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后期诗歌的诗学研究
浅析顾城的现代主义诗歌艺术
浅析顾城的现代主义诗歌艺术顾城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艺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推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从诗歌形式、语言风格、创新思想等方面浅析顾城的现代主义诗歌艺术。
一、诗歌形式顾城的现代主义诗歌形式多种多样,有长诗、短诗、清新诗、叙事诗等等。
不同于传统文学中的押韵和定型,顾城的诗歌独辟蹊径,以自由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的诗歌往往不拘泥于传统的文学形式,抛弃了传统的押韵手法和定型模式,采用自由的对比、比喻和象征等手法,使得诗歌的表现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二、语言风格顾城的语言风格独特,富有激情和张力,他的诗歌语言往往简洁有力,富有节奏感,同时在符号和象征方面大胆创新,具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例如,他的清新诗《青春之歌》中,以"豆蔻年华,婀娜多姿"来描述青春年华的美丽和光彩,隐喻了人生的快乐和美好。
这些特点在顾城的现代主义诗歌中得到了充实和发扬,也成为了他艺术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创新思想顾城的现代主义诗歌强调个性和创新,崇尚自由、进步和革命的思想,反对旧有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
他的诗歌不仅表达了独立自主、思想自由的精神内核,也反映了他对现代文化的思考和建构。
例如,他的《房屋》一诗中,以房屋为隐喻,表达了自由与束缚、欲望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在文学史上具有很大的意义和艺术价值。
总之,顾城的现代主义诗歌艺术,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诗歌形式、语言风格和创新思想,都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和推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他的艺术成就,既体现了个人的才华和追求,也代表了一代人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将为后人提供宝贵的文学遗产和精神滋养。
浅析顾城的诗歌内容(终极版)
人文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2012届)论文题目:浅析顾城的诗歌容学院:人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师专业年级: 2008级学生学号:学生:海默心指导教师:二〇一二年五月二日目录摘要:0关键词:0Abstract:0Key words:0引言1一、时过境迁故事犹存1二、书写自然、感悟自然凸显自然情结2(一)顾城诗歌自然情结的表现2(二)顾城对自然情有独钟的原因3三、奇特想象、善用修辞展现童话色彩5(一)顾诗的童话色彩在诗歌中的表现5(二)童话色彩突出的影响因素6四、灰暗的意象、鲜明的词汇书写死亡7五、放任自流、自我醉反射巨大孤独8六、结语:满目疮痍、黯然失足,了却一生的执念9 注释11参考文献11辞12浅析顾城的诗歌容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 2012届海默心摘要:七八十年代之交在诗坛崭露头角的顾城,一别朦胧派诗人对文革的关照,转而开始对自然的书写,对死亡的思考。
死亡和自然成为其诗歌的主要容,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使其诗歌充满童话色彩。
然而,如梦如幻的诗歌王国中,住着的,始终是一个人,显示了诗人顾城的孤独。
所以,本文试图从顾城留下来的诗歌容中寻找创作的轨迹,对其容作一力所能与地分析。
关键词:顾城自然情结童话色彩死亡孤独感Abstract:At the turn of the seventy or eighty's in the poetry of Gu Cheng cut a striking figure, a don't obscure poets of 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s care, start to natural writing, thinking about death. Death and nature becomes the main content of poetry, rich imagination and the legend in his poem is full of fairy tale color. However, dreamlike poem Kingdom, lived, is always a person, shows the poet Gu Cheng's lonely. Therefore, this article attempts from the legacy of Gu Cheng poetry content in search of his creation trajectory, on its characters as a force to analyseKey words:Gu Cheng love of nature the fairy tale color death loneliness引言顾城,1956年9月出生于。
顾城后期诗歌艺术形式分析
顾城后期诗歌艺术形式分析伍方斐灵魂有一个孤寂的住所 在那里他注视山下的暖风他注意鲜艳的亲吻像花朵一样摇动像花朵一样想摆脱蜜里的昆虫他注意到另一种脱落的叶子到处爬着,被风吹着随随便便露出干燥的内脏 ──顾城《灵魂有一个孤寂的住所》(1985)顾城(1956─1993年)的后期诗歌,有一种反形式或超越形式的倾向。
诗人对形式的放逐,是缘于他内在精神的充溢,还是缘于他对“自然”的崇拜,甚或他根本已意识不到形式与内容、结构与材料、技巧与意义等有关的或传统或现代的区分,这要通过分析他后期诗歌既有的形式和风格,才能作出结论。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诗人对形式规则的放弃和否定,是与他对意义(包括文化规则)的否定和放弃相联系的。
我们对诗人艺术作品的形式化研究,即是试图扼要把握其在⑴主题与母题,⑵意象、隐喻与象征,⑶语言与文体等艺术层面所呈现的因素,探讨其后期诗歌形式构造的本质。
1992年底,《袖珍汉学》杂志的编辑采访时,谈到不断变化的“我”的阶段性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把自己诗歌创作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自然阶段(-1974年)、文化阶段(1977-1982年)、反文化阶段(1982-1986年)和无我阶段(1986年以后)。
①本文所称“后期”,大抵相当于顾城所划分的后两个时期,但指的是1985年至1993年这个时间段,内部的分期则以1988年定居海外为界。
按顾城自己的表述,在“反文化阶段”,“我用反文化的方式来对抗文化对我的统治,对抗世界。
这个时期我有一种破坏的心理,并使用荒诞的语言”,在“无我阶段”,“我对文化及反文化都失去了兴趣,放弃了对‘我’的寻求,进入了‘无我’状态。
我开始做一种自然的诗歌,不再使用文字技巧,也不再表达自己。
我不再有梦,不再文化的影响。
但如郑振铎先生所云:“‘变文’是‘讲唱’的。
讲的部分用散文,唱的部分用韵文。
这样的文体,在中国是崭新的,未之前有的。
”(见其《中国俗文学史》上册,作家出版社1954年版第190页)这“未之前有”之说则与我们上文所说事实不合。
浅谈顾城
浅谈顾城摘要:顾城的诗篇闪动着诗篇和灵性的光辉,坦诚相对的心灵世界,以一颗金子般的童心向我们娓娓叙说着关于美好,关于纯净的种种传说。
也许他这种对自然,对世外桃源的钟情缺乏世界性的眼光,也无法将它上升到宇宙意识和生命形式层次,但正是他率真的个性和执著的童心铸造了他独特的诗歌世界,显示了他的超凡才气,并具有不可替代的魅力。
一、浪漫主义的“童话诗人”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因为他的诗歌总是充满了纯净明丽的意象、轻快自然的节奏和浪漫的童话色彩,因而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同时也被认为是当代唯一唯灵浪漫主义诗人。
与朦胧诗派的其它代表人物相比,顾城的诗显得纯真无瑕、纤弱纯净,尤其是他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格和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
顾城自一九七九年在《蒲公英》小报发表诗作后在诗歌界引起强烈反响和巨大争论。
作为当代新诗史上一位不可忽略的“重量级”诗人,毫无疑问,顾城是以他的朦胧诗奠定了自己在诗歌上的地位。
然而,他的寓言诗以及旧体诗同样也因含义隽永而倍受世人注目。
本文试着从其诗歌内容与艺术形式两方面来分析顾城诗歌前后期的转变。
二、顾城简介如果解读顾城诗歌的内容转变,那么了解顾城的生活经历就不是应该的,而是必须的了。
顾城1956年出生于北京,十几岁时随父顾工下放山东昌北火道村,在那里他写下了许多小诗,这些诗歌的一部分被他抄在一个小本子上,并取名为《无名的小花》。
1974年顾城回北京并于当年在《北京文艺》、《山东文艺》、《少年文艺》等报刊零星发表作品。
1977年起重新进入写作,在《蒲公英》小报发表诗作,一跃而成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1980年初他所在的单位解体,自此顾城便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
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
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
后辞职隐居激流岛。
顾城的诗的读书笔记
顾城的诗的读书笔记顾城的诗的读书笔记篇1顾城的诗: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摘要:这篇读书笔记将探讨顾城的诗歌,从现代主义的角度出发,分析其诗歌的特点和主题,以及其作品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我们将关注顾城的诗歌如何从现代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变,以及这种转变如何反映在顾城的诗歌中。
一、顾城及其诗歌风格:现代主义的影响顾城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深受现代主义的影响。
在他的早期作品中,他以简洁、直接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注重诗歌的形式和结构。
顾城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生命、爱情等主题的关注,以及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二、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顾城诗歌的主题和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顾城的诗歌风格逐渐发生了变化。
他开始关注社会现象和人类心理,作品的主题也从单纯地关注自然和爱情转向了对现代社会的深刻反思。
在顾城的晚期作品中,他开始运用后现代主义的语言和修辞手法,以戏谑、讽刺的方式揭示现代社会的荒谬和虚伪。
三、顾城与后现代主义的关联:对后现代主义诗学的贡献顾城作为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作品对于后现代主义诗学的贡献不容忽视。
他的晚期作品以一种独特的后现代方式揭示了现代社会的荒谬和虚伪,这使得他的诗歌成为了后现代主义诗歌的重要代表之一。
顾城的作品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言的游戏性、叙事的不确定性、颠覆宏大叙事等方面。
这些特点使他的诗歌在后现代主义诗歌领域具有极高的辨识度。
结论:总的来说,顾城的诗歌是中国当代文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他的作品从现代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当代社会从传统向现代化再到后现代化的转变。
通过分析顾城的诗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它们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体现。
顾城的诗的读书笔记篇2顾城的诗:探索、孤独与自然之美在阅读顾城的诗作时,我被其独特的诗歌风格深深吸引。
他的诗歌充满了探索、孤独与自然之美,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既神秘又深情的诗人世界。
顾城诗集赏析
顾城诗集赏析一、引言顾城(1956年-1993年),原名管庆祥,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
他的诗生动而激情,充满现代感,以独特的形式和风格著称。
本文将对顾城的诗集进行赏析,以期深入探讨他的诗歌创作。
二、顾城诗集的背景2.1 顾城的生平•1956年,顾城出生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
•1973年,顾城为了参军而放弃高考的机会。
•1981年,顾城开始发表自己的诗作。
•1993年,顾城因癌症去世,享年37岁。
2.2 顾城的诗集顾城的代表作品有《八月未央》、《爱的灯塔》、《继续》等诗集。
这些诗集展现了他独特的思想和情感表达方式,被誉为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三、顾城诗集的主题顾城的诗集主题多样,它们涉及爱情、生活、社会、自然等方面。
下面分别对其中几个主题进行赏析。
3.1 爱情主题顾城的爱情诗歌以深沉、热烈的情感著称。
他通过独特的形象描绘和抒发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例如《八月未央》中的《漫步夏季》,通过对夏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热切期望。
3.2 生活主题顾城的诗集中也探讨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以细腻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感受力,描绘了生活中的细节和瞬间。
例如《爱的灯塔》中的《四月之诗》,通过对四月的描绘,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3.3 社会主题顾城的诗歌也不乏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他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社会中的不公与矛盾。
例如《继续》中的《城管之伤》,通过对城管的描写,呼吁社会关注和改变。
3.4 自然主题顾城热爱自然,他的诗歌中常常出现自然景观和自然元素。
他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传递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例如《红豆》中的《写景之六》,以红豆为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赞颂。
四、顾城诗集的艺术特点4.1 独特的形式风格顾城的诗歌形式多样,他擅长运用自由诗、韵文诗等不同形式,创造了独特的诗歌语言。
他以自由奔放的文字和抒情的语调,吸引了众多读者的注意。
4.2 激情四溢的表达顾城的诗歌充满激情和力量。
他用铿锵有力的文字和表达方式,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生活、爱情和社会的思考和情感。
关于顾城寓言诗的详解
一、引言作为“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顾城的诗歌被公认为具有纯真、浪漫的童话色彩,他也因此被称作“童话诗人”。
顾城诗作的一部分是寓言诗,这部分诗歌不仅是“写给孩子们看的故事”,也是供成人阅读的,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
他的寓言诗不仅设置了一系列鲜明的形象,而且通过这些形象揭示隐藏在故事身后的人生哲理。
此外,顾城的寓言诗还具有通俗易懂、节奏性强、善用内心独白和对话等语言特色。
顾城的寓言诗不仅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具有鲜明的语言特色。
诗意并不一定要用复杂的意象与语言去表达,人生的哲理往往蕴含在童话性的诗句中,既容易让人领悟,又妙趣横生。
这就是顾城寓言诗的独有魅力。
二、顾城寓言诗的时期分类顾城生前所作寓言诗共90首,集中于1971—1984年之间。
其中1978—1981年为其创作寓言诗高峰期,不仅数量多,而且表达的意义也较为多元。
顾城寓言诗意象涉及面较广,动物、植物、人类形象都在诗中有所体现,并且大多为批判、讽刺性形象,意在使读者得到反思。
总体来说,顾城的寓言诗以时期为分类标准,形成了清晰的脉络。
下面详细进行介绍。
1.初期:1971—1978这一时期为顾城写作寓言诗的初期,共写作17首,数量较少,所蕴含的意义也较为单一。
结合诗人写作时代背景,我们可以从诗歌中体会到诗人对“四人帮”反动势力的厌恶和痛恨,以及对“文革”环境中错误思想的否定与批判。
如《大讲“道理”的狼》,讲述四只饿狼为了吃到羊而费尽心思大讲“道理”,它们大放厥词:“这些羊修的简直不能再修了!/竟然浑身上下长满了肉膘!”“这些羊不是剥削者又是什么?/竟敢整天吞吃宝贵的青草!”但最后牧羊人还是发觉了它们的诡计,四只饿狼在“警笛的呼啸中”无处遁逃。
在这里,“四只饿狼”暗指“四人帮”丑恶势力,虽然这首诗写作的时候“四人帮”反动势力已被清除,但他们的罪恶行径仍然让诗人感到愤慨。
不仅“四人帮”是这一时期顾城寓言诗中主要批判的对象,诗人还对“文革”背景下产生的一些错误思想进行了揭露与批判。
浅谈顾城的诗
.浅谈顾城的诗×××,文学院摘要: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在短短三十多年的生命中,他创作了两千多首诗歌。
他的诗歌根据精神风貌可分为两个阶段:‚童话世界‛的构建和‚天国花园‛的坍塌。
顾城的诗自然简洁,未加刻意雕琢却独具艺术特色。
意象在顾城的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众多的意象,通过作者丰富大胆地想象和崇尚自然的纯真,巧妙地被组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幅幅或美丽,或阴暗的理想王国画卷。
关键字:顾城;诗歌;朦胧诗The simple consideration of Gu Cheng’s poems×××, College of Liberal ArtsAbstract:Gu Cheng is a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 the misty, in a short span of thirty years of life, he wrote more than 2000 poem. According to the spirit,his poem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the construction of fairy tale" ," the collapse of the garden of paradise". Gu Cheng's poetry, natural simplicity, without sedulous carve but unique artistic features. Images in Gu Cheng's poems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numerous images, through the rich imagination and bold to advocate natural pure, has cleverly combined together, forming a picture or beautiful, or dark picture of ideal kingdom.Keywords: Gu Cheng;poetry;misty poetry一引言中国诗歌历史悠久,而近现代诗歌则发展较为短暂,不过短短九十多年的历史。
论顾城诗歌的意象艺术
引言对于中国当代诗坛来说,一九九三年十月八日无论怎样评价都是令人痛心疾首的日子。
朦胧派诗人顾城杀妻后然后自杀的事件宣告了一个充满彩云、塔松和雨珠的童话世界在一瞬间坍塌。
对此,受到刺激的读者、评论家一时众说纷纭。
但大多数都停滞于这一爆炸性事件的感情用事的道德评说上.当一个诗人用握笔的手最终操起一柄斧头时,一切语言都变的软弱无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血迹都变的黯淡而冰凉,诗人留下的诗作为一种固化的精神产品继续延续着诗人的精神生命.他的诗集主要有《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岛、顾城诗选》《黑眼睛》《顾城诗集》《顾城诗全编》等.其公认的代表作主要有《一代人》《远和近》《生命幻想曲》等。
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独特风格的诗人,究竟是什么力量驱使着他,在冰冷的一闪中制造了那个邪恶的瞬间?逝者已逝,许多喧嚣和聒噪已渐渐平复。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对于诗人顾城——这个爱幻想的孩子,怎样在自己构筑的童话王国中一步步走向幻灭的呢?与同期的诗人相比,他既不象北岛冷峻、深沉、富批判精神,又不象舒婷的人道、自尊、富有温情,他显得纯净、有灵性而富幻想。
顾城的诗歌是特殊的,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思想意义,并且有着一个明显的发展、变化过程、这特别表现在意象、意境及语言等方面。
意象作为诗歌的元素,是体现着诗歌生命的基本结构内核和功能单位.郑敏说:“诗人的创造灵感与对生命的敏感与经验都凝结于意象之中”,意象犹如情节之于戏剧与小说,“它诗歌独特的叙述方式”[1]在诗歌创作中,意象是至关重要的。
这个被舒婷称为“童话诗人"的天才人物,以他那不泯的童心,既爱幻想又敏感忧思的气质,用他独特的意象表达方式建造了一座与尘俗对抗,充满温情、纯洁的童话世界。
本文通过对顾城诗作的剖析,结合他的人生历程,力图剥去他身上云山雾罩的意象屏蔽,根据意象所形成的意蕴,来展示他走向终结的过程,探询其迷幻的内心世界.最终解开他飘忽不定、猝然陨落的秘密。
第1章自然的意象中透露出纯真--沉醉(1964—1978)顾城,1956年生于北京,其父为诗人顾工。
顾城诗歌创作阶段
顾城诗歌创作阶段顾城,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意境深受读者喜爱。
他的创作经历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的青春迷幻期、中期的艰难探索期和后期的成熟巅峰期。
早期的青春迷幻期是顾城诗歌创作的起点,这个阶段的诗歌作品以充满梦幻色彩的叙事方式为特点。
他以敏感的心灵聆听着岁月的浮沉,表达了对人生、爱情、梦想的追求与思索。
《给天空一点点颜色》就是这个阶段的代表作之一,诗中的作者以自己的感受和情感来揭示对生命的独特感悟,使读者进入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
进入中期的艰难探索期,顾城开始尝试新的表现方式和深化内涵。
他放弃了传统的叙事结构,转而尝试象征性和渲染性的表达手法。
他试图用简练的语言来描述自然和情感之间的联系,并通过意象间的碰撞和交融展现诗歌的力量和哲学深度。
《雨巷》是这个阶段的代表作之一,诗中的作者以细腻的文字和抒情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雨巷中人们的欢笑与痛苦,表达出对生活的痛苦与渴望。
最后,进入后期的成熟巅峰期,顾城诗歌创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他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存在的困境,展现了对自然、人性、生命的深刻洞察力。
他的诗作变得更加直接而深刻,语言也更加凝练而精致。
《承认这哀愁的存在》是后期的代表作之一,诗中的作者以简约的笔触和深沉的意境刻画了一个独处的人在深夜中对自己内心情感的倾诉和思索。
顾城的诗歌创作经历了青春迷幻期、艰难探索期和成熟巅峰期三个阶段,展示了他诗歌创作的个人风格和内在追求。
他以独立思考和独具眼光的方式洞察生活的琐碎和哲理,他的诗作从诗性的角度表达出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打动人心。
顾城是中国当代文坛的瑰宝,他的诗歌作品将长久地留在人们的心中。
我们对顾城的诗歌创作经历和作品的探索应当持续下去,通过欣赏他的诗作,我们可以体验到这位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受到他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度思考,同时也能够激发我们对艺术和美的追求。
愿我们永远不忘顾城的诗歌,将他的精神传承下去。
顾城诗歌创作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变化和探索,他的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深度的内涵。
顾城诗歌中的意象艺术概述
内容摘要:顾城诗歌属于朦胧派,并且是朦胧派的代表诗人,被誉为“童话诗人”,他有着一颗童心,用纯真的眼光去观察世间万物,他眷恋着美丽的大自然,云彩、太阳、山川等自然万物都是他歌颂的对象,以此来抒发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顾城的诗歌有着独特的表现手法,他的诗歌中各种各样的意象更是出彩之处,使得诗歌意义丰富,韵味独特,读起来回味无穷,本文从顾城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分析,以期展现其诗歌中精妙的意象艺术。
关键词:顾城诗歌意象AbstractGu Cheng's poetry is hazy, and is a representative poet of misty faction, known as the "poet", he has a childlike heart, with innocent eyes to see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he loved the beauty of nature, the clouds, the sun, the mountains and other natural things are in praise of the objects, in order to express his perception of life. Gu Cheng's poetry has a unique style, a wide variety of his poetry is good, makes the significance of poetry is rich, unique flavor, read the image from the lead a person to endless aftertastes, in Gu Cheng's poems are analyzed, in order to show the image art of subtle poetry in which.Key word: Gu Cheng poetry imago目录一、顾城的诗歌创作--------------------------------------------5 (一)前期:睁开眼睛看世界------------------------------------5 (二)后期:闭上眼睛世界与我无关------------------------------5二、顾城的人生信仰和其诗歌作品中意象的关系--------------------5三、顾城诗歌创作中表现意象的手法------------------------------61、抽象表形法-------------------------------------------------62、物象叠合法-------------------------------------------------73、象征隐喻法-------------------------------------------------74、感觉沟通法-------------------------------------------------8四、顾城诗歌创作中意象的审美意识------------------------------9 (一)顾城诗歌中意象的死亡意识--------------------------------9 (二)顾城诗歌中意象的生命意识--------------------------------10 (三)顾城诗歌中意象的童话意识--------------------------------11 五、结语------------------------------------------------------12参考文献------------------------------------------------------13 一、顾城的诗歌创作(一)前期:睁开眼睛看世界顾城前期的诗歌创作有着积极的出世态度,抱着极大的热情睁开眼睛看世界,如他于1979年发表的《一代人》,诗中“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两行诗句虽短,但是却深刻揭示了文革中年轻一代的命运,虽然那一代遭受了磨难,可是他们却没有绝望、悲观,而是在积极地寻找光明,这样就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执着探索者的形象,抒发了从文革中挣脱出来的无数年轻人的感情,除了《一代人》是关注现实的之外,还有《永别了,目的》、《结束》等等。
顾城诗歌修辞格艺术探究
顾城诗歌修辞格艺术探究刘勰在《文心雕龙•宗经》中讲到“建言修辞,鲜克宗经”,他对“修辞”的解释与我们现在所讲的“修辞”含义大致相同,是指在语言运用中,对字、词、句以及谋篇布局方面巧妙构思,以使其准确,富有感染力,达到最好的表达效果的语言活动。
修辞格是修辞学中最重要、最具有科学性的部分,从修辞格的角度对顾城诗歌进行鉴赏分析,可以更好对其诗歌抒情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深入研究。
一、语言生动,蕴含丰富以顾城为代表的朦脓诗人,大规模的使用隐喻、通感、移就等修辞格来构建诗歌,增强了诗歌的语义模糊性,使得语言生动形象,内涵丰富。
(一)移就移就是发话主体突破原有知识圈限制的艺术化处理过程,简单说来,就是将用于描写甲事物性质状态的词语用来描写乙事物。
“年轻的风中”(《最后》)“年轻的”本是用于形容年纪不大的人,或容貌不老的人,这里将其移来修饰不具有“年轻”这种性质的具体事物“风”,展现了“风”如年轻人般的猛烈吹拂之态。
顾城还用“年轻”来形容爱情,写出了爱情的青涩。
移就将人物的情感渗透到具体的景色、事物中,寓情于景,增强了语言的抒情气氛。
(二)比喻比喻是抓住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甲事物来表现乙事物的修辞方法,由本体、喻体、比喻词、相似点四个要素组成。
《生命幻想曲》运用了大量比喻的修辞方法,明喻暗喻交织使用,使得全诗语言生动形象,充满了画面感。
“黑夜像山谷/白昼像峰巅”“太阳烘着地球/像烤一块面包”“我把我的足迹/像图章印遍大地”运用了明喻,将本体用比喻词“像”与喻体相连接。
在“山谷”中,由于光线不充足,所以是昏暗的,如同“黑夜”,而“白昼”自然而然便与光线充足、明亮的“峰巅”相联系。
顾城还由太阳对地球的烘烤,联想到烤面包,由足迹联想到图章,这都是因为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相似点,让人产生联想,所以才有了比喻。
顾城的诗歌中,偏正式暗喻的使用最为广泛。
“让阳光的瀑布,洗黑我的皮肤”、“强光的绳索”、“我驶进银河的港湾”、“海洋挤满阴云的冰山”、“装好纽扣的车轮”、“时间的马”几句词性结构为:名词+的+名词,构成了偏正关系,组成修饰性暗喻。
顾城留念二解析
顾城留念二解析1.引言1.1 概述概述:顾城留念二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家顾城的一首诗作,以自传体的形式展现了作者对生命与艺术的思考和感悟。
本文将对顾城留念二这首诗进行深入解析,从背景介绍、顾城的生平、对顾城的评价和顾城的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顾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备受推崇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作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和鲜明的个人风格闻名。
顾城留念二是他的一首代表作,通过自传体的方式,表达了他对自己人生经历和内心感受的思考。
本文将首先对顾城留念二的背景进行介绍。
顾城生于1956年,出生在一个文艺世家,从小接受着良好的文学教育和熏陶。
他的成长环境为他成为一位诗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灵感。
其次,本文将通过介绍顾城的生平,进一步帮助读者了解诗作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顾城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变迁和沉浮,在诗作中呈现出对生活、爱情和艺术的独特追求和思考。
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诗人,还是一位深思熟虑的艺术家。
接下来,本文将对顾城的评价进行分析。
顾城的诗作常常以简洁而深刻的文字表达出对生活和人之间的深沉触动,引人深思。
他对于语言的运用和形象的创造独具一格,并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触动人心。
这些独特的特点让他在当时的文学界独树一帜,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和推崇。
最后,本文将对顾城的艺术特点进行探讨。
顾城的诗作常以纵横交错的意象和思绪展现,以独特的方式探寻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他善于运用诗歌语言表达事物的本质和内涵,以及对命运和人生的思考。
这些艺术特点使得顾城的诗作更加饱含人文情怀和思想深度。
通过对顾城留念二的深入解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顾城这位杰出的诗人,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顾城留念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考,让我们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艺术的力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这首诗作无疑是顾城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我们深思和品味。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通过概述顾城留念二这篇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注意。
顾城诗歌研究综述
顾城诗歌研究综述关键词:顾城;诗人之死;英儿;童话诗人;后期创作顾城是20世纪80年代朦胧诗派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他以“童话诗人”的称号奠定了在新时期诗歌史上的地位。
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称赞顾城“可能是20世纪最好的中国诗人”。
顾城的诗集有《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黑眼睛》、《北岛、顾城诗选》、《顾城的诗》、《顾城童话寓言诗选》、《顾城新诗自选集》等,同时他与谢烨还合著了长篇小说《英儿》。
学界在对顾城研究的二十多个年头里,经历了一个由主要关注诗人本身到注重文本研究,继而侧重研究创作本体与文本之间内在关联的过程。
虽然研究成果丰硕,但对于顾城诗歌与诗人本身的丰富性依然存在着广阔的可开拓空间。
目前,国内对顾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顾城死亡的研究二、顾城作品的研究对顾城作品的研究可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对体小说《英儿》的研究,如谢冕的《绝笔的反思——关于顾城和他的》。
谢冕指出,《英儿》是当代文学中有新意的作品,是应该严肃面对的文本。
他认为“小说结构的散文式的组合,叙述语言的优美而诗意”[1]等特点,构成了《英儿》的独特风格。
章学珍在《幻像之死——从及其诗作看顾城弃城》中提出,《英儿》是一个制作后的黑色诱惑,是一个狂人日记似的痴人呓语的有关死亡的预言。
王德威的《诗人之死》一文,对《英儿》作了一个新的诠释。
他认为,《英儿》是以未来的过来人的角度,将现在当作过去来抒写,使得小说成为了一种“后叙事”,并指出《英儿》是为后叙事量身定做的小说,它打破了从生到死的因果关系,没有预设未来,而是预设了一种已经过去的未来。
王德威的这篇文章,没有对《英儿》进行一种文本式解读,然而却给研究者提供了一种解读《英儿》这部作品的新方式,是一种研究顾城作品的新思路。
总的来说,对顾城这部唯一的小说作品的研究还有待于在文本上继续深入诠释。
近些年来,学界仍在不断发掘顾城诗歌研究的新材料,其中,诗人麦芒在《“鬼进城”——顾城在新世界里的变形记》一文里,通过对顾城《鬼进城》组诗系统和精到地解析,展现出了顾城在海外时期深刻而复杂的精神矛盾。
顾城后期的诗歌异象
顾城后期的诗歌异象诗人都很宿命,当然也很奔命,这些在语言中驰骋的疯狂者,随时可能挂在半道。
论宿命,是因为诗人天生被命运胁迫,内心永无宁日;说奔命,是强调诗人一直在语言中流浪,千里单骑,万里绝尘,不舍昼夜。
其实我们都被顾城早期的童话色彩蒙骗了,去掉他童话的外衣,撕开他“自我戏剧化”掩饰的内心,就会发现他从小就成熟着一副大而诡谲的魂魄,这魂魄浩然到千山万水,精细到一草一木。
拿“童话诗人”说顾城、拿“雪人”说顾城、拿“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说顾城、拿“在早晨的篱笆上,有一枚甜甜的红太阳”说顾城,其实是说错了人。
顾城诗歌语言的制高点,不在于早期他成为极左文艺思潮围剿朦胧诗的“靶子”,而在于他后期颠沛异国达到“零度语言”开悟性的'释放。
在他最后几年的诗歌中,他近乎通灵地把“顾城”演绎成一座“空城”。
是啊,钱钟书写多少围城,也围不住顾城这座空城。
因为顾城无城,他的城都在府中,所以他走进了——语言的王府!从1991年到1993年,这是顾城生命中最后的三年,这三年中他一共写了263首诗(1991年146首、1992年81首、1993年36首),这三年中,顾城在激流岛(新西兰奥克兰威克岛)上,向他迷途的生命做最后激流探险般的冲刺。
其实这最后三年,顾城没完全封闭在激流岛上。
他各种旅行——去柏林搞创作、去鹿特丹参加诗歌节、去纽约和三藩市浪诗、去伦敦演讲、去塔希提岛拜访高更故居,甚至还抽空回北京待了六天。
解顾城生命的结点和终止符,要从他留给世人的最后一首诗《回家》来寻找蛛丝马迹。
这首诗作于1993年9月3日,写给杉的。
杉,就是顾城结发之妻谢烨 1988年在奥克兰妇女医院产下的男婴木耳。
面对天真无邪的亲生骨肉,此时的木耳也许是他唯一的安慰,顾城在诗中除了表现出顽皮的父爱,还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悲悯情怀——杉/我要对你说一句话/杉,我喜欢你/这句话是只说给你的/再没有人听见。
果然一月之后,咔一斧了断。
顾城在他最后三年,写出了一首可以称为中国现代诗歌清澈而又艰巨文本的组诗——《城》。
浅谈顾城
浅谈顾城摘要:顾城的诗篇闪动着诗篇和灵性的光辉,坦诚相对的心灵世界,以一颗金子般的童心向我们娓娓叙说着关于美好,关于纯净的种种传说。
也许他这种对自然,对世外桃源的钟情缺乏世界性的眼光,也无法将它上升到宇宙意识和生命形式层次,但正是他率真的个性和执著的童心铸造了他独特的诗歌世界,显示了他的超凡才气,并具有不可替代的魅力。
一、浪漫主义的“童话诗人”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因为他的诗歌总是充满了纯净明丽的意象、轻快自然的节奏和浪漫的童话色彩,因而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同时也被认为是当代唯一唯灵浪漫主义诗人。
与朦胧诗派的其它代表人物相比,顾城的诗显得纯真无瑕、纤弱纯净,尤其是他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格和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
顾城自一九七九年在《蒲公英》小报发表诗作后在诗歌界引起强烈反响和巨大争论。
作为当代新诗史上一位不可忽略的“重量级”诗人,毫无疑问,顾城是以他的朦胧诗奠定了自己在诗歌上的地位。
然而,他的寓言诗以及旧体诗同样也因含义隽永而倍受世人注目。
本文试着从其诗歌内容与艺术形式两方面来分析顾城诗歌前后期的转变。
二、顾城简介如果解读顾城诗歌的内容转变,那么了解顾城的生活经历就不是应该的,而是必须的了。
顾城1956年出生于北京,十几岁时随父顾工下放山东昌北火道村,在那里他写下了许多小诗,这些诗歌的一部分被他抄在一个小本子上,并取名为《无名的小花》。
1974年顾城回北京并于当年在《北京文艺》、《山东文艺》、《少年文艺》等报刊零星发表作品。
1977年起重新进入写作,在《蒲公英》小报发表诗作,一跃而成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1980年初他所在的单位解体,自此顾城便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
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
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
后辞职隐居激流岛。
顾城的诗及诗学心理分析的开题报告
顾城的诗及诗学心理分析的开题报告题目:顾城的诗及诗学心理分析摘要:顾城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诗人,其诗歌风格独具特色,具有浓郁的个性化表达。
本文将通过对顾城的诗歌进行分析,深入探究其诗学心理,并从诗歌、生活、文化背景等多重因素入手,较为全面地剖析顾城的诗歌特点和内涵。
同时,结合心理分析理论,从顾城所描绘的情感、形象等方面获取其内在个人心理与情感状态,探讨其诗歌对心理状态的反映和表达,进一步探究其诗歌创造力和文化价值。
关键词:顾城;诗歌;个性化表达;诗学心理;心理分析一、课题研究意义顾城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诗人之一,其诗歌作品凝聚了他对时代的思考、对生命的认知和对艺术的追求,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个性化的表达形式,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
通过对其诗歌进行深入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以及诗歌创作的多元性和丰富性,而且还能深入探究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和创作心理,为文学研究及文化传承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主要研究顾城的诗及其诗学心理,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顾城的生平及诗歌创作背景,分析其文化、思想和创作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2. 对顾城的诗歌进行梳理和分析,解读其诗歌风格和艺术特点,包括形式与内容的结合、意象的表现手法等。
3. 结合心理分析理论,分析顾城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和心理状态,揭示顾城诗歌创作的内在逻辑和个人心理特征。
4. 对顾城的诗歌创作进行全面的评价,探讨其文学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对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影响。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理论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阅读顾城生平和诗歌创作相关的书籍、论文和文集等文献资料,梳理其创作背景、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内容。
然后,对其诗歌进行系统的阅读和分析,总结其诗歌的共性和差异性,深入探究其文学特点和艺术手法。
最后,运用心理分析理论结合文学批评方法,对其诗歌所体现的情感、思想和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解读,探索其创作中蕴含的个体心理和思维模式,并阐明其诗歌对社会的启示和文化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顾城后期诗歌的诗学研究作者:孙健风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35期摘要:本文从研究顾城诗歌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当代时代之意义和中国当代诗歌现状展开批判分析,进而试图探索顾城诗歌的价值、顾城后期诗学的深层矛盾、诗人自杀之意义、诗的本质诸问题。
关键词:顾城诗歌诗学一、顾城诗歌研究的地基:对“诗是什么”的本质追问自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以来。
中国的诗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以自由体取代格律体为主要特征。
新诗,亦即白话诗,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学样式的出现,颠覆了古典诗歌的形式与规范。
从此,新诗从旧诗中全面地断裂、分离出来,另起根基,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汉语诗歌的主流样式。
由于话语系统的根本转变,总体而言,这种断裂使得新诗自诞生以来就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然而这种力量的本质仍然是晦暗不清的,因为我们尚在途中,难以辨明方向。
新诗的生命力何在?随着中国社会现代性生活方式的进一步强制展开以及其绝对界限的逐步激活,新诗将走向何方?它对新时代的诗人究竟提出了何种新的吁求?所有这些问题都有待深思。
对以上种种问题的思索最终都会深入归结到一种本质意义上的追问,即:诗是什么?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可以说,诗的本质自诗歌诞生之日起就召唤着诗人,各个时代的诗人也通过自己的生命实践,倾听那来自命运即诗歌本质领域的召唤。
对诗歌的本质给出自己的理解和响应,并由此创造性地实现着诗歌在不同时代的调音和旋律转换。
虽然历经各代诗人的动情吟唱和人们的击节赞赏,但直至今日,诗的本质仍未被完全揭示。
伴随着时代的雨骤风狂,我们对诗歌本质的思索也日益紧迫。
现代技术体系自近代诞生以来,就以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展现出改变整个世界、为人类的生活创造新的物质条件和发展方向的巨大力量,相比之下,人类的精神生活则表现出多元混杂和内在冲突的特征。
因此,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诗歌,需要传达的新的精神内涵,需要在由当代新的技术框架决定的人类生存方式中去重新定位,去为人的灵魂深处提供一种终极性慰藉,而在当下的中国,这种定位尚未真正得以确认。
现在,我们尝试着去追问:诗是什么?为了揭示诗的本质,我们选择了顾城的诗。
或者反过来说,为了理解顾城的诗,我们展开对诗的本质的追问。
诗的本质必须通过具体的诗歌作品中得以体现,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这里要求一种解释学的循环理解。
不过我们还必须先解决一个问题:为什么选择顾城的诗呢?在中国这样一个诗歌大国,为什么不选择李白、杜甫、陶渊明或者苏东坡,为什么不选艾青、穆旦、徐志摩或者是卞之琳呢?按说,在这些诗人的作品中,同样也体现出了诗的本质,甚至比顾城过早地蓦然中断了的创作活动中更为丰富地体现出来了。
我们之所以选择顾城,并不是因为他的作品作为林林总总的诗歌作品中的一种而体现了诗的普遍本质。
普遍意味着有广泛的适合性,这种普遍必须在一种比较考察中才能获得,为此目的,就需要罗列出诗和诗的种类最大可能的丰富多样性,而顾城的诗无非是这许多诗和诗的种类中的一种,只是新诗开拓的诸多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而已。
然而,这个所谓的普遍始终是无关痛痒的,它决不可能成为我们选择顾城的本质性因素。
诗的本质在此尚未被昭示,但它却存在于各个时代。
并为那个时代的诸多诗人所触及。
尽管区分古体诗与白话诗的两大特征是文言和白话、自由体和格律体,但诗歌本质的触及却远远超出了这两大特征的限定。
这些特征导致了诗歌表现手法和情感内容的不同,进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流派,以及诗人的多种诉求和努力、诗歌的多种开拓的可能和方向。
但不管怎样,评判诗人是否优秀甚至卓越,不在于其诗歌的表达技巧是否高超独特,也不在于其诗学的理论体系是否新颖完备,而在于诗人是否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对于时代是否怀有深刻的洞见。
海德格尔指出:“真正的诗人的本质在于,诗人总体和诗人之天职出于时代的贫困而首先成为诗人的诗意追问。
”“时代”一词在此指的是我们自己还置身于其中的年代。
因此,尽管顾城已经去世十余年,但他的诗歌作品中所吟唱的正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追问,与其说这个时代尚未结束,倒不如说这个时代刚刚展开。
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首先。
西方科技理性体系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全面进入中国,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民传统的物质需求和生活习惯。
不可避免地,西方的思想文化也同样深入渗透和影响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
自从尼采振聋发聩地喊出“上帝死了”以后,这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两千多年来以柏拉图的形而上学为代表的西方哲学终结了,人类进入了虚无主义的贫困时代,象征着上帝的最高价值被打碎了。
而新的价值体系尚未被建立,世界失去了它赖以建立的基础,神性的光辉在这个时代中黯然熄灭。
如果尚有真正的诗人去试图重新燃起这神性之火,那么他必须到达且承受这种黑暗。
顾城恰恰就是这样的诗人。
在顾城身上,聚集着这个时代人们精神的痛苦和矛盾,聚集着对久已失散的家园根基和神性灵魂的艰辛追求。
聚集着以自杀的代价去承受黑暗的勇气。
因此,我们把顾城置于决断的关口上。
二、顾城诗歌创作的背景及分期:对家园根基和神性灵魂的艰辛追求国内学者一般认为,顾城是一位典型的“朦胧诗人”。
“朦胧诗”这个名称来源于1980年8月《诗刊》刊载的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作者从阅读感受上批评“文革”结束以后的一些新诗创作存在风格晦涩、低沉、难懂的现象,引发了诗歌论争的全面展开,许多青年诗人的创作也因该文而获得了“朦胧诗”的共名。
其中既有谢冕、孙绍振、徐敬亚等人的赞叹之声,也有臧克家、郑伯农、柯岩等老一辈诗人的批评之辞。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朦胧诗体现出的价值逐渐被给予了肯定。
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
对人的自由心灵奥秘的探险构成了朦胧诗的思想核心。
这一时期也正是中国人的视野开始自觉地、大规模地转向西方的思想文化的过程。
然而,这一转向不但宣告了建国三十年来,尤其是“文革”十年间以标语口号代替主观感受的政治抒情诗正式退出诗歌的舞台,甚至,不论是中国古代成就辉煌的古体诗,还是“五四”之后刚刚起步的新诗。
它们建立起来的范式都随着这一转向而逐渐瓦解了。
1985年至1986年,伴随着这一瓦解过程,中国新诗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化。
一方面,一些朦胧诗人选择了转向:江河、杨炼转向寻根,北岛转向哲理的深沉,顾城的转向也正是在此期间完成的。
另一方面,一批年轻的“第三代诗人”以对朦胧诗的反叛的面孔登上了诗坛,以各种各样的名称来标示自我概括的艺术主张。
如南京的“他们文学社”,上海的“海上诗群”,四川的“莽汉主义”、“非非主义”、“新传统主义”,等等。
他们打碎了诗歌的崇高精神,诗歌在他们笔下成了一种平民化的、平淡无奇的、可有可无的零碎之物。
因此,人们对既有的诗歌艺术经验产生了怀疑,这就使新诗的艺术探索呈现出零乱而缺乏焦点的局面。
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以海子、骆一禾等为代表的一部分诗人仍然顽强地坚守诗歌最后的领地,坚信诗歌的精神净化作用,为诗歌艺术的辉煌而努力。
另一部分诗人如邵燕祥、杨牧、舒婷等则选择了其它文体的写作,甚至有的诗人在这种诗歌贫困的时代中不知所措,选择了弃诗而去和沉默。
总而言之,自从物质性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焦点的几十年来,现代性的生活方式已经把人抛离出以往诗歌中所体现的家园根基和神性灵魂。
然而,对于这种失落的家园和神性的呼唤和追求,是顾城诗歌的永恒主题。
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声称,顾城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纯粹的“童话诗人”。
顾城自幼年写诗开始直到1985年。
长期以来一直孜孜不倦地开辟着世界的童话面貌,也就是用最单纯的视角、最轻灵的想象、最本初的语言去书写心灵的感受,以追求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已经渐行渐远的家园根基和神性灵魂。
这种追求仅仅是追求,它尚在追求途中,还不能真正地企及到达神性,进入徜徉于家园之中。
因此,在顾城前期诗歌中时常会流露出苦闷和压抑,充满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它难以消融在童话世界中。
1992年顾城在德国接受张穗子的访谈时,曾经详细地谈及这种追求的过程:“最初是自然的‘我’。
这个‘我’本身有一种孩子气,也有梦、希望和恐惧。
这个时期我写的诗比较自然、抒情,使我在对鸟、对世界、对自己说话。
接着是‘文化的我’。
这个‘我’与当时能和我在精神上相同的‘我们’合为一个整体。
在这个整体中,我同时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营养。
这个时期我写的诗有很强的人的、心理的、甚至社会的色彩。
我开始从人的角度评价这个世界。
我注重对人说话。
然后是‘反文化的我’,这个‘我’用反文化的方式来对抗文化对我的统治,对抗世界。
这个时期我有一种破坏心理,并使用荒诞的语言。
”说到这里,顾城话锋一转:“此后我发现寻找‘我’、对抗世界都是在一个怪圈里旋转。
我对文化及反文化都失去了兴趣。
放弃了对‘我’的追求,进入了‘无我’状态。
我开始做一种自然的诗歌,不再使用文字技巧,也不再表达自己。
我不再有梦,不再有希望,不再有恐惧。
”这段话是顾城对自己创作经历的回顾,以及对“我”的追求历程的高度概括,值得推敲和深思。
显然地,“我”这个概念就是前文论及的家园根基和神性灵魂的简称。
耐人寻味的是,由于神性之火的熄灭,虚无主义在大地上弥漫,不但通往神性的道路隐匿消失了,甚至就连那些导向这些道路的踪迹也几乎消失殆尽。
因此顾城的追求和探索之路极为艰辛,既有正面的建基,又有破坏性的建设,这在组诗《布林》中表现得最为明显,顾城创造出了一个精灵式的人物“布林”,然而这个“布林”又具有破坏一切规范的欲望。
顾城在探索之中的困境和矛盾在1985年前后爆发出来,导致诗歌明显地转向。
当年顾城将自己近期创作的四十八首诗汇编在一起,以“颂歌世界”为题。
这些诗流畅而极富幽韵,平易却无法索解,有一种令人战栗的神秘。
自1985年起至1993年生命的结束,这九年的时间是顾城的后期创作时期。
通观这九年的诗歌。
作为读者的总体感受通常是根本无法读懂,而且几乎找不到企图寻求读懂的道路。
通常意义上诗歌本身总能传达诗人创作的意图和思想,即所谓“诗言志”,但在顾城后期的诗歌中。
我们不清楚顾城想要说什么,他写这些诗究竟想表达何种信息。
不过退一步讲,顾城毕竟选择了转向,这也就意味着顾城不满于在此之前做出的种种努力。
尽管他有时谈及前期创作的诗歌会偶尔流露出留恋之情,但对那种将自己的诗与北岛、多多、舒婷不同风格的诗归结为同一类朦胧诗的说法并不满意。
诚然,“朦胧诗人”最初因不满于建国后长期以来单调划一的诗歌现状,而自发地聚集到艺术变革的旗帜下,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诗歌创作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但更为主要的是,顾城对家园根基和神性灵魂的执着追求和诗意书写,在朦胧诗人中间无疑是佼佼者。
虽然顾城自己谈到后期诗歌时说“放弃了对‘我’的追求”,但这种所谓的“放弃”恰恰是以“怪圈里旋转”为前提的,顾城的“退避三舍”说明在此之前他是以一个主人的身份去挖掘家园根基和神性灵魂,因此在他早期部分的诗歌中还留有说教的成分,不过此后他成了一个彻底的旁观者,等待家园和神性自然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