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背景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时代背景资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二)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字介甫,晚号半山,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人。

从小勤奋好学,二十岁以前,随父宦游,到过南北很多地方,目睹官僚、豪绅、地主对农民欺凌压榨,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生计艰难,加上北宋王朝对外采取屈辱妥协政策,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趋尖锐,国防和财政呈现严重危机。

这些情况促使他立志改革政治,为以后实行变法打下思想基础。

庆历二年(1042)他中进士,先后担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常州知州以及江南东路提点刑狱等职,在江、浙一带做了十六、七年的地方官。

他在管辖的地区,初步推行革新措施,显示了出色的政治才能。

嘉祐三年(1058)回京城任职。

不久,向仁宗呈奉一篇有名的万言书,就是《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

万言书中畅论政事,陈述富国强兵的计划,为他以后实行变革描绘一幅蓝图,但当时未被采纳。

神宗即位后,想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对王安石的变法主张十分赞赏,于熙宁二年(1069)任命他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

立即建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主管制定盐铁、度支、户部三司条例的官署),作为领导变法的机构。

他从“理财”和“整军”两方面着手,颁布一系列新法。

属于“理财”范围的有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均输法;属于“整军”方面的有保甲法、保马法、置将法和设军器监。

新法推行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豪强兼并势力,缓和了国家财政和军事危机。

王安石的变法,引起了大地主官僚集团的强烈反对。

他虽力排异议,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推行新法,终究寡不敌众,在反对派的竭力诽谤和攻击下,于熙宁七年(1074)被迫辞职。

次年再度拜相,但由于神宗对继续改革失去兴趣,变法派内部又发生许多矛盾,加上其子王雱(páng)病死,使他受到很大打击,身体又多病,一年后又离职回江宁。

他晚年在江宁过了近十年的退休生活。

元丰八年(1085),神宗病逝,守旧派上台执政,新法被全部废弃。

王安石心情十分忧愤,不久也去世。

他生前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死后谥号文,也称王文公。

王安石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他也不忽视艺术技巧的作用。

他的政论文分析犀利,态度鲜明,议论宏大,笔力雄健,形成锋利峭拔的艺术风格。

如答《司马谏议书》突出的表现了他对守旧派毫不妥协的政治态度和不以个人得失为意的宽广胸怀,寥寥几百字,条分缕析,言简意赅,驳斥对方极为有力。

杂记如《游褒禅山记》把记游和说理结合得紧密自然,在平凡的生活现象中寄寓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

王安石的诗歌创作,受杜甫、韩愈很大影响,内容多反映人民疾苦和社会问题,表现形式多用散体句法,好发议论,造语用字瘦硬遒劲。

晚年闲居时写的小诗风格有变化,融情入景,含蓄隽永,有唐人韵味,而触及现实矛盾较少。

他也有少量词作,风格高峻。

王安石一生著述甚多,《字说》《钟山日录》等多已散佚。

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中的《周官新义》残卷、《老子注》若干条。

注本有宋李壁的《王荆文公诗笺注》和清沈钦韩的《王荆公文集注》。

(三)今日褒禅山
据安徽含山中学王汉俊《今日褒禅山》所述,摘要如下。

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文革”前寺院(即课文记述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

距院约200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

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

前洞在慧空禅院遗址东二三里,洞口大而平,洞深约三间房子大小。

洞口左侧有一泉,泉水从石缝中流出,即使洞外干涸,这里仍流水潺潺。

洞口石壁有题刻诗文,但多已风化难识。

出前洞翻过一座山“有穴窈然”,这是后洞。

前后洞并不相通。

进后洞,黑黝黝的,窄处仅能容一人通过,宽处如大殿,究竟后洞有多深?通向何处?不但王安石时“好游者不能穷”,至今也未有人走到底。

(四)争鸣意见
对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现将其中一篇节录于下。

“《游褒禅山记》……记褒禅山后洞之游,因受“怠而欲出者”的影响,…不得极夫游之乐‟,回来以后,自悔之情不能已,同时悟治学之道,庶几类此,因以作文,劝喻人们在学习中必须深入思考,谨慎选取,而不可浅尝辄止,人云亦云。

可是,这篇文章的主题,却一直被人们理解为是说学习贵在有志。

……古人如此看,今之人也如此看……
“……我们认为把这篇文章的主题归纳为有志是不够准确的。

有志是在学业、事业中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

王安石此文不在强调有志,而是在能否深入到险远地方见非常之观的诸多条件中,强调了…不随以止‟的这一面,只要我们对原文稍加分析,是不难明白这一点的。

“……为什么要写仆碑上漫灭的碑文中犹可辨识的字呢?这是值得玩味的。

这件事与有志与否毫无关系。

……作者自登山起到洞旁所见,若需…闲文‟材料,则可资摭拾的材料何其多。

在一代文豪王安石的笔下,一草一木,俱可拈来以助文趣。

作者只写仆碑上的文字,可见有所选择,其目的是为了表现主题——不是为了表现有志的主题,而是为了表现不人云亦云(…随以止‟)必须深思而慎取的主题。

“第二节主要写游后洞…随以止‟的情况和自己的后悔。

“……所以,这第三节文字,很明显,作者之…叹‟之…得‟,是针对…随以止‟的。

“第四节,作者思及先前在道旁所见仆碑上的文字……告诫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要主观见解,不要人云亦云,盲目随俗。

这一节的文字若不说是…不随以止‟的主题的延伸,把…谬其传而莫能名‟说成是因为没有志而使之然,能使人信服么?”
(五)语句特点资料
一、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甚孰能讥之乎?
这句话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它只问不答,而是把要表达的确定意义包含在问句里。

虽是问句,可意思是明确的。

这同平铺直叙的表达比较起来语气强烈,加重了语言的力量,能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反问(“反问”又叫“激问”)
二、“其”字在文言文中主要是用作代词,有时也可用来表示不同语气。

例如:
1.距其院东五里(那。

代词,指代慧空禅院。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

代词,指代“古之人”。


3.其孰能讥之乎(难道。

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4.吾其还也,亦去之(还是。

语气助词,表委婉语气。


“道”字在文言文中用作名词,有时也可用作动词。

例如:
1.有碑仆道(道路。

名词。


2.何可胜道也哉(说。

动词。


“文”字在文言文中常用作名词,有时也可用作形容词。

例如:
1.其文漫灭(文辞。

名词。


2.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华美。

形容词。


“夷”字在文言文中用作名词,有时也可用作动词或形容词。

例如:
1.逆夷又往三元里及萧岗各乡,复行扰害(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这里指英军。

名词。


2.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平定。

动词。


3.夫夷已近,则游者众(平坦。

形容词。


《游褒禅山记》一文中“其”的汇解和“其”的一般用法
“其”字的用法
王安石在寥寥五百多字的《游褒禅山记》中,用了二十个“其”字,这在古人著作中很少见的,很有研究一下的必要。

现依照课文顺序,把有“其”字的地方罗列出来,编上号码,加以解释,并顺便说说“其”的一些用法。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1)址,而卒葬之。

以故其(2)后名之曰“褒禅”。

距其(3)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也,以其(4)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5)文漫灭,独其(6)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其(7)下平旷,有泉侧出,……
问其(8)深,则其(9)好游者不能穷也。

入之愈深,其(10)进愈难,而其(11)见愈奇。

然视其(12)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13)又深,则其(14)至又加少矣。

既其(15)出,则或咎其(16)欲出者,而余亦悔其(17)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以其(18)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19)孰能讥之乎?
后世之谬其(20)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古汉语的“其”,是个非常活跃的词,它既可以用作实词,也可以用作虚词。

“其”用作实词,主要的作用是用作代词,既可以用作人称代词,也可以用作指示代词。

“其”用作人称代词,最通常的是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它可以用在名词之前。

表示领属关系,可译为他的、他们的、她的、她们的、它的、它们的。

上面“其”的(1)(5)(7)(12)都是称代第三人称。

(1)始舍于其址:译作,最初在它的山脚下建筑庐舍定居下来。

“其”代华山的。

(5)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译作,它上面的碑文已剥蚀得模糊不清了,只是从它上面残留的字还勉强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

“其”代仆碑的。

(7)其下平旷:译作它的山脚下土地平旷宽广。

“其”代华山的。

(12)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译作,可是看看它的左右洞壁,来到这里,并且在洞壁上题字记游的人已经很少了。

“其”代后洞的。

“其”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还可以做作为造句成分的主谓结构的主语或用作动词的间接宾语或介词
的宾语。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译作,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叫它为华山洞。

“其”在这里是作为“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个主谓结构的主语,只能译作“它”,不能译作“它的”。

(6)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的“其”也是作为“其为文”这一主谓结构的主语,应译作“它上面”不译作“它上面的”。

(18)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译作,是因为他们探求得深入而且广泛。

“其”是“其求思之深……”这一主谓结构的主语,应译作“他们”。

类似的用法还有《中山狼传》中的“儒谓受人恩而不忍背者,其为子必孝”。

翻译出来就是:儒家说受人恩而不忍心背叛的,他做儿子必定孝顺父母。

“其”是“其为子必孝”这个主谓结构的主语,也只能译作“他”,而不能译作“他的”。

用作动词的间接宾语或介词的宾语如《三国志·魏书·陈登传》“恐不能抗,可引军避之,与其空城。

”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恐怕力量不能对抗,可带军队避开他,留给他一座空城。

“其”的称代作用还可以用于第一人称第二人称。

用于第一人称可译为“我”、“我的”或“自己”。

用于第二人称可译为“你”、“您”。

(1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译作,而我也后悔自己跟着他出来因而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洞中奇景的乐趣。

这是承前称代,“余”“其”是互文,“其”指代自己。

类似的例子如《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译成现代汉语是:回来就很有滋味地吃我土地上种植的东西,来过我的日子。

这是接后称代,“其”、“吾”是互文,“其”称代我。

“其”用作第二人称如《孔雀东南飞》“其往欲何云”。

这是刘兰芝的哥哥在兰芝拒婚后,感到不满,对兰芝说的话。

意思是:你往后打算怎么样?“其”称代兰芝。

又如《战国策·赵策》知伯曰:“亲之奈何?”知过曰“……如是则二主之心可不变,而君得其所欲矣。

”这里“君”“其”前后互用,“其”承前称代你。

“君得其所欲也”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你可以得到你所需要的那些东西啦。

“其”字用作代词,可以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前,起指示作用,表示人、事、物的范围,或者表示对具体对象的强调,可译为“那”、“那个”、“那些”。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译作,因此那以后就把它叫“褒禅山”。

“其”指代埋葬慧褒的时间,译作“那”。

(3)距其院东五里:译作距离那个慧褒禅院东面五里。

“其”代慧褒禅院,译作“那个”。

(8)(9)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译作,要问那个洞的深度,就是那些好游的人也没有谁走到过洞的尽头。

“问其深”的“其”,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的“其”指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10)(1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译作,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难,可是那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

“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

(13)(14)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译作,大概那更深的地方,那些来到的人就更少了。

“其又深”的“其”指代后洞,译作“那”,“则其至”指代那些。

(16)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译作,出了洞,有人就责怪那主张退出的人。

“其欲出者”的“其”,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20)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译作,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事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能说得完呢?“谬其传”的“其”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其”用作虚词,可以充当副词、连词、助词。

充当副词的如(19)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谁能讥笑我吗?“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其”用作副词,还可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未来。

如《愚公移山》“其如土石何”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又将怎样对付那些土石。

“其”充当连词,较通常的用法是1.用于并列的分句,表示选择,可译为“还是”、“是……还是……。

”例如韩愈《马说》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译成现代汉语是:唉!是真的没有马呢,还是真的不知道什么是千里马呢?2.用于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例如《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然兴之矣。

其如是,孰能御之?译成现代汉语是:天空迅速地布满乌云,下了充分的雨水,禾苗便挺拔地生长起来了。

如果象这种情况,又有谁能阻挡得住呢?“其如是”的“其”用作虚词,表示假设。

“其”用作助词,最常见的是用作语气助词,表示推测、希望等语气。

(15)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译作,已经出了洞,就有人责怪那主张退出的人。

“既其出”的“其”是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译作,我到了死的边缘,不知多少次了。

“不知其几矣”的“其”也是句中助词,无义。

方勺《方腊起义》诸君其筹之:译作,各位应该筹划一下这件事吧。

“其”表示希望语气,可译作“应该”、“还是”。

司马光《赤壁之战》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译作,如果能够顺利成功,天下大局就可以定下来。

“其”表示语气的强调,不便译出。

《游褒禅山记》里的二十个“其”的用法和“其”的一般用法,主要的就是这些。

王安石在本文中用了这么多“其”字,我们读起来丝毫不感到别扭和杂沓,反而觉得简练紧凑。

这是因为文章中的“其”大多是用作代词,代词在文章中的功用是使文章简洁。

如果不用代词而用本名的话,那么文章势必重复冗长。

我们从这二十个“其”字的运用,可以看到王安石驾驭语言的功夫,真不愧是古文大家。

(六)《游褒禅山记》疑难句子解析
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这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

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

在这里要注意几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见”,“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

这句可以译成这样: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

谓语部分的“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又是一个判断句式。

“乃”是判断词,课本上把“乃”注作“是”这是对的。

但又说“乃”在这里有“在”的意思,这似乎缺乏根据。

看来这是编者随文意译,而这样的意译是不妥当的。

因为“乃”在辞书里,并不作动词用。

“华山之阳”译作“在华山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译时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添加进去的。

这句话可以说成“以其乃在华山之阳名之也”,可见有没有“在”字,“乃”是判断词。

在这里还要注意:“乃华山之阳”是原因,“名之”是结果。

“名”在这里充当动词使用,释为:称或叫做。

整句可以翻译为: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

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

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①于:从。

“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

②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

“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

③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

“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

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

“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

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

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从而发出无限感慨。

亦通。

(七)主题思想之一
作者在此文中所抒发的感想:无论治学处事,都首先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无讥无悔,同
时还应该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对于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

今天我们也强调立志,我们所说的“志”,和王安石所说的“志”,具体内容虽然不同,但“尽吾志”的精神,“深思慎取”的态度,仍有借鉴意义。

主题思想之二
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阐明了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以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八)写作特点之一
本文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记叙和议论有机结合,照应严谨。

在游记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的议论,而文章的内容中心就在议论,这是《游褒禅山记》在写作上的特点。

作者所写的是一次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游览,在游览中虽然也看到了一些奇景,并未见到那更为“奇传、瑰怪、非常之观”,对此,作者深感遗憾。

照理说这样的游览并没有多大可写的价值。

可是,这样一次半途而废的游览,作者都从中总结出深刻的教训,悟出发人深省的道理,并使记游与议论有机结合,照应严谨,因而使本文别具一格。

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两个部分之间用了过渡句,使文章承上启下,过渡自然,衔接紧密。

如第一部分的最后几句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句。

二、两个部分在文字上前后呼应。

如“平旷”与“夷”,“记游者甚众”与“游者众”……
三、记叙与议论这两部分之间,游山与治学这两部分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作者把治学处事比作游山,抓住了它们之间的共同特点,围绕着这一共同特点进行记叙和议论。

写作特点之二
《游褒禅山记》的记叙和议论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代表作之一。

古代的游记,大体上有两种类型:一是偏重记事描述,另一类则是在描述、叙事的基础上铸入议论。

这篇游记,属于后者这一类型,作者将游褒禅山的见闻作为比喻,倾发议论,论述在生活中要实现远大的志向,创造伟大的事业或研究学问,在客观条件许可下,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矢志不渝,坚持不懈,既要不避“险远”,还要讲究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这些富有哲理的真知灼见,是很可贵的。

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应该是完美统一的。

好的内容一定要凭借好的形式来表现。

《游褒禅山记》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把记叙和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记叙为议论服务,议论是记叙的升华。

在这过程中,重点突出,详略得宜。

作者是怎样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地把记叙和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呢?
本文的第一部分是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

在记叙方面,作者惜墨如金,“前洞”一笔带过,重点放在“后洞”。

在记“后洞”时,也没有着色绘景,只用三个概括性字眼“深”、“难”、“奇”从感觉上状其主要经历。

这既是游洞经过的高度概括,又是为下文议论铺设事实依据。

作者是怎样为下文议论铺设事实依据呢?他笔锋一转,巧妙地写出洞原委:“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这样一来,议论的客观条件大体具备了。

本来,文章便可以从记游过渡到议论,但作者却不就此作罢,而是峰回路转,波澜再起,笔锋又转到回忆游洞时所见,从一个普通的现象中悟出一个道理:“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乍看似乎是一种聊以自慰的心理,实际上正是为以后的议论层层准备条件,并且仍然含有记游写实之意。

记游到此,看来已到山穷水尽,但余波突起,又转回退出时的情形:“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

”埋怨自己盲目跟随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这个慨叹,便是下文议论的导火线。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议论部分,是在第一部分记游的基础上,写因游悟出的哲理。

这是文章的中心,
也是文章的重点所在。

“于是余有叹焉”,承上启下,过渡自然。

承上,使文章由第一部分的记游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的议论;启下,统领下文的感叹。

这个领起的“叹”字,意味深长,一是赞叹古人,二是慨叹世俗之人。

接着作者就游华山洞不能“极夫游之乐”的遗憾,具体抒发感慨,纵横古今,层层披露出因游山所悟出的哲理。

作者先分析“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的原因,是他们不只是观,更重要的是由于他们能“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进而联系对照自己游山的所见所闻:“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据此,作者得到启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所罕至焉。

”进而,作者又以自己游后洞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教训,体会到要想达到人迹罕至的险远;欣赏“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应该具有三方面的准备,既要懂得“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也要懂得虽已立志,“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还要懂得主观条件之外,在客观条件上“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最后作者运用对照形式写出结论:主观上本足以“至”而居然达不到目的,那便“于人为可讥,在己为有悔”;反之,主观上尽了全力而仍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则自己可以“无悔”,自己不悔,别人也就无法讥笑了。

这是作者写这篇游记所要阐明的道理,是本文的中心所在。

这里作者论述“志”、“力”、“物”三者对治学治事取得成功的作用的观点是正确的,既强调“志”,又重视“力”与“物”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作者向上的、积极进取的思想。

末了,作者用“此予之所得”作这段议论的小结,照应段首“于是余有叹焉”,使文章前后呼应,首尾连贯。

这一段是作者此番游山真正的所得。

这段文字虽纯属议论,可是是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进行议论,这样记叙与议论就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显得自然连贯,加上语言质朴而精炼,道理平易而深刻,因而形成独特的风格,成为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写作特点之三
古代的游记,大体上可分为两类:
一是偏重记事描述;
另一类则是在描述、叙事的基础上铸入议论。

这篇游记属于后者这一类型,作者将游褒禅山的见闻作为比喻,倾发议论,论述在生活中要实现远大的志向、创造伟大的事业或研究学问,必须既强调“志”,又重视“力”与“物”的作用,即:在客观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矢志不渝,坚持不懈,既要不避“险远”,还要讲究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写作特点之四
记叙和议论相结合
作者是怎样详略得当地把记叙和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呢?文章的第一部分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

写“前洞”时一笔带过,重点放在“后洞”。

在记“后洞”时也只用了三个概括性字眼“深”、“难”、“奇”从感觉上状其主要以历。

这是对游洞以过的高度概括,又是为下文议论铺设事实依据。

作者笔锋一转,巧妙地写出洞原委:“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这样一来就大体上具备了议论的客观条件。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这个慨叹,便引出了下文的议论。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议论部分,是在写记游的基础上,写因游悟出的哲理。

“于是余有叹焉”,承上启下,过渡自然。

承上,由第一部分的记游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的议论;启下,统颂下文的感叹。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