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分析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的海拔梯度格局——兼论物种密度的计算方法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1, ( :4- 4 01 96 53 58 1 )
J u ao r i l dS br i l oay o r lfTo c u t pc B t n p aa n o a n
铜 壁 关 自 然 保 护 区 种 子 植 物 物 种 丰 = 的 海 拔 梯 r' 田 £ =度 j 度 格 局— — 兼 论 物种 密 度 的 计 算 方 法
pa t ic d gte i r ui n e w sc nt c db e v sg t nr yt e , n h E ( ii l l sn l i h id tb t nr g s a o sr t y f l i et a o n un r si o a ue i dn i i mn m s ad teD M Dgt i a
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分析
第源苑卷第源期圆园圆圆年苑月摇林摇业摇调摇查摇规摇划云燥则藻泽贼陨灶增藻灶贼燥则赠葬灶凿孕造葬灶灶蚤灶早灾燥造郾源苑摇晕燥郾源允怎造赠圆园圆圆凿燥蚤院员园郾猿怨远怨辕躁郾蚤泽泽灶郾员远苑员鄄猿员远愿郾圆园圆圆郾园源郾园园怨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分析刘鸿袁杨韩渊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袁云南昆明远缘园园缘员冤摘要院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地处高黎贡山南段袁是滇西地区中缅边界上的一条生物保护绿色环带遥调查显示袁保护区分布有种子植物圆员园科员圆缘员属猿怨源圆种袁在狭域范围内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非常高袁具有不可替代的的保护地位和研究价值遥相关主管部门应联合科研院所加大对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测力度袁开展长期定点的监测研究袁加强对边境贸易物种资源的监管袁加强科研支撑和管理力度袁以维持其生物多样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遥关键词院植物多样性曰种子植物特有类群曰重点保护植物曰铜壁关自然保护区中图分类号院杂苑缘怨郾怨曰杂苑员愿郾缘圆员郾圆摇摇文献标识码院粤摇摇文章编号院员远苑员原猿员远愿渊圆园圆圆冤园源原园园缘缘原园缘引文格式院刘鸿袁杨韩郾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分析咱允暂郾林业调查规划袁圆园圆圆袁源苑渊源冤院缘缘原缘怨郾凿燥蚤院员园郾猿怨远怨辕躁郾蚤泽泽灶郾员远苑员鄄猿员远愿郾圆园圆圆郾园源郾园园怨蕴陨哉匀燥灶早袁再粤晕郧匀葬灶郾孕造葬灶贼阅蚤增藻则泽蚤贼赠蚤灶栽燥灶早遭蚤早怎葬灶孕则燥增蚤灶糟蚤葬造晕葬贼怎则藻砸藻泽藻则增藻燥枣再怎灶灶葬灶咱允暂援云燥则藻泽贼陨灶增藻灶贼燥则赠葬灶凿孕造葬灶灶蚤灶早袁圆园圆圆袁源苑渊源冤院缘缘原缘怨郾凿燥蚤院员园郾猿怨远怨辕躁郾蚤泽泽灶郾员远苑员鄄猿员远愿郾圆园圆圆郾园源郾园园怨孕造葬灶贼阅蚤增藻则泽蚤贼赠蚤灶栽燥灶早遭蚤早怎葬灶孕则燥增蚤灶糟蚤葬造晕葬贼怎则藻砸藻泽藻则增藻燥枣再怎灶灶葬灶蕴陨哉匀燥灶早袁再粤晕郧匀葬灶渊再怎灶灶葬灶陨灶泽贼蚤贼怎贼藻燥枣云燥则藻泽贼陨灶增藻灶贼燥则赠葬灶凿孕造葬灶灶蚤灶早袁运怎灶皂蚤灶早远缘园园缘员袁悦澡蚤灶葬冤粤遭泽贼则葬糟贼院栽燥灶早遭蚤早怎葬灶孕则燥增蚤灶糟蚤葬造晕葬贼怎则藻砸藻泽藻则增藻袁造燥糟葬贼藻凿蚤灶贼澡藻泽燥怎贼澡藻则灶泽藻糟贼蚤燥灶燥枣郧葬燥造蚤早燥灶早酝燥怎灶贼葬蚤灶蚤灶憎藻泽贼藻则灶再怎灶灶葬灶袁蚤泽葬遭蚤燥造燥早蚤糟葬造责则燥贼藻糟贼蚤燥灶早则藻藻灶遭藻造贼燥灶贼澡藻遭燥则凿藻则遭藻贼憎藻藻灶悦澡蚤灶葬葬灶凿酝赠葬灶皂葬则援栽澡藻葬灶葬造赠泽蚤泽泽澡燥憎藻凿贼澡葬贼贼澡藻则藻憎藻则藻猿怨源圆泽责藻糟蚤藻泽燥枣泽藻藻凿责造葬灶贼泽遭藻造燥灶早蚤灶早贼燥员圆缘员早藻灶藻则葬葬灶凿圆员园枣葬皂蚤造蚤藻泽蚤灶贼澡藻则藻泽藻则增藻袁贼澡藻泽责藻糟蚤藻泽则蚤糟澡灶藻泽泽葬灶凿凿蚤增藻则泽蚤贼赠蚤灶凿藻曾憎藻则藻增藻则赠澡蚤早澡憎蚤贼澡蚤灶贼澡藻则藻泽藻则增藻袁憎澡蚤糟澡澡葬凿蚤则则藻鄄责造葬糟藻葬遭造藻责则燥贼藻糟贼蚤燥灶泽贼葬贼怎泽葬灶凿则藻泽藻葬则糟澡增葬造怎藻援栽澡蚤泽责葬责藻则责怎贼枣燥则憎葬则凿贼澡葬贼则藻造藻增葬灶贼糟燥皂责藻贼藻灶贼凿藻责葬则贼鄄皂藻灶贼泽泽澡燥怎造凿憎燥则噪憎蚤贼澡泽糟蚤藻灶贼蚤枣蚤糟则藻泽藻葬则糟澡蚤灶泽贼蚤贼怎贼藻泽贼燥泽贼则藻灶早贼澡藻灶贼澡藻责则燥贼藻糟贼蚤燥灶葬灶凿皂燥灶蚤贼燥则蚤灶早燥枣遭蚤燥凿蚤鄄增藻则泽蚤贼赠袁糟葬则则赠燥怎贼造燥灶早原贼藻则皂贼葬则早藻贼藻凿皂燥灶蚤贼燥则蚤灶早则藻泽藻葬则糟澡袁泽贼则藻灶早贼澡藻灶贼澡藻泽怎责藻则增蚤泽蚤燥灶燥枣泽责藻糟蚤藻泽则藻泽燥怎则糟藻泽蚤灶遭燥则凿藻则贼则葬凿藻袁葬灶凿泽贼则藻灶早贼澡藻灶泽糟蚤藻灶贼蚤枣蚤糟则藻泽藻葬则糟澡泽怎责责燥则贼葬灶凿皂葬灶葬早藻皂藻灶贼袁泽燥葬泽贼燥皂葬蚤灶贼葬蚤灶贼澡藻泽贼葬遭蚤造蚤鄄贼赠葬灶凿泽怎泽贼葬蚤灶葬遭造藻凿藻增藻造燥责皂藻灶贼燥枣遭蚤燥凿蚤增藻则泽蚤贼赠蚤灶贼澡藻则藻泽藻则增藻援运藻赠憎燥则凿泽院责造葬灶贼凿蚤增藻则泽蚤贼赠曰藻灶凿藻皂蚤糟泽责藻糟蚤藻泽燥枣泽藻藻凿责造葬灶贼泽曰噪藻赠责则燥贼藻糟贼藻凿责造葬灶贼泽曰栽燥灶早遭蚤早怎葬灶孕则燥增蚤灶鄄糟蚤葬造晕葬贼怎则藻砸藻泽藻则增藻摇摇生物多样性渊月蚤燥凿蚤增藻则泽蚤贼赠冤是地球生物几十亿年以来逐步进化的结果袁是生态学领域内涵丰富且极其重要的概念之一袁其包括源个层次袁即院遗传多样性渊郧藻灶藻贼蚤糟凿蚤增藻则泽蚤贼赠冤尧物种多样性渊杂责藻糟蚤藻泽凿蚤增藻则泽蚤贼赠冤尧收稿日期院圆园圆员原园远原园愿郾第一作者院刘鸿渊员怨远远原冤袁男袁云南云龙人袁高级工程师郾从事林业调查规划工作郾责任作者院杨韩渊员怨苑源原冤袁男袁云南凤庆人袁高级工程师郾主要从事森林资源调查尧规划尧设计尧生态修复及森林资源管理尧监测等工作郾林业调查规划生态系统多样性渊耘糟燥泽赠泽贼藻皂凿蚤增藻则泽蚤贼赠冤和景观多样性渊蕴葬灶凿泽糟葬责藻凿蚤增藻则泽蚤贼赠冤咱员暂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尧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和必然要求遥目前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急剧丧失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三大环境问题渊全球气候变化尧生物多样性丧失尧生态系统持续发展冤之一咱圆暂遥植物多样性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袁是以植物类群为主体袁包括植物尧植物和环境之间互作形成的复合体以及与该互作过程相关的其他生态过程猿个部分遥员怨怨圆年袁中国林业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将云南省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列为全国源园处粤级保护区之一袁标志着该保护区在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袁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十分特殊的保护地位遥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距离印度洋孟加拉湾最近尧受西南热带季风影响最大的地区袁也是我国大陆范围内水热条件最优越的区域袁虽已地处北回归线以北袁但分布了我国大陆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袁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遥然而袁由于热带雨林生产力相对较高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对较大袁导致其存在生态脆弱隐患袁一旦利用不当或开发过度袁极有可能导致物种多样性丧失尧生物多样性锐减袁生态系统不可持续发展遥从该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层面出发袁对植物多样性进行分析袁为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本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遥员研究区域概况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渊以下简称保护区冤位于云南省西南边陲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袁地处高黎贡山的南段遥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袁地形较为狭长袁是滇西地区中缅边界上的一条生物保护绿色环带渊图员冤遥图员摇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所处位置云蚤早郾员摇蕴燥糟葬贼蚤燥灶燥枣栽燥灶早遭蚤早怎葬灶孕则燥增蚤灶糟蚤葬造晕葬贼怎则藻砸藻泽藻则增藻摇摇该保护区在我国地缘上处于古北界与印度要要要马来亚界的分野过渡地带界线部位咱猿原源暂遥该区域存在多个动植物区系单元的交汇过渡现象袁植被类型多样袁物种资源丰富遥保护区海拔范围介于圆员园郾园耀猿源园源郾远皂袁海拔高差达猿员怨缘皂遥土地总面积达缘员远缘园郾缘澡皂圆袁其中林地面积缘员园员员郾怨澡皂圆袁占怨愿郾苑远豫曰非林地面积远猿愿郾远澡皂圆袁占员郾圆源豫袁林地占绝对优势遥保护区还保存了我国范围内迄今为止面积最大的龙脑香热带林咱缘暂遥窑远缘窑第源苑卷刘鸿等院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分析圆数据来源摇摇本文数据来源于圆园园猿尧圆园园远以及圆园园怨年先后多次对该保护区不同片区植物资源和植被类型的调查及科学考察数据遥各次调查采集的植物标本累计已达怨园园园余份遥猿结果与分析猿郾员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据之前的相关文献咱远暂对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大娘山国有林区的调查结果表明袁大娘山片区分布有野生维管束植物员猿员科猿怨愿属愿猿园种遥其中包括蕨类植物圆缘科源猿属怨源种曰种子植物员园远科猿缘缘属苑猿远种遥而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圆科圆属圆种曰被子植物员园源科猿缘猿属苑猿源种遥对多年以来铜壁关自然保护区调查资料进行核实袁结果显示袁保护区有种子植物圆员园个科袁占云南种子植物所有科的愿缘郾猿苑豫袁占全国种子植物所有科的远圆郾员猿豫曰共员圆缘员个属袁占云南种子植物所有属的缘圆郾圆远豫袁占全国种子植物所有属的猿怨郾苑怨豫曰共猿怨源圆种渊含种下等级袁以下同冤袁占云南种子植物所有种的圆怨郾远圆豫袁占全国种子植物所有种的员远郾员圆豫遥在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中袁有裸子植物苑个科袁占云南和全国裸子植物所有科的远猿郾远猿豫曰共苑个属袁占云南裸子植物所有属的圆员郾圆员豫袁占全国裸子植物所有属的员园郾苑苑豫曰共员员个种袁占云南裸子植物所有种的员源郾员豫袁占全国裸子植物所有种的缘郾远苑豫遥被子植物有圆园猿个科袁占云南被子植物所有科的愿远郾猿愿豫袁占全国被子植物所有科的远圆郾园愿豫曰共员圆源源个属袁占云南被子植物所有属的缘圆郾远怨豫袁占全国被子植物所有属的源园郾源豫曰共猿怨猿员个种袁占云南被子植物所有种的圆怨郾苑员豫袁占全国被子植物所有种的员远郾圆豫遥而在被子植物中袁双子叶植物有员远怨个科袁怨苑猿个属袁猿员缘员个种曰单子叶植物有猿源个科袁圆苑员个属袁苑愿园个种渊表员冤遥由上述分析可知袁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资源类型多样袁植物多样性极其丰富遥表员摇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科属种统计栽葬遭郾员摇杂责藻糟蚤藻泽袁早藻灶藻则葬葬灶凿枣葬皂蚤造蚤藻泽燥枣泽藻藻凿责造葬灶贼泽蚤灶栽燥灶早遭蚤早怎葬灶孕则燥增蚤灶糟蚤葬造晕葬贼怎则藻砸藻泽藻则增藻猿郾圆种子植物特有类群统计特有类群的形成反映了一个地区植物区系的特殊性遥从时间格局上看袁特有类群往往表现出演化尧孑遗或系统分化的状态曰从空间格局上看袁针对特有类群的分析袁加上地质历史尧古生物资料等袁可作为说明该地区植物区系性质的有力证据咱愿暂遥因此袁对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特有现象进行分析袁对了解该地区植物多样性的组成尧性质和特点袁以及发生和演变等方面十分必要遥相关数据及研究结果显示袁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内部并没有中国特有科的出现袁但分布了缘个东亚特有科袁即水青树科渊栽藻贼则葬糟藻灶贼则葬糟藻葬藻冤尧十齿花科渊阅蚤责藻灶贼燥凿燥灶贼葬糟藻葬藻冤尧旌节花科渊杂贼葬糟澡赠怎则葬糟藻葬藻冤尧猕猴桃科渊粤糟贼蚤灶蚤凿蚤葬糟藻葬藻冤和三尖杉科渊悦藻责澡葬造燥贼葬曾葬糟藻葬藻冤袁占东亚特有科的圆怨郾源员豫遥在特有属层面袁该保护区分布了愿个中国特有属袁占全部中国特有属的猿郾猿豫袁即长蕊斑种草属渊粤灶贼蚤燥贼则藻皂葬冤尧全唇花属渊匀燥鄄造燥糟澡藻蚤造葬冤尧花佩菊属渊云葬遭藻则蚤葬冤尧瘿椒树属渊栽葬责蚤泽糟蚤葬冤尧富宁藤属渊孕葬则藻责蚤早赠灶怎皂冤尧紫菊属渊晕燥贼燥泽藻则蚤泽冤尧拟豆蔻属渊孕葬则葬皂燥皂怎皂冤尧鹭鸶兰属渊阅蚤怎则葬灶贼澡藻则葬冤遥此外袁该保护区分布着众多中国特有物种袁是该地区的乔木尧灌木尧草本尧附生植物以及藤本植物中极具代表性的类群遥保护区的特有物种约猿怨种袁占保护区内所调查统计到的中国特有物种的源郾源豫袁其中有长叶青冈渊悦赠糟造燥遭葬造葬灶燥责泽蚤泽造燥灶早蚤枣燥造蚤葬冤尧滇藏榄渊阅蚤责造燥噪灶藻皂葬赠怎灶灶葬灶藻灶泽蚤泽冤尧红萼藤黄渊郧葬则糟蚤灶蚤葬则怎鄄窑苑缘窑第源期林业调查规划遭则蚤泽藻责葬造葬冤尧瑞丽柏那参渊月则葬泽泽葬蚤燥责泽蚤泽泽澡憎藻造蚤藻灶泽蚤泽冤尧瑞丽冬青渊陨造藻曾泽澡憎藻造蚤藻灶泽蚤泽冤尧盈江青冈渊悦赠糟造燥遭葬造葬灶燥责泽蚤泽赠蚤灶早躁蚤葬灶早藻灶泽蚤泽冤尧盈江凤仙花渊陨皂责葬贼蚤藻灶泽赠蚤灶早躁蚤葬灶早藻灶泽蚤泽冤等遥这些狭域特有种的存在袁显示出该保护区在中国植物区系中的重要性袁表明了保护区的保护价值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该地区植物区系的古老性遥猿郾猿重点保护植物多样性据相关文献及专著记载袁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圆员科圆缘属圆怨种袁其中同属于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有员愿科员愿属圆员种咱缘暂袁包括金毛狗尧中华桫椤尧毛叶黑桫椤尧大叶黑桫椤尧白桫椤尧苏铁蕨尧红豆杉等遥按照叶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曳渊第一批冤渊员怨愿怨年冤袁根据最近的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的统计袁保护区分布云南省级保护植物缘猿种袁其中员种为云南省玉级保护植物袁员圆种为云南省域级保护植物袁其余源园种为云南省三级保护植物袁具体情况如表圆所示遥表圆摇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内的云南省重点保护植物栽葬遭郾圆摇运藻赠责则燥贼藻糟贼藻凿责造葬灶贼泽燥枣再怎灶灶葬灶孕则燥增蚤灶糟藻蚤灶栽燥灶早遭蚤早怎葬灶孕则燥增蚤灶糟蚤葬造晕葬贼怎则藻砸藻泽藻则增藻续表圆源讨论与建议在种子植物多样性层面袁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地理成分复杂多样袁植物种类异常丰富且地区特有植物较为丰富遥与著名的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咱怨暂以及西双版纳州咱员园暂的种子植物类群相比袁其植物物种窑愿缘窑第源苑卷刘鸿等院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分析丰富度以及密集程度远高于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和西双版纳州袁说明该保护区在狭域范围内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都非常高遥在植物类群保护层面袁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具有海拔低尧边缘种类多且向中央和高海拔区域递减的特点遥而低海拔地区和保护区边缘地带又是人为影响最严重尧破坏力度最大的区域咱员员暂袁极有可能导致保护区境内物种丰富度降低尧物种多样性锐减遥无论是在植物区系地理研究方面还是在植物物种资源保护方面袁该保护区都具备了不可替代的保护地位和研究价值遥综上所述袁对该保护区植物多样性保护提出如下建议院员冤针对保护区内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和重点保护植物袁如红豆杉尧东京龙脑香尧鹿角蕨尧见血封喉袁我国稀有分布的竹柏尧桫椤尧野生稻以及国家重点保护濒危植物滇桐等物种袁相关主管部门应联合科研院所加大对这些类群保护和监测力度袁最好开展长期定点的监测研究工作遥圆冤由于低海拔地区和保护区边缘地带是人为影响最严重尧破坏力度最大的区域袁极有可能导致保护区内物种丰富度降低尧物种多样性锐减遥如瑞丽片区设有国家对外边境口岸袁大量的商贸活动与植物资源的进口贸易有关渊如木材贸易等冤袁因此袁加强对边境贸易物种资源的监管势在必行咱员圆暂遥猿冤在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方面袁应坚持保护为主袁在保护好的前提下走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的道路遥多方合力尧多措并举筹措资金袁解决目前自然保护区保护建设投入普遍不足的问题曰加强科研支撑和管理力度袁以维持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稳定咱员猿暂和可持续发展咱员源暂遥参考文献院咱员暂钱迎倩袁马克平郾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咱酝暂郾北京院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袁员怨怨源院员猿原员远郾咱圆暂酝再耘砸杂晕郾栽澡则藻葬贼藻灶藻凿遭蚤燥贼葬泽院匀燥贼泽责燥贼蚤灶贼则燥责蚤糟葬造枣燥则藻泽贼泽咱允暂郾耘灶增蚤则燥灶皂藻灶贼葬造蚤泽贼袁员怨怨愿袁愿渊猿冤院员原圆园郾咱猿暂粤哉阅蕴耘再原悦匀粤砸蕴耘杂酝郧郾阅蚤泽责藻则泽葬造燥枣郧燥灶凿憎葬灶葬造葬灶凿院则藻造藻增葬灶糟藻贼燥藻增燥造怎贼蚤燥灶燥枣贼澡藻葬灶早蚤燥泽责藻则皂泽咱酝暂辕辕宰匀陨栽酝韵砸耘栽悦援月蚤燥早藻燥早则葬责澡蚤糟葬造藻增燥造怎贼蚤燥灶燥枣贼澡藻皂葬造葬赠葬则糟澡责藻造葬早燥援韵曾鄄枣燥则凿院悦造葬则藻灶凿燥灶孕则藻泽泽袁员怨愿苑郾咱源暂酝耘栽悦粤蕴云耘陨郾孕葬造葬藻燥扎燥蚤糟葬灶凿酝藻泽燥扎燥蚤糟早藻燥造燥早蚤糟葬造藻增燥造怎贼蚤燥灶燥枣贼澡藻杂耘粤泽蚤葬则藻早蚤燥灶院皂怎造贼蚤凿蚤泽糟蚤责造蚤灶葬则赠糟燥灶泽贼则葬蚤灶贼泽葬灶凿蚤皂责造蚤糟葬贼蚤燥灶泽枣燥则遭蚤燥早藻燥早则葬责澡赠咱酝暂辕辕匀葬造造砸袁匀燥造造燥憎葬赠允阅郾月蚤燥鄄早藻燥早则葬责澡赠葬灶凿早藻燥造燥早蚤糟葬造藻增燥造怎贼蚤燥灶燥枣杂耘粤泽蚤葬援蕴藻蚤鄄凿藻灶院月葬糟噪遭怎赠泽孕怎遭造蚤泽澡藻则泽袁员怨怨愿郾咱缘暂杨宇明袁杜凡郾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研究咱酝暂郾昆明院云南科技出版社袁圆园园远郾咱远暂郭辉军袁龙春林郾云南的生物多样性咱酝暂郾昆明院云南科技出版社袁员怨怨愿院猿愿原缘远郾咱苑暂张卓亚袁杨欣郾铜壁关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碳密度评估咱允暂郾林业调查规划袁圆园员苑袁源圆渊缘冤院圆园原圆源郾咱愿暂彭华郾无量山种子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咱允暂郾云南植物研究袁员怨怨苑袁员怨渊员冤院员原员源郾咱怨暂李恒袁郭辉军袁刀志灵郾高黎贡山植物咱酝暂郾北京院科学出版社袁圆园园园郾咱员园暂李延辉郾西双版纳高等植物名录咱酝暂郾昆明院云南民族出版社袁员怨怨远郾咱员员暂赵应武袁施慧君郾金光寺自然保护区现状与发展对策咱允暂郾林业调查规划袁圆园园苑袁猿圆渊猿冤院苑远原苑怨郾咱员圆暂赵广华袁田瑜袁唐志尧袁等郾中国国家级陆地自然保护区分布及其与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咱允暂郾生物多样性袁圆园员猿袁圆员渊远冤院远缘愿原远远缘郾咱员猿暂冯建皓郾论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咱允暂郾新农业袁圆园圆园渊员缘冤院圆缘郾咱员源暂常海忠袁常亚丽郾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措施咱允暂郾绿色科技袁圆园圆园渊远冤院缘圆原缘猿郾责任编辑院刘平书摇摇摇摇校摇摇对院许春霞摇刘平书窑怨缘窑第源期。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分析
To b g a t r s r e。Yun a o i c h we ha h au e r s r e wa ha a t rz d wi i h s e is ng i u n Na u e Re e v n n Pr v n e s o d t tt e n t r e e v s c r ce ie t rc p ce h dv ri i e st y,lr e p p ain a d c mp ee l e f r fo c i a t .Th u v y s o d t e e wee ttly 2 0 s e a g o ulto n o lt i o ms o r h d pln s f e s r e h we h r r o al 5 p — c e e o g n o 7 e e a o r hi l n s,a n ih 1 3 p ce r p p y i is b ln i g t 4 g n r f o c d p a t mo g wh c s e i swe e e i h t 6 c,8 r e e tr n 2 we e s d n a y a d 5 we e s p o h t r a rp yi c.I ss o d t a h r h d p a t r dey d srb t d wi ie sfe a t t.Th e tc l twa h we h tt e o c i l n swe e wi l it u e t dv riid h bi s i h a e v ria
( aut o eo re Suh et oet i ri , u m n u nn6 0 2 C ia Fc l f suc , otw s Frs yUnv sy K n igY n a 5 2 4, hn ) y R r e t
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初步研究
A b t a t Th o a o he s e ln s i n biu n Nau e Re e v s su id i tal . Thee a e 2 sr c : e f r ft e d p a t n To g g a t r s r e i t d e ni ly l i r r 01
fmiis 0 g n r a l ,1 2 2 e e a,a 7 p ce f s e l n s r c r e r m ng iu n, ic u i g 91 s e is e nd 3 51 s e is o e d p a t e o d d fo To b g a n l d n 1 p ce
维普资讯
第2 8卷 第 4期
江 西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Ae a Ag iu u a ie stt in x e s t r h r e Un v ri i J g i n i e as a s
Vo . 8, . 1 2 No 4
20 0 6年 8月
一
级 分 布 区 类 型 的 统 计 分 析 来 看 , 带 分 布 属 占总 属 数 的 7 . 1 , 温 带 分 布属 只 占 2 .9 ; 带 分 布属 中 热 42% , 占总 属 数 的 2 .7 。 分 布 区类 型 分 析表 明 , 地 区 的 植 物 区 系 具 有 热 带 亚 洲 区系 的 81% 该 特 点 , 于 古 热 带 植 物 区 和马 来 西 亚 亚 区 中 的 滇 、 、 地 区 , 一 步 分 析 表 明 , 区系 具 热 带 北 缘 的性 质 。 属 缅 泰 进 此
云南德宏发现兰科植物新种——盈江虾脊兰
云南德宏发现兰科植物新种——盈江虾脊兰
赵汉斌;龚强帮;李开凡
【期刊名称】《农村实用技术》
【年(卷),期】2024()4
【摘要】记者19日从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了解到,该局近期与福建农林大学专家团队在保护区内开展植物资源调查时,发现了一种兰科新种,并将其命名为盈江虾脊兰。
相关结果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植物类群》上。
盈江虾脊兰与镰萼虾脊兰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唇瓣中部有一个椭圆形的黄色斑点和四条紫色脉靠近柱体基部,唇瓣侧裂片三角形相较于中间裂片明显更小,其侧萼片向下卷曲,属地生草本植物,高25至40厘米,目前仅在盈江发现有分布,生长于海拔1600至1800米的林下。
【总页数】1页(PF0002)
【作者】赵汉斌;龚强帮;李开凡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8
【相关文献】
1.湖南省兰科植物新记录种——天府虾脊兰
2.四川省兰科植物新记录种—翘距虾脊兰
3.四川省兰科植物一新记录种——无距虾脊兰
4.重庆兰科虾脊兰属新记录种——药山虾脊兰
5.甘肃省兰科植物虾脊兰属的1种新分布记录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海拔梯度分布格局
第 2期
西
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Vo _ 2 No 2 l3 . Ap . 0 2 r2 1
21 0 2年 4月
J OURNAL OF S OUTHW ES F T ORES RY UNI RS T T VE I Y
di1 . 9 9 ji n 2 9 o:0 3 6 /.s .0 5—1 1 .0 2 0 . 0 s 9 4 2 1 .2 0 9
铜 壁关 自然 保 护 区珍 稀 濒 危 植 物 海 拔 梯 度 分 布 格 局
钱 强 杨从 宽 张友 兵 余 奇 王 娟 杜 凡
(. I德宏傣族景颇族 自治州林 业局 , 云南 芒市 6 80 ;. 74 0 2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云南 昆明 6 02 ) 52 4
摘要 : 铜壁 关 自然保 护 区有各 类珍稀 濒危植 物 37种 。其 中国 家重 点保 护 野 生植 物 3 8 O种 , 国珍 中
( . oet ueuo e ogD i ip uo o o s r etr , a gh u nn6 8 0 C ia 1F rsyB ra f hn a—n oA tnm u e cue M nsi n a 74 0, hn ; r D J P f Y
2 oet oee S u w s F rs iesyKumigY n a 5 24,hn ) .Frs C l g , ot et oet Unvri , n n u nn6 0 2 C ia y r l h y r t
稀濒 危植物 4 4种 , 南省级保 护植 物 5 云 3种 , IE C T S公 约保护植 物 2 9种 。在保 护 区整个 海拔 梯度 6 上均 有珍稀 植 物分布 , 但很 不均 匀。海拔 2 0~ 0 珍 稀保 护植 物丰 富度 随海拔梯 度 的 变化 呈 1 3 0m, 4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
Ab s t r a c t T h i s s t u d y wa s f o c u s o n ma c r o f u n g i s p e c i e s i n T o n g b i g u n a N a t u r e R e s e r v e . he T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1 3 7 s p e c i e s b e l o n g e d t o 8 O
( ‘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F o r e s t D i s a s t e r Wa r n i n g a n d C o n t r o l i n Y u n n a n P r o v i n c e , S o u t h w e s t F o r e s t r y U n i v e r s i t y, Ku n mi n g Yu n n a n 6 5 0 2 2 4; T h e S t a t e K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My c o l o g y , I n s t i t u t e o f Mi c r o b i o l o g y , C h i n e s e Ac a d e mi c o f S c i e n c e )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盈江片区生物多样性评价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盈江片区生物多样性评价对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盈江片区的生物多样性进行评价,结果认为,该保护区是我国纬度最北的热带雨林的一块宝地,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保护物种也非常丰富,生态保护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目前保护区保护管理机构的层次和能力与保护对象不相协调,急待加强.藉此,对今后的自然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Key words: Tongbiguan Nature Reserve Yingjiang Area biodiversity tropical rainforest germplasm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是云南省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而盈江片区又是铜壁关保护区的主体组成部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今天,对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措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1自然保护区概况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1986年3月批复,于1987年8月正式成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盈江管理所下设3个管理站(昔马、格夺、铜壁关),1个林区派出所,1个实验站,人员编制30人.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盈江管理所片区位于盈江县西部国境线一带,沿国境线长116 km.地理位置位于97°31′~97°45′E,24°27′~24°51′N,地跨昔马、那邦、铜壁关、芒允4乡镇,总面积19 265 hm2,占全县总面积的4.35%.功能区划为:核心区7 017 hm2,缓冲区10 758 hm2,试验区1 490 hm2.森林覆盖率86.67%.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系高黎贡山南延支系尖高山向西南延伸的余脉,处于内陆热区向印缅北部及藏东南过渡地带上,地势地貌复杂,相对高差悬殊较大,海拔210~2 595 m.区内山势陡峭,江河纵横,沟谷深切,立体气候极为突出,生境多样.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北,深受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影响.地理环境气候的特殊性造就了保护区与其它热区相比具很多不同性,是我国境内不可多得的又一热带新的特殊类型.区内分布的以龙脑香科为优势的娑罗双林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纬度最北的龙脑香林分布地区,是印缅热带雨林向东和北分布的极限类型,面积超过400 hm2,是我国迄今为止面积最大的龙脑香林.保护区周边3 km范围内涉及4个乡镇8个村38个自然村1 248户6 254人.有集体林面积16 438.6 hm2,其中用材林2 066.6 km2,薪炭林21.6 hm2,经济林25.9 hm2,竹林21 hm2,防护林778.6 hm2.根据PRA调查,保护区周边群众收入主要以粮食为主,占69.82%,林业占8.25%,牧业占14.9%,副业占7%.林业、牧业对保护区森林资源依赖程度较大.周边群众由于文化、科技、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产业结构单一,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大部分农民生活贫困.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目标是保护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完整的热带山地生物气候垂直景观,丰富的珍稀濒危动植物及生境;为教学、科研提供场所和依据.是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为主,集科研、教学、宣传教育、生态旅游、社区协调发展为一体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2生物多样性概况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因其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在云南省乃至全国生物资源已查明编目的重要自然保护区中有着显著地位.1992年2月,在林业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对全国700余个自然保护区评选中,铜壁关自然保护区被评为我国40个具有全球意义的A级保护区之一. 2.1生态系统多样性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生态系统类型,从210 m的低海拔热带河谷到2 595 m的高海拔山峰地带,形成了较完整的山地垂直气候带,发育形成了多样化的生态系统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热带季雨林生态系统、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中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中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热性竹林生态系统、暖性竹林生态系统、热性灌丛生态系统、暖性灌丛生态系统、热性草丛生态系统、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等.植被作为生态系统初级生产者,分布状态决定保护区群落与生态系统分布格局.2.2植被类型多样性保护区内分布着雨林、季雨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竹林、灌丛、草丛7个植被类型.包含了17个植被亚型,28个群系,42个群系以下的群落.以乔木为标志的生态系统有22类群落类型,它们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竹林有8个群落类型,次生类型的灌丛有4类,灌丛的退化类型草丛有7类. 2.3物种多样性与遗传基因多样性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北,深受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影响.造就了保护区与其它热区相比具有很多不同性,是我国境内不可多得的又一热带新的特殊类型.区内物种丰富,是一个天然物种基因库,有种子植物3 475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46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4种、国家Ⅱ级保护42种,濒危植物6种、稀有植物18种、渐危植物22种).此外,还分布着云南省级重点保护植物51种,直立买麻藤及国家Ⅱ级保护植物鹿角蕨是本区特有种.盈江砂仁、昔马空竹、盈江玉山竹等是1994年保护区综合考察时发现的新种.保护区内栖息着哺乳动物151种,属珍稀保护动物38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15种,Ⅱ级重点保护动物23种,濒危物种26种.重要的珍稀濒危动物有爪洼野牛、熊猴、蜂猴、猕猴、短尾猴、灰叶猴、白眉长臂猿、穿山甲、马来熊等.鸟类有382种.国家Ⅰ级保护的有绿孔雀、灰孔雀雉、黑鹳、黑颈长尾雉、赤颈鹤等5种;国家Ⅱ级保护的有黑颈鸬鹚等44种.属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红皮书1998年公布的受威胁物种名单中的有黑颈长尾雉、白腹锦鸡、绿孔雀、黄嘴鸦雀、红头鸦雀等5种.鱼类有36种.昆虫有346种,国家Ⅱ级保护昆虫有彩臂金龟一种. 2.4珍稀保护植物物种多种多样Ⅰ级保护植物:秃杉、桫椤Ⅱ级保护植物:四薮木、董棕、鹅掌楸、滇桐、云南黄连、香果树、云南石梓、铁力木、大树杜鹃、云南娑罗双、野茶树、云南山茶花、鹿角蕨等.Ⅲ级保护植物:顶果木、盈江龙脑香、瑞丽山龙眼、天料木、滇楠、紫薇、木姜子、厚朴、林生芒果、红花木莲、红椿、铁杉、蓖齿苏铁、榆绿木、见血封喉、老虎须、云南肉豆寇、云南七叶树、云南苏铁、滇菠萝蜜等. 2.5自然景观多样性奇特的自然景观——娑罗双树林,中国榕树王,滇橄榄王,铁树胜景,巨藤与鹿角蕨,季雨林和丰富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类,以及较为完整的生物气候垂直带景观和伊洛瓦底江上游水系(羯羊河、南奔江、大盈江等)自然景观也是生物多样性存在的基础条件之一. 3生物多样性评价 3.1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生态系统类型.从210 m的低海拔热带河谷到2 595 m的高海拔山峰地带,形成了较完整的山地垂直气候带,发育形成了多样化的生态系统类型.其中有热带、亚热带的森林生态系统;热性、暖性竹林生态系统;热性灌丛、暖性灌丛生态系统;热性草丛生态系统;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等.保护区植被共包括了7个植被型17个植被亚型28个群系42个群落.在一个保护区内有这样较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罕见的.保护区内发育着种子植物214科1 229属3 475种(含种下分类级), 我国所有热带地理分布类型在本区都有,占保护区属数的近80%,反映了保护区强烈的热带性质.以热带亚洲属及变型最多,有324属,占属数的27.88%.在307 km2面积上分布着3 475种,密度为11.32种/km2,充分显示了植物种类异常丰富.保护区因具有独特的生物地理环境,水热条件优越,区内栖息着众多的动物种类,有陆栖脊椎动物631种,昆虫346种.保护区面积19 265 hm2,在如此狭小的地域内有如此繁多的物种,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也造就了遗传基因多样性.特有种属分布多、重点保护物种多.具有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46种,占我国389种的11.8%,占云南省156种的29.5%.其中Ⅰ级保护的1种(桫椤),占国家Ⅰ级保护植物的1/8,云南Ⅰ级保护植物的1/4.除46种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外,还分布着云南省级重点保护植物51种,占省级重点保护植物的23.4% 3.2独特而典型的热带雨林保护区内分布的以北越龙脑香、盈江龙脑香、云南娑罗双为代表的热带季节雨林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纬度最北的龙脑香林分布地区,是印缅热带雨林向东和北分布的极限类型,面积超过400 hm2,是我国迄今为止面积最大的龙脑香林.这里有最典型的热带亚洲属,如龙脑香属、娑罗双属、团花属、白颜树属、八宝树属等.保护区还分布着见血封喉属、合欢属、龙血属、省藤属、铁青树属等多种较典型的旧世界分布及变型属,其中铁青树属的尖叶铁青树在我国仅见于这一区域,在我国及云南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桫椤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幸存至今的少数乔状蕨类之一,各地数量都很少;鹿角蕨形似梅花鹿的鹿角,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在我国仅见于这一狭窄区域;长蕊木兰是被子植物中最古老的科,非常罕见,是植物进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珍稀濒危物种;阿萨姆娑罗双,极高大乔木,是东南亚热带雨林的标志和建群成分,我国仅见这一区域;纤细龙脑香属东南亚热带雨林的典型成分,我国仅在本区域有分布.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地理区位造就了我国热带新特殊类型,植被类型和植物群落结构颇具特色,与我国其它热区的植被相比有很多独特点,是我国境内不可多得的又一热带森林资源,也是我国热带新特殊类型. 3.3特有植物及生境的脆弱性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最北、最西的热带雨林区,已超过地理学上的热带,位置十分特殊,植物区系复杂,既有较多的热带种属,也有较多温带种属,但种属的生境适应性脆弱.例如,云南婆罗双是东南亚热带雨林优势科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分布在热带北缘的一个物种,它在群落中成单优势种.在自然条件下,成熟的母树平均3~4 a出现1次盛产期,每株树可产生2 000~6 000粒种子,但种子寿命短,一般仅5~6 d,得不到发芽条件的种子很快丧失生命力,使云南婆罗双在一些地方己成为“间歇型”的下降种群类型. 3.4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奇特,具有较大的潜在经济价值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地形地貌造就了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大盈江、虎跳石位于盈江县城西南角的坝尾,大盈江数百米宽的江面在这里被两座屹立于江中的巨石挡住,两石间有7.3 m宽的狭缝,翻滚湍急的江水从狭缝中通过,滔滔江水拍打巨石,声震如雷,白浪滔天,气势夺人.景色秀丽——保护区内瀑布、温泉、奇峰异石等奇观异景比比皆是.休闲的好去处——古树奇木(中国榕树王、杨梅王、苏铁胜境中国橡胶母树王和少数民族的龙树圣境文化更是游客想往的好地方.保护区边缘地区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主要是景颇族,另有傈僳族、德昂族、汉族、白族杂居其间.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各民族之间友好往来,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景观,它与自然景观相辅相成构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基石. 3.5经济植物种类繁多,种质资源丰富保护区内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物种种类较为丰富, 有野生食用植物68种、淀粉植物38种、纤维植物50种、油料植物45种、芳香油植物40种、鞣料植物41种、染料植物16种、树脂与树胶植物17种、观赏植物91种、其他经济植物22种,共计428种以上,都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和开发价值. 4建议1)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最北(北纬24°51′)最西(东经97°46′)的热带雨林区,已超过地理学上的热带,位置十分特殊,是我国乃至世界不可多得的又一个热带雨林分布区,具有很重要的保护价值.对于这样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重点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区,应把生物多样性保护放在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加强管理及能力建设,积极创造条件申报国家级保护区,争取国家的关注和资金支持.2)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保护区,过去国际国内知道的人并不多.因此,加强对外宣传, 扩大影响,争取国际关注和国际支持,应视为保护区管理的一条重要策略.3)保护区周边有自然村38个,涉及6 000多人,对保护区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较大,因此,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要把保护生物多样性放在工作首位,积极推进社区共管和社区发展.4)盈江是地震灾区, 保护区是地震受灾户,基础设施落后,重建家园是当前的首要工作,国家已给予大力支持,在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各有关部门要给予更多的关注照顾.5)云南婆罗双是东南亚热带雨林优势科——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分布在热带北缘的一个物种,它在群落中呈单优势种,是“间歇型”的下降种群类型,要对其进行抢救性的人工繁殖研究.6)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内勐来河下游和洪奔河下游生物多样性丰富地段是建立热带季节性雨林云南婆罗双单优群落永久性监测点的最佳位置,应尽早启动建设监测体系.参考文献:[1]高升,杨卫玲.阿萨姆娑罗双在中国分布的海拨新记录[J].云南林业,2006(1B):218-219.[2]徐贵华.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盈江管理所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云南林业,2011(1).[3]FCCCP.保护区综合管理计划(盈江片)[Z].2002.[4]云南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自然保护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68-77.。
中国贵州兰科植物白及内生真菌多样性及生态分布研究
中国贵州兰科植物白及内生真菌多样性及生态分布研究兰科植物是被子植物最大科之一,是重要的观赏花卉和药用植物,这类植物要与特定真菌建立共生关系,才能完成正常的生长发育,这些独特的特征使兰科植物成为植物与真菌协同进化、真菌多样性和专一性等方面研究的重要材料。
本研究选择贵州境内普遍分布的兰科植物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 Schltr.)为研究材料,采用传统培养分离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通过对分布在不同地区的白及(B.ochracea)材料的叶和根组织内生真菌的分离频率、种类组成、多样性指数和主成分分析等研究,揭示白及叶和根组织内生真菌类群的多样性组成及生态分布,探讨地理环境因素对内生真菌类群多样性和生态分布的影响。
通过对贵州5个地区采集的32份白及(B.ochracea)植株材料的1800个根和叶组织段(块)分离内生真菌,共分离菌株1028株,根据形态学特征和形态型菌株的rDNA的5.8S基因和ITS序列的相似性比较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为90个分类单元,其中33个鉴定到种,42个鉴定到属,15个鉴定到科及以上水平。
从叶组织共分离775株,鉴定为46个分类单元,分别属于14个属36种和10个只鉴定到目及以上水平的分类单元;从根组织共分离253株,鉴定为47个分类单元,分别属于19个属42种和5个鉴定到科及以上水平的分类单元。
其中,2个兰科菌根真菌属(Epulorhiza和Sebacina)14个种类在分子水平上与其他地区的差异明显,即Epulorhiza sp1-sp5、Epulorhiza sp7、Sebacina sp1-sp8。
内生真菌类群中能够产生孢子及相关鉴定特征的有697株,包含38个分类单元,属于12个属36个种,2个鉴定到科的水平,占分离菌株总数的67.8%,产孢菌株中有221株分离自根组织,有476株分离自叶组织。
其中,有19种子囊菌,19种担子菌,担子菌全部分离自根组织。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碳密度评估
Ev a l ua t i o n o f Ca r b o n S t o r a g e a nd De ns i t y o f Di f f e r e n t Fo r e s t Ec o s y s t e ms
i n To ng bi g ua n Na t u r e Re s e r v e
de n s i t y o f t h e f o r e s t e c o s y s t e m i n To n g b i g u a n Na t u r e Re s e r v e we r e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2 3 7 . 4 08 6t C a n d 3 6 . 8 07 4t C/h m。 i n wh i c h t h e a v e r a g e c a r b o n de n s i t y o f t h e a r b o r e c o s y s t e m wa s 3 7. 5 6 7 1 t C/ hm ,t h e
To n g bi g u a n Na t u r e Re s e r v e .T he r e s u l t s s ho we d t ha t t h e t o t a l f o r e s t c a r b o n s t o r a g e a n d a v e r a g e c a r bo n
他研 究结果 进行 了比较 。
关键 词 : 森林 生 态 系统 ; 碳储 量 ; 碳 密度 ; 生物 量 ; 铜 壁 关 自然 保 护 区
中图分类号 : ¥ 7 5 9 . 9 ; s 7 1 8 . 5 5 7 ; P 4 6 1 .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3 1 6 8 ( 2 0 1 7 ) 0 5 — 0 0 2 0 — 0 5
云南兰科植物区系的多样性格局及其环境解释
云南兰科植物区系的多样性格局及其环境解释
云南兰科植物区系的多样性格局及其环境解释
云南兰科植物区系是中国最丰富的植物区系之一,其多样性格局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首先,地形因素是影响云南兰科植物区系多样性格局的重要因素。
云南兰科植物区系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形复杂,由高山、丘陵、平原和河谷等多种地貌组成,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性格局明显。
其次,气候因素也是影响云南兰科植物区系多样性格局的重要因素。
云南兰科植物区系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度大,雨量充沛,植物生长良好,多样性格局明显。
此外,土壤因素也是影响云南兰科植物区系多样性格局的重要因素。
云南兰科植物区系土壤肥沃,有利于植物生长,多样性格局明显。
总之,地形、气候和土壤等环境因素是影响云南兰科植物区系多样性格局的重要因素,它们的共同作用使云南兰科植物区系的多样性格局得以形成。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再次发现植物新种和中国新记录种
显差异。2018至2019年,保护区工作人员与版纳
植物园园林园艺部的工作人员分别采集其花和果实 标本进行鉴定,经过详细的形态对比(所采集物种 的花是紫红色且带紫色斑点,而黄药的花是绿黄色 且不带斑点)和查阅国内该物种标本,确定该种为 黄药的一新亚种。所以根据其花颜色的特征将其命
种紫花黄药 Uchtyoselmis mmcvnthm (Oliver) Lid e n subsp. Porphyrantha J.Y. Shen & Q.B. Gong )和一
中国新记录种大叶可爰花lEonthemummac「ophyllum
Wall.ex Nees),两物种相继在国际学术期刊«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iwania»
江暗罗和盈江树萝卜Agapetes yingjiangensis
Y.H. Tong, B.M. Wang & N.H. Xia ) 6 个新种;
发现团花密花藤(Pycnarrhena pleniflora Miers
ex Hook.f. & Thomson )、珠芽秋海棠(Begonia gemmipara Hook.f. & Thomson )、缅甸球 兰(Hoya burmanica Rolfe )、披针叶球兰
类型。全州最高海拔3404.6米,最低海拔210米, 垂直高差达3194.6米,不同的海拔形成不同的森
林分布带,生态垂直分布带明显,境内记录有高等
植物339科1908属6033种,占全国植物总数的
22.3%、云南省植物的33.5%o
近年来,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加强与各科 研院所合作,深入开展保护区植物资源调查,先后 发现铜壁关马兜铃(Ar/sto/ochia tongbiguanensis
铜壁关生物多样性观后感
铜壁关生物多样性观后感
《铜壁关生物多样性观后感》
铜壁关是一片让人心旷神怡的自然保护区,这里的生物多样性让我感到惊叹。
在我观察的过程中,我亲眼目睹了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首先,铜壁关的植被丰富多样。
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树木、花卉和灌木。
它们形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给人一种宁静和和谐的感觉。
这些植物不仅仅是美丽的景观,它们还为无数的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
植物的多样性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了均衡和稳定的基础。
其次,铜壁关是许多珍稀动物的家园。
在我的观察中,我看到了一只稀有的金丝猴。
它的毛发闪耀着金黄色,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美丽。
除了金丝猴,我还看到了其他一些珍稀鸟类和昆虫。
这些珍稀动物的存在证明了铜壁关的生态环境对它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铜壁关的生物多样性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益处。
丰富的植被和动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了各种生态系统服务,例如净化空气、保护水源和防止土壤侵蚀等。
这些生态系统服务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福祉至关重要。
此外,铜壁关的生物多样性还为旅游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了许多人来探索这片美丽的自然保护区。
观察完铜壁关的生物多样性后,我深刻认识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珍惜并保护这些珍稀的植物和动物物种,同时努力保持生态平衡。
只有通过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才能长久地享受到自然的美丽和丰富。
总之,铜壁关生物多样性给人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保护兰科植物
保护兰科植物
兰科植物,学名Orchidaceae,是一类全球分布广泛的植物,在世界上被称为“花之王”。
兰花的特殊性及其丰富的分类群体,使其成为中国植物物种中最常见的。
兰系植物在保护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极高的重要性,因其具有从用药到观赏应用的多样性,所以养护和保护兰系植物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政府应通过立法及现有植物保护法律,确定可以使用的兰科植物范围,
以此防止非法、有害的采集和贩卖。
其次,要制定和完善政策机制,对特别是濒危、稀有及特有物种进行有效的受控采集和保护,减少兰科植物的肆意采集和破坏,为植物以及其环境提供有力的保护。
同时,根据政府制定的规定和相关管理条例,大众要做好生态文明教育,树立
正确的社会观念,增强兰科植物保护意识,不可盲目采购、破坏、乱用,以免破坏兰系植物的生存环境。
此外,环保组织、志愿者与学校应展开专项活动,组织比赛、收集、科普宣传,多渠道宣传兰科植物的重要性及其保护的必要性;另外,有关研究机构也要根据政策多采取研究、检测等技术性措施,对兰科植物进行科学可持续的开发利用。
植物养护和保护工作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公民和科学界共同参与,以科
学可持续的方式实现兰科植物的保护。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保护兰科植物,保障植物资源及环境,实现我们的共同目标。
浅谈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现状及其保护
DOI:10.19904/14-1160/s.2021.10.060浅谈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现状及其保护刘玉凤(六盘水市六枝特区自然资源局,贵州六盘水553225)摘要:兰花极具观赏价值、科研价值、文化价值。
近年来,兰科植物生存条件受到严重威胁,野外采挖等破坏现象极其严重。
通过对兰科植物保护现状及受危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兰科植物保护对策,供相关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现状;保护措施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0-0127-02中国图书分类号:S682.31文献标志码:A兰科植物(Orchidaceae)是被子植物中仅次于菊科(Asteraceae)的第二大科,素有“达尔文花”之称,其中又以兰属(Cymbidium)、石斛属(Dendrobium)较多。
因花部各器官奇特为食源性欺骗传粉、具假鳞茎、全株入药,生物习性特征显著。
我国兰花种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梅、兰、竹、菊“四君子”以其自然属性而呈现出一种自然美,受到文人雅士的追捧。
1兰科植物研究进展1.1国外兰科植物研究进展根据相关文献记载,目前全世界共有野生兰科植物800属,30000种,野生兰科植物广泛分布在全球各地,多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在干旱沙漠和极寒地区也有分布,但仅个别种有分布,且分布数量较少。
近几年来,兰科植物保护工作迅猛发展,物种名录不断更新,新记录逐年递增,因兰科植物生物习性特殊且极具科研价值,兰科植物全部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野生植物共1300种,其中兰科植物1200种,占濒危野生植物的90%。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绝大多数兰科植物种类正处于进化和特化的活跃期,兰科植物的保护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对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3]。
1.2中国兰科植物研究进展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自然环境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因此我国生物多样性位居世界前列,被称为全球12个“巨大多样性”国家之一。
盈江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存在问题及对策
收稿日期:2010-05-10作者简介:徐贵华(1973—),傣族,盈江人,云南省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盈江管理所格夺管理站站长,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自然保护区管理和研究。
盈江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存在问题及对策徐贵华(盈江县林业局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管理所,云南盈江,679312)【摘要】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热带季节性雨林———娑罗双林为目的,同时对该区的生物气候垂直景观和珍稀濒危动植物加以保护,区内分布的娑罗双林,是我国及至世界上纬度最北的龙脑香林分布区。
本文针对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存在问题;措施对策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3期第19卷No3.2010vol.19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为了拯救某些濒于灭绝的生物物种,监测人为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研究保持人类生存环境的条件和本身的自然演替规律,保护自然历史遗迹而划出一定的空间范围。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目的树种龙脑香科为建群种的热带季节雨林,季雨林是热带南亚热带和北亚热带森林。
由于地理环境的特征,造就了本区与其它热区具有很多特殊性,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较完整的生物气候垂直景观,遗憾的是本区的保护工作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特别是周边社区不断增加的压力,直接影响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要保护好本区的自然资源,各部门都必须对自然保护事业给予高度重视,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增强群众爱林护林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最大限度的减轻对自然保护区的压力,使人们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又能保护自然资源,使之共同协调发展。
把保护区建设成为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为主,集科研教学、宣传教育、生态旅游、社区发展和示范为一体的综合性保护区。
一、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铜壁关自然保护区于1986年3月20日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
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分析
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分析
刘鸿;杨韩
【期刊名称】《林业调查规划》
【年(卷),期】2022(47)4
【摘要】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地处高黎贡山南段,是滇西地区中缅边界上的一条生物保护绿色环带。
调查显示,保护区分布有种子植物210科1251属3942种,在狭域范围内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非常高,具有不可替代的的保护地位和研究价值。
相关主管部门应联合科研院所加大对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测力度,开展长期定点的监测研究,加强对边境贸易物种资源的监管,加强科研支撑和管理力度,以维持其生物多样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总页数】5页(P55-59)
【作者】刘鸿;杨韩
【作者单位】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59.9;S718.521.2
【相关文献】
1.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及邻近地区蚂蚁多样性研究
2.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分析
3.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价
4.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5.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昆虫多样性初步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
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兰科植物种
质资源保护中心
佚名
【期刊名称】《生态学报》
【年(卷),期】2006(26)10
【摘要】兰科植物(俗称兰花)是植物界最大的家族之一,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观赏、药用、科研、文化和生态价值。
由于长期以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的乱采滥挖,我国兰科植物资源数量急剧减少,大量种类处于濒危状态,挣扎在灭绝的边缘。
因此,全科均为国际公约保护植物,占保护植物总数的90%以上,
【总页数】2页(PI0001-I0002)
【关键词】种质资源保护;兰科植物;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生态价值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
【相关文献】
1.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简介 [J], 肖亮;褚同邦
2.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重点——在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交流会议匕的讲话[J], 张希武
3.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苏铁种质资源保护中心”成立
[J],
4.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启动 [J], 陈永生
5.化龙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种质资源繁育与保护初探 [J], 陈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卷 第3期 西 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Vo.l 31 N o .3 2011年6月 J O URNAL OF SOUT HW E ST F ORESTRY UN I VERSI TYJ un.2011收稿日期:2011-01-29基金项目: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助;西南林业大学植物学校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
第1作者:赵明旭(1984)),男,硕士生。
研究方向:植物区系地理及植物多样性保护。
E-m ai:l z hao m i ngxu1@g m ail 1co m 。
通信作者:杜凡(1957)),男,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竹类和生物多样性。
E-m ai:l km dufan@1631co m 。
do:i 10.3969/.j issn .2095-1914.2011.03.007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分析赵明旭 杜 凡 岩香甩 和 霞 庄翠珍 张桥蓉(西南林业大学资源学院,云南昆明650224)摘要:对云南省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调查数据分析得出,该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具有如下特点:物种多样性丰富,居群数量大,生活型齐全;共有兰科植物74属250种,附生兰163种,地生兰82种,腐生兰5种;分布广泛,生境复杂多样;垂直海拔分布呈现/中间膨胀0的格局,各生活型变化趋势一致;中国特有种较少,共30种;印缅区系成分显著,与缅甸共有种达131种;东界在中国只分布到云南的有45种,铜壁关特有种2种。
关键词:兰科植物;多样性;铜壁关自然保护区;云南中图分类号:S717.1;Q948.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1914(2011)03-0031-04Analysis on Species D i versity ofOrchidaceaein Tongbiguan Nature Reserve ,Yunnan ProvinceZ HAO M ing -xu ,DU Fan,YAN X iang -shua,i H E X i a ,Z HUANG Cu-i zhen ,Z HANG Q iao -rong(Facu lt y of Res ou rce ,Southw est Forestry Un i versity ,Kunm i ng Yunnan 650224,Ch i n a)Abst ract :An analysis on the data of the plant spec ies i n fa m ily O rch i d aceae co llected fro m the survey i n t h e Tongb i g uan N ature Reserve ,Yunnan Pr ov i n ce sho w ed that the nature reserve w as characterized w ith rich species diversity ,large popu lation and co m plete life for m s o f orchid p lants .The survey sho w ed there w ere to ta lly 250spe -cies belong ing to 74genera o f orchid p l a nts ,a m ong w hich 163species w ere ep i p hy tic ,82w ere sedentar y and 5w ere sapr ophy tic .Itwas sho w ed that the orch i d plantsw ere w i d ely distri b u ted w ith diversified hab itats .The vertica l distri b ution of orch i d plan ts presen ted a hum p -shaped pattern along the e levation grad ien.t The change tendency of t h e terrestrial life fo r m ,ep i p hytic and saprophytic life for m orch i d p l a nts w as about the sa m e .There w ere only 30species ende m ic to China .The co m position of India -Bur m a flora w as conspicuous ,and there w ere 131spec ies co m -m on ly distri b uted in Ch i n a and M yanm ar .W ith i n the easter n boundary o f d i s tribution in China ,there w ere 45spe -cies distri b uted i n Yunnan Prov ince ,a m ong wh ich 2o f t h e 45speciesw ere ende m ic i n Tongbiguan Nature Reserve .K ey words :O rch i d aceae plan;t d i v ersity ;Tongbiguan Nature Reserve ;Yunnan兰科是被子植物中的大家族,全世界约有800属25000余种,我国有194属约1388种[1],云南约有135属780种[2]。
兰科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药用、科研和文化价值,均已列入5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6(C I T I E S 公约)附录I 和Ò予以保护,但我国并没有将其列入1999年第一批国家级保护植物名录中。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丰富,据统计,种子植物就有204科,1238属,约3929种,其中兰科74属,250种。
系统分析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资源种类及分布状况,对加强铜壁关野生兰科植物的保护和管理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为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铜壁关)。
该保护区建立于1986年,是云南建立最早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位于云南西南部的德宏州境内,地处东经97b31c~97b46c,北纬23b54c~ 24b51c,面积500余km2,南北跨度100余km。
该区是我国大陆与孟加拉湾暖湿气流源距离最近的区域,是我国唯一的伊洛瓦底水系热带区域,因而降雨量很大,年均降水量均在2000mm以上;保护区海拔为21010~340416m,相对高差达3200m,是云南西部最低海拔区域,也是云南海拔高差最显著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此外,该区位于云南最西部,其东面和北面为高黎贡山、怒山、云岭、乌蒙山等海拔超过4000m的高大山脉,阻挡冬季影响云南高原冷空气的南下和西移,使该区气温明显比同纬度同海拔下的云南东部和我国内陆地区高。
保护区内随海拔升高依次分布着雨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稀树灌木草丛、灌丛、竹林、草甸8个植被型,落叶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山顶苔藓矮林、寒温性草甸等18个植被亚型,46个群系[3]。
2数据来源1995年,由原西南林学院主持首次对铜壁关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综合科学考察,2003年由FCCD项目支持,对该保护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植物补充调查。
2009年西南林学院再次对铜壁关自然保护区进行植被考察。
由此获得该保护区较为系统的植物物种名录,本文以此数据为支撑。
3兰科植物多样性特点311种类多、物种丰富度高调查鉴定结果显示,迄今已知该保护区共有野生兰科植物250种,隶属于74属,分别占中国和云南兰科植物种类的18101%和32105%。
从表1可以看出,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的种类丰富,物种丰富度非常高,在云南乃至全国范围内都位于前列,是中国兰科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区域之一。
在种和属的比例上,铜壁关兰科植物的种属比为3138,低于高黎贡山和西双版纳,略高于台湾[4]和海南[5](分别为3130和2174)。
312生活型齐全,附生兰比例大兰科植物生活型可分为地生、附生和腐生3类。
3类生活型在铜壁关均有代表种,但以附生兰种类最多,达163种,隶属于41属,占该地区兰科总种数的65120%;附生兰种类最多的为石豆兰属(B ul-bophyllum)和石斛属(D endrob i u m),各有24种;有代表性的附生兰如麦穗石豆兰(B1orientale)、髯毛贝母兰(C oelogyne calcicola)、莎草兰(Cy m bi d i u m ele-gans)、细叶石斛(D.hancockii)等。
其次是地生兰,有82种,隶属32属,占该地区兰科总种数的3218%,种类最多的为斑叶兰属(G oodyera),有12种;有代表性的地生兰如艳丽齿唇兰(Anoectochilus m oul m einensis)、泽泻虾脊兰(Calanthe alis maefoli a)、建兰(C.ensi f oliu m)、小斑叶兰(G.repens)等。
再次是腐生兰,有5种,隶属3属,占该地区兰科总种数的2.00%,即毛萼山珊瑚(Galeola lindleyana)、山珊瑚(G.faberi)、尾萼无叶兰(Aphyllorchis caudata)、无叶兰(A.m ontana)、虎舌兰(Ep ipogium roseum)。
其中,兰属(Cym bi d iu m)、羊耳蒜属(L i p aris)均有附生和地生种类。
表1铜壁关与其他保护区兰科植物比较自然保护区面积/km2属数种数种属比分布密度/(种#km-2)云南铜壁关504.7574250 3.380.50云南高黎贡山[6]4055.4994352 3.740.09云南西双版纳[7]19220.0096355 3.700.02云南小黑山[8]160.1343134 3.120.84广东南岭[9]234.763870 1.840.30广西雅长[10]220.6244113 2.570.51贵州梵净山[11]600.003670 1.940.12贵州茂兰[12]212.8544131 2.980.62重庆金佛山[13]1300.0048114 2.380.09313立体生境中分布广泛、复杂多样铜壁关虽然纬度向北超过北回归线,但在地理位置上,是国内与孟加拉湾距离最近的区域,夏季深受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影响,在冬季又有东北方向高黎贡山、怒山、云岭、乌蒙山等层层高大山脉阻挡南下的冷空气,使该区域具有气温较高、雨量丰沛等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加之巨大的垂直海拔高差,形成了复杂的生境类型,在调查中密林下、草丛中、岩壁和树干上,均能看到兰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