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_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企业的角度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
漯河市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我市特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我市制定优惠政策,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在成为全国食品加工基地的基础上,形成中部地区重要的造纸基地和全省重要的盐化工基地。
目前盐化工、造纸等优势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经济效益优势突显。
一、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情况1、食品工业。
我市食品工业起步较早,截止到2007年底,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92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37.4%,资产总计达217亿元,从业人员8.1万人;实现增加值115.2亿元,同比增长15%,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2.2%,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38.6%;实现销售收入626.2亿元,同比增长33.6%,出口交货值达7.9亿元;实现利润67.1亿元,同比增长48.9%;实现利税89.4亿元,同比增长42.3%;目前,我市已培育出年销售收入超300亿元的企业1家,超40亿元企业3家,超10亿元企业8家。
主要产品近20种,年产小麦粉350.7万吨,鲜冷藏冻肉41.4万吨,畜肉制品88.6万吨,配混合饲料82.3万吨,饼干28.5万吨,速冻米面食品35.4万吨,方便面35.5万吨,乳制品10.6万吨,饮料酒4亿升,软饮料114.4万吨。
全市已形成肉食品加工、粮食加工、饮料生产、绿色无公害果蔬加工四大产业链,年屠宰生猪1400万头,是全市生猪饲养量的4倍;年转化粮食300万吨,是全市粮食年产量的2.5倍;鲜冻肉出口占全省的90%以上,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先后获得“河南省食品工业基地市”、“河南省无公害食品基地示范市”、“全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市”等荣誉称号,并成为全国首家“中国食品名城”。
2、盐化工业。
漯河盐矿总面积77平方公里,赋存盐层36层,累计厚度225.43米,储量400亿吨,是全国品位第一,储量第二的大型盐矿。
关于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意见(摘要)
特 的农 牧业 资源 优势 , 加快发 展现代 农业 , 培育 和
壮大特 色农 牧业 , 推进农 牧业 产品深 加工 , 提高增
地 区重点 成矿带 内国家重点 矿种 的前期 勘查 给予
重 点支持 。 加强 西部矿 产 资源集 中 区的调查评 价 、 勘查 与 开发利用 。西部 地 区各级 政府也 要加 大资 金投 入力 度支持特 色优 势产业 发展 。 ( )n 3 a 大金融 服务力 度 。 金融 机构要 做好 支 各 持 西部 地 区特 色优 势 产业 发 展 的金 融服 务 工 作 ,
备 基本 条 件 , 资 源 、 市 场 、 效 益 的资 源就 地 有 有 有 加 工转 化 。中央管 理的 国有大企 业应 当积极参 与
西部 地 区特色 优势产 业发 展 。
( ) 善发展 环境 。继续 加强 西部 地 区交 通 、 5改 水利 、 通信 等基础设 施建 设 。 特色 优势 产业集 聚 对 地, 要加 强供 电、 排水 、 气 、 供 供 道路 以及 污 水 、 垃 圾处 理等城 市基础设 施 建设 。 强市 场体 系建设 , 加 依托重 庆 、 都 、 成 西安 、 兰州 、 鲁木 齐等交 通枢纽 乌 和 中心城市 , 整合物 流资 源 , 促进 现代 物 流业加 快 发展 。 规范 和整顿市 场秩 序 , 各种所 有制 经济 主 为
() 2 坚持政 府投入 倾斜 。 中央预算 内资金 和 从 长期 建 设 国债 资 金 中安 排一 定 额度 , 持 西部 地 支 区特 色优势 产业发 展 。 重大装 备制 造 、 技术产业 高
化 、 副产 品加 工等方 面投 资补助 和贴息 , 农 对西 部 地 区给予倾 斜 。 对西部 地 区老工业 基地 改造 、 资源 枯竭 矿 山治理 在资金 投入 上给予适 当照 顾 。对 棉
区域经济特色优势的分析与战略选择
区域经济特色优势的分析与战略选择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之间的地理边界逐渐消失,经济发展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趋同化”特征。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利用自身的区域经济特色优势,实现经济发展的跨越式提升,成为了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围绕区域经济特色优势的分析和战略选择两个方面展开阐述,旨在为相关政府和企业提供一些建议性思路。
一、区域经济特色优势的分析1. 基础条件。
首先,我们需要考察区域基础条件的优劣程度。
这些基础条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资源、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国际贸易、人才素质等。
只有具备较为优越的基础条件,才能更好地催生区域经济的特色优势。
2. 行业布局。
其次,我们需要分析区域内各行业的布局情况。
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主导产业不同,如何合理规划和利用这些主导产业,发展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产业集群,从而实现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差异化,是关键的分析方向。
3. 优惠政策。
除了基础条件和行业布局,政策的支持也是影响区域经济特色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各种经济政策,如税收优惠、贷款优惠、地方招商等,来吸引和扶持一些优势产业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特色优势的战略选择1. 产业升级。
发展区域经济特色优势的首要任务就是推进产业升级。
这意味着,在原有的基础上尽快实现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创新型、高附加值型的转型。
这种升级要求地方政府在重点产业的扶持和规划中,注重产业链对上下游的连接,主推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
2. 区域联合。
在建设区域经济特色优势时,除了单一城市或省份的发展,更需要实现地区之间的协调联动。
这需要地方政府在对外开放、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以实现资源互补、优势互补。
3. 人才引进。
在实现产业升级和区域联合的过程中,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显得尤为关键。
地方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人才引进计划,建设符合当代人才舒适生活需求的人才公寓,通过优厚的待遇和发展空间,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投入到当地的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中。
西部地区的发展优势【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政策取向】
西部地区的发展优势【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政策取向】国家有关部门2006年发布了《关于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在西部地区要积极发展能源及化工、重要矿产开发及加工、特色农牧业及加工、重大装备制造、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等特色优势产业。
几年来,西部地区这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继续给予政策支持。
一、发展现状(一)能源和矿产资源优势加快向产业优势转化2005年以来,西部地区原煤、原油、天然气和发电量占全国的比重均保持上升态势,其中原煤和天然气占全国比重上升幅度较为明显,前者由2005年的36.9%上升为2010年的49.1%,后者由2005年的70.6%上升为2010年的81.0%。
从产值看,煤炭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产值占全国比重提高幅度较大,分别为13.1、8.3和5.5个百分点。
在西部地区工业中,能化工业和矿产资源开发和加工业占有半壁江山,2010年,产值合计占西部地区工业的58.4%。
在新能源领域,内蒙古、宁夏、甘肃是我国新兴的风能和太阳能能源基地,广西、云南、四川、重庆、贵州的生物质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二)特色农牧业产品加工业带动了就业增长农牧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在带动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5—2010年,西部地区农牧产品加工业产值占西部地区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8.0%下降为17.2%,但农牧产品加工业就业占西部地区全部工业就业的比重则由17.6%提升为19.6%,提升了2个百分点。
2010年农牧产品加工业产值就业弹性系数为0.51,高于西部地区工业0.44的平均水平。
(三)四川、重庆、陕西和广西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优势明显在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中,西部地区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速和占西部地区工业比重升幅最大。
从产业集中度看,装备制造业在四川、重庆、陕西和广西集中度达到84.5%。
这些省区在特定行业的优势较为明显,如广西的专用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重庆的交通运输设备和仪器仪表制造业、四川的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陕西的专用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均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亳州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研究
亳州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研究亳州市是安徽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中国文化古城之一。
在近年来,亳州市不断加大对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力度,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本文将围绕亳州市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其优势和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亳州市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一、亳州市特色优势产业的基本情况亳州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处淮河流域和皖东山区的交汇处,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4.6℃。
亳州地处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红旗县之上,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文化古城”、“千年鹿城”等美誉。
而且,亳州是“皖北大粮仓”的核心区域,具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
亳州市特色优势产业主要包括生态农业、生物医药、文化旅游和新材料产业。
这些产业在亳州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是亳州市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
在这些特色产业中,生态农业是亳州市的主导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亳州市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充足的水源,是粮食和优质农产品的重要产区。
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还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生物医药产业也是亳州市的重要产业之一。
亳州市地处安徽省中部,毗邻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和传统药材加工基础,是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有利条件。
亳州市政府还加大了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了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壮大。
亳州市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亳州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和人文资源,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近年来,亳州市不断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力度,不断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亳州市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和问题。
亳州市地处淮河流域和皖东山区的交汇处,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发展特色产业的有利条件。
亳州市政府加大了对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财政扶持力度、简化审批手续等,大大促进了特色产业的发展。
浅谈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企业的角度
点 。 因此 , 制定 区 域发 展 战 略时 , 在 培育 , 政府 制定 相 应 的政 策 , 促进 区域 特 色 优 势 产业 的 形
21 0 1年 1月
湖 北 经 济 学 院学 报 ( 文社 会 科 学 版 ) 人
J un l f b i nv ri f c n m c( ma ie n o i ce c s o ra o e U i s yo o o is Hu e t E Hu n i a d S c l in e ts aS
成 和 发展 。 现 区 域经 济发 展 的整 体 飞跃 。 实
而 实现 整个 区域 经 济 的发 展 。
关 键词 : 色优 势 产 业 : 特 区域 经济 : 色优 势 企 业 特
一
、
引言
特 色 优势 产 业 。 发展 特 色 优 势 产 业 是 培 育 和 发 展 主导 产 业 , 优 化产 业 结 构 的 必 然 要 求 。 “ 导 产 业 常 常 被认 定 为 支 柱产 业 、 主 重点 产 业 , 它最 基 本 的特 征 是 能 有 效 地 吸 收新 技 术 革命 成 果 , 具 有 高 技 术 进 步率 和增 长率 , 够 带 动 其他 部 门的 增 长 , 对 能 是 国 民经 济 起 主 要 作 用 的 带头 部 门 。 ① 色 优 势 产业 不 一 定 都 ”特 成 长为 区 域 的 主 导 产业 , 主 导 产 业 必 须是 特 色 优 势 产业 。 但 发
一
国 内对 特 色 优 势 产 业 的研 究 特 别 是 理 论 研 究 还 处 于 起 步 阶 段 。 阶段 , 于特 色 优 势 产业 的研 究 大 都 集 中在 实证 性 的研 现 关 究, 且偏 重 于 区域 特 色 优 势 产 业选 择 的研 究 , 缺乏 系 统 性 的 而 理论 研 究 。 文 在借 鉴 和 参 考 前 人研 究 成 果 的基 础 上 . 图 对 本 试
我国西部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优化发展对策
优 势产 业 集群 。要 延 长 产 业链 条 ,拓展 资 源 利 用 的 深 度 和 广 度 ; 打 破 条 块 分 割 局 面 ,推 进 军民 融合 ;加 强 招 商 引资 的 甄 别 选择 ,促 进 分 工 协 作 网络 的 形 成 。 同时要 打 破 垄 断 ,积极 发展 民营 经 济 ,鼓励 各种 市场主体参 与特 色优 势 产 业 的发 展 ;大 力发展 中介 组 织 ,壮 大
的高新区大多通过依 靠提供土地和优惠政 策来吸引企 业进 区的手段来形成企业 的空
龙 头企业。
和 “ 三线”期 间在西部布局的国防科技工 业( 王威 、郭立宏 , 0 4) 2 0 。由于该产业是 在国家大规模投资推动下从外部而形成的 , 大 多实行垂直管理体制 ,其产 品的 7 %一 0
9 %销往 区外 ,生产协作链条也部分甩在 0
情况 ,发现 西部 特色优 势产业 主要分布在
资源开发往往是产业价值链 中非关键 的作 业 ,附加价值低 。再 加上 目前我 国矿产 资
源开发主要由国有大中型企业 垄断,地 方
基金 项 目:教 育部人 文社会科 学研 究项 目基金 资助 《 西部 产业竞争力 提 升 战略研 究 》( 9 j 9 0 7) 0 x A7 0 0 ;陕 西省普 通 高校 哲 学社会 科 学特
业之 间 缺 少发 达 的 分 工协 作 网 络
中图分 类号 :F 6 02
文献标识码 :A
优势产业集群却未能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方面发挥更 为显著的作用。本文拟分析我 国西部特色优势产业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发展 中存在的问
内容摘 要 :2 世 纪 9 年 代 以来 ,我 国 西 0 0 部 各 地 利 用 自身 资 源优 势 、发 展 具 有 地 域 特 色的 优 势 产 业 , 取 得 了显 著 成 绩 。但 由 于体 制 和 技 术 等 多 方 面 的 原 因 , 西 部 特 色优 势 产 业 仍 集 中 于 资 源 开 发环 节 ,产 业 链 条短 , 附加 价值 低 ; 企 业 之 间 未 形 成 联 系 紧 密 的 分 工 协 作 网 络 , 运 行 成 本 高 ;产 业 组 织 方 式 落
结构优化促进宁夏沿黄区域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思考
宁夏农林科技,Ningxia Journal of Agri.and Fores.Sci.&Tech.2023,64(07):47-50基金项目:宁夏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引导资金项目“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优化调整对策研究”(NKYJ-21-01)、“宁夏沿黄区域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与结构优化研究”。
作者简介:黄亚玲(1964—),女,陕西榆林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软科学研究。
收稿日期:2023-02-02结构优化是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
研究结构优化路径也是宁夏沿黄区域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在分析结构优化对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基础上,探究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及具体思路。
1结构优化对宁夏沿黄区域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构优化是产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演变,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生产效率提高,生产环境得以保护的发展状态。
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也是结构优化的过程。
现代农业已由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等基础产业扩展延伸到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流通、营销、服务,以及农业观光旅游、生态休闲等产业。
结构优化促使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农结构优化促进宁夏沿黄区域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思考黄亚玲,李晓瑞,达海莉,周慧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2摘要:分析了结构优化对宁夏沿黄区域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提出培优壮大产业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宁夏沿黄区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从特色产业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做精做强绿色食品工业、多种形式培育特色产业链经营组织、优化特色农产品营销渠道、建立健全特色食品质量监管和溯源体系、打造特色产业与休闲旅游融合新业态方面探究了具体思路。
关键词:结构优化;高质量发展;宁夏沿黄区域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04X (2023)07-0047-04doi:10.3969/j.issn.1002-204x.2023.07.012Thinking on the Path of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Characteristic Advantage Industries in the Ningxia Yellow River Regionthrough Structural OptimizationHuang Yaling,Li Xiaorui,Da Haili,Zhou Hui(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Ningxia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Sciences,Yinchuan,Ningxia 750002)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 advantage industries in the Ningxia Yellow River region,and proposes that optimiz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industrial chain and building a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are the chosen paths for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n the Ningxia Yellow River region.Furthermore,specific approaches are explored in terms of promoting green and low-carbon production methods in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enhancing the green food industry,fostering various forms of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chain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optimizing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 marketing channels,establishing a sound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raceability system for characteristic food,and creating new forms of integration between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and leisure tourism.Key words Structural optimization;High-quality development;Ningxia Yellow River region·农林经济与信息技术·47业资源配置达到最优,产业链延伸和产业功能拓展,还可引导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升级。
(发展战略)关于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意见
关于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意见国西办经[2006]15号加快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经济实力,是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实现西部地区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任务,对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全国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出以下意见:一、发展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总体思路(一)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立足比较优势,促进结构调整,完善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着力自主创新,提升竞争能力,突出重点区域,保护生态环境,走具有西部地区特色的优势产业发展道路。
(二)发展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指导原则。
一是坚持市场导向。
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外引内联,推进强强结合,发展一批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有效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是发挥比较优势。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根据支撑条件,考虑约束因素,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尽量延长产业链,大力发展有资源、有市场、有效益的产业。
三是促进合理布局。
着力支持重点地带、重点城市和重点产业加快发展,依托基础较好的中心城市和资源富集区,促进产业集中布局、土地集约利用、资源节约使用和环境综合治理,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培育增长极。
四是转变增长方式。
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科学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目标。
通过“十一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努力,西部地区能源及化工、重要矿产开发及加工、特色农牧业及加工、重大装备制造、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产业6类特色优势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研究
接 续 地。 在 全 国 已有 探 明储 量 的 1 5 6种 矿 产 中, 西部 地 区 比较 低。2 0 1 0年西部 地 区专 利 申请受理 数合 计 4 0 5 8 7项 ,高 有 l 3 8种 。2 0 1 0年 西 部 地 区 原 煤 产 量 9 . 3亿 吨 , 占全 国 的 于东 北地 区 ,其 中发 明数为 1 0 1 8 9项 ,占专利 申请 受理 数 的
及天 然 气开 采业 8 9 6 . 6亿 元 , 占全 国 的 4 9 . 2 %; 电 力 、热 力 自然 遗 产 和 文 化 遗 产 、 国 际生 物 圈 自然 保 护 区 , 以及 众 多 及 燃 气 的 生产 供 应 为 2 8 3 1 . 1亿 元 , 占 全 国 的 3 7 . 2 %, 居 全 具 有 世 界 级 和 国 家 级 品 牌 的 风 景 名 胜 区 、 历 史 文 物 和 古 人
1 9 %l 生 铁 产 量 5 9 6 8 . 6 5万 吨 , 比 2 0 0 9年 增 长 了 2 1 . 2 %,
分别 为 2 4 4处 、 l 3 7处 、1 9 6处 ,仅 次 于 东 部 地 区 ;A 级
占 全 国 的 比重 从 l 4 . 3 %上升 到 l 4 . 5 % ;钢 材 产 量 5 6 4 0 . 5 4万 景 区 的 数 量 总 计 为 6 2 4处 , 占 全 国 总 数 的 2 7. 5 % 。 截 至 到 吨 , 占全 国 的 比 重 为 1 2 %,比 2 0 0 9年 的 4 6 0 7 . 0万 吨 增 长 了 2 0 l 0年 西 部 地 区 世 界 遗 产 1 0处 , 其 中 文 化 遗 产 6处 、 自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助推临洮转型跨越发展——对临洮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思考
【 文章 编号】 1 0 0 3 — 1 6 5 0( 2 0 1 3 ) 1 0 — 0 0 2 4 - 0 1
临洮 作为传统 的农业 大县 ,优越 的交通 区位条 件和得 天 独厚 的水光热 资源 , 为发 展现代农 业提供 了广 阔的发 展前 景。 当前和 今后 一个 时期 , 只有 加快 实施 “ 产 业富 县 ” 战略, 按 照 “ 规模化 、 标 准化 、 品牌化 、 市场化 ” 的总体要 求 , 在发 展设施 农 牧 业和 马铃 薯 、 中药材 、 花木 等特 色产业 上 做文 章 , 推 进农 业 结 构的战略性 调整 , 才 能为推 动临洮科 学发展 、 转型 跨越 提供 有 力的产业支 撑 。
财经 ◎农业 经; 齐
2 0 1 3 年第 l 0 期( 下半月)
大力发 展特 色优 势产业
助推临洮转型跨越发展
对 临洮特色 优势产业发 展的思 考
曹永 萍
( 中共 临 洮 县 委 党 校 。甘 肃 临 洮
【 中图分 类号] F 3 2 6 [ 文献标识 码】 A
7 3 0 5 0 0)
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聚 力推动 特 色优 势产 业提质 增效 。 促 进 农 民 收
入 持 续 增 长 种 养规模 小 、 品种繁 杂 、 规模 优势 不明显 是我 县特色 产业 开 发的突 出问题 。 我们要按 照 “ 四化” 的总 体要求 , 用现代 经营 形式 推进农业 , 不断提 升产业发 展的层 次和效益 。 马铃薯 产业 突 出抓 好种 薯扩繁基地 、 种薯 安全贮藏 设施 、 系列 淀粉加 工等 项 目的争取建 设 , 大 力推行标 准化 种植 、 精深 化加工 和市 场化
一
区域发展战略(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区域发展战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区域发展战略旨在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文将从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生态保护、人才引进等方面,探讨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二、创新驱动1.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大对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持力度,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中心,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2. 优化创新政策环境完善创新政策体系,降低创新创业门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加大对创新创业者的扶持力度,提高创新创业成功率。
3.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三、产业升级1. 优化产业结构根据各区域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提高产业附加值。
2. 加强产业链协同发展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加强区域间产业链对接,实现产业链互补和协同发展。
3. 推进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发展绿色制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四、生态保护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加大生态环保投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2. 推进绿色发展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促进区域间生态平衡。
3. 严格环境执法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环境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五、人才引进1. 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制定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才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为区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 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
3. 激发人才活力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
六、结论区域发展战略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于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
关于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为推进我市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加快建设宁夏北部现代农业示范区,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按照“四化同步”战略部署、“一优三高”农业发展要求和《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安排,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扶持力度和科技驱动力度,围绕“一岸三路”,建设“一带多园”,优化特色优势产业区域化布局,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加快构建信息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着力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着力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夯实基础。
2.主要目标。
围绕牛羊肉、蔬菜、水产、制种、酿酒葡萄等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场),做强一批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建成一批家庭农场,培育一批自治区级以上知名品牌。
力争到2023年,特色优势产业良种覆盖率达到97%以上,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5%以上;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以上,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农民组织化程度达到65%以上;农业增加值年均递增6%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2%以上,基本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
二、优化特色优势产业区域布局按照“一岸三路”区域布局,集中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带,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场),形成“一带多园”、一个龙头企业集群引领一个特色优势产业的产业化格局,推进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
3.优质水稻、牛羊肉产业带优质水稻产业园区:以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应用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标准化优质水稻科技示范园区,形成以中粮米业为龙头、本土稻米加工企业为补充、科技示范园区为支撑的优质水稻产业化格局。
制定园区建设标准,对达到建设标准的园区进行以奖代补。
牛羊肉产业园区:以草畜一体化为方向,按照标准化牛(羊)场建设标准,规划建设一批高标准羊场和肉牛养殖场,形成以本土加工流通企业为龙头、科技示范场为支撑的牛羊肉产业化格局。
特色优势产业组织模式和运作机制新特征
一
5 管理项 目化。一是指凡是按规 、 境 。当前流行 的产 业科技 园区 、 产业 发展 中最具活性的生产要素作用 。特 划新 建或扩 建的特 色优势产业 园区 、
条街 、 种养 业商 品生 产基地 等均具 色优势产业的信息化就 是以信息技术 企业 和产 品 , 要分别 作为一个作 为 都 有这一基本特 征。集群化包括外在的 为主要手段的科技化 , 内容包括 : 其 充 正 式 的 项 目加 以规 范 化 管 理 , 此 所 因
生态化和 管理项 目化 , 在构成 区域 真牛羊 肉加工业 等 , 正 都存在着 比较严 优 势产 业都 要严 格 按 照改 善生 态环
特 色优 势 产 业 组 织模 式 的新 特 征 。 重的规模 小和重 复建设 问题 , 尤其需 境 、 保持生 态平衡 、 高资源 利用率 、 提 “ 五化 新特征既符合 国际现代产业发 要加 以整合 。我区最大 的乳 品加工企 发展 无公害或 洁净生产 的要求进行建
地域形 式上 的集 聚 , 也包括多 方面深 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手段做 好项 目论证 谓 “ 规范化” 就是实行项 目规范化管理 层次 的结合 , 比如依 据产业 内在 关系 和决策 , 将知识 、 技术、 区域特色文化、 的简称 。在立项之前要进行全面而深 的纵 向结合、 向结合 , 横 依据 区位优势 市场信息等作为生产要素投人到生产 人 地调研 和论证 , 交可行性 研究报 提 指 向的结合 , 依据产业特色的结合等 , 过程 中去 , 利用 先进技术对 产业进行 告 , 按照程序 进行科学 决策 。坚决改 其核 心是形成 经济利益共 同体 , 互为 改 造和重塑 , 发挥科技 的增 产增效 作 变“ 拍脑袋” 式的落后 决策 。在项 目实 支撑 , 同发展 , 共 发生利益上 的深层次 用, 尽可能实行生产 操作的 自动化 、 生 施 过程 中, 要对项 目进行动态管理 , 确 结合 。布局集群化是面对 日益激 烈的 产分 工 的系统 化 , 在特 色优 势产业 的 保 工程进 度和质量 , 高投人 资金使 提
区域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区域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不断推动城市化进程,区域产业发展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深入了解地区的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本次调研对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创新能力、科技水平和政策支持等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
二、产业结构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主要由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构成。
制造业以汽车、电子、纺织等为主要产业,服务业以金融、信息技术、旅游等为主要产业,农业以粮食种植和养殖为主要产业。
三、主要问题与存在的难题1.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尽管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较快,但仍然存在过度依赖传统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
2.创新能力不强:该地区的企业在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存在不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
3.人才缺乏:由于该地区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机制相对薄弱,该地区缺乏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4.环境污染严重:由于该地区的一些传统产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保护问题亟需解决。
四、发展机遇与政策支持1.区域特色优势:该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人文资源,尤其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较高。
2.新兴产业发展机遇:新能源、新材料、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在国家层面得到重视,该地区可以抓住机遇发展相关产业。
3.价值链延伸机遇:通过与周边地区的合作,该地区可以将产业上下游进行连接,形成完整的产业价值链。
4.政策支持: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该地区的产业发展,包括税收减免、科技创新资金支持、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的政策。
五、发展建议1.优化产业结构:鼓励传统制造业企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方向转型,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
2.加强创新能力:加大对企业的研发投入,改善科研条件,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和品牌建设。
3.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教育领域的投入,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型人才,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
3篇关于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思考文章
3篇关于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思考文章当前,我国经济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大于周期性矛盾,需要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丰富“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内涵,并转化为实际行动。
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就是要求从逆周期调节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合点发力,应对多重挑战,实现多重目标。
高质量发展是高水平开放条件的发展,要更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抓住时机,加快区域和双边自贸协定和投资协定谈判,推动外贸和外资的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缩短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大金融、医疗、教育、文化等服务领域开放力度,减少准入、经营范围等方面的隐性限制。
提高自贸试验区改革探索的自主性,打造开放新制高点。
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
当前,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要给发展势头好、带动性强的区域更多必要的能源、环境、土地等要素保障,更多改革探索的自主空间,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
将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结合以来,推动中西部、东北地区比较优势升级,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随着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不断完善,中国改革开放、区域发展空间布局持续优化。
我们要坚持用辩证思维看待形势发展变化,增强必胜信心,善于把外部压力转化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强大动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关于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思考文章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
当前,我国区域发展形势是好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
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比较明显。
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已开始走上高质量的发展轨道,北方一些省份增长稍缓,全国的经济重心进一步往南移。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如何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如何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一、四川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概况(一)支撑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三)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凸显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初步形成了优质水果、名优茶业、精细蔬菜、道地中药、优质生猪和特色林竹等区域优势明显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
以战略资源开发、现代加工制造、科技创新服务、农产品加工为导向,重点打造了三江流域水电开发基地,德阳重大装备产业集群,以成都高新区和绵阳科技城为代表的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攀西钒钛制造基地,川南综合化工产业基地和川东北天然气产业基地。
围绕建设西部物流中心、西部商贸中心和西部金融中心,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
二、主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成就(一)特色农业(二)清洁能源(三)高新技术(四)装备制造产业规模较大、技术装备先进、研制水平领先、配套体系完善的发展格局,拥有德阳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和东方电气、二重集团、成飞集团、资阳机车、长征机床、新筑路桥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大批地方配套企业迅猛发展,形成了清洁高效(含核电)发电设备、冶金化工成套设备、工程机械、石油钻采、铁道机车车辆等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是国内三大重装基地之一。
在全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5家,为产业持续高速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五)农产品加工2022年农产品加工实现增加值776亿元,占全省工业总量的15.8%。
重点发展名优白酒、生猪制品、茶叶加工、特色果蔬、竹浆造纸、丝麻棉革等特色优势产业,初步实现了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
拳头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名优白酒占到全(六)现代旅游西部大开发十年来,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在新的形势下,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努力开创西部大开发第二个辉煌十年。
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发言稿
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次座谈会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我想就我们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方面应该采取的措施和战略方向,跟大家分享一些想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变革,我们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成为了我们前行的必由之路。
特色优势产业,顾名思义,即那些在地域、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的产业。
而将主攻方向放在这些产业上,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特色,还可以提升我们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利于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通过深入挖掘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我们可以逐步摆脱对传统产业的依赖,推动经济结构向高端、绿色、创新的方向转变,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利于提升地区的核心竞争力。
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资源和优势,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可以更好地发挥地方经济的比较优势,提升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流入,推动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在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形成产业链、价值链的互补和共赢,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特色产业的发展往往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密切相关,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好的生活环境。
总而言之,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我们未来的主攻方向,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地区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希望大家能够共同努力,抓住机遇,勇于创新,为特色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首先,我认为我们应该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和优势产业,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推动优势产业的发展。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产业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产业升级。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中,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增长、提升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特色优势产业是指在特定地区,基于独特的资源禀赋、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而形成的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
这些产业不仅能够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还能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地区的综合实力。
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具有诸多重要意义。
首先,它能够充分发挥地区的独特资源和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通过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可以将这些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闲置。
其次,特色优势产业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例如,一个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上下游的种植、养殖、包装、运输等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完善和升级。
再者,特色优势产业有助于提升地区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
当一个地区的特色产业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会吸引更多的关注和投资,进一步推动地区的发展。
要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关键在于找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这需要对地区的资源、环境、文化等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
例如,一些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发展矿产开采和加工业;一些地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适合发展特色农业,如种植优质水果、蔬菜或养殖特色畜禽;还有一些地区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可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在找准特色优势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和提高竞争力的核心动力。
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可以提高特色优势产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要注重人才培养,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此外,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也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等,鼓励企业投资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通信、水电等条件,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浅谈贵州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劣势
课程论文诚信声明本人重声明:所呈交的课程论文,是本人在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论文由本人独立完成,除文中注释和参考文献已经注明引用的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
本人完全了解本声明的法律后果将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2015年月日目录摘要 (Ⅰ)引言......( (1)一、第一产业的发展分析 (1)(一)地理气候环境 (1)(二)地区的特色农业 (1)(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 (2)(四)发展特色农业的劣势 (2)二、第二产业的发展分析 (3)(一)地区的特色第二产业 (3)(二)特色工业发展的优势 (3)(三)特色工业发展的劣势 (3)三、第三产业发展分析 (3)(一)地区特色的第三产业 (3)(二)特色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 (4)(三)特色旅游业发展的劣势 (4)结论 (4)参考文献 (5)致 (6)浅谈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劣势[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省市实力的经济也在不断提升。
然而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西部省市尤其是我省与北上广等地区的差异更是显著。
国务院曾多次强调“西部地区要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地区作为目前经济欠发达的省区,必须要立足于自身,发掘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并且根据其优劣势制定一系列的长远的发展计划,促进省经济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 地区特色产业优劣势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就进入了一条高速发展的轨道。
无论是国民生。
总值还是人均GDP都有显著的提升,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这其实只是从整体上看到的现象,事实上,我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及其的不平衡。
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再加上是高原山地的复杂地形,导致我省交通闭塞,以至于长期以来我省的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
在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后,我省的发展得到高度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卷第1期2011年1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an.2011Vol.8No.1一、引言发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代表了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
首先这是对过去我国个别地区不顾地区条件盲目、重复建设的发展实践的一种反思;其次,从区域自身条件和环境出发,发挥比较优势,有助于后发优势的实现;再次,发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是建立在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竞争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基础上,是一种视野更为广阔、长远的区域发展道路。
因此,对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国内许多学者对特色优势产业进行了研究,以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区域分工以及区域专业化为分析起点,对特色优势产业的含义、特点、选取原则等进行了研究。
但从总体看,国内对特色优势产业的研究特别是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现阶段,关于特色优势产业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实证性的研究,且偏重于区域特色优势产业选择的研究,而缺乏系统性的理论研究。
本文在借鉴和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对区域特色优势产业进行理论性的分析。
首先,探寻特色优势产业的定义,并试图与主导产业的含义相比较和结合;其次,寻求政府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的可行性途径。
区别于以往的对策措施,本文主要是针对企业制定促进政策,通过特色优势企业的发展来实现产业的进步。
二、理解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应从两个方面理解,即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
就特色产业而言,是根植于区域的自身条件,立足于资源禀赋特点,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的产业,是本区域内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历史决定性和地区决定性的产业。
这意味着特色产业并不是产业发展的目的,而是一种发展的途径。
优势产业是在地方经济中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并对地方经济产生一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从中可以看出,特色产业反应的是区域独特的资源、工艺流程、独具特色的产品和服务等,而优势产业反应的是市场竞争中的规模和优势。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特色优势产业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内,依托其独特的资源、产品、技术等区位优势,面向市场而形成的,具有规模优势和效益,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的产业或行业。
可以从特色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特色优势产业。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
“主导产业常常被认定为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它最基本的特征是能有效地吸收新技术革命成果,具有高技术进步率和增长率,能够带动其他部门的增长,是对国民经济起主要作用的带头部门。
”①特色优势产业不一定都成长为区域的主导产业,但主导产业必须是特色优势产业。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某一地区特别是后发地区培育主导产业的重要途径。
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必然形成几个主导产业,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就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意义来看,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效地避免产业同构,提高区域整体的竞争力;有利于开拓市场,实现规模扩张;可以有效地发挥区域的优势,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总之,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对于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以及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国内许多区域的发展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在制定区域发展战略时,必须注重特色产业的选择和培育,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促进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飞跃。
三、政府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的途径———发展特色优势企业的角度特色优势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需要企业、市场和政府三者相互协调、共同作用。
其中,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主体,市场规律是发展产业的客观依据,政府则主要承担监管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在我国目前体制和发展形势下,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发挥作用。
一方面,政府应在充分尊重市场运行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为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建立政策保障机制、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等,促进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始终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要实现区域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离不开相关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政府的各项政策只有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才能实现特色向优势的转化,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因此,下文主要就政府各项针对特色优势企业的培育和发展的措施展开论述。
(一)兴办和引导龙头企业、优势企业,是发展优势产业的关键浅谈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企业的角度许庆明,王立霞(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27)摘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新形势下实现区域发展的重要道路。
特色优势产业凭借其地域性、优势性、市场适应性及规模性的特点,对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考虑到特色优势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政府必须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措施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政府应从针对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不同特点以及在产业集群中的不同地位,采取不同的措施促进特色优势企业的发展,增强特色优势产业的竞争力,从而实现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特色优势产业;区域经济;特色优势企业35··根据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大企业的带动和领头作用。
在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大企业凭借其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自己的各种优势,可以有效地创立具有影响力的地区品牌,从而引导中小企业一起参与市场竞争,取得产品质量、价格和市场的主动权。
因此,“要围绕资源优势的开发利用,依靠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建基础、创特色、扬优势、打品牌,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领头羊作用。
通过龙头企业、规模企业把小而散的作坊企业、千家万户的加工点链接起来,把一些分散的单户加工点组建成联户经济实体,发挥龙头拉动、大户带动效应。
引导众多的中小企业跳出传统的生产方式,向生产专业化、配套协作化、营销集约化的格局发展。
”②总之,要实现整个区域特色产业的做大做强,离不开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的先锋作用和带动作用。
1.政府可以积极引导资本向一些技术较先进、加工档次较高、经营机制较好、市场开拓力强、对区域产业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和优势企业集中。
市场始终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载体,只有遵循市场规律,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才有可能把比较优势转化为而产业优势。
而已有的大企业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经过市场筛选的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企业。
因此,引导资本向这些企业流动,一方面可以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为这些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对于其发展壮大,发挥区域产业带动作用,有重要意义。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本地和外地的资本,并通过多种渠道的灵活的融资方式,引导资本的向特色优势产业中龙头企业流动,鼓励龙头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2.针对龙头企业在运营方面存在的问题,政府应积极围绕大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和企业改革,提高大企业的生产率,尽快培养和壮大一批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大型企业组织。
具体来说,对于产业内部的龙头企业,可以“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兼并、租赁等资产重组形式实现低成本扩张,向组建企业集团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功能。
”③同时,针对龙头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政府积极引导、企业自主改进的基本导向。
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些先进的企业运营形式供企业参考,由企业自主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运营形式。
3.政府对于信誉较好的大企业可以适当给予经济优惠政策。
在财政方面,政府可以通过采取由财政出资给予特色优势龙头企业贷款贴息的方式,鼓励企业的发展。
在税收方面,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符合规定的一些税收予以减免,为企业的发展减轻负担。
在信贷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放宽贷款条件和额度等,支持其发展。
通过向特色优势企业的贷款倾斜,逐步把贷款运用到高产、优质、高效的龙头企业上来。
总之,通过政府的优惠政策实现龙头企业的形成和不断发展壮大,为整个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和特色产业的快速膨胀创造条件。
(四)创新对于龙头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政府应积极推动农科教结合、产学研结合,通过制定吸引人才的各项政策,为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政府应该“以创新制度环境和制度的建设为切入点,引导区域内的科技资源和特定的市场要素向龙头企业集中,为整个产业的发展不断注入创新的动力,提高特色产业的创新能力,帮助企业走出低成本竞争的陷阱,进入以创新、质量和市场应变能力等位基础的高端竞争轨道。
同时,应积极促成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和政府及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网络的形成,形成有效地学习机制,促进知识传播和扩散,实现创新要素和创新网络的协同活动。
”④(二)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处理好大中小企业发展的关系,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重要步骤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仅要抓大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样不可忽视。
要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走“小而优、小而精、小而特”的路子,为整个产业的发展培育充足的基础和后备力量。
同时,要加强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
“大企业规模大,以实现最大限度的集中,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中小企业则要更专、更多,围绕龙头企业和名优品牌,积极参与分工合作、交流,共同形成特色优势产业的良性产业组织模式和高效的生产能力。
”⑤因此,政府应针对中小企业出台一些扶持政策,同时要把握好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
针对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政府应着重从两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政策,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实现大、中、小企业的良性互动。
1.针对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竞争力较弱的情况,政府应该制定合理化的产业政策和竞争秩序政策,反对垄断、过度竞争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完善的产业集群,因此,处理好大中小企业的关系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首先,要正确认识不同规模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避免盲目发展大企业,只重规模不重质量的发展模式;其次,政府对大企业和龙头企业的培育要把握一定的度,要注重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带动作用,营造较为公平的竞争环境和竞争秩序,形成专业化的协作生产体系;再次,必须建立和完善区域专业市场,实现特色优势产业与市场发展的良性互动。
政府要围绕特色产业兴办市场,注重市场与特色产业的配套,实现良好市场环境下的大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2.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政府应在优化投资环境和完善融资渠道等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
在优化投资环境方面,政府可以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政府效率等方面努力。
在完善融资方面,政府可以积极推进在投资主体、投资范围和投资方式等方面的创新,例如,除了继续加大政府投资外还应采取积极措施鼓励企业、个人、团体等民间资本和外来资金投入到特色优势产业中;根据实际需要,探索出多种可行的创新性方式,改变以往投资方式特别是政府投资方式单一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