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实施产融结合的现状与办法
基于企业角度浅析我国产融结合问题及发展对策
基于企业角度浅析我国产融结合问题及发展对策作者:杨浩来源:《商场现代化》2014年第06期摘要:中国入世以来,已经走过了十余年的历程,在不断适应国际环境的同时,我国一些实力强、基础好的企业,不断谋求壮大,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联系不断加深。
无疑,产融结合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提供了后发优势,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相互促进也为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然而,在产融结合进程快速推进的背后也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隐患。
本文通过对产融结合现状的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对策。
关键词:产融结合;中小企业;资金利用低效率;融资环境改善产融结合,简而言之,即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指两者以股权关系为纽带,通过参股、控股和人事参与等方式而进行的结合。
产融结合是产业资本发展到一定程度,寻求经营多元化、资本虚拟化,从而提升资本运营档次的一种趋势,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从两种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的载体来看,产业资本一般是指工商企业等非金融机构占有和控制的货币资本及实体资本;金融资本一般是指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占有和控制的货币及虚拟资本。
在我国,由于政策规定银行业不能投资实业,所以目前我国大型集团企业产融结合的发展方式就不能沿着“由融而产”的路径发展,而主要是“由产而融”。
因此,现阶段,我国的产融结合多为产业集团从事金融业务,即“产业投资金融”。
一、我国产融结合现状和问题我国产融结合中出现的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归纳就是:1.拥有国资背景的大型企业存在金融资源浪费。
众所周知,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下,国有大中型企业与金融体系内部之间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由政治体制决定的先天条件给予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寻求金融合作方面巨大的便利。
然而,国有大中型企业如今面临的尴尬境地,包括主营业务利润率下降,主要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就成本效益对比分析,国有大中型企业不可能是金融机构在选择产融结合伙伴时的最佳选择,反而言之,国有大中型企业不能给予金融资源最大的经济回报,这样就造成了金融资源的浪费。
国企产融结合现状及对策分析——以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会计之友2018年第17期一、引言在政策导向偏重投资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下,部分国有企业依靠消耗资源、资本的外延式和粗放式发展模式寻求量的积累,即是一种通过循环不断地大规模融资、投资来扩大规模和提高销售收入,以获得利益相关者的支持[1],陷入路径依赖的怪圈。
通常说的路径依赖是指经济发展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产生对这种路径的依赖,而且这种依赖还会不断自我强化,最终甚至会进入阻滞持续发展的锁定状态。
目前,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关键期,政策导向逐渐转向靠消费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国家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面对能源资源约束趋紧、环保承载压力加大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企业单纯靠扩张来维持发展显然是不可行的,必须要摆脱这种路径依赖,积极调整企业自身结构,加大产融结合力度,寻求有效的转型发展路径。
在经济发展全球化以及资源配置国际化的今天,产业与金融结合,实体与资本对接已经成为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阳煤集团产融结合发展状况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阳煤集团”)前身为阳泉矿务局,是山西省五大国有煤炭企业集团之一,是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近十年来积极实施产融结合转型发展战略,从单一煤炭开采企业发展成为以煤炭开采和洗选为主业,煤化工、煤电铝为“两翼”,建筑地产、装备制造、金融、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国有特大型企业集团。
截至2017年底,资产总额2152亿元,二级分子公司95个,全年实现收入1608亿元,利润总额20亿元。
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阳煤集团优化配置多样化的融资工具,积极开拓融资平台,合理利用资本市场资源,从起初的煤炭行情好而被动融资,渐渐转为走出去主动和金融机构接洽,公开推介路演,有力地支持煤炭主业的稳健发展,同时加快了金融产业的布局。
阳煤集团产融结合规模初见,拥有阳泉煤业、阳煤化工、太化股份三家上市公司,直接控股财务公司、基金投资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再担保公司等金融企业,参股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实体产业与金融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新形势下国企产融结合的发展思路
新形势下国企产融结合的发展思路2014-09-16产融结合是指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两者以股权关系为纽带,通过参股、控股和人事参与等方式而进行的结合。
从两种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的载体来看,产业资本一般是指工商企业等非金融机构占有和控制的货币资本及实体资本;金融资本一般是指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占有和控制的货币及虚拟资本。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产融结合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银行体系改革,回顾其在国内的发展历史,监管部门的政策几经变化,从亚洲金融危机后明令禁止,到前几年默许,再到当前监管部门的明确支持,国家鼓励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的政策环境逐渐宽松。
总的来说,我国的产融结合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计划经济的产融结合,主要是改革开放以前,产融结合在政府的控制下以信贷的方式融合,金融资源由国家完全垄断,产融结合只是一种信贷关系。
第二阶段是产融结合的初步发展阶段(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信贷关系虽然还是产融结合的主要形式,但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双向融合逐渐展开。
第三阶段是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融合阶段(1993年以后),金融资本禁止向产业内投资,而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的融合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证券投资基金成为金融资本间接投资产业领域的重要方式。
一、国企产融结合的意义(一)产融结合是企业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除通过加强内控管理、自身积累发展外,对外有效利用资本市场、运用资本运作手段,通过兼并收购、重组等外延式操作手段,有利于企业迅速实现产业扩张。
外延式运作方式的执行离不开金融平台的创建,通过金融平台的合理构建和金融资产有效配置,推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多元化经营发展的需要产融结合,一方面通过金融产业的构建,起到资源优化配置、资产结构调整的作用,有效起到平抑产业周期、稳定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金融产业的合理布局,分享金融产业的高收益,促进实体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降低运营成本、节约交易费用通过产融结合,充分合理地利用金融资本的融资渠道和资金使用效率优势,化外部资金筹措和流转为内部资金的有效运作,节约外部交易费用和谈判成本。
论中央能源企业的产融结合之路
第2卷 第8 2 期
2 1 0 0年 8月
能 活 技 水 ; 济
E r y Te h o o ya dEc n m is ne g c n l g n o o c
V 1 2 N . o. O 8 2 Au . 01 g 2 0
文 章编 号 :6 48 4 (0 0 0 — 0 40 1 7 —4 1 1 )80 0 —7 2
i e r to f i d ty n f n i g n ntg a i n o n usr a d i na c n i mo e e tr rs s h p pe o s s o e lme h d l g e a d d m n e ie ,t e a r pr po e s me us f t o o o i s n p u c n r t u g si n ow o i tg aet ema ni d t n n ncn p r to . o c e es g e to sonh t n e t h i n usr a d f a i g o e ai ns r y i
0 引言
一
营 的现状 ,主要 是基 于我 国对 外 开放 、对 内搞 活 和 建 立现 代 企业 制 度 的大 背 景 ,企业 适 应 市场 经 济 和
段 时 间 以来 ,主要 中 央企 业 ,特别 是 中央 能
自身发展需要所做 的决策同时 ,大型国有企业具
有 良好 的 资本 、人 才 和 资源 方 面 的优势 ,通 过多 元 化 经 营 ,能 够迅 速 做 大做 强 。这 种政 策 环 境 、企业 自身求 发 展 的 内在 动力 正 是大 型 国有 能 源企 业 开展 业 务 多 元 化 的 良好 土壤 ,很 多 大 型 中央 能 源 企业 , 如 石油 、电力 行 业 的 中央企 业 ,历 史 上都 形 成 了一
关于中央企业产融结合发展路径的探索
对垄断的教训,美国出台了一系列限制金融资本渗透产业资本 的法律法规,如著名的《格拉斯·斯蒂格勒法案》等,导致从 金融资本发端的产融结合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但与此同时,以 通用电器(GE)为代表的由产业资本发端的到金融资本的产融 结合模式开始出现,美国至 20 世纪 70 年代许多产业资本集团 都建立了金融部门、金融公司。
产业经济
基金公司、保理公司,产融结合架构逐步设立并不断完善,产
4.产融结合,是集团拓宽融资渠道,以融助产的需要。集
融结合步伐不断加快,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相比上述标杆央企 团通过充分发挥各金融机构的功能和优势,汇聚金融板块业务
产融结合而言,集团产融结合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潜力 合力和协同效应,可以更好的拓宽集团的融资渠道,有利于最
监会令〔2018〕5 号)。控制类股东应当具备权益性投资余额不 得超过净资产、总资产不低于一百亿元人民币、最近一年末净 资产不低于总资产的百分之三十等条件。
10.2018 年 4 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 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非 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7 号, 以下称“指导意见”)。企业投资金融机构应当以服务实体经济 为目标,紧密围绕企业自身主业发展需要,科学布局对金融机 构投资,避免脱实向虚。脱离主业需要盲目向金融业扩张等情 形不得成为金融机构控股股东。
我国央企中,中石油、国家电网、五矿集团、华能集团、中国航空、
6.2014 年 10 月 28 日,国资委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央 华能集团等央企产融结合水平较高,实力较强,被视为我国央
企业财务公司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资发评价〔2014〕165 企产融结合的标杆,具体情况详见下表(只列示了控股金融机
浅谈中央企业产融一体化
一
形式 。 据统计 , 目前 国内大约有8 家央企独 0 立组建 了财务公 司, 如神华 、 宝钢 、 中电力 、 华电、 中石油 、 中石化等 。
第 二 阶段 是 2 世 纪 9 年 代 中期 的 治理 0 O
阶 段 。 由于 大 量 产 业 资 本 和 金 融 资本 联 合
( ) 融 一 体 化 主 体 发 展 进 程 我 国 二 产
实施产融一体化 的主体是 国资委直管 的中
央 企 业 ( 下 简 称 央 企 )央 企 规 模 实 力 强 、 以 。 成 员 企 业 多 、地 域 分 布 广 、行 业 垄 断 程 度
出政 治 地 位 和 较 强 政 策 ,探 索 产 业 资 本 与 金 融 资 本 的无 缝 衔 接 。 目前 , 央 企 业 参 股 、 股 中 控
银行 、 保险 、 证券 、 租赁 等金融企 业 已经 不
是 个 例 。 央企 业 金 融 化 冲动 日渐 高 涨 , 中 风 险 与 收 益 在 哪 里 , 如何 有 效 推 进 、 步 发 又 稳
况, 及时登 记卡 片 , 时制作 和修改标 签 , 及
做 到账 卡签 对应 一 致 。 ( ) 高 固 定 资 产 管理 意 识 , 好 预 二 提 把 算 关 行 政 事 业 单 位 应 根 据 各 自的 机 构 职
领 导为主要 责任人 ,使用部 门负责人为直 接 责任人 的j级 管理责任制 ,明确相关 责 任 人的职责 范围 , 责任 到人 , 定期 考核 , 管 好 用好 固定资产 , 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 。 其 次应加强同定资产的监督检查 。一是建立 内部审计 监督 ,确保 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
新常态下促进中央企业产融有序结合的思考
产融结合即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互渗透融合的方式和手段,是现代企业集团的重要特征之一。
从国内、国际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历程看,几乎无一例外地在其发展的一定阶段出现了产融结合。
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世界500强企业中逾四分之三属于产融结合型企业,这些企业集团充分利用“以产投融”占领价值链顶端,利用“以融促产”扩大市场份额。
一般而言,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可分为“由产而融”和“由融而产”两种形式:前者是指企业集团在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抽调资本投向金融业,形成实业和金融业共同发展之势,例如通用电气(GE )、波音、西门子、沃尔沃等众多大型制造业企业集团,均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布局金融业;后者是指金融资本有意识地控制产业资本,通过参与实业来迅速扩大资本规模,最终发展成为产融型企业集团,如J.P.摩根利用庞大的金融资本收购美国中央铁路75%的股权,通过合并重组成立联合钢铁公司,还收购卡耐基的美国钢铁公司,曾一度垄断美国钢铁行业。
由于法律和政策的原因,我国产融结合的发展方式主要是由大型企业集团特别是央企主导的“由产而融”形式,这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央着力建设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1987年,二汽集团(今东风汽车集团)率先设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此即为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发端。
随着央企自身发展和金融的市场化改革,央企对金融业务的布局也在日益扩大。
截至2018年末,国务院国资委管辖的96家央企中有70多家开展了金融业务,涉足银行、保险、信托、融资租赁、证券、资产管理、投资基金、期货等诸多金融业务领域,央企产融结合呈现收稿日期:2019-02-22作者简介:李政丹(1968-),女,辽宁鞍山人,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现供职于北京科技大学远程与成人教育学院。
新常态下促进中央企业产融有序结合的思考□李政丹(北京科技大学远程与成人教育学院,北京100083)摘要:随着金融的市场化改革和基于中央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近些年中央企业纷纷以各种形式涉足金融业。
中央企业产业金融平台建设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建议
中央企业产业金融平台建设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建议作者:郭水文来源:《武汉金融》 2017年第12期摘要:最近10 年来,建设产业金融平台成为中央企业产融结合发展的新方向。
然而,部分中央企业对产业金融平台的定位存在偏差,部分中央企业对于金融业务的布局缺乏全面的认识,还有不少中央企业对于构建产业金融平台并没有清晰的路径规划。
通过对标杆中央企业的研究,本文建议,在定位选择上,中央企业产业金融平台的定位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服务于集团内部;第二个方面是服务于行业客户;第三个方面是服务于内外部金融机构;在业务布局上,中央企业产业金融平台应从金融业务的战略促进度、产融结合的有效度、金融业态的市场竞争度、金融牌照的获取难易度等四个方面综合考虑;在建设路径规划上,中央企业建设产业金融平台应该分阶段稳步推进,每个阶段应确立不同的发展目标和业务发展重点,同时因地制宜地采取外延式发展模式和内生式发展模式。
关键词:金融控股平台;产业金融;定位;金融牌照;规划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540(2017)12-0055-0004基金项目:神华集团2016年科技创新项目“基于神华清洁能源产业金融平台建设的产融结合研究”(SHJT-16-17)。
一、中央企业产业金融平台的建设现状(一)已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中央企业建立了金融控股公司根据笔者统计,截至2017年6月底,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101家中央企业中已有32家中央企业成立了金融控股公司来构建产业金融业务平台。
这些控股公司通常包含“资本控股公司”或者“投资公司”等名称,在工商部门登记的业务范围包括投资管理、项目投资、股权投资、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等(如表1)。
(二)部分中央企业的产业金融平台建设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截至2017年6月底,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101家中央企业中,至少控制了2家金融企业的中央企业有30家,其中控制了5家以及5家以上金融企业的中央企业有12家(如表2)。
大型国有企业产融结合及其效用分析
大型国有企业产融结合及其效用分析伴随我国产融结合的深入,大型国企开始热衷于产融结合。
本文结合产融结合的内涵,对大型国企产融结合的效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标签:产融结合大型国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大型国企的经营模式正向产融结合转变。
2007年11月,中石油出资20亿元取得珠海商业银行绝对控股权,将产融结合热推向了一个小高峰,大型国企的产融结合之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国企的產融结合之路从2002年中石油与意大利忠利集团合资组建中意人寿保险公司起,大型国企便开始了产融结合之路。
大型国企产融结合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参股金融企业;二是组建自己的金融企业。
目前,我国大型国企产融结合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产业+商业银行”模式。
该模式是指大型国企通过参股或新成立商业银行来实现产融结合。
如首钢集团成立华夏银行。
第二,“产业+保险公司”模式。
该模式是指大型企业参股或自身成立保险公司的产融结合模式。
如2007年3月,国家电网集团发起筹建英大泰和财险公司和英大泰和产险公司。
第三,“产业+财务公司”模式。
该模式是指大型国企设立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产融结合模式。
据中国财务公司协会统计,目前,大型国企创办的财务公司已经有88家。
二、产融结合的含义及动因产融结合是指产业投入产出过程与金融业融通资金过程的结合。
这种结合既包括不同部门企业间的相互渗透与结合,也包括企业内部产业与金融业务的拓展与整合。
大型国企产融结合的动因主要有:1.资本逐利性是大型国企走产融结合道路的根本原因资本的逐利性驱使了产融结合的发展,也促进了大型国企的产融结合。
在资本逐利性的驱使下,更多的资本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跨行业投资,社会上不同程度地存在金融资本控制产业、产业资本控制金融资本的现象。
由于我国金融业长期处于相对垄断地位,一直能够获得高于一般行业的丰厚收益。
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原理,金融企业较高的利润率必然吸引产业资本,实现产融结合。
部分央企的产融结合之路[修订]
部分央企的产融结合之路产融结合,是过去5年央企“跑马圈地”的重要领域。
先行者中,宝钢集团、五矿集团、中粮集团等央企投资控股金融机构现已形成产融结合型集团。
根据国资委的统计,截至2010年末,有数十家央企共投资了上百家金融资产。
在银监会和国资委批准的中石油控股昆仑银行、国电电力控股河北银行、中移动控股浦发银行之外,还有更多央企涉入商业银行以及金融信托、保险、证券和期货等金融领域。
中国企业进入金融领域可供选择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租赁公司、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担保典当、汽车金融,以及小额贷款等,产业资本通常以参股或控股的形式进入金融机构。
1、产融结合的典型中石油“不少央企都在涉足金融业务,但中石油的业务领域最广阔,取得的资质牌照也最完全。
”中石油一位内部人士说。
当下,中石油下辖的“昆仑系”金融控股架构已然成型。
这一金融平台下设中油财务、昆仑银行、昆仑信托、昆仑金融租赁、中意人寿、中意财险等机构,几乎拥有全金融牌照。
其控股的昆仑商业银行不仅在国内遍地开花,还将在苏丹、哈萨克斯坦等国建立分行,俨然一家国际化的商业银行。
“中石油布局金融的特点,是强调要坚持以油气为核心业务,金融业务定位为服务油气主业。
”中石油集团一位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沿着这个思路,中石油的金融版图基本都依托中石油及下属企业展开。
如昆仑银行,计划首先是进入石油企业最集中的东北大庆、陕西长庆等地发展业务。
“昆仑系”的起步仅是当年服务于企业内部的中油财务公司。
成立于1995年的中油财务公司,在2002年正式涉足金融业;2002年1月与意大利忠利保险公司组建国内首家中外合资的中意人寿保险公司;同年2月,中石油参与设立中银国际证券公司;2007年4月,中石油与忠利保险成立了中意财产保险公司。
中石油真正开始考虑打造自己的金融帝国则是在2007年底。
当时,中石油与珠海商业银行达成重组协议,出资20亿元认购后者增资扩股后86%的股权,后因故交易未能成行。
基于产融结合的中央企业金融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产融结合的中央企业金融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市场的深入发展,产融结合已成为推动中央企业金融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基于产融结合的中央企业金融产业发展战略,探讨其内涵、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期为中央企业金融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界定了产融结合的概念,分析了产融结合与中央企业金融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指出了产融结合对于提升中央企业金融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产融结合与金融产业发展的相关文献,本文归纳总结了产融结合的主要模式、发展路径及其实践经验。
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中央企业金融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包括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金融市场的波动性、技术创新的快速发展等。
接下来,本文重点探讨了基于产融结合的中央企业金融产业发展战略。
从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路径、战略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促进中央企业金融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强金融科技创新、优化金融服务体系、完善风险管理机制等战略举措。
本文还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产融结合在中央企业金融产业发展中的成功实践,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总结了研究成果,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本文认为,基于产融结合的中央企业金融产业发展战略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动中央企业金融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产融结合的背景与必要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和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产业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产融结合,即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高级形态,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产融结合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要求。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跨境流动日益频繁,金融市场的开放性和竞争性不断增强。
基于产融结合的中央企业金融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产融结合的中央企业金融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金融产业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中央企业作为中国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积极推进金融产业的发展。
在当前金融产业环境复杂、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中央企业金融产业的利益最大化,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基于产融结合的思路,探讨了中央企业金融产业的发展战略。
一、中央企业金融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中央企业作为中国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涉足金融产业的多个领域,如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
2019年,全国央企规模以上金融企业的总资产达到389.38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金融企业总资产的36.67%。
央企金融企业在市场份额、资产规模、盈利能力等方面占有较高的地位。
但是,目前中央企业金融产业也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央企金融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虽然央企金融企业在市场份额上占有较高的地位,但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很难实现可持续的盈利能力。
其次,央企金融企业的业务范围过于集中。
大部分央企金融企业都将业务范围局限在传统的金融领域,缺乏创新性的金融业务。
再者,央企金融企业缺乏风险管理和监管制度。
央企金融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缺陷,需要更加严格的监管制度来保障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
二、产融结合的金融产业发展战略在解决中央企业金融产业面临的问题方面,产融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路。
产融结合是指通过金融手段服务于实体经济,使实体经济更快地增长和升级,进而推动金融产业的发展。
具体来说,中央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产融结合的战略。
1、加强金融科技创新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金融科技已经成为金融产业的重要变革力量。
中央企业可以通过创新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推动金融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数据化等方面的发展。
通过打造更加智能化的金融服务,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高效的支持。
2、推动金融服务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中央企业可以通过金融服务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精准、全面、专业的支持。
产融结合让资本推动央企走得更远
120 | 中国商人 CBMAG产融结合让资本推动央企走得更远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也在不断优化调整。
央企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提高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产融结合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可以满足央企融资渠道多元化的需求,通过整合金融和实体经济,促进企业发展。
新形势下央企构建产融结合长效机制的必要性新基建涉及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多个领域,这些高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央企往往拥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研发能力,与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合作,可以形成产融结合的优势。
同时,央企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战略支撑,其发展质量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产融结合可以帮助央企更好地引入资本市场的力量,提高融资效率,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央企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资本实力,通过产融结合,可以将企业资源与资本市场进行有效对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央企可以通过开拓融资渠道,更好地调动社会资本,推动资源在各个领域的流动和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央企作为国有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往往具有较高的信誉度和较低的风险,因此更容易获得低成本融资。
最后,央企具有较强的实体经济基础和市场份额,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可以促进新型金融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通过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央企可以享受更为优惠的融资条件,降低融资成本,减轻自身负担。
但是,新基建在发展的同时也给央企带来一定挑战。
一方面,新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传统融资渠道逐渐难以满足企业需求,因此,在融资的同时需要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
央企只有构建起符合新形势的产融结合长效机制,才能更好地满足自身的资金需求。
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应用往往要求企业能够快速迭代设备和技术,这对央企的管理和经营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软实力和创新能力。
B usiness起底金融机构改革深化对央企产融结合的影响金融机构改革强化了金融机构的监管和评估力度,对央企的资金来源和融资渠道等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这使金融机构进行审批时变得更加谨慎,加大了央企的融资难度。
央企产融结合技术分析
35截至2011年底,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责任、正常运营且金融业为非主业的央企共117家。
我们对这117家央企的产融结合情况进行了全面统计分析,有了初步结论。
央企产融结合广度可以用涉足金融行业数来度量产融结合广度。
目前,央企产融结合涉及的金产业因素是导致央企产融结合差异的主要原因央企产融结合技术分析文‖赵昌文 朱鸿鸣融行业多达8类:财务公司、信托、银行、证券、期货、保险、租赁(包括金融租赁)和其他。
相应地,央企产融结合广度的取值范围为1—8(见图1)。
央企的产融结合广度具有多样性。
在实施产融结合的81家央企中,既有产融结合广度仅为1的央企,亦有产融结合广度高达8的央企,分别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化集团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36封面文章产融结合的申能样本 capital shanghai 18 January 2013若以5%持股比例为产融结合标准,产融结合广度达到8的央企只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一家。
在各产融结合广度的企业数方面,呈现逐渐递减的特征,即产融结合广度越广,央企数越少。
也可以用获得的金融牌照数来度量产融结合的广度。
目前,获得金融牌照数最多的央企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该央企控股了中油财务、昆仑银行、昆仑信托、中意人寿、中意财险、竞胜保险经纪、昆仑租赁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等八家金融企业或金融类企业。
央企产融结合效度产融结合效度,是指产融结合对于企业集团效率及效益的提升程度。
与产融结合广度不同的是,产融结合的效度难以衡量。
目前关于产融结合效度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基于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上市公司产融结合的效益所进行的实证分析。
这些研究的结论是不一致的,有的文献认为产融结合增加了企业的效率;也有文献认为产融结合并不能带来效率的增加,甚至可能降低企业价值。
囿于数据的限制和文献的限制,我们只能判断不同央企的产融结合差异存在差异,但很难对央企产融结合的整体效度进行具有可信度的定量衡量。
新时代下建筑央企产融结合路径的研究
新时代下建筑央企产融结合路径的研究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央企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传统的建筑央企主要依赖于工程承包和房地产开发等领域的盈利,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经济形势的变化,纯粹的工程承包和房地产开发已经不能满足建筑央企的发展需求,需要进行产业和资本两方面的转型融合,寻找新的盈利模式和增长点。
因此,建筑央企需将产业和金融两个领域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在产融结合的路径上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推动建筑产业的创新发展。
产业转型发展路径作为传统的建筑产业,在当前经济发展环境下,需要适应市场需求的改变,并开拓新的市场。
目前,建筑央企在注重工程承包和房地产开发的同时,也在积极开拓新的产业领域,如环保、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用设施建设等领域,以实现产业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这些产业领域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和提高城市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些领域,建筑央企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等手段提高其产品和工程的品质,并与新技术相结合,如3D打印建筑、智能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使产品更具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此外,建筑央企还可以结合产融结合思路,发挥优势,通过国内外技术合作,与高端科技企业合作,共同推进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资本运作发展路径产融结合也是建筑央企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建筑央企在发展中,需要进行产融两方面的转型,使自身更加适应市场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资本运作方面,建筑央企可以通过股权投资、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进行资本融通,并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通过利用市场化的手段融资,建筑央企可以快速实现融资和资本收益的最大化。
此外,建筑央企还可以通过资本运作,进行资本收益和企业价值的锁定和提升,促进企业成长。
可以通过对于优秀项目的投资、并购,拓展企业的业务范围,增加收入来源,提升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建筑央企还可以结合投资的手段,与产业的发展相结合,达到能源和环保等转型领域的目标。
中央企业产融结合研究
中央企业产融结合的主要模式
产业资本与金融 资本的融合模式
产业资本与证券 资本的融合模式
产业资本与保险 资本的融合模式
产业资本与互联 网金融的融合模 式
中央企业产融结合的动因与风险
02
产融结合的动因分析
提升产业竞争力:通过产融结合,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市场 地位。
优化资源配置:产融结合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
中国铁路总公司:通过与银行合作,实现 产业与金融的有机结合,为铁路建设和运 营提供资金保障。
国家电网公司:通过成立财务公司、保险 公司等金融机构,实现产业与金融的紧密 结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案例分析:成功因素与经验教训
案例选择: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央企业产融结合实践案例,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 成功因素:分析案例中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如政策支持、市场机遇、企业战略等。 经验教训:总结案例中企业实践的经验教训,如风险控制、资本运作等方面。 案例启示:根据案例分析,提出对其他中央企业产融结合实践的启示和建议。
中央企业产融结合概述
01
产融结合的定义和意义
产融结合的定义:产业 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 通过金融资本的运作来 提升产业资本的效益。
产融结合的意义:降低 企业融资成本,优化资 源配置,提高产业竞争 力和市场占有率。来自中央企业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央企业开始探索产融结合模式,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YOUR LOGO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中央企业产融结合研究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01/01
目录
01.
国有企业如何突破“产融结合”路子-精选文档
国有企业如何突破“产融结合”路子产融结合就是将产业投入产出的整个过程与金融资金融通相结合,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产融结合一方面包括各部门企业之间的互相结合,也涉及到企业内部产业与金融业务的结合。
资本逐利性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是国有企业实行产融结合路子的根本推动原因,目前,产融结合已经成为我国国企实现走出去战略的必然之路。
国内很多企业已经以各种渠道实现了产融结合,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还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我们研究出对策,才能更好突破“产融结合”路子。
一、全球产融结合主要路子和成功典范在产融结合道路上,西方发达国家跟中国企业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西方国家主要路子主要模式。
西方企业产融结合路子主要有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两类。
市场主导模式以英、美为代表,就是指金融市场在社会储蓄资金的投入和转化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任何金融中介都是以同样的地位,无差别的参与市场竞争。
例如,美国的通用公司(GE)的金融产业几乎占到了集团众多产业的大半。
美国通信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摩托罗拉公司等都拥有自己的金融部门或投资控股了一些金融机构。
美国企业设立的财务公司,在1999年就达到了1250家。
GE集团的资本占销售收入的50%,利润贡献30%到40%,资产规模达到7000亿。
银行主导模式是指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间接金融部门在社会储蓄的投入与转化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以日、德为代表。
这种模式的典型典范有德国的西门子公司。
德国的工业巨头西门子公司在1997年底成立了西门子金融服务公司,大众汽车公司早在1949年就成立了大众汽车金融公司,到1998年,大众汽车金融股份公司已经拥有德国马克500亿的资产,相当于大众汽车集团总资产的40%。
(二)中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路子模式。
目前中国金融市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中国企业也都陆续走上了产融结合之路,而其中以国有控股的公司法人治理的模式为主,也就是通过控股公司的模式共同管理产业与金融,构成一个共同隶属同一主体的产融结合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孙群
的现状与办法
一、产融结合的优势及方式
(一)产融结合的优势
产融结合是产业资本发展到一定程度,寻求经营多元化、资本虚拟化,从而提升资本运营档次的一种趋势,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间的资本联系、信贷联系、资产证券化以及由此产生的人力资本结合、信息共享等等的总和。
从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必然会有一个融合的过程,这是社会资源达到最有效配置的客观要求。
这种融合,宏观上有利于优化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控效果,微观层面则有利于产业资本的快速流动,提高资本配置的效率。
产业直接投资金融,既可以获得融资便利,还可以更好地满足集团产业服务的需要。
产业集团可以利用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状况、金融需求的信息相对优势,提供更具个性和特色的金融服务。
反过来,金融公司利用主业部门拥有的市场声誉,可以提升金融产业的信用级别、降低融资成本;同时,还可以利用集团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相关金融服务。
另外,产融结合也是企业经营多元化的需要,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产融结合的具体操作方式
除单独设立结算中心、财务公司外,我国产业资本进入金融业以直接投资为主,具体分为三种方式:一是直接出资设立,如首钢设立华夏银行、招商局设立招商银行;二是通过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或资产管理公司入股,如中石化参股交通银行和南京银行;三是通过二级市场股份交易进入,如中粮投资兴业银行,使产业集团对金融机构运营具有较强影响力。
除参股14家银行外,央企投资的19家证券公司、24家信托公司、32家保险公司均以控股为主。
二、产融结合的潜在风险和问题
(一)产融结合协同效应不明显,盲目投资较多目前,我国多数产融结合企业持有金融机构的股份比例较低,金融业务规模普遍较小,产品结构单一、竞争力不强。
而且不少产融结合企业仅仅以降低融资成本或获取较高利润为目的参控股商业银行或证券公司,而不是出于产业发展的战略角度考虑。
这种做法也许能获取短期利润,却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
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尽管在产融结合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发展较快,但企业金融业务的资产、营业收入和利润占集团整体的比例一般在5%以下,与发达国家产融结合成功案例存在一定差距。
大部分企业集团通过新设、参股等方式进行产融结合后,相互之间并不能很快形成良好的促进作用,无法在产业发展、客户资源、经营管理等方面发挥协同效应的作用。
(二)对金融业的潜在风险认识不足,风险隔离机制不完善
与发达国家金融业已经进入增长趋缓、盈利不高的成熟期不同,我国金融业正处在上升周期,总体来看“赚钱”比较容易。
但对于金融业蕴含的高风险,以及对专业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高要求和高难度,不少产业集团明显估计不足。
同时,由于我国企业风险控制体系落后,缺乏完善的风险隔离机制和信息披露体系,监管机构甚至企业自身都无法有效识别内部交易的真实情况,金融子公司作为企业资本运作的执行者,聚集了大量风险,很容易成为集团提款机,导致产业风险向金融风险转移的可能性增大。
(三)内部化和关联交易可能引发风险的交叉传染
产融结合往往伴随着内部交易和关联交易,产业集团可能通过对下属金融机构的控制来对实业子公司的一些冒险行为进行支持,甚至出现“补窟窿”的现象。
虽然问题能暂时掩盖或缓解,但风险不断积聚,一旦某个子公司或环节出现问题,就容易产生连锁反应,从而影响整个集团的流动性,造成风险在实业和金融业之间相互蔓延。
我国金融机构的股权集中度较高,大部分机构的第一大股东股权占比都在20%以上。
股权集中,再加上产业资本股权比例相对过高,两者共同作用更容易出现大股东内部控制甚
至操纵的现象,增加了内部交易
和交叉传染的风险。
(四)国家层面对产融结合的监管存在缺位
目前,我国产融结合的相关主管部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国资委,它从国有企业的角度,对央企投资金融业纳入非主业投资进行管理,包括企业合规性和投资比例等方面;另一类是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它们分别从金融行业监管角度对企业参股、控股本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监
宏观视野
管。
这种双线审批导致各监管机构在产融结合企业的监管上责任不明,并且缺少有效的监管协调机制,造成了重复监管或监管空白。
对产业集团设立、控股或参股银行,没有明确的限制性条款,导致产业集团进入金融业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五)专业性与专业金融机构差距较大
很多产业集团投资金融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与专业金融结构相比,专业人才缺乏、经验不足。
从管理体制上看,缺乏对金融风险的必要认识和基本金融管理经验,使得产融结合的经营管理风险较大。
同时,受到国资委参照工商制造业特点制订的考核激励体系的监管大框架下,央企控股的金融企业往往难以与市场上的专业金融机构竞争人才,导致缺乏竞争力。
三、中央企业实施产融结合的建议
(一)产融结合应当以服务于集团整体发展战略为核心
中央企业在发展金融业务前,首先要明确金融业务的定位,这是金融业务发展的基础。
要综合考虑集团的需求及资源状况,服从集团整体战略定位;同时应明确金融业务的发展方向,即中长期定位,决定发展的节奏、途径及资源。
产融模式的最大优点就在于通过产融结合提高产业及集团的整体竞争力,降低金融行业的高杠杆高风险性。
因此,中央企业应当做好清晰的产融结合规划,牢牢树立产融结合服务于集团整体发展战略的发展思想,逐步实施产融结合,最终通过渠道、信息、技术、服务等的有机融合,实现产业与金融之间的业务协同、资本协同、战略协同。
(二)认真做好产融结合可行性研究分析
中央企业实施产融结合的第一步,应当做好研究,认真分析是否具有发展产融结合的条件:一是进行产融结合应服务于集团整体战略、服务集团主业发展;二是产融结合应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转型的相关政策相适应;三是经营规模、财务状况、治理结构、风险控制等方面要满足一定的准入条件;四是要具备充足的金融人才储备。
已经开展产融结合的中央企业要防止产融结合盲目扩张,保证产融结合在规范的监管制度下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优先发展与主业协同作用明显的财务公司、消费金融公司
从中央企业已成立的财务公司运作来看,财务公司不仅为中央企业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金融服务和资金保障,也极大地推动了集团主业发展:一是财务公司为集团搭建了资金统一运作与管控的金融平台,有利于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二是有利于增强集团总部资金运作和调控能力,加快企业集团化进程;三是有利于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资金紧张、融资成本过高的矛盾;四是有利于寻求贴身金融服务,实现战略协同;五是财务公司为产业集团搭建了金融人才培育与储备的平台。
因此,中央企业实施产融结合,应优先从成立财务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入手,先开展旨在服务主业发展的金融业务,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提升金融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为进一步实施产融结合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四)谨慎进入与主业关联度较小的其他金融企业中央企业在财务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运作基本成熟的基础上,可以根据集团自身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金融企业进行参股或控股投资。
但前提是要认真做好前期可行性研究,量力而行。
可以通过与外部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租赁公司、V C、保险公司等)战略合作的机会,投资参股或控股相关金融企业。
初期应将金融业务与实业业务相对分离,主要目的是通过对金融业的投资,获取较高投资收益,同时积攒一定的金融行业经验。
从长远来看,控股金融企业应逐步融入集团的业务,发挥协同作用,最终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
(五)加强公司治理机制建设,构建完善的风险隔离机制
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是保障金融业安全运行的关键。
中央企业实施产融结合应注重完善董事会结构、监事会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强化管理层的风险责任意识,建立资质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充分发挥“一层三会”的作用,保证其分工明确、协调合作、相互制衡。
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体系,控制集团成员之间的交叉持股、关联交易、相互担保、利益输送等行为,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和预警系统,对金融控股公司通过并表监管、定期报告、加强抽查等方式强化日常监管,对重大风险隐患“早发现、早隔离、早处置”。
同时,还应注意对产业集团董事及高管在关联金融机构任职的限制,在人事安排方面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六)加大对专业金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增强核心竞争力
中央企业实施产融结合,需要大批高端金融人才,并形成自身的竞争力。
因此,中央企业必须突破传统管理思路和体制,适应金融行业特性,转变经营理念、优化体制机制、变革管理模式,真正建立起符合金融市场规律的人才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才能吸引更多金融人才。
同时,要在产业业务知识、金融专业技能等方面加强培训,培养一批既深刻了解产业运行规律、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又熟练掌握金融和财务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加强对相关人员的资质管理,建立企业高管任职资格审查制度,避免由于不熟悉金融或产业知识而盲目决策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
(作者单位: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