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ppt
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特征描述方法(课堂PPT)
(“拐点”) (2)看变化的趋势:上升或下降、陡或缓、波动
湿地比率(%)
88893
42.99
198 6
3721
39639
19.17
阅答显读时著案资间2增:料50分0加变,布,化分特湿特析点1地点该描9破:区7述3碎1域:9,不76湿同—地时1面段9189积湿263大年地0幅,变度湿化减地的少斑特9。块点.(数。30量3(分6)分)
(先时描间述、总数趋量势、,面然积后各分1时分间)段;描19述8差6—异2。005年,湿
末年据成 展 答,桑为,案图我蚕最 只 要简国茧大 有 点述桑产的 新 二我蚕量桑疆:国养(产蚕减东桑殖量养产部业蚕大殖较原开养于省 大 产始0殖区 ( 量了.1业吨; 分 大空的)间其 区 ,的发转余最 增省移展省快 长区。区、 量分特下布(慢 较点图大) 少。示于。 ;(意8( 中0分我.1部8国)吨分有2))0明0多0显年数增与有长2发0,07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10℃积温等值线图(单位:℃)。 描述4500 ℃等积温线的走向并说出影响因素。
按向索因 注意拐点
东段(110°E以东):大致为东西走向(太阳辐射) 西段(110°E以西) :大致为西南-东北走向(地形12 )
描述图中0℃等温线的走向, 并说明其形成原因(4分)。 东段向低纬(南)弯曲(1分) ,地处小兴安岭,海拔较 高(1分);西段向高纬(北) 弯曲(1分),地处松嫩平原, 地势较低(1分)。
地理位置特征的描述及其影响ppt
(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 ▲ 。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若 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6分) (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 。东 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 。 (4分) (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是指▲ 、▲ 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 区的目的是▲ 。(4分) 答案: (1)热量、水分条件好
人类活动有 差异(农业、 工业、交通、 聚落、商业 等)
绝对地理位置
(09年安徽卷)下图为某地区港口分布示意图。
1.导致a港口解冻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 A.地形 B.经度 C.纬度 D.洋流 2.b.c.d三港口封冻期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A.c>d>b B.d>c>b C.c>b>d D.b>c>d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10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 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7月平 均气温24.6℃。
答案: (1)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结 冰期,含沙量较小。 (2)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长时 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易引发旱灾;降水过多且 强度较大,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的地区,易引发 洪涝灾害。 (3)西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 雨热同期,灌溉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较薄, 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宜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发展林 业和果业。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10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 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7月平 均气温24.6℃。
(1)简述流经A地河流的水文特征。
描述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
冻害程度随纬度升高( 冻害程度随纬度升高(或大致由西南向东 加重. 北)加重. 受周围山地阻挡, 受周围山地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 指出图示区域相橘冻害分布特点,分析甲地无 冻害的原因(6分)
北高南低(从沿海向内陆降低),由东西两侧向 依据图丙,描述该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度状况 中间降低(4分).上游来水量减少(2分), 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10分) 海水入侵(2分),不合理灌溉(2分).
4.(8分)多数分 . 分 多数分 布在季风区内, 布在季风区内, 沿河近海的平原 地区(4分 地区 分) 多数 分布在交通便利, 分布在交通便利, 经济较发达的人 口,城市密集地 区(4分) 分
(4)读图 ,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 读图6, 读图 条件两方面分析我国汽车工业中心 的分布特点.( .(8 的分布特点.(8分)
相同点: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2分) 不同点:A东西延伸至内陆,面积大(2分); a南北狭长,面积小,仅分布在沿海;接近赤道
(1)根据所学知 ) 识,分别指出两 次鸦片战争后清 政府开放的通商 口岸的地理分布 特点.( .(6分 特点.( 分)
东南沿海地区; 东南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各省和中国内地 或长江中下游沿岸城市). (或长江中下游沿岸城市).
(1)概述图示地区由西向东年太阳总辐射量总体变化的 概述图示地区由西向东年太阳总辐射量总体变化的 特点. 分 特点.(6分) (2)写出甲城市所在地与乙地区的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差 写出甲城市所在地与乙地区的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差 值,并简要说明乙地年太阳总辐射量不同于甲地的原 因.(10分) 分
(1)由西向东年太阳总辐射量递减(6分) (2)2500(2000—3000)百万焦耳/米'年(4 分)乙地相对地势较低,受西南季风影响大, 水汽较多,云量较大(6分)
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
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对考生来说是难点,地理事物分布的形态主要有点状、线状和面状三种。
不同形态的地理事物,描述方法不同,描述语言不同,因此,在作答时,必须弄清楚作答题目是属于哪种形态,从哪些方面进行描述。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一)总体分布特征:即地理事物的疏密状况,描述用语(分散、集中、均匀);(二)极值区位置:即地理事物的数量与位置关系,哪里多,哪里少,或者哪里密集,哪里稀疏;如果是线状分布,则这样描述(沿河、沿海岸线、沿交通线、沿山脉走向、沿边境线等)分布;如果是面状分布,则这样描述,在(地形区、行政区等)上分布;(三)点的大小:反映地理事物的含义,如规模大小、等级高低等;(四)分布形态:如环状、线状、网状等;(五)点的动态变化,反映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城市群是指在特定范围内,以 1 个以上特大城市为核心,由至少 3 个以上大城市为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最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
天山北坡城市群(见下图)是全国 19 个国家级城市群之一。
1材料二:2017年,乌鲁木齐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43.82亿元,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为1.1 :30.2 :68.7。
全市年末总人口222.6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8.20万人,乡村人口24.41万人。
乌鲁木齐市农业上主张“少种粮、多栽树、冬季不搞大棚蔬菜”策略,稳步推进传统农业生产转型升级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改变过分依赖种植业的格局。
(1)描述天山北坡城市群的空间分布特征。
(6分)参考答案:(2)城市分布相对均匀(总体特征);城市群空间组织形态呈现出带状发展(分布形态);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分布在绿洲地区;分布在山麓地区;在交通干线两侧集聚(极值区位置)。
材料一:下图是甲国地图。
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最新高三地理事物分布特点描述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是物联网重点企业的城市分布图(圆 圈大小表示物联网企业数量多少)。
(1)指出我国物联网重点企业的分布特 点。(6分)
分布极不均衡;(分布均衡程度) 西北部(东北、西南)的省区数 量较少。(哪多哪少) 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区(市), 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 地区最为集中。(集中分布的 位置)
3.澳大利亚的煤采便利;煤、 铁分别分布在东部和西部沿海地区。 ②煤铁矿的分布多靠近沿海,地理位置优 越,海运便利,有利于矿产的出口,接近 中日韩等国家,接近国际市场,便于降低 运费和能耗,市场竞争力强。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积温是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作为影响植物生 长的重要因素,它影响了农作物的熟制。
(1)简述图示地区积温分布规律。(6分)
积温大部分在 1900~2700℃之间, (分布范围)(2 分)由西南向东 北递减,(分布的趋势)(2 分) 同纬度平原 大于山区。(2 分)
面状地理事物分布表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地域、工业区等地理事物。
面状事物
①表示分布范围:在地图中用封闭的界线,或一种图例表示某种呈面状分布地理事 物的范围。
②表示类别:在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内,用不同的颜色或图例,在各个范围内
用不同图形加以区分类别。
③表示数量:常用散点法(点数多少)、等值线法。读图时要明确事物的地理范围。
3.指出图示 的年降水量 分布特征, 并分析原因。
分布范围:年降水量大多在15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 变化趋势:自西向东逐渐增多。 分布凸变:北部山区(等降水量向西凸出)降水相对较多。 原因:距海(太平洋)较远,受夏季风影响较小,年降水量较小;从西向东距海 (太平洋)越来越近,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北部山区多地形雨。
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
分
布
描述角度:
图
疏密+数量+极值+方位。
注意:宏观到微观,往往一起4条第说,总体分布,极值 点的疏密 ①均匀一致;②分布不均(总分结构描述),在什么什么方向/位置(线或面) 密集;什么方向/位置(线或面)稀疏。
点的位置 在----线(沿河谷、海岸线、边境线、交通线)上分布;在----面(面的 什么位置)上分布。
(平原等温线明显向北凸)同纬度
平原 大于山区。(2 分)
凹凸体现出来的意义
(1)简述图示地区积温分布规律。(6分)
二、线状地理事物描述
3.(2015全国2卷)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 下列要求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 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 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 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 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 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下图 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1.(2013上海卷)读关于南非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南非地理位置独特,国土面积约为122万平方千米。农业 、渔业较为发达,但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明显,耕地的分 布不平衡,农业生产地区差异大。
根据图文信息,归纳南非耕地 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4 分)
答案:分布特点:耕地主要分布在 沿海和东北部地区,而西部地区耕 地少。
答案: 南疆绿洲农业围绕塔里木盆地呈半 环状分布, 北疆沿天山北麓呈带状分布。
前者是因为塔里木盆地北有天山,南 有昆仑山,绿洲主要靠两大山脉的冰 川融雪水作为生活和灌溉水源;后者 是因为绿洲主要靠南边的天山冰雪融 水作为生活和灌溉水源。
据图2分别归纳南疆、北疆绿洲农业空 间分布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地理位置特征的描述和评价
相邻 位置
经济位置
所处经济区及地位、临近(远 离)某经济区
交通位置
所处重要的交通要道、枢 纽、控制重要海峡等
政治位置
政治地位(首都、省会)
地理位置评价(影响)
气候 经纬度位置
所处(跨) 纬度带、热 量带
降水
种类 农业 生长期、熟 制
海陆位置
海洋运输 海洋资源开发
相邻位置
陆上相邻
商贸、国际协作和分工
地理位置特征的描述及 评价(影响)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
区域特征和差异
影响人类活动
经度-----海陆位置(东西差异)-----大陆 东、中、西部-----水分的差异 纬度-----温度带位置(南北差异)----五带或高中低纬-----热量的差异 经度 纬度
自然特征不 同(气候、 地形、水文、 土壤、植被 等)
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利于对外开放等
陆上交通 交通位置 海上交通
运费、大物流、转口 贸易、商贸、腹地
吸引资金、技术引进 济位置 科研,技术发展;国际协作和分工
政治中心 政治位置 区域行政中心
简要评价北京地理位置
季风气候显著、易发旱涝 灾害、水资源不足 ;是 环渤海经济圈 中经济最 发达的城市,利于吸引外 资和技术以及科技创新和 参与国际分工;铁路和航 空枢纽利于商品集散扩大 了经济腹地;首都,是我 国政治中心。
人类活动有 差异(农业、 工业、交通、 聚落、商业 等)
位置描述
点 经纬度位置
面状
具体的经纬海 拔 是一个范围
所处(跨) 纬度带、热 量带
半球位置 海陆位置
东西半球、南北半球
岛屿、半岛、大陆东西部,太洋东西 岸,临海、离海较近,深居大陆 板 块位置 与哪些国家接壤、与哪些行政区相 邻、隔海相望 位于某地什么方位
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
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及成因分析总体来说,地理事物的分布形状分为点线面三大类;其特征要从位、数、形三方面来描述,每一个具体特征都隐含着不同的原因,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位置:绝对位置有经纬度、高程;相对位置指“在…地区…方向或与…平行或沿…分布”;②形状看延伸方向、弯曲方向得总体形状(团块状、条带状);③数量指数值大小、递变规律、变化快慢(梯度)、极值(闭合中心)、面积大小、范围宽窄。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1)点的疏密: ①均匀一致;②分布不均(总分结构描述),沿什么线(或面)密集;沿什么线(或面)稀疏。
(2)点的位置:在----线(沿河谷、海岸线、边境线、交通线)上分布;在----面(面的什么位置)上分布。
(3)点的数量:多少(极值最多、最少、最集中等),反应的规律(哪多哪少)。
2(4)点的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
(5)其他:点的动态变化提示: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分值决定要点(2分/点)【例题1】(08天津)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
请你归纳出三点。
(6分)【例题2】(2011全国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3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8分)【例题3】读德国和日本不同等级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比较德国和日本城市的等级和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2分)4(2)说明德国和日本地理位置的主要差异(4分)。
(3)概括德国和日本经济的共同特征。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描述1、描述一条等值线突出位置、延伸方向,凸出(弯曲)方向;明显转折时要分段描述。
2、描述一组等值线(1)变化趋势:由总体延伸方向得递变规律,向……方向逐渐变大(变小)(2)分布范围:最大到最小的范围是……(3)分布凸变:某地区偏大(小)、极值或特殊值。
【例题1】读某地等温线图,回5答问题。
高三地理--地理事物分布的描述课件(共20张PPT)
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 东部降水量大于西部(东南多西北少); 平原地区普遍多于坝上地区(燕山南路和太 行山东路迎风坡一侧降水量较大); 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燕山东南侧,最小值出 现在坝上高原西北侧。
面 三、 例6
状地理事物的分布方法总结
比 较图中A、a所示的面气状述候地?理如分何事布描物的述从?哪异?些同方?面点描细心审题
1月24日
答案
2月15日
疫情由最早出现在法国扩展整个欧洲, 扩展速度快,确诊与死亡病例急剧增加。 分布上 欧洲西部国家疫情比东部严重,尤其以意大利, 西班牙、德国、法国、英国最为严重。 欧洲疫情有进一步恶化趋势。
3月4日
3月10日
构建知识网络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分布 点线 面
位置
数量
形状
绝对位置 相对位置: 在 *地区*方向 与…平行 沿…分布
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
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
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答案
20世纪70年代(1976年),
栖息地连成一片;
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1987年), 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
例1 2020年春节前后,新冠疫情开 始大爆发,请据2月1日统计图描述
我国疫情分布特点。
全国确诊病例和新增病例多,增长速度快,疫情严重。
疫情空间分布不均,确诊病例整体上东南多,西北少;
最严重地区是武汉及其周边地区. 其他人口数量( 密度较大)的地区及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灾情比较严重,确诊病例 多。其他地区相对较少。
点状 【方法总结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四川卷 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特点是
3
天津卷 概括图8所示旅游景区主要景点的分布特点
3
新课标卷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
8
布的特点。
年份及考卷
安徽卷
考察内容
分值
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泥 10 沙主要来源。
指出澳大利亚蔗糖加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简 7 北京卷 述其区位因素。
重庆卷
说明朝鲜半岛降水的总量和时空分布主要 特征。
8
北京卷 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
8
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2011 福建卷 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
9
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2
江苏卷 简述两省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
2
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特点是
温差较东北部大;气温以从化为中心向东北、西南方向递增;温 度范围在-0.7℃—1.1℃之间。
【探究二】 2、读“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图”,
概括图中降水量线分布特点。( 6分)
115° 30
200
0
120°
400
走向 递变 疏密 幅度
500
③
40°N
200 等降水量线
【参考答案】大体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与海岸 平行);数值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由沿海向内陆递 减);东南部密集,降水量的变化幅度较西北大.
第二类——线状地理事物
思路、方法 1、单一线状事物:
?总体概况(位置、弯曲、形状、走向); ?局部分布(分段、走向)
2、多条线状 事物:
?走向;(即延伸方向) ?数量; (递变、范围、疏密、幅度) ?位置; (极值、特殊值出现地区)
【演练二】
1、读某地等温线图,描述图中 -10°C等温线分布特征。8分
【探究 一 】(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
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简述其空间分 布的特点。(8分)
4 01 500强总 部、个
【探究 一 】(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
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简述其空间分布的 特点。(8分)
4 01 500强 总部、 个
工业基地布局的总体特征
3
描述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地的地
4
理分布
加拿大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2
天津卷
云南省西北部地形分布的特点
3
上海卷 我国高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
3
年份及考卷
考查内容
山东卷 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 征及主导因素
浙江卷 简述“雪带”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
分值
6
8
参考答案: ●分布不均; 2分 ●多呈点状沿河流; 2分 ●沿铁路线分布 ;2分 ●主要分布山麓和绿洲上。 2分
【探究二】
1、读图,描述 下图中 10℃等温 线的走向
2、读“我国某
115° 300
200
区域年等降水量
分布图”,概括
图中降水量线 分
布特点。( 6分)
③
120°
400 500
40°N
【探究二】1、读图,描述下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
【探究 一】 (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
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简述其空间分布的特点。(8分)
稀疏区
总体概况
集401 中区
500强总 部、个
【参考答案】 分布不均衡(2分);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 (2分);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 为集中(2分);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2分)(其他合 理答案可酌情给分,但本小题总分不超过8分)
分段
走向
【参考答案】 10℃等温线 东半段接近东西 走向(与纬线平 行),该等温线 西半段呈东北-西南走向。
【探究二】 2、读“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图”,概括图
中降水量线分布特点。(6分)
115°
30
200
0
120°
400
500
③
40°N
200 等降水量线
【参考答案】大体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与海岸 平行);数值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由沿海向内陆递 减);东南部密集,降水量的变化幅度较西北大.
高三地理 二轮专题复习
【经典回放 ——Biblioteka 013一抽试题 】12.(2)读图乙,简述西气东输线路的分布特点及原因.(10分) (3)读图甲,说明该区域绿洲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6分)
高三地理 二轮专题复习
二、地理事物描述型试题
▲描述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特点) ▲描述地理事物变化规律(特点) ▲描述地理事物基本特征
说出澳大利亚东岸污染扩散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7
2010
重庆卷 孔子学院(堂)集中分布在A国的
地区。 10
分析形成该分布特点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湖南卷 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 12 布特点。
概述厄立特里亚的地理位置特征。
3
上海卷 归纳我国东南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分布的
基本特征并解释原因。
第一类——点状地理事物
【思路、方法】
? 总体均衡状况 ? 相对分布位置
(密集区;稀疏区;最集中区、最稀少区; 与其他事物的相对位置)
【答题语言】 分布不均(较均匀);
主要集中分布在xx; xx分布密集,xx分布稀疏; xx分布最集中; 主要沿xx分布。
【课堂演练一】 读下图,简述该地区城镇分布特点( 6分)
2
四川卷 天津卷
简述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分布的显著特点, 10 解释甲地等温线沿虚线方向弯曲的原因。
描述广西旱情的空间分布特点。
4
【高考能力要求】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 四、论证和探讨问题
得分能力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表语言来描述 地理 概念、地理事物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 .
第一课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
【考情播报 】 描述分布试题在近三年高考情况统计
年份及考卷
考察内容
全国卷
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
分值
3
北京卷
重庆卷 广东卷 2012 浙江卷 江苏卷
城镇交通线的分布特征
6
规划绿地的分布特点
4
我国各地区汽车产量的共同趋势是 4 _______ ,汽车工业向 _______ 地区集中。
【参考答案】
●大致分布在 我国北方北纬 380—400之间(2分); ●大体呈东西方向 延伸(或与纬线大体平行)( 2分); ●Q地等温线明显向南(低纬处) 凸出(2分); ●P地等温线明显向北(高纬处) 凸出(2分)。
【演练二】2、读图描述图中等温线(单位℃)的分布
特点( 10分)
【参考答案】 基本上西北-东南走向;西南部较东北部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