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2《气温》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2《气温》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22课《气温》。

教学内容主
要包括:气温的测量、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具体涉及教材的章节有:第一章第五节《气候与天气》中的第二
部分《气温》。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气温的概念,掌握气温的测量方法,
理解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气温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
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气温的概念、测量方法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温度计、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气温记录表格、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气温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引发学生对气温的思考,引入新课。

(1)展示夏天和冬天的图片,让学生描述气温差异。

(2)提问:气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2. 新课导入:介绍气温的概念、测量方法以及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1)气温的概念: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

(2)气温的测量: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3)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气温的变
化曲线,引导学生分析规律。

3. 例题讲解:讲解与气温相关的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1)例题1:某地一天中最高气温为30℃,最低气温为20℃,求这一天的平均气温。

(2)例题2:比较我国南方和北方的气温差异,分析原因。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气温测量、记录和分析,提高实际操作
能力。

(1)测量教室内的气温,记录在气温记录表格中。

(2)分析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六、板书设计
1. 气温的概念、测量方法。

2.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3. 气温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测量并记录家中一天的气温变化,计算平均气温。

(2)分析气温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提出相应的适应措施。

2. 答案:
(1)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2。

(2)适应措施: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气温的相关知识。

但在课堂实践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
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气候变化,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及应对措施,提高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关注细节
1.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的理解。

2. 实践情景引入的有效性,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实际观察和体验,
加深对气温概念的理解。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气温计算和分析的
方法。

4. 课堂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
生活相结合。

二、重点和难点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1.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日变化:一天中气温的变化主要受太阳辐射、大气状况和地
形等因素影响。

通常情况下,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最低气温出现在
日出前后。

年变化:一年中气温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在我国,南
方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小,北方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

这是因为地球公转、黄赤交角和地轴倾斜等因素造成的。

2. 实践情景引入
利用学生身边的实例,如教室内的气温变化,引导学生关注
气温对生活的影响。

创设情境,如模拟户外气温变化,让学生亲身感受气温的变化,激发学习兴趣。

3. 例题讲解
例题选择要有针对性,涵盖气温的测量、计算和分析等方面。

讲解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要适当进行分解,逐步引导学生掌握
解题方法。

4. 课堂作业设计
作业题目要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
应用于实际生活。

作业难度要适中,既能巩固基础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分析
能力。

答案要详细,以便学生对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正。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时要清晰、准确,语速适中,确保学生能够听懂。

2. 在强调重点和难点时,适当提高语调,以引起学生关注。

3. 使用生动的语言,形象地描述气温变化,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时间分配
1. 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讲解和
练习。

2. 实践情景引入阶段,不要过长,以免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

3.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阶段,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和提问。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有针对性,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和难点。

2. 提问时要注意学生的反应,给予适当的启发和引导。

3.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生活实例导入,使学生感受到气温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 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方面:本节课是否涵盖了气温的概念、测量方法、变
化规律等关键知识点?是否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学生的疑问?
2. 教学方法方面: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是
否有效?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堂氛围方面: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是否鼓励了学生提问和表
达自己的观点?
4. 时间分配方面:是否合理安排了各个环节的时间?是否有足够
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和练习?
5. 教学效果方面:学生是否掌握了气温的相关知识?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