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叶柄黑点症细胞显微结构观察

合集下载

大白菜小黑点病发病情况调查

大白菜小黑点病发病情况调查
供依据 。
鲁 白十五 、秋早 1 7、超 白二号 于 2 0 0 6年 8月 9 日露 地 育苗 ,2l号定 植 ,株 行距为 7 m ,小 区面积 为 60 0 X40 m 设 3次重复 , 基肥每 6 6 7 1 k 6 . m 施 g尿素 ,追肥 进行 3 O 次 ,每次追 8 g 6 6. m 尿素 ,其他 管理 k /6 7 大 田生 产。 5] [ 调查 方 法 :于 收 获 时进 行 调 查 ,每 小 区取 5 株 ,记 录每 叶 小 黑 点 发病 指数 ,计
维普资讯

兰 ◆
大 白菜 小黑点病发病情况调查
文。 高晓蓉 ( 中国海洋 大学生命科学与技 术学院) 杨晓云 ( 青岛衣科院) 杨官品 ( 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 学与技 术学院)
摘 要 : 白菜( rsja & ps s 大 B asc c m eti s r sP

算 单株 发 病 指 数 。
将大 白菜 小 黑点 病 发生程 度 分 12级 , 用 发病 指 数表 示 ,各 指 数 对 应 的 小黑 点斑 点数 、发病面 积 等见表 1。 2] [ 发病指数 斑点数 小黑点发生面积率
0 0 0
01 .
O 5 . 10 . l5 _ 20 . 25 . 3 0 . 3 5 . 4. 0 4 5 . 50 .
1 0
5 0 10 0 10 5 2 0 0 3 0 0 40 0 5 0 Hale Waihona Puke 6 0 0 T 0 0 8 0 0
1以下 %
卜一 1 % O l1 2 — 嘣 2— 3 1 嘣 3— 4% 1 0 41 5 — 嘣 51 6 — 嘣 61 T 一 嘣 T1 8 — 嘣 81 9 — 嘣 91 1 0 — % 0

【大白菜】病害图谱及防治办法

【大白菜】病害图谱及防治办法

【大白菜】病害图谱及防治办法一、大白菜黑斑病1发病部位主要危害叶片。

茎叶可受害。

2病害症状大白菜黑斑病又称黑霉病,各地均有发生。

老叶先发病。

病斑灰褐色至黑褐色,呈圆形,有明显较稀的同心纹,边缘有黄色晕环。

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暗绿色水浸状小斑点,潮湿时病斑有一层黑霉。

病斑直径2-6毫米,发病重时引起叶片变黄干枯。

茎和柄病斑呈纵条形,也生有黑色霉状物。

常产生深褐色不规则条斑。

3防治措施①种子处理。

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8%水合霉素可溶性粉剂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4%。

②农业措施。

实行轮作;选用抗病品种;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翻晒土地,减少田间菌源;使用充分腐熟的堆肥。

合理密植。

③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药,常用药剂有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200-400倍液。

每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3-4次。

二、大白菜假黑斑病1发病部位主要危害叶片。

2病害症状生长衰弱的叶片和种荚易发病。

病斑近圆形,浅灰褐色。

湿度大时生有灰黑色霉层。

严重时病斑互相融合,引起叶片干枯。

3防治措施①种子处理。

用种子重量0.4%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拌种。

②农业措施。

实行轮作;收获后清洁田园;施用腐熟的堆肥。

③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药,常用药剂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或其复配剂1000倍液。

三、大白菜炭疽病1发病部位主要危害叶片、花梗及种荚。

2病害症状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苍白色或褪绿色水渍状小斑点,扩大后为圆形灰褐色病斑,病斑中央略下陷,呈薄纸状,边缘隆起,直径1-3毫米;发病后期病斑灰白色,半透明,易穿孔。

大白菜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大白菜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研究展望和建议
展望
未来,应该加强对大白菜黑斑病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和侵染机制的研究,探索新的防治方法,如生物防治 、抗病品种选育、物理防治等。同时,应该注重病害 综合防治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防治效果和降低环 境污染。
建议
加强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整合资源,共同开展研究 ;加强与生产实践的结合,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 产力;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发展环保、高效的病害防治技术。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症状
叶片上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的黑色或深褐色病斑,边缘明显,有时具有黄色晕圈 。叶柄和茎上也会出现类似的病斑,并可导致叶片枯萎。
分布和危害
分布
大白菜黑斑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是影响大白菜生产的主 要病害之一。
危害
严重影响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造成经济损失。病斑会导致 叶片枯萎,从而影响光合作用和营养积累。
大白菜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2023-11-10
目录
• 大白菜黑斑病概述 • 大白菜黑斑病的病原菌和发生规律 • 大白菜黑斑病的诊断和识别 • 大白菜黑斑病的防治方法 • 大白菜黑斑病的预防措施 • 大白菜黑斑病的研究展望
01
大白菜黑斑病概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
大白菜黑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由芸苔链格孢菌引起,主要侵染叶片、叶柄 和茎。
实行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和传播。
清除病残体
及时清除田间的病叶、病株,并集中销毁,减少 病菌来源。
合理密植
保持适宜的种植密度,避免过密或过稀,以改善 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合理施肥灌水
科学施肥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
灌水管理

【大白菜病虫害防治】大白菜黑斑病如何防治?

【大白菜病虫害防治】大白菜黑斑病如何防治?

【大白菜病虫害防治】大白菜黑斑病如何防治?大白菜黑斑病有什么症状?大白菜黑斑病发生原因是什么?大白菜黑斑病用什么农药可以防治?以下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大白菜黑斑病症状及危害大白菜黑斑病又叫大白菜称黑霉病,是大白菜的一种常见病害。

1、叶片受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

病叶上现较小的直径2~6mm的暗褐色病斑,圆形或近圆形,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外围有黄色晕圈,病斑上生黑色霉状物;多雨天气,病斑内部常脱落穿孔。

2、叶柄、茎部和种荚受害症状:出现长棱形、暗褐色病斑。

严重时,叶柄腐烂、病叶枯黄。

二、大白菜黑斑病传播途径大白菜黑斑病的病原在病残体、采种株及种子表面越冬,成为初侵染来源。

病原能在水中存活1个月,能在土中存活3个月。

由植株叶片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为害。

病原通过气流、雨水传播。

三、大白菜黑斑病发病原因大白菜黑斑病在田间发病最适温度是13~15℃,相对湿度为72%~85%时,易发病;低温、高湿易发病;多雨、多雾天气,病害会迅速传播。

如连作、早播、缺肥、植株生长弱的地块,发病重。

四、大白菜黑斑病预防措施1、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1~2年。

2、雨后及时清沟排渍,中耕松土,提高土壤温度,抑制病原生长。

收获后,清洁田园,深翻晒土,消灭越冬病原。

3、在播种前用相当于种子重量0.3%的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或0.4%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75%可湿性粉剂百菌清拌种。

或播种前将种子用50℃温水浸泡25分钟,冷却晾干后播种。

五、大白菜黑斑病防治农药在发病初期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代森锰锌·恶唑烷铜(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 %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3%农抗120水剂100倍液,7天1次,防治2~3次。

如您有更好的防治方法,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感谢您的支持。

防治大白菜黑斑病

防治大白菜黑斑病

防治大白菜黑斑病
防治大白菜黑斑病 (1)症状。

幼苗和成株均可受害。

叶子病斑圆形,为淡褐色或黑褐色,有显著的同心轮纹,周围常有黄色晕环。

叶柄上病斑为长梭形,暗褐色,具有轮纹。

在采种株的茎和花梗上,病斑为椭圆形,暗褐色。

病斑在潮湿情况下长出黑色霉状物。

(2)发病条件。

黑斑病是真菌性传染的病害。

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或以分生孢子黏附于种子表面越冬。

翌年越冬分生孢子或菌丝体产生的新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

分生孢子萌发后生出芽管,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寄主体内。

病斑形成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产生大量黑色霉状物。

分生孢子又进行再感染。

低温高湿的条件,有利于本病的产生和发展。

本病产生适温为17-20摄氏度(知种植网平台提供国内所有种子企业和品种,可在客户端中申请免费试种和厂价直销。

)。

(3)防治措施。

①种子消毒。

将种子放入50摄氏度温水中浸泡20-30分钟,取出后立即移入冷水中冷却,晾干后播种。

或用种子重量0.4%的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

②选用耐病、抗病品种或杂种一代。

③科学密植与施肥。

要合理密植,堤防氮、磷、钾肥施入比例(三者之比一般为2:1:3),以增强菜株抗病力。

④药剂防治。

发病时期可喷50%
托布津5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或0.25%波尔多液,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

应用扑海因、霜扑合剂、易扑合剂喷洒,成效更为显著。

大白菜黑斑病

大白菜黑斑病

大白菜黑斑病症状以及防治方法
大白菜黑斑病,斑状形状为圆形,且颜色呈灰褐色或者是褐色,有明显的同心轮纹,病斑周围有是有黄色晕环,湿度大时产生黑色霉状物,下面小编就来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白菜的黑斑病。

黑斑病的症状:在大白菜外叶发病最为严重,球叶次之,心夜最轻;下部老叶发病早而且重。

叶片上的病斑圆形,褐色或深褐色,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周缘有时有黄色晕圈,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病部穿孔,发病严重的,致半叶或整叶枯死。

叶柄上病斑成纵条状,暗褐色,稍凹陷。

潮湿时病斑上产生黑色霉状物。

黑斑病的综合防治:可与豆科、瓜类、茄果类作物轮作2到3年。

按大白菜生长需要,配方施肥,多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并增施磷、钾肥。

合理箍水,苗期小水勤灌,莲座期适当控水,包心期水肥供应充足。

大白菜收获后及时清除田园病残体及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减少田间病源。

还可以再播种之前对种子进行处理,可以减少田间发病率。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大白菜黑斑病的总结,希望对种植白菜的朋友有所帮助。

(河北农粮网)。

大白菜黑斑病病原鉴定及品种抗性评价

大白菜黑斑病病原鉴定及品种抗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 : ¥ 4 3 2 . 2 1 文 献标 识 码 : B
大 白菜 黑 斑 病 又 称 黑 霉 病 , 是一 种常见 的叶部病 害 , 全生育过程均可发病 , 严重影 响产量 和品质 , 在 十 字 花 科
全部无病 ; 1 级: 病斑 面积 占整个 叶 面 积 的 5 % 以下 ; 3级 :
市试验 田, 于1 O月 进 行 病 害 调 查 。
1 . 2 菌 株 分 离 与 鉴 定 1 O月 于 新 民市 试 验 田 采 集 大 白菜 黑 斑 病 病 样 , 带 回 实 验 室 按 常规 组 织 分 离 法 分 离 培 养 , 根 据 柯 赫 氏 法 则 进
个横隔膜 , 大小 ( 2 7~1 1 1 ) m x( 4 . 9~ 7 . 4 ) m, 孢 身 至
鉴定结果表 明, 辽 宁 省 大 白 菜 黑 斑 病 病 原 菌 为 芸 薹
链格 孢 A l t e r n a r i a b r a s s i c a e ( B e r k . ) S a c c . , 属 半 知 菌 亚 门 真 菌。分生孢子单生 , 孢 身 具 5~1 2个 横 隔 膜 , 若 干 纵 隔膜 , 灰榄 褐 色 , 大小 ( 3 3—1 4 7 ) m ×( 9—3 3 ) m, 喙 具 l~ 6
孙 家 湾 5号 、 天 津小 青 、 河头早 , 中抗 品种 有 辽 白 2 l号 、 辽 白 7号 、 辽白 1 2号 和辽 白 8号 , 抗病品种有 辽 白 l 9
号、 辽白2 2号 、 辽白 l O号 、 秋绿 7 5和 水 师 营 l 0号 。
关键 词 : 大 白菜 ; 黑斑病 ; 链格孢 ; 抗 病 性
摘要 : 对 辽 宁 省 大 白菜 黑 斑 病 进 行 调查 、 病样采集 、 病菌分离及形态鉴定 , 并对 l 2份 大 白菜 品 种 进 行 抗 病 性 鉴

大白菜黑斑病

大白菜黑斑病

大白菜黑斑病发表于2008-6-15 23:01:05大白菜黑斑病病害症状:为害叶片、叶柄、花梗和种荚。

叶片病斑圆形,灰褐色至褐色,有或无同心轮纹,周围有黄色晕圈,病斑大小:直径2-6毫米,茎和叶柄上病斑条形或梭形,暗褐色,凹陷。

在花梗和种荚上,病斑椭圆形或近圆形,褐色,中心灰色。

潮湿时斑面上均易长出黑色霉状物(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越冬,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孢子萌发时产生芽管,从寄主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

环境条件适宜时,在病斑上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再藉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发病环境均需高湿,要求较低温度(17℃)。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

菜地通风透光。

喷洒杀菌剂:77%可杀得2000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450-600倍液。

每10天左右喷药一次,共2-3次。

病害图片:寄主名称:大白菜寄主所在科:十字花科常规分类:白菜类病原描述:病原为真菌,中文名:芸薹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a (Berkeley)BolleAlternaria Japonica Yoshii),属半知菌亚门。

该菌分生孢子梗榄褐色,不常分枝。

分生孢子单生,孢身具5-12个横隔膜,若干纵隔膜,灰榄褐色,大小33-147×9-33微米,喙具1-6个横隔膜,大小27-111×4.9-7.4微米,孢身至喙渐细。

此外,某些季节或地区还可见到芸薹生链格孢(A.brassicicola(Sch.)Wilt.)及萝卜链格孢(A.raphani Groves et Skoloko.)。

芸薹生链格孢主要为害白菜叶片,萝卜链格孢为害白菜种荚,因其要求温度偏高多发生在夏季,山东、河北、津、京、宁夏10月.间发病多。

白菜黑斑病近年为害呈上升趋势,成为白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

该菌可在0-35℃的温度下生长发育,·适温17-25℃,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0-25℃;菌丝和分生孢子48℃经5分钟致死,适应pH3.6-9.6,最适pH6.6。

白菜黑斑病防治技巧

白菜黑斑病防治技巧

白菜黑斑病防治技巧
白菜黑斑病是一种白菜病害,本病能为害植株的叶片、叶柄、花梗及种荚等各部。

白菜黑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子叶。

叶片初染病为近圆形褪绿小斑,后逐渐扩大成直径5-10毫米的褐色病斑,有明显的同心轮纹,边缘淡绿色至暗褐色,有的病斑具黄色晕圈,湿度大时产生暗褐色霉层,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部穿孔。

严重时病斑汇合成大的斑块,致半叶或整叶枯死,全株叶片由外向内干枯。

叶柄和茎上的病斑长梭形,呈暗褐色条状凹陷。

防治技巧1、加强栽培管理与非十字花科蔬菜隔年轮作,深耕,清除病残体,合理施肥。

2、种子处理在白菜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可与种衣剂混用),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3、控制田间湿度在易发病期,田间湿度大,发病重。

①适期用适当的株距定苗以改善田间通风条件。

②根据白菜长势适时适量按畦浇水,应避免浇水后遇降雨天。

田间积水要及早排出。

4、药剂防治当出现中心病株时,立即用药防治,7-10天1次,共2-3次,即可控制黑斑病的发生。

用针对性药剂配合新高脂膜,抑制病菌复制,降低其抗药性和用药量,提升农药效果。

大白菜病害----白菜类黑腐病

大白菜病害----白菜类黑腐病

大白菜病害----白菜类黑腐病
症状主要为害大白菜、小白菜、白菜型油菜、菜心、紫菜薹等白菜类蔬菜。

幼苗出土前染病不出苗,出土后染病子叶呈水浸状,根髓部变黑,幼苗枯死。

成株染病:引起叶斑或黑脉。

叶斑多从叶缘向内扩展,形成V字形黄褐色枯斑。

斑周围组织淡黄色,与健部界限不明显。

有时病菌沿脉向里扩展,形成大块黄褐色斑或网状黑脉。

从伤口侵入时,可在叶片任何部位形成不规则的褐斑,扩展后致周围叶肉变褐枯死。

叶帮染病:病菌沿维管束向上扩展,呈淡褐色,造成部分菜帮干腐,致叶片歪向一边,有的产生离层脱落。

与软腐病并发时,易加速病情扩展,致茎或茎基腐烂,轻者根短缩茎维管束变褐,严重的植株萎蔫或倾倒,纵切可见髓部中空。

种株染病:仅表现叶片脱落,花薹髓部变暗,后枯死。

该病腐烂时不臭,别于软腐病。

紫菜宝黑腐病先为害子叶、后致真叶发病。

病部叶脉上出现黑色小点,或小条斑。

定植后,叶缘上也出现V字形斑。

随叶片生长,病斑不断扩大,致叶脉、叶柄呈褐色或黑色。

病菌侵入茎部维管束后,叶片继续发病,菜株逐渐萎蔫枯死。

该病腐烂时不臭,别于软腐病。

病原野油菜黄单孢菌野油菜黑腐病致病型Xanthomonascampestris:pv.campestris(Pammel)Dowson,油菜黄单胞菌油菜致病变种,或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属细菌。

菌体杆状,大小0.7-3.0×0.4-0.5微米,极生单鞭毛,无芽孢,。

大白菜黑斑病症状及防治

大白菜黑斑病症状及防治

技术推广
通过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向农民推 广先进的防治技术,提高农民的防治水平。
探索新的防治方法和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微生物和生物农药进 行防治,如使用芽孢杆菌等微 生物菌剂,可有效降低病原菌
的繁殖和传播。
物理防治
利用太阳能消毒、土壤电消毒等物 理方法进行防治,可有效减少病原 菌的数量和传播。
详细描述
农业防治是一种通过改善农田环境来预防和控制植物 病害的方法。在大白菜黑斑病的防治中,农业防治措 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合理安排作物布局,避免与十 字花科蔬菜连作,选择远离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块种植 大白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 菌的传播;培育健康种苗,选择无病种子和抗病品种 ,培育壮苗以提高大白菜的抗病能力。这些措施可有 效降低大白菜黑斑病的发生和蔓延。

03
秋季
秋季是大白菜生长的主要季节,也是黑斑病发生的高峰期,此时应加强
田间管理,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施用,控制氮肥的用量,及时清除病叶
和残株,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加强科研和技术推广力度,提高农民的防治技术水平
加强科研
加强对大白菜黑斑病的病原菌鉴定、流行规 律、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为防治提供科 学依据。
案例三:生物防治的成功案例
• 总结词:生物防治在大白菜黑斑病的防治中具有环保、高效的优点,但生物防治的效果受环境条件和微生物种 类的限制较大,应用范围有限。
• 详细描述: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有益微生物来预防和治疗植物病害的方法。在大白菜黑斑病的防治中,常用的 生物防治措施包括使用微生物农药、强化植物免疫等。例如,使用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等微生物农药可有效 控制大白菜黑斑病的发生和蔓延。此外,通过强化植物免疫来提高大白菜的抗病能力也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 方法。生物防治具有环保、高效的优点,但生物防治的效果受环境条件和微生物种类的限制较大,应用范围有 限。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综合治理大白菜黑斑病。

白菜黑斑病危害症状及防治效果试验

白菜黑斑病危害症状及防治效果试验
2018 年 第 4 期
现代农村科技
试验研究
白菜黑斑病危害症状及防治效果试验
雷锋军 渊商洛市商州区特色产业发展中心 陕西 商洛 726000冤
摘要院 白菜黑斑病是白菜的重要病害袁 主要为害 叶片袁 亦为害叶柄尧 茎尧 花梗和种荚遥 采用不同方法 防治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遥
关键词院 白菜黑斑病曰 症状曰 防治效果 白菜黑斑病又称黑霉病,可为害多种十字花科蔬 菜,其中白菜、萝卜、甘蓝、花椰菜发病较重。白菜 受害可减产 20% ~ 25%,味变苦,品质变劣。为防此 病危害,笔者进行了白菜黑斑病危害症状及防治效果 试验,现总结如后。 1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叶柄、茎、花梗和种荚。 初在外叶上产生圆形、灰褐色或黑褐色病斑,病斑周 围有黄色晕圈,扩大后有的有同心轮纹。白菜上病斑 较小,甘蓝和花椰菜上较大。严重时,叶片变黄枯 干。叶柄和茎上的病斑为梭形,黑褐色。潮湿时,病 斑上产生黑色霉状物。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试验设置在商州区大赵峪办事处桃 园村白菜地。试验地面积 1 000 m2,砂质壤土,肥力 中等,为可灌溉的旱坪地,该地发生黑斑病危害较严 重。 2.2 试验方法 2.2.1 实行轮作防治试验。试验设 2 个处理组,试验 组实行 3 年以上轮作,在 3 年内不种十字花科蔬菜, 如白菜、萝卜、甘蓝等,并不与早熟白菜邻作。对照 (CK)3 年连作白菜,以单株为小区。 2.2.2 药剂拌种防治试验。设置 3 个处理组,2 个试 验组分别在播种前按种子重量 0.4%用 70%代森锰锌 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对照(CK) 未拌药剂,以单株为小区,出苗后调查防治效果。 2.2.3 化学药剂喷雾防治试验。试验设 4 个处理组, 发病初期,3 个试验组分别用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64%杀 毒矾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喷雾,对照(CK)用清水喷 雾。10 d 喷 1 次,连喷 2 次,喷时必须全面、周到、 细致,喷药 10 d 后调查防治效果。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行轮作防治效果。从表 1 可以看出,实行 3 年 以上轮作与对照(CK)连作 3 年对比,连作的发病株率 为 44%,而实行 3 年以上轮作后,其病株率为 5%, 比连作 3 年的发病率低 39%,防治效果明显。

白菜黑斑病研究进展

白菜黑斑病研究进展

2 份 。占绝大多数 , O 感病品种材料 1 份 , 2 高感 病品 种 1 。抗性材料 中有 2 份 份是多倍体 品种 , 体现 了 多倍体材料抗逆性 , 明利用染色体加倍 可能是抗 说 黑 斑病 育 种 的一种 有 效 途径 。 中抗 材 料 居 多 , 是 也 黑斑病较轻 的一个原因 ,所 以合 理进行 品种布局 ,
是 减轻 黑斑 病发 生 的一个 可 行方 法 。
Jsl i 等对 十字花科 蔬菜有致病 性 的链格 a ac a vh 孢 rN D A部分序列进行 了分析 比较 ,表明芸薹链格 孢、 甘蓝链格孢 、 卜 萝 链格孢等病原菌 IS 和 IS T 1 T2 区包 含 较 多 变异 , S I 1比 IS 更 大 的序 列 变异 , T T 2有
抗病亲本杂交的 F 仍表现抗病 , 两个感病亲本的 F 仍表现感病 , 一个抗病亲本和一个感病亲本杂交的 F 表现 中间偏 抗类型,F 的抗性 和中亲值差异显 著, 但未达到极显著水平 , 为部分显性 , 正反交差异 不显著呈现 核遗传 , 细胞质作用不显著 , 白菜苗 大 期 对黑 斑病 的抗 性 以加 性效 应 为主[ 7 1 。 杨广东等采用 2个抗病 品系和 2 感病 品系 个 作为试材 , 并配制杂交组合 , 采用真叶期人工接种 病菌鉴定 F、 C 和 B F、 B C 杂种抗性 的方法 ,研究 了大 白菜对黑斑病的抗性遗传规律[ 8 1 。结果表明, 大 白菜对黑斑病 的抗性为显性遗传并受单 个显性基
增甘 蓝 链 格 孢 ( . ase o )4 7 p的 片段 , a l Ab si cl 5 b r i a Ai p
张凤兰等采用 4× 4完全双列杂交对大 白菜苗
期 黑 斑 病 的抗 性 遗传 规 律 进行 了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两 个 抗病 亲本 和 两个 感 病 亲本 抗 性 差 异 显著 ; 两个

防治大白菜黑斑病

防治大白菜黑斑病

管理策略优化建议
农业防治
01
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合理轮作和施肥,加强田间管理,提高
大白菜的抗病能力。
物理防治
02
利用太阳能、灯光等物理方法诱杀害虫,减少害虫数量和危害

生物防治
03
保护和利用天敌,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量。
社会参与和政策支持呼吁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大白菜黑斑病的认识和防 治意识。
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避免连作;加强田间 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
原菌基数。
化学防治
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药剂,如代 森锰锌、百菌清等,每隔7-10天
喷洒一次,连续防治2-3次。
失败原因分取其他防治措 施,也难以有效控制病害。
农业防治不到位
田间管理不善,如排水不畅、施肥不当等,有利 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合理轮作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减少病原菌的 传播;合理施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 力。
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以减少病 原菌的积累和传播。
生物防治措施
使用生物农药
如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农药,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大白菜黑 斑病的作用。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在田间种植多种蔬菜,增加生物多样性,以减少病原菌的传 播。
病原菌
大白菜黑斑病的病原菌是芸苔链格孢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
防治大白菜黑斑病的重要性
产量损失
大白菜黑斑病的发生会导致叶片 枯黄、早衰,从而影响光合作用 和养分的积累,最终导致产量下
降。
品质下降
黑斑病病斑上的黑色霉状物会影响 大白菜的外观和品质,降低其商品 价值。
防治难度

白菜黑斑病的防治要点

白菜黑斑病的防治要点

白菜黑斑病的防治要点
白菜黑斑病[Alternariabrassicae(Berk.)Sacc.],各地普遍发生,近年发病有加重趋势。

[田间识别]叶片发病多从外叶开始,病斑圆形,褐或深褐色,4~6毫米大或更大,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周缘有时有黄色晕圈。

茎和叶柄上病斑纵条状,暗褐色,稍凹隐。

花梗和种荚上病斑褐色,形状大小不定。

潮湿时病斑上产生黑色霉状物。

发病严重时叶片病斑常汇合连片,造成叶片局部枯死或整叶干枯。

[发病原因]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及窖藏种菜上越冬,种子也可带菌。

病菌借风、雨传播,从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

发病适温13~15℃,高湿、多雨、多露易发病。

早播,肥水缺乏,管理粗放发病重。

[防治要点]①选用抗病品种,如小青口、新5号、郑白4号、津青9号。

②使用无病种子,带菌种子可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或用种子重量0.3%的50%扑海因拌种。

③适时晚播。

与非十字花科蔬菜实行二年以上轮作。

④增施粪肥,合理灌水,雨后及时排水。

⑤发病初期及时喷布75%百菌清500倍液,或64%杀毒矾500倍液,或50%扑海因1500倍液,或40%灭菌丹400倍液,或50%利得800倍液,或40%用得400倍液,或80%喷克600倍液。

- 1 -。

植物保护技术-白菜黑斑病

植物保护技术-白菜黑斑病

植物保护技术-白菜黑斑病【症状表现】大白菜黑斑病属系统性侵害的真菌性病害。

主要危害叶片,从大白菜苗期开始受害,以大白菜进入莲座中后期受害最重,从而影响大白菜后期包心及其品质。

一般在大白菜的中下部叶片受害最重,严重的植株心叶顶部也发生小病斑。

初发病时,在叶片上产生小黑点,以后逐渐扩大,形成黑褐色同心轮纹斑,有时中间穿孔或破裂。

湿度过大时,在病斑两面产生霉状物,发病叶片局部或整个叶片发黄,呈焦枯状。

【发病条件】黑斑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品种的抗病性和栽培管理等因素有关,其相互配合程度对病害流行起着决定性作用。

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在适宜温度17℃左右,连续阴雨或大雾的条件下,极易流行成灾。

不同品种抗病性不同,同一品种早播的发病重,晚播的发病轻。

凡大水漫灌,底肥不足的田块发病较重,播种前进行过种子处理的田块苗期很少发病,生长中后期受害也轻。

据田间观察,黑斑病在大白菜外叶发病最重,球叶次之,心叶最轻;叶龄大的底脚叶发病早而重。

叶片发病次序是由下向上,由外向内。

【防治方法】以农业防治为主,结合选用抗病品种,适期药剂保护,进行综合防治。

1、实行轮作,搞好田园清洁,黑斑病不仅危害大白菜,而且广泛危害十字花科蔬菜,连年种植十字花科作物的田块,黑斑病逐年加重。

因此应和豆科、瓜类、茄果类作物轮作种植,大白菜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减少田间病菌来源。

2、加强田间管理⑴及时间苗定苗:去弱留强,去小留大,最后选1株健壮苗定苗。

⑵配方施肥:按大白菜生长需要,依测土配方标准,按每亩生产1万千克产量计算,应在种植前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5000千克,磷肥50千克;在苗期、莲座期、包心期共追施纯氮16千克,五氧化二磷8千克,氧化钾18千克。

⑶合理灌水:苗期小水勤灌,莲座期适当控水,包心期大肥大水,但忌大水漫灌,以保持地面湿润为宜。

⑷适期晚播:我县大白菜的适宜播种期为立秋前1周左右,在不影响大白菜后期包心的前提下应适期晚播。

3、选用抗病品种。

探究大白菜黑斑病室内苗期抗性的鉴定方法

探究大白菜黑斑病室内苗期抗性的鉴定方法

探究大白菜黑斑病室内苗期抗性的鉴定方法大白菜黑斑病是由链格孢属真菌所致的一种常发性病害,病原菌包括芸薹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ae (Berk.) Sacc.),甘蓝链格孢(A. brassicicola)和萝卜链格孢(A. japonica)3个种,其中秋冬白菜黑斑病一般由芸薹链格孢引起,而春夏白菜黑斑病则主要由甘蓝链格孢引起,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病害,最早于1836年在甘蓝上发现,1934年开始有为害大白菜的记录[1]。

大白菜黑斑病主要通过种子传代形成异地扩散和蔓延,危害叶片和整株植物,全生育过程发病,严重影响白菜产量和质量,成为大白菜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尤其在美国、芬兰、加拿大、中国台湾发生较重[2,3]。

我国最早在1919年于广东省的甘蓝上发现,1937年江苏报道其为害大白菜。

20世纪70年代末,黑斑病在我国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上逐渐严重起来[4]。

大白菜黑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及种荚。

在真叶上,最初形成圆形退绿斑,病斑扩大后转为暗黑色。

全株叶片由外向内干枯,有明显较稀的同心轮纹,边缘有黄色晕环。

潮湿时病斑有一层黑霉。

近年来,随着春大白菜、早秋大白菜的发展,黑斑病病害问题日益突出,抗病育种是解决大白菜黑斑病经济而又有效的途径,而抗性鉴定则是抗病育种的基础[5]。

国内外对白菜黑斑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黑斑病的发生和危害、寄主植物的抗性、流行病学因素、病原物生物学特性和病原物毒素研究及综合防治等方面[6]。

对于白菜黑斑病,北京市植保所李明远[7]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1989年樊慕贞等[8]对河北省白菜黑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进行了研究。

而对白菜黑斑病鉴定方法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见,急需一种快速、简便而又精确的抗性鉴定方法,对我国大白菜种质资源进行筛选,以期建立简单、快速的品种选育流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供试黑斑病菌种(BHB)采自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科技中心试验基地。

菌种接种前用PDA碳源减半(马铃薯200 g,葡萄糖/蔗糖5 g,琼脂15 g,pH 7.0,去离子水1 000 mL) 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大白菜品种间小黑点病发生的比较研究

大白菜品种间小黑点病发生的比较研究

3.5 2.0 4.5 4.0 3.0 3.0
3l.l8 3l.54 39.52 45.24 5l.36 55.02
26.0 42.8 39.6 27.8 34.2 36.6
04 春 5 号
庆春
04 春 l2 号
四季王 阳春结球
表3
品种 新丰抗 70 新北京 5 号
秋季大白菜小黑点病发生情况调查
单叶最高发 病指数 平均单株发 病指数 平均单株发 病叶数
$ 在发病初期喷 58% 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400 倍液 或 64% 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300 倍液 或 72% 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 600 倍 7 天 1 次 连 续 2~3 次
大白菜品种间小黑点病发生的比较研究
高晓蓉 杨官品 杨晓云 石媛媛
近年来 大白菜向日本 ~ 韩国 ~ 德国 ~ 美国等国家 和地区的出口量增加 一批大白菜出口生产基地在 令人担忧的是 大白 严重影响大白菜生 山东潍坊 ~ 青岛等地相继建立 菜小黑点病发生也越来越严重 产和出口 中还会加重
复合肥 <N =P205=K20=15=15=15>20 kg ~ 尿素 15 kg 作底 肥[5] 栽培管理同常规 将大白菜小黑点病发生程度 分 12 级 用发病指数表示 见表1
272100 $ 电话 !13625372860
杨官品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杨晓云 $ 青岛农业科学院 石媛媛 $ 山东济宁农业学校园艺教研室 收稿日期 !2006-04-10
[R]. 日本广岛县立农业试验场报告 ,l982(45): 69~78
77/I7 症 16 研究 [R]. 日本富山县农业技术中心研究报告 ,l99l,
[4] 高艳明 7 孙权 7 李建设 . 氮肥施用量对大白菜硝酸盐累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著录格式%雷娟利(李必元(王五宏(等.大白菜叶柄黑点症细胞显微结构观察[J].浙江农业科学(2017( 5% (4):6%%-690( 694.D O I:10. 16178/j. issn. 0528-9017. 20170443半雇冰i f凌 2〇n年第58卷第4期大白菜叶柄黑点症细胞显微结构观察雷娟利,李必元,王五宏,岳智臣,陶鹏,赵彦婷,钟新民"(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摘要:通过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大白菜叶柄黑点症细胞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研究。

光学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大白菜叶柄上的黑点少则由2 ~3个细胞、多则由20 ~30个细胞组成;电子显微镜观测发现,发生黑点症的细胞细胞壁扭曲变形、叶泡和线粒体等细胞器降解破坏、多泡体形成、细胞核形状发生改变、质壁分离等典型的植物细胞程序化死亡的基本特征,由此推测,大白菜叶柄黑点症是大白菜在受到过量氮肥等逆境条件下发生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结果。

关键词:大白菜;叶柄黑点症;显微结构;细胞壁;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中图分类号:S436. 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528-9017(2017)04-0688-03大白菜起源于中国,营养较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及大量的膳食纤维),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历代劳动人民长期培育出来的中国特产蔬菜。

大白菜叶柄黑点症严重影响大白菜的品质,降低商品价值,给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造成巨大损失。

大白菜叶柄黑点症是指大白菜结球叶叶柄表面发生的小黑点样病变,这种小黑点样病变可发生于叶柄内外侧,尤其以内侧表面更为严重,有时也可发生在叶脉处的内外侧表面。

病斑主要集中在表皮层细胞,少有的也发生在叶肉细胞。

病斑大小多为1 ~2mm,有的病斑则需放大镜才可见。

病斑发展到后期,可使叶柄发生褐变及表皮开裂以至腐烂。

除生长过程外,大白菜叶柄黑点症在贮藏过程中还会加重,甚至在收获时没有病征的大白菜在贮运中也能发生。

另外,反季节栽培的大白菜,叶柄黑点症发生更严重。

杨晓云等[1>]根据其表现特征及英文名称称之为“大白菜小黑点病”或“大白菜芝麻状斑点病”。

引起大白菜叶柄黑点症发生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已有研究表明,大白菜叶柄黑点症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为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过量施用=肥是引起此症的重要因素[3]。

本课题组研究发现,有机肥也可影响大白菜叶柄黑点症的发生[4]。

到目前为止,未见有关对大白菜叶柄黑点症开展过细胞显微结构观察研究的相关报道。

本文对大白菜叶柄黑点症细胞进行了光学和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研究,从细胞水平对大白菜叶柄黑点症发生的机理进行了探讨,为大白菜叶柄黑点症的发生机制研究及抗性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试验材料为浙江省农科院杨渡基地大白菜甘蓝课题组的大白菜材料,取自2013春至2015年春,对其进行叶柄黑点症观察、拍照,并取样用于光学及电子显微镜观察。

1.2 光学显微镜样品制备与观察从田间取回的样品,用自来水清洗,用吸水纸吸干净水分,取有黑点症状的部分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拍照。

1.3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与观察将从田间取回的样品用自来水清洗,用吸水纸吸干净水分,包含黑点取0. 1 cm X 0. 5 c m叶样,迅速投人5h的戊二醛(0.1 m ol.L—1PBS,pH值7.0配制)内固定,抽气直到材料下沉为止,于4 p冰箱中固定24 h,用0. 1 mol •L—1PB S冲洗,而后用1%饿酸溶液固定4 h,再经双重蒸馏水冲洗,乙醇系列脱水,Ep〇n812环氧树脂包埋,徕卡收稿日期:2017-01-18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 Y14C150003);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园艺作物育种技术创新团队”项目(2013T D05)作者简介:雷娟利(1971 —),副研究员,博士,从事白菜抗病育种研究工作,E-m a il:j Uan lil@126.c c m。

通信作者:钟新民,研究员,E-m a il:zxm lly@h o tm a il.c o m 。

雷娟利,等%大白菜叶柄黑点症细胞显微结构观察公司UC6型超薄切片机切片,经醋酸双氧轴和柠檬酸铅染色,于日立公司H-7650型透射电镜下观察、拍照。

'结果与分析2. 1大白菜叶柄黑点症田间各种症状大白菜叶柄黑点症的典型症状是叶柄表面出现黑褐色的小点,黑点大小以1〜2 55较常见(图1中A),也有的黑点大小仅为0. 1〜0.5 mm,在叶柄表面呈又密又小淡黑色的一片(图1中B)。

黑点症状一般发生在叶柄内表面,也经常发生在叶柄的外表面或叶脉处(图1中C)。

黑点大多都发生在叶柄的表皮细胞,也有的发生在叶肉细胞(图1中D),在大白菜生长后期,叶柄黑点症常表现为叶柄发生褐变(图1中E)、叶柄表皮开裂(图1中F),甚至腐烂(图1中G)。

总之,叶柄黑点症的症状有多种表现形式,因品种、环境因素及生育期的不同而异。

A为典型症状,B为在叶柄表面呈又密又小淡黑色的一片,C为黑点症状发生在叶柄的外表面或叶脉处,D为黑点大多都发生在叶肉细胞,E、F、G分别为大白菜生长后期叶柄黑点症发生褐变、叶柄表皮开裂、腐烂图1大白菜叶柄黑点症田间各种症状表现2.2 大白菜叶柄黑点症细胞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图2看出,对大白菜叶柄黑点症发病叶柄上的小黑点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知,1〜2 mm黑点通常发病细胞由几十个细胞组成,整个细胞壁都有黑色物质沉积,细胞内也呈淡黑褐色,大液泡已遭破坏(图2中A)。

黑点又密又小的发病细胞仅为几个,黑色物质仅局限在边角处,大液泡尚可见(图2中B)。

对叶肉细胞发病的黑点进行观察可知,表皮细胞大液泡清晰可见,黑色物质在表皮下(图2中C)。

A为大液泡已遭破坏,B为大液泡尚可见,C为黑色物质在表皮下 图2 大白菜叶柄黑点症细胞光学显微镜观测结果2.3 大白菜叶柄黑点症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如图3中A〜C为正常的大白菜叶柄表皮细胞,可看到细胞丰满,大液泡几乎充满整个细胞,细胞器被挤到细胞壁附近薄薄的一层。

放大可见细胞器完整,边界清晰。

图3中D〜L为发生黑点症的细胞。

从图3中D可见,发病细胞细胞壁扭曲变形,细胞角质层明显增厚,扭曲变形处有黑色物质,放大后由图3 (E〜F)可见,有的细胞器外2017年第58卷第4期A~C为正常的大白菜叶柄表皮细胞,D为发病细胞,E~F有的细胞器外形已不可见,有的细胞器膜上则布满小黑点,G为正在 发病的细胞器,H为开始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J~K为细胞膜上形成的一个嵴状结构,L是一变形细胞核图 3 大白菜叶柄黑点症细胞电子显微镜观测结果形已不可见,有的细胞器膜上则布满小黑点。

结果一个基本正常的细胞器,然后其他细胞器的膜上开表明,黑点症的细胞壁发生严重扭曲变形,内部细始出现黑色物质,黑色物质越来越多,细胞形状逐胞器遭到严重破坏,细胞已死亡。

渐消失。

可见液泡膜和细胞膜上也有黑色物质沉图3中G显示的是正在发病的细胞器,可见(下转第694页)文献著录格式:王伟(张玉(朱作艺(等.西双版纳野生蜂蜜营养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C.浙江农业科学('$1、(%(4):691>94. DOI:10. 16178/j.issn.0528-9017. 20170444和^糸冰蚪考2〇17年第58卷第4期西双版纳野生蜂蜜营养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王伟1!2,张玉“,朱作艺\李雪\王君红\白丽萍\周莉\袁玉伟1(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2.武义中正食品检测有限公司,浙江金华321200)摘要:以西双版纳深山野生旧巢和新巢蜂蜜为材料,比较二者的酸度、还原糖、淀粉酶值、黄酮、维生素A等营养成分,并研究这2种野生蜂蜜对1,1-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同时比较了它们的总抗氧化能力。

试验表明,这2种野生蜂蜜均有显著的抗氧化性。

关键词#野生蜂蜜-营养成分-抗氧化-自由基中图分类号:S896. 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528-9017(2017)04-0691-04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花蜜腺的花蜜或花外蜜腺的分泌液,混合蜜蜂酶液,经过充分酿造,贮藏在蜂巢内的甜味物质,主要是糖的过饱和水溶液,总糖量占蜂蜜的75%以上,水分含量为16%~25%,蛋白质含量平均为0.6%,并含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有机酸和数种微量元素及酶类[1]。

蜂蜜不仅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的保健食品,而且还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解毒、抗菌、消炎、滋润、防腐、保护创面、促进细胞再生等[2]。

同时它还具有补中、润燥、止痛及抑菌的作用[3]。

以往人们将蜂蜜的药用功能和保健功能归因于蜂蜜的抑菌性,然而随着对蜂蜜研究的不断深人,发现蜂蜜的营养物质和它的抗氧化能力才是主要原因。

抗氧化物质可以保护生物体免受自由基攻击,可预防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4]。

自由基生物学研究认为,许多疾病与自由基导致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脂质以及DN A氧 化损伤有关,尤其是活性氧,如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等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密切相关[5-]。

《名医别录》书中记载的“石蜜”实际上就是巢居在山石的中华蜂生产的野生蜂蜜。

书中称“石蜜,生武都山谷、河源山谷及诸山石中。

色白如膏者良”。

可见先民们使用蜂蜜做药材最先用的就是野生蜂蜜,并广泛用于治疗口腔溃瘍、烧伤、咳嗽久治不愈等疾病,足见野生蜂蜜的药用价值。

本文以源自西双版纳的纯野生蜂蜜为原料,分析其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为进一步了解野生蜂蜜的功效特点提供基础数据。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以西双版纳深山野生蜂蜜为研究对象,芦丁化学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10-HAD 标准品、维生素A标准品、次甲基蓝指示剂等实验所用试剂无特别说明均为分析纯。

总抗氧化能力(T-AOC)测定试剂盒、羟基自由基测定试剂盒、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Lambda-20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美国Pekm-Elmer公司),I KARV10旋转蒸发仪(德国IK A公司),KQ-50B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SartoriusBS-210S电子天平(德国Sartorius 公司),Dionex UltiMate 3000 加压毛细管色谱仪(美国Dionex公司),kjeltec2300 Analgze U nit自动定氮仪(北京Foss公司)。

1.2营养成分测定水分、还原糖、酸度测定按照SN/T 0852—收稿日期%2017-01-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101390, 31401495)-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3C200015,LY15C200010)-浙江省农业厅蜂产品一品一策项目作者简介:王伟(1979—),男,内蒙古赤峰人,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农产品营养与健康,E-mail:wangwei5228345 @126. c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