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信息·浅思
中药概况
麻黄0别名:草麻黄蒙药名:哲日根生境分布:生于山脚缓坡、向阳的石质山坡、固定沙丘等处。
全区都有分布。
性味功能:味辛苦,性温。
发汗,平喘,利尿。
根:味甘,性平。
止虚汗、盗汗。
主治用法:风寒感冒,关节疼痛,咳嗽气喘,水肿。
荆芥0别名:假苏蒙药名:哈日—吉茹格生境分布:本区有栽培性味功能:味辛,性温。
祛风,发汗,除热解痉。
炒炭:止血主治用法:感冒,头痛,咽喉肿痛,痔疮肿毒,小儿发热抽搐,吐衄,便血,产后血晕,麻疹不透。
防风0别名:旁风、反风蒙药名:浩尼—舒日生境分布:生于草原、山坡、田边、路旁等处。
全区都有分布。
性味功能:味辛甘,性温。
发表,祛风湿,止痛。
主治用法:感冒,头痛,风湿痛,神经痛。
白芷0别名:兴安白芷、龙牙香、独活、走马芹。
蒙药名:苏格巴生境分布:生于山地疏林中。
分布于乌盟、锡盟。
其他地方也有栽培的。
性味功能:味辛,性温。
散风祛寒,活血止痛,排脓消肿。
主治用法:感冒,头痛,鼻炎,鼻窦炎,疮痈肿痛,皮肤瘙痒。
柴胡0别名:毛柴胡、北柴胡蒙药名:哲格仁——希拉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边等处。
多分布于大青山、乌拉山。
性味功能:味苦,性微寒。
解热,疏肝,调经,止痛。
主治用法:胸满胁痛,月经不调,寒热往来,疟疾等。
升麻0别名:窟窿牙根蒙药名:不力叶—乌布斯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内。
、锡盟有分布。
性味功能:味甘苦微辛,性微寒。
透疹,散风解毒,升举中气。
主治用法:风热头痛,胃火牙痛,咽喉肿痛,疹出不透,子宫脱垂,久泻脱肛。
牛蒡子0别名:大力子、鼠粘子、绣耗子疙瘩蒙药名:高哈—吉木斯生境分布:生于山沟、山坡、林边潮湿处。
全区都有分布。
性味功能:种子味辛,性平。
根:味苦,性寒。
疏风散热,宣肺透疹,解毒消肿。
主治用法:风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疹出不透,疮疖,痈肿。
知母0别名:老娘娘脚后跟蒙药名:陶来—音—芒给日生境分布:生于丘陵地、山脚等处。
全区都有分布。
性味功能:味苦,性寒。
清热降火,润燥,止咳,安胎。
主治用法:热病烦渴,肺热咳嗽,骨蒸劳热,胎动不安。
值得珍藏--中药知识点总结(上)
值得珍藏--中药知识点总结(上)值得珍藏--中药知识点总结(上)点击标题下「天医堂」可快速关注温故:【干货必背】一篇价值超过百万的中医日志---基础理论篇【干货必背】一篇价值超过百万的中医日志---中医诊断篇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中药性能是:四气。
与所治疾病的病势相对而言的中药性能是:升降浮沉。
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中药性能是:归经。
反映药物作用安全程度的中药性能是:有毒无毒。
甘味的药物能:缓急。
酸味的药物能:收敛。
辛味的药物能:发散。
咸味的药物能:软坚。
具有发散作用药物的药味一般是:辛味。
具有收敛固涩作用药物的药味一般是:酸味。
升浮药物大多具有的性味是:味辛、甘,性温、热。
沉降药物大多具有的性味是:味酸、苦、咸,性寒、凉。
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称为:相畏配伍。
.一种药物能够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称为:相杀配伍。
一种药物的功效能被另一种药物减弱或消除,称为:相恶配伍。
两种药物合用,能够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称为:相反配伍。
属于相使的是:黄芪与茯苓配伍。
属于相反的是:甘草与海藻配伍。
属于相恶的是:人参与莱菔子配伍。
属于相须的是:石膏与知母配伍。
与乌头相反的药物是:瓜蒌。
与黎芦相反的药物是:细辛。
十九畏中郁金畏:丁香。
十九畏中人参畏:五灵脂。
入汤剂宜先煎的药物是:贝壳、甲壳、化石及多数矿物药。
入汤剂宜布包煎的药物是:某些粉末状药物及细小的植物种子药物。
入汤剂宜后下的药物是:芳香性药物。
入汤剂宜另行烊化的药物是:胶质的药物。
防风、羌活均具有的功效是:既能发散风寒,又能胜湿止痛。
麻黄、香薷均具有的功效是: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
治疗外感风寒之眉棱骨痛宜选用:白芷。
治疗外感风寒之巅顶头痛宜选用:藁本。
柴胡、升麻均具有的功效是:升举阳气。
柴胡、薄荷均具有的功效是:疏肝解郁。
既能疏散风热,又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的药物是:升麻、牛蒡子。
既能疏散风热,又具有升阳举陷之功效的药物是:升麻、柴胡。
用药浅思
到 了 宋 代 。 一 步 明确 了 当归 补 血 养 血 , 血 祛 瘀 的 作 用 。 进 活 < 日华 子 诸 家 本 草 > 述道 :当 归 治 一 切 风 , 切 血 , 一 切 劳 , 阐 “ 一 补 破 恶 血 , 新 血及 主瘙 癖 。 随着 当时 本 草 的 研 究 和 方 书 编 纂 的 养 ” 繁 荣 , 伍 当 归 的 方剂 较 已往 多 , 被 临 床 医 家 常 用 。 如 《 平 配 并 太 惠 民和 剂 局 方 > 记 载 的 四 物 汤 , 为 了 补 血 调 经 的 常 用 方 、 所 成 基 础 方 。《 生 方 > 的归 脾 汤 , 心脾 亏 虚 , 血 不 足 证 , 效 卓 济 中 治 气 疗 著 。此 时 , 当归 还 常 配 理 气 药 , 于 气 血 凝 滞 诸 证 。如 《 平 圣 用 太
科 疾 病 的重 要 药 物 之 一 。 在 唐 代 , 仅 扩 大 了 当 归 的 应 用 范 围 , 且 较 多 用 于妇 科 不 而
被 广 法 地 应 用 于 润 肠 通 便 方 剂 中 , 《 岳 全 书 > 济 川 煎 治 肾 如 景 的 虚气弱 , 大便 不 通 ;证 治 准 绳 > 肠 汤 , 阴 虚 血燥 , 便 秘 结 《 润 治 大 而 兼 瘀 滞 者 。《 科 正 宗 > 当 归 在 外 科 方 面 的 应 用 又 有 所 发 外 对 挥 , 载润肌膏 , 归 、 油、 草 熬 膏 , 用 治秃 疮 、 发 等。 所 当 麻 紫 外 脱 妇 科 疾 患 方 面 , 泛 地 用 于 经 带 胎 产 诸 证 候 ,景 岳 全 书 > 的 广 《 中
常见中药大全,中药名称及作用
常见中药大全中药名称及作用辛温解表药:麻黄: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发汗、平喘、利水(外感风寒表实证)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胸痹)紫苏:辛温,归肺脾经。
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脾胃气滞)荆芥:辛微温。
归肺肝经。
去风解表,透疹疗疮,止血。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去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解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白芷:辛温,归肺胃经。
解表去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
邙日明头痛,寒湿带下)生姜:辛微温。
归肺脾经。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胃寒呕吐)香薷:辛微温。
归肺胃经。
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阴暑、水肿、小便不利)辛夷:辛温。
归肺胃经。
散风寒,通鼻窍藁本:辛温;归膀胱经。
发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苍耳子:辛苦温。
有小毒。
归肺经。
宣通鼻窍,去风湿,止痛。
辛凉解表药:薄荷:辛凉。
归肝肺经。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蝉蜕:甘寒。
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牛蒡子:辛苦寒。
归肺胃经。
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桑叶:苦甘寒。
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
菊花:辛甘苦,微寒。
归肺肝经。
疏风清热,解毒明目。
葛根:甘辛凉。
归脾胃经。
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生阳止泻。
柴胡:苦辛微寒,归心包络、肝、三焦、胆经。
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伤寒邪在少阳、肝气郁结、气虚下陷致肛脱等)升麻:辛甘微寒。
归肺脾胃大肠经。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脱等)蔓荆子:辛苦平。
归膀胱肝胃经。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淡豆豉:辛肝微苦,寒。
归肺胃经。
解表除烦。
清热泻火药: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温热在气分,肺热咳喘)知母:苦甘寒。
归肺胃肾经。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梔子:苦寒,归心肺肝胃三焦经。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肝胆湿热、)夏枯草:苦辛寒。
中药名称大全
中药名称大全中药是中国古代的宝贵财富,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疗效。
下面是一份中药名称大全,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参考。
1. 人参 (Ginseng)人参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滋补强壮、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对调节人体功能和延缓衰老有显著作用。
2. 当归 (Chinese Angelica)当归被誉为"女性之药",在中医中常用于调经养血、补血益气的治疗。
3. 附子 (Wintersweet)附子具有温阳散寒、驱寒止痛、温肾固本的功效,对于寒冷引起的疼痛、血液循环不畅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4. 五味子 (Schisandra chinensis)五味子具有涩肺止咳、益肝补肾的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咳嗽、气短、乏力等疾病。
5. 银杏 (Ginkgo biloba)银杏叶具有抗衰老、改善记忆力和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智力减退、血液循环不畅等症状。
6. 黄耆 (Astragalus membranaceus)黄耆是一种常用的益气养血中药,对于疲劳、营养不良等问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7. 甘草 (Licorice)甘草具有平补脾胃、调和各种药物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胃痛等疾病。
8. 北沙参 (Northern Sandy Ginseng)北沙参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滋阴润燥、清热安神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虚火上炎、口干舌燥等症状。
9. 干姜 (Dried Ginger)干姜具有温中散寒、驱寒止呕的功效,对于寒性呕吐、腹痛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10. 枸杞子 (Goji Berry)枸杞子是一种补肝肾、益气血的中药,被广泛用于滋补肝肾、改善视力等问题。
11. 黄连 (Coptis chinensis)黄连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痢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腹泻等疾病。
12. 白术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白术具有健脾开胃、利水渗湿的作用,被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水肿等症状。
中药名词
中药名词解释1.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集、性能、功能、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2.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
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3. 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作用与保健作用的物质。
4.中药的药性(中药的性能)——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5.四气:是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和平性,又称“四性”。
6.五味—指药物的真实滋味,包括辛、甘、酸、苦、咸,五种基本滋味,以及药物的作用。
除五种基本滋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
习惯上淡附于甘,涩附于酸,故称“五味”。
7.升降浮沉:升降浮沉反映药物对人体作用的趋向性,是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作用趋向。
是药物作用的定向概念。
8.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
9.毒性——广义:药物的偏性。
狭义:药物的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
10. 发表药:凡以发散表邪、治疗表证为主的药物,称解表药,又叫发表药。
11.清热药:凡以清解里热、治疗里热证为主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12. 泻下药:凡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13. 祛风湿药:凡以祛除风寒湿邪,治疗风湿痹证为主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14.化湿药:凡气味芳香,性偏温燥,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湿药。
15. 利水渗湿药: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
16. 温里药:凡以温里祛寒,治疗里寒证为主的药物,称温里药,又称祛寒药。
17理气药:凡以疏理气机为主要作用,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名行气药。
中药名称介绍
中药名称介绍中药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中药的研究和运用离不开对中药名称的准确理解。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药名称及其特点,以增进读者对中药的了解。
一、黄芩黄芩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学名为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黄芩叶片较小,叶缘有锯齿,花呈淡黄色,根部呈黄色,质地坚硬。
黄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胆疾病、感冒咳嗽等症状。
二、人参人参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其学名为Panax ginseng C. A. Meyer。
人参根部粗大,呈红褐色,质地坚实,带有特殊的香气。
人参被称为“万药之王”,具有补气养血、益精安神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虚弱、失眠等症状。
三、川芎川芎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学名为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
川芎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呈三裂状,花呈淡红色。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痛经、风湿性关节炎等症状。
四、白芍白芍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学名为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白芍根茎肥大,白色,带有红色血斑。
白芍具有活血止痛、养血调经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痛经、痛风等症状。
五、黄连黄连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学名为Coptis chinensis Franch。
黄连根茎呈黄色,有苦味,干燥后易折断。
黄连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痢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肠胃炎、口腔溃疡等症状。
总结:中药名称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正确理解中药名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运用中药。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中药名称及其特点,希望能够增加读者对中药的认识,促进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中药的名词解释分析
中药的名词解释分析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一直被广泛使用。
中药根据其功效和成分分类繁多,有许多名词需要解释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几个常见的中药名词进行解释和分析。
1. 人参 (ginseng)人参是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中药,它通常被用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加精力和改善认知功能。
人参被认为具有“补气血、开窍益智”的功效,一些研究也证实了它的积极作用。
人参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人参皂苷和多糖,这些物质可以调节神经递质和抗氧化,从而改善认知功能。
2. 黄芪 (astragalus)黄芪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中药,被认为可以增强免疫力、改善疲劳和抗氧化。
黄芪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和皂苷类化合物。
这些成分可以促进免疫细胞活性,增加抗氧化能力,并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黄芪还可以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减轻疲劳感。
3. 当归 (angelica sinensis)当归是一种常用的补血中药,在妇科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当归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如姜黄素和维生素C。
当归具有调节血液循环、促进血液再生和增加红细胞数量的作用。
此外,当归还具有一些抗炎和抗菌作用,可以帮助提高免疫力。
4. 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丹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丹参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抗血小板聚集和减少血栓形成。
丹参中的活性成分包括丹参酮和丹参酸,这些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和保护血管功能的作用。
丹参也常用于保护心脏和脑部组织,减轻心脑血管疾病对机体的伤害。
5. 五味子 (schisandra chinensis)五味子是一种受欢迎的中药,被用于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和抗衰老。
五味子中富含的活性成分包括五味子酸和五味子苷。
这些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氧化的作用,可以促进细胞再生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此外,五味子还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和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药中的一些名词可以通过解释和分析更好地理解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常用中药名称及药用功效
常用中药名称及药用功效中药历史悠久,是我国独有的宝贵文化遗产。
中药分为植物和动物两类,药材采集后,经过处理后煮制成药物,对许多疾病有显著效果。
以下是常用中药名称及药用功效:植物类中药1. 当归当归,又称女药,是一种常用于妇科疾病中的中药。
主治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虚弱等症状,还有滋补血气、补血活血、润肤美容等功效。
2. 人参人参是一种重要的滋补药材,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开胃、止咳化痰、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常用于强身健体、改善贫血、乏力等疾病。
3. 枸杞枸杞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药材,主要功效为滋补肝肾、益气补乘、明目等。
常用于肝肾亏损、精神疲乏、视力模糊等症状。
4. 黄芪黄芪是一种具有抗疲劳、提高免疫力、增加食欲等功效的常用中药。
主治乏力、食欲不振、虚弱疲劳等疾病。
5. 川芎川芎是一种常用于妇科疾病的中药,主要功效为活血化瘀,主治痛经、产后瘀血等症状,还有美容养颜、调经补血等功效。
动物类中药1. 鹿茸鹿茸是中药中的上品,具有滋阴补肾、益气养血、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常用于肾虚腰痛、性功能衰退、疲乏无力等症状。
2. 龟板龟板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肾虚耳鸣、病后体虚、疮疡不愈等症状的中药。
它主要的功效是补肾壮阳、润肤美容、清热解毒等。
3. 麝香麝香是一种腺体分泌的沉香质,有着非常独特的香味和药用功效。
它能够安神定志、舒筋活络、提高免疫力等,常用于治疗失眠、头痛、心烦等症状。
4. 珍珠珍珠具有润肤美白、镇静安神、解毒降火等药用功效,常被用于调节女性内分泌失调、改善精神状态、消除痘痘等。
5. 蜂蜜蜂蜜是人们常用的天然食品兼药品,具有生津止渴、润肺止咳、抗菌消炎等功效。
人们可以将蜂蜜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口腔溃疡等症状。
中药养生理念已深入人心,大家应该注意中药的正确使用及存储,实现更好的保健效果。
常用中药药用知识一览表,太难得-WPS Office
常用中药药用知识一览表,太嫂得了!家庭必备!最好的医生.就是我们自己,因为没人比我们更J'解自己的身体~中医药是中国的瑰宝,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可以用它们来对付百病,我们更可以将其用在食疗之中,调养自己的身体~每个中国家庭必备的十味中药灵芝:固本祛邪,神仙上药人参:每天吃•点•健康延年好福山楂:消食化瘀的好手黄花:首屈一指的补气药生姜:御百邪,助阳气,散一身塞湿白茅根:凉血止血的草根太医菊花:现代人最正确保肝茶饮慈茂仁:不是珍珠胜似珍珠花枳:麻辣医生,驱寒很有性格中药药性之最清热解毒之最一…金银花;芳香化湿之最…一莅香:利水渗湿之最茯苓:芳香开窍之最——端香:清热之最——石甘: 泻火之最——黄连: 降气之最——沉香:生津之最——石斛:化痰之最——半夏;平肝之最——角羊角:辛凉之最——薄荷:止痛之最----- 元胡:止血之最----- 三七:补印之最----- 鹿茸:补阴之最——女负子:泻下之最——大黄:凉血之最犀角:理气之最——枳实:舒肝之最郁金:活血之最----- 丹参:补气之最——人参:补血之最当归;补脾之最——山药:消食之最——神曲:清痰之最贝母:退黄之成——茵陈:祛风之最——独活:安神之最——枣仁:温里.之最——附子。
好草药让女人美皿一生当归:养血圣物,保女人••生平安红花:活血养颜的女人花益母草:女皇武那么天的驻颜美容师雪莲花:冰山来客养出把戏年华艾草:天然养生■舒肤佳" 芦荟:埃及艳后靠它征服世界白芨:草药里的美白仙子葛根:解热生津的“女人粉” 白芍:养阴补血的女性知音杏仁:润养肌肤,容颜不老白嫩嫩玉祥花:养血祛斑,像花一样美丽无瑕保佑我们的先天之本500年还是黑发飘狙枸杞子:古人的四季养生不老丹冬虫夏草:世间有、天上无的阴阳双补药三七:起死回生〃金不换“交实:对脾肾忠心耿耿的水中仙子女贞了:补肝益肾,完美的大人合一杜仲:双向调节血压第•药菟统子:温和补养.在妈妈的肚子里就可以开始后天之本的健康源泉白茯苓:健脾补中.连慈福都能"返老还童"山药:神仙药食,养足我们的后天之本番木瓜:"万寿果”保你肠肖平安陈皮:身边最常见的健脾良药指香:助脾胃正气,让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丁杏花:香喷喷的暧胃好手经常吃这9种食物,胜过各种补药,建议收藏慢慢看!常见病不求人板蓝根:治感冒的经典药方桔梗:让大长今微笑的止咳药膳 ?汉果:可以降血糖的甜果子桃仁:最擅长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紫苏:散寒暇胃,吃海鲜绝对少不了它南瓜了:每天吃一把,不用担忧前列原槟榔:消食化积.南药第••名茱萸:外用降血压的最正确选择冬桑叶:止盗汗、自汗之妙品款冬:久咳不愈肺寒患者的首选良药落地生根:傣家跌打损伤圣药石莒蒲:善入心经,冠心病患者的福音大蓟:无论外用还是内服,都是止血良药春柏:消炎止血的还魂草仙码草:让人迅速恢短体力蒲黄:可以降血脂的花粉健脑安神大法大麻:聪明人一辈子不糊涂的保护神酸枣仁:失眠去无踪,美梦伴一生红枣:补血安神,每天都可以当零食吃黄花菜:健脑渭心,乐而忘忧桂圆:养血安神、益智强身,说不完的好处莲花:清心养神,固精气、强筋骨的宝贝远志:治疗惊停健忘、失眠多妙的特效药轻轻松松草本排落金银花:有了它,炎炎夏日也清凉蒲公英:身上长了无名肿毒就用它鱼腥草:消炎解毒,小草药有大作用决明子:历史上使用最早的眼科药枇杷叶:清肺热的常用药桓子:担长解全身热毒夏枯草:清热泻火,治淋巴结核第一药紫花地丁:解毒消痈要药牡丹:凉血妙品,花中神药铿桌上的素淡美味银耳:润耳滋阴的最正确食物百合:补益五脏,怎么做都好吃笄菜:“三高”患者的极品蔬菜薄荷:清咽利喉的芳香疗法茴香:慢性胃炎的缓解药白果:治疗咳喘,当仁不让车前草:前列腺炎患者的最正确食疗消食药消化食积楂曲麦,内金矢藤谷芽莱. 山松消化肉食积,治胸腹痛能化瘀. 麦芽消化米面积,回乳消胀解肝郁. 莱消食兼理气,食枳胀满痰品宜。
中草药标签详解
薄荷
(2个标签)
别名:蕃荷菜、南薄荷、猫儿薄荷、升阳菜等
何首乌
(2个标签)
别名:首乌、地精、山伯、山翁、山精等
味辛,性凉。
苦;甘;涩;性微温。
功效:有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和止痒等功效,适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无汗、风火赤眼、风疹、皮肤发痒、疝痛、下痢及瘰疬等症,外用有轻微的止痛作用,用于神经痛等。
鸭舌草
(2个标签)
狗肝菜
别名:六角英、路边青、青蛇仔、羊肝菜、猪肝菜、厕缸青等
味苦,性凉。
味甘;微苦;性寒
功效:具有清热,凉血,利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感冒高热,肺热咳喘,百日咳,咳血,吐血,崩漏,尿血,热淋,痢疾,肠炎,肠痈,丹毒,疮肿,咽喉肿痛,牙龈肿痛,风火赤眼,毒蛇咬伤,毒菇中毒。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生津、利尿作用的功效;用治实热内结之热毒斑疹、便血、小便不利、肿毒疔疮等症;外用可用治跌打损伤、红肿出血。
羊蹄草
别名:紫背地丁.紫背草,红背叶,叶下红等。
假人参
(2个标签)
别名:人参三七、飞来参、水人参、紫人参、福参等
味苦;性凉
甘、平
功效: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口腔溃疡;肺炎;乳腺炎;肠炎;菌痢;尿路感染;疮疖痈肿;湿疹;跌打损伤。
功效:利尿消肿,健脾润肺,止咳,调经。治痢疾,泄泻,湿热性黄疸,内痔出血,乳汁不足,小儿疳积,黄水疮,脾虚劳倦,肺痨咳血,月经不调;外用治目赤肿痛;叶:通乳汁、消肿毒。治小便不利,痔疮疡肿毒
崩大碗
(2个标签)
别名:地钱草、马蹄草、大水钱等
性寒,味苦、微甘;有小毒。
苦辛,寒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治疔疮,痈肿,丹毒,跌打扭伤,慢性气管炎,急性肾炎。用于疮痈肿毒、皮肤湿疹、小便不利、老年慢性气管炎、白带过多、前列腺炎、痢疾。
常用中药及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
常用中药及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中药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药物资源和疾病治疗经验。
以下是常用中药及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的介绍。
一、首乌:性味:苦,甘,温。
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主治:滋肝肾,益精血,润燥,明目。
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症状,如头发早白,腰膝酸痛,视力模糊等。
二、丹参:性味:苦,微寒。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常用于心血不足、心绞痛、心慌等症状,还可用于创伤、瘀血互结等情况。
三、桑叶:性味:甘,苦,寒。
归经:肝经,胃经。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利水消肿。
常用于眼睛干涩、结膜炎、水肿等情况。
四、川芎:性味:辛,温。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止痛。
常用于痛经、产后腹痛、创伤等症状。
五、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
归经:脾经,肺经。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健脾和胃。
常用于水肿、脾胃湿滞等情况。
六、白术:性味:甘,苦,温。
归经:脾经,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止泻。
常用于脾胃虚弱、腹泻、食欲不振等情况。
七、白芍:性味:苦,酸,凉。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主治:补血止痛,调经止痛。
常用于月经不调、痛经、肝气郁结等情况。
八、黄芪:性味:甘,微温。
归经:肺经,脾经。
功能主治:益气固表,扶正固本。
常用于气虚、乏力、食欲不振等情况。
九、熟地黄:性味:甘,苦,微寒。
归经:心经,肾经。
功能主治:益血润燥,滋阴补肾。
常用于虚火上炎、阴虚乏力等症状。
十、茯苓:性味:甘,淡,平。
归经:心经,脾经,肾经。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健脾和胃。
常用于水肿、脾胃湿滞等情况。
思考中药
药物使用的起源
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
请在此处添加副标题
猴子得了疟疾
猴子啃食一种树的树皮
请在此处添加副标题
疟疾得到治愈
请在此处添加副标题
金鸡纳树皮 金鸡纳树皮
奎宁 疟疾
永久有效
非洲大草原
请在此处添加标题
请在此处添加副标题
母象离群,徒步二十八公里
请在此处添加标题
请在此处添加副标题
吃某种树的叶子,后返回象群
中药
有刺—能攻能破,治肿瘤(如皂角刺) 油多—能润肠通便(如当归) 长寿—人吃了也长寿(金石) 像心—入心,对心有作用(栀子) 像肾—入肾,对肾有作用(女贞子) 种子—填精补髓,治无子(菟丝子) 虚心—吃了能让自己虚心(竹子)
对一个中药的认识在于想象与品尝试用的 结合
学习一个中药
百合
百合
味甘,平,无毒。主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 补中益气。除浮肿,胪胀,痞满,寒热,通身疼痛及 乳难,喉痹,止涕泪。一名磨罗,一名中逢花,一名强 瞿。生荆州川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百合根味甘色白,是土金合德也,其叶四 指,其花六出,是金生水也,花叶者是物 发舒之气,根核者是物之收藏之本,今百 合根十百相攒而内抱,故曰百合。小便者, 化于肺而出于膀胱,水金相接也,大便者 化于胃而出于大肠,土金相接也。
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 百合地黄汤主之。病机—百脉一宗。 百合地黄汤方 百合七枚(擘) 生地黄汁一升 右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出其 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内地黄 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中病,勿更取。 大便当如漆。
何为百脉一宗?
《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络,名 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 衣,为脉宗气,是最近于心,乃著邪焉。” 是以意欲食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 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欲闻 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皆心中辗 转不适之状。口苦,小便数,身形如和, 其脉微数,皆心中热郁气悗之征,
常见中药大全 中药名称及作用
罕见中药大全中药名称及作用之邯郸勺丸创作辛温解表药: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平喘、利水(外感风寒表实证)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表、温经通阳.(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胸痹)紫苏:辛温,归肺脾经.颁发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脾胃气滞)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去风解表,透疹疗疮,止血.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去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白芷:辛温,归肺胃经.解表去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阳明头痛,寒湿带下)生姜:辛微温.归肺脾经.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胃寒呕吐)香薷:辛微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阴暑、水肿、小便晦气)辛夷:辛温.归肺胃经.散风寒,通鼻窍.藁本:辛温;归膀胱经.颁发散寒,去风胜湿,止痛.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归肺经.宣通鼻窍,去风湿,止痛.辛凉解表药:薄荷:辛凉.归肝肺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透疹、明目退翳,熄风静痉.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风清热,解毒明目.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生阳止泻. 柴胡:苦辛微寒,归心包络、肝、三焦、胆经.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伤寒邪在少阳、肝气郁结、气虚下陷致肛脱等)升麻:辛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颁发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脱等)蔓荆子:辛苦平.归膀胱肝胃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淡豆豉:辛肝微苦,寒.归肺胃经.解表除烦.清热泻火药: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温热在气分,肺热咳喘)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栀子:苦寒,归心肺肝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肝胆湿热、)夏枯草:苦辛寒.归肝胆经.清怒火、散郁结、降血压.芦根:甘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止呕除烦.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除烦、利尿.清热燥湿药:黄芩: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龙胆草:苦寒,归肝胆膀胱经.清热燥湿,泻肝胆火.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 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热入营血、血热妄行等热病)玄参:苦甘咸寒,归肺胃肾经.清热凉血,滋阴解毒.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祛瘀止痛.水牛角:咸寒,归心肝胃经.清热、凉血解毒.(血热妄行吐血)紫草:甘寒,归心肝经.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清热解毒药: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连翘:苦微寒,归肺心胆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消痈散结.大青叶:苦咸大寒,归心肺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牛黄:苦凉,归肝心经.清热解毒,熄风静痉,化痰开窍.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清热解毒,排脓利尿.射干:苦寒,归肺经.清热解毒,祛痰利咽.白头翁:苦寒,归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板蓝根:苦寒,归心胃经.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青黛:咸寒,归肝肺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散肿.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解毒除湿,通利关节.山豆根:苦寒,归肺经.清热解毒,利咽散肿.白花蛇舌草:微苦甘寒,入胃、大小肠经.清热利湿,解毒消痈.紫花地丁:苦辛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穿心莲:苦寒,归胃肺大小肠经.清热解毒,燥湿消肿.马齿苋:酸寒,归大肠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马勃:辛平,归肺经.清肺利咽解毒,止血.秦皮:苦寒,归肝胆大肠经.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白鲜皮:苦寒,归脾胃经.清热解毒,除湿止痒.鸦胆子: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清热解毒,截疟治痢,腐化疣. 熊胆:苦寒,归肝胆心经.清热解毒,止痉明目.清虚热药:青蒿:苦辛寒,归肝胆肾经.退虚热,凉血解暑,截疟.地骨皮:甘淡寒,归肺肝肾经.凉血退蒸,清泻肺热.白薇:苦咸寒,归胃肝经.清热凉血,利水通淋,解毒疔疮.银柴胡:甘微寒,归肝胃经.退虚热,清疳热.胡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泻下药:攻下药: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芒硝:咸苦寒.归胃大肠经.泻下软坚,清热.芦荟:甘寒,归肝大肠经.泻下清肝,杀虫.番泻叶:甘苦寒.归大肠经.泻下导滞.润下药:火麻仁:甘平,归脾、大肠经.润肠通便.郁李仁:辛苦甘平,归大肠、小肠经.润肠通便,利水消肿.峻下逐水药:甘逐:苦甘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泄水逐饮,消肿散结.牵牛子: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泻下逐水,祛积杀虫.大戟:苦辛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泄水逐饮,消肿散结.芫花:辛苦温,有毒.归肺肾大肠经.泄水逐饮,祛痰止咳,外用杀虫疗疮.巴豆: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肺经.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 祛风湿药:独活:辛苦,微温.归肝膀胱经.祛风湿,止痹痛,解表.威灵仙:辛咸温,归膀胱经.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消骨鲠.蛇:甘咸温,有毒.归肝经.祛风活络,定惊.木瓜:酸温.归肝脾经.舒筋活络,除湿和胃.秦艽:苦辛微寒,归肝胃胆经.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防己:苦辛寒,归膀胱、肾脾经.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五加皮:辛苦温,归肝肾经.祛风湿,强筋骨,利水消肿.桑寄生:苦甘平,归肝肾经,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安胎.草:苦寒,归肝肾经.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络石藤:苦微寒,归心肝经.祛风通络,凉血消肿.芬芳化湿药:苍术:辛苦温,归脾胃经.燥湿健脾,祛风湿.厚朴: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行气燥湿,消积平喘.藿香:辛微温,归脾胃肺经.化湿解暑止呕.砂仁:辛温,归脾胃经.化湿行气,温中安胎.白豆蔻:辛温,归肺脾胃经.化湿行气,温中止呕.草果:辛温,归脾胃经.燥湿、温中、截疟.佩兰:辛平,归脾胃肺经.化湿解暑.利水渗湿药: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安神.泽泻:甘淡寒.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泻热.薏苡仁: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猪苓:甘淡平,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车前子:甘寒,归肾肝肺经.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滑石:甘淡寒,归胃膀胱经.利水通淋,清解暑热,祛湿敛疮.海金砂:甘寒,归膀胱小肠经.利尿通淋.石韦:苦甘微寒,归肺膀胱经.利水通淋,清肺止咳.苦微寒,归肝胃经.利湿去浊,祛风除湿.苦微寒,归膀胱经.利尿通淋,杀虫止痒.瞿麦: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利水通淋,活血通经.茵陈蒿:苦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清利湿热,利胆退黄.金钱草:甘淡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除湿退黄,利水通淋,解毒消肿.木通: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利水通淋,泻热通乳.通草:甘淡微寒,归肺胃经.清热利水,止痒.地肤子:苦寒,归膀胱经.清热利水,止痒.温里药:附子:辛甘热,归心肾脾经,有毒.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亡阳症,脾肾阳虚,寒湿痹证)干姜:辛热,归脾胃心肺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寒侵脾胃或脾胃虚寒、亡阳症,寒饮犯肺)肉桂:辛甘热,归脾肾心肝经.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肾阳缺乏,命门火衰、心腹疼痛,寒疝作痛、寒痹腰痛及瘀滞经闭痛经)吴茱萸:辛苦热,归肝脾胃肾经.有小毒.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寒滞肝脉致寒疝腹痛及头痛.中焦虚寒,呕吐泛酸及脘腹冷痛.脾肾阳虚,五更泄泻)细辛:辛温.归肺肾心经.温肺化饮,祛风散寒,止痛,宣通鼻窍.小茴香:辛温,归肝肾脾胃经.散寒止痛,理气和中.(寒疝腹痛,脾胃虚寒)高良姜:辛热,归脾胃经.散寒止痛,温中止呕.花椒:辛热,归脾胃肾经.温中止痛,杀虫止痒.丁香:辛温,归脾胃经.温中止呕,散寒止痛,温肾助阳.理气药:橘皮:辛苦温,归脾肺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青皮:苦辛温,归肝胆胃经.疏肝破气,消积化滞.枳实:苦辛微寒,归脾胃大肠经.破气化痰,除痞消积.木香:辛苦温,归脾胃大肠胆经.行气止痛.沉香:辛苦温,归脾胃肾经.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香附: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川楝子:苦寒,归肝胃小肠膀胱经.有小毒.行气止痛,杀虫,疗癣. 乌药: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行气止痛,温肾散寒.荔枝核:辛微苦,温.归肝胃经.行气散结,散寒止痛.佛手:辛苦温,归肝脾胃肺经.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白:辛苦温,归肺胃大肠经.通阳散结,行气导滞.青木香:辛苦微寒,归肝胃经.行气止痛,解毒辟秽,消肿.柿蒂:苦平,归胃经.降气止呃.消食药: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化积,活血化瘀.神曲:甘辛温,归脾胃经.消食和中.麦芽:甘平,归脾胃肝经.消食和中,回乳消胀.谷芽:甘平,归脾胃经.消食和中,健脾开胃.莱菔子:辛甘平,归脾胃肺经.消食除胀,降气化痰.鸡内金: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消食健胃,固精止遗.驱虫药:使君子:甘温,归脾胃经.驱虫消积.苦谏皮:苦寒,归肝脾胃经.有毒.杀虫疗癣.槟榔:苦辛温,归胃大肠经.驱虫消积,行气利水.雷丸:苦寒,归胃大肠经,有小毒.杀虫.榧子:甘平,归肺胃大肠经.杀虫消积,通便润肺.贯众:苦微寒,归肝脾经,有小毒.杀虫,清热解毒,止血. 止血药:大蓟:苦甘凉,归心肝经.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小蓟:苦甘凉,归心肝经.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地榆:苦酸畏寒,归肝胃大肠经.凉血止血,解读敛疮. 槐花:苦微寒,归肝大肠经,凉血止血,清肝明目.侧柏叶:苦涩,微寒,归肺大肠经.凉血止血,化痰止咳. 白茅根:甘寒,归肺胃膀胱经.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三七: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茜草:苦寒,归肝经.凉血止血,活血祛瘀.蒲黄:甘平,归肝心经.收敛止血,祛瘀止痛.白及:苦甘涩,微寒,归肺胃肝经.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仙鹤草:苦涩平,归肺肝脾经.收敛止血,止痢杀虫.棕榈炭:苦涩平.归肝肺大肠经.收敛止血.血余炭:苦涩平,归肝胃膀胱经.收敛止血,化淤利尿. 炮姜:苦涩温,归脾肝经.温经止血,温中止痛.艾叶:苦辛温,归肝脾肾经.温经止血,散寒调经.活血祛瘀药: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静痛.延胡索:辛苦温,归肝脾心经.活血行气止痛.郁金:辛苦寒,归肝胆心经.活血行气止痛,清心开窍,利胆退黄,凉血止血.姜黄:辛苦温,归肝脾经.活血行气,通经止痛.乳香:辛苦温,归肝心脾经.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没药:苦辛平,归心肝脾经.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五灵脂:苦咸甘温,归肝经.活血止痛,化瘀止血.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化瘀,凉血消痈,安神.虎杖:苦寒,归肝胆肺经.活血止痛,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祛痰止咳. 红花:辛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有小毒.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益母草:苦辛微寒,归肝心膀胱经.活血调经,利水消肿.牛膝:苦甘酸平,归肝肾经.活血通经,补益肝肾,利尿通淋,引血下行.鸡血藤:苦甘温,归肝经.行血补血,舒经活络.ZHE虫:咸寒,归肝经,有小毒.破血逐瘀,续经接骨.。
常见中药大全,中药名称及作用
常见中药大全中药名称及作用辛温解表药:麻黄: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发汗、平喘、利水(外感风寒表实证)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胸痹)紫苏:辛温,归肺脾经。
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脾胃气滞)荆芥:辛微温。
归肺肝经。
去风解表,透疹疗疮,止血。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去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解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白芷:辛温,归肺胃经。
解表去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
(阳明头痛,寒湿带下)生姜:辛微温。
归肺脾经。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胃寒呕吐)香薷:辛微温。
归肺胃经。
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阴暑、水肿、小便不利)辛夷:辛温。
归肺胃经。
散风寒,通鼻窍。
藁本:辛温;归膀胱经。
发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苍耳子:辛苦温。
有小毒。
归肺经。
宣通鼻窍,去风湿,止痛。
辛凉解表药:薄荷:辛凉。
归肝肺经。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蝉蜕:甘寒。
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牛蒡子:辛苦寒。
归肺胃经。
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
桑叶:苦甘寒。
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
菊花:辛甘苦,微寒。
归肺肝经。
疏风清热,解毒明目。
葛根:甘辛凉。
归脾胃经。
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生阳止泻。
柴胡:苦辛微寒,归心包络、肝、三焦、胆经。
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伤寒邪在少阳、肝气郁结、气虚下陷致肛脱等)升麻:辛甘微寒。
归肺脾胃大肠经。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脱等)蔓荆子:辛苦平。
归膀胱肝胃经。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淡豆豉:辛肝微苦,寒。
归肺胃经。
解表除烦。
清热泻火药: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温热在气分,肺热咳喘)知母:苦甘寒。
归肺胃肾经。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栀子:苦寒,归心肺肝胃三焦经。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中药的名称及药用功效
中药的名称及药用功效(2010-07-22 10:44:10)转载标签:养生保健精缩平肝开窍醒神杂谈温里药附子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引火归元,温经通脉。
高良姜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吴茱萸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蔬肝下气。
花椒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中,蔬肝下气。
丁香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理气药橘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青皮行气除胀,疏肝理气,消积化滞。
枳实破气除痞,化痰消积。
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疗癣。
木香行气止痛,调中宣滞。
沉香行气调中,散寒止痛,温肾,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佛手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荔枝核行气散结,散寒止痛,散结行滞。
香橼疏肝解郁,理气宽中,化痰止咳。
桃仁止咳平喘,润畅通便,活血祛瘀。
柿蒂降气止呃。
消食药山楂消食化积,行气活血散瘀;善消肉食油腻。
神曲消食和胃,和中助运;善消酒谷之积。
麦芽消食健胃,蔬肝回乳消胀,和中助运,善消石麦痰气之积。
谷芽消食健胃。
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鸡内金消食健胃,涩精止遗。
驱虫药使君子驱虫消积。
苦楝皮杀虫,疗癣。
槟榔驱虫消积,行气利水。
南瓜子杀虫。
鹤草芽杀虫。
雷丸杀虫。
止血药1、凉血止血药大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小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利尿。
地榆凉血止血,功檀下,解毒敛疮。
槐花凉血止血,功檀下,清肝明目。
侧柏叶凉血收敛止血,化痰止咳。
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苎麻根凉血止血,安胎,解毒。
2、化瘀止血药三七性温,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茜草性寒又苦,凉血化瘀止血,通经。
蒲黄性平又善利尿,化瘀止血。
3、收敛止血药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仙鹤草收敛止血,补虚,消积,止痢,杀虫。
紫珠收敛止血,清热解毒。
棕榈炭收敛止血。
元胡活血止痛,行气止痛。
4.温经止血药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散寒止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信息·浅思[提要] 信息是一种客观存在。
正如我们看书,看到的是字,获取的是信息。
我们吃中药,吃的是中药,获取的是中药中所含的治病信息。
[关键词] 信息中药整体观翻一下现代的本草类书籍,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有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都是用现代的化学方法提取药物中的化学成分,再用研究西药的方法研究它们的作用机理而得出的。
我想这样研究的药物不能叫做中药,顶好叫做天然药物。
在我们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中有一套完整的中药理论。
我们为什么抛开那套理论而去做一些徒劳的所谓的实验呢?下面我将从整体观、信息的贮存以及中药的获取、贮存和传达三个方面论述一下我关于中药信息的一点浅浅的思考。
一、天地自然一体观我们都知道中医的两大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两者中整体观念又尤为重要。
此两者都源于《黄帝内经》。
辨证论治为仲景所弘,而整体观念似乎散见于历代医家的著作之中,未有大的发展。
到现在甚至是倒退,因为我们现代人几乎抛开了人和自然的联系。
所谓的整体观念实际上是一种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整合观。
在此整合中信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所说的“同气相求”、“天人相应”都有一种信息的整合传达在里面。
《道德经·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盅气以为和。
”从本体论的范畴提出了天地自然一体的观念。
周子《通书》言:“二气悟性,化生万物,五殊二实,二本则一,是万为一,一实万分。
”又从本根及事物的源流根枝的关系阐述了这一理念。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层次的著作《易经》也有相当精辟的论述。
《乾卦》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坤卦》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系辞传》曰:“天地之大德曰生。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
”这些都在一个相当高的理论层面上说明了天地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在人的生成方面,《庄子·知北游》有言:“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生,散则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说明了人和天地自然是一气的,是一个整体的。
我们的《内经》在这方面论述得更是详尽。
《宝命全行论》曰:“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
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
”《灵枢·本神》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上古天真论》曰:“上古有真人,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阴阳应象大论》曰:“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这些分别从人的生成、生长、衰老及情志活动各个方面阐述了人和天地自然相应。
二、信息贮存的可能既然人的生成和存在是法天地自然的,那么生命中的每一个哪怕是最小的细节都和天地自然的大尺度相联系。
《道德经·二十五章》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换句话说就是:人自身的信息和能量物质都与自然其他万物间有着各种各样复杂的信息交流,这种交流便产生了联系。
人是如此,天地万物皆然。
我们吃的中药也一样。
我们所用的中药都来自于天地自然,它们本身便和天地自然之间存在着最广泛的信息交流。
这种交流的前提是它们自身带有信息。
在交流的同时它们又要获得信息。
这便构成了中药信息的基本内容。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那些静止不动的草根和树皮里贮存了治病信息?这正是这一节要说明的问题。
运动是客观存在的本质性属性。
《论语·子罕》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便开了这种动的观念的先河。
《系辞传》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又从一种天地大尺度上阐明了这种变动的观念。
信息的贮存本身就是一个动的过程,它本身也是一种动的形态。
这种动的本质决定了我们用一种抛开时间动态的西医学理论去研究中药是行不通的。
万事万物信息的贮存都是在其他事物广泛的联系和交流过程中完成的。
可你怎么知道那种交流的信息便贮存在了事物之中呢?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拿凉水和凉开水来说吧。
很多人喝了凉水可能就受不了,要拉肚子。
(此乃《内经》中所云:“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可很少有人喝了凉开水而不舒服。
也许有人要说凉水中有细菌,但我想你用手拿着吃个苹果所吃进去的细菌要比喝一杯水多得多吧,但吃苹果很少有人不舒服。
这是为什么呢?关键是在于凉开水有了一个加热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它把那种热的信息贮存了,而凉水则没有。
当二者进入人体内后,凉水只表达了一种寒的信息,而凉开水则不光有寒还有热的信息。
再拿“形寒寒饮则伤肺”来说。
有人在夏天因吃一小口冰便会咳喘不止。
如果按现代化学的研究,冰的成分仅仅是H2O而已,它和一口凉开水有啥区别?但在我们中医这里它们的区别可就大了。
那块冰是水获得了寒的信息,并且把那种信息贮存。
当它进入人体后便传达了一种寒的信息,从而使人发病。
所以说致人发病的不是冰本身,而是它带有的信息。
说到这里我想问题已经基本说明白了。
同样我们中药也是这种信息机理在起作用。
正如我们看书,看到的是字,获取的是信息。
我们吃中药,获取的是中药中所含的治病的信息。
可中药的信息是如何获取、贮存、传达和整合的呢?三、中药信息的获取、贮存、传达和整合让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么描记药物的吧!《神农本草经》丹砂:味甘,微寒《本草蒙筌》贝母:味辛苦,气平,微寒,无毒《本草择要纲目》苦参:苦寒无毒,气沉纯阴,足少阴肾经君药也《新增药性赋》黄芪:味甘,性温,无毒,升也,阳也陈皮:味辛苦,性温,无毒,可升可降,阳中之阴也由上可以看出,我们的古人将药物的性质用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有毒无毒、属阴属阳来描记。
实际上他们所表达的是这种药物所携带的信息:是一种寒还是热,是一种升还是降......我想这种符合中医理论的构建法,法天地自然之道的方法要比用化学方法去研究中药要科学的多,精确的多,实际的多,也更实用的多。
难道不是吗?1.中药中信息的获取信息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所以我们没法把它摆在面前像研究其他东西一样看看它的结构和功能机制。
但我们依然有办法去获取它,前面已将天地自然一体观做了论述。
从一体观的角度出发我们便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万物都有各自的信息,都时刻向周围散发着信息,然后再通过信息的相互作用而起到相互影响的作用,我们便是通过这种相互作用而获得信息的。
同样,中药也是在这种万物之间的信息作用中而获得信息的。
《本草思辨录》中人参条下集徐洄溪云:“人参得天地精英纯粹之气。
”集邹润安云:“凡物之阴者,喜高燥而恶卑湿。
物之阳者,恶明爽而喜阴翳。
人参不生原隰汗下而生于山谷,是其体阴。
乃偏生于树下而不喜风日,是为阴中之阳。
”此条下还有:“甘草者,春苗夏叶,秋花冬实,得四时之气全。
”《本草思辨录》芍药条曰:“芍药十月生芽,正月出土,夏初开花,花大而荣。
正似少阳渐入阳明,故得木气最盛。
”由上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中药的信息是怎样获得的。
2.中药在信息贮存中药在天地万物的信息交流中获得了信息,它还要把这些信息贮存起来。
它是怎样把信息贮存的呢?简单的说,信息的贮存是中药在自然的交流中渐渐达到信息平衡的过程。
信息是要依靠物质而存在的。
同样中药的信息也依附于它的客观物质实体的。
比如花、枝、皮、根、果之类。
药物的信息赋予它的客观实体后还会通过某种方式向外界显现它所带有的信息。
这便是花、枝、皮、根、果等的颜色、形状、结构、气味等。
《本草思辨录》中说人参:“其色黄味甘,气凉,质润,合乎中土脾藏之德。
”说芍药:“根外黄内白则为具木气于土中而土生其金。
”这便为我们获取中药的信息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如果我们再结合药物的存在环境,我们基本上可全面掌握中药所带有的信息。
3.中药的信息传达我们光靠观察得出的中药所带的信息还不能完全可信,所以我们还要把它作用于人体后的效果加以研究。
可中药的效果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也就是中药的信息是如何传达的。
简单的说,中药的信息传达是中药在一个新的环境(病理状态下的人体)重新达到信息平衡的过程。
人生病是因为人和自然的那种信息平衡被打破。
当中药进入人体后,它便又处在一种不协调的状态。
这种不协调便将它所带有的信息并使之释放传达,从而重新力求达到一种新的平衡。
中药便是通过这种机理治病的。
也就是:中药的物质本身是不治病的,起作用的是它所携带的信息。
那种信息在人体内传达后,一方面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协调机制,另一方面通过加强这种协调机制的作用来重新使人和自然达到相协调的状态。
这便是重要的作用机理。
4.中药的信息整合疾病是复杂多变的,单味药往往不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于是就有了复方。
可以简单的说中药的信息整合便是中药的配伍。
复方的机理便是把整合的信息转达给人体,因此我们的方剂研究应是研究信息在配伍中是如何整合的一门科学。
中药信息的获取、贮存、传达和整合都是一种动。
正是因为这种动,中药才能在和自然的信息交流中获取并贮存信息,正是因为这种动才使得人和中药在自然一体的环境下相作用,从而使中药的信息起到治病的作用。
于心中构思时还觉尚可,渐落笔端之时才觉肤浅。
浅思之见,难免偏颇不足,文既已成,以求和大家共同探讨。
附录:信息是一种客观存在。
客观存在有三种形式:物质、能量、信息。
信息是一种特殊的客观存在。
它要以物质、能量为载体,而它本身也是一种客观存在。
天地自然的相统一是信息相互传达的结果。
信息的传达是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这就决定了它的整合性。
运动的一种标志性事件是时间。
中医是客观存在的大统一。
我们中医更注重的是客观存在的特殊形式:信息。
从某种意义上讲,西医是一种空间医学,中医是一种时空医学。
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是一种信息平衡状态。
制剂调剂配方是一个信息整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