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学案2考点突破精准答题第2讲观点推断题课时演练(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精准答题:
专题一学案二第2讲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19分)
材料一:
“韧性城市”出现在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4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
什么是韧性城市?按照国际组织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理事会定义,“韧性城市”指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
在当前学术和社会语境下,灾害可以涵盖自然灾害、社会重大影响的事件(如战争)和健康(如疫情)等维度。
城市韧性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论点之一,其核心就是要有效应对各种变化或冲击,减少发展过程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
近年,北京、上海等城市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均有“加强城市应对灾害的能力和提高城市韧性”等相关表述。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危机,让我们对“城市韧性”有了更感性的认识,对城市如何在日益增长且变幻莫测的风险和挑战中正常运行并保持韧性这一议题,有了更理性的思考。
一方面,突发疫情的出现,给当下城市空间的定义与使用带来巨大冲击与影响。
历史上,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不断重塑城市和社会,并间接促进了现代城市规划的诞生及其演进。
疫情期间,城市服务与供给模式发生了全面线上化转变,城市居住、就业、游憩与交通等空间的功能形态与使用模式均面临重新定义。
另一方面,新兴技术对于疫情防控期间城市空间的正常运维使用起关键性作用,实质地支持了政府和城市的正常运行、社区层面的管理、个人层面的适应性生活与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对一系列泛智慧城市技术的检验。
其最终为各级治理者的高效精准治理、医疗工作者的药物研发和病情诊断、公司企业的远程运维以及公众群体的积极参与和反馈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保障,大幅减少了城市各方面所受到的负面影响,进而在平灾结合、城市空间的弹性与健康使用、脆弱地区或人群的监测预警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从多维度提升城市(空间)的韧性。
在当前技术塑造的“新”城市背景下,多方应对疫情的手段相比17年前的“非典时期”有着千差万别。
比如,大数据不仅是对海量数据的应用,更是对应着思维方式或城市与社会运行方式的改变。
从疫情整个应对中,可以看到大数据已经成为居民生活、城市运行的重要参与媒介。
比如,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医疗资源、社会资源与城市空间很高的匹配,大大提升了医疗工作的效率,自助咨询服务等则体现了其“科技向善”、人性化关怀的一面。
再比如,移动通信技术的迭代使得大量日常事务得以线上运行,通过虚拟连接与空间隔离大幅提高了疫情时期公众居家生活的“耐力”。
韧性城市下,不同的城市子系统、不同的研究视角必然导向不同的关注点和侧重点,不过就未来城市空间的创造而言,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传感网与物联网、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智能建造等泛智慧城市技术应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关注,让我们的城市更有韧性,也让我们在风险和挑战应对中更有信心。
当然,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如何让泛智慧城市技术趋利避害,让科技向善,也是每一个社会主体应该留意的。
(摘编自《建设“韧性城市”,提升应对风险挑战能力》) 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让越来越多的城市深切体会到“韧性”的重要性。
面对风险,城市要披上一件高强度、高韧性的现代化“金丝软甲”。
提升城市韧性,不仅是个热门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
最近,许多地方都提出要建设韧性城市,强调要重建城市的“免疫系统”。
这固然让人欣慰,但也值得提醒:建设韧性城市,要谨防“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注意从概念化走向实质化,从碎片化走向系统化,从应急化走向常态化,从被动、静态、单一的“冲击-反应”型风险应对,走向建设主动、动态、系统的城市韧性体系。
要跳出简单的防灾、救灾思维,确立系统、多元的风险防控理念。
为城市披上现代化“金丝软甲”,是一篇提升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文章。
缺乏风险意识,不注重城市韧性建设是任性的,把韧性城市建设“概念化”“口号化”“形式主义化”,同样也是任性的。
建设韧性城市,既不能搞“刻舟求剑”式的保守僵化,又要避免“叶公好龙”式的表面文章。
韧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既要注重显性工程建设,又要注重隐性内涵建设,既“急不得”,也“慢不得”。
只有真刀真枪、实抓实干,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真心为城市披上一件现代化的“金丝软甲”,城市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摘编自《为建设韧性城市添件“金丝软甲”》,
《新华日报》2020年4月13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韧性城市指能够凭自身能力有效应对突然发生的各种变化或冲击,并合理调配资源,从灾害中快速恢复的城市。
B.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既检验了泛智慧城市的技术水准,又为管理者从多维度提升城市的韧性提供了样本。
C.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移动通信技术的迭代等新兴技术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了保障,使人们能更从容迎接挑战。
D.对于韧性城市建设,人们有不同的关注点和侧重点,但泛智慧城市技术的趋利避害、让科技向善是人类的共识。
【答案】D 【解析】“泛智慧城市技术的趋利避害、让科技向善是人类的共识”错,原文在材料一中的表述是“泛智慧城市技术应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关注”“当然,值得注意的
问题是,如何让泛智慧城市技术趋利避害,让科技向善,也是每一个社会主体应该留意的”,可见,原文并未阐述“是人类的共识”这样的观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韧性城市”是在2020年疫情危机下出现的新理念,它间接促进了现代城市规划的诞生及演进。
B.没有新兴技术的支持,面临灾害时城市的正常运维效率可能会大大降低,非典时期就是例子。
C.漠视城市韧性建设或只停留在表面的“韧性”都是不正确的,这给城市管理者带来了新挑战。
D.材料一说理论证,条分缕析,逻辑性强;材料二比喻生动贴切,大量的引用使语言形象活泼。
【答案】A 【解析】“韧性城市”早已有之,并非疫情危机下才出现的,另外,原文有“历史上,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不断重塑城市和社会,并间接促进了现代城市规划的诞生及其演进”。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建设“韧性城市”行为的一项是(3分)( )
A.某市完成了48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工作,全面提升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未来还将制定城市安全风险电子地图。
B.某新区从选址之初到规划建设,开展了包括地震灾害在内的自然灾害应对专题研究工作,提出了符合新区特点和定位的规划建设要求。
C.某市从确保社会公共安全出发,开启突发事件应急教育,让公众懂得应急自救知识,以期面对突发事件能客观冷静,保持社会秩序稳定。
D.出于疫情防控需要,某市动员社区基层工作人员对老旧小区进行了全方位的封闭管理,并采用各种手段堵住防控漏洞,完善了防控体系。
【答案】D 【解析】文中指出“‘韧性城市’指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
D.“对老旧小区进行了全方位的封闭管理,并采用各种手段堵住防控漏洞,完善了防控体系”是通过外界力量进行防控,并不是凭借自身的能力。
4.建设“韧性城市”,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请简要概括。
(4分)
【答案】①科学合理利用新兴技术,多维度提升城市韧性。
②跳出简单的防灾、救灾思维,确立系统、多元的风险防控理念。
③不搞形式,真正抓好“韧性城市”显性工程建设与隐形内涵建设。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6分)
【答案】①首先提出“韧性城市”这一概念,明确“韧性城市”的内涵。
②然后从两个方面,分别分析了“韧性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和新兴技术对于建设“韧性城市”的重要作用。
③最后展望了“韧性城市”建设的前景,并做出相关提醒。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19分)
材料一:
中国传统史学演进的过程中,按照史书的体裁和内容,可将史书分为通史和断代史两类。
通史是按历史演进线索叙述历史的史书体裁,而断代史是指其叙事限定在某一朝代的史书体裁。
作为一种著史旨趣和价值追求,通史成为中国传统史学的优良传统。
从司马迁开始,通史之作连续不断,与此同时,对通史理论的阐释也精见迭出。
到了清代,章学诚在其理论著作《文史通义》中把中国史学上重“通”的现象归纳为“通史家风”,对“通古今之变”这一传统进行了精彩概括。
揆诸中国古代史学的实际,通史之通,有“纵通”“会通”和“横通”之义。
“纵通”,即贯通古今,把历史当作一个因革变通连续不断的过程,呈现历史自始至终的联系和演化。
“会通”是南宋郑樵极力提倡的作史方法,即在“通古今之变”的基础上“总《诗》《书》《礼》《乐》而会于一手,然后能同天下之文”。
“横通”则是在“通古今之变”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史著所载社会历史内容的考量。
在“通史家风”丰富的内涵中,蕴含着一种通史精神,这种精神告诉我们,通史不仅是“时历古今”时间上的连续不断,更是在贯彻了“通古今之变”的意旨后对历史所做出的反思。
围绕这一主题,古代史家提出了盛衰、治乱、得失、损益等一系列概念,形成了系统的有关通史之“通”的理论认识。
这些理论认识概括起来,就是强调以通识的眼光和整体联系的观点看待社会历史的变化,进而探求蕴含在历史变化背后的事理法则,把“通”“变”“理”当作一个完整的体系看待。
“通”是为了看到历史的“变”,即在历史的长时段考察人类社会古今之变的轨迹。
考察历史之“变”的最终目的是求“理”,也就是找出历史兴亡成败的一般法则和社会新陈代谢的内在机制。
“通古今之变”离不开“别识心裁”,章学诚在讨论“通史家风”时,特别强调这一点。
在他看来,思想层面的“别识心裁”和“成一家之言”是通史撰述的宗旨。
历史上不少在体例上与通史相仿的史书貌似通史,但实际上不能称之为通史,只能叫作“集史”。
因为通史“别出心裁,成其家学”,而集史只是“合数代而称为一书”。
由此,章学诚在《史考摘录》中指出:“凡所谓通史者,不问纪载短长,学问疏密,要有卓然独见,迥出前人。
”中国史学史上经典的通史著作均具备章学诚所提倡的别识心裁和成一家言的特征,流传至今,难以超越。
(摘编自王记录《通史精神: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材料二:
20世纪,宣扬进化史观的梁启超、夏曾佑、章太炎以及主张唯物史观的范文澜、翦伯赞等,都对中国通史撰述做出了各自的探索和贡献。
通史精神由求道转向对事物内在关系、法则和规律的揭示,撰述形式由传统的编年、纪传等史体转向以章节体为基础的多种体例交互并用,撰述的内容也在天人古今的基础上前所未有地突出了对世界、对民族、对中外关系的
认识。
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通史编纂自成一家,马克思主义史学对通史精神进行了辨证扬弃,撰述的方法更是在通变、会通的基础上得到了极大丰富。
白寿彝编撰《中国通史》,他创制的“新综合体”吸收了纪传体、典制体等传统史书体的优长,多层次、多角度地反映历史发展的进程,既反映了历史的规律性,又反映了历史的丰富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新的中国通史仍然是时代的需要。
新的中国通史要打破教科书式的编写模式,不能把中国通史写成王朝的兴亡史。
在这部新的中国通史中,要叙述中华各民族生长繁衍的自然环境,反映中华民族大家庭发展状况,讲述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阐述历代生产方式的发展进步。
阐述这样多方面的历史内容,需要创新历史编撰的模式。
例如,法国学者提出的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三种历史时间观念,可以运用于通史的编写。
可以用“结构”来表示的内容,如自然环境的结构、经济关系的结构,都是属于长时段的问题,由于变化较小,不必每个时期都写;有些属于中时段的可以用“形势”变迁来考察,如秦汉时期、盛唐时期等;短时段的问题,就如传统历史阐述中的“事件”,需要重点加以叙述,如秦的统一、楚汉之争、安史之乱等。
这样的中国通史,应该体现鲜明的中国特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继承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优良传统,又能运用反映时代特点和当代学术发展新成果的话语体系,要让广大读者喜闻乐见,而且还应便于向国外读者推广。
(摘编自杨艳秋《中国史学通史精神别具民族特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为不同的史书体裁,通史纵贯古今,断代史横截历史,二者相比,前者更有价值。
B.章学诚提出的“通史家风”是通史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其核心是“成一家之言”。
C.“会通”注重考量历史内容,“横通”注重汇集文献资料,都是对“纵通”的丰富拓展。
D.有些集史在体例上与通史相似,实质上只是“合数代而称为一书”,不能被称为通史。
【答案】D 【解析】A.“前者更有价值”错,原文“通史是按历史演进线索叙述历史的史书体裁,而断代史是指其叙事限定在某一朝代的史书体裁”介绍了两种体例史书的体裁和内容,并没有做出谁更有价值的比较。
B.“其核心是‘成一家之言’”错,根据原文“章学诚在其理论著作《文史通义》中把中国史学上重‘通’的现象归纳为‘通史家风’,对‘通古今之变’这一传统进行了精彩概括”可知,通史家风的核心应是“通古今之变”。
C.“‘会通’注重考量历史内容,‘横通’注重汇集文献资料”错,“会通”是汇集文献资料,“横通”是对史著所载社会历史内容的考量;“丰富拓展”错,文中无此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没有贯穿古今的“通”,不关注历史之“变”的轨迹,就无从思索治乱存亡之道。
B.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也具备章学诚所提出的通史“别出心裁,成其家学”的特征。
C.在新史观的指导下,通史撰述的形式、内容出现了新变化,撰述方法也得到了丰富。
D.运用不同的编纂模式和时间观念,才能对多方面的历史内容有重点地进行阐述。
【答案】D 【解析】“运用不同的编纂模式和时间观念”错,运用不同的时间观念编纂
历史是创新历史编撰模式的一种体现;“才能……”条件关系不成立,原文是“阐述这样多方面的历史内容,需要创新历史编撰的模式”。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作品中不能够体现通史精神的一项是(3分)( )
A.吕不韦《吕氏春秋》B.司马光《资治通鉴》
C.白寿彝《中国通史》D.翦伯赞《中国史纲》
【答案】A 【解析】《吕氏春秋》虽有“春秋”二字,但不是一部史书,《四库全书》把它归为“子部”。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4分)
【答案】①首先明确史书分类,可分为通史和断代史。
②进而从理论层面阐释通史之“通”的内涵。
③然后通过分析“通”“变”“理”的关系阐释通史精神的内涵。
④最后提出通史撰述的宗旨和追求。
5.新时代撰写中国通史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
【答案】①把握“通、变、理”的内在联系,体现“别识心裁”的撰述宗旨。
②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创新撰述理念、编撰模式,阐述多方面的历史内容。
③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运用反映时代特点和当代学术新成果的话语体系。
④易于中外读者接受,便于推广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