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我国家谱档案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
家谱文化及其家谱学习知识
家谱文化及其家谱学习知识家谱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记录着家族成员世系关系和家族传承的宝贵文化遗产。
家谱学习是研究和学习家谱文化的一门学科,通过对家谱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家族历史、家族成员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地位等信息,对于研究家族文化和社会变迁具有重要的价值。
家谱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古代,中国就开始有记载祖先世系的习俗。
《周礼》中就有规定,君王应当建立宗庙,并将祖先的姓名、生卒年月等记载在祭文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习俗逐渐演化成为家谱,成为记录家族成员世系关系的重要文化载体。
在明清两代封建社会中,家谱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规范,成为地方长者和宗族领袖重视的对象。
此外,家谱还广泛应用于考取功名、通婚、继承财产等重大社会事务中。
家谱文化的学习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
首先,要了解家谱的基本构成和编撰方法。
家谱通常由宗谱、支谱和族谱三部分组成,宗谱记录的是家族的整体情况,支谱记录的是各支家族成员的情况,族谱记录的是家族成员详细的个人情况。
在编撰家谱时,要注重准确性和完整性,需要从史料搜集、数据填写到纂修篇章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学习。
其次,还需要学习家谱中的世系关系和宗族风俗。
家谱是记录家族世系的文化载体,其中包含着家族成员的出生、结婚、生子和去世等信息,同时也记录着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和亲戚关系。
通过研究家谱,可以了解家族的世系关系和家族成员之间的社会地位。
同时,还可以了解家族的婚姻制度、丧葬礼仪和祭祀习俗等文化传统。
家谱学习还包括对家族文化和社会变迁的研究。
家谱作为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家族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研究家谱,可以了解到家族在历史变迁中的发展和变化,从而揭示出家族文化的特点和家族社会的发展趋势。
同时,家谱还可以作为社会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有助于研究地方社会的变迁和民俗风情的演化。
总之,家谱文化及其家谱学习是研究和学习家族文化和社会变迁的重要内容。
家谱档案的历史沿革及研究现状
・档案工作・家谱档案的历史沿革及研究现状岳 文 莉 家谱,亦称谱、族谱、宗谱、世谱、家乘、谱牒等,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世系图,即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二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行次、时代、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
这些介绍性的文字,长者百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质是人物传记;三为附录。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起源、迁徙的轨迹,还包括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被誉为“传统文化的综合教科书”。
一 家谱的历史沿革虽然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但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历史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
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
尽管先秦《世本》早已失传,今本是清人所辑,从辑有的篇目可见其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士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全国性的总谱,但其具体内容、形式等至今尚不得而知。
修谱之目的,在于明宗族之流源,详氏族之繁衍,借以分尊卑、立等级、别亲疏,以利于宗法制度给人以约束。
魏晋南北朝时在政治上实行选官制,生活中的婚姻门第观念浓厚,门阀制度下的士族特权严重,因此形成了我国家谱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史通・邑里》中说“世重高门,人轻微族,竞以姓望说出,邑里相矜”,“有司选举,必稽谱牒”。
据《隋书经籍志》等书的记载,这一时期谱谍档案著作达百余种之多,“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
可以看出,当时谱牒之兴盛,并且已经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谱牒学”。
在南北朝,出现了贾希敬、路敬淳等谱牒学家。
而且还形成了几代传承的谱学世家,其中最著名的是贾家。
隋唐时期,是家族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
唐代由政府主持编撰的《氏族志》、《姓氏录》推动唐代谱牒的进一步发展。
唐末五代十国时,战乱频繁,门阀制度受到严重破坏,谱牒随之废弃。
到宋代谱学出现由官修谱牒到私家修撰的转变。
古老家谱的保护传承和利用
古老家谱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宗亲见面交流会首先询问祖籍哪里?先祖是谁?是否有家谱?这样可以确定先祖迁徙以及世系传承。
寻根问祖或者认祖归宗,都要依据家谱记载确定。
家谱是家族的优秀文化传承和历史记载,也是家族繁荣昌盛的标志。
只有家族兴盛、人才辈出,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影响才能够编修家谱。
家谱会记载家族迁徙、家训、辈名、茔田等内容,更重要的就是血脉传承的世系,可以说是家族的百科全书。
上个世纪的政治运动曾经把家谱归入封建产物,大肆焚毁,造成历史积攒留下的这些家族文字记载损失巨大。
而在日本、美国等国外和台湾港澳地区的图书馆却保存大量的中国古老家谱。
所以,家族能保存下来家谱很不容易。
那现在要如何保护、传承和利用老的家谱呢?1、过去老谱多数是木质刻板印刷,用纸多为草纸或者毛边纸,由于年代久远和保存不当,极容易虫蛀、鼠咬、潮湿、锈蚀、火焚等损坏,因此保护就显得格外重要,前辈等有识之士会去捐献藏书馆机构保存。
这些机构有非常专业的人员和条件保存古籍,等需要时可以借阅参考。
也有些藏书机构把古籍扫描电子版保存,原件一般不让示众。
民众可以通过正常渠道付费得到电子版复制印刷件。
2、老谱家藏一般多散落在宗亲家里,有的家族为了防止老谱丢失灭失,会复制印刷多份老谱,或者通过复制成电子版保存。
复制过程中要注意由于老谱普遍纸质脆弱,在扫描复制中要注意对老谱的爱惜保护。
3、有些家族为了增加新续族谱的权威和可信性,也会把老谱扫描印刷在新谱中。
如果老谱页码太多,可以只把前面先祖部分复制印刷。
4、老谱可以作为新修族谱的模板样式。
过去修谱有两个基本样式,一定欧式吊线图世系和苏式文字为主两种格式。
欧式图表样式一目了然,苏式文字记载更符合过去中国文字记载的习惯。
后人在修谱时,不但要参照老谱内容,也可以沿袭古制。
可以大的样式尊古,小的可以发展创新,与时俱进。
5、老谱是认祖归宗和寻根问族的重要依据。
不管宗亲迁徙多远、时间多长,都会把珍藏的老谱传给后世子孙,取名也会按照先祖家谱确定的辈名,因此老谱和辈名这两个是判断是否一个先祖本家的重要依据。
国家对家谱的政策及家谱的意义
国家对家谱的政策及家谱的意义2009-6-4 21:23:51来源: 原创作者:站长录入:yangxiujun点击:135 次温馨提示:毛泽东同志早在1958年曾说过:“收集宗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这种以记述男性血缘为脉络的宗族世系之书,虽然带有封建性的消极因素,但是,谱牒所载的家族史,...族谱又称宗谱、家谱、家乘,是家族的民间档案资料,族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也是我国传统的历史文献之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族谱是我国古代宗法社会的特有产物,它通过“载祖德、立族规、明宗支、分族丛”,籍以增强“木本水源”,“敬宗睦族”的思想感情。
毛泽东同志早在1958年曾说过:“收集宗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这种以记述男性血缘为脉络的宗族世系之书,虽然带有封建性的消极因素,但是,谱牒所载的家族史,包含了诸如姓氏来源、家族兴替、人口升降、民族迁徙、风俗习惯、社会变故、以及族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活动等,卷帙浩瀚,内容丰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无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族谱在中国历史典籍中具有学术研究价值和跨时代的社会文化功能,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随着我国史学研究领域的不断得到开拓,族谱的重要性再次为人们所认识。
早在1984年11月20日,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发出了《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国档会字[1984]7号、办社图函[2001]29号),对于家谱整理工作和提供学术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知指出:“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也起着很大作用。
”家谱与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谱文献资源数字化开发与利用
家谱文献资源数字化开发与利用作者:谢琳惠来源:《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2年第6期谢琳惠(洛阳理工学院图书馆,河南洛阳471023)关键词:家谱文献;数字化;网络信息服务摘要:家谱文献资源数字化可以提高家谱文献保存和编研,是今后家谱文献资源建设的趋势。
目前我国家谱文献资源数字化一般通过建立网络、编研数据库等形式,存在分散进行、规范不统一、开发层次较低等不足,为此,需要准确定位家谱文献资源数字化特色、加快相关工具软件开发、拓展家谱信息来源、逐步推进家谱文献资源数字化的市场化良性运作。
中图分类号: K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6-0125-04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家牒、世谱、房谱等,它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及其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
家谱是一个巨大的资料宝库,家族渊源和世系图表是当代人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家族中的家规、家法内容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
1家谱文献资源数字化家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书籍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它与国史、方志一起,被称为中华民族三大历史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民间社会团体和各家族中的热心人士纷纷组织开展家谱的修缮和续订,同时,各地方政府也逐渐认识到家谱在维系社会宗亲关系、维护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也在纷纷加强对社会宗亲文化指导的同时,在技术和经费上给予一定的帮助,以发挥中国传统优秀宗亲文化在当代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家谱文献为单一的纸制载体,体制复杂,内容形式多样,在利用和传播上存在很大局限。
21世纪,互联网已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现代信息技术下的数字化保存和交流具有很强的安全性、时效性和便捷性,成为人们信息保存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家谱文献资料的数字化保存和网络交流逐渐为相关人士所重视,此外,通过开发应用专门的计算机软件,也可实现家谱资料修订补充的快捷化和延续性。
中国家谱知识简介,也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值得学习了解
中国家谱知识简介,也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值得学习了解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家谱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教育学、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的资料。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进一步开展对中国家谱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海内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家谱概况中国家谱内容丰富、数量庞大。
但由于家谱收藏分散,除了对家谱公藏的数量了解外,尚有大量收藏于海外和散藏于民间的家谱还未发现或还未整理,因而对其数量进行统计相当困难,只能从国内外有关文献记载和一些收藏出版家谱目录中了解和估测。
关于海外及台湾等地中国家诺的馆藏情况,据统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哈佛燕京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共收藏中国家谱18799种,仅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就有17099种,绝大部分为缩微复制件。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东洋文库、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京都大学东洋学文献中心共收藏中国家谱1613种。
另外,韩国、越南、新加坡、法国、英国等地也有中文家谱,惜无法统计数字。
台湾家谱据《台湾区族谱目录》所载,约有10600种族谱,据有关调查资料所得出的结论,民间收藏的台湾家谱约有万余种。
在国内,目前中国家谱收藏最多的是上海图书馆,总数为12000种,其次为国家图书馆约3000余种,还有就是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家谱研究中心有2565种。
最具权威性的统计是1997年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的《中国家谱综合目录》。
据书中所载,约有14719种家谱条目,可见中国家谱之浩繁。
我国政府对中国家谱的收藏工作十分重视,2000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会议”上,编纂《中国家谱总目》获得立项,收录至2000年年底前刊印的用汉字记载的中国家谱。
家谱文化及家谱知识
家谱文化及家谱知识家谱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家族血脉相承的重要证明。
家谱记录了家族的源流、世系和重要人物的事迹,是一部家族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对于传承家族血脉和家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持家族团结和认同感,家谱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家谱文化起源于古代。
中国古代的家庭是以宗族为中心的,家族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个体。
家族的兴衰与个体的幸福不无关系。
因此,古代人们非常注重家族史和家族文化的传承。
在这个过程中,家谱成为了家族文化和家族血脉传承的重要手段之一家谱知识是指了解和研究家谱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在了解家谱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家族的历史和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家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家谱知识包括家谱的编制、修复和保管方法,家谱中姓名、字号的含义和命名规则,家谱中重要人物的事迹和家族的重要历史事件等。
了解家谱知识,可以更好地研究家谱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传承家谱文化。
家谱文化和家谱知识的传承是每个家族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在现代社会,由于社会变革和家庭结构的改变,家谱文化和家谱知识的传承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许多人对家谱文化和家谱知识缺乏了解和重视,家族团结和认同感也逐渐减弱。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家谱文化和家谱知识的普及教育,引导每个家族成员了解和研究自己的家谱,传承和发扬家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传承家谱文化和家谱知识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与时俱进。
家谱文化和家谱知识并不是僵化的,它们应该和时代的发展相结合,适应家庭和社会的变化。
现代家谱的编制可以运用电子技术和数据库管理,更加方便和高效。
在家谱修复和保管方面,我们可以运用现代的修复技术和材料,保护好家谱这一重要的历史遗产。
总之,家谱文化和家谱知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族血脉相承和家族团结的重要证明。
传承家谱文化和家谱知识是每个家族成员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应该加强对家谱文化和家谱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传承和发扬家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家谱资源的发展与利用研究
1 0月 8日电( 记者徐飞、 陈光明) “ 国家谱最早可 :我 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 , 殷墟 出土 的甲骨文就有记载 姓氏的骨片。 这句话说得不太妥 当, ” 夏商周连在一 起, 跨度太大 , 过于含混 。事实上, 夏商两代都不能
成立。
・
由此可见 , 无论是在中国文献资源的百花园里 , 还是在更高层次的中国文化领域里 , 家谱 资源 的崇 高地位都是毋庸质疑 的。家谱资源如此重要 , 厘清
学 术 论 坛
山东 图书馆 学刊 2 1 0 1年第 2期
家谱 资源 的发展 与利 用研 究
王锦贵 林 杉
( 1北京 大学信 息管理 系, 北京 107 ; 0 8 12北京市卫 国中学, 北京 10 3 ) 0 0 6
[ 摘 要 】 家谱一 向与正史 、 方志并列为中国史学三大支柱 , 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 价值 和社会实践 意义 。本文对家谱起源 、
其它 文献 截然 不 同 的鲜 明个 性 , 且 生 命 力极 为强 而 大 , 有 重要 的现 实 意 义 和 深 远 的历 史 意 义 。如果 具
有关家谱资源的一些基本理论 和应用方面的问题 , 便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 , 本文拟就其起源 、 分期 以及开发利用等三个专题 , 不揣 冒昧地简论我们 的
上 是基 于它 特殊 的社会 功 能 : 为 它不 仅 是 准 确 记 因
1 关 于 家谱起 源
无论在 自然界里 , 还是在人类社会 中, 任何事物 的出现都不是一种偶然现象 , 都具有其 特定 的背景 和特定 的条件。具有悠久历史 的家谱资源当然也是 这样 , 它的产生不仅“ 不是偶然现象” 而且确实“ , 有 其特定 的背景 和条 件” 。那 么, 家谱这种文献究竟 是何 时出现的呢?迄今 为止 , 仍然是仁者见仁 , 智者 见智 , 可谓众说纷纭 , 其说不一。但归纳起来 , 大致 有如下五种观点 : 、 l 先秦早 期起源说 ; 、 2 殷商起 源 说 ;、 3 周朝起源说 ;、 4 春秋 战国起源说 ; 、 5 宋代起源 说。
家谱档案保存与利用的研究
家谱档案保存与利用的研究作者:杨俊杰来源:《神州》2012年第34期摘要:家谱档案是中国原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家谱档案工作包含对家谱档案的征集、保存、管理和利用等各个方面,其中又涉及到数字化管理和新媒体传播等多种新型管理模式。
当前,中国家谱档案领域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家谱档案的征集方面,对其的利用工作开展不足且手段有限。
本课题以上海市“三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为例,深入分析了当前家谱档案领域的工作现状,对其改善和完备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家谱档案上海保管利用价值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近年来,各地涌动的重修家谱热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
这样的编修热潮可以说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的。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稳定,思想观念不断改变,传统文化也由被忽视而转为逐步被重视,不少人开始支持重修家谱,出现了很多人所说的“盛世修谱”景象。
社会上对于这股编修家谱热议论纷纷,但却很少人关注到家谱档案现下真正的保存、利用和研究状况,同时国内家谱档案的研究呈现一派方兴末艾之势。
故本次调研对家谱档案的保存利用情况进行相关调查研究,从而对解决“家谱档案是否为封建遗物”的社会性问题进行一定的科学性解答,为当下的家谱编修热提供专业化的参考意见。
二、研究方法1. 问卷调查为了得到全面且有说服力的科学数据,本次问卷调查法采用了抽样调查法。
通过抽样调查取得反映总体情况的有力数据,揭示问题并了解实际情况。
本次调查的核心要素为调查对象的确定、调查问卷问题设计。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33份,回收率达到93%。
虽采用抽样调查,但是问卷发放面广,代表性强。
发放时采取纸质问卷与电子问卷相结合的形式,获得的信息资料更全面。
2. 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调查方式对上海地区的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等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了当地关于家谱档案的保管利用工作以及该领域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前景,获得了真实准确的信息,并利用我们团队的专业优势,切实地反映家谱档案的工作现状。
家谱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家谱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家谱历史回顾:一、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
关于家谱的起源,目前学术界众说纷坛,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
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
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是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世本》的意义还在于证实谱学研究发轫于周代,是家谱研究的源头。
就家谱的形式而言,唐代以前的古谱和现存的以欧阳修、苏洵创制编撰体例为特征的明清家谱有所不同,但家谱作为绵延不绝的人类历史象征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究其原因除了追本溯源寻根问祖的目的以外,还在于对家谱重要价值的认识。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有过'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之说,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可见其重要。
古代家谱研究的内容主要在于对谱学的本身,包括谱例的撰写以及家谱发展历史的研究等方面。
家谱的应用研究始于汉代,《史记》中有关帝王谱牒的记载,说明汉代司马迁已经把家谱资料应用到史学领域一纪传体史书的撰写中去。
后代史学家继承了这一传统,后代编撰的纪传体断代史如班固撰《汉书》、陈寿撰《三国》......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谱牒资料。
中国古代对家谱资料的应用主要在史书、方志和人物评传的撰写过程,体现了谱牒的史料价值。
1920年代家谱的发展情况:二、到了本世纪20年代,随着社会科学新领域的开拓,有学者从人口学、优生学、遗传学等新学科的角度肯定家谱的重要价值,并倡导对家谱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著名史学家梁启超在1923年出版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
中国古代家谱的研究
中国古代家谱的研究家谱是指记录家族血脉、历史和文化的一种书籍形式。
在中国,家谱是一种文化遗产,记录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风雨变幻和家族变迁。
因此,中国古代家谱的研究备受人们关注。
中国古代家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那时,人们开始使用卜筮和其他方法来探寻自己的宗族起源,以便确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同时,他们还开始将自己的家族背景记录下来,并制作成家谱。
这些家谱主要记录了家族的祖先、姓氏起源、迁徙、选官任职和世系传承等信息。
到了汉代,家谱的制作逐渐普及,成为一种记载家族历史的重要手段。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时期就有大量的家谱出现,记录了汉族贵族的世系和成就。
在隋唐时期,家谱的制作更加流行,成为官员和贵族们延续自己家族荣耀的手段。
家谱的制作和传承在宋代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发展。
那时,许多地方开始建立家谱协会,鼓励人们制作和修缮家谱,并举行家谱大会来交流家族历史和文化。
同时,一些书院和寺庙也开始制作家谱,记录他们的历史和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谱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既记录了家族历史,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因此,对家谱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家谱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姓氏学姓氏学是研究人名姓氏的学科,也是家谱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研究家谱中的姓氏传承和分布,可以了解不同姓氏的历史和地理分布,并揭示社会和人口变化的规律。
二、族谱学族谱学是研究家族历史和传承的学科。
通过研究家谱中的家族成员和世系传承,可以了解家族的兴衰、迁徙和重大历史事件,揭示家族文化和精神传统的演变。
三、考据学考据学是一种研究历史文献的方法,也是家谱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家谱文献的权威性和真实性进行考证,可以排除虚假和误导,确保家谱的可靠性和学术价值。
四、社会学家谱研究还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通过研究家谱中的家族结构、社会秩序和阶层关系,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结构和变化,揭示社会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家谱的研究是一项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历史、文化、人口、社会、地理等方面。
家谱的起源、价值、作用和内容(四)
家谱的起源、价值、作用和内容(四)二、家谱的价值和作用1.家谱的基本作用和价值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家谱,也不管是何时修的家谱,都具有也必须具有一个基本的原生的特征:记录一家或一姓或一族的血缘世系。
这个固有的基本特征,就决定家谱必然具有“明血统,辨昭穆”的原生的基本的功能。
这个基本功能,就是家谱最基本的价值和功用所在。
由此,就派生出家谱的三大基本价值和作用:第一,家谱是防止近亲通婚,实现并保证优生优育的唯一的最可靠的原始依据;第二,家谱是私人财产继承中排列继承人顺序、确定最合适继承人的最权威的依据;第三,家谱是家庭或家族祭祀、服丧、守孝时掌握分寸,不失礼数的指导和依据。
今天,虽然一般不讲祭祀、服丧、守孝的规制,但在一定场合,比如统战需要,家谱仍具有保持礼节周全又不落人笑柄的最好指导和依据作用。
2.家谱的引申作用由于家谱具有“明血统,辨昭穆”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因此,它在奴隶社会就被奴隶主贵族所利用,使其成为奴隶主贵族推行大宗法制,以实现“家天下”政治统治的工具,维持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和对广大奴隶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此后,封建地主阶级更长期利用家谱来实行封建宗法制度,成为封建地主阶级巩固神权、政权、族权、夫权的工具,以维护封建家长式统治。
考察中国历史上几次修纂家谱的高潮,无不与封建统治阶级对家谱的巧妙利用相关:汉代的“举孝廉”就是宗法制的变种;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门阀制度互为表里,都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上。
从此,家谱被彻底政治化,作为推行、维护门阀制度和践行九品中正制的工具、手段和途径,从而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纂修家谱的高潮,并以官方编修家谱为主导。
唐代士庶矛盾尖锐,对唐王朝的统治不利,唐朝最高统治者就组织官方大修家谱,通过修家谱来打击士族的傲气,抬高庶族的“士气”,引导士庶合流,共同维护唐王朝的统治,从而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编修家谱的高潮,这同样是家谱的政治化,同样以官修家谱为主导。
宋元明时期,封建地主阶级政权与族权分离,政府除经营好皇家的家谱——玉牒——以外,不再过问私人家谱的兴修。
浅谈家谱档案及其开发利用
浅谈家谱档案及其开发利用
刘旭;史晓静;王文
【期刊名称】《档案天地》
【年(卷),期】2001(000)003
【摘要】@@ 家谱档案就是记载血、婚亲家族长期发展变化史实的原始记录.从夏朝国王玉牒至魏晋官设谱局,是家谱档案发展的前期,家谱档案趋于成熟、完善,最终达到鼎盛.
【总页数】3页(P25-27)
【作者】刘旭;史晓静;王文
【作者单位】邯郸市档案局;邯郸市档案局;邯郸市档案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7
【相关文献】
1.美、英、澳、加四国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途径及启示 [J], 韦加佳
2.浅谈红色文化档案的收集保护与开发利用——以剑川县红色文化档案为例 [J], 赵丽彩
3.浅谈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以贵州大学档案馆为例 [J], 张筑
4.浅谈如何加强医院档案管理促进档案开发利用 [J], 高小莉; 张教霞
5.浅谈在新时期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新趋势——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 [J], 吴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欧美家谱档案研究工作对中国的启示
欧美家谱档案研究工作对中国的启示很多欧美国家的馆中,家谱档案是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资源,有的家谱档案阅览室甚至“座无虚席,门口经常还有利用者排队等候”。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民的个体需求和社会需求。
本文试图剖析欧美家谱档案利用工作的特点,并结合我国家谱档案利用的现状,从中得到一些启迪。
一、国外家谱档案利用工作的特点(一)利用率比较高档案来自于社会,用于社会。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档案利用也进入了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时代。
人们对档案的认识有了飞跃性的提高,对档案利用的兴趣也越来越广泛。
其中,家谱档案在欧美国家是利用的重点对象之一,利用率相当高。
“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和北欧国家的档案馆中,家谱档案的利用者在利用总人数中均占50%以上,个别档案馆家谱档案利用者的比例甚至高达75%-80%。
”(二)内容相当丰富欧美国家的家谱档案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内容包括出生记录、死亡记录、婚姻记录、财产记录、业绩记录、籍贯和移民记录、家庭或家族成员关系记录以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包括书信、日记、手稿、著作、书画作品)等。
有的国家甚至将人口普查记录和土地普查记录也列入家谱档案的范畴。
(三)利用需求广泛家谱档案包含了个人、家庭以及家族发展的各种信息,涉及寻根问祖及维护自身权益的个人需求和进行学术研究及休闲的社会需求,因此往往受到极度关注和频繁利用。
1.寻根求源的心理需求。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每个人都有寻求根源的心理需求。
寻根满足的不仅是人们了解自身、家庭乃至家族历史轨迹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使每个人获得精神上的归属感,找到心灵的归宿。
这一点在移民的心态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随着全球人口流动的加剧,家谱档案的利用只会是有增无减,因此其也成了欧美各国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
2.维护自身权益的需求。
家谱档案由于包含当事人及其家庭、家族等各方面的信息,可以直接充当维护当事人权益的有力工具。
当公民的人身权益遭受侵害时,家谱档案可以为其提供相关证明,并有效地解决房产、地产、职业变迁或其他经济方面的纠纷。
当代中国民间文献史料的搜集, 整理与利用现状综述
( 1) 《侯家营文书》。河北省昌黎县侯家营 村保存有相当完整的集体化时代村级文书资料, 其中较重要的有: ① “四清” 时期留下的 《侯 家营大队 阶 级 档 案》。这 是 由 驻 村 “四 清” 工 作队及村 “贫协” 为全村 6 个小队所有农户建 立的 “阶级档案”。每户档案中详细记载了该农 家新中国成立前后经济状况、政治表现、社会 关系、家史 ( 包括土改前情况) 等,经清查阶 级后地位有升降者附有改变阶级成分决议证明。 此外该档案还夹带有 “四清” 时查账情况记录, 包括对村干部的处理意见及退赔记录等方面的
一、当代中国民间文献史料的 搜集与整理状况
民间文献多产生、留存于田野乡间、普通 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主要反映底层社会的政治、 经济、文化状况和普通农民的日常生活、人际 交往、家庭关 系、 个 人 境 遇 等 内 容。 随 着 社 会 史研究的日渐升温和 “自下而上” 研究视角的 提倡,民间文献的学术价值日益被学界所认识, 越来越 多 的 民 间 文 献 资 源 被 挖 掘 和 整 理 出 来。 就当代 中 国 民 间 文 献 史 料 的 搜 集 与 整 理 而 言, 也已取得重大进展,就笔者寸目所及,主要有 以下几种:
( 4) 《乔钦起工作笔记》。该笔记记录的是 一位太行 山 区 基 层 干 部 在 20 世 纪 后 半 期 的 工 作、生活经历。乔钦起 1930 年出生于河北省邢 台县路罗镇桃树坪一个耕读之家,1947 年在解 放区参加工作,历任解放区小学教师、邢台县 路罗区扫盲专职教师、邢台县路罗区扫盲教育 中心教导主任、邢台县路罗人民公社党委办公 室主任、中共邢台县路罗工委秘书、党委委员、 中共邢台县白岸公社党委书记、将军墓工委副 书记 ( 代区长) 、邢台县林业局副局长,局督导 员等职,1990 年离职休养。迄今所发现的与乔 钦起数十年基层工作历程相伴随的笔记,共有 81 本。其中 40 年代 4 本,50 年代 11 本,60 年 代 28 本,70 年 代 27 本,80 年 代 11 本,初 步 统计,总字数在 200 万以上。与工作笔记同时 保存的,还 有 各 个 时 期 形 成 的 笔 记 附 录 96 份
宗谱行业现状
宗谱行业现状
在我国,宗谱行业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不断增强,宗谱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门领域。
以下几点是宗谱行业现状的概述:
1.市场需求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对自己的家族历史感兴趣,希望通过研究族谱了解自己的根源。
这使得宗谱制作、修复和整理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2.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在宗谱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计算机软件、网络平台等手段,宗谱研究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也为宗谱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可能性。
3.行业规范与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宗谱行业的发展。
同时,一些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也在积极推动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4.传承与创新: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宗谱行业也在不断创新。
许多研究者开始将目光投向全球化背景下的家族史研究,探讨家族史在国际交流、文化传播等方面的作用。
同时,也有不少年轻人将宗谱研究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以期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总之,宗谱行业在我国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市场需求旺盛,技术进步为其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行业规范与创新也在不断推进。
谱牒档案的开发利用
谱牒档案的开发利用作者:刘雨亭来源:《卷宗》2015年第12期摘要:本文主要以谱牒为研究对象,研究现代国内外谱牒的开发利用情况。
谱牒档案是我国档案领域里的一朵奇葩,为我们了解中国世系的发展及家族的演变历程呈现了很直观的记录。
研究谱牒探索谱牒的起源与发展一直是史学界普遍关注的,史学界在谱牒学的缘起和发展方面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本文的选题主要是以档案人员的视角来看谱牒档案,因为谱牒不仅仅是历史,它也是我们档案部门的工作对象,它的开发利用是档案部门的职责和义务,它的独特性决定了档案人员应该从具体实际出发,探索它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谱牒档案;谱牒档案的发展;开发与利用谱牒即记载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籍。
夏衍《方志学与家谱学》“谱牒是记载一家一族的历史”,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家谱、宗谱。
本文主要以谱牒为研究对象,研究现代国内外谱牒的开发利用情况。
谱牒档案是我国档案领域里的一朵奇葩,为我们了解中国世系的发展及家族的演变历程呈现了很直观的记录。
研究谱牒探索谱牒的起源与发展一直是史学界普遍关注的,史学界在谱牒学的缘起和发展方面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本文的选题主要是以档案人员的视角来看谱牒档案,因为谱牒不仅仅是历史,它也是我们档案部门的工作对象,它的开发利用是档案部门的职责和义务,它的独特性决定了档案人员应该从具体实际出发,探索它的利用价值。
本文以“谱牒档案的开发利用”为题,旨在了解近年来各界对谱牒的研究状况,探寻谱牒档案的利用潜能。
本文主要以文献调查法为主,研究从2000年至今的谱牒档案文献。
主要使用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ProQuestDigitalDissertation&Theses(PQDT),此外还有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期刊。
研究过程:文献收集—文献筛选—文献分类—泛读文献—精读—总结(1)文献收集和筛选: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献256篇,有效文献87篇,A类文献2篇、B类文献21篇、C类文献64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知识】我国家谱档案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
我国家谱档案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
家谱档案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演变长达数千年,地域遍布全国各地,种类数量相当多。
近些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渴望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
不少单位、团体和个人十分重视家谱档案的收藏与研究,从中发掘出有用信息并达到繁荣历史文化的目的。
据《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编委会的统计,全国各档案馆、博物馆、收藏的家谱有18589种。
这个数字并未将民间收藏的家谱包括在内,还有一些单位虽有收藏家谱档案,但并未上报;有的虽然收藏了,但与实际收藏出入很大。
例如,上海图书馆上报数字是562种,但2000年5月其公布的数字即达11700种近10万册。
同时,家谱档案的利用服务也日趋完善。
例如,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的谱牒部专门设立了家谱档案阅览室,配有缩微胶卷阅读机,定期分批陈列珍藏以供参观,为寻宗溯祖作专题咨询,并提供代查、代编、代复制以及预约阅览原件等服务。
此外,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中国家谱总目》,经过长达七年的编纂,也将于今年底完成。
虽然我国在家谱档案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1.归属范围不明确。
随着家谱档案成为普通老百姓关注的热点之一,目前各级地方志办公室、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都收藏家谱。
甚至国外的一些家谱学会也收藏中国的家谱档案。
面临如此多的收藏单位,老百姓却很彷徨,不知道究竟应该选择哪一家单位去移交或利用相关的家谱档案。
2.涉及的内容范围比较窄。
由于客观的原
因,我国的家谱档案以记载家族历史的变迁情况为主。
而当今公民个人的社会活动比较广泛,加之一些职业变动比较频繁,家谱档案记载当前家族后代的信息略显简单。
如果当事人要查阅这些关于自身信息的资料,就不得不再去找其他与之相关的专题档案,例如知青档案、人事档案等。
同时,由于家谱档案植根于中国的宗法社会,特别是建国前的家谱档案带有较浓的封建色彩,家族中的女性一般不写入家谱中,只有在其结婚后,夫家的家谱档案中才有一些简单的记载。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
希望大家坚持到底,现在需要沉淀下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