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设计与人居环境
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
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建筑材料也在不断的变革。
从最初的土、木、石,到后来的水泥、钢筋、玻璃,再到现在的各种新型材料,建筑材料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和文明进步。
然而,在建筑材料不断升级换代的我们也需要它们对我们人居环境的影响。
建筑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人居环境的品质。
例如,传统的砖石材料在制造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同时产生大量的污染。
而新型的绿色建筑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再生塑料等,则可以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选择环保、可持续的建筑材料对于创造宜居的环境至关重要。
建筑材料对于室内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一些材料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
而一些新型的绿色建筑材料,如生态木、竹材等,则具有环保、无污染的特点,能够为室内环境提供良好的保障。
建筑材料的变革也影响着城市环境。
传统的建筑材料往往难以回收利用,而新型的绿色建筑材料则具有可循环使用的特性。
因此,使用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可以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追求建筑材料的升级换代的我们不能忘记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的和谐统一。
我们应该选择环保、可持续的建筑材料,以创造宜居的环境,保障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美好的人居环境。
绿色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追求不断提高。
特别是在建筑领域,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和推广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绿色建筑材料以其独特的环保特性和对人体健康的积极影响,正在逐步改变我们对人居环境质量的认知。
首先,绿色建筑材料的主要特性是其环保性。
与传统建材相比,绿色建材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它们通常使用可再生或回收的原材料,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同时,许多绿色建筑材料还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隔音性能,这使得在建筑过程中能够大大减少能源的消耗。
其次,绿色建筑材料对改善人居环境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于建筑住宅户型设计及人居环境的论述
关于建筑住宅户型设计及人居环境的论述作者:李凌峰袁建平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9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居住小区绿化设计也越来越兴盛,小区的园路规划设计也得到了极大地发展。
根据小区环境的不同,生态景观也就各异。
本文主要探讨了城市居住小区园路规划的特点和设计要求,并指出了几个需要注意的事项,以期能为所需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居住小区;小区环境;园路规划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conomy, the urban residential area greening desig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sperous, garden road planning and design ofresidential area has get a great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ommunity environment, the ecological landscape is also differen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rban residential area park road planning and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points out some matters which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to those who need it.Keywords: City residential area; Community environment; Garden road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城市居住小区受空间、面积等的限制,通常不适宜修建大的园林建筑,大多数小区绿化环境是平面绿地或地势起伏较小的绿化。
住宅楼设计图课程设计
住宅楼设计图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住宅楼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建筑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 使学生了解并运用住宅楼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如防火、防水、采光、通风等。
3. 帮助学生掌握住宅楼设计图的基本要素,如图纸比例、线型、标注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等软件绘制住宅楼设计图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设计方案。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设计过程中与他人沟通、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2. 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注重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了解住宅楼设计与人居环境的关系,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动手实践,培养实际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本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建筑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设计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住宅楼设计图的绘制,具备一定的设计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住宅楼设计基本原理:包括建筑物的功能布局、空间组织、结构体系等,关联教材第三章内容。
2. 设计规范与标准:讲解防火、防水、采光、通风等相关规范,结合教材第四章内容。
3. 住宅楼设计图绘制技巧:介绍图纸比例、线型、标注等基本要素,关联教材第五章内容。
4. CAD软件应用:教授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运用软件绘制住宅楼设计图的能力,对应教材第六章。
5. 实践项目:分组进行住宅楼设计实践,包括设计草案、修改完善、最终出图等环节。
教学安排与进度:第一周:住宅楼设计基本原理学习,理解建筑结构与功能关系。
第二周:设计规范与标准学习,了解并掌握相关要求。
第三周:住宅楼设计图绘制技巧学习,进行图纸绘制实践。
居住环境的三要素
当前,关注人居环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潮流,成为各国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广大开发商越来越认识到,创建一个良好的宜人居住的环境,是崇高的社会责任,是必备的职业道德。
而一个好的人居环境,应当体现三个方面的特点:生态性:具备优良的生态条件无论是室内环境还是室外环境(公共环境),都要达到生态结构健全、生态系统平衡、生态链条完整的要求。
就室内环境来说,各项建筑规划设计的规范指标,例如节能、节水,以及通风、日照、温度、隔音等等的指标,实际都是必须达到的生态指标。
许多小区除了合理地规划布局和配置功能分区,改善建筑朝向、体形系数以外,还配套地应用了很多先进技术。
采用复合墙体外围护结构和节能门窗,采用由承重材料与高效保温材料组成的复合墙体。
如,外墙内保温(在钢筋混凝土和混凝土砌块内安放厚度为2厘米左右的保温材料)、外墙外保温(在钢筋混凝土和混凝土砌块外覆盖3厘米厚的防水保温材料)等。
节能门窗则普遍采用双层玻璃或中空塑料门窗,阻断型铝合金门窗等。
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分户独立供暖供热系统(每户由具有控制系统的独立燃气壁挂锅炉供热与供暖)、地板辐射采暖等新技术。
并配套使用外墙、屋顶和地面的保温隔热技术,使业主在不用安装空调的情况下,也可享受四季如春的适宜温度。
采用户式中央空调与中央新风系统,既保证了室内良好空气品质,又节约了能源。
采用可持续利用能源。
例如,充分利用太阳能。
目前应用最广泛、最成熟的技术是太阳热水器。
其实,现在关键是正确地对待节能成本的问题。
节能住宅虽然提高了建造成本,但入住以后却能降低使用成本,减少住房消费,从长远来看是经济实惠的。
例如,使用复合墙体以后,虽说住宅的成本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上升60至70元左右,但住宅的品质将大大提高,入住后的能耗费用支出亦会明显减少。
又如,以节水而言,应该本着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大力推广中水系统和雨水搜集系统。
特别是人造水景住宅,更要通过中水系统和雨水搜集系统来作水景的补给水源。
理想的人居环境
理想的人居环境我认为理想的的人居环境,应该一切从居住者出发,满足居住者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生活在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室内和室外的居住环境中。
在小环境上体现每一个细节的完美,每一处设施的适用;在大环境上要体现系统和综合的魅力,如果把建筑物、聚居区、城市都孤立看待,单独设计,而不与其他相联系,就会在城市中出现一幢幢高耸而相互间毫无关联的楼房,一个个大而无用的广场,一条条不断拓宽仍然拥堵的道路,外观华美而内部简陋粗糙的建筑,众多缺水少电的居民小区等等。
上述问题,这与理想的人居环境的要求是不符合的。
因此,理想的人居环境标准要素不仅包括与居住相关联的物理量值,诸如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噪音、光和空气质量等,而且还应包括主观性心理因素值:诸如平面空间布局、私密保护、视野景观、感官色彩、材料选择等等,制止因住宅而引发的疾病,营造健康,增进人际关系。
下面我就阐述一下我对理想人居环境在居住建筑方面的认识。
居住建筑人居环境的范围及其要求:居住建筑主要是指供家庭和集体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包括各种类型的住宅,如别墅、低层住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以及大量性建造的宿舍、旅馆等。
其人居环境的主要范围包括居室、个体建筑、建筑群和住宅小区。
我认为理想的人居环境应包括自然环境(包括生态环境、气候环境、物理环境等)和人文环境(包括艺术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两个方面。
在进行规划与设计中,要求把这两方面的环境和谐的协调好,以达到居民所要的生活舒适、工作便利、邻里和睦、身心健康、环境美化的目的。
1.自然环境方面:首先,要注意建筑地域的生态环境。
居住区的建设离不开土地,它与建筑基地地形、地貌、地物等密切相关,规划设计要充分注意保护环境,防止污染,防止见山就挖、逢水就填、逢树就砍,致使青山绿水不断地遭到破坏的行为。
不要滥用耕地。
小区内要保证有足够的绿化面积,并要注意防止空气和水域的污染,应为居民创造出一个能健康地成长、愉快地生活的人居环境。
住宅空间设计概述
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空间的尺度 和比例,解决好空间与空间之间的衔接、对 比、统一等问题。
2.2.2、室内装修设计
❖主要是按照空间处理的要求把空间 围护体的几个界面,即对墙面、地 面、天花等进行处理,包括了对分 割空间的实体、半实体的处理,即 对建筑构造体有关部分进行设计处 理。
它们在造型设计中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在室内空间设计的实体中主要表现为客观存在的限定要素地面墙面顶棚就是这些实在的限定要素就像是一个形状不同的空盒子我们把这些限定空间的要素称为界面界面的形状比例尺度和样式的变化造就了室内空间的功能和风格使之呈现出不同的氛围
❖ 住宅空间设计的定义
住宅空间设计----又称建筑内部空间环境设计, 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 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设计原理,创造功能合理、 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的室内环 境。
一个大空间 可以在其中包含 一个或若干小空 间,也就是母子 空间。大空间与 小空间之间很容 易产生视觉及空 间的连续性,并 保证空间整体性。
❖ 穿插式空间
由两个空间 构成,各空间 的范围相互重 叠而形成一个 公共空间地带。 当两个空间以 这种方式贯穿 时,仍保持各 自作为空间所 具有的界限及 完整性。
❖ 象征性分隔
用片断、低矮的面、罩栏杆、花格、构架、玻璃等通透性的隔 断;家具、绿化、水体、色彩、材质、光线、高差、悬挂物、音 响。气味等因素分隔空间属于象征性分隔。
这种分隔方式的限定度很低,空间界面模糊,但能通过人们的联 想而感知,侧重心理效应,具有象征意昧。在空间划分上是隔而 不断,流动性也很强,整体空间的层次也较丰富。
第四章 室内空间造型设计的原则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修改《关于进一步加强居住建筑人居环境规划管理的通知》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修改《关于进一步加强居住建筑人居环境规划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18.08.24•【字号】甘建规〔2018〕407号•【施行日期】2018.08.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修改《关于进一步加强居住建筑人居环境规划管理的通知》各市(州)规划局、建设局、城市管理执法监督局、园林局、房产局、全省各勘察设计单位、甘肃省建设科技专家委员会、施工图审查机构:城乡规划和工程建设标准及其强制性条文是编制、审批城乡规划和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的基础依据,是从规划管理角度保证公共安全、公众利益和社会发展长远利益的最低要求,也是实现城市有序建设、适度开发、高效运行,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基本保证。
2009年针对我省一些建设和规划设计单位、地方规划管理部门不严格执行容积率、日照标准、绿地率等强制性条文的问题,我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居住建筑人居环境规划管理的通知》(甘建规〔2009〕13号),对有关影响住宅建筑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所涉及的标准、条文等细节进行了进一步明确。
该通知对执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改善我省人居环境质量,加强城市规划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新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16年版)的实施和我省城市规划编制管理水平已进入新阶段的实际情况,现对其进行了修改,全文如下:一、各地规划主管部门在规划编制和建设项目规划许可中应进一步加强对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管理,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住宅建筑净密度控制指标(混合层按住宅面积所占的比例用插入法确定最大值)、日照要求、绿地率等应当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同时,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中应明确上述指标,以使规划、设计主管部门按规范及相关规划的要求进行核定。
对建筑设计中人居环境设计特点的探讨
对建筑设计中人居环境设计特点的探讨摘要:本文从七个方面论述了建筑设计中人居环境设计的特点关键词:建筑设计、人居环境设计一、户型多样性当今的商品房,应该对社会上的不同经济收入、不同结构类型、不同生活模式、不同职业以及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社会地位的家庭提供相应的住宅套型。
如设计不同面积、不同设施、不同装修标准的套型以及不同平面布置和空间布局的套型。
同时,从尊重人性出发,对某些家庭诸如老龄人和残疾人家庭还需提供特殊的套型,设计时应考虑无障碍设施,如入口设坡道加扶手,室内地坪无高差,门的宽度适当加大等。
当老龄人集居时还应提供如医疗、文化活动、就餐以及急救等服务设施。
而两代居和多代居又是一种住宅,这是由于我国居民老龄化和传统伦理美德以及两代人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不同诸因素而形成的,设计原则是要分得开,又要相近,既是各自生活,又能相互照顾。
还有一些单身贵族,他们需要独立的住宅套型,面积不需很大,一室一厅或一个大厅就能满足,但基本设备设施要齐全。
二、居住舒适适用性首先,设计要从使用适宜性出发,根据居住生活方面对住宅内部进行分区,即套内合理布局应将起居厅、餐厅、厨房集合在一起,形成公共活动区,将卧室与卫生间集合在一起形成私用活动区,公用区靠近入口,私用区设在住宅里部,公私、动静分区明确,使用顺当。
其次,房间的面积和尺度要适当,现在有的住宅套型面积很大,每个房间也非常大,空间布局实际是小面积平面布置的简单扩大,既不精细,面积又浪费,成为大而不当的住宅,如果开发需要有一部分大面积套型,各房间的面积也应适度扩大,更应是增加不同功能的空间数量,如设置书房、独立餐厅、餐厅、多个卫生间、工人用房、家务间、贮藏间等,有的还可设家庭活动室、工作室等,从而使住宅套型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
三、厨卫配套整体性厨房配套是使厨卫达到整体性的重要措施。
配套是指设备自身和设备之间的纵向系统配套和横向系统配套。
纵向系统为单件品种产品自身档次水平的提高和完善,如厨房的灶具台、操作台、水池台、吊框、框具等,卫生间的洗浴器、坐便器、盥洗器等设各自身系统的完善。
“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南岸水乡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理念探讨
7结语
综上 所 述 , 筑 作 为 一个 完 整 的 系 统 , 建 如何 实 现 高 效率地利用资源, 最低 限度造成对环境 的影响是节约能
一
1 81 —
维普资讯
பைடு நூலகம்
建筑设计与装饰
广东建材 20 年第7 08 期
设置 车库 出入 口, 样就 为车 辆 不进 入住 宅组 团提供 了 这 侧 形成 一个 自然 形态 的坡地 ( 以林木 草坪 为 主) 成 为 中 ,
单元 组 合上 采 用错 接 、 长短 不 一 、 点式 多层 、 式 高层 、 生机 。 点
小 区 的主路 是 围绕 中心绿 地 的环通 式 , 别与 地段 分 周 边 的道 路 相 连 形成 主 人 口, 满足 交 通 要 求 , 既 同时又 有 效控制 交 通面积 。 以赋予 空 间变化 的“ 扇形 围合 展 示 小 区特 有 的“ 院深 深 ” 庭 的气 势 , 以一条 4 的 消 防 m宽 环 道 分 别从 小 区 的多层 部 分 和 小高 层 的周边 穿 越 。同 时 , 多层 部 分 架 空 3 3 , 成 台 地 空 间 , 空部 分 临 将 .m 形 架 街 为商业 , 部 为独立 车库 , 从南 向、 向主要 出入 口 后 并 北
图 1 南岸 水 乡住 宅小 区总平 面 图
然 而 由于各 方面 原 因 , 目前太 阳能热 水器 仍 以一 家 源 的重要 环节 。总之 , 只要 按照 节 能新 标准 严格 把好 节
一
户 的零散 安装 使用 方法 为主 ,存在 破 坏建 筑 结构 、 热 能 设计 关 , 督 好 施 工节 能 用 材关 , 能有 效 提 高居 住 监 就
良好 的条件 , 从而 实 现 了真 正意 义 上 的人 车 分 流 , 显 心 绿地 的一 片绝 佳 的景观 元 素 , 景 观轴 的尽 端 , 是 彰 而 则
基于人居环境的住宅建筑规划设计
基于人居环境的住宅建筑规划设计2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300000摘要:市整体规划设计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需要做好各个方面的衔接工作。
城市是一个整体,对于城市的布局规划,包括道路、绿化景观、水循环等。
其中,建筑工程规划占据了主体环节,通过对建筑工程合理规划,能够进一步促进对城市空间的优化利用,使得建筑材料得到最优化利用,对建筑色彩和采光等进行有机组合,融合地域文化色彩,体现城市的专属文化印记。
本文主要分析基于人居环境的住宅建筑规划设计。
关键词:人居环境;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居住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最基本的居住要求,同时还需要满足人们对物质与精神的需求。
在开展住宅建筑规划设计时,建筑开发者不仅要从实用性角度出发开展建筑规划设计工作,同时也应当高度重视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人居环境的合理性,严格遵守并全面落实“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理念,在确保住宅建筑舒适安全的基础之上,充分展现出住宅建筑美观、绿色、环保节能以及现代化等优良特征,从而为人们构建一个舒适宜居的环境,为促进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重点分析了人居环境的内涵与特征,总结归纳了基于人居环境的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提出了人居环境视域下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的方法,为进一步丰富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理论提供帮助。
1、人居环境内涵与特征人居环境包含了较多方面因素,主要有居住条件、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三个方面。
人是构建人居环境的主体,适宜的人居环境能够有效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性与愉悦性。
当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在获得基本居住满足之后,更加希望能够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要构建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比如建筑内部空间规划、建筑外部绿化、建筑整体布局以及自然风俗等。
依托于人居环境开展住宅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根据该区域的建筑条件,结合本城市的风俗习性与传统文化,重视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规划设计。
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ppt 36页)
• 2.城乡规划中项目选址的原则和方法 • 城乡规划中项目选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
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 (1)原则及具体要求
• (2)方法 • (1)充分了解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 • (2)全面掌握项目选址的主要依据。 • (3)严格实施城乡规划部门所提出的建设项目
选址、用地范围和具体规划要求。
建筑设 计要有
个性
化品位,而且要力求体现地方特 色;不仅要考虑历史和文化传统, 而且要富有时代特征。城市文化 设施的建筑设计既要有个性,又
要与城市整体风格相一致
文化设施建设用地必须优先安排。
• 【对点直测】
• (2011·江苏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建成区示意 图,读图回答问题。
• (1)M区为该市的重化工园区,其布局理由是 ______________。
• 解析 第(1)题,仓储行业由于货物运输量大, 对交通条件要求较高,一般布局在交通干线 附近。第(2)题,要结合交通线的区位要求对 图中信息进行分析,省道作为交通干道一方 面要考虑交通流量,另一方面要考虑对城镇 发展的影响。第(3)题,分析图中两个方案占 用基本农田的情况不难得出正确答案。第(4) 题,要根据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分析。 方案一将工业区与住宅区、古镇分开,并在 中间设置绿化带,功能区布局较为合理。
• (2)该城市拟在东南方向新建一条高速公路, 试分析其原因。
• 解析 第(1)题,城市的重化工园区的布局主 要考虑风向和河流流向等因素,一般布局在 河流下游、减少对城市水的污染;布局在盛 行风向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 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同时考虑交通因素 的影响。第(2)题,高速公路的规划主要考虑 经济因素,考虑交通压力,一般与城市扩展 的方向一致。
中国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中国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中国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深远的课题。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住宅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
这种风格与方式深受中国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的影响,通过积极适应和融合,形成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独特民居文化。
在中国的土地上,自然环境的多样性给民居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山川、水域、林木等元素都在中国民居的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民居的位置、建筑形式、布局等方面都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同时,中国人民对于自然环境的尊重和敬畏,在民居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民居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是一种美的追求和生态意识的体现。
中国人民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地形条件以及居住需求,创造出了适应性强、生态友好的民居形式。
比如,南方的传统民居多采用木材建造,利用大量的开窗和通风设计,以适应湿润的气候和炎热的夏季;北方的民居则倾向于朝南建设,充分利用太阳能,提高室内温暖度。
中国民居的生态意识表现在建筑材料的选择、节能环保的设计以及对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上。
传统的建筑材料,如土、石、木等天然材料,既具备了良好的透气性,又能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而现代的绿色建材,如节能玻璃、太阳能板等,更是使得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更加紧密。
通过对中国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筑风格,还能够为当代的住宅设计提供借鉴和启发,推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可持续的人居环境。
本文将探讨中国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历史背景、融合方式以及生态意识,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可以介绍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下面是一种可能的写法: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概述中国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重要性和研究的必要性。
人居环境学
1.提醒人们正确处理“人——建筑——城市— —自然”旳关系;
2.第二,以便将对良好旳人居环境旳追求落实 到物质旳建设上,以发明舒合适人旳居住环境 ;
3.正因为有关人居环境旳各个学科各个方面旳 研究必须落实在物质建设及空间布局上,所以 ,“建筑——地景——城市规划”理所当然地 处于关键旳位置。
——北京菊儿胡同
4案例分析
亮点:
“有机更新”:按照城市内在 旳发展规律,顺应城市之肌理, 在可连续发展旳基础上探求 城市旳更新和发展"新四合院" 体系;非生硬替代维护古城 整体风格与肌理。
城市肌理:城市肌理是街道 、街块、广场三者之间关系 在宏观上旳表象;肌理图案 是由许多支路、小路和填其 间旳建筑物产生旳。
——城市:城市问题最为集中,必须 抓住整体性。
——小区(邻里):城市与建筑之间 旳中间层。
——建筑:为“遮风雨”而建造旳庇 护所。
——五大原则
——生态观:以生态发展为基础,加 强区域城乡发展整体协调,维持区域 范围内旳生态完整性,增进土地利用 综合规划,形成土地利用旳空间体系; 建立区域空间协调发展旳规划机制与 管理机制;提倡生态建筑。
“整体环境”与“普遍联络”是人居环境 科学旳关键,它是开放动态和变化旳。
3人居环境科学旳基本框架与学科体系
——人居环境科学旳学科体系
小结:
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 构成人 居环境科学旳大系统中旳“主导产业” ps:建筑——广义建筑学;地景——landscape architecture;城市规划——区域规划
• 9.为邻里交往营造合理旳认知规模、交
流距离和半
•
公共空间;
房屋住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房屋住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自古以来,中国不同地区的居住者都有着共同的文化起源——中华文明。
可是不同地区的民宅却在结构与色彩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从北京的红墙黄瓦城到江南的白墙黑瓦,从西双版纳的空中竹楼到青藏高原的白色碉塔,各自形成了截然不同的风格。
这是因为中国大陆地区地域辽阔,所跨纬度较大,造成了各地区气候的差异。
气候的不同就要求人们居住的房屋有着不同的抵御不利气候条件的特性,因为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样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结构和色彩。
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中需要建筑物有防雨、耐寒、坚固防风等等特性,起初建筑的外貌仅仅是有建筑的功能而决定的。
但随着时代发展与生产力的进步,人们对房屋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地演变,最终形成了风格上的差异。
接下来大家跟随历史的脚步,去领略领略不同环境下的住宅建筑吧!传统川西民居川西地处四川盆地,四周群山环抱,生态条件独特,气候条件温暖湿润,川西平原地势低平。
这样的生态条件要求人居环境与之适应,主要体现在通风除湿,地形利用,遮阳保暖等多方面。
同时传统川西民居有着深厚的农耕文化烙印,体现了家庭的伦理秩序、内外区别、生活习俗。
与盆地气候炎热多雨、潮湿阴雾相适应,川西民居追求敞开外露,多外廊,深出檐,屋顶舒展轻巧。
根据地形房屋常分段跌落,木材以熟桐油涂刷,天然木纹,与白墙青瓦、飞檐、大屋脊、方格窗一起成为川西民居的标志符号。
徽派建筑主要密集的分布在江南地区,具有代表性城市包括扬州、杭州、金华、景德镇等。
徽派建筑的主要特点是白墙黑瓦,高墙深宅,墙上设有瓦檐。
这些建筑主要是民居,一般占地面积不大,白墙黑瓦是江南建筑色彩上的主要特点,墙上设有瓦檐时有江南的气候特点决定的。
江南地区常年阴雨连绵,为了防止雨水顺墙留下形成痕迹而影响白色墙面的美观,给墙头带上了如屋顶一般的小小帽子,让雨水顺着瓦片留下,而不会弄脏墙面,这一非常实用的设计如今成为了徽派建筑最显著的特点。
而高墙深宅则是由于家族聚居的地域传统决定的。
关于建筑住宅户型设计及人居环境论述论文
关于建筑住宅户型设计及人居环境的论述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住宅建筑的户型设计特点,并基于改善人居环境的考虑,对户型设计提出了一些意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住宅建筑;户型设计;人居环境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residential building unit design, and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to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nsultative opinions on house unit design. key words: residential building; house unit design; living environment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住宅常见形式及其户型特点虽然国家住宅设计相关标准对住宅形式有明确规定,但在房地产市场中,人们习惯把单元式住宅分为多层、小高层和高层。
多层住宅为 6 层及 6 层以下,一般不设置电梯;小高层为 7~12 层,每个单元设置 1 部电梯和 1 部疏散楼梯;12 层以上为高层住宅,一般要求设计 2 部以上电梯。
1.1 多层住宅多层住宅一般采用砖混结构;在当前的住宅开发中也存在着一部分框架结构多层住宅,框架结构的采用一方面提高了住宅的稳定性,同时也为住宅空间的灵活划分提供了可能。
单元式多层住宅的常见形式有一梯两户、一梯三户、一梯四户等。
目前多层住宅仍是许多购房者的首选,他避免了高层住宅的许多不足,一梯两户,基本户户朝南,采光、通风均十分理想。
1.2 小高层住宅小高层住宅是我国目前房地产开发中一种新型住宅形式,它实际上是目前市场上较为通俗的叫法。
从严格意义上讲,它包含了住宅设计规范中的中高层住宅(7~9 层)和 1~11(复式 12 层)层的高层住宅。
农村住房设计的六项基本原则
图2 贵州榕江瑶寨与自然环境协调乡村文化等发展特征。
农村住房设计应考虑延续村庄空间肌理,在空间布局上要充分考虑原有地形特征,做到随形就势,充分尊重原有街巷尺度、建筑形式与风貌,着力保护村庄空图3 冯梦龙村冯埂上延续原有村庄空间肌理图1 重庆近郊融于自然环境之中的乡村住宅46二、坚持经济适用原则,增强设计可实施性(一)优化村庄规划引导,节约利用土地图5 全椒县丁黄村村利用旧砖塑造乡土风貌建筑图6 民居室内空间的利用三、注重农村住房功能提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充分考虑现代农房生产生活功能需要农村住房具有生活与生产的双重属性,除了居住空间还包含了储物空间、生产空间。
在住房设计时,应按照农民家图4 思溪延村风貌相融合的新旧民居建筑图7 满足住户的种植需求的宅前院落(三)统筹考虑智能家居系统配置适应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村居民对现代生活的需求,农房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布置网线、智能设备接口,合理配置5G设施、安防系统等智能家居设施。
提高农村住房的现代化水平,让农村居民充分享受到互联网、现代科技发展红利,提高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图8 传统建造工艺图9 延续徽派建筑风格的农村住房风貌(资料来源:https:// /s?id=1623439604392987599&wfr=spider&-for=pc)(二)推广使用现代建造技术在农房设计中应合理使用现代工业化建造技术,如固化土地基处理技术、装配式建造技术(如图10)、饰面施工技图10 现代装配式建筑工艺图11 胥江村坡地生态型村镇民居48图12 使用废旧建材建设具有传统风貌的农村住房图13 农村住宅采用生态稻草漆作为外墙涂料(三)鼓励采用现代生态技术,减少废物废水排放可在建筑设计中采用一些现代生态技术实现废物废水图14 住宅雨水收集系统六、创新农房设计建造管理模式,推进农房设计管理升级图 15 甘肃岷县村民协力造屋(作者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规划设计三所。
营造节能节地型住宅 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温州市瑶溪经济适用房地块节地节能建筑设计方案之探索
地 南侧 、西侧为温 州大都市 区生 态绿心—— 大罗 L风景 I J 区, 东侧 为瑶溪 南片居 住区的社区 中心— —湿地公园 , 北 侧隔居住用地为瓯海大道 , 拥有优 美的 自然 山水景观和 充
满 时 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 城 市 人文 景 观 。
住 宅作为为居住者提 供居住空 间的 “ 器” 容 ,作 为 自 然生态 系统 中的资源消费者 , 其节能精神 的体现意味着建 筑存在本身应该真实地 反映出环境特征( 场地乃至地域 的 地理 、气候) 与使用者 的需求 ,由内而外地体现 出一种健 康 、和谐 、充满生机的存在状 况。 作为达成这 一 目标的主要手段 , 我们 在设计过程 中重 点考虑 了以下策略 : ( ) 一 重点部 位的保温隔热处理—— 缓冲层策略 建筑 围合结构 对建筑的保温 隔热起 着至关重要的 作 用。 因此我们在建筑外形设计 中尽量采用 简单 方正 的建筑 体 型,力图使 围护结 构的总面积在合理范围 内达到最小 ,
为 1 8 .W/ . ~3 5 m k 。 5屋 顶保温 隔热 .
本工程处 丁瑶 溪河 的东边 , 溪河水量 宽沛 , 质良 瑶 水 好 ,满足城市杂用水水 质标准及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 。 本 T程的绿化 、 道路浇洒 、 水景用水均采用瑶溪河水 , 节 省 自来水 ,节水量相 当可观 。本工程绿化 面积 1 30 平 500 方米 , 用水量标 准 2 m d,则绿化用水量为 :0 m d 1 / . 36 / 一 道路广场面积9 0 0 方米 , 20平 用水量标 准2 / . 道路广 L m d; 场浇洒用水量为 :8 m / ; l4 d 景观水体面积10 0 20 平方米 , 平 均有效水深按 0 5 . 米计 ,补充水按水体 容积 的 5 %计 ,则 水景补量为 3 0n/ 。合计可节省 自来水 7 0 / , 0 r d 9 m d 节水 效果 明显 本工程沿 瑶溪河设 置3 处取水构筑物 , 设进水 井及集水井 , 集水井 内设潜水泵取水 , 供应绿化 、 道路浇 洒及水景用水 。 ( 整体的节能方案 三)
关于建筑与环境关系的认知与思考
关于建筑与环境关系的认知与思考“环境协调”是近年来流行于建筑界的一种新主张,无论是公用建筑亦或民用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时间、空间以及建筑所处的周边环境,使建筑主体与这些元素有机的融合到一起,才能体现建筑的附属价值。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传承下来的标志性建筑数不胜数,像颐和园、故宫、四合院、古代的亭台楼阁等,与周边环境高度契合,体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与高超技艺。
而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四十余年的时间,这期间,国内建筑界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始终遵循“建筑与环境和谐统一”的思想,成就了诸多精典之作。
本文将围绕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结合建筑实例针对建筑与环境协调统一的创新理念展开论述。
标签:建筑;环境;协调关系;认知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恰恰遵循了自然生态平衡理论,也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局面的构成要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更迭,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古香古色的建筑需要高山、流水的映衬、金碧辉煌的建筑需要现代大都市车水马龙、流光异彩的衬托,将建筑融入环境,用环境装点建筑,二者之间相融、共进,共同构建了集舒适与美观、大气与典雅、瑰丽与奢华的人类生存环境。
1、建筑与环境之间的融合关系建筑融合了環境因素、功能因素、文化因素、艺术因素,当人类社会驶入现代文明的轨道之后,建筑的概念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桎梏,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筑概念也逐步向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空间环境的方向延伸,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第一要务是明确建筑本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建设城市民用建筑时,必须考虑与周边大环境的关联,像街道、人群、建筑群、绿化带等,都应与建筑有机的融合到一起,才能体现出一座城市的外在风貌与精神内涵。
此外,建筑所处的地域的地形、地貌、建筑朝向等因素也是广大建筑设计师深入探讨的关注焦点[1]。
比如京都西野山集合住宅项目,当地政府要求为十户家庭做一个整体的四坡屋顶。
为了消解这个庞大的建筑体量群,建设设计师将四坡屋顶切割成10 个单元,每三片屋顶为一户家庭,且三片中有半片与邻居共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宅建筑设计与人居环境
住宅建筑是人们居住的场所,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
质和舒适度。
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兼顾功能性、美观性以及环境友好性,打造一个与人居环境融洽共生的住宅空间,成为了当代建筑设计师亟
待解决的问题。
一、人居环境的概念与重要性
人居环境是指人们居住的空间环境及其周边环境的总和。
一个良好
的人居环境不仅能够提供舒适的居住条件,还能够满足人们的身心需求,促进健康发展。
首先,人居环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
一个舒适、健康、安
全的居住环境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促进身心健康。
其次,人居环境对社会稳定及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和
谐的人居环境能够增强居民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营造社会和谐稳定的
氛围,同时也能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住宅建筑设计要素
1. 功能性
住宅建筑的功能性是指建筑物对人们生活所需功能的满足程度。
一
个良好的住宅建筑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居住者的实际需求,如提供舒适
的居住空间、合理的动线布局、完善的生活设施等。
此外,住宅建筑还应该根据不同居住人群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
比如,老年人的住宅设计应该考虑到无障碍性、安全性和便利性,而
儿童的住宅设计则应该注重对他们的成长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2. 美观性
住宅建筑的美观性是指建筑物外观和内部空间的美感。
美观的建筑
设计能够提升人们的精神愉悦感,营造宜居的居住环境。
在建筑外观设计方面,应注重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与统一,遵循
适度的新颖与传统的相结合原则。
同时,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也需要
注重美感和舒适度的结合,合理运用光线、色彩、材质等元素,打造
温馨、舒适的居住空间。
3. 环境友好性
住宅建筑的环境友好性是指建筑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
环境
友好的建筑设计应注重节能、减排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建筑设计方面,应注重选用环保材料,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合理运用可再生能源技术等。
同时,还应该注重建筑与景观、绿
化的结合,提高建筑物的美化程度和生态环保性。
三、住宅建筑设计与人居环境的融合
住宅建筑设计与人居环境的融合是一个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设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多方要素,从功能性、美观性、环境友好
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权衡。
首先,建筑师应与居住者充分沟通,了解居住者的需求和喜好,合
理充分地融入到设计中。
其次,建筑师应注重环境与建筑的融合。
根据住宅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社会文化等因素,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和建筑形式,使之更
好地适应周围环境。
最后,建筑师应注重住宅建筑与城市规划的一体化。
通过与城市规
划的协调配合,使住宅建筑与周边环境相互协调,形成和谐的人居环境。
结语:住宅建筑设计与人居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
住宅建筑师应在
设计中注重功能性、美观性和环境友好性的结合,打造一个舒适、美观、环保的居住空间,为居住者提供一个高品质的人居环境。
只有在
设计过程中兼顾多方要素,并与居住者、环境和城市规划相互协调,
才能实现住宅建筑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