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克莫司对小鼠髓样树突状细胞成熟及抗原呈递的干预作用研究
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ppt
安全性评估
长期使用他克莫司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高血压、糖尿病和感染等不良反应。近年来,随 着药物剂量的个体化和监测手段的改进,他克莫司的安全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他克莫司时应权衡治疗利弊,并咨询医生的 建议。
05
他克莫司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 望
研究进展
药理作用机制研究
他克莫司通过抑制T细胞活化、细胞因子产生和细胞增殖发挥免疫抑制作用。近年来,研 究发现他克莫司对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移植排斥反应具有较好的疗效。
临床试验进展
肾功能损害
他克莫司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 ,表现为肌酐升高、蛋白尿等
。
高血压和糖尿病
一部分患者在使用他克莫司后 可能出现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症
状。
神经系统副作用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副 作用,如震颤、抽搐等。
药物相互作用与注意事项
避免同时使用增强免疫抑制的药 物
他克莫司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产生 相互作用,增强免疫抑制作用,增加感染 的风险。
用于多种疾病治疗
他克莫司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肾脏移植、肝脏移 植和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改善患者预后
在移植手术后使用他克莫司,有助于降低排斥反 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与副作用
01
02
03
04
感染风险增加
由于免疫抑制作用,使用他克 莫司的患者感染的风险增加, 特别是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
02 他克莫司在免疫抑制中的作用
他克莫司在皮肤科临床应用新进展
他克莫司在皮肤科临床应用新进展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皮肤科,广东广州510700【摘要】目的:总结他克莫司在皮肤科相关疾病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方法:查阅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他克莫司在皮肤科临床应用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他克莫司具有免疫抑制、促神经再生、抗炎等作用;与许多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可引起神经毒性、心肌增厚、牙龈增生等不良反应。
皮肤科合理使用可有效治疗特应性皮炎、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银屑病、白癜风、脂溢性皮炎、扁平苔癣、皮炎、湿疹等疾病。
结论:可联合保湿剂等,减轻副作用,拓展其临床应用范围。
【关键词】他克莫司;皮肤病;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一、研究背景:他克莫司(FK506)是一种大环内酯类药物,属于强效免疫抑制剂,临床常用于预防实体器官的移植排斥、促神经再生以及特应性皮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近年来,其在皮肤科临床应用日益增多。
1.1免疫抑制作用:FK506主要通过抑制钙调磷酸酶(CaN)的活性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MacMillan指出[1]:FK506进入T淋巴细胞与FKBP12和FKBP12.6结合形成药物-FKBP复合物,有效抑制CaN的肽脯氨酰顺反异构酶活性,抑制T淋巴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NF-AT)去磷酸化移入细胞核内,直接抑制T细胞活化及IL-2等细胞因子合成。
FK506还可以通过干预树突状细胞(DCs)的成熟及其抗原呈递功能,发挥间接免疫调控作用,诱导T细胞无能、Treg细胞产生等,从而诱导免疫耐受。
1.2促神经再生作用:FK506促神经再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Konofaos等[2]报道,FK506通过FK-BP52结合到由FK-BP52、阻遏蛋白Hsp90及小分子蛋白P23构成的类固醇受体复合体上,激活类固醇受体,促进特异基因转录,抑制脂质过氧化,防止钙内流和聚积,从而改善血流灌注,抑制炎性细胞、免疫细胞的浸润,利于神经细胞存活。
1.3其他作用:可通过抗炎、抗免疫等作用,应用于特应性皮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目前人体内最活跃,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是人体对免疫原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细胞之一。
DC 广泛存在于血液、淋巴、肝脾及皮肤黏膜等组织,能激活功能性淋巴细胞,并产生细胞毒作用,提高机体免疫水平。
DC对抗原和弱抗原都有很高的呈递效率,只需少量的抗原及DC即可激活T细胞,因此成为抗肿瘤和抗病毒免疫研究中的热点。
1DC的来源与分化发育DC 的产生分两个阶段:从祖细胞分化为未成熟DC和未成熟DC受外界刺激( 如细菌产物、坏死物及及各种细胞因子) 分化成熟。
1.1DC的分化体内DC 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按来源其分化途径分为两条: ①髓系分化途径。
称为髓系DC( myebiod,DC1) ,最终分化为朗格汉斯细胞和间质DC两个亚群。
DC1 由髓样干细胞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 ng factor,GM-CSF) 、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下诱生为DC。
亦有来源于外周血单核细胞,也称为DC1 前体细胞,在GM-CSF、白细胞介素4( interleukin-4,IL-4) 作用下或穿越内皮细胞并吞噬异物后分化为DC。
②淋巴系分化途径。
为淋巴系DC( lymphoid,DC2) ,最终分化为类浆细胞DC。
DC2 的前体细胞不表达髓系抗原,也无吞噬、吞饮抗原能力,低表达GM-CSF,高表达IL-3 受体,在IL-3 刺激下分化为DC2。
目前对DC 亚群及分化的研究主要来源于体外培养的方法,体内天然DC 亚群的分类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1]。
1.2DC的表型变化DC的发育分为成熟与未成熟阶段,两者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和细胞表型。
正常情况下,体内多数DC 处于未成熟阶段,其广泛分布于全身各外周组织,高表达吞噬相关受体( Fc 受体、补体受体、甘露糖受体) ,而不表达或低表达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 CD14、CD54、CD40、CD80) 。
儿童临床使用免疫调节剂(上海)专家共识(完整版)
儿童临床使用免疫调节剂(上海)专家共识(完整版)随着现代免疫学研究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免疫调节剂(immunomodulatory drugs)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和应用。
但迄今免疫调节剂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制定免疫调节剂在儿童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或指导意见具有重要意义。
1 免疫调节剂的概念免疫调节剂是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和/或紊乱所引起的疾病。
这个概念明确了免疫调节剂具有药物的特性,并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增强或抑制以及双向调节作用。
免疫调节剂也包含生物反应修饰剂(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s,BRMs)的概念。
BRMs是指某种可调节宿主免疫系统并与之互相作用的物质,可用于治疗如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IA)、银屑病性关节炎或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等,这类制剂往往与免疫抑制剂共用,如甲氨蝶呤和皮质类固醇[1]。
2 免疫调节剂的分类2.1 按作用分类根据免疫调节剂对机体免疫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免疫增强剂、免疫抑制剂、双向免疫调节剂。
免疫增强剂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大部分为固有免疫)中的某一环节,增强免疫功能,如卡介苗;免疫抑制剂具有抑制免疫系统(大部分为获得性免疫)中某一环节的作用,从而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如泼尼松;双向免疫调节剂的作用大部分是多靶点、多部位对免疫平衡的调节(如抑制Th2细胞并增强Th1细胞的表达,以达到Th1/Th2平衡),维持机体的自稳。
2.2 按来源分类2.2.1 人和动物免疫系统的产物免疫细胞能产生许多具有抑制或增强免疫应答的蛋白分子,这些蛋白分子对自身和异体均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等。
2.2.2 化学合成剂主要有左旋咪唑(Levamisole,LMS)、羟基嘌呤、维生素D、西咪替丁(Cimetidine)等。
《2024年小分子化合物CHIR-99021与白血病抑制因子诱导和维持人脊髓样神经干细胞》范文
《小分子化合物CHIR-99021与白血病抑制因子诱导和维持人脊髓样神经干细胞》篇一小分子化合物CHIR-99021与白血病抑制因子在诱导和维持人脊髓样神经干细胞高质量中的关键作用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发展,神经干细胞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小分子化合物CHIR-99021与白血病抑制因子作为两个重要的研究工具,其在诱导和维持人脊髓样神经干细胞(hNSCs)的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被广泛关注。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这两个因子如何有效提高hNSCs的质量,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二、小分子化合物CHIR-99021小分子化合物CHIR-99021是一种GSK-3β的抑制剂,具有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CHIR-99021能够显著提高hNSCs的增殖速度和分化效率,且在维持其多能性方面表现出色。
此外,CHIR-99021还能够改善hNSCs的生存环境,降低其凋亡率,提高其存活率。
三、白血病抑制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是一种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细胞因子,对维持hNSCs的自我更新和分化具有重要作用。
实验表明,LIF能够与CHIR-99021协同作用,共同促进hNSCs的增殖和分化。
此外,LIF还能够增强hNSCs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提高其稳定性。
四、CHIR-99021与LIF的协同作用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发现CHIR-99021与LIF在诱导和维持hNSCs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两者共同作用能够显著提高hNSCs的质量,包括其增殖速度、分化效率、生存能力和稳定性等。
此外,这种协同作用还能够促进hNSCs向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分化,为神经系统的修复和再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五、作用机制探讨根据实验结果和文献资料,我们推测CHIR-99021与LIF的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多个方面。
首先,两者能够通过调节相关信号通路,如Wnt/β-catenin和JAK/STAT3等,来影响hNSCs的增殖和分化。
免疫功能调节药物(全面、规律)
调节免疫功能药物免疫抑制药物1、糖皮质激素2、烷化剂环磷酰胺(CTX):作用主要是破坏DNA的结构,从而阻断其复制,导致细胞死亡, T、B细胞被抗原活化后进入增殖、分化阶段,对烷化剂较敏感,因此可以达到抑制免疫应答的作用。
3、抗生素环孢素A(CsA、赛斯平、山地明):选择性地抑制辅助淋巴细胞,通过干扰淋巴细胞活性,阻断参与排斥反应的体液和细胞效应机制,从而抑制免疫排斥反应,但它不影响抑制性T淋巴细胞的功能,也不破坏机体对细菌感染的抵抗力。
他克莫司(FK506):大环丙酯抗生素,与CsA一样可选择性地作用于T细胞,且作用比CsA强10~200倍。
雷帕霉素(RPM、西罗莫司):新型大环内酯的抗排斥药物,是目前世界上最新的强效免疫抑制剂4、抗代谢:主要有嘌呤和嘧啶的类似物、叶酸拮抗剂二大类,通过阻止细胞代谢中嘌呤和嘧啶的合成,达到阻碍DNA/RNA合成,从而抑制了淋巴细胞的增殖,进而通过抑制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硫唑嘌呤(AZA、依木兰) 6-巯嘌呤(6-MP、乐疾宁) 5-氟尿嘧啶(5-FU)甲氨蝶呤(MTX)来氟米特(LEF、爱若华、妥抒):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主要是抑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的活性,影响活化淋巴细胞的嘧啶合成,从而抑制细胞内DNA和RNA的合成,影响淋巴细胞增殖。
霉酚酸酯(MMF、赛可平、骁悉):新一代的抗排斥药物,通过抑制嘌呤合成起到抑制T、B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对淋巴细胞有高度的选择作用,它通过减少免疫活性淋巴细胞来抑制排斥反应,同时通过抑制B细胞增殖,有效降低粘附分子活性,抑制抗体的形成,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的作用。
咪唑立宾(MZR、布累迪宁):新型咪唑核苷,为抑制核酸的嘌呤合成途径的抗代谢物,可抑制淋巴系统细胞增殖,具有免疫抑制活性,且几乎没有硫唑嘌呤的骨髓抑制作用和肝脏毒性。
5、抗体类:多克隆或单克隆抗淋巴细胞抗体抗淋巴细胞/胸腺细胞球蛋白(ALG/ATG):抗淋巴细胞的多抗,主要与T细胞结合,在补体作用下使细胞裂解抗T细胞单抗(OKT3):即抗CD3单抗,作用于成熟淋巴细胞的单克隆抗体,直接作用于T淋细胞表面的抗原决定簇CD3复合物而起到抑制免疫排斥作用抗IL-2R单抗:即抗CD25单抗,高度亲和并特异性与人IL-2受体α亚单位(P55α,CD25)结合,从而选择性作用于活化的淋巴细胞,干扰其应答,抑制IL-2介导的淋巴细胞活化,并抑制排斥反应巴利昔单抗(舒莱)抗Tac单抗(赛尼哌)英夫利昔单抗(益赛普、类克):即抗TNF-αR单抗,高度亲和TNF-α受体,阻断TNF-α介导的炎症反应。
树突状细胞及其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
树突状细胞及其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段荣;赵瑞东;韩霞;云菲宇;刘秉春;周二霞;云升;邱英【摘要】近年来生物免疫治疗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恶性肿瘤,其中以肿瘤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联合诱导的免疫活性细胞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已知DC是功能最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起重要作用.DC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联合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但DC在体内的作用及其特点尚不完全清楚,进一步明确DC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可为提高其生物治疗效果提供依据.%In recent years , bioimmunotherapi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various malignanttumors,among which the tumor antigen loaded dendritic cells (DC) vaccine combined immunocompetent cells technology is the most mature and most widely used .DC are known to be the most potent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nti-tumor immunity.DC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umor ,which greatly increases the survival rate of malignant tumor patients is greatly improved on the basis of combined traditional therapy .But the role of DC in the body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not entirely clear ,and further clarification of the role of DC in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effect of biological treatment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7(023)019【总页数】5页(P3785-3789)【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生物治疗;微环境【作者】段荣;赵瑞东;韩霞;云菲宇;刘秉春;周二霞;云升;邱英【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干细胞实验室,呼和浩特010030;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干细胞实验室,呼和浩特010030;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干细胞实验室,呼和浩特010030;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干细胞实验室,呼和浩特010030;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干细胞实验室,呼和浩特010030;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干细胞实验室,呼和浩特010030;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干细胞实验室,呼和浩特010030;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干细胞实验室,呼和浩特01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4癌症是由遗传机制和表观遗传基因组修饰而产生的多步骤复杂过程[1],除癌症基因组异常外,炎性环境的形成在肿瘤发展中也发挥重要作用[2]。
胶质母细胞瘤的新兴治疗(综述)
胶质母细胞瘤的新兴治疗(综述)近期,JAMA Neurology杂志发表综述,回顾了胶质母细胞瘤的基因组、表观遗传、转录、蛋白质组特征以及脑内微环境和免疫系统交互影响,阐述了以肿瘤生长因子受体及下游信号通路、血管新生、干细胞样癌细胞、细胞周期的调节为靶点以及溶瘤病毒、新颖放射技术和免疫治疗等新兴的治疗策略。
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在美国的年发病率为3.19/10万人,目前标准治疗为手术切除后放疗,辅助替莫唑胺的联合方案。
尽管采用此种多模式的治疗方法,但胶质母细胞瘤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6~ 19个月,约25%~ 30%的患者在诊断2年后仍存活。
表现出DNA修复酶O-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表观沉默的患者,结局更佳。
最近一项3期临床试验调查了替莫唑胺的疗效,表达O-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启动子的肿瘤患者接受了21个月的治疗,而无甲基化的肿瘤患者治疗时间为14个月。
但结果表明,全部患者的病情均有进展,在进展期,传统的、具有细胞毒性的化疗(卡莫司汀、洛莫司汀或卡铂)效果不佳。
通过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通路,抑制血管生成的贝伐珠单抗,最近得到美国FDA批准,可用于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两项2期试验表明,该药具有高反应率(28.3% 和37.8%),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16周)。
近期,两项2期研究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标准放化疗治疗新诊断的患者,发现可改善无进展生存期,但总生存期无改善。
考虑到现行治疗的低生存率,迫切需要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新方法。
本综述关注于临床试验中根据胶质母细胞瘤肿瘤基因学进展转化而来的新颖治疗。
胶质母细胞瘤分子分型的进展胶质母细胞瘤在组织学和基因上为异质性肿瘤,根据有无低级别的胶质瘤而在组织学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近期基因组分析进一步支持了该假说:原发性和继发性反映着不同的肿瘤成因。
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是该病最常见的类型,而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位点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TERT; OMIM 187270)的启动子区,该突变见于54%~ 83%的肿瘤。
他克莫司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的研究进展
他克莫司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的研究进展2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乌鲁木齐830000[摘要]目的:归纳总结他克莫司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他克莫司药理作用及疗效、基因多态性、血药浓度监测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他克莫司具有免疫抑制、促神经再生作用,能有效治疗重症肌无力、肾病综合征、多发性大动脉炎等疾病,CYP3A5*3基因多态性与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有着极强的相关性。
结论:他克莫司临床应用广泛,明确其药理作用及疗效、基因多态性,定期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他克莫司; 药理作用:临床疗效:个体化给药他克莫司( tacrolimus, FK506)是一种从土壤真菌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属于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白介素-2 的释放,全面抑制T淋巴细胞的浸润,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排斥反应的目的。
作为第2代免疫抑制剂的代表性药物,他克莫司主要用于肝或肾移植术后的移植物排斥反应,也有文献报道其用于肾病综合征、剥脱性唇炎、红斑狼疮等疾病"。
他克莫司作为肝、肾移植术后抗排斥反应的一-线用药,在临床上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由于其有效剂量下治疗窗窄,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敏感度及耐受性的个体差异大,给予同样剂量的他克莫司会出现不同的血药浓度,从而导致肝肾功能损害、恶心、呕吐及高血糖等不良反应。
1他克莫司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1.1免疫抑制作用FK506通过抑制钙调磷酸酶(CaN)的活性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FK506是一种大环内酯类强效免疫抑制剂,其通过进入T淋巴细胞与FK506结合蛋白12 (FKBP12) 结合形成药物FKBP复合物,抑制钙调磷酸酶活性,从而抑制T细胞的活化及白细胞介素-2 (IL-2) 等细胞因子的合成;FK506还可以通过于预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影响其抗原呈递功能,发挥间接免疫调控作用,诱导T细胞无能和调节性T细胞( Tregs) 的产生2]。
髓源性抑制细胞导致脓毒症免疫抑制的研究进展
髓源性抑制细胞导致脓毒症免疫抑制的研究进展【摘要】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
多数脓毒症患者在早期急性炎症反应后呈现免疫功能抑制状态,极易继发感染,致使脓毒症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及病死率增加。
研究表明,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作为一类拥有免疫抑制功能的异质性细胞群体,能通过多种途径抑制宿主及其局部微环境的免疫应答,但MDSCs在脓毒症患者发生免疫抑制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未得到详细的阐述。
因此,本文将围绕MDSCs的特征,对其在脓毒症免疫抑制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靶向MDSCs 调节脓毒症免疫抑制状态,改善脓毒症患者的生存和预后提供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髓源性抑制细胞;脓毒症;免疫抑制1 脓毒症免疫抑制的病理机制脓毒症是指机体对感染异常的免疫反应所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其临床表现由发热(或体温降低)、气促、心跳加速、血压降低等感染引起的非特异性症状及器官损害所致的少尿、气体交换障碍、意识改变等器官特异性症状两部分组成[1]。
在脓毒症发病初期,为了快速清除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并对感染进行控制,固有免疫细胞经其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zed receptors,PRRs)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 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 tterns,DAMPs)后被激活并分泌大量的炎症因子,产生针对入侵病原微生物的炎症反应。
适度的炎症反应可以促进免疫系统对病原微生物的清除,修复受损细胞和组织,恢复内环境稳态,但是过度激活的炎症反应则会造成自身组织的非特异性损伤[2-3]。
因此,为了防止炎症反应被过度激活,维持免疫系统的稳态,即使在脓毒症发生的最初几个小时,机体也会启动相应的代偿性抗炎反应(compensatory anti-inflammation responses,CARS),如多种免疫细胞可以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 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FR)及IL-1受体拮抗剂中由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 sis factor-α,TNF-α)、IL-1、IL-6和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等炎症因子所介导的炎症反应[4]。
他克莫司软膏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
他克莫司软膏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马英;陈连军【摘要】@@ 他克莫司(tacrolimus)是从链霉菌产物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其分子量较环孢素(CsA)小,但免疫活性是CsA 的10~100倍.他克莫司最早用于器官移植,后来发现它对多种免疫相关疾病有效,且局部外用较CsA具有更好的透皮性.他克莫司软膏已被批准短期或以长期间歇性给药方案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除此之外,它还被用于其它皮肤科疾病治疗.下面就他克莫司软膏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期刊名称】《上海医药》【年(卷),期】2010(031)004【总页数】5页(P159-163)【作者】马英;陈连军【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上海,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上海,20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86他克莫司(tacrolimus)是从链霉菌产物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其分子量较环孢素(CsA)小,但免疫活性是CsA的10~100倍。
他克莫司最早用于器官移植,后来发现它对多种免疫相关疾病有效,且局部外用较CsA具有更好的透皮性。
他克莫司软膏已被批准短期或以长期间歇性给药方案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
除此之外,它还被用于其它皮肤科疾病治疗。
下面就他克莫司软膏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1 作用机理淋巴细胞是他克莫司作用的主要靶细胞,通过抑制早期淋巴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
他克莫司首先与胞内的特异性受体(FKBP)结合,形成一个FKBP-12复合物,抑制钙调磷酸酶(calcineurin)的活化,抑制神经钙蛋白去磷酸,阻止激活的T淋巴细胞胞浆中的核因子亚单位转位至细胞核内形成具有转录活性的复合物,干扰基因转录的主要核因子(NF-AT)的组装,使细胞因子如IL-2、IL-3、IL-4、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的转录受到阻遏,由此在细胞发育早期即干扰T淋巴细胞的活性,抑制机体的细胞免疫[1]。
他克莫司的作用与功效
他克莫司的作用与功效他克莫司(Temozolomide)是一种抗癌药物,广泛用于治疗高度恶性的脑胶质瘤,特别是一种叫做恶性胶质瘤的脑癌。
他克莫司是一种碱化剂,通过干扰DNA复制和修复过程,进而导致癌细胞死亡。
本文将详细介绍他克莫司的作用机制、药理特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作用机制他克莫司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与DNA分子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破坏DNA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导致肿瘤细胞的死亡。
他克莫司在体内先被代谢成MTIC(一种具有强烈酸性的代谢产物),然后MTIC与DNA中的鸟嘌呤(一种碱基)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酰基化的DNA产物,干扰DNA复制和修复过程。
酰基化的DNA产物会阻碍DNA分子的正常双链结构,导致DN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无法正确分离和复制,最终引发DNA断裂和细胞死亡。
二、药理特点1.药代动力学:他克莫司经口后可以迅速吸收,并且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在体内,他克莫司主要通过肝脏代谢,主要代谢产物是MTIC。
他克莫司和MTIC约55%与蛋白质结合,主要与白蛋白结合。
他克莫司和MTIC主要通过尿液排泄,其中他克莫司的排泄半衰期为1.8小时。
2.药效学:他克莫司是一种分子靶向药物,主要针对有缺陷的DNA修复系统。
一些肿瘤细胞存在DNA修复系统的缺陷,导致对DNA损伤的修复能力低下,他克莫司正是通过干扰DNA修复过程来发挥抗癌作用。
此外,在体内他克莫司的抗癌活性主要取决于其代谢产物MTIC的浓度。
三、临床应用他克莫司是目前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的一线药物,尤其对恶性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明显。
目前的治疗方案常常是将他克莫司与放疗联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由于他克莫司具有较好的血脑屏障穿透性,所以对于脑胶质瘤侵袭性较大的患者来说,他克莫司可以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四、不良反应虽然他克莫司在治疗癌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皮肤瘙痒、头晕、疲劳等。
免疫抑制剂的分类
1969-1970年瑞士山道士公司在巴塞尔微生物研 究所进行抗真菌药物筛选时,从美国和挪威土壤 中分离到两种不完全真菌即光泽柱孢菌和多孔木 霉(后正名为雪白白僵菌)产生窄谱抗真菌抗生素 即环孢素。
1974年进行动物体内免疫抑制活性研究 1978年首次应用于临床肾移植实验 1980年实现CsA全合成 1983年FDA批准用于临床器官移植
中性十一环肽化合物
作用机制: 抑制T细胞活化过程中IL-2 基因的转录 增加TGF-β的表达
IL-2: 活化的T细胞产生 T细胞增殖和产生细胞因子 B细胞增殖分泌抗体
NF-AT
是一种T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 完整的NF-AT有两个亚基组成: NF-Atn位 于核内, NF-Atc位于胞浆内
是第一个用专门设计的免疫抑制剂筛选模型筛选 出来的免疫抑制剂, 同时发现具有抗真菌活性 1988年阐明结构
1989年完成化学合成
1994年FDA批准作为器官移植用的免疫抑制剂应用
于临床
在结构上与CsA不相关,但两者作用机制相似,均 通过钙调磷酸酶的作用而阻断IL-2 的转录
不同点: FK506胞内的结合蛋白为 FKBP, FK506的肾毒性要比CsA小得多,因而治疗 窗口要大得多 FK506免疫抑制作用约为CsA的100倍,不良 反应亦较CsA少,故有望取代CsA成为器官 移植术后首选的免疫抑制剂 联合用药亦可取得协同效应
化学性质:
是一种中性、高亲脂性的由11个氨基酸组 成环聚肽免疫抑制剂。 氨基酸序列变异大,尤其是在2位 除CsA外,其天然的同系物有30多种
Me Me CH (MeLeu) CH2 Me
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免疫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ModernOncology2021,29(14):2543-2547
【指示性摘要】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是一类特殊的抗原呈递细胞,在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启 动和调节中起关键作用。了解 DCs的功能以及肿瘤微环境对 DCs的影响,有助于开发新的癌症治疗策略。 通过调节 DCs的功能改善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大量研究表明,靶向肿瘤微环境中的 DCs 是癌症治疗极具前景的方法。本文重点讨论 DCs在肿瘤免疫中的主要功能及靶向 DCs在癌症中的治疗潜 力。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肿瘤微环境;免疫应答;免疫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0.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4992.2021.14.032 【文章编号】1672-4992-(2021)14-2543-05
TWEAK及其受体Fn14与风湿性疾病
【 要】 T E 摘 W AK是 肿 瘤 坏 死 因子 超 家 族 新 发 现 的成 员 , 泛 表 达 于 人 体 各 种 组 织 细胞 中 , 过 与 其 受 体 F l 广 通 n 4特 异 性 结 合 发 挥 生 物学 效应 。TWE AK不 仅 能 够 诱 导 细 胞 凋 亡 , 且 具 有 调 节 血 管 生 成 、 进 炎性 反 应 、 节 机 体 免 疫 等 功 能 。 最 新 研 究 认 而 促 调 为 ,WE K及其受体 F l T A n4与 风湿 性 疾 病 发 病 密 切 相 关 , 能成 为风 湿性 疾 病 治疗 的新 靶 点 。 可
还 不 是 很 清 楚 , 究 最 多 的 是 Fn 4 研 1 。Fn 4编 码 1种 由 1 9个 l 2
氨 基 酸 构 成 的 I型 跨 膜 蛋 白 , 对 分 子 质 量 1 × 1 等 电 点 相 4 O,
为 9 3 。免 疫荧 光原 位 杂 交法 ( I H) 示 , n 4基 因位 于 染 .7 FS 显 F1 色体 1p33人和鼠 F 1 l., 6 n 4的 全 部 氨 基 酸 序 列有 9 同源 性 。 O Fl n 4广 泛 分 布 于 T wE AK 敏 感 的 组 织 细 胞 中 , 过 与 通
【 键词】 风湿性疾病 ; 研 究 ; T E 关 w AK; F l n4
D0I 1 . 9 9 J is . 6 34 3 . O 0 0 . 2 : 0 3 6 /.s n 1 7 1 O 2 1 . 8 0 6
中 图分 类号 : 5 3 2 ; 5 3 2 1 R 9 . 2 R 9. 4 1
为 2 ×1 经 蛋 白酶 水解 变成 由 1 6个 氨 基 酸 构 成 的 可 溶 性 7 0, 5 细 胞 因 子 , 泌 到 细 胞 外 发 挥 生 物 学 活 性 。T E K mR 分 w A — N 广泛表达 于人 体 多种 正常 组织 和细 胞 , 心脏 、 腺 、 A 在 胰 结 肠 、 肠 、 、 巢 和前 列 腺 中 呈 高 表 达 , 脏 、 巴 结 、 尾 和 小 肺 卵 脾 淋 阑 外周 血 淋 巴细 胞 中含 量 也 比 较 丰 富 , 肾 脏 、 脏 及 睾 丸 中表 而 肝 达量 较 低 , 腺 和 骨 髓 中表 达 更 少 。此 外 , W E NA 在 胸 T AK mR 人 非 淋 巴类 肿 瘤 细 胞 也 有 表 达 , 液 肿 瘤 细 胞 株 HL 0 K5 2 血 6、 6、 M0L 4和 R j 中表 达 极 低 或 没 有 表 达 。 T ai T WE AK 不 仅 在 肝 癌 、 肠 癌 等 肿 瘤 组 织 中高 表 达 ] 而 直 , 且 在 多 发 性 硬 化 症 患 者 外 周 血 单 核 细 胞 表 面 也 有 表 达 ] 。 Ho o a 等 用 免 疫 组 化 方 法 检 测 到 T E K 在 牙 周 病 局 s k wa W A
他克莫司水合物 靶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他克莫司水合物靶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他克莫司水合物是一种常用于药物研究的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
本文将重点探讨他克莫司水合物的概念、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合成及特性,以及对未来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前景展望。
通过对他克莫司水合物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化合物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为新药开发和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同时,本文也将总结他克莫司水合物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并提出展望和结语。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他克莫司水合物的概念进行概述,并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他克莫司水合物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其合成及特性。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展望他克莫司水合物的前景,并探讨其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最终得出结论。
通过这样的结构,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他克莫司水合物这一重要的靶点。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如下:本文的目的是探讨他克莫司水合物在药物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并对其合成及特性进行深入分析。
我们将通过对他克莫司水合物的概念、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和未来展望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读者提供关于这一靶点的全面了解。
同时,我们将在结论部分总结他克莫司水合物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展望其未来在药物研究和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和潜力。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引起读者对他克莫司水合物的关注,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2.正文2.1 他克莫司水合物的概念他克莫司水合物,又称FK506或Tacrolimus,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中。
他克莫司水合物通过抑制T 淋巴细胞活性,从而减少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提高移植成功率。
他克莫司水合物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
他克莫司水合物的分子结构复杂,主要由大环内酯骨架和多个官能团组成,这些特殊结构使其在体内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
TLR2激动剂Pam3CK逆转IL-10转染小鼠髓样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TLR2激动剂Pam3CK逆转IL-10转染小鼠髓样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张志丽;吴砂;卢晓;弓莉;富宁【期刊名称】《中国免疫学杂志》【年(卷),期】2011(027)004【摘要】目的:观察TLR2激活剂Pam3CK对IL-10转染小鼠髓样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影响.方法:转染IL-10至小鼠髓样树突状细胞(mDC),TLR2配体Pam3CK刺激48小时,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标志MHCⅡ、CD80、CD86及FasL等分子的表达; ELISA检测细胞产生IL-6、TNF-α.结果:IL-10抑制mDC表达CD80、CD86、MHC Ⅱ类分子,降低其分泌IL-6、TNF-α,促进其表达FasL,而TLR2激动剂刺激增加了IL-10转染DC表达MHC-Ⅱ类分子及CD80、CD86,促进其产生IL-6及TNF-α,抑制了FasL表达.结论:TLR2激动剂可逆转IL-10诱发的DC免疫应答低下.【总页数】4页(P300-302,307)【作者】张志丽;吴砂;卢晓;弓莉;富宁【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教研室,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教研室,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教研室,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教研室,广州,5105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相关文献】1.他克莫司对小鼠髓样树突状细胞成熟及抗原呈递的干预作用研究 [J], 周艳;杨淑霞;唐海明;杨佩;邹强;王衍堂2.rAAV/HCV核心抗原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功能研究 [J], 尤长宣;苏瑾;廖旺军;张军一;刘勇;罗荣城3.小鼠骨髓浆细胞样与髓样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对比研究 [J], 谭剑峰;李东方;郭权威;况军;张建华4.高滴度逆转录病毒载体的4种方法转染小鼠T淋巴细胞转染率比较 [J], 刘希民;葛林阜;马焕文5.高滴度逆转录病毒载体4种转染方法对小鼠脾脏T细胞转染率的比较 [J], 刘希民;达万明;张苗;靳海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6.第八章抗原呈递细胞及抗原呈递
思考题
1.APC定义 2.专职APC种类 3.抗原呈递类型及作用
第一节 抗原呈递细胞(APC)
一、树突细胞(DC)
是抗原提呈能力最强的APC细胞 1.特点: ①能高水平表达MHC-II类分子; ②可表达参与抗原摄取和转运的特殊膜受体; ③能有效摄取和处理抗原,然后迁移至T细胞区; ④能活化未致敏T细胞; ⑤抗原提呈效率高
2.DC的生物学功能
(1)抗原提呈 1) 利用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摄取可溶性抗原; 2)具有强大的液相吞饮功能; 3)通过吞噬作用摄取大颗粒或微生物。 (2)参与T细胞发育、分化和激活 1)DC作为重要的胸腺间质细胞,对T细胞在胸腺中 的选择过程起重要作用。 2) DC对外周T细胞的分化也发挥重要作用。 3)提供T细胞激活的协同刺激信号
第二节 抗原呈递及其机制
一、抗原呈递细胞对外源性抗原的处理 溶酶体途径(MHC-II类分子途径) 二、抗原呈递细胞对内源性抗原的处理 胞质溶胶途径(MHC-I类分子途径)
一、抗原呈递细胞对外源性抗原的处理
溶酶体途径(MHC-II类分子途径)
• 1、抗原在APC被降解
• 抗原在吞噬溶酶体在酸性环境中被水解——抗原肽 • 2、MHC-II类分子与抗原肽结合
• 3、抗原肽与MHC分子形成复合物被高尔基体转运到APC膜表面,
供有特异性TCR的CD4+ T细胞识别。
分泌囊泡
二、抗原呈递细胞对内源性抗原的处理
胞质溶胶途径(MHC-I类分子途径) 1、胞内合成的内源性抗原先在胞质中降解成抗原肽
2、抗原肽与MHC-I类分子,形成抗原肽-MHC-I
①促进生发中心对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 ② DC高表达FcR、CR,使其膜表面可长时间附着一定量的抗 原,通过长时间刺激记忆B细胞,使其保持免疫记忆 ③促进静止的B细胞表达B7分子,使其具有抗原提呈功能; ④可增强细胞因子诱导的CD40+B细胞生长和分化; ⑤人外周血DC表达类似CD40L的分子,参与B细胞的激活
髓系前体细胞抗原表达
髓系前体细胞抗原表达
髓系前体细胞抗原表达是指在髓系前体细胞发育过程中,细胞表面所表达的特定抗原分子。
这些抗原分子在细胞识别、免疫应答和细胞间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髓系前体细胞抗原表达的研究对于了解细胞发育和疾病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髓系前体细胞抗原表达的分析,可以揭示细胞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特征和功能,进一步研究细胞分化和转化过程中的关键调控因子。
在髓系前体细胞发育过程中,抗原表达的变化与细胞命运决定密切相关。
例如,在造血系统中,髓系前体细胞的分化和成熟过程经历了一系列的发育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特定的抗原表达模式。
这些抗原可以作为标志物,帮助鉴定和分离不同发育阶段的细胞群体。
髓系前体细胞抗原表达还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某些细胞表面抗原的异常表达与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
通过对这些抗原的研究,可以帮助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并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除了在血液系统中的应用,髓系前体细胞抗原表达的研究还在其他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免疫学研究中,通过分析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模式,可以揭示免疫细胞的功能和相互作用方式,为免疫疾病的研究提供重要线索。
髓系前体细胞抗原表达是细胞发育和疾病发生过程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通过对抗原表达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细胞的特征和功能,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这一研究领域的进展将有助于推动医学和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论 著 ・
他 克 莫 司 对 小 鼠 髓 样 树 突 状 细 胞 成 熟 及 抗 原 呈 递 的 干 预 作 用 研 究
周 艳 , 杨 淑 霞 , 唐 海 明 , 杨 佩 , 邹 强 , 王衍 堂弘
成都医学院学报 2 0 1 3年 第 8卷 第 5期
J o u r n a l o f Ch e n g d u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2 0 1 3, V o 1 . 8, N o . 5
网络 出版地 址 : h t t p : / / www. c n k i . n e t / k c ms / d e t a i l / 5 1 . 1 7 0 5 . R . 2 0 1 3 1 0 1 5 . 1 6 0 4 . 0 1 1 . h t ml
i s o l a t e d a n d c u l t u r e d . Th e mo r p h o l o g y wa s o b s e r v e d b y l i g h t mi c r o s c o p y . Th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C D8 0, CD8 6, CD4 0 a n d
o f I mmu n o l o g y, S c h o o l o f Ba s i c Me di c a l Sc i e n c e s , Ch e n g du Me d i c a l Co l l e g e, Ch e n gd u 6 1 0 0 8 3, C hi n a)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o s t u d y t h e e f f e c t o f Ta c r o l i mu s o n ma t u r a t i o n a n d a n t i g e n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o f mu r i n e
T细胞增殖水平有 明显降低( 1: 1 O和 1; 3 0组 ) , 差 异有统 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结 论 F K5 0 6在 体 外 可 显 著 抑
制 L P S刺 ; 树突状细胞 ; 抗 原 呈 递 【 中 图分 类 号 】 R 3 9 2 . 5 【 文献标志码】 A
b one ma r r ow- de r i v e d de nd r i t i c c e l l s . Me t h od s T he i mma t ur e DCs ( i m DCs ), ma t u r e DCs ( m DCs )a n d FK DCs we r e
Ef f e c t s of Ta c r ol i mu s o n M a t u r a t i on a nd An t i g e n Pr e s e nt a t i o n of M ur i n e Bo ne M a r r o w‘ De r i v e d De n dr i t i c Ce l l s
观察细胞形 态 , 流式细胞术 检测表面分子 C D 8 0 、 C D 8 6 、 C D 4 0和 MHC I I 的表达 , E L I S A检测培养上清中 I L 一 1 2 、 I I 一 6及 TN F a的分 泌 水 平 , C F S E细 胞 增 殖 试 剂 盒 检 测 F K5 0 6对 mD C s 刺 激 同种 异 型 的 T 细 胞 增 殖 的 影 响 。 结 果 与 v e h i c l e组 相 比 , F K — D C s 光 镜 下 形 态 未 见 明显 改 变 ; mD C s C D 8 0 、 C D8 6 、 C D 4 0和 MHC I I 表 达均有 明显下调 , 差 异有统计学 意义( P< 0 . 0 5 ) ; 细 胞 因子 的分 泌水 平 明 显 降 低 , 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 F K — D C s 刺 激 同种 异 型
ZH OU Y a n , Y ANG S u — x i a , TANG Ha i — ai r n , Y ANG Pe i , ZOU Qi a n g。 , WANG Y a h — t a n g。
( 1 . De p a r t me n t
o J ’ Eme r g e n c y Me d i c i n e, We s t Ch i n a S e c o n d Ho s p i t a l , Si c h u a n Un i v e r s i t y, Ch e n gd u 6 1 0 0 41 , Ch i n a; 2 . De p a r t me n t
( 1 . 四 川 大学 华 西第 二 医 院 急 诊 医 学 科 , 成都 6 1 0 0 4 1 ; 2 . 成 都 医 学 院 基 础 医学 院免 疫 教 研 室 , 成都 6 1 0 0 8 3 )
【 摘要】 目 的 研 究 他 克 莫 司 ( Ta c r o l i mu s , F K5 0 6 ) 对 小 鼠骨 髓 来 源 的树 突 状 细胞 ( b o n e ma r r o w— d e r i v e d d e n d r i t i c c e l l s , B M— D C s ) 成 熟 分 化 以 及 抗 原 呈 递 功 能 的影 响 。方 法 分 离 诱 导 i mD C s 、 mD C s 和F K — D C s , 显微 镜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