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口信息统计与管理规范(再次征求意见稿)

合集下载

信息化管理人员能力标准

信息化管理人员能力标准

根据 XX 和 XXXX 部门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制定县级 XX 和 XXXX 部门信息员能力标准。

除达到乡级人员标准外,县级人员还应具备更高的素质:1、熟悉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

2、具有计算机应用系统安全和保密基础知识。

3、熟悉 Windows操作系统主要功能、原理、配置及其维护。

4、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及关系数据模型,了解关系数据语言,能够使用 mssql server 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的查询、统计及数据导入导出。

5、了解演示文稿的基本知识,掌握 PowerPoint 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6、掌握基本的 HTML 语言,能够使用 Dreamweaver 等工具开辟简单的网页。

7、了解服务器和服务的概念,掌握 IIS、Ftp、数据库服务等常用服务的安装、启动和配置管理,以及端口、 IP 地址等计算机通信知识。

8、了解局域网和广域网架构知识,能够进行局域网组网、广域网连接设置等操作以及防火墙和路由器的简单配置。

9、了解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思路与框架。

10、维护本县(市、区)的育龄妇女信息系统,指导基层应用。

11、掌握必要的 XX 和XXXX 规划统计知识。

1、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概念、类型及其应用领域;计算机系统的配置及主要技术指标。

常用数制的概念,二进制、十六进制与十进制整数之间的转换。

数值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

数据的存储单、字节、字)。

文字信息与文本在计算机内的表示。

西文字符与ASCII码;汉字及其编码(国标码)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的安全操作和病毒的防治。

2、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及其相互关系。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储器(ROM与RAM)、外存储器(软盘、硬盘及性能指标、活动硬盘与光外设接口(串行接口、并行接口、 SCSI 接口、 USB 接口)、输入设备(键盘与鼠标)、输出设备(显示器与打印机)。

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了解软件、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程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的概念。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公布机关】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2021.12.31•【分类】征求意见稿正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提升地方金融监管效能,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方面研究起草了《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1.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cn。

邮件标题请注明“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字样。

2.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邮寄至:北京市西城区成方街32号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邮编:100800),并请在信封上注明“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字样。

3.将意见传真至:************。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2年1月30日。

附件1: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附件2:《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12月31日附件1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加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规范监督管理行为,防范和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促进地方金融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监管目标和原则】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应当坚持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并重,促进地方金融组织合法、稳健经营,避免干预地方金融组织自主经营和金融资源市场化配置,维护属地金融稳定,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第三条【监管规则制定】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地方金融组织的监督管理规则,并对地方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监督管理和风险处置予以业务指导。

第四条【地方监管职责】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贯彻。

安徽省人口信息综合业务平台操作手册(V1.0)

安徽省人口信息综合业务平台操作手册(V1.0)

目录第一部分系统简介 (6)1.1开发与运行环境 (6)1.2系统登录 (6)第二部分人口基础信息 (8)2.1基础信息管理 (8)2.1.1 基础信息添加 (9)2.1.2基础信息编辑 (13)2.1.3基础信息退档与恢复 (16)2.1.4基础信息通报 (17)2.1.5基础信息查询 (19)2.2户管理 (21)2.2.1户信息管理 (21)2.2.2通报信息管理 (26)2.3退档信息管理 (27)2.4户籍迁移 (27)2.4.1户籍迁移申请 (27)2.4.2户籍迁移审核 (29)2.5.1档案信息查询 (32)2.5.2公安信息查询 (32)第三部分常住人口业务 (34)3.1常住业务卡片管理 (34)3.1.1常住业务卡片登记 (35)3.1.2常住业务卡片编辑 (39)3.1.3 常住业务卡片退档与恢复 (40)3.2业务信息管理 (41)3.2.1人员基础信息 (42)3.2.2夫妻详细信息 (43)3.2.3家庭户成员信息 (43)3.2.4婚姻史信息 (43)3.2.5流动信息 (43)3.2.6迁移信息 (43)3.2.7出生信息 (44)3.2.8妊娠信息 (49)3.2.9避孕节育信息 (50)3.2.10其它业务信息 (51)3.3业务信息查询 (52)3.3.1常住业务卡信息查询 (52)3.3.2出生信息查询 (53)3.3.3节育信息查询 (54)3.3.4妊娠信息查询 (55)3.3.5迁移人员查询 (56)3.3.6迁移申请查询 (57)3.4婚姻变动 (58)3.5业务卡片迁移 (61)3.5.1移交业务卡片申请 (61)3.5.2移交业务卡片审核 (62)3.6日志显示 (64)第四部分辅助业务卡管理 (65)4.1辅助业务卡建立 (65)4.2辅卡的注销 (67)4.3辅卡业务信息管理 (67)4.4各类信息的管理及流转 (68)第五部分流动人口业务 (70)5.1业务流程操作说明 (70)5.1.1流动人口建档 (70)5.1.3信息反馈 (76)5.1.4协查通报 (76)5.1.5协查反馈 (78)5.1.6重新绑定基础卡片 (79)5.2功能模块说明 (80)5.2.1工作台 (80)5.2.2流入人口信息管理 (83)5.2.3流出人口信息管理 (93)5.2.3跨省协查信息管理 (95)5.2.3.1发送流入地协查 (95)5.2.4协查通报信息管理 (99)5.2.5工作信息提示 (102)5.2.6报表管理 (103)第六部分信息通报 (104)6.1常住人口交流 (104)6.1.1常住信息提示 (104)6.1.2常住个人空间 (104)6.1.3常住辖区管理 (105)6.2流动人口网络化协作平台 (106)6.2.1工作专报 (106)6.2.2通知公告 (108)6.2.3交流论坛 (108)6.2.4网上交验 (109)6.2.5流动信息通报 (110)6.2.6其他信息交流 (110)6.2.7双向协作 (111)6.2.8个人空间 (111)6.2.9辖区管理 (111)6.2.10综合查询 (112)第七部分用户权限 (113)7.1简介 (113)7.2用户管理 (113)7.2.1添加用户 (113)7.2.2用户及权限管理 (113)第一部分系统简介1.1 开发与运行环境本系统为B/S模式系统,对浏览器最低要求为IE7,推荐使用IE(8、9、10)版本,对于微软最新出的IE11,由于其兼容性并不是很好。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几百个题目任你选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几百个题目任你选哦)

第一部分一、毕业论文指导题目1、信息安全管理方向(具体题目学生自报,反导老师审阅)2、数字图书馆技术方向(具体题目学生自拟,指导教师审阅)3、中小企业信息管理方向(具体题目学生自拟,指导教师审阅)二、(信息系统方向)1 学生订票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2 企业合同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3 汽配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4 客户资源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5 大厦监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6 酒店客房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7 中小型库存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8 小区物业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三、论文参考题目1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运用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辽宁鞍山市为例2 基于物联网的仓储管理系统的研究3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发展研究4浅析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瓶颈问题及对策5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安全问题探析6搜索引擎营销及其在XX公司的应用研究7.XXX企业库存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8. XXX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四、论文参考题目(信息化与企业战略方向)1、辽宁装备制造业跨企业协同信息管理竞争力绩效评价体系研究2、跨企业协同战略中信息化应用研究3、基于价值链思想的信息管理再集中化战略中的应用4、基于汽车产业集群的信息化战略研究5、基于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协同战略研究6、基于产业集群的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研究7、辽宁装备制造业跨企业协同信息管理竞争力绩效评价体系研究8、辽宁装备制造业跨企业协同信息管理竞争力的行为构架研究9、信息系统外包与企业战略研究10、辽宁装备制造业跨企业协同平台模型研究五、论文参考题目1、高校学籍管理系统的构建2、超市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3、社区居民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4、餐饮行业无线点菜系统的构建5、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6、高校分布式选课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六、论文参考题目1、基于WEB的会计信息系统安全体系构建2、网络财务信息系统的案例机制探讨3、基于事项法的AIS体系构建4、IT环境下会计数据采集研究5、我国现行网络财务报告模式分析6、试析ERP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7、供应链管理理念下对AIS的再认识8、试析基于XBRL的财务报告9、数字签名及其在电子支付中的应用10、云计算环境下的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构建11、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实施探讨12、试析电子商务安全构成及其保障技术第二部分一、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1、IT行业市场情报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2、某工业企业生产业务处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3、某产品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4、某工业企业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5、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6、某企业会计核算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7、某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8、某地区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系统设计与开发9、某贸易批发企业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10、某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11、某超市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12、某书店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13、某石油加油站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14、某酒店客房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15、某酒店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16、某旅行社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17、某火车站售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18、某民航售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19、某汽车站售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20、某海关进出口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21、某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22、商业银行存、取款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23、某银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24、某工业企业产品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25、某高校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26、某高校教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27、某高校教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28、某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29、某高校教学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30、某高校宿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31、某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32、某高校招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33、某高校排课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34、某医院收费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35、某市人口户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36、某工业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37、某行业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38、某税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39、某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40、某县级政务公开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41、某企业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42、某企业代理商(经销商)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43、某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44、某行业客户关系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45、某证券股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46、某银行外汇交易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47、某房地产公司房屋租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48、高速公路收费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49、某医院药房药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50、某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51、某高校招生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52、某高校就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53、某运输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54、某进出口公司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55、某公安局治安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56、某高校数字图书馆中借阅推荐子系统设计与开发二、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1、工商行政管理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2、企业名录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3、某地级市GDP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4、人口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5、农业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6、工业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7、建筑业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8、运输业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9、邮电通信业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10、贸易业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11、餐饮业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12、固定资产投资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13、劳动工资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14、原材料、能源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15、财务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16、财政收支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17、城镇居民生活收支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18、农村住户收支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19、外贸进出口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20、科技统计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21、对外经济贸易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22、金融保险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23、教育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24、文化事业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25、卫生医疗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26、社会福利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27、劳动力资源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28、自然资源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29、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30、企事业单位设备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31、企事业单位资产负债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32、企事业单位财务收支(损益表)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33、高校教师教学科研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34、贸易企业商品采购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35、贸易企业商品销售综合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36、工业产品数据库设计与开发37、高校招生信息检索系统设计与开发38、大学生就业信息检索系统设计与开发39、人才需求信息检索系统设计与开发40、专业文献信息检索系统设计与开发41、报刊信息检索系统设计与开发42、商业银行存取款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43、某医院门诊预约系统设计与开发45、某课程网上考试系统设计与开发46、某医院床位安排系统设计与开发三、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系统设计与开发1、工商行政管理电子政务系统设计与开发2、税务管理电子政务系统设计与开发3、社区管理电子政务系统设计与开发4、食品/药品监管电子政务系统设计与开发5、高等/中等/初等教育行政管理电子政务系统设计与开发6、房屋租赁管理电子政务系统设计与开发7、流动人口管理电子政务系统设计与开发8、知识产权管理电子政务系统设计与开发9、工业园区管理电子政务系统设计与开发10、政府机关(公安/民政/交通等部门)电子政务系统设计与开发11、图书在线销售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与开发12、汽车在线销售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与开发13、电脑在线销售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与开发14、药品在线销售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与开发15、网上主题超市(饰品/工艺品/鲜花等)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与开发16、旅游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与开发17、证券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与开发18、金融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与开发19、教育培训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与开发20、房产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与开发21、某学院期末考试安排系统设计与开发第三部分1 数据挖掘技术在竞争情报系统中的应用研究2 竞争情报在***行业中的应用研究3 试论竞争情报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4 因特网信息组织模式研究5 因特网的负面影响及其克服对策研究6 中外数据库产业比较研究7 用户信息需求研究8 联机检索与网络检索的比较研究9 现代主要信息检索技术比较研究10 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分析与设计11 因特网搜索引擎的搜索技巧研究12 基于XML格式存储的动态网页分析与设计13 基于XML格式存储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14 基于XML格式存储的应用研究15 知识产权保护和社会环境关系研究16 我省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策略研究17 数字图书馆中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研究18 公共秩序保留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影响研究19 网络作品与传统出版物的著作权属性比较研究20 试论信息技术对企业组织模式的影响21 知识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研究22 电子商务信息流的优化模式研究23 试论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24 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25 论数字鸿沟26 论网吧管理政策27 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用VB或VF实现)28 虚拟书店分析与设计(用ASP实现)29 搜索引擎的功能及其局限性分析30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要求写一个具体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如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等,可结合实习单位的实际工作来确定)31 浅谈知识管理的内容与任务32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33 中国知识管理软件的现状与趋势探讨34 竞争情报系统的应用现状与趋势研究35 论防火墙技术36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Internet模型研究37 结构化布线标准与结构化布线实践38 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39 基于电子政务的信息数字化理论与技术研究40 试论电子商务的应用现状与前景41 试论数字图书馆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42 计算机档案管理的研究及其应用第四部分1、学校综合管理系统2、信息系统3、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4、物资的购、销、存管理5、电子商务管理系统6、库存与成本核算管理7、人事综合管理系统8、交通管理系统9、超市管理系统10、高校学生管理系统11、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12、基于C/S或B/S的事务查询系统13、计算机动态网页的制作14、基于网络的客运售票系统15、高校科研与技术开发管理16、高校教学与课表制作管理17、城市居民户籍管理18、商品销售与市场预测管理19、电信业务管理20、工商税务管理21、计量标准化管理22、银行储蓄业务管理23、城市供电管理24、餐饮业管理25、房地产管理26、股票行情分析管理27、大中型医院管理28、数字图书馆管理29、辅助决策系统30、生产过程管理系统31、贷款业务管理32、财务管理33、计算机网络的设计与实现34、信息系统开发工具的设计与研究1、电子商务下的市场营销2、电子商务税收问题3、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有关对策4、经济全区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分析5、电子商务安全问题研究6、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和对社会的影响7、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8、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物流问题研究9、电子商务的诚信研究10、浅谈电子商务对未来市场营销方式的影响11、论知识经济与电子商务12、电子商务与现代企业管理创新13、网络伦理道德研究14、手机商务-电子商务发展新趋势研究15、电子商务时代会计信息的地位和作用16、 B2C模式电子商务发展的新现状与前景分析17、以物流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供应链系统设计问题探讨18、论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机遇鱼挑战19、 CRM与电子商务20、论电子商务的发展框架1、识经济时代的中小企业发展与竞争战略2、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3、论营销成本的管理4、供应链管理;企业信息管理的战略5、我国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研究6、论产品功能创新的原则、思路和方法7、知识经济对无形资产影响的探析8、产品多生命周期工程-背景、现状和展望9、论企业产品经营和资本运营的结合运用10、对我国有企业及时创新管理的认识与思考11、品牌区域市场资源竞争及品牌分布规律12、我国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对策13、全球信息化与我国企业生产模式14、名牌产品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5、企业新产品开发分析及其防范16、高技术产品特征与产品策略探究17、浅仪企业改制过程中无形资产的剥离18、论企业建立综合管理体系19、浅谈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建设有机结合的对策20、企业标准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21、论生产管理模式、企业文化与质量管理的关系22、论我国企业管理范式的转换1、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2、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与策略3、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思考、4、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技术开发5、企业技术创新与信息资源开发6、浅论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7、企业管理系统;概念、发展、问题、研究及研究方向8、现代企业信息管理创新研究9、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信息管理与沟通10、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聊天软件的设计与实现11、多层影像在A TM网上的实时传输12、基于ASP技术和MS-SQL SERVER的动态网页留言板实现13、VRML(虚拟现实建模语言)及其控制开发技术14、网上书店电子商务软件平台的研制与应用15、虚拟现实技术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16、多媒体课件开发过程研究17、基于FLASH的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18、计算机最新技术发展趋势19、FRONTPAGE 2000在网页制作中的应用20、交互式动态物体建模及其OPENGL的实现1、学校综合管理系统2、企业管理信息系统3、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4、物资的购、销、存管理5、电子商务管理系统6、库存与成本核算管理7、人事综合管理系统8、交通管理系统9、超市管理系统10、高校学管理系统11、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12、基于C/S或B/S的事务查询系统13、计算机动态网页的制作14、基于网络的客运售票系统15、高校科研与技术开发管理16、高校教学与课表制作管理17、城市居民户籍管理18、商品销售与市场预测管理19、电信业务管理20、工商税务管理21、计量标准化管理22、银行储蓄业务管理23、城市供电管理24、餐饮业管理25、房地产管理26、股票行情分析管理27、大中型医院管理28、数字图书馆管理29、辅助决策系统30、生产过程管理系统31、贷款业务管理32、财务管理33、计算机网络的设计与实现34、信息系统开发工具的设计与研究基于Web的XXXX系统设计与实现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一个产品模型利用Flash技术制作某个产品的推销广告利用3DMax技术设计制作一段三维动画网上购物系统网上图书馆企业网建设旅游网站应用同学录的设计与实现网络聊天室Photoshop视频教程制作C语言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Authoreware益智游戏制作DV城市宣传片制作Flash游戏制作旅游网站的设计与实现多媒体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实现多媒体课件制作flash中游戏的制作计算机辅助儿童智力训练《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学课件的制作花店管理系统的设计Premiere制作MTVFlash 制作mtv《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网站建设《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课件制作photoshop作品制作视频教程旅游网站的设计与实现小型企业网站的设计与实现校园网站的设计与实现个人网站的设计与实现小型网上商城的设计与实现政府宣传网站的设计与实现2008北京奥运会对外宣传网站的设计与实现多媒体课件制作旅游网站的设计与实现校园网站的设计与实现个人网站的设计与实现程序设计网站的设计与实现用FLASH制作MTV汽车销售网站的设计与实现室内装潢效果图制作广告的设计与实现Flash游戏的设计与实现3D游戏建模premiere制作影片剪辑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数字签名的设计与实现用加密技术构建安全网站多媒体远程教育网站构建自荐光盘制作教学课件制作信息工程系介绍视频制作Flash MTV制作Flash游戏制作3D场景设计3D动画设计制作个人网站设计在线购物网站网上图书系统旅游网站建设校园网站建设企业网址建设留言版设计旅游网站在线报名系统设计网络个人空间建设医院药品网上报价系统校友网上交流空间建设特色产品网上介绍综合多媒体宣传作品制作基于EXCEL服务器的宾馆信息管理系统基于EXCEL服务器的企业人事管理系统基于EXCEL服务器的企业人事工作流设计基于EXCEL服务器的宾馆业务工作流设计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宾馆管理信息系统仓库管理信息系统民航售票管理信息系统使用Imail架构邮件系统使用Vlan技术优化局域网学生奖学金计算系统设计project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邮件客户端程序编写在线点播系统之服务器配置在线点播系统之网站建设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数字化信息资源搜索引擎研究企业人事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汽车销售管理系统企业员工考核管理系统第十部分1.工业企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2.工业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框架研究3.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及方法研究4.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探讨5.电子商务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与对策研究6.B2B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模型的研究7.C2C电子商务信用管理研究8.某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构建模式研究9.电子商务风险管理研究10.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研究11.电子商务下物流信息管理模式的研究12. 电子商务中的web数据挖掘研究13.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客户价值分析与评价14. 电子商务应对诚信危机的对策研究15. 电子商务环境下基于呼叫中心的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研究16.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物流模式的构建17. 电子商务企业的知识管理战略18. ××地区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19. 校园电子商务的相关研究20. 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发展影响的调查分析;21. 电子商务模式研究或案例分析(如某全球500强企业的电子商务战略分析、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某个或者某类网站的案例分析等)22. 电子商务网站个性化服务(方式)研究23. 电子商务对河南省中小企业的影响研究24. 基于VCA(核心价值链)的电子政务系统构建模式研究25. 基于电子政务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26. 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27. 某省(市)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28. 电子信息类企业信息化实施战略研究29. 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模式与策略研究30. 某省(地区)信息化水平测度研究31. 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研究32.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风险管理与应对研究33.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体系研究34.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35. 基于URP(大学资源计划)的校园信息化建设研究36. ××市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调查与分析37.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外源化模式研究38. 中小企业实施企业信息化的关键性因素分析39.数据挖掘在某行业CRM中的应用研究40.数据挖掘技术(关联规则挖掘,分类,聚类等)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研究41. 基于计算智能的数据挖掘技术研究42. 数据挖掘技术在竞争情报系统中的应用研究43. 基于数据流的聚类算法的分析与比较研究44. 基于聚类的超市决策支持系统设计45. 数据挖掘中数据预处理技术研究46. 决策树模型在客户分类中的应用47. 数据挖掘技术在客户细分中的应用研究48. 改进的遗传算法及应用49. 改进蚁群算法及应用50. 交互式蚂蚁算法在产品创新设计中的应用51. 交互式蚂蚁遗传算法及应用52. 几种典型的智能优化方法(遗传算法、禁忌搜索、模拟退火、蚁群算法、人工神经网络等)及其应用领域研究(具体展开)53. 线性规划问题的算法比较研究54. 几种局域网络最优化分析55. 搜索引擎的商业营销模式分析56. 搜索引擎作弊及其调查分析研究57. 搜索引擎优化策略及方法研究58. 搜索引擎用于学术信息检索的局限性分析59. 搜索引擎原理、技术、系统、评价等相关主题60. 互联网用户搜索行为研究,如健康信息搜索行为、消费信息搜索行为、搜索引擎使用行为分析、网络信息搜索行为模型的评价和比较等。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与举报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与举报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与举报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19.05.10•【分类】征求意见稿正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与举报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根据市场监管总局“三定”方案规定和中央《关于深化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为统一规范投诉与举报处理程序,提升监管执法和消费维权效能,更好保障社会公众利益,市场监管总局在整合原工商、质检、食药监、价监、知识产权等部门(12315、12365、12331、12358、12330热线及平台)的投诉举报制度基础上,起草了《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与举报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公众可登录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网址:),进入首页“立法意见征集”栏目下的“进入征集系统”提出意见。

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19年6月9日。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19年5月10日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与举报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根据市场监管总局“三定”方案规定和中央《关于深化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按照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部署,为了推进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统一和规范投诉举报处理程序,提升监管执法和消费维权效能,更好保障消费者、经营者及社会公众利益,总局在整合原工商、质检、食药、价监、知识产权等部门的投诉举报制度基础上,经反复调研论证,组织起草了《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与举报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处理办法》)。

现就有关情况说明如下:一、制定《处理办法》的必要性(一)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受理处理投诉举报是市场监管部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和消费者至上理念的前沿阵地、为民服务的一线窗口和民心工程,直接关系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018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受理投诉举报咨询1124.96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1.17亿多元,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消除了大量安全隐患,查处了大量违法行为,得到社会认可。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银行保险监管统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银行保险监管统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银行保险监管统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5.19•【分类】征求意见稿正文中国银保监会关于《银行保险监管统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为加强银行业保险业监管统计管理,规范监管统计行为,提升监管统计质效,结合当前银行保险监管统计工作实际,中国银保监会研究起草了《银行保险监管统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公众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反馈意见:一、通过电子邮件将意见发送至:**********************.cn邮箱。

请在邮件标题中注明“银行保险监管统计管理办法”及所代表的机构或个人。

二、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甲15号中国银保监会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部(邮编:100033),并请在信封上注明“银行保险监管统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字样。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2年6月19日。

中国银保监会2022年5月19日银行保险监管统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银行业保险业监管统计管理,规范监管统计行为,提升监管统计质效,落实统计监督职能,促进科学监管和行业平稳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银行保险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理财公司、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监管统计,是指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组织实施的以银行保险机构为对象的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信息服务、统计管理和统计监督检查等活动,以及银行保险机构为落实相关监管要求开展的各类统计活动。

本办法所称监管统计资料(数据),是指依据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监管统计要求采集的,反映银行保险机构经营情况和风险状况的数字、报表、报告等。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5.19•【分类】征求意见稿正文中国银保监会关于《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为维护公平公正的金融市场环境,践行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切实保护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行业高质量稳健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银保监会起草了《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公众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反馈意见:一、通过电子邮件将意见发送至:*****************.cn。

二、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甲15号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邮编:100033)。

请在电邮主题或来信信封处注明“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字样。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2年6月19日。

中国银保监会2022年5月19日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总体目标】为维护公平公正的金融市场环境,切实保护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行业高质量稳健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机构范围】本办法所称银行保险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向消费者提供金融产品或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机构。

第三条【银行保险机构责任】银行保险机构承担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主体责任。

银行保险机构应当通过适当的程序和措施,在业务往来的各个阶段公平、公正和诚信地对待消费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修订版)》(征求意见稿)修订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修订版)》(征求意见稿)修订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修订版)》(征求意见稿)修订说明为充分开发利用社会人力资源,促进国家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根据国民经济信息与职业分类信息统计的需要,我国于199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99版《大典》)。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反映先进生产服务技术的新职业不断涌现,因产能落后和技术淘汰而导致部分传统职业消失,还有一部分职业的工作任务、职责内容等也出现了调整,我国现实社会的职业分类体系已发生了较大变化。

因此,为适应社会产业业态的客观变化,满足国家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以及从业者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对99版大典进行重新修订。

制定与实施国家职业分类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

1995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69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1999年5月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编纂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大典》,建立了国家职业分类体系。

该体系是按照国际劳工组织颁布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基本原则和描述结构,借鉴了发达国家的职业分类经验,并兼顾我国国情研究制定的。

《大典》颁布以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许多领域的职业技术伴随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从业者的劳动方式及职业素质要求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因此,本次《大典》修订在职业分类体系、职业定义及描述内容等方面均有较大变动与修改。

本次修订针对99版《大典》职业分类存在的主要问题,修订补充了职业描述信息;为适应社会形态与经济结构调整,新增了职业信息描述项;在系统分析研究国际劳工组织、美国、英国、德国等12个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职业分类的基础上,采用国际通用的职业分类原则与方法,结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我国社会职业发展现实,构建了符合新时期职业发展、便于国际职业信息的交换与比较的国家职业分类体系。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一)《大典》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建设人才强国为目标,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国际职业分类先进经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职业分类体系,促进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

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关于征求《企业档案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关于征求《企业档案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关于征求《企业档案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档案局,国家档案局,国家档案局•【公布日期】2021.12.02•【分类】征求意见稿正文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关于征求《企业档案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档案馆,各副省级城市档案局、档案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档案局、档案馆,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档案部门,各中央企业档案部门:为贯彻落实新修订《档案法》,适应新时代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规范企业档案工作,我局对《企业档案管理规定》进行了修改,形成了《企业档案管理规定(修订版征求意见稿)》(见附件1)。

现公开征求意见。

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后填写意见反馈表(见附件3),于2022年1月20日前反馈至国家档案局经济科技档案业务指导司,电子版同时发送至指定电子邮箱。

逾期未反馈的,视为无意见。

《企业档案管理规定(修订版征求意见稿)》可在国家档案局网站“公告通知”栏下载。

联系人:张晶晶联系电话:************(兼传真)电子邮箱:****************.cn附件:1.企业档案管理规定(修订版征求意见稿)2. 现行《企业档案管理规定》与《企业档案管理规定(修订版征求意见稿)》对照表3. 意见反馈表国家档案局办公室2021年12月2日附件1企业档案管理规定(修订版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科学、规范管理,提高企业档案工作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企业档案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企业档案,是指企业在研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服务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企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企业档案包括管理类档案(党群工作档案、行政管理档案、生产管理档案、经营管理档案)、产品(业务)档案、基本建设档案、设备仪器档案、科研档案、会计档案、人事档案等。

安徽省行政村档案管理办法(暂行)——皖档发〔2010〕17号

安徽省行政村档案管理办法(暂行)——皖档发〔2010〕17号

安徽省行政村档案管理办法(暂行)皖档发〔2010〕17号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行政村的档案管理,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工作和农民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行政村档案是指行政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及群众团体、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所属单位等在其工作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音像、电子、实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行政村档案工作在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的领导下自治管理,业务上接受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乡镇(街道办事处)的监督、指导。

第四条行政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应当重视和加强档案工作,明确分管领导,将档案工作纳入本村各项建设内容,为档案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确保档案完整、安全和有效利用,实现村级档案工作常态化、有序管理。

第五条村民有保护档案的义务,有依法利用档案的权利。

第六条行政村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村民委员会应设立档案室,负责本村各种门类和载体档案的收集、保管和利用工作,并对所属单位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第七条行政村应当确定人员负责档案工作并保持相对稳定。

档案工作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并经过档案业务培训。

对在开展行政村档案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人员,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八条每个行政村为一个独立的立档单位,所形成的全部档案可为一个全宗,全宗名称由乡镇和行政村名称组成。

村集体经济与行政村合一的单位,形成的档案纳入行政村档案全宗统一管理。

规模较大的村办企业、事业单位能构成立档单位的,其档案可以独立构成全宗,自行管理;不能构成立档单位的,由行政村集中统一管理。

暂不具备安全保管条件的行政村的档案,经协商同意,规范整理后,可交由乡镇档案机构代管或寄存。

行政村财务实行乡(镇)统一核算的,其会计档案由乡(镇)档案机构统一保管,行政村可根据需要保存一套复制件。

第九条行政村应明确本村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时将应归档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并分类整理归档。

安徽省水利建设工程规范化施工管理工地评选细则(征求意见稿) (1)

安徽省水利建设工程规范化施工管理工地评选细则(征求意见稿) (1)

安徽省水利建设工程规范化施工管理工地评选细则(2022版)(征求意见稿)根据《安徽省水利建设工程规范化施工管理工地评选办法》皖水行协﹝2022﹞8号(以下简称“评选办法”)要求,为进一步规范评选工作,制定《安徽省水利建设工程规范化施工管理工地评选细则》(以下简称“评选细则”)。

一、申请与初审(一)申请申请单位在项目工程开工(以监理的开工令为准)后,三个月内向安徽省水利水电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报送申请表及规范化工地建设实施方案。

对“基本建设项目或参照基本建设管理的项目”解释见附件1。

(二)初审内容协会对项目申请条件的符合性和申请材料的完整性进行初审(详见附件2),不符合《评选办法》规定要求的,该项目初审不予通过。

(三)初审结果协会对申报单位提出的申请按月进行初审,初审结果在协会网站上公示,广泛接受监督。

二、现场核查(一)现场核查专家组- 1 -专家组由协会从专家库抽取的专家和特邀专家组成,一般3至5人(含)单数。

现场核查由专家组负责,实行组长负责制。

现场核查专家签署《无利益关系承诺书》(详见附件3)和《工作纪律承诺书》(详见附件4)。

(二)现场核查现场核查方式包括:现场复查及网络视频审查;现场核查主要评价现场管理观感及对管理情况进行核查赋分,其中管理情况主要包括综合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4个方面进行,主要工作流程如下:一)、初始会议初始会议由协会工作人员主持,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核查专家组成员,向申请单位告知工作程序和纪律,明确配合事项和要求;2.听取施工单位及相关单位创建工作报告;3.观看现场视频资料。

二)、勘查施工现场勘查工程施工现场由专家组长主持,对综合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工作现场进行全面核查。

三)、现场核查会议1.现场核查会议由专家组长主持,查阅工程资料。

对项目工程施工综合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工作进行全面核查。

2.专家组认为需要进一步核查的事项。

人口计生工作信息化管理文论文

人口计生工作信息化管理文论文

浅谈人口计生工作信息化管理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是一个具有非常强的政策性、导向性、综合性的基础系统,多年来,我们从计生管理部门,从服务大局出发,认真组织开展各项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工作,为促进我们的人口计生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随着从人口控制向人口优生优育转变,人口计生工作的管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计生统计和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积极推进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也是新的管理工作的需要,更是我们计生部门转型升级,与时俱进的发展需要,我们必须站在信息化管理的制高点,才能刚好的为社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信息化管理是提高人口和计生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和硬性条件,通过对辖区内的所有人员的信息进行收集、统计与整理,提高人员信息资源的使用效果,更好的为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发挥重要作用,极大的提高计生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为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提供保障。

一、加强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人力资源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如何实现对人口资源的收集与管理是长期困扰计生部门的难题,而信息化管理是破解这个难题的重要关键,通过走访调查,采用人口普查的方式,收集辖区内每一个人的数据,从一个人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文化程度、社会关系、从事的职业、身体健康状况、社会评价、有无犯罪史、吸毒史等等,到家庭人口数量、家庭人员关系、家庭经济状况,非常详尽做摸底调查录入工作,让这些一手资料进入计算机系统,建立人口资源信息数据库,做到了人口信息的全面、实时的管理,让人口信息成为社会资源,这样就提高了人口资源信息得准确性和共享性,使用的时效性,数据收集整理从而准确把握本辖区内人口数量变化、人口结构变化和发展趋势及地区分布情况,为教育、城镇建设、卫生防疫、人员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对人口信息资源的全面数据录入,建立稳定的数据库,并及时更新数据内容,做到信息跟随人员变化而变化,做到实时更新,实时跟踪,实时服务,让计生管理不滞后,不断档,不掉链子,实现计生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统计局关于成立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协调小组的通知

国家统计局关于成立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协调小组的通知

国家统计局关于成立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协调小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公布日期】2024.10.24•【文号】国统人口函〔2024〕244号•【施行日期】2024.10.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国家统计局关于成立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协调小组的通知国统人口函〔2024〕244号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广电总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为加强对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通知》(国办函〔2024〕71号),国家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成立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协调小组)。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主要职责负责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组织和实施,协调解决调查中的重大问题。

二、组成人员组长:康义国家统计局局长副组长:刘苏社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志忠公安部副部长郭燕红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成员:王光彦教育部副部长段毅君国家民委副主任胡海峰民政部副部长宋其超财政部部长助理吴秀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刘国洪自然资源部副部长董建国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昕广电总局副局长阮健弘国家统计局副局长三、工作机构及职责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统计局,承担协调小组的日常工作,研究提出需协调小组决策的建议方案,督促落实协调小组议定事项,加强与有关地区和部门的沟通协调,承担协调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由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阮健弘兼任。

国家统计局2024年10月24日。

安徽省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思考

安徽省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思考

EXPERIENCE区域治理安徽省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思考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谷古摘要:安徽省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意愿不强,通过原因分析,提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议,包括进一步增强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意愿和能力,构建与人口结构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培育发展一批新生中小城镇。

关键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城落户意愿中图分类号:C9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9-0021-0002安徽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之间的差值大,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意愿不强,在土地相关政策短期难以出台的情况下,需要从就业、公共服务等方面出台政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安徽省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意愿不强安徽省城镇化水平偏低,增长迅速。

2017年城镇人口3346万人,城镇化率53.5%,位列全国第22位,较全国水平(58.52%)低5个百分点。

城镇人口较2010年(2573万人)增加约773万人,年均新增城镇人口110万人、提高城镇化率1.5个百分点,超过全国平均速度(1.3个百分点)。

全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2015年的27.6%提高到2017年的31%,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之间的差值22.5%,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居住、就业的同时,不愿意进城落户。

尽管安徽省各地在制定城镇落户条件时基本都是“零门槛”,但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积极性并没有因此而大幅提升,2016年虽然全省有127.8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但落户人口结构不尽合理,其中101.3万人口属于城乡属性调整,13.8万属于城中村改造,仅12.7万农业人口因在城购(租)房、务工经商和投靠亲戚落户城镇。

二、原因分析(1)不愿进。

我省城市实力不强,就业机会不多,导致部分农民不愿进城。

城市居住证制度的全面实施,使得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享有较多的基本公共服务,这让许多农业转移人口认为“在城镇落户意义不大”。

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规范(试行)1

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规范(试行)1


(二)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月对本 辖区报告的人口死亡信息进行查重,确 认后删除重复报告信息并做好登记。


第十五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数据比对校核与补报
制度。
(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责任人应当定期与街 道派出所、养老服务机构、民政助理、计划生育专干和 乡村医生等比对校核在家死亡名单(含死亡新生儿),发现 漏报应当进行入户调查并及时补报。 (二)同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妇幼保健机构要建立比对校 核机制,按月核对并补报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信息。


第七条 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救治死亡患者
的《死亡证》填写、签发、保存及信息报 告与核对等工作,协助县区级疾病预防控 制中心开展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的质量控制。 乡镇(街道)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 责本辖区院外死亡调查、《死亡证》签发、 信息报告(含非正常死亡)等工作。 乡村医生和计划生育专干负责向乡镇卫生 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报送辖区内未经救 治的死亡者(含死亡新生儿)名单,协助开 展入户调查。

(二)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责任人在死亡信息 上报后7日内完成数据审核,审核不通过要注明 审核意见,并将错误信息反馈报告单位核实订正, 确保根本死因及ICD编码质量。

第十四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数据订
正制度。

(一)对已审核确认的报告信息,填报单 位如发现死因诊断变更或填卡及编码错 误,应当及时通知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订正。


第三章 信息登记与报告

第八条 《死亡证》签发与人口死亡信息
报告的责任单位为负责接诊或调查的医疗 卫生机构(包括急救中心和急救站)。

《死亡证》填写责任人为负责救治的执业 医师或负责调查的执业(助理)医师。医疗 卫生机构指定专人(熟悉业务)负责《死亡 证》管理和人口死亡信息报告工作。

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规范(2014年版)

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规范(2014年版)

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及时获得准确的人口死亡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国家卫生计生统计调查制度》等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以下简称为《死亡证》)的签发与使用,以及人口死亡信息报告(含非正常死亡)、信息共享与统计分析等。

本规范所指的非正常死亡,是指由外部作用导致的死亡,包括火灾、溺水等自然灾难致死,或工伤、医疗事故、交通事故、自杀、他杀、受伤害等人为致死(含无名尸)。

第三条人口死亡信息是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内容,人口死亡信息登记是卫生计生部门的基本职能之一。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人口死亡信息登记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做好人口死亡信息登记工作。

第四条人口死亡信息登记应当遵循标准规范、及时准确、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五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组织协调人口死亡信息登记工作,建立健全人口死亡信息报告和死因监测制度,组织开展数据质量检查和评估,发布全国及各省份人口死亡信息。

统计信息中心协助人口死亡信息登记工作的组织实施,承担国家人口死亡信息库建设、信息共享与校核、统计分析数据发布前审核等工作。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本辖区人口死亡信息登记工作,建立健全本地区人口死亡信息报告和死因监测制度,协调本地区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建设,统筹管理纸质《死亡证》印制,发布本辖区人口死亡信息。

省级卫生计生统计信息机构协助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开展相关工作,参与本地区人口死亡信息库建设,负责部门间信息共享与校核、数据发布前审核等。

地市级及县区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人口死亡信息登记工作,组织本辖区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

第六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制订相关技术规范,指导省市级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建设,负责全国人口死亡信息的数据收集、质量控制、统计分析、数据反馈、业务指导、人员培训等,组织实施死因监测项目工作。

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工作制度(5篇)

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工作制度(5篇)

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工作制度人口死亡信息登记报告管理制度一、意义通过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所获得的死因资料是公共卫生的基础资料,连续稳定的死因报告能够客观估计卫生需求,评估人群健康状况的变化。

死因数据是公共卫生信息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信息之一。

签发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是从事人口统计、生命统计等有关工作的基本信息来源,是判定死者死亡性质的基本法律依据。

二、____管理各级医疗机构都应有主要领导分管该项工作,并指定科室、配备必要的设备及网络,并有专(兼)职统计人员1-____名进行网络报告工作。

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对辖区内的医疗机构报告质量进行督导检查及评估。

反馈其存在的问题,对相关人员进行有关知识的培训。

三、人口死亡信息收集1、报告对象在____死亡的大陆居民、台____居民和外国人(含死亡的新生儿)。

2、报告单位和报告人报告单位。

负责接诊或死亡调查的医疗机构(包括急救中心和急救站)。

报告人。

负责救治的执业医师或负责死亡调查的执业(助理)医师。

3、死亡个案的填报⑴医疗卫生机构死亡个案在医疗卫生机构或来院途中死亡(含出诊医生到现场已死亡),由负责诊治的医生作出诊断并逐项认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

不明原因肺炎或死因不明者必须将死者生前的症状、体征、主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诊治经过记录在《死亡医学证明书》上的调查记录栏内。

⑵家庭、养老服务机构或其他场所正常死亡个案在家中、养老服务机构或其他场所死亡者,由所在地的村医(社区医生),将死亡信息定期报告至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防保医生,根据死者家属或其他知情人提供的死者____、户口本及生前病史、体征或医学诊断,对其死因进行推断,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及调查记录。

⑶涉法死亡个案未经救治的院外死亡,医疗卫生机构不能确定是否属于正常死亡者,需经公安司法部门判定死亡性质公安司法部门判定为正常死亡者,由负责救治或调查的执业(助理)医师签发《死亡证》。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卫生健康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卫生健康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卫生健康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5.24•【分类】征求意见稿正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卫生健康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为适应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需要,加强和规范卫生健康统计管理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根据《统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深入研究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卫生健康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1.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网址:、),进入首页主菜单的“立法意见征集”提出意见。

2.登录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网址:),进入网站首页左侧的“互动”中“征求意见”栏,点击“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卫生健康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提出意见。

3.电子邮箱:**************.cn,请在邮件主题中注明“《卫生健康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字样。

4.通信地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司,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南路1号,邮编:100044。

来信请注明“《卫生健康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字样。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24日。

附件:1.《卫生健康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关于《卫生健康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国家卫生健康委2021年5月24日附件1卫生健康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推进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加强和规范卫生健康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网友留言办理工作的通知-皖政办秘[2014]116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网友留言办理工作的通知-皖政办秘[2014]116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网友留言办理工作的通知正文:----------------------------------------------------------------------------------------------------------------------------------------------------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网友留言办理工作的通知(皖政办秘〔2014〕116号)各市、省直管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自今年3月“安徽省政府系统网友留言办理综合应用平台”运行以来,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网友给省长留言(以下简称网友留言)办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办理流程、明确工作责任、完善工作制度、提高办理时效,网友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也存在少数单位认领不及时、回复不规范、跟踪办理实效不够等问题。

按照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关于压实工作责任、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批示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网友留言办理工作通知如下:一、进一步提高办理时效。

为提高办理时效,简化办理流程,经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网友2014年7月1日之后留言的回复意见,由承办单位报主要领导审定后,自行在“安徽省政府系统网友留言办理综合应用平台”上回复网友。

二、进一步提升办理质量。

实行承办单位网上主动受理和回复后,各承办单位要根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按照《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省长信箱、省长热线和网上留言办理工作规则》(皖政办秘〔2014〕14号)的规定,以解决网友反映问题为目的,细化工作责任,加强现场督办,注重过程跟踪,适时回头问效,不断提高网友留言反映问题办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按照把政策规定关、把文字语气关、把问题解决质量关的要求,加强对“回复意见”的审核,确保群众信服满意。

三、进一步强化督查考核。

各单位要定期开展分析、讲评、督查等工作,并对办理结果开展“回头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人口信息统计与管理规范(试行)(再次征求意见稿)为做好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规范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统计与管理,提高信息质量,建立标准统一、管理规范,体现以人为本、满足优质服务要求的全员人口数据库,本着信息采集准确、流转及时、运用合理的原则,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加强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指导意见的通知》(国人口发规…2011‟27号)、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国人口发…2008‟68号)、国家人口计生委《县乡两级育龄妇女信息系统(WIS)管理规范(试行)》(人口厅发…2004‟41号)和国家人口计生委《全员流动人口统计信息工作方案》(国人口发…2009‟40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一章人口信息统计与管理职责第一条坚持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分级负责、改革创新、规范管理、质量至上、应用主导、信息支撑、保障安全的原则。

第二条省级人口计生委主要职责:(一)组织和实施全省人口统计信息工作,制定和落实人口信息统计与管理等规章制度;(二)建立、完善、管理和维护省级人口信息数据库,满足全员及流动人口管理及其各项业务的管理需求;(三)按期完成各级人口信息汇总统计报表和人口个案信息的上报和下载任务;(四)指导、协调、考核、评估市、县两级人口信息统计与管理工作;(五)协调政府其他职能部门进行人口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借助多种途径开展人口信息统计与管理工作;(六)组织开展相关业务培训和交流工作;(七)利用人口信息开展宏观研究分析,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支持。

第三条市、县级人口计生委主要职责:(一)负责本辖区内的人口信息统计与管理工作;(二)负责制定和实施本辖区人口信息统计与管理工作计划;(三)负责本辖区人口信息个案的数据管理和维护;(四)制定服务规范,利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指导基层开展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五)制定和落实本辖区人口信息统计与管理规范和规章制度;(六)指导、协调、考核、评估本辖区人口信息统计与管理工作;(七)组织开展培训和交流工作。

第四条乡(镇、街道)、村(居)及社区人口计生部门主要职责:(一)具体实施人口信息的采集、变更、上报、反馈和信息引导服务;(二)落实人口信息统计与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三)积极开展人口信息在村级工作中的服务与应用。

第二章人口信息统计与管理范围和对象第五条全员人口信息管理范围本行政区域…指本县(市、区)范围,下同‟内的所有户籍人口、流入人口,无论其户籍是否在本地,均应纳入本行政区域内信息统计和管理范围,建立人口信息管理档案,进入全员人口数据库。

城市区跨区居住的,按照主、副卡管理模式,在户籍地建立常住人口管理主卡,现居住地建立副卡。

(一)户籍人口1.已入公安户籍的本省全部人口;2.应当纳入本省户籍但尚未在公安入户的常住人口,如外省嫁入人口、出生未入户人口等;3.常住在本地、户口待定的人。

(二)流动人口1、离开户籍地县域30日以上(流出人口),流入现居住地30日以上(流入人口),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0岁以上人口。

2、本县行政区域内,离开户籍地乡镇30日以上(流出人口),流入现居住地30日以上(流入人口),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已婚育龄妇女。

3、同城区间人户分离人口除外;婚嫁人员除外;因出差、就医、旅游、探亲、访友、服军役、在中等以上专业学校就学等人口除外。

(三)常住人口。

在人口统计上常住人口包含本行政区域户籍人口和流入本行政区域内半年以上的流入人口。

第六条人口信息统计和管理对象按照“户籍”与“常住”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做到“应管尽管”和统计上“不重不漏”,确定人口信息统计和管理的主体。

(一)已婚育龄夫妇双方户籍一致的,即已婚育龄夫妇双方户籍均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在本行政区域管理和统计,其中,第三款规定的除外;(二)已婚育龄夫妇双方户籍不一致,并有一方在本行政区域内的:1.除在女方常住外,其它均在男方户籍地管理。

2.特殊情况,经双方协商只在一方户籍地建档管理和上报。

(三)已婚育龄夫妇双方户籍为本省,并均在本县行政区域以外的:1. 男方为非农户口,双方在本地有固定住所(自建房或自购房)并连续居住1年以上的,在本地建档管理和上报;2. 男方为农业户口,双方流入30日以上的,作为流入人口管理;(四)已婚育龄夫妇系跨省婚姻,下列情况由本省户籍地统计和管理:(1)女方为本省非农户口并在本省常住的;(2)女方为本省农业户口并在本省常住,男方为非家户口的;(3)女方为本省农业户口,且夫妇双方均在本省同一行政区域内常住的;(4)男方为本省户口,且双方均为农业户口的。

(五)已婚育龄夫妇在同一城市(市辖区范围内)有多处住房(自建房或自购房)的,在户籍所在地按前款情形建立常住卡(主卡)并纳入管理;其它住房所在地仅建立临时居住卡(副卡),纳入管理并另行统计。

第七条几种特殊情况的的处理(一)“挂户”人口“挂户”人口是指因某种原因,户籍挂靠本地但不在本行政区域居住,形成的人与户籍分离的情形。

1.“挂户”人员现居住在外省的,纳入本行政区域管理;2.“挂户”人员在省内本县行政区域以外居住的,有固定住所(自建房或自购房)并在现居住地连续居住1年以上的,由现居住地管理和统计,发生结婚、怀孕、生育和节育信息的向户籍地通报。

但符合第六条第三款情形的,参照处理。

3. “挂户”人员原户籍地为农村地区,现仍然在原户籍地居住的,纳入原户籍地常住管理;(二)“口袋户”1.原户籍在本行政区域,现已迁往外县(市、区)但并未实际落户的(包括以超生为目的的假迁出户),仍由原户籍地统计和管理;2.持有关证明(如复员转业证、迁移证、劳改释放证等)的待入户人员或已从原户籍地迁出,在本行政区域居住6个月以上,且有长期居住趋势的,纳入本行政区域统计和管理。

(三)抱送养子女1.抱送养由收养方统计,“孩次”以在收养方现家庭所有存活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中的排列顺序计算,已办理收养证的统计为政策内,其它一律统计为政策外。

但抱送养双方均在同一乡镇(街道)且政策内抱养的,由送养方上报,“孩次”以在送养方现家庭所有存活子女中的排列顺序计算。

送养方讲不出收养地及收养人或经核实提供信息不实的,不作为送养认定,送养方必须上报出生。

2.民政福利院寄养在居民家中的孩子,且具有民政福利院出具的寄养证明和该孩子在民政福利院的户籍复印件,由民政福利院所在乡镇、街道作出生统计(并在乡镇街道直属独立单位中个案录入)。

寄养户同时具备以上两种证明可不上报出生,寄养户缺少任何一种以上证明的均应上报出生。

县福利院收养的各类不明情况婴儿一律以计划内一孩统计。

(四)云贵川等边远地区嫁入妇女云贵川等边远地区妇女嫁入本行政区域内,不论是否属于合法婚姻均应纳入常住人口统计和管理。

1.已领取本次婚姻的《结婚证》、符合生育政策并发放《生殖保健服务证》或《生育证》出生的按政策内统计。

2.对女方仅有身份证或户籍证明无婚姻状况证明或“三无”人员(无身份证,无户籍证明和婚姻状况证明),无法办理《结婚证》的,应完备以下工作:(1)具有身份证或户籍证明的乡(镇、街道)应进行复印;(2)乡村两级分别做好男女双方当事人的谈话笔录和男方所在常居(户籍)地三人以上村民的谈话笔录;(3)乡(镇、街道)对女方年龄、婚育等信息向其户籍地计生部门进行函寻,也可以通过安徽省全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向流出地进行信息协查,或通过公安部门网上查寻该妇女年龄、婚育等信息。

上述人员谈话笔录、函寻“存根”、电话记录、信息交换平台及网上查询记录或复函证明等乡级均要做好文字备案,并作为其婚育信息参考使用。

3.对经多方证实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符合生育一孩的,发给其《生殖保健服务证》,并由村(居)委会督促其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结婚证》;对虽符合条件,但未办理本次婚姻《结婚证》的不予审批发放《生育证》。

对未按上述规定办理,所生育子女一律按政策外统计。

(五)婚外生育子女婚外生育子女指生育前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已存在有合法婚姻和配偶,现其亲生父母为非法婚姻所生的子女。

1.婚外生育子女,父母双方身份均确定的,分别以双方常住地人口管理和建档,孩次分别按各自累计孩次统计,并作为政策外上报。

2.婚外生育子女,其父母一方不能确定的,纳入确定方常住地人口统计和管理,孩次按上述统计。

(六)涉外出生子女1.中国大陆公民在境外生育的子女(必须持有境外出生证),以孩子是否在公安户籍管理部门入户为准,入户的上报出生,否则不上报出生,孩次以在国内入户的孩子数计算。

2.双方非中国国籍,所生(含抱养、收养)子女在内地入户,由婴儿户籍地统计。

3.夫妻一方为中国大陆公民,在国内出生的子女,在父亲或母亲所在户籍地上报出生。

第三章人口信息统计与管理内容、形式和流程第八条人口信息统计与管理内容(一)人口变动信息(包括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二)全员人口户、户成员基本信息;(三)已婚育龄妇女的婚姻、怀孕、生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等服务信息;(四)计划生育奖惩、利益导向和相关社会保障信息;(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相关信息等。

第九条人口信息统计与管理形式人口个案信息采用省级数据库集中管理。

(一)省级进行数据汇总、整理、分析管理。

(二)市、县、乡级通过“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全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下载,整理、分析管理。

(三)乡、村可以通过全员人口信息离线系统进行下载和数据管理。

(四)村级设臵全员人口信息报告单,乡、村级利用“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全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采集上报。

每月生成信息引导单,引导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

第十条省、市、县、乡、村五级依托省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建立高效、安全、稳定的信息传输网络。

第十一条人口信息统计与管理包括信息的采集、变更、上报、反馈和信息引导服务等,采取自主采集、部门交换、信息整合,网络上报等形式进行管理。

第十二条自主采集主要以村级为单位,按月填报村级全员人口信息报告单,每月3日上报至乡级人口计生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每半月上报一次。

第十三条信息变更是以乡级单位为主体,通过人口信息报告单,结合乡级服务机构信息和部门交换信息,形成口径统一的变更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上报,在口径及数据安全性得到保证的情况下,乡级可授权村级进行上报。

第十四条部门交换是指利用《人口信息交流平台》系统,进行人口计生部门与民政、公安、卫生等部门信息交流,实现人口出生、死亡、迁移、婚姻、计划生育手术等信息共享。

第十五条信息整合是指乡级整合各部门人口个案信息、流出人口反馈信息,对需要上报的信息严格审核、校验和确认,根据村级全员人口信息报告单,补充完善全员人口信息,确保源头信息的完整、准确,在此基础上将信息录入微机,更新完善全员人口信息库和流动人口信息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