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一物理试卷及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末联考高中一年物理科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开普勒发现万有引力定律B.爱因斯坦提出:在一切惯性参照物中,测量到的真空中的光速c都一样C.牛顿利用扭秤实验,首先测出引力常量,为人类实现飞天梦想奠定了基础D.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物理学已不再适用2.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B.质点作曲线运动,速度的大小一定是时刻在变化C.作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D.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作直线运动3.如图所示,质量、初速度大小都相同的A、B、C三个小球,在同一水平面上,A球竖直上抛,B球以倾斜角θ斜向上抛,空气阻力不计,C球沿倾角为θ的足够长光滑斜面上滑,它们上升的最大高度分别为h A、h B、h C,则()A.h A=h B=h CB.h A=h B<h CC.h A=h B>h CD.h A=h C>h B4. 质量为m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阻力f保持不变。
当汽车的速度为v、加速度为a时,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为()A.fv B.mav C.(ma+f)v D.(ma-f)v5. 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不动的人造卫星。
关于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B .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的值C .它的轨道根据需要可以是圆轨道,也可能是椭圆轨道D .不同的同步卫星加速度大小也不相同6. 当汽车行驶在凸形桥时,为使通过桥顶时减小汽车对桥的压力,司机应( )A .以尽可能小的速度通过桥顶B .增大速度通过桥顶C .使通过桥顶的向心加速度尽可能小D .和通过桥顶的速度无关7.若取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8km/s ,某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18倍,半径是地球的2倍,这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A .16km/sB .24km/sC .32km/sD .72km/s8. 如图所示为圆锥摆示意图,用长为L 的细绳一端固定,另一端系着一个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则小球的角速度大小为 ( )A .g L sin θ B .g L cos θ C .g L tan θ D .g L cot θ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物理】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协作校联考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协作校联考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共48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的,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4分)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哈雷彗星公转时,哈雷彗星不可看作质点B.花样滑冰运动员正在表演冰上舞蹈动作,此时该运动员可看作质点C.因为子弹的质量、体积都很小,所以在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所需的时间时,可把子弹看作质点D.用GPS定位系统确定正在南极冰盖考察的某科考队员位置时,该队员可看作质点考点:质点的认识.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解答:解:A、研究哈雷彗星公转时,哈雷彗星的形状和大小能忽略,彗星可以看成质点.故A错误.B、花样滑冰运动员正在表演冰上舞蹈动作,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运动员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C、在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所需的时间时,子弹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子弹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D、用GPS定位系统确定正在南极冰盖考察的某科考队员位置时,队员的形状和大小能忽略,队员能看成质点.故D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2.(4分)轿车的加速度大小是衡量轿车加速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近来,一些高级轿车的设计师在关注轿车加速度的同时,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加速度的变化率”,用“加速度的变化率”这一新的概念来描述轿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下列四个单位中,适合做加速度的变化率单位的是()A.m/s B.m/s2C.m/s3D.m/s4考点:加速度.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新物理量表示的是加速度变化的快慢,根据定义式的特点可以知道物理量的单位.解答:解:新物理量表示的是加速度变化的快慢,所以新物理量应该等于加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而加速度的单位是m/s2,所以新物理量的单位应该是m/s3,故C正确.故选:C.点评: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以理解表示加速度变化的快慢的新物理量的单位.3.(4分)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它在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A.1:2:3 B.1:3:5 C.1:4:9 D.1:(﹣1):(﹣)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①只在重力作用下②从静止开始.只在重力作用下保证了物体的加速度为g;从静止开始保证了物体初速度等于零.所以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解答:解:根据v=gt可知它在第1秒末、第2秒末、第3秒末的速度之比为1:2:3;而平均速度v=所以它在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3:5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规律,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符合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一切推论.4.(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同一物体所受到的力越大,它的速度越大B.以卵击石,鸡蛋“粉身碎骨”,但石头却“安然无恙”是因为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而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C.吊扇工作时向下压迫空气,空气对吊扇产生竖直向上的托力,减轻了吊杆对电扇的拉力D.两个小球A和B,中间用弹簧连接,并用细线悬于天花板上,则弹簧对A的力和弹簧对B的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考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力的概念及其矢量性;牛顿第三定律.专题:定性思想.分析: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刚好相反;力是改变速度的原因,不是维持速度的原因.解答:解:A、力是改变速度的原因,不是维持速度的原因,故A错误;B、以卵击石,子弹与石头间的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共线,但鸡蛋“粉身碎骨”,但石头却“安然无恙”是因为石头的硬度大,故B错误;C、吊扇工作时向下压迫空气,空气对吊扇产生竖直向上的托力,减轻了吊杆对电扇的拉力;直升飞机的工作原理与此类似;故C正确;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发生于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间,而弹簧对A的力和弹簧对B的力涉及三个物体,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明确力的定义、力的相互性特点、相互作用力关系、力的作用效果,要多与实际问题联系,基础题.5.(4分)如图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用手托住,让它们静止靠在墙边,然后释放,它们同时沿竖直墙面下滑,已知m A>m B,则物体B()A.只受一个重力B.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个C.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各一个D.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个,弹力两个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先对整体结合运动情况受力分析,得到只受重力,加速度为g,即做自由落体运动,然后对B结合运动情况受力分析,得到受力情况.解答:解:A、B整体同时沿竖直墙面下滑,受到总重力,墙壁对其没有支持力,如果有,将会向右加速运动,因为没有弹力,故也不受墙壁的摩擦力,即只受重力,做自由落体运动;由于整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A、B间无弹力,再对物体B受力分析,只受重力;故选:A.点评:本题关键先对整体受力分析,得到整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A 与B间无弹力,最后再对B受力分析,得到其只受重力.6.(4分)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点、同时沿平直公路出发的s﹣t图象,从图象中可知()A.t1时刻,两车速度方向相同B.t1时刻,两车速度大小相等C.在t1时间内,两车的路程相等D.在t1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位移﹣时间图象纵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纵坐标的变化量等于物体的位移,两图象的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根据这些知识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t1时刻,甲车的速度沿负方向,乙的速度沿正方向,故两车速度方向相反.故A错误.B、由图看出乙图线的斜率较大,所以乙车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B错误.C、在t1时间内,两车的位移相等,由于甲车先沿正向运动后沿负向运动,所以甲车的路程大,故C错误.D、在t1时间内,两车通过的位移相等,所用时间相等,则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对位移图象的物理意义的理解,关键抓住纵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纵坐标的变化量等于物体的位移,斜率等于速度,就能分析两车的运动情况.7.(4分)姚明成为了NBA的一流中锋,给中国人争得了更多的荣誉,让更多的中国人热爱上篮球这项运动.姚明某次跳起过程可分为下蹲、蹬地、离地上升和下落四个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蹬地和离地上升两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设蹬地的力为恒力)()A.两个过程中姚明都处于超重状态B.两个过程中姚明都处于失重状态C.前过程为超重,后过程为完全失重D.前过程为超重,后过程不超重也不失重考点:超重和失重.分析:当人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人处于超重状态,此时有向上的加速度;当人对接触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人处于失重状态,此时有向下的加速度;如果没有压力了,那么就是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此时向下加速度的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解答:解:姚明在蹬地的过程中,对地面的压力大于重力,从而使人产生向上的合力,所以此时,人处于超重状态;当离开地面后,人对地面就没有作用力了,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此时有向下的加速度,加速度的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所以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超重失重现象的理解,人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人的重力并没变,只是对地面的压力变了.8.(4分)在一种叫“蹦极跳”的运动中,质量为m的运动者身系一根长为L、弹性优良的轻质柔软的橡皮绳,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1.5L时到达最低点.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弹性绳从原长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对于运动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速度一直减小,直到为零D.加速度一直增大,最后达到某一值考点: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在弹性绳从原长达最低点的过程中,开始阶段,游戏者的重力大于橡皮绳的拉力,游戏者做加速运动,后来橡皮绳的拉力大于游戏者的重力,游戏者做减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加速度变化情况是.解答:解:设游戏者的质量为m,加速度大小为a,橡皮绳的拉力大小为F.开始阶段,游戏者的重力大于橡皮绳的拉力,游戏者合力向下,速度向下,做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橡皮绳的弹力F逐渐增大,a逐渐减小,当橡皮绳的拉力大于游戏者的重力时,游戏者合力向上,速度向下,做减速运动,又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橡皮绳的弹力F继续增大,a增大.即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选B点评:本题中橡皮绳类似于弹簧,分析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情况,关键是分析游戏者的受力情况,确定合力的变化情况.9.(4分)物块A放置在与水平地面成37°角倾斜的木板上时,刚好可以沿斜面匀速下滑;若该木板与水平地面成53°角倾斜,取g取l0m/s2,则物块A沿此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sin37°=0.6,cos37°=0.8,sin53°=0.8,cos37°=0.6)A.0 B.8 m/s2C.3.5m/s2D.12.5m/s2考点: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物块沿斜面匀速下滑,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出动摩擦因数的大小,若该木板与水平地面成53°角倾斜,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块下滑的加速度.解答:解:以物体为研究的对象,物块沿斜面匀速下滑时,摩擦力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即:mgsin37°=μmgco s37°,解得μ=tan37°=0.75,若该木板与水平地面成53°角倾斜,则物块的加速度a==gsin53°﹣μgcos53°=8﹣0.75×6m/s2=3.5m/s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共点力平衡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运用,关键抓住动摩擦因数不变,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10.(4分)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传动速度为v,在其左端无初速释放一小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不可能是()A.B.C.D.考点: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物块无初速滑上传送带,有可能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可能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出木块运行的时间.解答:解:木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木块可能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L=得 t=,故C正确.木块也可能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右端时速度恰好达到v,L=,解得t=,故D 正确.木块也可能先做匀加速,速度达到传送带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运动的时间,匀速运动的时间t=,则运动的总时间t=,故B正确.本题选不可能,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物块的运动情况,考虑到木块运动的各种可能性,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综合求解.11.(4分)质量为5kg的木箱以大小为2m/s2的加速度水平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在箱内有一轻弹簧,其一端被固定在箱子的右侧壁,另一端拴接一个质量为3kg的滑块,木箱与滑块相对静止,如图所示.若不计滑块与木箱之间的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弹簧被压缩,弹簧的弹力大小为10NB.弹簧被压缩,弹簧的弹力大小为6NC.弹簧被拉伸,弹簧的弹力大小为10ND.弹簧被拉伸,弹簧的弹力大小为6N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胡克定律.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木箱和滑块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弹簧的弹力大小.解答:解:木箱的加速度方向向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弹簧的弹力F=ma=3×2N=6N.方向水平向左,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簧的弹力大小为6N.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木箱与滑块具有相同的加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12.(4分)如图所示为一光滑竖直圆槽,AP、BP、CP为通过最低点P与水平面分别成30°、45°、60°角的三个光滑斜面,与圆相交于A、B、C点.若一物体由静止分别从A、B、C滑至P点所需的时间为t1,t2,t3,则()A.t1<t2<t3B.t1>t2>t3C.t1=t2<t3D.t1=t2=t3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设任一斜面的倾角为θ,圆槽直径为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加速度与θ的关系,由运动学求出时间与θ和d的关系,由数学知识分析时间关系.解答:解:设任一斜面的倾角为θ,圆槽直径为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a=gsinθ,斜面的长度为x=dsinθ,则有:x=at2得:t===可见,物体下滑时间与斜面的倾角无关.则有:t1=t2=t3.故选:D.点评:本题的解题技巧是用相同的量表示物体运动和加速度和位移,再求出时间,分析时间关系.二.实验题(18分)13.(5分)(1)在做“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若由于F1的误差使F1与F2的合力F 方向略向左偏,如图所示,但F大小等于F′,引起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F1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大,F1的方向与F2的夹角比真实值偏大.(填“偏大”或“偏小”)(2)在做“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B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的位置允许变动B.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应取90°,以便于计算合力的大小.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专题:实验题.分析: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而合力与分力是等效的,要求两次拉橡皮筋要到同一位置,在实验中使用一根弹簧秤拉细线与两根弹簧秤拉细线的作用效果要相同(即橡皮条拉到同一位置),而细线的作用是画出力的方向,弹簧秤能测出力的大小.因此细线的长度没有限制,弹簧秤的示数也没有要求,两细线的夹角不要太小也不要太大.解答:解:(1)根据F2和F′为平行四边形的邻边和对角线,作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根据图象知,F1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大,F1的方向使它与F2的夹角比真实值偏大.(2)A、要保证两个弹簧称的拉力与一个弹簧称的拉力效果相同,橡皮条要沿相同方向伸长量相同,则O点的位置应固定,故A错误;B、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故B正确;。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4_2015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福建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由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2.(4分)互成角度的两个大小一定的共点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有关它们的合力和分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力一定大于较小的分力而小于较大的分力B.合力随分力间的夹角增大而增大C.合力一定大于任意一个分力D.合力可能小于较小的分力,也可能大于较大的分力3.(4分)如图所示是一物体的位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则该物体在0~6s内的位移是()A.0 B.2 m C.4 m D.12 m4.(4分)以下各图中,各接触面均光滑,其中正确画出静止的物体M在各接触面受到的弹力的是()A.B.C.D.5.(4分)某质点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m/s,关于此质点的速度和位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2s末的速度为1m/sB.在任意1s内,末速度等于初速度的0.5倍C.任意1s内的位移是前1s内位移的0.5倍D.任意1s内的位移比前1s内的位移增加了0.5m6.(4分)物体甲的质量是物体乙的3倍,甲和乙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甲落地的速度是乙的3倍,下列的正确叙述的是()A.未落地前,在空中运动时,甲的加速度是乙的3倍B.未落地前,在空中下落的任何时刻,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C.甲落地用的时间是乙的3倍D.甲下落的高度是乙的3倍7.(4分)如图所示,重力G=30N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μ=0.1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方向水平向右的力F=10N的作用,则此时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A.3N,水平向左B.3N,水平向右C.10N,水平向左D.8N,水平向右8.(4分)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前6s内的平均速度比前3s内的平均速度大6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A.4 m/s B.3 m/s C.2 m/s D.1m/s9.(4分)由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计时,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s、2s、3s,则这三段位移之比是()A.1:4:9 B.1:8:27 C.1:2:3 D.1:3:510.(4分)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运动的速度υ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加速度的大小比乙的小B.t1时刻后,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方向相反C.在0~t1时间内,甲、乙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增大D.t1时刻,甲、乙相遇二、实验题(2小题,共15分)11.(9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并且每五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中间4个点未画出),已知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为s1=0.96cm,s2=2.87cm,s3=4.81cm,s4=6.72cm,s5=8.64cm,s6=10.56cm,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1)计算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m/s2(2)打第4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 v=m/s;(3)请你依据本实验推断第6计数点和第7计数点之间的距离是 cm.12.(6分)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每只钩码的质量是 50g.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6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长度,下表为实验数据:(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9.8m/s2)砝码质量m (g)0 50 100 150 200 250 300弹簧总长l (cm)16.0 24.1 32.1 40.1 48.0 56.0 64.0(1)试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在图2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所受弹力大小F跟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图象.(2)利用图象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k=N/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4小题,共4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目,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0分)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为2.0m/s,它在第5s内通过了11m,则它的加速度是多少?它在第5s末的速度是多少?14.(10分)如图所示,在国庆阅兵式中,某直升机在地面上空某高度A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待命,接到上级命令,要求该机10时56分40秒由静止状态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B段加速后,进入BC段的匀速受阅区,11时准时通过C位置,已知s AB=5km,s BC=1Okm.问:(1)直升机在BC段的速度大小是多少?(2)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15.(12分)如图所示,小孩坐在雪橇上,小孩和雪橇的总质量为m=46kg,大人用与水平方向夹角θ=37°斜向上的拉力 F拉小孩和雪橇,使小孩和雪橇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F=100N,g=10m/s,sin37°=0.6,cos37°=0.8.求:(1)请画出小孩和雪橇的受力示意图;(2)地面对小孩和雪橇的支持力大小;(3)小孩和雪橇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16.(13分)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ab原长l0=40cm,弹簧的劲度系数k=250N/m,b端与置于固定斜面上重 G=30N的物体相连,斜面顶角θ=30°.用手拉弹簧a端,使弹簧与斜面平行,当弹簧长度l=45cm时,物体静止在斜面上,g=10m/s2,sin30°=0.5,cos30°=.求:(1)弹簧的弹力大小;(2)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3)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四、附加题(本题10分,基本答对才能得分.只有必做部分能得80分以上的,本题才能加入总分,总分最多加到100分.)17.直角劈形木块(截面如图)顶角C为37°,质量 M=2kg,用外力顶靠在竖直墙上,已知木块与墙之间最大静摩擦力和木块对墙的压力成正比,即f m=kF N,比例系数k=0.5,则垂直作用于BC边的外力F应取何值木块保持静止.(g=10m/s2,sin37°=0.6,cos37°=0.8)福建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由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考点:滑动摩擦力;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弹力是物体间发生弹性形变后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物体的重心除与质量分布有关外,还与形状有关;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解答:解:A、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故A错误;B、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决定了物体的重心,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故B正确;C、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则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故C错误;D、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不能单独存在,故D错误.故选:B.点评:考查力的基本知识,知道弹力、重心、摩擦力的方向的分析方法.注意摩擦力要分清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2.(4分)互成角度的两个大小一定的共点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有关它们的合力和分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力一定大于较小的分力而小于较大的分力B.合力随分力间的夹角增大而增大C.合力一定大于任意一个分力D.合力可能小于较小的分力,也可能大于较大的分力考点: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二个力的合力大小公式F=及力的合成三角形定则.解答:解:A、当两个分力的方向相同时,合力大于大的分力,故A错误;B、当夹角θ<180°时,由公式F=可知随着θ增大而减小,故B错误;C、当两个分力的方向相同时,合力大于大的分力;当两个分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合力为零,合力大小小于小的分力,故C错误;D、由力的合成三角形定则知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构成一个矢量三角形,合力不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故D正确;故选D.点评:对于合力与分力大小关系的各种情况应对应数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来理解,合力随两个分力夹角θ的变化关系可根据合力大小公式F=来判断.3.(4分)如图所示是一物体的位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则该物体在0~6s内的位移是()A.0 B.2 m C.4 m D.12 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位移﹣时间图象表示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上的任意一点表示该时刻的位置,s的变化量表示位移.解答:解:该物体在0~6s内的位移是△s=s2﹣s1=0﹣0=0故选:A.点评:理解位移﹣时间图象时,要抓住点和斜率的物理意义,掌握斜率表示速度是关键.4.(4分)以下各图中,各接触面均光滑,其中正确画出静止的物体M在各接触面受到的弹力的是()A.B.C.D.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分析:因该题是分析图中所画的弹力是否正确,所以应先分别分析与个图中和物体相接触的物体有哪些,再分析这些接触的地方是否满足弹力产生的条件,再结合弹力方向的判断,即可判断各图中所画的弹力是否正确.继而可得知各选项的正误.解答:解:A、图中的物体M只与水平面由相互挤压的效果,与倾斜的面没有相互挤压,所以只受到地面的弹力作用,选项A正确.B、图中的物体M的两端分别与地面和细绳相接处,用于重力与地面间有相互的挤压作用,受到竖直向上的弹力,与细绳是拉紧了细绳,所以会受到绳子的拉力作用,方向沿绳子收缩的方向,不是沿杆的方向,选项B错误C、与M相接触的地方有两处,M的下端与半圆形凹槽又相互挤压的效果,受到指向圆心的弹力F1作用,在半圆凹槽的上端,与M也有相互挤压的效果,所以M受到弹力F2的作用,方向垂直于细杆向上,不是指向圆心.选项C错误D、与球相接触的物体有两个,分别是细绳和斜面,由于重力会拉紧细绳,所以会受到沿绳向上的弹力作用;假设球与斜面间有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弹力作用,球在水平方向上合力不为零,不会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球不会受到斜面的弹力,选项D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该题,首先要注意是判断画出受到的弹力,并不是受到的全部的力;其次是不要漏掉弹力,要分析有哪些接触面,这些接触面上是否符合弹力的产生的条件,再者是要注意弹力的方向的判断,所有弹力的方向的判断都可以这样来判断,“弹力的方向与产生这个弹力的形变的方向相反”,对于支持力和压力可简单的描述为“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压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对AD两个图,可以利用是否存在相互挤压来判断弹力是否存在;也可用假设法,先假设弹力存在,再分析物体是否还会处于平衡状态,后者比较好理解,是解决此类问题常用的方法.5.(4分)某质点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m/s,关于此质点的速度和位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2s末的速度为1m/sB.在任意1s内,末速度等于初速度的0.5倍C.任意1s内的位移是前1s内位移的0.5倍D.任意1s内的位移比前1s内的位移增加了0.5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加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量,加速度反应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解答:解:A、根据速度时间关系v=v0+at可知,因不知道初速度,故不能确定2s末的速度大小,故A错误;B、加速度为0.5m/s2说明单位时间1s内物体的速度变化0.5m/s,而不是速度变为原来的0.5倍,故B错误;CD、根据△x=aT2知任意1s内的位移比前1s内位移大0.5m,而不是前1s内位移的0.5倍,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关系,同时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x=aT2是正确解题的关键.6.(4分)物体甲的质量是物体乙的3倍,甲和乙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甲落地的速度是乙的3倍,下列的正确叙述的是()A.未落地前,在空中运动时,甲的加速度是乙的3倍B.未落地前,在空中下落的任何时刻,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C.甲落地用的时间是乙的3倍D.甲下落的高度是乙的3倍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任何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加速度均相同,故运动过程也相同;落地速度与下落时间有关.解答:解:A、甲乙两物体都做自由落体运动,故下落的加速度都为g,故A错误;B、因为不知道甲乙下落的时刻关系,故B错误;C、由v=gt可知,甲落地用的时间是乙的3倍,故C正确;D、由v2=2gh可知,下落的高度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故甲乙高度之比为9:1,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要注意自由落体运动与物体的质量无关;下落时间与高度有关.7.(4分)如图所示,重力G=30N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μ=0.1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方向水平向右的力F=10N的作用,则此时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A.3N,水平向左B.3N,水平向右C.10N,水平向左D.8N,水平向右考点:滑动摩擦力.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先确定二力的方向,然后根据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进行计算,即同方向二力的合力等于二力之和,合力方向与二力的方向相同.解答:解:物体向左运动,因此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右,且大小为:f=μG=0.1×30=3N,故选:B.点评:本题不能简单认为摩擦力方向与水平力F的方向相反,是水平向左.熟练掌握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及应用,重点是能判断出二力的方向和大小,本类题型比较简单.8.(4分)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前6s内的平均速度比前3s内的平均速度大6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A.4 m/s B.3 m/s C.2 m/s D.1m/s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两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之差,结合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出质点的加速度.解答:解: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知前6s内的中间时刻瞬时速度比前3s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大6m/s,两个中间时刻相差△t=1.5s,则加速度为:a=,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9.(4分)由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计时,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s、2s、3s,则这三段位移之比是()A.1:4:9 B.1:8:27 C.1:2:3 D.1:3:5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分别求出1s内、3s内、6s内的位移之比,从而求出时间为1s、2s、3s内的位移之比.解答: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1s内、3s内、6s内的位移之比为1:9:36,则连续经历1s、2s、3s内的位移之比为1:8:27.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并能灵活运用.10.(4分)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运动的速度υ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加速度的大小比乙的小B.t1时刻后,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方向相反C.在0~t1时间内,甲、乙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增大D.t1时刻,甲、乙相遇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在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根据速度关系可判断两车间距离的变化情况.解答:解:A、甲物体的斜率大于乙物体,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故A错误;B、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则知两个物体的速度方向一直相同,均沿正向,故B错误.C、在0~t1时间内,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两者又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运动,甲在乙的前方,所以甲、乙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增大,故C正确.D、t1时刻后,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两者间的距离减小,所以t1时刻,甲、乙相距最远,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抓住速度图象两个方面的物理意义进行分析:一是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二是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二、实验题(2小题,共15分)11.(9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并且每五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中间4个点未画出),已知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为s1=0.96cm,s2=2.87cm,s3=4.81cm,s4=6.72cm,s5=8.64cm,s6=10.56cm,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1)计算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1.92m/s2(2)打第4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 v=0.768m/s;(3)请你依据本实验推断第6计数点和第7计数点之间的距离是12.48 cm.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专题: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在匀变速直线匀速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大小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可以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大小;利用逐差法可以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解答: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s4﹣s1=3a1T2s5﹣s2=3a2T2s6﹣s3=3a3T2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a=(a1+a2+a3)==1.92m/s2,(2)在匀变速直线匀速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大小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故有:v4==0.768m/s根据s7﹣s6=aT2解得:s7=12.48cm故答案为:(1)1.92(2)0.768(3)12.48;点评:对于纸带问题的处理,我们要熟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一些规律,提高应用基本规律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12.(6分)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每只钩码的质量是 50g.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6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长度,下表为实验数据:(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9.8m/s2)砝码质量m (g)0 50 100 150 200 250 300弹簧总长l (cm)16.0 24.1 32.1 40.1 48.0 56.0 64.0 (1)试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在图2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所受弹力大小F跟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图象.(2)利用图象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k=6.18N/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考点: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专题:实验题.分析:(1)根据所给数据,利用描点法即可画出图象.(2)根据胡克定律可知,图象的斜率大小等于劲度系数大小.解答:解:(1)根据重力加速度g=9.8m/s2,从而将不同砝码的质量,换算成重力,再根据用描点法得出图象如下图所示:(2)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表明弹簧的弹力大小和弹簧伸长量大小成正比.由胡克定律F=kx得:k==N/m=6.18N/m.故答案为:(1)如上图;(2)6.18.点评:描线时要将尽可能多的点画在直线上,少数的点尽可能平均的分布于直线两侧.测量有关长度时,要注意区分弹簧的原长l0,实际长度l和伸长量x,并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计算题(4小题,共4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目,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0分)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为2.0m/s,它在第5s内通过了11m,则它的加速度是多少?它在第5s末的速度是多少?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第5s末的速度.解答:解:因为物体在第5s内的位移为11m,则,代入数据解得加速度a=2m/s2.第5s末的速度v=v0+at=2+2×5m/s=12m/s.答:它的加速度是2m/s2,它在第5s末的速度为12m/s.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和速度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基础题.14.(10分)如图所示,在国庆阅兵式中,某直升机在地面上空某高度A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待命,接到上级命令,要求该机10时56分40秒由静止状态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B段加速后,进入BC段的匀速受阅区,11时准时通过C位置,已知s AB=5km,s BC=1Okm.问:(1)直升机在BC段的速度大小是多少?(2)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匀速阶段的时间加上匀加速阶段的时间为总时间,匀速阶段的时间可用位移除以速度表示,匀加速阶段的时间可用位移除以平均速度表示,这样可求出速度.(2)在AB段根据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公式v2=2ax,就可求解出加速度.解答:解:(1)飞机从A到C运行总时间t=200s,该直升机在BC段的速度大小为v,则飞机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由题意得:=t代入数据得v=100m/s.(2)设飞机在AB段加速度为a,由v2=2ax得a=1m/s2.答:(1)直升机在BC段的速度大小是100m/s.(2)直升机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1m/s2.点评:此题考查了匀变速运动的一些基本规律,只要我们记住公式,并且理解公式的含义以及应用条件,这类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属于中档题.15.(12分)如图所示,小孩坐在雪橇上,小孩和雪橇的总质量为m=46kg,大人用与水平方向夹角θ=37°斜向上的拉力 F拉小孩和雪橇,使小孩和雪橇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F=100N,g=10m/s,sin37°=0.6,cos37°=0.8.求:(1)请画出小孩和雪橇的受力示意图;(2)地面对小孩和雪橇的支持力大小;(3)小孩和雪橇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1)对雪橇进行受力分析,雪橇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和阻力,雪橇沿水平地面做匀速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平衡,根据受力平衡求出支持力的大小.(2)雪橇沿水平地面做匀速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平衡,根据受力平衡求出摩擦力,再根据μ=求出动摩擦因数.解答:解:(1)经对小孩和雪橇整体受力分析如图:(2)根据平衡条件得:竖直方向:Fsinθ+N=mg解得N=mg﹣Fsinθ=400 N故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大小为400N.(3)水平方向:Fcosθ﹣f=0 f=μN得:μ=0.2答:(1)小孩和雪橇的受力示意图如图;(2)地面对小孩和雪橇的支持力大小为400N;(3)小孩和雪橇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为0.2.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利用正交分解求出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大小,以及知道f=μF N.16.(13分)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ab原长l0=40cm,弹簧的劲度系数k=250N/m,b端与置于固定斜面上重 G=30N的物体相连,斜面顶角θ=30°.用手拉弹簧a端,使弹簧与斜面平行,当弹簧长度l=45cm时,物体静止在斜面上,g=10m/s2,sin30°=0.5,cos30°=.求:(1)弹簧的弹力大小;(2)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3)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1)根据胡克定律求出弹簧的弹力大小;(2)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求出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大小.解答:解:(1)根据胡克定律,弹簧弹力:F=kx=k(l﹣l0)代入数据解得:F=12.5N(2)由于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设静摩擦力向下,根据平衡条件,有:。
2014-2015年福建省八县(市)一中联考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和解析
2014-2015学年福建省八县(市)一中联考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字母填写在答题卷表格中的相应位置.)1.(4分)下列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C.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D.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2.(4分)关于物理量或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N/kg=9.8m/s2B.“m”“kg”“s”都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C.为了纪念牛顿,把“牛顿”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D.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速度为三个基本物理量3.(4分)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B.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也越大C.物体只有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D.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4.(4分)一本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书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的形变产生的B.书受到的重力的反作用力就是它对桌面的压力C.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5.(4分)关于物体的运动状态与所受外力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时,它一定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B.物体所受力的合力不为零时,它的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改变C.物体所受力的合力为零时,它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与它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6.(4分)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球之间系一根轻弹簧,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球紧靠竖直墙壁,今用力F将B球向左推压弹簧,平衡后,突然撤去F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加速度为B.A的加速度为C.B的加速度为D.B的加速度为7.(4分)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弹簧下端悬挂一个小铁球,在电梯运行时,乘客发现弹簧的伸长量比电梯静止时的伸长量小,这一现象表明()A.电梯一定是在下降B.电梯可能是在上升C.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可能是向上D.乘客一定处在超重状态8.(4分)物体甲的质量是物体乙的质量的2倍,甲从H、乙从2H高处同时自由下落,甲未落地前的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B.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C.乙下落时间是甲的2倍D.各自下落相同的高度时,它们的速度相同9.(4分)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20s时刻,a、b两物体相距最远B.第60s时刻,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C.第40s时刻,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 mD.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10.(4分)如图所示,一光滑小球静止放置在光滑半球面的底端,用竖直放置的光滑挡板水平向右缓慢地推动小球,则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该过程小球未脱离球面),木板对小球的推力F1、半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2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F1增大,F2减小 B.F1减小,F2增大C.F1减小,F2减小 D.F1增大,F2增大11.(4分)如图所示,m A>m B,设地面对A的支持力为F N,绳子对A的拉力为F1,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F2,若水平方向用力F拉A,使B匀速上升,则在此过程中()A.F N增大,F2增大,F1不变B.F N减小,F2减小,F1不变C.F N减小,F2减小,F1增大D.F N增大,F2减小,F1增大12.(4分)如图所示,弹簧一端系在墙上O点,另一端自由伸长到B点,今将一小物体m压着弹簧(与弹簧未连接),将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小物体能运动到C点静止,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B点受合外力为零B.物体的速度从A到B越来越大,从B到C越来越小C.物体从A到B加速度越来越小,从B到C加速度不变D.物体从A到B先加速后减速,从B到C匀减速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6分.请将正确答案和作图填在答卷纸题目中的横线上.)13.(4分)(1)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分别拉着两根绳套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 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不允许变动B.实验中,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与木板保持平行C.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一物理下学期联考试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高中一年物理科试卷一、选择题(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某力对物体没有做功,则物体的位移必为零B. 摩擦力对物体只能做负功C. 如果物体的动能不变,则该物体的速度也一定不变D. 如果物体的速度不变,则该物体的动能也一定不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沿水平面做匀加速运动,机械能一定守恒B. 起重机匀速提升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C. 物体沿光滑曲面自由下滑过程中,机械能一定守恒D.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过程中,机械能一定守恒3.小船在水速较小的河中横渡,并使船头始终垂直河岸航行,到达河中间时突然上游来水使水流速度加快,则对此小船渡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小船要用更长的时间才能到达对岸B.小船到达对岸的时间不变,但位移将变大C.因小船船头始终垂直河岸航行,故所用时间及位移都不会变化D.因船速与水速关系未知,故无法确定渡河时间及位移的变化4.用恒力F使质量为M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h,恒力做功W1,再用该恒力作用于质量为m(m<M)的物体,使之在竖直方向加速上升距离h,恒力做功W2,则两次恒力做功的关系是()A. W1=W2B. W1<W2C. W1>W2D. 无法判断5.质量为m的小物块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
若斜面体和小物块一起以速度v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s。
斜面体对物块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做功情况是()A.摩擦力做正功,支持力做正功B.摩擦力做正功,支持力做负功C.摩擦力做负功,支持力做正功D.摩擦力做负功,支持力做负功6.列车提速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是提高机车发动机的功率。
已知匀速运动时,列车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
设提速前匀速运动速度为80 km/h,提速后匀速运动速度为120 km/h,则提速前与提速后机车发动机的功率之比为()A.23B.49C.827D.1681v7.某人在高h 处抛出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落地时速度为v ,该人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A .mghB .22v mC .mgh + 22v mD .22v m -mgh8.从地面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 的物体,初速度为0v ,不计空气阻力,以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当物体的重力势能是其动能的3倍时,物体离地面的高度为( )A .g v 4320B . g v 8320C . g v 82D .gv 2209.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面内,小球a 、b 从高度不同的两点,分别以初速度a v 和b v 沿水平方向抛出,经过时间a t 和b t 后落到与两抛出点水平距离相等的P 点。
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三物理试卷及答案
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联考高三物理试卷【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闽侯三中欧拱秋林刚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情况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原子结构时的原子B.研究汽车后轮各点运动时的车轮C.水平地面上放一只木箱,用力推它沿直线平动,研究其运动情况时的木箱D.研究自转时的地球2.一物体在竖直弹簧的上方h米处下落,然后又被弹簧弹回,如图所示,则物体动能最大时是()A.物体刚接触弹簧时B.物体将弹簧压缩至最短时C.弹簧等于原长时D.物体重力与弹力等大时3.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它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若发动机的功率保持恒定,则汽车在加速行驶的过程中,它的牵引力F和加速度a的变化情况是()A.F逐渐减小,a也逐渐减小 B.F逐渐增大,a逐渐减小C.F逐渐减小,a逐渐增大 D.F逐渐增大,a也逐渐增大4.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当经过位移为S时速度是v 。
那么经过位移为2S时的速度是()A. v2B. 2vC. v22 D. 4v5.如图所示,两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3kg和2kg,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不计定滑轮与各个接触物体之间的摩擦。
物体A对轻绳的作用力的大小、地面对物体A的作用力的大小和A所受的合力大小分别为(g=10m/s2)()A.20 N 30 N 0 N B.10 N 20 N 0 NC.20 N 10 N 0 N D.30N 20N 10 N 6.如图,当车厢水平向右加速行驶时,一质量为m的物块紧贴在车壁上,相对于车壁静止,随车一起向右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竖直方向上,车壁对物块的摩擦力大于物块的重力B.在水平方向上,车壁对物块的弹力是由于物块发生了弹性形变C.若车厢加速度变小,车壁对物块的弹力也变小D.若车厢加速度变大,车壁对物块的摩擦力也变大h7.如图,质量为m 转台由静止开始转动。
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下列情况中,可以把该物体看成质点的是 A .研究正在做广播体操的同学其动作是否标准时 B .研究高速旋转的乒乓球其旋转特点时 C .研究绕太阳周而复始运动的地球其公转轨迹时 D .研究一列火车通过一座大桥所用的时间时2、下面的物理量中,不属于矢量的是A .加速度B .弹力C .速度变化量D .温(度)差3、下列关于位移与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是相等的B .质点沿不同路径由A 到B ,其路程和位移可能都不同C .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D .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4、如图,折线是表示物体甲从A 地向B 地运动的“s-t ”图象,直线表示物体乙从B 地向A 地运动的“s-t ”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2~6s 内,甲作匀速直线运动 B .乙作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为5m/sC .从计时开始至甲、乙相遇的过程中,乙的位移大小为60mD .在t =8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5、关于加速度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某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一定越大B .某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可能越小C .某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则其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D .某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加速度在变大,但其速度在变小的情况6、质点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则A .2s 末质点到达最远处B .3 s 时质点的加速度为0C .0 ~ 2 s 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 ~ 6 s 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2 m/s2D .6 s 内质点发生的位移为8 m7、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从v 增加到2v 时经过的位移是x ,则它的速度从3v 增加到4v 时所发生的位移是A .32x B .52x C .53x D .73x 8、汽车以6 m/s 的速度在粗糙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发现前方路障后,紧急制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 2,则在4 s 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为甲 乙6 t/sv /(m/s) 2 40 4-4A.6 m B.8m C.9 m D.12 m9、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是1∶4∶9B.第1s末、第2s末、第3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3∶5C.只要物体的加速度竖直向下且a=g运动,都称之为自由落体运动。
2014-2015高一物理上学期段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卷(满分100分,共有18个小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内,否则无效。
每小题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零分)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作质点()A.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的车轮C.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D.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2、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B.某人用15 s跑完100 mC.早上6 h起床D.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硬座普快列车于13小时35分钟从天津西站发车3、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位移和路程都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B.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C.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和路程相同D.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4、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系,上述事实说明()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5、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率是速度的大小B.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C.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D.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6、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0 km/h,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0 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A.35 km/hB.40 km/hC.45 km/hD.50 km/h7、一辆汽车以速度v1匀速行驶全程的三分之二的路程,接着以v2=20 km/h走完剩下的路程,若它全路程的平均速度v=28 km/h,则v1应为()A.24 km/hB.34 km/hC.35 km/hD.28 km/h8、甲的重力是乙的3倍,它们从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处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先着地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C.甲、乙同时着地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9、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关系是:x=4t+2t2,x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A.4 m/s与2 m/s2B.0与4 m/s2C.4 m/s与4 m/s2D.4 m/s与010、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2—1所示,则图2—1A.乙的加速度比甲的加速度大B.4 s乙追上甲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 m远11、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也可能为零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很大,加速度可能很小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12、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末的速度达到4m/s,物体在第1 s内的位移和第2s内的位移分别是()A.1m和8 mB. 2m和6 mC. 2m和10 mD. 2m和9 m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13、(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________仪器,使用________电源,工作电压________伏,当电源频率为50赫兹,它每隔_______打一次点。
福建省福州一中2014_2015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2014-2015学年福建省福州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每题4分,共56分)1.以下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A.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每晚19:00准时开播B.小明今天早晨9:00才到校,只能赶上上第二节课C.计时开始后第5s末,我答出了这道题D.这种电池的使用寿命能超过12h2.关于质点的概念正确的是()A.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B.只要物体运动得不是很快,就一定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C.质点是把物体抽象成有质量而没有大小的点D.旋转的物体,肯定不能看成质点3.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B.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零,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C.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的方向也保持不变D.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大,加速度一定大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两物体只要接触就可能有弹力存在C.确定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是确定的D.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块放在桌面上所受到的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木块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C.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平行D.施力者不一定受到力的作用6.下列图中分别以杆和光滑小球为研究对象,则所画出的弹力示意图都正确的是()A.B.C. D.7.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v2=15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 12.5m/s B. 12m/s C. 12.75m/s D. 11.75m/s8.如图表示两个质点的速度﹣﹣时间图象.某同学从图象得出以下结论:①两个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②两个质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反;③t1时刻两个质点相遇;④t2时刻b质点的加速度不为零.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9.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A. 1.5m/s B. 3m/s C. 4m/s D.无法确定10.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1s后速度大小变为10m/s,在这1s内该物体()A.位移大小可以小于4mB.位移大小可能大于10mC.加速度大小可能小于4m/s2D.加速度的大小不可能大于10m/s211.以v=36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4m/s2的加速度.刹车后3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A. 12.5m B. 12m C. 90m D. 126m1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车头经过某路标时的速度为v1,车尾经过该路标时的速度是v2,则列车在中点经过该路标时的速度是()A.B.C.D.13.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若初速度的大小为v0,末速度的大小为v t,则在时间t1内物体的平均速度()A.等于B.小于C.大于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14.在轻绳的两端各栓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上端的小球站在3层楼阳台上,放手后让两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如果站在4层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则两小球相继落地时间差将()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15.原长为16cm的轻质弹簧,当甲、乙两人同时用100N的力向两端反向拉时,弹簧长度变为18cm,当将其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由甲用200N的拉力拉时,弹簧稳定后的长度为cm.16.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内的位移是3m,第3s内的位移是6m.它运动3s 内的总位移是;加速度是.17.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1所示,每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打印点没有画出来,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下面是两位同学采用不同的方法求加速度:(1)甲同学测得:s1=1.40cm,s2=3.55cm,s3=6.45cm,s4=10.15cm,s5=14.55cm,s6=19.70cm.然后他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用的表达式为(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可以用T表示),计算求得a= m/s2(取三位有效数字)(2)乙同学在另一条纸带上用同样的方法做好标记后,计算出计时器打出点B、C、D、E、F时小车的速度,则其中在计算B点速度时可用表达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可以用T表示).然后他在右边的坐标纸上描出如图2所示的点,请根据这些点在右图坐标纸作出速度﹣时间图象,并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m/s2(取二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共28分)18.矿井里的升降机,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经过5s速度达到4m/s后,又以这个速度匀速上升20s,然后匀减速上升,经过4s停在井口,则矿井的深度为m.19.小球从斜面的顶端,从静止开始以a=2m/s2向下做匀加速滑行,在到达底端前一秒内所通过的路程是斜面长度的,求:(1)斜面的长度S.(2)小球到达底端的速度V.20.如图所示,一直杆AB长3.8m,从某处自由下落,完全通过高为1m(即CD长为1m)的窗口CD所用时间为0.4s.求:直杆AB的下端B是从距窗台D多高处开始下落的?(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四、附加题(10分)21.甲、乙两车相距40.5m,同时沿平直公路做直线运动,甲车在前,以初速度v1=16m/s,加速度a1=2m/s2作匀减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后,以初速度v2=4.0m/s,加速度a2=1.0m/s2与甲同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甲、乙两车相遇前相距的最大距离(2)乙车追上甲车经历的时间.2014-2015学年福建省福州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每题4分,共56分)1.以下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A.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每晚19:00准时开播B.小明今天早晨9:00才到校,只能赶上上第二节课C.计时开始后第5s末,我答出了这道题D.这种电池的使用寿命能超过12h考点:时间与时刻.分析: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解答:解:A、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每晚19:00准时开播,19:00是时间点,是指时刻,所以A错误;B、小明今天早晨9:00才到校,只能赶上上第二节课,9:00是时间点,是指时刻,所以B 错误;C、计时开始后第5s末,我答出了这道题,第5s末是时间点,是指时刻,所以C错误;D、这种电池的使用寿命能超过12h,12h是时间长度,是指时间,所以D正确.故选D.点评: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2.关于质点的概念正确的是()A.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B.只要物体运动得不是很快,就一定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C.质点是把物体抽象成有质量而没有大小的点D.旋转的物体,肯定不能看成质点考点:质点的认识.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解决本题要正确理解质点的概念: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几何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的科学抽象,能否看作质点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解答:解:A、质量很大的物体也可以看成质点,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的地球就可以看成质点,所以A错误;B、能否看作质点物体速度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故B错误;C、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几何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的科学抽象,故C正确;D、地球是自转的,但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的地球就可以看成质点,故D错误.故选C点评:质点是运动学中一个重要概念,要理解其实质,不能停在表面.3.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B.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零,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C.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的方向也保持不变D.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大,加速度一定大考点:加速度;速度.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物体速度的方向无关,即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物体的加速度越大.解答:解:A、物体的速度变化大,但所需时间更长的话,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可能很小,则加速度就会很小.故A错误.B、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零,物体不一定做加速运动,当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才做加速运动.故B错误.C、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的方向可能变化,比如竖直上抛,故C错误.D、物体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速度变化率大,加速度一定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加速度的定义式,只要理解了加速度的概念就能顺利解决.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两物体只要接触就可能有弹力存在C.确定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是确定的D.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考点:重心;重力.分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并不是吸引力,只有相互接触并产生形变的物体之间才能产生弹力,在不同纬度,g不同,重力大小也不同,只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其重心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解答:解:A、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地球的引力的一部分提供的;不能说重力即是引力;故A错误;B、两物体只要接触就可能有弹力存在,但若两物体只接触但没有相互的挤压,则不一定有弹力;故B正确;C、由G=mg可知,在不同纬度,g不同,重力大小也不同,故C错误;D、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只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其重心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重力与引力的关系、重力大小的决定因素等知识,注意只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其重心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块放在桌面上所受到的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木块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C.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平行D.施力者不一定受到力的作用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弹力是由于施力物体发生形变后想要恢复原状而对和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弹力总是与接触面垂直,只有相互接触且挤压才能产生弹力.解答:解:A、木块放在桌面上所受到的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故A错误.B、木块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故B正确.C、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跟接触面垂直,故C错误.D、施力者一定是受力者,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弹力产生的原因,知道是由于发生形变的物体想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注意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6.下列图中分别以杆和光滑小球为研究对象,则所画出的弹力示意图都正确的是()A.B.C. D.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注意接触不一定有弹力,通过假设法判断接触面是否有弹力.解答:解:A、球与两接触面都有挤压,都有弹力,挡板对球的弹力,垂直于挡板水平向左,斜面对球的弹力垂直于斜面向上,故A正确.B、杆与半圆槽的两个接触面都有挤压,都有弹力,F1的方向指向圆心,F2的方向垂直杆子向上,故B错误.C、假设没有斜面,球仍然静止,可知斜面与球虽然接触,但是没有弹力,即没有弹力F2,故C错误.D、F1的方向应该是垂直地面向上,故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即接触、挤压,会通过假设法判断弹力的有无,基础题.7.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v2=15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 12.5m/s B. 12m/s C. 12.75m/s D. 11.75m/s考点:平均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平均速度等于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用t1和t2表示出运动的时间,再求解物体在这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解答:解:设整体过程的总位移为2s,则物体通过第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为:t1=,物体通过第二段位移所用时间为:t2=,则物体在这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v=联立并代入数据得:v=12m/s故选:B点评:本题要掌握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关键是用平均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时间.8.如图表示两个质点的速度﹣﹣时间图象.某同学从图象得出以下结论:①两个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②两个质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反;③t1时刻两个质点相遇;④t2时刻b质点的加速度不为零.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速度时间图线速度的正负值表示运动的方向,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根据这些知识进行解答.解答:解:①a、b图线表示的速度都为正值,则知a、b的速度方向相同.故①错误;②由图可知,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正.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负,故加速度方向相反,故②正确;③t1时刻a的纵坐标等于b的纵坐标,则知该时刻a、b的速度相等,且由图可知,b运动的位移大于a,但是由于不知它们的起始位置,无法确定是否相遇,故③错误;④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则知,t2时刻b质点的加速度不为零.故④正确.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9.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A. 1.5m/s B. 3m/s C. 4m/s D.无法确定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汽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用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x=即可求解最大速度.解答:解:设汽车的最大速度为v m.在匀加速阶段初速度为0,末速度为v m,则匀加速阶段的平均速度:,位移:;在匀减速阶段初速度为v m,末速度为0,则匀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位移:x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总位移为 x=x1+x2=(t1+t2)=t所以汽车的最大速度:v m=m/s=3m/s故选:B.点评:本题巧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可以简化解题过程.也可以作出v﹣t图象,根据“面积”等于位移求解.10.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1s后速度大小变为10m/s,在这1s内该物体()A.位移大小可以小于4mB.位移大小可能大于10mC.加速度大小可能小于4m/s2D.加速度的大小不可能大于10m/s2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加速度,结合平均速度推论求出位移的大小,注意1s后的速度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解答:解:若1s后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则加速度为:a=,位移大小为:,若1s后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加速度为:a=,位移大小为:,负号表示方向.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注意公式的矢量性,难度不大.11.以v=36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4m/s2的加速度.刹车后3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A. 12.5m B. 12m C. 90m D. 126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先求出汽车刹车到停止的时间,因为汽车刹车停止后不再运动.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求出汽车走过的路程.解答:解: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所以3s内的位移等于2.5s内的位移.所以刹车后3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10×=12.5m.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汽车刹车停止后不再运动,以及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本题求位移时也可以通过平均速度公式求解,x=.1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车头经过某路标时的速度为v1,车尾经过该路标时的速度是v2,则列车在中点经过该路标时的速度是()A.B.C.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将列车作出参考系,研究路标相对于列车的运动;对前后两段由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列出方程,联立即可求出列车中点经过路标时的速度.解答:解:设列车的长度为2x,以列车为参考系,则路标相对于列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路标从起点到中点时有:v2﹣v12=2ax从中点到列车尾部时有:v22﹣v2=2ax联立解得:v=;故选C.点评:本结果可以作为结论使用,即物体在位移中点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同时本题注意灵活选取研究对象.13.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若初速度的大小为v0,末速度的大小为v t,则在时间t1内物体的平均速度()A.等于B.小于C.大于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若物体做初速度大小为v0,末速度的大小为v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平均速度=,通过比较变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比较平均速度大小与的大小.解答:解:从图象可以看出,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知道变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则变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大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为:=,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平均速度度=,以及会运用图象法中面积比较位移从而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14.在轻绳的两端各栓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上端的小球站在3层楼阳台上,放手后让两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如果站在4层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则两小球相继落地时间差将()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判断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两个小球释放后均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为g,下方小球落地后,上方小球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列式分析即可.解答:解:两个小球从三楼释放后均做自由落体运动,下方小球落地后,上方小球接下来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g,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有:L=v0T+改从四楼释放,同理有:L=v0′T′+从释放到下方小球落地过程,从四楼释放时上方小球的加速距离大,故v0′>v0大,故T>T′;故选:C.点评:自由落体运动遵循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所有规律.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15.原长为16cm的轻质弹簧,当甲、乙两人同时用100N的力向两端反向拉时,弹簧长度变为18cm,当将其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由甲用200N的拉力拉时,弹簧稳定后的长度为20 cm.考点:胡克定律.分析:当甲、乙两人同时用100N的力向两端反向拉时,弹簧的弹力等于一端的拉力,据此求出劲度系数,然后根据胡克定律即可正确解答.解答:解:甲、乙两人同时用100N的力由两端反向拉时,弹簧拉力为F=100N.根据:F=k(l﹣l0),将l=16cm,l0=18cm,代入得:k=50N/cm=5000N/m,当用200N的力拉时有:F=kx,代入数据得x=4cm,因此此时弹簧长度为:l=l0+4cm=20cm.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考查了胡克定律F=kx的简单应用,知道x是弹簧伸长的长度,不是弹簧的长度,属于简单基础题目,平时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16.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内的位移是3m,第3s内的位移是6m.它运动3s内的总位移是13.5m ;加速度是 1.5m/s2.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结合第1s内的位移求出初速度,从而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运动3s内的位移.解答:解:根据得加速度为:a=,因为第1s内的位移为3m,则有:,代入数据解得:v0=2.25m/s,运动3s内的总位移为:x==13.5m.故答案为:13.5m 1.5m/s2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17.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1所示,每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打印点没有画出来,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下面是两位同学采用不同的方法求加速度:(1)甲同学测得:s1=1.40cm,s2=3.55cm,s3=6.45cm,s4=10.15cm,s5=14.55cm,s6=19.70cm.然后他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用的表达式为(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可以用T表示),计算求得a= 0.756 m/s2(取三位有效数字)(2)乙同学在另一条纸带上用同样的方法做好标记后,计算出计时器打出点B、C、D、E、F时小车的速度,则其中在计算B点速度时可用表达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可以用T表示).然后他在右边的坐标纸上描出如图2所示的点,请根据这些点在右图坐标纸作出速度﹣时间图象,并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 1.2 m/s2(取二位有效数字).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专题: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然后结合球平均值即可求出加速度的表达式,代入数据即可求出加速度的大小;(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各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结合速度图象的意义即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解答: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得:(s4﹣s3)﹣s1=3a1T2(s5﹣s4)﹣s2=3a2T2(s6﹣s5)﹣s3=3a3T2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a=(a1+a2+a3)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代入数据得:a=0.756m/s2(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B点的速度:连接图2上的各点(舍弃误差比较大的t=0.4s时刻的点),得到一条直线如图,直线的斜率:k=则t=0.5s时刻的速度是0.78m/s,t=0时刻的速度是0.18m/s小车的加速度:m/s2故答案为:(1),0.756;(2),1.2点评: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三、计算题:(共28分)18.矿井里的升降机,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经过5s速度达到4m/s后,又以这个速度匀速上升20s,然后匀减速上升,经过4s停在井口,则矿井的深度为98 m.。
2015年福建省高考模拟试题_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卷
2014-2015学年福州八县一中高三期中联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4分,共48分)1、右图是A 、B 两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线.则( ). A 、在运动过程中,A 质点总比B 质点快 B 、当t=t 1时,两质点的位移相同 C 、当t=t 1时,两质点的速度相等 D 、当t =t 1时,A 、B 两质点的加速度都大于零2、甲、乙两辆汽车以相同的恒定速度直线前进,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甲车上的人A 和乙车上的人B 各用石子瞄准对方,以相对自身为v 0的初速度 同时水平射击对方,若不考虑石子的竖直下落,则()A 、A 先被击中B 、B 先被击中C 、两个同时被击中D 、可以击中B 而不能击中A3、如图所示,内壁及碗口光滑的半球形碗固定在水平面上,碗口保持 水平。
A 球、C 球与B 球分别用两根轻质细线连接,当系统保持静止时, B 球对碗壁刚好无压力,图中θ=300,则A 球、C 球的质量之比为( ) A.1: 3 B . 3 :1 C.1:2 D.2:14、如图所示,在托盘测力计的托盘内固定一个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现将一个重4N 的物体放在斜面上,让它自由滑下,那么测力计因4N 物体的存在而增加的读数是( )A 、4NB 、N 32C 、0D 、3N 5、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超重就是物体受的重力增加了B 、失重就是物体受的重力减少了C 、完全失重就是物体一点重力都不受了D 、不论超重或失重甚至完全失重,物体所受重力是不变的6、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 ()A 、改用频率更小的紫外线照射B 、改用X 射线照射C 、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外线照射D 、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7、如图, 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 依次经a 、b 、c 、d 到达最高点e. 已知ab=bd=6m, bc=1m, 小球从a 到c 和从c 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s, 设小球经b 、c 时的速度分别为v b 、v c , 则( ) ① s m v b /10= ② v c =3m/s ③de=3m ④从d 到e 所用时间为2s 。
试题精选_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调研试卷_精校完美版
3.如图所示,一簇电场线的分布关于y轴对称,O是坐标原点,M、N、P、Q是以O为圆心的一个圆周上的四个点,其中M、N在y轴上,Q点在x轴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B.OM间的电势差小于NO间的电势差C.一正电荷在O点时的电势能小于在Q点时的电势能D.将一负电荷由M点移到P点,电场力不做功4.在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上“绿色、科技、人文”的理念深入人心。
如在奥运村及奥运场馆内大量使用太阳能路灯,其光电转换装置在阳光照射下把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储存起来,供夜晚照明使用。
在正常照射下,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可达20%,可产生24 V电压、2.0A的电流,则每秒该路灯可转化为电能的太阳能为()A.240 J B.360 JC.480 J D.500J5.已知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为:电流从左边接线柱流进电流计,指针向左偏,电流从右边接线柱流进电流计,指针向右偏。
如果在导电液体的深度h发生变化时观察到指针正向右偏转,则()A.导体芯A所带电荷量在增加,液体的深度h在增大B.导体芯A所带电荷量在减小,液体的深度h在增大C.导体芯A所带电荷量在增加,液体的深度h在减小D.导体芯A所带电荷量在减小,液体的深度h在减小6.某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时,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点运动到b点的轨迹(虚线所示),图中一组平行实线可能是电场线,也可能是等势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论图中实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面,a点的电势都比b点的电势高B.不论图中实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面,带电粒子在a点电势能都比在b点电势能大C .如果图中实线是电场线,带电粒子在b 点动能较大D .如果图中实线是等势面,带电粒子在a 点电势能较大7. 如图所示,图线1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R 1,图线2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R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R 1∶R 2=3∶1B .把R 1拉长到原来的3倍长后电阻等于R 2C .将R 1与R 2串联后接于电源上,则功率之比P 1∶P 2=3∶1D .将R 1与R 2并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流比I 1∶I 2=3∶18.如图所示,从炽热的金属丝漂出的电子(速度可视为零),经加速电场加速后从两极板中间垂直射入偏转电场.电子的重力不计.在满足电子能射出偏转电场的条件下,下述四种情况中,一定能使电子的偏转角变大的是( ). A .同时增大加速电压和偏转电压B .同时增大加速电压和偏转电极间的距离C .增大加速电场间的电压,同时减小偏转电压D .增大偏转电极间的电压,减小偏转电极间的距离9.如图所示,水平粗糙绝缘杆从物体A 中心的孔穿过,A 的质量为M ,用绝缘细线将另一质量为m 的小球B 与A 连接,整个装置所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 ,A 不带电,B 带正电且电荷量大小为q ,A 、B 均处于静止状态,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15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一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4分,有选错的和不答的得0分.〕1.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物体变速运动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他测量了铜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铜球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铜球加速度随斜面倾2.〔4分〕福建女选手郑幸娟在第11届全运会上以“背越式〞成功地跳过了1.95m的高度,3.〔4分〕如下列图,a、b分别是甲、乙两辆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同时运动的速度图象,t0时刻两图象相交,由图象可以判断〔〕A.2s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B.在0~8s内两车最远相距148mC.两车只有t0时刻速率相等D.两车在t0时刻相遇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在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大小等于加速度,根据斜率的大小分析加速度大小的关系.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等于位移,并结合两车的运动情况,确定在0~8s内相距最远的距离.由图直接读出速率相等的时刻.根据两车的运动情况分析t0时刻是否相遇.解答:解:A、2s后甲图线的斜率大于乙图线的斜率,如此2s后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故A错误.B、当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根据ab两条直线的解析式,运用数学知识算出交点的横坐标为s,由图象法可知此时ab的距离为148m,故B正确.C、速率是指速度的大小,由图看出,在2s末ab速率都等于20m/s,速率也相等.故C错误.D、根据B项分析可知,在t0时刻,两车没有相遇,而是相距最远.故D错误.应当选B点评:此题考查对速度﹣时间图象的理解与应用的能力.要明确斜率表示加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难度适中.4.〔4分〕如下列图,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外表与碗口光滑.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和m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1的小球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90°,质量为m2的小球位于水平地面上,设此时细线的拉力大小为T,质量为m2的小球对地面压力大小为N,如此〔〕A.T=m1g B.T=〔m2﹣m1〕gC.N=m2g D.N=〔m2﹣m1〕g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与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先对小球m1受力分析,再对小球m2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解答:解:A、B、先对小球m1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假设细线对小球m1有拉力作用,如此小球m1受力不能平衡,故拉力T为零;故A错误,B错误;C、D、再对小球m2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支持力与重力平衡,故N=m2g;应当选:C.点评:此题关键是对小球m1受力分析,得出细线的拉力为零,然后再对球m2受力分析,得出支持力的大小.5.〔4分〕如下列图,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光滑固定圆弧轨道,半径OA水平,OB竖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自A的正上方P处静止下落,小球沿轨道到达最高点B时对轨道压力F=mg,重力加速度为g,如此下述正确的答案是〔〕A.小球运动到B时的速度为B.小球运动到B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mgC.小球运动到最低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为6mgD.A P间距为2R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向心力..专题:功率的计算专题.分析:在整个过程中熟练运用动能定理与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得解答:解:A、在B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g=解得:,故A错误;B、由P=Fv可知,在B点物体速度与重力方向垂直,故重力功率为零,故B错误;C、从B到C由动能定理可知:在C处:联立解得:F N=7mg,故C错误;D、从P到B可知:mgh=,h=R,故PA距离为:R+R=2R,故D正确;应当选:D点评:分析清楚小球的运动过程,把握圆周运动解题思路,同时要熟练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即可正确解题.6.〔4分〕〔2007•某某模拟〕如下列图,河水的流速为4m/s,一条船要从河的南岸A点沿与河岸成30°角的直线航行到北岸下游某处,如此船的开行速度〔相对于水的速度〕最小为〔〕A.2m/s B.3m/s C.4m/s D.5m/s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分析:合速度的方向以与一分速度的方向〔水流速〕,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如此确定另一分速度〔静水速〕的最小值.解答:解: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如此知,因为垂线段最短,所以当静水速与合速度方向垂直时,静水速最小,.故A正确,B、C、D错误.应当选A.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会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如此对速度进展合成,以与在知道合速度方向和一分速度大小方向的情况下,能够求出另一分速度的最小值.7.〔4分〕飞机以一定水平速度v0飞行,某时刻让A球落下,相隔1s又让B球落下,在以后A.A球在B球的前下方,二者在同一抛物线上B.A球在B球的后下方,二者在同一抛物线上C.A球在B球的下方5m处,二者在同一条竖直线上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考点:平抛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飞机匀速飞行,飞机上自由释放的小球做平抛运动,初速度等于飞机的速度,而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如此两个小球水平方向速度与飞机的速度一样,总在飞机的正下方.解答:解:小球离开飞机做平抛运动,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球在B 球的正下方.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位移随时间逐渐增大.故A、B、C错误,D正确.应当选:D.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不能错认为两球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12.〔4分〕如下列图,从光滑的圆弧槽的最高点滑下的小滑块,滑出槽口时速度方向为水平方向,槽口与一个半球顶点相切,半球底面为水平,假设要使小物块滑出槽口后不再沿半球面下滑,圆弧轨道半径为R1,半球半径为R2,如此R1和R2应满足的关系是〔〕A.R1≥B.R1≤C.R1≥R2D.R1≤R2考点:向心力..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滑块沿光滑的圆弧槽下滑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式;假设要使小物块滑出槽口后不沿半球面下滑,即做平抛运动,如此重力不足以提供滑块绕半球运动所需的向心力.解答:解:滑块沿光滑的圆弧槽下滑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有mgR1=mv22①要使小物块滑出槽口后不沿半球面下滑,即做平抛运动,如此mg≤m②由①②解得:R1≥应当选:A.点评:此题关键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式,同时要注意在最低点,重力不足于提供绕半球运动所需的向心力.A.人的触地时间B.人受到的冲量C.人的动量变化量D.人的动量变化率考点:动量定理..专题:动量定理应用专题.分析:物体动量的变化等于合外力的冲量,应用动量定理分析答题.解答:解:调高比赛时,运动员从与沙坑接触到静止动量的变化量相等△p,由动量定理可知,人受到的合力的冲量I=△p是一定的,人落在沙坑中比落在地面上延长了人与沙坑的接触时间,t变大,由动量定理得:△P=Ft,=F,△p一定,t越长,动量变化率越小,人受到的合外力越小,越安全;应当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判断动量、冲量、动量变化率等问题,分析清楚运动过程,应用动量定理即可正确解题.14.〔4分〕〔2014•厦门二模〕关于近代物理的内容,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α射线的穿透力比γ射线强B.铀核裂变的核反响方程是:U+n→Ba+Kr+2nC.将有放射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进展高温分解,不会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D.假设紫光和紫外线都能使同一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用紫光照射时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较大考点:X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与其特性;光电效应;原子核衰变与半衰期、衰变速度;重核的裂变..分析:γ射线穿透能力最强,而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核反响方程满足质量数与质子数守恒;半衰期与物理与化学性质无关;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即可确定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解答:解:A、γ射线穿透能力最强,而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故A错误;B、铀核裂变的核反响方程是:U+n→Ba+Kr+3n,故B错误;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不随着物理与化学性质变化而变化,故C正确;D、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m=hγ﹣W,可知,因紫外线的频率高于紫光,如此用紫外线照射时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较大,故D错误;应当选:C.点评:考查α射线与γ射线的区别,掌握书写核反响方程的规律,注意半衰期只与自身元素有关,同时理解当入射光的频率越大时,如此同一金属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越大.15.〔4分〕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运动的小球,其中甲球的质量m1=4kg,乙球的质量m2=1kg,规定向左为正方向,碰撞前后甲球的v﹣t图象如下列图.两球发生正碰后粘在一起,如此碰前乙球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A.3m/s,向右B.13m/s,向左C.13m/s,向右D.3m/s,向左考点:动量守恒定律..专题:动量定理应用专题.分析:甲乙碰撞过程,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求解碰前乙球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解答:解:由图知,甲球碰撞前的速度为v1=2m/s,碰撞后的速度为v1′=﹣1m/s,碰撞后,甲16.〔4分〕氢原子从能级m跃迁到能级n时辐射红光的频率为υ1,从能级n跃迁到能级k时2二、计算题〔此题含5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7.〔10分〕我国交通管理部门规定,高速公路上汽车行驶的安全距离为200m,汽车行驶的最高速度为v m=120km/h.驾驶员的反响时间通常为0.3s~0.6s,各种路面与汽车轮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2~0.8.为了确保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请你通过计算说明200m为汽车行驶必要的安全距离.〔取g=10m/s2〕如此汽车行驶必要的安全距离为s=s1+s2=193.6m<200m答:200m为汽车行驶的必要安全距离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知道汽车在反响时间内和刹车后的运动情况,结合运动学公式进展求解,以与知道两车恰好不相撞的临界情况.18.〔10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全新的载人飞行器,它可以与载人飞船进展屡次对接.“天宫一号〞飞行器质量为m,运行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地球外表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1〕天宫一号飞行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2〕天宫一号的运行周期.考点:万有引力定律与其应用..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结合黄金代换进展求解.解答:解:〔1〕天宫一号在地球外表所受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mg=G在距地面h高处mg′=G解得:g′==g〔2〕因为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看做圆轨道,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所以:解得:周期T=答:〔1〕天宫一号飞行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2〕天宫一号的运行周期为.点评:此题关键是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和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列出等式,求出向加速度和周期.19.〔10分〕如图,倾角θ=37°、质量M=5kg的粗糙斜面位于水平地面上.质量m=2kg的木块置于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过t=2s到达底端,运动路程L=4m,在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求:〔sin37°=0.6,cos37°=0.8,取g=10m/s2〕〔1〕物体到达底端时速度大小.〔2〕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大小.〔3〕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考点: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1〕根据运动学公式求速度〔2〕选斜面为研究对象,进展受力分析就可以求出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大小;〔3〕木块匀加速下滑,根据运动学公式可以求得加速度,选木块为研究对象,求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和支持力,再选斜面为研究对象,进展受力分析就可以求出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与方向;解答:解:〔1〕木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L=af2所以 a=2m/s2到达底端速度 v=at=4m/s〔2〕对木块有mgsinθ﹣f1=maN1=mgcosθ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N2=Mg+N1cosθ+f1sinθ解得 N2=67.6N〔3〕对斜面,由平衡条件得地面对斜面摩擦力f2=N1 sinθ﹣f1cosθ解得 f2=3.2N方向水平向左答:〔1〕物体到达底端时速度大小4m/s.〔2〕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大小67.6N.〔3〕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的大小3.2N,方向水平向左.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能正确对物体进展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平衡条件解题,难度不大.〔10分〕如图,摩托车做特技表演,以v0=10.0m/s的初速度冲向高台,然后从高台以v1=12m/s 20.的速度水平飞出,落在倾角θ=370的斜面上.假设摩托车冲向高台的过程中以p=4.0kw的额定功率行驶,冲到高台上所用时间t1=4.0s.人和车的总质量m=1.8×102kg,台高h=5.0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1〕摩托车从高台飞出到落至斜面所用时间t2;〔2〕摩托车落到斜面上缓冲,只保存沿斜面方向速度,求缓冲后的速度v2;〔3〕摩托车冲上高台过程中阻力所做的功W f.考点:动能定理;平抛运动..专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1〕平抛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根据h=gt2求出运动的时间.〔2〕分别求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如此求出落地的速度大小.〔3〕抓住功率不变,牵引力做功W=Pt,根据动能定理求出摩托车冲上高台过程中抑制阻力所做的功.解答:解:〔1〕由平抛运动规律得:h=gt2s=v1t2由几何关系得tanθ=解得 t2=1.8s〔2〕缓冲前竖直方向速度 v y=gt2=18m/s故缓冲后沿斜面方向速度v2=v1cosθ+v y sinθ=20.4m/s〔3〕由动能定理得:Pt1﹣mgh+W f=mv12﹣mv02解得:W f=﹣3.04×103J答:〔1〕摩托车从高台飞出到落至斜面所用时间t2为1.8s;〔2〕摩托车落到斜面上缓冲,只保存沿斜面方向速度,缓冲后的速度v2为20.4m/s;〔3〕摩托车冲上高台过程中阻力所做的功W f为﹣3.04×103J.点评:此题综合运用了动能定理和平抛运动的知识,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以与知道功率不变时,牵引力做功W=Pt.21.〔12分〕如图,质量分别为2m和m的A、B两物体通过轻质细线绕过光滑滑轮.弹簧下端与地面相连,上端与B连接,A放在斜面上,斜面光滑.开始时用手控住A,使细线刚好拉直,但无拉力,此时弹簧弹性势能为E P.滑轮左侧细线竖直,右侧细线与斜面平行.释放A后它沿斜面下滑,当弹簧刚好恢复原长时,B获得最大速度.重力加速度为g,求:〔1〕斜面倾角α;〔2〕刚释放A时,A的加速度;〔3〕B的最大速度v m.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专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物体A释放后,拉动B一起加速,弹簧逐渐伸长,弹力逐渐加大,当弹簧弹力增加到等于mg时,B获得最大速度,此时物体B受力平衡,此后物体B减速上升,物体A加速,根据运动学根本公式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解.解答:解:〔1〕B 速度最大时:2mgsinα=mg∴sinα=wordα=30°〔2〕刚释放A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对A 2mgsinα﹣T=2ma对B T+F弹﹣mg=maF弹=mg解得 a=g方向沿斜面向下〔3〕设释放A之前,弹簧压缩量为x,由系统机械能守恒得2mgxsinα+E p﹣mgx=3mv m2解得 v m=答:〔1〕斜面倾角α为30°;〔2〕刚释放A时,A的加速度为g,方向沿斜面向下;〔3〕B的最大速度v m为.点评:此题关键是对两个物体分别受力分析,得出物体B速度最大时各个物体都受力平衡,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分析;同时要注意是那个系统机械能守恒.- 11 - / 11。
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2024届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2024届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的一同学看见乙车向西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运动。
如以地面为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B.乙车向东运动,甲车向西运动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v甲<v乙D.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但v甲>v乙2、下列哪一句话可从牛顿第一定律演绎得出()A.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B.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C.速度与物体本身惯性无关D.物体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3、一物体做匀变速度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的速度大小变为10m/s,在这1s的时间内,该物体的()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4、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为()A.重力、体积、速度B.弹力、位移、时间C.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D.质量、密度、瞬时速度5、物理学家规定,某个物理量D的变化量ΔD,与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Δt的比值,叫做这个量D的变化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D 表示某质点做自由落体的速度,则Dt∆∆是恒定不变的 B .若D 表示某质点的位移,则Dt∆∆是质点的瞬时速度 C .若D 表示某质点做竖直上抛运动离抛出点的高度,则Dt∆∆会随时间流逝变大 D .若D 表示某质点的做匀加速运动的速度,则Dt∆∆会随时间流逝变大 6、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 B .加速度也可以是指减小的速度C .加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与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相等D .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不断减小7、随着大众环保意识的增强,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卷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卷一、单题1. 运动员踢足球的不同部位,会使足球产生不同的运动。
常说的“香蕉球”是足球在空中旋转、整体运动径迹为类似香蕉形弧线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研究如何才能踢出“香蕉球”时可以把足球看作质点B.在研究踢出的“香蕉球”运动轨迹时不可以把足球看作质点C.这个“香蕉球”被踢出后6秒落地,这里的“6秒”是时间间隔D.这个“香蕉球”从起点到落点运动的路程与位移相等2.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力不计,物重G=2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A.2N,2N B.2N,4N C.2N,0D.0,2N3. 一汽车刹车过程中其速度v与时间t的数值关系为v=6-2 t(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大小为4m/s2B.汽车在第1s内的位移大小为10mC.汽车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m/s D.汽车最后1s内的位移为1m4. 对如下四幅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由甲图可知,该质点做曲线运动B.乙图中的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9m/sC.丙图中伽利略直接验证了小球下落的速度与所用时间成正比,即v∝t D.丁图表示在前方路段,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大小始终为60km/h二、多选题5. 下列四幅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由于书本的形变,书对桌面产生向下的弹力B.乙图中,碗对筷子弹力如图中箭头所示C.丙图中,竖直细线将光滑小球吊起,搁在斜面上,则斜面对小球没有弹力作用D.丁图中,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共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B间摩擦力方向向右6. 加速度是高中物理非常重要的物理量。
以下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某物体的加速度为-5m/s2,由此可知该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B.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可能减小C.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D.加速度为零时,物体的速度可能增加7. 物体甲的x-t图像和物体乙的v- t图像分别如下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甲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B.甲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mC.乙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mD.乙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8. 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从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P、M、N三点,已知PM=20m,MN=30m,且运动员经过PM、MN两段的时间都为2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经过P、N两点的速度之比为B.运动员经过P、N两点的速度之比为C.运动员经过OP的距离是10mD.运动员经过OP的距离是11.25m三、解答题9. 如图所示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画出前5s内对应的v- t图像________ 。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中联考高二物理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选项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4分,共48分)3.(4分)如图所示,一簇电场线的分布关于y轴对称,O是坐标原点,M、N、P、Q是以O为圆心的一个圆周上的四个点,其中M、N在y轴上,Q点在x轴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4分)在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上“绿色、科技、人文”的理念深入人心.如在奥运村及奥运场馆内大量使用太阳能路灯,其光电转换装置在阳光照射下把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储存起来,供夜晚照明使用.在正常照射下,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可达20%,可产生24V电压、2.0A5.(4分)已知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为:电流从左边接线柱流进电流计,指针向左偏,电流从右边接线柱流进电流计,指针向右偏.如果在导电液体的深度h发生变化时观察到指针正向右偏转,则(),知正对面积增大,则液体的深度6.(4分)某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时,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点运动到b点的轨迹(虚线所示),图中一组平行实线可能是电场线,也可能是等势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7.(4分)如图所示,图线1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R1,图线2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R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8.(4分)如图所示,从炽热的金属丝漂出的电子(速度可视为零),经加速电场加速后从两极板中间垂直射入偏转电场.电子的重力不计.在满足电子能射出偏转电场的条件下,下述四种情况中,一定能使电子的偏转角变大的是()=9.(4分)如图所示,水平粗糙绝缘杆从物体A中心的孔穿过,A的质量为M,用绝缘细线将另一质量为m的小球B与A连接,整个装置所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A不带电,B带正电且电荷量大小为q,A、B均处于静止状态,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细线中张力大小为细线中张力大小为T==10.(4分)如图所示,把两个相同的灯泡分别接在甲、乙电路中,甲电路两端的电压为8V,乙电路两端的电压为16V.调节变阻器R1和R2使两灯都正常发光,此时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分别为P1和P2,两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分别为P甲和P乙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11.(4分)如图所示,绝缘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Q的物体A和B(A、B 均可视为质点),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当它们间的距离为r时,两物体恰好静止(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如果仅将A的电荷量增至+4Q,两物体在图示位置开始运动,当它们的运动速度达到最大时,A、B两物体各自运动的距离为()=mg=F′=S=F=k12.(4分)如图甲所示,Q1、Q2为两个被固定的点电荷,其中Q1带正电,a、b两点在它们连线的延长线上.现有一带正电的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直线从a点开始经b点向远处运动(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粒子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 a、v b,其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三、填空实验题(共16分,每空2分,作图各2分)13.(4分)如图所示,M、N间电压恒定,当开关S合在a点时,电压表示数为5.5V,电流表示数为0.2A;当开关S合在b点时,电压表示数为6V,电流表示数为0.1A,可以推断(1)电流表的内阻是 2.5 Ω.(2)Rx的真实值57.5 Ω.=6V5.5=0.2解得:)解得:=)14.(4分)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某同学连接电路如图(a)所示.闭合开关后,发现电路有故障(已知电源、电表和导线均完好,电源电动势为E):(1)若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为E,则发生故障的是待测金属丝断路.(填“待测金属丝”、“滑动变阻器”或“开关”).(2)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如图(b)所示,其示数D= 0.700 mm.15.有一只标值为“2.5V,x W”的小灯泡,其额定功率的标值已模糊不清.某同学想通过测绘灯丝伏安特性曲线的方法来测出该灯泡的额定功率.①已知小灯泡的灯丝电阻约为5Ω,请先在图甲中补全用伏安法测量灯丝电阻的电路图,再选择电流表、电压表的合适量程,并按图甲连接方式将图乙中的实物连成完整的电路.②开关S闭合之前,将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B端(选填“A端”、“B端”或“AB正中间”)③该同学通过实验作出了灯丝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1.1 W.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应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6.(6分)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两个量程的电流表原理图.当使用O、A两接线柱时,量程为0.6A;当使用O、B两接线柱时,量程为3A.已知电流计的内电阻为R g=100Ω,满偏电流为Ig=100mA.求分流电阻R1和R2的阻值.17.(8分)电动摩托车是目前一种较为时尚的代步工具,某厂生产的一种电动摩托车,设计质量(包括人)为m=120kg,动力电源选用能量存储量为“36V,18Ah”(即输出电压恒为36伏,工作电流与工作时间的乘积为18安培小时)的蓄电池(不计内阻),所用电源的额定输出功率P=216W,由于电动机发热造成的损耗(其他损耗不计),摩托车的效率为η=80%.求:(1)该摩托车保持额定功率行驶的最长时间是多少?(2)摩托车电动机的内阻为多少?=6At==18.(10分)一束电子流在经U1=5000V的加速电压加速后,在距两极板等距处垂直进入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若两板间距d=1.0cm,板长L=5.0cm,足够大的竖直屏与两板右侧相距b=20cm.如图所示,在两板间加上可调偏转电压U2=300V.电子质量m=9.1×10﹣31kg、带电量为q=﹣1.6×10﹣19C(不计重力,和电子间相互作用,忽略相对论效应)求:(1)电子从平行板间飞出时,偏转的角度θ的正切tanθ(2)电子从平行板间飞出达到竖直屏时,竖直方向偏移的距离Y.求运动时a=③,⑤==0.15y=y=19.(12分)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圆形轨道BCDG位于竖直平面内,轨道半径为R,下端与水平绝缘轨道在B点平滑连接,整个轨道处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现有一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置于水平轨道上,滑块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mg,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为g.(1)若滑块从水平轨道上距离B点为s=4R的A点由静止释放,求滑块到达与圆心O等高的C 点时的速度大小;(2)在(1)的情况下,判断滑块是否能到达D点;(3)改变s的大小,使滑块恰好始终沿轨道滑行,且从G点飞出轨道,求滑块在圆轨道上滑行过程中的最小速度大小.=2N+mg=m,=m;)滑块在圆轨道上滑行过程中的最小速度大小为。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福清一中,长乐一中等)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
)的是( )1.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叙述错误..A.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B.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伽利略采用了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运动时间的测量D.伽利略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答案】B【解析】考点: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名师点睛】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之上的,它来源于实践,而又高于实践,它是实践和思维的结晶。
2.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s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那么该质点在3s内的位移是( )A .-1mB .-2mC .1mD .2m【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在0-1s 时间内,位移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在1-2s 时间内,物体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1m —2m=—1m .在2—3s 时间内,位移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该质点3s 内的位移是x=-1m .故选A.考点:位移;x —t 图像【名师点睛】根据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位移等于纵坐标的变化量。
3.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 .把物体抽象为质点后,物体自身的大小和质量均可以忽略不计B .当物体做平动时,物体就可以看成质点C .平均速度t x v ∆∆=,当Δt 充分小时,该式可以表示t 时刻的瞬时速度D .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在于长短不同,长的为时间,短的为时刻【答案】C【解析】考点:质点;瞬时速度;时间和时刻【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质点,瞬时速度的定义,注重对概念的理解,例如质点是没有大小和形状,但有质量的点,物体能否看成质点,需看所研究的问题;此题属于基础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联考高一物理试卷【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平潭城关中学陈强、翁美玉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各物理量,不属于矢量的是()A.位移 B.重力 C.加速度 D.速率2.下列关于重力与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把物体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重心即物体上最重的一点B.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C.同一物体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重力大小不一定相等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B.位移和路程都能反映运动物体的位置变化C.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D.火车在福州南站停车10分钟指的是时间4.下列有关于运动学方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可以看作质点B.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C.加速度反映速度增加的大小D.物体的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一定增大5.我国著名篮球运动姚明在原地拍球,球从1.8m高处落下,又被地板弹起,在离地1.5m处被接住。
则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A.3.3m,3.3m B.3.3m,0.3mC.1.8m,1.5m D.1.8m,0.3m6.某中学正在举行班级对抗赛,张明同学是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5s末的速度为10.2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4 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10 m/s B.10.3 m/s C.10.2 m/s D.10.4m/s7.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是s =6t -3t 2,s 与t 的单位分别是m 、s ,则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A .6m /s ,-3m /s 2B .0,6m /s 2C .6m /s ,-6m /s 2D .6m /s ,3m /s 28.已知有一长度为L 的光滑斜面,一物体沿该斜面从静止开始由斜面的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当物体的速度达到末速度的一半时,它沿斜面下滑的长度为( )A .L 41B .L (2–1)C .L 21D .L 22 9.某质点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2s 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B .第2s 末质点运动方向改变C .第3s 内和第4s 内质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反D .前3s 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6m10.甲物体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五倍,甲、乙两物体在同一地点分别从H 和2H 高处同时自由下落,不考虑空气阻力,甲、乙在落地之前的过程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B .下落过程中任意时刻速度总是相等C .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D .乙物体比甲物体先着地11.甲、乙两物体s-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 .在25s 内两物体的位移相同,25s 末两物体速度相等B .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C .从第10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 乙>v 甲D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是物体乙比物体甲迟10s 才开始运动12.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三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子弹以水平速度v 0射入木块,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三个木块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个木块时的速度v 1、v 2、v 3之比和穿过每个木块所用的时间t 1、t 2、t 3之比下列正确的是( )A .v 1∶v 2∶v 3=1∶2∶3B .v 1∶v 2∶v 3=5∶3∶1C .t 1∶t 2∶t 3=1∶2∶ 3D .t 1∶t 2∶t 3=(3-2)∶(2-1)∶ 1第9题图第11题图 第12题图二、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3.(4分)如果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点迹分布不均匀,那么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点迹不均匀说明物体做__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14.(6分)(1)打点计时器是使用____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仪器。
(2)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直接得到的物理量(不是经过测量或计算得到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填入选项序号)A.时间间隔 B.位移 C.瞬时速度 D.平均速度(3)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是__________.(填入选项序号)A.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C.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15.(6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_______s,其中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7cm,x5=9.61cm,x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__m/s,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__m/s2。
(计算结果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6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8分)一只花盆从离地面20m高的5层楼上自由下落,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
求:(1)经过多长时间花盆落到地面;(2)花盆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有多大;(3)花盆落地前最后1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
17、(8分)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产生明显的滑动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
根据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
若某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至停止的加速度大小为5m/s 2,刹车线长为10m 。
求:(1)该汽车刹车前的初始速度v 0的大小;(2)若该汽车以v 1=54km /h 的初始速度开始刹车,则刹车后5s 内的位移多大;(3)若该汽车以54km /h 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停着一辆故障车。
若刹车过程司机的反应时间为△t =0.5s ,为了避免两车相撞,该司机至少应在距故障车多远处发现故障车并采取同样的紧急刹车措施。
18.(9分)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0~50s 内汽车的速度-时间(v -t )图像如图所示。
求:(1)0~10s 内汽车的加速度大小;(2)0~50s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3)根据汽车的v -t 图像画出汽车在0~50s 的加速度-时间(a -t )图像。
19.(11分)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2m /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s 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m /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20m /s 以内。
求:(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14--15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联考高一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3. 小 ; 变速 。
14.(1) 交流 ;(2) A ;(3) B 。
15. 0.1 ; 0.87 ; 0.64 。
三、计算题:(共4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8分)解:h=20m, g=10m/s 2(1)由自由落体规律得:221gt h =,花盆下落时间:gh t 2==2s (2分) (2)花盆到达地面的速度:gt v =,代入数据:v=20m/s (2分)(3)花盆下落的前1s 时间内位移:m m gt h 511021212211=⨯⨯== (2分) 落地前最后1s 内通过的位移大小:m m m h h h 1552012=-=-= (2分)(注:其他正确解法同样给分)17.(8分)解:25/a m s =- , s=10m(1)汽车刹车过程: 2202t v v as -=∴汽车刹车前的初始速度:s m s m as v v t /10/10)5(20220=⨯-⨯-=-= (2分)(2)汽车速度v 1=54km/h=15m/s ,设汽车刹车后经过t 0时间停止。
101535t v v t s s a --===- (2分) 由于t 1=5s>t 0,车已停,则刹车后5s 内的位移:m m t v s s 5.22321520135=⨯=⋅== (1分) (3)汽车在反应时间△t 内,汽车仍做匀速运动,其位移11v s =△t =15×0.5m=7.5m (1分)紧急刹车后汽车滑动位移为:12015322.522v s t m m ==⨯= (1分) 紧急刹车应距故障车:21s s s +==7.5m+22.5m =30m (1分) (注:其他正确解法同样给分)18.(9分)解:(1)0~10s 内汽车的加速度: 2211110/1/10v a m s m s t ∆===∆ (1分) 所以 0~10s 内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1/m s (1分)(2)0~10s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m m t a s 50101212122111=⨯⨯== (1分) 10~30s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m m t v s 2002010212=⨯== (1分) 30~50s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m m t v s 100202102313=⨯== (1分) 所以,0~50s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s=s 1+s 2+s 3=350m (1分)(注:其他正确解法同样给分) (3)加速度-时间(a -t )图像如图。
(3分) (注:完全正确给3分,否则0分) 19.(11分)解:货车 v=12m/s警车 22/a m s = 20/m v m s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当两车速度相等时,它们间的距离最大。
(1分)设警车发动后经过t 1时间两车的速度相等。
则:11262v t s s a === (1分) 货车位移:s 货=v (t 0+t 1)=12×(5+6)m =132m (1分) 警车位移:22111263622s at m m ==⨯⨯=警 (1分) 所以两车间的最大距离:96m s s s m ∆=-=货警 (1分) (2)当警车刚达到最大速度v m =20m/s 时,运动时间220102m v t s s a ===s (1分)货车位移:s 1=v 1(t 0+t 2)=12×(5+10)m =180m (1分) 警车位移:2201010022m v s t m m ==⨯=2 (1分) ∵s 1>s 2,故此时警车尚未赶上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