》芭蕾舞剧通过舞蹈来刻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生活状态,而不是借助于娱乐和表演性的舞蹈功能,更不用借助于哑剧,所有人物都在舞蹈生活中。
舞剧音乐保留了原歌剧音乐中的经典唱段,《北风吹》《我要活》《扎红头绳》《太阳出来了》等音乐素材。
《牡丹亭》中杜丽娘人物形象分析
《牡丹亭》中杜丽娘人物形象分析《牡丹亭》是中国传统戏曲的经典之作,其中的杜丽娘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杜丽娘这一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
我们来了解一下杜丽娘的基本情况。
杜丽娘是南安太守杜宝之女,聪明美丽,从小受到严格的家教。
然而,她在青春年华中被爱情唤醒,陷入对牡丹亭中梦境的痴迷,最终为情而死。
在故事中,杜丽娘的性格特点表现得非常丰富。
她温婉贤淑,但又柔情似水,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
在梦境中,她展现出了多情、浪漫的一面,敢于冲破礼教的束缚,与梦中的书生幽会。
而在面对现实的困境时,她却显得柔弱无助,最终香消玉殒。
从造型上来看,杜丽娘的形象极尽艳丽之能事,她穿着华丽的服饰,戴着精美的发饰,充分展现了古代女子的柔美和婉约。
而从心理和行为上来看,杜丽娘则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
她既受到严格的家教束缚,又被内心深处的爱情所驱使,这使她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不断挣扎和纠结。
《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复杂性的女性形象。
她的故事传达了爱情与道德的冲突,以及个体命运与社会制度的对抗。
杜丽娘的勇敢追求爱情的形象,也成为了人们对勇敢追求真爱和不畏艰难的象征。
她的悲剧命运也警示着人们在面对传统礼教和爱情的抉择时,应当更加理性和勇敢。
中国传统戏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牡丹亭》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本文将通过再认识《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形象,来探讨女性意识觉醒在中国传统戏剧中的体现和重要性。
杜丽娘是中国传统戏剧《牡丹亭》中的女主角,她有着温柔贤淑的性格和美丽的外表。
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杜丽娘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她并没有屈服于命运。
相反,她在梦中遇见的爱情激励着她追求自由和幸福,反映了她对封建礼教的反抗。
女性意识觉醒是指女性认识到自己的身份和权利,追求自由、平等和尊严的过程。
在《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形象展现了女性意识觉醒的历程。
她不仅仅是一个受到封建礼教束缚的女性,更是勇于追求自由和幸福的代表。
杜丽娘在剧中的表现,可以从历史上的其他女性形象进行对比。
牡丹亭赏析
牡丹亭赏析牡丹亭赏析《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与《西厢记》《窦娥冤》《长生殿》(一说《西厢记》《长生殿》《桃花扇》)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牡丹亭》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牡丹亭》赏析众所周知,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的著名戏曲家汤显祖著有“临川四梦”,而这其中,又以牡丹亭为甚。
正如作家所言:“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牡丹亭》取材于明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等。
写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受《诗经·关雎》感发,携侍女春香私出游园遣闷,伤春而睡,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醒后感伤寻梦,郁郁而终。
三年后梦梅赴京赶考,借宿杜丽娘墓地所在的园内,拾得丽娘自画像,深为爱慕,并与丽娘幽魂相会。
柳梦梅掘墓开棺,丽娘死而复生,两人遂结为夫妇、挟往临安。
不意梦梅掘棺事被杜丽娘老师陈最良发现,陈赴淮安杜宝处告发。
时金兵南侵,杜宝被困.柳梦梅应试之后,前往淮安告丽娘生还舆讯,被杜宝扣押。
后金兵退去,应试榜文发到,柳梦梅高中状元,而杜宝坚不应允两人婚事,强令离异。
最后由皇帝裁断,杜丽娘、柳梦梅终成美满姻缘。
《牡丹亭》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作者通过幻想来表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感情描写真挚、细腻而奔放。
作品语言绚丽多采,曲文优美动人。
《牡丹亭》是我国历代浪漫主义戏剧的杰作,表现了强烈的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剧中情节铺陈精工,人物刻画细腻传神,尤其是渴望爱情竟到伤怀而逝的杜丽娘,己成为古典戏曲的女性的经典形象。
通过这个看起来似乎怪涎而神秘的故事,汤显祖着力宣扬了杜丽娘“一生爱好是天然”那种真挚的感情,有力地冲击了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腐朽观念。
同时,《牡丹》中词曲典丽清雅、在当时融合南北旧曲调格律、并有突破,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戏曲舞台上,《牡丹亭》是昆曲的传统剧目。
昆曲清丽悠远的唱腔能很好地传达出剧本内在的韵致。
剧中《闺塾》、《游园》《惊梦》《拾画》《叫画》等出演较多,经过历代艺术家的精心创造,已成为昆曲唱腔和表演艺术的珍品。
牡丹亭评价
牡丹亭评价
《牡丹亭》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戏剧,其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 思想性:《牡丹亭》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主题,通过主人公的情感经历,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无情。
同时,作者在戏剧中融入了自己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使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矛盾。
2. 艺术性:《牡丹亭》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
其叙事结构独特,采用了多线并行的叙事方式,使得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极富戏剧性。
同时,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使得剧情富有诗意和想象力。
3. 表演性:《牡丹亭》作为一部戏剧,具有很强的表演性。
其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各异,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情感。
演员可以通过表演来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剧情。
4. 文化价值:《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它代表了中国戏曲的最高水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牡丹亭》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
总之,《牡丹亭》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力和高度艺术价值的戏剧,它不仅展示了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也成为了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京剧牡丹亭赏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京剧牡丹亭赏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京剧《牡丹亭》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京剧中的经典之一。
它以其精湛的表演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受观众的喜爱。
《牡丹亭》的故事情节动人,角色塑造独特,既展示了人物之间的爱情纠葛,又折射出社会的种种困扰和现实的冷酷。
本文将对京剧《牡丹亭》进行全面的赏析,旨在深入解读其艺术特点和魅力,并探讨其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
首先,我们将介绍京剧《牡丹亭》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京剧起源于北京,在清代乾隆年间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京剧以其浓厚的京味儿和独特的表演方式成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之一。
《牡丹亭》则是京剧中的经典之作,在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京剧《牡丹亭》的剧情和角色。
故事情节主要围绕着悲剧恋情展开,讲述了女主角杜丽娘和男主角柳青云的爱情故事。
他们之间经历了艰难险阻,最终因纠葛的种种原因分离。
《牡丹亭》中的角色形象各具特色,既有受人瞩目的主角,也有扮演次要角色但同样不可或缺的配角。
这些角色的形象鲜明,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故事背景。
最后,我们将总结京剧《牡丹亭》的艺术特点和魅力,分析其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
京剧《牡丹亭》以其独特的表演方式和艺术手法吸引了广大观众,其精湛的唱腔、精细的化妆和动人的故事情节都是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在。
在当代,京剧《牡丹亭》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挑战,如何将其艺术特点与现代社会需求相结合,令更多的观众接触和爱上京剧,《牡丹亭》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总之,本文将全面探讨京剧《牡丹亭》的概述,包括其历史背景和发展、剧情和角色、艺术特点和魅力以及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这些分析和探讨,我们将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京剧《牡丹亭》,并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安排,包括正文部分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论述的方向;2. 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衔接方式,确保文章内容连贯、条理清晰;3. 提出文章撰写的方法和策略,指导读者在阅读文章时的思考途径和理解重点;4. 总结文章结构对于文章内容阐释和意义展示的作用,强调文章结构对于整体论述的重要性。
分析《牡丹亭》的艺术特色
分析《牡丹亭》的艺术特色《牡丹亭》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创作的一部杂剧,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剧以爱情为主题,充满了浓郁的浪漫情调和悲剧色彩,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首先,《牡丹亭》独特的艺术特色之一是其描写爱情的细腻和真挚。
剧中的主角杜丽娘和柳梅花,一个是一代名妓,一个是世家女子,她们的爱情虽然来得快去得快,但却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剧中通过对两位女主角内心感情的描写,使得观众能够感受到她们的爱情是多么地真实和深情。
尤其是在剧中的第四景,主角之间的对白和唱词表现出一种深情厚意,让人动容。
这种对爱情的细腻描写是《牡丹亭》的一大突出之处。
其次,《牡丹亭》的艺术特色之一是其优美的语言和音乐。
剧中的对白和唱词采用了宋词的形式,语言优美动听,音韵悦耳。
而唱词则运用了曲调婉转的曲调,给人一种独特的艺术享受。
尤其是剧中的妆舞插曲,既有舞蹈的美感,又可以通过舞蹈的形式来表达剧情的发展。
这种把戏剧与音乐、舞蹈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使得剧中的情节更加生动有趣,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全方位的艺术体验。
另外,《牡丹亭》还体现了汤显祖在创作中独特的意境表现手法。
这部剧通过唐代诗人杜牧的《牡丹亭记》为蓝本,汤显祖将其情节进行了改编,加入了更多的唐诗元素,对原著进行了重新演绎。
他以文人学士的身份,以清新自然、唯美意境的风格,塑造出了剧中各种角色的形象。
从剧中可以看到,汤显祖对自然景物的画眉,对人物形象的描绘,对心理冲突的抒发,都表现出一种追求美、追求情感的独特意境。
这种意境表现手法,使得《牡丹亭》以其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并被后世文人称之为"牡丹神韵"。
还有,《牡丹亭》的艺术特色之一是其强烈的人性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剧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从杜丽娘的聪明机智,到柳梅花的倔强和坚守,再到刘雨川的痴情和执着,它们都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物,有着独特的个性和情感。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塑造,剧中呈现出一种对人性的关注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艺术考研经典案例作品推荐赏析
艺术考研经典作品案例推荐赏析音乐作品赏析:1.民乐《二泉映月》《二泉映月》是华彦钧(小名阿炳)最杰出的二胡代表作。
这首乐曲原为道教的唢呐曲,具有浓郁的宗教音乐风格。
20世纪30年代末,华彦钧在街头流浪卖艺中,经过反复演奏、加工、创作,引入了苏南一带的山歌、小调、江南丝竹、苏南吹打、滩簧腔甚至广东音乐《三潭印月》的音调。
它从最初不定型的片段到完整结构,经历了久远的年代才得以形成,华彦钧称之为“依心曲”或“自来腔”。
1950年夏,著名音乐史学家杨荫浏等人在民间音乐的“抢救”性采风中,为其录制了钢丝录音,并与华彦钧先生商榷,定名为《二泉映月》。
作品的旋律委婉流畅、跌宕起伏、意境深邃。
作者运用二胡上5个把位的宽广音域演奏,配合苍劲的运弓处理,流露出如泣如诉、如悲似怒的情调及对光明和理想境界的憧憬,表现了一个经历旧中国生活坎坷和磨难的流浪艺人的感受和倔强不屈的性格,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音乐作品赏析:2.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翌年5月首演获得好评,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
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梁祝》,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
祝英台在被迎娶过门途中,停在梁山伯坟前哭灵,小提琴以凄厉声调哭出:梁兄呀!碎奏、断奏哀痛欲绝旋律,有哭声,有跪行,其中还有些回忆片段。
渐渐的泪眼开了,哭声歇了,心意已决,在悲愤低音锣声中,纵身投入突然爆开坟墓中自尽,音乐同时推向最高潮。
乐曲的最终部分是再现部“化蝶”,在轻盈飘逸的弦乐衬托下,爱情主题再现,梁山伯与祝英台从坟墓中化为一对蝴蝶,在花间欢娱自由飞舞,永不分离。
音乐作品赏析:3.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这首交响曲是18世纪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中学音乐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模拟试卷和答案解析(29)
2021年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29一、单选题(共30题)1.()被誉为“心理戏剧的鼻祖”。
A:埃斯库罗斯B:索福克勒斯C:欧里庇得斯D:毕达哥拉斯【答案】:C【解析】:C选项,欧里庇得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心理戏剧的鼻祖”。
综上,C选项正确。
A选项,埃斯库罗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被誉为“悲剧之父”。
故排除。
B选项,索福克勒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被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
故排除。
D选项,毕达哥拉斯:“五度相生律”第一个以理论的方式向人们解释音乐现象的人。
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是C项。
2.政府设立教坊音乐机构,并通过大乐署对乐师进行考核,规定“十年大校,未成,则十五年而校,以番上下”,这指的是哪个朝代?()A:西周B:西汉C:魏晋D:唐代【答案】:D【解析】:知识点:对唐代音乐机构的认识。
唐代音乐机构分太常寺和宫廷两部分管辖,其中,太常寺下设大乐署和鼓吹署;宫廷管辖包括教坊和梨园。
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3.北美地区的爵士乐融合了多种音乐元素。
下列不属于爵士乐元素的是()。
A:布鲁斯B:拉格泰姆C:黑人灵歌D:乡村音乐【答案】:D【解析】:知识点:对世界民族乐器的认识。
爵士乐起源于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美国新奥尔良,音乐根基来自布鲁斯和拉格泰姆,同时吸收了北美黑人的宗教歌曲——灵歌。
因此,D项表述错误,为正确选项。
A、B、C三项:均属于爵士乐元素。
与题干不符,排除。
4.谱例选自哪位作曲家的歌剧作品()A: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B:瓦格纳《罗恩格林》C:威尔第《茶花女》D:普契尼《图兰朵》【答案】:A【解析】:A选项,哼唱旋律得知此谱例出自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
《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是莫扎特最杰出的三部歌剧中的一部喜歌剧,完成于1786年,意大利语脚本由洛伦佐·达·彭特(Lorenzo da Ponte)根据法国戏剧家博马舍(Beaumarchais)的同名喜剧改编而成。
在审美幻象中创造瑰丽的艺术形象——论《牡丹亭》杜丽娘的艺术形象
心动魄 的一种 内心震撼。再加上 春香的无心之 语“ 是花 都放 了, 那牡丹还 早 ” , 更 是让杜 丽娘幽 怨横生 , 感 受到 自己生存 空间的空虚 与清 寂。这对杜丽娘这样的青春少女来说是 多么 的可怕 , 于是 她无 心浏览春光 , “ 观之 不足他 缱 , 便 赏遍 了十 二 亭台是枉 然。 到不如 , 兴尽 回家闲过遣 ” 。 触景生情 , 自然春 光 触动 了她的 内心情怀 , 一 喜一怨 , 把 这少 女在封建 礼教 压 制下难 言的苦闷与空虚都表现 出来 。
无定 论” 的观点 , 激 烈反对“ 以孔子之 是非 为是非” 。他的批判 锋 芒还指 向了封建礼 教和等级 制度 , 反对男尊 女卑 。他 特别
5 5
人 文天 下 /剧
评
杜丽娘随后叹道 : “ 吾今年已二八 , 未逢折桂之夫 ; 忽慕春 礼教教化 。“ 闺塾 ” 一场就重在表述她的稳重 、 矜持 、 温顺 的大
人文 天下 /剧
评
《 牡丹亭 》 是 汤显祖 的代表作 , 也是 中国戏 曲史上浪漫 主
义 的杰 作。正如汤显祖 生前 自称 : “ 一 生四梦, 得意处唯 在《 牡 丹》 。” 作为一部有着深刻的 内容和精湛 的艺术表现技 巧的戏 剧作 品, 《 牡丹亭》 以缠绵的情感故事 为幻象 , 为中国戏 曲的发 展 写下 了极 其光辉的一页。汤显祖在该 剧《 题词》 中有言 : “ 如 杜丽娘者 , 乃可谓之有情人耳 。情不知所起 , 一往 而深。生者
眷属。历来对这部文学 名著 的评 价,多肯定其前 半部分的成
● ●
论 ( 牡丹亭 ) 杜 丽娘的艺术 形象 就, 也就是 杜丽娘死而 复生以前的 内容, 而对 于复生 ) 以后近二
十回的篇幅 , 则往往一笔带 过。不少研究 认为 , 《 牡 丹亭》 的精 华, 杜丽娘性格 的闪光之处 , 都集 中在前半 部分, 而“ 回生 ” 以后
芭蕾舞剧牡丹亭
芭蕾舞剧牡丹亭芭蕾舞剧《牡丹亭》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芭蕾舞相结合的一部经典作品。
该舞剧由中国舞蹈家杨丽萍创作并主演,于1994年首次在中国大陆演出后,迅速走红并引起国际间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这部作品在保留了唐代文人王世贞原著剧本的基础上,通过优美动人的芭蕾舞表演手法,生动再现了这个经典故事的魅力。
《牡丹亭》是一部唐代杂剧,由明代文人王世贞创作。
它讲述了一个悲剧故事,主要情节围绕着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展开。
剧中地点设定在苏州府的一座牡丹园,因此得名为《牡丹亭》。
这个故事充满了浓郁的古典色彩,情感细腻且曲折多变,因而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
而芭蕾舞剧《牡丹亭》则将这个唐代悲剧故事搬上了舞台,通过舞蹈姿态、舞台布景、服装设计和音乐配乐等多种方式,为观众创造了一个唯美的艺术世界。
舞剧从刚开始的盛世繁华到最后的悲剧结局,展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经历,让观众在舞蹈表演中感受到了故事中的深情和痛楚。
舞剧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角色由杨丽萍与其他舞者分别扮演。
杨丽萍作为中国著名的舞蹈家,她高超的舞技和出色的表演功底为这个角色注入了强烈的个性魅力。
她以细腻而准确的舞蹈动作,呈现出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复杂而深情的爱情纠葛。
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优雅的舞姿,更能够感受到角色内心的情感起伏。
舞剧《牡丹亭》不仅在中国大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在国际间赢得了广泛赞誉。
它的演出曾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展开,包括欧洲、美洲和亚洲等地。
通过这样的演出,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展示给全世界的观众,同时,也让中国芭蕾舞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牡丹亭》作为芭蕾舞剧的形式,不仅在艺术表达方面具有突出的特点,也对舞者的技巧和才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舞蹈家需要通过优美的舞姿、精准的动作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来演绎角色,并与舞台布景和音乐相融合,将观众带入情节之中。
在舞剧的演出过程中,舞者不仅需要具备出色的舞技,还需要具备深厚的舞台表演能力和良好的故事理解力。
除了舞者的演技,舞剧的服装设计和舞台布景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论芭蕾舞剧《牡丹亭》的艺术特征
论芭蕾舞剧《牡丹亭》的艺术特征芭蕾舞剧《牡丹亭》是一部激动人心的芭蕾界经典作品,它是由苏联作曲家谢尔盖塔拉赫创作的,他以莎士比亚剧《牡丹亭》为灵感而创作。
这部芭蕾舞剧不仅仅是一部技术精湛的舞蹈,它还在艺术表现上有着非凡的成就,这是芭蕾舞的顶级代表之一。
在本文中,将结合我的观众体验以及外部资料来阐述《牡丹亭》的艺术特征。
《牡丹亭》的艺术特征以音乐为核心,以芭蕾舞的形式来表达。
仿佛来自莎士比亚剧的音乐一样,谢尔盖塔拉赫的音乐可以引发观众的共鸣,他不仅创造和谐的旋律,还能借助钢琴,大提琴,类固醇弦乐器和弦乐四重奏,把音乐和芭蕾舞融为一体。
塔拉赫的作品中,有激情和忧郁的篇章,有朦胧的意境,有温馨的曲调,有厚重的旋律,有繁复的曲变,这些曲子都能在芭蕾舞中表达出来。
在舞蹈形式上,《牡丹亭》继承了传统芭蕾舞的基本要素,如耐力,流畅,韵律和精准。
与传统芭蕾舞不同的是,在结构上它更加地复杂,更加地富有表现力,它充分利用了多种舞蹈技巧,如翻转,旋转,跳跃,演练,转换,变形等,来展示爱情的兴衰,狂喜悲痛,使舞台上的人物有了更加生动的表现力。
从故事情节来看,《牡丹亭》的舞蹈是根据莎士比亚的剧本改编的,主要描述了一个青年绅士的爱情经历,他的心中一念之间,充满了爱情,迷惘和失望。
有时他们是用快步来诠释爱情在变迁中的动态,有时他们又通过慢动作来传达爱情在持续发展中的感受。
所以,《牡丹亭》的舞蹈形式是融合芭蕾舞的节奏和艺术美感,用旋转,跳跃和融合形式熔铸到故事中,令人叹为观止。
总之,芭蕾舞剧《牡丹亭》是一部技术精湛的芭蕾舞作品,它集音乐,舞蹈,情节和表演于一身,将芭蕾舞的节奏,艺术美感,古典文学和艺术表演融为一体。
它用芭蕾舞的形式将音乐和故事连接起来,把古典文学和现代艺术结合在一起,表现出爱情的兴衰,犯罪的悲剧,使观众融入其中,陶醉其中,爱不释手。
舞剧“牡丹亭”的审美文化意蕴
Aesthetic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the Drama
Peony Pavilion
作者: 何际峰
作者机构: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出版物刊名: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93-97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1期
主题词: 舞剧;牡丹亭;阴阳;虚实;形神;气韵
摘要:近年来,舞蹈界有些编导选择中国文化经典来进行艺术创作,其中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不朽的范本之一。
中央芭蕾舞团、北京舞蹈学院、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等团体均做了不同方式的尝试,经过舞蹈艺术的演绎,牡丹亭的古典文化气韵历久弥新,感人肺腑。
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创作的大型舞剧"牡丹亭",艺术形象丰满鲜活,情感跌宕起伏,有着非凡的艺术魅力,体现了阴阳相合、圆融归一,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形神相依、气韵生动的审美文化意蕴。
舞剧《牡丹亭》剧情介绍
舞剧《牡丹亭》剧情介绍
郑欣;应志琪;吕玲;吴凝
【期刊名称】《剧影月报》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序春天到了,处处生机盎然。
在踏青的人群中,杜丽娘和柳梦梅偶尔相遇,一见倾心。
【总页数】2页(P16-17)
【作者】郑欣;应志琪;吕玲;吴凝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5
【相关文献】
1.舞剧“牡丹亭”的审美文化意蕴 [J], 何际峰
2.芭蕾舞剧《牡丹亭》的舞蹈形象塑造 [J], 刘佳明
3.中国主流舞剧国际性的文化表达——兼论从国际舞评看芭蕾版《牡丹亭》的国际识别 [J], 慕羽
4.论芭蕾舞剧《牡丹亭》的艺术特征 [J], 郝维一
5.再论民族舞剧《牡丹亭》 [J], 荀丽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芭蕾舞剧《牡丹亭》的舞蹈形象塑造
作者:刘佳明
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07期
【摘要】舞蹈形象被认为是构成整部舞蹈作品最为核心的要素,同时也是舞蹈审美过程中最为主要的探究对象。
在一部完整的舞蹈作品创作过程中,可以使用舞蹈形象的塑造来表达整部作品的主题,同时还可以为整部舞蹈作品营造审美意境,能够更加直接地影响到舞蹈作品的成败。
所以,本文主要是以芭蕾舞台剧《牡丹亭》为例,阐述进行舞蹈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以及舞蹈形象塑造在舞蹈作品创作当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牡丹亭;舞蹈;舞蹈形象;塑造
【中图分类号】J604.6 【文献标识码】A
舞蹈形象是舞蹈作品当中主要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是舞蹈审美中最主要的审美对象。
我们所说的舞蹈形象,指的是通过使用舞蹈家的身体作为基本的物质材料,并且以一种有节律的姿态以及动作呈现出来,创造出能够真正反映出事物本质的富有感情的、饱含诗意的,能够给人带去美好享受的一种形象。
舞蹈形象不仅仅饱含了人物形象,同时还饱含了作品当中所有的动态形象。
能够在一部完整的舞蹈作品当中展现出来,塑造完美的舞蹈形象不仅仅关系到整个舞蹈作品的动态形象,在舞蹈作品当中需要表达出整副作品希望表达出的主题,同时还关系到这个舞蹈作品能否营造出不一样的意境,这些都影响到了整个舞蹈作品的成败。
而在芭蕾舞剧《牡丹亭》这个作品当中,《牡丹亭》作为汤显祖的代表作,采用的是一序加两幕的编排方式,这副作品是以西方的芭蕾共同演绎出了我国传统的经典文学,能够充分体现出我国芭蕾的现代化和“民族化”的追求。
尤其是剧中的“丽娘”这个角色,这一角色的经典出演为我国今后的舞蹈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针对此,本文将主要以芭蕾舞剧《牡丹亭》当中的舞蹈形象塑造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我国的舞蹈形象塑在舞蹈作品创作中的意义做出客观分析,以此为目前舞蹈创作以及舞蹈教学提供更加有意义的启示以及参考。
一、舞蹈形象塑造是舞蹈作品主题表达的重要手段
舞蹈表演是一种涵盖面广且特殊的表演艺术,其形式的多样与内容的复杂是人们所共知的。
舞蹈表演艺术,是综合视觉、听觉(这里的听觉是指音乐)、动觉于一体的表演艺术,演员本身没有语言,只有通过肢体的动态,与观众交流沟通、传达思想情感,作出比较抽象、局限的舞台体现。
因此,用心灵与观众对话成为舞蹈演员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而在内心把所要表达的人物形象塑造起来,由心之所想去支配肢体之表现,是演员与观众对话的“开场白”,重要的第一印象。
艺术形象通常被认为是构成一部藝术作品当中物质形态最为重要的内容。
尤其是针对舞蹈艺术来说,舞蹈形象的塑造能够塑造出更加鲜明而且生动的形象,能够以此来表现整部作品的主题,不断增强舞蹈作品的感染力。
所以,在进行舞蹈作品创作的时候,进行舞蹈形象塑造对于舞蹈作品创作有着最为核心的价值和意义。
在这部芭蕾舞剧《牡丹亭》中的“一
个柳梦梅”和“三个杜丽娘”都充分证明了舞蹈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这部作品讲述的是杜丽娘和柳梦梅之间产生的爱情故事,主人公在经历了生和死以及梦幻和现实,还有人和鬼的矛盾冲突之后,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这部芭蕾版的《牡丹亭》中做到了充分地尊重原著,并且還针对“丽娘”这个角色进行特殊的形象处理。
在这部芭蕾舞剧中,完整表现了“丽娘”这一形象的内心情感以及人物性格,按照主人公的情感发展以及主人公内心冲突塑造了不同的“丽娘”角色,比如说“现实”丽娘,“昆曲”丽娘,还有“花神”丽娘等等。
虽然这三个角色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是属于同一个艺术整体的。
其中还对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进行了塑造,展现出了故事主人公“丽娘”是一个坚定的、勇敢的、执着的人,她敢于挣脱封建的牢笼,敢于和封建思想对抗,为了自己的爱情不断努力,用于争取。
首先,在对“丽娘”进行角色塑造的时候,喜剧主要以“花神”丽娘以及“现实”丽娘之间的情感交流还有矛盾冲突作为描述的重点,尤其是在“游园”、“ 晾梦”、“寻梦”、“写真”等等段落当中,利用女子双人舞的方式表现出了这种虚拟的、象征式的舞台表现手法,不断地在理性和欲望、时间和空间,以及现实和幻觉之间进行变换,把丽娘内心当中的挣扎以及痛苦描绘得相当到位。
其次,在对“花神”丽娘和“现实”丽娘做出舞蹈编舞的时候不仅仅进行了动作词汇方面的形象塑造,同时在音乐的背景之下,对“昆曲”丽娘这个形象进行塑造。
把“昆曲”丽娘当做是一条“飘”在舞台上空的隐形线索,时隐时现于舞蹈的上空,其中,那些委婉动听的昆曲唱腔更加悲切地吐露着丽娘的内心声音,在人物性格刻画以及主题烘托上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在进行“丽娘”这个形象塑造的时候不仅仅使用男女双人舞的舞台表现形式,而且在“入梦”、“拾画” 、“幽媾”这个段落中也把“丽娘”内心中的声音以及内心世界完美地表达出来。
把“丽娘”以及“柳梦梅”二人之间的感情线展现得淋漓尽致,把二者之间从寻觅到相恋,从分开到结合的情感发展轨迹描写得清晰明了,用一种比较抒情的展现手段描绘出了“丽娘”主人公的内心深处对于爱情的向往以及执着追求。
从这可以看出,在进行这部舞蹈作品人物形象创作的过程中,塑造经典的舞蹈形象被称之为是进行舞蹈主题表达的最为重要的手段。
二、舞蹈形象塑造是舞蹈作品审美意境营造的前提基础
正如前面所说,在这部芭蕾舞剧《牡丹亭》当中,编舞者对人物的内心世界作了深度把握,并且把主人公的心理发展情况展现得淋漓尽致,塑造出了三个不同情况,不同际遇的,不同内心世界的“丽娘”,每一个“丽娘”都有着不同的内心世界,有着不同的寓意,这为整部舞蹈作品进行主题表达和传递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光如此,这部芭蕾舞剧在舞台意境设置方面也充分展现出了一种比较简约的、空灵的气质,这对于舞蹈形象的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部舞台剧中,在舞台美感方面做了特别的设置,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芭蕾舞剧需要通过繁杂的舞台布景才能够渲染出的舞台效果,而是采用了一种比较严格的秉承着我国一贯的美学观念,并且还融入了现代化的艺术特色以及视角,从现代化创作中全面打造出了不一样的舞台效果,追求一种更加简约的美感,能够在空灵当中寻找到实在的部分,能够在“道、舞、空”三者之间使得舞台剧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首先,我们从舞台空间以及构图方面来看,在这个简单而又朴素的舞蹈演出台上,地面线条以及三面墙壁共同营造出了一种方形结构,这种鲜明的棱角带给观众很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度,这个舞台从远处看上去特别的深邃,在我们的视线当中四角被钢丝完全吊起的一个方形台板显得特别的孤立,完全孤立在了这个巨大的舞台当中,但是那颗夸张的、巨大的枯枝,还有舞台当中红火的,有时又冰凉的牡丹,在整个舞台背景的渲染之下显得那么的与众不同,这为整部舞台作品的创作注入了更多的凄凉成分。
但是从整个舞美效果来看的话,与“丽娘”和一群花仙穿着的非常具有垂直感的吊带长裙比起来,反而显得简单但又不失优雅。
再加上白色的、蓝色的,还有红色为主要的色调,在整体的视觉效果上带给观众的是一种简洁的、高雅的感觉。
尤其是这群花仙身穿的水粉色的长裙,还有那从天而降的瓣瓣梅花,都为这个舞台营造出了精彩梦幻的,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
从这可以看出,在进行舞蹈作品创作的时候,除了需要塑造核心人物之外,还需要将这部舞蹈作品当中和此角色有关的舞台意境展现出来,这样才能够让这部作品有更重要的价值以及意义。
三、结语
总结上述评价可以看出,在这部芭蕾舞台剧《牡丹亭》当中,将“丽娘”作为整体代表的整个舞蹈形象的塑造是非常成功的,這也是这部舞台剧最为出彩的地方,引来了无数人的关注。
在保证了能够彰显出一种空灵、简约的舞台风格基础之上,还能够充分地彰显出我国的传统美学风范,有着极大的舞台表现力,能够在一种深邃幽远的空间中,把观众带到一个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牡丹花园,展现出牡丹花园神秘的一面,同時又能够感受到在这个花园当中的人物角色是那么的有血有肉。
所以说,进行舞蹈形象塑造被称之为是舞蹈作品创作过程当中最为核心的环节,舞蹈形象塑造不仅仅关乎到是否整部作品的成败,更加关乎到作品角色的塑造,还关系到能够完整表达出这部作品的主题,关乎到这部作品的审美意境能否完美地展现出来,这对于一部作品的成败来说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清晰地知道,舞蹈形象的塑造对于舞蹈作品创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以及意义。
不管是在进行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当中,还是在整部作品的欣赏过程当中,都应该把舞蹈形象塑造看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关乎到整部作品的成败。
参考文献
[1]王一川.艺术专业核心课系列教材·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艺术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彭吉象.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北京大学出版社.影视专业文艺常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4]张同道,黄会林.艺术理论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陈康荣.现代与传统的对话:美学与中国古典舞高峰论坛论文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
[6]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审美历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刘佳明(1981—),女,汉族,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欧亚国际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及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