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电路详解

合集下载

超频入门必读“火眼金晴”辨供电 主板供电电路详解

超频入门必读“火眼金晴”辨供电 主板供电电路详解

②输 出端 的 贴 片 M O S F E T 管 : D 输 出端 的 滤 波 电容 ; 鸯北 桥 供 电 的 P W M 主 控 芯 片 ;
北 桥供 电 的扼 流 电 感和 M O S F ET 管 驱 动芯 片 自

12 2
菜 鸟训 练 营 L
巴 唑 熙 譬 息 翟 困
读懂 主 板 的供 电 电路 架构

方法是数
数 电感 的个 数

可 以控 制 1
相供 电

因此

供 电 电路 必 须

将 大 电流 逐 步 分 成 更 小 小 电流 片使 用

更平稳 的
然 后 再 提 供给 C P U 或 北 桥 芯 首 先 输 入 端将


过程 是这样 的
从 电源 流 出 来 的


大而 粗糙
的电

流分 成几 路 常见 )

动 芯 片

供 电 电路 都 是 如 何 工 作 的
我 们 都 知道

MOS FET 管
x

组 电感 及 若 干 个 电 容

电 源 的 CPU供 电

不 过
由于
M 0 s FE T 驱

动芯片和


C P U 供 电 的M O S F E T 整合 芯 片 : 型 号 为 R 2 J 2 0
602




电感

M O S F E T 管的排 列 非 常 整
甚 至 品 质 上 也 有差 距


为什 么 要

atx主板电源接口详解

atx主板电源接口详解

电源是主机的心脏,为电脑的稳定工作源源不断提供能量。

是不是大家以为木头又要推荐电源了,哈哈,今天我们不谈产品,主要聊一下每个电源上都具有的输出导线。

对于不同定位的电源,它的输出导线的数量有所不同,但都离不开花花绿绿的这9种颜色:黄、红、橙、紫、蓝、白、灰、绿、黑。

健全的PC电源中都具备这9种颜色的导线(目前主流电源都省去了白线),它们的具体功能相信还有不少网友搞不清楚,今天就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

黄色:+12V黄色的线路在电源中应该是数量较多的一种,随着加入了CPU和PCI-E显卡供电成分,+12V的作用在电源里举足轻重。

+12V一直以来硬盘、光驱、软驱的主轴电机和寻道电机提供电源,及为ISA插槽提供工作电压和串口设备等电路逻辑信号电平。

+12V的电压输出不正常时,常会造成硬盘、光驱、软驱的读盘性能不稳定。

当电压偏低时,表现为光驱挑盘严重,硬盘的逻辑坏道增加,经常出现坏道,系统容易死机,无法正常使用。

偏高时,光驱的转速过高,容易出现失控现象,较易出现炸盘现象,硬盘表现为失速,飞转。

目前,如果+12V供电短缺直接会影响PCI-E显卡性能,并且影响到CPU,直接造成死机。

蓝色:-12V-12V的电压是为串口提供逻辑判断电平,需要电流不大,一般在1A以下,即使电压偏差过大,也不会造成故障,因为逻辑电平的0电平从-3V到-15V,有很宽的范围。

红色:+5V+5V导线数量与黄色导线相当,+5V电源是提供给CPU和PCI、AGP、ISA等集成电路的工作电压,是电脑中主要的工作电源。

目前,CPU都使用了+12V和+5V的混合供电,对于它的要求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高。

只是在最新的Intel ATX12V 2.2版本加强了+5V的供电能力,加强双核CPU的供电。

它的电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计算机的系统稳定性。

白色:-5V目前市售电源中很少有带白色导线的,白色-5V也是为逻辑电路提供判断电平的,需要电流很小,一般不会影响系统正常工作,基本是可有可无。

台式机主板的供电详解

台式机主板的供电详解
/19/2018

11/19/2018

11/19/2018

开机电路
1. 主板开机电路的工作机制
主板开机电路是主板中的重要单元电路,他的主要任 务就是控制ATX电源输出工作电压,是主板开始工作。尽 管主板各部分电路的设计与应用中元件及芯片组合布局 不完全相同,但实现的原理与目的是一致的,通过控制 ATX电源的电源开关脚的电位的高低来控制ATX电源的开 关于闭合。

11/19/2018

11/19/2018
四 CMOS供电电路
主板上的CMOS随机存储器通常集成在南桥芯片里,主要 是存储硬件配置信息,系统日期时间等。CMOS供电电路, 负责不间断地为南桥芯片里面的CMOS存储器提供电源,以 保持CMOS存储器里的数据不丢失。

11/19/2018
① ATX电源各针脚定义
1、+3.3V; 2、+3.3V; 3、地线;4、+5V; 5、地线;6、+5V; 7、地线;8、PWRGD; 9、+5V(待机);10、+12V; 11、+12V;12、2*12连接器侦察; 13、+3.3V; 14、-12V; 15、地线;16、PS-ON# 17、地线;18、地线; 19、地线;20、无连接; 21、+5V;22、+5V; 23、+5V;24、地线
主板电路的结构及原理

11/19/2018
一 ATX电源
我们使用的ATX开关电源,输出的电压有+12V、-12V、 +5V、-5V、+3.3V等几种不同的电压。在正常情况下, 上述几种电压的输出变化范围允许误差一般在5%之内,不 能有太大范围的波动,否则容易出现死机和数据丢失的情 况。

电脑主板电子原件详解讲解

电脑主板电子原件详解讲解
• 排阻(Resistor Array) • 串联排阻用英文字母“RN“表示.
• 并联排阻用英文字母“RP“表示﹒ 若干个参数完全相同的电阻,它们的一个引脚都连到一起,作为公共引脚。其余引脚正常引出一般来说,最左边的那个是公 共引脚。它在排阻上一10-1 A=100
8 主板常见场效应管与晶体管的比较
9 集成电路
电阻(Resistor)
• 定义 – 阻止电流通过的电子元件
• 种类 – 定额电阻
• 在生产时已规定了电阻的阻值大小
– 可变电阻
• 根据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可改变其阻值大小
– 热敏电阻
• 阻值在生产时已定额,但会随着温度改变其阻值大小 • 用于温控电路
– 压敏电阻
• 电阻对电压较敏感,当电压达到一定数值时,电阻迅速导通
电阻(Resistor)
• 电阻在电路中用“R”加数字表示 • 换算单位
– 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 – 倍率单位有:千欧(KΩ),兆欧 (MΩ)等 – 1M Ω=103 KΩ= 106Ω
• 阻值计算 1.E-24标注方法 E-24标注法有两位有效数字,精度在±2%(-G),±5%(-J),±10%(-K) (1) 常用电阻标注 XXY XX代表底数,Y代表指数 例如 470 = 47Ω 103 = 10kΩ 224 = 220kΩ (2) 小于10欧姆的电阻的标注 用R代表单位为欧姆的电阻小数点,用m代表单位为毫欧姆的电阻小数点 例如 1R0 = 1.0Ω R20 = 0.20Ω 5R1 = 5.1Ω R007 = 7.0mΩ 4m7 = 4.7mΩ
• 应用
– 主板上KB/MS电路中 – 主板上USB电路中
晶振(Crystal Oscillator)
• 定义

电脑主板电路工作原理

电脑主板电路工作原理

第5章主板各电路工作原理在学习主板维修之前,我们先对主板的基本工作原理,做一个大体的讲解。

当插上ATX插头之后,ATX电源紫色线向主板上各参与开机电路的元件提供待机电压,此时主板处于等待状态,当点PWR开关后,触发开机电路,将ATX电源的绿线置为低电平,ATX电源12V、5V、3.3V向主板上输出各项供电,CPU、北桥、南桥等各主要芯片供电正常后,时钟芯片给主板上各设备送出时钟信号,南桥向主板上各设备发出复位信号,CPU被复位后,发出寻址指令,经北桥,南桥选中BIOS,读取BIOS芯片中存储的POST自检程序,由POST程序对主板上各设备包括CPU、芯片组、主存储器、CMOS存储器、板载I/O设备及显卡、软盘/硬盘子系统、键盘/鼠标等进行测试,测试全部通过,喇叭发出一声“嘟”的鸣叫,表示主板检测已经完成,系统可以正常使用。

若检测中出现问题,则会发出报警声并中断检测,此时我们使用主板DEBUG卡,根据上面显示的代码,就可以知道问题是出现在什么部分,进行针对性维修。

我们根据主板的基本工作原理,对应的把主板分为六大电路进行讲解,分别为开机电路、供电电路、时钟电路、复位电路、BIOS电路及接口电路进行讲解。

4.1主板开机电路4.1.1软开机电路的大致构成及工作原理开机电路又叫软开机电路,是利用电源(绿线被拉成低电平之后,电源其它电压就可以输出)的工作原理,在主板自身上设计的一个线路,此电路以南桥或I/O为核心,由门电路、电阻、电容、二极管(少见)三极管、门电路、稳压器等元件构成,整个电路中的元件皆由紫线5V提供工作电压,并由一个开关来控制其是否工作,(如图4-1)当操作者瞬间触发主板上POWER开关之后,在POWER开关上会产生一个瞬间变化的电平信号,即0或1的开机信号,此信号会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南桥或I/O内部的开机触发电路,使其恒定产生一个0或1的的信号,通过外围电路的转换之后,变成一个恒定的低电平并作用于电源的绿线。

MID原理图详解

MID原理图详解

MID 原理图各个模块解析一、DCIN 电路:DCIN 就是总电源的输入口,DCIN 一方面给系统供电,同时可以给电池充电;其实线路很简单了,由一个电源插座和电容组成,我们现在一个个来分析,1,P72 P87 P73 P88是测试点,测试点的作用是在PCB 主板生产的时候我们要测试主板是否不良,这里用顶针模具适配器供电;2,J3 为电源座子,适配器公头从这里插入3,C1 这个大电容用于保证输入的电源稳定,C205这个小电容用于滤波,做EMC 认证时如果插适配器超标那么这个电容一定要加上。

二、电源保持电路:Un Re gi st er ed为什么我们的手机、平板放口袋时不会因为触碰到按键而导致开关机,我们可以试下手机,用手碰一下按键看他是否能开机,实际上碰一下是不会开机的,而是按下一小段时间之后才能开机,这样就不会误碰到而导致开关机;在硬件逻辑上是这样做的,当按键按下那瞬间,电源管理IC 会立刻上电,同时输入给CPU ,如果按下的时候足够长,那么CPU 会发出一个电源保持信号出来,这样电源才能稳住,否则马上又会关掉。

PMIC_PWRON :当这个信号是输入给PMIC 的,为高电平时PMIC 就会一直输出电压,否则无输出;PWR_HOLD :当CPU 电源保持一段之间(其实就是我们按下按键的时间)之后就会把这个信号拉高1,R183与R176组成分压电路,因为DNIN 为5V ,而PMIC 的IO 电平大概是3V ,所以这里分压之后大概2.5V ,在3V 之内, 2,D4就是两个二极管了,就是一个或门电路,只要DCIN 或PWR_HOLD 有一个为高那么PMIC 就一定为高,3,这个线路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只要一插上适配器那么DCIN 变高,PMIC 就会上电,而这个时候我没按平板的电源键,平板没开机,但是CPU 上电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屏幕显示机器在充电。

三、电池供电电路::这个线路有两个功能,一是当没有适配器插入时电池给平板供电,二是电池电量检测 1,J28 这是电池焊点 2,C17 滤波作用3,R27 R28 分压电路,用于检测电池电量,BAT_DET 这个信号是连接到CPU 的,CPU 通过检测这个电压大小判断电池电量,BAT_DET 电压为电池电压的一半,说明一点,为什么需要分压呢,因为电池电压最高是4.2V 而CPU IO 电平是3V ,不能直接把4.2V 的电压输入给CPU 。

IBMt40-t43上电详解

IBMt40-t43上电详解

IBMT40全攻略第一章电源部分要对一款机器维修的话,首先第一步要对它有个全面的了解,那么才能更好的对其分析,找出其问题所在。

电路工作原理了解透彻,判断故障所向披靡。

就像医生给你人看病一样。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IBM T40的图纸及主板架构。

1.图一为电路图的架构2.图二为主板的架构好了,看了以上的2张图大家对T40应该有了初步的了解了,那么下来我将给大家讲解一下整个主板的上电过程,它分为2个部分:1:没有开机前的上电部分即插上电源没按开关键时先让我们以图片的形式直观的来看一下上电的过程图三图五图六B.MAX1845的上电过程产生+1.2V如图七,首先MAX1845要工作正常必需具备2个条件,1:供电电压有2个,VINT16供给MAX1845的4脚,还有VCC5M供给MAX1845的9脚,21脚及22脚.2:控制电压比较简单,直接由供电电压VCC5M通过电阻R658控制MAX1845的11脚.图七有以上的工作条件后,其它零件没问题的话,那+1.2V就产生了.C.MAX1845的上电过程产生+1.8V如图八,首先MAX1845要工作正常必需具备2个条件,1:供电电压有2个,VINT16供给MAX1845的4脚,还有VL5供给MAX1845的9脚,21脚及22脚.2:控制电压有2个a.由PMH4控制的VCC1R8M_ON控制MAX1845的11脚.b.由PMH4控制的B_ON控制MAX1845的6脚图八到此开机前的所有电压都已经有了,供其它芯片工作.那么,接下来南桥也开始工作,开始按开关键开机的上电过程了.2:开机时的上电部分即插上电源按开关键后从现在开始南桥就开始发挥它重要的作用,它是整个机器的电力控制中心。

那么首先还是让我们以图片的形式直观的来看一下由南桥控制的上电过程。

图九南桥在前段电压的供给以及一颗晶振的作用下开始工作.在按开机键后有个开机信号会送给PMH4,然后PMH4会发出PWRSW给H8,H8工作正常后会发PWRSW_H8给南桥通知南桥前段电压全部OK,可以执行开机动作了.这时南桥就会发SLP信号给PMH4通知PMH4可以开启后段电压了(这里要说明的是如果没有南桥的命令,谁都不能开启后段电压).三组SLP信号是非常重要的,在系统睡眠和待机的状态都是由此控制的,现在先不说这些,以后会讲到的.那么PMH4在收到南桥的命令后开始控制三组MAX1845产生各自的电压以及通知TB6250去控制系统工作所需的其他电压(这部分电路非常的简单,就跟开关电路一样,由TB6250发出一个高电平给MOS管使其导通,这样就有一个电压产生另一个电压).接下来就重点讲一下三组MAX1845产生的电压工作原理.A.MAX1845产生VCCVIDEOCORE之前MAX1845已经产生了1.8V(前段C).现在在PMH4的控制下将产生另外一个电压VCCVIDEOCORE, 如图十,MAX1845的第12脚受控于PMH4 .图十B.MAX1845产生2.5V和1.25V如图十一是MAX1845产生2.5V的原理图,都是有供电电压和控制信号(由PMH4控制)一起作用后才产生的.图十一如图十二是MAX1845产生12.5V的原理图, MAX1845的第12脚受控于PMH4 .图十二C.MAX1845产生VCCCPUIO之前MAX1845已经产生了1.2V(前段B).现在在PMH4的控制下将产生另外一个电压VCCCPUIO, 如图十三,MAX1845的第12脚受控于PMH4 .图十三与之前二组MAX1845所不同的是这个MAX1845在产生VCCCPUIO电压后它的第7脚会产生一个PWRGD信号VTT_PWRGD给ADP3205来控制其产生CPU 电压.那么下来就分析一下CPU电压的产生过程.D.ADP3205产生VCCCPUCORE如图十四是CPU电压的工作原理图,它是由一颗ADP3205和A,B二组MOS管结合而产生了VCCCPUCORE。

计算机主板各部分介绍PPT课件

计算机主板各部分介绍PPT课件

编辑版pppt
Serial ATA接口 返回22
IDE接口和软驱接口
IDE接口用来连 接硬盘和光驱等 IDE存储设备。 通常蓝色的IDE 接口为IDE1, 白色的IDE接口 为IDE2。靠近 IDE接口,颜色 为黑色的接口为 软驱接口。
编辑版pppt
返回
23
编辑版pppt
• SATA 和IDE 的排 线, 很明 显看 的出 来
返16回
4、南桥芯片( Southbridge )返回
编辑版pppt
南桥是主机板 上的老二,和北 桥互连并连接其 他周边,我们熟 知的主机板「功 能」大多来自南 桥,比如 USB、 网络、音效、 SATA/IDE 硬盘, 都是从南桥连出 来的。它也是一 颗芯片,照片中 看起来好像比北 桥还大,那只是 芯 片 制 程 和 1封7 装 的造型不同。
南桥芯片
编辑版pppt
返回
现在主机 板为了差异化, 有时南北桥都 会做散热片, 甚至还兼做造 型,让南北桥 与 CPU旁的稳 压线路全部连 在一起做散热。 当然,通常只 有高阶产品才 会这样做,入 门主机板黏个 散热片就算很 有义气了。18
5、扩充卡插槽
(Expansion Card Slot)
编辑版pppt
返27回
串行/并行 通信接口
编辑版pppt
返28回
内置网卡接口 和USB接口
主板上有没有集成网卡由主板厂商 决定,所以用户买到的主板上不一 定有网卡接口。而USB接口一般都 有,且目前都支持USB 2.0规范。
编辑版pppt
返29回
音频接口
音频接口主要用于连接耳机和音箱。
它符合PC'99颜色规格,采用彩色
接口,容易辨别。其中蓝色接口为

主板的电路跑线过程详解

主板的电路跑线过程详解

主板的电路跑线过程详解○主板上电路分为六大部分:开机电路,时钟电路,复位电路,供电电路,CMOS电路,接口电路。

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都很简单,下面主要介绍接口电路,CMOS电路,供电电路,开机电路,首先介绍接口电路。

主板上电路有PS2键盘鼠标接口电路、串口并口、USB接口电路等。

PS2键盘鼠标的PS2接口不但外以观完全相同,而且他们的工作原理也是完全相同的。

在接键盘鼠标时一定要分清楚。

鼠标一般为绿色的、键盘一般为蓝色的或紫色的。

根据键盘鼠标原理图,测量键盘鼠标步骤如下第一步:将万用表打到峰鸣挡,测量电源第四针脚到跳线的电路、第二步:测量电源第九针脚到跳线的电路第三步:测量跳线中间针脚经过保险电感和排阻到键盘鼠标第1 、5 针脚的电路第四步:测量键盘鼠标第1、5针脚的连接电感、电容、排阻以及到南桥的电路第五步:测量键盘鼠标第1、5针脚通过电容接地的电路第六步:测量键盘鼠标第4针脚经过保险电阻到跳线的电路串口主要连接外置的调制解调器、手写板和公共设备等外设,一般为25针和9针接口两种接口。

目前串口9针较多。

并口主要连接并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串口电路主要有串口、电阻、串口管理芯片、IO南桥等组成。

下面以IO控制的串口为例,讲解跑线过程如下第一步:将万用表打到峰鸣挡,测量串口第1至第九针脚的电路第二步:测量从串口管理芯片到南桥的电路第三步:测量电源第十针脚经过二极管到串口管理芯片的电路第四步:测量电源第十二针脚经过二极管到串口管进芯片的电路第五步:测量电源第四针脚到串口管理芯片的电路并口没有管理芯片,测量并电路如下第一步:将万用表打到峰鸣挡,测量并口第1至第九针脚以及14、16、17针脚到排阻330的线路排阻到南桥的电路。

而第10至第13针脚直接连接到桥第二步:测量+5V经过二极管和472排阻给并口第15针脚供电的线路第三步:测量+5V经过二极管和472排阻到330排阻连接到南桥的电路第四步:测量第18针脚至25针脚接地的电路最后来看USB接口电路,USB及通用串口接口根据电路图及电路检测量步骤如下第一步:将万用表打到蜂鸣挡,测量第四针脚接地的线路第二步:测量电源5V通过电感到USB第一针脚的线路第三步:测量usb第2、3针脚连接电感、电感又连接到南桥介绍完接口电路,我们再来年cmos电路,cmos电路位于cmos 电池附近,由cmos跳线、cmos电池、南桥、电容、电阻、和二极管、等组成。

内存电路详解

内存电路详解

SDRAM内存使用3.3V供电,DDR内存使用2.5V供电。

使用SDRAM内存的主板,常见的都是直接由AT*电源供电,只有少数高档主板上才采用独立供电。

如图5-1所示,用万用表测量电源插座的第1脚与SDRAM内存插槽3.3V电源输入脚,它们之间是直通的。

而使用DDR内存的主板,都设计有独立的内存供电电路。

内存供电电路工作原理内存供电电路人多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驱动场效应管的方式,其供电原理如图5-2所示,内存供电实际电路如图5-3所示。

图5-2内存供电电路的原理是这样的:从A点取得2.5V的基准电压进入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IN+,运算放大器将IN+与IN-的电压相比拟,如果IN+的电压大于IN-的电压,则OUT的电压上升,OUT的电压上升使得Q1场效应管进一步导通,漏极〔D〕与源极〔S〕之间的管压降下降,使得B点的电压上升。

通过反应,IN-的电压也上升,直到IN+=IN-,也就是IN+=B 。

这个过程可以简单地描述为:〔IN+>IN-〕→〔OUT ↑〕→〔DS ↓〕→〔B ↑〕→〔IN-↑〕,直到IN+=IN-。

同理,当IN+<IN-时,它的稳压过程是这样的:〔IN+<IN-〕→〔OUT↓〕→〔DS↑〕→〔B↓〕→〔IN-↓〕,直到IN+=IN-。

这个电路通过反应比拟,间接地控制B点的电压与基准电压相等,因此有时也称运算放大器为比拟放大器。

要使B点的电压稳定,必须保证A点的电压稳定,也就是要求基准电压要稳定。

在图5-2的电路中,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原理,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其阻值的大小成正比,可以算出A点对地的电压为:3.3V×〔3.24K/〔IK+3.24K"≈2.5V这是使用最简单的串联分压方法取得2.5V的基准电压。

这种串联分压电路的缺点是当3.3V的电压波动时,基准电压也会跟着波动,所以有的内存供电电路使用TL431〔三端可调分流式电压基准源〕来提供基准电压,如图5-4所示。

主板供电电路分析及故障

主板供电电路分析及故障

第七章主板供电电路分析及检修
滤波电容:滤波、信号去耦、信号耦合。 场效应管:在电源管理芯片的脉冲信号下, 不断的导通与截止、然后将ATX电源输出 的电能存储在电感中,释放给负载。场效 应管的性能和数量,通常决定供电电路的 新能。
第七章主板供电电路分析及检修
2,CPU供电电路的工作原理 CPU供电电路通常采用PWM开关方式供电,由电 源管理芯片根据CPU工作电压需求,向连接的场 管法术脉冲控制信号,场管导通和截止,将电能 储存在电感中,通过电容滤波后向CPU输出工作 电压。
第七章主板供电电路分析及检修
第七章主板供电电路分析及检修

四项供电电路图
第七章主板供电电路分析及检修

单项供电与多项供电的电压波形图
第七章主板供电电路分析及检修
六、多组CPU供电电路 多组供电电路又叫双列直插式供电电路, 应用于一些低端主板上,没有电源保护功 能。 主要有KA7500B、TL494电源管理芯片组成 的供电电路。 多组供电中的低端管用的是二极管 多组CPU供电,由于二极管发热量远大于场 管,不利于系统散热,容易烧毁电路。
第七章主板供电电路分析及检修
四、两项CPU供电电路详解 两项CPU供电电路其实就是两个单项CPU供 电电路并联,所以能提供双倍的单项供电 电流并且能稳定电压。 CPU两项供电电压波形图
第七章主板供电电路分析及检修
两项CPU供电电路有两种: 1,单个电源管理芯片管理两组供电输出。 2,主电源管理芯片管理从电源管理芯片, 从电源管理芯片负责单组的供电输出。 一般常见第二种居多。 主电源管理芯片一般引脚较多,多为16脚以 上。从电源管理芯片多为8脚。
第七章主板供电电路分析及检第七章主板供电电路分析及检修
七、CPU供电电路检修流程 1,外观检查,主要检查是否电容爆浆。 2,检测高端管Q1的D极输入电压是否5V,如不是 则测量D极至ATX红5V供电 3,检测Q1的G极供电是否为3-6V,如不是,Q1悬 空G极,测G点电压。如果没有检查IC供电。 4,检测Q2管G极是否有3-6V电压,如不是,Q2悬 空G极,测G点电压。如果没有检查IC供电。 5,检查IC供电是否正常,PG供电(5V)是否正 常。 6,更换IC。

电脑主板电路工作原理

电脑主板电路工作原理

电脑主板电路工作原理
电脑主板是电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了连接各个硬件设备并协调它们工作的作用。

主板上的电路起到了连接各个组件的桥梁作用。

主板上的电路主要由线路、电阻、电容、晶体管等构成。

这些电路用来传输和处理数据信号、电流以及控制信号。

电路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数据传输:主板上的电路通过数据线路实现各个硬件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例如,CPU通过总线将数据传输给内存,并通过北桥芯片将数据传输给显卡或其他外设。

2. 电能供给:主板上的电路通过电源连接外部电源,将电能转换为各个硬件设备所需的工作电流和工作电压。

电路中的稳压电源模块可以将高压电能转换为稳定的低压电源。

3. 控制信号传递:主板上的电路通过控制信号线路传输控制信号,以控制各个硬件设备的工作状态。

例如,BIOS芯片通过向CPU发送信号来控制其工作频率和电压。

4. 输入输出处理:主板上的电路通过输入输出接口,将外部设备与计算机主机连接起来。

例如,USB接口、网卡接口等,可以将外设的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也可以将计算机中的数据输出到外设。

总之,电脑主板上的电路通过数据传输、电能供给、控制信号传递和输入输出处理等方式,实现各个硬件设备之间的协调工作,使得计算机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转】显卡和主板供电接详解图解

【转】显卡和主板供电接详解图解

【转】显卡和主板供电接详解图解电源的供电接口详解图解:【接口】按照Intel所定义的电源规范,所有电源厂商使用的线材需统一规范,各电源线颜色与用途如以下所示:红色:+5V 主板电路、内存模块供电、光驱、硬盘等设备的信号供电黄色:+12V CPU、显卡供电;为标准的驱动电路供电,如光驱、硬盘的马达橙色:+3.3V 现在多用于SATA 硬盘的供电,以后会有其他用途紫色:+5V(USB)USB设备供电,支持USB键盘鼠标的开机功能(关机后依然供电)黑色:地线(0V)电源供电回路的必要组成部分绿色:PS-ON 开机信号线(当其与地线短接会启动电源)灰色:Power Good 监测线,连接主板与电源,起到信号反馈作用1. 主板20Pin、24Pin或20+4Pin:可提供12V、5V 和3.3V三种电压。

(1) 20Pin线序:(电源端,主板端口需镜像)左下角:1#,左上角:11#;右上角:20#(2) 24Pin线序:2. CPU供电8Pin、4Pin或4+4Pin:可提供12V一种电压。

低端主板用4Pin的比较多,高端主板大多都是8Pin。

单CPU 供电的电源大多是4+4Pin,双CPU供电的电源大多是一根8Pin,一根4+4Pin。

(1) 4Pin线序:(2) 8Pin或4+4 Pin线序:3. 显卡供电6Pin、8Pin或6+2Pin、6+6 Pin、8+6 Pin:(1) 单6 Pin:可提供12V一种电压。

Eg:GTX660公头线序:(2) 显卡供电8Pin或6+2Pin:可提供12V一种电压。

公头线序:(3) 显卡供电8Pin转6+6Pin:(4) 显卡供电8Pin转8+6Pin:公头线序:4. 其它供电4PIN ——大4D。

可提供12V和5V两种电压。

5. 其他供电4Pin ——主板常见的风扇接口。

可提供12V一种电压。

6. 其它供电3Pin ——主板上常见的风扇接口。

可提供12V一种电压。

主板开机电路详解

主板开机电路详解

主板开机电路详解主板开机电路工作原理由于主板厂商的设计不同,主板开机电路会有所不同,但基本电路原理相同,即经过主板开机键触发主板开机电路工作,开机电路将触发信号进行处理,最终向电源第14脚发出低电平信号,将电源的第14脚的高电平拉低,触发电源工作,使电源各引脚输出相应的电压,为各个设备供电(即电源开始工作的条件是电源接口的第14脚变为低电平)。

主板开机电路的工作条件是:为开机电路提供供电、时钟信号和复位信号,具备这三个条件,开机电路就开始工作。

其中供电由ATX电源的第9脚提供,时钟信号由南桥的实时时钟电路提供,复位信号由电源开关、南桥内部的触发电路提供。

下面根据开机电路的结构分别讲解开机电路的详细工作原理。

1.经过门电路的开机电路经过门电路的开机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如图7-7所示。

图中,1117为稳压三级管,作用是将电源的SB5V电压变成+3.3V电压,Q21为三极管,它的作用是控制电源第14脚的电压,当它导通时,电源第14脚的电压变为低电平。

74门电路是一个双上升沿D触发器,此触发器在时钟信号输入端(第3脚CP端)得到上升沿信号时触发,触发后它的输出端的状态就会翻转,即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或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

74触发器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P 端)和电源开关相连,接收电源开关送来的触发信号,输出端直接连接到南桥的触发电路中,向南桥发送触发信号。

它的作用是代替南桥内部的触发器发出触发信号,使南桥向电源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

当电脑的主机通电后,ATX电源的第14脚输出+5V电压,ATX电源的第14脚通过一个末级控制三极管和一个二极管连接到南桥的触发电路中,由于74触发器没有被触发,南桥没有向三极管Q21输出高电平,因此三极管Q21的b极为低电平,三极管Q21处于截至,电源的各个针脚没有输出电压。

同时ATX电源的第9脚输出+5V待命电压。

+5V待命电压通过稳压三极管(1117)或电阻后,产生+3.3V电压,此电压分开成两条路,一条直接通向南桥内部,为南桥提供主供电,而另一条通过二极管或三极管,再通过COMS的跳线针(必须插上跳线帽将他们连接起来)进入南桥,为CMOS电路提供供电,这时南桥外的32.768KHz晶振向南桥提供32.768KHz频率的时钟信号。

主板]RTC电路详解

主板]RTC电路详解

主板]RTC电路详解如图:基准频率32.768kHz为南桥提供基准Real time clock(简称RTC)。

无此频率,主机板无法上电,即按power键无任何反映。

C1,C2为调节RTC所用,计算公式较为复杂,不再赘述。

蓝圈内的两个电容也比较重要,出现问题,易导致开机出现Cksum error的提示信息。

尤其上上面蓝圈的那个。

RTCRST#为Intel主板Clear CMOS 的罪魁祸首,将此信号拉低,对应南桥的一个标示位会被置位(RTC_PWR_STS D31:F0:A4 bit[2]),BIOS在Post过程中,会去读取此位,发现置位,即按Fail safe值启动,Post 7F时提示cksum error的信息。

VCCRTC为一路电源了,该电源主要用在保存关机状态下的信息,比如键盘开机密码(SuperI/O)、CMOS RAM(南桥)等。

如此电源失去,造成信息丢失,亦会出现cksum error的信息。

VCCRTC有两路来源,第一为VCCSus3_3,这个电源来自电源的+5SB,同时可供网卡使用;第二为VBAT,即电池。

那么他们分别在什么时候为VCCRTC 供电呢?大家可看那里的2个二极管,这里的二极管主要是用其单项导电特性,当未插电源线时,VCCSus3_3这路没电,VBAT使二极管导通,提供VCCRTC。

当接上电源线时,VCCSus3_3产生,电压一般为3.3V,而VBAT电压一般为<3.2V,因此,VCCsus3_3提供VCCRTC。

电池使用年限的计算方法:图示电路表A处,串联一个电流表。

在断220V状态下测量起电流为I(注意测量时电流表量程的选择,要先用高档,再用低档,避免电流表损坏)。

一般CR2032的电量为170mAh(全新),那么:170,000uAh / I = 小时。

比如,你测量的I为6uA(标准应为小于10uA,越小越好),则:170,000uAh/ 6 uA = 28,333H = 3.2 Year。

新手如何看懂主板电路图

新手如何看懂主板电路图

新手如何看懂主板电路图之阿布丰王创作新手如何看懂主板电路图看懂主板电路图是维修人员进一步提高的一个门槛,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行,论坛上的知识都很散乱,我把论坛上的知识归纳了一下,并结合自己看图的心得。

看图前需要准备的知识:一、模拟电子技术张先生的《模拟电子技术(推荐)》的doc版二、数字电子技术跟我学数字电子技术三、主板上各种信号说明四、主板维修中经常使用到的VDD,VTT,CS等含义VCC--为直流电压。

在主板上为主供电电压或一般供电电压。

例如一般电路VCC3--+3V供电。

VCC3: 3.3V VCC25: 2.5V VCC333: 3.3V VCC5:5V VCC12: 12VVCORE: CPU核心电压(视CPU OR 电压治具而定)VDD--只是一个通称。

普通的IC电源,可能+3V, +1.5V之类,例如数字电路正电压、门电路的供电等。

VDDQ--需要经过滤波的电源,稳定度要求比VDD更高,VSS--指供电的负极,一般是0伏电压或电压参考点GND--地供电电压一般都标为Vdd,VccVCORE--CPU核心电压。

VID--是CPU电压识别信号。

以前的老主板有VID跳线,现在的一般没有,CUP工作电压就是由VID来定义。

通过控制电源IC输出额定电压给CPU。

VTT--是参考电压(有VTT1.5V、VTT2.5V),针对分歧型号的CPU有1.8V,1.5V,1.125.丈量点在cpu插座旁边,有很多56 的排阻,就是它了。

VTT--是AGTL总线终端电压。

CS--片选CAS--行选通RAS--列选通sclk--串行时钟主A或SA--地址线SYNC--串行同步SDATA--串行数据VDIMM--内存槽的电源。

5VSB--5V待机电源,待机电源是指电脑未开机,但插着外部电源,主板上有一部分供着电,可以做唤醒等作用的电。

3VSB--3V待机电源主板有+5VSB,+3VSB, +3V,+5V,+12V,+5V_DUAL(USB)。

主板内存供电电路维修详解

主板内存供电电路维修详解

主板内存供电电路维修详解今天写的这例故障十分普遍,修理过程也比较简单,所以拍了一些照片上来简述一下!希望大家能够看明白!今天下午盱眙高达电脑维修公司接到了一块SOLTEK 845PE 主板,故障现象是不能点亮,伴随着蜂鸣器长鸣报警!从报警声得知故障是内存部分,但客户已经更换过其它内存试过,情况还是一样,就此可以判断故障原因是北桥与内存槽的连接线路零件或内存供电问题。

从下图中测试卡显示结果也证明了是不能正确检测到内存。

主板测试显示内存部分有问题。

首先检查内存的第七脚供电电压是否是标准的DDR 2.5V 供电,看下图:内存供电脚,内存左面左数第七脚。

从万用表的读书可以看出,内存供电电压只有1.8V 左右。

离DDR的标准电压2.5V 相差甚大!知道具体原因就好办了,顺着内存插槽的第7脚跟着线路找到了内存供电MOS 管,汗一下!!居然在AGP槽尾部下面,傍边还有两个小电解电容!这样就增加了更换难度!为了避免伤及傍边的零件及AGP槽,唯有先拆下电容再用风枪底部辅助加热,上面用电烙铁拆下!(拆下的经过因为双手进行,没有第三只手拍照了)从该主板上拆下的MOS可以看到已经烧了一个白色的圈!准备装上一个代用的3055 MOS 管!安装过程也是双手进行,也没有第三只手拍照!下图是装好并清理干净PCB后的效果!除了焊锡比较新外可以说和原装没有任何分别!装好MOS管后可以试机了,装上内存等必要部件,通电!看下图测量结果:重新测量内存供电电压,已经恢复到DDR需要的2.5V 电压。

再装上显卡,可以点亮了~!测试卡的走数也跑到了下一步了!屏幕也出现了自检信息!还以为全部问题解决了!谁知道还有问题,CMOS不能保存(电子电压正常)!再经过检查,一直通电的情况下没问题,拔下电源立刻清零了!从现象来看肯定是备用电子切换电路问题,很容易就查到了是一只三极管开路了!换上立刻正常!请浏览后下载,资料供参考,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板电路详解
主板可是一台电脑的基石,但是在茫茫主板海洋当中要选择一款好的主板实属难事!一款主板如果要想能够稳定的工作,那么主板的供电部分的用料和做工就显得极为的重要。

相信大家对于许多专业媒体上经常看到在介绍主板的时候都在介绍主板的是几相电路设计的,那么主板的几相电路到底是怎样区分的呢?其实这个问题也是非常容易回答的!用一些基本的电路知识就可以解释的清楚。

其实主板的CPU供电电路最主要是为CPU提供电能,保证CPU在高频、大电流工作状态下稳定的运行,同时它也是主板上信号强度最大的地方,处理得不好会产生串扰(cross
talk)效应,而影响到其它较弱信号的数字电路部分,因此供电部分的电路设计制造要求通常都比较高。

简单来说,供电部分的最终目的就是在CPU电源输入端达到CPU 对电压和电流的要求,就可以正常工作了。

但是这样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考虑到元件特性、PCB板特性、铜箔厚度、CPU插座的触点材料、散热、稳定性、干扰等等多方面的问题,它基本上可以体现一个主板厂商的综合研发实力和技术经验。

图1是主板上CPU核心供电电路的简单示意图,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开关电源,主板上的供电电路原理核心即是如此。

+12V是来自ATX电源的输入,通过一个由电感线圈和电容组成的滤波电路,然后进入两个晶体管(开关管)组成的电路,此电路受到PMW control(可以控制开关管导通的顺序和频率,从而可以在输出端达到电压要求)部分的控制可以输出所要求的电压和电流,图中箭头处的波形图可以看出输出随着时间变化的情况。

再经过L2和C2组成的滤波电路后,基本上可以得到平滑稳定的电压曲线(Vcore,现在的P4处理器Vcore=1.525V),这个稳定的电压就可以供CPU“享用”啦,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多相”供电中的“一相”。

看起来是不是很简单呢!只要是略微有一点物理电路知识的人都能看出它的工作原理。

单相供电一般可以提供最大25A的电流,而现今常用的CPU早已超过了这个
数字,P4处理器功率可以达到70-80瓦,工作电流甚至达到50A,单相供电无法提供足够可靠的动力,所以现在主板的供电电路设计都采用了两相甚至多相的设计。

如图2就是一个两相供电的示意图,很容易看懂,就是两个单相电路的并联,因此它可以提供双倍的电流供给,理论上可以绰绰有余地满足目前CPU的需要了。

但上述只是纯理论,实际情况还要添加很多因素,如开关元件性能,导体的电阻,都是影响Vcore的要素。

实际应用中存在供电部分的效率问题,电能不会100%转换,一般情况下消耗的电能都转化为热量散发出来,所以我们常见的任何稳压电源总是电器中最热的部分。

要注意的是,温度越高代表其效率越低。

这样一来,如果电路的转换效率不是很高,那么采用两相供电的电路就可能无法满足CPU 的需要,所以又出现了三相甚至更多相供电电路。

但是,这也带来了主板布线复杂化,如果此时布线设计如果不很合理,就会影响高频工作的稳定性等一系列问题。

目前在市面上见到的主流主板产品有很多采用三相供电电路,虽然可以供给CPU足够动力,但由于电路设计的不足使主板在极端情况下的稳定性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如要解决这个问题必然会在电路设计布线方面下更大的力气,而成本也随之上升了,而真正在此设计出色的厂商寥寥无几。

大家可能对以下问题感到兴趣:提供三相供电的主板比起提供两相供电的主板较为稳定吗?答案是,不一定。

道理很简单:其一,那是因为目前提供三相供电电路设计的主板厂商电路设计水平大多不是很好,其二,一个好的主板设计厂商,其研发工程师会因避免放置数量太多元件在主板上所产生的不必要干扰,所以采取最简洁、最稳定的两相供电电路设计不失为明智之举。

今后随着CPU的速度提高,两相供电大限将至,肯定会无法满足需要。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看看在目前的主流的主板市场当中所采用的几相供电电路设计。

上面的图表示的是采用“两相电源回路”的主板,
对于一相电源回路来说,其目前已经从主流主板市场当中消失了,目前其已经
不是主板的主流供电形式了,目前主板市场当中主要以两相电源回路、三相电源回路、三相电源回路加强版、四相电源回路设计。

其中采用两项电源回路设计的多数都为I845系列芯片组、SIS6XX系列芯片组主板产品,在两项电源回路当中我们就拿以上面的主板中的CPU 供电部分为例。

两相供电电路为了给CPU提供足够的电力,就需要它的高效率,可以看出为了通过大电流,电路中的元件使用了相应的元件,如图中画圈的部分,+12V输入部分采用约1.5毫米直径的材料绕制的电感,其横截面积可以使它在通过较大电流的时候不会过热。

而画方框处两个电感都采用2股直径1毫米的材料绕制,提供了更大的横截面积,这样,电流在通过电感时候的损耗可以降低到最小。

其它厂商在此处大多使用单根材料绕制,会产生更多电力损耗,引起电感的发热。

上图的主板的供电部分采用的是“三相电源回路”
三相电源回路主板上用的电感线圈一般用16AWG(AWG:美国线规)在磁环上缠绕5~20匝做成。

太粗的线不太好在磁环上缠绕,不便于规模生产,成本高,所以采用的少。

电感线圈(其实也是一般导体的)的导通电流能力I=φS
(φ——导体的电流密度,变压器一般取2.5~5安培每平方毫米——因线圈层层缠绕易热积累故选小些,对电感线圈一般取6~10安培每平方毫米——因线圈单层缠绕导线裸露散热一般故可选稍大些),持续超过10安培每平方毫米后发热就有点高了。

S——导体的横截面积,16AWG的导线S=1.5平方毫米(线径在1.3~1.4mm)
这样:I=10×1.5=15A
,即主板上所提供给CPU的持续电流是15A,按设计规范最大不超过22A(不能长时间持续),否则易发热烧毁MOSFET和电感线圈。

我们以上面的图为例,其采用的是标准的三相电源回路设计,但如何提高主板
持续供电能力呢?现在流行的办法是所谓的多相(多路)供电即采用多个MOSFET及电感线圈组合并联输出技术,以增大供电能力。

所谓“一相”,是由至少一个MOSFET管和1个扼流线圈以及一定数量的滤波电容——这样的组合才构之为一相回路!而不是所谓的主板上有几个线圈便是几相回路供电。

主板供电是一入N出的,常见的主板供电有:单相供电——一进一出;两相供电——一进两出;三相供电——一进三出。

如现在的Pentium 4及Athlon
XP主板很多采用三路并联的三相供电模式,可使提供给CPU的持续电流达45A,按设计规范最大不超过66A(不能长时间持续),当电压是1.5V时输出功率已可达67.5~99W,可以满足对Pentium
4及Athlon XP大功率CPU的供电要求。

上图的主板的供电部分采用的是“三相加强版”
而在电子市场当中的出现的三相电源回路加强版则是目前主板市场当中的新生力量,这样的设计可以使主板的运行会更加稳定,入上图这款主板号称可以支持1.2GHZ 的前端总线,而在1.2GHZ的前端总线的情况下如何能够保证主板稳定运行了,有个别出心裁的方法,那就是采用三相电源回路加强版的设计。

不过所谓的三相电源回路加强版设计与三相电源回路设计并没有本质的工作区别,只是在输出部分做了更为细致的改良设计。

上图的主板的供电部分采用的“四相”
而在主板市场当中比较难见的四相供电回路则可以看作是四个单相电源结合周围的MOSFET(这里每相两个)、电容(包括高频SMD电容)等构成的新型供电电路。

从本质上讲,大电流低电压的DC-DC直流转换供电需求无外乎几点:电源转换效率要高(相对来说损耗小,这样浪费的能量以热量形式表现出来也少);稳定——具体来说电源开关电路曲线很平稳,波动小。

四相供电有较大的电流/电压余量,因此在大功率供电下的表现自然比较优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