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基础》章节浓缩辅导汇总
Afwpetn_a2010年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 各章节重点浓缩汇总(背诵版)(打印背诵)共
、|!_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2010中级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汇总第一部分经济学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2、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3、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4、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5、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6、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7、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8、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1)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2)当需求变量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3)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9、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10、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还受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11、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
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
12、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关系。
价格与供给之间的这种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就叫供给规律。
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降低,供给将减少。
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14、市场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市场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点内容汇总整理(32章全)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点内容汇总整理(32章全)1xx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点内容汇总整理(32 章全)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内容汇总-整理目录版 .1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6一.市场需求6二.市场供给7三.均衡价格8四.弹性9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12一.无差异曲线 .12二.预算约束 .16三.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 .18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20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新增) .20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新增) .21三.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 .23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 .27一.市场结构的类型 .27二.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 .29三.完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 .30第五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31一.市场失灵的含义 .31二.市场失灵的原因 .32三.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33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34一.国民收入核算 .34二.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 .35三.消费.储蓄和投资 .36第七章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38一.经济增长 .38二.价格总水平 .40三.就业和失业 .41第八章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 .43一.政府的经济职能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43二.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44第九章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 .443一.国际贸易 .44二.国际资本流动 .46第章公共财政职能 .47一.公共财政的含义及其特征 .48二.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 .49第一章财政支出概述 .50一.财政支出原则与分类 .50二.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增长趋势 .53三.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54四.财政支出绩效考评 .55第二章财政收入概述 .56一.财政收入原则与分类 .56二.税收的特征与原则 .58三.税负转嫁 .60四.国债 .61第三章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 .64一.政府预算的含义与原则 .64二.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 .66三.财政管理体制内容和类型 .67四.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及其完善 .68第四章财政政策 .71一.财政政策功能与目标 .71二.财政政策工具与类型 .71三.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 .73第五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75一.货币需求 .76二.货币供给 .78三.货币均衡 .80四.通货膨胀 .80第六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82一.中央银行 .82二.货币政策 .85第七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88一.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 .88二.金融市场 .92第八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945一.金融风险 .94二.金融危机 .95三.金融监管理论 .96四.金融监管体制 .97五.巴塞尔协议 .98第九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99一.汇率制度100二.国际储备101三.国际货币体系102第二章统计与统计数据105一.统计的含义105二.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105三.统计数据的类型106四.统计指标及其类型107五.统计数据的来源108六.统计数据的质量110第二一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110一.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110二.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113三.统计表116第二二章数据特征的测度117一.集中趋势的测度117二.离散程度的测度120第二三章时间序列121一.时间序列及其分类121二.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123三.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126第二四章统计指数128一.指数的概念.分类128二.加权综合指数129三.指数体系130四.几种常用的价格指数(新增)133第二五章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134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134二.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增加值136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四.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37五.进出口和利用外资1377第二六章会计概论138第一节会计基本概念138第二节会计的目标138第三节会计要素139第四节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 .141第五节会计基本前提143第六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44第七节会计循环146第八节会计法规 .149第二七章财务会计报告149第一节资产负债表 .149第二节利润表 .153第三节现金流量表 .154第四节附注 .157第二八章财务报表分析158第一节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内容 .158第二节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158第三节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指标 .159第二九章物权法律制度167第一节物权法律制度概述 .167第二节所有权 .168第三节用益物权 .168第四节担保物权 .169第五节占有 .171第三章合同法律制度171第一节合同法律制度概述 .171第二节合同的订立 .171第三节合同的效力 .172第四节合同的履行 .174第五节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175第六节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176第七节违约责任 .178第八节合同担保 .178第九节部分具体合同 .179第三一章公司法律制度181第一节公司法和公司概述 .181第二节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182第三节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 .183第四节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184第五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 .1849第六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 .185第七节公司解散和清算 .186第三二章其他法律制度186第一节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186第二节反垄断法律制度 .193第三节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194第四节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196第五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198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市场需求(一)需求的含义(掌握)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汇总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汇总第一部分经济学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2、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3、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4、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5、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6、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7、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8、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1)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2)当需求变量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3)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9、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10、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还受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11、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
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
12、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关系。
价格与供给之间的这种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就叫供给规律。
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降低,供给将减少。
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14、市场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市场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5、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章节必备考点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章节必备考点在经济师中级考试中,《经济基础》是一门至关重要的科目,涵盖了广泛的经济领域知识。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以下将为您梳理各章节的必备考点。
第一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一章节中,重点掌握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内容。
理解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结合方式。
第二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是必须牢记的要点。
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要区分清楚,同样,供给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也不能混淆。
均衡价格的形成机制以及弹性的计算和应用是常见的考点。
比如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要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概念分析实际经济问题。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是重点。
要明白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以及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与联系也要搞清楚,掌握各种成本曲线的形状和特征。
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市场结构的类型,如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各自的特点和条件要牢记。
价格歧视的类型和应用也是常考的内容。
此外,不同市场结构中企业的产量和价格决策方法也需要掌握。
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特点,劳动、资本和土地的供给曲线要熟悉。
理解工资增加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以及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在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方面的应用。
第六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市场失灵的原因,如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要深入理解。
掌握政府对市场失灵进行干预的方式和措施,比如反垄断政策、解决外部性的方法、公共物品的供给以及对信息不对称的治理。
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国内生产总值的几种核算方法,以及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投资乘数的计算和应用,都是重要的考点。
中级经济基础1-3部分总结.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2、均衡价格应用:最高限价:(保护买方)均衡价格之下,供给减少,市场短缺,黑市高价,变相涨价保护价格:(保护卖方)“保过”之上,供给增加,市场过剩,黑市低价,变相降价3、点弹:【(现量-原量)/原量】/【(现价-原价)/原价】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2、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3、影响预算线的因素:收入(平移增右减左)和价格(旋转价下右旋,价升左旋)“收平价旋”(1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会使预算线平移(价格同比变动,预算线斜率不变)(2)两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预算线不动。
(端点不变)4、消费者均衡条件:“商品边际替代率=两种商品价格之比”满足效益最大化的商品组合必定位于“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上”消费者均衡前提:偏好、收入、价格3不变5、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推倒收入效应正常品反向低档品正向替代效应正常品反低反总效应正常品反低反第三章生产成本理论1、科斯认为企业的本质特征“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交易成本的节约”导致市场机制和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信息不完全”2、生产函数:技术不变……最大产量3、边际产量: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数量或产出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含也叫边际报酬递减)……保持不变……临界点……临界点之前是递增,超过这点之后,出现递减,直到出现负值。
例题:当某企业的产量为2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为2000元、1200元、800元和1000元;当产量为3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是2100元、1200元、900元和700元,则该企业的边际成本是(100元)第四章市场结构论1、划分标准:市场的竞争程度和垄断程度划分依据: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产品差别程度;进入障碍大小(3个)价格歧视条件:需求价格弹性划分出两组以上的购买者;有效隔离开(2个)价格歧视原则:不同市场的边际收益相等且等于边际成本第五章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1、一般均衡或瓦尔拉斯均衡: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商品供求相等经济处于一般均衡时,资源便实现了最优配置(即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人境况变好或变坏)帕改:(含)重新配置,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福利有所提高,所以帕最优不等于帕改状态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1、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市场价格计算,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活动最终结果三种形态:价值形态、收入形态、产品形态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第七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1、现价—规模;不变—速度2、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两劳动(劳动投入量和劳动生产率),两资本(资本投入量和资本效率)第八章 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1、我国衡量价格总水平变动的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百分点;或者说,失业率每提高 1 个百分点,实际 GDP 就会相对于潜在的 GDP 下降 2百分点奥肯定律表明了“在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是政府应当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增加就业或降低失业的主要途径”4、菲利普斯曲线:是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的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从长期看,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于横轴第九章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1、反倾销必须符合:事实;损失(2方面)3、国际贸易理论演变: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绝对差异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要素禀赋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双向贸易现象第二部分财政第十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2、公共选择理论基石:个人主义方法论、经济人假设、作为一种交易的政治过程(3个)3、政府失灵的表现:选民“理性”与“非理性”;政治家选票极大化;投票循环;官僚体系无效率;利益寻租4、现代预算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5、现代预算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编制科学完整、预算执行规范有效、预算监督公开”官僚在给定需求约束和成本约束条件下,会“最大化”本部门的总预算官僚总数努力追求部门的工作效率;与期服务对象的关系,类似于垄断厂商与消费者关系第十一章财政支出第十二章财政收入第十三章财政预算第十四章财政管理体制第十五章财政政策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第十六章货币供求与均衡第十七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第十八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第十九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第二十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考点汇总-第八章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考点汇总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考点: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一、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的类型和阶段经济周期含义:又称商业循环,指总体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1)类型按照周期波动的时间长短长周期又称长波循环或康德拉耶夫周期:周期平均长度为50-60年。
中周期又称大循环或朱格拉周期:每个周期的平均长度约为8年。
(对经济运行影响较大且较为明显的,也是人们最关注的)短周期又称小循环或基钦周期:每个周期的平均长度约为3-5年按照经济总量绝对下降或相对下降的不同情况古典型周期如果经济运行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即经济总量GDP绝对减少,通常将其称为古典型周期。
增长型周期如果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率为正值,即经济总量只是相对减少而非绝对减少,则为增长型周期。
(我国的经济周期属于增长型周期波动。
)(2)经济周期划分为两个阶段扩张阶段:分为复苏阶段和繁荣阶段;紧缩或衰退阶段:如果衰退特别严重,则可称为萧条。
二、导致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1)投资率的变动:一般而言,投资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关系。
还取决于投资的效率。
(2)消费需求的波动:消费需求不足,会导致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进而导致产出下降,失业增加,从而使经济增长率下降。
(3)技术进步的状况:当技术进步较快时,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当技术进步缓慢时,经济增长就比较缓慢。
(4)预期的变化:人们对经济前景的预测和判断往往会影响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
当人们对今后经济增长的预期比较乐观时,就愿意增加消费和投资,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5)经济体制的变动: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我国地方政府或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使投资需求增长过快,导致经济存在过热状态。
当政府对此进行调整时。
又会导致经济增速下降。
(6)国际经济因素的冲击: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或少数几个国家经济出现衰退,很可能波及相关国家,从而导致这些国家的经济波动。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科目要点汇总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科目要点汇总一、宏观经济学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关注的是经济总体的运行和发展规律。
2.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经济增长率等。
3.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包括需求与供给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
4. 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用以调控宏观经济运行。
二、微观经济学1.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主体,关注的是个体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和市场交互作用。
2.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包括市场需求、市场供给、价格弹性、边际效用等。
3.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包括供求理论、市场结构理论、成本收益分析等。
4. 微观经济政策包括市场调节政策、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用以优化市场资源配置。
三、国际经济学1. 国际经济学研究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等领域。
2. 国际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包括贸易顺差、汇率、国际收支平衡、跨国公司等。
3. 国际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国际收支平衡理论等。
4. 国际经济政策包括关税政策、汇率政策和跨国投资政策,用以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
四、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1. 经济制度是指国家或地区在经济领域内的组织形式和规则体系。
2. 经济制度的主要类型包括市场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和混合经济制度等。
3. 经济发展是指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和结构优化的过程。
4. 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包括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源等。
五、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1. 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间经济联系不断加深、经济活动跨国界开展的趋势。
2.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包括国际贸易自由化、资本流动自由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等。
3. 区域经济合作是指地理接近或具有相似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
4. 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包括自贸区、经济联盟和共同市场等。
六、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1. 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经济总量的增加,通常以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来衡量。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各章公式汇总重点记忆过关不难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弧弹性1如果Ed<1;即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2如果Ed>1;即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3如果Ed=1;即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综上;企业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适用实行薄利多销的方法..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Eij=1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替代品的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的变动..2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互补品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的变动..3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即其中任何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做出反应..需求收入弹性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表明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是成相同比例的..;表明收入弹性高;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表明收入弹性低;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表明不管收入如何变动;需求数量不变..;表明收入增加时买得少;收入降低时买的多..就一般商品而言;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1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称为“高档品”;小于1的称为“必需品”..2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物品;随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需求量反而减少..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1Es>1;供给富有弹性2Es<1;供给缺乏弹性3Es=1;供给单位弹性4Es=0;供给无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5Es=∞;供给完全有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公式:第三章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公式: 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总收益:收益是指企业出售产品的收入..企业出售一定数量的产品获得的全部收入叫做总收益..若以R代表总收益;P代表单位产品价格;Q代表销售量;则有:R=P Q平均收益:平均收益是按销售量平均计算的收益;即总收益除以销售量的商..以AR代表平均收益;则有:AR=R/Q=P Q/Q=P即;平均收益等于单位产品的价格边际收益:边际收益是增加一个单位产品的销售时总收益的增加量..MR=△R/△Q=△P Q/ △Q=P即;边际收益等于单位产品的价格由此可推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边际收益MR=平均收益AR=单位产品价格P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公式:第五章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它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原始收入的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第七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增长因素分解1.两因素分解法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把经济增长率按照劳动和劳动生产率两项因素进行分解..假定经济增长取决于两个因素;工作小时数即劳动时间的增加率和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即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即;GQ=GH+GP式中;GQ----经济增长率GH----工作小时数增加率GP----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2.三因素分解法1经济增长按照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等三个因素进行分解;计算这三项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劳动产出弹性×劳动增加率+资本产出弹性×资本增长率即:GY=GA+αGL+βGkGA--------技术进步率或全要素生产率α---t时期的劳动产出弹性β---t时期的资本产出弹性2“索罗余值”-----通过经济增长率的公式;求出技术进步率全要素生产率简称TFP;即将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扣除之后;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技术进步率=经济增长率-劳动产出弹性×劳动增加率-资本产出弹性×资本增长率GA=GY-αGL-βGk1、奥肯定律:相对于潜在的GDP;GDP每下降2个或3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l个百分点..或者说;相对于自然失业率;失业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GDP就会下降2~3个百分点..奥肯定律表明了在经济增长和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政府应当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降低失业率的主要途径..2、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最初是反映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变化关系的;失业率越低;工资增长率高..后来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当失业率降低时;通货膨胀率就会趋于上升;当失业率上升时;通货膨胀率就会趋于下降..政府进行决策时可以用高通货膨胀率来换取低失业率;或者用高失业率换取低通货膨胀率..第十六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1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在货币购买力中提出了费雪方程式..2费雪方程式MV=PT其中: P------物价水平;是随着货币量的变动而被动的变动..T------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取决于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的供给状况以及生产技术水平等非货币因素;大体上也是稳定的..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由制度因素决定;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视为常数..M------代表货币量;是最活跃的因素;会经常变动;并且是主动变动..即: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所以;交易方程式反映的是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的理论..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1 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是庇古..2 剑桥方程式-----货币价值即货币购买力;为物价指数的倒数Y------总资源总收入K------总资源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比重相当于交易方程式中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M------名义货币供给KY----真实货币需求庇古认为货币的价值由货币供求的数量关系决定..货币需求是以人们的手持现金来表示;不仅是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也包括贮藏货币;这是剑桥方程式区别于交易方程式的关键所在;等式中K就集中反映了这一思想..剑桥方程式和交易方程式本质是一致的;都是试图说明物价和货币价值的升降取决于货币量的变化..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物价水平与货币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量成反比..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是:L货币需求= L1y+ L2i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fYp;W;im;ib;ie;1/p dp/dt;μ注意:W代表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 1/p dp/dt代表物价水平的预期变动率我国货币层次划分为:1M0 =流通中现金2M1= M0+银行活期存款3M2= 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注意:流通中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为流通中的货币;是我国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M2是广义货币量;包括M1以及潜在的货币量..货币供应量的公式M=B×k其中:B------“基础货币”;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k-------基础货币的扩张倍数称为“货币乘数”;取决于商业银行在其所吸收的全部存款中需存入中央银行部分所占比重即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需转化为现金及财政存款等所占比重的货币结构比率..即货币乘数=存款准备金率和货币结构比率合计的倒数货币供应量M1应当与GDP同步增长;即ΔM1=Y′×M0..Y′----GDP增长率M0 ----上期货币量本期货币增量ΔM1=GDP的增长率Y′+物价自然上涨率P′×M0 ;或者:货币供应量增长率M′=Y′+P′该式反映了货币均衡与经济增长及物价水平的关系..第二十一章统计与统计数据确定各组组距..①组距=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平均数称为组中值..即:为解决“不重”的问题;统计分组时习惯上规定“上组限不在内”;即当相邻两组的上下限重叠时;恰好等于某一组上限的观察值不算在本组内;而计算在下一组内..中位数计算:根据未分组数据计算中位数时;要先对数据进行排序;然后确定中位数的位置;n为数据的个数;其公式为:简单算术平均数简单算术平均数主要用于处理未分组的原始数据..算术平均数易受极端值的影响..简单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主要用于处理经分组整理的数据..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Xi――各组的组中值fi――各组的频数几何平均数1、涵义:n个观察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就是几何平均数..2、计算公式:公式为:几何平均数3、主要用途:1对比率、指数等进行平均2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离散程度的测度;主要包括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离散系数等..极差1、含义:极差是最简单的变异指标..它就是总体或分布最大的标志值与最小的标志值之差;又称全距;用R表示..2、计算公式:3、极差反映的是变量分布的变异范围或离散幅度;在总体中任何两个单位的标志值之差都不可能超过极差..极差计算简单;含义直观;运用方便..但它仅仅取决于两个极端值的水平;不能反映其间的变量分布情况;同时易受极端值的影响..第二十四章数据特征的测度第二十七章会计概论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者关系:资产 = 权益 =债权人权益 + 所有者权益= 负债 + 所有者权益反映资产的归属关系..2、在不考虑调整因素;如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情况下:利润 = 收入费用反映了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无论发生什么经济业务;都不会破坏上述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账户中登记本期增加的金额为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本期减少的金额为本期减少发生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为余额;余额按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基本关系为: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对于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④试算平衡公式: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减少净利润的项目-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增加净利润的项目+与净利润无关但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与净利润无关但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调节公式是: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待摊费用减少+预提费用增加+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财务费用+投资损失+递延税款贷项+存货减少+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其他不减少现金的费用、损失第二十九章财务报表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长期偿债能力的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是指通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等指标所反映出来的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是衡量企业整体经营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周转期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具体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这几个指标都是在数值上越大;资金利用效果越高;则企业营运能力越强..具体公式:1、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比率..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主营业务收入销售退回、转让和折扣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360 /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不扣除坏账准备..2. 存货周转率---------反映存货周转速度的比率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3. 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4. 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总资产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 总资产平均余额三、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1.营业利润率 = 营业利润/业务收入业务收入中不包括企业发生和正常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其他利润;如投资收益..2、主营业务净利润率 = 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影响该指标的因素主要有商品质量、成本、价格、销售数量、期间费用及税金..3.资本收益率= 净利润/实收资本股本反映企业资本的盈利能力;影响该指标的因素包括影响净利润的各项因素;还有就是企业负债经营的规模..在不明显增加财务风险的条件下;负债经营规模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该项指标的高低..4.净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注: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分母不同;所有者权益范围要大于实收资本..该指标说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盈利能力;在我国是上市公司对外必须披露的信息内容之一;也是决定上市公司能否配股进行再融资的重要依据..5.资产净利润率 = 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用于衡量运用资产创造利润的能力..6.普通股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 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反映普通股每股的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包括企业的获利水平和企业的股利发放政策..7.市盈率 = 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股收益该指标越高; 表明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充满信心;通常认为该指标在5 20之间是正常的;当人们预期将发生通货膨胀或提高利率时;股票的市盈率普遍下降;当人们预期公司利润将增长时;市盈率通常会上升;债务比重大的公司;股票市盈率通常较低..8.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 / 期初所有者权益反映资本保全和增值的情况;是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状况的辅助指标..。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章节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章节
(最新版)
目录
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概述
2.中央银行业务
3.中级经济基础会计部分
4.记忆口诀和考点狂背
5.统计学部分
正文
一、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概述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涵盖较广,包括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会计、统计学等内容。
其中,中央银行的业务和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是整个19 章的重点,需要掌握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资产负债表以及货币政策工具。
二、中央银行业务
中央银行的业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资产业务:主要包括贷款、再贴现、国债买卖等。
2.负债业务: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央票发行等。
3.中间业务:主要包括汇兑、清算、金银买卖等。
三、中级经济基础会计部分
中级经济基础会计部分的内容需要记忆以及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包括会计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分录、财务报表等。
对于完全没有接触过会计知识的人来说,这部分内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但是对于经济师考试来说,所涉及到的计算题目比较少,且不要求进
行账务处理,所以只要我们能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拿下会计这个部分的分值也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四、记忆口诀和考点狂背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学霸君整理了15 条记忆口诀。
这些口诀涵盖了各个部分,帮助考生快速记忆和理解相关知识点。
大家快收藏背诵吧!
五、统计学部分
统计学部分是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中另一个重要的考点。
第四部分统计学一共有 5 个章节,前三个章节简单且考查频率高,后两个章节概念比较难理解。
整个统计部分每年分值大概是 20~22 分。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速记考点汇总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速记考点汇总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经济基础》是一门重要的科目,涵盖了广泛的知识点。
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地备考,以下是对一些重要考点的汇总。
一、经济学基础1、需求和供给需求的影响因素包括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等。
供给的影响因素有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等。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移动是常考的知识点。
比如,替代品价格上升会导致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因为消费者会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生产成本上升会导致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因为生产者会减少供给。
2、消费者行为理论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包括: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
预算约束线的变动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
3、生产和成本理论短期生产函数中,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要清楚。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重点,即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一个临界点,在这一点之前,边际产量递增,超过这一点之后,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
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也要掌握。
4、市场结构理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和均衡条件是必须牢记的内容。
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是价格的接受者;垄断竞争市场中,产品具有差别性;寡头垄断市场中,只有少数几个企业;完全垄断市场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
二、财政1、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公共物品的特征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财政的三大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2、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比如按照交易的经济性质分类,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包括经济发展因素、政治因素、经济体制制度因素、社会因素等。
3、财政收入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
拉弗曲线描绘了税收收入与税率之间的关系。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章节重点考点总结 版
第市场含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一需求决定①消费者的偏好②消费者的个人收入③产品价格反方向④替代品的价格正方向⑤互补品的价格部因素反方向⑥预期⑦其他因素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分需求变动:由于收入和消费者偏好因素的变化引起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第一章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价格的关系经市场含义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济市供给决定①产品价格正方向②生产成本反方向③生产技术④预期学因素⑤相关产品的价格⑥其他因素场基供给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础需供给函数、供给规律、供给曲线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关系求含义目的影响后果措施均衡供最高限价在均衡价格之下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生产成本市场短缺变相涨价行政措施价格保护价格在均衡价格之上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产业市场过剩变相降价政府收购给公式①点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小场合需求量无穷小②弧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大场合均需求价格弹①Ed>1销售收入与价格高档品反方向②Ed<1 销售收入与价格必需品同方向③基本类型衡性 Ed1 不变影响因素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②商品的重要性③商品用途的多少④时间价弹需求交叉弹定义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格性性基本类型①Ed>0替代品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②Ed<0互补品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③Ed0无关系需求收入弹基本①E1②E>1高档品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③E<1 必需品即需求数性类型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④E0 ⑤E<0 低档品供给价格弹基本类型①E1 ②E>1 ③E<1 ④E0 ⑤E∞ 性影响因素①时间是首要因素②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③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效用基数效用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区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两者是否可加理论序数效用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区别总消费者偏好①完备性A>B;A<B;AB②可传递性A>B;B>C;所以A>C③多而不是少多多益善无差异第二章含义消费者偏好是无差异的是一条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所有组合的曲线曲线特征①离原点越远,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②任意两条不能相交③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斜率绝对值)消影响因素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的条件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预算费约束变动特性者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价格下降向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内旋转行消费者均衡1、满足效用最大化是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点2、效用最大化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为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来。
2024年《中级经济师基础高频考点汇总表》
近5年考察4次
第三节
模型的检验和预测
【知识点】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
分析
【2022补考多选+2022单选+2018多选+2021年单选】
近5年考察3次
第二十七章
第三节
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
【知识点】速度的分析与应用
【2019单选+2021多选+2022多选+2022多选】
【2021多选+2021多选+2022多选】
近5年考察3次
【知识点】寡头垄断市场的含义和特征
【2021多选+2021多选+2022多选】
近5年考察3次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
【知识点】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2020单选+2020多选+2021单选】
近5年考察3次
第六章
第一节
市场失灵的含义
第二节
国际储备
【知识点】国际储备的含义与构成
【2018单选+2020单选+2021单选】
近5年考察3次
【知识点】国际储备的管理
【2018单选+2021多选+2021单选】
近5年考察3次
第三节
国际货币体系
【知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022多选+2021多选+2022单选】
近5年考察3次
第四节
人民币跨境使用
【2018单选+2020单选+2020多选】
近5年考察3次
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
第一节
中级经济师基础章节知识点
中级经济师基础章节知识点一、知识概述《需求曲线》①基本定义:简单说呢,需求曲线就是在坐标系里表示某种商品价格和需求量关系的线。
价格在纵轴,需求量在横轴。
一般情况下,价格越高,需求量就越低,这条线就像一个滑梯那样,从左上角滑到右下角。
②重要程度:在中级经济师基础里,这可是相当重要的。
它是分析消费者行为、市场均衡很多内容的基础,就像盖房子的砖头一样重要。
③前置知识:得有点数学里坐标系的知识,还得知道一点关于消费者偏好这些最基本概念。
④应用价值:在实际中,商家可以根据需求曲线来定价。
比如一家生产果汁的企业发现,每次果汁提价一点,买的人就少一些,通过分析需求曲线就能知道怎么定价利润最大。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它在经济学的供求这部分内容里,算是一个基础知识点。
像后面讲到市场均衡这些更复杂的概念就得用到需求曲线。
②关联知识:和供给曲线那肯定紧密相连,两条曲线相交的点就是市场均衡点呢。
和消费者剩余这个概念也有关系,通过需求曲线能算出一部分消费者剩余。
③重难点分析:难点在于理解它背后消费者的心理。
有时候明明价格降了一点点,需求量不一定就马上大幅增加,这里面有很多影响因素。
掌握的关键点就是要清楚价格和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动关系。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里很重要。
经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需求曲线的移动方向,比如价格以外的因素影响需求了,需求曲线会怎么移;也可能以简答题形式让你分析某个具体产品需求曲线的特点。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需求曲线说的是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曲线。
注意这里强调愿意而且能够,光有愿望买不起不算需求。
②特征分析:最主要就是负斜率了,向下倾斜,因为通常price和quantity demanded反向变动。
不过有特殊情况,像吉芬商品需求曲线是向上倾斜的,但那种是少数特殊例子。
③分类说明:有个人需求曲线反映单个消费者的情况,还有市场需求曲线那是把整个市场消费者需求汇总起来的曲线。
中级经济基础重点章节
中级经济基础重点章节中级经济基础重点章节:供求关系与市场机制一、供求关系的基本概念与形成原因供求关系是指在市场上,商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供给是指卖方愿意以一定价格出售商品的数量;需求是指买方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商品的数量。
供给与需求的变化会导致市场价格的波动,从而影响市场的运行。
供求关系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要素的供给: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直接影响到商品的供给量,例如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对商品的供给起着决定性作用。
2.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会导致市场上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或减少,从而影响市场平衡价格的形成。
3. 市场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是指市场上同类商品的竞争程度,竞争越激烈,供给关系就越敏感,市场价格也就越容易波动。
4. 政府政策的影响: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税收政策等也会对供求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政府限制某种商品的生产或销售,会导致供给量减少,从而影响市场价格。
二、市场机制的基本原理与作用市场机制是指市场上供求关系的自由调节过程。
市场机制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价格决定供求,供求决定价格”。
市场机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自动调节:市场机制可以根据供求关系自动调节商品价格,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下降,刺激需求增加;当供小于求时,价格上升,抑制需求,从而实现供求平衡。
2. 资源配置:市场机制可以根据供求关系合理配置资源。
当某种商品需求量大、供给量小时,市场价格上升,刺激生产者增加供给,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 信息传递:市场机制通过价格的变动传递信息,供求关系的变化可以反映市场的需求状况,使市场参与者能够及时了解市场动态。
4. 激励机制:市场机制通过价格的变动激励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
当市场价格上升时,生产者会增加供给,以获取更高的利润;当市场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增加需求,以获取更低的价格。
三、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市场机制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容易出现市场失灵。
中级经济师 经济基础 重点章节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重点章节
索引。
一、经济学基本分析:
1.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在单独努力与协作行为中分配有限资源以满足他们需求和目标的学科。
2.经济学的三大分支: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
3.市场均衡分析:市场均衡是指在某一市场供求双方的数量与价格的均衡点。
4.供求原理:供求原理是指价格上升时供应者愿意提供更多的商品,而价格下降时需求者会购买更多的商品。
5.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指评价一项投资计划时采用的经济学原理,即将其经济效益与成本作比较,以决定其投资价值。
6.激励原理:激励原理是指改变某种行为的方法,即改变激励结构,使得行为者有动力采取更有利的行为。
二、资源分配和分工:
1.资源分配:资源分配是指把有限的资源分配给最有价值的用途,以贴近原本的价值和价格分配。
2.利他主义:是按照分配的公平性和有限的效率原则,通过让每个人获得尽可能多最佳价值的方式,来公平地分配资源。
3.配置效率:配置效率是指通过利用市场机制,达到一种安排有效的利用资源来满足需求的状态。
中级经济基础章节
中级经济基础章节摘要:一、前言二、经济基础的概念与特征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四、经济制度及其对经济基础的影响五、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六、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七、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基础的影响八、结论正文:一、前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具有决定性作用。
了解经济基础的内涵、特征以及发展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经济现象,从而更好地参与社会主义建设。
本文将对中级经济基础章节进行概括性的介绍,以帮助读者掌握这一章节的核心内容。
二、经济基础的概念与特征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性质,并对上层建筑产生决定性影响。
经济基础的主要特征包括:历史性、现实性、稳定性和层次性。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相互之间的经济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两者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和变革。
四、经济制度及其对经济基础的影响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的总和,体现了一定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经济制度对经济基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方式等方面。
五、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制度下,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及其组织形式。
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经济制度的实际运作状况。
六、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具有以下特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七、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基础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基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表现在:生产力的全球化、市场的全球化、资本的全球化、技术的全球化等方面。
这些影响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八、结论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对上层建筑产生决定性影响。
中级经济基础辅导: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第⼀章:1、公有制为主体,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不是国有资产概念2、产权权能的完整性:产权所有者对他所拥有的权⼒具有的排他的使⽤权、收⼊的独享权、⾃由转让权。
3、现代企业制度的核⼼是建⽴法⼈财产制度。
法⼈财产制度:1)资产控制主体是企业法⼈⾮⾃然法⼈、2)出资者不直接控制企业的资产为特征,3)分解两部分 4)不能直接⽀配属于⾃⼰的财产部分企业财产权利分解为:财产终极所有权和法⼈财产权4、三种基本企业制度:业主制合伙制――⾃然⼈企业、公司制――法⼈企业制度。
5、1. 按劳分配:指按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进⾏分配。
在现实⽣活中,表现为按劳动者的劳动贡献进⾏分配,并采取了货币化的分配形式。
前提条件:⽣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物质条件:社会⽣产⼒发展⽔平相对低下;直接原因;旧的社会分⼯的存在、劳动差别的存在以及劳动的谋⽣性质。
∵按劳分配的特点:范围:在公有制经济中的企业范围(⾮全社会范围)。
实施主体:企业(⾮国家)在以企业为主体实施按劳分配的情况下,劳动者个⼈收⼊的⾼低,不仅取决于劳动者劳动贡献的⼤⼩,⽽且取决于劳动者所在企业的经营状况。
∴在不同的公有制企业之间,劳动者付出等量劳动,取得的报酬可能是不等的。
6、经济增长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强调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G(经济增长率) = s(储蓄率)/V(资本产出⽐率)索洛模型:强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认为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并提出了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的“余值法”。
G(经济增长率)=αL(劳动增长率) + βK(资本增长率) + A(技术进步率)经济含义:⼀个社会的经济增长是由劳动和资本的增长及技术进步推动的。
⽤适当的⽅法估计出α、β值,便可以把技术进步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为“余值”计算出来。
A = G –αL - βK7、1.经济周期波动的类型按照周期波动的时间长短,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主要有三种类型,即:长周期,⼜称长波循环或康德拉耶夫周期,周期平均长度50-60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级经济基础》章节浓缩辅导汇总第一部分经济学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2、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3、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4、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5、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6、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7、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8、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1)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2)当需求变量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3)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9、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10、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还受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11、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
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
12、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关系。
价格与供给之间的这种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就叫供给规律。
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降低,供给将减少。
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14、市场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市场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5、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16、保护价格也称支持价格、最低限价17、需求富有弹性商品适合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增加销售收入18、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
19、当Eij>0,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数时,表明两种商品的关系为两者为替代品20、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的变化和供给的变化总是同方向的,所以,Es的符号始终为正值。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1、效用是指商品或者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和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是人们心里的一种主观评价2、由于人们对效用的认识不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效用理论。
基数效用理论运用边际效用理论分析。
序数效用理论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进行分析。
序数效用理论认为消费者可以知道自己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好次序。
3、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就越高。
第二,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第三,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
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所有各点的商品的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5、商品边际替代率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无差异曲线上的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
商品边际替代率沿曲线递减。
6、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商品的价格。
预算约束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取决于商品价格和消费者收入7、决定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有:消费者的收入、商品的价格。
8、预算线的斜率等于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预算线的斜率等于无差异曲线的切线斜率。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
9、经济利润也称为超额利润,企业的隐成本一般称为正常利润第三章生产成本和市场结构1、企业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组织形势,主要包括个人企业、合法企业和公司企业。
2、个人企业优点是利润动机明确,决策灵活自由,管理简便直接。
弱点是资金有限,规模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弱。
3、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即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4、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
5、公司制企业特点是:公司为股东所有;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分别由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拥有,即公司为股东所有,公司的控制权在董事会监督下的经理层;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形式筹集资金。
6、生产要素一般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
7、机会成本是指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单位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8、生产成本分为显成本和隐成本9、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在于是否含的固定成本10、短期总成本等于总固定成本加总可变成本(TC=TFC+TVC)11、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称为边际成本12、固定成本包括厂房和设备的折旧、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总可变成本曲线是从原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的13、成本曲线是用图形反映的成本与产量之间的数量关系14、当边际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正好相等时,平均可变成本处于最低点15、平均总成本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平均可变成本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边际成本曲线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16、可变成本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1、所谓市场结构,是指一个行业内部买方和卖方的数量及其规模分布、产品差别的程度和新企业进入该行业的难易程度的综合状态。
也可以说,市场结构就是指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竞争状态和竞争程度。
2、市场类型的划分标准是市场上竞争程度或垄断程度。
划分市场结构的主要依据有三个:本行业内部的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进入障碍的大小3、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4、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在于产品是否具有差别性5、完全竞争市场特征:(1)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与消费者,或买者和卖者,且生产者的规模都很小。
(2)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既不存在产品差别。
(3)资源可以自由流动,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4)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都有充分的了解。
6、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1)只有一个生产者,因而它是价格的决定者,而不是价格的接受者;(2)完全垄断者的产品是没有合适替代品的独特性产品;(3)其他企业进入这一市场非常困难。
在实际生活中,公用事业、电力、固定电话近似于完全垄断市场。
7、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1)具有很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2)产品具有差别性;(3)进入或退出市场比较容易,不存在什么进入障碍;垄断竞争是比较符合现实生活的市场结构,如香烟、啤酒、糖果等产品市场。
8、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1)在一个行业中,只有很少几个企业进行生产;(2)它们所生产的产品有一定的差别或者完全无差别;(3)他们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控制;(4)进入这一行业比较困难。
9、由少数几家企业控制的市场结构是寡头垄断市场10、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是价格的接受者,而非决定者1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和某个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不同的。
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由整个行业的供求决定其均衡价格。
12、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
这与完全竞争市场不同的。
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13、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也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完全垄断企业和完全竞争企业的成本曲线是相同的。
完全垄断企业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确定了均衡产量,根据这个产量就可以确定均衡价格。
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较,在完全垄断条件下,企业向市场供应的产品数量较少,而产品价格较高,完全垄断企业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但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完全垄断企业并不是为所欲为的。
14、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是:第一,必须有可能根据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划分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不同购买者;第二,市场必须是能够有效的隔离开的,同一产品不能在不同市场之间流动。
第五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1、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时,经济就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或瓦尔拉斯均衡状态,当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时,资源便实现了最优配臵。
2、资源实现最优配臵的标准是:当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坏。
3、如果既定的资源配臵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重新配臵资源,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则称这种资源重新配臵为“帕累托改进”。
4、资源配臵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经济主是完全理性的、信息是完全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5、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
6、按照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生产成本从长期来看才是最低的,市场机制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臵。
7、所谓外部性或外部影响,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影响,但是却没有因此付出代价或得到利益。
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
8、正的外部性的存在,通常会使市场主体的活动水平低于社会所需要的水平;存在外部不经济时,会造成产品供给过多;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存在,都意味着资源配臵未能达到最优;外部性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产权不清晰引起的9、私人物品的特征:竞争性、排他性10、公共物品的特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11、纯公共物品的特征:完全的非竞争性、完全的非排他性,如国防、治安等12、准公共物品的特征:有限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如教育、医疗卫生、收费公路等13、关于私人物品的表述:.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必然减少另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该物品在财产所有权上具有独占性;一个人不进行购买就不能消费该物品。
14、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掌握的信息量不一样的一种情况。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就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
15、政府应对市场失灵进行干预,其方式和措施包括:第一,为了限制和消除垄断,保护和促进竞争,提高资源配臵的效率,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还可以对垄断行业进行公共管制,主要是对垄断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管制——或规定限价,或规定利润率。
第二,消除外部性的传统方法,包括使用税收和补贴手段,将相关企业合并从而使外部性内部化的手段以及明晰产权。
第三,为了提供适当水平的公共物品,政府承担了主要提供者的职责,例如国防、治安、消防和公共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