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海东盛国_渤海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合集下载

我国古代“渤海国”在哪里?是谁建立的?

我国古代“渤海国”在哪里?是谁建立的?

我国古代“渤海国”在哪里?是谁建立的?渤海国是唐代和辽代初期存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的少数民族边疆政权,其主体民族为靺鞨族,同时也包含了部分高句丽,扶余,沃沮,濊貊等民族。

渤海国的疆域范围包括我国东北大部分地区,俄罗斯沿日本海地区以及朝鲜半岛北部,被称为“海东盛国”。

渤海国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近些年被韩国大肆渲染,并称其是自己的祖先建立的国家。

其实历史上的渤海国从文化政治和民族构成方面来说都跟现在的韩国没有半毛钱关系,完全是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政权。

一,大祚荣建国。

靺鞨族是我国古代活跃于东北地区的一支游牧民族,先秦时代称为肃慎,汉代称挹娄,南北朝时叫勿吉,到隋朝的时候才改称靺鞨。

唐代初年分裂为十个部落,其中以黑水部落最为强大。

分布在今天的黑龙江中下游和松花江流域及其以东的广大地区。

靺鞨各部一直都臣服于中原王朝。

到隋末唐初天下大乱。

靺鞨十部有的就臣服于突厥,有的则依附于高句丽。

粟末靺鞨原本居住于粟末水流域(今松花江上游)。

公元七世纪中期,唐朝消灭了高句丽,粟末靺鞨的首领大祚荣投降唐朝,与部族被迁徙到今辽宁朝阳地区的营州。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首领李尽忠反叛唐朝,攻陷营州城。

大祚荣与靺鞨族首领乞四比羽率领部族东迁,在奥娄河(今牡丹江)筑城自守。

武则天招降乞四比羽,但遭到拒绝。

于是派军征讨,乞四比羽战败被杀。

大祚荣则率军打退了唐军,成为当地各部的首领。

他不断攻打和吞并邻近部落,终于扩地二千里。

所管辖的人口超过了十万户,并且建立了一支数万人的靺鞨军队,于是自称为震国王,向北方强大的突厥称臣。

公元705年,唐中宗继位,派官员前往东北招降。

大祚荣表示愿意臣服大唐,并派儿子大门艺到长安做人质。

大祚荣建立的政权正式成为大唐王朝的藩属。

开元元年,唐玄宗派遣大臣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

并将大祚荣统治的地区作为大唐的忽汗州,加授大祚荣为忽汗州都督。

自此大祚荣去靺鞨称号而改称渤海,因此,呼汗州都督府又被称为渤海都督府。

历史遗迹:渤海国遗址

历史遗迹:渤海国遗址

渤海国遗址渤海国遗址坐落在距镜泊湖不足20公里的宁安市渤海镇。

它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文献记载,渤海国是盛唐之时以靺鞨族为主建立的封建地方政权。

它的历史可追溯到1300余年前,史书上誉称“海东盛国”。

公元713年,唐玄宗册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称号,从此专称“渤海”,与唐朝为臣属关系。

公元755年,渤海国迁至渤海镇,建成首府“上京龙泉府”,至公元926元为契丹族所灭,传国15世,历时229年。

渤海国所辖疆域西起扶余、农安、开源、铁岭一带,北至黑龙江、松花江下游,南至新罗(今朝鲜),东至日本海。

共设5京、15府、62州。

契丹灭渤海改建为东丹,为镇压渤海人民的反抗,使其忘却故土,契丹曾把龙泉府及寺庙等古都著名建筑付之一炬。

故国遗址可见城址、上京龙泉府遗址、故井址、禁苑址、街坛址、寺庙址、古墓、古桥址和兴隆寺。

主要遗物有石灯幢、大石佛、舍利函、大石龟、文字瓦等。

渤海国上京遗址渤海三彩熏炉唐代渤海国三彩熏炉,高厘米,1996年黑龙江省宁安县三陵渤海国墓出土。

粗质白色胎,施绿、黄、褐釉。

子母口,直腹,圆底,三足外撇。

覆钵形器盖上立塔式纽。

盖上有四组镂空熏孔。

炉三足根部作有角的狮面形,足端作狮爪。

此炉保存完整,是我国出土渤海三彩器中的珍品。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渤海三彩熏炉渤海石灯塔石灯塔又称石灯幢或石浮屠。

在黑龙江宁安市渤海镇西南的兴隆寺(南大庙)院内。

是唐代渤海时期保存下来的唯一完整的大石雕,是渤海具有代表性的石雕珍品。

石灯塔原高为米,后因原刹损坏,现高6米,用玄武岩雕琢叠筑而成。

全幢雕刻细致,由塔刹、相轮、塔盖、塔室、莲花托、中柱石、莲花盛和底座等部分组成。

塔盖形似亭榭,八角攒尖,雕刻盖脊和瓦垅。

塔室镂空,亦为八面体,与塔盖相接处雕刻斗拱,具有我国木构特点。

塔室八面各刻长方窗孔,其上又有小窗孔。

中柱石之上的莲花托是仰莲,之下的莲花座是覆莲,均刻三瓣花片,层层重叠,犹如巨莲盛开。

有关渤海国的考古和历史学研究成果梳理-模板

有关渤海国的考古和历史学研究成果梳理-模板

有关渤海国的考古和历史学研究成果梳理前言渤海国五京是其辖境内重要的地理枢纽和行政统治中心。

从流域的角度观察,渤海上京龙泉府地处牡丹江流域,中京显德府地处图们江中游左岸,东京龙原府则坐落在图们江下游流域的左岸,西京鸭绿府坐落在鸭绿江流域上游的右岸,南京南海府坐落在靠近朝鲜东海的沿海盆地中。

这些地域分别是古代东北的肃慎、秽貊、沃沮、高句丽等民族的活动中心。

渤海国的五京之设对东北地区乃至东北亚区域的各个民族政权的五京制度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

近十年来,有关渤海国的考古与历史学研究的成果十分丰富,我们择其要点对这些浩如烟海的学术成果进行了扼要的梳理,并就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综述。

一、渤海国五京的地理位置及地理环境(一)渤海国五京之地理位置渤海国五京包括上京龙泉府、中京显德府、东京龙原府、西京鸭绿府和南京南海府,是渤海国的统治中心。

最早对渤海国五京作记载的历史文献是《新唐书·渤海传》。

《新唐书·渤海传》只是介绍了渤海五京的大致地理位置。

经过近一百多年的研究,我们对渤海五京的地理位置已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其中,较早对渤海上京龙泉府进行实地考察的是清初被流放至宁古塔的流人。

他们的流放地靠近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着作中保留了许多记录渤海上京龙泉府的考察成果。

但是,当时他们错误地认为渤海上京龙泉府可能是“女真人建立的金上京会宁府遗址”。

对这一错误认识提出质疑的则是清乾隆年间的大学士阿桂。

阿桂是乾隆在位时期的重臣,曾两次充任伊犁将军,军功显赫,累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

乾隆四十二年(1777),阿桂等人奉敕编撰《满洲源流考》。

据《满洲源流考》载:“考龙泉府即渤海之上京忽汗州也。

”阿桂等人经过实地考察得出此结论。

此后,曹廷杰等人经过实地考察又提出“东京城”即渤海之上京龙泉府遗址的观点。

曹廷杰是清朝末年研究东北地理的专家,他撰写的《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亚东偏纪要》和《东三省舆地图说》对于东北史地的研究意义重大。

渤海国的历史沿革与文化风貌

渤海国的历史沿革与文化风貌

渤海国的历史沿革与文化风貌渤海国是中国东北地区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国家,它的存在对于中国和东北地区的历史进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渤海国的历史沿革与文化风貌也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一、渤海国的历史沿革渤海国起源于公元698年,当时朝鲜半岛东北部的百济、新罗在唐朝和高句丽的夹击下相继灭亡,大批百济和新罗人民逃往辽东半岛,先后在此形成了多个动荡的小国。

这个时期里,通向外界的海上交通线被中央政权所控制,居住在海边的渔民家庭更能够触摸到开拓海洋的欲望,于是在他们的接纳下出现了一个名叫渤海的小国家。

在公元712年,渤海王国领导者楼珪向唐朝投降,正式成为唐王朝的附庸国。

经过数百年的时间,渤海国逐渐独立了起来,成为了东北地区的一个强大政治实体。

在其它国家不断扩张的同时,渤海国也不断进行领土的扩张,与当时的辽东地区的其他部落进行战争和争霸。

到了941年,后唐代表把东北四州划分为耶律部和渤海部,渤海宣布和中国五代十国的政权正式独立。

这样一来,渤海国成为了这个地区的主政实体,直到公元996年被契丹国灭亡。

二、渤海国的文化风貌渤海国的文化风貌是与独特的历史背景相伴随而来的。

在初创时期,渤海国家本身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文化体系,而是受到了新罗、百济、高句丽等较为发达的朝鲜半岛文化的影响。

但从唐朝认定渤海王国的独立性开始,渤海国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格。

渤海国的政治制度呈现出比较特别的特点。

渤海国在向唐朝投降后,并没有完全采用唐朝的政治制度,而是着力发展自己的独特制度。

他们在政治方面强调四品制,设立十余个系统的官职,可授奖励和处罚。

同时,渤海国的官制对于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渤海国的宗教信仰也呈现出较为特殊的特点。

在当时祖先崇拜、土地崇拜、万物有灵的思想支配下,渤海国还采用了易经卜筮等方法进行宗教实践,崇拜月神和太阳神,并且在渤海地区,尤其是平壤附近,还流传着较为独特的男巫女巫、神池等宗教文化。

渤海国的文化风貌还表现在语言文字上。

渤海国

渤海国

海东盛国——渤海国晨钟 唐朝时,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居住着一个少数民族,这就是今天满族的祖先——靺鞨族。

当时的靺鞨族包括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两部分,黑水靺鞨主要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粟末靺鞨则主要居住在黑水靺鞨南面的松花江流域。

渤海国就是粟末靺鞨所建立起来的一个隶属于唐朝的地方民族政权。

粟末靺鞨包括许多部落,这些部落分散居住在各地,没有统一的政权。

公元698年,一个叫大祚荣的人统一了粟末靺鞨的各个部落,成为粟末靺鞨的最高首领,并且建立了政权。

之后不久,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在册封大祚荣的同时,唐玄宗还在粟末靺鞨的居住地区设置了渤海都督府,任命大祚荣为渤海都督府都督。

于是,粟末靺鞨的这个政权就被称为渤海国。

渤海国归附于唐王朝,相当于唐王朝所管辖的一个地方政权。

渤海国的社会经济很发达。

他们种植稻、粟、豆等作物,会织布、纺绸、制造精致的陶器以及酿酒。

渤海国与唐王朝之间的经济往来,主要是以朝贡形式进行的宫廷王室间的贸易。

就在大祚荣封王的同一年,大祚荣派遣他的儿子到唐朝的首都长安,请求与唐朝进行贸易,得到唐玄宗的允许。

之后,渤海国与唐王朝的贸易往来十分频繁,曾经向唐朝朝贡130多次,带去了大量珍贵的土特产品,如貂皮、海豹皮、海东青、人参、麝香等,受到了内地的欢迎。

唐王朝也以赏赐的形式回赠渤海国许多物品,主要是茶、锦、帛、绢、金银器等农产品、编织品以及金银器皿,这些物产满足了渤海上层阶级生活享乐的需要。

渤海国还派遣使臣去学习中原的典章制度和其他各种文化,渤海国中央和地方的许多机构和官职,都是仿照唐王朝设置的。

中原的儒家学说和佛教等也传入了渤海国。

渤海国都城的规划布局、殿堂寺塔的布局结构、建筑瓦件上的汉字、碑文的风格等,也和中原相同或相似。

渤海国壁画的画法、着色和用料,画面的线条,都具有浓厚的唐代墓壁画的风格。

由此可见渤海国受唐王朝文化影响之深。

正是中原文化的传入,使渤海文化发生了阶段性的飞跃变化,推动了渤海社会的发展。

渤海国 古代少数民族政权

渤海国 古代少数民族政权

渤海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渤海国(698年—926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由靺鞨粟末部联合其他靺鞨诸部和部分高句丽部所建。

其范围相当于今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东北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部分。

698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在东牟山(一说今吉林敦化西南城子山山城,一说今吉林延吉东南城子山山城或和龙西古城),称“震国王”(一作“振”),建立政权。

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并加授忽汗州都督,始以“渤海”为号。

762年,唐朝诏令将渤海升格为国。

926年,渤海为契丹所灭。

渤海都城初驻旧国(即东牟山一带),742年迁至中京显德府(今吉林和龙),755年迁至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785年再迁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珲春),794年复迁上京龙泉府。

[2]渤海按唐制建立政治、经济制度,全盛时辖境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其文化深受唐朝文化影响,享有“海东盛国”的美誉。

国号震渤海国初名为“震”,系大祚荣袭其父乞乞仲象所受武则天授予的爵位“震国公”。

而关于“震”的含义说法不一,比较通行的看法是认为取自《周易》震卦卦名,有人分析粟末靺鞨自隋朝就受汉文化影响很深,大祚荣更是熟知汉文经史,因此以地处东方而以“震”为国号。

朝鲜学者朴时亨则认为“震”是“威力震撼四方的大国的意思”,但武则天封乞乞仲象为“震国公”用威震四方之意几乎不可能。

也有学者指出应该与乞四比羽被武则天封为许国公一起考虑,并认为从音韵学上来说,“许”“震”可能为“靺鞨“的别称“肃慎”的谐音。

渤海“渤海国”名来自于唐朝所赐的“渤海郡王”封号。

有人认为“渤海”是“靺鞨”的音近变音。

有人认为渤海并非特指某一海域,而是对东方大海的泛称,唐朝以其东濒大海而命名为“渤海”。

也有学者认为“渤海郡王”的封号与中原望族渤海高氏有关,而高句丽的国姓也是高氏,由于唐朝对降伏高句丽的艰难过程记忆犹新,而大祚荣是“高丽别种”加上有大量高句丽遗民追随他,所以唐王朝绝对不希望这个新蕃国与高句丽再有任何的瓜葛,而且要从人们的意识中消除它与高氏高句丽之间任何可能的关联。

神秘渤海国

神秘渤海国

神秘的渤海国在世人的印象中,天苍苍野茫茫的黑土地,在遥远的年代是荒无人烟的,事实上,早在4000年以前,黑土地上就有了人类的活动。

1000多年前,曾经有过一个被称为“渤海国”的政权。

尤其是唐朝在公元913年册封的渤海王国的建立,更使得这广袤而神秘的黑土地溢满了生机和活力。

历史早已证实,北大荒并不荒凉。

一、海东盛国——渤海国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在我国现今东北一带由靺鞨人创建了地方性民族政权——渤海国。

回溯此地的历史,这一地区是先秦时肃慎和汉魏的挹娄的故地,南北朝的勿吉及隋唐时靺鞨也曾在这里活动过。

渤海国历十五代国王,国祚凡二百二十九年。

公元926年,契丹灭亡渤海,在渤海故地建东丹国,将上京龙泉府改为天福城。

不足三年,东丹南迁辽阳(今辽宁辽阳),原渤海京府洲县居民随之而迁或出逃他乡。

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的兵徙强迁的民族迁徙活动。

许多渤海人离开故土,向南、向西、向北迁到数百里、数千里以外的地方。

原本经济文化辉煌的渤海地区,特别是其腹地,骤然变得人烟稀疏,而后逐渐城废市毁,田垄销迹,一度繁荣的“海东盛国”仅在史书上留下了过往的痕迹。

时光虽然流逝了一千多年,但曾经发生在渤海国的悠悠往事,留给人们许多回味,牵动着后人的心。

尽管渤海王国的首都地处边塞,远离中原,而它臣民的主体又是靺鞨族(满族祖先),单凭想象,它很可能是闭塞落后的,可是,宁安的上京龙泉府,不仅山环水绕,物产丰富,而且因王国大钦茂执着地效法中原文化,并连续派人赴唐朝取经,使得渤海王国的经济和文化都得到迅速发展,它因此被赞誉为“海东盛国”。

作为渤海王国首都的上京龙泉府,素有小长安之称。

它的平面呈长方形,城南墙4586米、北4946米、东3358.5米、西3406米、周长16.3公里,面积约15.9平方公里,由外城、宫城和皇城组成。

城内共有主街12条,其中朱雀大街长约2公里,宽约100米,不仅街道两旁殿堂建筑富丽恢弘,就连每一隅的雕梁画栋也弥漫着浓郁的唐朝京城的风韵。

历史趣谈渤海国如何被强纳入朝韩史上的“南北朝”?

历史趣谈渤海国如何被强纳入朝韩史上的“南北朝”?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渤海国如何被强纳入朝韩史上的“南北朝”?导语:朝鲜和韩国现存最早的纪传体史书《三国史记》,是在高丽王朝时期由金富轼等人编纂完成的。

后来,还出现过《三国遗事》、《三国史节要》等以朝鲜和韩国现存最早的纪传体史书《三国史记》,是在高丽王朝时期由金富轼等人编纂完成的。

后来,还出现过《三国遗事》、《三国史节要》等以古代“三国”为记述对象的史籍。

这些史书中的“三国”就是新罗、高句丽和百济。

虽然,在三国并立的同一时期,朝鲜半岛南部曾长期存在着伽耶诸国,但朝韩史学界习惯上使用“三国时代”来指称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朝鲜半岛。

中国读者不陌生的是,历史上唐朝曾分别和三国建立朝贡册封关系,并试图调解三国纷争。

7世纪中叶,唐朝最终联合新罗灭亡了百济、高句丽,并大败前来援助的日本水军,奠定了朝鲜半岛和东北亚的新格局。

此后,唐代的东北方存在一个“海东盛国”渤海国(698-926年)。

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它被认为是肃慎人的后裔靺鞨人所建立的王国,而且,肃慎、勿吉、靺鞨、女真、满洲一脉相承。

这是中国历史学界的通行看法。

但是,在朝鲜、韩国的古代史体系中,渤海国与新罗王国一起被称为“南北朝”(或直译为“南北国”)。

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出版的韩国通史《韩国史》,每一版都明确将渤海国作为与新罗国(此为“统一新罗”或“后期新罗”,676-901年,是吞并了百济全部故土和高句丽南部故土后的新罗)南北对峙的王朝,认为它们同属于一个国家,只是处于分裂的状态。

那么,这一历史认识的依据是什么?渤海国和新罗国真的是朝韩古代的“南北朝”吗?渤海国如何被纳入朝韩“南北朝”历史?渤海国没有留下自己的史书,渤海人的著述留存得极少,仅有的几生活常识分享。

渤海国:中日交流的一座桥

渤海国:中日交流的一座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学 院院
士不吝赐稿遥

渤海国院中日交流的一座桥



武斌



摘 要:唐代是中日文化经贸交流的高潮,而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渤海国由于其独特的地 理位置和对唐代文化的效仿,也曾在中日文化交流进程中发挥了桥梁作用,其将唐文化传至日 本,又通过与日本的文化往来促进了唐朝、日本和渤海国的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
渤海国全面效法唐朝封建文明,采用唐朝的 政治军事制度。发展经济则积极引进中原地区的 先进农业技术,各项手工业的生产也达到了较高
作者简介:武斌(1953-),男,山西盂县人,研究员,曾任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沈阳故宫博物院院 长,沈阳市文史馆副馆长,研究方向:中国文化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
OF LIAONING ECONOMIC MANAGEMENT CADRE INSTITUTE
渤海国深受唐文化的影响,上层社会“悦中国 风俗”“常习华风”,渤海文化实际上是唐文化的支 流。据新旧唐书《渤海传》《文献通考》《唐会要》《玉 海》等典籍记载,渤海国多次派遣留学生赴唐学 习,到长安太学“习识古今制度”,不少人在唐朝参 加科举考试,有的考中进士。他们之中很多人后来 在渤海政府担任要职。进入中原的渤海使臣、官 员、学生、僧侣及其他各色人等,都扮演了文化交 流使者的角色。他们在唐期间,与中原的文士、学 者、诗人、艺人、高僧广泛接触、结交,积极吸收盛 唐文化,搜求与抄写经史子集,并利用“返蕃”之便 将这一切带回了渤海。著名诗人刘禹锡的诗句“渤 海归人将集去,梨园弟子请词来”,即反映了这方 面的盛况。渤海文人与盛唐文人文学交流的风气 兴盛,温庭筠等均有与渤海诗人唱和赠答的诗作 传世。
二、渤海与日本的往来及文化交流 渤海国“开大境宇”,海岸线漫长,与日本隔海 相望。从渤海立国到灭亡,渤海与日本一直保持着 密切的友好睦邻关系。在渤海的第二位国王大武 艺即位的仁安元年(唐开元八年,日本养老四年, 720),日本遣使赴渤海观俗。《续日本纪》卷八记 载:“遣渡岛津轻津司从七位上诸君鞍男等六人, 于靺鞨国观其风俗。”仁安八年(唐开元十五年, 727),大武艺派宁远将军郎将高仁义、高斋德带领 24人出访日本,拜见圣武天皇,呈国书、信物和貂 皮300张。日本天皇授高斋德等官职,赐宴、赐帛 等,招待听雅乐。第二年六月高斋德拜辞,天皇付 玺书、信物,赐彩帛等,派引田虫麻吕伴送回渤海。 《续日本纪》卷十记载此事:“圣武天皇神龟四年, 渤海郡王使首领高齐德等八人,来著出羽国,遣使

渤海国在唐代东亚政治舞台扮演何种角色_柏松

渤海国在唐代东亚政治舞台扮演何种角色_柏松

Feb ,2017 / PEOPLE'S TRIBUNE143如果将唐代东亚的区域政治比喻为一个政治舞台,那么唐朝时活跃在东亚政治舞台上的任何一个角色,固然可以有自己的临场发挥,但其角色定位却是被舞台的风格、导演的安排以及与其他角色的配合所限定的。

换句话说,只有遵守藩属体制的规则,才有登台演出的可能;只有演好规定动作,才能有自选动作发挥的可能和条件。

唐朝与渤海国的藩属关系经历了长期的适应磨合的过程渤海国(以下简称为渤海),是唐代活跃于东亚区域政治关系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也是以唐朝为中心的藩属体制内的重要成员。

其存在时间几乎贯穿了整个唐朝统治的始终。

从渤海建国到发展成为“海东盛国”,再到政权最终的覆亡,渤海经历的辉煌与没落,都与其对外关系的发展密不可分。

虽然渤海立国以来的东亚环境不断发展变化,但渤海始终能够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及时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努力建构其对外关系发展的外在环境与内在需求间的关系,积极协调藩属体制与渤海的生存发展。

唐代东亚地区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对渤海与唐朝各个时期关系的发展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武则天时期靺鞨集团借营州之乱东奔建国,被唐朝视作割据势力而坚决予以武力镇压,到唐玄宗统治初年承认渤海政权,并通过羁縻和藩属政策相结合的手段成功建立起册封关系,进而在唐玄宗统治前期对渤海一度突出羁縻政策、力图加强对渤海的控制,再到渤海与唐朝战争及安史之乱后逐渐对渤海突出藩属政策,放松对渤海的控制,唐朝与渤海的藩属关系经历了长期的适应磨合的过程,并最终在安史之乱后尤其是渤海的“海东盛国”时代稳定下来。

唐朝也在不断探索经营藩属体制的方式,不能因为宗主国对藩属政权某些形式上的妥协或让步,就忽视甚至否认藩属体制的具体作用。

在以藩属体制为主要运行规则的东亚地区,无论藩属政权还是非藩属政权,任何抗拒或回避藩属体制的行为即使是基于自身实际利益的选择,但其结果也必然被排斥在东亚主流政治体系之外,这是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海东盛国”

“海东盛国”

“海东盛国”作者:周喜峰来源:《奋斗》2018年第16期渤海国是唐朝时期东北地区以粟末靺鞨为主体民族的地方性民族政权,是唐朝中央政权统辖下的一个地方政权。

渤海国建立后,便开始全面推行唐化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等方面均以唐朝制度为模式,社会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不断吞并其它靺鞨部落,成为当时著名的“海东盛国”。

696年(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人李尽忠等在营州发动了反唐叛乱。

迁居在这里的靺鞨人也卷入了叛乱活动。

武则天派兵进讨,大祚荣率领粟末靺鞨联合随行的高句丽、白山靺鞨等在天门岭大败唐军,回到靺鞨故地。

698年(则天女皇圣历元年),大祚荣率部在奥娄河(今牡丹江)上游、东牟山(今吉林省敦化县六顶山)下筑城而居,自号“震国王”,建立了震国。

公元713年(唐开元元年),唐王朝派摄鸿胪寺卿崔忻到靺鞨故地,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

从此大祚荣去靺鞨号,专称渤海。

以粟末靺鞨为主体民族的渤海国,自大祚荣建国到公元926年(契丹天赞五年)为契丹所灭,共存在了228年。

在此期间,渤海国自始至终都是唐朝中央政权统辖下的地方民族政权。

政治渤海国建立并成为唐王朝统辖的地方政权后,其统治者更加向往中原文化,不断派王子、贵族、官员、学生等到唐朝学习中原文化。

这些人不仅认识汉字,学会了汉文,而且还将中原地区先进的儒家思想、儒家经典书籍及典章制度等带回了渤海国,极大地促进了渤海国的封建化进程。

粟末靺鞨过去曾是尚武善战的民族。

建立渤海国后,由于其上层统治者逐渐接受了唐朝奉行的以仁义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教化,把儒家思想作为其统治思想,因此从二世王大武艺后期开始实行了偃武修文的政策,注意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这对渤海国社会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唐王朝对于属于自己管辖下的渤海国,也采取了积极的扶植和开明的开放政策。

从高王大祚荣接受唐朝册封并确立君臣隶属关系开始,以后渤海国每个王的更替,都要向唐朝告哀求封,唐朝也都派使前往进行册封新王。

东北地区民族团结事迹

东北地区民族团结事迹

东北地区民族团结事迹一、古代时期1. 靺鞨族与中原的联系- 在古代东北地区,靺鞨族是一个重要的民族。

靺鞨族分为多部,其中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较为著名。

粟末靺鞨在唐朝时期,积极与中原王朝交往。

他们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文化和农业技术等。

- 大祚荣建立渤海国后,渤海国全面模仿唐朝的典章制度。

政治上设立三省六部,经济上推广中原的农耕技术,文化上使用汉字,尊崇儒家思想。

这种深度的交流融合促进了东北地区民族与中原民族的团结,渤海国也被称为“海东盛国”,成为东北地区民族团结发展的一个典范。

2. 契丹族与其他民族的互动- 契丹族建立的辽朝,统治区域涵盖了东北地区的大部分地区。

辽朝实行“因俗而治”的政策,在契丹族和其他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契丹旧制,在汉人等农耕民族地区实行汉制。

- 例如,辽朝设置南面官和北面官,南面官管理汉人事务,采用汉人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习俗;北面官管理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这种政策尊重了不同民族的差异,促进了各民族在辽朝统治下的和谐共处和团结发展。

二、近代时期1. 东北抗日联军中的民族团结- 东北抗日联军是由汉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等多民族组成的抗日武装力量。

在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各民族战士团结一心,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 杨靖宇是著名的抗日英雄,他率领的部队中有很多满族、朝鲜族战士。

这些战士在冰天雪地的东北大地,并肩作战。

例如,朝鲜族战士李红光,他与杨靖宇密切配合,在南满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他们在战斗中相互支持,满族战士熟悉东北的山川地形,为部队提供地理信息;朝鲜族战士擅长歌舞,在艰苦的战斗间隙,通过歌舞鼓舞士气。

- 赵一曼也是抗日联军中的英雄,她积极组织各族群众开展抗日斗争,在她的影响下,许多彝族、汉族等群众纷纷加入抗日队伍,各民族在抗日救亡的旗帜下,结成了坚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三、现代时期1. 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区域自治与共同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海东盛国”

“海东盛国”

“海东盛国”渤海国是唐朝时期东北地区以粟末靺鞨为主体民族的地方性民族政权,是唐朝中央政权统辖下的一个地方政权。

渤海国建立后,便开始全面推行唐化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等方面均以唐朝制度为模式,社会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不断吞并其它靺鞨部落,成为当时著名的“海东盛国”。

696年(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人李尽忠等在营州发动了反唐叛乱。

迁居在这里的靺鞨人也卷入了叛乱活动。

武则天派兵进讨,大祚荣率领粟末靺鞨联合随行的高句丽、白山靺鞨等在天门岭大败唐军,回到靺鞨故地。

698年(则天女皇圣历元年),大祚荣率部在奥娄河(今牡丹江)上游、东牟山(今吉林省敦化县六顶山)下筑城而居,自号“震国王”,建立了震国。

公元713年(唐开元元年),唐王朝派摄鸿胪寺卿崔忻到靺鞨故地,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

从此大祚荣去靺鞨号,专称渤海。

以粟末靺鞨为主体民族的渤海国,自大祚荣建国到公元926年(契丹天赞五年)为契丹所灭,共存在了228年。

在此期间,渤海国自始至终都是唐朝中央政权统辖下的地方民族政权。

政治渤海国建立并成为唐王朝统辖的地方政权后,其统治者更加向往中原文化,不断派王子、贵族、官员、学生等到唐朝学习中原文化。

这些人不仅认识汉字,学会了汉文,而且还将中原地区先进的儒家思想、儒家经典书籍及典章制度等带回了渤海国,极大地促进了渤海国的封建化进程。

粟末靺鞨过去曾是尚武善战的民族。

建立渤海国后,由于其上层统治者逐渐接受了唐朝奉行的以仁义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教化,把儒家思想作为其统治思想,因此从二世王大武艺后期开始实行了偃武修文的政策,注意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这对渤海国社会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唐王朝对于属于自己管辖下的渤海国,也采取了积极的扶植和开明的开放政策。

从高王大祚荣接受唐朝册封并确立君臣隶属关系开始,以后渤海国每个王的更替,都要向唐朝告哀求封,唐朝也都派使前往进行册封新王。

同时,唐王朝对渤海国的使臣及学生热情款待,并将本朝的典章制度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使得渤海国能够顺利地实施全面唐化政策。

近三十年来渤海历史地理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来渤海历史地理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来渤海历史地理研究综述王禹浪;于彭【摘要】渤海国疆域内共建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多个县,其中关于渤海五京的研究综述已有另文叙述。

文章主要从渤海国早期建国都城东牟山的地理位置,渤海国五京所辖的十五府的地理位置,渤海国五京十五府下辖的州、县的地理位置,渤海国的二十四块石及其交通等四个方面对近三十年来渤海国的府、州、县历史地理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

%There were 5 capitals,15 states,62 Zhou,and over 30 counties(the studies of 5 Jing are introduced in other papers ) in Bohai Kingdom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per includes the early geographical position of earlier capital of Bohai Kindom ( the East Mou Mountain ) ,15 Fu,Zhou and counties ,as well as the 24 rocks and communication .The studies in the late 30 years on this issue are also summarized and reviewed .【期刊名称】《哈尔滨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11页(P1-11)【关键词】渤海东牟山;五京十五府;州;县地理位置【作者】王禹浪;于彭【作者单位】大连大学东北史研究中心,辽宁大连 116622;大连大学东北史研究中心,辽宁大连 1166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42渤海国是由粟末靺鞨人建立的东北少数民族政权,在历史上曾被誉为“海东盛国”。

渤海国疆域随着其国力的强盛而不断扩大,由最初的“地方二千里”扩展到“地方五千里”。

渤海国是我国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

渤海国是我国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

作者: 严圣钦
出版物刊名: 社会科学辑刊
页码: 120-120页
主题词: 渤海国;少数民族;大祚荣;高句丽;地方政权;重要地位;耶律阿保机;中国历史;旧唐书;
新唐书
摘要: <正> 渤海国从六九八年大祚荣建国到九二六年被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灭亡为止,共历二百二十九年。

它接受高度发展的唐朝文化之后,生产和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被誉为“海东盛国”。

它的版图之广大,生产和文化之发展,在唐之前的东北历史上从未出现过。

渤海国不仅在东北历史上,而且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应占有重要地位。

渤海国的创始人,各种史书记载不甚一致。

《旧唐书·渤海传》记载:“渤海靺鞨大祚荣者,本高丽别种也”。

“其白山部,素附于高丽,因收平壤之后,部众多入中国”。

“粟末靺鞨,始附高丽,姓大氏”。

由此可见,大祚荣是附属于高句丽的靺鞨人,即“高丽别种”,而这个“别种”就是高句丽统治下的靺鞨人。

《新唐书》记载:“渤海,本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姓大氏”。

渤海国是靺鞨人建立的国家。

粟末即松花江。

“附高丽者”,亦即臣属于。

渤海国在东北亚历史中的作用

渤海国在东北亚历史中的作用

渤海国在东北亚历史中的作用
郝庆云;魏国忠
【期刊名称】《黑龙江民族丛刊》
【年(卷),期】1997()1
【摘要】渤海国是七世纪末至十世纪初期建立在亚洲大陆东北隅的一个从属于唐王朝的藩国,其全盛时的疆域包括今我国东北大部、朝鲜半岛北部及俄罗斯的南滨海地区,曾被誉为'海东盛国'。

有关它的历史论著颇多,只是渤海国在当时东北亚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及其在本地区历史上所起的作用,虽有学者论及,但笔者认为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总页数】7页(P46-52)
【关键词】历史作用;国际关系;国际贸易;文化交流;渤海国;东北亚;历史
【作者】郝庆云;魏国忠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历史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07;K31
【相关文献】
1.儒教文化在东北亚的历史作用:一种中国软权力的视角 [J], 刘俊燕;
2.论《海国图志》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作用 [J], 黄媛
3.东北亚时代和韩中合作的方向——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的演讲 [J], 金大中
4.略论唐代渤海国文化在东北亚双向交流中的历史地位 [J], 黄大年
5.渤海国在东北亚丝绸之路中的历史价值 [J], 孙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个消失的东北文明古国:史称“海东盛国”的渤海国(一)

一个消失的东北文明古国:史称“海东盛国”的渤海国(一)

一个消失的东北文明古国:史称“海东盛国”的渤海国(一)小编在与一些辽沈民众回望东北历史时,发现不少人的东北记忆有近三百年的断片现象。

如今在辽沈大地上广泛流传着隋唐东征辽东的民间故事。

而在历史上,李世民东征是公元7世纪的事情。

唐朝灭亡后,经过五代十国的短期分裂,宋朝终承一统。

而富裕的宋王朝自始至终也未能踏足东北大地,东北先后为辽、金所据。

但是,“契丹”是于公元916年建国,到947年才正式改国号为'辽'。

那么,从8世纪到9世纪中叶两百多年时间里,东北到底是个怎样的情形呢?《辽东行部志》中有段话:“至于唐季,不能勤远,辽东之地为渤海大氏所有,传国十余世。

当五代时,契丹与渤海血战数十年,竟灭其国,于是辽东之地尽入于辽”。

这里所说的就是东北一个消失的古国——“渤海国”。

它疆域最大时,北至现在的俄远东地区,南至渤海和朝鲜半岛北部地区。

东濒太平洋与日本隔海相望,西接蒙古草原。

其国之强盛,连唐朝都不敢小视,称其为“海东盛国”,它也创造了史上著名的“海东文化”。

渤海国不论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东亚历史上都极为重要,它一度把东北的开发开放和东北亚的交流融合推到过巅峰。

它还与以后建立大金国和大清国的女真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有人甚至把女真人直接视作渤海人后裔。

历史长河缓缓流淌,一千多年后的今天,盛极一时而又神秘消失的渤海古国早已消失在国人视野中了。

但是,这个古国的历史遗迹遍布整个东北亚大陆,俄、朝、韩、日等国都在关注和研究它,仅日本东京大学就收藏有渤海佛像1200多件。

相比之下,作为我们东北的古国,我们没有理由对它漠视。

现在我们就拔开历史的神秘面纱,分期来窥视这个海东盛国的面貌。

本期先介绍渤海国是怎么来的。

“营州之乱”与渤海建国我们就从隋唐东征开始说起。

隋朝于公元581年建国,589年统一中国。

618年,李渊父子推翻隋朝,建立起最值得国人骄傲的大唐王朝。

当时,长城以北尚有一些强大的民族,如奚、室韦、突厥、高句丽等。

渤海的历史与文化

渤海的历史与文化

渤海的历史与文化渤海,古称黑海,是中国最大的内海,是中国东部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东北地区贸易中心的中心地带。

渤海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摇篮,也是中国东北地区最重要的自然资源。

一、渤海的历史渤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的渤海是殷商时期的重要港口。

不久之后,渤海就成为连接中国东西方的重要水路,古代渤海航行的范围与江河支流一样广泛,甚至抵达了西伯利亚、土耳其等地区。

在中国古代史上,渤海也曾出现过许多战役,其中有著名的鸿门宴,也有关于渤海的经典史诗《渤海之战》。

而渤海的文化影响力也一直延续至今,其中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中国最古老的文学巨著《山海经》,该书描述了渤海的美丽风光,被誉为中国文学的经典。

二、渤海的文化渤海的文化历史悠久,渤海一带曾经是先民们的家园,当地人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而渤海地区的文化也是中国东北地区最为灿烂的地方之一,其中最著名的有渔民文化、渔猎文化、贸易文化等等。

另外,渤海一带也拥有着许多古老的古迹,比如渤海湾旧城、渤海的古镇和古代港口,以及许多古代遗址。

而这些古迹也成为了渤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当地人民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以及对中国文化的重要贡献。

三、渤海的现状如今,渤海已经成为中国东北地区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和中国东部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渤海地区也成为了中国东北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中心之一。

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渤海湾、延吉湾等港口也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海运枢纽之一。

而渤海的文化也不断发展壮大,渤海的文化艺术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渤海的历史与文化构成了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渤海的文化灿烂,历史悠久,一直都是中国东北地区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2期(总第41期)满语研究M ANCH U ST UDIES№2,2005(G eneral №.41) 收稿日期:2005-11-30 作者简介:魏国忠(1937-),男,黑龙江阿城人,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东北古代史、民族史、边疆史和渤海史研究。

郭素美(195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渤海史研究室研究员,主要从事东北史和渤海史研究。

“海东盛国”———渤海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魏国忠 郭素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摘 要:渤海国在其存在的200多年间,不但以开放进取和善于吸收先进文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饶有特色的灿烂文化,被当时中原地区的人们誉称为“海东盛国”;并且同周邻各国各族密切联系,积极开展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因而在八九世纪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渤海国;历史地位;东北亚中图分类号:K 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873(2005)02-0068-09 渤海国是公元698到926年建立于今我国东北地区的东南部、朝鲜半岛东北部和俄罗斯南滨海地区的地方民族政权。

渤海各族人民不仅创造了丰富多彩、饶有特色的灿烂文化,在黑龙江流域的广袤大地上建立了第一个封建文明而在历史上被誉称“海东盛国”;而且始终致力于同周边诸国和民族之间的睦邻友好、和平共处,积极参预经济文化方面的大交流,在八九世纪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渤海国的建立和发展 696年,营州地区的契丹人举行了反唐的暴动,一时之间声势很大,天下为之震动。

到697年,唐朝虽在后东突厥人的支援下平定了暴动,但已大伤元气并逐渐开始失去对东北地区的控制。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地的粟末 人才有可能脱颖而出,回归 故地而建立自己的政权。

原来, 人从北齐末年起即有不少人陆续迁居营州一带,至隋唐之交已在当地形成潜在的政治势力。

到高句丽灭亡后,又有一部分“附于高丽”的粟末 人迁入,从而使当地 势力进一步壮大。

故当契丹人发难之际,这些 人也乘机卷入其中;但当暴动失败后,他们却不肯为契丹人殉葬而在大祚荣的率领下摆脱唐军追击,东归 故地,并于698年在当时东北地区东部的旧国(今吉林省敦化盆地)一带建立了“ ”国。

这是一个以粟末 为主体并结合 其他诸部和高句丽遗民等多民族建立的封建王国,也是我国肃慎族系历史上的第一个民族割据政权。

刚刚建立的 国默默无闻,并不被人看重。

当时的外部环境相当严峻:北边是依然保持“完疆”状态的黑水 ,南边则是不久前统一了今朝鲜半岛大部分的新罗国,西边是“最为强盛”的后东突厥及其属部的契丹和室韦,西南方向则是唐朝的安东都护府。

其中除后者由于不久前的营州之乱而伤了元气外,后东突厥、新罗以及黑水 都具有强烈的扩张欲望,这就使初建的 国处于强邻环伺之中。

其中又以后东突厥政权的势力最为强大,自691年默缀可汗嗣位后,不久即重霸北亚大陆,到7世纪末之际,不但“控弦四十万,自颉利之后最为强盛”[1],并迫使邻近诸部不得不“悉往听命”[2]之。

面对如此险恶的形势,为在强邻环伺的隙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大祚荣君臣们不能不现实地制订和确定自己的外交政策,并以巧妙、灵活的手段纵横捭阖于诸邻之间。

当然,当务之急是迅速采取措施避免来自后东突厥方面的进攻,于是,他们主动地向突厥人表示臣属,并向其“请”求派驻“吐屯”,[3]以表示臣服的诚意。

这虽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也确实成功摆脱了突厥人的进攻和征服,直到其接受唐朝的册封前为止,双方始终没有刀兵相见。

与此同时,大祚荣也向南邻新罗国表示了附属。

尽管有关的史书并没有涉及这方面的记载,但崔致远的《谢不许北国居上表》明谓:“[渤海]初建邑居,来凭邻援。

其酋长大祚荣始受臣藩五品大阿餐之秩。

”[4](P400)此外,为了避免来自黑水 方面的进攻,大祚荣似也主动进行联络,并以“同族”为名争取同步行动。

毫无疑问,这一系列的外交举措,不仅使 政权在强邻环伺之中争取到了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而且为其存在和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从而得以征服和招抚 诸部及高丽“余烬”,在短短时间里形成了“方二千里”的规模。

唯其如此, 国的出现和发展也引起了唐人的关注和青睐。

当时唐朝正苦于后东突厥汗国不断南下进攻的威胁。

唐中宗尽管极力地招募勇士进行抵御,但也深感实力不足,因此不得不接受臣下的“旁结诸蕃,与图攻取”[1]的建议,707年“遣侍御史张行岌往招慰”[3]国,即试图与之在军事上“结”盟或至少使他们在唐与突厥的对抗中保持中立。

而对 政权来说,大祚荣等人显然不甘心于前此的屈辱局面,为了改变这种尴尬的处境,他们毫不犹豫地抓住了这一机遇,欣然接受了唐朝的“招慰”,实现了同唐廷之间的和解并确立了贡属的地位。

后于713年接受了册封而改国号为“渤海”,成为了唐朝势力范围内的一个地方民族政权。

其结果既增强了其在 诸部中的地位和扩大了其在周邻中的影响,也成功地摆脱了后东突厥人的羁绊,并迅速形成了“斥大土宇,东北诸夷畏臣之”[5]的局面,甚至于迫使南邻新罗人不得不“筑长城于北境”[6]以防备其南下进攻。

同时,也吸引了隔海相望的日本国派人前来“观其风俗”,寻求进行联络的可能性。

不过,渤海二世王大武艺具有较为强烈的割据意识,不但与同族的黑水 联盟迅速交恶并发生了战争,而且由于矛盾的演变也挑起了与唐朝之间的大规模军事冲突。

732年渤海出兵登州,杀刺史韦俊。

这虽显示出渤海国力的强盛,却也对其社会内部发展带来了许多严重的问题。

三世王大钦茂嗣位后,不得不改弦更张,既顺应客观形势的要求成功地解决了武人专政的问题,改由文官治国而缓和了日益紧张的社会矛盾;又与唐朝之间亲睦和好,密切联系。

三世王大钦茂在位五十多年中,先后派往中原地区的贡使与其他使节多达五十余次。

同时,积极引进和吸收盛唐封建文明,逐渐走上了全面唐化的道路。

在王廷中大体仿照唐朝的省、部、台、寺、局、监、署之制,置有三省(政堂省、宣诏省、中台省)、六部(忠、仁、义、智、礼、信)及一系列的台、寺、院、监、局、署等机构,各司其职,各专其事;地方上则建置了诸京、府、州、县,并辅以部落首领管理体制,即所谓“大村曰都督,次曰刺史,其下百姓皆曰首领”。

军制方面也效法唐朝府兵和军卫的建制,各地置有类似唐折冲府的管理府兵的军事机构,分别负责所在府兵的管理、训练诸务;中央则置有十卫,分掌京城、王宫守御及统领地方府兵诸务。

“遵礼义而封部和乐,持法度而渤海晏宁”,建立了以尊王为核心内容的品阶勋爵制度,从而把渤海的整个统治阶层和大小官吏按一定等级和阶位加以编制列,构建成一个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体制,促进了渤海社会的进步发展和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

其后,尽管在文王死后的二十多年间政局动荡、秩序混乱,社会发展陷入停滞状态;但经过宣王大仁秀的中兴,即“南定新罗”、“北略诸部”和“开置郡邑”,逐渐确立了“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的建制,为“海东盛国”的出现奠定了牢固基础。

又经过大彝震在位时(831~857)的革故维新,既加强了同唐的各方面联系,又扩大了同日本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发展生产,“拟建宫阙”,渤海逐渐步入了“海东盛国”的时代。

至大虔晃和大玄锡在位的40年间,由于较长时间的稳定,经济和文化获得新的发展,人口似已达到三百万左右,并拥有“胜兵”数十万,是为“海东盛国”的全盛阶段。

综上所述,“海东盛国”的出现显然不是偶然的,正如已故的史学大师金毓黻先生所指出:“考渤海之兴也,必有其所以兴”[7](P503),即渤海国之屹立于当时的东北大地决不是偶然的,既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存在着现实的有利条件和千载难逢的机遇。

一方面,就其主体民族 人而言,她的先民们早在数百年前就已跨入了文明时代,在今三江平原各地发现的数以百计的城堡和聚落即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明;而后来的勿吉— 人更不断学习和吸收周邻各族的有益营养,尤其是在进入营州地区在中原封建文明的直接影响下而迅速汉化,并聚集和壮大了自己的力量,故至7世纪末已具备了崛起的可能和现实的条件;另一方面,当时的唐朝以其强盛、文明和开放而称雄并影响于亚洲以及更广大的空间,故八九世纪东北亚地区的各国和各族无不同唐朝建立关系和交往,而渤海国由于历史上原因和现实的情结,与唐的关系更加密切,因此才有可能全方位地吸收和引进中原地区的文明成果,并逐渐形成与唐人“车书一家”、俨然一体的局面。

所以,渤海国的建立和发展既是以 人为主体的渤海各族及其先民们积极努力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原地区高度发展的盛唐封建文明直接影响下的产物。

二、开放进取,积极吸收境外先进文明 纵观渤海一代的历史,其统治集团的开放进取和积极吸收境外先进文明,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不遗余力地吸收和引进中原地区高度发展的盛唐封建文明,大大促进了渤海社会的迅速发展和进步,并使其国力持续增强而在周邻中后来居上。

那么,渤海人从其建国初期开始,何以对唐朝及其封建文明如此之青睐和向往呢?这一方面存在着历史上的情结。

人和其先世同中原的华夏各族间存在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如其先世肃慎人的分布地区域早在先秦时就被周王室宣布为自己的“北土”,而汉魏以来的挹娄人与中原内地间的联系益趋紧密,隋时 使者更向文帝表示:“臣等僻处一方,道路悠远,闻内国有圣人,故来朝拜,既蒙劳赐,亲奉圣颜,下情不胜欢喜,愿得长为奴仆也”,而成千上万的的 人之徙居内地,并“与边人来往,悦中国风俗,请被冠带”[8]。

因此有可能在隋唐之交即积极参预中原事务。

而随着“附高丽者”们徙入营州,这种趋势更是有加无已。

这一切使得大祚荣等人虽离开营州“东奔”走上了割据自立道路,却还是眷恋中原大地,没有也不可能中断这份难以割舍的历史情结。

这从大祚荣自号为“震国王”的政治举措中得到了佐证,即以此表示其同乃父乞乞仲象一样是大唐的子民而并没有完全自外于天朝。

另一方面则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即 国虽已建立近十年之久,辖境也在逐渐拓大,所辖属部越来越多,但也存在着不少现实问题。

尤其是依附于后东突厥汗国所受到的羁绊与欺凌,不能不使其君臣们感到不满和萌生悔意;况且所辖诸部存在着严重的离心倾向。

这就需要借助于唐朝的册封而提高其在诸部和周邻诸族中的声望和地位。

唯其如此,大祚荣等人才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唐朝“招慰”,并“遣子入侍”,[3]使双方不仅正式实现了和解,而且确立了贡属关系,并在对付突厥人的问题上达成了默契。

及至713年接受册封而成为唐朝的藩封政权后,双方间的亲睦和好、相互依赖关系显然得到了发展和巩固。

后来的武艺之世虽因利害和矛盾的发展而曾出现过军事冲突,但又毕竟从中汲取到教训:和则两利,战则俱伤。

到文王大钦茂时,更被唐朝进封为渤海国王,既从制度上理顺了双方间的宗藩关系,也使亲睦和好的局面得到了进一步地巩固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