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2.10《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同步练习北师大版
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一、澶渊之盟1.北宋的建立:960年,赵匡胤(即宋太祖)建立宋朝,定都汴京(又称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
后统一了中原和南方的广大地区。
2.辽的建立: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并于916年建立契丹政权,后改国号为辽,定都上京。
他就是辽太祖。
3.澶渊之盟(1)背景:北宋建立后,宋辽之间一直处于战争状态。
1004年,辽军进攻北宋的澶州城,后宋真宗率军亲征,重挫辽军。
(2)时间:1005年。
(3)主要内容: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
(4)影响: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但是澶渊之盟毕竟是宋辽实力均衡的产物。
此后,双方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二、宋夏和战1.西夏的建立:1038年,党项族的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
2.宋夏的战:西夏与北宋多次发生战争,破坏了双方的正常贸易,北宋中断对西夏粮食供应。
3.宋夏的和:1044年,双方订立和约,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三、碰撞中的融合【问题1】有关澶渊之盟的评价。
观点一:史书记载,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
认为宋辽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
观点二:澶渊之盟规定宋要给辽“岁币”,而这些都要由宋朝的百姓负担。
认为澶渊之盟对宋朝是屈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很不利。
两种观点哪个正确?你认为对澶渊之盟应当怎样评价?探究:两种观点都正确,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问题2】采用表格方式表述历史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请你设计一份“辽、西夏、北宋建立的简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答案见后)一、单项选择题1. 右图是上京遗址。
据文献记载,上京是契丹建国之初设立的都城,也是我国古代漠北地区的第一座都城。
契丹政权的建立者是()A. 元昊B. 朱温C. 耶律阿保机D. 赵匡胤2. 右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
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
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A. 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B. 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C. 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D. 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统一3. 银川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凤凰城”的美誉。
银川在古代称为兴庆,它曾是下列哪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的都城?()A. 吐蕃B. 南诏C. 西夏D. 渤海国4. 历史上很多少数民族首领都对民族交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夫西夏声明文物,诚不能与宋相匹,然观其制国书、厘官制、定新律、兴汉学、立养贤务……彬彬乎质有其文,固未尝不可与辽、金比烈!”材料中所评价的民族首领属于()A. 契丹族B. 羌族C. 女真族D. 蒙古族5. 《宋史》中记载:“夏之境土,方二万余里,其设官之制,多与宋同。
朝贺之仪,杂用唐、宋,而乐之器与曲则唐也。
”材料反映了西夏()A. 仿效唐宋制度B. 向宋朝臣服C. 创制了文字D. 全面汉化6. 辽、宋、西夏时期,是民族交融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通过下面两幅图片可知,辽与西夏在向汉族学习的过程中()A. 创制文字B. 发展经济C. 改革官制D. 定制法律7. 金庸在其小说《天龙八部》中有一段描写丐帮帮主乔(萧)峰与群雄惨烈相斗的文字,导火索是群雄发现了乔(萧)峰是契丹人的身世。
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 丐帮帮规不允许契丹人做帮主B. 当时契丹与北宋冲突加剧,双方处于战争状态C. 因为乔(萧)峰欺骗了大家D. 有人嫉妒乔(萧)峰,想找借口把他除去8.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观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选择题1.契丹在10世纪初建立政权,雄踞中国北方,与北宋并立。
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A. 吐蕃B. 西夏C. 辽D. 金2.“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
材料中的“首领”是指()A. 松赞干布B. 元昊C. 完颜阿骨打D. 耶律阿保机3.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少数民族领袖,他于1038年自立为帝,国号“大夏”,定都兴庆府。
他来自于( )A. 契丹B. 女真C. 党项D. 突厥4.元昊仿效唐宋制度,采取的治国措施有()(1)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2)鼓励垦荒(3)发展农牧经济(4)创制文字A. (2)(3)B. (1)(2)(4)C. (1)(2)(3)(4)D. (1)(3)(4)5.1004年,辽军大举伐宋,直逼东京,宋危在旦夕。
当时,劝说宋真宗亲征打败辽军的宰相是()A. 魏征B. 岳飞C. 寇准D. 赵构6.与北宋达成“澶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A. 辽B. 西夏C. 金D. 蒙古政权7.斯塔夫里阿诺斯是这样说到宋朝的: “甚至每年向游牧民'送礼', 这实际上是变相的纳贡。
”接受北宋“送礼”的政权有()A. 1个B. 两个C. 三个D. 四个8.有时候历史的进步与发展就是在妥协中完成的,谈判议和不失为一种特殊形式。
下列各项中,不是宋辽之间、宋夏之间“议和”的共同点的是()A. 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B. 大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C. 各政权之间形成长期对峙局面D. 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9.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 其中歌词“将舟船暂驻中流, 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A. 寇准B. 宋真宗C. 宋高宗D. 明太祖10.“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100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
材料反映的是澶渊之盟的()A. 背景B. 目的C. 内容D. 影响11.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A. B. C. D.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和议”共同点的是()A. 缓解了双方的战争状态B. 宋朝都需交纳“岁币”C. 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D. 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13.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及女真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测试: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知能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契丹族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契丹族居住在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过游牧生活B.契丹族有自己的文字C.统一契丹各部的首领是耶律阿保机D.契丹政权建立后,定都上京2.“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一文字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A.阿保机B.元昊C.阿骨打D.赵构3.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①辽——契丹族②西夏——元昊③李世民——党项族④北宋——赵匡胤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歌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A.寇准B.宋真宗C.宋高宗D.明太祖5.右图中的回銮碑又叫契丹出境碑,坐落于河南濮阳县城,是记载澶渊之盟的唯一实物。
下列对澶渊之盟的分析和认识,正确的是()①宋辽关系史上由战到和的转折点②北宋政府牺牲人民利益换取苟安局面的产物③客观上维持了长久和平④暴露了北宋统治的腐败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6.澶渊之盟后,宋辽边界“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
这说明()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削弱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C.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7.在探究宋辽、宋夏的和战关系后,小明同学列出了四个提纲,其中不正确...的是()A.北宋送辽岁币B.北宋与辽订立澶渊之盟C.北宋送西夏岁币D.北宋向西夏称臣8.归纳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对宋辽、宋夏之间“议和”归纳比较后,下列哪一项不是..它们的共同点()A.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B.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9.为了写一篇论文,刘刚查找了与“契丹的兴起”“陈桥驿兵变”和“辽、宋、夏的和战”有关的书籍。
他的论文题目可能是()A.民族政权的并立B.国家的统一C.民族政权的繁荣D.中华大家庭的团圆二、材料分析题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时练习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时练习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契丹皇帝圈下: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材料反映的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A.宋夏和议B.澶渊之盟C.宋金和议D.陈桥兵变2.读图,对中国相关朝代(政权)的内容描述正确的是()A.甲朝和北魏进行淝水之战并大败北魏,使江南地区免遭摧残B.乙政权与北宋澶渊之盟后,出现了100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C.丙政权对南宋称臣、割地、缴纳岁币等,双方形成对峙局面D.丁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鲜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3.“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太大的面子。
……且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物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算的。
”材料主要说明“澶渊之盟”()A.是一个完全平等的盟约B.使宋辽出现了和平交流的局面C.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D.完全消除了宋辽间的民族隔阂4.《旧唐书》记载“……居潢水(西拉木伦河,为西辽州(渊)河北源)之南,黄龙(吉林省吉林市的高句丽山城)之北,鲜卑之故地,在京城东北五千三百里。
东与高丽邻,西与奚国接,南至营州,北至室韦。
……逐猎往来,居无常处。
”材料中记述的是()A.契丹族B.党项族C.女真族D.蒙古族5.建立辽和西夏政权的少数民族分别是()A.契丹族、党项族B.汉族、契丹族C.回族、汉族D.党项族、契丹族6.北宋在边境地区设立榷场,与少数民族进行经济交往,即以中原地区的茶叶、丝绸、瓷器等来换取少数民族的优质马、牛、羊等。
这反映了()A.宋朝的财政来源主要依靠边境贸易B.宋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先战后和C.民族交往促进宋朝商业经济的繁荣D.经贸往来是民族交往的重要途径7.“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2023年春部编版七下历史: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同步训练(含答案解析)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同步训练1.榷场是宋辽金元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所设的互市市场。
场内贸易由官吏主持,除官营贸易外,商人须纳税、交牙钱、领得证明文件(关子、标子、关引等) 方能交易。
宋太宗在公元977年后在镇、易、雄、霸等州设榷务同辽贸易,辽也在南疆设榷场同宋贸易。
南宋与金在边境设立榷场,贸易比较发达。
元灭宋前,双方也于边境设榷场贸易。
从材料中获得的信息是()A.榷场是在澶州之盟之后建立起来的B.澶州之盟促进宋辽百余年的和平相处C.南宋与金在榷场的贸易要高于北宋与辽D.榷场设立促进了民族政权边境贸易2.清朝文士袁枚曾赋诗《澶渊》,诗云:“路出澶河水最清,当年照影见东征……一角黄旗万岁声……行人立马秋风里,懊恼孱王早罢兵。
”诗中东征的“万岁”、“孱王”就是宋真宗。
袁枚在诗中懊恼宋真宗“早罢兵”,正是基于澶州之战是在令人扼腕痛惜的情况下签订了屈辱条约。
签约前的战情是()A.宋朝皇上御驾亲征,宋军击毙辽国大将,士气大振B.宋朝士族率豪族衣冠南渡,大量南迁农民安居乐业C.宋朝皇帝战前巡幸蜀地,羽林军竟作乱,皇威扫地D.宋朝皇帝避实击虚,转战半个中国,勤王之师大盛3.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蕃于穷漠凯哥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
”这反映了当时政府A.渴望收回幽云地区B.崇武抑文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D.重文轻武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辽、西夏)‘送礼’……(‘送礼’)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
”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①“送礼”指的是北宋给辽、西夏岁币①宋朝皇帝向两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经济富庶①“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其致命弱点之一①“送礼”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边境的安定和双方的贸易往来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①5.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中的人物身份复杂:萧峰是契丹人、段誉是大理人、虚竹是大宋人,还有西夏公主、吐蕃王子等。
2019-2020年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练习题第一百篇
2019-2020年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练习题第一百篇第1题【单选题】据史料记载,1000年前的北宋都城“人口过百万、富华甲天下”,是当时的世界第一都市。
北宋的都城是( )A、长安B、开封C、洛阳D、北京【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屠洪刚的一首《精忠报国》唱得我们热血沸腾。
这首歌曲描写的历史人物是( )A、寇准B、岳飞C、杨业D、戚继光【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五代十国中,五代相继统治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江南地区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建立西夏国的党项族属于哪个少数民族一支( )A、匈奴族B、回纥族C、契丹族D、羌族【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右图人物是我国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世代流传。
他是( )A、文天祥B、戚继光C、郑成功D、岳飞【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能正确映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 )A、B、C、D、【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如果你想考查辽与西夏的历史(参照下图的西夏王陵图),你会去今天的( )A、开封和宁夏B、辽宁和银川C、杭州和宁夏D、甘肃和宁夏【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澶渊之盟在客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A、削弱了契丹势力B、维持了长期和平C、消除了民族矛盾D、加速了北宋灭亡【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英国著名的经济史学家麦迪森写道:“早在公元10世纪时,中国人均收入就已经是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国家,而且这个地位一直持续到15世纪。
”这期间,被金灭亡的汉族政权是( )A、辽朝B、北宋C、西夏D、南宋【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下列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①北宋②契丹③西夏④金⑤南宋A、②①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①④③⑤D、①②④③⑤【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下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北宋与同时期少数民族关系的缩影。
北师大版历史七下《辽、西夏与北宋并立》word同步测试
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同步测控名师导航•要点导学1•北宋的建立和统一后周大将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稳定了内部政局。
但是在宋的辖区外,北边有劲敌辽朝和辽朝控制下的北汉,南方有吴越、南唐、南汉、后蜀等割据政权。
宋太祖赵匡胤和其弟太宗赵光义采取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方略,用20年的时间平定了十国,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
至此,安史之乱以来200多年的封建军阀割据局面基本上结束了。
北宋的统一,为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但是,北宋的统一只是局部统一,在中国范围内,同时存在着辽、西夏、大理、吐蕃、西州回鹘、黑汗和以后的金、西辽等政权。
直到元朝统一之前,始终处于宋辽或宋金两大政权对峙,更多的政权并存的局面,分裂状态并没有结束。
北宋统一中原和南方的原因:长期分裂战乱,人心向往统一。
南方和中原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也要求消除成为障碍的割据政权。
周世宗的改革和统一战争,为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为统一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宋太祖、宋太宗制定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策略,有利于统一战争的顺利进行。
从对手来看,南方割据政权国小力弱,又大都腐败,北方的辽国则陷入内乱不已、无暇外顾的困境,这都给北宋的统一战争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
2澶渊之盟内容:维持旧的边界状态,仍以白沟河为界;双方各守边界,不得相互侵犯;约为兄弟之国,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圣宗为弟,尊萧太后为叔母;宋每年送给辽岁币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
宋以屈辱的妥协和钱财换得了辽从中原撤军。
影响:对辽来说,掩盖了当时不利的军事局面,以体面的形式从中原撤军,达到了掠夺的目的,并且以条约的形式固定每年获得中原的钱财。
对北宋来说,尽管免除了战争,赢得了北方安定的局面,但政治经济代价高昂,政治上北宋签订了屈辱性的不平等条约,经济上背负了财政包袱,这必然要加重对人民的剥削。
但是这个条约从整个中华民族的高度来看,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双方长达百余年的稳定局面,有利于双方人民安定地生产、生活,有利于边境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同步练习(学生版加教师版)
A.契 丹 族
B.匈 奴 族
D.议 和 后 ,宋 夏 边 界 贸 易 兴 旺
C.鲜 卑我 国 古 代 民 族 政 权 并 立 的 时 期 ,在 这 一 时 期,我 国 各 民 族 之 间 的 经 济 文 化 交 流 尤 其 活 跃。 8.下图反映辽、宋、西夏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
A.并 立 的 民 族 政 权
B.自 由 的 社 会 风 气
C.融 洽 的 民 族 关 系
D.统 一 的 民 族 国 家
9.“天发一矢 胡 无 酋,河 冰 亦 破 沙 水 流。 欢 盟 从 此 至 今 日 ,丞 相 莱 公 功 第 一 。”这 是 王 安 石 所 作 《澶 州 》一
A.都 在 同 一 区 域 建 立 政 权 B.都 是 由 同 一 民 族 建 立 的 政 权 C.都 与 中 原 文 化 联 系 密 切 D.都 受 到 少 数 民 族 的 影 响
B.女 真 族
C.汉 族
D.党 项 族
2.“统 契 丹,建 政 权,都 上 京,为 太 祖。”这 段 文 字 所 描
述的历史人物是
(C )
A.松 赞 干 布
B.元 昊
C.阿 保 机
D.阿 骨 打
3.右图是 被 世 人 誉 为 “神 秘 的 奇
迹”“东 方 金 字 塔 ”的 西 夏 王 陵 ,
是 中 国 现 存 规 模 最 大、地 面 遗
述的历史人物是
( )
A.松 赞 干 布
B.元 昊
C.阿 保 机
D.阿 骨 打
3.右图是 被 世 人 誉 为 “神 秘 的 奇
迹”“东 方 金 字 塔 ”的 西 夏 王 陵 ,
是 中 国 现 存 规 模 最 大、地 面 遗
2020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练习题
4.3.2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练习)一、选择题:1.1038年少数民族首领元昊建立的政权在右图A、B、C、D中的哪一处( C )2.10世纪初,定都上京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鲜卑 B.契丹C.女真 D.蒙古3.如果你想考察辽和西夏的历史,你会去今天的( ) A.杭州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B.辽宁省和银川市C.杭州市和银川市D.辽宁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4.下列各项按政权建立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北宋、辽、西夏 B.北宋、西夏、辽C.辽、北宋、西夏 D.辽、西夏、北宋5.下列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①杯酒释兵权②契丹建国③“澶渊之盟”④元昊称帝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6.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 A.西夏 B.金 C.辽 D.元7.1004年,辽军大举进攻北宋,其中主张坚决抵抗的是( ) A.寇准 B.宋真宗 C.李纲 D.宋钦宗8.“澶渊之盟”前北宋对辽采取的主要政策是( )A.防御 B.进攻 C.和亲 D.投降9.下列属于“澶渊之盟”内容的是( )A.辽皇帝接受北宋的册封 B.辽每年给北宋茶叶和白银C.北宋向辽称臣 D.北宋每年给辽绢和银10.宋和西夏达成和议后,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①增加了中原人民的经济负担②促进了宋与西夏的和平交往③推动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④北宋获得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11.宋辽、宋夏议和的共同点不包括(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C.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反映了宋朝统治的积贫积弱12.耶律阿保机和元昊的相似之处有( )①都是少数民族首领②都建立了本民族的政权③都向汉人学习④都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13.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各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C )二、非选择题: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年七年级历史下册课后培优练(部编版)含答案
第7课辽、西夏北宋的并立本课重点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本课难点尊重历史时序,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1.(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图是有关民族政权并立存在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A.①④③②B.①②③④C.③④①②D.②③④①2.(2021·安徽·七年级课时练习)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前()A.北宋与辽的征战B.北宋与金的征战C.北宋与西夏的征战D.南宋与辽的征战3.(2021·广东·七年级课时练习)元昊建立西夏,定都城于()A.上京B.咸阳C.兴庆D.杭州4.(2021·广东·七年级课时练习)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A.辽B.西夏C.金D.元朝5.(2021·安徽·七年级课时练习)1005年,达成“澶渊之盟”的双方是()A.辽与西夏B.辽与金C.辽与南宋D.辽与北宋6.(2021·安徽·七年级课时练习)判断以下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依次是()A.辽、西夏、金B.西夏、北宋、辽C.金、辽、北宋D.金、西夏、南宋7.(2021·广东·七年级课时练习)辽与西夏国力不断增强的共同原因是()A.军队规模庞大,武力强大B.创制汉字C.学习中原文化,发展生产D.汉人迁入8.(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图所示的是青牛白马的故事,反映的是关于契丹族起源的传说。
你知道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并建国的契丹族首领是谁吗()A.赵匡胤B.阿骨打C.元昊D.耶律阿保机9.(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④的特征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10.(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由图中的契丹货币和西夏货币我们可以看出,契丹和西夏()A.都在同一区域建立的政权B.都是由同一民族建立的政权C.都与中原文化联系很密切D.都是由北宋政府统一印制发行11.(2021·湖北湖北·中考真题)“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这是古代史书中对榷场的描述,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习题卷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习题1(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习题卷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习题1(含答案)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单项选择题1.辽和西夏分别由哪个民族建⽴? ( )A.契丹族、党项族B.汉族、契丹族B.回族、汉族 D.党项族、契丹族2.京剧《澶渊之盟》是⼀出历史故事剧,其中歌词“将⾈船暂驻中流,寡⼈要⼀观黄河夜景”中的“寡⼈”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A.寇准B.宋真宗C.宋⾼宗D.明太祖3.宋辽战争的直接起因是()A.辽兵南下掠夺B.宋军为夺取幽云地区C.辽国需要岁币D.宋真宗懦弱⽆能4.“(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户休养⽣息,⼈⼈安居,不乐战⽃”(苏辙:《栾城集》)。
出现该局⾯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融合加强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C.宋辽订⽴澶渊之盟D.岳家军的抵抗5.澶渊之盟之后,宋辽边境“⽣育蕃息,⽜⽺被野(遍地),戴⽩之⼈,不识⼲⼽(战争)”。
这说明()1A.北宋的军事⼒量遭到极⼤的削弱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C.北⽅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D.宋辽双⽅建⽴了平等友好的关系6.下图是中国某⼀时代的形势图。
从图⽚内容判断,该图的主题最可能为()A.春秋的尊王攘夷B.秦朝郡县制的推⼴C.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存D.元朝民族融合7.下列不属于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之间“议和”的共同点是()A.结束了双⽅⼤规模的战争状态B.导致南北对峙局⾯的形成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D.客观上有利于双⽅和平相处8.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①北宋建⽴②澶渊之盟③阿保机建⽴契丹国④元昊称⼤夏国皇帝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2⼆、⾮选择题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宋皇帝谨致誓书⼤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守欢盟,以风⼟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万匹,银⼀⼗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送⾄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死时,辽朝⼤⾂集会致哀,辽道宗说:‘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户休养⽣息,⼈⼈安居,不乐战⽃。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北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第七十八篇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北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第七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赵匡胤是通过下列什么事件建立北宋政权的( )A、靖难之役B、陈桥驿兵变C、鸿门宴D、农民起义【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朝代更替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A、秦朝﹣唐朝﹣西汉﹣隋朝B、秦朝﹣西汉﹣唐朝﹣西晋C、秦朝﹣西汉﹣北宋﹣唐朝D、隋朝﹣唐朝﹣北宋﹣南宋【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假如你是北宋与西夏议和的一名使臣,你可以答应的是( )①宋对夏称臣②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③重新开放宋夏边境贸易市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两宋时期少数民族首领和其所建立政权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阿保机──契丹B、元昊──西夏C、阿骨打──金D、铁木真──辽【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北宋统治者经常换防各地驻屯的军队,其主要目的是( )A、增强军队战斗力B、防止地方专权C、加强禁军D、防止武将专权【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金朝建立后,为了适应对高度发展的农耕地区统辖管理,金朝1153年迁都燕京(中都),实行一系列改革。
燕京(中都)是今天的( )A、天津B、开封C、南京D、北京【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右图是位于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的岳王庙,下列关于岳飞说法有误的是( )A、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B、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C、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D、岳飞率领岳家军在郾城大捷,大败金军主力【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设想南宋初年,你生活在郾城,你的爱国行动莫过于参加( )A、打退辽军的战斗B、西夏与宋的边境战斗C、女真起兵抗辽的斗争D、岳飞抗金的战斗【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辽天祚帝做了金军的俘虏②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③金军攻破北宋都城汴京④郾城大捷⑤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去A、②①③④⑤B、①②④⑤③C、④③⑤②①D、②①③⑤④【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①赵匡胤建立北宋②阿骨打建金③耶律阿保机建立辽④元昊建立大夏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③②①④D、③①④②【答案】:【解析】:。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后同步练: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一经播出便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剧中人物萧峰,为人光明磊落,慷慨豪迈,其传奇人生激起了很多人对古老的契丹族的强烈好奇心。
下列有关契丹族的选项,正确的是( )A.10世纪初—阿保机—上京临潢府B.11世纪前期—元昊—兴庆府C.1115年—阿骨打—会宁D.907年—朱温—东京2.西夏是由党项族建立的政权。
下图为两件西夏文物——买牛契约、西夏符牌,其所反映出的共同信息是西夏仿效唐宋( )A.订立官制B.订立军制和法律C.创制文字D.鼓励垦荒3.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政权,西夏自11世纪前期建立,到1227年亡国,存在近200年,先后与辽、北宋、金、南宋、蒙古政权并立。
要想实地考察西夏的遗迹,最应去的地方是( )A.辽宁B.内蒙古C.西藏D.宁夏4.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
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 B C D5.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
与辽政权长期并立并订立澶渊之盟的是( )A.①B.②C.③D.④6.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的一句唱词是“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
句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 )A.宋太宗B.宋真宗C.隋炀帝D.寇准7.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辽、西夏)‘送礼’……(‘送礼’)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
”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送礼”指的是北宋给辽、西夏岁币②宋朝皇帝向两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经济富庶③“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其致命弱点之一④“送礼”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边境的安定和双方的贸易往来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8. 从本质上看,宋辽议和、宋夏议和反映了( )A.北宋政府腐败无能,软弱可欺B.宋、辽和西夏都想在政权并立中趋利避害C.历史上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和平共处、共同繁荣的主流民族关系D.三个政权谁都吞并不了谁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2024学年初中7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二单元课时练《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堂作业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请问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民族政权并立2.《天龙八部》通过对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的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
小说中所述的历史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A.繁荣与开放B.民族政权并立C.经济重心南移D.政权频繁更迭3.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B.统一国家的建立C.多民族政权的并立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4.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A.B.C.D.5.如果概括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辽、宋、夏、金时期的时代特征。
你认为下列最适合的()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繁荣C.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6.如图中的契丹文字、西夏文字与汉字很相似,有许多汉字的笔画,是仿照汉字创造的。
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B.礼乐文明的确立C.汉唐盛世文化的出现D.民族文化的交融7.文物是解读历史的密码。
从图中古钱币的比较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农牧文化的交流与交融B.农耕文化取代游牧文明C.中华文明全由汉族缔造D.少数民族只会照搬汉族8.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中华大地呈现出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这些政权虽由不同民族建立,但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以下属于这个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有()①辽②北宋③金④南宋⑤西夏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9.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
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C.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族(辽、西夏)“送礼”,(送礼)是宋朝的一个致命的弱点,他是游牧民入侵十分容易。
最新-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课堂同步训练 北师大版 精品
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堂同步训练[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1、知道辽、宋、西夏使三个并立的政权,能说出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元昊功绩。
2、清楚了辽西夏与北宋和战带来和平局面,同时双方互市促进经济文化交流3、发现辽西夏“以汉制汉”加快了民族之间融合的道理。
[课堂同步练习(A)]一、课堂训练1、澶渊之盟在客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是()A削弱了契丹势力 B维持了长期和平 C 消除了民族矛盾 D 加速了北宋灭亡2、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设置的贸易机构是()A.市舶使B.宣政院 C.榷场D.十三行3、五代后期,为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做出贡献的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北周武帝D.后周世宗4、宋与辽、宋与西夏订立和议后,对双方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双方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B.加速了辽、西夏封建化的进程C.加强了民族融合 D.加深了北宋的经济负担5、北宋为夺回被辽占领地区,几次北伐失败后采取了()消极防御政策A步步为营B守内虚外C分兵把守D虚内守外6、下列与北宋互市边境贸易的国家有()A后周辽B蒙古国西夏C辽西夏D南宋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藩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完成7-8题7、反映的是北宋与()关系A西夏B辽C女真D南宋8、上题引用苏辙的那句话,能体现出()A辽宋开国以来一直和睦相处 B宋辽实力均衡C北宋人民负担大大减轻 D统治阶级为百姓谋利9、宋辽,宋夏和议共同点是()A辽夏向宋称臣 B北宋割地求和 C北宋送给辽夏“岁币”D互相禁止边境贸易10、辽夏吸取南下劫掠遭抵抗的教训,进而推行()A扩军备战 B用严酷刑罚镇压 C破坏被占领地区经济 D“以汉制待汉人”二、课堂回顾材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
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2.7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同步练习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单项选择1.“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
”这段三字经中的“太祖”指的是( )A.松赞干布B.元昊C.阿保机D.阿骨打2.被誉为“神秘的奇迹”“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是中国现存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
西夏王是哪一少数民族的首领( )A.契丹族 B.匈奴族 C.党项族 D.鲜卑族3.绘制历史简图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技能,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图中大致能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历史简图是( )A BC D4.观察下面的《辽、北宋、西夏形势图》,西夏的都城兴庆府位于( )5.下列政权按照建立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北宋②辽③西夏④唐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②①④ D.④②③①6.京剧《澶渊之盟》中的唱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高宗7.北宋曾把与契丹政权边境交界地区的一些地方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戎”改为“安肃”,“破虏”改为“永静”等。
这种现象约出现于( )A.澶渊之盟前B.澶渊之盟后C.宋夏和议前D.宋夏和议后8.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
这说明(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削弱B.宋辽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9.以盟约的形式达成和解是解决纠纷的方式之一。
下列各项中不是宋辽、宋夏之间和议的共同点的是( )A.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B.北宋都要给岁币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二、组合列举10.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
(1)与北宋对峙的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________。
(2)11世纪前期,________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选择题1.“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
”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A.契丹族B.犬戎族C.汉族D.党项族2.他是一位少数民族首领,曾经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政策,主动吸纳汉族先进文化。
这位“首领”是( )A.松赞干布B.赵匡胤C.元昊D.耶律阿保机3.《宋史·夏国传》记载:“夏之境土,方二万余里,其设官之制,多与宋同。
朝贺之仪,杂用唐宋,而乐之器与曲则唐也。
”材料中“夏”的建立者是( )A.禹B.耶律阿保机C.赵匡胤D.元昊4.辽军兵临澶州城下时,力主抵抗的北宋宰相是( )A.魏征B.房玄龄C.寇准D.杜如晦5.纪录片《历史的拐点》中的第三个拐点是“澶渊之盟”,此盟约使交战双方保持了长时期的和平局面。
该盟约是( )A.北宋与大理达成的和议B.北宋与西夏达成的和议C.北宋与辽达成的和议D.辽与西夏达成的和议6.历史剧中北宋与西夏议和的使臣可以答应的条件是( )A.北宋向元昊称臣B.北宋给西夏岁币C.北宋边境不设防D.北宋向西夏割让领土7.辽与西夏国力不断增强的共同原因是( )A.军队规模庞大,武力强大B.创制汉字C.学习中原文化,发展生产D.汉人迁入8.下列关于党项族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原属匈奴的一支②创制了西夏文字③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④只有游牧业,没有农业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9.京剧《澶渊之盟》中有一句唱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
”唱词中的“寡人”应是( )A.宋太祖B.宋太宗C.宋真宗D.宋神祖10.绘制历史简图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技能,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图中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历史简图是( )11.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的辽上京遗址刻着一首诗:“赤峰辽国第一京,寂寞犹在忆皇城。
游人难步草盈天,不知从何觅市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堂同步训练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知道辽、宋、西夏使三个并立的政权,能说出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元昊功绩。
2、清楚了辽西夏与北宋和战带来和平局面,同时双方互市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3、发现辽西夏“以汉制汉”加快了民族之间融合的道理。
[课堂同步练习(A)]
一、课堂训练
1、澶渊之盟在客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A削弱了契丹势力 B维持了长期和平 C 消除了民族矛盾 D 加速了北宋灭亡
2、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设置的贸易机构是()
A.市舶使B.宣政院 C.榷场D.十三行
3、五代后期,为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做出贡献的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北周武帝
D.后周世宗
4、宋与辽、宋与西夏订立和议后,对双方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双方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B.加速了辽、西夏封建化的进程
C.加强了民族融合 D.加深了北宋的经济负担
5、北宋为夺回被辽占领地区,几次北伐失败后采取了()消极防御政策
A步步为营B守内虚外C分兵把守D虚内守外
6、下列与北宋互市边境贸易的国家有()
A后周辽B蒙古国西夏C辽西夏D南宋辽
“与朝廷和好年深,藩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完成7-8题
7、反映的是北宋与()关系
A西夏B辽C女真D南宋
8、上题引用苏辙的那句话,能体现出()
A辽宋开国以来一直和睦相处 B宋辽实力均衡
C北宋人民负担大大减轻 D统治阶级为百姓谋利
9、宋辽,宋夏和议共同点是()
A辽夏向宋称臣 B北宋割地求和 C北宋送给辽夏“岁币”D互相禁止边境贸易
10、辽夏吸取南下劫掠遭抵抗的教训,进而推行()
A扩军备战 B用严酷刑罚镇压 C破坏被占领地区经济 D“以汉制待汉人”
二、课堂回顾
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
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0
请回答:
辽、西夏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产生什么历史作用?
1、问答题
你知道辽西夏与北宋如何在碰撞中融合的吗?
三、课堂延伸
1、《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说明
2、、“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
”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A.契丹族
B.女真族
C.汉族
D.匈奴族
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A.辽和西夏
B.北宋和辽
C.北宋和西夏
D.北宋和吐蕃
3、连线题
契丹元昊西夏兴庆
党项阿保机辽上京
北宋东京图反映了什么?
5、有人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条约,北宋每年向辽国交纳大量岁币,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也有人说,澶渊之盟有它的历史条件,它结束了两国多年的战争,增进了两国的交往,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讨论:澶渊之盟的历史作用
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课堂训练
1、B
2、C
3、D
4、A
5、B
6、C
7、B
8、B
9、C 10、D
提示:
1提示:见书P552提示:见书P573提示:见书P54小字第一段
4提示:“对双方产生”排除B、D,“订立和议”马上见效的是A排除C
5提示:见书P55第一段6提示:见书P57
7提示:见书P55引句
8提示:开战排除A,造成危害排除C,统治者为自己考虑排除D
9提示:见书P55-56找出相同点10提示:见书P57小字第一段
二、课堂回顾
1. 材料题
答:特点:辽和西夏都沿用唐代官制。
辽统治者采取“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
西夏仿效唐宋王朝建立政治制度,推行汉法。
作用;促进了少数民族政权向封建制过渡,有利于民族融合。
2. 问答题
答:①宋辽夏战争与和议,建立互市,边境贸易繁荣,经济文化得到交流.
②辽夏南下遭中原军民反抗,不得不“以汉制汉”,从而保护发展先进的中原文明。
③辽、西夏的统治者奖励垦荒,迁移大批汉人北上,促进经济交流和民族融合,并在农耕文明的影响下效仿中原王朝建立政治制度。
辽统治者在推行汉法同时,注意革除北宋赋役繁杂的弊端,辽境汉人安居乐业。
西夏模仿汉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翻译印刷大量中原典籍和佛经,并用汉文铸造钱币。
三、课堂延伸
1、北宋基本上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北宋未能统一全国,同时并立的还有辽、西夏等政权
2、A、B
3、连线
4、答:北宋已经不把商业区与居民住处分隔开来,交替纵横,反映了统治者开放自由的思想,说明商业在城市非常发达。
5、提示:此后南北贯通,互市不绝,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处繁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