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口岸相继开放。1845 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
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
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 棉„„不能出口”,江苏松江、太仓一带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 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而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 “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东南沿海一些专以纺织为业的乡村,
革命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6.使中国的外交和军事开始向近代化转变,为中国培养了
一批近代化人才。
【针对练习】 2.(2012 年江苏南通期末)“(清末)这个运动是在政治法律 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因此以坚持清朝 政府的政治垄断„„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 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材料所述
2.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 给成分,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中国原料和商品生产与世界经济发展形势相联系, 中国的出口贸易多被外商操纵,并服从于外国资本的需要,中 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经济成分:外商企业、洋务企业、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相继诞生。 4.社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买办发展成为一个新的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
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 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
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__________后,洋纱涌入中国东南沿海;列强大 鸦片战争 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 2.表现: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和“织”分离;中国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优秀课件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优秀课件

合作讨论:依据教材、结合史实,说明洋务运 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项目 具体表现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等 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近代军事 工业 近代民用 工业 近代海防 近代教育
合作讨论:依据教材、结合史实,说明洋务运 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思考: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情境再现:19世纪60、70年代的新新人类 还 是 洋 人 会 挣 钱 啊! 1845年第一个外洋船坞 我也要买机 器,建厂子, 雇工人
好高的利 润,比收 租强!
洋务派引进大机器生产
自己投资,这 Biblioteka 润不就是 自己的了!变动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贻来牟机器磨坊
进步: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提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所需的劳动力和商品市场
沉沦:
沦为了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成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附庸
变动二: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材料:《南京条约》签订之后英国商人的梦想,“只 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 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
年代 总额
探究:洋务派兴办洋务的目的是什么?
对内 ——镇压人民的反抗 对外 ——抵御列强的的侵略 根本目的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变动三: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变动三: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
创办军事工业
时间:19世纪60—70年代 旗号: 自强 代表企业: 特点:
江南制造总局有两千多工人, 设备齐全,分工细致。………
变动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洋务运动 1、背景: 内忧外患
维护清朝统治。 2、目的:
19世纪60——90年代
3、代表: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4、内容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建立近代海军
洋务企业
创立近代教育制度
5、失败
返回
晚清维新思想家郑观应批评洋务运动, 他说:“西人立国论政于议院,君民 一体,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 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 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 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 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 欤?”
表现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 提高,并卷入世界市场
1、表现 “纺”与“织”分离 “织”与“耕”分离 农业产品进一步商品化
2、原因:
解 体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是最
直接最主要的原因
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破坏性和建设性) 内因:自然经济的落后性和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
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 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 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的基础,破 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 解 业;另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 体 品经济的发展。
--毛泽东
影响:
之一: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
之二: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 发展,为近代企业的产生提供 了条件(市场、劳动力、货币) 之三:农民、手工业者日益贫困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至 90年代 这几十年中,清政府一些洋务派官僚以 “自强”和“求富” 为口号,在军事、 经济、教育及外交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 的自救运动,史称“洋务运动”。
课标要求: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 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 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自然经济?
与商品经济相对应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 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二、外商企业出现
英资耶松船厂
该厂由英商佛南 于同治四年(1865) 创办于上海虹口。它 长期租用浦东的两个 船坞,下设若干分厂 ……其第一年度纯利 润与资本的百分比为 13.5%,第二年即升 至21%。
不是为了交换,而主要是为了满 足生产者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 可简称为“自给自足”的经济。它是 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 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⒈主要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⒉表现 ⒊影响
武夷北苑,夙著茶名,饥不可食,寒 不可衣,末业所存,易荒本务。及自各国 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 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
【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
洋 务 派 地 方 代 表 人 物
曾国藩
李鸿章
中央代表:奕訢
左宗棠
张之洞
2010年3月22日拍摄的由原江南造船厂厂区改建成 的世博浦西园区全景(上图)和2008年9月8日拍摄 的正在拆迁的原江南造船厂全景(下图)
江南制造总局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车床,自 行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蒸汽推进的军舰“惠吉” 号和第一艘铁甲军舰“金瓯”号,研制了中国 第一支步枪、第一门钢炮、第一磅无烟火药, 炼出了中国第一炉钢„„到19世纪90年代,江 南制造总局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东亚技术最先 进、设备最齐全的机器工厂。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 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程标准: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 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 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 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说课稿
2. 视频资料:播放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相关的纪录片片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料,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4. 电子白板:方便教师标注、讲解重点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辅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历史概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史料阅读和分析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这一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位于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及其影响。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背景、特点、主要表现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通过与外部环境互动、主动建构的过程而获得的。这些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 PPT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历史图片、图表等,使抽象的历史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强化记忆,同时作为教学内容的视觉辅助,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抽象的历史概念。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我会在课前精心准备,提炼关键信息,避免冗余,同时在课堂上适时书写,保持与教学进度的同步。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问题或挑战:
1. 学生对经济结构变动概念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
2. 课堂互动可能不够充分,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学生在史料分析和评价方面可能存在困难。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思考:
一、中国近代经济结构是在怎样的 历史背景下发生变动的? 1、西方工业文明崛起,对外抢 占商品市场和殖民地。
2、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中国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侵入
鸦片战争后,大量洋货涌入上海通商口岸
19世纪40年代外商在中国开 办的企业简表
时间 1843 1843 1845 1845 1846 地点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但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材料二: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通过五处通商口岸的相 继开放,洋商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 ,其中以丝、茶为大宗。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 ,刺激了丝、茶的生产发展,洋商操纵着中国丝 茶的出口贸易,使中国丝茶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 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 材料又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什么发展趋势? 有何影响?
(二)洋务运动
什么是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的为 了维护封建统治以“自强”、“求富” 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 代工业的一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1、背景:
1)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外患) 2)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的打击(内忧)
2、目的
材料: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 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构成之后,访 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 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 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曾国藩) 注:1.“发捻”指太平军和捻军 2.“勤远略”意为替皇帝解除外患 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师夷长技” 的目的是什么?
资金少、规模小
总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材料2: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然 “俱用华人”,但是自身技术力量还很 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19世 纪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 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 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技术力量薄弱

【高中历史】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3单元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高中历史】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3单元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习目标: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2.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重点: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以及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知道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与初步发展的基本史实。

2.难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材整理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原因(1)鸦片战争后,质优价廉的洋纱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

(2)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丝、茶等农副土特产品。

2.表现(1)洋纱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

(2)洋布取代土布,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

(3)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日趋商品化。

3.影响: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图解示意]列强经济侵略与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关系教材整理2洋务运动1.背景(1)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2)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形成了洋务派。

①主要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②代表人物: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上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为代表。

2.内容(1)创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曾国藩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了福州船政局、崇厚创办了天津机器制造局。

(2)创办民用工业:以“求富”为旗号,李鸿章创办了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了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3)筹划近代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4)兴办近代教育: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并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3.结局: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4.影响(1)引进了西方近代科技,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九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九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B.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A
C.洋务运动开展 D.农民手工业者的破产
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学习西
方先进生产技术,其根本目的( )
A.自强求富
D
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发展资本主义
D.利用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4、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
是()
D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说明中国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结合《课堂讲义》预习导学部分,预习本课 的第一节,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表现?
2、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原因 3、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对中国产生哪些影响?
表现:
1、使中国家庭 “纺”与“织”、 2、“织”与“耕”分离 3、农产品日趋商品化

学堂名称 京师同文馆 上海广方言馆 福州船政学堂 天津水师学堂 天津武备学堂 福州电气学塾 天津电报学堂
类别 外语 外语 军事 军事 军事 科技 科技
在归国的120名幼童中,出现了一批影响中国 近代社会的人物,如:
唐绍仪 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
詹天佑
唐国安
京张铁路设计师 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
洋务运动的影响
位于上海外 滩9号的 轮船招商局
北洋海军主力战舰“定远”舰
北洋水师缔造者 李鸿章
洋务运动中组建的北洋海军是中国第一 支近代海军,共有大小战舰船24艘, 战力曾经到达世界第六、亚洲第一。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新学 堂
创办时间 1862 1863 1866 1880 1885 1876 1880
1、引进了西方近代科技,培养了一批科技人 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原因: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现象:“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影响: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中国日益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然经济逐渐瓦解二、洋务运动背景:内忧外患(内:太平天国运动;外:列强的入侵)含义:19世纪60~90s,地主阶级的洋务派领导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目的:维护封建统治内容:1、创办军事工业(自强):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福州船政局、崇厚(满族):天津机器制造局2、创办民用工业(求富):李鸿章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张之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3、筹划海防,创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4、创建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破产的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封建制度影响①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②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最深远影响)③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的入侵④瓦解了本国的自然经济。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三、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原因:①自然经济的解体②外商企业的刺激③洋务运动的诱导人物: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域:东南沿海特点: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行业分布不平衡(主要发展轻工业,重工业极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东南沿海)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影响:1、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2、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以机器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的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初步发展(甲午战争——辛亥革命)19世纪末原因:1、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二、短暂春天(黄金时代)(1912~1920)原因①辛亥革命扫除障碍(根本原因)②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④一战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短暂的原因: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三、曲折发展1927~1936 发展较快、1937~1945民族工业萎缩、1945~1949民族工业绝境1、较快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1927—1936)原因:国民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发展显著,民族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逐渐占主导地位2、日益萎缩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3、原因:日本侵华的破坏:国民政府官僚资本压榨民族企业3、陷入绝境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1949)美国的经济掠夺;官僚资本的排挤;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通货膨胀;国统区工业体系瓦解阻碍中国资义发展因素:本封建主义的剥削,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课件3: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件3: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3)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出现
天津机器制造 局(崇厚) 安庆军械所(曾国藩) 汉阳铁厂(张之洞)
湖北织布局 (张之洞)
开平煤矿 (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4)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 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 减少十万匹。
特点: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的大城市,特别是通商口岸。 原因:自然经济解体早,解体程度深;劳动力充足;
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好,交通便利。 影响: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总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材料1:华裔在上海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 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 有资本110万,接近上资海金六少家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北京
天津 英法联军 太
平 天京 天
19世纪 50-60

年代的
清政府
2.目的: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 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3.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4.代表人物: 中 央 地方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5.主要内容:(1)创办军事工业(自强)
A 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 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D.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2.鸦片战争后,作为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心的江浙一
带出现“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大量手工业者破产,
D 这些现象反应的本质是:
A.手工业技术提高
B.外国棉纺织品的冲击
C.商品经济的发展

高一历史第三单元 第9课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高一历史第三单元  第9课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高一历史第三单元第9课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二. 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 难点:洋务运动。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本课概述:主要讲述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重要变动情况。

它包括自然经济的瓦解和在此过程中三种资本主义形态即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依次出现。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大举侵入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出现客观上准备了劳动力、市场、资金等条件。

地主阶级掀起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地位的洋务运动,没有也不可能使中国真正富强,但它诱导刺激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在此基础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这是新的具有进步意义的经济因素,它的产生、发展是影响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变革的物质基础。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 解体的原因:鸦片战争以前,中国还是完整的封建社会。

那时,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已经出现破坏自然经济的因素,并且已经有自然经济解体的现象发生。

但是,那时候自然经济的解体,还只是局部的解体,不成其为重大的经济现象,也没有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生深远影响。

当时,还是自然经济占绝对支配地位。

中国自然经济的大规模迅速解体,开始于鸦片战争以后。

甲午战争以前,自然经济已经初步解体。

甲午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又进一步解体,解体的范围扩大,解体的速度加快,解体的程度提高。

主要原因表现为:第一、外国资本主义凭借一系列政治经济特权,大规模地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和掠夺农产品,对自然经济进行猛烈的冲击。

这是中国自然经济迅速解体的主要原因。

第二、本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也给予了自然经济一定的打击。

第三、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经济的联系,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标: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原因:西方列强商品输出(直接/主要原因);国内市场不断扩大(前提条件)表现:①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洋沙输入,造成“纺”“织”分离;洋布输入,造成“织”“耕”分离)②农业生产日趋商品化影响:①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经济的瓦解;②从根本上冲击了封建制度,为民族资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中国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二、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通过采用西方的生产技术,企图摆脱内忧外患的困境,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②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一定的推动解体作用。

不足: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也无法实现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条件: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商企业刺激;洋务运动诱导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东南沿海地区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方举赞)、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陈启沅)、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朱其昂) 特点: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行业和地域分布不平衡四、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9世纪40--7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鸦片战争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建立;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知识拓展】:1、重点解析:、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首先是自然经济解体,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传统的家庭手工业受到冲击,开始与农业分离,即“耕”与“织”分离;另一方面,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也瓦解着自然经济。

因此,自然经济解体的含义比较完整的理解应是: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还体现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三种形态,即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依次产生。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二、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1、背景: 内忧外患 2、目的: 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
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曾国藩 3、代表:中央:奕訢 地方 左宗棠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李鸿章 张之洞
4、主要 内容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建立近代海军 创立近代教育制度
8/21/2013 2013-8-21
南洋海军
北洋海军
北洋海军
建 立 近 代 海 军
福建海军
南洋海军
性质
创办者


军 事 工 业 民 用 “师 夷长 工 技以 业 求富”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自强” 崇 厚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天津机器制造局
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
李鸿章
张之洞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积极性
1862年,为培养 翻译及外交人才,在 北京设立同文馆。
赴美留学
儿童
天津机器制造局 崇厚
军 事 工 业 : 自 强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开平煤矿 李鸿章
民 用 工 业 : 求 富
湖北织布局 汉阳铁厂 张之洞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建 立 1884年,经过十年的努力,清 近 政府正式建成北洋、南洋、福建水 代 师,拥有各类舰艇五六十艘,其中 海 大部分舰艇是从英国、德国等国直 军 福建海军 接进口的。
一.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1.原因:
根本原因
鸦片战争后,西方经济势力的侵入 2.表现: “纺”与“织”分离,“织”与 “耕”分离 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
3. 影响:

原创2: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原创2: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北洋水师



上海、南京

南洋水师

福建马尾
福建水师
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著名新式学堂
创办年代
D
1862
创 办
1863

1866
式 学
1880

1885
名称
京师同文馆 上海广方言馆
福州船政学堂 天津水师学堂
天津武备学堂
1876
福州电气学塾
1880
天津电报学堂
类别
外语 外语 军事 军事 军事
科技 科技
——刘大年 材料三 洋务运动顺应世界潮流,为缩小中外差距做了最彻底的努力,实现了 从手工业制造转入机器生产的起步,缓慢地朝资本主义方向挪动,客观上为中 国的独立和进步积累着物质力量,向近代化迈出了第一步。
——李时岳
(1)上述材料对洋务运动各持什么态度?
郑观应持否定态度,只学技术不学制度是舍本逐末;刘大年持否定态度, 洋务运动没有实现富强和减轻人民的压迫,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李 时岳持肯定态度,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和近代化,顺应历史 潮流。
三 洋务运动
1.洋务运动的含义
19世纪60年代至 90年代这几十年中,清政府 一些洋务派官僚以“自强”和“求富” 为口号,在 军事、政治、经济、教育及外交等方面进行了一系 列的革新运动,史称“洋务运动”。
2. 洋务运动的目的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 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 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 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 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 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 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 勤远略。
历史是一面镜子,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支柱, 创新精神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今天,我们仍然要弘扬爱 国精神、创新精神,为祖国、为家乡的繁荣进步而努力!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D 的举动是( )
• A. 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向西方学习 B. 受实业救国思潮影响创办民族工业
• C. 为求富创办采用机器生产的民用工业 D. 学习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 4.“由洋务运动所造成的物资流、信息流、
资金流乃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发展壮
大,深刻地动摇了建立在小生产方式上的
封建专制政体的根基。”这段材料(
5、特点: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 双重压迫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1、资金少、规模小 2、技术力量薄弱 3、行业、区域分布 不平衡 4、受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入侵; ②推动了中国 近代化了进程; ③产生了新的阶级力量(资产阶级)。
1.“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粗,洋布细,

B
• A. 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主观动机 B. 说明了
洋务运动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 C. 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客观发展 D. 叙述了 近代主流意识形态
• 5.19世纪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开办一 家机器面粉厂,官府见生意兴隆,就存心
勒索。李福明去官府讲理,结果被扣上“
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
2、特点:规模小、行业发展不衡
材料3: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然“俱用华人”, 但是自身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 到19世纪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 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3、特点:技术力量薄弱
4、特点:区域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的 大城市,特别是通商口岸
材料二: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其中
以丝、茶为大宗。它们操纵着丝、茶生产服务于国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思想文化,为中国的政治变革、思想变化提供了思 想基础。
思考:这场洋务运动看起来轰轰烈烈,规模巨大, 最终实现自强、求富了吗?
5、局限性:
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材料一:梁启超《变法通议》:同治初年,普鲁士首相俾斯麦说:“三 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 制,归而行之;中国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 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 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 中国成立的历史。
思考: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
主要表现为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
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机器创造出的工业文明挟列强坚船利 炮向世界各地扩散。固守古老文明的中 国在列强军事打击、商品倾销的巨大冲 击下败下阵来。中英鸦片战争改变了中 国的历史命运,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衰 败、解体,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由此改 变……
三、初现的曙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②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洋务运动诱导
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贻来牟机器 磨坊 发昌机器 厂
南海继昌隆 缫丝厂
思考:
结合右图指出民族工业的分布特 点;想一想,为什么?它的产生 又有哪些影响呢?
特点: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的 大城市,特别是通商口岸
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洋务运动,就其
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
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
)
A.瓦解着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人教版 第3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9课

人教版 第3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9课

第3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标要求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教材分析本课上承《工业革命》,下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并与必修一的《鸦片战争》相关联,主要分析的是鸦片战争以来列强的侵华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由经济结构的变动必然会引起政治、阶级关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一系列的变化,让学生了解近代的经济现象,体验中国的经济近代化,从而更好的融入到现代化建设中去。

三、学情分析本课讲授的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一个学期多学期的高中历史学习,具有一定的历史分析能力。

高中历史分专题史,高一的学生对于经济史的内容并不熟悉,尤其是对于本课的各种新的概念和知识还比较陌生。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探究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对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认识到列强入侵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洋务运动的兴起、内容、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认识到维护本阶级利益是地主阶级的基本准则;但洋务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实践的开端。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列强的入侵一方面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同时近代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实践为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华奠定了物质基础。

六、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2、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七、教学教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主性,以指导阅读各种历史资料、历史图片等教学资源为主要途径,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创设历史情景,引导学生深入历史、体验历史、感悟历史、分析历史,从而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 点
影 响
①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以轻工业为主; ②分布地域极不均衡,主要分布在沿 海地区和通商口岸 ③深受外国资本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 制,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 既有依赖性和妥协性又有革命性。 ①出现新的经济因素:民族资本主义 ②出现新的阶级:民族资产阶级③抵 制了经济侵略④推动了近代化
原 1、鸦片战争后,列强的侵略(最直接和 因 最主要的原因): ①外国商品的大量涌 入,对自然经济造成猛烈冲击; ②列强 大量收购中国农副产品,促进中国商品 经济发展 2、国内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表 ①“纺”与“织” 、“织”与“耕”的 现 分离; ②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经济作物的 扩种和粮食生产的商品经济化。 影 ①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响 ②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
3. 在我国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是( ) A .洋务派兴办的企业
C
B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 .外商企业 D .三资企业
4. 中国民族工业遭受毁灭性打击 应当是在( ) 绝境 A.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B.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D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5.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最主要来自: A.外国资本主义
发昌机 器厂 南海继昌 隆缫丝厂
论从史出
• 1.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洋务运动 的实质是 B
• A、“师夷长技以自强” • B、以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 C、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 D、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2. 我国自然经济解体进程率先开始于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D
C.长江三角洲
D.东南沿海地区
(跟南京国民政府有关) 1937-1945 五、1937-1945 残酷打击萎缩 (跟日本、国民政府都有关) 六、民族工业的绝境
1945——1949
鸦片战前中国的经 济结构
晚清中国社会经济结 构的变化
地位
自 然 经 济
特点一: 生产方式-男耕女织 (农业与手 工业相结合 特点二: 生产目的 自给自足
结 果 失 败 原 因
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北 洋舰队全军覆没) ①根本:中体西用,不彻底变革封建制 度 ②洋务派: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③顽固派:破坏; ④西方列强:阻挠,垄断技术。 意 1、积极意义: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义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①引进了技术, ②培养了人才③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 的发展④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⑤瓦解 了封建自然经济 2、性质:是清政府的一场自救运动, 因此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本国封建势力
C.封建顽固派
D.洋务派
A
6.影响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众多 因素中,最直接的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
B.生产力的发展
C.君主专制制度的阻碍
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A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 命。一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 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 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 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 础。” ——《马恩选集》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 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 (外商的刺激、洋务派的诱导) 洋务运动) 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 二、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清政府扩宽、放松条件) 20世纪初 三、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民国初年——一战期间)(实业救国) 四、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927-1937 1927-1937 显著发展
耕织分离
刺激了中国商品经 济的发展,中国逐 渐沦为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的一部分
自 然 经 济 开 始 解 体
占 主 导 地 位
洋务经济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昙花一现 夹缝中求生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逐渐加强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二、洋务运动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 产生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鸦片战争后开始)
件(市场、劳动力、资金),是历史的进步。
二、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概念 背景 洋务:指一切涉外的事务;洋务运动:洋 务派发动的一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 患的困境: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外有 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鸦片战争后向西方 学习的新思潮的萌发 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 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①中央:奕 ②地方:曾李左张 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② “师夷长 技以自强”: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 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③“自强”:创办军事工业,组建新式海 军。“求富”:创办民用工业。
目的 代表 主张
实践
1、前期: 曾安(最早)李江(最大)左福崇天 创办军事 目的:“自强” 旗号:增强军事力 工业
量 2、后期: 李轮开张汉湖 创办民用 ①目的:“求富” 旗号:为解决军 工业(70 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方面困难 年代起) ②经营形式: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 ③性质:官僚资本 3、筹划海防(70年代中期起):建成北洋、 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4、教 ①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培养 育 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②选派留学 生,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依 赖 性 民 族 资 和 妥 本 主义 协 性
反 外 国 侵 略 反 封 建 革 命 要 求
企业类型
洋 务 派 企 业
军 事 企 业
口号 企业名称
自 强
安庆军械所
创办人 性质
曾国藩 官 办 性 质 ( 封 建 ) 民 办 ( 资 产 阶 级 )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开平煤矿 上海轮船招商局 上海发昌机器厂 李鸿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9世纪六七 十年代) 条件 内外因:①列强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步 解体;②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③洋务运动的诱导 概况 ①来源: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开始 投资近代企业(转化为民族资产阶 级)。 三个代表: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 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 机器磨坊。
民 用 企 业
求 富
民族资本主 义企业
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陈启沅
天津贻来牟机器厂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崛起
地思 域考 特: 点中 ?国 简近 要代 分工 析业 其出 原现 因有 。什 么
贻来牟机 器磨坊
沿海和沿江地 区最早受列强 侵略,列强倾 销商品、掠夺 原料,自然经 济解体较早; 外商企业最早 在沿海沿江地 区建立,刺激 了中国近代企 业的建立; 近代工业分布 在沿海和沿江 地区便于引进 外来先进技术 和引进机器设 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