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课-法理学绪论、法的本质与特征、法的起源与演进、法的作用与法的价值(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课-法理学绪论、法的本质与特征、法的起源与演进、法的
作用与法的价值(二)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22.00)
1.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______
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
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
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
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必须紧抓统治阶级意志性、物质制约性两方面。
A项不符合法的统治阶级意志性。
C、D两项不符合法的物质制约性。
法既执行政治职能即阶级统治的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即社会公务职能。
2.对法律所体现的国家意志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因素是______。
A.国家的历史传统
B.国家的阶级结构
C.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D.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本题考查法的两个本质之间的关系,法的第二层次的本质(物质制约性)是法的第一层次本质(阶级意志性)的决定因素。
这里要特别注意法的两层次本质之间的内在统一性是同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但并非是并列的,存在反映与被反映、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3.下列关于法的第一层次本质——国家意志的体现,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__。
A.法律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
这说明法不可能是全民意志的体现,一定具有阶级性
B.统治阶级的意志必须要变成国家意志,才能被视为法律
C.表现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都是和其根本经济利益相关的意志√
D.虽然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但法的内容也反映被统治阶级以及统治阶级的同盟阶级的某些要求和愿望
法律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
这说明法不可能是全民意志的体现,一定具有阶级性,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具有偏向性、倾向性。
因此,A项说法正确。
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不直接等同于法律,统治阶级的意志必须要变成国家意志,才能借助国家机器来保证法律的施行。
因此,B项说法正确。
表现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具有下列特征:(1)整体性、统一性,即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不是统治阶级内部各党派、集团及个人的意志,而是经过一定斗争形成的一个整体,具有统一性;(2)相关性,即体现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是与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和根本经济利益相关的意志;(3)非单一性,即法体现统治阶级意志,要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取决于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阶级斗争状况,故在一定情况下,法的内容不仅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也反映被统治阶级以及统治阶级的同盟阶级的某些要求和愿望。
故C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正确。
4.下列关于法的第二层次的本质——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性,理解正确的是______。
A.决定法律本身及运动的因素从最终意义上讲只有一个——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法的第二层次的本质——物质生活条件、经济条件对阶级意志的内容具有决定作用,因此统治阶级的意志都必然是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
C.从根本上说,法决定于一定的经济关系,因此,法的效果和生命力取决于经济关系的性质
D.经济条件大体相同的两个国家,法律却千差万别,这是统治阶级意志不同导致的结果
决定法律本身及运动的因素从最终意义上讲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是生产关系(经济基础)而并非统治阶级的意志,因此法律具有符合规律性的一面,这里的客观规律就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法一定要反映这一条件,而不可能脱离这一条件。
因此,A项说法正确。
法的效果和生命力取决于统治阶级对客观历史条件、客观规律的反映程度。
法是物质生活条件这一客观规律的反映,但这一反映由于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
过程,并不能保证时刻准确,特别是由于统治阶级的意志本身有可能偏离客观规律,又加上统治阶级的意志具有整体性、统一性、相关性、妥协性,故最终反映到法律上的物质生活条件并非总与客观规律相一致,这一反映的准确度、近似度就决定了法的效果和生命力。
因此,B、C项说法错误。
尽管法最终要决定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但经济以外的其他因素也对法具有重要影响,如民族特点、风俗习惯甚至自然条件等。
经济条件大体相同的两个国家,法律却千差万别,并非是统治阶级意志不同导致的结果,而是经济以外的其他因素对法的影响造成的。
因此,D项说法错误。
5.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或方向,这一特性指的是法的统一性
B.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和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这两种说法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C.非规范性法律文件虽然没有规范性,但有法律效力,因而也属于法律的范畴
D.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的实施的唯一力量
法的第一特征是规范性,即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和方向,是反复多次适用而不是适用一次,即具有概括性、抽象性。
法的统一性是针对法的效力的普遍性而言的,即法律从整体上讲在一国主权范围内的效力具有统一性。
同时一定要注意这里的统一性是从整体而言的,具体的法律效力又具有相对性,即效力差异性。
故A项表述错误。
法调整的对象是社会关系,又由于法律调整的只能是人们的外部行为而不是内心世界,社会关系都是通过人们的行为来建立的,因此法调整人们的行为与调整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这里顺便要提到一点,法律关系的产生、变动、消灭既可能因为行为也可能因为事件,但法律关系本身一定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关系。
故B项表述正确。
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区别不在于有无法律效力而在于有无普遍的法律效力。
法律的基本特征是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由于没有普遍的法律效力,因而就不属于法律的范畴。
故C项表述错误。
法律具有强制性仅仅指的是具有强制的可能性,并非法律的实施都需要强制进行,国家强制力是法律实施的保障,但并非是唯一力量。
故D项表述错误。
6.民间故事《铡美案》中,驸马陈世美被依法处决。
这一法律现象表明______。
A.法律是公共意志的反映,具有超阶级性
B.法律有时候也是被统治阶级将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结果
C.法律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共同意志的体现√
D.我国封建社会的法律也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法的本质是法理学上最难理解的知识点之一,其中特别是法的本质的一个方面——阶级意志性。
法的阶级意志具有整体性是说法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不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个人意志,也不是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而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和不一致性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平衡和整合结果,统治阶级也不时对其内部某些不符合其整体利益的个人给予惩罚。
题中所述的驸马就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一员,对他的惩罚并不能说明法律具有人人平等性,更不能说明法律是公共意志的反映,具有超阶级性。
故C项表述正确,A、D项表述错误。
B项的表述与本题所述无关,而且本身是错误的,法律都是统治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结果,但是法律有时也反映一些被统治阶级的意愿,但这是以符合统治阶级的意志为限度的,因此其实还是统治阶级的意志。
7.普通法法系中的普通法是指______。
A.欧洲封建割据时期作为统一象征的教会法
B.在欧洲大陆通行的罗马法
C.英格兰各地的习惯法
D.适用于英格兰全境的判例法√
普通法法系的普通法具有特指性,专指英国于11世纪后逐渐形成的适用于英格兰全境的判例法。
8.世界上迄今为止基本完整保留下来的成文法典是______。
A.《十二铜表法》
B.《法经》
C.《汉穆拉比法典》√
D.《国法大全》
《法经》是我国战国时期李悝所著的一部法典,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它是一部封建法典。
《汉穆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时期的一部奴隶制法典,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基本完整保留下来的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时期的一部成文法典,是奴隶制法典。
《查士丁尼国法大
全》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奴隶制社会条件下调整发达的商品经济关系的法律,性质也是奴隶制法典。
因此,选项C是正确答案。
9.普通法与衡平法的划分出现在______。
A.大陆法系
B.英美法系√
C.社会主义法系
D.伊斯兰法系
普通法与衡平法是法的特殊分类,只在英美法系具有意义,且具有特定历史性,现代英美法系国家不再有这种划分。
10.民法法系的发展是以______。
A.普通法为基础
B.判例法为基础
C.罗马法为基础√
D.衡平法为基础
民法法系就是指以罗马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以成文法为主要法源的法系。
11.原始社会的行为规则是______。
A.习惯√
B.习惯法
C.不成文法
D.成文法
原始社会的行为规则不具备法的特性,不是法,因此无所谓习惯法、成文法。
12.下列不属于法产生的共同规律的表述是______。
A.由个别调整发展为规范性调整
B.由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为成文法
C.由公法为主发展为公法、私法并重√
D.由法律、道德和宗教规范浑为一体到逐渐分化
法的发展历史上(如罗马法)一开始就是以私法为重,而并非以公法为重。
受我国古代法发展的影响,许多考生认为西方法的发展历史也是一开始以公法为重。
13.法的历史类型的划分标准是______。
A.法的历史渊源
B.法的外部特征√
C.社会形态
D.社会生产力水平
法的历史类型的划分标准主要是依据其所依附的经济基础,表现为法的不同的外部特征。
14.下列关于英美法系特征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______。
A.法的基本分类是公法和私法
B.承袭罗马法传统,不制定法典
C.制定法和判例法都是法的正式渊源√
D.诉讼不采用对抗制,法官是双方争议的裁决者
将法分为公法和私法是大陆法系的主要分类,A选项错误。
英美法系通常不制定法典,但不是承袭罗马法传统,因为承袭罗马法传统的是大陆法系,B选项错误。
在英美法系国家中,制定法和判例法都是法的正式渊源,C选项正确。
英美法系诉讼采用对抗制,法官居于中心地位,D选项错误。
15.下列关于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区别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大陆法系主要运用归纳型思维,英美法系主要运用演绎型思维
B.大陆法系的诉讼程序采用当事人主义,英美法系采用职权主义
C.大陆法系以普通法与衡平法为基本分类,英法法系则分为公法与私法
D.大陆法系的正式法源主要是制定法,英美法系的正式法源是制定法和判例法√
两大法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运用法律的思维方式不同:大陆法系主要运用演绎型思维,英美法系主要运用归纳型思维;诉讼程序和判决程式不同:大陆法系的诉讼程序采用职权主义,英美法系采用当事人主义;
法律的分类不同:大陆法系分为公法与私法,英法法系则以普通法与衡平法为基本分类;法律的渊源不同:大陆法系的正式法源主要是制定法,英美法系的正式法源是制定法和判例法。
16.下列不属于大陆法系别称的是______。
A.民法法系
B.日耳曼法系
C.罗马法系
D.盎格鲁法系√
本题考查大陆法系的概念。
大陆法系又称民法法系、罗马—日耳曼法系或成文法系、法典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大陆法系最先产生于欧洲大陆,以罗马法为历史渊源,以民法为典型,以法典化的成文法为主要形式。
因此,只有D选项不属于大陆法系的别称。
17.下列关于法系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法律移植是法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B.法系是以法律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为划分标准的
C.英国威尔士和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法律属于大陆法系
D.当前两大法系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对各国法律进行法系划分已失去意义
法系是根据若干国家和地区基于历史传统原因在法律实践和法律意识等方面所具有的共性而进行的对法律的一种分类,它是这些具有共性或共同传统的法律的总称。
B选项表述错误。
法律移植是指在鉴别、认同、调适、整合的基础上,引进、采纳、摄取、同化外国法,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本国所用。
可见,法律移植是法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A选项表述正确。
英国本土属于普通法系,苏格兰除外,加拿大属于普通法系,魁北克省除外。
可见,英国威尔士不属于大陆法系,C选项表述错误。
针对世界上这么多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为了便于研究它们的共性和个性,比较法学家们使用了“法系”概念加以合理地分类,用它来涵盖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传统、实践和意识的同类法律体系。
当前两大法系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对各国法律进行法系划分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D选项表述错误。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法律的产生经历了一个从与道德、宗教规范浑为一体到相对独立的过程√
B.法律与道德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C.法律的内容最终是由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的
D.法律对政策具有指导作用
法的产生规律表明A项是正确的,B、C、D三项均与法的特征不合,道德不具有国家强制力;法的内容最终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政策对法律具有指导作用。
19.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A.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C.社会革命力量的推动
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
法的变化发展的最终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但并不意味着它是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间的矛盾运动才是根本原因,因为法的历史类型实际上就是依法所依赖的经济基础之不同所作的分类。
20.法律发展的一般规律是______。
A.不断进步的规律√
B.与宗教、道德从融合到分化的规律
C.伴随生产力发展进程的规律
D.与国家同步产生的规律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C项为何不正确,因为法的发展具有历史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只能存在于一定阶段。
也就是说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法律就会消亡,故也不可能伴随生产力发展的进程。
同时注意,本题是法律发展的一般规律而并非产生的一般规律。
因此B、D项不正确。
21.关于大陆法系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大陆法系渊源于古罗马法,最后于19世纪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法系
B.大陆法系分为法国法系和德国法系两个支系
C.大陆法系法律基本结构是在公法和私法的分类基础上建立的,传统上公法指宪法、行政法、刑法及诉讼法,私法主要指民法和商法
D.大陆法系法官通常采用归纳法,即将法典中的高度概括的法律原理进行具体化,然后适用于案件√大陆法系不承认判例法作为正式的法律渊源,法官适用法律通常采用演绎法。
22.关于法的继承和移植,下列表述正确的有______。
A.法律移植反映了一国对同时代其他国家法律制度的借鉴与吸收,移植的对象是外国法,不包括国际法律和惯例
B.法律移植不仅发生在同一法律集团内部,而且发生在不同的法律集团之间√
C.法律继承是同一个国家不同时代法律之间的延续和继受
D.法的继承和移植是法律非独立性的反映
法律移植反映了一国对同时代其他国家法律制度的借鉴与吸收,移植对象包括外国法、国际法律和惯例。
A选项错误。
法律移植不仅发生在同一法律集团内部,而且在不同的法律集团之间也发生相互吸收、借鉴的现象。
西方两大法系之间的趋同现象就是法律移植的反映。
B选项正确。
法律继承是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律之间的延续和继受,一般表现为旧法对新法的影响和新法对旧法的承接和继受。
C选项错误。
法律制度具有相对独立性,既表现为同一国家社会形态发生变革时期新的类型的法与旧的类型的法之间的历史联系,也表现为属于不同社会形态的国家法律制度之间的相互借鉴、吸收和移植。
D选项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
23.法律出自国家,具有国家性,这是因为______。
A.统治阶级的意志都体现为法律
B.法律是以国家的名义创制的√
C.法律的适用范围是以国家主权范围为界限的√
D.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为保证的√
本题考查法律的国家性。
法律具有国家性是因为:(1)法律以国家的名义创制。
法律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就要求以国家名义制定和颁布。
(2)法律的适用范围以国家主权为界限,这是区别于以血缘关系为范围的原始习惯的重要特征。
(3)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
本题选择B、C、D三项,A项不正确的理由是:尽管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但并不是所有的统治阶级的意志都体现为法律,只有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才是国家意志,才体现为法律。
24.法律的强制力______。
A.以法定的强制措施和制裁措施为依据√
B.具有间接性√
C.具有潜在性√
D.是法律实施的唯一保证力量
法律具有的强制力只是一种强制性,具有依法性、间接性、可能性、非唯一性等相对性,并非处处时时直接体现出强制力来。
在法律得到遵守或虽有一般的违法行为,而违法主体依法自我纠正的情况下,国家就没有必要运用国家强制力;同时法律的实施也还要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道德观念、思想教育等多种手段来保证。
25.下列关于法的本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
A.一国的法在整体上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体现√
B.历史上所有的法律仅仅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反映
C.法的本质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
D.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统治阶级内部各党派、集团及每个成员意志的相加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具有整体性;不仅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而且包括法本身,都是由统治阶级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本题中B项未选的原因是,其表述过于绝对化。
在一定情况下,法不仅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且同时也反映被统治阶级以及统治阶级同盟者的某些要求和愿望。
26.法的本质主要表现在______。
A.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法是统治阶级整体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C.法是被奉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D.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具有整体性;不仅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而且包括法本身,都是由统治阶级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A、B、C、D四项均是法两方面本质的反映。
27.下列有关法的特征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______
A.历史上的一切法的规定都是明确、肯定的
B.法是司法机关办案的主要依据√
C.法律以外的其他社会规范,也可作为司法机关裁判案件的根据√
D.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的形式出现的√
法具有规范性、明确性并非意味着历史上一切法的规定都是明确的、具体的。
法也经历了从与道德、宗教等浑为一体到分离的过程。
以法律为准绳不意味着裁判的唯一依据就是法律,如政策等也是依据。
同时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故D项也正确。
28.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之所以不能称为“法”,原因在于哪些方面?______
A.它与宗教规范、道德规范浑然一体
B.它不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C.它不是用语言或文字表述的
D.它不是依靠法院、警察、监狱等机关来保证实施的√
本题仍考查法的本质属性——国家意志性,原始社会的习惯不称为法就是不具有法的根本特性,即不具有国家性,其他方面并非其与法的根本区别。
29.从现象上说,法具有一般性(普遍性和概括性),表现在______。
A.法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式、标准和方向√
B.同样情况同样适用√
C.法在生效期间反复适用,而不是适用一次√
D.法是一种抽象、概括的规定√
法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式、标准和方向,该指引作用是法的规范性的表现。
正是因为法具有规范性,因而具有抽象性、概括性、一般性、普遍性,才能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和方向,同时也才能反复适用,同样情况同样适用。
因此A、B、C、D四项都是法的一般性的表现。
30.法和其他社会规范都具有______。
A.规范性√
B.强制性√
C.阶级性√
D.国家强制性
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不在规范性、强制性、阶级性,关键在于其法具有国家意志性,表现为国家强制性、权威性等。
这里特别要注意其他社会规范也可能具有规范性、强制性、阶级性,同时要注意强制性与国家强制性、阶级性与统治阶级意志性的区别。
31.法的第二层次的本质表明______。
A.统治阶级意志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B.任何统治者在立法时都应注意现实的经济条件√
C.法必然会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D.法并没有创造现实的经济关系√
法的第二层次的本质是物质制约性,表现为物质生活条件是法的最终决定因素,立法者只能反映这一规律,而不能完全按统治阶级的意志创造法律。
A、B、C、D的表述都是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法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依赖性。
32.下列关于法的权利和义务性,表述正确的有______。
A.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调整主要是通过对权利和义务的设定和运行来实现的,因而法律的内容主要表现为权利和义务√
B.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具有确定性和可预测性的特点,它明确地告诉人们该怎样行为、不该怎样行为以及必须怎样行为。
人们根据法律来预先估计自己与他人之间该怎样行为,并预见到行为的后果以及法律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