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现代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现代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现代诗二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现代诗二首》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两首现代诗《再别康桥》和《乡愁》,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

同时,提高学生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诗歌阅读基础,对诗歌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现代诗的鉴赏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同时,学生对于诗歌的情感表达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两首现代诗,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感悟、朗读、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诗歌,感受诗歌所表达的美好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两首现代诗,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2.教学难点: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美。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的情感。

3.讨论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两首现代诗的内容,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准备相关的情景图片或视频。

2.学生准备:预习两首现代诗,对诗歌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播放相关的音乐、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两首现代诗,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现代诗二首》教学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现代诗二首》教学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现代诗二首》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二首》,包括《秋天》和《夜晚》。

详细内容如下:1. 《秋天》: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如金黄的稻田、果实累累的果园等,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丰收。

2. 《夜晚》:描述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如闪烁的星星、皎洁的月光等,展现了夜晚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两首现代诗的内容,感受现代诗的特点,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

2. 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并尝试创作简单的现代诗。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现代诗的韵律和节奏感,以及诗歌中的意象。

2. 教学重点:理解两首现代诗的内容,感受诗歌的美,学会朗读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和夜晚的星空,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

2. 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两首诗,注意韵律和节奏感,让学生感受现代诗的特点。

3. 精讲:分析两首诗的意象、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美。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两首诗中的美好景象,分享感受,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现代诗,鼓励他们发挥想象,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

六、板书设计1. 《秋天》金黄的稻田丰收的果园感受秋天的美2. 《夜晚》闪烁的星星皎洁的月光感受夜晚的宁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仿照《秋天》和《夜晚》,创作一首以“春天”或“黄昏”为主题的现代诗。

2. 答案示例:春天:绿草如茵,花儿绽放,春风拂面,阳光灿烂。

小鸟欢唱,蝴蝶翩翩,春天的美景,让人心醉。

黄昏:夕阳西下,天空泛黄,归巢的鸟儿,忙碌的蜜蜂。

暮色降临,星光闪烁,黄昏的宁静,如诗如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较高,但在创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意象表达不准确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创新部编版四上语文3《现代诗二首》课程教案二

创新部编版四上语文3《现代诗二首》课程教案二

让学生了解现代诗歌的重要性,掌握诗歌的基本元素,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的课程。

这门课程涉及了诗歌的两个主要方面:形式和内容。

形式:现代诗歌的形式丰富多样,有自由诗、抒情诗还有象征主义等。

本课程主要学习自由诗和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自由诗是最自由的一种诗歌形式,它没有固定的韵律和节奏,诗人可以随意运用语言,表达内心情感。

而节奏和韵律则是诗歌的基础,学生需要通过音乐节奏的感受和声调的转换来掌握韵律和节奏。

内容:现代诗歌的内容涵盖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和人类情感,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来了解社会现状和人类的情感状态。

本课程学习的两首现代诗,一首是关于城市的,一首则是关于人与自然的。

通过阅读这两首诗,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现代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并且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本课程中,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如通过PPT展示图像和视频来让学生了解城市和自然的不同面貌;通过音乐节奏和声调转换来让学生掌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通过朗读和分析诗歌来让学生了解现代诗的基本元素。

而学生需要通过积极的思考和讨论来加深理解。

重要的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和阅读能力,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现代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两首+繁星》教案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两首+繁星》教案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两首+繁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繁星》和《现代诗两首》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2.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熟悉古代诗歌的构成要素、节奏和韵律。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繁星》和《现代诗两首》的意境,把握其核心内容;
2.难点:学生对于现代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材: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科书;
2.板书:《繁星》、《现代诗两首》的标题;
3.录音设备:备好播放《繁星》和《现代诗两首》的音频。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
•让学生朗读一段诗歌,调动学生的语感。

2. 导入新诗文《繁星》(15分钟)
•播放《繁星》音频,学生跟随朗读;
•分组讨论《繁星》中描述星星所表达的意境。

3. 学习理解现代诗《现代诗两首》(20分钟)
•介绍现代诗的特点和写作背景;
•学生阅读《现代诗两首》,理解内容并进行小组讨论。

4. 诗歌鉴赏与表达(25分钟)
•指导学生欣赏《繁星》和《现代诗两首》的表现形式和感情表达;
•学生自由发挥,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5. 小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
•总结当堂课重点内容;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感想与体会,将诗歌所蕴含的情感表达出来。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提高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诗歌讨论与表达,培养其文学素养。

结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繁星》和《现代诗两首》的理解以及对诗歌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操与审美情趣。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3《现代诗二首》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3《现代诗二首》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3《现代诗二首》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理解《现代诗二首》的内容,能够朗读诗歌,理解其中的意境。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理解《现代诗二首》的内容和意境。

2.掌握诗歌的朗读和体会方法。

三、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包含《现代诗二首》内容及相关图片的课件。

2.角色扮演:老师准备好角色扮演《现代诗二首》中的诗人,增加趣味性。

3.评价表:准备对学生进行课堂表现评价的评价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播放相关视频或音频,唤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学习《现代诗二首》(10分钟)1.老师朗读《现代诗二首》,学生跟读。

2.老师讲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

三、分组朗读(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行分角色朗读《现代诗二首》。

2.每组朗读完后,进行互评,评选出最佳表现的小组。

四、角色扮演(15分钟)老师扮演诗人,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五、情景表演(20分钟)学生自行分组,根据诗歌内容进行情景表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意境。

六、诗歌赏析(10分钟)带领学生共同赏析《现代诗二首》,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五、课堂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评价表,对学生的朗读表现、情景表演和诗歌赏析等方面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课堂延伸1.带领学生进行相关创作,让学生创作自己的现代诗。

2.组织学生参观相关诗歌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七、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阅读作业,让学生继续深入了解《现代诗二首》中的内容,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八、教学反思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优缺点,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是本次课程设计的详绽内容,希望能为您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四年级上册语文《现代诗二首》教案5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现代诗二首》教案5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现代诗二首》教案5篇四年级上册语文《现代诗二首》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字词。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够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并说说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的“巧思”。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现代诗,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课文最前面有一段导语,通过导语我们就知道学习这两首诗歌的方法了。

谁来给我们读读。

(学生个别读)2.这段导语中你提取出了哪些方法?板书:读诗歌,说景物,想画面。

3.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读读两首诗,我们先读第一首《秋晚的江上》。

二学习第一首。

(一)读出节奏1.出示《秋晚的江上》,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读,指名朗读)教学提示:①正音,尽(jǐn)管芦苇(wěi)。

②用诗和句子的不同排版对比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现代诗歌分行的特点,并通过朗读,读出诗歌的节奏。

2.齐读诗歌。

(二)想象画面1.多美的朗读,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此时此刻正在江边欣赏着这幅美景,再仔细瞧瞧,这画面中都有哪些景物呀?教学提示:①学生自读中发现景物:鸟儿斜阳江上芦苇,老师板画江上芦苇鸟儿。

②学生借助教具“太阳”板贴,尝试结合诗歌意思将斜阳放在画面的适当之处。

学生在板贴中,感受斜阳渐渐西沉,时间缓缓推移。

2.想象画面,读出诗歌的意境。

(三)感悟巧思1.有人说,一首好诗一定有诗人巧妙的构思,从古至今,诗都很强调构思,这首诗中你发现诗人的巧思了吗?教学提示:①感悟“驮”字的巧思。

倦鸟归巢夕阳西下,这本来是大自然中最平常不过的景象,可是作者却说它是驮着斜阳回去,把原本看似没有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了一起,这就是诗人的巧思。

②感悟“掉”字的巧思。

夕阳洒在江面上,这是大自然中平常的景象,在诗人笔下,这一切似乎是鸟儿带来的。

③感受“妆成红颜”的巧思。

现代诗两首》教案-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现代诗两首》教案-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现代诗两首》教案-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一、《春风》诗歌背景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现代诗歌,通过对春风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教学目标1.了解春天的气候特点,感受春天的气息。

2.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手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能够流畅朗读诗歌,体会语言的节奏感。

教学内容1.听读诗歌《春风》,学生跟读。

2.分析诗歌中的比喻手法,理解“春风如诗”的意义。

3.通过声音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学过程1.听读《春风》,教师解释生词和生僻字。

2.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比喻手法,展示学生的理解。

3.学生跟读诗歌,练习朗读时的语调和节奏。

教学反馈1.教师点评学生的朗读表现,鼓励学生表现出的感情。

2.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二、《雨》诗歌背景这是一首描写雨天的现代诗歌,通过对雨的描写展现了雨天的神秘和美丽。

教学目标1.了解雨天的气候特点,感受雨水的清新。

2.理解诗歌中的拟人手法,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3.能够理解诗歌中的抒情情感,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内容1.听读诗歌《雨》,学生跟读。

2.分析诗歌中的拟人手法,理解“雨是天空的眼泪”这句话的含义。

3.通过小组合作,编写一首关于雨的诗歌。

教学过程1.听读《雨》,学生讨论雨天的感受。

2.分析诗歌中的拟人手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抒情情感。

3.学生间合作,编写一首关于雨的诗歌,展示并互相欣赏。

教学反馈1.学生展示编写的诗歌,教师点评及引导学生审美观。

2.学生相互交流反馈,分享写作心得。

以上为《现代诗两首》教案,希望通过这次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新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二首》教案

新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二首》教案

新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二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现代诗,并背诵《《秋晚的江上》。

- 理解两首诗的大意,感受诗中描绘的景物和意境。

- 通过对诗歌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想象力。

2.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联想等方式,体会现代诗的语言美、意境美。

- 鼓励学生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诗歌的深层含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 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两首诗的大意,感受诗中描绘的景物和意境。

-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联想等方式,体会现代诗的语言美、意境美。

2. 教学难点:- 体会两首诗中蕴含的深层含义和情感。

-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准备好教学课件,包括两首诗的原文、作者介绍、背景资料、相关图片或视频等。

- 准备一些与诗歌内容相关的生僻词汇和句式,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

2.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

- 准备一些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 播放一段与秋天有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情境。

- 引出课题《现代诗二首》,介绍两首诗的作者和背景。

2. 呈现新课(15分钟)- 朗读两首诗,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 分别讲解两首诗的大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式,进行解释和讲解。

3. 深入探究(15分钟)-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两首诗中描绘的景物和意境,以及它们所表达的深层含义和情感。

- 分享交流: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和感悟。

-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思考和发现,同时补充和完善学生的理解。

部编四上语文《现代诗二首》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部编四上语文《现代诗二首》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部编四上语文《现代诗二首》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现代诗二首一、教学目标一)通过朗读,掌握“巢”、“苇”、“罗”、“眠”、“霸”、“占”等6个生字,结合图片和生活场景理解词语“驮”、“翻”、“红颜”、“霸占”、“偷渡”。

二)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歌,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和画面。

三)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和花牛的悠闲,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准备:朗读两首现代诗。

三、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1.欣赏美丽的江景图片,营造氛围。

2.揭示课题,齐读题目。

二)了解诗意,感知景物1.出示阅读任务一,开展研究活动。

阅读任务一读《秋晚的江上》,圈出诗中描绘的景物,结合诗文,说说景物的样子。

1)教师指名读诗歌,注意“巢”、“苇”的读音。

2)交流圈画出来的景物:归鸟、斜阳、江水、芦苇。

3)指名交流诗歌中描述的景物。

2.回顾过程,总结方法。

小结:同学们,我们读诗句,捕捉到了诗人描述的景物,还加入了自己的理解,让这幅江景图渐渐清晰起来。

3.齐读诗歌。

三)品词读句,想象画面1.出示阅读任务二,开展研究活动。

阅读任务二仔细阅读诗歌,你觉得哪些词语写得特别精妙?圈出相关的词语,说说你的理解。

2.小组交流,体会用词的精妙。

3.集体交流分享,随机点拨。

1)预设一:“倦”、“驮”。

①理解“倦”的意思,想象鸟儿疲惫地飞行的样子。

②理解“驮”的意思,想象疲惫的鸟儿背着夕阳返回家中的画面。

③提问。

归鸟已经“倦”了,为什么还要“驮”着夕阳回去呢?点拨:鸟儿内心充满了回家的喜悦,在虽然疲惫的情况下,还是坚持着返回家中。

④根据想象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第一节。

2)预设二:“翻”、“掉”。

①理解“翻”的意思,想象鸟儿双翅翻飞,斜掠江面的画面。

②联系生活,想象夕阳落入江面,洒下余晖的画面。

③讨论。

是否可以用其他的词语替换“掉”,并说说理由。

点拨:“掉”的理解既与上句“双翅一翻”的“翻”产生动态的呼应,也与下句“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中的“一瞬”相对应,表现夕阳落下之快。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7篇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7篇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7篇《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查阅字典,会认、会写本课“坦”、“崎岖”、“翔”、“寂寞”等生字,掌握“劲”这个多音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写诗歌。

2.过程和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亲身感悟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充分领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态度;训练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学习交流名言警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树立“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正确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习鉴赏诗歌,体会这首诗歌的意境美,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正确人生态度。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我们通过《大自然,你好》认识了身残志坚的张海迪,《假如只有三天光明》认识了盲聋哑女作家海伦〃凯勒。

她们的生活有太多的不如意,但是在她们的行动和文章中,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他们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活的乐观。

希望这节课能够让我们更加明确:人应该怎样面对生活。

(板书:生活)先学第一首《我微笑着走向生活》,简单介绍汪国真。

(汪国真,祖籍福建厦门,1956年出生于北京,他的诗清新、美好。

既蕴含丰富的感情,又富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受到许多青年人的喜爱,他的诗集曾三次获得全国图书“金钥匙”奖。

二检查预习1、自读课文,然后指名读,要求读的正确、流利2、人读生词并理解3、造句练习。

三、品悟诗情。

1.生活是什么?诗中用了四个词告诉了我们,下面大家再读这首诗找出来。

找出后板书:平坦崎岖幸福不幸师:生活之旅,并非一种风景,有平坦,有崎岖,既有幸福,又有不幸,那么我们应怎样走向生活呢?(微笑着走向生活)2.学生自读自悟。

师:诗人采取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去战胜崎岖和不幸,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下面请大家再读这首诗,找出有关语句,勾画感受深刻的地方,适当写下自己的感受,教师巡回倾听。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掌握《3.现代诗二首》中的两首现代诗的内容和特点。

2.掌握现代诗的基本鉴赏方法,能够欣赏并理解现代诗的内涵。

3.能够通过朗读和解读现代诗,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现代诗的赏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2.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与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现代诗的基本特点与鉴赏方法。

2.两首现代诗的内容与意境理解。

难点1.融合现代诗的现代意蕴,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诗歌鉴赏与解读。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让学生在感悟诗歌的同时,培养自身的情感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好《3.现代诗二首》的教材和课件,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2.教师准备好相关的诗歌鉴赏指导,以便引导学生进行诗歌欣赏。

第二课时:导入与导读1.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小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主题氛围。

2.导读:教师简要介绍《3.现代诗二首》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好奇心。

第三课时:课文学习与分析1.学习第一首现代诗: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重诗歌的情感表达与意境理解。

2.学习第二首现代诗:让学生自主阅读第二首现代诗,并进行情感表达和理解。

第四课时:诗歌赏析与感悟1.赏析第一首现代诗:教师组织学生分享对第一首现代诗的理解与感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赏析第二首现代诗:学生自主展示对第二首现代诗的理解与感悟,互相交流讨论。

第五课时:诗歌朗诵与创作1.诗歌朗诵:学生分组进行《3.现代诗二首》的诗歌朗诵,展示自己的朗诵技巧和理解能力。

2.诗歌创作: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进行一首现代诗的创作,并分享给同学。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诗歌课的教学,学生对现代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现代诗歌资源,拓展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欣赏,丰富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两首》(教案)-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两首》(教案)-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两首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3.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

【教学重难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交流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走过了春天,度过了夏天,我们走进了带着凉意的秋天,从古至今很多诗人对秋天是情有独钟的,在他们笔下是怎样描绘的呢?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大白的一首描写秋天的诗《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检查生字词:开火车读——齐读归巢斜阳头白芦苇妆成压扁霸占剪秋罗滴溜溜强调“归巢”的“巢”、“压扁”的“压”读音,补充“剪秋罗”图片及资料。

2.指生分小节读诗文。

【设计意图】学习生字,通读全诗,为学诗做准备。

三、自由读诗,了解诗意。

(一)赏析《秋晚的江上》。

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思考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2.指生回答。

3.探究:秋晚的江上,还会有哪些景物呢?4.学生自由想象,回答交流。

5.通过齐读、赛读、配乐朗读等形式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设计意图】在音乐中感受诗的情怀,想象诗的意境。

(二)赏析《花牛歌》1.作者简介。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边读边想:在这首诗中又描绘了哪些景物?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指生回答。

3.小结:作者通过描写了花牛在草地里坐、在草地里眠、在草地里走、在草地里做梦,表现了花牛悠闲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崇。

4.想想淘气的花牛在草地里还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儿,模仿课文形式,仿写一小节诗歌。

预设:花牛在草地里跑,五彩的花儿跟它一起跳舞。

【设计意图】检验对诗的感悟程度,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发展。

5、指生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形式配乐再读诗歌。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品读了两首现代诗,感受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教案及反思(教案)一. 教材分析《现代诗二首》这一课选自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包含《再别康桥》和《乡愁》两首现代诗。

这两首诗都是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它们分别描绘了诗人对康桥的留恋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学生可以领略到现代诗歌的魅力,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同时,这节课还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诗歌有一定的接触和认识。

但在阅读现代诗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感受诗歌的美,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诗,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阅读、讨论和感悟,学会欣赏现代诗,提高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自然、故乡的热爱,培养对文学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朗读和背诵两首诗,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难点:学会欣赏现代诗,提高审美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手段,营造氛围,让学生置身于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中。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欣赏法:教师范读、学生齐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诗歌文本、图片、音乐等。

2.教材:准备《现代诗二首》的文本,供学生阅读和抄写。

3.音频:准备诗歌的朗读音频,以便学生跟读和欣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康桥和乡愁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

然后简要介绍徐志摩和余光中两位诗人,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范读两首诗,学生跟读。

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接着,学生自主阅读两首诗,结合注释理解诗中的意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人教版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1.3《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1.3《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1.3《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现代诗二首》是人教版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本节课选入了朱自清的《春》和冰心的《小桔灯》两首现代诗。

这两首诗都是经典的作品,语言优美,意蕴深刻,适合四年级的学生阅读。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可以让学生感受现代诗的魅力,培养他们对诗歌的热爱,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诗歌阅读基础,他们对于诗歌的概念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现代诗的内涵和表达方式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会欣赏现代诗的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现代诗,理解诗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欣赏现代诗的美,提高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现代诗的热爱,培养他们的文学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现代诗,理解诗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欣赏现代诗的美,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感受诗文中的意境,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

2.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诗歌的表达方式和美感。

3.朗读感悟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美,激发他们的文学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读两首现代诗,理解诗文内容,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准备:预习两首现代诗,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春天的图片、音频等,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将两首现代诗呈现在屏幕上,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文内容。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朗读练习,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文3《现代诗二首》第2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文3《现代诗二首》第2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文3《现代诗二首》第2课
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朗读课文《现代诗二首》。

2.理解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诠释诗歌的内涵。

4.增强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主题。

2.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

三、教学难点
1.提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深度。

2.启发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情感。

四、教学准备
1.课文《现代诗二首》。

2.课文朗读录音。

3.课堂笔记、黑板。

五、教学过程
1. 温故知新
•复习上节课学到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现代诗二首》的主要内容。

2. 导入
•让学生听录音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音乐韵律,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3. 学习课文
•逐段解释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

4.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感受。

5. 诗歌创作
•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语创作一首诗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六、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诗歌的学习过程,激发对诗歌的热爱和理解。

七、作业布置
•让学生背诵课文《现代诗二首》,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语解释诗歌的内涵。

八、课后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析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现代诗两首》教案-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现代诗两首》教案-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现代诗两首》教案-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现代诗两首》选入了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

本节课的两首诗分别是《所见》和《小池》,都是短小精悍、意境深远的现代诗。

它们以生动的语言、细腻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哲理,旨在让学生感受现代诗的魅力,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现代诗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在理解和欣赏现代诗的深层意境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同时,学生对诗歌的朗读和感悟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现代诗;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活的情感,激发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现代诗;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欣赏现代诗的深层意境,提高朗读和感悟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欣赏教学法:通过朗读、感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两首现代诗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

2.学生准备:预习两首现代诗,了解诗文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同时,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现代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呈现《所见》和《小池》两首现代诗,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文的韵律和意境。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两首诗,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同时,学生通过讨论,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现代诗二首》这一课旨在让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教材包含了二首现代诗歌,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想象力。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学生可以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学会欣赏和理解诗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诗歌,对诗歌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四年级的学生对现代诗歌的了解相对较少,他们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他们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理解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魅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意境。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诗歌的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诗歌的相关背景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讲解。

3.准备诗歌的朗读音频,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跟读和欣赏。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课堂开始后,我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诗歌,让他们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然后,我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告诉学生我们将要学习两首现代诗歌。

2. 呈现(10分钟)我将展示诗歌的课件,让学生跟随我一起朗读诗歌。

在朗读过程中,我会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朗读完毕后,我会逐句解释诗歌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3. 操练(10分钟)我会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讨论。

3《现代诗二首》学历案

3《现代诗二首》学历案

语文学科第一单元第3课学历案教学设计学习主题现代诗二首教学课时1课时任务分配第1课时:任务1、2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边读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物和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花牛的顽皮悠闲。

2.初步感知现代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能写简单的诗歌。

评价任务学习任务一:认读字词,理解运用(检测目标1) 学习任务二:读通课文,理清脉络(检测目标2) 学习任务三:感悟课文,想象画面(检测目标3) 学习任务四:感悟写法,学以致用(检测目标4)资源与建议本课精选了两首现代诗。

《秋晚的江上》描写了秋江傍晚,余晖浸染的绚丽美景。

《花牛歌》则描绘了一幅花牛在草地上闲暇惬意的生活图景。

两位诗人通过优美的文字、独特的意境,带给我们生动的画面和美的感受。

学习过程课前预学任务一:明确任务,自主预学1..借助工具书,认识本课的生字。

2.利用互联网搜集刘大白、徐志摩的生平及作品,整理成简洁的文字介绍材料。

3.朗读这两首诗,明确每首诗的写作对象,自学生字新词。

评价标准:1.能读准生字,理解词语。

2.搜集资料并能作简单介绍。

课中探学课中互学任务二:秋晚的江上看飞鸟一、江边看飞鸟。

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1.默读“阅读提示”,找一找《秋晚的江上》介绍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来。

(鸟儿、斜阳、江、芦苇)2.同桌交流:这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是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可评价标准:读得准确读得流利评价标准:能准确找出所描写的景物以通过哪些词语看出来?二、分享观赏体验。

1.朗读《秋晚的江上》第一小节。

说一说:鸟儿要干什么?是什么样的状态?2.集体齐声朗读第一小节,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鸟儿驮着斜阳,你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3.全班交流:你们都看过夕阳吧,谁来说说夕阳的样子?4.朗读《秋晚的江上》第二小节,说一说: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任务三:草地上看花牛走近花牛,了解花牛。

1.自由朗读《花牛歌》。

思考: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花牛?2.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后分享。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二首》优质课 教学设计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二首》优质课 教学设计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二首》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针对四年级学生,主要教学内容为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二首》,通过深入挖掘诗文的内涵,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两首《现代诗二首》;2.通过学习诗歌,提升学生对情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背诵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难点:学生对现代诗的理解能力,提炼诗歌的语言特点和情感内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诗歌开篇的场景或情节,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猜测诗歌内容。

2. 学习诗歌内容(15分钟)•分段解析诗歌,注重情感和意境的理解;•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背景。

3. 朗诵和背诵(1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朗诵诗歌,重点表达情感;•分组背诵,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表达力。

4. 情感体验(15分钟)•分组展示不同情感的表达方式,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传达;•讨论诗歌背后的情感和意义。

5. 创意表现(2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进行创作和表现;•展示学生的作品,分享不同的诠释。

6. 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内容,思考对诗歌的理解有何提升;•学生分享感悟和体会,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学生课堂表现评分:包括活动参与度、发言表现、背诵情感表达等;•学生创意作品评价:评估学生创作作品的创新性和表现力。

六、教学后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现代诗歌的情感表达,提升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操。

愿学生在诗歌的世界里感受美好,收获收获更多语文的乐趣和启发。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巢、苇”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4.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想象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中的情景。

(2)提问学生:在你的想象中,大自然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想到哪些与大自然有关的诗句呢?从而引出课题《现代诗二首》。

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音,疏通文意。

3.精读课文(1)学习《秋晚的江上》。

①指名读《秋晚的江上》,思考: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②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景物,如“归鸟”“斜阳”“芦苇”等,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读出秋天傍晚的宁静与美丽。

(2)学习《花牛歌》。

①指名读《花牛歌》,思考:这首诗描写了花牛在哪些地方做了什么?②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地点和动作,如“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罗”等,体会花牛的活泼与可爱。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读出花牛的俏皮与可爱。

4.总结全文(1)引导学生回顾两首诗的内容,总结诗歌的特点。

(2)提问学生:学习了这两首诗,你有什么收获?5.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

(2)仿照这两首诗的写法,写一首关于大自然的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日)蛐蛐的歌儿

叶赛宁
河水松林夜莺秧鸡溪水月色
夜大河小溪青草静谧
美丽
大自然月色(安适、宁静的心境)
通过对比,了解同样的主题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课堂小结
现在请同学们从下列这些句子中选一句来总结这节课的学习。
这节课我学到了……
我发现……
我自豪的是Leabharlann …我需要加油的是……我希望……
学生选取一句发言
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掌握情况。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板书设计
蝈蝈与蛐蛐
济慈
(盛夏)蝈蝈的乐音
主题: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
课题
外国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诗歌内容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能说出诗人选取代表性季节和选取小生命(蝈蝈、蛐蛐)进行创作的意图,理解诗人为什么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夜》中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静谧的感情。能说出两首诗风格的不同,体会自然的多面(生命的旺盛和静谧)。
2.在全班交流自己所写的诗歌赏析,作简单点评,或指导修改,或共同分享。
学生写赏析。然后发言交流。
运用学习方法,巩固学习方法。
比较阅读
比较《蝈蝈与蛐蛐》和《夜》的异同。
两首诗都是描写大自然,但表现的却是大自然的不同方面。朗读前者时可以感觉到诗歌充满生机活力,后者中夜的静谧是需要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
学生对比两诗,发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多遍的朗读,整体感悟诗歌。
2.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如把自己想象成蝈蝈、蛐蛐,体会诗中的感情。
3.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诗歌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大自然的多面及其生生不息的美好。
2.培养学生多读诗、爱诗。
教学重点
1.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感情。
诗歌描写了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里“蛐蛐的鸣叫”。
1.学生齐读。
2.学生自评。
3.一名学生以第一人称朗读课件展示内容,其他同学听读。
4.自由朗读
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兴趣。简单了解作者情况。通过反复朗读感知诗歌内容,捕捉诗歌意象。
感知诗歌主题
与作者情感
1.朗读诗歌,理解诗人通过描绘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里“蛐蛐的鸣叫”两幅画面要表现什么主题?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学生听讲
引出本文主题,
学习《蝈蝈与蛐蛐》
感知内容
1.配乐朗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学生自评朗读情况
3.作者简介,并请一名学生以第一人称朗读作者简介的内容,然后以诗人的身份对同学们的朗读情况作简评,对同学们的朗读提出自己的要求。
4.自由朗读,感知诗歌内容看看诗歌,这首诗歌选取了什么意象进行描绘?一共描绘了几幅画面?
诗人描写了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里“蛐蛐的鸣叫”,实际上诗人是揭示了一年四季大自然歌声不绝的规律,从而赞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美,歌颂了大自然无限美好的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这种美是永恒的。
朗读,讨论、探究。
1.从诗歌描写的内容上感知诗歌的主题,品味作者的情感。
教学环节
3.再次朗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情感。看看诗中哪些词句能体现作者的情感?
例如将蝈蝈和蛐蛐的鸣叫称为“乐音”和“歌儿”,“可喜的草丛”,“草茸茸的山上”等,无一不流露出作者对这些事物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的喜爱和赞美。
讨论,探究,朗读。
通过对诗歌具体词、句的分析,感知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感情的。
诗歌赏析方法的总结
根据刚刚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总结诗歌赏析的方法。并用PPT展示。
1.感受诗歌意象构画的优美画面
2.从诗歌内容中品味诗人情感
3.对诗歌某一技法进行个性化分析
4.读诗后的个人感受
学生读,记笔记。
通过范例的学习,掌握学习诗歌的简单方法。
运用刚刚总结的方法学习《夜》
作者简介
PPT展示诗人相关情况介绍。
读课件内容。
简单了解作者
引导学生感知内容
1.配乐朗读,了解诗歌内容,捕捉诗歌描写的意象。
2.诗人通过描写的意象感受诗人描写的夜有何特点?
“静”和“美”。
3.从哪些词句可以体现静和美的特点?
朗读,讨论,探究。
捕捉诗歌意象,感知内容,简单分析诗歌。
写诗歌赏析
1.在以上对《夜》进行简单学习的基础上,运用从前一首诗中总结的诗歌赏析的方法,赏析《夜》,写一段60—70字左右的诗歌赏析,。
2.学习欣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欣赏诗歌的方法,并能学以致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朗读法,感悟法,讨论法,比较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对大自然的赞颂,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这节课,我们将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引领下,去倾听大自然中两种平凡的昆虫——蝈蝈和蛐蛐的吟唱,去倾听作者对自然的歌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习《蝈蝈与蛐蛐》
感知诗歌主题品味作者情感
2.作者只选取了大自然中两种最平凡、最普通的昆虫,只选取了两个季节,能否表现“大自然的歌声不绝从来不会死亡这一”主题?为何不多选几种动物来写?为何不一年四季都写?
引导学生从诗句中体会盛夏和冬日的特点,以及这两种最普通的昆虫在这样的季节中的表现,由此理解这两种普通昆虫和两个季节的代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