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发展重点分析

合集下载

西部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现状、问题及建议——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为例

西部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现状、问题及建议——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为例
式 、 理方 式 还 是新 技 术 、 品 种 的推 广 应用 , 管 新 都在 发
达 蒙古 大漠 , 接镍 都 金 昌 , 中原 腹地 及 东南 沿海 相 东 与 通, 西接 酒 泉 , 新疆 可 到 中亚及 西 亚诸 国 。东 南西 北 过 交 通在 这 里形 成 了显 明的 十子 路 口。 国道 3 2线 、2 1 27
的交 通 条 件 。 2 自然 地理 优势 . 甘 州 区绝 大部 分地 区介 于东径 10 o ~ 1O 0。 6 0。 5 、 4 北纬 3 。3 一 3 。 2 之间 。 山地 区海拔 最 8 2 9 4 沿 高 30 6 0米 , 低 17 最 6 0米 , 原地 区海 拔 最 高 2 3 平 2 0米 ,
等 河 流 贯 穿而 过 , 年径 流 量 2 4亿 立 方 米 , 下 水 储 量 地 1 0亿立 方 米 。 随着 国家 黑河 流域 综 合治 理工 程 的实 施 , 全 区农 田河水 灌 溉 和地 下水 井 灌 体 系配 套 设施 也 日益 完 善 , 发展 特 色农 业提 供 了充 裕 的水 资源 灌溉 条件 。 为
屯河 番 茄 制 品公 司、 甘绿 集 团 、 有年 金 龙公 司等龙 头 企
3水 资 源优 势 .
甘 州 区境 内有 黑 河 、 山丹 河 、 油 口河 、 野 口河 酥 大
业生 产 加工 蔬菜 能 力 已达 2 0万 吨 , 。蔬菜 产 业龙 头 年
企业 已遍 布甘 州 , 龙 头 +基 地 +农 户 ” 的产 业 化发 展 “
的冲积平 原 。
1区 位 优 势 .
甘 州 区位 于河 西走 廊 中部 、黑河 中上 游 ,总 面积
由于 地形 地 势多 样 , 拔 高差 大 , 海 气候 的垂 直地 带 性 明显 , 内农 田土 壤 结构 良好 , 机 质 含量 高 , 地 境 有 土 肥 沃 ,质地 均 一 。既 可 以满足 不 同种 类 蔬 菜 的同期 生

西部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以酒泉市为例

西部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以酒泉市为例

形 成 了独 立 的 引 、 育、 繁、 加、 检、 销 的管理服务 体系 , 为 酒 泉 市 的种 子产业发展注入 了生机和活力 。 全市各类农作物制种面积 达到 3 7 . 1 万亩 , 占全市特 色农作物播种 面积的 2 0 . 6 %, 其中 , 杂 交玉米制种 1 7 . 6 7万亩 , 瓜果蔬菜制种 1 9 . 4 6万亩。制种品种由 原来的小麦 、 玉米 、 瓜类 、 蔬菜 发展到现在 的油料 、 花卉、 甜菜 、 牧草 、草坪草等 3 6个种类 , 3 1 0 0多个 品种 。尤其是生产 的花 卉、 瓜菜 、 玉米 、 油葵 种子远销美国 、 韩国、 H本及 东南 亚 、 中东 、 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2 . 蔬 菜 效益 稳 步 提 升 , 向精 细化 特 色化 方 向发 展 。 通 过 大 力 发展高效节 能 日光温 室 , 稳 步扩大蔬 菜生产基 地 , 种植面 积多
产 业持 续 发展 的途 径 。
【 关 键 词 】 酒泉 ; 特色农业 ; 现 状; 制约 因素 ; 建议 【 中图分类号】 F 3 2 0 .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4 — 2 7 6 8 ( 2 0 1 3 ) 0 9 — 0 1 3 8 — 0 3
经过 3 0多年的不断改革 和探 索 ,我 国农业与农村 经济进 入新 的发展 阶段 ,长期短缺 的主要农 副产品普遍 出现过剩 , 农 民增产不增 收的问题 E t 益突 出。针对 出现的新问题 , 党 中央在 十五届 三中全会 上提 出, 在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 的中心任务 是实现农业 与农 村经济结构 的战略性调 整。我 国《 国 民经济和 社会 发展 “ 九 五” 计 划及 2 0 1 0年远 景 目标纲 要》 把发展 特色经 济作为 国民经济发展 总体框架 的重要组成部分 。 2 0 0 5年 中央一 号文件 明确指出要发挥 区域 比较优 势 ,建设农产 品产业带 , 发 展特色农业 。 甘肃省借助西部大开发 的东风 , 深入调查 研究 , 挖 掘地方 经济资源 ,形成 了一批规模 化的特色农产 品生产基地 , 把独 特的资源优势转化 为竞争 优势和效益优势 , 较好实现 了农 民增 收 、 农业增效 的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 目标 。 近 年来 , 酒泉市各 级依 据“ 一 特 四化 ” 农 业发展 策略 , 积极 调 整农业 和农 村经济结 构 , 充分发 挥区域农 业 比较优 势 , 因地 制 宜地发展 特色农产 品产 业带 , 已建 成 了蔬菜 、 制种 、 瓜果 、 药 材 等特色产业基 地 , 大 力发 展特 色精品高效 设施农业 , 特色农 业 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但 随着环境 的不断恶化 、 劳动力成本 的 逐渐提高及农业科研 能力 不强等因素 , 阻碍了酒泉市特色农业 产业持续发展进程 。如何 充分合理利用 区域优势 , 使酒泉市特 色农业产业 持续快 速发展是 当前酒 泉市农业 经济发展 的重要 研究课 题。

西部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优势及发展对策研究_以甘肃省庆阳市为例_李朝阳

西部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优势及发展对策研究_以甘肃省庆阳市为例_李朝阳

第10卷第4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10No.4 2010年7月Jo urnal of No rthwe st A&F U nive 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 n)Jul.2010西部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优势及发展对策研究———以甘肃省庆阳市为例李朝阳(陇东学院历史系,甘肃庆阳 745000) 摘 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拓宽农业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有效推动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当前西部农村发展中的迫切任务。

本文以甘肃庆阳市为例,探讨从特色农业入手推动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全面论述了特色农业部门产业化发展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部门的选择,产业化组织系统的构建和产业化发展条件改善等问题。

关键词: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庆阳市中图分类号:F3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07(2010)04-0037-05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解决当前一系列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现实选择,是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化过程中的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

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有利于提高农业的专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水平,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

目前,西部地区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不利,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缓慢,但西部农村具备特色农业发展的良好天然条件,在农业品种资源、气候资源、地域环境资源等方面独特优势,只因特色农业发展缺乏规模化的经营和现代化的管理,制约了产业效益提高和产业部门的发展壮大。

因而,在西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就成为农业发展的理想选择。

一、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化是推动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突破口 特色农业是立足于一定的区域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

特色农业在发展中,其优势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突出的产品品质优势,产品巨大的市场需求,生产规模优势等。

西部将重点发展能源、高科技、旅游等六产业

西部将重点发展能源、高科技、旅游等六产业

资租 赁 等形 式 ,加 大 对西 部有 竞争 力 的
特 色 优 势产业 集 团进 行技 术 改 造并 给予 贷款 支持 ,包括 扩 大贷 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模 、延 长 贷 款 期 限等 措施 。
曹玉 书说 , 该看 到 , 应 随着西 部大 开
发 进程 的加快 ,国 家对 西部 发 展特 色优
发展 改 革 委和 商 务部 联 合颁 布 了 中西 纳税 、用地 等方 面 的优 惠政 策 。
部地 区外 商投 资优 势产业 目录 ,不仅 扩
其次, 优化全 国 产业布局 , 对西部 地
玉书 指 出 , 今后将 着重 在 3 个方面 大 了特 色 优势 产 业投 资 的准 入 范围 ,还 区 发展 特 色优 势 产 业 优 先 立项 和 审 批 。 明 确指 出外 商投 资西 部特 色 优势 产业 除 支 持 西部 地 区具 备基 本 条件 的地 方发 展
先 安排 。
另外 ,对西 部 地 区特 色优 势 产业 发 展 的重 点 工程 给 予信 贷政 策 支持 。 国务 院 下发 的 文件 中明确 提 出 ,对 国家布 局 的 西部 特 色优 势产 业重 点 工程 , 中央 财
政要 给 予 资金 或 贷款 贴息 支持 。鼓励 各
类金融 机构 采取银 团贷款 、 混合 贷款 、 融
点。 ”国务院 西部地 区开 发领 导小组 办公 有优 势 的产 业 上来 。 室 副主 任 曹玉 书 日前接 受 本报 专 访时 如
是说。
国家编 制的 “ 一五 ”期 十
间西部 大开 发总 体规 划 , 划 规
西 部 大开 发 战略 已从 重 点加 强 基 础 了 西 部 地 区发 展 有 特 色 的 优 设 施 建 设 和生 态 环 境 保 护 与 建 设 阶段 , 势产 业 的取 向 、布 局 和政 策 , 迈 人 大 力 发展 有 特 色 的 优 势产 业 阶段 。 重 点 发 展 六 类 有 特 色 的 优 势 曹 玉书 说 ,过 去的 注意 力 更 多地 放 在 基 产业 。第一 类就 是能 源 ,希望 础 设施 和生 态环 境建 设 上 , 为西部 发 展 在 西 部 地 区打 造 一 系 列 的 能 源 基地 。 第二 类 是矿产 资源, 包括 把有 色金属 潜 在 的 价 值 经 过 有 序 开 发 ,变 成 现 实 的 价

谈地区传统特色产业的困境及发展对策

谈地区传统特色产业的困境及发展对策

谈地区传统特色产业的困境及发展对策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是不同发展水平地区都在思考的问题。

传统的特色产业往往是依托于本地的资源优势而通过长期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但是,由于国家政策、地区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一部分地区的传统特色产业发展起来,成为地区的形象代表,如璧山鞋业、云南卷烟、涪陵榨菜等等,也有一些地方的传统特色产业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反而陷入困境之中,传统特色产业如何突围成为关注的焦点。

笔者考察了重庆市万州区,下面本文就以重庆市万州区传统特色产业--皮鞋业为例进行分析。

一、地区传统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万州区的皮鞋业作为万州的传统特色产业之一,经过了一个半世纪的打拼,曾经无限风光,名扬全国。

但目前,万州皮鞋艰难支撑,发展状况堪忧。

据万州经委统计,截至2005年底,万州共有皮鞋加工企业133户,其中工商登记注册72户,注册商标15个。

主要分布在熊家、钟鼓楼、周家坝等地,年产皮鞋约600万双,产值3亿元。

所生产的产品以中低档鞋为主,主要面向县、乡市场以农民工群体为销售对象,销往湖南、湖北、福建、浙江、广东等20余个省市自治区。

现有从业人员9000多人,其中皮鞋产业工人5500余人,营销人员3500多人。

二、地区传统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企业产量小,工艺水平低。

很多西部地区,传统特色产业基本仍处于家庭作坊式生产方式,没有一家拥有标准化固定厂房。

大部分皮鞋企业走的都是低档次路子。

配料基本上采用最低成本原则,面料均采用外地大厂用后的边角料,鞋底大多采用价格低廉的橡塑底。

在工艺上基本上仍然停留在原始手工生产状态,没有一家采用了现代化的流水线作业。

2、观念落后,无品牌经营的意识。

小富即安、小成即满,对外封闭、保守,这是制约蓝村皮鞋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同时企业规模小,皮鞋企业业主的品牌质量意识淡漠,导致低档次路线流行。

企业降低成本的同时,产品质量和档次始终在低端徘徊。

全区仅有8家皮鞋企业拥有自己的注册商标,仅占企业总数的6%,而且这8家的15个注册商标均未形成真正的品牌,“徐皮匠”、“雅丹奴”等少数几家也只能是在万州本地小有名气。

西部地区的发展优势【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政策取向】

西部地区的发展优势【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政策取向】

西部地区的发展优势【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政策取向】国家有关部门2006年发布了《关于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在西部地区要积极发展能源及化工、重要矿产开发及加工、特色农牧业及加工、重大装备制造、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等特色优势产业。

几年来,西部地区这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继续给予政策支持。

一、发展现状(一)能源和矿产资源优势加快向产业优势转化2005年以来,西部地区原煤、原油、天然气和发电量占全国的比重均保持上升态势,其中原煤和天然气占全国比重上升幅度较为明显,前者由2005年的36.9%上升为2010年的49.1%,后者由2005年的70.6%上升为2010年的81.0%。

从产值看,煤炭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产值占全国比重提高幅度较大,分别为13.1、8.3和5.5个百分点。

在西部地区工业中,能化工业和矿产资源开发和加工业占有半壁江山,2010年,产值合计占西部地区工业的58.4%。

在新能源领域,内蒙古、宁夏、甘肃是我国新兴的风能和太阳能能源基地,广西、云南、四川、重庆、贵州的生物质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二)特色农牧业产品加工业带动了就业增长农牧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在带动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5—2010年,西部地区农牧产品加工业产值占西部地区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8.0%下降为17.2%,但农牧产品加工业就业占西部地区全部工业就业的比重则由17.6%提升为19.6%,提升了2个百分点。

2010年农牧产品加工业产值就业弹性系数为0.51,高于西部地区工业0.44的平均水平。

(三)四川、重庆、陕西和广西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优势明显在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中,西部地区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速和占西部地区工业比重升幅最大。

从产业集中度看,装备制造业在四川、重庆、陕西和广西集中度达到84.5%。

这些省区在特定行业的优势较为明显,如广西的专用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重庆的交通运输设备和仪器仪表制造业、四川的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陕西的专用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均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略论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现状及发展优势

略论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现状及发展优势

略论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现状及发展优势【摘要】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在近年来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同时探讨了其发展的优势和展望。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政府强化支持,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发展。

文章建议加强政策扶持,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以此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繁荣和文化传承。

通过全面分析和有力措施的实施,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现状分析、发展优势、挑战、发展对策、未来展望、政策支持、文化软实力、经济发展。

1. 引言1.1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概况西部地区位于我国的西部地带,包括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份。

这些地区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产业。

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文化传媒产业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西部地区自身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在这些地区蓬勃发展,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

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以保护和传承本地传统文化为主,针对本地区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

这些文化产业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也为文化传承和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

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在不断壮大和壮美,为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文化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和西部地区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有望进一步拓展和发展。

1.2 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繁荣、增强国家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

文化产业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可以有效地传达文化价值观念,激发民众的文化创造力和自豪感,提升国家软实力。

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是提升经济实力、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积淀,发展文化产业可以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推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拉动消费增长,促进就业增加,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摘要:目前,中国经济已进入了以增长速度换档为基本表现特征,以调结构为核心内容,并且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的经济新常态阶段。

在新常态下,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指标虽然基数偏低,但同样面临着增长速度下滑、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局面。

文章在当前宏观经济大背景下,首先简要阐述了新常态相关理论及当前全国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然后着重分析了形成目前经济困境现状的原因,并结合困境原因及中西部地区实际,以相关经济理论为基础,在如何贯彻新常态理念的背景指引下,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应该坚持的系列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常态,中西部,经济发展困境一、经济相关研究及现状分析(一)相关研究综述潜在增长率是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在各种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和充分利用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经济增长率。

潜在增长率是理想状态下的增长率,GDP增速往往围绕潜在增长率合理波动。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潜在增长率下降将成必然趋势。

国家统计局经济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认为:“这次不是景气循环周期的下行区间,而是经济增长阶段的根本性转换”;著名宏观经济研究专家王一鸣认为:“从速度层面看,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最基本特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的观点是:“这个‘中高速’的底在何处,现在还没有探明。

建议在这样一个增长的新常态下应该力争企业可盈利、财政可增收、就业可充分、风险可控制、民生可改善、资源环境可持续的‘六可’目标”。

产业结构调整、增长速度换档亦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1950年-1972年,日本GDP年均增速为9.7%,1973年-1990年期间回落至4.26%,1991年-2012年期间更是降至0.86%;1961年-1996年期间,韩国GDP年均增速为8.02%,1997年-2012年期间仅为4.07%;1952年-1994年期间,我国台湾地区GDP年均增长8.62%,1995年-2013年期间下调至4.15%。

我国西部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优化发展对策

我国西部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优化发展对策

优 势产 业 集群 。要 延 长 产 业链 条 ,拓展 资 源 利 用 的 深 度 和 广 度 ; 打 破 条 块 分 割 局 面 ,推 进 军民 融合 ;加 强 招 商 引资 的 甄 别 选择 ,促 进 分 工 协 作 网络 的 形 成 。 同时要 打 破 垄 断 ,积极 发展 民营 经 济 ,鼓励 各种 市场主体参 与特 色优 势 产 业 的发 展 ;大 力发展 中介 组 织 ,壮 大
的高新区大多通过依 靠提供土地和优惠政 策来吸引企 业进 区的手段来形成企业 的空
龙 头企业。
和 “ 三线”期 间在西部布局的国防科技工 业( 王威 、郭立宏 , 0 4) 2 0 。由于该产业是 在国家大规模投资推动下从外部而形成的 , 大 多实行垂直管理体制 ,其产 品的 7 %一 0
9 %销往 区外 ,生产协作链条也部分甩在 0
情况 ,发现 西部 特色优 势产业 主要分布在
资源开发往往是产业价值链 中非关键 的作 业 ,附加价值低 。再 加上 目前我 国矿产 资
源开发主要由国有大中型企业 垄断,地 方
基金 项 目:教 育部人 文社会科 学研 究项 目基金 资助 《 西部 产业竞争力 提 升 战略研 究 》( 9 j 9 0 7) 0 x A7 0 0 ;陕 西省普 通 高校 哲 学社会 科 学特
业之 间 缺 少发 达 的 分 工协 作 网 络
中图分 类号 :F 6 02
文献标识码 :A
优势产业集群却未能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方面发挥更 为显著的作用。本文拟分析我 国西部特色优势产业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发展 中存在的问
内容摘 要 :2 世 纪 9 年 代 以来 ,我 国 西 0 0 部 各 地 利 用 自身 资 源优 势 、发 展 具 有 地 域 特 色的 优 势 产 业 , 取 得 了显 著 成 绩 。但 由 于体 制 和 技 术 等 多 方 面 的 原 因 , 西 部 特 色优 势 产 业 仍 集 中 于 资 源 开 发环 节 ,产 业 链 条短 , 附加 价值 低 ; 企 业 之 间 未 形 成 联 系 紧 密 的 分 工 协 作 网 络 , 运 行 成 本 高 ;产 业 组 织 方 式 落

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思考

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思考
安篱 03 肾2" 1 1
区经 域济
勤 重 踯 特
西部地 区水 热资源不足 ,生态环境脆 弱 , 区
戮 殿
需要满足后会 产生更高层次 的需要 , 当物质消费
位条件不利 , 经济基 础薄弱 , 化发展缓慢 , 工业 在 发展 中迫切需要寻求新的经济突破 口。西部应紧
跟 市场需求变化 , 充分认 识新形势下 的区域 资源
国平均水 平 。同时西部 草原面 积广 , 多处在大 又 河 的上 游地带 , 污染 自净 能力强 。农 业生产 仍 以 传统为 主 , 现代化程度 较低 , 化肥农 药投人 较少 , 农业面源污染较轻。西部的大气环境 、 水环境 、 土 壤环 境等 状况 明显优 于我 国开 发程 度较 高 的东
2 0 年 ,我 国城镇 居 民消费 恩格 尔系数 为 08 3 . 农 村 居 民消 费 恩格 尔系 数为4 . , 民 7 %, 9 3% 人 7 生活 已经 全面迈人小康 阶段 , 消费从数量 型 向质
量型发展 , 物消费表现 出多样化 、 色化 、 食 特 健康
化、 方便化等特 点。一是食物消费结 构呈多样化 。
量 提出 了更高要求 。三是 自然资源优 势 西部地域 广 阔, 立体气候 明显 , 土地 资源 、 矿 产资源、 水资源丰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农业多 种经营创造 了条 件 , 合高原农 业 、 适 盆地农业 、 丘 陵农业 、 沙漠及绿洲农业 、 套农业 等多样化 的特 河 色农 业发展 。同时 , 部是我 国主要 的草场分布 西
需要满足后 , 层次 的精神 文化需求 就要得到 更高
满足。随着我 国人 均收入增长 , 民生 活水平 已 人
处 于 由小康 向富裕迈 进 的阶段 , 消费层次不 断提 高 , 活性 、 生 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并行 发展 。在 我

五大重点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概况

五大重点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概况

五大重点产业开展现状及开展趋势概况一、新能源〔一〕产业现状新能源〔NE〕又称非常规能源。

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

指刚开场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2013年底,全国水电装机将到达 2.78亿千瓦,增长约11.6%,占发电总装机比重为22.5%。

2013年,全国累计新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3595万千瓦,是去年同期的2倍,占新增发电装机57.1%,占比比去年同期提高19.5个百分点。

在水电的整体规划布局上,西部地区常规水电装机规模到达9500万千瓦,占全国的55%,开发程度为21.5%,其中水能资源量丰富的、水电装机容量分别到达2700万千瓦和700万千瓦,开发程度分别为22.5%和17%;中部地区常规水电装机规模到达5000万千瓦,占全国的30%,开发程度到达68%;东部地区装机规模到达2500万千瓦,占全国的15%。

国家能源局统计,到2020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可能到达9.5亿千瓦左右,其中水电2.46亿千瓦(含抽水蓄能2600万千瓦),煤电5.62亿千瓦,核电4000万千瓦,气电6000万千瓦,新能源发电4100万千瓦。

在"十二五〞期间,中国每年水电新开工规模将为2000万千瓦,5年达1亿千瓦,2020年全国水电将实现3.5亿千瓦的装机,能源供给构造将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

中国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利用前景广阔。

目前,中国太阳能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我国拥有较为成熟的太阳能产品: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

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10年年底,全国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到达6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倍。

太阳能热水器总面积1.8亿平方米,增长24%。

根据国家"十二五〞开展规划,中国将以开展绿色能源为重点,希望为太阳能企业提供更稳定的市场环境。

预计到2015年全国光伏装机目标可望到达1000万千瓦,2020年可望到达2000万千瓦,据此我国太阳能产业前景一片光明。

中西部省份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及未来重点

中西部省份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及未来重点

Zh中西部省份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及未来重点(2011年第 16期总第 244期)↘国内产业转移及承接现状↘产业转移的政策环境↘产业转移承接省市↘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前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

中央高度重视推动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的梯度转移。

2010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引导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发挥自身资源、劳动力等优势,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承接产业转移。

时至今日,《指导意见》已经出台满一年,中西部省份也纷纷相继出台了支持产业转移的相关政策,本文将一一盘点中西部省份产业转移的方向和未来重点。

报告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我国产业转移及承接现状《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不仅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分工格局。

第二部分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重点我国产业转移的整体趋势是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进行转移。

西部地区包括的省级行政区共12个,分别是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本部分分十一个地区,分别介绍各地的承接方向及重点。

正文目录第一部分我国产业转移及承接现状 (6)一、我国产业转移的背景 (6)(一)产业转移的基本概念 (6)(二)产业转移的政策环境 (7)二、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省市 (9)(一)区域省市划分标准 (9)(二)产业转移承接省市 (10)第二部分中西部省份承接产业转移重点 (11)一、河北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 (11)(一)承接方向 (11)(二)承接重点 (12)二、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 (14)(一)承接方向 (14)(二)承接重点 (16)三、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 (20)(一)承接方向 (20)(二)承接重点 (22)四、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 (22)(一)承接方向 (22)(二)承接重点 (23)五、山西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 (24)(一)承接方向 (24)(二)承接重点 (25)六、江西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 (26)(一)承接方向 (26)(二)承接重点 (28)七、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 (30)(一)承接方向 (30)(二)承接重点 (31)八、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重点 (33)(一)承接方向 (34)(二)承接重点 (34)九、陕西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 (35)(一)承接方向 (36)(二)承接重点 (37)十、内蒙古承接产业转移重点 (37)(一)承接方向 (38)(二)承接重点 (38)十一、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 (39)(一)承接方向 (39)(二)承接重点 (40)图表目录图表1:我国产业转移及承接省市路线 (10)第一部分我国产业转移及承接现状一、我国产业转移的背景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推动下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是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

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比分析及发展趋势_董国良

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比分析及发展趋势_董国良

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比分析及发展趋势董国良(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内容提要]通过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整体发展情况的对比分析得出,东部地区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占GDP的65%以上,东部地区面临产业结构升级,承接国际高技术产业转移的任务和挑战,也有产业雷同的问题,中部地区近几年发展速度落后于东部和西部,西部地区近几年快速发展,各项综合经济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大开发战略面临重大调整问题,西部地区赶上了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形成自身比较优势产业的重大发展机 遇。

[关键词] 经济圈;产业结构;产业转移[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3990(2006)02-0027-04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整体情况分析东部地区即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主要包括: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环渤海三大经济圈,这三大经济圈是我国目前国民经济的主体,约占GDP的65%以上,包括的省区有:北京、河北、辽宁、天津、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他们都有各自的主导、特色产业。

但通过对他们的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及区域经济发展趋势预测后发现,从主导产业来看,三大经济圈具有同构现象,均把电子及通信设备、电子机械及器材、交通运输设备等制造业作为各自主导产业,但在各自区域内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趋同现象,如同处长三角地区的江浙两省,其主导产业雷同,优势产业都有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

分析得出,由于区域内产业雷同,导致产业内部争夺原材料和各种资源性产品,市场份额争夺加剧,不利于产业长期发展,因为就每个省区的主导产业而言,他们的规模足以满足整个国内市场,同时,造成对电力等各类能源在该区域的极度紧张,在区域行政壁垒的作用下,各地之间争资源、项目、资金,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的问题将难以避免,影响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不过总体而言,这三大经济圈依然是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发展前景非常好。

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研究

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研究
成 优 势 支 柱 产 业 的 资 源 基 础 ,是 我 国 能 源 、 矿 产 资 源 开 发 的 这 表 明西 部地 区技 术市场 发 育缓 慢 、科 技成 果产 业化 程 度还
接 续 地。 在 全 国 已有 探 明储 量 的 1 5 6种 矿 产 中, 西部 地 区 比较 低。2 0 1 0年西部 地 区专 利 申请受理 数合 计 4 0 5 8 7项 ,高 有 l 3 8种 。2 0 1 0年 西 部 地 区 原 煤 产 量 9 . 3亿 吨 , 占全 国 的 于东 北地 区 ,其 中发 明数为 1 0 1 8 9项 ,占专利 申请 受理 数 的
及天 然 气开 采业 8 9 6 . 6亿 元 , 占全 国 的 4 9 . 2 %; 电 力 、热 力 自然 遗 产 和 文 化 遗 产 、 国 际生 物 圈 自然 保 护 区 , 以及 众 多 及 燃 气 的 生产 供 应 为 2 8 3 1 . 1亿 元 , 占 全 国 的 3 7 . 2 %, 居 全 具 有 世 界 级 和 国 家 级 品 牌 的 风 景 名 胜 区 、 历 史 文 物 和 古 人
1 9 %l 生 铁 产 量 5 9 6 8 . 6 5万 吨 , 比 2 0 0 9年 增 长 了 2 1 . 2 %,
分别 为 2 4 4处 、 l 3 7处 、1 9 6处 ,仅 次 于 东 部 地 区 ;A 级
占 全 国 的 比重 从 l 4 . 3 %上升 到 l 4 . 5 % ;钢 材 产 量 5 6 4 0 . 5 4万 景 区 的 数 量 总 计 为 6 2 4处 , 占 全 国 总 数 的 2 7. 5 % 。 截 至 到 吨 , 占全 国 的 比 重 为 1 2 %,比 2 0 0 9年 的 4 6 0 7 . 0万 吨 增 长 了 2 0 l 0年 西 部 地 区 世 界 遗 产 1 0处 , 其 中 文 化 遗 产 6处 、 自

加快西部重点地带开发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加快西部重点地带开发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开发的长远战略目标和有限的国力、 资金投向的开发建设, 应重点逐步分段 红水河及桂西北地区。红水河是全 国大型水电基地之一. 从鲁布革 进行。各省区要有侧重点, 对资源丰富、 投资环境较好、 开发条件较优的重 大藤峡河段可分 1 级开发, 1 装机容量为 19 12万千瓦. 此外在黔西南兴 点地带, 应集中较多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优先实施。重点地带的开发应与周 仁、 兴义等煤矿形成火电建设与水电配套开发, 桂西北又是铝铅锌锡和金的 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密切配合 , 以点带面, 促进和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 富集地。铝基地建设 、 锡矿冶炼, 可与电煤能协调发展。在本地形成以水 以能源矿产工业原材料资源优势为主的重点地 带开发 电、 有色金属工业为特色的能源、 原材料工业基地. 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在 1西北地区的重点地带开发。这一地带是黄河上游的青、 宁、 . 甘、 蒙四 开发中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资源的综合利用及经济发展的可持续 省区, 经青海龙羊峡至内蒙古托克托的黄河干流沿岸 , 8 个县市旗, 性。 涉及 2 土 二、 以交通、 市、 城 工业区位资源优势为辐射进行重点地带综合开发 地总面积 2 .万平方公里。除原有的工业基础外, 88 有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 和沿新亚欧大陆桥西去东来的区位优势, 是西北地区人口稠密、 经济较发达 1陕西关中地区的综合地带重点开发。该区域是西北的东部通道和战 . 略开发的支撑点, 是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环节。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中也占 的精华地带。 在黄河干流的青铜峡至龙羊峡河段, 可建 1 5个水电站坝址, 装机容量 有重要的地位, 这里陇海线铁路横穿东西, 宝成线南接巴蜀. 中线北接宁 宝 为 10 30多万千瓦, 有煤炭储量为2o 亿吨以上, 14 邻近地带有石油与大量的 蒙, 西安至日 照线穿秦晋与豫鲁直接出海, 公路交通也较发达, 这是联系华 天然气, 矿产有有色金属、 非金属矿、 稀土、 锌、 钾盐、 镁盐丰富, 北、 铅、 铜、 硼、 并 华东、 华中、 西北、 西南的重要纽带, 区位的战略优势开发起着承东启西 在全国占有优势, 是矿产工业原材料的重要基地, 加上充足的能源相配套, 的重要作用。这里原有的工业基地主要有能源、 化工、 建材、 机械、 电子、 军 特色与优势更为突出。本 区有陇 海线 、 中、 尔木 、 同、 宝 格 大 西安 、 包头等铁 工、 航天、 纺织等。应加快调整, 产业升级, 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生产基地。 路相通, 公路交通也较发达, 承东启西区位优势明显, 区内有 20多家大中 这里农业资源得天独厚, 0 旅游资源高度聚集。关中地区科技实力相对雄j , _ 【 型骨干企 业组成 的能 源、 有色 金属 、 石油炼 制、 石化 、 机械 、 织、 材等工 各类科研机构 34 科研人员达 68 纺 建 7 个、 _ 万人以上。而高等院校仅次北京、 上

论文: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研究

论文: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研究

论文: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研究摘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与东部沿海的差距不断拉大。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为今后西部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西部地区投资明显增加,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加快。

但和中国其他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当前,西部开发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一新的阶段,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同时,又需要对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大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西部开发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文章希望通过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找出新阶段西部开发的重点和方向,即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并探索如何促进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使西部地区在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谋求更大的空间,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其理论意义则是通过分析欠发达地区利用什么样的经济机制,使产业结构从以传统的农业和资源型的初级产品加工业为主,转变为现代化、城市化、多样化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经济。

论文的基本框架为:第一部分,导言。

介绍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论文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二部分,产业结构理论。

主要介绍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和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第三部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研究。

首先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中国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比较、以及西部各地区的产业结构的比较和西部地区各产业内部结构的分析,认为西部地区目前的产业结构不能适应西部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指出西部地区应优化产业结构,使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

第四部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关系。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其发展战略分析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其发展战略分析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其发展战略分析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中西部地区依旧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较大,面临着重大的经济发展问题。

本文将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入手,总结分析其发展战略,探讨如何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一、中西部地区经济现状的概述西部地区是中国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区域发展不均的典型地区之一。

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的限制,中西部地区长期以来的发展步伐相对较慢。

与此相对的是,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导致中西部地区在各个领域的竞争力都较弱。

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市场规模小、资源禀赋不足、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都是造成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企业实力不够强大,缺乏核心技术,高端制造业也有待加强,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营销思维,这些问题也严重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速度。

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分析(一)资源开发与环保并重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但是目前许多资源未被开发利用,随意开采又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因此,中西部地区应把资源开发与环保并重,将资源的开采、加工和利用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高技术产业当前,全球科技创新竞争激烈,中西部地区应该尽快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技术研发,提高科研人员素质和创新能力。

同时,发展高技术产业据此加快产业升级,高技术产业将成为提高中西部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三)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农业等资源,应该立足资源独特性、人才优势、品牌效应等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和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品牌、有竞争力的产业,加速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得到高度重视,为中国经济普及推动作出重要贡献。

政府应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包括道路、铁路、水利、电力、通讯等,以确保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基础设施与东部地区持平。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产业发展政策的不断充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

尤其是国家针对西部地区比较优势,制定西部产业发展的指导原则,通过倾斜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和税收政策,重点推进《通知》指由农业银行总行专项安排和各商业银行总行直贷解决;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定期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为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生态林、草产出的农业特产品收入,在10年内免征农业特产税;对西部地区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先进技术设备,除国家规定不予免税的商品外,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鼓励外商投资于西部地区的农业、矿产、旅游等产业发展和资源开发,以及建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支持符合条件的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市,支持西部地区属于国家鼓励和允许类产业的企业通过转让经营权、出让股权、兼并重组等方式吸引外商投资;积极探索以中外合资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方式引入外资;鼓励在华外商合资企业到西部地区再投资,其再投资项目外资比例超过25%的,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对外商投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优势产业项目,适当放宽外商投资的股比限制;对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及出口创汇项目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进一步加强西部大开发中的农业基础地位,大力推进西部地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发挥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和建设西部生态环境,2003年1月,农业部研究提出了《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

该《意见》强调了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发展西部地区特色农业的总体思路;规划了西部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重点。

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

7月5日到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

能源资源优化利用、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西部大开发下一个十年的关键词。

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今后十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是: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缩小;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优化资源利益分配此次会议提出,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农牧业、现代工业和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使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讲话中提出了具体的扶持措施:对西部地区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的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资源税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杨沐认为,未来十年西部大开发在收入分配方面要发展出有利于西部发展的新结构,目前世界市场上利润分配已经向资源国倾斜,而西部现在已经是中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生产地,西部是否可以参考澳大利亚和巴西,以资源开采与生产为最主要的支柱产业,通过资源开采公司所有权的收益,或资源税的地方分成来获得良好的地方收益,并刺激资源开采业的进一步发展,发挥地方的资源优势。

四川省政府科技顾问团顾问、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丁任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对西部的发展投入正在从“打基础”走向“上台阶”,西部大开发前十年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现在更应该着力于帮助西部发展产业,增强西部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

根据此次中央工作会议的精神,已经提出了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矿产资源加工业和新兴战略产业,这是令人鼓舞的。

加大直接投入加大投入、强化支持成为西部大开发新十年的直接利好消息。

此次会议从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资源投入和政策资源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支持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发展重点分析2005年10月12日目前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仍在继续扩大,除了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发展长期滞后、生态环境脆弱等原因外,突出的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化程度低,自我发展能力弱。

在"十一五"乃至更长的时期内,西部地区还必须加快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

--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依托特色资源,发挥比较优势,一些产业已经在全国工业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首先是能源建设。

通过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大型煤炭基地等一批重大工程的建设,初步形成新疆、青海、陕甘宁、川渝等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黄河上游、长江上游水电基地,陕北、蒙西、宁夏和云贵等煤电基地。

2004年西部地区主要能源产量及在全国所占比重产量在全国所占比重(%)煤炭51866万吨32.7原油4071万吨23.3发电量5099亿千瓦时23.9其次是原材料工业。

甘肃、云南的铅锌、四川的钒钛、内蒙古的稀土等得到较快发展。

青海100万吨钾肥工程建成投产,成为我国重要的钾肥生产基地。

贵州和云南磷肥企业通过改造,使我国高浓度磷肥自给率提高到50%以上。

第三是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新疆的优质棉和果蔬、内蒙古的乳业和羊绒制品、云南的烟草、广西的制糖等已逐步成为优势产业。

第四是旅游业。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

各地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度假旅游和探险旅游,丝绸之路、长江三峡、香格里拉、青藏雪域高原等跨区域旅游线路已经形成。

九寨沟、喀纳斯、黄果树、兵马俑、桂林山水、草原风光等一批旅游景点已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精品。

此外,西安、成都、重庆等地的航空航天、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等也渐成气候。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金祥分析,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四大有利条件:一是资源优势明显。

二是基础设施的改善。

三是巨大的市场潜力(全国对能源、原材料和农副产品的需求十分旺盛)。

四是毗连众多国家的区位优势显现。

虽然成绩不小,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前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仍然存在如下四个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产业结构不够协调仍是西部地区的首要突出问题。

其次,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第三是产业链条短。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齐同生介绍,宁夏目前的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为1:2.1,显著低于全国1:1的水平。

当前煤转电效益可增加5倍,煤转化工效益可增加10倍,煤转油效益可增加20倍。

但从内蒙目前情况看,主要以输出原煤为主,加工转化率只有三分之一左右。

第四是在个别地区和个别领域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

西部地区近五年来产业结构调整情况五年前现在内蒙25:39.7:35.318.7:49.1:32.2陕西18.43:1.38:38.913.7:49.1:37.2青海14.6:43.3:42.110.6:51:38.4甘肃20.52:45.47:3418.05:48.63:33.32--西部地区将发展六大特色产业记者采访了解到,我国今后将综合考虑西部地区资源特点、产业基础、支撑条件、需要与可能,优先发展以下六类重点特色优势产业。

一是能源及化学工业。

充分利用西部地区能源优势,重点建设大型煤炭、大规模石油天然气、大中型水电站等能源基地。

因地制宜,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和天然气化工工业,加快建设煤制油、甲醇、二甲醚、乙烯、化肥等化学工业项目。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陕西要在扩大陕北一次能源生产规模的同时,积极开发彬长、丈八矿区,搞好渭北老矿区挖潜改造;着重抓好陕北、渭北和关中的一批火电厂建设,形成陕北和关中两大火电集群,开发陕南水电资源,尽快建成全国重要的电源基地;加快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重点发展煤液化、甲醇及甲醇制烯烃、石油化工、盐化工,提高附加值,力争到2010年,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形成年产1500万吨原油、1500万吨炼油、100亿立方米天然气、2亿吨原煤、600万吨甲醇和400万吨煤制油生产能力,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接续地和大型煤化工基地。

甘肃省则计划抓住西油、西气东输机遇,争取中油集团实施玉门油田500万吨炼油扩建、庆阳石化400万吨炼油扩建等项目,发展乙烯的上游配套及下游深加工产品,利用省内有色、冶金企业副产化工原料,发展氟化工、天然气化工,改造提升石油化工产业。

争取到2010年,全省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200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达70万吨/年,下游产品聚烯烃生产能力达113万吨/年、合成橡胶生产能力达26.5万吨/年,将兰州建设成西部油品生产和集散中心、润滑油及合成树脂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合成橡胶生产基地。

宁夏力图做大做强以宁东基地为重点的能源化工产业,大规模开发列入全国13个亿吨级大矿区之一的宁东煤炭基地。

按照大型化、现代化、高起点、高水平的原则,规划开工建设煤矿规模8000万吨;建设总装机100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坑口电站群,以及兰州至灵武750KV交流输变电工程、宁东至天津东±500KV直流外送工程等,积极参与"西电东送"。

建设总规模800万吨/年(一期320万吨)的煤炭间接液化项目、83万吨/年的煤基二甲醚项目和180万吨的煤基甲醇、烯烃聚合物等煤化工项目。

二是矿产开发及加工业。

利用西部地区的铁矿资源,同时加大利用境外铁矿资源的力度,积极发展高速铁路用重轨、大口径优质无缝钢管、优质合金钢材和精密合金钢材等特殊钢材,支持西部地区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大型钢铁项目。

优先开发西部地区大型铜矿和铝土矿,扩大铜冶炼和氧化铝生产能力,提高铜、铝型材加工能力,加强铅、锌、锡、镍、镁等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

加大稀土和钒钛深加工产品和新材料的开发力度。

继续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磷、钾肥基地,提高生产能力。

青海资源丰富,十一五期间,青海将发展铅、锌、铜、铟、镉等有色、稀有金属生产、回收与加工业,强化竞争优势,提高产业的加工深度和经济效益。

宁夏将逐步形成石嘴山一银川市一青铜峡市新材料产业密集带,成为国际级的钽、铌、铍稀有金属材料及其加工产品基地和碳素材料、碳化硅材料及其加工产品基地,国家级的铝、镁合金、聚氯乙烯改性塑料及其加工产品基地。

甘肃省则将重点实施20万吨电解铜、1万吨羰基镍,大型铝板带箔加工、铜加工和200万吨碳钢薄板、50万吨不锈钢等技改和产品结构调整项目。

力争到2010年,甘肃省有色金属和钢铁产量实现翻番,形成200万吨有色金属、600多万吨钢铁的生产能力,有色金属深加工和钢材板带产品比重进一步提高。

三是农副产品加工业。

以骨干企业为龙头,组织订单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农牧业的生产和发展。

重点发展肉类、大豆、玉米、马铃薯、蔬菜、瓜果深加工,农工商一体化的联合企业。

继续建设优质棉花生产基地,扩大棉纺织加工能力,提高加工水平。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林浆纸一体化工业。

发挥西部地区生物资源优势,实现中药材栽培、养殖、加工的产业化和集约化,重点发展特色药品和新产品。

甘肃省常务副省长徐守盛介绍,甘肃在"十一五"期间,将发展壮大马铃薯、啤酒大麦、啤酒花、酿酒葡萄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

宁夏则要加速发展清真牛羊肉、乳品、淀粉发酵、羊绒、枸杞及中药材、造纸等农产品生产及其加工产品系列,逐步建成全国最大的枸杞加工产品基地和重要清真牛羊肉、马铃薯加工、发酵工业、生物制药等产品基地。

内蒙则要围绕乳、肉、绒、粮油、薯菜果和饲料饲草加工等主导产业,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增加品种,降低成本,继续保持乳品龙头企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在创立羊绒国际品牌方面取得新突破。

四是装备及加工业。

利用西部地区现有产业基础,积极发展超临界机组、大型空冷机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等电力设备,大型矿用提升、运输等重矿设备,大型土石方施工、高速公路路面施工和养护、隧道开凿等工程机械,大型数控机床,数字智能型仪器仪表,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经济型轿车、新型摩托车。

陕西省常务副省长赵永正表示,"十一五"期间,陕西省要充分整合、集成,使飞机、汽车、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数控机床、电子信息及通讯设备制造等六大支柱产业发展更快、更强。

经过"十一五"的建设和发展,陕西省的装备制造业将形成一批市场竞争力强、龙头带动作用大的企业集团和"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及若干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将达到20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600多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宁夏也将努力振兴机械装备业。

重点加快数控机床、轴承、煤矿设备、精铸件、自动化仪表等企业技术改造,推动产品向高档、智能化、一体化方向发展。

五是高新技术产业。

依托西部地区现有中心城市科技人才优势和军工企业技术优势,发展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形成独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

继续推进西部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强化区内创新基地和孵化能力建设,建好一批科技创业园、大学科技园。

六是旅游业。

加强西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点旅游区、重点线路和重点项目的开发,形成协调配套、特色鲜明的成熟旅游产品体系。

重点开发香格里拉民族风情~高原风光旅游区、黔东南~湘鄂西民族风情与生态旅游区、川黔渝"金三角"生态旅游区、珠三角~桂东~桂北黄金旅游区、澜沧江~湄公河民族风情热带风光跨国旅游区、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区、大漠草原旅游区、青藏高原生态旅游区。

总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点将放在经济增长极地区。

逐步形成6大特色优势产业基地:陕西、宁夏、内蒙古、贵州、新疆等煤炭生产、煤电一体化和煤化工基地;新疆、川渝、陕甘宁、青海、内蒙古石油天然气开发及石油天然气化工等能源生产及能源化工基地;广西、贵州铝,云南铅、锌,四川钒、钛,甘肃铜、镍等有色金属综合开发利用基地;内蒙古稀土工业开发、研究和生产基地;青海柴达木、新疆罗布泊钾肥和云南、贵州磷复肥生产基地;西安、成都、重庆等高技术产业基地;有关地区棉、麻等植物纤维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六条建议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加快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涉及面宽、涉及部门多,难度也很大。

需要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切实把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放到重要位置,积极配合,通力协作。

为此,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金祥提出六条政策建议。

一是按照宏观调控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二是支持西部地区重大项目布局。

结合"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要把"只要西部地区具备基本条件,有资源、有市场、有效益,应该支持西部地区的资源就地加工转化"的思路应体现在有关的专项规划中,落实到地区、落实到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