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实证研究

合集下载

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与应用策略

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与应用策略

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与应用策略医药制造业是一个高技术含量的产业,涉及药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医药制造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技术创新成为推动医药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应用策略则是实现技术创新价值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分析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现状,探讨应用策略,并提出相关建议。

技术创新现状在医药制造业中,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在医药制造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主要包括重组蛋白质药物、抗体药物、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为治疗疾病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了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医药制造业的研究和开发过程更加高效和智能化。

例如,药物发现和设计过程中,计算化学和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药物筛选的效率,减少研发成本。

此外,电子健康记录、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等技术也正在改变医药制造业的运营模式。

应用策略为了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价值,医药制造业需要制定有效的应用策略。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应用策略:研发投入医药制造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支持新药的研发和上市。

同时,企业应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共享研发资源,降低研发风险。

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与应用的重要保障。

企业应重视知识产权的申请和保护工作,确保技术创新成果能够合法、有效地运用。

人才培养与引进医药制造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来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

企业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和发展环境,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应用策略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保护知识产权、培养人才等措施,医药制造业可以更好地发挥技术创新的价值,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技术创新与医药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医药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推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的应用正在深刻改变医药制造业的发展格局。

本文将重点探讨技术创新在医药制造业中的应用趋势,以及这些趋势对行业未来发展的影响。

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中期报告

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中期报告

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中期报告一、引言医药制造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我国医药制造业面临着技术创新效率不高的问题。

因此,本中期报告旨在对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

二、技术创新效率的概述1. 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技术创新是医药制造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企业结构等具有重要作用。

2. 技术创新效率的定义技术创新效率是指在医药制造业中,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所能达到的产出效果与投入成本之比。

三、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现状1. 技术创新水平相对滞后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医药制造业在创新能力、专利数量、技术人员资源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2. 技术创新投入不足我国医药制造业在研发经费投入、技术人员培养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制约了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

四、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1. 人才资源人才是技术创新的核心要素,医药制造业需要培养和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提高技术创新效率。

2. 企业创新能力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水平将直接影响技术创新效率,包括研发能力、创新组织建设、创新管理等方面。

3. 技术创新政策与环境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对于提升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包括政策扶持、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市场环境等方面。

五、提升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对策建议1.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通过加强高等教育、职业技术培训等途径,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医药制造业技术人才,并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人才。

2. 增加研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医药制造业的科研项目资助力度,鼓励企业增加在研发上的投入,提升技术创新效率。

3. 建立良好的创新环境政府应出台更加完善的创新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改善医药制造业的市场环境,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效率的实证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效率的实证研究

摘要研发效率的研究多以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具体针对某一个具体行业研发效率的研究往往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但是研究者较少。

医药制造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是我国重要的高技术产业,研发活动是其重要的基础和竞争力来源,研发能力的大小、研发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医药制造业的行业竞争力。

因此,本文针对医药制造业的研发效率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我国医药制造业行业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研发效率问题的主要方法,选用随机前沿方法(SFA)进行研究。

本文利用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造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通过选取2004-2008年间医药制造业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测度我国医药制造业各个省市的研发效率及研发投入的弹性参数值。

在定性分析我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效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实证结果,综合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通过Frontier4.1的回归计算,模型的γ值为0.68,且LR单边检验显著,模型具有明显的复合结构,说明基于我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和产出的面板数据,应用SFA方法研究其研发效率问题,是有效的。

从回归参数看,我国医药制造业研发资本投入对研发效率的贡献值更大。

研发人员投入的作用还没有充分表现。

并且,研发投入参数的弹性数值之和大于1,我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活动具有规模经济效应。

(2)根据Frontier4.1软件的计算结果,我国医药制造业整体研发效率为0.729,与电力行业、通信行业等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相比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提高。

同时,受到政策因素、竞争因素、市场结构等因素影响,我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效率近几年出现递减趋势。

(3)我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效率东、中、西三地区差异不是很大,但是从研发资源投入的原始数据看,我国医药制造业的研发资源投入较为不平衡。

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占有相当一部分投入资源,然而研发效率并不十分理想。

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虽然研发效率与东部地区差异不大,但是囿于资源投入太少,医药制造业的研发活动得不到足够的有效支持。

我国医药行业自主创新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医药行业自主创新现状及对策研究

些 基 础 性 、共 性 的核 心技 术 领 域 , 如 果 光 依靠 个 别 企 业进 行 研 发 , 不 仅 资 源 不 够 ,而且 周 期 长 。 由 于
R & D活 动具 有 溢 出效应 . 企 业 研 发 出来 后 竞争 对 手 同样受 益 。 企 业 因 此 缺 乏 技 术 研 发 的 积 极 性 。在 这 种 情况下 , 相 关 企 业 可 以 组 成 技 术 联 盟 , 对 这些技术集 中攻关 。 以 便 尽
都 需要 发挥 国家 的主体作 用 。 芝 加 哥 大 学 霍 华 德 医 学 院 列
出一组对 比数字 , 基础研究 、 应 用 研究 和产 品研发 j = 者 投 入 经 费 之 比, 美 国是 l : 1 : 3 , 中国 是 1 : 3 : l 3 , 可见 . 中 国 在 基 础 研 究 领 域 的 投 入 相 对 于 发 达 国 家 来 说 太 少 了 。医 药
得 以体现 。 3 . 4 促 进 R&D 合 作 在 我 国 医药 上 市 公 司 R &D 活 动 投 入 严 重 不 足 的 情 况 下 ,促 进
源的筹集 、 行业 发展政策 、 重 大 课 题 的安 排 ,还 是 科 技体 制 改 革 、 技
术 引 进 策 略 、科 技 人 才 培 养 方 面 ,
我 国 医 药 行 业 自主 创 新 现 状 及 对 策研 究
待完 善 。针对 如何 提 高我 国医药 行
业 自主 创 新 能 力 的 问 题 , 提 出 了 以 下 建议 :
3 . 1 发 挥 国 家 引 导 作 用
学术交流 、 海 外 交 流等 多 种 形式 提
高 R & D人 员 的业 务水 平 , 同时还 要 密切 关 注学 科 前 沿 和行 业 动 态 :

中国医药制造业现实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中国医药制造业现实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国医药制造业是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 , 是荚 系到国 汁民生的 基础性 、 战略性产业 , 目前 已形成包括化学药品原药制造 、 化学药品制剂
制造 、 中药 饮 片 加 1 、 成 药 加 工 、 用 药 品 制 造 、 物 生 化 药 品 制 造 和 二巾 生 卫 生 材 料 及 医药 用 品 制 造 等 门类 比较 齐 全 的 产业 体 系 。本 文 中 的 主要 数 据来源 于《 国高科技产业统计年鉴》20 中 (0 4年 ,0 5年 )而 在 《 国 高 20 , 中 科 技 产 业 统计 年 鉴 》 , 医药 制 造 业 的 统 汁分 类 只 分 为 化 学 药 品 制 造 、 巾 对 年份 化学 药品 制造 生 物制 品制 造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 编 号 :0 5 6 3 ( 0 8 2 — 0 3 0 10 — 0 3 2 0 )6 0 8 — 3
S IT C N OR TO E E OP N C— E H I F MA I N D V L ME T&E O OMY CN
20 年 08
第 l 8卷
第2 6期
44 6 55 7 65 3 7688 69 9 790 3 52 8 6 8 85 2 3 3 2 8 3 0 l 4
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 0 9 6 4 l5 l】 8 82 8 93 3 l l 5 6 1 2l 3 8 2 9 3 9 6 21l8 l 2 0 7 8 7 2 5 9
收 稿 日期:0 8 0 — 7 20 — 7 0
中国医药制造 业现 实竞争力 的实证研 究
李飞群
( 南 师 范 大学 经 济 与 管 理 学 院 , 东 广州 , 10 6 华 广 50 0 )

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研究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药需求在不断增长,而我国医药制造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问题。

因此,对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有助于提高该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从而推动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以提出相应政策和建议,促进医药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回归分析法,对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采集数据本研究采用的数据来源为《中国产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医药企业数据库》。

选择样本为2006年至2018年我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

2.变量选择本研究选择了以下几个因素:•企业规模•技术投入•知识产权•管理层领导力•融资能力以上因素是影响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

3.建立模型本研究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将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作为因变量,上述五个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研究结果经过回归分析,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企业规模对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2.技术投入对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

3.知识产权对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

4.管理层领导力对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

5.融资能力对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

结论与建议1.企业应加大技术投入,提高技术水平,推动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

2.企业应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技术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3.管理层应提高领导力水平,引导企业技术创新。

4.企业应加强融资能力,为技术创新提供更好的资金保障。

综上所述,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企业应加强技术投入、知识产权保护和领导力建设,提高融资能力,从而推动医药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医药行业的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

中医药行业的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

中医药行业的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近年来,中医药行业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正迎来一场产业转型的浪潮。

传统的中医药疗法结合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为中医药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探讨中医药行业的产业转型,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和前景。

1. 中医药行业的科技创新中医药行业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贵遗产,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中医药行业面临着现代医学的竞争和挑战。

因此,中医药行业积极推动科技创新,致力于将传统的中医药疗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首先,中医药行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大了研发力度。

通过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如基因工程、纳米技术等,中医药行业加快了对中草药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的研究,提高了中草药的药效和安全性。

其次,中医药行业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升了服务水平。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医药行业推出了在线问诊平台和中医药健康管理APP,使得患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得中医专家的咨询和诊断服务,方便了患者,也提高了中医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中医药行业还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中医诊疗方面的应用。

通过构建人工智能诊断系统,中医药行业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势,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中医药行业的产业转型中医药行业的科技创新不仅带来了技术上的突破,也推动了中医药行业的产业转型。

传统的中医药行业正逐渐向现代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首先,中医药行业的产品形态发生了变化。

过去,中医药主要以中草药的形式出现,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医药行业开始研发和生产现代化的中药制剂,如中药注射液、中药胶囊等。

这些现代中药制剂更易于使用和储存,也提高了中医药的生产效率。

其次,中医药行业的市场竞争力逐渐增强。

传统的中医药行业受限于疗效的难以量化和产品的局限性,市场竞争力较弱。

而通过科技创新,中医药行业能够提供更准确的疗效评估和个性化治疗方案,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再次,中医药行业与现代医学的融合促进了医疗体系的完善。

我国医药制造业投入产出效果实证分析

我国医药制造业投入产出效果实证分析
义, 其一是投入产 出效率 , 出与投入之 比; 即产 其二是 产出的市场价值实现程度 , 即产出的有效程度—效用。
经济学一般将 劳动 、 土地 、 资本和 企业家作为生
产投入 的 4个要 素 , 将增加值 作为产 出 , 括 固定资 包 产折 旧、 劳动者报 酬、 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 - 5 ] 。为了 与统 计 口径一致 , 本文将 资金 、 从业人 员和固定资产
1 弓 言 j
我 国高技术产 业在多年 的发展 中对经 济发展做 出了很 大贡献 , 理论界从不 同侧 面研究 了高技术产业
度分析投入产 出水平 。因此 , 考察特定行业的投入产 出效果 具有一定 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投 入 产 出效果 的 内涵
任何一 个行 业的经济活动都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从过程的角度看 , 个行 业的投入产 出效果就是投入 一
b s d n t e d t r m h hg e h n u t a saitc e r o k a e o aa fo t e ih tc id sr l tts a y a b o .On he a i o h s id c t r , i a e h i il t b ss f t e e n iao t s p p r s h
收 稿 日期 : 0 7 1— 2 20 — 0 1
变成有 价值 产 出的效 率 ; 从结果来看 , 出必须 是有 产 价值 、 有效用 的。 若生产的产 品 , 的服务不能满足 提供 市场需求 , 投入产 出效 率再 高也不 能说 明投入产出效 果好。因此 , 投入变成有价值产 出的效率包括两层含
CHENG Z e g z o g, W U n -i h n -h n Yo g l n, XI Z a - a g E h o y n

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图1 1 9 年~ 0 6 9 5 2 0 年我 国医药制造业 R D投入强度 &
从 表 1 图 1 们可 以清 楚 地 看 到 ,我 国 医 药制 造 和 我 业在 研 发 投 入 方 面 与 国外 发 达 国 家 的 巨 大 差 距 。 由 于 医药 制 造 业 高 风 险 的特 征 ,我 国 医 药 制造 业 受到 自身
1 医 药 制 造 业 技 术 创 新 投 入 研 究
技 术 创 新 资源 投 入 能 力 指 企 业 投入 技 术 创 新 资 源
企 业 的技 术 创 新 能 力 ,但 增 加 资 本 投 入对 我 国 医药 产
出 的 贡 献 率 达 到 了 7 4 ,表 明我 国 医 制 造 业 仍 然 25 %
中 药技术经济与管 国医 理■ 兰 I■
C hi s J r aI ar a ut al ne e ou n Ph m ce i of c
T ech l gy Econ no o omi d Man cs an age e m nt
『 管理创新』



提 出要 建设 创新型 国家:本 文力图以我 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 的投入 产 出入 和
手 ,来评 价我 国医药制造业 目前 的技 术创新能力 。并就如何提 高我 国 医 药制 造
业技 术创 新 能 力 分 别从 政 府和 企 业 层 面 提 出保 障措 施 :
关键词 医药制造业 ,技术创新 ,分析 I 1
右 。 仅 美 国辉 瑞 公 司 在 2 0 年 的研 发 经 费 就 达 到 7 0 3 1 亿 美 元 ,研 发 投 入 强 度 为 1 %。 6
表 1 部分 国家医药制造业R D & 投入 强度

技术创新促进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技术创新促进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技术创新促进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的实证研究本文以医药制造行业近年来的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建立了用于解释技术创新主要影响因素对于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的生产函数模型;并根据此模型对技术创新主要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行业发展贡献的大小做出了评价,并就在未来如何合理化配置我国医药制造行业技术创新资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标签: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计量模型一、绪言作为知识型的高科技产业,医药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快慢和质量高低是与技术创新水平的高低分不开的。

相对与国民经济中的其他行业而言,医药制造业的发展对于技术创新的依赖性更强;拥有了领先的科技水平,医药制造业的企业可以在市场中占有更为主动的地位,更快地缩短与行业领导企业的差距。

但从我国医药制造业的相对竞争优势来看,该行业的发展仍然处于低质量粗放型增长阶段,为改善这一缺陷,加大资源投入是必然选择;但如何有效配置该产业的资源投入就成为了急待解决的问题所在。

据此,本文拟以医药制造行业近年来的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以行业产值,固定资产数量,R&D投入水平,人员数量等因素作为研究指标,通过计量经济学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就技术创新对于产业发展的影响做出探索性的实证研究,从而就如何合理调整产业的资源配置,更好地促进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生产函数模型构建和样本数据处理结合此处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本文中采用生产函数(Cobb--Dauglas)模型作为基本模型。

生产函数是描述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某种组合同它可能的最大产出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该模型由美国数学家Charles Cobb和经济学家Paul Dauglas在20世纪20年代导出。

其基本形式为:其中Y为产出量,K、R、L分别为资本、R&D投入、劳动等投入要素。

另外,为更详细探究技术创新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得出更多有价值的结论,本文将同时对C—D模型的几种衍生形式:一级CES模型、VES模型和边界生产函数模型也进行建模分析。

中国医药业技术引进、自主创新与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

中国医药业技术引进、自主创新与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

作者: 张杰
作者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310018
出版物刊名: 经济研究导刊
页码: 192-193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25期
主题词: 自主创新;技术进步;协整检验;中国医药业
摘要: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因果检验方法,对中国医药业的技术进步、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它们在长期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是技术进步的Grange原因;从长期看,二者对技术进步都有促进作用,且自主创新对技术进步影响比较明显。

自主创新的资本投入和技术引进在短期内对技术进步有显著影响。

医药行业的技术创新与政策导向

医药行业的技术创新与政策导向

医药行业的技术创新与政策导向医药行业一直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激励了许多科技公司投资和创新。

在医药技术的发展中,政策导向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行业现状当前,医药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单一的西药发展到以生物医药为代表的多元化治疗方式,同时,数字医疗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在疾病的预防、治疗和监测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总的来说,医药行业正在迎来一个全新的转型时期。

二、技术创新在这个转型时期,技术创新是医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公司的研发数量和资金投入也在持续增长。

在生物医药领域,基因编辑、免疫治疗和抗体医药等技术的发展已经让临床治疗水平得到了大大提升。

数字医疗技术的发展也让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同时也使得医生更加精准和高效地治疗疾病。

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更是将医疗科技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医疗专家可以借助机器学习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更加精准地预测和治疗疾病。

此外,智能医疗设备的出现也为疾病检测、监测等方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三、政策导向除了技术创新,政策导向也在医药行业转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政策对于医药行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也使得行业转型取得了积极成果。

简单来说,政策导向对于医药行业发展的主要作用是鼓励和规范行业内创新环境、投资、市场准入等方面的内容。

政策上的支持可以促进行业的持续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公众获得更加优质、安全的医药服务。

举个例子,近期,我国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对于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大力支持。

其中,政策透明化、市场准入、投融资创新等方面都得到了加强,这无疑会为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助力。

除此之外,我国政策还在加快推进药品审评、注册和价格的改革,在政策引领下,药品的研发和上市逐渐加快,让患者更快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的来看,政策导向正逐渐成为医药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政策对行业的规范和规范提升了行业整体的素质,进一步促进了行业的繁荣发展。

医药制造业的创新技术与应用

医药制造业的创新技术与应用

医药制造业的创新技术与应用1. 背景医药制造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和科技密集型的行业,其不断创新和发展对人类健康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大数据等科技的不断融入,医药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本文将介绍医药制造业中的创新技术及其应用2. 创新技术2.1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在医药制造业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重组蛋白、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近年来,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为疾病治疗提供了全新的策略,有望实现精准医疗2.2 与大数据和大数据技术在药物研发、临床试验、个性化治疗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新的药物靶点,提高药物研发的成功率还可以实现对医学影像的自动识别和分析,辅助医生进行诊断2.3 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在药物输送、生物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纳米药物载体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毒副作用;纳米生物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生物分子的高灵敏、高特异性检测2.4 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逐渐成熟,可以实现个性化医疗器械和组织的打印例如,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的生物支架可以用于组织工程,打印出的器官可以解决器官移植的问题3. 应用3.1 药物研发与生产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药物研发更加高效、准确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创建疾病模型动物,用于新药的筛选和评估同时,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快速筛选出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化合物,提高新药研发的成功率3.2 个性化治疗基于患者的基因、生活习惯等个人信息,利用生物技术、大数据等技术,可以实现对疾病的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例如,通过对癌症患者进行基因组测序,找到独特的基因变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3.3 医疗器械与组织工程创新技术在医疗器械和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手段例如,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的生物支架,可以用于血管、骨骼等组织的修复;打印出的心脏瓣膜、血管等可以用于替代病变的组织3.4 疾病预防与健康管理创新技术在疾病预防和管理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可穿戴设备可以实时监测人体的生理参数,预警疾病的发生;纳米技术制备的生物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病原体的快速检测,为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有效的防控手段4. 结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创新技术在医药制造业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望提高疾病治疗的效果,降低医疗成本,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我们也应关注这些技术带来的伦理、法律和监管等问题,确保医药制造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1. 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创新技术在医药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望提高疾病治疗的效果,降低医疗成本,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文将介绍医药制造业中的创新技术及其应用2. 创新技术2.1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可以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修改的技术近年来,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为疾病治疗提供了全新的策略,有望实现精准医疗2.2 与大数据和大数据技术在药物研发、临床试验、个性化治疗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新的药物靶点,提高药物研发的成功率还可以实现对医学影像的自动识别和分析,辅助医生进行诊断2.3 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在药物输送、生物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纳米药物载体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毒副作用;纳米生物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生物分子的高灵敏、高特异性检测2.4 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逐渐成熟,可以实现个性化医疗器械和组织的打印例如,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的生物支架可以用于组织工程,打印出的器官可以解决器官移植的问题3.1 药物研发与生产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药物研发更加高效、准确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创建疾病模型动物,用于新药的筛选和评估同时,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快速筛选出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化合物,提高新药研发的成功率3.2 个性化治疗基于患者的基因、生活习惯等个人信息,利用生物技术、大数据等技术,可以实现对疾病的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例如,通过对癌症患者进行基因组测序,找到独特的基因变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3.3 医疗器械与组织工程创新技术在医疗器械和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手段例如,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的生物支架,可以用于血管、骨骼等组织的修复;打印出的心脏瓣膜、血管等可以用于替代病变的组织3.4 疾病预防与健康管理创新技术在疾病预防和管理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可穿戴设备可以实时监测人体的生理参数,预警疾病的发生;纳米技术制备的生物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病原体的快速检测,为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有效的防控手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创新技术在医药制造业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望提高疾病治疗的效果,降低医疗成本,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我们也应关注这些技术带来的伦理、法律和监管等问题,确保医药制造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应用场合药物研发与生产•疾病模型动物的创建: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生成疾病模型动物,用于新药的筛选和评估•新药的筛选和评估:通过和大数据技术,快速筛选出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化合物,提高新药研发的成功率个性化治疗•精准诊断:基于患者的基因、生活习惯等个人信息,利用生物技术、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疾病的精准诊断•个性化治疗方案:通过对癌症患者进行基因组测序,找到独特的基因变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医疗器械与组织工程•生物支架的制备: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用于血管、骨骼等组织的修复的生物支架•器官的打印: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心脏瓣膜、血管等,用于替代病变的组织疾病预防与健康管理•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实时监测人体的生理参数,预警疾病的发生•病原体的快速检测:利用纳米技术制备的生物传感器,实现对病原体的快速检测,为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有效的防控手段注意事项伦理问题•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可能引发伦理问题,如基因改造、基因歧视等需要建立严格的伦理审查机制,确保研究者和企业遵守伦理规范•对患者的个人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需要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权法律问题•基因编辑技术、等创新技术在医药制造业中的应用,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如药品管理法、生物技术安全法等•对于3D打印技术制备的医疗器械和组织工程产品,需要遵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监管问题•医药制造业的创新技术应用需要接受政府的监管,如药品监管部门、卫生健康部门等•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对创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进行全面监管,确保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技术问题•基因编辑技术、等创新技术在医药制造业中的应用,需要高水平的技术支持和专业人才•需要持续投入研发资金,推动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提高医药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合作问题•医药制造业的创新技术应用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如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鼓励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之间的合作,共同推动创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医药制造业的创新技术应用在药物研发、个性化治疗、医疗器械与组织工程、疾病预防与健康管理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伦理、法律、监管和技术等问题,以确保创新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推动医药制造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医药制造业的创新研发实践

医药制造业的创新研发实践

医药制造业的创新研发实践医药制造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领域,其创新研发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的健康与福祉。

本文将探讨医药制造业的创新研发实践,重点关注药物研发、生物技术、医疗设备和数字化健康等领域。

药物研发药物研发是医药制造业的核心领域之一。

创新药物的研发不仅能够满足临床需求,还能够推动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药物研发的主要创新方向包括靶向治疗、生物制药和个性化医疗。

靶向治疗是一种基于分子生物学的治疗方法,通过针对特定的分子靶点来达到治疗效果。

靶向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癌症、自身免疫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领域。

生物制药是指利用生物技术生产药物,其优点是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较少的副作用。

目前,生物制药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癌症、自身免疫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领域。

个性化医疗是根据患者的基因、环境和病史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个性化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医药制造业的重要支撑。

生物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还能够改善医疗诊断和治疗的效果。

目前,生物技术的主要创新方向包括基因编辑、细胞治疗和生物制药等。

基因编辑是一种通过改变基因序列来达到治疗目的的技术。

基因编辑的应用前景广阔,包括治疗遗传病、癌症和病毒感染等。

细胞治疗是一种利用细胞治疗疾病的方法,其优点是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较少的副作用。

目前,细胞治疗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血液病、免疫系统疾病和某些类型的癌症等。

生物制药是指利用生物技术生产药物,其优点是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较少的副作用。

目前,生物制药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癌症、自身免疫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领域。

医疗设备医疗设备是医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医疗设备能够提高医疗诊断和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医疗设备的主要创新方向包括、远程医疗和可穿戴设备等。

是一种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可以用于辅助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和预测疾病风险等。

基于本土化培育的新型生物制药研发及技术策略研究

基于本土化培育的新型生物制药研发及技术策略研究

基于本土化培育的新型生物制药研发及技术策略研究在当今全球疫情肆虐的背景下,生物制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其作为医疗领域中最重要的一项战略性产业,在新冠疫情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中西方医药体系的差异,国内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相对滞后,并且缺乏技术创新和核心产品。

如何通过本土化培育来实现新型生物制药的研发,是当前国内生物制药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本文将对基于本土化培育的新型生物制药研发及技术策略进行探讨,分别从技术创新、人才引进与培育、政策支持、市场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入手,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新型生物制药研发的核心。

在此前提下,如何紧跟国际前沿技术,进行本土化的技术开发和创新是至关重要的。

具体而言,应加强基础研究方面的投资,培育专业化的基础研究团队,并建立技术交流平台和国际合作研究机制。

此外,应加强工程技术和制造领域的技术攻关,整合优质资源和技术人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人才引进与培育技术领先需要人才的积极引进和培育。

由于国内生物制药企业的发展受到人才瓶颈的制约,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人才问题。

一方面,应通过引进海外人才、建立海外办事处、设立创新基地等方式加速人才引进;另一方面,则应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建立人才晋升通道,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和留在企业。

三、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促进生物制药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家应加大对生物制药产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形成良性政策环境。

同时,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法律体系,保障企业合法的研发成果和产业利益。

政府还可以对企业进行高水平的评估和监管,引导企业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四、市场竞争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力。

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应在专业领域内积极寻找市场空缺,并开展针对性推广。

同时,加大技术投入,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优秀的品质、优质的服务,以及稳健的财务和资金保障,都可以为企业竞争提供良好的基础。

我国政府科技投入的技术创新产出效果实证分析——来自医药制造业的证据

我国政府科技投入的技术创新产出效果实证分析——来自医药制造业的证据

我国政府科技投入的技术创新产出效果实证分析——来自医药制造业的证据李勇;许琳琳【摘要】基于1998-2008年我国医药制造业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实证考察我国政府科技投入的技术创新产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科技投入对医药制造业总体技术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政府科技投入对化学药品制造业和中成药品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没有显著影响;政府科技投入能显著促进大型医药企业技术创新产出,而对中型企业的影响效果不显著;政府科技投入对国有及国有控股医药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而对非国有企业却存在不显著的负向影响.【期刊名称】《铜陵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15)006【总页数】5页(P8-12)【关键词】技术创新;政府科技投入;医药制造业【作者】李勇;许琳琳【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江苏南京211198;中国药科大学,江苏南京2111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04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动力从传统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其中科技创新是推动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完善政府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机制”。

近年来,为了加快我国创新性国家建设的进程,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政府对企业的科技投入日益增长。

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尤其对于高技术产业,增强其自主创新能力对其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医药制造业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高技术产业,以新药研发为主导的技术创新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其竞争力的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

随着医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研发成本的逐渐提高,全球各大医药企业药物创新研发资金投入明显增多,各国政府也逐渐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医药行业创新药平台技术国产化报告

医药行业创新药平台技术国产化报告

医药行业创新药平台技术国产化报告医药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战略产业,在健康产业链中具有重要地位。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主要依赖进口药物,国产创新药物开发相对滞后。

因此,国产化创新药平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分析医药行业创新药物平台技术国产化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医药行业创新药物平台技术国产化存在以下问题:1.技术壁垒:国际创新药物研发领域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我国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2.国内研发能力不足:我国医药企业在研发能力、研发人才储备等方面相对落后,导致创新药物研发难度较大。

3.临床试验不充分:由于我国创新药物研发的临床试验环节不充分,导致新药上市时间长,市场推广受限。

4.法规政策支持不足:相对于国外市场,我国在法规政策支持方面相对不足,缺乏有效的财税、人才等政策支持。

二、问题分析国产化创新药物平台技术的国内化面临以下问题:1.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不足:要实现国产化创新药物平台技术的国内化,需要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升研发能力。

2.临床试验严重滞后:临床试验是新药上市的重要环节,我国在此方面存在严重滞后,需要改善临床试验环境,提高效率。

3.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药物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我国应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4.金融支持不足:创新药物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我国应加大对创新药物行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三、未来发展趋势1.增加投入,提高创新能力:政府应加大对医药行业的投入力度,提高国内创新能力,培养更多的创新药物企业。

2.加快审批流程,推动新药上市:政府应加快审批流程,缩短新药上市时间,加快创新药物推广。

3.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政府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创新药物研发者的利益保护,吸引更多企业投入创新药物研发。

4.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技术水平:我国医药企业应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提高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实证研究作者:高宏伟 安玉兴张海笔来源:《软科学》2015年第09期摘要: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经济体系相互嵌入的结果,它反映了产业创新方向、速度和规模与本地经济系统、创新系统的联结关系。

在继承和集成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1-2012年中国各地区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程度存在着较大的非收敛性且随着时间演进逐渐加剧,各地区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存在差异性,企业与大学在技术创新体系中主导地位和企业创新竞争程度存在区域差异,其原因归结为创新资源分布、产业关联、校企合作和制度环境等因素。

关键词: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医药制造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其创新过程带有知识搜寻随机性、技术知识非累积性和市场需求片段化的特征,企业需要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建立创新网络,广泛搜索新知识[1]。

相关的实证研究也支持制药业技术创新体系外向化与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2-4],但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不仅存在外向化的趋势也存在本地化的倾向。

尽管有学者已经对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进行初步探索[5],但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等问题还未回答,相关的实证分析也较为缺乏。

如果能够深入了解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程度及演变过程,也就了解了产业技术创新的速度、规模和方向与本地创新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相互链接和相互影响的程度,无疑对区域和产业创新政策的制定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本文对2001~2012年中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海南、山西、内蒙古、新疆、西藏、甘肃、宁夏、青海、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共11个地区因数据缺失不纳入研究范围)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及其演变进行实证研究,并对各地区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进行分析。

1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的基本内涵从嵌入性和区域创新系统(RSI)两个层面对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进行解释。

嵌入性理论认为经济行为不仅受到经济体系的约束,还受到文化风俗、习惯等的影响[6]。

创新活动的组织既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也是社会化的过程,创新体系受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逐步社会情景化[7]。

社会资本是决定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要素,社会资本来源于创新体系的区域嵌入性[8]。

有学者研究了德国和英国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网络资本对技术创新的作用。

研究发现,三种资本的提升与跨国公司创新体系的区域嵌入性密切相关[9]。

RSI也印证了创新体系的本地化过程。

隐性知识对技术创新至关重要,本地化交流能加速隐性知识共享和扩散[10]。

非正式关系网络是集群中知识流动(特别是隐性知识)的重要载体,非正式关系网络在频繁的互动中逐步形成,带有很强的地域性[11]。

集体学习是创新组织的重要特征,但集体性学习带有高度的心照不宣的性质[12]。

通过本地化的集体学习,吸收全球的知识进行创新活动,外部知识的学习强化了本地集体学习机制,在本地与全球的互动之中创新能力逐渐提高[13]。

继承上述研究成果,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的分析框架:①产业知识基础。

知识基础决定着产业边界,通常包含知识可获取性和累积性双重维度,可获取性反映了获取知识的难易程度,累积性反映了新知识创造依赖历史积累知识的程度[14]。

②行为者。

企业R&D活动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是构建长期稳定技术创新体系最有效的渠道,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动需要政府支持才能长期稳定[15]。

企业是产业技术创新的主体行为者,而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以及政府是支撑行为者;③本地关联与交互作用。

主体行为者与支撑行为者通过正式与非正式的交互作用构成本地关系网络;④本地制度环境。

制度环境对行为者的意识、行为以及行为者之间的关联与交互作用起到调节和限制作用。

2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的评价指标与研究方法2.1评价指标体系设置2.1.1产业知识基础知识可获取性用区域行业技术引进经费、消化吸收经费和技术改造经费三项指标测度;知识累积性用区域行业拥有发明专利数、研发机构数和资产规模比重来测度。

2.1.2主体行为者本地化对主体行为者本地化的评价从创新资源区域集聚程度和区域企业间集聚程度展开。

用R&D经费投入和R&D人员全时当量衡量创新投入区域集聚性。

用发明专利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创新产出区域集聚性。

用完成单位R&D经费投入的企业数和完成单位R&D人员全时当量的企业数衡量创新投入在企业层面集聚性,用完成单位发明专利企业数和单位新产品销售收入企业数衡量创新产出在企业层面集聚性,背后逻辑是完成单位指标所参与的企业数越多,创新资源在企业间越分散,企业间创新竞争越激烈,反之,创新资源集聚于少数企业,创新竞争程度较低。

2.1.3支撑行为者本地化政府、金融机构、大学等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支撑,跨国公司知识溢出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

用R&D经费内部支出中的政府经费、金融贷款,大学在医药卫生科技领域发明专利申请数和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分别衡量政府、金融机构、大学和跨国公司对医药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

2.1.4关联与交互作用本地化关联与交互作用是行为者之间进行资源交换成为创新体系的重要途径。

通过产业关联水平和校企合作水平进行测度。

用医药制造业的产业供给系数和产业需求系数评价产业关联水平;用医药卫生科技领域校企合作申请发明专利数衡量校企合作水平。

2.1.5本地制度环境用知识产权保护执行力度、行业准入政策、市场需求和市场经济发育程度测度制度环境对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的影响。

知识产权保护执行力度用知识产权纠纷结案率衡量;用通过GMP认证企业数、取得生产许可证企业数衡量医药制造业行业准入政策情况;用人均医疗卫生费用支出和区域医疗机构就诊人数对本地用药需求进行测度;用区域私营经济户数和区域私营经济资产规模衡量本地市场经济发育程度。

2.2评价方法与指标处理本文选取了众多指标评价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为规避指标之间相关性对评价结果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得各三级指标的量化结果 [16],进而确定在二级指标的权重以合成二级指标水平,采用同样方法合成总指数对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水平进行量化。

对于指标体系中的复杂变量,如供给关联系数和需求关联系数,借鉴谢子远等(2014) [17]研究中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借鉴刘凤朝等(2013) [18]研究,利用《中国知网专利数据库》对大学在医疗卫生领域发明专利申请数进行检索,检索条件为―领域=医疗卫生领域‖且―发明人国省名称‖,且―发明人:大学不包含公司‖,并对检索结果排查;区域校企合作申请专利数的检索条件为―领域=医疗卫生领域‖―发明人国省名称‖且―发明人:大学包含公司‖,并对检索结果排查。

3中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实证分析3.1权重确定根据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1~2012年中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进行评价。

主体行为者权重最高为0.42,说明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更多体现在主体行为者本地化上。

其中,创新资源区域集聚度权重为0.21,创新资源企业集聚度的权重为0.05;支撑行为者本地化权重为0.34。

关联与交互作用本地化权重为0.35,产业关联和校企合作对本地化贡献均较大;本地制度环境权重为0.34。

知识产权保护对本地化贡献较小为0.06,行业准入政策对本地化贡献为0.22。

产业知识基础权重为0.15,对本地化贡献最小。

知识可获取性对本地化促进作用大于知识累积性。

3.2 测度结果3.3 结果分析计算―十五‖(2001~2005)、―十一五‖(2006~2010)和―十二五‖(2011~)各地医药制造业创新体系本地化水平均值,用SPSS17.0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为本地化水平高、较高、中等和低四类地区。

(1)省域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的非均衡性。

①第一类是本地化水平高的地区,包括江苏和广东。

两地区医药制造业创新体系本地化水平逐渐提高;第二类是本地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和山东5个地区。

这些地区创新体系本地化水平也逐渐增加;第三类是本地化水平中等的地区,包括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和贵州10个地区;第四类是本地化水平低的地区,包括安徽、福建、江西、广西、云南和陕西6个地区。

这些地区医药制造业创新体系本地化水平逐渐降低。

②本地化水平高的地区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且本地化水平逐渐加深,而内陆创新体系本地化水平都较低,且本地化水平逐渐减弱。

(2)省域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差异。

考察2001~2012年发明专利申请在大学、企业和校企合作的分布和企业创新竞争度情况。

各地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差异性体现在创新源和创新竞争程度两方面。

①本地化水平高地区。

企业发明专利比重超过70%,占主导位置且日益突出,企业创新竞争程度较低;②本地化水平较高地区。

大学在北京和上海医药制造业创新体系中占主导,大学发明专利占比超过60%,但企业发明专利比重逐渐增加,企业创新竞争度逐渐降低。

浙江、天津和山东的企业处于主导地位,企业创新竞争程度不高,但大学和校企合作的作用逐渐提升;③本地化中等地区。

辽宁、湖北和福建的大学占主导,但企业和校企合作的地位逐渐提升,企业创新竞争度有所降低。

在河北、吉林、黑龙江、河南、湖南、重庆、四川和贵州地区,企业占据主导但创新竞争度较高;④本地化低地区。

校企合作的地位在安徽和福建的地位较为突出,企业创新竞争程度较低;江西和广西的企业居主导,高校和校企合作并不突出;云南和陕西的大学和校企合作占主导,企业并不突出且创新竞争较为激烈。

(四)研究结论与局限本文构建了医药制造业创新体系本地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1~2012年中国各地区医药制造业创新体系本地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主体行为者本地化、支撑行为者本地化、关联与交互作用本地化和本地制度环境与医药制造业创新体系本地化呈现出较大的正向关系,上述四个因素构成了医药制造业创新体系本地化的关键因素;②各地区医药制造业创新体系本地化的非均衡性,各地医药制造业创新体系本地化大体分为四个等级,进而把第一和第二等级,第三和第四等级分别视为本地化高和低的两大类地区发现,医药制造业创新体系本地化水平高的地区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内陆创新体系本地化水平都较低,而且东部沿海医药制造业创新体系本地化逐渐加深,内陆地区医药制造业创新体系本地化逐渐减弱;③各地区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存在差异性,技术创新模式的差异性不仅体现在本地化水平高和低两大类的区域之间,即使在同等级地区之间,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也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