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论中华传统文化内在的一致性;功夫之书法与刀法
中国武术书法
中国武术书法中国武术书法它们是发展上千年的艺术,自身拥有浓厚的底蕴与价值,并且各自包含的内容无比丰富,涉及许多学科。
中国武术与中国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分出许多流派,也正是由于这些流派完善了它们的发展,也正是因为这些流派中国书法和中国武术才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
不管它们有多少流派,它们的本质其实是一样的。
说起中国的武术与书法,那么何为中国的武术?何为中国的书法?武术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的,还有一种说法,它是以格斗套路和功法为运动形式的,也有的说:中国武术其实就是一种文化载体。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中国书法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汉字是中国书法中的重要因素,因为中国书法是在中国文化里产生、发展起来的,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
以汉字为依托,是中国书法区别于其它种类书法的主要标志。
中国武术与中国书法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文化标志,文化的存在控制着每一个事物的发生、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不仅决定着中国武术与中国书法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的历史一致性,也主导着中国武术与中国书法的各个方面,并以其特有的文化根性决定着中国武术与中国书法各自独特的艺术本质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这种最深层意识的心理积淀,决定人们的学识修养,民族的性格气质,还有历史内涵的绵延性,文化传统的继承性,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因而,武术与书法不但被‚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武术与中国书法共同的哲学指导思想‚从史前时期发展起来的‘天人合一’观以及人与自然相亲和、相协调的审美心理定势,不仅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门类存在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通感’现象,也使艺术、人生、哲学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统一和融合.‛天人合一‛意思是‚天体‛与人体相互感应,‚天道‛与‚人道‛相互一致而且彼此反映(‚道‛指道理与运动法则).‚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古代有很大的渗透作用,在各个领域中起作用.如政治、经济 (农业)、法律、军事等等,中医药和武术更是基本上根据‚天人合一‛建立理论的.‚这一思想在文学艺术中渗透也很深,主要变现为‘通自然,得天趣’,要求‘天真罄露’(即充分表现真性情),反对矫揉造作,甚至要求‘不落斧凿痕迹’‛书法艺术十分强调自然,如蔡邕在《篆势》中就用龟文、龙鳞、虫蛇、波涛鹰鸟、鸿鹄等大自然的物象来拟篆书.催瑷在《草书势》中用鸟兽、连珠、螳螂、山峰、腾蛇、波涛来拟草书.书法家从万物中汲取韵律美、姿态美、形式美,从而以刚劲、流畅、雄壮、优雅、粗狂、飘逸等诸线条构成笔下每一字. 这些要求都是书法中‚天人合一‛的外在气质,而‚天人合一‛的‚天真罄露‛则表现为书法家‚从龙体会书之神,从虎体会书之骨,从豹体会书之力, 从蛇体会书之气,从鹤体会书之精‛从而使笔下的字构成更为生气盎然的生命单位,抒发情志. ‚能移人情,乃书之至极‛.因此,‚鬼斧神工‛、‚巧夺天工‛这种赞语,就是要求人为达到‚天设地造‛那种自然的程度.王羲之《兰亭序》和颜真卿《祭侄稿》分别被誉为天下第一和第二行书作品, 是因为人们特别赞赏其‚天真罄露‛,即是真性情的自然表现,也是‚天人合一‛的最好诠释. 武术中各种蕴涵技击意识的动作,不是空想出来的,它们不仅来自于人类的格斗行为,还来自于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实践活动.这正是中国武术‚天人合一‛的表现,即将观察到的事物与现象进行‚感性‛的分析,演绎成为构成武术的技术动作.如形意拳,它取动物之特长,像形取意,取法为拳,其基本拳法中的十二形拳,正是建立在12种动物特性的基础上,仿其法、效其技、进而演化而来的拳法.比如太极拳,其动作效法水之柔软.老子曰:‚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水是柔软的,无定形的,因而能因形就势,随物赋形,变化莫测.故而,太极拳‚像水之形,取水之法,彰水之功‛。
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并不仅仅是描绘文字的技巧,更是一种表达思想、传递情感、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探讨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时,不仅需要关注书法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还需探讨书法和传统文化在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首先,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传统文化强调书法的重要性,将其置于诸多艺术门类之首。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常称书法为“文房四宝”之首,可见书法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之高。
古代文人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在书法创作上,将书法视为凝练思想和审美情感的媒介。
书法的艺术性与流传千年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
其次,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交流、影响和融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传统文化的内涵蕴含在书法的每一笔每一画中,通过书法作品传达给观者。
不同时代的书法作品中融入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和思想,通过书法艺术形式得以传承。
同时,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引起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关注,进而促使更多人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另外,书法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还体现在书法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上。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敬天、尚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核心价值观,而书法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形式将这些价值观传达给观众。
传统文化中的文字、诗词、典故等元素被书法作为创作的对象,书法艺术通过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使这些传统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
从历史角度来看,书法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经历了不断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中国古代对于书法的追求和研究使得书法逐渐成为一门高雅的艺术形式,并在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而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也为书法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素材。
正是书法与传统文化的互相依存,使得中国书法能够不断发展和演变,成为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艺术形式。
综上所述,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内涵,又通过自身的艺术魅力传递和弘扬传统文化。
武术与中国书法艺术
武术与中国书法艺术武术与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两大艺术形式,它们在历史长河中有着深厚的渊源和独特的表现形式。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武技的代表,起源于古代战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实际战斗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战斗技术。
它注重内外兼修,不仅强调身体的力量和技巧,更强调内心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
武术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如道家、儒家、佛家等,强调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体现了中国人文精神的独特魅力。
武术的训练需要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通过反复锻炼,提高身体的素质和内在的修为,达到身心合一、和谐统一的境界。
与武术相比,中国书法是一种以汉字为载体、以毛笔、墨和纸为工具的艺术形式。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瑰宝。
书法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种书写文字的技艺,更是一种对美感、情感和道德的表达。
书法要求书写者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准确的文字功底以及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力,通过对汉字结构、笔画运笔等方面的研究和理解,将文字书写得优美流畅,达到意境流畅、意象丰富之境界。
虽然武术和中国书法艺术在形式和表现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
首先,两者都强调修身养性,注重个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表现。
其次,武术和中国书法艺术都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和文化价值,深受人们喜爱和尊重。
最后,两者的学习过程都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和不断的努力,通过不断地练习和领悟,才能达到真正的境界。
总的来说,武术与中国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瑰宝,既有着独特的魅力,又在不同方面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通过学习和领悟这两种艺术形式,人们可以更好地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理念和修养,从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之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的活力和魅力。
武术与中国书法艺术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修身养性,也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创新。
愿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武术与中国书法艺术带来的美好和正能量,共同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让世界更加了解和尊重中国文化的价值和魅力。
论武术与书法的审美共通性
然环境 斗 争 , 长期 的斗 中积 累经验 , 在 从各 种 飞禽 走 兽 的姿 态 中取其 形象 , 断融人 哲 学 、 学 、 医 、 不 美 中 伦 理等 多种 文化 ,逐 渐形 成 的具有 自然美感 的肢体 动作 ; 同样 , 人类 为 了生 活的需 要 , 录形象 , 造文 记 创
于后 者 , “ 化 的 自然 美 ” 武术 是人 类 同恶 劣 的 自 属 人 。
的变化 美 。书法 通过 笔 的刚柔 舒敛 、 的浓淡 枯润 、 墨
点 画 的粗细 曲直 、结 体 的方 圆窄 阔和章法 的疏 密 开 合 等矛 盾实 体表 现 出来 。如墨 色或湿 或燥 、或浓 或 淡 , 画或粗 或细 、 点 刚柔 相济 、 圆适 度 , 使得 书 法 方 都 艺 术具有 无 限 的 自然美 感 。而 武术运 动则 通过 肢 体 运 动过程 中的动静 、 合 、 落 、 开 起 疾缓 、 转折 、 重 、 轻 虚 实 等一对 对 矛盾将 其 风格 、 特点 表现 得淋 漓尽 致 。 如 它 要求 动 如 涛 、 如 岳 、 如猿 、 如鹊 、 如松 、 静 起 落 站 立
d i1.9 9jsn10 — 6 02 1 .3 1 o:03 6 /is. 8 9 4 .0 1 . 4 . 0 0 0
论武 术 与 书 法 的 审美 共通 性
周 生 军
( 广东 培正 学 院 体 育 部 , 东 广 州 5 0 3 ) 广 18 0
摘 要 : 武术 与 书法 皆为 我 国传统 文化 的重要 组 成部 分 . 在其 发展 的过程 中形 成 了各 自独 立 的 内涵 、 风
而在 审 美观 上 , 二者 的共 通性表 现得 尤 为 突 出。 关键 词 : 术 ; 武 书法 ; 美 审
中国武术书法
中国武术与中国书法历来被认为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形态,两者以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而享誉寰宇,更是被尊为国粹、奇葩与整个传统文化有源远流长的密切关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多元化的中国武术与中国书法。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
欢迎阅读!它们是发展上千年的艺术,自身拥有浓厚的底蕴与价值,并且各自包含的内容无比丰富,涉及许多学科。
中国武术与中国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分出许多流派,也正是由于这些流派完善了它们的发展,也正是因为这些流派中国书法和中国武术才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
不管它们有多少流派,它们的本质其实是一样的。
说起中国的武术与书法,那么何为中国的武术何为中国的书法武术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的,还有一种说法,它是以格斗套路和功法为运动形式的,也有的说:中国武术其实就是一种文化载体。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中国书法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汉字是中国书法中的重要因素,因为中国书法是在中国文化里产生、发展起来的,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
以汉字为依托,是中国书法区别于其它种类书法的主要标志。
中国武术与中国书法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文化标志,文化的存在控制着每一个事物的发生、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不仅决定着中国武术与中国书法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的历史一致性,也主导着中国武术与中国书法的各个方面,并以其特有的文化根性决定着中国武术与中国书法各自独特的艺术本质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这种最深层意识的心理积淀,决定人们的学识修养,民族的性格气质,还有历史内涵的绵延性,文化传统的继承性,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因而,武术与书法不但被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武术与中国书法共同的哲学指导思想从史前时期发展起来的‘天人合一’观以及人与自然相亲和、相协调的审美心理定势,不仅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门类存在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通感’现象,也使艺术、人生、哲学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统一和融合天人合一意思是天体与人体相互感应,天道与人道相互一致而且彼此反映道指道理与运动法则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古代有很大的渗透作用,在各个领域中起作用如政治、经济农业、法律、军事等等,中医药和武术更是基本上根据天人合一建立理论的这一思想在文学艺术中渗透也很深,主要变现为‘通自然,得天趣’,要求‘天真罄露’即充分表现真性情,反对矫揉造作,甚至要求‘不落斧凿痕迹’书法艺术十分强调自然,如蔡邕在《篆势》中就用龟文、龙鳞、虫蛇、波涛鹰鸟、鸿鹄等大自然的物象来拟篆书催瑷在《草书势》中用鸟兽、连珠、螳螂、山峰、腾蛇、波涛来拟草书书法家从万物中汲取韵律美、姿态美、形式美,从而以刚劲、流畅、雄壮、优雅、粗狂、飘逸等诸线条构成笔下每一字这些要求都是书法中天人合一的外在气质,而天人合一的天真罄露则表现为书法家从龙体会书之神,从虎体会书之骨,从豹体会书之力,从蛇体会书之气,从鹤体会书之精从而使笔下的字构成更为生气盎然的生命单位,抒发情志能移人情,乃书之至极因此,鬼斧神工、巧夺天工这种赞语,就是要求人为达到天设地造那种自然的程度王羲之《兰亭序》和颜真卿《祭侄稿》分别被誉为天下第一和第二行书作品,是因为人们特别赞赏其天真罄露,即是真性情的自然表现,也是天人合一的最好诠释武术中各种蕴涵技击意识的动作,不是空想出来的,它们不仅来自于人类的格斗行为,还来自于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实践活动这正是中国武术天人合一的表现,即将观察到的事物与现象进行感性的分析,演绎成为构成武术的技术动作如形意拳,它取动物之特长,像形取意,取法为拳,其基本拳法中的十二形拳,正是建立在12种动物特性的基础上,仿其法、效其技、进而演化而来的拳法比如太极拳,其动作效法水之柔软老子曰: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水是柔软的,无定形的,因而能因形就势,随物赋形,变化莫测故而,太极拳像水之形,取水之法,彰水之功。
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哲学内涵。
下面是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几个关系:文化传承:书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文字的书写来传达思想、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通过书法的实践和学习,人们能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将其传承下去。
美学追求:书法在中国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被广泛地与中国的审美理念和美学追求联系在一起。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念,如"以形写意"、"气韵生动"、"意境深远"等,都能够在书法艺术中找到体现。
书法追求的不仅是文字的准确书写,更注重表达作者的情感、境界和审美意境。
文字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字哲学与书法密不可分。
汉字作为一种象形文字,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
通过书写汉字,书法家不仅仅是在表达文字的形态,更是在探索和诠释文字背后的哲学意义。
例如,"道法自然"、"中庸之道"等思想在书法中得到了广泛的表达和传达。
修身养性: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看作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通过书写,人们可以培养专注力、耐心和自律的品质。
在书写的过程中,要求细心、静心,并注重调整身心的平衡,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相契合。
总的来说,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文化传承、美学追求、文字哲学和修身养性等方面紧密相关。
通过书法的学习和实践,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将其传承和发扬下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武术与功夫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武术与功夫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其中武术与功夫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武术与功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与智慧,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
一、武术与功夫的定义和特点武术与功夫是指练习各种武艺和格斗技巧的传统中国体育活动。
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并在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武术强调的是武技的技巧和实用性,注重肢体的力量、速度和协调性。
而功夫则更强调的是内外的修炼,包括对自身意识、气质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在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也注重心灵的修炼和道德观念的培养。
二、武术与功夫的起源与发展武术与功夫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它们的起源与发展与中国古代的战争、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在早期,武术主要作为一种战斗技能存在,并逐渐发展为一种重要的体育活动和文化形式,体现着人们战斗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三、武术与功夫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观武术与功夫不仅仅是一种体育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观。
首先,它强调的是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使人们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能够保持冷静和坚定。
其次,武术与功夫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以提高自身的内外协调性,培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此外,武术与功夫追求的是“德技双修”,即对于道德修养和技艺修炼的重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与道德观念。
四、武术与功夫的传承与保护武术与功夫的传承与保护一直是中国社会的重要议题。
由于现代生活方式和文化环境的改变,传统武术与功夫面临着许多挑战。
因此,加强对武术与功夫的传承、保护和推广成为现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政府部门应积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年轻一代学习并参与武术与功夫的练习,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武术与功夫的宣传和推广活动,以激发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参与。
五、武术与功夫的国际影响和交流中国的武术与功夫经过长期的发展与积累,如今已成为一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活动和文化符号。
谈中国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谈中国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书法艺术是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
在其生成和发展中,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难解难分。
因此,学习中国书法并进而从事书法艺术创作的人,如果缺乏传统文化的修养,或对传统文化缺乏比较深刻的认识,就难以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精髓和奥妙。
要全面剖析中国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这显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在这里,我仅想采用简单化的方法讲两个问题:先讲传统文化对书法艺术的生成发展给了些什么;反过来再讲书法艺术对传统文化给了些什么。
传统文化为书法艺术提供的东西,可分为“硬件”与“软件”两方面来说:“硬件”的第一项就是汉字,这对书法艺术来说太重要了。
因为中国书法艺术就是以汉字为素材的造型艺术,所以绝对离不开汉字。
汉字基本上不象形,但因其特殊的笔画和结构,比其他文字更有艺术的可塑性和形象性,有利于加工成艺术形象。
汉字在其历史发展中又有篆、隶、正、草等字体变化,这也决定了书法艺术形象之丰富多彩。
汉字本身既是汉民族的重大文化创造,又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其形象中早已积存并凝结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中国人的感情色彩乃至心态投影。
故而中国人看到汉字往往能引发一定的联想和微妙的情思活动。
所以,写字一定要把字写准确,不能写成错字、别字。
例如福、芙、伏、符是同音字,富、复、付、副也是同音字;这些字出现在书法艺术作品中都不能混用或写错;如果写得不准确,就会削弱乃至破坏相应的联想与情感效应,使作品的艺术魅力受到极为不利的影响。
总之,汉字是书法艺术最重要的“硬件”,书法家和习作者应万分珍视汉字,特别注意于准确的运用。
“硬件”的第二项是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不仅给书法家以思想和艺术的滋养,提高其审美的情趣和能力;而且还提供极其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使书法家得到启示,吸取形象,并巧妙地融入书法创作。
大量的诗词作品和警语格言,还往往与书法艺术互为载体,从而在审美感染中相互生发,在艺术上相得益彰。
书法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书法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书法与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书法是汉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基石。
书法艺术的演变过程也是中国文化的演变过程,它深受中国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影响。
书法艺术的发展与传统的道德伦理、审美观念、文化习俗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书法强调“中和之美”,注重线条、结构、布局等方面的和谐平衡,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是一致的。
此外,书法的创作过程中需要注重“气”、“韵”等要素,这与传统文化中的道家、儒家、释家的思想也有关联。
书法艺术也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
许多古代的名篇佳作,如《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论语》等,都是以书法形式流传至今的。
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也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径。
关于武术的书法
关于武术的书法在生活中为了记事、交流创造了文字,发展了书法艺术。
武术是东方明珠,书法是中华的国粹艺术。
书法与武术同时构筑了空间艺术和造型艺术,它们二者有着共同的生活需要,有着共同的流动美和节奏美、意象美,有着共同的自然之美,有着共同灌注浩然正气的尊严。
它们的表现总则都是变化莫测,纵横交错,彼此呼应,相互影响,相互兼别,相互促进,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相互发展,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支柱。
伟大的武术家李小龙先生说:功夫的原理核心就是“道”。
其实,书法的原理核心同样是“道”。
书法和武术的理论基础都是起源于道家的阴阳动静、对立统一的五行学说。
尤其是太极拳,它直接运用道家的思想理论而形成了阴阳相生、动静相间、虚实相伴、内外相合,上下相通、快慢相兼、刚柔相济、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变化无方的周身一体的太极之象,浑然一圆的艺术境界。
书法与武术,音乐、舞蹈一样有着共同的感人之处,有着共同的文化内涵:“天人合一”。
它们是以“阴舒阳惨,本乎天地之心”的思想,以自然与人为整体的观念,辨证施法,来指导书法、武术、中医学的。
书法与武术所不同的是:书法是凝固的音乐,武术可以格斗防卫。
美国人认为太极拳是“中国古代传下来的自卫艺术”,是“一种移动的沉思”。
书法与武术所追求的境界都是神采、气韵。
所行使的都是起、承、转、合;所表现的都是衬托、对比。
它们都是在阴阳互补,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快慢交替,方圆变换,轻重缓急,开合收放,气血共溶,刚柔兼施,欹正有致等等的哲理中一层功夫,一层体会,一层修养,一层境界地发展壮大起来的。
狂草书法家张旭,路见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意于章法的狂气、狂势。
狂草书又如同打醉拳,看似醉的颠三倒四的,其实拳法不乱,心境明晰,醉而不醉,神不散失,正可谓醉由意运,招招式式均击力敌;狂草书也为“一笔书”看似连绵缠绕,笔法诡谲,纵横多变,其实哪,规矩谨严,狂不失理。
总之,书法与武术是同出一辙。
陈式一路太极拳是柔多刚少,张旭的《古诗四帖》也是柔多刚少;陈氏二路拳是刚多柔少,怀素的《自叙帖》又是刚多柔少,非常默契。
中华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亲密关系
中华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亲密关系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它不仅是一种优秀的体育运动,更是一门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中国古代智慧和价值观念。
中华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多个方面展示出来。
首先,中华武术作为一种独特的体育形式,融合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
武术在中国的发展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六艺”,其中包括射箭、御马、御射、礼仪、音乐和射御六项技艺,可以说武术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具有重要地位。
武术不仅注重技击手法的精湛,更强调内外兼修,追求“外练筋骨、内修气质”,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道法自然”、“内外合一”的思想。
其次,中华武术在诸多传统文化符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武术以拳法、剑术、刀法等为主要技术手段,这些技术手段在中国古代的文学、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中都有所表现。
《水浒传》、《西游记》等经典文学作品中描写的武术高手,如武松、孙悟空等,都展现了中国武术文化的丰富内涵。
同时,武术动作的刚柔相济、阴阳调和的特点也被广泛运用于中国书法、绘画等艺术创作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中华武术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中国武术有着丰富的门派体系和流派传承,其中包括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每一派武术都有其独特的技击手法和哲学思想。
这些传承下来的武术技术和理念,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身心修养、道德观念以及民族气质的关注和追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之一。
同时,古代文人墨客对武术的推崇也使武术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之,中华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互相影响。
通过武术这一载体,传承了中国古代智慧和价值观念,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因此,武术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在当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华武术文化的概论
中华武术文化的概论中华武术文化是中国古老而丰富的传统文化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和独特的价值。
它涵盖了广泛的拳法、剑术、刀法、棍术等武术技艺,以及与之相关的哲学、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
1. 历史渊源:中华武术起源于古代中国,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社会。
它与战争、军事训练和武士精神紧密相关,是古代军事技能和自卫技巧的体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武术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问,既包含了武技技艺,也涵盖了哲学、文化、艺术和身体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2. 特点和价值观:中华武术以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观彰显出其独特性。
它注重内外兼修,强调身心统一,强健身体、提升意志力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武术技艺强调技巧、力量、速度、灵活性和身体协调性等方面的训练,同时还注重修身养性、尊重师德、忠诚、正直、谦逊和精神上的坚韧。
这种价值观念在中华武术中体现出了深深的传统文化内涵。
3. 不同流派和门派:中华武术文化有着众多的流派和门派,每个流派和门派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技艺特点。
比如,太极拳以柔和、圆润的动作和内功修炼而闻名,少林功夫则以力量、爆发力和技巧性见长,而八卦掌则注重腰腿的转动和身法的变化。
每个流派或门派都有其独立的传承和技术体系,在技艺、理论和文化传统方面独具特色。
4. 文化传承和现代发展:中华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受到广大人民的热爱和保护。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支持武术的发展和传承。
此外,武术也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运用。
许多人将武术作为一种健身活动,以提高身体素质和锻炼意志力。
同时,武术也被认为是一种艺术形式,受到艺术爱好者的追捧。
总体而言,中华武术文化是中国古老而深远的传统文化,它不仅包括了武术技击的技艺传承,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身心健康、道德教育和文化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武术文化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无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
书法与武术的关系
书法与武术的关系我对于中国武术是外行。
但我认为书法与中国武术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
首先中国书法与中国武术都是咱们祖先留下的传统文化精华。
植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
他们都是一门中国艺术。
中国武术讲究刚柔相济,“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强调内功的重要性。
而中国书法也强调要“气韵生动”。
二者都强“气”的重要性。
中国人讲究“骨气”,讲究“气节”。
武术如果没有运用以“气“来运功,那打出来的套路就会成为花拳绣腿。
不能制敌取胜。
而书法如果书者不以“气”运笔那么写出的字就没有“骨力”就没有“韵味”。
可见武术与书法都强调“内功”,都强调要用“气”带动。
他们是多么的相似。
中国武术与中国书法都植根与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柔生刚”,中国武术通过运气方能产生千钧的力量,从而打出的拳头方有力量。
才能克敌制胜。
而中国书法通过运用野兽的毛做出柔软的笔头,方能够将书者的气力很好的的表现出来,写出的字,方能力透纸背,给人产生巨大视觉冲击力量。
由此可以见书法与武术是多么的不谋而合。
二者多么充分的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华。
书法讲究书写内容的连贯性,能充分的变现书者的内在情感,书法作品的从始至终都贯穿着书者的感情基调。
或悲伤或兴奋。
而中国武术亦是如此。
每套拳都有一定的套路。
比如猴拳有猴拳的套路虎拳有虎拳的套路蛇拳有蛇拳的套路。
各不相同。
而且在不同时候打出的拳所带的感情是不同的。
比如表演时候打的拳多偏向于观赏性,心情比较愉悦,这与与敌人搏斗时候所用的拳的发力等等方面都是不同的。
可见书法与武术是多么的相似。
他们都带有感情的基调。
都追求连贯性。
而连贯性越强越能充分的运气,越能体现感情的基调。
越能说明他们的艺术水平高。
给人带来的美感越强烈。
综上可见中国书法与中国武术虽然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但他们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难怪古代有个书法家可以通过观看”公孙大娘舞剑”从而悟得书法的奥妙,使得书法技艺大增。
功夫观后感东方武术与传统文化的巧妙融合
功夫观后感东方武术与传统文化的巧妙融合功夫观后感:东方武术与传统文化的巧妙融合功夫电影一直以来都备受观众的喜爱,它们带给我们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能让我们感受到东方武术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最近,我观看了一部名为“功夫”的电影,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东方武术与传统文化的巧妙融合,下面我将分享我的观后感。
首先,电影中的功夫技巧展示了东方武术的精髓。
影片中,主人公通过各种华丽而独特的招式展现出了武术的绝妙之处。
这些招式源自于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太极、剑术、拳法等多种技巧,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而精准。
观看这些场景,我不禁为中国武术的深厚底蕴感到自豪。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像是一堂展示东方武术魅力的实践课。
其次,电影中融入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
从服装到道具,从美术设计到音乐,电影无处不在地散发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
例如,主人公身穿的传统武术服饰,给人一种古典而庄重的感觉。
同时,电影中还有许多古老的传统文化符号,比如红包、花灯等,这些元素的运用让电影更加贴近中国传统文化,也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观影体验。
在影片中,我还发现了东方哲学思想的影子。
太极哲学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思想体系,与武术有着密切的联系。
电影中的主人公通过修炼太极拳逐渐修正了自己的心态,实现了心与身体的协调。
这种包容与谦卑的思想也在电影中得到了体现,使得观众能够从中感受到一种滋味独特的东方智慧。
最令人难忘的是,影片中展现了东方武术对人性修身的独特方式。
主人公通过修炼功夫逐渐成长,不仅仅是技巧上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心性的修炼。
电影中展示了主人公从一个目中无人的小混混,到最终成为一名自信而有担当的人的成长历程,这个过程无疑也是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的心灵洗礼。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武术来锻炼自己的意志和纪律性,以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东方武术与传统文化的巧妙融合。
电影中精湛的武术技巧,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和东方哲学思想的渗透,使其成为一部富有东方韵味的杰作。
中国传统功夫的精髓与传承
中国传统功夫的精髓与传承近年来,中国传统功夫在国际上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这一发展也引起了国内对中国传统功夫传承与发展的关切。
中国传统功夫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实用性,但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功夫的精髓与传承,以期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功夫的精髓中国传统功夫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传统功夫的精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内外兼修的理念中国传统功夫强调内外兼修的理念,即内功和外功并重。
这种理念源于中国古代的道家和儒家思想,主张人与自然相融合,身心健康并重。
内功是指通过修炼呼吸、调理体内的能量和气息等来达到身体强壮和健康的目的。
外功则是通过练习拳术、兵器等传统技术,以提高身体素质、技巧和反应能力。
2. 修身养性的核心价值中国传统功夫是一种将身体与意志高度关联的运动,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表现是相互关联的。
传统功夫中有许多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价值观,如忠诚正直、勇气、决心等,体现出了其修身养性的核心价值。
3. 注重细节的精神传统功夫注重细节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这是关键之处。
功夫的技巧和发挥需要讲究许多微妙之处,包括步伐的轻重、虚实、内外和呼吸等方面,这些都需要不断地练习、实践和改进。
这种细致的态度让练习者在修炼中不断提高,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二、中国传统功夫的传承中国传统功夫在传承方面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传统功夫的教学、练习和考核多依靠师徒关系,信息流通、技法传授并不完全,传承上的断层和不完整逐渐影响了功夫传承的全面性和深度。
1. 弘扬传统功夫文化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功夫,我们需要弘扬中国传统功夫文化,包括拳术、器械和套路的传承。
这需要传统功夫领域的专家、学者、界人和相关机构共同协作,将传统功夫文化的价值和精髓传承给更多的人。
2. 推动传统功夫的现代化和革新传统功夫的传承与发展必须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传统功夫的现代化和革新是推动其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知识、文化、艺术和科技等领域的支持下,将传统功夫与现代科技结合,开发新的教学和练习方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传统节日的传统武术与功夫技艺
传统节日的传统武术与功夫技艺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而传统武术与功夫技艺则是其中独特而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人民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传统武术与功夫技艺既是体现民族自信与团结的象征,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从节日背景、武术与功夫的关系以及对社会的影响三个方面,探讨传统节日与武术、功夫之间的密切联系。
节日背景是武术与功夫的展示舞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每个节日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背景故事。
例如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因为其盛大的气氛和长历史而备受瞩目。
在春节期间,人们借助武术与功夫的展示,既能彰显自己的个人实力和技艺,也能以此表达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决心。
因此,春节期间武术表演和功夫技艺比赛等活动,成为节庆活动的亮点之一,也为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盛宴。
传统的武术与功夫技艺是传统节日的重要环节。
在各个传统节日中,武术与功夫常常成为表演或竞技活动的主要形式。
例如,在端午节中,人们常常会进行龙舟竞赛和踏青郊游等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武术与功夫表演作为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让人们领略到中华民族独特的武术文化,也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此外,古老而独特的太极拳、形意拳等传统武术,也常常在传统节日中表演,以展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学和哲学思想。
传统武术与功夫技艺对社会的影响不容小觑。
传承千年的武术与功夫技艺,不仅仅是一种身体技能的传承,更是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财富。
这些技艺不仅培养了人们的意志品质和身体素质,也给人们带来了积极的心理效益和健康成长。
通过练习武术与功夫,人们能够培养出坚韧不拔的精神意志、团结合作的临危不惧的勇气,从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这种精神的传承也起到了凝聚社会力量、传递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
此外,传统武术与功夫技艺还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无论是刚健有力的腿法、精巧灵活的技巧,还是融入哲学思想的太极拳等,都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卓越创造力。
这些技艺不仅仅是实用的自卫手段,更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和爱好者。
功夫与中国文化
功夫与中国文化一、引言功夫作为中国武术的代表,不仅在国内深受喜爱,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许多人都因为电影《功夫》中那场“路演”般的打斗戏份而开始了解这项中国传统文化。
但实际上,功夫并不仅仅是一种拳法,它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传统武术与中国文化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它的产生与发展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文化中。
在中国文化中,武术是一种关于人类自身的修养体系,既包含了身体的素质训练,更强调了心境的磨练,即所谓的“修心、养性、强体、防身”。
无论是寻常百姓还是皇宫贵族,武术都是人类生存的必须手段之一。
而这种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文化意义,也正是功夫具有的重要内涵。
三、功夫艺术的审美价值除了功夫作为实用技能的功能价值,它还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在“筋斗云飞”、“草上飞”、“翻跟头”等动作中,功夫展现出了令观众赞叹的优雅和美感,完美的配合着所处场景,更是无法令人不为之动容。
此外,功夫还包涵着中国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诸如道家的“柔能胜刚”、“以静制动”、“其莫能知,形孰好之”等思想流派,都在功夫中有所展示,在带给人们视觉的惊喜之余,也让人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四、功夫文化对于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中的机械化、电子化趋势,更多人开始感到人们身体健康的问题日益突显。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弘扬中国武术文化,发扬功夫精神,对于人类的身体健康保障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
在耳濡目染中,我们懂得了用功夫的技巧和强度去练习身体,无论是修身养性型的“太极拳”,还是激情澎湃型的“少林拳”,都可以在带来娱乐的同时,为我们的身体健康提供更为全面的锻炼。
五、结语功夫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体育运动和武术表演,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审美观念和强身保健的实用价值。
它将人体肢骨的优美曲线、哲学思想和身体训练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是一种与其他体育运动独特区别的“中国式优美”。
浅谈中华武术与传统书法的共性
浅谈中华武术与传统书法的共性
刘冲
【期刊名称】《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30)0z1
【摘要】人类社会有了文字同时就有了书法,有了生产劳动也就有了雏形的武术,武术与书法这二个一武一文中国传统文化,就其各自来讲,各有其妙.它们都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武术与书法同属于一个主体反映客体验生活的造型活动,都具有内在表现力和美的陶冶功能.它们在结构形式与心境意念活动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相互借鉴,各自从对方都受到启迪不和吸取了滋养.
【总页数】2页(P280-281)
【作者】刘冲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广西,桂林,541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5
【相关文献】
1.浅谈武术与中华武术文化
2.中华武术发展方向的重申与再释——对中华武术"申奥"的反思
3.浅谈恢复中小学传统书法教育——让我们重新认识中华传统书法及其书法教育
4.传承中华武术培养国家栋梁——浅谈武术在青少年成长中的意义和作用
5.浅谈恢复中小学传统书法教育--让我们重新认识中华传统书法及其书法教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招生国统一考试高考临考冲刺卷四试题
普通高等2021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考冲刺卷(四)语文考前须知:1.在答题之前,先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上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规定的正确位置。
2.选择题的答题:每一小题在选出答案以后,需要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之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题: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在在考试完毕之后以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此题一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文字之一,传承数千年,从未中断,为世界各国文化源流所仅见,见证了中华民族光芒灿烂的文化。
以汉字的独特性为根底,在儒释道思想的浸润下,中国书法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含量的独特艺术形式。
与中国画相比,书法以汉字为根底,其思想性、抽象性都让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更为严密、直接的关系。
哲学家、艺术家熊秉明认为,实际上中国书法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局部,因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在于哲学,而要使哲学精神的抽象落到现实生活,书法正起了桥梁的作用。
书法家沈鹏那么强调书法的艺术性,他认为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在本质上不给人输送知识,因此它在文化中无法担当核心的重负。
书法是纯形式的艺术,形式即其内容。
历史地看,书法的开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书法风格的开展史。
近代以来,西方各种文化HY的进入,挤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
汉字、书法中的文化精神不断消减,很多书法工作者丧失了对文化传承的兴趣和才能,这是书法传承和开展面临的最大问题。
书法既是艺术,更是文化,它是一种真正地对人、社会、国家、民族和整个人类有滋养作用的艺术。
这滋养的力量正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一共同修养。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源流的儒释道思想给书法的传承与开展打上了深化的烙印,儒家给了书法中正平和,道家那么让书法飘逸超迈,佛家赋予它空灵玄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华传统文化内在的一致性:功夫之书法与刀法
资料图来自网络
中国功夫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几千年的历史,技法各异流派繁多,遍布世界各个角落。
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它包含了笔法、字法、章法,真、草、隶、篆。
还有门派颜、柳、欧、赵、苏、黄、米、蔡等。
一文一武,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呢,我想侧重说一下武术套路中刀法和书法的相同气势和框架结构,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联系和怎样一种感受。
范德俊书法作品
武术中的刀是一种非常快速勇猛的进攻型武器。
武术术语中有“刀如下山猛虎”之说。
其特点是缠头过脑,步伐灵活、身手敏捷、气势连贯,演练中变化多端,如猛虎下山之势。
刀法主要有点、劈、砍、撩、挂、刺等。
其快捷凶猛、刚柔相济、潇洒大方,不但具备很强的实用性也给人以美的享受。
资料图来自网络
不管是演练那种刀法,自始至终动作起伏富有节奏感,跨步、跳跃、
刚揉、虚实、动静、开合等产生了诸多矛盾。
这些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又是相
互转化的。
例如:大红拳里的七星刀,缓慢时舒展大方,如同水中舞刀连绵不断,快速时有如急风闪电,刀随身动,身带刀行,暴风骤雨。
范德俊书法作品
再说书法,书法中的行草书是学习书法中经常接触的一种,也是众多
书法爱好者所追求的境界,且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行书,笔毫流动,雄健而又活泼。
草书是赴速急就。
它起源于汉,稍加快书写就有连笔。
即成为隶书的
变体,人称“章草”。
其特点: “一简、二连、三圆转”,结构省减,书写接连,圆转不方折,简约而快,与我们现代行草书一样。
行草是介于真书、草书
之间的书体。
行书对隶书演化为楷书起着促进作用,而楷书地位确立后,行书、草书则成为一种为人们所喜爱而富有极强艺术魅力的书体。
东晋的行草发展,
为王羲之、王献之、王殉等行草达到高峰打下坚实的基础。
行草书是靠用笔墨“点画”构成。
运笔必有“笔势”,画有“起止转折”,灵活转换,变化无常,
深有“骨势”。
每一种用笔都是多变的。
实际上,同一种用笔往往因书体、字体、章法和书家风格习惯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同武术中各门派刀法一样),随
机应变,使笔锋下的点画形态随之适应结字和章法的需要而变化。
资料图来自网络
刀术套路动作是由砍、刺、劈、挂等攻防动作组成的各种刀法,手、眼、身、法、步组成动作套路,又由各种如同于行草书法中的点、横、撇、捺等笔法,从而组成字法,又有数个字的连带或笔断意连等组成章法。
无论是刀法、笔法或是整套刀路和整篇章法都有“骨势”,这就是它们的相同点。
“骨”即内含,如武术中的“精气神”,也视同于书法中的“骨架”或“神韵”。
一
篇书法的章法好坏,不但外形结字要好,神韵更为重要。
刀有一气呵成,书有一挥而就;刀有“猴子捞月”,书有“倾而不斜”。
正斜、静动,大小、胖瘦,干湿、浓淡,远近真是泼墨淋漓,气吞山河。
唐代书法“狂草”大家张旭、怀素更是不受约束,自由奔放,大起大落,令人荡气回肠。
这与“刀如下山猛虎”如出一辙。
资料图来自网络
中国的功夫注重内功为基本功法,也就是说强化稳固力。
书法的笔力和神韵也可以说与气有着直接关系。
练习书法,除腕部有恒力外更主要的是写字与气配合,写出的字才能入木三分。
书写者的底气不足,字也不会雄健有力。
书法家年积月累的写字,如有意配合运气书写,久而久之则内功基础自然坚实深厚。
刀术套路在演练过程中要气沉丹田,攻击用力时,则用腹鼻口换气;跳跃时要提气使气往上走,这样才能跳得高;落地时,气要下沉,才能做到落地轻稳;震脚时,气要下沉,做到重如高山坠石。
正如武术家们常说的一句话:“假如上边有勾我能把天拽下来,假如地上有把手儿我能把地球提过腰。
”这种气势何尝不是书法的精髓呢。
范德俊作品
刀法与书法都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柔与刚”,中国功夫通过运气方能产生千钧的力量,从而才能克敌制胜。
而中国书法通过运用动物的毛做出柔软的笔头,能够将书者的气力很好地表现出来,软笔写硬字,给人产生巨大视觉冲击力。
由此可见,书法与武术之间是多么的不谋而合。
二者多么充分地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华。
书法讲究书写内容的连贯性,能充分地表现书者的内在情感。
书法作品从始至终都贯穿着书者的感情基调,或悲伤或兴奋。
而武术中的刀法也是如此。
如单刀、双刀、长刀、短刀、砍刀套路各不相同。
而且在不同场合,不同特性所带的感情也是不同的。
可见书法与刀法是多么的一致性。
书法与刀法一武一文,相互辉映。
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一角,各自都有其独立的内涵、规律、法则。
虽有不同但也有许多相通之处。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与刀法都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一血脉中,必然会相随相伴,彼此融合,彼此借鉴,彼此欣赏。
(文/范德俊)
作者简介:
范德俊,现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河北省邢台市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邢台市开明书画院副院长、河北省邢台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清雨创作室主人、自由艺术家。
自幼研习书法艺术,拜当地书法名师白湘廉为师,初从颜真卿、柳公权入手,继而广泛观摩、研习历代名家法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