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锦后旗三道桥镇和平中心示范点简介(内蒙古“十个一”工程调研用)2
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三道桥镇践行科学发展观
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三道桥镇践行科学发展观
佚名
【期刊名称】《实践(思想理论版)》
【年(卷),期】2009(000)009
【摘要】三道桥镇位于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中西部,因杨家河的第三座桥在其境内而得名。
全镇现辖总面积21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6万亩。
设立15个村,162个社,共有农户7741户,总人口30240人。
【总页数】1页(P中插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
【相关文献】
1.精细管理特色办学走品牌化建设之路——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奋斗小学建校五年回顾 [J], 郝梅
2.在服务保障中树立国土干部新形象——记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国土资源局党总支书记、局长许金嵘 [J],
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公安局预警前置助推涉众型经济犯罪打防工作提质增效 [J],
4.坚持一事一议体现农民主体——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三道桥镇兴办农村公益事业的思考 [J], 樊文;刘永平
5.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国土资源局多举措严格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管理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杭锦后旗自然概况
杭锦后旗自然概况锦后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河套平原西北角。
南临黄河,北靠阴山,东经106°34′~107°24′,北纬40°26′~41°13′。
旗境东南隔黄河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相望,北靠乌拉特后旗,东与临河市毗邻,东北角连乌拉特中旗,西和西南部与磴口县接壤。
南北长约87千米,东西宽约52千米。
总面积1767平方千米,至2005年总人口304853人。
其中,男156162人,女152162人。
有汉族303346人,蒙古族2597人,回族1863人,满族361人,其他少数民族137人。
旗人民政府驻陕坝镇,邮编:015400。
代码:150826。
区号:0478。
拼音:Hangjinhou Qi。
【行政区划】杭锦后旗辖8个镇:头道桥镇、二道桥镇、三道桥镇、蛮会镇、团结镇、陕坝镇、双庙镇、沙海镇;巴市太阳庙农场。
【历史沿革】1942年设米仓县,1953年改杭锦后旗,因蒙古族部落而得名。
2000年,杭锦后旗辖6个镇、15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旗总人口28427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黄河镇 6616 二道桥镇 11525 三道桥镇 13987 蛮会镇 8302 团结镇 8230 陕坝镇 50991 头遭桥乡 12192 查干敖包乡 14151 南小召乡 11973 五星乡 9631 太阳庙乡 11030 大树湾乡 7284 召庙乡 12732 沙海乡13797 南渠乡 14670 四支乡 11262 光荣乡 17420 红旗乡 11056 联合乡 7949 红星乡 10223 跃进乡 16699 巴盟太阳庙农场虚拟乡2559。
【地形地貌】杭锦后旗均为平原地带(属河套平原)。
杭锦后旗在地质新构造运动中形成内陆断陷盆地,下部为巨厚的湖相沉积层,上部由于黄河的多次改道变迁,黄河水的长期冲积,沿山一带山洪的大量淤积,使境内的土层逐渐加厚,形成了地势高、表面平坦的冲积、洪积平原。
杭锦后旗三道桥镇和平中心示范点简介(内蒙古“十个一”工程调研用)
杭锦后旗三道桥镇和平中心示范点简介三道桥镇和平村位于镇政府西1公里处,紧邻乌五线,交通便利。
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445个农户,1884口人,耕地面积7635亩。
是三道桥镇典型的依靠特色农业种植实现共同致富的富裕村。
和平中心示范村位于和平村的正东端包括五、九两个社,共有住户52户,人口总数达234人。
是三道桥镇实施新农村建设的第一个示范点。
优先产业发展,农村经济后劲实足。
在“十个一”工程包扶单位、领导的积极帮助和引导下,和平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始终坚持发展优先,按照“生产发展”的总体要求立足本村实际确立了以西甜瓜种植和奶牛养殖为重点的致富产业,一是建成综合农贸市场一处,成立了西甜瓜专业合作社,西甜瓜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并申请注册了商标。
依托品牌优势,引进优良品种,广泛推广拱棚和双膜等适用种植技术,促使产品及早上市,拓展市场空间,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使人均来自西甜瓜收入连续几年占村人均纯收入的46%,品牌效应充分凸显;二是成立了和平村俊峰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积极引进优质高产奶牛,使全村的奶牛总头数达500多头,并配套建设了挤奶间、制冷间和饲料房。
从科学管理、规范饲养、提高品质上下功夫,切实加快了草原牧场建设步伐。
生态文明先行,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2007年和平村通过采取“一张蓝图定规划,五业并举求发展;增户扩容上规模,生态建设要先行,强化投入抓建设”的措施,修建环村油路1.5公里,巷道硬化1公里,住房及院落墙体统一着色,建成800平方米综合运动场一处,党员活动室一间,计生指导站和图书室各一处及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并按照“五改五建、三通三化”的标准,对52户庭院进行了配套设施建设。
以打造“绿色小康村、生态小康村”为总目标,切实加大投入,通过实施机械作业,共栽植垂柳3300株,杨大杆5000株,完成中心示范村“四旁”的绿化美化任务,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宜居环境,实现了“村在林中、户在绿中、人在景中”优美景观。
三道桥镇革命老区基本情况
三道桥镇革命老区基本情况
三道桥镇位于杭锦后旗中西部,距旗政府所在地陕坝镇16公里,现全镇总辖地面积216.7平方公里,设15个行政村,16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240人,耕地18.6万亩。
1942年从临河县地分设米仓县,驻三道桥。
1950年4月25日成立米仓县人民政府。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侵占了绥包,三道桥桥镇成为日本侵略军打通平绥路的战略目标之一,成为日军主力未来西犯的偏安之局。
当时,随缘军副司令李大超退防河套,改为游击军命六团驻防三道桥。
三道桥乡指导员石云和小学教员傅观渊,又把临河四区的一部分自卫队带到游击军编为第四连驻防。
1939年我党与傅作义将军的绥远部队合作抗日,并组成了军、政、民三位一体的抗日组织,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参加与支援抗战。
我党的副军级革命老战士苏龙同志就是在这年参加了由杨子华领导的革命队伍的,并于同年5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0年2月3日日军侵占五原县城后,4日下午五至六时,兵分两路向临河、陕坝西犯。
日军机械化部队进犯陕坝后,又以蒙骑兵入侵到了米仓,我党和民众配合绥远游击军在米仓县三道桥不断伏击、袭扰敌军,之后依阴山转移。
日伪军入侵三道桥之后,首先闯进天主教堂,架起机关枪封锁了教堂院门,捆
绑毒打了堂内的段神父,搜刮钱财后,将教堂烧毁。
为防止日军机械部队西犯,三道桥抗日组织,发动当地(现柴脑包村)群众奋起抵抗,采取火烧公路桥梁等办法对日军进行阻击(现三道桥镇境内的西渠口一社和柴脑包三社交界处桥梁“火烧桥”由此而来,为纪念这一历史意义“火烧桥”这一名字也被一直延用了下来)。
内蒙古“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综述
内蒙古“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综述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王国英)难忘2021年那个早春.立足于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滞后的现状,自治区党委、政府郑重承诺:用3年时间,在全区所有行政嘎查村、国有农牧林场分场和较大的自然村,实施危房改造、安全饮水、街巷硬化、村村通电和农网改造升级、村村通广播电视、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标准化卫生室、文化活动室、便民连锁超市、农村牧区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十个全覆盖工程.这是我区第一次全面系统、大规模投资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服务的综合性民生工程.两年多过去了,我区农村牧区的变化有目共睹:万户农牧民住进了美观大方、温暖舒适的新居;万农牧民和学校师生喝上了安全水;9388个嘎查村的农牧民走上了水泥路;8557户农牧民解决了没电难题;万户农牧民看上了高清数字电视;新建恢复学校和幼儿园1055所;新建标准化卫生室6147所、文化室9337个、便民连锁超市5986个;全面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落实了万人的基本养老保险和高龄津贴.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对于内蒙古农村牧区各项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其更深刻的意义还在于,这项民心工程的实施,让怀揣幸福梦想的内蒙古农牧民在奔赴小康的道路上变得更加自信和笃定.补上民生最大短板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内蒙古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欠发达的基本区情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尤其是农村牧区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滞后、公共服务不足、人居环境欠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相对于经济的发展还显得更加突出.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前,全区有80%的嘎查村(行政村)没有街巷硬化,60%的嘎查村没有标准化的卫生室、文化室、便民连锁超市,有170多万农牧民饮水不安全,157万农牧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52万户农牧民居住在危旧的泥土房和茅草房里.这既是制约人民群众生活改善的最大难题,也是影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最大短板.我们嘎查有258户750多名农牧民,都生活在塔敏查干沙漠腹地.过去这里遍地浮沙,没有像样的街路,各家各户连规整的院墙都没有,生活不富裕加上环境脏乱差,村里的小伙儿找媳妇都难!回忆前几年,通辽市库伦旗茫汗苏木早布日根塔拉嘎查党支部书记海峰感触颇深.随着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深入推进,牧民吴宝音亲历了家乡的变化:红瓦白墙绿树绕,家家门口路灯照,街巷整洁环境美,出门不再踩泥巴,健身娱乐有广场,文化室里人气旺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农牧办主任于清理介绍说,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过程中,各地都紧紧把握好一个全字,做到三个不能.一是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转型、社会保障和基层组织建设都要全面推进,一样都不能缺;二是农区牧区、林区垦区的每一个行政村(嘎查)和较大的自然村,都要因地制宜地搞好,一类也不能少;三是要让每一户农牧民和农垦林区的职工都从中受益、得到实惠,一个也不能落下.从工程实施至今,我区已完成投资886亿元,%的行政嘎查村完成了建设改造任务,各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9388个行政嘎查村、10674个自然村全面完成了全覆盖任务,十个全覆盖工程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农村牧区发展大提速赤峰市林西县大井镇大川村廖凤岐老人今年60多岁,说起十个全覆盖高兴得合不拢嘴:现如今的政策好啊,老辈人做梦都不敢想的事让咱给赶上了,整修房子没用自己花一分钱,看着家里换上了亮堂的大窗户,墙体也给加固了,晚上睡觉踏实多了!如今,走上水泥路,住上安全房,喝上干净水,领上养老金,在内蒙古广大农村牧区已经成为现实.走进乡村、深入牧区,农牧民发自内心的喜悦感染着每一个人:十个全覆盖好啊,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办了好事.一个好字,蕴含着农村牧区发生的巨大变化:嘎查村一改过去残墙破房、脏乱泥泞的景象,基础设施迅速改善,公共服务显著提升,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一大批产业项目落地实施,农牧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明显加快.赤峰市喀喇沁旗在大力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基础上,重点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强化产业支撑.旗里把全设施农业、养殖业和经济林建设作为3项重点产业,增强了农村牧区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了农牧民收入水平.目前,全旗特色种植稳定在33万亩,设施农业达到万亩,经济林面积达到9万亩,农牧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高涨,出钱出力从被动变成了主动.包头市达茂旗黄花滩新村村民则以新村住房、水、电等现有设施为基础,加上政府的补贴,自主开发经营农家乐和观光农业.去年旅游旺季,平均每户农家乐至少增加了3000元左右的收入.旗里还在黄花滩新村打造北冬虫草种植基地,该项目是集体经济项目,目的是在试种试售成功后,引导更多的农牧户加入进来,让北冬虫草种植走向产业化发展之路,实现富民增收.黄花滩新村驻村干部刘建军介绍说:除了发展以上两项重点产业,政府还帮助村民新开发水浇地、新建蔬菜恒温库,人均增收达到12670元.通过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全区各地依托地区资源禀赋、特色优势,畜牧业产品、林果、蔬菜、旅游等一批特色富民产业在内蒙古农村牧区应运而生,形成了一批产业村亮点村,使脱贫攻坚重点嘎查村都有了产业支撑,夯实了农牧民稳定增收的产业基础.从2021年提出目标,到如今十个全覆盖工程硕果累累,内蒙古实现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大提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愈加清晰.朝着幸福目标再出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扎实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让广大农牧民群众过上更加富裕、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内蒙古十个全覆盖工程始终将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70岁的吕自华是阿拉善盟额济纳旗额很呼修日嘎查的老牧户,说到现在正在实施的十个全覆盖工程,老人难掩喜悦.2021年前,他们还住在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老土坯房里,用水用电都很不方便,家里吃水也是老大难,饮牲畜的水都不敢敞开了用.工程实施以来,他家原来的40平方米的危旧土坯房改建成60平方米的砖混房,有了水,通了电,还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洗上了热水澡,晚上出门还有路灯,这在从前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过程中,锡林郭勒盟多伦县突出产业支撑,利用通路、通电、通水的有利时机,整合生态移民等各类项目资金501万元,对西干沟乡大耗来沟村二组及周边部分农户进行搬迁,新建住宅23户,配套建设标准化棚圈15栋、蔬菜大棚16座,实现了生活区与生产区的分离.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将新村规划为前面是住宅、中间是圈舍、后面是种植大棚的模式,走农牧业结合的产业经营路子,发展育肥牛养殖和蔬菜种植.仅此一项,村民每年增收至少2000元.大耗来沟村二组组长赵成树说:十个全覆盖让我们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变好了,还让咱老百姓增收了.下一步我们准备依托多伦县的秀丽风光,利用集中居住、通路的机会和离京津冀近的优势,发展农家乐,吸引更多的外地人来体验乡村的幸福生活!在农牧民眼中,十个全覆盖让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牧民实现了增收致富.而在多伦县县委农工部副部长李笑河看来,十个全覆盖让农牧民的心气儿更顺了、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发展没有终结.内蒙古实施的这项最大的民心工程,其力已积,其势已蓄,它让内蒙古的农村牧区充满活力.今天,当我们再一次把目光投向农村牧区,投向视野中这片熟悉的土地时,不难发现,圆梦小康,责任在此,担当在此,行动在此.。
内蒙古五个实事的介绍
内蒙古五个实事的介绍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拥有广袤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草原文化。
为了推动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福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实事”项目。
这些项目在改善基础设施、发展产业、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下是内蒙古五个重点实事的介绍。
一、改善农村面貌,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重要任务,通过实施一系列的项目,改善农村面貌,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该项目主要包括农村供水、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建设安全用水工程,解决了农村地区的用水问题,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同时,农村厕所革命的实施大大提升了农村卫生环境,减少了疾病传播的风险。
此外,对垃圾和污水的处理,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环境,使农村地区更加整洁和宜居。
通过这些改善措施,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二、加快农牧业现代化进程,实施农牧业转移人口就业创业工程内蒙古是中国重要的农牧业基地,农牧业对于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通过实施农牧业转移人口就业创业工程,将农民、牧民从传统的农牧业中转移出去,引导他们参与城市的非农产业和现代农牧业中。
这样既能促进农牧业的现代化,提升农牧业的竞争力,同时也能增加农民和牧民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农牧业转移人口就业创业工程不仅仅关注就业问题,更关注农民、牧民的素质提升、技能培训和创业支持,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农牧业的要求。
通过这一工程的实施,内蒙古的农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三、提升健康服务水平,实施健康内蒙古行动工程为了提升内蒙古的健康服务水平,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实施了健康内蒙古行动工程。
该工程主要包括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改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使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切实提高统战工作科学化水平 促进杭锦后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认真 践行 社会 主 义核 心
合评 价 工 作的 实施 意 见 ,协调
价 值 体 系 ,夯 实统 一 战线 共 同思
想政 治 基础 。深化 社 会主 义 核心
相关 部 门全 面 完成 对 已做 政治 安
排 的非 公有 制 经济 代表 人 士 的综 合 评 价 工 作 。 三 是 与 旗 委 组 织
统 战 成 员 服 务 大 局 的 能 力 和 水 平 。三 是要 健 全 引导 机制 。按 照
“ 团 结 、 大 联 合 ” 的 原 则 ,深 大
启 动 文 明 企 业 ( 位 ) 创 建 活 单 动 ,高 质量 完 成两 个旗 级 文 明企 业 的创 建 任务 。五 是 以成 立 光彩
委 “ 个并 举 ”和 “ 三 三个再 造 ”
鼓 舞 人 ,推 进 统 一 战 线 不 断 巩 固和发 展 壮 大 的新 型 工作 方式 。 最 近 , 自治 区党 委 和市 委 下发 了
关于 加 快推 进 文化 统 战 工作 的 意 见》 ,并把 我 旗 列为 区 市两 级 开 展 义 核心 价 值 体
系 的思 想 引导 机 制 、舆论 导 向机
步 激 发 民营 企业 支持 家 乡经济
策 提供 有价 值 的意 见和建 议 。
建设 、热心 社 会 公益 事业 和 参与
党校举 办一期全盟 宗教 工作 三级 网络 培训班 。全盟 宗教干部和有 关人员共6 人参加 了 2 &张文侠作 了重要讲话 。 ( 兴安盟委统战部 )
展 。立 足于 服务 全 旗 经济社 会 发 展 , 进 一 步 做 好 非 公 有 制 经 济 人士 统 战工 作 ,加 强调 查研 究 ,
规 划 的最 后 一年 ,也是 杭 锦后 旗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中非 常 关 键 的 一 年 。全 旗 统 战 工 作 的 目标 任 务 是 :坚 持以 科 学发 展观 为 指导 , 认 真 贯彻 落 实全 国 、全 区 、全 市 统 战 部 长 会 议 和 旗 委 十 二 届 五 次 全 委 ( 大 ) 议 精 神 ,紧 紧 围 扩 会 绕 服 务 全 旗 经 济 社 会 科 学 发 展
杭锦后旗自然概况
杭锦后旗自然概况锦后旗位于自治区西部,河套平原西北角。
南临黄河,北靠阴山,东经106°34′~107°24′,北纬40°26′~41°13′。
旗境东南隔黄河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相望,北靠乌拉特后旗,东与XX市毗邻,东北角连乌拉特中旗,西和西南部与磴口县接壤。
南北长约87千米,东西宽约52千米。
总面积1767平方千米,至2005年总人口304853人。
其中,男156162人,女152162人。
有汉族303346人,蒙古族2597人,回族1863人,满族361人,其他少数民族137人。
旗人民政府驻陕坝镇,:015400。
代码:150826。
区号:0478。
拼音:Hangjinhou Qi。
【行政区划】杭锦后旗辖8个镇:头道桥镇、二道桥镇、三道桥镇、蛮会镇、团结镇、陕坝镇、双庙镇、沙海镇;巴市太阳庙农场。
【历史沿革】1942年设米仓县,1953年改杭锦后旗,因蒙古族部落而得名。
2000年,杭锦后旗辖6个镇、15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旗总人口28427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黄河镇 6616 二道桥镇 11525 三道桥镇 13987 蛮会镇 8302 团结镇8230 陕坝镇 50991 头遭桥乡 12192 查干敖包乡 14151 南小召乡11973 五星乡 9631 太阳庙乡 11030 大树湾乡 7284 召庙乡 12732 沙海乡 13797 南渠乡 14670 四支乡 11262 荣耀乡 17420 红旗乡11056 联合乡 7949 红星乡 10223 跃进乡 16699 巴盟太阳庙农场虚拟乡 2559。
【地形地貌】杭锦后旗均为平原地带〔属河套平原〕。
杭锦后旗在地质新构造运动中形成陆断陷盆地,下部为巨厚的湖相沉积层,上部由于黄河的屡次改道变迁,黄河水的长期冲积,沿山一带山洪的大量淤积,使境的土层逐渐加厚,形成了地势高、外表平坦的冲积、洪积平原。
杭锦后旗自然概况
指标 行政区域土地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就业
2002
1767
2003
1767
2004
2005
2006
2007
年末总人口(人) #男性(人) #乡村人口(人)
年末总户数(户) #乡村户数(户)
出生人口(人) 死亡人口(人) 全社会就业人员(人)
第一产业(人) 第二产业(人) 第三产业(人) 在岗职工人数(人) 乡村劳动力(人) #农林牧渔业(人) 国民经济综合指标 生产总值(万元) 第一产业(万元) 第二产业(万元) 工业(万元) 第三产业(万元) 人均生产总值(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元)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 #国有(万元) 集体(万元) 有限责任公司(万元) 股份有限公司(万元) 私营企业(万元)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万元) 按管理渠道分 #基本建设(万元)
【地形地貌】 杭锦后旗均为平原地带(属河套平原)。杭锦后旗 在地质新构造运动中形成内陆断陷盆地,下部为巨厚的湖相沉积层, 上部由于黄河的多次改道变迁,黄河水的长期冲积,沿山一带山洪的 大量淤积,使境内的土层逐渐加厚,形成了地势高、表面平坦的冲积、 洪积平原。海拔高度为 1032~1046 米。全旗地形为西南高(最高部 位在头道桥镇境内,海拔 1 050.4 米),东北低(最低部位在团结镇境内, 海拔 1031.3 米) 东西高差 14 米。由于受黄河冲积扇和洪积扇的影响, 造成了明显的分带性地貌特征。乌加河以南为黄河冲积平原,约占全 旗总面积的 84%,土壤表层沉积物由黄河冲积物形成,土层深厚, 呈现出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逐渐为沙岗地→沙粘之问的壤质缓斜平地→ 红泥洼地。在冲积平原内部由于黄河改道,和风力作用,形成大小不 等的湖泊和沼泽洼地,约占面积为 1.8%。另外除在西部有乌兰布和 沙漠外,境内还有一些河沙,经风运堆积而成的另星沙丘。乌加河以 北为洪积平原,约占总面积的 13%,土壤沉积物为层次极不明显的 卵石、砾沙和沙土混合物结构,表层质地以沙土为主。靠近黄河的河 漫滩约占全旗总面积的 3%,土壤表层沉积物以沙土为主。
三道桥镇集镇改造工作简介
三道桥镇集镇建设简介三道桥镇位于杭锦后旗中西部,距陕坝镇16公里,五乌线自东而西,横穿全镇,青协线、别磴线首尾相连,纵跨南北,区域面积为216.7平方公里。
下辖15个行政村和一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7729人。
城镇常住人口5780人,集镇已建成面积1.56平方公里,是杭锦后旗较大农村中心集镇之一。
今年以来,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从重民生、抓建设、强管理入手,突出在集镇建设上“求特色、求完善、求创新”,全力实施集镇“新、亮、美、齐”工程,使集镇建设与管理上了新台阶。
一、重民生,在集镇环境整治上求特色。
3月份,组织全镇领导干部,利用10天的时间,集中对集镇的垃圾点、道路、树池、居民巷道内的生活垃圾进行了清理,对主干街道东西出口处的坑、洼路面进行了平整,对影响集镇镇容的广告牌、破旧垃圾池进行了彻底清理。
二、抓建设,在设施配套上求完善。
我们通过向上积极争取,动员群众适当筹资的办法,进一步推进集镇配套设施建设。
一是完善亮化设施。
投资10万元,在集镇主干道和平路、原大树湾街道新安装47盏路灯,使集镇街道全面亮起来。
又投资2.3万元对三中半封闭院墙上安装44盏景观灯,到了晚上在路灯映衬下,成为三道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并在杨家河桥建成后,投资4.6万元在桥的护栏上安装LED 节能景观灯,使之更体现出古镇面貌的改变。
二是完善公共设施。
投资10万元在集镇主干道和平路和原大树湾街道,新安装垃圾池53个,果皮箱26个,并且对垃圾池进行统一涂色,按序编号,粉刷宣传标语,对果皮箱统一规格,设立公益广告栏。
投资276万元对集镇的排污水设施进行了改造,在街道两侧新铺设管道2.5公里,新做污水口42处,收水口61处,检查井54个,彻底解决集镇雨水淤积严重,生活污水排输不畅的问题。
6月份镇政府对街道两侧近1.7万平方米实行硬化,全部用工字砖进行了铺设,并用马路牙对街面所有的树池重新进行了衬砌,对各个路口实施混凝土浇筑硬化,并在各路口安装了防护栏,严禁车辆进入除道路以外的硬化区。
河套水利简介
黄河后套段历史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指黄河进入内蒙后套后有2条干流,沿阴山南麓的乌加河和现在的黄河,1850年前乌加河是黄河的主干流,现在的河道只是支流,1850年清朝道光年间河道淤积堵塞的偶然原因使黄河由乌加河改到成为现在的黄河,北河变南河;又由于后套地区是西南高,东北低,改到和才能是一首制自流灌溉成为可能,三盛公水利枢纽才得以成功。
总干渠是1960年人工开挖的全长233公里。
(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科技文化处:刘永和)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机构设置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是河套灌区的管理部门。
其主要职能职责是:负责河套灌区的规划、建设,工程、灌排管理,水价测定、申报等各项建设管理工作;负责领导和管理各灌域管理局机构、工程管理机构和系统内各水管事业机构。
㈠机构规格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为相当副厅级事业单位。
㈡内设机构及职责根据上述职责,内设11个处级机构和28个处辖科级机构。
⒈办公室办公室为综合性处室,承担市水务局和河灌总局的综合协调服务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协助局领导处理机关日常工作,对局机关政务、党务工作进行综合协调。
负责会议的组织、综合材料的起草和机关文秘、档案、财务、保卫、保密、宣传、调研、信息、信访、督查、规章制度建设等工作。
办公室内设7个科即:文书科、宣传秘书科、政务督查科、后勤财务科、信息办、档案室、车队。
⒉组织人事处组织人事处为综合性处室,承担市水务局系统和河灌总局的组织人事管理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管理全系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机构编制、人事、干部管理考核任命、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劳动工资、人才管理和交流、机关老干部等工作,贯彻落实《劳动法》,指导水利系统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和职工队伍建设等工作。
组织人事处内设7个科:即:组织科、干部科、调配科、人才交流科、职称培训科、劳动工资科、老干部科。
⒊计划财务处计划财务处为综合性处室,承担市水务局和河灌总局的计划财务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市水利资金的计划、管理、使用,编制水利年度计划,负责指导全市水利行业多种经营和财务、统计工作;负责局管各类资金的计划、分配与监督检查,负责水费的核定、计收、管理,负责全系统的国有资产管理和水务国有资产的监管;提出水利建设基金的安排使用计划。
后旗旅游景点
后旗旅游景点
后旗是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下辖的一个旗县,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以下是后旗的一些旅游景点:
1.清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后旗东南部的清水河流域,是内
蒙古自治区首个国家湿地公园,拥有丰富的湿地生态资源,是候鸟栖息地和重要的生态旅游景点。
2.后旗博物馆:展示后旗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介绍后旗的
治水、农牧业等方面的发展历程,是了解该地区历史文化的好去处。
3.后旗草原:后旗境内的草原景观宽广壮丽,绿茵茵的草场与
蔚蓝的天空相映成趣,是进行牧民文化体验和驰骋草原的理想之地。
4.乌兰布和祭祀文化观光区:位于后旗西北部的乌兰布和山脉,是著名的祭祀文化历史景区,有独具特色的祭祀文化和壮丽的自然风光。
5.东风湖景区:位于后旗北部的无名河流域,风景秀丽,湖内
有丰富的鱼类资源,是钓鱼爱好者的好去处。
6.巴彦淖尔湖风光带:位于后旗东边的巴彦淖尔湖湿地自然保
护区,是著名的国家湿地公园,有丰富的湿地生态景观和独特的水乡风情。
此外,后旗还有一些民俗文化活动值得一提,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马术比赛等,是了解和体验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好机会。
三道桥镇基本情况
三道桥镇基本情况三道桥镇,因杨家河第三座桥在其境内而得名。
建国前曾是米仓县所在地。
三道桥镇位于杭锦后旗中西部,距旗政府所在地陕坝镇16公里,杨家河纵贯全镇南北,建国前曾是米仓县所在地。
全镇共设1个居委会,15个行政村,16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209人,辖地面积216.7平方公里,耕地18.6万亩,2007年,农牧业总产值达305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770元。
三道桥镇交通十分便利,乌五线横贯东西;青协线、三达线、别磴线、永红线纵跨南北,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三级公路网;小油路穿梭全镇各村,通村油路建设目标基本全面实现;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0%,实现数字化改造率60%;自来水普及率达100%。
近几年来,三道桥镇以新农村建设为中心,秉承“特色兴镇”的发展理念,围绕特色抓效益,突出特色促增收,逐步形成了以“两瓜两菜”(即西瓜、甜瓜、脱水菜、大白菜)为代表的特色主导产业,西瓜、甜瓜远近闻名,脱水菜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2004年西甜瓜、脱水菜双双获得国家农业局颁发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2008年正在申请商标注册。
畜牧业发展迅速,现已建成奶站5座,奶牛总数达到3000头,肉羊育肥、肉猪育肥产业正悄然兴起;新农村示范建设扎实推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凸显;通道工程成绩斐然,着力打造了312省道14.2公里绿色长廊,生态效益充分显现,2008年继续向东延伸10公里陕坝镇相接,力争在2009年全线贯通312省道在三道桥镇内的绿色通道长廊;人畜改水工程稳步推进,截止2008年10月,已完成15个村的主管道的铺设和152个社的进户接入工程;农副产品深加工如雨后春笋,千万元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0家;蒙海物流加工业建设进展顺利年产120万吨球团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2007年三道桥镇和平村被评为“全国绿色小康示范建设先进集体”、三道桥镇计划生育协会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协会”;三道桥镇被评为2007年度市级“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先进单位”、第三届“城镇建设人居杯竞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村容整洁示范奖”、第二届全国农牧业普查市级先进集体。
杭锦后旗概况-巴彦淖尔
杭锦后旗概况杭锦后旗位于巴彦淖尔市西部,地处河套平原。
东与临河区接壤,西傍乌兰布和沙漠与磴口县毗邻,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相望,北靠阴山与乌拉特后旗交界。
地理座标为东经106°34′至107°34′,北纬40°26′至41°13′,南北长约87公里,东西宽约52公里,总面积1790平方公里。
旗政府所在地陕坝镇距巴彦淖尔市政府所在地临河区30公里。
辖9个镇、1个国营农场(下设8个分场),107个行政村、1047个村民小组、15个居委会。
总人口312890人、有蒙古族、回族、满族、达翰尔族等少数民族,占全旗人口的2.2%。
“杭锦”系突厥语,意为“车子”。
早在战国时期,为赵国九原郡属地,秦统一中国后,属秦九原郡地,后复为匈奴地。
汉为朔方郡地。
南北朝时,分属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辖地、历隋、唐、宋、辽、金、夏、元、明至清初,这里曾为丰州、五原郡、九原郡、西夏属是。
清置盟旗,属达拉特,杭锦旗各一部分,清乾隆八年,划归萨拉厅管辖,清末为五原厅所辖。
民国元年(1912年)改称五原县,实行旗县并存,蒙汉分治。
1925年归临河设治局管辖,1929年归临河县第三区,第四区辖地,1942年,傅作义在河套地区实行新县制,设置米仓县,1953年改称杭锦后旗。
杭锦后旗地貌主要由冲击平原、洪积平原和河漫滩三种地形构成,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1032-1050米。
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7.9℃,年均降雨量136.5毫左右,无霜期152天左右,年均日照3200小时。
杭锦后旗土地平坦,土壤肥沃,引黄河水自流灌溉,发展农牧业条件得天独厚,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
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葵花、枸杞、蜜瓜、籽瓜、蕃茄、无壳葫芦等。
葵花以其优良品质享誉全国,沙海“绿源”枸杞远销海内外,富硒小麦、河套蜜瓜等也受消费者欢迎。
近几年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奶牛、肉羊、肉鸡养殖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
“十个全覆盖”暖民心红十字会助力促发展
“十个全覆盖”暖民心红十字会助力促发展作者:来源:《实践·党的教育版》2016年第03期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如火如荼推进时,自治区红十字会走进牧区、深入农户,为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群体提供帮助。
修建老牛桥、“光明行”社会公益行、博爱家园项目……一个个民生工程、民心项目紧锣密鼓进行着,在助力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同时,也为百姓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
用一座老牛桥连接幸福群山环抱,绿水环绕,蓝天白云掩映下的扎兰屯市蘑菇气镇三合村恬静美丽。
正值10月,村庄周围成片的玉米地里传来轰隆隆的机械收割声,村口的水泥桥上,装载着丰收的农用车辆来往穿梭,络绎不绝。
这座被命名为红十字老牛桥的桥涵,是2014年由自治区红十字会联合老牛基金会共同为贫困农牧区群众修建的便民桥。
2013年6月,呼伦贝尔市遭受严重洪涝灾害,150座桥涵被冲毁。
由自治区红十字会牵头,用募集的呼伦贝尔市水灾后重建资金与老牛基金会援助资金,共修建了20座红十字老牛桥,解决了4个旗市、10个镇、18个村、32993名村民的出行难问题。
扎兰屯市红十字会会长曲安红说:“通过红十字会援建桥涵,拉近了红十字会与基层群众的距离,让基层百姓更加了解、理解红十字会的工作,对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用明亮的眼睛看见幸福76岁的乔有德是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星耀镇五支箭村的农民,一年前他的左眼患上白内障,看什么东西都是模糊一片,不能独自出门,生活十分不便。
“我们老两口没什么收入,平时靠低保为生。
这次红十字会提供的救助手术,一分钱都没让我掏,来回的车费也都给报销了。
真没想到我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恢复视力!”老人激动地说。
作为迎接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献礼项目,内蒙古光彩事业促进会、自治区红十字会、老牛基金会、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自治区扶贫基金会联合自治区财政厅、人社厅、卫计委和朝聚眼科医院集团,决定从2015至2017年在全区范围开展“内蒙古‘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为万名贫困家庭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
巴彦淖尔市:“三服务、三提升”增强群众幸福感
巴彦淖尔市:“三服务、三提升”增强群众幸福感作者:暂无来源:《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1年第6期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巴彦淖尔市着眼于“办什么”“怎么办”“谁来办”,深入开展“围绕服务基层,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围绕服务企业,提升营商环境满意指数;围绕服务发展,提升干部队伍能力指数”为内容的“三服务、三提升”活动,聚焦聚力重点任务,推动实践活动与中心工作有机融合,让广大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巴彦淖尔市审计局作为杭锦后旗三道桥镇黎一村的结对共建单位,从脱贫攻坚一开始就派干部到黎一村驻村帮助脱贫,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发展肉羊养殖……为村民做了不少实事。
今年,又在黎一村四社到蒙海镇乌兰村、八社到二社两个路段,新修了6.7公里的砼路,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出行,也让村民增收有了更多可能。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巴彦淖尔市深入开展“围绕服务基层,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活动,健全完善结对共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等制度,148个市直、驻市机关企事业单位与临河区57个社区结对共建,75个市直单位与162个嘎查村结对共建,带动市旗两级联系帮扶嘎查村、社区全覆盖,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00余件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2852人次,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同时,巴彦淖尔市依托“强党建、促振兴、惠三农”行动,组织市县两级职能部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推动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广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扶贫济困等活动,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目前,全市共开展“强党建、促振兴、惠三农”集中服务示范活动18场次,服务群众14万余人次,落实项目资金5000多万元。
当好企业发展“店小二”5月10日,巴彦淖尔市大中矿业A股上市,打破了内蒙古自治区在国内资本市场9年的沉寂,更实现了全市本土企业A股上市“零突破”。
这是大中矿业拥抱资本市场的一小步,也是巴彦淖尔市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作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进本土企业健康发展的一大步。
杭锦后旗:全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杭锦后旗:全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作者:暂无来源:《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9年第11期自治区党委第九巡视组巡视杭锦后旗反馈意见指出,我旗在落实打好三大攻坚战部署要求还需大力推进,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不够精密,政策兜底压力大。
针对以上问题,我旗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重中之重,潜心谋划脱贫路径,创新工作举措,成功退出自治区贫困旗县行列。
压实责任,团结一心齐发力。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杭锦后旗紧扣“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围绕“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的要求,创新性推出“十个一”工作步骤。
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成立了以旗委书记任总指挥、旗长任副总指挥的脱贫攻坚指挥部,下设18 个专项工作推进组。
健全旗领导包联责任制和定期调度工作机制,完善督查、考核、通报、问责等制度,形成党政同责抓、所有常委参与抓、四大班子齐上阵、全旗上下总动员的工作格局。
全旗35 名处级领导、636 名科级干部、568 名镇村干部、565 名派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协同自治区驻旗脱贫攻坚工作总队合力攻坚,种好“责任田”,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精准施策,构建产业扶贫大格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杭锦后旗把产业扶贫放到了精准脱贫的首位,探索推出自选式、带资入股、资产收益、就业务工、光伏扶贫、订单委托经营、党支部引领带动等多种产业扶贫模式,实现由输血型向造血型、单一型向多样型的转变,河套酒业集团、旭一牧业、大发公面粉、胡桐羊专业合作社等一大批企业充分发挥了产业引领作用,做到产业对人、人对产业。
杭锦后旗把产业扶贫放到了精准脱贫的首位,借助被确立为首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的优势,把所有贫困户融入到全旗产业发展格局当中。
对于立地条件差的贫困村组,积极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统筹谋划安置区的特色产业和集体经济发展,先后安排了227 万元的发展基金,引导村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肉驴养殖业、乡村旅游业,做到了挪穷窝与兴产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
杭锦后旗:三项举措推创先
杭锦后旗:三项举措推创先
杨丹
【期刊名称】《实践(党的教育版)》
【年(卷),期】2010(000)008
【摘要】@@ 杭锦后旗二道桥镇结合自身实际,扎实做好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各项工作.rn扎实筹备组织.一是结合实际,反复酝酿.制定方案.根据中央和自治区、市、旗委的有关要求,坚持贴近实际、突出特色、有序推进的原则,制定<二道桥镇关于
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总体要求、活动目标、主要内容、活动载体、活动方式、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等方面的内容,增
强了方案的针对性、操作性和时效性.二是强化领导,多方协调组建机构.
【总页数】1页(P12)
【作者】杨丹
【作者单位】杭锦后旗委组织部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杭锦后旗:三举措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J],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网
2.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杭锦后旗电力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系列报道 [J],
武永杰
3.创新举措促和谐人民满意在公安--心源公安局以“三项建设”为载体,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掠影 [J],
4.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国土资源局多举措严格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管理 [J],
5.杭锦后旗“四举措”扎实推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 [J], 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委统战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杭锦后旗旅游景点
杭锦后旗旅游景点杭锦后旗是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下辖的一个旗,位于中华民族的草原深处,北接蒙古国,是内蒙古草原上的一颗明珠。
这里依山傍水,绿草如茵,奔腾的河流在草原上留下一道清晰的痕迹。
杭锦后旗是以蒙古族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自然美景、历史遗迹和民间艺术等优秀的旅游资源。
以下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杭锦后旗旅游景点。
一、伊金霍洛旗沙棱诺尔国家森林公园伊金霍洛旗沙棱诺尔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伊金霍洛旗南部,距伊金霍洛旗城区约40公里,面积达1050平方公里。
公园内地势起伏,沟壑纵横,山峰峻险,景色秀丽。
公园内有森林、湖泊、草原、沙漠、银杏林等景观。
公园中最为出名的景观就是因沙漠而得名的沙棱诺尔,也是公园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
沙棱诺尔世界上最大的活沙滩之一,沙滩宽阔而通透,沙浪波涛汹涌。
公园内还有大小不一的湖泊,吸引了大量的水禽数量。
公园内还分别有唐代文物窟岩、蒙古草原肇始地遗址、凸凹山、牛街、神龛、仙人掌草原等景点。
二、赛马场杭锦后旗赛马场,位于杭锦后旗城北郊,是该地区特有的文化体育活动。
每年7月上旬,杭锦后旗都会举办“锡伯族八旗马术大赛”,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到这里观看比赛。
比赛期间,除了传统的竞马、定陆等比赛外,还有锡伯族传统乐舞、演唱等文化表演。
锡伯族马术是内蒙古地区一种代表性马术,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是锡伯族人民的文化遗产。
三、杭锦后旗教堂杭锦后旗教堂位于杭锦后旗城中心的新胜街,始建于1879年。
教堂建筑风格以十字型为主,白色墙体,东正教式的圆顶,看上去非常威严肃穆。
杭锦后旗教堂是中国境内唯一一座殖民地时期的俄罗斯东正教教堂,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教堂内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如教士们使用的圣杯、圣书、弥撒服、洗礼襁褓、银质的烛台和神龛等。
四、锡伯民族博物馆锡伯民族博物馆是集文物收藏、陈列展示、研究和社会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
博物馆分上下两层,总展览面积为1800平方米。
博物馆陈列了锡伯族历史、民族文化、民俗风情和民族艺术等方面的珍贵文物,如民族服饰、民居建筑、农耕、手工业、渔猎、游牧以及藏经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锦后旗三道桥镇和平中心示范点简介
三道桥镇和平村位于镇政府西1公里处,紧邻乌五线,交通便利。
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445个农户,1884口人,耕地面积7635亩。
是三道桥镇典型的依靠特色农业种植实现共同致富的富裕村。
和平中心示范村位于和平村的正东端包括五、九两个社,共有住户52户,人口总数达234人。
是三道桥镇实施新农村建设的第一个示范点。
优先产业发展,农村经济后劲实足。
在“十个一”工程包扶单位、领导的积极帮助和引导下,和平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始终坚持发展优先,按照“生产发展”的总体要求立足本村实际确立了以西甜瓜种植和奶牛养殖为重点的致富产业,一是建成综合农贸市场一处,成立了西甜瓜专业合作社,西甜瓜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并申请注册了商标。
依托品牌优势,引进优良品种,广泛推广拱棚和双膜等适用种植技术,促使产品及早上市,拓展市场空间,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使人均来自西甜瓜收入连续几年占村人均纯收入的46%,品牌效应充分凸显;二是成立了和平村俊峰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积极引进优质高产奶牛,使全村的奶牛总头数达500多头,并配套建设了挤奶间、制冷间和饲料房。
从科学管理、规范饲养、提高品质上下功夫,切实加快了草原牧场建设步伐。
生态文明先行,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2007年和平村通过采取“一张蓝图定规划,五业并举求发展;增户扩容上规模,
生态建设要先行,强化投入抓建设”的措施,修建环村油路1.5公里,巷道硬化1公里,住房及院落墙体统一着色,建成800平方米综合运动场一处,党员活动室一间,计生指导站和图书室各一处及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并按照“五改五建、三通三化”的标准,对52户庭院进行了配套设施建设。
以打造“绿色小康村、生态小康村”为总目标,切实加大投入,通过实施机械作业,共栽植垂柳3300株,杨大杆5000株,完成中心示范村“四旁”的绿化美化任务,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宜居环境,实现了“村在林中、户在绿中、人在景中”优美景观。
2007年和平中心示范村先后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委、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联合命名为首批“全国绿色小康村”,被自治区评为“自治区二星级生态文明村”。
精神文明跟进,文明程度进步提高。
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强化村民自治能力,群众自我管理服务组织逐步完善、文教卫生体系逐步建立。
在“十个一”工程各级单位和领导的关心与帮助下,建成村级图书阅览室,广播电视室各一间;组建文艺宣传队,利用农闲时间积极开展政策、法规宣传,把党的各项法规、政策融于鲜活的文艺节目中,寓教于乐,使科技培训工作与农业生产形成了有机的结合,实现了科教兴农;争取“万村书库”项目一个,图书规模不断扩大,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宽带网络接入到户,开通了党员教育网,科普工作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