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两极世界的形成

合集下载

两极世界的形成高中历史教案范文演练

两极世界的形成高中历史教案范文演练

两极世界的形成
在二十世纪初期,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已成为主导经济体制。

而大量殖民地、原始社会、封建社会逐渐被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两个营垒:一方是资产阶级国家,另一方是无产阶级国家。

这种两极世界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经济、政治、军事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一、经济因素的作用
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向第三世界国家输送商品和资金,从而使这些国家形成了所谓的“附庸经济体”。

此外,资本主义国家越来越倾向于形成经济同盟,比如欧洲经济共同体、美洲自由贸易协定等,这些同盟极大地促进了资产阶级国家的繁荣。

二、政治因素的作用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稳定有利于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比其他形式的政治制度更加稳定,因此,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与自由更好地发挥了其政治优势。

代表国家利益的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也更加紧密,不存在国家内部矛盾和分裂,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长久发展打下了基础。

三、军事因素的作用
资本主义国家在远古以来就有扩张野心,这种扩张更倾向于以征服、控制其他国家为主。

正是由于美国和苏联作为全球两大超级大国,它们可以随时在全球范围内投入巨额军费,用以维护自身国家的利益和安全。

因此,军事实力可以说是两极世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然,两极世界形成的原因并不仅限于上述几个方面,其他因素比如教育、文化等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可以说,两极世界的形成既是资产阶级国家能力的诠释,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理想的表达。

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两极世界的划分趋于模糊,不同国家之间合作也日益普遍。

这拓展了世界发展的可能性,也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必修1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必修1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1)时间、国家、地点、条约: (2) 性质: (3)影响: 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 它的成立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行动, 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苏联的应对措施
经济: “经互会” (1949)
——对打破资本主义经济封锁起重要作用
军事: 华约的建立
(1955)
性质
结果 ——两极对峙局面
杜鲁门
美国为首的 西方资本 主义国家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 除武装进攻外的一切 家采取了除武装进 敌对行动 苏联为首 攻以外一切手段的 敌对进攻 的社会主 敌对行动,以遏制 义国家 共产主义。
铁幕
1946年,英
国前首相丘吉尔 访问美国,在富 尔敦发表演说, 称苏联进行扩张,“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 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后面,座落着中欧 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 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P120学思之窗
1955 年 华 沙 条 约 组 织 成 立
1949 年 北 大 西 洋 公 约 组 织 成 立 两 极 格 局 最 终 形 成
1、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 部热战的局面。 (1)德国分裂:
背景: ①二战后,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 ②随着“冷战”的开始,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 ③美苏双方未能就德国统一问题达成协议。 分裂: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 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世界政治格局 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 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 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雅尔塔体系
概念:

高中历史必修1笔记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高中历史必修1笔记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一.从盟友到对手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雅尔塔体系:美苏等国首脑通过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所确定的二战后国际关系新体系,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两极格局: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

➢冷战: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

2.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苏联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日益增大。

3.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4.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演说,杜鲁门主义:遏制共产主义。

冷战开始二.美苏冷战1.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恢复经济2.北约:1949年,美英法《北大西洋公约》,是一个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加剧了“冷战”3.经济互助委员会:苏联、保加利亚等,为打破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4.华约:1955年,苏联,波兰,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从此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但美苏没有发生大规模直接武装冲突德国: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支持下,西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朝鲜:美国和苏联以北纬38度线为界,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越南:二战后,越南共产党抗击法国殖民者。

1961年—1973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前言: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对苏联大肆攻击,呼吁西方国家对付苏联。

这次演说发出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的最初信号。

总结: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从战时盟友变为冷战对手2.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3.冷战时期,虽然世界局部地区爆发了热战,但美苏两国间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

❖北约和华约的共同性质是什么?它们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1. 共同性质:两个条约的主要内容都规定了:如果本集团内部任何一个成员国遭受武装侵略,其他成员国必须予以援助,且不排除武力援助。

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

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

显 呈 现 出 缓 和 与 紧 张 、和 平 与 动 荡 并 存 的 局 面 。一 些 地 区 和 国 家 内 部 长 期 以 来 抑
而不发的深层矛盾, 如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爆发, 使世界动荡不安。世界
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 使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从近期
看 , 美 国 仍 将 保 持 世 界 唯 一 超 级 大 国 的 地 位 ,“一 超 多 强 ”的 局 面 还 将 继 续 下 去 。
三 、两 极 格 局 的 终 结
崩溃: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战后存在四十多年的美
苏两极格局崩溃。
原因: 苏联解体是直接原因;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
对比是根本原因; 欧共体、日本的崛起, 成为抗衡美国的力量, 帝国主义阵营开始
瓦解。
影响: 两极格局结束后, 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但天下并不太平, 明
领域已经赶上或超过美国。西欧经济一体化, 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化, 西欧开
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安全政策, 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其次,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战后, 日本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 把发展经
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 并制定了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1955年
以后, 日本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日本的人均国民生
但从长远看,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两极格局的结束与前两次世界格局的演变有所不同。第一, 和平过渡。它的
结 束 是 在 没 有 发 生 战 争 或 世 界 大 战 的 情 况 下 出 现 的 , 是 经 过 长 期“冷 战 ”的 较 量
引起的。第二, 竞争过渡。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欧洲联盟五个力量中心存在

中考历史复习:两极格局的产生和影响PPT课件 人教版

中考历史复习:两极格局的产生和影响PPT课件 人教版

• ②苏联承认了联邦德国政府;
• ③1959年赫鲁晓夫第一次访美。
• 紧张:1961年“柏林墙”的修筑;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 第二阶段
• 时间:60年代-70年代末
• 态势:苏攻美守
• 概况
• 苏:采取积极进攻战略
• 原因:①经济实力同美差距缩小;

②军事实力增强,成为同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三十七、一块砖没有什么用,一堆砖也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是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没法实现。——俞敏洪

三十八、如意算盘,不一定符合事实。——奥地利

三十九、志向不过是记忆的奴隶,生气勃勃地降生,但却很难成长。——莎士比亚

四十、如果失去梦想,人类将会怎样?——热豆腐

四十九、意志薄弱的人不可能真诚。——拉罗什科

五十、梦想绝不是梦,两者之间的差别通常都有一段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距离。——古龙

五十一、得其志,虽死犹生,不得其志,虽生犹死。——无名氏

五十二、所虑时光疾,常怀紧迫情,蹒跚行步慢,落后最宜鞭。——董必武

五十三、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我们不就是生活在梦想中的吗?——丁尼生
• 表现:欧洲:两军对峙;亚洲:扩张(1979年出兵占领阿富 汗),进一步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
• 美:处于守势
• 原因:①经济增长趋缓;

②侵越战争的影响。
• 表现:实行战略收缩(重点:亚洲)。
• 步骤:①1973年结束侵越战争;

②开始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 第三阶段 • 时间:80年代―1991年 • 态势:美国强硬,苏联实行全面收缩 • 概况 • 美:强硬 • 原因: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复苏并待续增长。 • 表现:①争夺第三世界时,打小规模的局部战争; • ②1983年“星球大战”计划。 • 苏:实行收缩 • 原因:①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上比较,落后于美国;②经济困难,

两极世界的形成

两极世界的形成

盐池高级中学教学笔记年月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第一部分:教案内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历史学习,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历史的起点,也是关键。

能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一定的历史思维,决定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好坏。

由于宁夏中考采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合卷,实行开卷考试,考生从历史、地理、生物三科试题中选答一科试题,导致学生对历史往往存在这样一些印象:历史是“副科”;是死记硬背,与现实联系不大;是无用之学……由于初中的基础不扎实,对于高中历史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

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以专题为线索展现历史发展脉络,打破了时空的界限。

这本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

但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形成学习高中历史课程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

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这一体例对教学有以下几点不利:⑴知识系统不完整,同一阶段不同历史现象的联系不紧密;⑵专题之间的跳跃性大,新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⑶专题性的历史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加大;⑷各模块教材之间历史知识的重复。

所以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问题,同时还要考虑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

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深入浅出地把历史知识向学生讲述清楚,并引导他们通过学习活动有所收获,这对历史教师无疑是一个重大挑战。

针对这些挑战,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⑴反复推敲上课怎样开头,怎样结束。

开头要激发兴趣,结束要让人回味。

开头结束都力求短小精干,切忌拖泥带水。

板书演示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

⑵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要使绝大多数都能真懂。

在让学生思考、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

要使优秀生感到一定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

两极世界的形成》说课[1]1

两极世界的形成》说课[1]1

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两极世界的形成》,本课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第1课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本课从三个方面说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两极世界格局的形成。

两极世界的形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关系中世界格局的重要转折点,又是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转变的起点,因此本课有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了解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冷战表现和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理解美苏两国对峙中各自采取的政治、经济、军事措施;就美苏两国在“冷战”状态下的对抗和矛盾的机会对世界和平和国际关系进行深刻分析和理解。

3.重点和难点重点:美苏冷战的表现和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难点:两极格局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二、教法学法1.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辨证思维能力,能较为全面地看待问题,初步具备了查找和收集资料、获取有效信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些都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2.教学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根据学案做好课前预习,初步建立知识体系。

(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整合课本资源,采用情境教学法、阅读指导法,等。

3.学法指导利用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重视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合作性、创造性,促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教学过程通过对丘吉尔的著名“铁幕”演说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铁幕”,“铁幕”演说的目的是什么?使学生了解到战后美苏双方有盟友变为对手的原因是出于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的加剧。

从而导入新课——由盟友到对手一、由盟友到对手(两级格局的形成的背景)利用多媒体显示四则材料,分别是美国、苏联、西欧、和东欧在二战后的状况(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让学生阅读材料,分析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理解美苏两国国际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是两极世界形成的根源。

《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教案:《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内容:《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目标:1.了解两极世界的形成背景;2.掌握两极世界的形成过程;3.分析两极世界的影响与意义。

教学重点:1.了解两极世界的形成背景;2.掌握两极世界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1.分析两极世界的影响与意义;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相关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两极世界的照片或视频片段,引起学生对这一话题的兴趣,并提出导入问题:“你有没有听过两极世界?它是如何形成的呢?”第二步:知识讲解(25分钟)1.呈现并简要讲解两极世界的形成背景和原因,如二战后的冷战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冲突等;2.介绍两极世界的形成过程,包括冷战的持续与对抗、经济体系的崛起与分裂等;3.讲解两极世界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如东西方对峙与冲突的加剧、全球化进程的发展等。

第三步:案例分析(30分钟)选择若干个案例,如柏林墙的建立、古巴导弹危机等,通过分析这些事件及其背后的原因,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两极世界对世界的影响与意义。

第四步:讨论与总结(20分钟)1.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回答导入问题,共同归纳总结两极世界的形成原因和过程;2.分析两极世界对国际关系、政治格局以及全球经济等方面产生的影响;3.总结两极世界的意义和启示,如避免重蹈覆辙、实现多极世界的平衡等。

第五步: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两极世界的形成与意义的论文,并在下节课前交。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知识讲解为主,并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深化学生对两极世界的理解。

通过布置作业,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生对这一话题的学习。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课件(共12张PPT)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课件(共12张PPT)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美苏冷战的根本原因: 意识形态差异的竞争和国家利益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美苏为什么不是热战而是冷战?
1.残酷的二战刚结束,世界人民都不想 再陷入水深火热中,美苏也希望尽快恢 复经济。 2.两国势力均衡,谁都没有必胜的把握。
3.核武器的出现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2、转变的过程
材料二:
──斯蒂芬·安布罗斯《全球主义的兴起》
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
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
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 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
美苏的想法分别是什么?
——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1946年)
他们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演说词(部分):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
〔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 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 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 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 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 都城……(西欧)不仅以 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 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 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 控制。
Hale Waihona Puke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遏制共产主义 铁幕
强烈谴责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美苏从盟友到对手的演变过程:
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
战后西欧日本等国的衰落,美苏国力增强
两国争当世界霸主
丘吉尔“铁幕演说”和“杜鲁门主义” 出台
(2)世界主要国家力量的对比
西欧 消耗兵力、财力
衰落
美国
大发战争财
企图成为 世界霸主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课件(21张ppt)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课件(21张ppt)

2、表现:
冷战
欧洲:德国分裂(1949) 亚洲:朝鲜半岛分裂(1948)
(重点欧洲) 美洲: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
热战
(重点亚洲)
亚洲:朝鲜战争(1950 — 1953) 亚洲:越南战争(1961—1973)
3、影响:
(1)积极: ①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世界总体保持和平; ②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③亚非拉国家掀起了不结盟运动,促进第三世界崛起。
(2)消极:
①恶化了国际关系(两大阵营对峙); ②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③局部战争不断,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
探究: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三者之间的关系
①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 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②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从属于雅尔塔体系; ③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 “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界各地有驻军;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并拥有占世界3/4的黄金储备量。
杜鲁门称:“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 家比它强大。 ……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 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材 事实料力仅3次:主于要(美苏国国联;家二苏战军政后驻治)扎拥在力有欧量世亚界许对上多比最地强区发大;生的19陆变49军年化,苏整联个爆军
高二历史复习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一、课标及其解读
【课程标准】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重点难点】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原因 美苏“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 基础知识梳理
【时空坐标】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

二、美苏“冷战”
1、苏联的“对应”措施 (1)、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 会 (2)、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2、“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影 响
(1)、德国分裂 (2)、朝鲜分裂 (3)、越南战争 (4)、古巴导弹危机
本课要旨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从战时盟友到“冷战”对手 2、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级格局的形成 3、 “冷战”时期,虽然世界局部地区爆发了热战,但美苏 两国并没有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原因 日本经济的崛起 2、表现 20世纪80年代,日本仅次 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 大国,并开始谋求政治大 国地位
3、影响 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 鼎立的局面,有力冲击着 两极格局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原因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从殖民地统治下相继获得 独立,新 3、标志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不结 盟运动正式形成 4、发展 20世纪70年代开始,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 务;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 5、影响 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标志着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一支新的 国际力量,有力的冲击着两级格局
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原因 (1)、美苏实力下降 (2)、世界多方力量的崛起
2、表现 (1)、欧洲走向联合,欧共 体到欧盟 (2)、日本的崛起 (3)、俄罗斯力量的壮大 (4)、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 中国力量的壮大
三、多极化趋势下的国际关系
1、特征 和平与动荡并存 2、原因 (1)、东西方力量对比出现失衡, 导致国际上出现了一系 列新冲 突和矛盾 (2)、美国力图构建以它为首的 单极世界,不断在世界上推行 其霸权政策 (3)、多方力量的制约 3、当前世界发展的两大主题 和平与发展

两极世界的形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课件

两极世界的形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课件
——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 南(1946年)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 修一】 (共43 张PPT )
第2课5课 两极两世极界世的界形的成形【成人【教人版教高版中高历中史历必史修必一修】一优】秀(pp共t4课3 件张PPT )
材料二:杜鲁门总统继任总统后,继续实现罗斯福的 “世界蓝图”,1945年12月29日在他致国会的咨文中郑 重宣布:“胜利已经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 领导世界了。”
“美国今天是一
个强大的国家,没 有任何一个国家比 它强大。……这意 味着,我们拥有这 样的力量,就得挑 起领导的担子并承 担责任。”
——杜鲁门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 出“欧洲复兴计划”。从1948年 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基本 为西欧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 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 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 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 慷慨的举动。
军队 陆军位次
海军战舰
19 1230多万人 资本主义世界
第1位 765艘
航空母舰
超重型轰炸机
重型轰炸机
第2课5课 两极两世极界世的界形的成形【成人【教人版教高版中高历中史历必史修必一修】一优】秀(pp共t4课3 件张PPT )
军费开支
7艘 0架 22架 12亿美元
30艘 2865架 11065架 90多亿美元
第2课5课 两极两世极界世的界形的成形【成人【教人版教高版中高历中史历必史修必一修】一优】秀(pp共t4课3 件张PPT )
材料二:苏联是战胜希特勒德国的主要力 量,苏联在反侵略战争中锻炼出了一支数量 最多、战斗力最强、技术装备精良的军队。 1945年,苏军增到近1140万人。1943— 1945年每年平均生产12万门炮、19390万 发炮弹、3万辆坦克、4万架飞机,这些数字 仅次于美国,但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图解(思维导图+微试题):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图解(思维导图+微试题):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人教新课标)
两极世界的形成【思维导图】
【微试题】
1.(2014·北京高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

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组织 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答案:B
2.“1947~1948年间,西方国家决定在德国的占领区合并成一个经济统一体,并在这个统一体和它们在柏林的占领区发行一种新马克”。

西方国家的这种做法( )
A.揭开了美苏“冷战”序幕B.加速了德国的分裂
C.促进了欧共体的发展D.维护了德国的统一。

《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以高中历史教材为基础,主要涵盖了“两极世界的形成”这一历史事件。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局势变化,资本主义世界的两极对立,苏联对外扩张和共产主义国家的崛起等内容。

本章内容涵盖广泛,涉及时间跨度长,重要性程度高,对于学生了解国际关系发展历程,理解世界格局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变化,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的两极对立,理解苏联对外扩张和共产主义国家的崛起等内容。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分析不同政治体系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思考世界格局变迁的原因和趋势。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国际关系发展的探究和思考,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变化,资本主义世界的两极对立,苏联对外扩张和共产主义国家的崛起。

难点:如何理解资本主义世界的两极对立,分析苏联对外扩张的动因和后果。

四、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合作完成阅读任务,讨论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2.图表分析法:通过制作图表,帮助学生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掌握事件发展脉络。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不同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思考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Step 1:导入新课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变化,引出“两极世界的形成”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学习历史事件1.学生阅读相关教材内容,了解资本主义世界的两极对立,苏联对外扩张和共产主义国家的崛起等事件。

2.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不同政治体系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分析苏联对外扩张的原因和后果。

Step 3:图表制作与分析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制作关于资本主义世界的两极对立和苏联对外扩张的历史事件图表,帮助理清事件发展脉络。

Step 4:合作学习与展示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相关任务,展示图表分析结果和讨论结论,共同探讨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基础练习】《两极世界的形成》(历史人教必修1)-1

【基础练习】《两极世界的形成》(历史人教必修1)-1

《两极世界的形成》基础练习一、单选题1.二战后初期,西方盟国对在德国实行的“非工业化政策”进行反思,他们指出:“在两次世界大战间隔的时期内,德国在欧洲市场上的强大地位并不是体现于它对欧洲经济的主宰,而是反映各国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对许多国家来说,德国在正常的年代里,既是最重要的供货国,也是最重要的接受货国。

”其主要目的在于( )A. 重建世界经济秩序B. 化解法德之间固有矛盾C. 扶植德国对抗苏联D. 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2.马歇尔在这一拯救工作中所付的努力,中国人会——的确是热诚地——感谢他。

美国和世界应该感谢马歇尔所从事的相当重要的服务。

这是美国的民主力量、原则、威信,在战后的一项重大事件中,第一次被用来作为建设和完善的模式。

据此,当时马歇尔的政治意图是()A. 以美国政治体制来实现中国的和平B. 制造亲民形象以掩盖美国扩张真相C. 将西欧作为实施马歇尔计划的基地D. 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的步伐3.帕尔默的《现代世界史》写道:“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

”美国取得上述成果的措施客观上()A. 把欧洲纳入美国的经济势力范围B. 奠定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C. 直接导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D. 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4.1947年3月,美国总统发表国情咨文。

要求美国国会向希腊、土耳其提供经济援助以防止当地发生革命,并派遣军事人员保卫“自由制度”。

这一现象反映了()A. 希腊、土耳其触犯了美国利益B. 美国首次公开自己的霸权意图C. 战后大国间的合作关系破裂D. 美国开始大规模援助西欧国家5.1946年4月,杜鲁门发表演讲:“我们应该帮助别人,因为我们懂得,我们不能在一个经济停滞的世界中分享繁荣。

我们应该帮助别人,因为经济困扰无论现在世界哪一个地方,都是暴力政治的孳生地。

我们应该帮助别人,因为我们觉得,向正在医治因对付我们的共同敌人而遭受损伤的朋友和同盟仲出援助之手是正确的。

【新步步高】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八单元 32 两极世界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新步步高】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八单元 32 两极世界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学案32两极世界的形成[课标要求]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一、从盟友到对手1.背景(1)雅尔塔体系的形成①形成:二战后期,形成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

②实质:美苏两分天下。

③作用: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世界主要国家实力的变化①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②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

(3)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2.“冷战”开始(1)信号: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2)标志: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3)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易混易错]二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制的确立,只是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并不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完全形成。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深化探究]材料一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丘吉尔1946年3月5日演说材料二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重大责任落到了我们身上。

——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美国国会的演说思考(1)材料一中丘吉尔所说的“铁幕”是怎样降落的?为什么说这些国家“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2)材料二中杜鲁门所说的“两种生活方式”是指什么?丘吉尔和杜鲁门的演说在观点上有何相同点?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军队在打击德国法西斯过程中进入东欧一些国家。

因为这些国家在苏联的帮助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2)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高中必修一两极世界的形成27页PPT

高中必修一两极世界的形成27页PPT
高中必修一两极世界的形成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55、 为 中 华 之 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铁幕
1946年,英
国前首相丘吉尔 访问美国,在富 尔敦发表演说, 称苏联进行扩张,“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 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后面,座落着中欧 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 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冷战 “冷战”泛 指美苏之间除 了直接交战即 “热战”以外的 一切敌对行 丘吉尔在杜鲁门陪同下前往富 动,包括相互 尔敦发表《和平砥柱》演说。 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 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 发动代理人战争等。一般认为丘吉尔的《和 平砥柱》演说是“冷战”的第一枪。
美国驻苏联代办: 乔治凯南
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说
“美国今天是一 个强大的国家,没 有任何一个国家比 它强大。……这意 味着,我们拥有这 样的力量,就得挑 起领导的担子并承 担责任。” ——杜鲁门
美国总统哈瑞杜鲁门
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 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 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一 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这就是“杜 鲁门主义”。它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 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正式 开 始。
1954年,越南
北方解放。图为胡 志明(中)到达巴 黎同法国谈判越南 独立问题。
更多资源 更多资源
1965年,美国海
军陆战队在越南岘港 登陆。
↑越南南方解放军围攻西贡 军队别动营。 ← 1966年美国飞机轰炸河内。
1973年,
美国同越南北 方政府在法国 巴黎签订停战 协定。
帝国主义力量严重被削弱 条件 在东欧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苏军的协助 民主改革 二 战 后 欧 亚 社 会 主 义 国 家 示 意 图
马歇尔计划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
务卿马歇尔借出席哈佛大学 毕业典礼并接受名誉学位的 机会,提出美国帮助欧洲复 兴的建议,即“马歇尔计划”。 讨论马歇尔计划的经济会议 于7月12日至15日在巴黎举行, 除苏联及其东欧盟国以及西 班牙外的16个欧洲国家参加 美国国务 了会议。 卿马歇尔。
1948年,美国策动了联邦德国的成立,苏联支持下
也建立了民主德国。图为东西柏林分界线——柏林墙。
眺望封锁墙外的亲人
柏林墙封网瞬间,一东 德士兵突然逃往西德。
柏林墙
柏林墙的正式名称叫“反法西斯防卫墙”,是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冷战的产物。二战后,德国 作为战败国,被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柏林 也分别被美、英、法、苏划分为四块占领区。1961 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决定对封锁西柏林四周的边 界,随后关闭勃兰登堡门。并开始在分界线上修建 水泥板墙、水泥墙、铁丝网、碉堡、壕沟、铁栅栏 等隔离措施,总长达169.5千米,通称“柏林墙”。 . 1964年,柏林墙建成,柏林被一分为二。
经互会
为了与西方咄咄逼人的经 济封锁和遏制政策相抗衡,19 49年1月,苏、保、匈、波、 罗、捷六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 的经济会议上协议成立经济互 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同 年4月,该组织正式宣布成立, 总部设在莫斯科。经互会的宗旨是,通过经 济互助、技术合作和交流经验,促进会员国 的经济发展。
工作人员将北约的标志安放在捷克 首都布拉格议会大楼内
第1课 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导 言
“二战”结束了,人类是否迎来了真正 的 和平?昔日的盟友关系能否维持长久?什么 是“冷战” 、“热战”? “杜鲁门主义”、 “马歇 尔计划”是怎样提出的?“北约”、“华约” 是 怎么回事? 德国、朝鲜分裂,古巴导 弹危机又是怎么造成的?下面我们将 对此展开探究。也许我们由此可以感悟到在
工作人员将北约的标志安放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议会大楼内
1955年,苏联和东欧
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 《友好合作条约》,被通 称为“华沙条约”,根据这 个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 织。
1949年,美国等12国
的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 订了《北大西洋公约》, 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 织。图为12国代表集会签 约。
二、“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1、德国分裂 、 2、朝鲜分裂 、 3、侵越战争 、 4、古巴导弹危机 、
1948年,西方Βιβλιοθήκη 家将在德国占领区合并,实行货币改革。苏 联切断西方占领区同西柏林间的 水陆交通,并发行了新货币,这 就是“柏林危机”。这是“柏林危 机”时的空运。
美国力图分裂德 国,把西德纳入美国 的全球战略中。这是 美国总统杜鲁门。
“二战”后,美国拥 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 与军事力量。军事上, 美国不但垄断了原子弹, 还拥有1200多万军队, 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 美国白宫 艘其他战舰;在世界各 地建立了近500个军事基地。经济上,美国 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 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 体系。 美国还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再 见
看一看 想一想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 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 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 称 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美国是慈善家吗?马歇尔计划要解决欧洲什么问题? 美国实行此计划想达到什么目的?其根本目的又是 什么? “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有什么 联系和区别?它有没有进步作用?针对“马歇尔计 划”的实施,苏联有什么反应?
一、美国的“冷战”政策
1、“冷战”兴起的背景:
二战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战争中美苏联盟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 苏联实力和影响力引起西方国家不安 雅尔塔体系形成 (内容、影响)
2、“冷战” 目的:遏制共产主义
杜鲁门主义 政治 助东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 华沙条约组织
表现
经济 马歇尔计划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苏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战后初期,苏联 总兵力接近美国,建 立有强大的军事工业, 仅作战飞机的年产量 就达40,000架,苏军驻 扎在欧亚许多地区。 在战争中,苏联大大 扩展了疆土,解放了 大片东欧领土。苏联 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 国抗衡的大国。
在那里我们没有投资要去捍卫, 在那里我们没有投资要去捍卫,没 有确实存在的贸易会丧失, 有确实存在的贸易会丧失,也几乎 没有公民要去保护, 没有公民要去保护,更几乎没有文 化交流要维持。我们唯一同他们有 化交流要维持。 利害关系的不是我们已有的东西, 利害关系的不是我们已有的东西, 而是我们所希望的东西。 而是我们所希望的东西。
四国分区占领柏林及1961—1990年的柏林墙示意图
1950年,美国
打着联合国的旗号 侵略朝鲜。图为 “联合国军”在朝鲜 登陆。 朝鲜人民军反坦克部队向 美军坦克开炮。
1953年7月27日,
朝鲜停战签字仪式 就在板门店举行。 板门店共同 警卫区。图中前 排的铁皮房就是 军事停战委员会 谈判会场,朝鲜 军事分界线横穿 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