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环境工程复习题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考试试题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考试试题
1. 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请简要介绍水资源与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
2)解释什么是水资源管理,列举至少两种水资源管理方法并简要
描述其优缺点。
3)阐述环境工程在处理水污染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2. 计算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某废水处理厂每天处理废水1万吨,COD含量为300mg/L,需
求氧量为1.5kg O2/kg COD。
请计算该废水处理厂每天需供氧量是多少?
2)某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速度为每年0.5米,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
亿立方米,地下水蓄水层平均厚度为50米。
请计算该地区地下水资源
将在多长时间内耗尽?
3. 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
请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
要性和作用,探讨如何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以实现城市
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4. 案例分析题(20分)
以某城市饮用水安全问题为例,结合水资源与环境工程的知识,分
析该城市饮用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并提出改进建议。
以上为题,祝你考试顺利。
地下水管理复习题
地下水管理复习题一、地下水的基本概念(一)地下水的定义地下水是指存在于地表以下岩石空隙、裂隙和土壤孔隙中的水。
(二)地下水的类型1、按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
上层滞水是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
潜水是指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承压水是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
2、按含水层空隙性质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三)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1、补给来源包括大气降水、地表水入渗、凝结水等。
2、径流方向和速度受地形、含水层渗透性等因素影响。
3、排泄方式有泉、向地表水泄流、蒸发、人工开采等。
二、地下水的形成与循环(一)地下水的形成条件1、岩层具有透水空隙。
2、有充足的补给水源。
3、存在隔水层,使水得以储存。
(二)地下水循环过程地下水在补给、径流和排泄过程中,不断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地下水循环。
三、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一)物理性质包括温度、颜色、透明度、嗅和味、密度、导电性等。
(二)化学性质1、主要化学成分有阳离子(如钠、钾、钙、镁等)和阴离子(如氯、硫酸根、碳酸根等)。
2、反映地下水化学性质的指标有酸碱度(pH 值)、总矿化度、硬度等。
四、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一)地下水动态指地下水的水位、水量、水质等随时间的变化。
(二)地下水均衡指在一定时间段内,地下水的补给量与排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五、地下水污染(一)地下水污染的来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化肥农药、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等。
(二)地下水污染的特点隐蔽性、难以逆转性、延缓性等。
(三)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1、加强污染源控制。
2、完善地下水监测体系。
3、采取地下水修复技术,如抽出处理法、原位修复法等。
六、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一)地下水开发利用的方式包括开采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城市供水等。
(二)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超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2、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
地下水考试题库及答案
地下水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是()A. 地表水B. 雨水C. 河水D. 海水答案:A2. 地下水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 降水量增加B. 地表水体减少C. 地下水开采D. 地壳运动答案:A3. 地下水的流动方向通常与()一致。
A. 地形坡度B. 地层倾斜C. 压力梯度D. 温度梯度答案:C4. 地下水的矿化度是指水中()的总含量。
A. 溶解气体B. 溶解固体C. 悬浮固体D. 胶体物质答案:B5. 地下水中常见的有害物质不包括()A. 重金属离子B. 放射性物质C. 有机污染物D. 氧气答案:D二、多选题1. 地下水的补给方式包括()A. 降水入渗B. 地表水体补给C. 侧向补给D. 人工补给答案:ABCD2. 影响地下水位变化的因素有()A. 降水量B. 蒸发量C. 地下水开采量D. 地表水体水位答案:ABCD3. 地下水的污染途径主要包括()A. 工业废水排放B. 农业化肥农药使用C. 生活污水排放D. 土壤侵蚀答案:ABC4.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包括()A. 温度B. 颜色C. 透明度D. 密度答案:ABCD5. 地下水的化学性质包括()A. pH值B. 硬度C. 矿化度D. 电导率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地下水位的升降只受降水量的影响。
(× )2. 地下水的流动速度通常比地表水慢。
(√ )3. 地下水的矿化度越高,水质越差。
(× )4. 地下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通常比地表水高。
(× )5. 地下水的污染一旦发生,很难通过自然过程得到恢复。
(√ )四、简答题1. 简述地下水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答:地下水主要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孔隙水主要存在于砂质土壤中,流动速度较快,易受污染;裂隙水存在于岩石裂隙中,流动速度较慢,水质较好;岩溶水存在于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的溶洞中,流动速度快,水质较好。
2.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危害有哪些?答: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危害包括影响饮用水安全、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降低地下水资源的利用价值等。
地下水环境工程复习题
地下水环境工程复习题[1] 极性使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导致0~4C 范围内水的体积“热缩冷胀”[2] 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温度(温度升高,表面张力下降)、压力(随压力增加而下降)。
[3] 对于二组分稀溶液,加入非挥发性溶质B以后,溶剂A的蒸气压会下降。
[4] 亨利定律:在一定温度和平衡状态下,气体在液体里的溶解度(物质的量分数)和该气体的平衡分压成正比。
P B= k c,BL_ C B⑸ Clausius-Clapeyron 方程:描述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如果T i <T2,则C i >C2,即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6] 在封闭体系的碳酸平衡中,pH<8.3时,S 2很小,[CO2-]可以忽略不计,水中只有CQ(aq)、H2CO、HCO,可以只考虑一级电离平衡;当溶液的pH>8.3时,H2CO*] 可以忽略不计,水中只存在HCO和CO2-,可仅考虑二级电离平衡。
当PHV6.35 时,HzCQ*在各碳酸盐组分中的含量最大;当pH>10.33时,CO2-在各碳酸盐组分中的含量最大;当6.35vpH<10.33时,HCQ「是水中各碳酸盐组分中的主要组分。
[7] 在封闭体系中C T始终不变,但是在开放体系中,C T则是可以变化的,随看溶液pH 的升咼而升咼。
[8] 天然水碱度的主要形态:OH、CO2■和HCO。
[9] 总碱度=C T(S 1 + 2 3 2 )+ K W/[H +] - [H+][10] 某碳酸盐系统的水样的pH=7.8,已知碳酸电离平衡常数pK i=6.35,pK2=10.33。
测定总碱度时,对于100mL水样用0.02mol/L的盐酸滴定到甲基橙指示剂变色时消耗盐酸13.7mL。
贝U水中总无机碳的浓度C T= 2.84X 10 -3 mol/L。
[11] 硬度的表示方法:mg/L CaCO:以1L水中所含有的形成硬度离子的质量所相当的CaCO的质量表示。
地下水练习题及答案
地下水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哪几类?A. 潜水、自流水、承压水B. 潜水、半承压水、承压水C. 潜水、自流水、裂隙水D. 潜水、承压水、溶隙水2. 下列哪种地下水类型不属于孔隙水?A. 潜水B. 承压水C. 裂隙水D. 溶隙水A. 地形B. 气候C. 水文地质条件D. 人类活动4.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地下水采样方法?A. 直接采样B. 间接采样C. 动态采样D. 静态采样5. 地下水质量评价中,下列哪个指标属于化学指标?A. 溶解氧B. 总硬度C. 浊度D. 温度二、填空题1.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2. 地下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______和______。
3. 地下水污染途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4. 地下水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判断题1.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受气候条件影响。
()2. 地下水循环过程中,蒸发和蒸腾作用是地下水损失的主要途径。
()3. 地下水污染治理难度大于地表水污染治理。
()4. 地下水质量标准越高,水质越好。
()5.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越高,越有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简答题1. 简述地下水的基本特征。
2. 地下水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3. 简述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4. 地下水质量评价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5. 请列举三种地下水采样方法。
五、计算题1. 已知某地区潜水含水层厚度为20米,孔隙度为0.3,地下水平均流速为0.5米/天,计算该地区潜水含水层的渗透系数。
2. 某地下水监测井的数据显示,井中水位在一年内从50米下降到45米,假设含水层面积为100平方公里,计算该地区地下水的年开采量。
3. 如果一个含水层体积为1,000,000立方米,孔隙度为0.25,水的密度为1,000千克/立方米,计算该含水层中储存的地下水的总质量。
地下水利用复习题
地下水利用复习题地下水资源利用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1.根据揭含水层的程度和进水条件抽水井可分为完整井和非完整井。
2.承压井和潜水井是根据抽水所揭露的地下水埋藏类型而划分的。
3.从井中抽水时,水位降深在抽水井中心处下降最大而在影响半径边缘处最小。
4.在地下水向完整井稳定流动中、承压水井的等谁头面形状为,而潜水井的等水头面则为漏斗状。
5.在承压含水层中进行稳定流抽水时,通过距井不同距离的过水断面上的流量相等且都等于水井的流量Q。
二、判断1.潜水井的流量和水位降深之间是三次抛物线关系。
这说明流量随降深的增大而增大,但流量增加幅度愈来愈小。
(×)2.在无补给的无限承压含水层中抽水时,水位可以达到似稳定状态。
(√)三、名词解释1.地下水的概念:地下水资源是指对人类生产与生活具有使用价值的地下水,它属于地球上水资源的一部分。
2.潜水含水层:它是指位于地面以下第一个相对稳定(连续分布)的隔水层以上并且具有自由水面的含水层。
3.承压含水层:它是指位于两个相对稳定隔水层(或弱透水层)之间具有静水压力的含水层。
4.可允许开采量:在不引起生态环境恶化条件下允许从含水层中获取的最大水量。
5.降落漏斗:通常是水井中水位下降大,离井越远水位下降越小,形成漏斗状的的下降区,称为下降漏斗。
6.影响半径:机井在抽水时,水位下降,井周围附近含水层的水向井内流动,形成一个以抽水井为中心的水位下降漏斗,这个水位下降漏斗的半径就叫影响半径。
7.土壤盐渍化:是指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土壤表层逐渐积累的过程。
四、简答1.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目的是什么?主要解决哪些问题?答:目的是查清地下水资源的基本情况,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主要解决问题:a.水量评价。
b.水质评价。
c.开采技术条件评价。
2.裘布衣公式的假设条件是什么?答:模型①稳定井流模型条件:a.含水层是均质、等厚各向同性的,含水层地板是隔水的且呈水平状。
b.当抽水时外界补给量等于抽水井流量,形成稳定井流,外侧面保持定水头。
地下水环境复习题(二)
地下水环境复习题(二)一、第三章地下水溶质运移理论1、地下水含水系统是指由隔水或相对隔水岩层圈闭的,具有统一水力联系的岩系,其研究对象是若干含水层与相对隔水层的整体。
2、地下水流动系统是指由源到汇的流面群构成的,具有统一时空演变过程的地下水体,其研究对象是地下水水流。
3、地下水在多孔介质或裂隙介质中的运动称为渗透。
研究方法是用和真实水流属于同一流体的、充满整个含水层的假想水流来代替仅仅在岩石空隙空间内运动的真实水流。
这种满足一定条件的假想水流称为渗透水流或简称渗流。
渗流在其过水断面上的渗透速度用平均流速表示,一般小于实际流速。
4、线性渗流的基本规律可用达西定律描述,达西定律适用于雷诺数Re小于1的层流,Re介于1~10间的层流也可近似用达西定律描述。
5、渗透系数K是表示岩石透水性的指标,它是有关含水层的非常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之一。
渗透系数不仅取决于岩石的性质(如粒度成分、颗粒排列、充填状况、裂隙的性质和发育程度等等),而且和渗透液体的物理性质(容重、粘滞性等等)有关。
6、水动力弥散现象在多孔介质中,当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可混溶的流体时,在流体运动作用下其间发生过渡带,并使浓度趋于平均化,这种现象称为多孔介质中的水动力弥散现象,简称弥散现象。
7、弥散现象的原因可归结为:水在介质中流动,介质孔隙系统的复杂微观形状、溶质浓度梯度引起的分子扩散、水性质的改变(如黏度、密度等)对速度分布(流速场)的影响;水中溶质与固相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如吸附、沉淀、降解、离子交换、生物化学等过程。
水动力弥散过程主要是分子扩散、对流与机械弥散结合的结果。
8、分子扩散是物质在物理化学作用下,由浓度不一引起的物质运动现象,它是由不均一向均一发展的过程。
在多孔介质内的整个弥散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分子扩散作用。
污水中的污染物亦会因为有分子扩散作用而进入地下水中。
9、对流扩散是指污染物质点在含水层中以地下水平均实际流速(亦称平均流速)传播的现象。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复习题
地下⽔污染与防治复习题地下⽔污染与防治复习题————————————————————————————————作者:————————————————————————————————⽇期:地下⽔污染与防治复习题第⼀章绪论略第⼆章表⽣环境中元素的迁移与分布1、彼列尔曼的风化壳元素⽔迁移序列等级是如何划分的?各等级的代表性元素主要有那些?彼列尔曼建议采⽤“⽔迁移系数”(Kx)来表⽰元素迁移的强度,并测得了风化壳中元素的⽔迁移序列。
他将这些元素分为强烈淋出的(C1、Br、I、S);易淋出的(Ca、Mg、Na、K、F等);活动的(Cu、Ni、Co、Mo,V、Si等);惰性的与实际上不活动的(Fe、Al、Ti和Zr等)五个等级。
2、化学键的性质对元素的迁移有何影响?化学键分为离⼦键和共价键两种基本类型。
⼀般来说离⼦键型矿物⽐共价键型矿物更容易溶解,所以也就更易迁移。
电负性差别⼤的元素键合时,多形成离⼦键型化合物,易溶于⽔,迁移性好。
溶于⽔时,电负性⾼的元素为阴离⼦,电负性低的为阳离⼦。
如NaCl,其电负性Na 为0.9,C1为3.0,钠为阳离⼦,氯为阴离⼦。
电负性相近的元素键合时,多形成共价键型化合物,如CuS、FeS2、PbS等(S、Cu,Fe、Pb的电负性分别为2.5、1.9、1.8、1.8),不易溶于⽔,迁移性差。
3、元素的化合价、离⼦半径、离⼦势对元素的迁移有何影响?原⼦价亦称化合价。
化合价愈⾼,溶解度就愈低。
例如:NaCl,Na2S04等⼀价阳离⼦碱⾦属化合物极易溶解,⽽CaCO3,MgCO3等⼆价碱⼟⾦属化合物就相对较难溶解。
阴离⼦也有类似的规律。
如氯化物(C1-)较硫酸盐(SO42-)易溶解;硫酸盐较磷酸盐(P043-)易溶解。
同⼀元素的化合价不同,迁移能⼒也不同,低价元素化合物的迁移能⼒⼤于⾼价元素的化合物。
如:Fe2+>Fe3+;V3+>V5+;Ti2+>Ti4+;Cr3+>Cr6+;Mn2+>Mn4+;S2+>S6+;U3+>U4+等。
地下水环境调查与评价考核试卷
10. ABD
11. ABC
12. AC
13. AB
14. ABC
15. ABD
16. ABC
17. ABC
18. ABCD
19. AC
20. ABCD
三、填空题
1.构造
2.分布
3.钻孔
4.氮
5.流动
6.混合
7.重金属
8.氚
9.防止污染
10.变化显著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A.地下水流动模型
B.地下水污染迁移模型
C.地下水经济价值模型
D.地下水生态风险评价模型
11.地下水污染的主要途径包括以下哪些?()
A.直接排放
B.间接排放
C.侧向渗漏
D.地下水自身污染
12.以下哪些情况下,地下水更易受到污染?()
A.地下水流动缓慢
B.地下水流动快速
C.地下水埋深浅
D.地下水含氧量低
10.地下水的补给只受到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影响。()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主要步骤及其各自的重要性。
2.描述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对地下水环境可能造成的具体影响。
3.论述地下水质量评价中常用的模型及其在地下水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4.请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地下水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有效措施。
19.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地下水位的上升?()
A.大量降水
B.地下水过度开采
C.河流补给
D.地下水蒸发减少
20.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治理地下水污染?()
A.地下水抽出处理
B.地下水化学氧化
地下水开发利用复习资料
地下水开发利用复习资料及试题一.填空题1.地下水按其埋藏条件可分为(潜水)和(承压水)。
2.由于水井凿入含水层的深度不同,可分为(完整井)和(非完整井)。
3.水文地质参数是(表征含水层水理特征)的定量指标。
4.在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常用的水文地质参数有(渗透系数),(导水系数),(给水度)、(储水系数)、(压力(或水位)传导系数)。
5.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方法主要有( 抽水试验),(动态数据),(室内试验)。
6.以水均衡法为基础,地下水资源可分为(补给水),(排泄量和储存量)。
7.储存量是指储存在含水层内的重力水体积、该量可分为 (容积储存量)和(弹性储存量)。
8.以分析补给资源为主,一般把地下水资源分为 (补给资源)和(开采资源)。
9.地下水资源最基本的三个特点是 (可恢复性)、(调蓄性)、(转化性)。
10.地下水资源评价主要任务是 (水质评价)和(水量平价)。
11总矿化的表示方法有电导率,g/L和PPM三种。
12地下水资源水质评价参数主要有SAR,PHC SAR* ,K ,K0 ,RSC, SSP.13国内外常用的地下水资源水质的评价,主要方法有盐度、碱度、矿化度法,综合危害系数法,灌溉系数法,水土综合评价法,判别公式法五种。
14地下水资源的数量计算与评价,包括补给量计算,排泄量计算和允许开采量三个方面。
其中允许开采量计算最为重要。
15地下水资源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主要为单井抽水试验法,开采试验法,水均衡法及相关分析法。
16地下水流计算常用的数值方法有有限差分法(FDM),有限单元法(FEM),边界有限差分法(FDM),有限单元法(元法(BEM),配置法(COM)和特征线法(CHM)等。
17用以集取地下水的工程建筑物的型式,综合归纳可概括为垂直系统,水平系统,联合系统和引泉工程。
18坎儿井的供水系统一般由坚井,廊道,明渠及涝坝四大部分组成。
19管井的结构形式可分为井头,井身,进水系统和沉砂管四部分。
土壤和地下水试题及答案
土壤和地下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土壤中的主要组成成分是()A. 矿物质B. 有机质C. 水分D. 空气E. 微生物答案:ABCD2. 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A. 降雨B. 河流C. 湖泊D. 冰川E. 雪水答案:ABE3. 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包括()A. 土壤pH值B. 土壤有机质含量C. 土壤水分D. 土壤微生物数量E. 土壤矿物质含量答案:ABD4.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途径包括()A. 工业废水B. 农业化肥C. 城市生活污水D. 石油泄漏E. 地下水开采答案:ABCD5. 土壤侵蚀的主要类型有()A. 水蚀B. 风蚀C. 冻融侵蚀D. 重力侵蚀E. 人为活动答案:ABCDE6. 土壤改良的方法包括()A. 深翻耕作B. 施用有机肥C. 种植绿肥D. 土壤消毒E. 土壤覆盖答案:ABCE7.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包括()A. 密度B. 粘度C. 硬度D. 溶解氧E. 电导率答案:ABDE8. 土壤中氮的主要存在形式有()A. 氨态氮B. 硝态氮C. 有机氮D. 亚硝酸态氮E. 氮气答案:ABC9. 地下水的化学性质包括()A. 酸碱度B. 矿化度C. 离子含量D. 氧化还原电位E. 温度答案:ABCD10.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有()A. 工业排放B. 农业化肥C. 城市垃圾D. 农药残留E. 重金属污染答案:ABCDE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的pH值通常在______到______之间。
答案:4.5到8.52. 地下水的硬度主要取决于水中的______和______离子含量。
答案:钙、镁3. 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通常在______%到______%之间。
答案:1%到5%4. 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细菌、真菌、放线菌5. 土壤侵蚀的防治措施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植被覆盖、梯田建设、水土保持6. 地下水的补给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地下水试题库-简答题
四、简答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1 简述地下水污染的特点和主要污染途径2 水-岩相互作用是控制地下水水化学组成的重要因素,溶解与沉淀是水-岩作用中最常见的化学反应,请解释一下何为溶解?何为沉淀?3 简述污染场地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步骤4 地下水水化学调查中调查范围包括哪些?5 简述人类健康风险评价的基本要素6 简述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7 简述DRASTIC模型的指标和计算方法8 影响修复效率的污染物和含水介质的主要性质有哪些?9 何为地下水污染源,地下水污染源种类有哪些?10 何为地下水污染物,地下水污染物有哪些?11 地下水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岩石和岩石空隙中的水,岩石空隙有哪些类型?空隙中水有哪些类型?12 何为包气带、潜水和承压水?13 地下水环境中水-岩溶解作用类型有哪些?请举例。
14 地下水环境中溶解-沉淀反应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如何影响?15 地下水中碳酸组成类型有哪些?16 何为阳离子交换容量,如何测定,其影响因素有哪些?17 简述常见的钻进方法18 请列举四条常见的地下水采样基本要求19 常见的地下水评价方法有哪些?请列出计算公式20 列举常见的地下水污染物的自然衰减作用21 列举常见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22 何为同位素,有哪些分类,并举例说明23 地下水中主要的无机和有机污染物各有哪些?24 什么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从其与地下水污染的特点方面,研究地下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何意义?25 通过对地下水污染与防治课程的学习,你认为如何做好地下水污染与防治工作?26 某地因超采浅层地下水,形成水位降落漏斗,地下水矿化度不断升高,试分析原因,指出污染源和污染途径。
27 简要总结地下水监测的目的,任务和作用28 为什么现场分析对水样分析非常重要,举例说明29 什么是风险、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30 DRASTIC模型的基本假设是什么五、计算题(共1题,共10分)1 针对焦作市地下水水质指标,采用内梅罗指数进行评价,并根据分级标准,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分级。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考试试题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考试试题答案:1. 选择题:1) 地下水是指()。
a) 存储在地下的全面水b) 地面以下的水c) 地表以下地下及各种岩石裂隙中的水d) 不抬高地下水位即地面流水答案:c2) 地下水的形成主要有()几种形式。
a) 1b) 2c) 3d) 4答案:b3) 根据地下水水位的不同,地下水分为()几个区域。
a) 1b) 2c) 3d) 4答案:c4) 地下水污染主要有()几种形式。
a) 1b) 2c) 3d) 4答案:d5) 地下水的使用与管理应遵循的原则是()。
a) 合理开发利用b) 保护和修复c) 可持续发展d) 全部答案都对答案:d2. 简答题:1) 解释地下水补给的形式和过程。
包括自然补给和人工补给。
答案: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有两种形式,即自然补给和人工补给。
自然补给顾名思义是指地下水通过自然的过程得到补给,主要有降雨补给和侧向补给两种。
降雨补给是指雨水通过地表径流、入渗和渗漏等过程进入地下水系统。
侧向补给则是指水源来自侧边或上部,通过渗滤进入地下水带。
人工补给则是指通过人为的手段向地下水系统进行水源补给,主要包括人工注入、人工增渗和人工引水等方式。
2) 请简述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关系。
答案:地下水与地表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两个水文系统。
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关系通过水文循环而产生。
降雨过程中,一部分降水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一部分通过入渗进入地下水系统。
地下水通过渗漏、泉涌、沉水等方式补给地表水。
当地下水位高于地表水位时,地下水向地表水体补给;当地下水位低于地表水位时,地表水向地下水补给。
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还存在物质交换,如氧气、二氧化碳、溶解有机物等。
3)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哪些?如何防控地下水污染?答案: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农业活动、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填埋场等。
农业活动是农药、化肥和畜禽粪便等农村污染的主要原因。
工业废水来自工业生产中的各类工业废液和废水,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城市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居民生活、商业和社区等。
地质勘查项目中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考核试卷
A.数据质量控制
B.数据备份
C.数据共享
D.数据安全
20.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提升地下水环境监测的准确性()
A.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
B.提高监测设备精度
C.增加监测频率
D.进行监测人员培训
请在此答题纸上填写答案,每题1.5分,共30分。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C.监测方法多样化
D.监测设备大型化
请在此答题纸上填写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地下水环境监测的主要作用包括()
A.预防地下水污染
B.评价地下水质量
C.指导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
D.分析地质结构变化
2.地下水样品采集常用方法包括泵取法、取水器等。注意事项包括避免污染、保持样品温度、及时分析等。
3.地下水质量评价原则包括科学性、动态性、实用性。困难在于评价标准的确定和多种评价方法的整合。
4.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方法。优势在于可针对性治理,局限性在于成本高、技术要求高等。
2.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于地下水样品的采集()
A.便携式泵取法
B.降落伞式取水器
C.静态水位观测法
D.地下水位自动监测系统
3.地下水样品的保存过程中,以下哪些措施是正确的()
A.保持低温
B.避免光照
C.加入化学稳定剂
D.确保样品不被污染
4.地下水质量评价时,可以采用的指标包括()
A.水质指数
B.单项指标
B.便携式泵取法
水电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与保护措施考核试卷
B.采用环保施工技术
C.加强地下水监测
D.提高水库泄洪能力
11.地下水循环过程包括()
A.补给
B.径流
C.储存
D.排泄
12.以下哪些情况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A.降水增多
B.地下水补给增加
C.地下水排泄减少
D.地表水体渗漏
13.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包括()
A.环境保护法
B.水污染防治法
7.地下水环境保护只需要政府和企业参与,与公众无关。()
8.地下水环境保护应从源头预防,而不是污染后治理。()
9.地下水的流动方向只受地形和地质条件的影响。()
10.提高水库泄洪能力可以减少水电工程对地下水的冲击。()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水电工程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列举至少两种相应的保护措施。
C.地下水循环深度大
D.地下水循环深度小
7.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中,哪种方法适用于修复受污染的地下水?()
A.隔离带法
B.地下水抽取法
C.地下水循环法
D.生物降解法
8.水电工程中,哪种措施可以减少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A.采用混凝土坝
B.采用土石坝
C.采用隧道式泄洪
D.增加水库蓄水量
9.下列哪个环节可能导致地下水污染?()
2.描述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传播途径,并提出一种有效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
3.论述在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进行地下水环境的监测与评估,以及这些工作的意义。
4.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水电工程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长期效应,并探讨如何实现地下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标准答案
矿山地下水环境保护考核试卷
B.矿山开采方式
C.污染物特性
D.环境保护政策
16.下列哪个措施可以降低矿山地下水污染风险?()
A.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
B.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C.减少地下水保护投入
D.放宽环境保护标准
17.下列哪个行业与矿山地下水环境保护关系不大?()
A.矿业
B.农业
C.制药
D.食品加工
18.下列哪个因素可能导致矿山地下水污染难以治理?()
5.生物降解、植物修复、微生物强化
6.水质、水量、水位
7.水位下降、水质污染、生态系统破坏
8.隔离、治理
9.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
10.环境保护制度、环境监测制度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主要来源包括矿山废水排放、矿渣淋滤、开采活动等。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水质污染、生态系统破坏、影响人类健康等。
A.生活污水排放
B.矿山开采活动
C.农业面源污染
D.工业废水排放
2.矿山地下水环境保护的首要任务是?()
A.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B.治理水污染
C.合理开发水资源
D.减少地下水开采
3.下列哪项不是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A.防渗处理
B.废水处理
C.地下水超采
D.污染源隔离
4.矿山地下水环境保护中,哪种方法主要用于防止污染物迁移?()
7.以下哪些指标是评价矿山地下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参数?()
A. pH值
B.总硬度
C.重金属含量
地下水环境工程复习题.doc
[1]极性使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导致0~4℃范围内水的体积“热缩冷胀”。
[5] 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温度(温度升高,表面张力下降)、压力(随压力增加而下降)。
[6] 对于二组分稀溶液,加入非挥发性溶质B 以后,溶剂A 的蒸气压会下降。
[7] 亨利定律:在一定温度和平衡状态下,气体在液体里的溶解度(物质的量分数)和该气体的平衡分压成正比。
[8] Clausius-Clapeyron 方程:描述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如果T 1 < T 2,则c 1 > c 2,即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9] 在封闭体系的碳酸平衡中,pH<8.3时,δ2很小, [CO 32-]可以忽略不计,水中只有CO 2(aq)、H 2CO 3、HCO 3-,可以只考虑一级电离平衡;当溶液的pH>8.3时,[H 2CO 3*]可以忽略不计,水中只存在HCO 3-和CO 32-,可仅考虑二级电离平衡。
当pH<6.35时,H 2CO 3*在各碳酸盐组分中的含量最大;当pH>10.33时,CO 32-在各碳酸盐组分中的含量最大;当6.35<pH<10.33时,HCO 3-是水中各碳酸盐组分中的主要组分。
[10] 在封闭体系中c T 始终不变,但是在开放体系中,c T 则是可以变化的,随着溶液pH 的升高而升高。
[11] 天然水碱度的主要形态:OH -、CO 32-和HCO 3-。
[12] 总碱度 = c T (δ1 + 2δ 2 ) + K W /[H +]–[H +][13] 某碳酸盐系统的水样的pH=7.8,已知碳酸电离平衡常数p K 1=6.35,p K 2=10.33。
测定总碱度时,对于100mL 水样用0.02mol/L 的盐酸滴定到甲基橙指示剂变色时消耗盐酸13.7mL 。
则水中总无机碳的浓度c T = 2.84×10-3 mol/L 。
[14] 硬度的表示方法:mg/L CaCO 3:以1L 水中所含有的形成硬度离子的质量所相当的CaCO 3的质量表示。
地下水污染防治复习题 2
含盐量与总溶解固体的差别 硬度重点讲述总硬度、永久硬度、暂时硬度、负硬度 (总硬度=(Ca+Mg)meq/L*50mg/meq=?mg/L )这里有一个毫克当量数的概念,土壤吸附容量采用其表示的原因(解释)。
毫克当量数值上等于元素的克分子量除以价态,毫克当量的含义是单位当量所对应的毫克数,mg/meq例如:Ca 2+的分子量是40,则其毫克当量为40/2=20mg/meq ,Na +的分子量是23,则其毫克当量为23/1=23mg/meq ,SO42-的分子量是96,则其毫克当量为96/2=48mg/meq ,HCO3-的分子量是61,则其毫克当量为61/1=61mg/meq 。
毫克当量浓度meq/L 。
例题:一水样如下(mg/L ):Na ++K +=171, Ca 2+=119, Mg 2+=16, Cl-=15, SO 42-=42, HCO 3-=817。
请计算TDS 及各种硬度。
[提示]:(Na ++K +) 25, Ca 2+40, Mg 2+24.3, Cl - 35.5, SO 42- 96, HCO 3-61。
解:L meq K Na /84.625171)(==+++L meq Ca /95.5201192==+L meq Mg /32.115.12162==+L meq Cl /42.05.3515==-L meq SO /875.0484224==-L meq HCO /39.13618173==-TDS =(171+119+16)+(15+42+817/2)=771.5mg/L 总硬=(5.95+1.32)×50=363.5mg/L(以CaCO3计) 暂硬=13.39×50=669.5 mg/L(以CaCO3计) 由于暂硬>总硬,故无永久硬度,有负硬度 负硬度=669.5-363.5=306 mg/L(以CaCO3计)2. (p31)R = d b K nρ+1 (2.7)式中,R =滞后因子,无量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水环境工程复习题地下水环境工程复习题[1] 极性使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导致0~4C范围内水的体积“热缩冷胀”[2] 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温度(温度升高,表面张力下降)、压力(随压力增加而下降)。
[3] 对于二组分稀溶液,加入非挥发性溶质B以后,溶剂A的蒸气压会下降。
[4] 亨利定律:在一定温度和平衡状态下,气体在液体里的溶解度(物质的量分数)和该气体的平衡分压成正比。
P B= k c,BL_C B⑸Clausius-Clapeyron方程:描述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如果T1 <T2,则C1 >C2,即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6] 在封闭体系的碳酸平衡中,pH<8.3时,S 2很小,[CO32-]可以忽略不计,水中只有CO2(aq)、H2CO3、HCO3-,可以只考虑一级电离平衡;当溶液的pH>8.3时,[H2CO3*]可以忽略不计,水中只存在HCO3-和CO32-,可仅考虑二级电离平衡。
当PHV6.35时,H2CO3*在各碳酸盐组分中的含量最大;当pH>10.33时,CO32-在各碳酸盐组分中的含量最大;当6.35vpH<10.33时,HCO 3「是水中各碳酸盐组分中的主要组分。
[7] 在封闭体系中C T始终不变,但是在开放体系中,C T则是可以变化的,随着溶液pH的升咼而升咼。
[8] 天然水碱度的主要形态:OH-、CO32■和HCO3-。
[9] 总碱度=C T(S 1 + 2 3 2 ) + K W/[H +] - [H+][10] 某碳酸盐系统的水样的pH=7.8,已知碳酸电离平衡常数pK1=6.35,pK2=10.33。
测定总碱度时,对于100mL水样用0.02mol/L的盐酸滴定到甲基橙指示剂变色时消耗盐酸13.7mL。
贝U水中总无机碳的浓度C T= 2.84X 10-3 mol/L。
[11] 硬度的表示方法:mg/L CaCO3:以1L水中所含有的形成硬度离子的质量所相当的CaCO3的质量表示。
:10mg/L CaO为1德国度,10mg/L CaCO3 为1法国度,以度表示而未指国名时通常指德国度。
50.05 mg/LCaCO 3 =2.804 °[12] 阿列金天然水分类法:首先按优势阴离子将天然水划分为三类:重碳酸盐类、硫酸盐类和氯化物盐类。
然后在每一类中再按优势阳离子划分为钙质、镁质和钠质三个组。
每一组再划分为四个水型,共27种水。
I 型HCO 3一Ca2Mg2n 型HCO J<Ca2++Mg2+c HCO「+SO:-川型HCO3—SO: Ca2Mg2或CK Na"型HCO3--O[13][C] Ca I型代表碳酸盐、钙组、I型水,即:阴离子中HCO3-最多,阳离子中Ca2+最多,而且HCO3-量大于(Ca2++Mg2+)的水;[Cl] Na川型代表了氯化物、钠组、川型水。
[14] 化学需氧量(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芳香族化合物在反应中不能被完全氧化)及某些还原性离子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
COD越高,表示有机污染物质越多,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
目前常用KMnO 4 (COD Mn)、KCr 2O7 (COD Cr)测定水中的COD,单位:mg/L。
[15] 地下水污染:凡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地下水水质变化朝着水质恶化方向发展的现象,统称为地下水污染。
[16] 地下水污染的特点:隐蔽性、延缓性、难以逆转性。
[17] 地下水污染途径按水力学特点可分为:1■间歇入渗型:特点:污染物通过大气降水或灌溉水的淋滤,使固体废物、表层土壤或地层中的有害或有毒组分,周期性地从污染源通过包气带渗入含水层。
这种渗入多半是呈非饱和状态的淋雨状渗流形式,或者呈短时间的饱水状态连续渗流形式。
污染源一般是固态而不是液态。
无论在其范围或浓度上,均可能有季节性的变化,主要污染对象是潜水。
2. 连续入渗型:污染物随污水或污染溶液不断地渗入含水层。
在这种情况下,或者包气带完全饱水,呈连续渗入的形式渗入含水层,或者包气带上部饱水呈连续渗流的形式,下部不饱水呈淋雨状的渗流形式渗入含水层。
连续入渗类型的地下水污染,其污染组分是液态的。
最常见的是污水聚积地段(污水池、污水渗坑、污水快速渗滤场、污水管道等)的渗漏,以及被污染地表水体和污水渠的渗漏,其主要污染对象多半是潜水。
上述两种污染途径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污染物是从上而下经过包气带进入含水层。
3. 越流型:污染物通过层间越流的形式转移入其它含水层。
越流污染的来源可能是地下水环境本身,也可能是外来的,它可能污染承压水或潜水。
4. 越流型:特点:污染物通过地下径流的形式侧向进入含水层,即或者通过废水处理井,或者通过岩溶发育的巨大岩溶通道,或者通过废液地下储存层的破裂进入其它含水层。
径流型污染的污染物可能是人为来源也可能是天然来源,可能污染潜水或承压水。
(需清楚各种途径的主要特点、污染源、主要污染对象等。
看图)[18] 病毒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迁移的主要过程:吸附和失活。
这两个过程使得病毒在迁移过程中数量不断减少,即产生病毒衰减。
[19] 病毒在土壤和地下水中迁移受到三方面的控制:(1)可逆吸附的延迟作用;(2)不可逆吸附造成的衰减;(3)失活造成的衰减。
[20] 吸附是影响病毒迁移最主要的过程。
病毒的吸附分为可逆吸附和不可逆吸附。
可逆吸附不会造成病毒的衰减,只能延迟病毒的迁移。
不可逆吸附能够直接造成病毒衰减。
[21] 地下水氮转化的五个过程:矿化-吸附过程(微生物分解有机氮化物为氨的过程)、有机N向NH4+转化并为植物吸收、化合的和非化合的N2被植物固化、硝化过程(微生物将氨氧化成N02-,进而氧化成N03-)、反硝化过程(化合态的N以气态N的形式返回大气层中)。
[22] 有利于硝化过程的条件(即氧化条件)、有利于反硝化过程的条件(还原条件)。
知道什么条件有利于什么过程。
[23] 天然条件下的浅层地下水多为中性介质和氧化环境(Eh >250 mV)因而硝态氮是天然条件下浅层地下水中溶解态氮的主体。
反硝化作用是硝酸根去除的决定性因素。
[24] 地下水砷的迁移转化及其影响因素:1. 气候条件: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强烈的风化作用可以加速基岩风化带中矿物的分解速率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周期,从而为地下水中砷的迁移富集提供先决条件。
原生含砷硫化物的氧化作用与浅层地下水季节性变化有关。
水位降低,发生氧化作用,水位升高,发生还原作用。
2. 地貌条件:全球砷污染地区的地质环境有着共同的特征,即:大部分是在盆地中心区或三角洲地区。
在盆地的山区区域,地形坡度较大,地下水的径流条件较好,在水岩相互作用下砷易随水流失而导致砷贫乏;而在坡度较小的平原地区,地下水径流条件差,水中砷很容易富集,从而引起平原地区地下水砷污染,故常出现山区地下水含砷量低、平原地区地下水含砷量高的现象。
3. 水化学环境:在地下水中,砷以溶解态和颗粒态砷两种形式存在。
溶解砷主要是砷酸盐和亚砷酸盐(H2ASO4-、HASO42-、H3ASO3和H2AsO3-),还有少量的甲基化的砷化合物。
砷的形态取决于环境的pH值、氧化还原电位(Eh)、温度、其它离子及有机质的种类、浓度、悬浮颗粒的组成、数量等等。
pH对地下水中砷含量的影响:(1)影响砷化合物的溶解度。
(2)影响吸附介质对砷的吸附。
地下水砷含量随pH值的增大(碱性的增强)而增高。
氧化还原电位通过影响吸附解吸和不同价态砷的转化决定砷在地下水中的存在形式和迁移能力。
氧化条件下以As5+为主,还原条件下以As3+为主。
⑴在氧化条件下,富砷矿物氧化释放砷。
(2)在还原条件下,铁的氢氧化物溶解,释放吸附的砷。
As5+被还原生成A S3+,活性增加,致使更多的砷进入地下水,这也是还原条件下地下水中砷的浓度比氧化条件下偏高的原因。
地下水中As3+/As5+的比值随着氧化还原电位的减小而增大。
[25] 砷化合物的毒性主要取决于砷的化学形态,As3+的毒性强于A S5+。
As3+的毒性与其化合物的溶解度有关,溶解度愈大,毒性愈强。
[26] 垃圾处置场产生的气体90%以上为温室效应气体CO2、CH4和氮氧化物。
[27] 垃圾渗滤液的水量主要取决于大气降水。
[28] 监测井法:为评价垃圾场是否对浅层地下水造成污染及污染物在潜水含水层中地下水流向上的衰减规律,选择理论上污染物不能扩散的、距垃圾场一定距离的上游处的地下水样作为评价参照样,并在垃圾场的下游沿地下水流向上,距离填埋场地不同距离的数个地点取样测试分析,将所测试的污染物浓度与作为标准的相对背景值进行污染评价。
根据潜水含水层中各污染物浓度随水平距离的衰减规律可推导出衰减方程。
监测井法比较简单,技术要求低。
但是缺点很多,主要表现在:不能及时有效的发现渗漏;不能判断垃圾填埋场的渗漏点;很难估测出垃圾渗滤液在地下羽流的几何形态。
电极格栅法:在垃圾填埋场衬层系统建设初期,在其下面预先埋设网状电传感器。
对电传感器格栅进行供电,由于渗滤液相对于土壤和水来说有更高的电传导性,根据不同区域电压的不同,可以监测衬层系统下的整个区域,判断渗漏点的位置、大小和数量。
但是不能检测出渗滤液在地下的运移状态。
[29] 区域性地下水水位下降或海水水位上升都可以引起海水入侵。
[30] DRASTIC模型可用于评价潜水和承压水受污染的可能性。
[31] 根据脆弱性指数,可以对地下水脆弱性进行分区。
一般情况下,脆弱性指数越大,地下水就越易被污染。
[32] 利用DRASTIC模型评价某研究区地下水脆弱性时,地下水埋深评分值为7,区内净补给量评分值为6,含水层岩性评分值为4,土壤评分值为5,地形坡度评分值为9,包气带介质评分值为3,含水层水力传导系数评分值为8,则D i = 129。
[33] 根据评价内容,环境风险评价可分为:非事故性环境风险评价:正常(定时、定量、长期)排放污染物所产生的风险评价,它主要考虑污染物低剂量长期作用所产生的风险。
事故性环境风险评价:非正常(如突发事件、安全事故等一次性超量)排放污染物所产生的风险评价,它主要考虑事故发生的概率和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
[34] 健康风险评价:以风险度作为评价指标,把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联系起来,定量描述污染对人体产生健康危害的风险(人类暴露于有毒物质或处于污染现场时其健康所遭受的风险)。
[35] 污染土壤修复的高温热解法:通过向土壤中通入热蒸气或用射频加热等方法把已经污染的土壤加热,使污染物产生热分解或将挥发性污染物赶出土壤并收集起来进行处理的方法。
适用于易挥发或可热解的有机污染物。
一般高温热解法的最低温度为300C,持续时间应达到30分钟以上。
该法可去除土壤中99%的PAHs和挥发性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