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7.3西亚教案(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7.3西亚(第2课时)教案(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7.3西亚(第2课时)教案(新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e5943fa21614791611280d.png)
《西亚》(第2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其自然条件与当地农牧业的关系及影响。
(2)了解西亚的宗教信仰及宗教矛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像资料认识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并学会分析自然环境对当地农牧业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农牧业发展特点,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懂得自然环境与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干旱环境对农牧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自然环境特征与农牧业发展的关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分析了西亚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两个重要原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是哪两个原因?(学生回答)明确: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
过渡:今天,我们继续来分析导致西亚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其他原因。
二、新课学习(一)探索三: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活动:1.读图,请说出西亚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
(学生读图说出)明确:西亚地区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一小部分属于地中海气候。
2.读图,参与玲玲和贝贝的讨论,并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回答)贝贝:为什么阿拉伯半岛上河流稀少?玲玲:因为这里降水太少了……明确:北回归线穿过阿拉伯半岛的中部,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沙漠广布,许多国家没有河流,被称为“无流国”。
讲解:由于西亚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沙漠广布,在干旱的自然环境下,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
(1)畜牧业是西亚许多国家传统的经济部门。
土耳其的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羊羔皮等畜产品都很著名。
用羊毛织成的地毯,是阿富汗、伊朗等国重要的出口商品。
提问:读图说一说,西亚的农业主要分布在哪里?(学生读图回答)明确:(2)由于西亚降水稀少,农作物需引水灌溉,因而农业多分布于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绿洲。
阅读:枣椰树枣椰树是热带和亚热带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
7.3西亚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7.3西亚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39aafe8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2.png)
本节课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他们在上一学期已初步掌握了地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但在区域地理的深度认识、人地关系理解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方面仍有待提高。学生在知识层面,对于西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了解有限,特别是对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石油资源的分布及影响等知识点可能较为陌生。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能力参差不齐,这对课程的深入学习和讨论有一定影响。在素质方面,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未知领域有探索欲望,但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待加强。因此,本节课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地理学科素养。
教师将提供上述拓展内容,并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提供必,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拓宽视野,提高地理素养。同时,教师将关注学生的拓展学习情况,及时解答疑问,给予鼓励和反馈。
7.3西亚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7.3西亚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三节“西亚”,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西亚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现象及其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教材通过丰富的地图、图表和数据,引导学生探究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石油资源的分布、干旱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以及民族宗教文化的多样性。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分析能力,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提高地理素养。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组织方面: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讨论主题不够吸引学生或者小组分工不明确。
2024年春七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第三节西亚教案(新版)湘教版
![2024年春七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第三节西亚教案(新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0d7c95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6d.png)
1. 填空题:
(1)西亚地区位于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接壤。
(2)西亚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等,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西亚地区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以_______河流域为例,上游国家拥有丰富的_______,下游国家则面临_______的问题。
(4)阐述西亚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限制因素。
(5)结合实例,说明民族宗教问题在西亚地区的影响。
答案:
(1)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如地处波斯湾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国家依靠石油出口实现经济繁荣,而地中海沿岸的以色列、土耳其等国家则发展了多元化的经济体系。
(2)水资源丰富国家如以色列,通过海水淡化、节水技术等手段保障水资源供应,而水资源短缺国家如约旦,则面临水资源短缺对农业、生活等方面的严重影响。
- 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解决,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环节(5分钟)
- 教师通过展示一张西亚地区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西亚地区的地理特点。
- 提出问题:“你们对西亚地区有哪些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西亚地区的哪些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 讲授新课(20分钟)
- 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讲解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水资源、民族宗教、石油资源、农业、城市与交通等特点。
7. 城市与交通:介绍西亚地区的城市分布、交通网络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8. 历史与文化:阐述西亚地 国家和地区:概述西亚地区的国家和地区,包括国家名称、地理位置、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状况等。
10. 西亚地区的问题与挑战:分析西亚地区的热点问题,如巴以冲突、库尔德问题等,以及这些问题对区域稳定、发展的影响。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了解地域第三节西亚教案1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了解地域第三节西亚教案1新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dddc708b8f67c1cfbd6b812.png)
第三节西亚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西亚的国家及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明确西亚有丰硕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活着界上的重腹地位;3.了解西亚的自然环境和农牧业的进展。
(二)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现今的热点问题;3.从西亚最具特色的节水农业中获取适宜进展我国农业的体会。
(三)情感目标1.联系当前西亚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进一步培育学生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制造美好生活的情感;2.由我国的“丝绸之路”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尽力建设祖国的热情。
教学重点1.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西亚丰硕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阻碍。
教学难点1.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阻碍,西亚重要的石油运输线;2.西亚的要紧农业区和畜牧业区及农牧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3.西亚地域的动荡不安与本地域的位置、资源的关系。
教学预备(一)知识储蓄l.引导学生常常收听、收看新闻节目,了解现今的世界局势转变,搜集有关西亚局势的资料;2.了解我国农业进展的状况,结合本地农业生产实际开展调查农业生产中的用水问题;3.了解西亚石油对世界各国尤其对部份发达国家的经济阻碍状况。
(二)教学预备1.搜集西亚地域的局势转变资料制成录象片段或办成壁报;2.搜集有关西亚石油资源的资料;3.节水农业的影视图片和相关资料。
教学进程一、课题导入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英联军轰炸伊拉克、美英联军进入巴格达、萨达姆铜象倒下及萨达姆被美军捕捉的影视图片导入战争发生的区域:这是一个充满硝烟和血腥的地域,从古至今发生了多次战争,很多强国都想操纵那个地域,以便从中获利。
你明白这是什么地域?他们什么缘故要想操纵那个地域?操纵了那个地域会获取哪些益处?(板书:西亚)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合作探讨,各抒己见。
学法指导:由影视图片激趣入题,转入讨论研究。
一知半解:联系当前世界上的重大事件,从学生爱关注的战争问题入手,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7.3《西亚》教案设计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7.3《西亚》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230e7e2b0717fd5370cdc17.png)
第三节西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能在西亚填充图上准确填出西亚的主要国家,还有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土耳其海峡。
2.了解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
自然条件与当地农牧业生产的关系以及当地发展节水农业所取得的成就。
教学重难点重点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难点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课件展示,导入新课。
1.思考课件所展示事件发生地点。
2.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舞台。
2.各组展示所作课件,进行交流,用精练语言谈对西亚的印象。
3.引导分析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发散思维,从政治、军事、交通等方面思考、讨论,认识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4.引导学生分析西亚农牧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节水意识。
4.通过阅读分析教材认识到人类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及主观能动性。
一、五海三洲之地二、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本课总结西亚是现代海、陆、空交通要冲,它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特别重要。
水资源在西亚非常匮乏,各国常因水资源而起争端,有人说“人类21世纪也将为水而战”,我们中国人均水资源也很缺乏,请大家从自身做起,注意节水。
板书设计第七章第三节西亚一、五海三洲之地交通枢纽: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二、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1.传统经济部门:畜牧业2.灌溉农业和节水农业随堂练习设计1、2、西亚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①西亚大部分地区是什么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是②为什么阿拉伯半岛赏没有河流?③由于气候干旱,西亚发展了独具特色的业和业。
答案:1、(1).在图中填出A亚洲、B欧洲、C非洲(2).在图中填出海域①里海②黑海③地中海④红海⑤阿拉伯海(3)在图中填出海峡运河D土耳其海峡 E苏伊士运河 F霍尔木兹海峡2、①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旱②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气候炎热,蒸发强,降水稀少,很难形成河流③畜牧业灌溉农业第三节西亚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西亚的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特点,主要产油国,出路线和地区。
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课程第七章第三节《西亚》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课程第七章第三节《西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637a7d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a.png)
教案:西亚【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对应教材P47-P53。
主要包含“五海三州之地”、“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世界石油宝库”、“阿拉伯国家”等内容。
【课程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准确指出西亚的地理位置,理解“五海三洲之地”的含义。
2.掌握西亚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理解干旱环境对农牧业的影响。
3.了解西亚作为“世界石油宝库”的地位,认识石油对该地区经济的重要性。
4.认识西亚的主要国家及其文化特征,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的宗教信仰、语言和生活习俗。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分析,培养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引导学生利用多种资源(如教材、网络、图书等)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其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开放心态。
2.增强学生对全球资源分布不均和地区发展差异的认识,激发其关注国际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西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石油资源及其经济意义、阿拉伯国家的文化特征。
难点:理解干旱环境对农牧业的影响,以及石油资源对西亚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找出西亚的大致位置,并提问:“为什么西亚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二、“五海三州之地”讲解:介绍西亚的地理位置,指出其位于亚洲西部,地跨亚、非、欧三大洲,同时濒临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等五海(里海为内陆湖,但传统上仍被称为海)。
活动:学生分组在地图上标出西亚的边界、五海和三洲,并讨论这一地理位置对西亚地区的重要性。
三、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讲解:介绍西亚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等),强调其干旱少雨的特点。
分析:探讨干旱环境对农牧业的影响,如灌溉农业的重要性、畜牧业的发展条件等。
案例:以以色列的节水农业为例,说明科技在克服干旱环境挑战中的作用。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西亚教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西亚教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7f913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6.png)
难点一:对西亚地理位置的理解和记忆。由于西亚地区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学生可能对其实际位置和重要性难以理解。
难点二:对西亚气候特点的理解。学生可能对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特点难以理解和区分。
难点三:对西亚资源的理解和记忆。学生可能对西亚地区的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难以理解和记忆。
难点四:对西亚文化特色的理解和记忆。学生可能对西亚地区的宗教、语言、风俗习惯等文化特点难以理解和记忆。
3. 思维发展:通过分析西亚地区的地理问题和现象,如干旱、沙漠化等,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4. 文化意识:学生将通过对西亚地区文化特色的了解,增强自己的文化意识和全球视野。他们能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并能够表达对不同文化的欣赏和尊重。
-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西亚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资源状况等知识点,掌握相关技能。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 布置作业:根据西亚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资源状况等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西亚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资源状况等知识点和技能。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思考能力,能够分析西亚地区的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如干旱、沙漠化等。
七年级地理下册 7.3 西亚教案 (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7.3 西亚教案 (新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3d5fc669eae009581becb6.png)
通过读图确认伊拉克的位置,了解西亚的范围
读图找出亚洲欧洲、非洲,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大西洋、印度洋
㈠五海三洲之地
通过读图掌握西亚的地理(海陆)位置:
1.间接的沟通着大西洋与印度洋
2.位于亚洲的西南,地处亚、欧、非三大洲的交界地带
3.位于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和阿拉伯海之间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西亚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西亚地区的宗教特色以及与宗教有密切关系的两个城市——麦加、耶路撒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西亚也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是犹太教、基督教的发源地。
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能够正确填图
教学难点
1.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
㈤以高原为主的地形特征
指导学生读图分析,提示分析地形特征的四个方面(平均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特点)学生分别分析西亚地形四方面特征。
重点强调
1.以高原为主的地形;2.中部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波斯湾
(可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波斯湾连成一条线作为西亚东侧边缘的高)以此加深印象
第三节 西亚
科目
地理
年级
七
班级
周次
授课时间
月日
课题
第三节 西亚(第一课时)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辅备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认识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土耳其海峡。
能在西亚的填充图上准确的填出西亚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2.提高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
七年级地理下册7.3西亚教案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7.3西亚教案新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84ce2148bd63186bdebbc5e.png)
《西亚》西亚是一片连结欧亚非三洲的土地,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在这片土地上起源。
战争与和平,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使这片土地长期动荡不安,战火连绵。
几千年历史纷争留下来的恩怨至今还没化解,新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又使这片土地成为当今世界的焦点。
西亚地区在世界地理中具有独特性、重要性和与时事紧密的联系性。
本节课包括四个内容:五海三洲之地,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阿拉伯国家,世界石油宝库。
本节课重难点的安排比较分散,这对于学生自学是有利的。
课本中大量的图片有助于学生学习如何读图,并掌握有关读图的技巧。
课本注重人地环境的内在关系,可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和人地协调的观念。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西亚的国家及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明确西亚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3、了解西亚的自然环境以及农牧业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从西亚最具特色的节水农业中获取适宜发展我国农业的经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联系当前西亚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进一步培养学生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1、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西亚重要的石油运输线。
教学难点1、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2、西亚地区的动荡不安与本地区的位置、资源的关系。
1、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播放图片: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英联军轰炸伊拉克;伊拉克战争中受伤平民;战争使伊拉克平民背井离乡(学生观看图片)师:这是一个充满硝烟和血腥的地区,从古至今发生了多次战争,很多强国都想控制这个地区,以便从中获利。
你知道这是什么地区吗?这个地区为什么长期成为世界热点地区?过渡:这个地区是西亚地区。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西亚地区,首先来学习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资源分布。
相信学完本节课内容,同学们会对西亚有所了解。
七年级地理下册7.3西亚教案2(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7.3西亚教案2(新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31406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4.png)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七年级地理下册7.3节“西亚”的第二教案,内容聚焦于西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首先,通过分析西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环境,强化学生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初步理解。其次,教学内容涉及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及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如能源的重要性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
-对于短文中逻辑不清晰的学生,建议重新整理思路,明确文章框架,注意使用恰当的地理术语。
-在宗教文化分析中,鼓励学生深入研究宗教对当地社会的影响,提高分析的深度。
-在国际合作组织或机制的分析中,指导学生如何获取和筛选信息,提高分析和综合能力。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这次关于西亚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地理知识的兴趣被成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对西亚的自然环境、石油资源、宗教文化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媒体资源和案例分析,这些方法有效地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地理概念具体化,增强了他们对地理现象的理解。
-针对西亚地区的宗教文化,选取一个宗教或文化现象,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
-搜集资料,了解西亚地区的一个国际合作组织或机制,并简述其作用和影响。
2.作业反馈
-对学生绘制的气候分布图进行批改,指出气候类型标注是否准确,以及分析是否合理。
-批改短文时,关注学生对石油资源与经济发展的逻辑关系的阐述,以及文章结构、语言表达是否清晰。
-西亚国家普遍依赖石油出口,面临经济多元化的挑战;
-水资源短缺、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给西亚地区带来压力;
-西亚国家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一定成果。
湘教版七下地理 7.3西亚 教案设计
![湘教版七下地理 7.3西亚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4e789ba453610661fd9f45f.png)
【出示】西亚石油海上运输线路图,找出西亚石油输出的路线以及输往的国家。
【活动八】课堂游戏(我帮西亚运石油)课前制作了一些纸船,上面写上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大西洋、非洲好望角等地名,将纸船随机发给各组同学。教师发布命令:1、将西亚石油运往西欧和美国,应该经过哪些地方?请拿到所经之处地名的同学到讲台上排队。学生自主在地图上找出所经过的地方,然后排出队列(提示往西方运石油的航线有两条,分别排出):①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②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绕过非洲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2、排出将西亚石油运往日本的队列。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活动二】找出西亚周围环绕着哪些海洋、连接着哪些大洲和海洋?
【学生自主学习】找出五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三洲(亚洲、欧洲、非洲)两洋(印度洋、大西洋)一湾(波斯湾)的位置(课件里依次点击各个部分闪烁加深印象)。
【提问】在五海之中,有一个并不是真正的海洋,你知道是哪个?【回答】里海,它是一个内陆湖泊
《西亚》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位置的重要性。能在西亚填充图上添出西亚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还有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土耳其海峡。
(2).掌握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特点和主要产油国。根据地图,了解西亚石油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的路线。
2、能力目标
(1).学会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当今的热点问题;
七年级地理下册 7.3 西亚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7.3 西亚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5f8b1a22f60ddccdb38a02e.png)
西亚课题《西亚》学科地理课型单位设计者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节约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1、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地图分析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第一课时)2、2.通过阅读地图、运用地图和资料,初步掌握一些实际的地理技能知识目标:1.了解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自然条件与当地农牧业生产的关系以及当地发展节水农业所取得的成就。
(第二课时)2.了解西亚地区的居民和宗教特色以及主要的城市。
(第二课时)3.掌握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特点和主要产油国。
根据地图,了解西亚石油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的路线。
(第一课时)重点:1.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西亚石油资源的特点、分布及影响难点:西亚石油资源的特点、分布及影响教学过程【预习问题】1.西亚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具体指的是哪五海哪三洲?在图中找出他们的位置并且能够指图?2.在西亚的政区图上,找出阿富汗、伊朗、科威特、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土耳其的位置。
比一比谁记的多,谁记的准确?3.西亚地理位置有什么重要性?(从古代和现代两方面来说)一、构建情境激情导入播放“伊拉克战火再燃”新闻视点导入二、探究引领共同进步【知识点一】西亚的地理位置1.地理位置(1)西亚有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过___________。
(2)西亚地处___________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介于_________、红海、_____海、黑海和___海(内陆湖)之间,所以被称为“_____________”。
2.地理位置的重要性(1)古代:著名的陆上贸易通道“_________”,就是从我国西安出发,沿河西走廊出新疆,经过中亚、_____,到达欧洲。
(2)现在:除有_____、公路以及国际航空线联结亚洲其他地区、欧洲和非洲之外,还控制着_____交通要冲。
3.读图7-21,找出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的位置,及沟通的海洋。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7.3西亚教案1新版湘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7.3西亚教案1新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e783d110661ed9ac51f3b4.png)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7.3西亚教案1新版湘教版”──引入新课。
互动探究探究一:五海三洲之地读图讨论:说一说,西亚在亚洲的什么部位?学生总结:西亚位于亚洲的西南部。
1.教师提问:西亚地理位置具有什么特点,使其成为东西方势力争夺的热点?讨论并回答。
2.向学生阐明“西亚”概念和名称起源。
3.引导学生指图说出“三洲五海之地”的含义和具体位置,并指出本区还有哪些重要的海域和咽喉要道。
教师应特别指出“里海”与其它四海的不同,并强调“海洋”与“湖泊”以及“内流湖”在概念上的差别。
提问:读图说出“土耳其海峡”与“苏伊士运河”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性?教师总结:(1)同为两大洲界线;(2)土耳其与埃及因此成为地跨两大洲的国家;(3)欧洲通往印度洋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国家的海上道路因苏伊士运河而大大缩短,方便了西方国家向东方的殖民扩张和资源掠夺。
如课时允许,还可对苏伊士运河的历史和与埃及经济的关系作补充介绍。
通过读图、识图、讨论等教学形式,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利用图表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启发和引导,使学生通过读图自主探讨问题,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探究二: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在给出的气候类型图中,找出西亚的主要气候类型。
2.在给出的地图中,寻找阿拉伯半岛上的河流,并且分析河流稀少的原因。
3.提出思考:在干旱环境下,西亚如何发展农牧业?教师总结:1.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西亚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
2.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气候炎热,蒸发强,降水稀少,很难形成河流。
3.以畜牧业和羊毛纺织业为传统经济支柱,发展灌溉农业。
你有什么方法帮助西亚的国家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教师点拨:开发地下水,淡化海水,以油换水,种植耐旱、耐咸植物发展节水农业。
有学生了解这些知识,鼓励学生讲解,锻炼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平日中对地理事物、地理问题的搜集、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3 西亚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西亚的国家及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明确西亚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3.了解西亚的自然环境以及农牧业的发展。
(二)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当今的热点问题;3.从西亚最具特色的节水农业中获取适宜发展我国农业的经验。
(三)情感目标1.联系当前西亚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进一步培养学生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2.由我国的“丝绸之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努力建设祖国的热情。
教学重点1.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教学难点1.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西亚重要的石油运输线;2.西亚的主要农业区和畜牧业区及农牧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3.西亚地区的动荡不安与本地区的位置、资源的关系。
教学准备(一)知识储备l.引导学生经常收听、收看新闻节目,了解当今的世界局势变化,收集有关西亚局势的资料;2.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开展调查农业生产中的用水问题;3.了解西亚石油对世界各国尤其对部分发达国家的经济影响状况。
(二)教学准备1.收集西亚地区的局势变化资料制成录象片段或办成壁报;2.收集有关西亚石油资源的资料;3.节水农业的影视图片和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英联军轰炸伊拉克、美英联军进入巴格达、萨达姆铜象倒下及萨达姆被美军捕获的影视图片导入战争发生的区域:这是一个充满硝烟和血腥的地区,从古至今发生了多次战争,很多强国都想控制这个地区,以便从中获利。
你知道这是什么地区?他们为什么要想控制这个地区?控制了这个地区会获取哪些好处?(板书:西亚)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各抒己见。
学法指导:由影视图片激趣入题,转入讨论研究。
一孔之见:联系当前世界上的重大事件,从学生爱关注的战争问题入手,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二、讲授新课教师导入:重要的地理位置。
(板书:重要的地理位置)学生读图:《西亚的国家》,确认西亚的范围:1.西亚的纬度位置。
2.西亚的海陆位置。
3.本区主要的海峡。
4.丝绸之路、苏伊士航海线路图、土耳其海峡图。
(引导学生在图中依次找出并进行填图练习,注意大洲之间的界限)归纳:西亚位置极其特殊,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自古就是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而今更成为海、陆、空运输的要道及中转站。
学法指导:读图分析,合作学习,巩固知识并解决问题。
一孔之见:这是本区的一个优势,也是本节的一个重难点。
在引导学生认真读图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西亚重要的战略地位,从而突破重难点。
在知识讲解中间对学生进行一次思想教育,使学生看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本质。
教师转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除了看中西亚重要的地理位置外,他们把自己的势力扩张到这里还有什么企图呢?一孔之见:由问题回到热点话题,从中探究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原因,从而引出另一个重难点。
学生活动:讨论──探究──发表观点教师导入:丰富的石油使得这个地区成为一个敏感的地区,谁控制了这个地区就意味着控制了这个地区的石油。
(板书:丰富的石油资源)师生互动:观看有关西亚的石油资源的影视图片,共同读图分析西亚石油资源的特点。
教师点拨、归纳:西亚石油资源的特点:储量大,埋藏浅,油质好,出油多。
教师补充:除了上述几点外,西亚石油成本低,易于开采,运输方便。
由于这些特点,西亚石油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产油区所无法比拟的。
提问:西亚地区的石油主要集中分布在哪里呢?学生活动:读图《世界石油分布图》、《世界主要国家石油储量扇形统计图》、《世界十大储油国统计表》、《西亚部分国家石油储量表(1995年)》,分析本地区石油在世界的地位。
学法指导:读图──合作──探究──归纳一孔之见:西亚石油的这些特点,使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垂涎不已,因此西方国家就加紧了对该地区石油的掠夺,使该地区成为世界的热点地区,使学生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提问:西亚这么多石油都是供自己国家用的吗?如果出口,输出路线又是怎样的?学生活动:结合《西亚石油海上运输线路图》,讨论、分析。
师生互动:教师结合挂图讲解,学生结合挂图归纳。
互动中间注意渗透西亚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苏伊士运河的重要作用。
归纳小结:石油资源是西亚人民的宝贵财富,可以说是西亚人民的命根子。
我们应该站在第三世界人民一边,支持西亚产油国为保护石油资源、维护石油权益的斗争。
学生活动:自由阅读书上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明确它在国际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孔之见:加强第三世界的合作,共同反对霸权主义,这又是对学生进行一次思想教育,鼓舞学生学好科学知识文化,长大建设祖国,保卫祖国。
教师转接:结合前面所学的《东南亚》、《南亚》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西亚的优势。
提问:西亚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有什么特点呢?西亚的居民、国家情况又是什么样的?学生活动:读《西亚地形图》自由讨论。
师生互动:观看西亚的民族风情、地貌水文、气候植被等情况的影视图片。
(画外音:看:一望无际的沙漠、新月形的沙丘;地面上河流很少,有一些地下泉水;气候干热、居民全用肥大的衣服把身体包起来;树木很少……阿拉伯民族,人民信奉伊斯兰教并向真主祈祷,向未来祝福)(板书: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讨论l:为何西亚阿拉伯半岛上没有河流?从纬度、海陆因素、地形、洋流的影响等方面考虑。
讨论2:在这种自然条件下该如何发展农业生产?展示:播放一段有关以色列的节水农业的影视片段和枣椰树的相关图片资料。
学生活动:读书上的阅读内容“以色列的节水农业”回答:1.以色列为什么要发展节水农业?2.以色列是怎样发展节水农业的?它在发展节水农业方面有哪些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归纳小结:西亚的自然条件比较恶劣,气候干燥、炎热,沙漠广布,高原为主。
艰苦的自然条件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但西亚人民充分利用自己的地区优势:丰富的石油资源和重要的地理位置,通过大量开采石油运往世界各地,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以此来弥补自然条件的不足。
但是由于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因此西亚的一些产油国都在考虑当石油资源枯竭后如何发展本国经济的问题。
学法指导:先通过读图、观看影视图片作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再阅读书上的相关资料、自由讨话探究学习掌握知识。
最后再扩展到资源利用问题上。
一孔之见:简要小结点明西亚人民与自然作斗争的精神,激发学生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意志,树立了学生正确的人地观。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正确的资源利用观。
三、小结延伸与探究:西亚的发展给我们有所启示:近在我们的身边,远在我们的大西北与西亚在自然条件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或气候干燥,或沙漠广布,或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西北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
现在,党和国家把经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随着大西北的进一步开发,我们都面临着一次千古难逢的机遇与挑战,能否从西亚地区的发展中借鉴其能适合我们的经验?就此试写200字左右的文章。
一孔之见:“学以致用”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联系我国西部大开发,从西亚的发展中获得启迪,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国情,从而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
教学反思从各种传播媒体中了解当前国际局势的变化,结合本节知识能力要点进仃台作探究式的学习,可以使简单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从而使整个气氛活跃起来,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也就快了起来,真正做到在“乐中学,学中乐”。
此其一。
其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学习起来事半功倍。
这是地理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将对学生终身学习地理乃至其他知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三,“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学习了《西亚》这节内容,我们从中获得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有用吗?从西亚经济的发展中学习可以借鉴的经验,就是对我们有用的知识。
而这样的知识是极富有生命力的。
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杏: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大,大在哪里?(大在撇捺)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象燕子张开的翅膀;下面的“口”要写得小,左右两竖要内斜,稍扁;“木”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花:也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两竖要内斜;下面单人旁起笔对准上面的左竖,竖弯钩起笔对准上面的右竖;竖弯钩要舒展,(用红笔描竖弯钩,并在旁边书写一个大的竖弯钩)要求弯处圆转,不能僵硬(书写僵硬的竖弯钩,并在旁边打×)。
春:上部三横都是短横,收笔处不要顿;撇画最长,捺画从哪里起笔?从第三横下面起笔,不能碰到撇;下面“日”的两竖要竖直,不能斜。
雨:旁边两竖要内斜,上横短,中竖写在竖中线上;从下面看,哪一笔最低?钩最低,中竖最短;四个点都是斜点。
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三点水第二点略向外展;右边“工”字上横是短横,下横是长横;中竖略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