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区域地质

合集下载

凉山州生物地理复习资料

凉山州生物地理复习资料

凉山州生物地理复习资料凉山州生物地理复习资料凉山州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南部,是一个地理环境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山川起伏,河流纵横,形成了丰富的生物地理特征。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凉山州生物地理方面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

一、地理环境凉山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四面环山,地势较为复杂。

这里的地理环境主要分为高山、山地、丘陵和盆地四个地貌类型。

高山地带主要分布在州西部,海拔在3000米以上,有着险峻的山峰和广阔的高山草甸。

山地地带则是山峦连绵,沟壑纵横,气候湿润,植被茂盛。

丘陵地带地势相对平缓,多为耕地和林地。

盆地地带则是凉山州的主要农业区,气候较为干燥,适宜种植作物。

二、气候特点凉山州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分带特征。

高山地带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低于10摄氏度,冬季严寒,夏季凉爽。

山地地带气候湿润,年降水量较大,气温适宜,四季分明。

丘陵地带气候温和,降水适中,适宜农业生产。

盆地地带气候干燥,降水量较少,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三、植被类型凉山州的植被类型多样,主要分布有高山草甸、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灌丛和草地等。

高山草甸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植被矮小而密集,适应寒冷的气候条件。

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山地地带,以云杉和冷杉为主,植被茂密,是凉山州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落叶阔叶林分布在丘陵地带,以柏树和槭树为主,植被繁茂,树种丰富。

灌丛主要分布在盆地地带,适应干燥的气候条件,植被矮小而稀疏。

草地则广泛分布在凉山州各地,是牧民们放牧的重要场所。

四、动物资源凉山州拥有丰富的动物资源,其中包括珍稀的野生动物。

这里生活着大熊猫、金丝猴、雪豹等众多珍稀物种,是它们的重要栖息地。

同时,凉山州还是著名的鱼类资源区,有着丰富的淡水鱼类资源。

这些动物资源的存在,不仅丰富了凉山州的生物多样性,也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机会。

五、人类活动对生物地理的影响人类的活动对凉山州的生物地理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凉山州工程地质情况汇报

凉山州工程地质情况汇报

凉山州工程地质情况汇报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川西高原和亚热带之间的
过渡地带,其地质情况复杂多变,对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为了全面了解凉山州的工程地质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和汇报,以下是我们的调研结果。

首先,凉山州地处高原山地,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

山地地质构造复杂,
存在大量断裂、褶皱、岩溶等地质现象,这对工程建设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此外,地处高原地区,地质灾害频发,如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给工程建设增加了一定的风险。

其次,凉山州地质资源丰富,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有煤炭、金、银、铜、铁、锰等矿产资源,但开采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克服地质条件的限制。

此外,地处高原山地,水资源丰富,但也存在水土流失、水资源污染等问题,需要在工程建设中加以重视和解决。

再次,凉山州地处地震多发区,地质构造活跃,存在一定的地震风险。

因此,
在工程建设中需要特别重视地震安全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

最后,凉山州地处边远地区,交通条件相对较差,给工程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山地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给物资运输和人员出行带来了一定的不便,需要在工程建设中加以克服。

综上所述,凉山州工程地质情况复杂多变,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风险。

在工程建
设中,需要充分了解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

同时,也需要加强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对地质情况的认识,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可靠的地质基础。

希望我们的汇报能够对凉山州的工程建设和地质研究有所帮助。

凉山州地灾项目初验报告

凉山州地灾项目初验报告

凉山州地灾项目初验报告凉山州地灾项目初验报告一、项目背景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

该地区多山丘陵,地势复杂。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该地区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其中地质灾害占比较大。

为了有效防范和应对凉山州的地质灾害,政府决定开展一项地灾项目。

本次初验报告即为该项目的初步验收结果。

二、项目概述本次地灾项目旨在对凉山州的潜在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和治理。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1. 对凉山州的各个县市进行实地勘察和调查,确定潜在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点;2. 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并实施治理工作;3. 对治理后的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

三、实施过程1. 实地勘察和调查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遥感技术、GPS定位、人工勘察等。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比对,确定了凉山州共有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点300余处。

2. 制定治理方案根据实地调查的结果,制定了相应的治理方案。

具体包括加固山体、修建防护堤、疏浚河道等措施。

同时,为了提高治理效果,还采用了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

3. 实施治理工作根据制定的方案,对潜在的地质灾害点进行了治理工作。

整个过程中,注重了环保和安全问题。

同时,为了确保治理效果,还进行了多次监测。

四、验收结果经过近期的监测和评估,本次地灾项目初验结果如下:1. 治理效果良好。

经过治理后的潜在地质灾害点得到有效控制和减轻。

2. 环保安全得到保障。

整个项目过程中注重环保和安全问题,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

3. 技术水平较高。

本次项目采用了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提高了治理效果。

五、结论与建议本次地灾项目初验结果表明,该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但是,在后续的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和评估,确保治理效果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同时,为了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政府还需加大对该地区的投入力度,并制定更加详细和完善的防灾预案。

四川美姑县重点区域居住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四川美姑县重点区域居住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第35卷第1期2017年2月中国锰业CHINAS MANGANESE INDUSTRYVol . 35 No . 1Feb . 2017四川美姑县重点区域居住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李向东,王俊彪(四川省昊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00)摘要:针对山地居住用地地质环境的特征和要求,对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进行了居住用地地质环 境适宜性研究,对重点区域进行居住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分区。

关键词:用地适宜性;地质环境;层次分析中图分类号:X 821 文献标识码:B d o i : 10.14101/j . cnki . issn . 1002 -4336.2017.01.036美姑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州东北部,是凉 山彝族聚居的腹心地带。

东邻雷波、马边,西接越西、 甘洛,南与昭觉相连,北与峨边接壤,南北长94. 8 k m , 东西宽46.4 k m ,幅员面积2 731.7 k m 2。

美姑县城所 在地位于东经103。

07\北纬28。

19\县城高程2 083 m (县气象站),山区公路网络密度很小,交通不便。

1美姑县重点地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表1美姑县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因权重结果评价因子因子权重地质构造0.089 0工程岩组0.211 8地灾密度0.3362地形坡度0. 139 4地形坡向0.042 2海拔高程0.0767河流分布0.0698交通条件0.03491.1评价指标选取由于研究区域地处大凉山中低山地貌区,地质条件复杂,需要着重考虑土地的工程性质、地质灾害 密度、地震因素等[1]。

参考国内外山地村镇居住用 地相关研究成果,结合美姑县居住用地现状和未来发展需要,本次评价共选取了 8个评价因子,即地形 坡度;地形坡向;工程岩组;地灾密度;海拔高程;地 质构造;河流分布;交通条件。

此8个因子中,地形 坡度、地灾密度、工程岩组状况作为决定居住用地适 宜与否的主导因子(限制因子或特殊因子)[2 3 ]。

凉山州区域地质

凉山州区域地质

四川省凉山州地质概况一、区域工程地质凉山州幅员范围内南北向断裂发育,并与北东和北西构造交汇,同时存在东西向古老构造,经地震和地质调查证实,南北向和北西向断裂具有持续活动性。

地貌以高山、高中山为主,河系发育,山高坡陡,沟谷深切。

除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展布松散土石外,岭脊斜坡地域为其碎屑岩、变质岩、碳酸盐岩和岩浆岩所展露。

构造复杂,断裂纵横交错,断隙发育,岩石破碎。

此外,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发育,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安宁河、则木河、水江等活动断裂分布区工程地质条件差,每逢雨季,河谷两侧常有崩塌、泥石流、滑坡发生,给铁路、公路交通造成极大困难。

岩浆岩和变质岩及活动性断裂非常展布区,地基良好,边破稳定,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一)区域工程地质条件1.区域稳定性(1)活动性断裂,在东西向应力场作用下,形成各种活动性断裂构造,控制区内山脉、河流、盆地的形成,使州内的地质灾害十分频繁。

境内共有活动性断裂26条,均为压性和压扭性断裂。

其中南北向10条,安宁河东、西两支活动强烈外,余此如磨盘山、甘洛——美姑断裂活动程度较强至弱;北东向8条,除卧罗河、金河——箐河等3条活动程度强烈外,南河、里庄等断裂均属强烈至弱;北西向断裂8条,活动程度除石棉、辣子乡等3条强烈外,其余5条均属较强。

(2)地震,有安宁河地震断裂带、盐源地震断裂带、理塘地震带南端(木里地区)及马边地震带,构造地震活动强烈。

区内自公元前111年至公元1981年共记载了大于或等于7级的强震2次,最大震级7.7级。

2.工程地质岩组特征境内出露地层齐全,岩浆活动明显,岩组众多,据其岩石类型、岩体结构及其工程地质特征将区内划分四个工程地质岩类。

(1)松散软弱土石类主要为第四系不同成因的粘性土、砂类土和卵漂(碎石)石层和第三系弱胶结的粘土岩粉砂岩和砂岩等组成。

呈散体和软塑结构。

岩层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岩性、成层组合条件和饱水情况。

特别是含水砂层对岩层的稳定性影响极大,工程建设的地下边坡部分需采取专门的加固和维护措施。

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典型地质灾害发育及形成机理研究

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典型地质灾害发育及形成机理研究

EXPERIENCE区域治理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典型地质灾害发育及形成机理研究刘美琳1,王佃明21.西藏大学工学院;2.中国地质调查局探矿工艺研究所摘要:本文以“凉山州宁南县2019年地质灾害自动化实时监测体系建设项目”为依托,并对当地的地质灾害点进行实地排查,结合后期整理分析,对宁南县典型地质灾害发育和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方便当地政府开展后续工作,也对周边地质灾害考察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宁南县;地质灾害;形成机理;防治建议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7-0025-0001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现象。

据统计,2019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6181起,其中滑坡4220起、崩塌1238起、泥石流599起、地面塌陷121起、地裂缝1起和地面沉降2起,共造成211人死亡、13人失踪、7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7.7亿元。

一、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1)交通条件。

宁南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02°27′44″~102°55′09″、北纬26°50′12″~27°18′34″。

县境东西长46.3km、南北宽51.6km,面积1667km2。

公路联接所有乡镇,省道S212线纵贯南北、S310线横穿东南角,交通比较便利。

(2)气象水文条件。

宁南县受气流影响,形成了一年中干湿季节明显的气候特征。

在海拔1200m左右地区,县内年平均气温19.3℃,极端最高、最低气温为39.8℃、-4℃;年日照时数2257.7h,无霜期平均315天;年降水量960mm,年最大降水量1983mm,降水主要集中在6-10月。

宁南县境内主要河流有黑水河和金沙江,均属金沙江水系。

(3)地形地貌。

宁南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最高峰贝母山海拔3919m;最低处在金沙江畔与布拖县交界的依补河口,海拔585m,相对高差3334m。

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凉山州2022年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

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凉山州2022年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

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凉山州2022年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6.28•【字号】凉府办发〔2022〕32号•【施行日期】2022.06.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凉山州2022年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凉府办发〔2022〕32号各县(市)人民政府,州地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凉山州2022年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已经州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6月28日附件凉山州2022年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1 总则1.1 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论述,健全完善凉山州地质灾害抢险救援工作机制,有效防范化解地质灾害风险,高效应对突发地质灾害事件,最大限度避免或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稳定,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四川省突发事件应对办法》《四川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四川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试行)》《四川省地质灾害指挥部工作规则(试行)》《四川省地质灾害指挥部办公室工作规则(试行)》《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凉山州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的通知》等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文件,结合凉山实际,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州范围内突发地质灾害事件的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等工作。

1.4 工作原则(1)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贯彻“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积极做好地质灾害风险防控和应对准备,最大程度减少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凉山州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诱发因素研究

凉山州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诱发因素研究

凉山州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诱发因素研究摘要:川西南凉山州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貌多样,构造体系繁多复杂,构造活动强烈,地震活跃,新构造运动突出,区域差异升降活动明显,加上区内地层岩性古老,经受构造活动久远,致使山体破碎,风化强烈,滑坡、崩塌、泥石流强发育。

本文收集了凉山州各领域地质灾害隐患发育特征,总结了凉山州地质灾害的发育与降雨、地震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密切关系,提出了防灾相关建议。

研究结果对类似地质灾害区域调查及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地质灾害发育特征诱发因素1 引言凉山州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地质结构复杂,相对高差大,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高山、深谷、平原、盆地、丘陵相互交错,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自然灾害频发。

全州可追寻的历史地质灾害共发生1269起,其中造成人员死亡的有89起,共造成1341人死亡、212人失踪、994人受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92亿元。

山洪泥石流造成死亡事件59起,造成1226人死亡、218人失踪、947人受伤;滑坡造成死亡事件25起,造成229人死亡、1人失踪、18人受伤;崩塌造成死亡事件5起,造成47人死亡、7人失踪、29人受伤。

例如:冕宁县泸沽镇洛瓦村4组盐井沟发生泥石流,导致104人遇难,29人受伤;1972年8月1日,喜德县红莫镇司金沟3社发生泥石流,导致200人遇难;2017年8月8日,普格县荞窝镇耿底村因暴雨发生山洪泥石流,导致2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6亿余元(数据来源于凉山州地质环境监测站)。

历史教训惨痛,防灾减灾任重道远。

图1 凉山州各县地质灾害事件统计图(按年份)2 地质灾害发育概况凉山州共发育地质灾害6589处,其中自然资源系统6412处,交通运输系统79处,水利系统75处,安全监管系统8处,发改系统5处,扶贫移民、乡村振兴、民政等其他系统10处。

地灾灾害隐患中销号3045处,在册在库3544处,以自然资源系统监管监测为主共计3532处,其他系统12处。

凉山生态现状报告

凉山生态现状报告

凉山生态现状报告一、引言凉山藏族自治州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是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之一。

本文将从凉山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分析凉山生态的现状。

二、地理位置103°40’之间。

它位于川凉山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北纬26°40’30°10’,东经101°40’滇藏高原地区,与云南、贵州、四川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相邻。

凉山地势复杂,山区较多,其中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占地面积的85%,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

三、气候特点凉山地处亚热带和温带交界地带,气候多样。

夏季温暖而湿润,冬季寒冷而干燥。

年降水量较大,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

这种气候特点为凉山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四、植被分布凉山植被类型繁多,包括高山垂直带谱,亚高山常绿阔叶林,山地针叶林等。

凉山的森林覆盖率较高,约为52%,其中包括世界自然遗产地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这些森林为众多珍稀濒危物种提供了栖息地。

五、动物多样性凉山生态系统拥有丰富多样的动物资源。

这里栖息着包括大熊猫、金丝猴、藏羚羊、雪豹等在内的多种珍稀濒危动物。

凉山还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每年都有大量候鸟在这里栖息和繁衍。

六、生态挑战尽管凉山生态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过度的砍伐、采矿和农业扩张等行为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物种数量的减少。

此外,凉山地区的土地退化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对当地居民的生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了威胁。

七、生态保护措施为了保护凉山的生态环境,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保护区的划定和管理成为重点工作,限制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此外,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是保护凉山生态的重要一环。

八、展望未来凉山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面临许多挑战。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意识和法规的完善,促进可持续发展,确保凉山的生态系统能够持续稳定发展,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工程地质 -凉山州

工程地质 -凉山州

一、区域工程地质凉山州幅员范围内南北向断裂发育,并与北东和北西构造交汇,同时存在东西向古老构造,经地震和地质调查证实,南北向和北西向断裂具有持续活动性。

地貌以高山、高中山为主,河系发育,山高坡陡,沟谷深切。

除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展布松散土石外,岭脊斜坡地域为其碎屑岩、变质岩、碳酸盐岩和岩浆岩所展露。

构造复杂,断裂纵横交错,断隙发育,岩石破碎。

此外,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发育,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安宁河、则木河、水江等活动断裂分布区工程地质条件差,每逢雨季,河谷两侧常有崩塌、泥石流、滑坡发生,给铁路、公路交通造成极大困难。

岩浆岩和变质岩及活动性断裂非常展布区,地基良好,边破稳定,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一)区域工程地质条件1.区域稳定性(1)活动性断裂,在东西向应力场作用下,形成各种活动性断裂构造,控制区内山脉、河流、盆地的形成,使州内的地质灾害十分频繁。

境内共有活动性断裂26条,均为压性和压扭性断裂。

其中南北向10条,安宁河东、西两支活动强烈外,余此如磨盘山、甘洛——美姑断裂活动程度较强至弱;北东向8条,除卧罗河、金河——箐河等3条活动程度强烈外,南河、里庄等断裂均属强烈至弱;北西向断裂8条,活动程度除石棉、辣子乡等3条强烈外,其余5条均属较强。

(2)地震,有安宁河地震断裂带、盐源地震断裂带、理塘地震带南端(木里地区)及马边地震带,构造地震活动强烈。

区内自公元前111年至公元1981年共记载了大于或等于7级的强震2次,最大震级7.7级。

2.工程地质岩组特征境内出露地层齐全,岩浆活动明显,岩组众多,据其岩石类型、岩体结构及其工程地质特征将区内划分四个工程地质岩类。

(1)松散软弱土石类主要为第四系不同成因的粘性土、砂类土和卵漂(碎石)石层和第三系弱胶结的粘土岩粉砂岩和砂岩等组成。

呈散体和软塑结构。

岩层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岩性、成层组合条件和饱水情况。

特别是含水砂层对岩层的稳定性影响极大,工程建设的地下边坡部分需采取专门的加固和维护措施。

凉山州宁南县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及分布特征分析

凉山州宁南县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及分布特征分析

167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凉山州宁南县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及分布特征分析陈泽辉(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水文工程大队,四川 成都 611730)摘 要:凉山州宁南县是一个地质灾害的高发地区,为有效防范地质灾害,应当对当地的地质灾害特征有一定掌握。

基于此,本文就结合凉山州宁南县当地的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对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以及分布特征展开探讨,具体如下。

关键词:凉山州宁南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0-0167-2收稿日期:2020-05作者简介:陈泽辉,男,生于1989年,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

凉山州宁南县地区的居民长期受到地质灾害的影响,常见的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对当地的生产建设、经济发展以及人身安全都造成严重危害[1]。

从地理分布来看,地质灾害存在一定特征,这能够为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一定指导,在防治工作中应以地质灾害集中的地区为重点,当地的生产建设建议尽量避开这些多发的地区,以减少损失。

1 县域特征与灾害特征1.1 地理位置与交通宁南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南东侧,东临金沙江与云南省巧家县隔江相望,南邻会东县,西连会理县、德昌县,北与普格县、布拖县接壤。

地理坐标东经102°27′44″~102°55′09″、北纬26°50′12″~27°18′34″。

县境东西长46.3km、南北宽51.6km,幅员面积1667km 2。

公路联接所有乡镇,省道S212线纵贯南北、S310线横穿东南角。

见下图1。

图1 宁南县位置图1.2 气象水文宁南县由于受西风环流和西南季风气流、西太平洋暖湿季风气流影响,而形成了一年中干湿季节明显的气候特征[2]。

雨季一般在5月下旬开始,10月中旬后结束。

期间以6月和9月降水最多,据宁南县气象站实测宁南近几年(2010年~2015年)降雨量,年均降雨量为962.6mm,全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22.4天。

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老915---Ⅰ铅锌矿简介.

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老915---Ⅰ铅锌矿简介.

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老915---Ⅰ铅锌矿简介一、自然地理及地质情况1、自然地理甘洛县老915---Ⅰ铅锌矿区位于凉山州甘洛县新市坝镇,至甘洛县县城北东6.5km。

矿区交通方便,乌(斯河)——金(阳)公路横穿矿区,至成昆线甘洛火车站约6km。

矿区位于尼日河东岸山区,地势东高西低,海拔高度为+805—+1300m,最低侵蚀基准面为尼日河河床,其海拔高度为+980m。

矿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节明显,平均降水量为830.3mm,最大降水量1042mm,5-9月份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0%以上。

2. 区域地质矿区位于康滇地轴南北向构造体系之北段东缘,小相岭南北向构造带东侧,马拉哈断层以东。

其地层主要发育有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寒武系碎屑岩、灰岩和白云岩等。

3. 以往地质工作该区地质勘查工作始于50年代,先后有凉山地质队、202地质队、原四川地质局第一区测队、207地质队、原西南冶金地勘局609地质队等地质勘查单位在此开展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针对铅锌矿的调查、普查等不同程度的地质工作。

2003年9月至12月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四年地质队对该地区进行了资源储量核实调查工作,经过地表地形测量、地表地质调查和深部工程测量、编录等综合地质调查手段,基本查明了矿区海拔标高+1042-+803m范围内矿体的形态、产状、空间分布规律以及矿石品位、质量情况,并对矿区上部975-1300m采区已采矿石量进行了大致估算,其采出矿石量约为106万吨。

二、矿产地质特征1. 矿体特征矿区已发现3个矿体,产于震旦系灯影组上段地层的层间破碎带内,呈似层状、脉状或透镜状。

①号矿体:呈带状、脉状,矿层倾向北东,倾角63°-70°,平均65°,平均厚度1.01m;控制矿体走向长为462.5m。

②号矿体: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控制矿体顺走向长为650m,中部被采空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矿体平均厚1.09m,下部矿体厚度1-1.14m,平均厚1.08m。

简述凉山州区域概况

简述凉山州区域概况

简述凉山州区域概况凉山州是中国四川省下辖的一个州级行政单位,位于四川盆地的西部边缘,距成都约500公里。

凉山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索。

凉山州地处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地势起伏不平,地形复杂多样。

州境内多为山地和高原,海拔高度从1000米到6000米不等。

同时,该地区也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丘陵地区之一,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形成了崇山峻岭、沟壑纵横的自然景观。

凉山州气候多样,具有典型的高原季风气候和山地季风气候特征。

该地区阳光充沛,降水充沛,四季分明。

冬季寒冷而干燥,夏季湿润多雨。

因此,凉山州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特别是河流和湖泊。

凉山州是中国民族地区之一,境内分布着多个少数民族。

其中,彝族、藏族和苗族是该地区最大的民族群体。

凉山州的民族文化独特而多样,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习俗、民族服饰、音乐舞蹈和宗教信仰。

游客来到凉山州,可以欣赏到彝族的独角仙舞蹈、藏族的舞狮表演和苗族的花山大戏等民族艺术表演,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

除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凉山州还拥有壮美的自然风光。

这里有雄伟壮丽的山峰、清澈见底的湖泊、奇特的峡谷和茂密的森林。

其中,凉山州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雅砻江大峡谷。

这个峡谷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它的景色壮观且令人惊叹。

此外,巴颜喀拉山、折多山和太阳山等自然景观也吸引着大量游客。

凉山州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该地区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林业和旅游业。

农业方面,凉山州是四川省的重要农业区之一,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和油料作物。

林业方面,该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木材产量较高。

旅游业也是凉山州的重要支柱产业,该地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特别是喜欢户外探险和体验少数民族文化的游客。

总之,凉山州是一个独特而多样的地方,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

这个地区的发展潜力巨大,为游客提供了探索、体验不同文化和欣赏自然美景的机会。

凉山州区域地质

凉山州区域地质

四川省凉山州地质概况区域工程地质凉山州幅员范围内南北向断裂发育,并与北东和北西构造交汇,同时存在东西向古老,经地震和地质调查证实,南北向和北西向断裂具有持续活动性。

地貌以高山、高中山为主,河系发育,山高坡陡,沟谷深切。

除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展布松散土石外,斜坡地域为其碎屑岩、变质岩、碳酸盐岩和岩浆岩所展露。

构造复杂,断裂纵横交错,断隙发育,岩石。

此外,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发育,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安宁河、则木河、水江等活动断裂分布区工程地质条件差,每逢雨季,河谷两侧常有崩塌、泥石流、滑生,给铁路、公路交通造成极大困难。

岩浆岩和变质岩及活动性断裂非常展布区,地基良好,边破稳定,地质条件较好。

(一)区域工程地质条件1.区域稳定性(1)活动性断裂,在东西向应力场作用下,形成各种活动性断裂构造,控制区内山脉、、盆地的形成,使州内的地质灾害十分频繁。

境内共有活动性断裂26条,均为压性和压扭性断裂。

其北向10条,安宁河东、西两支活动强烈外,余此如磨盘山、甘洛——美姑断裂活动程度较强至弱;北8条,除卧罗河、金河——箐河等3条活动程度强烈外,南河、里庄等断裂均属强烈至弱;北西向断裂,活动程度除石棉、辣子乡等3条强烈外,其余5条均属较强。

(2)地震,有安宁河地震断裂带、盐源地震断裂带、理塘地震带南端(木里地区)及马边地震带,构造地动强烈。

区内自公元前111年至公元1981年共记载了大于或等于7级的强震2次,最大震级7.7级。

2.工程地质岩组特征境内出露地层齐全,岩浆活动明显,岩组众多,据其岩石类型、岩体结构及其工质特征将区内划分四个工程地质岩类。

(1)松散软弱土石类主要为第四系不同成因的粘性土、砂类土和卵漂(碎石)石层和第三系弱胶结的粘土砂岩和砂岩等组成。

呈散体和软塑结构。

岩层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岩性、成层组合条件和饱水情况。

特含水砂层对岩层的稳定性影响极大,工程建设的地下边坡部分需采取专门的加固和维护措施。

凉山州区域地质

凉山州区域地质

四川省凉山州地质概况工程地质凉山州幅员范围内南北向断裂发育,并与北东和北西构造交汇,同时存在东西向古老构造,经地震和证实,南北向和北西向断裂具有持续活动性。

以高山、高中山为主,河系发育,山高坡陡,沟谷深切。

除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展布松散土石外,岭脊斜坡地域为、变质岩、碳酸盐岩和岩浆岩所展露。

构造复杂,断裂纵横交错,断隙发育,岩石破碎。

此外,崩塌、滑坡、泥石工程地质现象发育,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河、则木河、水江等活动断裂分布区工程地质条件差,每逢雨季,河谷两侧常有崩塌、泥石流、滑坡发生,给铁路、造成极大困难。

岩浆岩和变质岩及活动性断裂非常展布区,地基良好,边破稳定,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域稳定性(1)活动性断裂,在东西向应力场作用下,形成各种活动性断裂构造,控制区内山脉、河流、盆地的形成,地质灾害十分频繁。

境内共有活动性断裂26条,均为压性和压扭性断裂。

其中南北向10条,安宁河东、西两支活,余此如磨盘山、甘洛——美姑断裂活动程度较强至弱;北东向8条,除卧罗河、金河——箐河等3条活动程度强河、里庄等断裂均属强烈至弱;北西向断裂8条,活动程度除石棉、辣子乡等3条强烈外,其余5条均属较强。

地震,有安宁河地震断裂带、盐源地震断裂带、理塘地震带南端(木里地区)及马边地震带,构造地震活动强烈。

区内111年至公元1981年共记载了大于或等于7级的强震2次,最大震级7.7级。

程地质岩组特征境内出露地层齐全,岩浆活动明显,岩组众多,据其岩石类型、岩体结构及其工程地质特征将区个工程地质岩类。

松散软弱土石类主要为第四系不同成因的粘性土、砂类土和卵漂(碎石)石层和第三系弱胶结的粘土岩粉砂岩和砂岩等散体和软塑结构。

岩层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岩性、成层组合条件和饱水情况。

特别是含水砂层对岩层的稳定性影响程建设的地下边坡部分需采取专门的加固和维护措施。

土石主要分布于河漫滩阶地及山前地带。

由全新世冲积、冲洪积亚粘土、亚砂土、砂砾卵石组成,局部地段有淤泥。

采凉山近场区地质构造

采凉山近场区地质构造

3.3 近场区活动构造3.3.1 近场区新构造单元划分近场区涉及鄂尔多斯断块隆起区和汾渭断陷带两个一级构造单元,根据新构造运动方式、强度、规模的差异性又可划分为云冈隆起区、大同断陷盆地、六棱山隆起区和采凉山隆起区4个次级构造单元(图3-2)。

3.3.1.1 云冈隆起区(Ⅰ)云冈隆起区位于近场区西北部地区,其东部以口泉断裂与大同断陷盆地为界。

新构造时期,云冈隆起区表现为强烈隆升,地形高耸,基岩山地由太古界变质岩和下古生界沉积岩系组成,海拔高程为1300~1600m,最高峰位于口泉断裂西侧的七峰山,海拔高度1714.1m。

向西地形变缓,呈由东向西倾斜的宽缓向斜构造,褶皱轴总体走向NNE,其东、西两翼主要由寒武系、奥陶系组成,中间核部由白垩纪、侏罗系地层组成,两翼地层倾角5°~15°,核部地层近水平,一般0°~5°。

隆起内断裂不发育,仅有少数规模不大的NW向、NE~NEE 向断裂分布,主要为燕山运动时期形成,大部分断裂晚更新世以来趋于稳定。

区内地震活动弱,无4.7级以上地震发生。

3.3.1.2 大同断陷盆地(Ⅱ)近场区涉及大同断陷盆地内的怀仁凹陷、砂板梁凸起、阳原凹陷、阳高凹陷。

怀仁凹陷:西界受口泉断裂控制,走向NNE,西深东浅,自上新世以来沉积厚度达1800m,其中第三系厚1800m,第四系厚500m,沉积中心位于口泉断裂口泉至鹅毛口段,以第四纪距今240万年计算,怀仁凹陷的断陷速率为0.21mm/a。

怀仁凹陷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61级地震,是近场区新构造运动强烈2的构造单元,本项目工程场地位于该构造单元。

砂板梁凸起:走向NE,地貌上为黄土覆盖的片麻岩垅岗,向南西倾伏于地下,自上新世以来沉积厚度为500m,其中第三系厚300m,第四系厚200-300m,该凸起区未发生M≧4.7级地震。

阳原凹陷:近场区涉及该凹陷西部,南界受六棱山北麓断裂控制,走向NEE,自上新世以来沉积厚度达1500m,其中第三系厚1100m,第四系厚400m。

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设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避让场所的通知

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设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避让场所的通知

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设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避让场所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5.10•【字号】凉府办函[2011]120号•【施行日期】2011.05.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安综合规定正文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设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避让场所的通知(凉府办函〔2011〕120号)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有关部门:为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抓紧做好汛前地质灾害有关防治工作的通知》(川办函〔2011〕59号)和2011年全省地质灾害防治暨防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现将做好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避让场所建设工作的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建设要求各县市辖区内省、州地质灾害预案点及其他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均应在外围安全区域建设地质灾害应急避让场所,避让场所建设要因地制宜、安全适用,能确保紧急情况下可提前疏散转移群众到避让场所临时避险安置。

二、时间要求各县市政府要安排专项经费,组织规划建设、国土资源、财政等部门在2011年5月31日前制定建设方案,并完成选点选址工作,6月30日前完成应急避让场所建设,7月5日前将建设方案及建设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人:王勇,联系电话:2161628,传真:2172373)备案。

三、工作责任要求实施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避让场所建设,是变被动防灾为主动避灾,变临灾避险为提前预防避让,全力避免因灾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重要举措。

各县市要高度重视,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抓紧排查,抓紧选点,抓紧实施,确保汛前落实到位。

要组织群众开展应急演练,使群众知晓转移地点、线路和相关事项,增强避险防灾能力。

要细化避险方案,层层落实责任,对因组织领导不力、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避让场所建设不得力,致使重要地质灾害预案点发生灾害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凉山州区域地质

凉山州区域地质

一、区域工程地质凉山州幅员范围内南北向断裂发育,并与北东和北西构造交汇,同时存在东西向古老构造,经地震和地质调查证实,南北向和北西向断裂具有持续活动性。

地貌以高山、高中山为主,河系发育,山高坡陡,沟谷深切。

除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展布松散土石外,岭脊斜坡地域为其碎屑岩、变质岩、碳酸盐岩和岩浆岩所展露。

构造复杂,断裂纵横交错,断隙发育,岩石破碎。

此外,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发育,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安宁河、则木河、水江等活动断裂分布区工程地质条件差,每逢雨季,河谷两侧常有崩塌、泥石流、滑坡发生,给铁路、公路交通造成极大困难。

岩浆岩和变质岩及活动性断裂非常展布区,地基良好,边破稳定,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一)区域工程地质条件1.区域稳定性(1)活动性断裂,在东西向应力场作用下,形成各种活动性断裂构造,控制区内山脉、河流、盆地的形成,使州内的地质灾害十分频繁。

境内共有活动性断裂26条,均为压性和压扭性断裂。

其中南北向10条,安宁河东、西两支活动强烈外,余此如磨盘山、甘洛——美姑断裂活动程度较强至弱;北东向8条,除卧罗河、金河——箐河等3条活动程度强烈外,南河、里庄等断裂均属强烈至弱;北西向断裂8条,活动程度除石棉、辣子乡等3条强烈外,其余5条均属较强。

(2)地震,有安宁河地震断裂带、盐源地震断裂带、理塘地震带南端(木里地区)及马边地震带,构造地震活动强烈。

区内自公元前111年至公元1981年共记载了大于或等于7级的强震2次,最大震级7.7级。

2.工程地质岩组特征境内出露地层齐全,岩浆活动明显,岩组众多,据其岩石类型、岩体结构及其工程地质特征将区内划分四个工程地质岩类。

(1)松散软弱土石类主要为第四系不同成因的粘性土、砂类土和卵漂(碎石)石层和第三系弱胶结的粘土岩粉砂岩和砂岩等组成。

呈散体和软塑结构。

岩层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岩性、成层组合条件和饱水情况。

特别是含水砂层对岩层的稳定性影响极大,工程建设的地下边坡部分需采取专门的加固和维护措施。

水文及地质附件

水文及地质附件

尼日河是大渡河右岸的一级支流,是流经甘洛县最大的一条河流。

尼日河流域地处凉山州喜德、越西、甘洛县境内,发源于喜德县境相邻山北麓的木支村上方附近,自河源由南向北流经布黑阿木、顺河、梅子营、甘洛,在县境东北尼日村附近注入大渡河。

尼日河流域地理界于东经102º20′~103º00′,北纬28º14′~29º12′之间,位于凉山州北部。

尼日河流域地势南高北低,北部分水岭高程达3418.6m,南部河口高程675.6m。

地形多为谷岭相间的山区。

按地势、地形特性划分,越西河与普雄河汇合口以上为上游,其河道比降12.4‰;汇口至甘洛县城为中游,其河道长度约35.3km,平均比降10.2‰;甘洛县城以下为下游,其河道长度约32.9km,平均比降10.1‰。

根据国电公司成都勘测设计院于1997年初开始开展尼日河水电规划报告,尼日河干流水电开发拟定了铁西、洛底、漫滩、玉田、耳足、开建桥、尼日一库七级和铁西、洛底、漫滩、玉田、耳足、拉尔、开建桥、尼日一库八级两个梯级开发方案,经综合比较后推荐一库七级方案。

该报告通过了四川省计委和省水利厅的审批。

近年来,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发现耳足至开建桥河段由于受区内采矿业、甘洛县城、成昆铁路高程、库区淹没等外部条件的限制,该河段水能资源开发不宜采用两级开发,目前已调整为银都、国合、凉红、开建桥四级开发,其中银都电站已于1999年建成发电,凉红电站已完成初步设计工作,开建桥电站正在建设之中。

国合电站为凉红和银都电站的上下游衔接梯级。

2003年11月,我院受业主甘洛县国合电站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根据签订的勘测设计合同及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该电站的勘测设计工作。

接受任务后,我院迅即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

根据踏勘成果及拟定的设计方案,随即进场开展地质、勘探和试验及设计工作。

经本阶段各专业的工作,于2004年7月完成了国合电站的初步设计报告,报请上级单位和业主审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凉山州地质概况区域工程地质凉山州幅员范围内南北向断裂发育,并与北东和北西构造交汇,同时存在东西向古老构造,震和地质调查证实,南北向和北西向断裂具有持续活动性。

地貌以高山、高中山为主,河系发育,山高坡陡,沟谷深切。

除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展布松散土石外,岭脊斜域为其碎屑岩、变质岩、碳酸盐岩和岩浆岩所展露。

构造复杂,断裂纵横交错,断隙发育,岩石破碎。

此外,、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发育,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安宁河、则木河、水江等活动断裂分布区工程地质条件差,每逢雨季,河谷两侧常有崩塌、泥石流、滑坡发生,路、公路交通造成极大困难。

岩浆岩和变质岩及活动性断裂非常展布区,地基良好,边破稳定,工程地质条件。

(一)区域工程地质条件1.区域稳定性(1)活动性断裂,在东西向应力场作用下,形成各种活动性断裂构造,控制区内山脉、河流、的形成,使州内的地质灾害十分频繁。

境内共有活动性断裂26条,均为压性和压扭性断裂。

其中南北向10条,河东、西两支活动强烈外,余此如磨盘山、甘洛——美姑断裂活动程度较强至弱;北东向8条,除卧罗河、金—箐河等3条活动程度强烈外,南河、里庄等断裂均属强烈至弱;北西向断裂8条,活动程度除石棉、辣子乡条强烈外,其余5条均属较强。

(2)地震,有安宁河地震断裂带、盐源地震断裂带、理塘地震带南端(木里地区)及马边地震带,构造地震活动。

区内自公元前111年至公元1981年共记载了大于或等于7级的强震2次,最大震级7.7级。

2.工程地质岩组特征境内出露地层齐全,岩浆活动明显,岩组众多,据其岩石类型、岩体结构及其工程地质将区内划分四个工程地质岩类。

(1)松散软弱土石类主要为第四系不同成因的粘性土、砂类土和卵漂(碎石)石层和第三系弱胶结的粘土岩粉砂砂岩等组成。

呈散体和软塑结构。

岩层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岩性、成层组合条件和饱水情况。

特别是含水砂层层的稳定性影响极大,工程建设的地下边坡部分需采取专门的加固和维护措施。

松散土石主要分布于河漫滩阶地及山前地带。

由全新世冲积、冲洪积亚粘土、亚砂土、砂砾卵石组成,局部地淤泥。

一级阶地具二元结构,土层厚1~8米,可塑;砂砾石层结构松散,孔隙度大,透水性强。

水位埋深0.53~米,可塑,单位涌水量1.49~6.74升/秒·米,渗透系数一般17.4~83.8米/日。

的土石。

有更新世冰碛泥砾及冰水堆积土、亚糍土、砂砾石组成。

有的具双层结构,物理力学性质不均,粘性中等塑性和压缩性。

第三纪的粘土岩、砾岩粉砂岩,局部还有泥炭,成岩性差,干时固结,遇水软化及流散。

(2)坚硬半坚硬工程地质组主要为碎屑岩或沉积变质岩,有时为火山岩所组成。

以层状碎屑结构为主,岩面的比较稳定,但层间结构面发育,岩体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层间软弱面、软弱夹层、构造碎破带及其岩层的风化。

该岩类岩性组成主要为砂岩、粉砂岩、泥岩、页岩、片岩、千枚岩组成。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强弱与其矿物成结程度、颗粒大小风化程度有关。

如石英砂岩的力学强度高于绿泥石石英砂岩,致密坚硬砂岩高于粗、中粒砂(3)坚硬的碳酸盐岩工程地质岩组岩溶化碳酸盐岩类,层状结构为主,岩层厚度变化不大,但层间结构发育,稳定性取决于层间软弱面、软弱夹层及其岩溶发育程度和充填情况。

岩体的富水性与导水能力和岩溶发育不均,定的关系。

岩层厚度大质纯,软弱夹层少强度才高,与碎屑岩互层则强度相对低。

不同岩性力学强度也不一致。

(4)坚硬的岩浆岩工程地质岩组境内展布侵入岩的喷出岩,有不同期次的花岗岩、石英闪长岩、正长岩、辉长辉绿岩、玄武岩和凝灰岩等。

岩体呈块状构造,结晶和一般较好。

工程地质性质新鲜岩体强度高,受构造作用岩穿插部位岩体质量大幅度下降。

其稳定性取决于岩体受构造作用的破坏和风化程度的深浅。

3、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州内挽近构造活动强烈,岩石破碎,风化厉害,在干雨季节分明、降雨集中的特定气件下,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活动频繁,规模巨大,密集成群,分布广泛。

主要集中在雅砻、上游,金沙江沿岸,安宁河、则木河、普雄河—尼日河、昭觉—西溪河、美姑—溜筒河流域范围内的沟谷地崩塌、滑坡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源,降雨及自然地理条件提供了动力条件而爆发泥石流。

(二)工程地质分区特征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与地质构造特征、岩石建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貌特征与表层物质运动规以及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程度等背景条件密切相关。

以此为依据,结合地质资源和开发条件将州范围划分为五个地质区,22个工程地质亚区,区限是以区域性大断裂所围限的地质体,在区的基础上,依据区域地壳稳定性,稳定性,地貌、水文地质环境的相似性划分为亚区,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国土整治规划,及其生产厂址布目的。

1、木里—锦屏山区(1)锦屏山亚区。

西界以锦屏山断裂为界,与大河边—白碉亚区为邻;东以小金河断裂为与盐源区相接。

锦屏山主体山脉两侧为雅砻江环流,山势险峻。

现代地壳稳定性条件好,属稳定区。

主要分布三叠系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褶皱紧闭,炭层走向北北地层直立或倒转。

由于近期地壳上升强烈,沟谷深切,谷坡崩塌堆积物巨厚,由片岩组成的斜坡在其重力作用下,出现变折拱曲。

泸沽湖、青纳等地存在大型古滑坡体,近年在旱暴雨季节也曾发生大规模崩塌灾害。

(2)大河边—白碉亚区。

位于锦屏山断裂西侧。

构造、地貌特征同木里——锦屏山区。

所不同的在于此亚区主造类型属古生界浅海相碎屑岩系,呈软硬相间结构。

尤其是绿泥石片岩、云母片岩之类的软弱夹层构成不利的地质条件。

(3)麦地龙亚区。

该区由三叠系浅海相碎屑岩建造构成复式背斜,背斜轴部出露燕山期大型石英闪长岩体,燕岩浆事件表明该区存在麦地龙基底断裂。

位于甘孜—理塘地震带南,雅砻江东侧新生代活动的麦龙地断裂通过该区,地壳稳定条件不如前两个亚区,属定性级中的相对稳定区,曾发生过一次5.7级中强地震,震中位置东经102°24′,北纬28°42′,裂度Ⅶ度。

(4)木里亚区。

位于锦屏山断裂和小金河断裂汇合的弧型拐弯部位,断裂十分发育。

主要由三叠系浅海相碎屑三叠系玄武岩两类建造组成。

属中高山峡谷区地貌。

新生代活动的南北—北北西向木里断裂纵贯全区,沿断裂带新生代断陷盆地呈珠状分布。

属盐源地震带北部,在南邻区发生5~6级地震二次。

区域地壳稳定性属次稳定等级,不排除区内会发生中强地震。

2.盐源区(1)盐源区。

位于新生代盐源陷盆地,是一个南部下降,北部相对抬升的掀斜式断陷,盆地发育受后龙山断裂,地势北高南低,为堆积型高原盆地地貌。

梅雨河源于盆地西南,出境后折向北汇入雅砻江。

河谷谷地貌,发育三级阶地。

盆区为新生代河湖相沉积层,包括始新世至全新世的沉积,总厚约1600米,早更新世纪沉积速度为0.37毫米,中更新统至全新的存度反应,沉降速率为0.1毫米/年。

盆地由前新生界基底和外围三叠系上、中统浅海相、相碎屑岩建造组成。

南缘的盐源断裂为喜山期形成的基底断裂,不仅控制盆地的形成与发展,而且是盆区喜山岩的贯入通道。

它的活动控制了盆地新构造形迹。

始新统展布北向雁列小型褶皱,是盐源断裂左施俯冲所致,域新构造力场的主压力方向为北北西—南南东。

该亚区属盐源—盐塘群震型地震区之东部,1976年后在盆地西续发生5级以上地震9次,最高震级达6.9级,地壳稳定性属次稳定级,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

(2)国胜—平川亚区。

处于盐源陷东缘部位,夹持于后龙山断裂和金河—箐河断裂之间的南北—南东向弧型条断块。

主要由古生界相碳酸盐岩建造和上震旦统浅海相碳酸盐岩建造,以及二叠繁上统眉山玄武岩所组成。

其金河南部有海西期超基性岩体,在其东北边缘露震旦系上统浅海相碎屑岩建造。

区内岩层陡倾,断裂发育,以层缺失,岩体破碎。

南部古生界在金河—箐河断裂上盘发育一系列褶皱呈扇形展布。

由于该亚区展布着金河—箐河断裂,有可能构成中强地震构造带,地壳稳定性为次稳定级中的相对稳定性。

(3)大林乡——红崖子亚内。

位于国胜——平川亚区西侧,属高山地貌。

主要由三叠系浅海、滨海相碎屑岩建组成。

岩层中由一系列北东、近东西、北西向褶皱和弧型褶皱所组成盐源山字型构造格局。

岩层陡倾,层间错育,但无区域性大断裂通过,区域地壳稳定性属稳定级。

3.树河—大桥区金河以北为高山峡谷地貌,金河至响水河口以南为高山地貌,北、中段为金河—箐河断裂与山断裂所夹持,南段受牦牛山—昔格达断裂、西翻田断裂所控制,这些断裂的活动,形成发展了本区中生代断谷,沉积了巨厚的三叠系上统相碎屑岩建造,侏罗系碎屑岩在部分地段出露。

褶皱紧闭呈线状,岩层陡倾,呈近南北向。

南端受西番田旋扭构造系统的影响,在边界断裂的约束下,褶皱轴Y”字型展布。

区内断裂及层间错动发育,岩石破碎成层状碎粒结构。

4.德昌—西昌区(1)冕宁—登相营亚区。

位于安宁河断裂东侧,小相岭南延的中高山区。

主要分布元古代震及会理群变质岩系和花岗石。

区内断裂发育,南部属安宁河断裂及派生断裂带,喜德县西孙水河床有温泉出露,为安宁河断裂带与南河活动断裂带的交汇处,属安宁河强震构造带,据历史地震记载资料确定基本裂度为Ⅷ度,Ⅶ度,区域地壳稳定性属不稳定级。

(2)冕宁—磨盘山亚区。

位于安宁河断裂西侧的中高山区,岩浆岩建造组成,断裂发育,为磨盘山、安宁河、三大断裂所围限,三条断裂新生代以来均有活动,尤其是安宁河、南河断裂现代活动强烈,属于安宁河强震带影响范围,区域地壳稳定属不稳定性。

(3)热水河—大箐梁子亚区。

位于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及其影响范围内。

属高中山地貌,与上述两个亚区的之处在于,位据攀西裂谷中央地垒东缘和凹陷西缘地带,出露中生代三叠,侏罗、白垩纪地层、工程地质特征与陆相碎屑岩建造相同。

该区处于安宁河地震带的东缘和则木河强震带中,区域地壳稳定性差,属不稳定级。

在则木河断裂影响下,使区内软弱结构相间的岩层更为破碎,地表崩塌,滑坡发育,成为区内泥石流发育地段质来源区。

(4)泸沽—西昌亚区。

位于安宁河宽谷区,属新生代断陷盆地,为安宁河主干断裂展布区,是安宁河强震的主历史上最大的三次地震有二次发生在本区。

亚区内5级以上的地震有13次,区域地壳现代活动性强,属不稳,地震基本烈度Ⅷ~Ⅸ度。

沿安宁河谷泥石流广泛发育,成为严重的地质灾害。

(5)回龙—牦牛山亚区。

居安宁河断裂西侧,南河断裂北侧,西部与国胜——平川亚区接壤,属中高山区地貌。

展布燕山期花岗岩体,其中残留部分玄武岩,构造简单,岩体相对其它亚区较为完整。

由于南河断裂的活动,山区相对隆升,南河山前谷地,尤其是北麓洪积扇广布,现代泥石流发育,主要发生在断层破碎带和岩体接触多为间歇性中、小型泥石流。

东部安宁河强震带,南沿南河断裂,区域地壳稳定性属次稳定级。

(6)德昌—螺髻山亚区。

地处康滇地轴中段,北接德昌—西昌分区,南邻攀枝花—华坪地区,属中高山地貌。

出露岩浆岩建造,东部螺髻山区广泛出露震旦纪、二叠纪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建造,呈带状展布,南部出露会理岩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