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复制法-传12-2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学习指导-第13章《内能》重难点、易错点突破技巧
第十三章重难点、易错点突破技巧【重难突破】重难点1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与联系(难点)【方法技巧】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与联系:【例1】(2018·聊城中考)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B.物体运动得越快,内能越大C.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第 1 页共 11第 2 页 共 11 D. 0°C 的冰块,其内能为零【针对练习】1.(河北中考改编)(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杯水温度相同,内能也一定相同B.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 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D. 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热量后,水的温度高于煤油的温度重难点2比热容及其应用(重点) 【方法技巧】水的比热容较大,其应用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根据公式Q=cm △t 可知: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多,这就是我们常用水来作冷却剂或散热剂的原因。
水作冷却剂时,可以带走更多的热量,例如发动机用水循环冷却:水作散热剂时,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例如暖气片中用水循环散热。
(2)根据公式cmt Q=∆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其他物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较小,这一点有利于调节气候,例如沿海地区较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且冬暖夏凉。
【例2】(2018•徐州中考改编)当严寒即将来临时,为了预防果实结冰,果农会用水喷洒果树。
请你解释这种做法所蕴含的道理。
【针对练习】2.美丽的柳叶湖是常德市的一颗明珠,它不仅以其旖旎的风光令人们流连忘返,更是这个城市的居民在盛夏避暑的好去处。
柳叶湖的水面宽广,蓄水量丰富,而水的比沙石的大,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水升高的温度要(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沙石升高的温度,因而夏天人们在柳叶湖边会感到很舒服。
3.(2018秋•南昌期中)夏天,小张同学和家人一起去庐山避暑,发现山脚下的餐馆常将饮料、西瓜等储藏于温度较低的山泉、溪流中,待到需要时再将其拿出以供客人降温解暑。
第十三章内能第2节 内能 课节知识点突破与例题解析.doc1
第2节内能一、学习目标1.会根据分子动理论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 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 知道热量的概念及单位。
4.直到做功可以使无题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学习重点是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及其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
学习难点是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
二、知识点解读知识点一: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注意: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形式的能,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但内能永不为零,也即是说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2.内能的影响因素:质量、材料、温度、状态。
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3.在所有的表述中,只有说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和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是对的,其他的只能是不一定。
知识点二:改变内能的方式1.热传递:使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高温物体将能量传给低温物体的现象。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称为热量,用Q表示,单位为J。
注意: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特殊称呼,不能说具有、含有多少热量。
做功2.做功:通过压缩、摩擦、敲打等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物体内能增加。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三、深化理解知识点的例题及其解析【例题1】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的。
小华在测量室外温度时发现温度在升高,对于温度计内的水银而言,它的(选填“密度”、“质量”或“内能”)在增大。
答案:热胀冷缩;内能。
解析:常用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液体,因此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物体的质量与温度无关,物质的密度、内能与温度有关。
(1)实验室和家庭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2)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大小与温度无关;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在质量一定时,温度越高,其内能越大;温度升高,水银质量不变,体积变大,由密度的公式可知其密度减小。
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的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①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②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③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很小,通常用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3、扩散现象①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
4、注意:能够用肉眼看到的物体或微粒,无论多小,都不是分子,它们在外力的作用下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动。
如:灰尘在空中飞舞,雪花飞舞,空气流动形成风。
都不是扩散现象。
5、分子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现象越明显。
6、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分子间有个平衡距离(r0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r = r0时,引力等于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0②当分子间的距离r > r0时,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③当分子间的距离r < r0时,引力小于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④当分子间的距离r> 10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7、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现象:(1)铁棒很难被拉伸、平整的铅块紧压后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2)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第二节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5.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6. 热传递的理解(1)热传递的条件是: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
(2)热传递的方向:热量由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由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3)过程:高温物体放出了热量,内能减小;低温物体获得热量内能增大。
植物组织培养:第十三章 植物遗传转化
• 接种时所用菌液浓度和侵染时间 是影响转基因植株再生的关键因素 之一。
• 共培养:接种菌体后的外植体培养 在诱导愈伤组织或不定芽固体培养基 上,在外植体细胞分裂、生长的同时, 农杆菌在外植体切口面也增殖生长, 两者共同培养的过程称为~。
• Horsch等(1985)首创叶盘法,用根 癌农杆菌感染烟草叶片外植体,获得 了转基因烟草。
(一)生物学特性与转 化原理
1.生物学特性
• 根癌农杆菌将Ti质粒的DNA片 段、发根农杆菌将Ri质粒的DNA 片段导入植物细胞的基因组中,导 致植物发生冠瘿瘤和毛状根。
• 根据携带不同Ti质粒的根癌农杆 菌诱导的冠瘿瘤所产生的冠瘿碱类 型,将根癌农杆菌分为章鱼碱型、 胭脂碱型和农杆碱型三种根癌农杆 菌。
一、农杆菌介导法
• Ackermann(1977),Wullems等 (1981),De Greve等(1982)和Spano 等(1982)首先在烟草和马铃薯中由Ri质 粒和Ti质粒转化的细胞再生出植株。
• Zambryski等(1983)和De Block等 (1984)以及Horsch等(1985)分别报道 了用切去癌基因的根癌农杆菌和发根 农杆菌进行遗传转化,获得了形态正 常的转基因植物。
第十三章 植物遗传转化
• 植物遗传转化(plant genetic transformation):是指将外源基因 转移到植物体内并稳定地整合表达与 遗传的过程。
• 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植株原 位真空渗入法、电击法、聚已二醇法、 花粉管通道法、显微注射法、激光微 束法、超声波法、生殖细胞浸泡法、 脂质体法
(5) Vir区基因的活化
• 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受伤后,植物 细胞会分泌某些酚类化合物,这些 酚类化合物可诱导Vir区基因活化, 使农杆菌转化成为可能。
《泰伯篇》第十三章原文、译文及评析
《泰伯篇》第十三章原文、译文及评析
原文: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①,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
注释:
①见:音xiàn,同现。
译文:
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
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
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
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
评析:
这是孔子给弟子们传授的为官之道。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是孔子为官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
此外,他还提出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才是为官的基点。
初中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内能与热机知1 物体的内能(1)类比机械能与内能运动的物体具有内能,物体由于被居高或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势能。
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具有分子动能;分子之间存在间隙且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具有分子势能。
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统称为内能。
注意:①内能是物体的内能,不是分子的内能,更不能说是个别或少数分子的内能。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②内能具有普遍性,即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内能。
③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即不能准确知道一个物体的内能的具体数值。
(2)温度与内能的关系①同一物体在状态不变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
②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小时,温度可能不变。
(3)分子的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4)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a.温度--同一物体在状态不变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b.质量—相同温度、相同状态的同种物体,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c.材料(种类)--即温度、状态、质量相同的不同物体,内能不同。
d.状态—即温度、质量、材料相同的物体,状态不同,内能不同。
例:质量相同的水蒸气比水的内能大,因为水蒸气液化成水时放热。
知2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1)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同时内能一定减小。
例:①“钻木取火”;②下压打气筒内的硝化棉,硝化棉燃烧;③夏天刚打开可乐瓶盖时,瓶口出现“白气”,是因为瓶内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的时候,对空气做功,使瓶口气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④冬天双手相互摩擦取暖,这是双手通过客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注意:①对物体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时,都是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内能;物体对外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时,都是内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
②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
如:向上举物体,对物体做了功,但物体的内能却没有增加。
12_第十三章_DNA生物合成作业及答案
班级学号姓名12 第十三章DNA生物合成作业及参考答案通过复制将亲代的遗传信息传到子代,转录和翻译是将遗传物质表达为执行各种生物功能的生物大分子。
生物细胞内的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是遗传信息准确传代的保证。
复制以dNTP为原料,在DNA聚合酶()催化下生成磷酸二酯键使dNTP逐一聚合生成DNA子链。
原核生物有DNA-pol I、II和III三种DNA-pol;真核生物有α、β、γ、δ、ε5种DNA -pol,各有独特的功能。
复制还需多种其他酶和多种蛋白质因子,染色体复制能维持应有的长度,复制的终止需要端粒酶延伸端粒DNA。
逆转录是RNA病毒复制方式,逆转录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需逆转录酶催化。
DNA复制过程中出现错误是突变发生的原因,突变除了自发发生的外,还可因各种物理、化学因素而诱发。
物理因素诱发突变如常见的嘧啶二聚体。
化学诱变剂种类繁多,而且往往与致癌作用有关。
细胞内存在各种修复措施,使损伤的DNA 得以复原。
主要的修复方式有光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和SOS 修复等。
一、选择题(单选)1 DNA在复制中所需的底物是A.AMP、GMP、CMP、UMP B.ADP、GDP、CDP、TDPC.dAMP、dGMP、dCMP、dUMP D.dADP、dGDP、dCDP、dTDPE.dATP、dGTP、dCTP、dTTP2催化DNA半保留复制的酶是A.DNA指导的DNA聚合酶B.RNA指导的RNA聚合酶C.RNA指导的DNA聚合酶D.DNA指导的RNA聚合酶E.细胞色素氧化酶3有关DNA的半保留复制,若将两条链均有同位素标记的DNA 分子置于无放射性标记的溶液中复制两代,试问所产生的4个DNA分子的放射性情况如何A.四个分子均有放射性B.四个分子中,分别有一条链含有放射性C.两个分子有放射性,两个分子无放射性D.四个分子均无放射性4 DNA复制时,与核苷酸链5’-dTpApGpAp-3’互补的链是A.5’—dTpCpTpAp-3’B.5’—dUpCpUpAp-3’C.5’—dGpTpGpAp-3’D.5’—dApTpCpTp-3’E.5’—dGpCpGpAp-3’5 关于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复制及修复过程中的空隙进行填补B.有5’→3’核酸外切酶活性C.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D.以dNTP为底物E.有5’→3’核酸内切酶活性6 DNA连接酶作用是A.催化DNA两条链间形成磷酸二酯键B.将螺旋解链C.催化DNA链两段间形成磷酸二酯键D.去除引物,填补空缺E.催化DNA两条链间形成氢键7下列哪种过程需要RNA引物A.RNA复制B.DNA复制C.RNA 转录D.逆转录E.RNA翻译8 关于DNA聚合酶I,错误的说法是A.催化合成的方向是5’→3’B.具有修复损伤的能力C.催化冈崎片段的形成D.具有核酸外切酶活性E.是原核生物细胞内含量最多的DNA聚合酶9 DNA拓扑异构酶的作用是A.将DNA双螺旋解链B.合成RNA引物C.稳定分开的双螺旋D.将复制中不连续的两段链连接起来E.使DNA解链旋转时不致打结10在DNA复制中,关于RNA引物错误的说法是A.由引物酶合成B.合成方向5’→3’C.提供3’-OH 末端作为合成新DNA链的起点D.RNA酶将引物水解去除E.提供5’-P末端作为合成新DNA链的起点11单链DNA结合蛋白的作用是A.解开双链B.松弛DNA超螺旋C.稳定和保护单链模板D.合成冈崎片段E.合成RNA引物12关于冈崎片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968年,日本学者冈崎发现的B.只在随从链上产生C.是由于复制与解链方向相反而产生的D.复制过程将终结时,冈崎片段互相汇合E.是由于DNA复制速度太快而产生的13下列能引起移码突变的是A.点突变B.转换同型碱基C.颠换异型碱基D.缺失E.插入3个或3的倍数个核苷酸14紫外线照射造成的DNA损伤并形成二聚体主要发生在下列哪一对碱基之间A.A-T B.T-T C.T-C D.C -C E.U-C15与DNA修复过程缺陷有关的疾病是A.卟啉症B.着色性干皮病C.黄疸D.痛风症E.苯酮酸尿症16根据F.Crick中心法则,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是A.蛋白质→RNA→DNA B.RNA→DNA→蛋白质C.DNA→RNA→蛋白质D.RNA→RNA→DNA E.DNA→DNA→蛋白质17 H.Temin对中心法则的补充内容是A.RNA→蛋白质B.DNA→rRNA C.DNA→DNA D.RNA→DNA E.DNA→mRNA18 M.Messelson和F.W.Stahl用15NH4Cl证明的机制是A.DNA混合式复制B.DNA转录为mRNA C.mRNA翻译为蛋白质D.DNA半保留复制E.DNA全保留复制19现有15N标记DNA双链,以NH4Cl作为氮源复制DNA时,开始产生不含15N的子代DNA分子时是A.第1代B.第2代C.第3代D.第4代E.第5代20现有15N标记DNA双链,以NH4Cl作为氮源复制DNA,生长三代所产生的子代DNA比例应该是(L代表14N-DNA链,H 代表15N-DNA链)A.7LH/1HH B.6LL/2LH C.1LL/7LH D.7HH/1LH E.2HH/6LH21 15N标记DNA双链分子,以NH4Cl作为氮源复制,用提取的第1代子代DNA分子做密度梯度离心分析,其密度应位于A.普通DNA带B.普通DNA带下方C.普通DNA带上方D.“重”DNA带E.普通与“重”DNA带之间22 DNA半保留复制使子代保留了亲代DNA的全部遗传信息,其表现形式是A.有规律间隔的碱基序列一致性B.代与代之间DNA碱基序列的一致性C.互补链DNA碱基序列的一致性D.隔代DNA碱基序列的一致性E.每代都有一条链碱基序列是一样的23 DNA复制起始复合物引发体的成分不包括A.SSB B.DnaB C.DnaC D.引物酶E.DNA复制起始区24 DNA复制时,合成5’-TAGATCC-3’的互补序列是A.5’-GGATCTA-3’B.5’-CCTAGAT-3’C.5’-GGAUCUA-3’D.5’-GGAUAGA-3’E.5’-ATCTAGG-3’25 模板链DNA序列5’-ACGCATTA-3’对应的mRNA序列是A.5’-ACGCAUUA-3’B.5’-TAATGCGT-3’C.5’-UGCGUAAU-3’D.5’-UAATGCGT-3’E.5’-UAAUGCGU-3’26合成真核生物线粒体DNA的DNA-pol是A.DNA-polαB.DNA-polβC.DNA-polγD.DNA-polδE.DNA-polε27关于DNA解螺旋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rep蛋白是解螺旋酶B.DnaB蛋白是解螺旋酶C.rep 蛋白作用时需ATP供能D.DnaB蛋白能辨认oriC E.DnaC蛋白辅助DnaB发挥作用28关于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随从链生成冈崎片段B.领头链复制与解链方向一致C.拓扑酶作用时可能需ATPD.随从链复制方向是3’→5’E.连接酶作用时需ATP29着色性干皮病的分子基础是A.Uvr类蛋白缺乏B.DNA-polδ基因缺陷C.DNA-pol ε基因突变D.LexA类蛋白缺乏E.XP类基因缺陷30关于逆转录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以单链RNA为模板B.以单链DNA为模板C.水解杂化双链中的RNAD.促使新合成DNA转入宿主细胞E.能生成cDNA双链31亚硝酸盐引起分子的突变是A.形成嘧啶二聚体B.Glu→Gln C.A→G D.C →U E.碱基甲基化32胸腺嘧啶二聚体阻碍DNA合成的机制是A.DNA的合成将停止在二聚体处并使其合成受阻B.使DNA 聚合酶失活C.使DNA模板链断裂D.使两股DNA链间形成负超螺旋E.使dNTP无法进入DNA合成链33镰刀状红细胞贫血与β链有关的突变是A.插入B.断裂C.缺失D.交联E.点突变34比较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DNA复制,二者的相同之处是A.引物长度较短B.合成方向是5’→3’C.冈崎片段长度短D.有多个复制起始点E.DNA复制的速度较慢(50dNTP/s)35着色性干皮病是人类的一种遗传性皮肤病,患者皮肤经阳光照射后易发展为皮肤癌,该病的分子机理是A.细胞膜通透性缺陷引起迅速失水B.在阳光下使温度敏感性转移酶类失活C.因紫外线照射诱导了有毒力的前病毒D.细胞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型化合物E.DNA修复系统有缺陷36 DNA复制时需要松弛DNA的双螺旋结构,参与此过程的酶是A.DNApol I B.DNApol II C.DNApol III D.端粒酶E.拓扑异构酶(多选)1关于DNA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解螺旋酶的作用下,DNA双链间氢键断裂,双链打开B.只有前导链可作为模板C.均为不连续复制D.新链合成的方向是5’→3’E.最后切去引物,由连接酶连接2关于DNA复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有RNA指导的DNA聚合酶参加B.为半保留复制C.以四种NTP为原料D.有DNA指导的DNA聚合酶参加E.有引物酶参加3关于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NA聚合酶Ⅲ由10种亚基组成B.DNA聚合酶Ⅱ是真正起复制作用的酶C.以4种脱氧核苷作底物D.都有核酸外切酶活性E.有α、β、γ、δ和ε5种4在DNA复制的延长过程中,可以出现的现象有A.形成复制叉B.形成RNA引物C.形成冈崎片段D.RNA 引物水解E.生成磷酸二酯键5点突变包括A.转换B.颠换C.插入D.缺失E.倒位6嘧啶二聚体A.由紫外线照射引起B.由相邻的两个核苷酸组成C.是一种点突变D.若不能修复,易引起着色性干皮病E.这种突变不能修复7基因表达是指A.用基因的遗传信息指导蛋白质的合成B.包括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C.包括转录和翻译的过程D.DNA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给子代E.翻译过程8 DNA聚合酶Ⅰ的作用是A.参与DNA的损伤与修复B.具有3’→5’外切酶活性C.具有连接酶活性D.Klenow片段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工具酶E.填补合成片段间的空隙9 DNA聚合酶Ⅰ具有A.3’→5’外切酶活性B.5’→3’外切酶活性C.5’→3’聚合酶活性D.3’→5’聚合酶活性E.连接酶活性10关于DNA聚合酶作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Pol Ⅰ在DNA损伤的修复中发挥作用B.Pol Ⅲ是主要的复制酶C.Pol Ⅱ是主要的复制酶D.Pol Ⅱ具有3’→5’聚合酶活性E.Pol Ⅰ同时有3’→5’及5’→3’外切酶活性11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有固定的复制起始点B.需引物RNA C.真核生物的冈崎片段较原核生物的短D.催化子链延伸方向为5’→3’E.是连续等速复制12关于DNA复制起点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复制起点是任意的B.复制是从一个特定位点开始的C.原核生物的DNA复制只有一个起点D.真核生物的DNA复制有多个起点E.以上都是13关于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叙述,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DNA聚合酶Ⅰ不是主要的复制酶B.DNA聚合酶Ⅱ是主要的聚合酶C.DNA聚合酶Ⅲ是主要的聚合酶D.DNA聚合酶Ⅰ能从缺口开始合成新的DNA链E.都具有5’→3’外切酶活性14 DNA损伤的光修复需A.DNA聚合酶B.糖基化酶C.光修复酶D.转甲基酶E.核酸内切酶15下列关于DNA聚合酶正确说法是A.真核生物的DNA-polε与原核生物的DNA-polⅠ作用相似B.在原核生物细胞内真正起复制作用的酶是DNA-polⅢC.α和δ-DNA聚合酶是真核生物DNA复制中起主要作用的酶D.原核生物的三种DNA聚合酶都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E.DNA-pol II 只有3’→5’外切酶活性16下列叙述与逆(反)转录有关的是A.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B.以RNA为模板合成RNA 的过程C.需逆(反)转录酶催化D.必须有引物存在才能合成E.dNTP是合成原料17 DNA损伤修复机制包括A.切除修复B.SOS修复C.光修复D.重组修复E.嘧啶二聚体修复18下列关于端粒与端粒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端粒酶是由RNA与蛋白质两部分组成B.端粒酶是由DNA与蛋白质两部分组成C.端粒酶是一种反转录酶D.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DNA的末端结构E.端粒与DNA复制及染色体的稳定性无关19在DNA复制中,对DNA-pol正确的说法是A.必须有DNA模板B.催化子链合成方向只能是5’→3’C.底物是dNTP D.引物提供3’-OH末端E.使DNA双链解开二、填空题1.1958年Meselson和Stahl利用15N标记大肠杆菌DNA的实验证实了机制。
12 第十三章 DNA生物合成作业及答案
D.真核生物的DNA复制有多个起点E.以上都是
13关于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叙述,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DNA聚合酶Ⅰ不是主要的复制酶B.DNA聚合酶Ⅱ是主要的聚合酶
C.DNA聚合酶Ⅲ是主要的聚合酶D.DNA聚合酶Ⅰ能从缺口开始合成新的DNA链
18下列关于端粒与端粒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端粒酶是由RNA与蛋白质两部分组成B.端粒酶是由DNA与蛋白质两部分组成
C.端粒酶是一种反转录酶D.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DNA的末端结构
C.PolⅡ是主要的复制酶D.PolⅡ具有3’→5’聚合酶活性
E.PolⅠ同时有3’→5’及5’→3’外切酶活性
11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有固定的复制起始点B.需引物RNA C.真核生物的冈崎片段较原核生物的短
D.催化子链延伸方向为5’→3’E.是连续等速复制
12关于DNA复制起点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C.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D.以dNTP为底物E.有5’→3’核酸内切酶活性
6 DNA连接酶作用是
A.催化DNA两条链间形成磷酸二酯键B.将螺旋解链
C.催化DNA链两段间形成磷酸二酯键D.去除引物,填补空缺E.催化DNA两条链间形成氢键
7下列哪种过程需要RNA引物A.RNA复制B.DNA复制C.RNA转录D.逆转录E.RNA翻译
A.引物长度较短B.合成方向是5’→3’C.冈崎片段长度短
D.有多个复制起始点E.DNA复制的速度较慢(50dNTP/s)
35着色性干皮病是人类的一种遗传性皮肤病,患者皮肤经阳光照射后易发展为皮肤癌,该病的分子机理是
A.细胞膜通透性缺陷引起迅速失水B.在阳光下使温度敏感性转移酶类失活
传输原理:第十三章 质量传输的一些基本概念 与传质方程
第三篇质量传输在材料加工、化工、冶金、低温工程、空间技术等领域当中,质量传输是很重要的过程。
许多材料的加工工艺的单元操作,比如加热、溶解、焊接、表面热处理等,都要涉及质量传输过程。
在金属热态成形过程中,也常遇到质量传输的现象,如金属熔炼时不同原材料在熔融金属中化学成分的均匀、金属液的造渣和吹气精炼过程、金属材料退火时的成分均匀化。
☐质量传输是指物质从体系的某一部分迁移到另一部分的现象,简称传质。
☐传质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如浓度梯度、温度梯度、压力梯度都会导致质量传输过程。
本质上讲,质量传输是由体系中的化学势差引起的。
当然流体的宏观流动也会将物质从一处迁移到另一处。
☐质量传输主要研究物质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迁移,不研究物质微团、颗粒甚至更大体积物质在空间的移动,着眼点是浓度场的变化。
☐质量传输过程受动量传输和热量传输影响,三种传输都与分子的转移和运动有关,他们的传输规律具有相似性。
研究方法:研究质量传输的方法与研究热量传输的方法相似。
如果系统当中组分浓度比较低,质量交换率比较小,传质现象的数学描述与传热现象是类似的。
如果定解条件也类似,从传热中得到的许多结果可以通过类比直接应用于传质。
当然,如果以上条件不满足,传热与传质过程就会有明显差别,类比关系就不再适用。
研究目的:确定系统内浓度分布、求出质量传输速率。
第十三章质量传输的一些基本概念与传质方程13.1传质方式、浓度、物质流(1)质量传输方式:扩散传质:由体系中浓度差(本质上是化学势差)引起的质量传输。
(分子传质)从本质上说,它是依赖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的随机的分子运动所引起的。
对某一传输的物质体系而言,当体系存在浓度差时,浓度大的分子破坏了均衡态而导致了定向的分子运动,促使浓度大的区域的分子趋向浓度小的区域,而达到浓度一致,从而完成宏观的质量传输。
通常情况下,分子扩散传质是很缓慢的,传递的质量亦是很少的。
如:金属件热处理内部成分均匀化和表面合金化。
第十三章 细胞质和遗传
第十三章细胞质和遗传上面所讲的性状,都是由核内基因控制的,不过它们的表现是要通过细胞质的。
例如花冠的颜色是由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但花冠的颜色是色素的反应,而色素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不过以后也发现,某些性状的遗传是通过细胞质的,此外还认识到,细胞质与细胞核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某些性状的遗传,不但需要核基因的存在,而且还与细胞质因素有关,所以细胞质在遗传中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了。
第一节母性影响通常,正交♀AA×♂aa,或反交♀aa×♂AA,子代的表型是一样的。
这是因为两亲在核基因的贡献上是相等的,子代的基因型都是Aa,所以在同一环境下,表型是一样的。
可是有时两种交配的结果并不相同,子代的表型受到母亲基因型的影响,而和母亲的表型一样,这种现象叫做母性影响。
母性影响有两种,一种是短暂的,仅影响子代个体的幼龄期,一种是持久的,影响子代个体的终生。
我们现在分别用例子来说明。
短暂的母性影响在麦粉蛾E.phestia中,野生型的幼虫皮肤是有色的,成虫复眼是深褐色的。
这种色素是由一种叫做犬尿素的物质形成,由一对基因控制。
突变型个体缺乏犬尿素,幼虫不着色,成虫复眼红色。
有色的个体(AA)与无色的个体(aa)杂交,不论那个亲体是有色的,子一代都是有色的。
子一代个体(Aa)与无色个体(aa)测交,这时有色亲体的性别就会影响后代的表型。
如Aa是雄蛾,后代中半数的幼虫是着色的,成虫时复眼是深褐色的,这与一般测交没有什么不同(图13-1,a)。
可是如Aa是雌蛾,所有的幼虫都是有色的,但到成虫时,半数是褐眼的,半数是红眼的,这些结果显然和一般的测交不同,也与伴性遗传的方式不相符合(图13-1,b)。
如何来解释这样的结果呢?原来精子是不带有什么细胞质的,而卵里含有大量的细胞质,当Aa母蛾形成卵子时,不论A卵或a卵,细胞质中都容纳了足量的犬尿素,所以它们的后代中,aa幼虫的皮肤也是有色的,不过这种母性影响是暂时的,因为这样的aa个体缺乏A基因,不能自己制造色素,所以随着个体的发育,色素逐渐消耗,到成虫时复眼已成为红色了。
第十三章第2节 内能
三、热量
物理学中,把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 能的多少叫做热量(heat),单位是焦耳,即焦 (J).
想一想
你有过这些体验吗?这是通过什么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
能?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和这些类似?
小实验
图1所示,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管中 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在快速向下压活 塞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棉花会着火。 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大, 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的燃点,导致棉花燃烧
内能的大小跟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有
关;机械能跟机械运动有关,故两者不是一回事。
2、比较静止在地面上的球和运动在空中的 球所具有的机械能和内能。
静止在地面上的球没有机械能,运动在空中的
球具有机械能;但无论在地上还是在空中,都 具有内能
二、内能的相关因素
内能的大小跟物体的温度、质量、体积、状
态等有关;当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会增大。
动能呢?
受到地球吸引的物体若被 举高,具有重力势能;分子与 分子之间也有相互作用力,分 子之间是否也具有势能?
一、内 能
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 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 的内能。
想一想 炽热的铁水有内能,北极的冰山有没有内能?
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
想一想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能与机械能是一回事吗?
第二节 内能
复习
1、列举生活中的扩散现象?(什么是扩散 现象?) 2、扩散现象说明了什么?(什么是分子的 热运动?)
3、分子运动快慢与什么有关?
4、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 内能的关系。
2、能区分内能和机械能。 3、会判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能举出生 活中做功改变内能和热传递改变内能实 例;会利用能量转化观点解释生活中的 现象;能说出热量的概念和单位。
复制法
【炮制作用】
半夏性味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具有化痰止咳, 消肿散结的功能。生半夏有毒,使人呕吐,咽喉肿痛,失音, 一般不作内服,多作外用,用于疮痈肿毒,湿痰咳嗽。如治 一切阴疽、流注的桂麝散(《药奁启秘》)。 半夏经炮制后,能降低毒性,缓和药性,消除副作用。 清半夏长于化痰,以燥湿化痰为主,用于湿痰咳嗽,痰热内 结,风痰吐逆,痰涎凝聚,咯吐不出。如治寒痰咳嗽的二陈 汤(《局方》)。 姜半夏增强了降逆止呕作用,以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为主, 用于痰饮呕吐,胃脘痞满,喉痹,痹病。如治痰饮呕吐的小 半夏汤(《金匮要略》);治胃脘痞满的半夏泻心汤(《伤 寒论》)。 法半夏偏于祛寒痰,同时具有调和脾胃的作用,用于痰多咳 嗽,痰饮眩悸。亦多用于中药成方制剂中。如香砂养胃丸 (《中药成药制剂手册》)
2.对毒理作用的影响
毒理学研究认为,半夏各炮制品 均能消除其刺激咽喉而导致失音的 副作用。矾制半夏80g/kg对小鼠未 见任何毒性反应,而生半夏小鼠一 次腹腔注射LD50为325mg/kg。生 半夏粉9g/kg灌胃,对妊娠母鼠和 胚胎均有非常显著的毒性。另据报 道,腹腔注射样品粉末混悬液,结 果LD50生半夏为0.553g/kg,而姜 浸半夏为1.230g/kg。 对家兔眼结膜及小鼠腹腔刺激性 实验均表明,生半夏刺激性最强, 炮制后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其刺激强 度,刺激性程度依次为:生半夏> 姜浸半夏>姜矾半夏>矾半夏>姜汁 煮半夏。
【处方应付】
处方开半夏、生半夏----付生 半夏,用时捣碎 处方开清半夏-----付清半夏 处方开姜半夏-----付姜半夏 处方开法半夏-----付法半夏
【炮制方法】
生半夏: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清半夏 :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8%白矾溶液浸泡至内无干 心,口尝微有麻舌感, 取出,洗净,切厚片,干燥。 每 100kg半夏,用白矾20kg。 姜半夏: 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另取生 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至透心,取出,晾至半干,切 薄片,干燥。 每100kg半夏,用生姜25kg、白矾12.5kg。 法半夏 :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透至内无干心,取出; 另取甘草适量,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倒入用适量石灰水 配制的石灰液中,搅匀,加入上述已浸透的半夏,浸泡,每日 搅拌1~2次,并保持浸液PH值12以上,至剖面黄色均匀,口 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洗净,阴干或烘干。 每100kg半夏,用甘草15kg、生石灰10kg。
十三章-DNA的生物合成-复制
4
第二节 参与DNA复制的酶
• DNA的复制是一个十分复杂而精确的 过程,涉及多种酶和蛋白因子,如:
DNA聚合酶
DNA连接酶
引物酶
解旋酶 拓扑异构酶 单链结合蛋白等
5
一、DNA聚合酶
• 此酶最早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以后陆续在细菌、植物
和哺乳动物中找到。
• 这类酶的共同性质是:
• [1]以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为底物合成DNA;
39
40
第四节、DNA的复制过程
• DNA复制的起始 • DNA链的延伸 • DNA复制的终止
41
一、复制的起始
DNA复制的起始包括: 对起点的识别 模板DNA超螺旋及双螺旋的解除 引物的合成等
统称为引发(priming)
42
• 1、辨认起点:复制是从DNA分子上的特定部 位开始的,这一部位叫做复制起始点 (originof replication)常用ori或O表示。 关键序列:两组短的重复序列
聚合酶II 主要作用为修复损伤,该酶的最适
模板是双链DNA而中间有空隙(gap)的单链 DNA部分,而且该单链空隙部分不长于100个 核苷酸。对于较长的单链DNA模板区该酶的 聚合活性很低。无5´→3´外切酶活力,有 3´→5´外切酶活力,但活力低。
16
3、大肠杆菌 DNA Polymerase III • 聚合酶III: • 由10种亚基(αβγδδ′εθτχψ)组 成不对称异源二聚体。 • α、ε、θ亚基组成全酶的核心酶 • γ2、δ、δ’、χ、ψ组成γ-复合物
9
II、3'→5'外切酶活性──校对作用
• 3’-5’外切酶活性与聚合酶紧密结合,当 聚合出现错配碱基时,聚合反应立即停 止,生长链的3’末端核苷酸落入3’-5’外 切酶位点,错配核苷酸被迅速除去,聚 合反应继续进行。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课件
一.
二、哪些物体有内能?为什么?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因为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 则运动,因而具有动能。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力,因而具 有势能。
三.内能跟温度的关系? 温度越高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剧烈
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分子动能就越大.
组成这个物体的所有
分子的动能总和增加 影响内能的因素:温度、体积、质量、状态
(一)热传递
热传递: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低温 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低降低的过程
热传递的条件:有温度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强调: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 0℃ 的冰变成 0℃的水);但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这个物体的内 能也就增加
四、内能和机械能有什么区别?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 能的总和,跟物体整体的运动无关。
而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有关。例如,抛到空中 的球,离开地面具有重力势能,它在空中飞行,具有动 能,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构成球的机械能。同时,球内 部的分子也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而且分子这间有相互 作用力,因此球在具有机械能的同时还具有内能。 在地面上静止的小木块有没有机械能? 没有 在地面上静止的小木块有没有内能? 有内能
做功和热传递的关系
做功 热传递
区 别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 改变 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 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内能 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
实质 联系
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
第十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三章 热力学基础13 -1 如图所示,bca 为理想气体绝热过程,b1a 和b2a 是任意过程,则上述两过程中气体作功与吸收热量的情况是( )(A) b1a 过程放热,作负功;b2a 过程放热,作负功(B) b1a 过程吸热,作负功;b2a 过程放热,作负功(C) b1a 过程吸热,作正功;b2a 过程吸热,作负功(D) b1a 过程放热,作正功;b2a 过程吸热,作正功分析与解 bca ,b1a 和b2a 均是外界压缩系统,由⎰=V p W d 知系统经这三个过程均作负功,因而(C)、(D)不对.理想气体的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因此三个过程初末态内能变化相等,设为ΔE .对绝热过程bca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ΔE =-W bca .另外,由图可知:|W b2a |>|W bca |>|W b1a |,则W b2a <W bca <W b1a .对b1a 过程:Q =ΔE +W b1a >ΔE +W bca =0 是吸热过程.而对b2a 过程:Q =ΔE +W b2a <ΔE +W bca =0 是放热过程.可见(A)不对,正确的是(B).13 -2 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平衡态A 变到平衡态B ,且它们的压强相等,即p A =p B ,请问在状态A 和状态B 之间,气体无论经过的是什么过程,气体必然( )(A) 对外作正功 (B) 内能增加(C) 从外界吸热 (D) 向外界放热分析与解 由p -V 图可知,p A V A <p B V B ,即知T A <T B ,则对一定量理想气体必有E B >E A .即气体由状态A 变化到状态B,内能必增加.而作功、热传递是过程量,将与具体过程有关.所以(A)、(C)、(D)不是必然结果,只有(B)正确.13 -3 两个相同的刚性容器,一个盛有氢气,一个盛氦气(均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开始时它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同,现将3J 热量传给氦气,使之升高到一定的温度.若使氢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氢气传递热量为( )(A) 6J (B) 3 J (C) 5 J (D) 10 J分析与解 当容器体积不变,即为等体过程时系统不作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 =ΔE +W ,有Q =ΔE .而由理想气体内能公式T R i M m E Δ2Δ=,可知欲使氢气和氦气升高相同温度,须传递的热量 ⎪⎪⎭⎫ ⎝⎛⎪⎪⎭⎫ ⎝⎛=e e e 222e 2H H H H H H H H /:i M m i M m Q Q .再由理想气体物态方程pV =mM RT ,初始时,氢气和氦气是具有相同的温度、压强和体积,因而物质的量相同,则3/5/:e 2e 2H H H H ==i i Q Q .因此正确答案为(C).13 -4 有人想像了四个理想气体的循环过程,则在理论上可以实现的为( )分析与解由绝热过程方程pVγ=常量,以及等温过程方程pV=常量,可知绝热线比等温线要陡,所以(A)过程不对,(B)、(C)过程中都有两条绝热线相交于一点,这是不可能的.而且(B)过程的循环表明系统从单一热源吸热且不引起外界变化,使之全部变成有用功,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因此只有(D)正确.13 -5一台工作于温度分别为327 ℃和27 ℃的高温热源与低温源之间的卡诺热机,每经历一个循环吸热2 000 J,则对外作功()(A) 2 000J(B) 1 000J(C) 4 000J(D) 500J分析与解热机循环效率η=W/Q吸,对卡诺机,其循环效率又可表为:η=1-T2 /T1,则由W /Q吸=1 -T2 /T1可求答案.正确答案为(B).13 -6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A) 自然界中的一切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B) 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C) 热量可以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D) 任何过程总是沿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分析与解 对选项(B):不可逆过程应是指在不引起其他变化的条件下,不能使逆过程重复正过程的每一状态,或者虽然重复但必然会引起其他变化的过程.对选项(C):应是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自动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外界的变化.对选项(D):缺少了在孤立系统中这一前提条件.只有选项(A)正确. 13 -7 位于委内瑞拉的安赫尔瀑布是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它高979m.如果在水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对它所作的功中有50%转换为热量使水温升高,求水由瀑布顶部落到底部而产生的温差.( 水的比热容c 为4.18×103 J·kg -1·K -1 ) 分析 取质量为m 的水作为研究对象,水从瀑布顶部下落到底部过程中重力作功W =mgh ,按题意,被水吸收的热量Q =0.5W ,则水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可由Q =mc ΔT 求得.解 由上述分析得mc ΔT =0.5mgh水下落后升高的温度ΔT =0.5gh /c =1.15K13 -8 如图所示,一定量的空气,开始在状态A ,其压强为2.0×105Pa ,体积为2.0 ×10-3m 3 ,沿直线AB 变化到状态B 后,压强变为1.0 ×105Pa ,体积变为3.0 ×10-3m 3 ,求此过程中气体所作的功.分析 理想气体作功的表达式为()⎰=V V p W d .功的数值就等于p -V 图中过程曲线下所对应的面积.解 S ABCD =1/2(BC +AD)×CD故 W =150 J13 -9 汽缸内储有2.0mol 的空气,温度为27 ℃,若维持压强不变,而使空气的体积膨胀到原体积的3s 倍,求空气膨胀时所作的功.分析 本题是等压膨胀过程,气体作功()1221d V V p V p W V V -==⎰,其中压强p 可通过物态方程求得.解 根据物态方程11RT pV v =,汽缸内气体的压强11/V RT p v = ,则作功为 ()()J 1097.92/31112112⨯==-=-=RT V V V RT V V p W v v 13 -10 一定量的空气,吸收了1.71×103J 的热量,并保持在1.0 ×105Pa 下膨胀,体积从1.0×10-2m 3 增加到1.5×10-2m 3 ,问空气对外作了多少功? 它的内能改变了多少?分析 由于气体作等压膨胀,气体作功可直接由W =p (V 2 -V 1 )求得.取该空气为系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 =ΔE +W 可确定它的内能变化.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热量、功、内能的正负取值.解 该空气等压膨胀,对外作功为W =p (V 2-V 1 )=5.0 ×102J其内能的改变为Q =ΔE +W =1.21 ×103J13 -11 0.1kg 的水蒸气自120 ℃加热升温到140℃,问(1) 在等体过程中;(2) 在等压过程中,各吸收了多少热量? 根据实验测定,已知水蒸气的摩尔定压热容C p,m =36.21J·mol -1·K -1,摩尔定容热容C V,m =27.82J·mol -1·K -1. 分析 由量热学知热量的计算公式为T C Q m Δv =.按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等体过程中,T C E Q ΔΔm V ,V v ==;在等压过程中, T C E V p Q ΔΔd m p,p v =+=⎰.解 (1) 在等体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J 101.3ΔΔ3m V,V ⨯===T C Mm E Q (2) 在等压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 ()J 100.4Δd 312m p,p ⨯=-=+=⎰T T C M m E V p Q 13 -12 如图所示,在绝热壁的汽缸内盛有1mol 的氮气,活塞外为大气,氮气的压强为1.51 ×105 Pa ,活塞面积为0.02m 2 .从汽缸底部加热,使活塞缓慢上升了0.5m.问(1) 气体经历了什么过程? (2) 汽缸中的气体吸收了多少热量? (根据实验测定,已知氮气的摩尔定压热容C p ,m =29.12J·mol -1·K -1,摩尔定容热容C V,m =20.80J·mol -1·K -1 )分析 因活塞可以自由移动,活塞对气体的作用力始终为大气压力和活塞重力之和.容器内气体压强将保持不变.对等压过程,吸热T C Q Δm p,p v =.ΔT 可由理想气体物态方程求出.解 (1) 由分析可知气体经历了等压膨胀过程.(2) 吸热T C Q Δm p,p v =.其中ν =1 mol ,C p,m =29.12J·mol -1·K-1.由理想气体物态方程pV =νRT ,得ΔT =(p 2V 2 -p 1 V 1 )/R =p(V 2 -V 1 )/R =p· S· Δl /R则 J 105.293m p,p ⨯==pS ΔSΔl C Q13 -13 一压强为1.0 ×105Pa,体积为1.0×10-3m 3的氧气自0℃加热到100 ℃.问:(1) 当压强不变时,需要多少热量?当体积不变时,需要多少热量?(2) 在等压或等体过程中各作了多少功?分析 (1) 求Q p 和Q V 的方法与题13-11相同.(2) 求过程的作功通常有两个途径.① 利用公式()V V p W d ⎰=;② 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去求解.在本题中,热量Q 已求出,而内能变化可由()12m V ,V ΔT T C E Q -==v 得到.从而可求得功W .解 根据题给初态条件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mol 1041.4/2111-⨯===RT V p Mm v 氧气的摩尔定压热容R C 27m p,=,摩尔定容热容R C 25m V,=. (1) 求Q p 、Q V等压过程氧气(系统)吸热()J 1.128Δd 12m p,p =-=+=⎰T T C E V p Q v等体过程氧气(系统)吸热()J 5.91Δ12m V ,V =-==T T C E Q v(2) 按分析中的两种方法求作功值解1 ① 利用公式()V V p W d ⎰=求解.在等压过程中,T R Mm V p W d d d ==,则得 J 6.36d d 21p ===⎰⎰T T T R Mm W W 而在等体过程中,因气体的体积不变,故作功为()0d V ==⎰V V p W② 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Q =ΔE +W 求解.氧气的内能变化为()J 5.91Δ12m V,V =-==T T C Mm E Q 由于在(1) 中已求出Q p 与Q V ,则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在等压过程、等体过程中所作的功分别为J 6.36Δp p =-=E Q W0ΔV V =-=E Q W13 -14 如图所示,系统从状态A 沿ABC 变化到状态C 的过程中,外界有326J 的热量传递给系统,同时系统对外作功126J.当系统从状态C 沿另一曲线CA 返回到状态A 时,外界对系统作功为52J ,则此过程中系统是吸热还是放热?传递热量是多少?分析 已知系统从状态C 到状态A ,外界对系统作功为W CA ,如果再能知道此过程中内能的变化ΔE AC ,则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即可求得该过程中系统传递的热量Q CA .由于理想气体的内能是状态(温度)的函数,利用题中给出的ABC 过程吸热、作功的情况,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即可求得由A 至C 过程中系统内能的变化ΔE AC ,而ΔE AC =-ΔE AC ,故可求得Q CA .解 系统经ABC 过程所吸收的热量及对外所作的功分别为Q ABC =326J , W ABC =126J则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由A 到C 过程中系统内能的增量ΔE AC =Q ABC -W ABC =200J由此可得从C 到A ,系统内能的增量为ΔE CA =-200J从C 到A ,系统所吸收的热量为Q CA =ΔE CA +W CA =-252J式中负号表示系统向外界放热252 J.这里要说明的是由于CA 是一未知过程,上述求出的放热是过程的总效果,而对其中每一微小过程来讲并不一定都是放热.13 -15 如图所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ACB 过程时吸热700J ,则经历ACBDA 过程时吸热又为多少?分析 从图中可见ACBDA 过程是一个循环过程.由于理想气体系统经历一个循环的内能变化为零,故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循环系统净吸热即为外界对系统所作的净功.为了求得该循环过程中所作的功,可将ACBDA 循环过程分成ACB 、BD 及DA 三个过程讨论.其中BD 及DA 分别为等体和等压过程,过程中所作的功按定义很容易求得;而ACB 过程中所作的功可根据上题同样的方法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去求.解 由图中数据有p A V A =p B V B ,则A 、B 两状态温度相同,故ACB 过程内能的变化ΔE CAB =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系统对外界作功W CAB =Q CAB -ΔE CAB =Q CAB =700J在等体过程BD 及等压过程DA 中气体作功分别为()⎰==0d BD V V p W()⎰-=-==J 1200d 12A DA V V P V p W则在循环过程ACBDA 中系统所作的总功为J 500D A BD A CB -=++=W W W W负号表示外界对系统作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系统在循环中吸收的总热量为J 500-==W Q负号表示在此过程中,热量传递的总效果为放热.13 -16 在温度不是很低的情况下,许多物质的摩尔定压热容都可以用下式表示2m p,2--+=cT bT a C式中a 、b 和c 是常量,T 是热力学温度.求:(1) 在恒定压强下,1 mol 物质的温度从T 1升高到T 2时需要的热量;(2) 在温度T 1 和T 2 之间的平均摩尔热容;(3) 对镁这种物质来说,若C p ,m 的单位为J·mol -1·K -1,则a =25.7J·mol -1·K-1 ,b =3.13 ×10-3J·mol -1·K-2,c =3.27 ×105J·mol -1·K.计算镁在300K时的摩尔定压热容C p,m ,以及在200K和400K之间C p,m 的平均值. 分析 由题目知摩尔定压热容C p,m 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则根据积分式⎰=21d m p,p T T T C Q 即可求得在恒定压强下,1mol 物质从T 1 升高到T 2所吸收的热量Qp .故温度在T 1 至T 2之间的平均摩尔热容()12p m p,/T T Q C -=. 解 (1) 11 mol 物质从T 1 升高到T 2时吸热为()()()()11122122122m p,p d 2d 21----+-+-=-+==⎰⎰T T c T T b T T a T cT bT a T C Q T T (2) 在T 1 和T 2 间的平均摩尔热容为()()21212p m p,//T T c T T a T T Q C -+=-=(3) 镁在T =300 K 时的摩尔定压热容为-1-12m p,K mol J 9.232⋅⋅=-+=-cT bT a C镁在200 K 和400 K 之间C p ,m 的平均值为()-1-12112m p,K mol J 5.23/⋅⋅=-+=T T c T T a C13 -17 空气由压强为1.52×105 Pa ,体积为5.0×10-3m 3 ,等温膨胀到压强为1.01×105 Pa ,然后再经等压压缩到原来的体积.试计算空气所作的功. 解 空气在等温膨胀过程中所作的功为()()2111121T /ln /ln p p V p V V RT Mm W == 空气在等压压缩过程中所作的功为()⎰-==12d V V p V p W 利用等温过程关系p 1 V 1 =p 2 V 2 ,则空气在整个过程中所作的功为()J 7.55/ln 11122111=-+=+=V p V p p p V p W W W T p13 -18 如图所示,使1mol 氧气(1) 由A 等温地变到B ;(2) 由A 等体地变到C ,再由C 等压地变到B.试分别计算氧气所作的功和吸收的热量.分析 从p -V 图(也称示功图)上可以看出,氧气在AB 与ACB 两个过程中所作的功是不同的,其大小可通过()V V p W d ⎰=求出.考虑到内能是状态的函数,其变化值与过程无关,所以这两个不同过程的内能变化是相同的,而且因初、末状态温度相同T A =T B ,故ΔE =0,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Q =W +ΔE ,可求出每一过程所吸收的热量.解 (1) 沿AB 作等温膨胀的过程中,系统作功()()J 1077.2/ln /ln 31⨯===A B B A A B AB V V V p V V RT Mm W 由分析可知在等温过程中,氧气吸收的热量为Q AB =W AB =2.77 ×103J (2) 沿A 到C 再到B 的过程中系统作功和吸热分别为W ACB =W AC +W CB =W CB =p C (V B -V C )=2.0×103JQ ACB =W A CB =2.0×103 J13 -19 将体积为1.0 ×10-4m 3 、压强为1.01×105Pa 的氢气绝热压缩,使其体积变为2.0 ×10-5 m 3 ,求压缩过程中气体所作的功.(氢气的摩尔定压热容与摩尔定容热容比值γ=1.41)分析 可采用题13-13 中气体作功的两种计算方法.(1) 气体作功可由积分V p W d ⎰=求解,其中函数p (V )可通过绝热过程方程pV C γ= 得出.(2)因为过程是绝热的,故Q =0,因此,有W =-ΔE ;而系统内能的变化可由系统的始末状态求出.解 根据上述分析,这里采用方法(1)求解,方法(2)留给读者试解.设p 、V 分别为绝热过程中任一状态的压强和体积,则由γγpV V p =11得 γγV V p p -=11氢气绝热压缩作功为J 0.231d d 121211121-=⎥⎦⎤⎢⎣⎡-⎥⎦⎤⎢⎣⎡-===⎰⎰-V V V V γp V V V p V p W V V γγ 13 -20 试验用的火炮炮筒长为3.66 m ,内膛直径为0.152 m ,炮弹质量为45.4kg ,击发后火药爆燃完全时炮弹已被推行0.98 m ,速度为311 m·s -1 ,这时膛内气体压强为2.43×108Pa.设此后膛内气体做绝热膨胀,直到炮弹出口.求(1) 在这一绝热膨胀过程中气体对炮弹作功多少?设摩尔定压热容与摩尔定容热容比值为 1.2γ=.(2) 炮弹的出口速度(忽略摩擦).分析 (1) 气体绝热膨胀作功可由公式1d 2211--==⎰γV p V p V p W 计算.由题中条件可知绝热膨胀前后气体的体积V 1和V 2,因此只要通过绝热过程方程γγV p V p 2211=求出绝热膨胀后气体的压强就可求出作功值.(2) 在忽略摩擦的情况下,可认为气体所作的功全部用来增加炮弹的动能.由此可得到炮弹速度.解 由题设l =3.66 m,D =0.152 m ,m =45.4 kg ,l 1=0.98 m ,v 1=311 m·s -1 ,p 1 =2.43×108Pa ,γ=1.2.(1) 炮弹出口时气体压强为()()Pa 1000.5//7112112⨯===γγl l p V V p p 气体作功J 1000.54π11d 6222112211⨯=--=--==⎰D γl p l p γV p V p V p W (2) 根据分析2122121v v m m W -=,则 -121s m 563⋅=+=v 2W/m v13 -21 1mol 氢气在温度为300K,体积为0.025m 3 的状态下,经过(1)等压膨胀,(2)等温膨胀,(3)绝热膨胀.气体的体积都变为原来的两倍.试分别计算这三种过程中氢气对外作的功以及吸收的热量.分析 这三个过程是教材中重点讨论的过程.在p -V 图上,它们的过程曲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过程(1 ) 作功最多, 过程( 3 ) 作功最少.温度T B >T C >T D ,而过程(3) 是绝热过程,因此过程(1)和(2)均吸热,且过程(1)吸热多.具体计算时只需直接代有关公式即可.解 (1) 等压膨胀()()J 1049.23⨯==-=-=A A B AA AB A p RT V V V RT V V p W v()J 1073.8273,,⨯===-=+=A A m p A B m p p p T R T C T T C E ΔW Q v v (2) 等温膨胀 J 1073.12ln /3⨯===A A RT V W C T vRTlnV对等温过程ΔE =0,所以J 1073.13⨯==T T W Q(3) 绝热膨胀T D =T A (V A /V D )γ-1=300 ×(0.5)0.4=227.4K对绝热过程a 0Q =,则有 ()()J 1051.125Δ3,⨯=-=-=-=D A D A m V a T T R T T C E W v 13 -22 绝热汽缸被一不导热的隔板均分成体积相等的A 、B 两室,隔板可无摩擦地平移,如图所示.A 、B 中各有1mol 氮气,它们的温度都是T0 ,体积都是V0 .现用A 室中的电热丝对气体加热,平衡后A 室体积为B 室的两倍,试求(1) 此时A 、B 两室气体的温度;(2) A 中气体吸收的热量.分析 (1) B 室中气体经历的是一个绝热压缩过程,遵循绝热方程TVγ-1 =常数,由此可求出B 中气体的末态温度TB .又由于A 、B 两室中隔板可无摩擦平移,故A 、B 两室等压.则由物态方程pV A =νRT A 和pV B =νRT B 可知T A =2T B .(2) 欲求A 室中气体吸收的热量,我们可以有两种方法.方法一:视A 、B 为整体,那么系统(汽缸)对外不作功,吸收的热量等于系统内能的增量.即QA =ΔE A +ΔE B .方法二:A 室吸热一方面提高其内能ΔE A ,另外对“外界”B 室作功WA.而对B 室而言,由于是绝热的,“外界” 对它作的功就全部用于提高系统的内能ΔEB .因而在数值上W A =ΔE B .同样得到Q A =ΔE A +ΔE B . 解 设平衡后A 、B 中气体的温度、体积分别为T A ,T B 和V A ,V B .而由分析知压强p A =p B =p .由题已知⎩⎨⎧=+=022V V V V V B A B A ,得⎩⎨⎧==3/23/400V V V V BA (1) 根据分析,对B 室有B γB γT V T V 1010--=得 ()0010176.1/T T V V T γB B ==-;0353.2T T T B A == (2) ()()0007.312525ΔΔT T T R T T R E E Q B A A A A =-+-=+= 13-23 0.32 kg 的氧气作如图所示的ABCDA 循环,V 2 =2V 1 ,T 1=300K,T 2=200K,求循环效率.分析 该循环是正循环.循环效率可根据定义式η=W /Q 来求出,其中W 表示一个循环过程系统作的净功,Q 为循环过程系统吸收的总热量. 解 根据分析,因AB 、CD 为等温过程,循环过程中系统作的净功为()()()J 1076.5/ln /ln 32121211⨯=-==+=V V T T R M m V V RT Mm W W W CD AB由于吸热过程仅在等温膨胀(对应于AB 段)和等体升压(对应于DA 段)中发生,而等温过程中ΔE =0,则AB AB W Q =.等体升压过程中W =0,则DA DA E Q Δ=,所以,循环过程中系统吸热的总量为()()()()J 1081.325/ln /ln Δ42112121,121⨯=-+=-+=+=+=T T R M m V V RT Mm T T C M m V V RT Mm E W Q Q Q m V DAAB DA AB 由此得到该循环的效率为 %15/==Q W η13 -24 图(a)是某单原子理想气体循环过程的V -T 图,图中V C =2V A .试问:(1) 图中所示循环是代表制冷机还是热机? (2) 如是正循环(热机循环),求出其循环效率.分析 以正、逆循环来区分热机和制冷机是针对p -V 图中循环曲线行进方向而言的.因此,对图(a)中的循环进行分析时,一般要先将其转换为p -V 图.转换方法主要是通过找每一过程的特殊点,并利用理想气体物态方程来完成.由图(a)可以看出,BC 为等体降温过程,CA 为等温压缩过程;而对AB 过程的分析,可以依据图中直线过原点来判别.其直线方程为V =CT ,C 为常数.将其与理想气体物态方程pV =m/MRT 比较可知该过程为等压膨胀过程(注意:如果直线不过原点,就不是等压过程).这样,就可得出p -V 图中的过程曲线,并可判别是正循环(热机循环)还是逆循环(制冷机循环),再参考题13-23的方法求出循环效率.解 (1) 根据分析,将V -T 图转换为相应的p -V 图,如图(b)所示.图中曲线行进方向是正循环,即为热机循环.(2) 根据得到的p -V 图可知,AB 为等压膨胀过程,为吸热过程.BC 为等体降压过程,CA 为等温压缩过程,均为放热过程.故系统在循环过程中吸收和放出的热量分别为()A B m p T T C M m Q -=,1 ()()A C A A B m V V V RT Mm T T C M m Q /ln ,2+-= CA 为等温线,有T A =T C ;AB 为等压线,且因V C =2V A ,则有T A =T B /2.对单原子理想气体,其摩尔定压热容C p ,m =5R/2,摩尔定容热容C V ,m =3R/2.故循环效率为()()3/125/2ln 2312/5/2ln 321/112=+-=⎥⎦⎤⎢⎣⎡+-=-=A A A T T T Q Q η 13 -25 一卡诺热机的低温热源温度为7℃,效率为40%,若要将其效率提高到50%,问高温热源的温度需提高多少?解 设高温热源的温度分别为1T '、1T '',则有12/1T T η'-=', 12/1T T η''-=''其中T 2 为低温热源温度.由上述两式可得高温热源需提高的温度为K 3.931111Δ211=⎪⎪⎭⎫ ⎝⎛'--''-='-''=T ηηT T T 13 -26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其中AB 和CD 是等压过程,BC 和DA 是绝热过程.已知B 点温度T B =T 1,C 点温度T C =T 2.(1) 证明该热机的效率η=1-T 2/T 1 ,(2) 这个循环是卡诺循环吗?分析 首先分析判断循环中各过程的吸热、放热情况.BC 和DA 是绝热过程,故Q BC 、Q DA 均为零;而AB 为等压膨胀过程(吸热)、CD 为等压压缩过程(放热),这两个过程所吸收和放出的热量均可由相关的温度表示.再利用绝热和等压的过程方程,建立四点温度之间的联系,最终可得到求证的形式. 证 (1) 根据分析可知 ()()⎪⎪⎭⎫ ⎝⎛-⎪⎪⎭⎫ ⎝⎛--=---=---=-=B A C D B C A B D CA B m p C D m p AB CD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C MT T C M m Q Q η1/11111,, (1) 与求证的结果比较,只需证得BA C D T T T T = .为此,对AB 、CD 、BC 、DA 分别列出过程方程如下V A /T A =V B /T B (2)V C /T C =V D /T D (3) C γC B γB T V T V 11--= (4)A γA D γD T V T V 11--= (5)联立求解上述各式,可证得η=1-T C /T B =1-T 2/T 1(2) 虽然该循环效率的表达式与卡诺循环相似,但并不是卡诺循环.其原因是:① 卡诺循环是由两条绝热线和两条等温线构成,而这个循环则与卡诺循环不同;② 式中T 1、T 2的含意不同,本题中T 1、T 2只是温度变化中两特定点的温度,不是两等温热源的恒定温度.13 -27 一小型热电厂内,一台利用地热发电的热机工作于温度为227℃的地下热源和温度为27℃的地表之间.假定该热机每小时能从地下热源获取1.8 ×1011J的热量.试从理论上计算其最大功率为多少?分析 热机必须工作在最高的循环效率时,才能获取最大的功率.由卡诺定理可知,在高温热源T 1和低温热源T 2之间工作的可逆卡诺热机的效率最高,其效率为η=1-T 2/T 1 .由于已知热机在确定的时间内吸取的热量,故由效率与功率的关系式Q pt Q W η//==,可得此条件下的最大功率.解 根据分析,热机获得的最大功率为()-1712s J 100.2//1/⋅⨯=-==t Q T T t Q ηp13 -28 有一以理想气体为工作物质的热机,其循环如图所示,试证明热()()1/1/12121---=p p V V γη 分析 该热机由三个过程组成,图中AB 是绝热过程,BC 是等压压缩过程,CA 是等体升压过程.其中CA 过程系统吸热,BC 过程系统放热.本题可从效率定义CA BC Q Q Q Q η/1/112-=-=出发,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等体、等压方程以及γ=C p,m 桙C V,m 的关系来证明.证 该热机循环的效率为CA BC Q Q Q Q η/1/112-=-=其中Q BC =m /M C p,m (T C -T B ),Q CA =m/M C V,m (T A -T C ),则上式可写为1/1/11---=---=C A CB C A B C T T T T γT T T T γη 在等压过程BC 和等体过程CA 中分别有T B /V 1 =T C /V 2,T A /P 1 =T C /P 2,代入上式得()()1/1/12121---=p p V V γη 13 -29 如图所示为理想的狄赛尔(Diesel)内燃机循环过程,它由两绝热线AB 、CD 和等压线BC 及等体线DA 组成.试证此内燃机的效率为()()()1//1/12312123---=-V V V V γV V ηγγ证 求证方法与题13-28相似.由于该循环仅在DA 过程中放热、BC 过程中吸热,则热机效率为 ()()B C AD B C m p A D m V BCDA T T T T γT T C M T T C M m Q Q η---=---=-=111/1,, (1) 在绝热过程AB 中,有1211--=γB γA V T V T ,即()121//-=γA B V V T T (2)在等压过程BC 中,有23//V T V T B C =,即23//V V T T B C = (3)再利用绝热过程CD,得1311--=γC γD V T V T (4)解上述各式,可证得()()()1//1/12312123---=-V V V V γV V ηγγ 13 -30 如图所示,将两部卡诺热机连接起来,使从一个热机输出的热量,输入到另一个热机中去.设第一个热机工作在温度为T 1和T 2的两热源之间,其效率为η1 ,而第二个热机工作在温度为T 2 和T 3 的两热源之间,其效率为η2.如组合热机的总效率以η=(W 1 +W 2 )/Q 1 表示.试证总效率表达式为η=(1 -η1 )η2 +η1 或 η=1 -T 3/T 1分析 按效率定义,两热机单独的效率分别为η1=W 1 /Q 1和η2=W 2 /Q 2,其中W 1 =Q 1-Q 2 ,W 2 =Q 2-Q 3 .第一个等式的证明可采用两种方法:(1) 从等式右侧出发,将η1 、η2 的上述表达式代入,即可得证.读者可以一试.(2) 从等式左侧的组合热机效率η=(W 1 +W 2 )/Q 1出发,利用η1、η2的表达式,即可证明.由于卡诺热机的效率只取决于两热源的温度,故只需分别将两个卡诺热机的效率表达式η1=1-T 2 /T 1 和η2=1-T 3 /T 2 代入第一个等式,即可得到第二个等式.证 按分析中所述方法(2) 求证.因η1=W 1 /Q 1 、η2=W 2 /Q 2 ,则组合热机效率12211211121Q Q ηηQ W Q W Q W W η+=+=+= (1) 以Q 2 =Q 1-W 1 代入式(1) ,可证得η=η1 +η2 (1-η1 ) (2) 将η1=1-T 2 /T 1 和η2=1-T 3 /T 2代入式(2),亦可证得η=1-T 2 /T 1 +(1-T 3 /T 2 )T 2 /T 1 =1-T 3 /T 113 -31 在夏季,假定室外温度恒定为37℃,启动空调使室内温度始终保持在17 ℃.如果每天有2.51 ×108 J 的热量通过热传导等方式自室外流入室内,则空调一天耗电多少? (设该空调制冷机的制冷系数为同条件下的卡诺制冷机制冷系数的60%)分析 耗电量的单位为kW·h ,1kW·h =3.6 ×106J.图示是空调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因为卡诺制冷机的制冷系数为212T T T e k -=,其中T 1为高温热源温度(室外环境温度),T 2为低温热源温度(室内温度).所以,空调的制冷系数为e =e k · 60% =0.6 T 2/( T 1 -T 2 )另一方面,由制冷系数的定义,有e =Q 2 /(Q 1 -Q 2 )其中Q 1为空调传递给高温热源的热量,即空调向室外排放的总热量;Q 2是空调从房间内吸取的总热量.若Q ′为室外传进室内的热量,则在热平衡时Q 2=Q ′.由此,就可以求出空调的耗电作功总值W =Q 1-Q 2 .解 根据上述分析,空调的制冷系数为7.8%60212=-=T T T e在室内温度恒定时,有Q 2=Q ′.由e =Q 2 /(Q 1-Q 2 )可得空调运行一天所耗电功W =Q 1-Q 2=Q 2/e =Q ′/e =2.89×107=8.0 kW·h13 -32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进行如图所示的逆向斯特林循环(回热式制冷机中的工作循环),其中1→2为等温(T 1 )压缩过程,3→4为等温(T 2 )膨胀过程,其他两过程为等体过程.求证此循环的制冷系数和逆向卡诺循环制冷系数相等.(这一循环是回热式制冷机中的工作循环,具有较好的制冷效果.4→1过程从热库吸收的热量在2→3过程中又放回给了热库,故均不计入循环系数计算.)证明 1→2 过程气体放热2111lnV V RT Q v = 3→4 过程气体吸热 2122lnV V RT Q v = 则制冷系数 e =Q 2 /(Q 1-Q 2 )= T 2/( T 1-T 2 ).与逆向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相同.13 -33 物质的量为ν的理想气体,其摩尔定容热容C V,m =3R/2,从状态A(p A ,V A ,T A )分别经如图所示的ADB 过程和ACB 过程,到达状态B(p B ,V B ,T B ).试问在这两个过程中气体的熵变各为多少? 图中AD 为等温线.分析 熵是热力学的状态函数,状态A 与B 之间的熵变ΔSAB 不会因路径的不同而改变.此外,ADB 与ACB 过程均由两个子过程组成.总的熵变应等于各子过程熵变之和,即DB AD AB S S S ΔΔΔ+=或CB AC AB S S S ΔΔΔ+=. 解 (1) ADB 过程的熵变为()()D B p,m A D B D D A T BD P D A T DBAD AB T T C V V T T C T W T Q T Q S S S /ln /ln /d /d /d /d ΔΔΔm p,v vR v +=+=+=+=⎰⎰⎰⎰ (1)在等温过程AD 中,有T D =T A ;等压过程DB 中,有V B /T B =V D /T D ;而C p ,m =C V ,m +R ,故式(1)可改写为()()()()A B A B A B p,m A B B D ADB V T V V V T C V T V T S /ln 23/ln /ln /ln ΔvR vR v vR +=+=(2) ACB 过程的熵变为()()C B V,m A C p,m CB AC BA ACB T TC V T C S S Q/T S /ln /ln ΔΔd Δv v +=+==⎰ (2)利用V C =V B 、p C =p A 、T C /V C =T A /V A 及T B /p B =T C /p C ,则式(2)可写为()()()()()()()A B A B A A B B V,m A B A B A B V,m ACB V T V V V p V p C V V p p V V R C S /ln 23/ln /ln /ln /ln /ln ΔvR vR v vR v v +=+=++=通过上述计算可看出,虽然ADB 及ACB 两过程不同,但熵变相同.因此,在计算熵变时,可选取比较容易计算的途径进行.13 -34 有一体积为2.0 ×10-2m 3的绝热容器,用一隔板将其分为两部分,如图所示.开始时在左边(体积V 1 =5.0 ×10-3m 3)一侧充有1mol 理想气体,右边一侧为真空.现打开隔板让气体自由膨胀而充满整个容器,求熵变.分析 在求解本题时,要注意⎰=BA T Q S d Δ 的适用条件.在绝热自由膨胀过程中,d Q =0,若仍运用上式计算熵变,必然有ΔS =0.显然,这是错误的结果.由于熵是状态的单值函数,当初态与末态不同时,熵变不应为零.出现上述错误的原因就是忽视了公式的适用条件. ⎰=BA T Q S d Δ 只适用于可逆过程,而自由膨胀过程是不可逆的.因此,在求解不可逆过程的熵变时,通常需要在初态与末态之间设计一个可逆过程,然后再按可逆过程熵变的积分式进行计算.在选取可逆过程时,尽量使其积分便于计算.解 根据上述分析,在本题中因初末态时气体的体积V 1 、V 2 均已知,且温度相同,故可选一可逆等温过程.在等温过程中,d Q =d W =p d V ,而VRT M m p =,则熵变为 ()1-12K J 52.11/ln d 1d d Δ12⋅=====⎰⎰⎰V V R M m V V R M m T V p T Q S V V。
第十三章复制法
• 辅料作用: 辅料作用: 1.白矾 白矾——解毒、祛痰,防腐。 解毒、 白矾 解毒 祛痰,防腐。 2.生姜 生姜——解毒,助祛痰止呕作用。 解毒, 生姜 解毒 助祛痰止呕作用。 3.石灰 石灰——解毒,使半夏质地疏松,防腐。 解毒, 石灰 解毒 使半夏质地疏松,防腐。 4.甘草 甘草——解毒,助化痰止咳作用。 解毒, 甘草 解毒 助化痰止咳作用。
生半夏 感。 清半夏 姜半烈刺舌 扁圆或类圆形,表面白色或浅黄色,味辛辣,
白色透明片状,质硬而脆,味微辣并涩。 白色透明片状,质硬而脆,味微辣并涩。 淡黄棕色片状,质硬而脆, 淡黄棕色片状,质硬而脆, 味辛辣。 味辛辣。 法半夏黄色或淡黄色较均匀颗粒 质疏松,味甘淡, 黄色或淡黄色较均匀颗粒, 法半夏黄色或淡黄色较均匀颗粒,质疏松,味甘淡, 微有麻舌感。 微有麻舌感。
[炮制方法 炮制方法] 炮制方法
• 1. 生天南星 生天南星—— 药材除杂质,洗净,干燥。 药材除杂质,洗净,干燥。 • 2.制南星 ——取净天南星,分档,清水浸泡,每 取净天南星, 制南星 取净天南星 分档,清水浸泡, 换水2-3次 如水面起白沫时,换水后加白矾 日换水 次,如水面起白沫时,换水后加白矾 天南星, ),泡一日后 (每100Kg天南星,加白矾 天南星 加白矾2Kg),泡一日后, ),泡一日后, 换水漂至切开口尝微有麻舌感 微有麻舌感时 取出。 换水漂至切开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另取白 生姜片置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后 置锅内加适量水煮沸 矾、生姜片置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后,倒入天南星 煮至无干心时取出 除去姜片, 时取出, 成干, 共煮至无干心时取出,除去姜片,晾至4-6成干, 成干 薄片,干燥,筛去碎屑。 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 生姜:白矾= 药:生姜:白矾=100:12.5:12.5 : :
水浒传第13章主要内容
水浒传第13章主要内容
水浒传第13章是传说中的108位好汉们共同完成的一段伟大历史,这一章记载了他们踏上了伟大的进击之路。
《水浒传》的第十三章开篇以宋江的伟大谈判:“若今日能够成功,明日可以分外多获得恩宠。
”宋江在完成多方洽谈之后,召集了108位好汉,组成了一支强大的队伍,打造了多种军队,准备对抗黑旋风李逵等前来抢劫的强盗。
九合聚义之后,众人以宋江为首,组成了一支强大的队伍,他们的武器有刀枪,又有枪棒,他们严整地行军,拿着手枪朗朗声声,一路走向大宋的城池洪州,此刻,宋江和他的伙伴们已经变成了一股肆虐大宋的强大力量。
当洪州遭到突袭时,宋江和伙伴们无畏地抵抗,他们用枪棒打死了无数敌人,竟然甚至抓到李逵本人,李逵为了欺骗宋江,故意让自己被捕,可是宋江一眼就看穿了李逵的诡计,他立刻拒绝了李逵的投降,决定把他交给法院,并给了他上诉的机会。
最后,宋江回到了家乡林冲,他与他的伙伴们准备为赈灾,同时宣传他们的成就,他们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赏,被封为“江湖英雄”,受到了各国贵族的祝福。
经过一番磨练,九合聚义的伙伴们已经变成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他们在宋江的带领下,为社会的正义而斗争,警告暴徒们不要违反法律,保护百姓的生命和财产。
他们最终取得了胜利,受到了百姓的敬仰,从此,他们称霸江湖,是民间的英雄!
水浒传第13章讲述了108位好汉们以宋江为首,准备抵抗前来抢劫的强盗,九合聚义之后形成了强大的军队,经历了一番波折之后重新回到家乡林冲,最终得到了百姓的尊敬。
这一章承前启后,完美地表现了宋江和他的伙伴们为正义而斗争的伟大历程,让人们记住了他们的英雄气概,勇于担当的精神,他们开创了一段伟大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了欢乐和希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 复制法(白附子-质量要求)
1.生白附子:椭圆形或卵圆形,表面白色至黄白 色,略粗糙,有环纹及须根痕,断面夹白色,富粉 性,质坚硬制法(半夏-炮制研究)
u
刺激性毒性产生机理:
v
v
针晶刺破黏膜细 胞产生机械刺激 针晶上的蛋白进 入细胞
两者共同作用, 导致刺激性产生
第十三章 复制法(半夏-炮制研究)
u
¡
辅料的解毒作用: 白矾、石灰——能破坏生半夏刺激性毒 性成分。 生姜、甘草——可减轻生半夏中毒后机 体的中毒症状。但无破坏刺激性毒性成分
第十三章 复制法(半夏-炮制研究)
[炮制研究] 1.化学成分
u u
半夏有毒成分不溶或难溶于水。 半夏经较长时间的浸、漂,水溶性、醇 溶性成分均损失一半以上。
应缩短水浸泡时间,或直接用辅料泡或 煮,以减少有效成分的流失。
第十三章 复制法(半夏-炮制研究)
半夏刺激性毒性成分——草酸钙针晶
u u
由蛋白质与草酸钙结合所形成。 其两头尖锐,极细长,表面具有倒 刺及凹槽,且坚韧可弯曲。
第十三章 复制法(天南星-炮制研究)
u u
通过白矾、生姜等炮制后能解毒增效。 白矾——是降低或消除天南星毒副作用 的关键辅料。 天南星炮制解毒机理:与半夏类似,炮 制后可破坏草酸钙针晶,降低或消除刺 激性毒性。
u
第十三章 复制法(天南星-炮制研究)
u
炮制工艺研究——清水浸泡解毒
U 清水浸泡解除天南星的毒性及副作用。
1.生南星:
u
E 破伤风——玉真散。
第十三章 复制法(天南星-炮制作用与应用)
2.制南星——姜矾煮
u u
毒性降低,燥湿化痰作用增强。 ——用于顽痰咳嗽。
E 肺经伏热,夜卧咳嗽——玉粉散。
第十三章 复制法(天南星-炮制作用与应用)
3.胆南星——胆汁炮制
u
毒性降低,燥烈之性缓和,清化热痰、 息风定惊力强。
第十三章 复制法(含义)
一、含义
u
将净选后的药物加入一种或数种辅料, 按规定的操作程序,反复炮制的方法。
传统又称为“法制”。
u
复制法的特点:
E 使用辅料种类多。 E 操作方法复杂。 E 炮制时间长。
第十三章 复制法(适用药物)
二、适用药物 E 天南星科有毒药物(半夏、天南星) E 动物类药物(紫河车、蟾酥)。
2.制南星LJ
清水浸泡 至微有麻舌 姜矾煮至内无干心
净南星
每天换水2~3次, 取出、晾至4~6 如起白沫, 加2%白矾泡1天(防腐) 成干切薄片
(天南星:生姜:白矾=100:12.5:12.5)
第十三章 复制法(天南星-炮制品种与方法)
3.胆南星
制南星细粉
+净胆汁
(或胆 膏粉 与清水)
蒸1h 至透
[处方用名]生天南星、天南星、制南星、胆南星 [处方应付品种] E天南垦、炙南星、南星、炙天南星——付炙天南星 E胆星、炙胆星——付胆南星。
天南星 炮制品种 制南星(生姜、白矾各12.5%) 胆南星(胆汁400%)
第十三章 复制法(天南星-炮制品种与方法)
[炮制品种及方法]
1.生南星:除杂、干燥。
第十三章 复制法(注意事项)
六、重点药物
u
半夏、天南星、白附子。
第十三章 复制法(半夏-来源)
1.半夏(P283)——有毒
[来源]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 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
第十三章 复制法(半夏-炮制品种与方法)
炮制品种 炮制辅料
生半夏 清半夏(白矾20%) 姜半夏(生姜25%,白矾12.5%) 法半夏(甘草15%,生石灰10%)
2.天南星(P286)——有毒
[来源]天南星科(Araceae)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 (Wall.) Schott.、东北天南星 Arisaema amurense Maxim. 或 异叶天南星 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的干燥块茎。
第十三章 复制法(天南星-炮制品种与方法)
第十三章 复制法(半夏-炮制品种与方法)
u
辅料作用:
1.白矾——解毒、祛痰,防腐。 2.生姜——解毒,祛痰止呕。 3.生石灰——解毒,防腐,使半夏质地疏松。 4.甘草——解毒,化痰止咳。
第十三章 复制法(半夏-炮制品种与方法)
[炮制品种及方法] 1.生半夏:除杂,洗净,干燥。 2.清半夏LJ:净半夏+8%白矾溶液,浸泡至内 无干心、微麻舌(夏4~7天,冬10天)→取出→ 洗净→切厚片→干燥。
约20天,冬季宜,夏季宜少,且不宜日晒)。
②泡:无干心的半夏→甘草石灰液浸泡(4~5
天,保持PH值12以上)→ 微有麻舌感,切断面
黄色均匀→取出→洗净→阴干或烘干。
第十三章 复制法(半夏-炮制品种与方法)
4.法半夏
E 甘草石灰液的配制:甘草液(甘草加水煎煮二
次,合并煎液)倒入石灰液(用适量生石灰加水 配制而成)中→搅匀。 (半夏:甘草:生石灰=100:15:10)
的作用。
¡
U 生半夏中毒后可立即服食生姜或甘草 汤。
第十三章 复制法(半夏-炮制研究)
u ¡
半夏炮制后毒性降低机理: 使用白矾和石灰炮制半夏,可破坏针晶 的特殊晶形结构,破坏针晶产生机械刺 激的刚性物质基础。 白矾可使针晶上的蛋白变性,使针晶产 生的化学刺激消除。
¡
第十三章 复制法(天南星-来源)
生石灰解毒原理:半夏毒性成分在碱 性溶液中发生变性、沉淀或被吸附
第十三章 复制法(半夏-炮制品种与方法)
8%白矾水浸泡
内无干心 微麻舌
切厚片
清半夏
半 夏
清水浸泡至 内无干心
姜矾煮
无白心
切薄片
姜半夏
甘草石灰液浸泡
黄色均匀、 口尝微麻舌
干燥
法半夏
第十三章 复制法 概述(半夏-质量要求)
1.生半夏:扁圆形、类圆形或偏斜形,大小不一, 表面类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 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 白,粉性,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2.清半夏:椭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片状,切面淡 灰色至淡白色,质脆,易折断,气微,味微咸、涩, 微有麻舌感。 3.姜半夏:淡黄棕色片状,质硬脆,具角质样光 泽。气微香,味辛辣,微有麻舌感,嚼之有粘牙感。 4.法半夏:黄色或淡黄色较均匀颗粒,质较松脆, 气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
u
E 寒痰咳嗽——二陈汤。
第十三章 复制法(半夏-炮制作用与应用)
3.姜半夏——姜矾煮
u
化脾 胃之 痰
降低毒性和刺激性,增强降逆止呕作用, 以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为主。 ——用于痰饮呕吐,胃脘痞满。
u
E 痰饮呕吐——小半夏汤。
第十三章 复制法(半夏-炮制作用与应用)
化肺 之痰
4.法半夏——甘草石灰液泡
(半夏:白矾:水=100:20:250)
第十三章 复制法(半夏-炮制品种与方法)
3.姜半夏LJ ①泡:净半夏→清水浸泡至内无干心(泡2~3天) ②煮:无干心的半夏→姜矾煮至无白心→取出 →晾至半干→切薄片→干燥。
半夏:生姜:白矾=100:25:12.5
第十三章 复制法(半夏-炮制品种与方法)
4.法半夏LJ ①泡:净半夏→清水浸泡至内无干心(春秋季浸
u
降低毒性和刺激性,偏于祛寒痰,并能 调和脾胃。 ——用于痰多咳嗽,胃脘痞满。 或用于制备中成药。
u
E 不思饮食,胃脘满闷——香砂养胃丸。
第十三章 复制法(半夏-炮制作用与应用)
[炮制作用与应用](总结)
毒 性 和 刺 激 性 降 低 可 内 服 1.生半夏——有毒,不可内服,多外用。用于 疮痈肿毒。 2.清半夏———长于化痰:用于湿痰咳嗽,痰热 内结,风痰吐逆等。(二陈汤) 3.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用于痰饮呕吐。 (小半夏汤) 4.法半夏————长于祛寒痰,调和脾胃:用于 痰多咳嗽,痰饮眩悸。(香砂养胃丸)
2.制南星:黄白色或淡棕色薄片,半透明,质脆易 碎,味涩微麻。 3.胆南星:方块状,表面棕黄色或灰黄色,断面色 稍浅,质坚实,有特异腥气,味苦。
第十三章 复制法(天南星-炮制作用与应用)
[炮制作用与应用]
u
天南星:辛苦温,有毒。燥湿化痰,祛 风止痉,消肿止痛。 辛温燥烈,有毒,祛风止痉。 外用——治痈肿及蛇虫咬伤。 内服——治破伤风,癫痫。
v 清水浸泡——起白沫时——加白矾处 理——泡至口尝微有麻舌感——取 出——晾干——切片。
第十三章 复制法(半夏-炮制品种与方法)
半夏、天南星炮制方法小结 清半夏:净半夏置8%白矾溶液中浸泡至内无
干心、微麻舌。 姜矾煮至无白心
姜半夏 法半夏
净半夏清水浸泡 至内无干心
甘草石灰液浸泡到 微有麻舌感
制南星:净南星用清水浸漂至微有麻舌感,再
第十三章 复制法(操作方法)
四、操作方法
u
根据药物性质和炮制目的不同,采用 相应的辅料和工序进行炮制。 药物 → 容器内 → 加入一种或数 种辅料 → 按法定的工艺程序,或 浸、泡、漂,或蒸、煮或数法共用
u
→ 反复炮制至规定的质量要求。
第十三章 复制法(操作方法)
甘草、石灰液浸泡
生姜白矾共煮
制南星与胆汁共蒸
用姜矾煮至内无干心。
第十三章 复制法(白附子-来源)
3.白附子(P288)
——生品毒性大,多外用 [来源]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
第十三章 复制法(白附子-炮制品种与方法)
[处方用名] 生白附子、禹白附、制白附子。
[炮制品种与方法] ⑴生白附子:净制,干燥。 ⑵制白附子:同制天南星——清水泡,姜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