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发现式”教学策略初探
数学教学中的探究与发现策略
实施探究与发现策略时, 教师应注重评价和反思,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 完善和优化教学策略。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 习能力,为不同层次的学 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和问 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和帮助,促进学生的学习
进步。
鼓励学生在探究与发现过 程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兴
趣,促进个性化发展。
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 况,让学生了解自己的 学习状况和进步情况,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及时反馈与调整
及时反馈: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过 程给予及时、具体的指导和评价, 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调整策略:根据学生的探究表现, 教师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 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教学效果。
数学教学中的探究与发现 策略
汇报人:XX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单击添加目录 项标题
探究与发现策 略的概述
探究与发现策 略在数学教学
中的应用
探究与发现策 略的实施要点
探究与发现策 略的教学案例
分析
探究与发现策 略的实践效果
与反思
添加章节标题
探究与发现策略的概述
定义与内涵
探究与发现策略是一种教 学方法,旨在通过引导学 生自主探究和发现知识, 培养其创新能力和解决问
注重交流与合作,促进思维碰 撞
强调实践与应用
探究与发现策略的实施需 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和 学科特点,注重实践性和 应用性。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 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探究过程,通过观察、 实验、推理等方式,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和应用意识。
探究与发现策略的实施需 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如 实验器材、教学软件等, 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 的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探读发现式教学策略实践探索
小学数学探读发现式教学策略实践探索摘要】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即人人都是发光体,人人都做思考者。
通过这样的办学理念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为创造而教育,以此来打破唯分数、唯知识、唯灌输的的传统教学模式——探读发现式学习。
【关键词】心智教育探读发现思维可视化认知结构化一、理论概述1.心智教育理论心智教育即培养孩子心和智全面发展,通过课堂的深度教学来提升孩子的思维发展力、内驱力,挖掘教育的本质,培养敢发现、善思考、能创新的心智学子。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在于发现,发现并不只限于寻求那种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为,还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种形式。
”[1]发现式学习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研究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的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
2.探读发现式学习(心智课堂主线)探读发现式学习指:在心智数学课堂通过学生阅读文本,能够发现理解相应的数学知识和本质规律。
其实质是指个体具备一定的判断、推理、假设、验证、抽象概括的理性思考过程。
探读旨在发展孩子的数学阅读能力,它是手段、是方法,是培养孩子自主探究、自我发现知识规律的前提条件。
发现是孩子思维深度的体现、内驱力的呈现,通过探读文本,自己发现问题、发现本质规律,有了探读的因,才会有发现的果。
二、实施策略(一)找准核心问题(心智课堂流线一)1.探什么?[2]新课标指出,良好的数学教育不仅关注数学知识、技能的传授,也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及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即不仅关注数学能力的培养,也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即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同时也是核心素养的落实。
根据小学孩子的年龄特点,结合数学学科特点,探读的核心是挖掘数学学科的根源所在——规律本质(显性);2是引导发现其所蕴含的思想方法(隐形)。
浅析发现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SHI JIAN TAN SUO/实践探索浅析发现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郜效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则担任学生认知活动的引导者。
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也明确规定:在数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融入数学课堂,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发现和学习中,从而实现真正的育人目的。
笔者从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出发,对发现教学法进行了实践和反思,总结了几点卓有成效的运用策略,期待与一线岗位的小学数学教师共勉。
一、发现教学法的概念厘定及内涵探讨笔者认为发现教学法即教师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学生的思想、知识、能力水平将教材划分为一个一个的发现过程,然后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文化学科知识的固有特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各种途径主动去研究问题、总结规律,以达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发现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策略(一)深挖教材,循序渐进设置问题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一定要遵循“最近发展区”的原则,采用难度适中并带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的问题。
同时教师还应该尽力导入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经验,让问题最大限度的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喜好,使得学生能够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融入到数学知识点的发现中。
笔者以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的《时分秒》这一课的学习为例,让学生以跺下脚、拍下手来感知秒的短暂,又给学生举出火车、飞机、火箭的每秒的里程数,让学生惊讶一秒钟的作用,笔者再提示学生联想到生活中运用秒的地方,学生通过动脑想出了电话计费、智勇大闯关节目记时、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法身倒计时都是能够用到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地方。
笔者以这种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提问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分和小时,实现了教材和学生生活经验的契合,让学生有了发现知识的切入点,使学生在短时内迅速发现并理解知识。
(二)创设情境,用媒介激发兴趣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数学知识点,综合运用声音、视频和图片等,将各类真实情境再现给学生,成为教师展示知识和学生发现知识的得力助手。
数学发现教学法初探
数学发现教学法初探
最近几十年来,以发现教学法(Discovery teaching method)来教授数学知识,逐渐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教学法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挖掘和创造知识,实现更加深入、启发性和有效性的数学教学。
1.发现教学法是什么
发现教学法是一种应用活动学习和研究学习理论,以学生参与发现作为核心,补充说明解题的新方法来教导学生的一种教学法。
它以让学生发现、挖掘、提炼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从而探究与归纳有关的数学知识和问题的新方式。
2.发现教学法的优势
(1)能够重塑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多种角度下的相关信息,更好地提升学习效率和深度;
(2)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发现数学的意识,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
(3)扩大学生的思维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的促进数学知
识的理解和运用。
3.发现教学法的实施
(1)建立任务:老师使学生通过以发现和问题解决为主要手段,根据
自己的思路构建系统化、完整的解题思路;
(2)分享发现:学生通过分享发现重要的概念,积累更多的字面知识;(3)归纳总结:学生归纳出数学规律的总结,并且熟练掌握;
(4)形成思维模式:学生灵活多样的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形成独特的思维模型;
(5)促进持久思考:教师让学生更好的发挥自己解题的能力,更有效
的完成教学任务,以此达到持久思考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发现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运用
数学知识的能力、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更加深入的理解数学。
引导小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教学策略
引导小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教学策略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很多小学生对数学问题感到困惑和无趣,这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这些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购物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商品的价格和找零的钱数,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旅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旅行的里程和时间,从而培养学生的测量和计算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意义和应用。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开放性问题是指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和思路。
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自由思考和探索。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如何用最少的步骤将九个点两两相连?”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思路解决。
通过解决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游戏和竞赛是学生喜欢的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数学竞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解决数学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从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展示和分享的方式,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法和思路,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综上所述,引导小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
新教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探索
新教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探索近年来,特别是新教改的出台,小学数学教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强调发现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方法,这些新型教学方法已经在各地得到广泛的实践和应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新教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
一、强调发现式教学发现式教学,就是在学生自己探索和发现中发现知识和通往知识的途径。
基于发现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或有意识地创建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引导他们探索和总结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举有趣的例子、图像和实物来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
在发现式学习中,学生在探索的同时,逐步了解数学内在的规律,也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倡导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探究性、参与性、自主性强的学习方式。
在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注重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验和探究,从中积累经验和发掘规律。
探究式教学不太依赖交给学生一些事先准备好的答案,而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探究,从而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和算法的理解,并扩展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推崇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使用创造性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各种问题和挑战,启发学生运用领先的知识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和案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发现一个问题的难点,然后引导他们进行解决,前提是需要先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概念。
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是提供问题和引导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解决问题,并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总之,新教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是将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浅谈“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学生主动”,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发现者、
思考者、创造者和解决者,教师则是引导者、辅助者和组织者。
在数学教学中,发现式学
习教学模式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可以通过设计情境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发现兴趣和探究意愿。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充满挑战和启示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结合已有的数学知识
和技能,进行分析、推理和尝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例如,在小组内,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各自的发现和想法,帮助彼此共同解决数学问题,从
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再次,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可以通过采用适当的教学工具和资源,促进数学知识的多
元化表现和关联性的建立。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互联网和数学软件等现
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扩大学生的信息来源和学习途径,丰富学生的数学实践经验。
最后,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加强学生对学习成果的
认识和反思。
例如,在学生完成发现式学习任务后,教师可以及时给予正面的鼓励和肯定,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以达到知识内化和技能提升的目的。
综上所述,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是一种富有活力和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具有广泛的
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浅谈“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在现代教育中,教学模式已经愈加多样化,其中最受关注的一种模式就是“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
它是指通过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寻找规律、总结结论,从而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
本文将探讨“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老师授课,学生听讲、记笔记,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而发现式学习模式通过让学生自主思考、自由探索、自我发现,在学生中激发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投入,产生满足感。
2. 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发现式学习模式不断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用新的方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自己发现规律与方法,处理问题的自主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发现式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在不断探究过程中,自行发现和使用称之为“发明”、“创造”的想法,带给他们对学科的深入理解和认识,并为学生将来的创新工作做好储备。
二、“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1. 定制适合的学习任务在课堂中,教师要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具体地:将复杂的任务分解成若干简单的任务;将任务的难度逐渐升高;通过任务的精简与分类,帮助学生逐步实现对知识点的掌握与应用。
2. 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和条件在发现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和条件。
例如,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数学资料和文章,提供辅导书籍和和大量的习题等。
3. 学生参与感强作为学习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必须使学生兴趣广泛,并充分发掘他们的特长。
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发现与解决,是发现式学习的核心要点。
因此,在课堂中需要让学生充分参与。
4. 引导式教学在发现式学习模式中,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但“自主”并不意味着完全不给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规律,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学习与发现式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学习与发现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学习与发现式教学是一种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探讨探究学习与发现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施此教学方法的具体策略。
首先,探究学习与发现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比传统的教师讲述和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探究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求知欲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发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个数学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和解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探究学习与发现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探究学习,学生需要进行观察、归纳、推理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数学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和归纳总结的方式,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
此外,探究学习与发现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通常需要与同学进行合作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和启发,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或者讨论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和进步。
要实施探究学习与发现式教学,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需要设计课堂活动和问题,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引导。
虽然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发挥指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和发现。
其次,教师需要提供适当的资源和材料,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物品、图片或者动画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问题。
通过多样化的资源和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探究与发现式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探究与发现式学习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还能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大多以讲授知识点为主,学生只需要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探索一种更具有交互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模式——数学探究与发现式学习。
1. 数学探究教学的特点和目标数学探究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规律来学习数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其特点包括:(1)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提出问题,积极探索和解决问题。
(2)探究性学习:学生通过实践和观察,通过实际操作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的规律和概念。
(3)强调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探究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探究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数学探究与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方法(1)探索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个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2)实践操作: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概念。
(3)展示分享: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内或者整个班级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让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从而拓展他们的思维。
(4)引导总结:在学生完成探究活动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提炼出数学的规律和概念,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3. 数学探究与发现式学习的实施策略(1)充分准备:教师在教学前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包括问题的设计、活动的安排等,以确保学生能够高效地进行探究活动。
(2)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有趣的故事或实例来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从而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适度引导:教师在探究过程中适度地引导和提问,帮助学生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但不应过多地给出答案,保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能力。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索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索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数学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探索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方法。
1.培养数学兴趣:数学对许多学生来说是一门枯燥的学科,需要教师通过创造性的方法来培养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
可以使用生动的故事、游戏和实际应用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2.建立数学实践能力:数学不仅仅是记忆和计算,还需要学生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启发性的问题和数学建模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实践能力。
3.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来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可以使用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辅导等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4.多种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来支持教学,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资源等。
这些资源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并提供不同的学习途径。
5.强调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思维导图和逻辑推理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6.反馈与评估: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师还应该使用多样化的评估方式,如作业、小组项目和口头报告等,来全面评估学生的数学能力。
7.启发探究学习:数学是一门探究性学科,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和发现的方式学习数学。
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和分享他们的思考过程。
8.与家长合作:家长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支持者,他们可以提供家庭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教师应该与家长建立紧密的联系,分享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提供家庭作业指导。
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教师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数学教学策略,从而有效地教授小学数学,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是近年来教育界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主导”为核心,通过启示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发现规律、解决问题,并最终形成知识结构。
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老师给学生讲解某个知识点,学生听完后背诵公式、做题练习,这种模式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很难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而“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却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让学生成为问题的主导者和解决者,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探究、思考问题的乐趣,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在初中数学的每周复习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学习的数学知识,互相出题、解题,通过比较不同解题方法和思路,从而深入掌握数学知识。
其次,“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采取“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从自主探究中体会到、理解到、掌握到数学知识背后的思想和本质,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初中的代数学习中,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发现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等价变形及其特殊解的方法,让学生从实践中了解方程解法依据和思路,以增强对知识体系的掌握。
总之,“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兴趣和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当然,纯粹采用“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可能会忽略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因此在具体运用该教学模式时,还应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方式。
浅谈“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发现式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和获得知识的学习模式。
在数学教学中,发现式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
下面将从问题引入、课堂组织和教师角色三个方面来谈谈发现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引入是发现式学习的关键步骤。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有趣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在学习平面几何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有关平行线和垂直线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直觉和经验进行推理和猜测,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通过问题引入,学生可以主动思考和探究,从而形成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课堂组织是发现式学习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展示和分享等形式,让学生互相学习、合作解决问题。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共同讨论和研究问题,共享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相互借鉴和学习。
在学生展示和分享环节,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解决方法,借此来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让每个学生有机会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在发现式学习中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
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起到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帮助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
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深化理解。
发现式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数学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入、课堂组织和教师角色的灵活运用,促进学生的发现和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浅谈“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发现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大多是教师以讲述为主的方式进行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机会。
而发现式学习则是通过对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通过自主思考、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发现式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大多是教师直接传授知识,学生只需机械地掌握公式和运算方法,缺乏创新的思维过程。
而发现式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推理能力,让他们有机会发现问题背后的规律和模式,培养创造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现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用,很少给学生提供独立探索的机会。
而发现式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索,通过观察、实践和发现去揭示数学的本质和规律。
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发现,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内涵,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
首先是师生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权威,学生是被动接受者和执行者。
而在发现式学习中,教师需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学生需要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和解决问题者。
这对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是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的匮乏。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以知识点和考试为导向,课堂时间有限,学生难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和发现。
而发现式学习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支持,例如开设实验课、研究课等学习活动,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工具。
最后是评价和考核的问题。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对学生的记忆和运算能力进行评价和考核。
而发现式学习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和考核方式需要更加灵活多样化,注重学生的思维逻辑和创新能力。
浅谈“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我们来理解一下“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
发现式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激发自己的思维,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探究,从而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
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相比,发现式学习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性,让学生成为知识的积极探究者和参与者。
在数学教学中,发现式学习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我们来看一下发现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比如利用故事、实验、观察等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数学知识的魅力。
在学习几何形状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图形的特点,总结规律,从而深入理解几何知识;在学习代数方程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从中感受到数学的美妙。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发现式学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很少有机会自己去解决问题。
而在发现式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来解决问题,这样就能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特别是在数学教学中,发现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让他们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我们来分析一下发现式学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通过发现式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质量。
因为发现式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体验中掌握知识,在实践中发现规律。
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去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通过实际操作和发散思维,学生可以更广泛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发现式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初探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初探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的一些方法和技巧,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和兴趣。
以下是一些初探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建议。
1.创设情境:在教学中,可以创设生活情境,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可感。
例如,教学中可以使用实物、图片或视频等展示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逐渐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
2.引导探究: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并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提示,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实际应用: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让学生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4.合作学习:数学教学中可以引入合作学习的方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数学问题。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沟通合作的能力,促进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
5.游戏教学: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一种活动方式,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数学教学。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数学有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
通过游戏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6.板书设计:在数学教学中,合理的板书设计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以将数学问题和解决方法用简明的语言和图表在黑板上呈现,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概念和思路。
7.反思总结:在数学教学的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
学生可以回顾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理解自己的不足和进步,为下一次学习做好准备。
总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特点,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实际应用、合作学习、游戏教学、板书设计和反思总结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浅谈“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发现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发现式学习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运用来提高教学效果。
发现式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有时候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抽象概念和公式。
传统的教学往往只是重复讲解概念和解题方法,缺少互动和动手实践。
而发现式学习则可以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方式,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在学习平面几何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几何图形,发现其中的规律和性质,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发现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是一门需要思维的学科,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来解决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强调记忆和机械运算,缺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而发现式学习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代数时,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方法和规律,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发现式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辨和讨论的学科,很多问题需要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来解决。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
而发现式学习则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解题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在学习统计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问卷调查,并与同学合作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浅谈“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一、“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概述“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与发现为主线,通过安排一定的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主动发现知识,形成知识结构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起到了知识引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和评估者的角色。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主动参与思考和实践,通过自主的学习探究,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学习体系和学习方法,从而形成扎实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广受认可,被推崇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1. 增强学生参与性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很高。
采用“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和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推理、实验等方法,来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3. 提高课堂效率采用“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在黑板上讲解知识点,学生们在座位上听讲。
但是这种方式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效率不高。
而“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则能够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探究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数学游戏、数学实验、数学猜想等一系列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要注意的问题尽管“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有着诸多优点,但是在运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设“ 导” 是 为了 “ 得”
小学 数学 “ 发 现式 ” 教学 中 , 教师 的作 用主要 是 引导和 帮助 , 将课 堂和学 习的主 动权交给 学生 ,
案例2: 在 学 习 求 平 行 四边 形 的 面 积 时 , 教 师
出示 了这样 一个场 景 : 去玻 璃店配茶几 面, 分别 有 长方形 、 平行四边形两款玻璃面板可以选 择。 ( 1 ) 能计算长方形玻璃面积 吗? ( 2 ) 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 ( 3 ) 能计算平行四边形玻璃 面积 吗? 前面两个问题学生在思考后都能一一作答 , 到
策略 , 让学生对教 师提供 的数学情境、 事例 、 问题等
展开积 极思 考、 独 立探 究、 自行 发 现 , 并 掌握知识 、
习得方 法的一种 教学方式。 这种方式顺 应 了 “ 以学
定教 ” 的课堂转型方 向。 事非亲历而不知 , 方法可以 是被 动接受 的, 但更 应该是 主动 习得 的。 只有通过 自己发现 问题 、 关系规律、 获得 知识 , 学 习才 能更扎
实, 理解才会更深刻。
一
2 . 问题 , 层层诱导
前苏联 心理学 家鲁宾 斯坦说 : “ 思维过程 最初 的时刻通常是问题的情境。 ” 对学生而言 , 适合的 问
题, 会让他们产生~种对知识的需要与渴求。 因此 ,
教师要 找准认 知盲点 , 以问题诱 导 , 催 生学生 的思
维触点。
做 了有 力的铺垫。 渐渐地学 生在 操作 中又 发现 , 每
次都 1 0 根一扎速度太慢 , 是否还有更快更 简洁 的方
法? 有需求就有进步 , 学 生在烦琐 的操作 中逐步掌 握 了只要 1 0  ̄/ J \ 棒圈1 个 小圈 , 1 0 个 小 圈成 1 个大 圈就是百 , 从而 自觉地懂得 了用图示 的方法原来更
高明。 从可控制的操作 中获得经验的积 累, 这 种经验 既构成了学生 “ 发现 ” 的基础 , 也使 数学课堂充满变 数, 让方法在冲突中孕育 。
容。 谁来帮帮老师 , 让学生争当 “ 智多星” 出谋划策,
并在 自主交流 中验证 自己所提 方法的合理性 , 教师 则退居幕后。 生: 可以扳手腕 , 赢 的人去看 电影。 生: 不可 以 , 李 老师是女 生 , 力气 小 , 一定会输 的, 这对她不公平。
们 准 备 过 河 吗7
( 4 ) 什 么图形你会算7 ( 5 ) 能否将平行四边形 转变成你会算的图形? 沿着学 生的 困惑处 , 精 心编 制小 问题 , 引导 学
生思考 , 让 学 生 由 此 产 生探 知 的 兴 趣 , 搭 建 起 思 维
生长 的阶梯。 思维 始于 发问 , 在“ 发现式 ” 教学 中, 通 过教 师的精心设 问、 层层诱导 , 将学 生推 上发现 者、 研究者的位置 , 让他 们在发现 中自主学 习。
让 学生 自主地参 与到 知识 的发现、 探 究过程 中去 ,
教 师 只 要 负 责 给 学 生 指 引 ~个 正 确 的 学 习方 向 , 以 及 在 学 生 自主 学 习过 程 中 , 帮助他1 ' I ]  ̄ 7 - 决 一 些 学 术
性、 经验性问题 。
1 . 情境 , 有效引导
师追 问 引导 : 为什 么不 可 以过 河 ?
3 . 内容 , 精心编导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 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 用、 服务 于教学 目的达成 的素材及信息。 合适的教学 内
容较 易激起学生学 习的强烈欲望 , 实现最佳教学效
果。 在“ 发现式 ” 教学 中, 教师需要精心编导一些教 学内容 , 力争接 近学生的知识 “ 最近发展 区” 。
_
”
.
… 酸
。 。 , ;
i l 《 小学数学 ¨ 发现式¨教学策略初探 l
. , 。 ;
口 周 敏 英
小学数 学 “ 发现式 ” 教学是指采取 “ 导、 舍、 等” 生动的故事情境 加上教 师适 时的追 问 , 学生学 习的欲 望被 有效点燃 , 主动性 得到 唤醒 , 新 知的接 纳、 顺化也就变得有迹可循了。
有生发 力的时机。 此时 , 教 师顺 势 抛 出 了 第4 和第5 个 问题 , 引 导学 生思 考 。
案例 1: 在三年级 下学习 “ 平均数 ” 这一 内容时 , 教 师创设 了这样 一个故事情 境 : 部 队接 到任 务 , 马 大 哈班长带 队前往 , 途经某 小河。 河边 警示牌上注 明: 本 河段平 均水 深 1 . 4 0 米。 马大哈赶 紧量 最矮 战 士 的身高 , 有1 . 6 8 米。 就放心让 战士们蹬 水过 河。 你
J I AO XUE YUE
教 学 月 刊 小 学 版
磊 K A N X I A — O X U E B A N  ̄) 1 4 . 7 - 8
数 学 。 0
, 7 5
、
’ ; | |
案例3: 影剧院 正在放 映《 举 起手 来 》 , 李 老师
夫 妇都很想去看。 但李 老师只有一张 电影票 , 怎么 办呢?请大家帮李老师出出主意。 这 是在学 习 “ 可能性 ” 时, 教 师编导 的一 个 内
看 到问题后 , 学 生纷 纷展开讨论 , 有的说可 以,
有 的说不可以, 意见不 一、 群情激荡 , 情境创设 的功效
得 以见证 这样的 “ 乱” 况之 中, 蕴藏着发现的契机 , 提供着发现的平台, 为新知识的接纳提供了铺垫。 师: 你 是怎样理 解平均水深 1 . 4 0 米? 生: 河底不一 ̄- 7 ' - 坦, 有的地方可能会超过 1 加米。
情境是 知识产 生、 应 用 的具体环 境 , 是 联系 数 学 与现 实世界 的纽带 , 能激 发学生学 习 的积 极性 ,
起 到 沟通 数 学 与 现 实 生 活 的 作 用 。
了第3 个问题时 , 学生说不知道公式 , 不知道如何 求
解。 这 时是学生最 迷茫与 困顿 的时候 , 同样也是 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