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研究》PPT课件
《哈萨克族研究》课件
哈萨克族的传统习俗
哈萨克族的传统习俗包括婚礼、葬礼、节庆等方 面,这些习俗都有严格的规矩和仪式。
哈萨克族的饮食文化也具有特色,以羊肉、牛肉 、马肉等为主,同时也食用乳制品和面食。
哈萨克族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礼仪和尊重长辈,强 调团结和互助的精神。
02
哈萨克族的语言与文字
哈萨克语的发展历程
《哈萨克族研究》ppt课件
目录
• 哈萨克族概述 • 哈萨克族的语言与文字 • 哈萨克族的宗教信仰 • 哈萨克族的音乐与舞蹈 • 哈萨克族的传统手工艺 • 哈萨克族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与挑战
01
哈萨克族概述
哈萨克族的历史背景
哈萨克族起源于古代乌孙,是古代西域三十 六国之一。
哈萨克族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迁徙和融合, 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哈萨克族的传统音乐与舞蹈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
一些传统的音乐和舞蹈形式逐渐被现代化的音乐和舞蹈所取代,同时也 有一些传统音乐和舞蹈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在现代化进程中,哈萨克族的音乐与舞蹈也在逐渐走向世界,与其他国 家和地区的音乐和舞蹈进行交流和融合。
05
哈萨克族的传统手工艺
哈萨克族的马鞍制作技艺
哈萨克族的马鞍制作技艺是一种独特的传统 工艺,其制作过程需要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 经验。马鞍是哈萨克族牧民生活中必不可少 的工具,因此马鞍制作技艺在哈萨克族中传
承了数百年。
马鞍的形状和结构需要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场 景进行设计,例如狩猎、放牧、赛马等。因 此,哈萨克族马鞍制作技艺需要丰富的想象 力和创造力,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实用性和舒
哈萨克族的刺绣技艺
01
哈萨克族的刺绣技艺是一种独 特的传统工艺,其历史可以追 溯到古代游牧时期。刺绣是一 种通过针线在织物上刺绣出各 种图案和花纹的工艺,广泛应 用于哈萨克族女性的生活中。
《哈萨克族研究》课件
哈萨克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 世纪,当时游牧于我国北方的塞种人 、月氏人、乌孙人、康居人等民族, 在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不 断向南迁徙,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 了哈萨克族的雏形。
在历史上,哈萨克族曾经历过多次战 争和政治动荡,如汉朝与匈奴的战争 、唐朝与突厥的战争、蒙古帝国的征 服等,这些事件对哈萨克族的历史发 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BCD
哈萨克语有三种方言,分 别为西部、中部和东部方 言。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英语 在哈萨克斯坦也被广泛使 用,成为哈萨克斯坦的第 二官方语言。
哈萨克族的文学
01
哈萨克族的文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游牧部落的口头文 学。
02
13世纪后,随着伊斯兰教在哈萨克草原的传播,阿拉伯、波斯、维吾 尔等民族的文学开始影响哈萨克族文学的发展。
哈萨克族的文化特色
哈萨克族的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游牧 生活方式、音乐舞蹈、文学艺术等方 面。
哈萨克族的音乐和舞蹈具有浓郁的民 族特色,如“阿肯弹唱”、“黑走马 ”等,这些音乐和舞蹈已经成为哈萨 克族的文化象征。
哈萨克族的游牧生活方式是他们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以马背和帐篷 为家,过着自由自在的游牧生活。
哈萨克族的舞蹈
哈萨克族舞蹈的特色
哈萨克族舞蹈以其粗犷、豪放、热烈的风格而著称,动作矫健有力,节奏明快,表达了哈萨克族人民豪放、豁达的性 格。
哈萨克族的传统舞蹈形式
哈萨克族的传统舞蹈形式包括“阿依特斯”、“黑走马”、“天鹅舞”等,这些舞蹈通常在节日、庆典等场合表演, 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内涵。
哈萨克族舞蹈的现代化发展
《哈萨克族研究》ppt课 件
CATALOGUE
目 录
• 哈萨克族概述 • 哈萨克族的语言与文学 • 哈萨克族的音乐与舞蹈 • 哈萨克族的宗教信仰与哲学 • 哈萨克族的社会组织与政治制度 • 哈萨克族的经济生活与生态环境
少数民族介绍之哈萨克族课件
06
总结与展望:哈萨克族的传承 与创新之路
总结:哈萨克族的文化特色与传承之路
游牧文化
哈萨克族是典型的游牧民族,其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游牧 生活方式、马背文化和马上运动等方面。
音乐舞蹈
哈萨克族的音乐和舞蹈具有独特的风格,如“阿肯弹唱” 、“姑娘追”等,这些传统艺术形式在哈萨克族文化传承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音乐舞蹈
哈萨克族音乐以马头琴 、冬不拉等乐器演奏为 主,舞蹈则以奔放的风
格著称。
宗教信仰
哈萨克族主要信仰伊斯 兰教,也有部分人信仰 藏传佛教或信义宗而出
生的。
哈萨克族的生活方式
游牧生活
哈萨克族以游牧为生,逐水草而 居,主要饲养马、牛、羊等牲畜
。
狩猎与采集
在游牧之余,哈萨克族人也会进行 狩猎和采集活动,以补充生活所需 。
现代社会中哈萨克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
在中国,哈萨克族实行民族区域 自治,与其他民族共同管理国家
事务。
经济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哈萨 克族地区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 展,与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
紧密。
文化交流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哈萨克族与 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相互了解和尊重成为主流。
多元文化背景下哈萨克族的未来发展
保护传统文化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哈萨克族需要保护和传承自己的传统文化,保 持民族特色。
促进文化交流
通过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哈萨克族可以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点, 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文化。
推动经济发展
在经济发展方面,哈萨克族需要借助其他民族的资源和优势,推动本 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需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宗教信仰对哈萨克族社会生活的影响
哈萨克斯坦(课堂PPT)
07.04.2020
23
哈萨克斯坦的地图
07.04.2020
24
哈萨克斯坦名胜古迹主要集
中在阿拉木图市
07.04.2020
25
“麦迪奥”高山滑冰场
该综合体于1972年建成,1975年荣获原苏联国家奖 金。滑冰场面积10500平方米,冰厚达2.3米,几乎可 全年使用。因其条件优越,被誉为“世界上最出色的 滑冰场”、“创造纪录的摇篮”。
07.04.2020
48
民族服饰-结婚篇
07.04.2020
49
民族服饰——节日篇
07.04.2020
50
哈萨克人的主要食物是牛羊肉、奶、面食、蔬菜 等,习性和欧洲基本相同。最常喝的饮料是奶茶 和马奶。
07.04.2020
51
哈萨克人的传统食品是羊肉、最流行的菜肴是手 抓羊肉。哈萨克语把手抓羊肉叫“别什巴尔马 克”,意思是“五指”,即用手来抓着吃,这也 是特色美食。
07.04.2020
35
第二个含义是在做“纳吾热孜饭”的时候,用
的锅有四个锅耳朵。做饭的时候要在四个锅耳
朵上放四块绵羊油。这是因为哈萨克族本身是 一个游牧的民族,如果没有畜牧业什么都不会 有,这样做是为了祈祷新的一年畜牧好,牲畜 肥壮,这样锅里才会常常有肉吃
07.04.2020
36
姑娘追
07.04.2020
这是因为哈萨克族本身是一个游牧的民族如果没有畜牧业什么都不会有这样做是为了祈祷新的一年畜牧好牲畜肥壮这样锅里才会常常有肉吃姑娘追叼羊赛马哈萨克族弦乐器冬不拉琴冬不拉是哈萨克族的弹弦乐器为木制音箱有扁平和瓢形两种琴杆上有九个缠皮线的品位张两根弦
1
【国旗】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
哈萨克族的曲艺文化
• 冬不拉,是中亚地区的哈萨 克民族的传统弹拨乐器,在 哈萨克斯坦以及中国新疆的 哈萨克族中尤其流行。琴杆 细长,音箱有瓢形和扁平的 两种。一般用松木或桑木制 作,琴颈即指板,过去多用 整木斫成。音箱上有发音小 孔,张羊肠弦两根,琴身有 羊肠弦品位。是哈萨克人的 传统乐器。 • 特点:运用冬不拉不同的演 奏技巧,能够形象地表现草 原上淙淙的泉水、清脆的鸟 鸣、欢腾的羊群和骏马疾行 的蹄声等
贺然 叶林 叶尔江
附注:
• 以上幻灯片为大体框架,以文本为主。 • 在每一个环节都有视频资料和现场表演节 目:1、开头有冬不拉弹奏的进行曲视频 2、在奎依环节,有同学现场弹奏冬不拉; 3、在阿肯弹唱环节,有相关视频图片资料 4、在结束时,有“黑走马”舞蹈表演。
• 哈萨克族曲艺的典型代表就是“阿依特斯”。 阿依特斯以其带有浓郁哈萨克风格的唱词、音 乐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被誉为全面反映哈萨 克人民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百科全 书”,是哈萨克民族艺术中最灿烂的一块瑰宝。 有研究者这样说,哪里有哈萨克人居住,哪里 就有“阿依特斯”悠扬的曲调。 • 阿依特斯,是哈萨克人的标志,是哈萨克人具 有诗性的灵魂
• 哈萨克语称之为“库依”。 哈萨克族有着丰富多彩的 民间器乐曲,这些器乐曲, 内容丰富,优美动听,充 满着强烈的民族特色与地 域风情。 • 民间库依从内容上可分为 三大类:一是对山、水、 草原和家乡的赞美;二是 对草原上各种牲畜和动物 的赞美;三是对人生、动 物遭遇不幸的同情和忧伤。
• 曲体结构极为自由,没有 固定曲调,以说唱为主, 伴奏为辅,弹唱时往往以 热情洋溢的前奏引出高亢 悠扬的歌声,如激流倾泻, 珠玉生辉。另一种阿肯弹 唱,有几种固定曲调,音 乐上以大幅度的节奏变化, 给人以充满活力的听觉美 感。
精美的哈萨克族图案教学课件26
• 哈萨克族图案绘制过程:
• ( 制作哈萨克族图案剪纸) 1、选择一张正方形彩色纸。 2、折叠纸张。 3、在折好的纸张上设计纹样。 4、剪好后完成作品
学生实践:
• 通过学习,了解多彩的哈萨克图案的 起源及其应用,用剪纸的形式表现哈萨克 图案来装点我们的生活。
剪纸作品展示:
作为游牧民族,动物在哈萨克人心目中有着重要的位置。 也正因如此,像羊角形、马嘴形、公羊角形、鸟翅形、驼掌形 等图案在哈萨克人的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
还有角纹图案、羊角纹图案、独角纹图案、断角纹图案、盘羊角图 案 驼掌图案、驼峰 图案、驼眼图案、驼颈图案、双驼图案 鸡心图案、双翼图案、鹰爪图案、燕尾图案、鹰喙图 案 杖形图案、飘带图案、斧形图案、羚羊角图案、头骨图案、水 波图案 狗尾巴图案、百花图 图案、胫骨图案、椎骨图案、鼠印图案、 梳齿图案、印纹图案、双圆图案、星光图案、蝶翅 图案、复合 图案、水滴图案、波浪图案、鱼钩图案、鹅掌图案、双角纹图 案、四角纹图 案········
哈萨克刺绣坐垫
花毡
哈萨克族毡房
哈萨克族生活用品
哈萨克族服饰
哈萨克族图案艺术在服饰上最丰富多变,上衣或裙子、衣领、袖口、前襟等都 有专门的装饰图案。虽然图案样式各异,但它们的形式特征却以对称和重复为主。 但哈萨克人有个传统,就是不能在衣服上使用动物图案,可如今的舞台演出服装、 旅游纪念品等服装上,各种图案都在使用。
• 哈萨克族饰品
哈萨克图案造型的来源和形式
哈萨克人有一种图案叫muyiz,哈萨克语的意思是角(牛角、 羊角),图案(muyiz)来源于模仿牛角,羊角等动物的角。
哈萨克图案造型形式也是多种多 样,内容从草原到自然天象,从飞禽 走 兽到各种花卉,从几何形纹样到符号标 志无一不用。
哈萨克族
• 历代哈萨克人民为守疆卫土,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杰出贡献。公元前60年,汉在西域设置都 护府主要是由于与哈萨克族源有关的乌孙结盟,共同击败了匈奴贵族,才使巴尔喀什湖以东、 以南,直至帕米尔高原的广大土地并入中国版图。 在历史上,哈萨克族绝大多数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因而其服饰带有较浓郁的草原 畜牧生活的特征。其饮食习惯也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畜牧业紧密相关,以肉、奶、茶、面等 食品为主;而奶制品在哈萨克族饮食中的分量很大。奶制品的种类主要有鲜奶子、酸奶子、 奶皮子、奶豆腐、奶疙瘩、酥油、酥酪、奶糕、马奶酒等等。其中马奶酒是哈萨克牧民在各 种聚会、盛宴中必不可少的饮品。 哈萨克族最主要的游牧区在新疆伊犁地区,位于亚洲大陆腹地,年降水量大都在200毫米至 3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较低。河流两岸、山麓地带、湖泊水泉周围成为哈萨克族草原畜 牧业和种植业活动的理想场所。
哈萨克族的婚礼
哈萨克族在婚姻上有许多限制, 其中一条是:同一部落的青年男女不能 通婚,如果通婚必须超过七辈,联姻的 人家也必须相隔七条河。这些限制防止 了哈萨克人近亲结合,使其种族兴旺昌 盛。
哈萨克族的节日
在接受伊斯兰教之前,哈萨克先民的传统节日 是“诺吾鲁孜”节,流传至今,类似于春节。时间 是在阴历春分日。此与哈萨克族自古相传的十二生 肖纪年法密切相关,这一天(阳历3月22日前后) 昼夜相等,被看作是“交岁”之日。哈萨克语“诺 吾鲁孜”意即辞旧迎新。 “诺吾鲁孜节”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到来。为了 欢度节日,家家户户在节前都清扫屋内外,修整棚 圈,准备过节食品。节日的食品主要有用大米、小 米、小麦、面粉、奶酪、盐、肉等做的“诺吾鲁孜 饭”,还有储存的冬肉和水果等
• • • •
国外学者多认为“哈萨克”名称最早出现于15世纪初期。15世纪20年代,在金帐汗国东部出现了乌孜别克汗国 以锡尔河下游为中心,北至托波尔河,东北至额尔齐斯河。1456年,汗国有两个苏尔坦(吉来和扎尼别克),由于 讧向东逃入亦力把里统属地区,亦力把里主把楚河、塔拉斯河流域西七河区让给他们游牧,以增强自己的实力。 一部分脱离乌孜别克汗国的人被称为哈萨克人,意为“避难者’’或“脱离者”。 哈萨克人建立了哈萨克汗国。随着汗国的壮大,周邻民族的加入,到15世纪末,哈萨克民族最后形成。1589年 哈萨克人及其分布地区已区分为三个玉兹(血缘的部落联盟):大、中、小玉兹,即清文献中的右、左、西三部。其 中的中玉兹(哈萨克斯坦中部地区)和大玉兹(七河流域)臣服于准噶尔部。而小玉兹(西哈萨克斯坦)则于1731年被 俄吞并。但是准噶尔汗封建贵族烧杀抢掠使哈萨克人民遭到灾难。18世纪中叶,清朝统一了准噶尔部,解除了哈 克来自准喝尔的威胁。哈萨克三玉兹先后表示归顺清朝,特别是中玉兹和大玉兹,与清朝的关系更为密切。 18世纪中叶起,沙俄侵略中国,并侵入哈萨克草原和原属清伊犁将军管辖的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1864 1883年,沙俄以讹诈和军事威胁手段,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按照条约中“人随地归”的规定,侵 了原属中国的哈萨克族及其居住地区。1864年,游牧在斋桑湖一带的哈萨克族12个克烈部,因不堪沙俄的统治 压迫,离开原牧地,移居到阿尔泰山地区。1883年,哈萨克黑宰部落3千多户迁入伊犁和博尔塔拉地区。划界后 又有了不少哈萨克族迁入了中国境内。至19世纪中叶,哈萨克族占了伊犁地区居民的大多数。他们有丰富的畜牧 生产经验,对祖国边疆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国境内的哈萨克族主要居住地-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光绪十年(1884)新疆建省后,伊犁、塔城及蒙古、哈 克部落隶属于伊犁将军;北部的阿勒泰初属于科布多参赞大臣,后划为勒泰区(1919)。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结束了清朝对哈萨克人民的专制统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哈萨克族人民进入了与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发展繁荣的新时代。1951年1月,甘肃 敦煌县成立了“安置流散哈族工作委员会”。1953年3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和西北行政委员会在兰州召开了“甘 新三省边境哈族头人联谊会及各族团结会”。会上讨论了划分哈萨克族牧居区域,建立民族自治政权,发展民族 济文化等问题,拟定了《甘青新边境各族代表关于加强民族团结,安置边境哈族的协议意见》。规定:甘肃以海 为中心,东至哈尔腾东端的托逊堡,西至安南坝,南至海子南端,北至燕都尔图,上述地区为哈萨克族居住和放 区域。 青海都兰方面以格尔木为中心,东至达赍,西至乌图美仁,南至古尔班崖吉,北至且如地带为哈萨克族居住放牧区 从此,甘青新边境的哈萨克人民彻底结束了长期漂泊动荡的生活,有了自己固定的居住地和放牧草场。 1952年至1953年间,经新疆省人民政府批准,被乌斯满匪帮裹挟到镇西的300户哈萨克族牧民迁回阿勒泰。从 巴里坤的哈萨克人民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 从1954年至1984年,在人民政府的帮助下,一批批哈萨克族牧民由甘肃、青海陆续迁回新疆。 1954年11月27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区在伊宁市正式宣告成立,区下设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专区,并受新疆 人民政府委托,代管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区(后改称自治州)。1955年11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关 政区域划分的规定,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区改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哈萨克族民间劳动舞的调查与研究
哈萨克族民间劳动舞的调查与研究
哈萨克族民间劳动舞是哈萨克族民间文化中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
它是哈萨克族劳动生活中的产物,以模拟和表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场景为主题,是一种好的文化表达方式。
哈萨克族的民间劳动舞有不同的形式,例如磨面舞、剪羊毛舞、出山舞等等。
通过对哈萨克族民间劳动舞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哈萨克族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历史。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哈萨克族民间劳动舞的形式和内容,了解这种艺术形式是如何表达和反映不同时期和环境下的生活和劳动方式。
其次,我们还需关注哈萨克族民间劳动舞的传承和保护问题。
在作为一种民间文化遗产形式的哈萨克族民间劳动舞面临着日益减少和消失的风险,需要加强对这一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以确保其传承和发展。
总之,对哈萨克族民间劳动舞的调查和研究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哈萨克族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可以为其保护和传承做出贡献。
哈萨克族婚俗课件共39页PPT资料
伴郎对歌接新娘
哈萨克族婚礼一般要举行三天,第一天,新郎带 领伴郎前去娶亲,女方会以哈萨克族习惯招待他 们。接受亲朋好友 左邻右舍的贺喜。第二天休息 一天,第三天正式娶新娘。但调皮的伴娘会把新 娘藏起来,伴郎要揭开毡房一角骑在马上,与伴 娘逗趣对歌,蠃了方能进门接新娘。有时,其中 的伴郎会乘其不备,从马背上跃进毡房,并从众 伴娘围攻下夺门而出,如果跑不出来,就会招来 嘲讽,没脸见人,还要向伴娘送礼。
在众多姐妹 把新娘包围
在中间,用
歌声送给她 安慰和祝福
就要离开家了,新娘与父母亲相拥告别。
新郎迎娶新娘的马队上路了,一路上,歌 声相伴,祝福不断。
到了新郎家了,新娘在 送嫁和迎嫁的姐妹陪伴 下,在新郎家门口等待
在歌声中,新娘被扶照向新郎家走来
在婚礼上长辈们安静地坐在一起,等待晚辈们祝福
婚俗演进
哈萨克族旧时的婚姻具有浓厚的买卖婚姻性质, 且由父母包办。女子的贵贱,取决于父家的名望, 婚娶聘礼视门第而定,彩礼也因门第差别悬殊。 富者赠骆驼百峰或马上百匹、羊千只,嫁妆一般 多为毡房、驮畜、家具、服饰和新娘的乘马等。 贫穷人家,男方也要给女方送“吃奶礼”、或 “婚礼’’和“亲属礼”等。
有趣的定亲
男女方订亲以后,男方要给女方扎“持特” (三角巾、方巾)或戴“乌克”(毛头鹰 羽毛),举行订婚仪式,只选择吉日交送 聘礼时,女婿方可正式登女方家的门,订 婚仪式在女方家举行。女方的父母在这天 要给女婿吃羊胸部肉,以表示双方已正式 订亲。附近的青年男女在这一天可以跟女 婿打闹玩耍,如把女婿投到水池里或泼水, 或者将衣服缀缝到花毡上,让女婿出丑等。 订婚后,男方就可公开去女方家。
婚礼形式
哈萨克族的婚礼与其他民族不同, 从说亲到完婚要经过一系列仪式, 哈萨克族称为“托依”。这类仪 式在女方家举办四次,即说亲、 订婚、送彩礼和出嫁仪式;在男 方家举行两次,即“吉尔提斯” 仪式和迎亲仪式。这些仪式的规 模大小,主要根据男女双方的经 济状况而定。
《哈萨克族服饰简介》课件
哈萨克族服饰在文化交流中的影响
通过展示哈萨克族的传统服饰,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 这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相互理解 。同时,哈萨克族的传统服饰也可以作为一种独特的 艺术形式,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和互动。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哈萨克族服饰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文化交 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哈萨克族服饰简介》ppt课 件
目录
• 哈萨克族服饰概述 • 哈萨克族服饰的种类与款式 • 哈萨克族服饰的材料与工艺 • 哈萨克族服饰的图案与色彩 • 哈萨克族服饰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影响
01
哈萨克族服饰概述
哈萨克族服饰的起源与历史
哈萨克族服饰起源于古代游牧文 化,具有悠久的历史。
随着历史的演变,哈萨克族服饰 不断吸收周边民族的文化元素,
02
哈萨克族服饰的种类与款式
哈萨克族男装
01
02
03
款式特点
哈萨克族男装以简洁、粗 犷为主,注重实用性。常 见的有长袍、马甲、长裤 等。
颜色选择
多以深色为主,如黑色、 蓝色、灰色等,象征着稳 重和力量。
面料材质
常用羊毛、皮革等耐寒、 耐磨的材料,适合哈萨克 族游牧的生活方式。
哈萨克族女装
款式特点
哈萨克族女装相对华丽, 注重装饰性。常见的有长 裙、绣花上衣、围巾等。
颜色选择
以鲜艳的颜色为主,如红 色、黄色、绿色等,展现 出女性的柔美和活力。
面料材质
多采用丝绸、棉布等轻柔 、舒适的材质,适合女性 的身体特点。
哈萨克族儿童服饰
款式特点
哈萨克族儿童服饰以可爱、活泼 为主,常常带有卡通图案或动物
形象。
哈萨克族的传统服饰也强调舒适和实用性,对现代时尚观念产生了影响。现代时尚越来越注 重舒适和实用性,这与哈萨克族的传统服饰理念不谋而合。这种观念的变化也影响了时尚产 业的发展方向,推动了更加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的时尚潮流的出现。
哈萨克斯坦ppt
• 3 禁忌:哈萨克斯坦人忌讳与人谈话时脱帽。认为脱帽是不礼貌的。
历史悠久,公元6世纪至8 世纪建立了突厥汗国,15世纪末建立了哈 萨克汗国,16世纪初基本形成哈萨克部族。 19世纪中叶以后,哈萨克全境处于俄国统 治之下。1917年11月,哈建立苏维埃 政权,1936年12月定名为哈萨克苏维 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1991 年12月10日,哈改名为哈萨克斯坦共和 国,16日正式宣布独立,21日加入独联
他们最忌讳别人当着他们的面赞美他们的孩子和牲畜。认为这样会给孩子 和牲畜带来不祥之兆。他们忌讳用手指或用棍棒比划清点人数。认为这意 味着把人比喻成牲畜,是污辱人的举止。 他们有“以右为上左为贱” 的民族传统观念。因此,他们特别忌讳用左手待客服务,认为这是极不礼 貌的。他们在做礼拜时,最忌讳别人从面前通过。他们忌讳有人用脚踢羊 和用脚踏食盐及其他动物。他们厌恶黑色,认为黑色是丧葬的色彩。他们 禁食猪肉、骡肉、驴肉和动物血及一切自死的动物;也不吃原条鱼。
月独立后采用此国旗。
•
【国徽】 呈圆形。圆面中间是哈 萨克人的毛毡帐篷圆顶图案,两侧 为骏马,上端是一颗五角星,下端 的饰带上用哈萨克文写着“哈萨克 斯坦”。
国花——郁金香
• 把郁金香作为国花 的远远不止哈萨克 斯坦一个国家,还 有匈牙利、荷兰、 土耳其、阿富汗、 伊朗、新西兰,以 及荷兰的近邻比利 时等等。
人文地理
• 国名: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 人口:约1581.5万。哈萨克斯坦是多民族国家,由 哈萨克、俄罗斯、乌克兰、乌兹别克、日耳曼和鞑靼等1 31个民族组成,其中哈萨克族占总人口的58.6%。 哈萨克语为国语,俄语与哈萨克语同为官方语言。多数居 民信奉伊斯兰教,此外还有东正教、基督教和佛教等。 • 首都:阿斯塔纳市
哈萨克族民俗文化-PPT
2、绿地上有座白房子
——生活民俗
“白宫”,哈萨克族人民逐水 而居,为了适应游牧生活,他 们创造了毡房这种民居,以便 于其游牧迁徙,远在西汉时期, 远嫁乌孙王昆莫的汉朝细君公 主在《黄鹄歌》中写道:乌孙 人“穹庐为室兮为墙,已肉食 兮酪为浆”’穹庐”实际上指 的就是毡房。这说明哈萨克族 的先民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 经住在毡房里了。哈萨克族人 的民居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 春、夏、秋住的毡房。另一种 是过冬用的土房或木房。
5、英雄英明靠骏马 较量
•姑娘 追
•马上 功夫
谢谢观看!
制作人:伏永永
4、有山就有“狼”
——民族文学
民间叙事诗:正如19世纪有一位 哈萨克族著名文学家、诗人所说: “诗是语言的皇帝”。史诗式哈 萨克族民间文学的皇帝。 名歌—哈萨克族有俗话说:“歌 和骏马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 “歌声伴你躺进摇篮,歌声送你 离开人生”,充分说明了民歌在 哈萨克人民生活中的作用。 哈萨克族民歌可分为对唱、弹唱 和习俗歌三种类型。
哈萨克族民俗文化
(2010.04.1)
一.唱着歌来 唱着歌去
毫无疑问,作为一个民族的 一员,哈萨克人的一生,从呱 呱坠地的时候起,到学会走路, 上马,直到成人,结婚生子, 甚至到离开这个五彩缤纷的大 千世界,总是要烙下他们民族 的文化印记。人生礼仪——诞 生、睡摇篮、满月、开脚锁、 上马、割礼、婚礼、葬礼。
3、牲畜满圈、奶香满园
——节日民俗
纳吾鲁孜节:“纳吾鲁孜” 这个称谓来自波斯语,是 “年头或元旦”的意思也就 是说哈萨克族的古代历法, 这个节日表明新年春节来临 了。 肉孜节:“肉孜节”这个称 谓是波斯语音译,意为“开 斋节”. 古尔邦节:与”肉孜节“一 样,这也是按伊斯兰教历法 进行的节日,于肉孜节70天 后来临。
《哈萨克族研究》PPT课件
2021/3/8
8
哈萨克族的居住一 毡房
哈萨克族的住房第一类是春、夏、秋住的毡房,
毡房是适合于春、夏、秋季游牧转场时搬迁的一 种简易住房。
2021/3/8
9
哈萨克族的居住二 木房
哈萨克族的住房第二类是冬天住的木房。
2021/3/8
10
哈萨克族的居住三 土房
哈萨克族的住房第三类是冬天住的土房。
2021/3/8
16
哈萨克族歌舞研究
2021/3/8
17
哈萨克族歌舞研究
哈萨克族的舞蹈艺术和其它艺术一样,生 动地反映了哈萨克人们的生活风貌,具有 浓厚的牧业生产的各种特点。哈萨克人大 多都喜欢跳舞。他们用舞蹈来表达自己的 思想感情,抒发内心的喜怒哀乐。
2021/3/8
18
哈萨克族分布研究一
是哈萨克斯坦的主要民族和中国的少数 民族,人口1600万。在中国主要分布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州。
11
哈萨克族饮食研究
2021/3/8
12
2021/3/8
13
哈萨克饮食一 肉类
哈萨克族主要是吃牛肉羊肉和马肉马肠子。
2021/3/8
14
哈萨克族饮食二 饮品
哈萨克族饮品是奶茶、骆驼奶、马奶、牛 奶和羊奶。
2021/3/8
15
哈萨克族饮食三 面食
哈萨克族的面食有包吾而萨克和馓子。
2021/3/8
2021/3/8
4
少女梳小辫,头戴插有鹰羽的小帽。
2021/3/8
5
哈萨克族少女服饰特点二 衣服
穿连衣裙,上身着黑色或红色坎肩。
2021/3/8
哈尼族 哈萨克族 傣族 黎族 傈僳族
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教材分析:本课介绍了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僳傈族五个民族。
教材从五个民族的人口、主要聚居地区等方面入手,结合生产方式、服饰特色等方面对五个民族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此外,由于这五个民族的汉字笔画较多,教师应注意对五个民族的汉字书写及读音进行辅导。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五个民族在分布地区、人口数量、语言文字、生产方式、文化艺术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及其主要特征。
2、能够正确区分五个民族的相关特征,培养学习并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能力。
3、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活动,增进对各民族的了解,学会欣赏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尊重其风俗习惯,进而学会尊重和平等对待个民族兄弟姐妹,形成民族团结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五个民族的基本情况,掌握傣族、僳傈族、黎族族名的正确读法和写法。
难点: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与民族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1、与教材相关的图片、视频。
2、分别写五个民族的名称,进行识字教学。
3、学生绘制的民生组服饰图。
4、五个民族的基本情况表。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讲故事:哈尼族的蘑菇房资料:蘑菇房传说远古时,哈尼族人主的是山洞,四周山高路陡,出门劳作很不方便。
后俩他们迁徙到一个名叫“惹罗”的地方,看到漫山遍野生长着大朵大朵的蘑菇,它们不怕风吹雨打,还能让蚂蚁和小虫在下面做窝栖息,他们就照着魔鬼的样子盖起了蘑菇房。
导学第一环节:认一认活动:民族名称我知道活动方式:通过查字典,了解五个民族的正确读法和写法,听写这五个民族的名称,比一比,看谁掌握的又快又好。
第二环节:讲一讲设问:你知道什么事梯田吗?简单说一说梯田的特点。
展示图片或者播放视频:各式各样的梯田。
设问:这些梯田有什么特点?点拨:梯田的共同之处就是都处于山区或丘陵地带,地理落差较大,在无法形成大片的田地时,只能依据山势,修造一片一片的小田地,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一层一层的梯田。
第三环节:说一说教师向学生展示云南以及新疆的风光图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24
研究结果
通过研究我了解了哈萨克族的服饰、居 住、饮食、歌舞、分布、乐器和习俗。
a
25
谢谢观看
a
26
a
15
哈萨克族饮食三 面食
哈萨克族的面食有包吾而萨克和馓子。
a
16
哈萨克族歌舞研究
a
17
哈萨克族歌舞研究
哈萨克族的舞蹈艺术和其它艺术一样,生 动地反映了哈萨克人们的生活风貌,具有 浓厚的牧业生产的各种特点。哈萨克人大 多都喜欢跳舞。他们用舞蹈来表达自己的 思想感情,抒发内心的喜怒哀乐。
a
18
哈萨克族分布研究一
哈萨克族研究
孟庭玉品生小课题
a
1
研究人:孟庭玉和妈妈 研究名称:哈萨克族研究
研究目的:研究哈萨克族服饰、居住、饮食 歌舞、分布、乐器和习俗。
研究过程:1确定主题2搜集资料3挑选有关资 料4组织编排5搜集照片6放入ppt。
a
2
哈萨克族服饰研究
a
3
哈萨克族少女服饰特点一 帽子
a
4
少女梳小辫,头戴插有鹰羽的小帽。
a
9
哈萨克族的居住二 木房
哈萨克族的住房第二类是冬天住的木房。
a
10
哈萨克族的居住三 土房
哈萨克族的住房第三类是冬天住的土房。
a
11
哈萨克族饮食研究
a
12
a
13
哈萨克饮食一 肉类
哈萨克族主要是吃牛肉羊肉和马肉马肠子。
a
14
哈萨克族饮食二 饮品
哈萨克族饮品是奶茶、骆驼奶、马奶、牛 奶和羊奶。
a
20
哈萨克族乐器研究
a
21
哈萨克族乐器研究
冬不拉是一种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音箱是用松木或桦
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杆细长,上面有8-10个品位,两根丝弦或钢 丝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
a
22
哈萨克族 习俗研究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饭要先敬老人,一般在进餐时习惯 长辈先坐,其他人依次围着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毡子上。在用餐过程 中,要把最好的肉让给老人。 哈萨克族有许多禁忌,如:年轻人不 准当着老人的面饮酒,不准用手乱摸食物;绝对不准跨越或踏过餐 布,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忌讳当面数主人家的 牲畜;不能跨过拴牲畜的绳子,也不能骑马进入羊群;不准坐在装 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也不准跨过或踏过餐巾。
是哈萨克斯坦的主要民族和中国的少数 民族,人口1600万。在中国主要分布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州。
a
19
哈萨克族分布研究二
在甘肃阿克赛和青海等地。主要分布在新疆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塔城地区以及 木垒、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及乌鲁木齐等地, 少数分布
a
5
哈萨克族少女服饰特点二 衣服
穿连衣裙,上身着黑色或红色坎肩。
a
6
哈萨克族少女服饰特点三 手饰
西域的哈萨克族很早就用饰物来装饰美化自 己。项链、手镯、戒指和耳环等首饰为人 体装饰的主要饰品。
a
7
哈萨克族居住研究
a
8
哈萨克族的居住一 毡房
哈萨克族的住房第一类是春、夏、秋住的毡房,
毡房是适合于春、夏、秋季游牧转场时搬迁的一 种简易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