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支出概述
第5章转移性支出介绍
1
第一节 转移性支出概述
转移性支出的概念及其性质
转移性支出的内容
2
第一节 转移性支出概述
一、转移性支出的概念
转移性支出是政府单方面的、无偿的资金支付, 它不需要取得相应的商品和劳务。
3
二、转移性支出项目
社会保障支出
财政补贴支出
捐赠支出
债务利息支出
4
三、转移性支出的性质
29
2、社会保险支出(养老金)对储蓄的影响 1)收入效应:政府为支付养老保险金需要征 税,征税减少了人们的实际可支配收入, 从而导致人们的储蓄下降。 2)替代效应:一方面政府的养老金支出会降 低人们退休后的收入风险,另一方面其又 会增加人们的税收,因此社会保障支出很 可能产生替代效应。
30
(二)社会保障支出对公平的影响 1、社会保障税对纳税人是一种“强迫储蓄” 2、退休或失业情形的不同产生社会不公 3、社会保障支出作为转移性支出,若能减小 退休者的贫富差距,其结果是公平,否则是 不公平的。
2014年全国社会救助主要情况
医疗救助:2014年全国实施医疗救助9119万人次,支出医疗救助 资金252.6亿元.全年累计医疗补助优抚对象474.6万人次,人均补 助水平661.8元,各级财政共支出优抚医疗补助资金31.4亿元。
临时救助:2014年临时救助650.7万户次,全年支出临时救助资
金57.6亿元。 防灾减灾。2014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4亿人次不同程度 受灾,财政部、民政部下拨中央救灾资金98.73亿元,民政部调拨 帐篷11.4万顶、棉衣被16.4万件(床)、折叠床4.7万张等中央救
城市低保: 全国共有城市低保对象1026.1万户、1877.0万人。全年各级财政 共支出城市低保资金721.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518.88 亿元,占总支出的71.9%。 农村低保: 全国有农村低保对象2943.6万户、5207.2万人。全年各级财政共 支出农村低保资金870.3亿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582.6亿元,占 总支出的66.9%。 农村五保 全国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529.1万人,比上年下降1.5%。全年各 级财政共支出农村五保供养资金189.8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
财政学-第四讲 转移性支出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阐述社 会总产品的分配问题时就已经涉及了社 会保险。
■在传统体制下,中国的社会保险体系事实 上被分为两大块:一是集体所有制单位(包 括广大农民及城镇集体单位)二是国有制单 位.
2.5.1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我国传统体制下的社会保险制度
1、已经取得重大进展
① ② ③ ④ ⑤
2.5 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
2.5.1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 和发展 2.5.2 养老保险
2.5.6 辅助社会保险项目
我国社会 保险制度
2.5.3 失业保险
2.5.5 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 项目
2.5.4 医疗保险
2.5.1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我国传统体制下的社会保险制度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实施社会保障自 然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
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
186.8 1006.0 2644.5 6968.6 151.9 877.1 2385.6 5401.0 117.3 516.8 1327.5 6066.1
178.8 950.1 2278.1 5093.3
9.3 35.3 160.4 333.0
/ 8.1 24.8 93.0
/ 2.9 11.2 44.0
2、医疗保险的内容
3、医疗保险的运行模式
2.5.5 我国的辅助社会保险项目
2.5.5 我国的辅助社会保险项目
思考与讨论:中国的社会保险制
度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革?
34
2.6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的目标和问题
1.进一步完善的目标 2.养老基金的筹资模式问题
3.开征社会保险税问题
4.广大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险问题
俾斯麦 1815-1898
财政学第8章 转移性支出
1965 1970 1975
2.35 1.01 1.57
1995 2000 2004
1.69 1.34 1.9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
0.5 1 2
1.5
2.5
0 占支出百分比
52 60 70 78 85 20 20 02 04 95
(二)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外) 1.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规模随着保险项目的增加、 覆盖面的拓宽及筹资比率的调整,支出规模呈明显扩 张趋势。 2.就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结构考察,社会养老保险 基金支出占保险基金支出的大部分,由此可以看出养 老保险在我国社会保险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其 所占比重有降低趋势。
350000 300000 250000 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 0 1996 1998 2000 2002 保险基金支出规 模
养老 失业 医疗 工伤 生育
养老 失业 医疗 工伤 生育
1995年
2005年
2003-2007年社会保险参保人数
(单位:万人)
近五年社会保险参保人数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 立法,对法定受保人 (劳动者)在遭遇风 险而失去或减少收入 时,给予其一定的收 入补偿,以满足其基 本生活需要的社会保 障项目。
社会福利是国家在社 会成员基本收入之外, 以提供设施、服务和 津贴的方式来使社会 成员的生活达到一定 水平,以提高其物质 文化生活质量的社会 保障项目。
职工的缴费率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企业缴费率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
基本养老保险金
企业
职工
社会统筹基金
企业缴费一部分
2006.1.1起 为企业缴费 的全部
个人帐户 存储额
第十讲转移性支出
4、社会抚恤
它是指对对国家和社会有功劳的特殊社会群体给予补助和褒奖的 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牺牲病故抚恤、定期定量生活补助、残废抚恤、 残废人员免费医疗、烈军属疾病减免待遇等。其财力来源主要是政府 预算拨款。
(四)、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
1.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 这类支出一直都以独立科目的形式存在于国家预算中,从来都是 我国财政直接提供的社会保障支出。它反映由预算拨款用于民政部门 掌握的社会保证基金。 2.社会保障补助支出 反映由预算拨款用于对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基金的补贴 和其他社会保障项目的补助等。 3.社会保险基金支出 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反映地方税务机关按规定征收并缴入国库的各项 社会保险费、滞纳金收入和支出。
(三)、社会保障的内容
国际劳工组织1952年制定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规 定了现代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医疗补助、疾病补助、失业补助、老年 补助、工伤补助、家庭补助和遗属补助等九项内容。该公约还规定, 一个国家只要实行了三种补助(其中至少包括失业、工伤、老年、 疾病和遗属等最主要补助中的一种),就可以认为已建立了社会保 障制度。 比较不同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它们大体包括: 1 社会保险——核心地位 所谓“社会保险”,是指以立法形式,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共 同筹集资金,以确保社会公民在遇到生、老、病、死、伤、残、失 业等风险时,获得基本生活需要和健康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2、社会福利 它是指由政府出资兴办的、以低费或免费形式向一部分需要特 殊照顾的社会成员,提供货币或实物帮助和服务的一种社会保障制 度。它主要包括国家、企业或集体兴办的福利院、敬老院、疗养院、 儿童福利院、福利企业等等,其目的是使那些无生活来源的孤老残 幼能得到基本的生活待遇。
(三)、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
转移性支出
2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一、社会保障的含义
社会保障是指政府为了劳动者和其他社会成员因年老、伤残、 社会保障是指政府为了劳动者和其他社会成员因年老、伤残、疾病而丧 生劳动能力或机会,或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原因面临生活困难时, 生劳动能力或机会,或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原因面临生活困难时, 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提供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 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提供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以确保其基本生 基本医疗需要的一种经济保障活动。 活、基本医疗需要的一种经济保障活动。 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社会保障的主体是政府。 (一)社会保障的主体是政府。 社会保障的对象是相关制度规定的社会成员。 (二)社会保障的对象是相关制度规定的社会成员。 社会保障提供的是基本生活、基本医疗保障。 (三)社会保障提供的是基本生活、基本医疗保障。 社会保障通过国家立法或行政措施来推行和实施。 (四)社会保障通过国家立法或行政措施来推行和实施。 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五)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9
目前,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按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 目前,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按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并分 别纳入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进行管理。 别纳入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进行管理。2000 年底国务院发布的 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指出,在职职工的缴费率为8 《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指出,在职职工的缴费率为8%, 纳入每个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企业缴费率为20%,纳入统筹基 20%, 纳入每个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企业缴费率为20%,纳入统筹基 合计缴费率为28 28%。 金;合计缴费率为28%。 基本养老金的给付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 基本养老金的给付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基础养 老金月标准为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的20% 20%, 老金月标准为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 本人账户累计额除以120 120。 本人账户累计额除以120。
转移性支出名词解释
转移性支出名词解释
1、转移性支出(transfer expenditure),购买性支出的对称。
指政府无偿向居民和企业、事业以及其他单位供给财政资金。
是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收益者的支出。
2、转移性支出主要由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构成。
支出分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三类,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型再分配活动。
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越大。
这是一种收入再分配的方式。
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进行重新分配,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并没有相应的产品或服务交换发生,所以转移支付是不计入GDP的。
3、转移性支出体现了公共财政的效率、公平和稳定三大职能。
第5章 转移性支出
(三)社会保障中市场缺陷的表现 1、保险领域具有规模经济的特征 一个项目的受保人越多,每人平均的 管理费用就越低。在充分竞争的市场 经济下,存在多个保险公司进行竞争, 从而造成市场的过度分割,导致交易 成本上升。
2、保险领域中的“逆向选择”问题 逆向选择一般是指市场交易中的一方 难以判断另一方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的质量,从而导致了不利于市场效率 的选择。保险领域中存在众多的逆向 选择问题。
隔代人之间的再分配是一个重要课题, 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会使某些年龄段 的人们享受超过其自身贡献所积累的社 会财富,而另一年龄段的人们却不能享 受他们贡献所积累的社会财富。这一矛 盾还有可能因人口结构的变化而变得更 尖锐起来,这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经济问 题,也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因而在设 计社会保障制度时要充分注意这一点。
比较不同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它们大体包括: 社会保险——核心地位 社会救济——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 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的最高纲领 社会抚恤——安定特定阶层生活的功能
(二)社会保障与市场缺陷有着多方面 的联系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中的 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由于没 有收入和支出的对应关系,无法由市场 提供,一般只能政府或社会提供。 2、市场所能提供的保险服务往往具有 一些无法克服的缺陷,出现了市场失效。
不同项目的社会保障体现公平的程度 有所不同。 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及部分社会福利 事业支出主要由国家财政负担,凡符 合条件者可以无偿使用,体现的主要 是社会公平; 社会保险项目,一般是由国家、单位 和个人三方负担,职工享受的社会保 险水平,既要能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 又要与个人缴费多少挂钩,以激励职 工的积极性,提高效率,体现的是社 会公平和社会效率并重。
6-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
28
3、社会保障制度
• 3.2.3 财政预算拨款 • 指国家在预算中社会社会保障基金,参与国民收
入的安排和再安排,形成预算收入,将其中一局 部用于各种抚恤费、社会福利救济费、自然灾难 救济费、预算内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费用等拨款 支付。
转移性支出
29
3、社会保障制度
• 3.3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模式 • 〔1〕现收现付模式 • 〔2〕完全基金模式 • 〔3〕局部基金模式
• 该制度的运行由政府负责,全面实行高福利。
转移性支出
21
3、社会保障制度
• 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
• 以美国、日本和西欧各国为代表
• 该制度的主要特征有:
• 企业、私人和政府都是责任主体,在不同的工程中 发挥不同作用。在社会保险中,主要缴税〔费〕人 为企业和私人,政府只是最终责任人。在社会救济 和社会福利制度中,政府是最主要的责任人。
员,保险费由单位负担。
转移性支出
23
3、社会保障制度
• 3.1.4 储蓄型社会保障制度
• 以智利和新加坡为代表,又称为自助型社会保障 制度
• 该制度强调效率
• 在社会保障制度的筹资机制的选择上,这种制度 实行的是基金积存制,而非现收现付制
• 给付水平是缴费确定制,而非受益确定制
• 给付水平的凹凸,取决于个人账户的积存,而不 是保障打算的承诺
转移性支出
20
3、社会保障制度
• 3.1.1 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 以英国和北欧各国为代表 • 主要特征有: • 依据“普遍性”原则,实行“收入均等化、就业充分
化、福利普遍化、福利设施体系化”,掩盖了包括 “从摇篮到坟墓”的各种生活需要
• 按统一标准缴费,统一标准给付,社会保障支出 由国家税收负担
第8章转移性支出
8.1.2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效应分析
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效应可分为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前者是对微观 经济主体的储蓄行为和劳动供给的影响,后者是对宏观经济及经济周 期的影响。
社会保障制度与储蓄以及资本的形成
社会保障制度对居民收入结构有重大影响,在人们边际储蓄倾向相对 稳定时,储蓄量将发生变化,这将直接影响社会总资本存量的形成。 一般来讲,社会保险税减少消费者现期收入,增加其未来收入,从而 影响了消费者的现期消费和未来消费。
将个人生活分为现期阶段 和未来阶段,理性消费者 将其收入在现期消费与未 来消费之间进行分配,以 达到一生效用最大化。
假定消费者现期收入为Y1 ,未来收入为Y2,利率为 r,对现期消费CC和未来 消费FC进行选择。
AB为预算线,表达式如左 上所示。
消费者对于现期消费和未 来消费的无差异曲线。
8.1 社会保障支出
8.1.1 市场经济与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收入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
• 通过社会保障税,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
调控经济运行,稳定经济发展。
• 社会保障税一般是由企业和劳动者分担,企业负担部分进入成本,间接
影响其利润水平,劳动者个人负担部分是其未来生活费的预先扣除。
减少,一方面,社会保障支出增加,另一方面,由于税基缩小,社会 保险税收入大为减少。这样,社会保障基金出大于入,有时不得不动 用往年结余基金,这样,原本处于储备状态的一部分资金重新被注人 到经济中,家庭部门收人有所增加,购买能力增强,社会有效需求扩 大,即萧条时期自动释放需求,促进经济复苏。
8.2 财政补贴
公共经济学
第8章 转移性支出
基本思路:转移性支出即政府支出没有对应的商品和劳务补偿,而是 将资金直接划拨给受益群体,是社会财富在不同人群间的再分配,主 要包括补助、捐赠和债务利息支出。
4讲.转移支出
转移性支出一般不反映公共部门占用社会经济资源
的要求,只是资源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再分配。公共部门充 当资源分配的中介人作用。转移性支出占公共资源比重越 大,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越大。
一、概念
转移性支出是政府单方面把一部分收入的所有权, 无偿地转移出去而发生的支出。
首先,转移性支出直接影响社会成员的收入再分配, 是实现社会公平目标的政策工具。 其次,转移性支出不直接构成社会总需求,它对社会 总需求的影响是间接的,进而间接影响生产和就业。
14
第四节 我国转移性支出的基本分析
1
一、我国转移性支 出的历史与现状 (一)转移性支出 规模的变动情况 改革开放前我国 转移性支出规模 的变动情况
我国转移性支 出绝对规模是 处于阶段式增 长的趋势; 总体而言,这 段时期,我国 转移性支出规 模维持在 30%左右的 水平。
0.8 0.6 0.4 0.2 0
在经济处于高涨(充分就业)和衰退(非充分就业) 阶段时,财政转移性支出对稳定个人收入水平能起 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10
(二)转移性支出的通货膨胀效应
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增加了低收入家庭的可支配收入, 提高了他们的购买力,客观上扩大了社会总需求。 但是,由于储蓄倾向的存在,社会保障支出只有 部分会间接增大社会总需求。从另一方面看,社 会保障支出归根到底是政府将收入从一部分人的 手中转移到另一部分人的手中,即将一部分人的 需求转化为另一部分人的需求。 因此,社会保障支出是否会影响整个社会的价格 水平,还要取决于政府转移性支出在总支出中所 占的规模以及居民的储蓄倾向和消费倾向。
7
中国社会保障支出
四、转移性支出的效应分析
名词解释转移性支出
名词解释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教育、医疗保健、社保、就业援助等方面对个人和家庭提供的直接物质和非物质支持的花费。
这类支出主要是通过政府的转移支付和社会福利项目实施的。
转移性支出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社会福祉,减轻弱势群体的负担,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合理分配。
转移性支出可以帮助国家解决贫困问题,减少社会不平等,提供教育和医疗保健等基本服务,改善生活质量。
转移性支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社会保障支出:包括养老金、失业救济金、工伤救济金、医疗保险等。
这类支出主要是政府对退休人员、无工作者、残疾人和低收入家庭提供定期金钱援助或福利待遇。
2. 教育支出:包括教育经费和学生援助金。
政府通过向学校提供经费、给予学生奖学金和助学金等方式来支持教育事业,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
3. 医疗保健支出:包括医疗补助、医疗保险、医疗援助等。
政府通过向医疗机构提供经费和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医疗保险等方式来支持医疗保健事业,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
4. 小额借贷支出:包括贫困家庭小额借贷、小额信贷等。
政府通过提供贷款和低利率贷款等方式帮助低收入家庭改善生活条
件,创业就业。
5. 社会援助支出:包括孤儿救助、无业人员援助、灾区救助等。
政府通过向受灾地区提供援助物资和向灾民提供食品、住房、医疗等救助来支持灾区和弱势群体。
通过转移性支出,政府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公正分配,提高社会福利和人民生活水平。
然而,过度依赖转移性支出可能会导致经济负担过重和社会依赖心理的产生。
因此,政府在实施转移性支出时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
第五章转移性支出
过分强调公平,使 国家财政负担过重, 而且企业办社会, 使企业负担也过重, 企业竞争力下降, 劳动力缺乏合理流 动,职工个人也缺 乏自我保障意识。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新型社会保 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城镇企业职工的基 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社会统筹 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适应了我国的 制度模式。
3、社会救济
它是指政府对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公民,和因自 然灾害遭受损失或发生其它不幸事故,而暂时生活 处于困难中的公民提供的货币或实物帮助。社会救 济是一种公民应享受的基本权利,也是国家和社会 必须认真履行的最起码的社会保障职责,其目标是 克服贫困。从性质上来讲,社会救济又包括济贫与 救灾两种,其财力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同时鼓励社 会捐款和公民互助。
(二)社会保障的特征
1、社会性 社会保障的实施主体是政府,目的是满足全体社
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因此社会保障的范围覆 盖整个社会,任何一个社会成员都不应该被排斥 或遗漏在社会保障之外。政府介入社会保障活动, 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克服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的需要 家长主义的表现 降低决策成本的需要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需要
社会保障制度就是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 种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
社会保障支出则是指财政用于社会保障 方面的支出。社会保障资金的运筹是对国民 收入进行的分配和再分配,是政府调节社会 成员收入水平,防止贫富悬殊,缓和社会矛 盾的重要杠杆。
社会保障支出是与社会保障制度联系在 一起的,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同,相应的 社会保障支出安排也就存在较大差别。但是, 在现代社会下的任何社会制度的任何国家, 社会保障支出都是社会公共需要的重要组成 部分。
• 社会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险中占据核心位 置
No.4 转移性支出
第四章转移性支出第一节转移性支出概述一、转移性支出的含义与特点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地转移给居民和其他受益者的支出。
与购买性支出相比,转移性支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无偿性。
(2)间接性。
二、转移性支出的构成与分类转移性支出主要由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支出构成。
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根据转移性支出的受益性不同,转移性支出可以分为直接转移和间接转移。
在直接转移的情况下,转移性支出的支付对象成为直接受益者,政策选择明确;而在间接转移的情况下,转移性支出的归宿很难确定,其对经济的影响也是不确定的。
三、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一)对社会公平的作用从转移性支出的性质来看,转移性支出代表着经济资源经由财政之手,从经济社会中的某一个部门、集团、个人转移到另一个部门、集团、个人手中。
因此,它影响和改变着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布状态。
(二)对经济稳定和增长的作用转移性支出还能够对社会经济总体,包括需求、供给、消费、投资产生影响。
转移性支出制度与累进所得税相结合可对社会总需求起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第二节社会保障支出一、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障制度(一)社会保障的概念和特征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及遇到其他不幸事故而面临生活困难的居民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
社会保障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社会性从现代社会保障来看,社会性主要表现在社会保障管理的社会性和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社会性两个方面。
2.强制性社会保障的对象、内容、资金筹集方式等都是由国家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的,具有明显的强制性。
3.共济性社会保障制度通过集中全体社会成员的一部分财力,而在某一时点上对部分社会成员提供帮助,以此来增强劳动者个人抵御风险的能力。
4.公平性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再分配手段,强调分配的公平性。
5.储蓄性社会保障的储蓄性意味着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基金的分配使用,是将原来储存的社会保障基金返还给劳动者。
转移性支出
第三节 转移性支出
724
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按照
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 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 其他收益者的支出,主要有补 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 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 场型再分配活动。p98
(一)社会保障支出 (二)财政补贴
(一)社会保障支出
1.含义是指政府通过财政向由于各种原因
而导致暂时或永久性丧失劳动能力、失去 工作机会或生活面临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 基本生活保障的支出; p99
2.基本特征
3.社会保障支出பைடு நூலகம்内容
(1)社会保险 (2)社会救济 (3)一部分民政福利服务 (4)社区服务
4.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p101 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1) (2) (3) (4) (5)
6.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1) (2) (3) (4) (5)
(二)财政补贴
1.财政补贴的性质与分类
2.财政补贴的作用
3.中国的财政补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 S = s w × ωL + s p × rK = s w × Py + ( s p − s w ) rK
资本分配率:
sw rK I = − Py ( s p − s w ) Py ( s p − s w )
劳动分配率:
ω L
P
y
= 1 −
rK P
y
资本分配率与投资率同方向变动;劳动 分配率与投资率反方向变动
§11.3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度量 及转移性支出有效性的评判
二、针对个人的转移性支出的有 效性的评判 对于个人实施转移性支出在有效 性方面的评价和判断,可引入“目 标效率”概念,具体有两个指标: 垂直效率与水平效率。 垂直效率与水平效率
§14.2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方式与效应
一、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基本方式的特点 比较 二、政府间转移支付基狭义的转移性支出(transfer 狭义的转移性支出(transfer payment)是指引起财政资金单方面 payment)是指引起财政资金单方面 、无偿地由某个政府手中转移到其他 、无偿地由某个政府手中转移到其他 经济主体的各项财政支出。这种狭义 经济主体的各项财政支出。这种狭义 的转移性支出仅指政府将财政资金单 的转移性支出仅指政府将财政资金单 方面、无偿地转移给企业、个人等非 方面、无偿地转移给企业、个人等非 政府主体的公共支出活动。 政府主体的公共支出活动。
§11. /14.转移性支出概述
§11/14.1.1转移性支出的概念
转移性支出的理论前提
转移性支出的理论前提和依据
卡尔多分配理论
广义的转移性支出是指财政资金由某个政府 广义的转移性支出是指财政资金由某个政府 手中单方面、无偿地转移到其他主体的财政 手中单方面、无偿地转移到其他主体的财政 支出。这种意义上的转移性支出可按接受转 支出。这种意义上的转移性支出可按接受转 移性支出的资金之主体不同而区分为两大类 移性支出的资金之主体不同而区分为两大类 :一是面向非政府主体(企业、个人)的转 :一是面向非政府主体(企业、个人)的转 移性支出;二是面向政府主体的转移性支出 移性支出;二是面向政府主体的转移性支出 (亦即政府间转移支付, (亦即政府间转移支付, intergovernmental intergovernmental transfer)。 transfer)。
转移性支出的理论前提 边际生产力理论
转移性支出的理论前提
转移性支出的理论前提和依据
转移性支出的理论前提和依据
劳动分配率=
ωL
Py
=
ω
P
×
ΔY L L = × = ΔL Y Y
ΔY Y ΔL L
生产要素价格比例发生变化,分配率还要 取决于劳动与资本的替代弹性的变化
σ
= K r × ω 〉0 L r K Δ × ω L Δ
(一)无条件拨款方式 (二)有条件的非配套拨款方式 (三)有条件不封顶的配套拨款方式 (四)有条件封顶的配套拨款方式
转移性支出的理论前提和依据
转移性支出的理论前提和依据
如果两者收入效用函数相同,总收入在二者间 应平均分配。
U MU(Ri) MU(Rj) a'' U
b'' b' Oi 0 N c I* b a N 0 a' Oj
§11.3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度量 及转移性支出有效性的评判
一、个人之间收入分配差距的度量 对于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 的度量,经济学家提出了两个基本 的指标:一是洛伦兹曲线;二是基 尼系数。
垄断程度理论 劳动分配率为:
ωL
Py = 1 ωL = ωL + (R − 1) × ( M + ωL) 1 + ( R − 1) × ( j + 1)
σ =1 σ <1 σ >1
j为原料费用与劳动收入之比: j = M
ωL
劳动分配率和资本分配率会变动, 从而产生收入分配不公。
σ ≠1
劳动分配率取决于R和j;在原料与劳动投入量与 价格既定时,劳动分配率取决于垄断力量,垄断 程度越高,国民收入的分配就越不利于劳动。
转移性支出的理论依据
转移性支出的理论依据 实现政府间转移支出的理论依据: (1)政府间的纵向财政不平衡必须由转移支付 来解决。 (2)政府间的横向财政不平衡必须由转移支付 来解决。 (3)政府间转移支付是解决“辖区间外溢”问题 的重要手段。 (4)使地方政府的支出结构和水平与中央政府 的目标一致。 (5)刺激地方政府努力增加本地收入。 (6)稳定经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