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农业的改革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案例] 印度农业的改革和发展
印度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80% 的人口以农业为主,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的净产值占国内净产值的34.9% ,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印度农业的基本情况
印度农业的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是封建的、个体的和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分并村,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每个农户的经营规模较小。
印度独立以后就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公布了名目繁多的法令,但大多数未认真执行,成效不大。
在进行了长达40年的“土地改革”后,土地占有状况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土地所有权仍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封建和半封建的经济成分占有优势。
据印度官方抽样调查,1985—1986年度占农户总数1.3% 最富有的大弄拥有14% 的土地,23% 的农户是佃农与半自耕农的混合,而占总数50% 的最穷小农只拥有1%的土地。
印度传统农业的特点是农业对气候和雨水等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经常遭受季风的危害而造成水旱灾害。
据统计,1951—1983年的32年间,因旱涝灾害而造成的农业减产的就有13次之多。
此外,以传统的生产工具和手工劳动为主,现代技术投入较少,85% 的耕地依靠人和畜力耕作,70% 的耕地无灌溉设施,靠雨水灌溉。
印度农业生产率和农民收入都较低,全国2/3 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但每个农业工人每年的实际收入是420.5卢比,而非农业工人为783.8 卢比,高出83.6% 。
印度农业生产率低表现在农作物的单产水平较低,一些作物的单产水平低于东南亚许多国家。
例如根据粮农组织的资料,每公顷稻谷和小麦的产量,印度分别为2817公斤和2420公斤,中国则分别是5869公斤和3318公斤。
印度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经济社会环境条件不同,采用现代技术的程度不同,造成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在各地区之间的很不平衡。
印度北部和西部地区(特别是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生产力水平高,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较高;南部和东部地区(如比哈尔邦、奥里萨邦、中央邦)生产力水平和粮食产量较低,边际农、小弄与大农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地区发展不平衡和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并未减轻,而且有日益严重的趋势。
从70年代中期起,印度政府开始重视发展与公平问题,并制定和实施了各种计划,但收效似乎不大。
总的说来,目前印度农村社会和经济生活仍然是以农业(主要是种植业)为中心;村社仍然是社会关系和经济活动的基础;传统的管理系统以及亲属、家庭和种姓制度仍然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决定因素,近几年,许多地区开始发生变化,涌现出少数现代的农村社会。
二印度农业的“绿色革命”
1965—1966年度和1966—1967年度,印度动部地区发生严重旱灾,造成农业大幅度减产,粮食危机空前严重,粮食供应状况非常困难,不得不火速进口500万吨粮食以解燃眉之急,整个国家靠吃进口粮过日子。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政府开始实施称之为“绿色革命”的农业发展战略。
“绿色革命”是一项庞大的、以科技为导向的农业综合发长工程,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推广高产优良品种、扩大灌溉面积以及发展农业机械等一系列措施,促进农业现代化、集约化发展,实现农作物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稳产高产。
科技开发、推广和普及是“绿色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印度政府着手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多层次的农业科教和技
术推广网络。
在中央一级,农业部下设两个专门负责农业教育与科研的机构,一个是作为政府职能机构的农业研究与教育局;另一个是印度农业研究委员会。
前者负责协调农、牧、渔业各科研院所的研究、教育活动及国内外合作事项;后者则从事基础研究和实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同时负责农业教育及高新技术的鉴定和推广。
印度各级政府对农业科研系统,邦属大学的校长全部由邦长兼任,经费由地方和中央两级划拨,在税收和用地等许多方面享有种种优惠。
印度农业科研首先从培养优良种子开始。
文明全国的旁遮普农业大学位于素有“粮仓”美称的旁遮普,该大学自1962年成立以来共培育出200多个农作物优良品种,90年代中期培育的一种高产春小麦在当地小麦种植区的推广率超过了90% 。
农业科学技术要转化为生产力离不开推广。
几乎每一所农业大学里都设置了推广部,学校还与成千上万的农户建立了固定的联系,并在这些农户的土地上进行实验。
许多农民把学校看作是“庄稼医院”或“兽医站”,生产过程中只要遇到难题马上就会想到找学校。
以科技为导向的“绿色革命”在印度的农业发展中已取得很大成效,高产品种面积扩大了数十倍,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的高产品种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均超过半数以上。
除了科技兴农发挥了主导作应外,印度历届政府对产业的扶持倾斜政策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绿色革命”开始后,一系列鼓励农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也相继出台并得到贯彻落实。
一是从事农业生产基本不需纳税。
印度法律规定,耕种面积不超过8英亩(约48.6亩)、年收入在10万卢比(约合2300美元)以内的农户,免交包括所得税在内的各项税收。
当然,这一政策在具体实施时常常被人“钻空子”,如许多拥有几十甚至上百英亩土地的大户用“化整为零”的办法,使申报的耕种面积和年收入低于法律标准,从而达到免税的目的。
不过,当局处于减轻农业生产负担的考虑,对此一直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二是柴油、电力免费或优惠。
被称为“印度粮仓”的旁遮普邦规定,农民购买柴油的款项可在出售弄产品之后支付。
农业用电则采取区别对待的办法;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农民免费用电,一般农户可免费使用灌溉电,其他用电则享受优惠价。
从2002年4月开始,印度一些地区已经废止农业用电完全免费的政策,但在收费方面还是向农民倾斜。
三是对化肥、农机等生产资料实行价格补贴。
化肥是印度农业补贴中最大的项目,政府把化肥列入基本商品,对其生产、进口、运输等实行严格控制,价格由政府同意规定并实行补贴。
不管是进口还是国产化肥,售价普遍低于生产成本,运输费也完全由政府来承担。
四是政府出资修建农村基础设施。
农村的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部由邦政府出资,农民不用从兜里掏一个卢比。
在粮食销售方面,印度政府也想农民之所想。
据当地农业官员介绍,印度农业成本和价格委员会每年都对各种农作物的生产成本和有关要素进行分析后确定其最低的支持价格。
然后政府以该支持价格为基础,根据储存补充的需要,公布当年的粮食收购价格,使之成为该年度的粮食底价。
这种做法有效地防止在丰收年景粮价出现暴跌,避免谷贱伤农和打击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此外,印度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根据这项保障制度,政府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农民发放津贴;向无房的贫困农民提供建房补助;中央和邦政府还对贫困子女的教育给予补贴;对贫困人口购买粮食实行低价政策。
虽然农业补贴有违世贸组织的某些规则,但印度计划委员会高级顾问普拉纳布·森认为,对于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短期内完全取消补贴是不可能的,后果也是可怕的。
经过第一次绿色革命,印度粮食年产量从独立之初的1500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2.2亿吨。
不过,印度政府意识到,由于从60年代兴起的“绿色革命”对产业增长的推动已有减慢,近年来粮食生产1.7% 的年增长速度已经低于1.9% 的人口增长速度,这一势头如果不
能尽快得到扭转必将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指出:“提高农业产量和收益是政府促进农村繁荣战略的核心”。
他强调,现在需要发动以提高农业的总体收益为中心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为此,印度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例如,中央储备银行决定在未来5年内向农业部门提供总额为5000亿卢比(约合115亿美元)的信贷资金;明确规定从开垦荒地、选育良种到改造农业基础设施、增加灌溉面积、提高粮食加工储藏能力、完善粮食市场流通环节以及鼓励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新科技等具体环节中的投资导向;政府计划通过向70% 的农民提供抵息贷款的方式,指导农民进行产业升级;政府还设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并在今年上半年内完成向全国农民发放专用信贷卡的任务。
大力推广和采用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推行“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内容之一,而其成败的关键在于人才。
印度总统卡拉姆说,印度每年有300万大学毕业声及数量相当的中等职业人才,他们是“第二次绿色革命”宝贵的依靠力量,政府应当鼓励他们到农村去,用他们的知识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功立业。
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而却对推动基层农业科技队伍成长,促进农村科技成果的推广十分有利。
三印度农业的最新发展
在经理了2002年的干旱之后,印度的农业已明显复苏。
现在农业不仅恢复了2002年之前的水平,还在产量上更上一层楼。
2003财年第三季度增长率达10.4% ,其中贡献最大的当数增幅高达17% 的农业。
农业之所以能增产,除季风季节带来的充足、丰富的降雨外,还得宜于加大了对提高农业生产率的投入。
有资料显示,2003—2004年度农业总产量将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的2001—2002年度。
数据表明谷类和豆类的总产量将达到约2.2亿吨,为历年最高。
另外,食用油产量将超过2300万吨。
以目前的消费水平,印度的粮食产量不仅能养活印度十几亿人口,还有剩余出口。
印度已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小麦和水稻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蔬菜和水果生产国。
2003年年印度位居世界水稻出口国第三位和小麦出口国第七位。
受到部分农作物迅猛增长势头的影响,鱼产品和热带作物产品出口量也节节攀升,其中热带作物产品包括新鲜、冷冻和加工的水果、蔬菜和鲜花等增势明显。
从目前产量的增长势头看,用不了多久就将成为这些农作物的世界第一生产国。
印度正朝着到2010年粮食产量翻番的目标前进,预期粮食收入将超过2.5万亿卢比(约700亿美元)。
对农业利好的因素还有不少,例如这个种植季投入的改良种子、水、化肥和杀虫济的供应都很充足;而在气候方面,除了少数地区降水不足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在种植季都非常适宜农作物生长。
丰富的季风降水不仅对农业生产有利,也使得印度主要的水库蓄水充足。
据印度中央水资源委员会统计,在西南季风季节结束时,全国71个主要水库的蓄水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1%。
过去,农业科技的发展与传播被看成是政府的工作,但现在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府也鼓励私有部门进入这一领域。
农业专业的毕业生获得经济帮助,建立了“农业门诊部”,他们不仅向农民提供指导和传播科学知识,同时还向农民出售必需的农业物资。
另外,合同农业这个概念也被提倡,它是指出口商帮助农民生产某种他们需要的农产品。
在过去几年里,在这种类型的创新公司里,“生产者”农民和“最终消费者”出口商、加工商和贸易商达成一个生产和销售的协议。
一些大的合作公司对这种运营模式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农业市场管理的相关法律也进行了相应修改,将这种合同农业合法化。
由此,促进农村私有农业市场的发展。
农产品运输和储存的限制被取消,在的多数主要农产品销售中引入了期货交易作为价格发现和平稳价格的工具;同时期货也帮助农民选择最佳的农产品卖出时机,以获得最大的利益回报;在过去几年中,数不胜数的农产品以在线期货的方式成交。
印度政府下属的FMC委员会(Forward Markets Commission)监督着这些交易,以保证交易的公平和透明。
农民和贸易商都是这种交易方式的受益者,特别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农村推广之后。
农村计算机革命始于1998年,当时钦奈的M.S.Swaminathan 研究基金会开展了一项电子知识的普及活动,这项令人鼓舞的试验带动了一些大公司的参与,如2000年的ITC建立电子集市项目,2003年Ogilvy&Mather 公司推出农村互联网工程,旨在缩小印度城乡数字化差距。
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计算机化革命,政府还专为农业设立呼叫中心和广播、电视频道。
这些呼叫中心与地区农业教育及研究机构相连,由农业专业毕业生接听热线电话,他们接受农民的询问或进行解答,或咨询专家后给予答复。
一般而言这些呼叫中心的电话是免费的,以便能为农民免费服务。
能建成这样的呼叫中心和专门的广播台、电视台还要感谢前几年农村地区公共电信基础设施的大力跟进。
现在,电话已经进入50万个村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覆盖广阔;印度最大的国家电视台Doordarshan 几乎已经覆盖印度全部人口;另外,全印电台All-India 拥有95个调频广播频道,覆盖绝大部分农村地区;至于那种十分便宜的使用电池的无线电广播接收转播设备更是早已遍及全国。
所有这些构成了非常广泛的农业领域的电台听众群、电视观众群,以及用电信相连的农村用户群。
除了上述努力,印度政府最近还提出另外一项提议以帮助各邦拓展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好地为农业发展服务。
这项提议是将ICAR提供的科学信息、各邦农业大学、国家管理官员和ICAR巨大的农业研究信息系统(ARIS)数据库以网络相连,最终因特网将连接农业的市场研究以及农业相关的众多团体,形成一个地区性、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网络,使印度的农业真正走在领先的前沿。
(石金海)讨论题:
1.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第三世界的农业相对停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印度是如何摆脱这一困境的?
2. 在传统农业社会进行农业创新或推广农业技术时,一般认为会遭到小农的反对,印度是否也遭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是,那么它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如果不是,那么又是为什么?在开展“绿色革命”中,政府采取了哪些相应措施?
3. 为什么在分析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时应当把重点放在对农村部门和农业制度特别是小农农业制度的研究上?
参考资料:
1. 文富德:“印度农业发展浅析——兼谈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南亚研究季刊》
1995.2。
2.文富德:“印度农业新政策的主要内容及简要评价”,《南亚研究季刊》1999.2。
3.文富德:“印度农业的世贸对策及其启示”,《南亚研究季刊》2001(增刊)。
4.张淑兰:“WTO与印度的农业发展——全球化背景下印度的农业战略对策”《南亚
研究季刊》,2002.2。
5.黄洁、丁士军、陈传波:“印度的农业风险及应对策略”,《世界农业》2003.1。
6.任大鹏:“印度的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世界农业》2002.11。
7.向元均:“印度农业科技进步浅析”,《南亚研究季刊》2002.1。
8.朱会义、刘高焕:“印度农业研究系统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国农业科技
导报》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