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合集下载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教学改革探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教学改革探索
a nd Aut o ma t i o n Pr o f e s s i o na l Ap pl i e d Ta le nt s
We i Li—mi n g , Ha n Ch e n g—h a o , Wa n g Co ng—z e
( S c h o o l o fE  ̄ c t r i c a l a n d E l e c t r o n i c a d n I n f o r m a t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 J i l i n I mt i ut t e fA o r c h i t e c t u r e a d n C i v i l E n g i ee n i r n g C h a n g c h u n , C h i n a 1 3 0 1 1 8 )
Ab s t r a c t : F r o m t w o a s p e c t s o f t h e he t o r y a n d p r a c t i c e t e a c h i n g r e f o r m o f e l e c t r i c a l e n g i n e e in r g a n d a u t o ma t i o n i n a r c h i t e c t u r l a c o l l e g e s i s a n a l y z e d . Ac c o r d i n g d i s c u s s i o n i s c a r r i e d o u t i n c u r r i c u l u m, t e a c h i n g c o n t e n t , t h e c o n s t r u e - t i o n o f t e a c h i n g ma t e ia r l s , t e a c h i n g me t h o d s , e n g i n e e in r g c a p a c i t y—b u i l d i n g a s p e c t s . F r o m he t p o i n t o f v i e w o f t h e t r a i n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e n g i n e e i r n g p r a c t i c e , t h e me ho t d s o f d e e p e n i n g t h e p r a c t i c e o f he t p r o f e s s i o n o f t e a c h i n g r e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改革的研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改革的研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改革的研究赵 舵,冯晓云(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作者简介:赵 舵(19752),男,博士研究生,讲师,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助理,主要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z @j ;冯晓云(62),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摘 要:结合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改革工作,在分析了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和时代发展对高素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重点介绍了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有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建设思路与方案。

关键词:特色专业;专业建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 引言随着社会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和专业面的不断拓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也应该随之不断变化和发展。

首先社会与科技的发展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方面是本学科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如何将这些新理论新技术引入教材、引进课堂,为达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目的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是要强调本专业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有相应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为保障。

其次,本专业学生规模与培养质量协调发展的要求。

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一方面学生个体差异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学生自我发展的目标趋于多元化,因此在坚持“培养目标多样化,培养计划个性化”基本原则的同时,要深化这种分类培养的力度,在满足基本教学要求的同时切实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特别是为创新型拔尖人才提供必要的平台条件。

1 修订培养方案,探索新的培养模式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探索新的培养模式是非常关键的。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创新培养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创新培养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创新培养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
随着新工科理念的不断引入,电气类专业的创新培养模式在不断发展与实践。

电气类
专业涵盖了电力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领域,是现代工业、信息和能源领域的核心学科。

在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电气类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和实践价值。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的创新培养人才模式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电气
类专业教学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验操作的训练,忽视了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而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的创新培养人才模式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
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项目式学习、实践教学和跨学科的交叉融合,让学生能够
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进行创新实践,培养其对新技术的敏感度和创新思维。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的创新培养人才模式需要加强跨学科融合。

电气类专业与信
息技术、自动化控制等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交叉,跨学科的融合对于培养电气类
专业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应该与相关学科建立紧密的
合作关系,开展跨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还应
该鼓励学生参与跨学科创新项目和团队合作,提升其在多学科环境中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的创新培养人才模式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
学和产学研结合,加强跨学科融合。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培养出适应新
工科发展需要的电气类专业人才。

这对于推动电气类专业的发展,满足社会对电气类专业
人才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方案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方案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方案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新工科已经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

新工科的提出将传统的工科专业与新兴的技术和理论相结合,致力于培养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新工科的一部分,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和创新,以培养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本文将从新工科背景下,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提出一份拔尖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全面发展,多学科交叉:在新工科的背景下,需要培养具有全面发展能力的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需要既有扎实的电气工程基础知识,又要具备自动化领域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通信、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因此需要培养多学科交叉的人才。

2.技术创新,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新工科的一部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需要培养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的人才。

通过开展实验、项目等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适应市场需求,具有企业家精神:新工科的提出,要求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需要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才,能够灵活应对市场需求,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二、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石,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性。

需要融入新工科思想,引入新兴技术和理论,使基础课程具有多领域的交叉性。

可以增加通信、控制、计算机等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的能力。

(2)实践课程: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

可以设置电气工程设计、自动化系统设计、电路实验、控制系统设计等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3)创新课程:新工科下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需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可以设置创新设计、科研导论、创业实践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教学方法(1)项目驱动式教学:通过项目驱动式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学习、锻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根 据社会对 电气工程 人才 既要 具有 宽泛扎实 的 基础知识 又要具 有一定 的专业特长 和较强 的工程实 践能力 的最 新需求 , 为提高 培养人才 的质量 和水平 , 以毕业生就 业市场 需 求 为导 向 , 以提 高特 色 人才 培 养 质量为 目的 , 我们 在 专业 建 设 和人 才培 养模 式 方 面进行 了大 胆改革 。
基 础课一 学科基 础课一 一级学科 主干课一 二级学科 主 干课一跨 二级学 科选修 课 。学 生在前 三学年开设


级 学科 主干课 , 立统 一的基 础课和专 业基础课 ; 设
学生 在第 四学年划分 成“ 电机及其 控制” “ 、电气及其 控制 ” “ 、 电力 系统 自动化 ” 高 电压 与绝缘技 术” 和“ 四
Ab ta t Ac o d ng t ma d o oce y o l c rc le i e rng a e t who s u d ha e b sc kn w— sr c : c r i o de n f s it f r ee t ia ng n e i t l n s ho l v a i o l d e,pr f s i a p ca iy a n i e i g p a tc b lt eg o e son ls e i l nd e g ne rn r c ie a iiy,t e r f m ft e t a h n l n,c r e c — t h e or o h e c i g p a ou s on n t to o a i n,t a h n e h d a d p a tc lt a hi g h v e d . Ta n e n f g a ua e mpl — e c i g m t o n r c ia e c n a e be n ma e ki g d ma d o r d t s e oy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计划调 整 , 突出验证 、 程应用 和创新实 践的实 践 教 工
程 体 系。突 出电气 工程 及其 自动 化专 业人 才培养模
式 中的“ 用工 程 师 、 发 工 程 师 ”培 养定 位模 式 。 应 研
把 电气工 程及其 自动化 专业 学生 应掌 握 的专 业能力
确 定为 : 心知识 ( 核 专业 方 向课 程 ) +创 新 能 力 十工 程 实践能力 。打造 出 “ 有 我 有 , 无 我有 ” 人 人 专业 知
由于 教 学 计划 是 人 才 培 养 总 体 设 计 的 具 体体
现 , 系到大学生 知 识 结构 和素 质 结 构 的形 成 与培 关 养 目标 的实 现 , 因此 , 才培 养模式 改 革方案 的核心 人 内容就是要 在“ 以学 生 的全 面发 展 、 身 发展 、 终 素质 培养 、 能力 培养为重 点 , 以社会 需求 和学 生就业 为导 向” 一思想 指导下 , 这 实现从 单 一 的专业 教学计 划向 综合性 人才培 养计 划 的转 变 , 建起 由通识 教育平 构 台课程 、 科基础 平 台课 程 、 业 基 础平 台课 程 、 学 专 以 模 块组合 的专业 方 向课 程 和创新 课程 组成 的新 的课
业, 人才需求开 始过 剩 。在 新形 势下 , 专业 人 才培 养
的 大统 一 模 式 受 到 了 挑 战 。人 才 市 场 需 求 与 就 业 情
况要求 我们必须进行专业人才培养 计划 的调整 。
1 电气 工 程 及 其 自动 化 专业 人 才 培 养 计 划 的 改革
1 1 专业 定位 与培 养 目标 的制定 . 在 电气工 程 及 其 自动 化专 业人 才 培养 模式 中 , 我们将 专业 教育定 位 为 “ 用 工程 师 、 发工 程 师 ” 应 研 的培养 模式 。为 了适 应 形 势需 要 , 我们 进 行 了 教学

高职电气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高职电气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高职电气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摘要:新时期,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已进入快车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以“岗课赛证”融通为切入点,通过构建“双主体、双平台、双课程、多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岗位需求与职业能力标准,实施“岗课赛证”融通课程体系改革,对接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将职业技能竞赛融入教学,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建的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岗课赛证”;双循环人才引言:高职电气专业教学中,要把“岗课赛证”有机融合,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改革,构建“岗课赛证”融通的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

其中,“岗课”是指在高职电气专业中,通过调整课程内容、优化教学设计、重构教学模式等手段,将企业真实工作场景和项目融入课程;“赛证”是指在高职电气专业中,通过开展专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等手段,以项目为载体,将职业标准、企业标准融入教学过程。

通过“岗课赛证”的融通,让学生在真实的岗位环境中学习和锻炼专业技能;在考证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1.以岗位需求为导向,重构电气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人才培养的指南,是课程开发的依据。

高职电气专业按照“知识+技能+素养”的专业人才培养思路,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基于职业活动分析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以岗位工作过程为依据,形成了由岗位群、典型工作过程、岗位职业能力构成的“行动领域”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

具体做法是:(1)岗位群分析:确定电气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岗位群,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

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真实工作情境和职业能力需求,将电气技术人员职业活动划分为电气设备运行维护、电气设备检修与试验、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三个子类。

(2)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每个子类的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和研究,确定了每个子类的典型工作任务,包括企业生产、电气设备运行维护、电气设备检修与试验、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等。

电气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电气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坚持“ 以教师 为 主导 , 以学生 为 主体 ” 的教学 理
念, 实现 三个转变 , 图 2所示 : 如
第一 个转 变 :改教 育式 教 学为 学 习式 教 学 , 主
2 5 8
体现各 门专业 课程 内容的专业 综合实 验。与 以往按 部就班 完成实 验项 目不 同 , 学生 按 照学 习兴趣 和将
邵 阳 学 院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o ra o h o a gU i ri ( o il ce c dt n) 社 J un l f a y n nv s y S c in eE i S e t aS i o
电气 工程 专 业 应 用 型 人 才培 养 模 式 研 究 与 实 践
利 于学 生 就业 的方 向发展 。基 于这 样 的调查 论证 ,
我们 将 电 气 工程 专 业 的人 才 培 养定 位 于 :掌握 电 工、 电子 技 术 理 论 , 用 自动 控 制 、 算 机 控 制 技 运 计 术 , 备从 事 电力 系统及 其 自动化 、 具 电气 自动 控制 、 电力 电子技 术应 用等 宽广 领域 的系 统运 行 、 自动 控 制 、 息处 理 和 技术 开 发 等工 作 能 力 , 向地 方 和 信 面 省 内外 电力 行业 和工 矿企业 的理论 基础厚 , 工程 素
图 1“++ ” 44 3 素质 一能力 并行 教育 模 式
即学 生从人 校 到毕 业需 要 经过 “ 识 教育 、 通 技 术基 础教育 、专业技 术教 育 、 专业 应用 教育 “ 四环 节 ” 构成 的科 学知 识 学 习过 程 , 所 具备 基 本 的 专业
理论 素质 , 同时又经 过认 知 、 合 、 综 应用 、 新 “ 创 四阶

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文(最新)

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文(最新)

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文摘要:随着电力在社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发挥作用的日益显著,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对于高素质的电气工程专业工作者的需求量也呈上升趋势,因此为不断满足社会发展对于高素质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必须要着力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深化电气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提升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新时期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最核心和最紧迫的任务,也是高校育人的中心工作之一。

[1]高校电气工程专业担负着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电力电气行业的建设者的重任,必须切实以市场发展和需求为导向,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改革,持续有效地提升高校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一、当前我国电气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随着电气工程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我国高校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人才培养理念陈旧滞后电气工程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特征,随着电气工程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日益显著,今天的电气工程已经涵盖了几乎包括所有与电子、光子等有关的工程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电气工程毕业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电气工程基础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有良好的适应各种现代电气工程工作所需的实践经验,成为能够胜任现代电气工程行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综合性应用性人才,但在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对电气工程专业的认识不足,人才培养的理念较为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偏差,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电气工程行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进行现代电气工程运行、管理等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得很多毕业生难以更好地胜任有关电气工程的相关工作。

(二)课程体系设置科学性缺失课程体系的具体设置所要回答的是“教什么以及如何教”的重大问题,这是有效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一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摘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建设,已经为地方性行业培养了大批的高级技术人才。

从就业的共性以及人才市场需求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培养“基层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文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群和实践环节进行阐述,有力地论证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经过实践,已培养出大批“基层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模式;基层应用型人才作者简介:黄肇(1971-),男,湖南绥宁人,邵阳学院电气工程系,讲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分析的教学与研究;罗庆跃(1961-),男,湖南邵东人,邵阳学院电气工程系,教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发电厂教学与研究。

(湖南邵阳 xxxx)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重点教学改革项目(湘教通[20XX]31号)、邵阳学院重点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NO.20XXJGZ09)资助的研究成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有着30多年的发展历史,为地方行业,尤其是电力部门,培养了一大批高级技术人才,大部分毕业生已成为地方各行业的技术骨干或负责人,为地方经济或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因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备受青睐,生源充足,就业形势好,尤其是本专业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进步和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 及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不少高校纷纷扩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招生规模;[1]另一方面,有些高校也在陆续开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校也已增开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另外,遇到经济危机的冲击,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因此,邵阳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当今面临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办学形势越是大好,就越要估计到竞争的激烈性,就越要有紧迫感。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电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电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 : G6 4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7 — 0 0 7 9 ( 2 0 1 3 ) 1 1 — 0 0 1 9 — 0 2
“ 卓越 工程师教育培养 计划 ”( 简称 “ 卓越 计划 ”) 是为深 入贯彻落 实 《 国家 中长期教育 改革和发 展规划纲要 ( 2 0 1 0 — 2 0 2 0
总 第2 7 0 期
D O I 编码: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 0 0 7 9 . 2 0 1 3 . 0 1 1 . 0 1 0
人 才培养 改 革
“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 划’ ’ 下电气专业人才培养模 式改革研究
王 涛 刘 美 张翼成
摘要 : 针 对电气工程专业人 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与创新, 介绍 了 广东石油化 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 自动化专业在实施 “ 卓越计划” 过 程
中所采取的改革措施与创新 实践 。
关键词 : 卓越计划; 人才培养模式 ; 改革与实践 作者简介 : 王涛 ( 1 9 6 6 -) , 女, 吉林省吉林市人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 , 副教授 ; 刘美 ( 1 9 6 7 一 ) , 女, 广东廉 江 人,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计算机 与电子信息学院 , 教授 。( 广东 茂名 5 2 5 0 0 0 )
施, 取得 了初 步的成效 。

第 一阶段: 在 大一 、 大二学年完成 基础知识学习、 人文素质
培 养和基 本能力训 练 , 参加 社会实践 , 并安排 一个 引导性的初
级项 目以培 养基 本的工程意识 。 第 二阶段 : 在 大二 、 大 三学 年按学 生个 性发 展 分方向完成 核心专业课 学习、 校内完成 的实践 教学环节 ( 包括课 程实验 、 课 程设计 、 技能实训 、 校 内工程训 练等 ) 教学 。 课程 教学过程以多 级多 目标 的项 目驱动学生主动地学习和在实践 中学习。 第三阶段 : 在大 三、 大 四学年走进 企业课堂现场学 习, 完成 企业工 程实训项 目、 顶 岗实 习、 职业 培训, 并 在专业导师和企 业 导师共 同指导下以真实 的工程项 目为题 目完成毕业设 计。

新形势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分析

新形势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分析

新形势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

本文将从新形势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关的看法和建议。

一、新形势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正面临着许多新的发展趋势。

随着工业4.0的到来,工厂自动化、智能制造将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这就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技术等也将成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对于智能化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可以预见,未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将更加多样化和智能化。

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需求在新形势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与时俱进,更加贴合社会的需求。

培养创新创业意识的人才是当务之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人才,能够不断适应新的科技发展趋势,开展科技研究和技术创新。

需要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也需要具备与国际接轨的能力,能够融汇中西方文化,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竞争力。

需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通过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在新形势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也显得尤为迫切。

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激发人才的内在活力。

创新创业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需要具备超强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而创新创业教育正是能够激发人才的内在活力,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创新培养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创新培养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创新培养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摘要】本文探讨了在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分析了新工科理念对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指出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然后提出了基于新工科背景的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并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和创新培养方法探讨,展示了新模式的可行性。

结论部分探讨了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

本研究旨在为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和方法,促进该领域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与创新,以适应社会和行业的快速变化。

【关键词】新工科背景、电气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实践案例、培养方法、可行性、发展趋势。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电气类专业在新工科背景下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因此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寻找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电气类专业在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更具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的电气类专业创新培养人才模式,以帮助电气类专业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满足未来的人才需求。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电气类专业是当前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而新工科背景下的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电气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探索适应新工科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电气类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研究新工科背景下的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推动电气类专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高我国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有利于培养更多符合实际需求的人才,促进电气类专业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研究和实践新工科背景下的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还能促进电气类专业领域的持续发展与创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以湖南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以湖南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实践教学
跨 大类课组
, J计 、
选修
9 6
2 2 38
41 % . 2
1o 0 %

基础 、 人文社会科 学基础 和外语应用能力 : 具备电机与拖动技术 、 电力 电子技术 、 电气工程技术 、 自动检测 与控制技术 、 电力系统及其 自 动化 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 知识 和应用专业知识 . 具有一定 的获取 ( ) 出应 用 性 2突 知识 和综 合运用知识 的能力 . 实际工程问题 的能 力 : 解决 能在 电力 系 对于一些与本专业应用联 系不够 紧密的课程进行了整合优化 . 比 统及其 自动化 、 电气工程 、 电机与拖动 、 理与决策等方 面从事 系统 开 如 : M T A 管 将“ A L B语言应用” 课程归 口到“ 电路” 课程 中. 使之更具有应 发和系统运行等工程技术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 门人才 。 用针对性 : 将原来的“ S 原理 与应用 ” 定为“ DP 确 控制型 D P原理与应 S 用”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 . ; 开设了“ 电力系统规划” 新课程等 2 课 程体 系 改革 与 优 化 () 3 注重 衔接 21 课 程体 系改 革 . 为了使专业基础课程到专业核心课程及理论课程 到实 践课程能 在合 理的 区间 内开设 了各种 专题讲座 ,下转 第 5 ( 5页 ) 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保 障培养 目标实现的关键 传统的“ 层级结构 够有效衔接 , 模型” 课程体系虽然强化 了基 础知识和专业 平台知识的培养 . 但实践 表 2 实践教学体 系的设计与总体构 架表 课程不 足、 部分 知识 陈旧及交叉重复严 重 、 缺少面 向具 体工程 领域 的 实践教学体 系 专业知识的培养和~定的行业 知识 的储备[] 了避免上述问题 . 2 为 - s 本 年 级 层次 实验教学子体 系 工程训 练子体 系 院确定 了“ 通识教 育+ 大类专业+ 专业 核心+ 专业平 台” 的课 程体系 . 注 重人 才培养 的复合 型和宽 I径 同时新的课程体 系与大类招生相适 = 1 电路实验 入学教育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西 唯 一 的本 科 强 电专 业 , 首先 要 立 足 广 西。 另 外 ,要 使 本 专 业
68 .% 2 .% 5 5
公共选修课
76 .%
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毕业生能有更 强的竞 争力,又必 须走出 广 西面向全国,把专业办成一个在全 国有一定影 响.具有 自己
图 1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课程体系
西 大学 所立 足 的广 西 在 “ 电 东送 ” 中有 着 明显 的 区位 优 势 和 资 在培养计 划中提供 了相 当比例的选修课 ( 西 可选 比例大于 2 1,且 :) 源 优 势 ,它 已成 为 “ 电东 送 ” 南 线 的 重 要 基 地 。 特 别 是 随着 不 再 提 供 套 餐 , 由学 生 自由点 菜 , 即不 按 专业 方 向提 供选 修课 养 目标就是 :培养从事电气 工程 及其 自动化方 面工作的高级应
二 、培 养方 案
电气工程及其 自动化专业在广 西大学是一个 老专业,其前 用型、复合型人才。而专业建设就是要围绕着这一目标展开。 身电力专业始建于 13 年。有几十年办学实践的积累,又经历 98 了近年来的教学改革,它 已成为一 个成 熟的电工类专业。特别 本专业人 才培养 的特征是 “ 以强电为主,弱电与强 电相结
形 势下 ,进 入 “ 一五 ” 以后 ,广 西 的 电力工 业 显 示 出较 好 的发 十
实 践 教 学 环 节
1.% 7 3
公 共 必 修 课
2 8 2. %
展势头,对 本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就 比较 旺盛,因此专业的建设 与发展具有 良好 的前景 。 学校应 从为广西经济建设 服务,为 “ 西部大开发” 西 电 、“ 东送”服务 这一基点 出发,对本专业的培养 目标 和培养规格 做 出正确 的定位 ,而且根 据市场的变化与需要随时 调节。作为广

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讨

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讨

i v s i a e h o l wi g p o lm s r i i g g a s a d t a n n e u r m e t f p o e so a a e t ,t e n e t t st ef l g o n r b e :t a n n o l n r i i g r q ie n s o r f s i n lt l n s h
心 ” 培养 目标 是 : 养 具 备 丰 富 的知 识 结 构 和专 的 培 业 技 能 , 动适 应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需 要 , 有 创 新 主 具
精神 和 创新 能 力 的 工程 技 术 人 才 。在 人 才 培 养 方
深 化本科 教学改革 全 面 提高 教 学质 量 的 若 干意 见 》
HU - i n Fu n a
( c o l f E etia g n e ig& Auo t n S h o lcrc l o En ie rn tma i 。Xu h uNo ma n v ri o z o r lU i est y,Xu h u 2 1 1 , h n ) z o 2 1 6 C ia
K e wo d : a e s c li a i n;c e tv pii ;c e tv b lt y r s t lnt u tv to r a i e s rt r a i e a iiy
根据《 教育部 、 财政部 关 于实施 高等学校 的意 见 》 以及《 于进 一 步 , 关
第 3 1卷 第 3期 20 0 9年 6月
电 气 电 子 教 学学 报
J OuRNAL OF EEE
Vo . No 3 I 31 .
Jn2 9 u . 00
电气 工 程专 业 人 才培 养 方 案 改革 探讨

基于长尾理论的电气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基于长尾理论的电气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用 的主要 职业健 康安全 、 环保 的法律 法规 、 标准 知识 , 具有 良好的质量 、 全意识 。具有强烈的提高交通 系统 安 效率 的社会责任性 , 协调好 交通工程与社会 的关 系 、 安 全与工程 的协调 。培养对 变化环境 的适应 性和危机 处 理能力 , 通过调查实验 、 等培养学 生较 强 的适应 能 讨论
践相结合 , 在介绍这些方法基本 理论原理 的同时 , 将结 合常用统计分析软件 (I A 、P S )  ̄ S S S S等 介绍 如何 在交通 I
学科 的研究和实践 中正确运 用这些方法 。笔者设 置 了
征 与安全研究U冲 国安全科 学学报 ,0 12 ( )19 17 ] 2 1 ,1 8 :2 — 3 .
力。
参考文献 : … 周 商 吾 . 通 工程 [ 上 海 : 交 M] 同济 大 学 出版社 ,0 2 20 .
【 交通运输工程 学院本科培养方案同 济大学教务处 ,0 1 2 】 21.
【 王 雪松 , 琦 , 3 】 石 高珍 . 于视 频 数 据 的 城 市 隧 道 交通 运 行 特 基
长尾理论 (h ogT i 是 网络 时代 兴起 的一种 T eL n a ) l 新理论 , 由美 国人克里斯 ・ 安德森提 出。“ 长尾” 际上 实 习本课程 ,让学生对交通数据采 集和分析统计技术 有 较全面的 了解和领会 ,能应用各 种方法对交通工 程的 各种数据进行分析 , 利用软件进行 数据处理 , 出并解 得 释分析结果 , 进而识别交通 系统的 内在规律 , 为交 通调 查与数据分析 、交通规划等交通 工程课程提供分 析工 具。具体课程主要 内容设置 : ①介绍描述性统计分析方 法和统计分析软件 ( E cl A )为交通流量 、 MS xe和S S , 速 度分析和实验上机课程提供 理论和操作基础 。② 结合 流量 和速度调 查介绍 交通数 据 的特 点和处 理的方 法 , 包括流量和速度调查 的 目的、 意义 , 城市道路, 公路流量 调查 的方法 , 地点车速 和区间速度调查 的方法 , 以及调 查方案设计 、 调查数 据处理 ( 主要的调查结果 及统 计指 标) 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③介绍 一元及 多元线性 回 归 的参 数估 计 ( 最小 二乘法 )假设 检验 ( 、 t 检验 ) 以及多 元线性 回归在交通 工程 中的应用 ( 如交 通产生等 ) 。④ 介绍最大效用原理 、 二元L g 、 oi 多元 g 模型与Po i t i t rb 离 t 散选 择模 型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以及 离散选择模 型 在交通工程 中的应用 , 如出行选 择问题 。 四、 课程特点 1 .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本科教育是要培养德智体全 面发展 ,具有人文素养 、社会责任 心和工程师职业道 德, 能够胜任交通工程及相关设施 的规划 、 设计 、 施工 、 管理 、 控制 、 运行 、 维护 、 研究 、 教育 , 以及投资与开 发等 工作 , 并能面 向未来 的人才 , 因此需 要理论与实 际相结 合。《 交通统计分析》 课程强调统计 分析理论和交通 实

新时代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新时代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新时代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新时代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一、引言在新时代的发展潮流中,电气工程学科作为科技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其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电气工程领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对电气工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于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的思考和实践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二、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1. 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的支撑电气工程学科涉及到电力系统、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电子技术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性、全面性强的人才来支撑其发展。

新时代对于电气工程学科人才的要求更加注重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等多种综合能力。

2. 社会对电气工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日益增长,电气工程人才在能源、通信、智能制造等领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培养高素质、适应社会需求的电气工程人才显得尤为紧迫。

三、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1. 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需更新传统的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不够充分。

在新时代条件下,要求电气工程人才具备更多的实践经验和综合能力,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亟需更新。

2. 人才培养中缺乏实践环节传统的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更多偏向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对于实际工程应用的训练不够充分。

学生缺乏实践经验,使得其毕业后在工作中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和磨练。

3. 教学资源不足大多数学校的电气工程学科的师资力量和实验设备相对薄弱,限制了学生在电气工程实践方面的训练和发展。

四、新时代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1. 更新教育理念,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电气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中,应该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将实际工程应用纳入到课程中,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2. 建设实践基地,加强实验教学学校应该加强实验教学的力度,建设完善的实验室和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我国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

我国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

我国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一、当前我国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1. 人才培养模式过于理论化当前我国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于注重理论教育,学生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知识远远超出了学校课程的范围,导致学生毕业后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习和培训才能胜任工作。

2. 教学内容滞后于行业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气工程领域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演进,但是学校的教学内容却滞后于行业的需求。

学校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方法也无法与行业发展同步,学生毕业后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适应现实工作中的需求。

3. 缺乏实践教学环境和资源目前我国电气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境和资源相对匮乏,学校无法提供足够的实验设备和实践机会,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

二、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建议1. 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针对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过于理论化的问题,学校应该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应该注重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现实工作能力。

2. 定期更新教学内容和设备为了跟上行业的发展步伐,学校应该定期更新教学内容和设备,保持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的同步。

引入新技术和新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校应该加强对实践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投入,提高实验设备的完善度和更新频率。

积极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磨练和锻炼。

4. 建立良好的实习机制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实习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和机会,帮助学生更早地接触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

5. 引入国际化课程和教学方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电气工程专业的人才也需要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素养。

学校应该引入国际化的课程和教学方法,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三、结语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企业和政府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促进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产学研用视角下的电气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产学研用视角下的电气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产学研用视角下的电气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这一需求,因此需要研究和实践一种适合产学研用的电气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将围绕产学研用视角下的电气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展开研究与实践,旨在为电气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案。

二、产学研用视角下的电气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1. 产学研用视角下的电气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需求分析产学研用一体化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企业、学校和科研院所应通力合作,共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在电气工程领域,应用型人才需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具备适应产业发展的技能和思维方式。

电气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需求主要包括技术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等方面。

2. 电气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在产学研用的视角下,电气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该突出实践性教学,注重实际工程项目的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技能。

还应该注重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通过科研项目、创新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我们发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也更加全面。

学校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也得到了深化,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四、结论与展望通过对产学研用视角下的电气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产学研用视角下的电气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可行的,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 通过学校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产学研用合作,不断优化电气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e a ke s gu d n e a d i p o i g c lu e ua iy o ha a t rs is t l n s a m , t e h r o o s ntm r t a i a c n m r v n u t r d q l f c r c e itc a e t a i t h a m ni u
2 自制 高水 平实 验设 备 )
在学 校 的支 持 下 , 业 课 教 师利 用科 研 成 果 自 专
己动 手研制 了 l 2套 电机及其 控制 实验机 组 , 实验 该 机组采 用挂 箱式结 构 , 功能 齐全 , 可靠性 高 . 3 科研 工作 与实践 教学结 合 ) 学 院 的毕 业 设 计 题 目几 乎 全 部 来 自于 教 师 的 科 研 项 目.通 过 毕 业 设 计 环 节 的训 练 , 生 的 实 学
ZHANG n - e,M A h o hu Fe g g S a - a,LI Gu ng we U a - i
( c o l f E etia n ie r g,S e y n n vr i f T c n lg S e y n 1 1 8 C ia S h o lcr l g n e i o c E n h n a g U ie s y o eh oo y. h n a g 1 0 7 , hn ) t
r f r a i n a c s r c i n n pe ily on t u to a t l n t ani g e o m to nd on t u to i s ca t c s r c i n nd a e t r i n m o e, a t r hih he go d d fe w c t o
基 础课一 学科基 础课一 一级学科 主干课一 二级学科 主 干课一跨 二级学 科选修 课 .学 生在前 三学年开设

级 学科 主干课 , 立统 一的基 础课和专 业基础课 ; 设
学生 在第 四学年划分 成" 电机及其 控制" " ,电气及其 控制 " " , 电力 系统 自动化 " 高 电压 与绝缘技 术" 和" 四
个专 业方 向.为 此 , 分别 开 设 23门专业 必 修课 和 —
多 门选修 课 , 按专 业 方 向安 排 生产 实 习和 课程 设 并 计 等教学 环节 , 旨在培养 学生 的专业特 长 . 我们对 课程 内容进行 了如 下改革 . ( )加强基 础课程 和专业基 础教学 1
4 实 施 效 果
为充 分 发 挥骨 干 教 师 的作用 , 障 人才 培 养质 保 量 , 立 了教学 指 导组 .教学 指 导 组 的部 分 成 员来 成 自企业 , 以便 充 分 听取 用 人 单位 的意 见 .在 教 学指 导组会 议上 , 可研 究并 协调 教学工 作 中存在 的问题 . 利 用 我们 的学科 优 势 和在 国内 的影 响 , 业 负 责人 专 每年 与国 内同行 进 行 教 学工 作 交 流 .此 外 , 我们 还
d v lp n f o sr cini h u rc l m,s e ily u jc n e c ig saf a eb e r mo e y e eo me t n tu to t ec riuu o c n p cat ,s b e t dta h n tf v e np o td b a h
1 课 程 改 革
通 过近年来 对用人单 位 的跟来自 走访 和就业市场 的调研 , 院根据 新 的就业 需求趋 势 , 我 构建 了适合社
会需求 与学生多 口径 发展 的课 程体 系框 架 : 从公 共
在培 养 方案 和教 学计 划 的修 订 中 , 业基 础课 专
电机 及 其控 制 " 两 个 最 具 特 色 的 研 究 方 向 和 领 是 域 , 国 内 外 亦 具 有 一 定 的 影 响 和 知 名 度 .在 修 在 订 的教 学 计 划 中 , 们 增 加 了 与 这 些 领 域 相 关 的 我

辽 宁 省大 学 生课 外 学 术 科 技 作 品竞 赛金 奖 .该 项
关 键 词 : 养 模式 ;教 学改 革 ;电气 工 程 培 中圈分 类 号 : 6 2 G 4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号 : 0 80 8 ( 0 9 0 —0 8 0 10—6 6 20 )600 —2
Re o ma i n o e t i a g ne r n pe i ly Ta e a n n o e f r to fEl c r c lEn i e i g S c a t l ntTr i i g M d
r f m fe twa bt i e . e or e f c s o a n d
K e wo d t a n ng m od y r s:r i i e;t a hi g r f r ton;e e t ia ng n e i g e c n e o ma i l c rc le i e rn
大胆 改 革 . 以毕 业 生就 业 市 场 需 求为 导 向 , 以提 高 特 色人 才 培 养 质 量 为 目 的 , 专业 建设 和人 才 培 养 模式 上 进 行 的 改 革 与 建设 有 效促 进 了课 在 程建设 , 专业 建 设 , 科 建 设 与 队伍 建 设 的协 调 发 展 , 学 推广 后 取 得 了很 好 的 改 革 成效 .
第 6 期
张凤 阁, 少华等 : 马 电气 工 程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 改 革
9
几 乎 覆 盖 与 电 气 工 程 有 关 的所 有 5个 二 级 学 科 . 除 了 调 整 一 级 学 科 主 干 课 外 , 适 当 增 加 了 两 门 重 要 还 主干课 的学时 .
3 毕 业 设 计 环 节 改 革 ) 充 分 发 挥 校 外工 程 技 术 人 员 参 与 毕 业 设 计 指 导 工
特别 注重发 挥 团队成 员 个 人 优势 , 时 了解 和借 鉴 及
国 内外 最新 的教 改成果 .所 有这些 对提 高我们 的人 才 培养 质量 均起 到 了至 关重 要 的作用 . 电气 工程 及其 自动 化专业 的改革 与建 设措施 实
本文由秦凯亚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3 1卷 第 6期 20 0 9年 1 2月
电气 电子 教 学学 报 J OURNAI 0F EEE
V0 . 1 NO 6 13 .
De. 0 9 c2 0
施 近 4年 来 , 益 学 生 达 4 受 2个 班 ( 1 5 约 3 0人 ) .近
几 年 的本 科 生就业 率为 10 ( 0 考研 的除 外) . 20 0 5年 , 电气 工 程 及其 自动 化 专业 被 评 为 " 辽 宁 省第 一 批 示 范专 业" 2 0 , 0 7年 又 被评 定 为 国家 一 类 特 色专 业 建设 点 , 到 教 育 部 重 点 建 设 的支 持 . 得
电气 工 程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 改 革
张凤 阁 , 少华 , 马 刘光伟
( 阳工业 大学 电气工程 学院 , 宁 沈 阳 10 7) 沈 辽 1 1 8
摘 要: 根据 社 会 对 电气 工 程 人 才 基础 知 识 , 专业 特 长 和 工程 实 践 能 力 的最 新 要 求 , 我院 对 教 学计 划 , 程 内 涵 , 学 方 法 和实 践 教 学等 进 行 了 课 教
Ab ta t Ac o d ng t ma d o oce y o l c rc le i e rng a e t who s u d ha e b sc kn w— sr c : c r i o de n f s it f r ee t ia ng n e i t l n s ho l v a i o l d e,pr f s i a p ca iy a n i e i g p a tc b lt eg o e son ls e i l nd e g ne rn r c ie a iiy,t e r f m ft e t a h n l n,c r e c — t h e or o h e c i g p a ou s on n t to o a i n,t a h n e h d a d p a tc lt a hi g h v e d . Ta n e n f g a ua e mpl — e c i g m t o n r c ia e c n a e be n ma e ki g d ma d o r d t s e oy
容 进 行 了调 整 .
2 实践 教 学 改 革
1 加 强实 践性教 学环 节 )
通 过 金 工 实 习 , 装 实 习 , 程 设 计 和 毕 业 设 计 电 课
等环 节 , 实现 内容和运 作模 式 的改革 , 使学 生受 到 电
气工 程学科 系 统的专 业训 练 .
根 据社会对 电气工程 人才 既要 具有 宽泛扎实 的 基础知识 又要具 有一定 的专业特长 和较强 的工程实 践能力 的最 新需求 , 为提高 培养人才 的质量 和水平 , 以毕业生就 业市场 需 求 为导 向 , 以提 高特 色 人才 培 养 质量为 目的 , 我们 在 专业 建 设 和人 才培 养模 式 方 面进行 了大 胆改革 .
目的 实施 可 明 显 提 高 抽 油 机 的 传 动 效 率 , 约 能 节
源 , 少 环境 污 染 . 减
些课程 , 以体 现 我 们 的培 养 特 色 , 足 就 业 市 场 满
的 需 求 ; 此 同 时 , 删 掉 了 一 些 与 学 科 发 展 不 相 与 也 适 应 或 内 容 陈 旧 的 课 程 , 有 数 门 课 程 的 教 学 内 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