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2019年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

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

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一、前言。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工作,制定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对于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2.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内容。

1. 设立劳动教育课程。

通过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开设相关的劳动教育课程,包括手工课、实验课、农艺课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 组织劳动实践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劳动实践活动,如义务劳动、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3. 创设劳动教育基地。

学校可以在校园内创设劳动教育基地,包括农耕园、手工作坊、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劳动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4. 强化劳动教育评价。

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劳动实践进行定期评估,包括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评价,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成长指导。

四、实施方案。

1. 制定劳动教育课程表。

学校要制定详细的劳动教育课程表,明确各个年级的劳动教育课程安排,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劳动教育中来。

2. 组织劳动实践活动。

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劳动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到农村开展义务劳动、参与社区环保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快乐。

3. 建设劳动教育基地。

学校要积极争取资源,建设劳动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劳动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4. 健全评价体系。

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劳动实践进行定期评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成长指导,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方案

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方案

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方案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

为了全面落实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为核心,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

二、工作目标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实施原则1.教育性原则:劳动教育应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2.实践性原则:劳动教育应以实践为主,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全面性原则:劳动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不分性别、民族和家庭背景,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劳动教育。

4.创新性原则:劳动教育应注重创新,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和途径,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四、主要措施1.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开设劳动技术课程,并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劳动教育内容。

2.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劳动、社区服务、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体验。

3.技能培训:通过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工作坊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水平。

4.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劳动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中。

5.师资队伍: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选派优秀教师担任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并定期进行培训。

6.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

五、保障措施1.组织领导:成立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劳动教育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2.经费保障:确保劳动教育所需的经费投入,包括场地建设、设备购置、实践活动等费用。

3.安全保障:建立健全劳动安全教育机制,确保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

初中劳动最光荣的教案语文

初中劳动最光荣的教案语文

初中劳动最光荣的教案语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的情感和价值观。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技能。

教学重点:1.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的情感和价值观。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技能。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 如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的情感和价值观。

3.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技能。

教学准备:1. 教案、PPT、教学视频等教学材料。

2. 教室内的劳动工具,如扫把、拖把、垃圾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认为劳动是什么?劳动有什么意义和价值?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创造财富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劳动最光荣,因为劳动能让我们实现自己的梦想,也能让社会更加美好。

二、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教学视频等材料,向学生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 教师可以从劳动对个人成长、对社会进步、对国家繁荣等方面的作用进行讲解。

3. 教师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行业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和奉献精神。

三、培养热爱劳动、尊敬劳动的情感和价值观(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有哪些值得我们尊敬的地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劳动者通过辛勤付出,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保障。

他们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3. 教师通过讲述劳动者的感人故事,让学生感受劳动者的伟大和劳动的价值。

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技能(15分钟)1. 教师布置劳动任务:请同学们回到教室,进行卫生大扫除。

2. 教师示范劳动技巧,如扫地、拖地、整理物品等。

3. 学生分组进行劳动,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劳动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劳动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劳动教育摘要:在新时期背景下,无论从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学习内容,还是从新时代小学学校的整体建设以及现实教学发展的角度来看,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都有着诸多天然的优势。

面对当前小学语文劳动教育的相关问题,语文教师应当不断探索两者有机融合的路径和方法,着力于立足新时代的教育大环境和大背景,构建科学全面有效的语文劳动教育融合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真正获得成长和发展,促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在劳动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有效达成。

本文围绕新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研究主题,基于着重阐述了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实践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劳动教育;教学策略;一、当前小学语文劳动教育渗透的相关问题(一)缺乏对劳动教育渗透的重视目前,尽管我国大力倡导在各学科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但是在地方学校的实际教学操作过程中,还是有部分教师缺乏对劳动教育的重视,他们以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思路来考量、审视劳动教育的问题,往往会认为“劳动”和学生、和教书育人之间没有太大的关联,同时没有真正意识到劳动教育的内涵所在。

此外,还有部分学校对劳动教育方针的重视和宣传不足,缺少对校本劳动教育整体的设计和规划,这导致劳动教育落到具体的学科教学中时,部分语文教师流于形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对劳动教育管理的优化不足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是一个大话题、大工程。

这种“大”,既体现在融合教育所包含内容的丰富上,也体现在其时间、空间跨度之大,覆盖对象和参与主体之多。

因此,只有构建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机制,才能真正使这种融合式的劳动教育发挥长效育人、常态育人的作用。

但是在现阶段的语文学科渗透劳动教育,大多只是教师一时兴起的行为,部分教师并没有围绕这个主题进行长远的计划和规划。

劳动教育管理是开展语文渗透劳动教育的底层逻辑,这不仅需要教师做好课堂上的教学优化工作,也需要教师聚焦于自身的专业教学素养提升、着力于跨场域的劳动教育服务渗透,但部分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围绕某些劳动主题的教材篇目“提一嘴”“说两句”,学生在学习中明显感觉语文和劳动教育之间有着强烈的割裂感,自然也就不会重视参与劳动,无法真正热爱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素养。

浅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

浅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

浅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摘要:各学科教学和劳动教育的相互贯通、有效融合,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意识,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师应当使学生树立劳动光荣、尊重不同劳动的观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

文章提出语文教学中劳动教育的措施:挖掘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劳动教育内涵;加强劳动写作教学,拓展劳动教育途径;重视课外阅读活动,启发劳动教育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劳动教育;渗透教育《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要求“其他学科也要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如在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劳动教育已被提到一个重要位置。

实现各学科教学和劳动教育的相互贯通、有效融合,增强学生的动手意识,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应该只是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应有“大语文观”,与其他学科的有效融合,尤其与劳动教育相融合,拓展语文的外延,带给语文学科教学更多的精彩。

1.语文教学中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中除了传授知识,还要育人。

语文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文方面的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道德品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在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形势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树立劳动光荣、尊重不同劳动的观念,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也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语文教学中劳动教育的措施1.挖掘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劳动教育内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语文教师要能够熟悉劳动教育的基本任务与目标,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内容,找到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使两者能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以学生朗朗上口的《悯农》为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的画面,寥寥数语就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烈日下还在坚持劳作的同情和赞赏,饱含着对劳动者的尊重之情。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一、背景。

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教育的意义日益凸显,因此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以保证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实施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让他们懂得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2.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懂得在劳动中相互合作;4. 培养学生的爱护劳动成果的意识,让他们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三、实施内容。

1. 组织劳动实践活动。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环境整治、植树造林、种植蔬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 开展劳动技能培训。

开设一定的劳动技能课程,如编织、手工制作、种植等,让学生学习各种实用的劳动技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 开展劳动竞赛活动。

定期举办各类劳动竞赛活动,如手工制作比赛、植树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培养他们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四、实施方法。

1. 整合资源。

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资源,如校园环境、植物、工具等,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2. 多种形式开展。

劳动教育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校园实践、社区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接触劳动,增强他们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

3. 注重实效。

劳动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还要注重实际效果。

通过劳动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劳动的乐趣和成果,增强他们的爱护劳动成果的意识。

五、实施保障。

1. 完善管理机制。

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劳动教育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劳动教育的有序开展。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劳动教育水平和能力。

3. 加强家校合作。

学校要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劳动教育,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六、总结。

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加强实施和保障,将有助于提高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开展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开展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开展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

劳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在学校课程设置上,要合理安排劳动教育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劳动技能。

在学校组织管理上,要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组织机构,明确教师和学生的职责,确保劳动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教学方法上,要采用多种形式,如劳动实践、劳动竞赛、劳动技能培训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另外,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培训和引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确保教师能够胜任劳动教育工作。

同时,要鼓励教师参与劳动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为学生树立榜样。

最后,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与合作。

学校应积极与企业、社区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习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劳动技能,增强就业能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校进行技能培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总之,开展劳动教育实施方案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案制定和切实有效的实施,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全校师生共同努力,让劳动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小学生劳动教育活动方案

小学生劳动教育活动方案

小学生劳动教育活动方案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参与各种劳动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为了进一步丰富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效果,制定一个全面的小学生劳动教育活动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就小学生劳动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和组织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活动目标1. 培养劳动意识:通过劳动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增强劳动意识和劳动荣誉感。

2. 培养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实际的劳动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能,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实用技能。

3. 培养合作意识:通过团队合作的劳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责任感:通过参与劳动活动,让学生明白责任与劳动的关系,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二、活动内容1. 校园环境美化活动:组织学生们参与校园环境美化活动,包括清洁、整理花坛、植树、种花等。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对于美化校园环境的重要性。

2. 小型农耕活动:在学校的农田或者花园里开展小型农耕活动,让学生亲手体验种植农作物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对农耕劳动的理解。

3. 社区服务活动:组织学生们到社区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如帮助老人清理院子、搬运货物等。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为他人付出的快乐,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4. 劳动技能培训: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劳动技能培训课程,如绘画、编织、木工等。

让学生有机会学习和掌握一些实用的技能,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5. 学校设施维护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学校设施的维护工作,如修理课桌椅、整理图书馆书籍等。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明白学校设施的维护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

三、组织方法1. 学生自愿参与:鼓励学生自愿参与劳动教育活动,让他们从内心产生积极的参与意愿。

2.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具体的劳动任务,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激励奖励:对于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奖励或者表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劳动教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劳动教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劳动教育摘要】语文课是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也是一门主要的学科,基础的学科,工具的学科。

在语文的教学当中,老师会向孩子们传授语文的基础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会向学生传授一些语文方面的技巧。

可对于我来说,我觉得语文不仅仅只是传授给孩子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传授给孩子们技能和本领,还要让孩子们从中获得做人的道理,以及思想的进步和提升。

【关键词】语文教学;劳动教育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8-135-01在语文教学当中,我就将语文教学和劳动教育充分地结合到了一起,让学生既学到了语文知识,又将孩子们的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劳动相结合在一起,使孩子们不仅能乐在其中,还能让孩子们真正的体会到语文是无处不在的,从而让孩子们爱上语文,会学语文。

一、在语文课堂中学会劳动例如我在领孩子们学习五年级的《祖父的园子》一课,对于城市当中成长的孩子,他们并不了解园子是怎么一回事,也不知道这园子是如何得来的,园子当中我们可以做什么。

于是呢,我就和我们的综合实践老师联合起来,在我们学校当中开垦了一块小园地,和孩子们一起来建设属于我们的园子。

我们一起组织孩子们把荒地开垦出来,挖地开垦播种、浇水,除草等等。

到了夏天,有一些果实已经成熟了,我们就和孩子们一起去收割这劳动的成果。

让孩子们懂得了园子,就是在固定的地方种上植物。

这里面可以有食物,可以有花草,然后经过我们的劳动,他们还能结出新鲜的果实,于是孩子们更喜欢这种劳动了。

我便借此机会领着孩子们多参加类似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走进大自然,体会大自然是我们学习语文的最好的方式,这样才真正将语文的知识运用到我们实际的生活当中来。

到了秋天,孩子们看着自己种植的果树、蔬菜都收获了,他们更是无比的高兴,在采摘自己成果的时候,他们格外的小心,甚是珍惜。

从中他们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更体会到了,这是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锻炼。

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2019年教育文档

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2019年教育文档

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2019年教育文档在语文教学中,劳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语文学科除了传授知识,还有育人的任务,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道德品质、世界观和人生观等方面的教育,其中劳动教育是重要的一部分。

此外,学生思想现状的需要也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让他们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

在深化改革的社会环境中,学校的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种人才,因此利用语文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渗透了进行劳动教育的课文有三大类。

第一类是歌颂劳动人民崇高品质的文章,例如《一件小事》里的人力车夫,《回忆我的母亲》里的“母亲”,《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大堰河”。

这些人物身上,无不闪烁着传统美德的光辉。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利用这些文章,让学生认识到劳动人民是品德高尚的人,是可亲可敬、可歌可泣的英雄。

第二类文章是歌颂___和伟大的文章。

这类文章描绘了劳动的恢弘场面,赞扬了人类通过劳动创造的雄伟气概。

例如,《菜园小记》描述了种菜的过程,《记一辆纺车》描绘了纺纱竞赛场面,《风景谈》中展现了劳动创造的“第二自然”。

这些文章展现了劳动的光荣和伟大,以及劳动力量的神奇。

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献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这些课文是不可多得的材料。

第三类文章是介绍劳动技艺的文章。

这类文章通过介绍劳动技艺,充分说明美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美就体现在人们劳动的成果上。

这使学生既懂得劳动的过程就是创造美的过程,也自然地产生了参与劳动、亲手创造美的欲望。

例如,《核舟记》中的核舟雕刻、《卖油翁》中老人表演的精彩、《景泰蓝的制作》中制作程序的流畅,无不闪烁着美的光辉。

在这时,教师可以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在写作课上,可以配合教材中的三种类型课文,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第一种类型是写赞颂劳动人民崇高品质的文章,例如《夸夸咱们的好村长》、《给城市创造美的人》、《我认识的一位工人老师傅》等。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劳动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劳动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劳动教育当谈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劳动教育时,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并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启发学生的思考开始,引导他们认识到劳动的意义。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着重强调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通过讲述劳动的故事、观察身边的劳动者以及分享真实的劳动经历,让学生明白劳动对他们的生活和社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引导学生思考与劳动相关的价值观。

通过探讨劳动中的团队合作、勤劳、责任、创造等价值观,鼓励学生关注和尊重不同职业的劳动者,并培养他们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

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劳动,并通过体验和互动提升他们的劳动意识。

以下是一些实践活动的建议:组织社区服务活动。

安排学生参与社区清洁、植树绿化、垃圾分类等志愿活动,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劳动可以改善环境、造福社会。

开展小型农作活动。

在校内或校外准备一个小小的耕作区域,让学生亲自体验种植、浇水、除草等农事劳动,帮助他们了解粮食的种植过程和农民的辛勤劳动。

制作手工制品或制作食物。

让学生亲手制作手工艺品或简单的食物,如面包、饼干等。

从设计、准备材料、操作制作过程中,让他们感受到劳动的成果和劳动的欢乐。

引导反思与探究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探究,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以下是一些建议:对活动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

与学生一起回顾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经验,让他们分享体验和感受,引导他们思考和表达对劳动的认识和想法。

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过程与成果之间的关系。

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思考和探究劳动对产生和改善物品、环境的作用,加深对劳动的理解。

鼓励学生表达对劳动者的敬意。

让学生写一封感谢信给参与活动的劳动者,或组织学生画一幅描绘劳动者的图片,以此展示对劳动者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劳动教育应该从启发学生的思考开始,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劳动的理解与尊重,并通过反思与探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价值观。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劳动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劳动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劳动教育
当涉及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劳动教育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通过劳动教育,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劳动态度和价值观。

下面是一些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的劳动教育活动的例子:
识字与手工活动结合:在字词认读的同时,可以进行一些手工制作活动,例如剪纸、折纸、绘画等。

这样,学生既能掌握语文知识,又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诗歌创作与朗诵:让学生通过创作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然后组织朗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诗歌的魅力。

这样的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小小记者采访园丁:组织学生采访学校园丁,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困难,通过写稿和演讲的形式进行交流。

这可以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关爱他人的能力。

文学阅读与戏剧表演:让学生阅读有关劳动的文学作品,例如《小立尽管舍得》、《工人阿贵》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表演,让他们亲身感受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以上这些劳动教育活动,学生可以在语文教学中获得实际操作的机会,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劳动教育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意识和价值观,使他们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面对挑战。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劳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策略分析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策略分析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策略分析摘要: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不仅要具有较强的个人能力,还应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这便是提倡立德树人的主要目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开展德育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小学语文教师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充分理解先进的教学理念,改进和创新阅读教学方法,对学生开展德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劳动教育;策略分析引言劳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从而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

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互促进,五育并举,共同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

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前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让学生动手实践、接受锻炼,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一、劳动教育在统编版小学语文阅读课文中的渗透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富含劳动教育元素,劳动教育贯穿始终,关联了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阅读、快乐读书吧等教学板块,覆盖一至六年级。

教材中不但安排有散点的劳动教育元素,而且还有整体性的劳动教育单元设计,一定程度上为集中进行劳动主题教育提供了可能。

本文重点对教材中的阅读课文进行梳理,从劳动教育渗透的认知维度和行为维度将其划分为关于理解劳动内涵的教育、关于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关于珍惜劳动果实的教育以及关于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四个教育维度。

各维度之间内容会有交叉,即同一文本会涉及到不同的维度。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现状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学校加大了对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视,有些学校甚至开展了多样的劳动技能课程。

语文学科凭借自己的优势逐渐融入劳动教育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劳动知识的熏陶。

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设定适合的劳动教育内容,但是,部分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依然不够深刻,认为劳动是别人的事,学习才是自己的本职,因此,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积极性并不高,劳动观念和意识并不强烈。

语文教学中的劳动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劳动教育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语文通常是以理论知识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而忽视了劳动教育的渗透。

纵观人类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劳动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推动人类在生活、科技、艺术等方面的挖掘、探究、发展、改进。

而教育的意义是将所研究出来的探究方法、解决方法以及理论成果传授给学生,以便于他们在该领域进行进一步探究,进而推动该领域更高层次上的探究、改进和发展。

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性渗透。

一、创新传统语文教学观念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的知识输出总是以课堂上的知识引进和讲解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

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方式会比较单一沉闷,因而很难推动学生的劳动教育渗透以及劳动观念、劳动意识等方面的养成。

要想在语文的教学课程中很好地向学生渗透劳动教育,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劳动意识,教师就要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优化语文教学的设计。

要在联系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以学生喜闻乐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 杨国荣语文教学中的劳动教育摘 要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劳动教育,有利于学生劳动观念的养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劳动型的社会环境。

行动是实现一切重要活动的基础和实施,依托于这一基础,将理论知识进行有效利用能够使知识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劳动教育实践的渗透,引导学生注重实践结合理论的重要性,进而促进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语文教学 劳动教育 渗透教育见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进而有效地将劳动教育渗透课堂,很好地推动学生融入轻松愉快的语文教学氛围,积极地参与劳动活动,让学生养成爱好劳动的良好习惯,激励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做事理念,将语文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活动中。

在人教版高一语文(2019年版)必修一的教学课程中,对于第七单元中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文章教学,优化改进传统语文课堂中的单一的知识讲解方式,可以在课前播放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凤凰传奇演唱的《荷塘月色》,让学生体验、享受此歌曲的美妙旋律,让教学课堂置于恬静舒适的氛围中。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探究摘要:《语文新课标》2022年版的指导思想中提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

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

我们作为师者,我们要“五育融合”,相互贯通,把学生培养成“五育并举”的新时代接班人。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在课堂上科学合理地渗透劳动教育,这已经成为我们当下的重要任务。

本文先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小学生劳动力薄弱的原因这两个方面,然后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有效措施展开阐述,并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小学语文;渗透;劳动教育一、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意义依据广州市2019年5月出台的《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和全国市级首部关于劳动教育的纲要《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本纲要对于学校开展劳动教育作出重要的指导作用。

据调查发现,随着我国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并且由于计划生育的影响,我们的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大部分家长长期以来非常重视学生的智育教育,他们觉得只要成绩优异就可以了,不能把时间浪费在其它方面,总会担心参加劳动会影响孩子的成绩。

因此,他们的劳动意识比较薄弱,劳动能力参差不齐。

从我所带的班级也可以看出,家长把孩子每天的学习任务都安排的无缝对接。

值日的时候,学生总是心不在焉,匆匆忙忙打扫课室就走了,等我去检查时,常常发现,桌椅摆放混乱、地上的纸屑到处可见、垃圾桶的垃圾还没处理等等。

看这这一幕幕的情景,我感到心寒。

俗说:“幸福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

”没有辛勤的劳动,怎样能创造属于我们自己幸福美满的生活呢?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和语文教师,我觉得我有义务要把劳动教育融入我们的学科,语文课堂也需要通过学生的劳动完成相关的任务,而劳动教育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育劳动实施方案范文

教育劳动实施方案范文

教育劳动实施方案范文教育劳动是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增强劳动意识和培养劳动习惯的重要途径。

为了有效推进教育劳动工作,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教育劳动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就教育劳动实施方案的范文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教育劳动的总体目标。

教育劳动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增强劳动意识,培养劳动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劳动实践,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增强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育劳动的实施原则。

1. 紧密结合课程。

教育劳动要与课程内容结合,使之成为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劳动实践,促进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2. 突出实践性。

教育劳动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注重个性发展。

教育劳动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4. 强化安全教育。

教育劳动要注重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人身安全。

5. 全面考量。

教育劳动要全面考量学生的身心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和动心能力。

三、教育劳动的实施内容。

1. 课内劳动。

在课堂教学中,设置适当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课外劳动。

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的园艺、环境整治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社会实践。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育劳动的实施方法。

1. 实施“生活化”教育。

通过生活化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 实施“体验式”教育。

通过体验式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实施“创新”教育。

通过创新性的劳动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动手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劳动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劳动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劳动教育
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劳动教育则是培养学生勤劳、坚毅、自立自强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劳动教育不仅可以通过课文内容和课外活动来实现,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来达到目的。

首先,语文教学中的课文内容可以很好地融入劳动教育。

比如,在课文中可以引入一些劳动者的故事和事迹,让学生了解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这些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勤劳精神,使他们明白劳动是一种光荣和快乐的事情,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其次,语文教学中的课外活动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劳动实践活动,比如植树、扫街、清理校园等,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这样的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最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操作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

比如,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手工制作活动,比如折纸、剪纸、绘画等,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到自己的劳动成果。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培养他们对劳动的热爱和尊重。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劳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课文内容、课外活动和实际操作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不仅能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品格和素养,为将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教学中的劳动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劳动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劳动教育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也成为关注的热点话题。

在新课改下,劳动教育被赋予新的内涵,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劳动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实践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语言的书写、文字的学习,还需要学生体验和实践劳动,学会从劳动中获得快乐以及完成任务的愉悦,体会劳动带来的成就感。

另外,劳动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学会协作,培养自我调节能力,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让学生从容面对挑战,乐于接受新知识,拥抱新思想。

最后,劳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建立起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体验社会生活,得出社会教育情报,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价值观、道德观及价值观,从而有利于学生今后在社会生活中的融入。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中劳动教育是有重要意义的,教师也应该认真对待,系统性地整合劳动教育内容到语文教学体系中。

应该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选取不同的劳动实践项目,注重实践项目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劳动教育引导学生

劳动教育引导学生

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参与劳动,学生可以增加对社会的认识,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

在当今社会,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劳动教育的意义1.培养实践能力:通过参与劳动,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生产环境,学习实践技能,锻炼动手能力。

2.增进社会认知:通过劳动,学生可以了解社会分工和劳动分配规律,培养对社会的认识和感恟。

3.促进团队合作:在劳动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同学相互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4.培养创新精神:在劳动中,学生不断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动脑能力。

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劳动教育1.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学校可以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引导学生认识和重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2.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劳动实践活动,如园艺活动、志愿劳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和收获。

3.注重劳动成果的肯定:学校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进行肯定和奖励,激励学生持之以恒地参与劳动教育活动。

劳动教育的未来发展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劳动教育也将朝着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不同的劳动教育项目,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同时,学校也应该与企业、社会机构等合作,拓宽学生的劳动教育渠道,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认知、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通过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劳动教育活动,可以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校和社会各界能共同努力,为劳动教育的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学生劳动教育方案

小学生劳动教育方案

小学生劳动教育方案一、背景介绍自古以来,劳动教育一直被视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小学阶段,开展劳动教育对于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进小学生劳动教育,制定一个系统、规范的方案是必要的。

二、目标设定1. 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和尊重劳动的价值。

2. 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其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和劳动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集体劳动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4.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劳动成果对他人和社会的意义,培养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三、内容安排1. 劳动教育时间安排:为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劳动教育时间,每周安排至少2小时的集体劳动活动,具体安排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劳动教育项目:(1)校园环境整治:学生参与校园环境整治,如清扫走廊、修剪花草、整理书籍等,让学生有机会亲自参与到美化校园的过程中。

(2)实用技能培养:开设实用技能课程,如编织、绘画、种植等,让学生在劳动中掌握实际的生活技能。

(3)农耕体验:利用学校周边农田资源,组织学生参与种植、收获等农作活动,让学生了解农耕文化和农业生产过程。

(4)社区劳动服务:学校与社区合作,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劳动服务,如扫街、送水等,让学生感受到为社会做贡献的快乐。

3. 劳动教育考核与评价:(1)建立劳动教育成绩记录:学校根据每个学生的劳动参与情况进行记录,如参与的项目、时间等,形成学生的劳动档案。

(2)劳动成果展示:定期举办劳动成果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在劳动中的收获和成果,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3)劳动教育评价: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对学生劳动教育的评价,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学生的劳动表现和改进措施。

四、教师角色与支持1. 教师示范与指导:教师要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劳动活动,为学生树立榜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的形式多样,完全可以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尤其是历来讲究“文道结合”的语文课,更具有进行劳动教育的优越性。

本文试就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劳技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1、语文学科的性质所决定。

语文科除了有其“工具性”外,还有其“人文性”,这就决定了它担负着既传授知识,又育人的任务。

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方面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道德品质、世界观和人生观等方面的教育,劳动教育当然也包含其中。

因此,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

2、学生思想现状的需要。

在应试教育魔棒的驱使下,受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影响,学生的头脑中严重地存在着厌恶劳动,瞧不起劳动人民的思想,就连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的农家子女也以有朝一日跳出“农门”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形势下,全面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思想中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语文教师)的迫切任务。

3、改革开放形势的逼迫。

在深化改革的社会环境中,学校的任务决不是单纯培养未来的大学生,而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
事业的各种人才。

考取大学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要走向社会,成为劳动大军的一员。

如果学校不重视劳技教育,学生劳动素质差,这要给社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由此可见,利用语文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二、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基本途径
1、利用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渗透了进行劳动教育的课文有三大类。

第一类是歌颂劳动人民崇高品质的文章。

这类文章对劳动人民勤劳、善良、俭朴、无私的高贵品质进行了讴歌,这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有着重要作用。

例如《一件小事》里的人力车夫,《回忆我的母亲》里的“母亲”,《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大堰河”,这些人物身上,无不闪烁着传统美德的光辉。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劳动人民是品德高尚的人,是可亲可敬、可歌可泣的英雄。

第二类是歌颂劳动光荣、伟大的文章。

这类文章对劳动恢宏的场面进行了描绘,歌颂了人类通过劳动“喝令三山五岳开道”的雄伟气概。

比如《菜园小记》有关种菜的描写,《记一辆纺车》里的纺纱竞赛场面,《风景谈》中劳动创造的“第二自然”,劳动的光荣、伟大,劳动力量的神奇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有针对性地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献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的教育,这些课文是不可多得的材料。

第三类是介绍劳动技艺的文章。

这类文章通过对劳动技艺的介绍,充分地说明“美”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美”就体现在人们劳动的成果上。

从而使学生既懂得劳动的过程就是创造美的过程,也自然地产生一种参与劳动、亲手创造美的欲望。

比如《核舟记》中核舟雕刻的精巧,《卖油翁》中老人表演的精彩,《景泰蓝的制作》里制作程序的流畅,无不闪烁着“美”的光辉。

教师在此时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应该是很能奏效的。

2、写作课上的劳动教育
作文课是语文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和阅读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可以配合教材中的三种类型课文,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1)写赞颂劳动人民崇高品质的文章。

如《夸夸咱们的好村长》、《给城市创造美的人》、《我认识的一位工人老师傅》等,通过写作,使学生在感情上同劳动人民产生共鸣,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2)记录劳动场面的写作训练。

如《秋收时节》、《车间即景》、《阳春三月去植树》等,这些训练,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感情。

(3)介绍带有技艺性劳动的过程。

这一类文章可算是说明性的散文,如指导学生写作《我种南瓜》、《我跟泥工学砌墙》、《炸油条》等文章,让他们感受到获得劳动成果的喜悦,体会到行行出状元的哲理。

3、语文活动课中的劳动教育
(1)请进来型。

可请劳动模范讲自己的追求经历,让学生进行会议记录训练,然后组织学生互评互改。

这样既从思想上使学生受到了正确人生观的教育,又培养了学生记录的能力。

也可请劳动能手现场献艺,让学生书面或口头介绍全过程,培养学生“听”“说”或“写”的能力。

(2)走出去型。

可组织学生参观工厂或农村的先进单位,然后写调查报告,使学生既增强了为祖国建设事业认真读书的信心,又锻炼了写作能力。

也可组织学生分头采访劳动模范、先进典型,然后指导其写通讯报道、人物特写等。

(3)独立完成型。

可布置学生有目的地课外阅读反映劳动战线的报刊杂志和文艺作品,摘录其中的精彩片断,然后举行读书笔记展览。

也可举行“我爱劳动”演讲比赛,让学生谈自己的体会,训练“说”和“写”的能力。

以上所谈,只是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基本途径。

从劳动教育的角度看,这方面的教育也主要是解决学生思想问题。

思想问题解决了,学生热爱劳动者,爱劳动,把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劳动者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进而就会主动要求学习各种劳动技能,劳技课就会充分发挥其作用,那么,我们语文教师所作的努力也就达到了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