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术论文
教师学术论文撰写规范
教师学术论文撰写规范学术论文是教师进行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
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不仅能提升教师的学术声誉,还能为学术界的发展做出贡献。
然而,许多教师对于学术论文的撰写规范存在一定的困惑。
本文将从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结果呈现等方面,详细阐述教师学术论文的撰写规范。
一、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学术论文的开篇之作,对于研究现状的全面了解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在进行文献综述时,教师应遵循以下规范:1. 广泛搜集文献,保持时效性。
可以利用学术数据库和期刊等渠道,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
2. 分析和总结文献。
对相关文献的作者、研究内容、实证方法等进行分析,提炼出关键信息,并对不同文献进行比较和综合。
二、研究目的和问题研究目的和问题是学术论文的核心部分。
教师在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时,应注意以下规范:1. 明确研究目的。
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并说明为什么选择这个研究主题。
2. 提出明确的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应当是具体、明确,并可用定量或定性方法进行验证。
三、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教师学术论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在选择研究方法时,教师应遵循以下规范:1. 方法选择合理。
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如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案例研究等。
2. 数据采集方法科学。
对于定性研究,可以采用访谈、观察等方法;对于定量研究,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实验等方法。
四、结果呈现结果呈现是教师学术论文中体现研究成果的重要部分。
在结果呈现时,教师应注意以下规范:1. 结果清晰明了。
使用合适的图表和数据统计方法,展示研究结果,确保读者可以准确理解。
2. 结果客观准确。
在呈现结果时,应当尽量客观,避免主观性的评价和推测。
五、讨论与分析讨论与分析部分是教师学术论文中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思考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讨论与分析时,教师应注意以下规范:1. 分析结论与研究问题的对应关系。
分析研究结果时,应与研究问题相结合,对研究结果进行逐一分析和解释。
教师学术论文发表审核办法
教师学术论文发表审核办法一、背景介绍学术论文是教师的学术研究成果之一,其发表审核办法的制定与完善对于促进教师学术研究的规范化和提升学校的学术声誉有重要意义。
二、审核标准教师学术论文发表审核应遵循科学、公正、严谨的原则,其中主要包括学术水平、学术道德、原创性和学术规范四个方面。
1. 学术水平审核者应对论文的研究方法、数据处理、理论分析等进行严格的评估,确保论文的学术水平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
此外,对于跨学科研究的论文,还需要确保其学科专业性不受影响。
2. 学术道德教师学术论文发表应坚持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对于抄袭、剽窃、篡改他人研究成果的行为,一经发现将予以严厉处罚。
同时,对于重复发表、多次发表同一研究内容的现象也应给予关注和规范。
3. 原创性审核者应对论文的原创性进行评估,确保所发表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并不存在重复发表或抄袭他人成果的情况。
4. 学术规范教师学术论文发表审核还应关注学术规范问题,包括论文的结构、格式、引用规范等,以确保论文的学术可读性和规范性。
三、审核程序教师学术论文发表的审核程序应确保审核效率、公开透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提交审核教师将自己的学术论文提交给学校或学术机构,附带详细的论文信息。
2. 初审学校或学术机构的审核人员对提交的论文进行初步审核,确保论文符合基本审核标准。
3. 评审专家评审学校或学术机构将论文交给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确保论文在学术上的准确性和水平。
4. 审稿意见整理根据评审专家的意见,学校或学术机构将审稿意见进行整理,形成一份详细的评审报告。
5. 通知作者学校或学术机构将评审结果通知作者,包括论文是否通过审核、需要修改的地方等。
6. 修改论文如果论文需要修改,作者应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并在规定时间内重新提交。
7. 终审学校或学术机构对作者修改后的论文进行终审,确定是否通过审核。
四、评审专家的选拔和培训评审专家的选拔应严格遵循学术道德和敬业精神,选取具备丰富科研经验和相关专业知识的专家进行评审。
教师学术研究与论文发表计划
教师学术研究与论文发表计划现代教育是一个讲究科学、理性和专业化的时代,其中教师学术研究是教师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
教师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推动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能力,增强教育教学实践水平,促进教育改革与创新。
因此,制定一套系统完善的教师学术研究与论文发表计划对于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明确目标与任务教师学术研究与论文发表计划的第一个核心是明确目标与任务。
目标应当包括提高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促进教师的教学实践、推动学校教育改革以及提高学校学术声誉等。
同时,需要明确每个教师所需承担的学术研究与论文发表任务,为每位教师设定相应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选择教师学术研究与论文发表计划的课题选择是整个计划中的关键一环。
合理、有针对性地选择研究课题,能够提高教师的学术研究水平和论文发表质量。
课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学校教育改革的需求,关注教师实践中的问题,寻找研究空白和热点,提升学校的学术影响力。
三、制定时间安排教师学术研究与论文发表计划需要制定时间安排,以合理的时间分配为教师提供持续的学术研究支持。
在日常工作中,要充分保障教师的研究时间,避免过多的零碎工作占用研究时间,确保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术研究。
四、开展研究教师学术研究与论文发表计划的核心内容就是开展研究。
教师可以通过文献调研、实地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此外,教师还可以与其他学校、研究机构或学术团体合作开展研究,以加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五、论文撰写教师研究的成果通常需要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出来,因此,教师学术研究与论文发表计划中应包括论文撰写的环节。
教师在撰写论文时要注意论文格式的规范,以及对研究方法、数据和结论的准确描述。
同时,要学会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提高论文的质量。
六、学术交流与评审教师学术研究与论文发表计划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术交流与评审。
教师应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论坛和研究生导师团队等,与其他教师分享研究成果,借鉴他人经验,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教师论文撰写计划——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提升学术研究能力
教师论文撰写计划——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提升学术研究能力教育是人类社会的基石,教师则是这块基石的铸造者。
在教育事业中,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的重任,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和个性化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而将这些经验总结起来,撰写成论文是提升自身学术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介绍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小王的论文撰写计划,以总结其教育教学经验,提升学术研究能力。
一、确定论文主题小王是一位有着多年初中语文教学经验的教师。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她发现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她决定以此为主题撰写一篇论文,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相互关系。
二、梳理教育教学经验在确定论文主题后,小王开始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
她回顾了自己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1.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可以积累词汇、句型和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2.写作是阅读的延伸。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3.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收集资料和参考文献在梳理完教育教学经验后,小王开始收集资料和参考文献。
她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搜集了大量的关于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文献和资料。
通过阅读这些文献和资料,小王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为自己的论文撰写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四、撰写论文在收集完资料和参考文献后,小王开始着手撰写论文。
她按照论文的格式和要求,从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等方面展开论述。
在撰写过程中,小王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使论文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实用性。
同时,她还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使论文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
五、论文修改和完善完成初稿后,小王对论文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
教师论文范文
教师论文范文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角色,其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展开论述,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首先,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学工作的基础。
专业素养包括教育理论知识、教学技能、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
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教师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其次,教师的学术水平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
学术水平不仅包括教师的学识水平,还包括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师应该注重学术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教育研究,不断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为教学实践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再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需要通过不断的自我提升和反思来实现。
教师应该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充实自己的教育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教师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更加游刃有余,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最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的提高需要学校和社会的支持。
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鼓励教师参与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社会应该重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爱。
总之,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该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爱,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愿每一位教师都能不断提升自己,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路人。
教师科研论文写作规范
教师科研论文写作规范一、引言科研论文是教师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推进学科发展的重要手段。
然而,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对于科研论文写作规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从题目的选择、写作结构、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引用文献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教师科研论文写作的规范。
二、题目的选择好的题目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概括研究内容并具有独特性。
在选择题目时,要确保将研究领域、对象和目的充分表达,同时要简洁明了,不要使用过于复杂的术语或缩写。
三、写作结构科研论文要求有清晰的结构,包括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结论等几个基本部分。
在文章中使用标题和小标题,并合理安排各部分的内容,以帮助读者理解和阅读。
同时,还需注意避免重复和冗长的叙述,确保文章紧凑而有逻辑。
四、引言引言应简明扼要地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阐述研究的目的。
在引言中要引用前人的研究成果,指出本研究的创新点,并提出明确的研究问题。
通过引言,读者能够快速了解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于后续的阅读和理解具有重要作用。
五、方法方法部分应当详细描述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实验设计,使读者能够重现研究过程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同时,应注意写作顺序的合理性,将方法按照逻辑顺序进行描述,确保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整个研究过程。
六、结果和讨论结果和讨论是科研论文的核心部分,要准确、客观地呈现研究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在结果部分,可以使用图表和数据等形式进行展示,同时要注明结果的统计学意义。
在讨论部分,则应对结果进行解释,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可能的改进方向。
七、引用文献科研论文要求引用文献丰富且准确,能够援引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体现作者对前人研究的尊重和承认。
在引用文献时,应遵循学术规范,确保引用格式的一致性,并标注清楚引用的具体出处。
同时,应注意避免盲目引用和滥用引文,确保引文与论文内容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八、写作风格科研论文要求使用正式的、学术性的语言,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和个人色彩过重的描述。
教师学术论文发表与奖励制度
教师学术论文发表与奖励制度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学术水平的提升和学术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学术论文发表是评价教师学术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奖励制度则是激励教师积极投身学术研究的关键因素。
在本文中,我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教师学术论文发表与奖励制度的相关问题。
一、教师学术论文的意义教师学术论文的发表是教育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项重要动力。
教师通过开展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可以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并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更强的支撑。
此外,教师学术论文的发表也是学校提升学术声誉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现阶段教师学术论文发表的问题虽然学术论文发表对于教师来说非常重要,但是在现实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教师在工作压力下,可能在学术研究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导致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都无法达到理想的水平。
其次,一些学校和科研机构在论文发表的要求方面过于追求数量,而忽略了论文的质量。
这种追求“发表即奖励”的做法容易导致浅尝辄止、内容空洞的论文大量产生,对于学术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三、奖励制度对教师学术论文的影响奖励制度是激励教师积极从事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重要手段。
对于教师来说,获得奖励可以形成积极的反馈,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进行学术研究。
而奖励制度也可以推动学校和科研机构加大对学术研究的支持力度,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和经费保障。
因此,健全的奖励制度对于促进教师学术论文的发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优化奖励制度的建议要改善教师学术论文发表与奖励制度,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调整。
首先,应该确保奖励制度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避免任何形式的人为干预和不公正的评价。
其次,应该加大对学术研究的支持力度,为教师提供更好的研究条件和资源支持。
同时,可以设立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奖励,既鼓励教师发表优质的学术论文,同时也鼓励教师参与学术团队、开展学术交流等活动。
教师学术论文发表奖励办法
教师学术论文发表奖励办法一、奖励的背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学术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和成果已成为衡量教育质量和教师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为激励教师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工作,提高学术水平,建立科学的奖励机制势在必行。
二、奖励的目的1. 激励教师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教师是学术研究的主力军,只有不断深化学术研究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2. 促进学校学术氛围的建设:引导教师形成良好的学术习惯和风尚,提高学校的学术声誉和知名度。
3. 推动学校整体实力的提升:学术论文的发表可以提升学校研究实力,为学校在学术交流和合作中提供更多机会。
三、奖励的范围和对象1. 范围:涵盖学校全体教师,包括校内全职教师和兼职教师。
2. 对象:以发表学术论文为主要评价标准,鼓励教师投稿到各类期刊、学术会议和书籍等各种渠道。
四、奖励的形式和内容1. 奖励形式:学校设立学术论文发表奖励基金,由学校财务部门按年度需求拨款,在奖励公示期届满后,按照既定奖励规则进行奖金发放。
2. 奖励内容:通过学术论文的发表数量和质量来评估教师的学术成果,奖励内容包括发表论文数量奖励、优秀论文评选奖励、高水平期刊论文发表奖励等。
五、奖励的评价标准1. 论文数量:根据每年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进行排名,设置相应的奖励指标。
2. 论文质量:根据发表论文所在期刊的影响因子、引用情况、同行评审结果等综合指标评估论文的质量。
3. 论文创新性:对具有较高创新性与引领性的论文予以重点奖励,鼓励教师在学术研究中勇于尝试、敢于突破。
六、奖励的程序和流程1. 教师提交论文信息:教师主动向学校研究部门提交论文的相关信息,包括论文题目、发表期刊、期刊影响因子等。
2. 奖励评审:学校设立评审委员会,由专业学者组成,对论文进行评审,并确定评奖名单。
3. 结果公示和申诉:评审结果公示一定时间后,若有教师对评审结果有异议,可以提出申诉。
4. 颁发奖金:奖励基金发放给符合奖项的教师,奖金发放形式为现金或直接转入教师个人账户。
教师学术论文范文3篇
教师学术论⽂范⽂3篇学术论⽂研读与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主要有开设研究⽣课程班、组织教师岗位进修和举办⾻⼲教师培训等等。
这些培训活动,虽然能够在⼀定程度上满⾜历史教师的不同需求,但是它们⼀般都采⽤学历培训的课堂授课形式,注重知识传授,没有真正将着眼点转向提⾼历史教师的专业⽔平和能⼒⽅⾯上来。
我国基础教育教师的培训⼯作现在已由学历教育为主进⼊以继续教育为主的新阶段,这就需要历史教师的培训要迅速转变观念,不仅要“授之以鱼”,⽽且要“授之以渔”。
传统的课堂讲授形式显然已不太适应新形势下继续教育的要求。
当然,必要的讲授还是要的,但决不可局限于此。
时代要求我们努⼒探索⼀些崭新的、尤其是⾼层次的继续教育形式。
只有这样,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质量才能产⽣质的飞跃。
近阅台湾最新⼀期《清华历史教学》杂志,上⾯介绍了台湾清华⼤学历史研究所的专家采⽤“学术论⽂研读”的形式培训中学历史教师的做法,读后颇感⽿⽬⼀新。
我以为这种形式值得我们历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时参考。
本⽂即以台湾同⾏的经验,并结合个⼈对学术论⽂研读与历史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考察,提供⼀隅之见。
⼀台湾清华⼤学历史研究所举办中学历史教师暑期进修班已有多年。
为使⼯作卓有成效,该所专家不断总结经验,锐意改进教学形式。
l999年暑假,尝试开展《资治通鉴》阅读与研讨活动。
主讲教授张元先⽣在数⽉前就针对将要研读的内容,设计了若⼲重要问题交给历史教师,要求他们⼀边阅读,⼀边思考问题,并予以解答。
经历较长时间的准备,到暑假开学之时,他们“⽆不摩拳擦掌,胸有成⽵”,“课堂上呈现出⼀股活泼的⽓氛和⾼亢的学习情绪”。
经过相互切磋探讨,他们除感到获益匪浅外,仍觉得意犹未尽,均认为这种教学形式值得继续采⽤和推⼴①。
有了这次成功经验,2年夏天,张元教授⼜接着主持了“中国古代史学术论⽂”研读。
他从海内外着名史家的⽂章中,选出23篇⾼质量的学术论⽂供历史教师学习和研讨。
其中有《夏商时代的国家形态》(杜正胜)、《试论中国古代的井⽥制度和村社组织》(杨宽)、《论春秋时代之道德精神》(钱穆)《北朝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周⼀良)、《唐代长安与西域⽂明》(向达)、《论隋末唐初所谓“⼭东豪杰“》(陈寅恪)、《元代的儒户》(萧启庆)等等。
教师教育科研成果与学术论文
教师教育科研成果与学术论文一、引言教师教育科研成果与学术论文是评价一名教师学术能力和专业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科研活动和相关成果的发表,教师不仅能提升自己的学术造诣,还能为学校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将探讨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意义、开展科研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学术论文的撰写技巧和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
二、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意义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产生和发表对于教师个人和教育事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产生可以提升教师的学术造诣,增强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能力。
通过深入的科研活动,教师能够对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准确把握教学的关键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三、开展科研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途径主要包括参与科研项目、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同行教师合作等。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教师能够接触到前沿的教育研究领域,了解最新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在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上,教师可以与同行交流思想,分享研究成果,获得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与同行教师合作开展科研活动可以减轻个人研究的负担,提高科研效率。
四、学术论文的撰写技巧撰写学术论文是教师教育科研成果发表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撰写学术论文时,教师应遵循以下几个技巧。
首先,明确论文的要点和目标,并合理组织结构,使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得到保证。
其次,注重论文的论证和论据,提供充分的证据和实证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此外,注意使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和恰当的学术术语,提高文章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五、学术论文的注意事项在撰写学术论文时,教师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首先,要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不得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也不得隐瞒或篡改数据。
其次,要重视文献综述的编写,及时查阅相关文献并引用,提高论文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深度。
此外,要注意格式规范,包括引用格式、文献目录的排版等,确保论文的整体质量。
六、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产生和应用对于学校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教师学术研究与论文发表规定
教师学术研究与论文发表规定一、研究目的与意义教师学术研究是培养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探讨教师学术研究与论文发表的规定,以帮助教师了解相关政策和流程,并提高科研水平。
二、学术研究范围和要求学校规定的学术研究范围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教育管理等方面。
教师应当根据学校需要,发挥自身优势,选择合适的研究领域。
三、学术研究立项与资金支持教师进行学术研究需要立项并申请资金支持。
立项应明确研究目标、内容、方法、预期效果等要素。
申请资金时要详细说明研究经费用途,并确保合理使用。
四、学术论文撰写与发布学术研究的成果应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呈现。
教师在撰写论文时,要遵循学术规范,注重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在选择期刊或会议发表论文时,要注意选择有一定影响力和学术水平的刊物。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教师要遵循科学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要确保数据收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并运用统计和数据分析方法加以处理,保证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六、学术道德要求学术研究要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不得有抄袭、剽窃等行为。
应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要注明出处并说明引用目的。
同时,研究中涉及人体试验和个人隐私要保护好相关信息。
七、学术交流与合作教师学术研究应注重和其他研究者的交流与合作。
可以参加学术会议、报告会、研讨会等,分享自己的研究结果,并从他人的研究中获得启发与借鉴。
八、学术研究成果评价学校对教师学术研究成果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包括论文发表情况、研究水平、学术影响力等。
教师要根据评价结果,不断改进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
九、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的关系教师进行学术研究应与教学工作相结合,相互促进。
研究成果应能够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十、学校对学术研究的支持学校应为教师学术研究提供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和条件,包括研究设备、图书资料、研究经费等。
同时,学校还应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会议、论坛等,拓宽视野,提升学术影响力。
教师学术论文指导方案
教师学术论文指导方案引言学术论文是教师参与学术研究与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还有利于促进教师之间的学术合作与发展。
因此,制定一套有效的教师学术论文指导方案,对于提升教师的学术能力和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研究选题、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等多个方面,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一套可行的教师学术论文指导方案。
一、研究选题选题是学术论文研究的第一步,是论文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之一。
教师学术论文选题应充分结合自身的专业背景和研究兴趣,同时要考虑到学术界和教育实践的需求。
在选题时,可以参考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实际可行性和实用性。
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学术论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在进行文献综述时,教师应尽可能广泛地查阅与选题相关的文献,包括期刊论文、学术著作、会议论文等,并对所查阅的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
此外,教师还可以联系相关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从而进一步深化对选题的理解。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在明确选题后,教师需要明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研究目的是指教师进行研究的最终目标,研究问题则是帮助教师具体界定研究范围和方向的问题。
在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之后,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制定研究假设,以指导后续的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
四、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教师学术论文研究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影响着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在选择研究方法时,教师需要根据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来确定适合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问卷调查、访谈等。
同时,教师还需要考虑到研究资源和时间的限制,确保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五、数据收集与处理在进行学术论文研究时,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工具和方法,如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实验等。
什么是教师学术论文
什么是教师学术论文什么是教师学术论文概述:我国的教育体制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
所谓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是一种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它是适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教育方式。
在此转轨过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师需要转变观念,积极投入到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来。
撰写教育论文,积极参与教育研讨活动,交流经验,不仅有助于先进的教学思想的传播,新的教学方法的推广和普及。
教育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供教育界同仁分享、借鉴,共同探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也有助于教育工作者自身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教育论文包含以下方面:教育学术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
教育学术论文是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文章,教育学术论文的一般格局是(一)题目。
题目是论文的窗户,它应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
好的论文题目能大体反映出作者研究的方向、成果、内容、意义。
题目引用语要确切、简洁、精炼、通俗和新颖。
确定题目时,题目要专一,开掘要透,道理要深,立意要新。
(二)内容提要。
就是将文章的主要内容简要地概括出来,使读者了解论文概貌,以确定其有无阅读价值。
提要以二三百字为宜,不要过长。
一般较短的论文(三千字以下)可不写提要。
(三)绪论(引论、引言、前言、序言)。
概述研究该课题的动机,目的、意义和主要方法,指出前人或旁人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何种程度,哪些尚未解决,说明自己研究这个问题的主要成果和贡献。
这部分占比例要小,起简介作用。
文字要简洁、明确、具体,使人看到绪论,就知道本文的基本价值。
(四)本论(正文)。
这部分占论文的绝大部分篇幅,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作者表达研究成果的部分。
这部分的关键在于论证,即证明作者所提出的论题。
这里包括课题的提出,对解决问题的设想、研究过程(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手段、主要数据)、研究结果等。
写这部分要注意理论的运用和逻辑推理,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衔接,注意主次,抓住本质。
如果内容多,可加小标题。
教师学术论文发表管理规定
教师学术论文发表管理规定伴随着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教师的学术研究成果愈加受到重视。
为推动学术研究的水平提升,不少学校和机构实行了一些教师学术论文发表管理规定。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展开,探讨这些规定的作用和挑战。
一、规定的目的和意义教师学术论文发表管理规定旨在激励教师积极从事学术研究,提升学术水平,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学校和师资队伍的发展。
通过明确要求和指导,规范教师的学术行为,提高学术论文发表的质量和数量。
二、发表论文的要求和标准教师学术论文发表管理规定一般会对发表论文的要求和标准进行明确规定。
这些要求和标准通常包括:论文题目、作者署名、论文质量、发表刊物级别等方面。
要求教师按照规定的要求撰写论文,确保学术研究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三、鼓励多样化学术研究教师学术论文发表管理规定鼓励教师从事多样化的学术研究。
除了传统的学术期刊发表,也可以鼓励教师发表科普文章、在知名媒体上发表观点和评论等。
这样可以促进学术研究成果的普及和应用,提高学术研究的社会影响力。
四、激励机制的建立为了激励教师积极从事学术研究,一些学校和机构在教师学术论文发表管理规定中设置了相应的激励机制。
例如,提供学术研究奖励、晋升提聘或获得科研项目申请资助等。
这些激励机制可以促进教师的学术研究积极性,进一步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
五、界定学术造假和抄袭行为教师学术论文发表管理规定也会界定学术造假和抄袭行为的范畴,并明确违规行为的处理措施。
如发现教师存在学术造假或抄袭行为,会进行严肃调查,并给予相应的惩处,从而确保学术研究的规范和可信度。
六、培养学术创新意识教师学术论文发表管理规定旨在培养教师的学术创新意识。
通过规定撰写论文的要求和标准,鼓励教师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将研究成果呈现给社会。
这样可以促进教师的学术创新,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注入新的动力。
七、知识产权保护与教师学术论文发表管理规定相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知识产权保护。
学校和机构应制定相应的规定,明确教师在学术研究中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并保障其权益。
教师学术论文与出版著作管理方案
教师学术论文与出版著作管理方案导言:近年来,学术研究成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学院发展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教师投身于学术研究并产出了许多优秀论文和著作。
如何对教师学术论文与出版著作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成为高校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小节展开回答。
一、建立学术研究成果数据库首先,学校应建立学术研究成果数据库,对全校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出版著作进行统一管理。
该数据库应包括教师信息、学术成果的题目、作者、发表时间、期刊或出版社等重要信息,方便学校进行学术研究成果的评估和查询。
二、制定学术成果管理细则学校需要制定学术成果管理细则,明确教师发表学术论文和出版著作的要求和流程。
细则中应包括发表成果的要求、流程和程序,如论文审核、出版申请等。
此外,还需要规定鼓励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其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加强学术研究指导学校需要建立学术研究指导机制,聘请有丰富学术研究经验的专家担任学术导师,对教师进行学术研究指导。
学术导师应及时指导教师选题、撰写论文、改进研究方法等,提升其学术研究水平。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活动,搭建教师学术研究的平台,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四、设立科研经费奖励机制学校应设立科研经费奖励机制,激励教师从事学术研究。
该机制可以设立科研项目申请制度,教师可以向学校申请科研经费,用于购买实验设备、资料查阅和调研等需要。
同时,学校还可以设立学术研究成果奖励机制,对突出贡献的教师进行奖励,鼓励他们积极投身学术研究。
五、加强学术论文质量管理学校应加强学术论文的质量管理,制定出版论文的严格标准,并组织专家对论文进行评审。
评审机制可以采用盲审方式,确保论文评审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同时,学校还需要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估,确保投稿的期刊质量可靠,避免教师学术成果被低水平期刊接收。
六、规范学术不端行为学校需要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和管理,严禁学术抄袭、剽窃等行为。
对于发现的学术不端行为,应依法依规进行处理,维护学术研究的诚信和公正。
教师学术论文评审与奖励方案
教师学术论文评审与奖励方案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术研究成为教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促进教师学术研究的持续发展,许多学校制定了学术论文评审与奖励方案。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个话题。
一、评审标准的制定学术论文评审的首要任务是制定明确的评审标准。
评审标准应包括论文的学术价值、研究方法、创新性等多个方面。
只有制定严格而全面的评审标准,才能确保评审结果的公平与准确。
二、评审专家的选择评审专家的选择对于评审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至关重要。
选择评审专家时,学校可以考虑该领域的知名学者和经验丰富的教授。
此外,符合评审标准、具备较高研究能力的青年教师也应被充分考虑。
三、评审程序的规范评审程序应规范、透明。
首先,论文应匿名提交,以防止评审专家受到作者身份的影响。
其次,学校应确保评审专家对论文进行独立评审,以避免互相影响和干扰。
最后,学校应及时公布评审结果,并向申请人提供评审意见,以帮助其改进学术研究。
四、奖励制度的建立学术论文评审与奖励方案的目的是激励教师进行学术研究。
因此,奖励制度的建立至关重要。
奖励可以包括学术荣誉称号、资金支持、研究项目等。
此外,学校可以设置不同级别的奖励,以鼓励教师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五、评审结果的公示评审结果的公示是保证评审公正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及时公示评审结果,并将结果告知申请人。
此外,学校还可以将评审结果提交给学术期刊或学术机构,以提高评审结果的认可度和影响力。
六、奖励成果的宣传奖励成果的宣传既可以激励教师继续从事学术研究,也可以提高学校的学术声誉。
学校可以通过学术会议、学术报告等形式宣传奖励成果,向外界展示学校的学术实力和教师的研究成果。
七、建立学术研究平台为了促进教师学术研究的开展,学校应建立学术研究平台。
学术研究平台可以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和研究资源。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知名学者来校讲学,扩大教师的学术视野。
八、加强学术研究指导为了提高教师学术研究能力,学校应加强学术研究指导。
教师学术研究论文集
教师学术研究论文集1. 引言教师学术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推动教育改革起着关键作用。
本论文集旨在汇集各方教师学术研究成果,促进教师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2. 教师学术研究的意义教师学术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更能引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通过研究,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教师学术研究的主题教师学术研究的主题丰富多样,涵盖教育的各个领域。
如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教育评估学、教育技术学等。
每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研究议题,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实证依据。
4. 教师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教师学术研究的成果对于教育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的研究成果,帮助教师设计出更加高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5. 教师学术研究的方法与途径教师学术研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与途径。
例如,通过实证研究,教师可以通过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并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6. 教师学术研究的挑战与困境教师学术研究面临着一些挑战与困境。
例如,教师工作繁忙,难以抽出时间进行深入研究;缺乏相关的研究资源与平台;经验不足等。
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政策支持和建立合作平台来解决。
7. 教师学术研究的案例分享本论文集将收录一系列教师学术研究的案例分享,以供广大教师学习和借鉴。
这些案例涵盖了不同领域、不同教学层级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教师们提供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8. 推动教师学术研究的途径为了推动教师学术研究的发展,政府和学校可以提供相应的资金与支持策略,鼓励教师参与学术研究;教育机构可以建立专门的学术研究平台,为教师提供研究资源与合作机会。
9. 教师学术研究与教学改革的关系教师学术研究与教学改革相辅相成。
教师学术研究通过提供实证数据和理论支持,为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而教学改革的实践则为教师学术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研究对象和实验场景。
教师学术论文发表管理制度规范
教师学术论文发表管理制度规范1. 学术论文的重要性学术论文是教师在教学科研活动中的重要成果之一,对于学术界的发展和学科领域的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术论文不仅是教师学习和研究的结果,也是教师评价和晋升的重要依据。
2. 学术论文发表的管理意义科学的学术论文发表管理制度对于规范教师的学术行为、提高学术水平、培养优秀的学术文化和推动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管理制度可以激励教师的学术研究积极性,减少学术不端行为,提高论文质量,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
3. 学术论文发表的标准学术论文发表的标准是评价论文的重要指标,包括学术水平、创新性、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等方面。
学校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科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确保论文的质量和学术价值。
4. 学术论文发表的机构和期刊选择教师在发表学术论文时,应选择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学术声誉的学术期刊和机构。
这需要教师对学术期刊和机构的调研和了解,从而确保论文发表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5. 学术论文发表的伦理要求学术论文发表涉及到学术道德和伦理规范的问题。
教师应遵守学术道德规范,避免抄袭、剽窃等不端行为,保证学术诚信和学术独立性。
6. 学术论文发表的知识产权保护学术论文的发表涉及到知识产权的保护。
教师在发表论文前,应对其中的原创性内容进行严格的保密,防止他人抄袭和不当利用,维护自己的权益。
7. 学术论文发表的申报和审评程序学术论文发表的申报和审评程序是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申报和审评制度,确保程序的公正性和透明度,提高论文审核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8. 学术论文发表的质量评价学术论文发表后,应进行质量评价和学术影响力的评估。
学校可以通过学术论文的引用率、被他人引用的次数等指标来评估论文的质量和学术价值。
9. 学术论文发表的激励机制学术论文发表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于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教师给与相应的奖励和荣誉,激发教师的学术研究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10. 学术论文的管理与评估学术论文的管理与评估是保证学术论文发表制度规范化运作的重要手段。
教师学术论文发表总结范文
教师学术论文发表总结范文引言:教师学术论文的发表对于教师的学术研究与知识分享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教师学术论文发表的重要性、困难与挑战以及如何提升发表论文的技巧与策略。
通过对这些议题的分析与总结,希望能给教师们在学术论文发表上提供一些建议与启示。
一、学术论文发表的重要性学术论文发表是教师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师评价与晋升的重要依据。
论文发表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学术声誉和地位,还可以促进教师的学科交流与合作,增强教育教学水平。
此外,通过发表论文,教师还能对学术界做出贡献,为学科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论文发表的困难与挑战论文发表并非易事,教师常常面临着许多挑战与困难。
首先,研究题目的选择往往需要深入思考与细致选择,只有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和课题,才能加大论文被接受的几率。
其次,撰写论文的整个过程需要进行大量的文献调研、数据分析与实证研究,这对于教师来说需要付出很大精力和时间。
最后,审稿过程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教师经常面临着专家学者的严格评审和审稿意见的修改。
三、提升发表论文的技巧与策略为了增加论文发表的成功几率,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技巧与策略。
首先,提高写作的质量与水平是关键。
教师需要注重文章的逻辑结构、语言表达和实证分析,确保论文的内容准确、流畅而有说服力。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期刊或学术会议进行投稿。
不同的期刊或学术会议有着不同的论文要求和审稿标准,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水平来有针对性地选择投稿目标。
此外,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同行学者进行交流与讨论,也是提升发表论文的有效途径。
四、克服困难与挑战的建议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教师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首先,要建立科研团队或合作伙伴,互相支持与帮助。
有合作伙伴一起进行研究,不仅能分享研究成果,还能互相纠正错误和提供反馈意见。
其次,要密切关注学术动态和研究领域的前沿进展,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和选择合适的课题。
此外,要合理规划时间和任务,合理安排学术论文的撰写与提交,避免临时抱佛脚导致质量不佳。
教师发表论文计划
教师发表论文计划一、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不仅需要在教学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还要在学术研究领域有所突破。
发表论文是教师提升自己学术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将就教师发表论文的计划进行探讨和总结。
二、确定研究主题教师发表论文的第一步是确定研究主题。
这个主题应该与自己的专业领域相关,并且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前沿研究动态等途径来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三、文献综述在确定研究主题后,教师需要进行文献综述,即详细了解该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现状。
文献综述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该领域的理解,还可以找到当前该领域存在的研究空缺,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四、确定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论文的核心部分。
教师需要根据研究主题选取合适的研究方法,如实验研究、问卷调查、文献分析等。
同时,教师还需要对研究方法进行深入了解和学习,确保能够正确有效地使用。
五、数据收集与分析在确定研究方法后,教师需要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
数据可以来自于实验、调查问卷等途径。
教师需要合理设计数据收集方案,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准确可靠的研究结果。
六、论文撰写数据分析完成后,教师就可以开始撰写论文了。
论文的写作应遵循学术规范,包括摘要、引言、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等部分。
教师需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清晰地表达出来,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深入分析与讨论。
七、论文修改与提炼论文初稿完成后,教师需要进行论文修改与提炼。
这个过程包括对论文的逻辑结构进行调整、语言表达的优化、细节的完善等。
教师也可以请同行或专业编辑进行论文审校,提高论文质量。
八、投稿与发表论文修改好后,教师可以选择向相关期刊杂志投稿。
投稿前需要仔细阅读期刊的投稿要求,并按要求准备好相关材料。
一旦论文被接受发表,教师需要及时通知合作作者和导师,并庆祝自己的研究成果。
九、宣传与分享论文发表后,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和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可以在学术研讨会上进行口头报告,也可以通过学术交流平台、社交媒体等途径进行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关于课堂提问以学生为主体问题的思考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
”课堂提问是授课过程中师生交流的必要环节,良好的课堂提问不仅能促进学生参与教学,获得知识,同时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思维能力。
教师如何提问、提问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乃至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
那么教师该如何进行更为有效的课堂提问呢?结合自身教学,我从四个方面谈谈对课堂提问的一些思考。
所提的问题要有意义: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思考,以突破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达成预订教学目标。
这就决定了问题本身必须有意义,有价值。
毫无意义的问题反而会干扰到课堂教学,成为教学活动的绊脚石。
所提的问题要准确: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而这里所谓“高度的语言修养”,我理解,首要的就是语言高度的准确性。
教师的提问就如同交警的手势。
导向性是所提问题应具备的基本特性。
只有方向准确,才能因势利导。
这就决定了教师语言要严谨、简洁、准确,不能含糊不清。
所提的问题难易要适中:问题的难易往往是个相对的概念,提出问题后,选择学生回答也也要应“因人而异”。
难度较大的问题由学优生回答,一般的问题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问题让学困生来回答。
所以教师的提问就应该像“摘桃子”一样,要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经过思考能答得出,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最佳状态。
所提问题要有层次性:要上好一堂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个单元、从册教材,甚至整个数学知识体系,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认知呈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一次性展现给学生,要按照教学程序或问题层次把握时机的提问。
二、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角色转变的思考
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播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
觉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
这种信
息包括知识、情感、需要、兴趣、价值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
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
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课改视窗中
教师角色的变化桂林民族师范学校莫绍弟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转变,教师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他们的工作。
以前作为知识传授者
的教师,他们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是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
下被动进行学习;他们的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旨,课堂上大多是采用“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受到很大的限制,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方面不太受教师的关注。
课堂的教学方向、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等,都由教师决定和负责,学生的任务和责任就是“应试”和接受评定。
由教学过程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以前教师是从主观出发,考虑
最多的是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是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教学以教师讲授为重点,满堂灌注入式,要求学生的想法、解法最好都是标准化,忽视了个性化。
现在新课改中,要求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因为学生素质的形成,是一个主体的建构过程,不是在整齐划一的批量加工中能完成的。
教师要尊重差异性,尊重多样性,
尊重创造性。
作为引导者,教师要具有如下的一些角色行为:教师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因而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
教师要慎重地
运用学生原有的鉴定和介绍材料,对来自周围人对某一学生的评价小心地采纳,对学生不能形成先入为主的成见。
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地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
讨论的机会。
要经常仔细地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
要尽量公开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在实施奖励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要常常了解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否察觉到了教师在期望上的偏差,随时审视,
随时修正。
由绝对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
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
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整齐划一”。
三、浅析当前教师评价体制
正所谓评价,就是泛指用一切标准来衡量和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
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体,学生和教师都成为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主要考查对象。
课改以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多地把目光锁定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
评价结果往往简化为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学习好"成为老师和家长所关注的焦点,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个性和人格发展等。
所谓评价,就是泛指用一切标准来衡量和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
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体,学生和教师都成为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主要考查对象。
课改以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多地把目光锁定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
评价结果往往简化为考试分数和升学率, 新课程的实施,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这就必然要求对传统教师评价体制进行改革。
传统的教师评价常常仅以学生学业成绩论定教师工作业绩,仅以一、两节的公开课或一、两次的常规听课判定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且,评价者只限于检查者,教师本身完全处于被动挨查的状态。
这种评价的过程中,偶然性和主观性的因素较多,难以对教师作出全面、系统和客观的真实评价,也从而难以发挥激励和改进的评价功能。
这种评价还常常造成学校的人文气息淡薄,教师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主动,教师之间封闭保守,关系冷漠,甚至猜疑嫉妒,互不服气。
新课程的教师评价,既要发挥评价对教师的甄别功能,更要发挥对教师的教育功能,激励与改进的功能,使每一位教师自身素质的各个方面(不仅仅是教学能力)都获得最大的发展。
如果说,“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教育不仅仅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
”这样的教育正是新课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
那么,教师评价体制的改革就必须与这样的教育相适应。
教师评价的主体,不应只是学校教育的管理者,而应建立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学校领导、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主体,即把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领导评价结合起来,使教师能从多渠道、多角度获得信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教师评价应集中体现在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教师素质的评价两个方面。
传统的教师评价内容往往只局限于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忽略甚至缺乏对教师的素质评
价。
而教学评价的依据和手断又往往只是学生的学业成绩或公开课后听课者的主观印象。
最后甚至简单化为:谁的班级学生成绩高,谁就是优秀教师,并以班级学生分数总评的名次决定教师奖惩的等第。
这种评价的偏颇性,为广大教师所共知,长期以来大家习以为常而又无可奈何。
新课程的教师评价内容必须广及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的各个方面。
不仅评价其教学方面,还应评价其公民基本素质、职业道德、心理品质、团队精神等方面。
即以教学而论,也不仅要考查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检查其课堂上的活动,还应评价其对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积极利用,评价其对课外工作的开展和对学生需求的满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