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校风是创建一流大学的内在灵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良校风是创建一流大学的内在灵魂
摘要:大学是传播真理的阵地、是生成弘扬民族文化的场所,是引导社会文化走向的杠杆,是培育未来社会精英的核心。
而大学校风,是一所大学师生员工所共同具有的理想、志向、愿望和行为习惯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是一种精神状态和行为风尚,也是一所大学的特色和风格。
简言之,校风就是校园文化和学校风气的总称。
一流的大学,必须沐浴在一流的校园文化中。
国内国际许多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也就是一个校园文化逐步形成和优化、大学精神逐步凝聚和提升的过程。
关键字:优良校风学风争创一流大学
正文:一,何为一流大学
有这样一个关于牛津大学的事例,苏格兰北部一个女学生申请牛津大学的面试未过,当地政府官员一级一级向上求助,始终未果,事情最终由时任英国首相的布莱尔出面说情,可是牛津大学的校方领导硬是不松口,不给面子:“任何人都无权更改面试结论。
首相也不行!”
这件事让布莱尔的面子十分挂不住,便私下发牢骚,批评牛津大学太古板。
结果传到大学校园,牛津大学发起了“牛”脾气,立即宣布取消了原定授予布莱尔“荣誉博士学位”的计划。
今年已90岁高龄的厦门大学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创始人潘懋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所谓世界一流大学,不同人的看法并不一致,并没有绝对标准,但一般来说,公认的一流大学具备以下特征:第一是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在办学中贯彻这种理念形成校风学风,并形成凝聚力。
第二是教师的水平普遍较高,这个水平既包括较高的学术水平,也包括优秀的师德;同时还要拥有杰出的大师。
第三是毕业生的总体水平较高,在社会上普遍受到好评;而且其中有若干有突出贡献的校友。
一流大学,当然要有一流的学科,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生源和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科学研究成果,一流的管理运行机制,强大的财政实力和物质技术基础。
当然,一流大学还应该有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突出贡献。
对于这些指标,应该不存在大的认识分歧。
但是,仅仅这些还是不够的,一流大学还需要一流的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一流的校园文化和软环境。
目前,我们对一流大学应有的学术环境、学术精神、大学文化的关注还不够。
大学应该有一种精神,应该有一种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使得人们能够在这里探求真理,使大学能够通过不断的知识创新和理论创新去引领民族精神。
总体来说,我们的大学在这方面还要加强。
中国的大学目前状况是,一流的大楼,一流的人数,一流的官场作风,一流的抄袭水平,能盖得起一流的大楼,养得起一流的人数,想必物质实力不弱;但也仅此而已,制度不完善和精神的缺失,最终让中国的大学沦为一流大楼下学术不入流的经济利益牺牲品,现在,或许是出于礼貌,外人给出了“中国办成世界一流大学最快需要20年”的期限,但从30年经济高速发展,中国也没创出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名牌企业来看,崇尚经济利益的中国大学,又有何能在20年办成世界一流?
二优良校风的理论内涵
大学校风是一所大学的精神和灵魂,大学校风体现着一所学校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的载体,是一所学校的内在的品质和灵魂,是维系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精神力量,一个精神支柱。
大学校风如同一所大学的空气和阳光,使学生得到沐浴和熏陶。
学校里的所有师生员工皆在其作用和影响的范围之内,对师生员工的心理、情感、兴趣、思想、意志、观念等都具有陶冶作用。
换言之,大学校风即是校园文化的综合体现
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没有自己强势的文化就很难有强大的综合竞争力;同样,一所大学如果缺乏富有个性特色的大学文化也很难从林林总总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发展态势。
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时空内,主要由生活、工作和学习于其中的师生员工所形成的校园价值观,以及这些价值观在物质或观念形态上的具体化和延伸。
校园价值观是一所学校的精神、传统、作风和理想追求的综合体现,是校园文化的本质和核心。
[2] 我国的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是一种特殊组织内的文化,
三优良校风对创建一流大学的促进作用
1.教育功能
校园文化教育功能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
首先,它创造了一个影响校园人的物质环境,比如:校舍、场地整洁的布局,名人名言和肖像的合理张挂等。
其次,它创造了一个陶冶人心灵的精神环境,如学校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优良的校史传统以及教职工良好的师表风范等,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校园人的精神风貌,陶冶着校园人的心灵。
这些物质的、精神的影响,对校园人发挥着广泛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2.导向功能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和进步具有一种方向明确的引导作用。
个体文化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通过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校园整体文化之中,成为同质文化。
与此同时,校园文化的共同价值观、学校精神,通过校园人的自我认识、感悟,能使他们对学校的目标产生认同感以及强烈的向心力,内聚力和群体意识,促进个体目标同化、整合为学校的总体目标,从而发挥出校园文化同一的整体效应,达到正确健康的导向作用。
4.激励功能
人总是有需要的,由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支配行动。
有目标的行动,是激励性的行动。
因此,校园文化的价值目标能激发校园人产生工作行为动力。
同时,校园文化能满足校园人多方面的合理需要,如提供丰富的文化享受和文化创造的空间、提供广阔的文化活动的背景和施展才华的必要条件等。
这种合理需要的满足,使校园人的理想有所追求,兴趣获得发展,特长得以展示,从而激励校园人产生正确的行为动机和维持强烈的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
三河南工业大学建设成就
河南工业大学坐落于黄河之滨的河南省省会郑州市,始建于1956 年,学校秉承“崇尚科学,勇于探索,报国兴学,自强不息”的工大精神,遵循“明德,求是,拓新,笃行”的校训,多年来为国家及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河南工业大学以“明德、求是、拓新、笃行”为校训,秉承“教学为本、质量立校”的教育理念,树立“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思想,着力创造富有特色的学风与校风。
学校在全面总结办学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深刻认识学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时代赋予学校的历史重任,明确提出了新时期的办学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服务行业,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积极改革创新,注重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综合实力一流,优势学科国内领先,以工为主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
我们应该结合学校的历史和文化,时刻铭记“明德、求是、拓新、笃行”的校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探索,崇尚科学,自强不息,努力为弘扬我中原文化,创建一流大学而奋斗。
三优良校风是创建一流大学的关键
“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的西南联大,在仅存的八年历史进程中,
无论在师资队伍、管理模式还是大学精神方面,在国内外教育界都赢得了很好的声誉,在中外教育史上不啻为一颗璀璨的明珠,对当前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培育优良的校风学风。
西南联大始终坚持学术自由的传统,使得西南联大成为勇于探讨学术的精神殿堂,培育了优良的校风学风。
“他们各有专长,学术观点并不一致,学派渊源各不相同,会聚一堂,未免文人相轻,但也正可齐放争鸣,各抒所见。
这不仅极大地调动了教授” 讲课的积极性,而且也使学生大开眼界,有利于思辨能力的培养。
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在教学之余,还抽出时间对一些有研究兴趣和学有所长的学生进行专门辅导。
学生一旦有研究成果或
创作作品,教师们马上加以褒奖,并千方百计加以推荐。
正是有了这些师长的扶持、鼓励,才有了杨振宁之于吴大猷、殷海光之于金岳霖、汪曾祺之于沈从文、郑敏之于冯至,等等。
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西南联大做到了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成果不断。
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与极其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相比较,已经大不一样。
但是,我们对西南联大学术研究繁荣的原因譬如优良的校风学风等进行探讨,在于给我国高等教育和高校理论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尤其对于我国当前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有着更现实的意义。
国内国际许多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也就是一个校园文化逐步形成和优化、大学精神逐步凝聚和提升的过程。
要建设一流大学,必须围绕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方面,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真正形成和凝聚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的校园文化。
[7]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只有在这样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才能更顺利地实现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培养出更多更能适应时代需要、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