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新璋“案本-求信-神似-化境”浅谈译论时代特征

合集下载

翻译忠实观的演变

翻译忠实观的演变
需要完善的原因:
翻译实践表明,译文要在思想、内容、风格等方 面都忠实于原文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
①首先,不同译者对于原文的理解具有差异性,正 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②其次,低估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③再次,忽略了翻译是一种复杂伦理活动。
Venuti在《译者的隐形》一书中提出好的翻译不 是“求同”而是“存异”。他认为“翻译是译者在理解 的前提下,用目的语的能指链来替代原语文本中的所指 链的过程"。这种翻译伦理观保留了异语文化的差异性, 破坏了译语文化的规范,运用抵抗(resistancy)的翻 译策略扼制了主流文化的民族中心主义。王大智则提出 翻译伦理就是要尊重原文中的语言文化的差异性,通过 传介他者来丰富自身。“异质”“差异”“他者”等诸 如此类的字眼已成为翻译伦理关注的焦点。
解构主义促进了个人意识的发挥,丰富了文本意 义的内涵。
传统忠实观有其弊端,比如不能解释翻译中的 误译现象。作为翻译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忠实观不 应被忽视,而是需要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定义。
2、翻译伦理对传统翻译忠实观的完善
(※翻译伦理:法国翻译理论家Berman在1981年首次提出“翻译伦 理”的概念,对翻译的忠实观重新进行了理论审视他认为“翻译的 本质就是开放、对话、杂交、繁育、非中心化,它使不同的语言文 化之间发生交往关系”。主张保留差异,提倡尽量异化翻译。)
1951年,董秋斯发表“论翻译理论的建设”一文, 被认为开启了中国翻译理论新领域。他还把中国翻译 理论的标准总结为“案本——求信——神似——化 境”,这种传统翻译的核心就是强调对原文的忠实。
(1)案本
罗新璋在《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一文中把中 国翻译理论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汉唐时期、
“五四”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汉唐时期最为著

翻译学理论研究综述及再发展道路

翻译学理论研究综述及再发展道路
21 0 0年 第 1 1期 总第 19期 9
黑龙江高教研 究
Heo g agR sace nHi e d ct n inj n eerhso g rE u ao l i h i
NO. 1l 2Ol 0
s ra . e i1 No. 99 1
翻 译 学 理 论 研 究 综 述 及 再 发 展 道 路
… …
很 明显 T t r更 倾 向 原 作 , 取 尽 量 多 地 保 留 yl e 争 原 作特 点 , 个 与严 复 的 “ 达雅 ” 所 不 同 。就其 这 信 有
共 同 点 也 应 将 其 看 成 中 外 翻 译 学 者 在 相 隔 百 年 历 史
时 期 中 对 翻 译 规 律 的 共 同 认 识 。 所 谓 “ 雄 所 见 略 英
程 。
就其 演 变 历 史 , 据其 起 源 的时 代 、 重 点 、 根 侧 理 论 特 征 及 影 响 程 度 , 们 可 将 语 言 翻 译 标 准 的 各 种 我
理 论 归 为 以下 四种 :
( ) 代译 家们 的“ 本 而传 ” 争 一 古 案 之 说 到 对 翻 译 学 理 论 标 准 的研 究 与 探 讨 已 有 千 年 的历 史 。早在 我 国唐 朝 就 有 了对 翻 译 的 初 步 定 义 ,
中图 分 类 号 : 0 9 H 5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3— 64 2 1 ) 1— 15— 3 10 2 1 ( 00 1 0 5 0



翻 译标 准 理论 的梳 理归 纳
有 损 , 达 求雅 , 于 意译 的一 派 。 求 属
( ) 复 的“ 达雅 ” 二 严 信
谈 到 近 代 和 “五 四 ”时 期 对 翻 译 学 理 论 影 响 最

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

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
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
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
罗新璋
近年来,我国的翻译刊物介绍进来不少国外翻译理论和翻译 学派,真可谓“新理踵出,名目纷繁”;相形之下,我们的翻译理 论遗产和翻译理论研究,是否就那么贫乏,那么落后?编者于浏览 历代翻译文论之余,深感我国的翻译理论自有特色,在世界译坛独 树一帜,似可不必妄自菲薄!
直译与意译之争,在我国自有翻译之时就已存在。当然,古 代的翻译理论不以直译意译为限,涉及的面很广,应该说:内容是 丰富的,但还需要我们善于总结已有的经验加以发展;论旨是精炼 的,但还需要我们适当运用现代学理使之严密。我国古代的翻译理 论和翻译经验,大多零篇残什,有待我们去爬梳剔抉,发扬光大, “阐变方今,厥用乃神”。钱钟书先生根据许慎一节关于翻译的训 话,从“译”“诱”“媒”“讹”“化”等字,发掘出丰富的义蕴,研 究出一脉相连、彼此相应的意义,“把翻译能起的作用、难于避免 的毛病、所向往的最高境界”,一一揭示出来,运古入妙,写出一 段谈翻译的妙文,对我们研究古代翻译理论大有启发意义。
严复的“译事三难”说,可谓戞戞独造,自成一家之言。他 为了标榜自己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举出“易曰:‘修辞立诚。’子 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为之张目。认 为“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写文章,发抒己见,唯 求信,求达,求雅;为译,代人立言,也难在求信,求达,求雅: 事异理同,两者不无相通之处。以彼证此,他从文章作法,悟出翻 译的道理。再者,他的“译事三难”,也不完全是无本之木,无源 之水。前引支谦《法句经序》,举例发凡,信达雅三字已露头角。 鲁迅先生也曾指出,“严又陵为要译书,曾经查过汉晋六朝翻译佛 经的方法。《译例言》里,就引有鸠摩罗什“学我者病”一语,可 资佐证。我们当然不能据以武断,说信达雅就是承袭古代译论,但 至少可以相信,佛经翻译在参考借鉴方面,对他不无助益。第三, 也是最主要的,是严复自己从事翻译,知道其中的甘苦,有着深切 的体会。他是在《天演论》译竣之后,付印之前,“刻讫寄津覆斠, 乃为发例言”。对译事有会于心,下笔抒词知道难在何处,才能拈 出信达雅三义,以概括翻译的特性。

翻译概论课后参考答案精修订

翻译概论课后参考答案精修订

翻译概论课后参考答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翻译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P41-1? 试对中西传统译论作进一步研究和比较,并指出其异同之处。

西方(1)公元前46?年,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罗撰写了《论最优秀的演说家》中区分了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堪称西方译论之源。

(2)公元380?年圣哲罗姆的翻译集所作的序中,认为对词序、文采、辞格、韵味的处理存在着客观上的困难。

(3)文艺复兴时代的法国翻译家艾蒂安·多莱在1540年发表了《论佳译之方法》提出了五条翻译原则,都是从怎么译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的。

(4)德国马丁·路德提出翻译的七条细则。

(5)以翻译《伊利亚特》与《奥赛德》而驰名译坛的英国翻译家乔治·查普曼提出了具体的译诗的原则。

中国?(1)陈福康将中国传统译学理论的发展分为古代、晚清、民国、1949?年以后四个时期。

(2)三国时支谦写的《法句经序》主张的翻译方法“因循本旨,不加文饰”。

(3)东晋、前秦时期的高僧、翻译家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

(4)张思洁在《中国传统译论范畴及其体系》一书中所言,自《法句经序》起,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大略经历了形成、转折、发展和鼎盛四个阶段。

(5)罗新璋从张思洁的长轴中理出四个概念,高度概括了传统译论的历程:“案本—求信—神似—化境”。

(6)王宏印对中国传统译论有五个特点:“一、以道德为本位,强调译者道德修养和敬业从业为本的主体性意识。

二、服务公众和社会的群体本位思想。

三、人文主义的语言观而不是科学主义的语言观,始终是中国传统翻译实践的潜在的理论导向。

四、人文社科类作为主要文本翻译的类型,在材料内容、语言类型和运思方式上都倾向于文学翻译的艺术性,而不是科学翻译的科学性。

五、哲学的而非科学的,美学的而非宗教的,是中国传统译论的始终如一的理论基础。

异:中西方翻译理论译者的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

2023届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调研联考卷语文试题(七)(无答案)

2023届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调研联考卷语文试题(七)(无答案)

2023届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调研联考卷语文试题(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未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早在一百多年前,严复就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斯论一出,直如石破天惊,使译界学人近百年来几乎不敢越雷池一步”。

一百多年来,它在国内翻译界一直处于主流地位,具有极大的影响。

这一经典翻译标准把“信”置于首位,充分体现了对“忠实”的推崇。

上个世纪30年代,由鲁迅、梁实秋、瞿秋白和叶公超参与的有关翻译标准的争论达到了空前的高潮,此次论战其实可以说是一场“直译”和“意译”之争。

鲁迅先生提出了易解、丰姿双标准:力求易解和保存原作丰姿,就是既要通顺也要忠实。

这其实是对“忠实”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忠实于原作的内容,而且要忠实于形式。

到五六十年代,继傅雷提出“神似说”后,钱钟书又提出“化境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入于‘化境’”。

这种“忠实”可以说是对原作最大程度的忠实,但过分强调艺术性,可望而不可及。

西方第一个系统阐述翻译理论的是法国学者多菜,他提出了翻译的五原则:理解原著内容,通晓原语和译语,避免逐字对译,采用通俗形式,讲求整体效应。

18世纪末,泰特勒在《论翻译的原则》中也提出了翻译的三原则:译作应完整地再现原作内容,译作风格与原作相同,译作应如原作一样自然流畅。

进入20世纪,费道罗夫和温特在给翻译定义的时候就加上了“忠实”“全面”“等值”等要求。

卡特福德将翻译定义为将一种语言的话语材料用另外一种语言的等值话语予以替代,并且提出了“文本对等”论。

西方学者所提的“等值”和我国学者所提的“忠实”标准一样,要求“信”于原文。

中国传统译论沿着“案本——求信——神似——化境”的思路渐次发展,长期具有理论活力;西方传统译论也是立足于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现当代译论颇具影响。

@四次翻译理论发展

@四次翻译理论发展

从中国历史上四次翻译高潮谈翻译理论的发展——张景丰翻译是不同民族进行交流的重要媒体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周朝已开始设译官,此后出现过多次翻译高潮,每次高潮都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翻译理论家,经百家争鸣,翻译理论不断发展、进步、趋于完善。

因此要了解翻译理论的发展,须了解翻译的历史,总结经验。

下面仅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四次翻译高潮对翻译理论的发展予以探讨。

第一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时期在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中提出了“因循本旨,不加文饰”的译经原则。

有人认为,支谦此序“可以算是最初的直译说了”(罗根泽语)。

晋、前秦时道安继而在《革卑婆沙序》中提出了比支谦更为明确的主张,即“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实录。

”道安涉及译论的佛经序文较多,最有名的是提出“五失本”、“三不易”之说。

其意思是,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北朝末年及隋初,彦琮著《辨证论》,它可以看作是我国第一篇翻译专论,他主张译经“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

可见他也是坚持忠实第一并倾向于直译的。

以上三家的论点颇为近似,他们的原则可以概括为“重质朴,轻文采”。

唐代僧人玄奘,其真本领在于翻译佛经,是中国佛经翻译史上集大成并后来居上的翻译家,他不仅译出了七十五部佛经,而且还把老子的部分著作译成梵文,成了第一个向国外介绍汉语著作的中国人。

他的指导原则就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求真”即追求准确,要力求“忠实原作”,这是一切认真负责的翻译工作者的共同理想。

同时必须“喻俗”,亦即使群众理解,这就是说要“通顺”。

道宣在《续高僧传》中对玄奘及其前辈的佛经翻译作了比较,他说:“自前代以来,所译经教,初从梵语,倒写本文;次乃回之,顺同此俗。

然后笔人观理文句,中间增损,多坠全言。

今所翻传,都由奘旨,意思独断,出语成章。

词人随写,即可披玩”。

不难看出,玄奘在翻译上已达到炉火纯青、得心应手的熟练程度。

朱生豪“神韵说”中国翻译思想史中的遗珠——罗新璋先生访谈录

朱生豪“神韵说”中国翻译思想史中的遗珠——罗新璋先生访谈录

山东外语教学Shando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2020年第41卷第6期2020Vol.41No.6DOI:10.16482/j.sdwy37-1026.2020-06-001朱生豪“神韵说”:中国翻译思想史中的遗珠———罗新璋先生访谈录张汨(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 330022)收稿日期:2019-03-11;修改稿,2019-09-25;本刊修订,2020-11-20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朱生豪‘神韵说’翻译思想研究”(项目编号:YY18204)和2018年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招标课题“基于译者档案的朱生豪‘神韵说’翻译思想研究”(项目编号:CTS2018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汨,博士,讲师。

研究方向:翻译学。

电子邮箱:micanzhang@126.com。

[摘要] 源远流长的中国翻译史不仅孕育了诸多知名的翻译家,也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翻译思想。

罗新璋先生曾用“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这八个字对中国传统译论的发展做出过总结。

在中国翻译思想史中,朱生豪提出的“神韵说”受到的关注相对不足,可谓一颗遗珠。

本访谈中,罗新璋先生与笔者就朱生豪“神韵说”翻译思想应如何解读、“神韵说”未受普遍关注的原因以及深化朱生豪翻译思想研究的意义等话题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加深读者对朱生豪“神韵说”的认识,并推动中国翻译思想的研究。

[关键词] 朱生豪;神韵说;中国翻译思想;罗新璋[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献编号] 1002 2643(2020)06 0003 06ZhuShenghao’sThoughtof“SpiritualPursuit”asaHiddenPearlintheHistoryofChineseTranslationThoughts:AnInterviewwithMr.LuoXinzhangZHANGMi(ForeignLanguagesCollege,JiangxiNormalUniversity,Nanchang330022,China)Abstract:Thedeeply rootedandsplendidhistoryofChinesetranslationhasbeenwitnessingtheemergenceofnumeroustranslatorsandvariousvaluabletranslationthoughts,whichhavebeensum marizedbyLuoXinzhangasmainlyfour:theaccordancetotheoriginal,thepursuitoffaithfulness,theresemblanceofspirit,andthesignificanceofsublimation.However,ZhuShenghao’stranslationthoughtof“SpiritualPursuit”hasreceivedlittleattentioninthehistoryofChinesetranslationthoughtsandthuscanbeperceivedasahiddenpearl.Inthisinterview,theauthordiscusseswithMr.LuoXinzhangonthefollowingaspects:theinterpretationofthethoughtof“SpiritualPursuit”,therea sonswhyithasn’tbeenwidelyconcerned,andthesignificanceofpromotingrelevantstudiesof3山东外语教学2020年第6期Zhu’stranslationthought.ItishopedthatthisinterviewcanpromoteresearchesonChinesetransla tionthoughts,especiallyonZhu’sthoughtof“SpiritualPursuit”.Keywords:ZhuShenghao;SpiritualPursuit;Chinesetranslationthought;LuoXinzhang罗新璋先生在中国翻译思想研究方面颇有建树。

从罗新璋“案本-求信-神似-化境”浅谈译论时代特征

从罗新璋“案本-求信-神似-化境”浅谈译论时代特征

298 科技视界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
.
的美学关照袁存在极大的相似之处遥 野案本-求信-神似-化境冶作为对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和理论的纵向
概括袁将野神似冶与野化境冶这两个时间上相去不远袁内容上甚为相似的 两种观点用分隔符隔开袁随意性较大袁有割裂历史的嫌疑遥 3.1 野神似冶与野化境冶的艺术价值
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也有类似之处袁翻译活动成为传播西方自然 科学尧社会科学知识的媒介遥不管是科技翻译还是西学翻译, 其实质都 是对西方知识的推介遥 因而准确的表达成为翻译工作的首要标准遥 当 时译论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严复在叶天演论曳译例言里指出的野译事 三难院信尧达尧雅冶遥 野信达雅冶说涉及到对翻译原则和标准的思考遥 它是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
从罗新璋“案本 - 求信 - 神似 - 化境” 浅谈译论时代特征
潘淋青 渊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袁安徽 安庆 246000冤
揖摘 要铱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具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袁罗新璋先生以野案本-求信-神似-化境冶对传统译论做出线索性尧规律性的总结遥 其 中野案本冶与野求信冶时间跨度大袁作为时代特征尚可遥野化境冶位列野神似冶之后袁但野神似冶与野化境冶时间上出自同一时代袁本质上似乎并无不同遥另 野案本冶野求信冶与野神-化冶之间年代间隔太大袁尚有缺失的时代特征未能总结遥 其研究意义自不待言遥
罗新璋用野案本冶二字总结佛经翻译期间出现的翻译思想遥 围绕 野案本冶思想的是野文质之争冶袁当时不同译者对野文冶和野质冶持有不同的 倾向遥 罗新璋把野案本冶列为古代译论时代特征袁实则反映了当时翻译 思想的野文质冶学说遥 在野文冶与野质冶中袁野质冶要要 要要求严格模仿原文句 法要要 要的呼声更高遥

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又被称为完形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学派之一,诞生于德国,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

该学派既反对美国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元素主义,也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公式,主张研究直接经验(即意识)和行为,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不等于并且大于部分之和,主张以整体的动力结构观来研究心理现象。

该学派的创始人是韦特海默,代表人物还有苛勒和考夫卡。

下面是一篇格式塔心理学相关论文,仅供参考。

一、中国传统译论之化境论中国传统译者理论颇受中国哲学“天人合一论”和“中庸”思想的影响,意蕴深沉,汇聚着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的思想结晶和话语特征,彰显了爽口的理论魅力,就是中国传统译论之精华所在。

以“相像、化境”为代表的审美境界,其核心价值就是“美”,崇尚的就是译者主体在审美心理上的“知足不辱”、“佛家”,特别强调的就是译者主体的艺术修养,最终彰显的就是译者主体的直觉体悟和审美体验。

在对传统译论的评析和借鉴中,钱锺书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译学见解。

在《林纾的翻译》一文里钱锺书写道:“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就算入于‘化境’。

” 这种“化境”既要有对原文的正确理解,又要不拘泥于原文,是另一种语言相应而完美的表述。

正如罗新璋的评语,“钱公诸译,矜持尽化,语迹俱融,诚人化之笔”。

罗新璋总结出翻译理论历经了“案本一求信一神似一化境”四个阶段,他认为,“钱锺书提出的‘化境’,可视为是‘神似’的进一步,同时亦把翻译从美学的范畴推向艺术的极致。

”“‘化境说’也是中国古代诗论、画论、文论的古老命题,如刘勰的‘神与物游’、苏轼的‘身与物化’以及金圣叹的‘圣境’、‘神境’与‘化境’说”。

“化境”的文学翻译既是译者匠心独运的结果,又是浑然天成的艺术极品,即“艺术造诣达到精妙的境界,可与造化媲美。

”“化”直接承自传统美学的“物化”概念,揭示了文学翻译艺术的本质,即原文的风格之美与译文艺术表现方法的一致性,有本体论意义。

中国翻译理论史

中国翻译理论史

中国翻译理论史中国翻译理论发展脉络关于理论理论与应用的关系:传统观点,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是无用的。

是理论就一定要解决实际问题。

申报基础理论项目一定要回答“该项目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的问题。

现代观点: 理论“虚用”说。

“理论实用”论使得许多有前途的基础理论研究搁浅。

翻译界同行拿不出与国外同行挑战的实力的理论来,就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被理论实用论禁锢,他们认为是理论就要解决实际问题,所以目前不解决实际问题的重大理论总是出不来。

中的翻译理论从总体上看是注重“实用”的,是解决翻译具体问题的,与西方当代翻译理论相比,在体系上相对较弱。

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而理论当然应该受到鼓励,但对理论的要求不应该以是否有实用价值为前提。

在科学史上,有些重大理论在一开始并不表现出实用性,后来才引起大规模的应用。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最初问世时人们看不到它的实用价值,在部分理论得到应用后,甚至在新的理论出现后(霍金),其余部分的实用价值还未显现,但他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

成熟的理论总是在等待着实用出现的契机,或者它引导出一种是用契机。

我们不能因等不到这种契机就指责这种理论无用。

许多翻译工作者不愿阅读翻译理论文章,因为他们发现这些理论不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只有当有外在要求时才勉强看一些理论,比如职称要求。

翻译工作者要有理论意识。

人们主动认识规律的倾向就是理论意识。

又有些理论可能永远找不到实用契机。

这种空头理论具有不显形的性质,但能使我们学会思考,是我们的素质得到根本的提高。

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理论也是理论。

对理论的首要要求应是该理论能不能逻辑的认识和解释对象。

能不能在别的方面派上用场,那不是它们的事。

“用”有“实用”也可有“虚用”。

翻译理论既鼓励“实用”也鼓励“虚用”,实用理论的威力自不待言,虚用理论可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可以放飞我们的心智,使其抵达极限之极限。

关于翻译理论翻译学本身就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由一系列的相互联系的概念构成。

翻译概论课后参考答案

翻译概论课后参考答案

翻译概论课后参考答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翻译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P41-1? 试对中西传统译论作进一步研究和比较,并指出其异同之处。

西方(1)公元前46?年,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罗撰写了《论最优秀的演说家》中区分了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堪称西方译论之源。

(2)公元380?年圣哲罗姆的翻译集所作的序中,认为对词序、文采、辞格、韵味的处理存在着客观上的困难。

(3)文艺复兴时代的法国翻译家艾蒂安·多莱在1540年发表了《论佳译之方法》提出了五条翻译原则,都是从怎么译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的。

(4)德国马丁·路德提出翻译的七条细则。

(5)以翻译《伊利亚特》与《奥赛德》而驰名译坛的英国翻译家乔治·查普曼提出了具体的译诗的原则。

中国?(1)陈福康将中国传统译学理论的发展分为古代、晚清、民国、1949?年以后四个时期。

(2)三国时支谦写的《法句经序》主张的翻译方法“因循本旨,不加文饰”。

(3)东晋、前秦时期的高僧、翻译家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

(4)张思洁在《中国传统译论范畴及其体系》一书中所言,自《法句经序》起,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大略经历了形成、转折、发展和鼎盛四个阶段。

(5)罗新璋从张思洁的长轴中理出四个概念,高度概括了传统译论的历程:“案本—求信—神似—化境”。

(6)王宏印对中国传统译论有五个特点:“一、以道德为本位,强调译者道德修养和敬业从业为本的主体性意识。

二、服务公众和社会的群体本位思想。

三、人文主义的语言观而不是科学主义的语言观,始终是中国传统翻译实践的潜在的理论导向。

四、人文社科类作为主要文本翻译的类型,在材料内容、语言类型和运思方式上都倾向于文学翻译的艺术性,而不是科学翻译的科学性。

五、哲学的而非科学的,美学的而非宗教的,是中国传统译论的始终如一的理论基础。

浅谈翻译的“形似和“神似”

浅谈翻译的“形似和“神似”

浅谈翻译的“形似"和“神似”作者:唐金燕刘玉涛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12期[摘要]本文对曾在国内翻译界引起不小争论的两种译文处理方法——“形似”和“神似”的不同特点加以分析。

并进一步探讨二者的关系,提出“形似”和“神似”的最佳境界是二者兼备。

当二者不能两全时,译者为保证原作意蕴、风貌所做努力都应予以肯定,这也是译者的一种素质。

[关键词]形似;神似;翻译处理;译者[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g(2010)12-0044-02艺术领域的“形似”和“神似”由来已久,作为处理译文的两种方法,在国内翻译界颇受争论。

从效果来看,翻译如同临摹画作,追求的是神似。

神似派认为,成功的译作应该在写作风格、思想深度、感染力等方面接近原作;形似派则认为,偏重神似是一味追求译作的文字华美,希望译作在句法形式上与原文对等,斟词设韵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形似、神似的提法源自于中国古代画论,然而“形神兼备”一直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审美的最高追求。

唐代画家张彦远在其《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中说道:“古之画,或遗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与俗人道也,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

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句话“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绘画过程中,画家首先要关注的是所描绘对象的气韵,即对象的神,只要抓住了对象的神和气韵,造型就形神兼备了。

通过对“形似”与“气韵”关系的论述表达他的绘画形神观,在绘画理论上比前人大大地迈进了一步。

由此可见,张彦远的着眼点在神,他并非否定了形似,而是对其有更高追求——那就是对气韵的追求。

画家顾恺之则主张“以形写神”“传神写照”的命题,他主张“若……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俱失矣”的神似要求,顾恺之较为注重客观对象之形,着眼点在形。

很多时候,争执形似和神似是因为“形”与“神”在一些学者看来是两个截然分开的单一概念。

翻译概论

翻译概论

翻译概论(知识点梳理)为什么只有将翻译活动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时才能正确地理解和定位翻译?(P6-7)答:翻译活动不是一种置身于失控之外的静态的活动,他是翻译主体在一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中,通过具体的语言转换而进行的一种目的十分明确的实践活动,涉及众多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翻译活动在意愿,现实和道德三个层面均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从意愿层面看,在大多数情况下,翻译活动都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活动,而翻译的目的影响了对翻译作品的选择,译者的翻译立场以及所采取的翻译方法。

从现实层面看,不同的国家,民族在语言,文学,文化,心理等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这些差异阻碍了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

从道德层面看,一方面,翻译活动的主体是译者,而译者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必然要受到某种道德上的约束。

另一方面,对翻译的评价活动无法摆脱作为社会意识形态表现之一的道德的影响。

所以我们不能将翻译活动视作单纯的语言转换活动,应该认识到只有将翻译活动至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通过考察影响制约它的种种内外部因素,才能更好地界定,理解这一渗透到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重要活动。

结合实例谈谈对翻译可行性(或不可行性)的认识答:哲学家贺麟认为,从哲学意义上说,翻译乃是译者与原本之间的一种交流活动,其中包含理解、解读、领会、移意等诸多环节。

其客观化的结果即为译文,它是译者与原本之间交往活动的凝结和完成。

而译文与原文的关系,亦即言与意、文与道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大多数人对翻译的可行性是深信不疑的,认为人类的经验、思维具有一致性,人类的认识形式具有普遍性,因此,人类的交流是可行的。

但是,西方一些语言学家对此提出质疑。

例如,德国语言学家洪堡认为,哪怕最具体、最明确的的话,都远远不能激起话语发出者认定能激起的思想、情感和记忆。

新洪堡学派的加西尔认为,世界并非仅仅由人们通过语言去理解和想象;人们对世界的观念以及在这一观念中的生活方式已经被语言所界定。

虽然,他们承认了人类交流的困难性,但并没有否认最低限度的交流的可行性。

从罗新璋“案本—求信—神似—化境”浅谈译论时代特征

从罗新璋“案本—求信—神似—化境”浅谈译论时代特征

从罗新璋“案本—求信—神似—化境”浅谈译论时代特征作者:潘淋青来源:《科技视界》2016年第27期【摘要】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具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罗新璋先生以“案本-求信-神似-化境”对传统译论做出线索性、规律性的总结。

其中“案本”与“求信”时间跨度大,作为时代特征尚可。

“化境”位列“神似”之后,但“神似”与“化境”时间上出自同一时代,本质上似乎并无不同。

另“案本”“求信”与“神-化”之间年代间隔太大,尚有缺失的时代特征未能总结。

其研究意义自不待言。

【关键词】传统译论;罗新璋;时代特征;总结0 引言罗新璋先生在《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中指出中国传统译论的体系已经形成,并将其分为四个既独立又关联的阶段:“案本-求信-神似-化境”[1]。

前两者分别代表翻译的两个阶段,而“神似”与“化境”时间上相差不远,本质上似乎并无根本差异,反映的又是同一个时代的翻译思想。

如此看来,罗的译论基本思想“四分法”似乎是三分天下:案本-求信-“神化”①。

重新分析罗的译论脉络以及提出新想法成为本文的重点。

1 译论之源:“案本”与“求信”要讨论中国传统译论在翻译史各阶段的时代特征,绕不开传统翻译史和翻译思想的分期问题。

对此,译学界尚无定论。

[2]1.1 翻译史分期问题后顾与译论史分期问题浅析目前译史研究认为传统翻译史总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分别是:一、起于唐终于后周世宗灭佛的佛经翻译;二、明末的传教士及士大夫推动的科技书籍的翻译和鸦片战争后的西学翻译②;三、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翻译;四、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至刘宓庆《现代翻译理论》出版之间的翻译。

该书籍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翻译活动从传统走向了现代,学者开始采用西方翻译理论来关照我国翻译研究。

之后的翻译活动不属于“传统”范畴,不在文章关照范围内。

译学界一般认为,从翻译高潮看译论史分期,中国传统翻译史上经历了四次翻译高潮:佛经翻译、明清科技翻译、清末民初西学翻译、五四“新文学”翻译[3]。

翻译的标准

翻译的标准

翻译基础理论(3):翻译标准一、定义:翻译标准:指翻译活动必须遵循的准绳,是衡量译文质量的尺度,是翻译工作者不断努力以期达到的目标。

切实可行的标准,对发挥翻译功能、提高翻译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常提到的翻译标准有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刘重德的“信达切”,许渊冲的“三美”,国外则有“等效”,“等值”,“对等”等。

---《译学词典》方梦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二、我国的翻译标准言论1. 支谦的“因循本质,不加文饰”相传中国第一篇谈翻译的文字,是三国时支谦写的《法句经序》,他在文中提到翻译佛经时,应“因循本质,不加文饰”,这便是翻译标准的最早雏形。

2. 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最早对翻译标准这一问题进行理论上探讨的是东晋的高僧道安,他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的翻译原则,对后世佛经翻译产生了很大影响。

《祐录》卷八《摩诃钵罗若波罗密经钞序》:“译胡为秦,有五失本也。

一者, 胡语尽倒而使从秦, 一失本也;二者, 胡经尚质, 秦人好文, 传可众心, 非文不可, 斯二失本也;三者, 胡语委悉, 至于咏叹, 叮咛反复, 或三或四, 不嫌其烦, 而今裁斥, 三失本也;四者, 胡有义说, 正似乱辞, 寻说向语, 文无以异, 或千、五百, 刈而不存, 四失本也;五者, 事已全成, 将更傍及, 反腾前辞, 已乃后说, 而悉除此, 五失本也。

然《般若经》, 三达之心, 覆面所演, 圣必因时, 时俗有易, 而删雅古, 以适今时, 一不易也;愚智天隔, 圣人叵阶, 乃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 二不易也;阿难出经, 去佛未久, 尊者大迦叶令五百六通, 迭察迭书; 今离千年, 而以近意量裁, 彼阿罗汉乃兢兢若此, 此生死人而平平若此, 岂将不知法者勇乎? 斯三不易也。

”3. 玄奘的“五不翻”到了唐代,高僧玄奘提出了“五不翻”的论述,即神秘语,多义词,中国没有的物名,久已通行的音译,以及为宣扬佛教需要的场合。

浅析“译者作家”翻译模式在文学翻译中的可行性

浅析“译者作家”翻译模式在文学翻译中的可行性

2019年第3期【摘要】《简·爱》作为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多名翻译人译成中文出版,其中不乏优秀译本,但是在翻译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两版中译本的话语、场景方面的分析,指出翻译学在叙事结构和翻译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希望能够为翻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译本对比;改变叙事结构;完善翻译方法《简·爱》是英国19世纪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该作品成功塑造了一位对生活,社会,宗教都充满了积极态度,敢于斗争,追求自由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简·爱。

这部作品在我国有多种译本,本文针对其中两版较为著名的祝庆英以及黄源深的译本进行分析比较,来展现不同的翻译风格和有待改进的问题。

一、两版译本中的翻译对比分析(一)话语翻译分析语言是人物性格的体现,作者通过对文字的推敲,语法结构的安排来反映出不同人物之间的鲜明个性对比,因此,对于翻译者来说,想要将这种特色准确的翻译出来有一定的难度。

比如对于作品中的cripple man 一词,祝译为残废者,黄译为瘸子,这都是cripple man 的正确翻译,但是后者要比前者更好,更加的口语化。

在祝的翻译中,经常会有很多书面化的语言出现,使人物略显僵硬,无法体现出人物的本色,而黄的译本中针对这一问题有更好的处理办法,他更多的是采用口语化的词汇,并且通过增加如“啦”“呀”一类的语气词来表现出主人公的腔调,巧妙的展示出作品中虚伪势力,傲慢自负的贵族小姐等人物形象,使作品的风格增色颇多。

(二)场景翻译分析《简·爱》中的场景描写同样出色,通过对于场景的描写,从侧面刻画出主人公在当时的心境变化,其中对于简·爱离开石楠荒原的描写,展现出在了解到罗切斯特的婚姻的真相的时候,她所承受的羞耻的打击,摆脱了让人窒息的桑菲尔德,在自然之中重获安宁的心境变化。

在针对这一场景的描写中,祝译本中虽然翻译上并无差错,但是过多短词汇的使用,比如“摸摸”、“望望”等,使行文的节奏变得急促,无法展现出主人公平静的心态,与作者想表达出的情景稍有出入;在黄译本中可以看到,在翻译时舍弃了短词语从而将阅读时的语感拉长,将其翻译成“碰一碰”、“降下来了”,给人一种松弛感,让人能够充分的体会到在经过自然的洗礼之后简·爱平缓的心情[1]。

翻译史知识点

翻译史知识点

翻译史知识点: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费弗尔为代表的翻译文化研究学派将翻译研究转向客观描写和个案研究,把翻译放置于文本之外的、广阔的文化环境中。

操纵、改写、折射等成为文化学派的基本术语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成为改写的基本条件西方20世纪80年代称翻译学为“Translatology”或“Traduetology”霍姆斯认为翻译学应该分为纯翻译学(理论翻译学、描述翻译学)和应用翻译学许渊冲提出意美、音美、形美三美论;浅化等化深化三化论;知之好之乐之三之论罗新璋的《翻译论集》归纳出“案本——求信——神似——化境”的发展线索黄龙的《翻译得艺术教程》是我国第一部以翻译学命名的专著董秋斯在《论翻译理论的建设》一文中指出:“.......我们要完成两件具体的工作,写成这样两部大书;一,中国翻译史,二、中国翻译学”西方翻译史六次高潮1.拉丁文翻译肇始时期(公元前4世纪——公元4世纪):古希腊文学2.宗教文本翻译时期(公元5世纪——11世纪):《圣经》;杰罗姆于公元405年翻译刊行《通俗本圣经》标志着西方翻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3.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时期(9世纪——11世纪):希腊典籍文本;西班牙托莱多成为欧洲学术中心4.文艺复兴翻译时期(14-16世纪):马丁路德《民众的圣经》开创现代德语发展新纪元;查普曼翻译《伊利亚特》和《奥德赛》;《钦定本圣经》标志现代英语的形成,赢得了“英语中最伟大的译著”的盛誉5.17世纪至19世纪的西方翻译时期6.20世纪翻译时期翻译理论1.科勒:应用翻译理论;特殊翻译理论;一般性翻译理论2.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费弗尔提出从古代译论到现代译论,等值概念是其核心所在;杰罗姆模式、贺拉斯模式、施莱尔马赫模式是典型3.杰罗姆:对于宗教文本的翻译,要采用直译,但直译不是死译,要灵活处理各种语言表达习惯4.贺拉斯:译者只需忠实于客户,而不必忠实于原文;坚持意译5.施莱尔马赫:异化翻译法和归化翻译法;倾向于异化法乔治·斯坦纳:1.古罗马西塞罗、贺拉斯到18世纪英国的泰勒斯发表《论翻译的原则》(译作应该完全复述原作的思想;风格和表达方式应该与原文在特点上保持一致;与原作一样通顺流畅)2.1946 拉尔博发表《圣杰罗姆的主祷文》3.20世纪50年代4.20世纪60年代尤金·奈达和简·德·沃德《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1.语文学派2. 语言学派3. 语言交际理论学派4. 社会符号学派埃德温·根茨勒《当代翻译理论》:1.美国翻译培训派2.翻译科学派3.早期翻译研究派4.多元体系派5.解构主义派陈善伟《翻译工作者手册》1.文艺学派2.音译3.语意翻译4.语用翻译5.语段翻译6.动态等值翻译7.诠释性的翻译张南峰、陈德鸿《西方翻译理论精选》1.诗人和翻译(翻译场学派)2.哲学和语言学派3.功能主义学派4.描写翻译学派5.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翻译观6.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翻译理论:语言学阶段,结构主义阶段,解构主义阶段类型:1.翻译的文艺学派;2.语言学派;3.翻译研究学派;4.翻译阐释学派;5.翻译的解构主义学派;6.美国翻译培训班学派7.法国释意理论派曼迪《翻译研究入门》1.等值和等效理论2.翻译转换方法3.翻译的功能理论学派4.话语及语域分析方法5.系统理论6.文化研究的类型7.异化翻译:翻译的隐身8.翻译的哲学理论9.跨学科的翻译研究翻译标准严复:信达雅泰勒斯:译作应该完全复述原作的思想;风格和表达方式应该与原文在特点上保持一致;与原作一样通顺流畅许渊冲:意美(第一位);音美(第二位);形美(第三位)庞德:形文、声文、情文翻译分类罗曼·雅各布逊:语内翻译、语际翻译、语符翻译传统的翻译研究分为1.翻译技巧与翻译艺术范畴2.翻译理论范畴3.翻译史。

对中国翻译史“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该脉络的再思

对中国翻译史“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该脉络的再思

对中国翻译史“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该脉络的再思作者:胡赢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7年第11期【摘要】本文旨在根据罗新璋对中国翻译史上的“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这一发展脉络的评价进行再思,分析中国古代、近代、现当代译论的优点与不足,认为它过于概括化,并给出自己的建议,若细化为“案本——信达雅——善译——求信——神似——化境”,则更具体,更合适。

本文为今后的中国翻译史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翻译史发展脉络优点不足一、引言纵观我国的翻译史,从古至今,“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这四个概念,既是各自独立,又是相互联系,渐次发展,构成一个整体的;而这个整体,当为我国翻译理论体系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我国翻译史长达两千多年,仅仅用这么简单的八个字加以概括,是不是太过于简单化了呢?二、中国传统译论中国自古至今,形成了一套传统翻译理论。

1.中国古代译论:“五失本”“三不易”。

“五失本”,“三不易”取自于道安的《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其中“胡语尽倒而使从秦”为一失本;“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可”为二失本;三、四、五失本讲的是章法的删繁就简。

“圣必因时,时俗有易,而删雅古,以适今时,一不易也”;“愚智天隔,圣或叵阶,乃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未俗,二不易也”以及“释氏弟子尚且慎重造经,现由凡人传译更难”的三不易。

道安的意思是,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2.中国晚清民初译论:“信、达、雅”。

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提出了中国近代最有名的“信、达、雅”翻译理论。

他在《天演论》卷首的《译例言》的第一段中,便指出:“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

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摘 要】 中国传统翻译 思想具有一 千七百 多年的历 史, 罗新璋先 生以“ 案本一 求信一 神 似一 化境” 对传统译论做 出线索性、 规律性 的总结。其
中“ 案本” 与“ 求信” 时 间跨度大 , 作为时代特征 尚可。 “ 化境 ” 住列 “ 神似” 之后 , 但“ 神似” 与“ 化境” 时间上 出自同一时代 。 本 质上似乎并无 不同。 另 “ 案本” “ 求信” 与“ 神一 化” 之 间年代 间隔太大, 尚有缺失的 时代特征未能 总结。其研 究意义 自 不待 言。 【 关 键词】 传统译论 ; 罗新璋 ; 时代特征 ; 总结 中国传统翻译 思想 的纲领[ s j 。 罗新璋先 生以“ 求信 ” 来 总结这个 阶段 的译论 , 不是没有道理的 。 罗新璋先 生在《 我 国 自成体系 的翻译 理论 》 中指出 中国传统 译论 相对 于“ 案本” 思想 , “ 求 信” 的进 步之 处在于 : 从 最初一丝不苟 模 的体系 已经形成 , 并将其分为 四个既独立叉关联的阶段 : “ 案本一 求信一 仿原文句法的 “ 质” 发展成允许在句法上 有一定 自由的“ 信 I t 。在理 论 神 似一 化境” _ 1 I 。 前两者分别 代表翻译的两个阶段 . 而“ 神 似” 与“ 化 境” 时 深度方面形成递进 的形态。 间上相差不远 , 本质 上似乎并无 根本差异 。 反 映 的又是 同一个时代 的 翻译思想 。 如此看来 , 罗的译论基本思想 “ 四分法 ” 似乎是 三分天下 : 案 2 缺 失 的译 论 : 信 顺 统 一 本一 求信一 “ 神化” 重新分析罗的译论脉络以及提出新想法成为本文 新文学 翻译事业在五 四新文化运动大背景下蓬勃发展 . 这是 传统 的重点 翻译史 的第三 阶段 这一时期新思想欲冲破旧思想的桎梏 . 新 旧冲突 1 译论之源 : “ 案本” 与“ 求信” 之下 . 我 国的翻译事业进 入新的历史 时期 . 对马列 主义经典作 品和无 产阶级文学作 品的译介成为译者学者们新 的关注点。 译界 涌现出不少 要 讨论中国传统译论在翻译史各阶段的时代特征 . 绕不 开传统翻 经典作 品. 译论也在百家争鸣的论争中取得了极大发展。而罗新璋 的 译史和 翻译思想 的分期 问题 。对此 . 译学 界尚无定论 / 2 1 “ 案本一 求信一 神似一 化境” 译论 脉络中并 未体现 五四新 文学时期 的翻译 1 . 1 翻译史分期 问题后顾与译论史分期 问题浅析 思想。 目前 译史研究认为传统 翻译史总体上可分 为四个阶段 分别是 : 这一阶段 里译论 主要表现在 : 一、 对翻译 的 目的 、 社 会功能及与社 起于唐终于后周世宗灭佛 的佛经翻译 ; 二、 明末 的传教士及士大夫 会的关 系的讨论 : 傅斯年 的“ 八条 ” 、 郑振锋 的“ 处女与媒 婆” 论; 茅盾指 推动的科技书籍 的翻译和鸦片 战争后 的西学翻译② : 三、 五四新文化运 出文学翻译可促进文 化交流 . 了解 “ 世界各 国人 民的历史传统 和他们 动时期的翻译 ; 四、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 、 至刘宓庆《 现代 翻译理 论》 出 的生活与斗争 ” :鲁迅 、瞿秋白认为翻译 可以促进 中国现代 言语 的形 版 之间的翻译。该书籍 的出版 . 标志着中国翻译活动从传统走 向了现 成 二、 对可译性的探讨 : 郑振铎认为“ 文学可译” , 贺麟以译 诗为例 , 认 代. 学者 开始采用西方翻译 理论来关照我国翻译研究 之后 的翻译 活 为 翻译是 可能的 . 但可译性有 限度 ( 不过都 没有从翻译 理论 角度进行 动不 属于“ 传 统” 范畴 . 不在文章关照范围内 论证 . 只是纯思辨的思考 ) 。 三、 翻译 批评蓬 勃发展 , 译者学者借评论表 译学 界一般认 为 , 从 翻译 高潮看译论史 分期 。 中国传统翻译史 上 达各 自的观点。 例如胡适 、 刘半农 、 罗家伦 、 傅 斯年评 价严林译书 ; 曾虚 经历 了四次翻译高潮 : 佛 经翻译 、 明清科技 翻译 、 清末 民初 西学翻译 、 白以“ 意译 ” 为标 准 , 对译文进行评价 ; 郑振铎评泰特勒 , 瞿秋 白评赵景 五 四“ 新文学 ” 翻译 这四者不完全与传统翻译史四阶段一一对应 这 深。四 、 对 翻译方法 的讨论 : 刘半农 、 茅盾 、 鲁迅 、 艾思奇 、 陈康提倡“ 直 是因为翻译高潮是历史长轴上 的若干个点 . 而翻译 史各阶段的划分跨 译” . 金岳霖提 出“ 译 意” 与“ 译味 ” . 朱 光潜提 出直译 要“ 文从字顺 ” , 朱 度较大。明清科技翻译与清末 民初西学 翻译时 间上相 去不远 内容上 生豪要 “ 逐字逐句译 ” 真可谓百花齐放 有其相似之处 . 可 以认为是一个译史 阶段 的两股高潮 文学 翻译与西学 翻译不 同. “ 求信” 已经不能成为评价 翻译 活动的 1 . 2 “ 案本” 与“ 求信” 的依据 : “ 文质说” 与“ 信达雅” 唯一标准 鲁迅提 出“ 凡是翻译 。 必须兼顾两个方面 , 一则求 其易解 , 一 在中国传统 翻译史 第一阶段—— 佛经翻译期间 . 最重要 的译 论包 则保存原作 的丰姿” l 1 o J . 译文不仅要通顺 . 也要 忠实于原作 。通顺易解 括支谦 的 “ 案本说 ” ( 翻译 的方 法) 、道安 的 “ 五失本三不易 ” ( 翻译 的 是说表 达上“ 顺” 畅流利 . 忠实原 作即指 内容上 可“ 信” 。 “ 信顺 统一 ” 难) 、 彦琮 的“ 八备说 ” ( 译者 的修 养 ) 、 玄奘 的“ 五不翻 ” ( 翻译的障碍 ) 。 无疑 比“ 求信” 更进一步 “ 可 以说 。从一 开始我 国译论 就对 于翻译 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 给予 罗新璋独独对五四新文学时期的译论未作 总结 , 或是因此 阶段 时 重视 . 因而便具有 了初 步的系统性 , 可惜 的是 , 这时还没有建设 翻译理 间跨度不大 . 或是 因论争过多 、 思想 繁杂而不便梳 理 , 然而 , 这 一时期 论的 自觉性 。” 的翻译和译 论具有 重要 的历史意 义。 文学革命和 白话文运动与翻译实 罗新璋用 “ 案本 ” 二 字总结佛经 翻译期 间出现的翻译 思想 围绕 践 的发展相辅相成 . 这是传统 翻译 思想的重大转折 期 . 鲁迅等 的翻译 “ 案本” 思想 的是“ 文质之争” . 当时不 同译者对“ 文” 和“ 质” 持有不 同的 思想 深刻反 映了五四新文学时期译论 的时代特点 。 “ 信顺统一” 也许可 倾向 罗新璋把“ 案本” 列为古代译论时代特征 . 实则 反映了当时翻译 以成 为该 时代 的译论特征 思想的“ 文质” 学说 。在“ 文” 与“ 质” 中, “ 质” ——要求严格 模仿原文句 法—— 的呼声更高。 3 译论新台 阶: “ 神・ 化” 明末清初 的科 技翻译 与清末 民初 的西 学翻译 同属传统翻译史第 传统翻译史的第 四阶段可以说是第三阶段的延 续和发展 。 但 该时 二 阶段 。 罗新璋用“ 求信 ” 概括 了此时的译论 。 科 技翻译 活动中翻译 的 期的译论在相应的时代背景下进入了全新的美 学视 角。 对象 以科技层面知识 为主 . 徐 光启 、 利玛窦 等人探讨 的多是关于 翻译 之前的翻译主要属于宗教 、 科技和人 文知识的范畴 。原作 以知识 的 目的、 功 能以及迫切性 。 陈福康先 生在 《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 中认为 性为主 . 艺术 性不强 。 译者进行译介的 目的在于引进外来思想或技术 。 这一时期 的“ 翻译理论 与爱 国主义结 合 . 实 际上是近代有关译 论 的先 相应 的翻译 领悟 多以讨论 原作 内容 和形式为 主。“ 意”的部分是必须 声” 1 6 ] 。 徐 光启 提出“ 欲求 超胜 , 必须会 通 ; 会通 之前 , 先须翻译 。 ” 者应 的, “ 形” 是否应该保 留 、 如何保 留成为争论 的焦点 , 这就是最初的直译 通过翻译活动 。 贯通中学 、 西学 . 最终达到超胜 的目的。 与意译之辩 了 . 而五 四新文化运动之后 的翻译 中。 文学 翻译 后来居上 , 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也有类似之处 . 翻译活动成 为传 播西方 自然 占据 了主要 地位 。 文 学作 品具有其特殊性 . 尤其是诗歌 , 内容与形式很 科学 、 社会科学知识的媒介 。 不管是科技 翻译还是 西学 翻译 , 其实质都 难割 裂开来 . 之前 的理论 : 案本 、 求信或是信顺统一都不 能解决文学翻 是对 西方 知识 的推介 因而准确 的表达成为 翻译工作 的首要标准 当 译中 出现的问题 中国译论开始跳出对文本本身的关照 , 转 而有 目的 时译论 中影 响最为深远 的当属严 复在《 天演论 》 译 例言里指 出的“
科技・ 探索・ 争鸣
S c 科 i e n c e & 技 T e c h 视 n o l o g y 界 V i s i o n
从罗新璋“ 案本 一求信 一神似 一化境 ” 浅谈译论时代特征
潘 淋青 ( 安 庆师 范大 学外 国语 学 院 , 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