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考语文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张千载高谊》附答案及译文
【山东省聊城市】二、(二)张千载高谊千载字毅甫,庐陵人,文山友也①。
文山贵显,屡以官辟②,皆不就。
文山自广还,至吉州城下。
千载来见曰:“丞相赴北,某亦往。
”遂寓于文山囚所侧近,日以美食奉之。
凡留燕三年,潜③造一椟,文山受刑后,即藏其首。
后,火其尸,拾骨置囊。
南归,付其家葬之。
千载高谊,亦千载而下所不多见也!【注释】①文山:文天祥自号。
②辟:征召。
③潜:偷偷地。
9.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2分)A.文山自.广还自.富阳至桐庐B.千载来见.曰才美不外见.C.寓于文山囚所.侧近之次所.旁丛祠中D.凡.留燕三年凡.三往,乃见10.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日以美食奉之。
11.张下载高谊“高”在何处?(2分)【答案】9.B 说明:本题2分。
10.张千载每天拿精美的饭菜来侍奉(献给)文天祥。
说明:本题2分。
11.在朋友贵显时保持距离(屡辞不仕);在朋友落难时患难与共(侍奉三年并料理后事)。
说明:本题2分【参考译文】庐陵人张千载,字毅甫,别号一鹗,文山的朋友啊。
文山富贵时,多次请他出山不出。
直到文山从广东衰败(被贬)回来,到吉州城下,千载暗地出来与之相见,说:“丞相去燕地,我张千载也去。
”到了就住在文山牢房的附近,三年来给他送饭从无间断。
又秘密打造一个匣子,待文山接受斩首命令之日,就用来收藏他的首级,查访得知其夫人欧阳氏被俘虏了,让她火化了尸首,这样之后收起白骨放入囊中,带着装头的匣子一同回到南方,交给他的家人安葬。
生死之交,千年才出的一位高洁之士。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22篇课内重点文言文课后习题及答案
二、朗读第 3、4 段,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它们各自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答案:这两段是拟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悲一喜)。
第3段以转接连词“若夫”开始,含有假定意味,格调低沉。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风雨图”: “淫雨霏霏”,写阴雨连绵不断;“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写风大浪高,令人生畏;“日星隐曜,山 岳潜形”,写阴雨天的晦暗:“樯倾楫摧”,写舟船覆灭的景象;“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写环境的 阴森恐怖。 第4段以转接连词“至若”开启,虽然也含假设意味,但格调转高。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春晴图”: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写春风和煦,日光明亮,水面平静;“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写水天一色, 浩瀚无边;“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写飞鸟与游鱼的欢快;“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写草木的繁茂;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写湖上烟雾消散、明月朗照;“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写月映湖水,金色 玉光;“渔歌互答”,写渔人之乐。
陈与义《登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附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思想感情:诗人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和忧国忧民之情融于一体。抒发了诗人躲避战乱的颠沛流离之 苦、国家动荡之忧以及报国无门的悲凉落寞之情。
《三峡》课后习题 1、朗读并背诵课文。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 同景象。先写山,写出山高、岭连、峡窄的特点,为下文写水作铺垫。夏水浩大,所表现出的奔放 美最能突出三峡雄伟壮丽的特点,所以先写。 2、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 答案:春冬之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 峻茂,良多趣味。” 秋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作者写景, 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 “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山东省青岛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山东省青岛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8.(12分)文言文阅读。
【甲】蔡义,河内人也。
以明经①事大将军幕府。
家贫,常步行,资礼不逮②众门下,好事者相合为义买犊车,令乘.之,不用。
久之,上诏求能为《诗》者,征义待诏,久不得见。
义上疏曰:“臣山东草野之人,行能亡.所比,容貌不及众,然而不弃人伦者,窃以闻道于.先师,自托于经术也。
愿赐清闲之.所,得尽精思于前。
”上召见义,令说《诗》。
上甚说之,擢③为光禄大夫、给事中,进授昭帝。
数岁,拜为少府,迁御史大夫,代杨敞为丞相,封阳平侯。
(取材于《汉书》)【乙】吴悌,字思诚,金溪人。
嘉靖十一年进士。
征授御史。
尝出京视两淮盐政,海溢,没民舍,悌先赈之而后奏闻。
按④河南,伊王典楧⑤骄横,惮悌,遗书.称为友。
悌报曰:“殿下,天子亲藩,非悌所敢友。
悌,天子宪臣,非殿下所得友。
”伊王愈惮之。
夏言⑥当国,与悌乡里。
悌尝谒.言,众见言新服宫袍竞前誉之悌却立不进。
言问其.故,徐曰:“俟谈毕,吾以政请。
”言为.之改容。
(取材于《明史》)[注]①明经:通晓经书的解说。
②逮:及,达到。
③擢:选拔,提拔。
④按:巡行,巡视。
⑤典楧:明朝第七代伊王。
⑥夏言:明朝政治家。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令乘.之乘:乘坐B.行能亡.所比亡:逃跑C.遗书.称为友书:书信D.悌尝谒.言谒:拜见(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众见言新服/宫袍竞前/誉之悌却立不进B.众见言新服/宫袍竞前誉之/悌却立不进C.众见言新服宫袍/竞前誉之/悌却立不进D.众见言新服宫袍/竞前誉之悌/却立不进(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窃以闻道于.先师所欲有甚于.生者B.愿赐清闲之.所水陆草木之.花C.言问其.故安陵君其.许寡人D.言为.之改容为.人谋而不忠乎(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蔡义供职大将军幕府时,家境贫寒,却不使用别人为他买的牛车。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汇集(一)附答案解析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汇集(一)一、(2024·山东·中考真题)王公政教[明]沈德符王锐,永平府迁安县人,进士。
景泰间,为彰德知府,锐长身修髯顾眄生威有权术尚严政。
治察郡中吏民,自听其政,吏亡得为奸。
深究事情,吏民畏之如神。
令民临道屋俱作修廊,檐外浚深沟,雨潦得泄,中道隆,立令水赴沟中。
巷口树栅门,有钥,甲夜即阖门钉板,柝竟夜鸣,奸人莫敢入郡地也。
尤留心学校,凡朔望①谒先师庙已,坐明伦堂②,听诸生说经。
诸生皆居学宫,筹识姓名。
政少暇,令隶持数筹,造明伦堂。
诸生持筹来,自临试,或背诵书,或作义。
其他出及不衣冠居者,受笞。
当是时,黉序③间读书声洋洋盈耳。
丁祭④,陈钟鼓,鸣弦管,升降揖逊甚都。
参政姚龙行部至府,往见之,出而叹曰:“此虽国学⑤,亦无以加也。
”(选自《万历野获编》,有删节)[注]①朔望:农历每月的初一日和十五日。
②明伦堂:古代讲学、弘道、研究之所。
③黉(hóng)序:古代学校。
④丁祭:旧时每年于仲春及仲秋上旬丁日祭祀先师孔子。
⑤国学:国子监。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景泰”与“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中的“康乐”都是皇帝年号。
B.“吏民畏之如神”与“无丝竹之乱耳”两个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C.“令民临道屋俱作修廊”与“乃重修岳阳楼”的“修”,都是“修建”的意思。
D.“筹”的本义指小竹片,“筹识姓名”这句话意思是用小竹片标识学生的姓名。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锐防涝有法,要求百姓深挖排水沟渠,这样下大雨时可以及时泄洪。
B.王锐重视安全,在巷口处设置栅门,入夜便关门上锁,彻夜有人打更。
C.结尾使用对比,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借参政姚龙的话肯定王锐的政绩。
D.文章以叙为主,从防涝、治安、教育等方面记录王锐施政有为的事迹。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需断句处相应的字母依次填写到答题卡上。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养鱼记》附答案及译文
【山东省临沂市】(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15分)养鱼记【北宋】欧阳修折檐①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对非非堂②。
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因洿③以.为池。
不方不圆,任其.地形;不甃不筑④,全其自然。
纵锸⑤以浚之,汲井以盈.之。
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风而.波,无波而平,若星若月,精彩下入。
予偃息⑥其上,潜形于毫芒⑦;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
斯足以舒忧隘而娱穷独⑧也。
乃求渔者之罟⑨,市数十鱼,童子养之乎其中。
童子以.为斗斛之水不能广其.容,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
怪而问.之,且以是对。
嗟乎!其童子无乃嚚昏而无识矣乎⑩!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
(选自《居士外集》)【注释】①折檐:屋檐下的回廊②非非堂:作者刚刚出仕,在洛阳做留守推官时所建在衙厅西侧③洿(wū):地势低洼的地方。
④甃(zhōu)砌池壁。
筑:夯底土。
⑤锸(chā)铁锹。
浚:挖沟疏通水路。
⑥偃息:休息⑦潜形于毫芒:在毫末之中隐藏了自己的身体⑧舒忧隘而娱穷独:释放忧愁郁闷的心情,在困厄孤独中快乐起来。
⑨罟(gǔ):渔网。
⑩无乃……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不是……吗”“恐怕……吧”。
嚚(yín)昏:愚蠢糊涂。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3分)⑴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⑵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
()⑶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折檐之.前有隙地。
怪而问.之。
B.因洿以.为池。
童子以.为斗斛。
C.任其.地形。
不能广其.容。
D.微风而.波。
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5分)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
15.下列六个句子分成为四组,全部描写鱼池的一组是。
()(2分)①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②。
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
③湛乎汪洋,晶乎清明,④微风而波,无波而平⑤若星若月,精彩下入。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孝经》附答案及译文
【山东省青岛市】9.(一)文言文阅读《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王敬臣,长洲人。
十九为诸生,受业与校。
性至孝,父疽发背,亲自吮舐。
老得瞀眩疾,则卧于榻下,夜不解衣,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
孙抑,世居晋宁洪洞县。
关保之变,挈父母妻子避兵平阳之柏村。
有乱兵至村剽掠,拔白刃吓抑母,求财不得,举刃欲斫之。
抑亟以身蔽.母,请代受斫,母乃得释。
而抑父被虏去,不知所之.。
或.语之曰:“汝父被驱而东矣,然东军得所掠民皆杀之,汝慎无往就.死也。
”抑曰:“吾可畏死而弃吾父乎?”遂往,出入死地,屡濒危殆,卒得父以归。
(原文有删改)【注释】①校:魏校,学者,王敬臣的老师。
②疽jū:毒疮。
③瞀mào眩:眼花头晕,迷糊。
④挈:带领。
⑤斫zhuó:砍。
⑥亟jí:急忙。
⑴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抑亟以身蔽.母蔽:遮蔽,遮挡B.不知所之.之:去、往C.或.语之曰或:有人D.汝慎无往就.死也就:完成⑵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而其.父被掳去A.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塞翁失马》)B.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C.其.一犬坐于前(《狼》)D.其.真不知马也(《马说》)⑶下列句子,与“夫孝,德之本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A.必以分人(《曹刿论战》)B.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C.贤能为之用(《隆中对》)D.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⑷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王敬臣的父亲背部长疮,他亲自为父亲吸舔脓疮;为了照顾年老生病的父亲,他整夜不脱衣服在父亲床边服侍。
B.乱兵劫持了孙抑的母亲,求财不得就要用刀砍人,孙抑急忙挺身而出保护母亲,使母亲免受伤害。
C.孙抑的父亲被乱兵劫走,孙抑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去救父亲,最终没有成功。
D.无论是王敬臣悉心照料病中的父亲,还是孙抑挺身而出保护身处险境的母亲,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根本的孝道。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茗柯文三编》附答案及译文
【山东省潍坊市】四、(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霍丘①知县阳湖左君,治霍丘既一载,其冬有年。
父老数十人,来自下乡,盛米于筐,有稻有稉,豚蹄鸭鸡,伛偻提携,造于.县门。
君呼之入,曰:“父老良苦,曷为来哉?”顿首曰:“边界之乡,尤扰益偷。
自耶之至,吾民无事,得耕种吾田。
吾田幸熟,有此新谷,皆耶之赐,以为耶尝。
”君曰:“天降吾民丰年,乐与父老食之;且彼家畜,胡以来?”则又顿首曰:“往耶未来,吾民之猪鸡鹅鸭,率用供吏,余者盗又取之。
今视吾圈栅,数吾所育,终岁不一失,是耶为吾民畜也,是耶物非民物也。
”君笑而受之,劳.以酒食。
皆欢舞而去,曰:“本以奉耶,反为耶费焉。
”士民相与..谋曰:“吾耶无所取于民,而禄不足以自给,其谓百姓何?请分乡为四,各以.月入米若薪。
”众曰:“善。
”则请于君,君笑曰:“百姓所以厚我,以我不妄取也,我资米若薪于百姓,后之人必尔乎索之,是我之.妄取无穷期也。
”不可。
亳州之民,有诉于..府者曰:“亳旧寡盗,今而多,其来自霍丘。
霍丘左耶不容盗,以祸亳,愿左耶兼治之。
(选自张惠言《茗柯文三编》,有删改)注释:①霍丘:县名。
后面的阳湖、亳州均为地名。
②耶:通“爷”。
③尔:如此,这样。
14.解释文中加点实词的意思。
(3分)①伛偻提携,造于.县门()②君笑而受之,劳.以酒食()③士民相与..谋曰()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是耶为.吾民畜也为.坛而盟,祭以慰首(《史记•陈涉世家》)B.各以.月入米若薪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C.是我之.妄取无穷期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列子•汤问》)D.亳州之民,有诉于..府者曰所欲有甚于.生者(《孟子•告子上》)16.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①父老良苦,曷为来哉?②百姓所以厚我,以我不妄取也。
17.火球直线左君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试结合全文概括。
(2分)【答案】14.①造:到、去②劳:犒劳、慰劳③相与:互相、共同15.C16.①父老乡亲们很辛苦,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呢?②百姓厚待我的原因,是因为我不胡乱拿取百姓的东西.17.①治县有方②清正廉洁③关心百姓④平易近人【参考译文】霍丘的知县阳湖人左君,治理霍丘已满一年,那一年冬天收成不错。
2024年各地九年级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一)
2024年各地九年级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一)(2024年赤峰市中考语文)班级微信公众号设立了“君子风范·古代先贤”推介专栏。
小文梳理资料,探究“君子”内涵,请帮她完成以下任务。
【资料卡片一】“君子”品性的时代表达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2.【因言求义】下面是小文设计的“解文释义探究单”,请帮她填写完整。
苏轼堪称君子人格的典范。
他在生命的低谷仍“无所往而不乐”,有颜回“在陋巷”仍“不改其乐”之贤。
初到胶西,“盗贼满野,狱讼充斥”,此句可译为⑦。
“处之期年”,“期年”意思是⑧,此地便和乐安宁、民风淳厚……3.【联文求义】“君子风范·古代先贤”专栏,上一期推介的是诸葛亮。
请结合资料卡片及阅读经验,参照上期推介语,为苏东坡写一段推介文字。
(不得抄录“解文释义探究单”中的相关内容;80字左右)诸葛亮推介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能“决胜千里之外”;他高瞻远瞩、励精图治,为汉室兴复鞠躬尽瘁;他治家谨严,告诫后人应崇尚节俭、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答案】1.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2.有高尚品德和修养的人仁富贵权势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坚守原则、不屈服于外界压力(意对即可)致诚坚定志向盗贼到处都是,案件也多不胜数满一年3.示例:苏东坡是乐观的典范,无论处境多艰,都能自得其乐;他为官亲民,致力于改善民生;他文采斐然,诗词文章流传千古。
其君子风范,令人敬仰!(2024年甘肃临夏中考语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乙】懋第①衰绖②入都门,至则馆之鸿胪寺。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文言文训练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识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①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冀②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③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④。
”(选自《李生论善学者》)【注】①还:通“旋”,掉转身。
②冀:希望,期待。
③盍:何。
④炯戒:明显的警戒。
79.解释下列各组加点字。
(1)【益】A.王生益.愠( )B.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孙权劝学》)(2)【故】A.李生故.寻王生(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80.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B.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C.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D.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8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⑵或谓君不善学,信乎?82.李生要告诉王生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
【答案】79.更加益处、好处特意所以、因此80.B81.(1)王生喜欢学习,却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2)有的人说你不善于学习,确实是这样吗?82.示例:学习要注意方法,学习要善于思考,要勇于向别人请教,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或学贵善思;不耻不问;择善而从之,虚心接受别人意见。
)【解析】79.考查对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的理解。
作答时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分析。
(1)A.“王生益愠”的意思是:王生更加生气。
益:副词,更加。
B.“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的意思是: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好处。
山东烟台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9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
山东烟台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0年)贞观十二年,太宗东巡狩,将入洛,次于显仁宫,官苑官司①多被责罚。
侍中魏徵进言曰:“陛下今幸②洛州,为是旧征行处③,庶其安定,故欲加恩故老。
城郭之民未蒙德惠,官司苑监多及罪辜,或以供奉之物不精,又以不为献食。
此则不思止足,志在奢靡,既乖行幸本心④,何以副百姓所望?隋主先命在下⑤多作献食,献食不多,则有威罚。
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
此非载籍⑥所闻,陛下目所亲见。
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
当战战栗栗,每事省约,参踪前列,昭训子孙,奈何今日欲在人之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⑦足矣;若以为不足,万倍于此,亦不足也。
”太宗大惊曰:“非公,朕不闻此言。
自今已后,庶几无如此事。
”[注]①官司:侍从,侍卫。
②幸:临幸,到。
③为是旧征行处:因这里是以前征战之地(百姓遭了罪)。
④乖行幸本心:违背了巡游的初衷。
⑤在下:下人。
⑥载籍:史书。
⑦不啻(chì):不止,不仅仅。
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次于显仁宫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B.故欲加恩故老桓侯故使人问之C.隋主先命在下多作献食一食或尽粟一石D.陛下若以为足不足为外人道也10.下列各项中的“以”与“或以供奉之物不精”中的“以”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徐以杓酌油沥之B.此独以跛之故C.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D.何以战11.翻译句子。
(2分)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
12.魏微举隋主之例是为了,。
(2分)【参考答案】9、A10、B11、因为隋炀帝昏庸无能,所以上天才委派陛下来代替他。
12、劝谏太宗,让其明白追求享乐奢靡能导致亡国的道理。
【参考译文】贞观十二年,唐太宗东巡狩猎,将要进入洛阳,驻扎在显仁宫,宫里的侍从(因为侍候不周)受到很多责罚。
对此,侍中魏徵向唐太宗进谏,说:“陛下如今到洛阳,因这里是以前征战之地(百姓遭了罪),陛下希望这里获得安宁,所以想要对对洛阳的百姓施以特别的恩惠。
2019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附译文)
2019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古诗文试题及答案(附译文)(一)诗词理解(6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7-8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峨眉山月歌王勃李白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峨眉山月半轮秋,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影入平羌江水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夜发清溪向三峡,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思君不见下渝州。
7.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意为“今天我与你分别,内心忧伤,无论是在京城的我,还是即将远赴蜀州的你,都是远离故土、在异乡为官的人。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为“我们是心心相连的朋友,即使是远在天涯海角,也如同比邻而居。
”C.“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意为“在分别的路口,我虽想挽留你,却无能为力,只能默默无语,泪下沾巾。
”D.“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意为“船行在平羌江上,半轮秋月高悬在峨眉山头,明月倒映在江水中,伴诗人远行。
”8.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不正解的一项是()(3分)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首联描写友人即将离京赴任蜀州,诗从遥望蜀地,视线却为风烟所遮,心头萌生淡淡的伤感。
B.《峨嵋山月歌》描写了诗人乘船顺江而下所见之景,“峨嵋山月”与诗人千里相随,触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 《峨嵋山月歌》后两句叙写诗人江上行船的旅程,表现了诗人离友人越远就越加思念的情感。
D.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峨嵋山月歌》皆为离别而作,两首诗均充满了离愁别绪和难以释怀的悲戚之情。
(三)文言文阅读(12分)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
有大志,通贯书术。
十年,为侍中。
尚书省滞狱不决者,诏征平治。
征处事以.情,人人悦服。
多病,辞职,帝曰:“公不见金①在矿何贵之有?冶锻而为器,人乃宝之。
朕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②焉。
卿虽疾,未及衰,岂得便③尔。
”时上封事④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
征曰:“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
封事,谤木之遗也。
陛下当任其所言,以彰.得失。
年山东省中考语文真题汇编之课外文言文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余方怪甚,然复有鸡雏过堂下者,又亟往捕之而走,追则啮者 过半矣。
12.《猫说》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给了我们怎样 的启示?(3 分)
6 / 35
Word 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很方便 【答案】8.共同、一起
(1)群鼠闻其声,相与窥其形相与
(2)适睹出壳鸡雏,鸣啾啾焉适:
(3)舍其病,犹可用其能也舍: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今汝无捕鼠之能,而有噬鸡之 病”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愚公移山》)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
C.未有问面不告、求而不得者也(《送东阳马生序》)
8 / 35
Word 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很方便
【乙】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①匈奴,式上书, 愿输②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 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 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 故见③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 者宜死④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
12.答案:示例一借事说理。作用:两文叙述真人真事,从中引 申出普遍的规律或道理。这种写法深入浅出,启人心智,发人 深省,更具说服力。
示例二描写细致传神。作用:甲文“睨之”“但微颔之”的细节 将人物轻蔑自负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或连用“置”等一系列 动词描述酌油过程,将娴熟技艺和自若神情具体细致地展现 出来)。乙文用“搏”“扑”“跃”和“奋臂”“屹立”等一系列动词描 述杀虎的惊险情景,将虎之凶猛与翁之武艺高强栩栩如生的 表现出来。
山东济南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31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
山东济南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0年)【甲】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节选自《晏子春秋》)【乙】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①言。
语不及之,即危行。
国有道,即顺命。
无道,即衡②命。
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太史公曰: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③慕焉。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注】①危:正直。
②衡:违背。
③忻(xīn):喜悦,高兴。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王曰:何坐.坐:_________(2)吏二缚一人诣.王诣:_________(3)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事:_________(4)既相.齐相:_________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过王而.行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今民生长于.齐不盗每假借于.藏书之家C、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策之不以.其道D、余虽为.之执鞭为.人谋而不忠乎1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2)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12、填空。
(2分)甲文主要通过________描写展现晏子与楚王的精彩交锋,在反击楚国君臣的有意羞辱时,晏子运用__________的说理方式赢得胜利。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乙】乍入谷,未有奇。
沿溪曲折行数里,草木渐秀润,山竦出,崭然露芒角。
水声锵然鸣两峰间,心始异之,又盘山行十许里,四山忽合,若拱而提①、环而卫者。
嘉木奇卉被之,葱茜浓郁。
又行数里,得泉之泓澄渟溜者焉②。
洑③出石罅④,激而为迅流者焉。
阴木荫其颠⑤,幽草缭其趾⑥。
宾欲休,咸曰:“莫此地为宜。
”(节选自麻革《游龙山记》)【注释】①提:同“揖”,拱手行礼。
②得泉之泓澄渟溜者焉:发现一股泉水,水深而清澈,聚为池塘,缓缓流动。
③洑(fú):同“伏”,水伏流地下。
④罅(xià):缝隙。
⑤颠:上方。
⑥趾:岸边。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的意思。
(2分)(1)略无阙处(2)至于夏水襄陵(3)心始异之(4)环而卫者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宾欲休,咸曰:“莫此地为宜。
”3.甲文描写三峡秋季景色却不见“秋”字,作者是如何表现三峡秋季特点的?(2分)4.甲乙两文所描绘的山的形态有哪些共同特征?请简要分析。
(2分)参考答案及解析1.①阙:通“缺”,缺口,空隙②襄:漫上③异:意动用法,感到惊异④环:环绕2.(1)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宾客们想休息一下,大家都说:“没有比这里更适宜的地方了。
”3.写秋天,作者用一“霜”字暗示;写三峡秋景的清寒,并用猿鸣来烘托萧瑟的秋高,让人不胜凄凉;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语文中考文言文试题含答案
语文中考文言文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①人也。
少时尝与鲍叔牙游②,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③,管仲事公子纠④。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⑤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注】①颍上:地名。
②游:交游,交往。
③小白:齐桓公的名字,他是“春秋五霸”之一。
④纠:齐襄公之弟,公子小自的异母哥哥。
⑤见逐:被赶走。
(1)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B.任政于齐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2)结合句意,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①公子纠死,管仲囚焉________②尝与鲍叔贾________③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________④子孙世禄于齐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②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4)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鲍叔牙这一形象:________。
(5)文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突出鲍叔牙的特点?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山东省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山东省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10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
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zhuàn)何物?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②欺。
”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宋濂传》)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
②朕:皇帝自称。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标两处)(2分)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余幼时即嗜学嗜:(2)弗.之怠弗:(3)宋濂尝.与客饮尝:(4)间问群臣臧否臧: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诚然,卿不朕欺。
12.【甲】文段在读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2分)9.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评分:共2分。
每对一处得1分。
10.(1)爱好(2)不(3)曾经(4)善,好评分:共2分。
每空0.5分11.(1)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书。
(2)真是(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
评分:共4分。
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12.读书方面围绕“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做人方面围绕“正直”“坦诚待人”“与品德优秀的人交友”“背后不说人坏话”等要点回答即可。
评分:共2分。
每空1分,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德州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曹刿(3张)未徧,民弗从也。
《醉翁亭记》《醒心亭记》2019年山东枣庄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与翻译)
2019年山东枣庄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甲】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但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测;山看野藏,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门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欧阳公②作州之二年,构③亭日“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
既又直④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那么必即丰乐以饮。
或醉且劳矣,那么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那么其心洒然⑤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
吾君⑥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
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皆公乐哉?乃公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巩⑦《醒心亭记》注释:①涯:岸边。
②欧阳公:即欧阳修。
③构:搭建。
④直:当,临。
⑤洒然:泗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
⑥吾君:指皇帝;优游:悠闲自得;无为:清静自然。
⑦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此文是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的。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4分)(1)华偻提携低偻:(2)泉香而酒洌 *洌:(3)杂然而前陈者杂然:(4)那么必即丰乐以饮10 .以下各组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那么必即醒心画望 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君子深造之以道(《孔孟论学习》.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东营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模拟试题
东营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模拟试题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晋文公攻原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
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
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
”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
”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遂罢兵而去。
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
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注】①原:原国。
②卫:卫国。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遂与大夫期十日/陈太丘与友期行B. 原三日即下矣/令初下,群臣进谏C. 夫原之食竭力尽矣/一食或尽粟一石D. 可无归乎/男有分,女有归(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3)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答案】(1)A(2)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3)①赞成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的可贵之处在于讲信用(恪守诚信)。
因为讲信用才能不战而胜,“攻原”得卫。
②反对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错在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能随机而变)。
因为“原三日即下矣”(或“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如果他一鼓作气,就能攻下原国。
③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弊。
利在讲信用,“攻原”得卫;弊在墨守成规,功亏一篑。
(或者:利在讲信用,得人心;弊在墨守成规,错失时机(得到原国,实属侥幸)。
【解析】【分析】(1)A项划线词语意思相同。
两句中的“期”都是“约定”之意。
B项,攻克/下达;C项,粮草/动词,吃;D项,投降,投靠/归宿。
(2)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译为:如果不离开的话,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
得到原国而失掉信用,我是不干的。
此题要注意标志性的虚词“也”。
(3)此题具体考查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
2021年山东省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题及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余近日以军务倥偬①,寝食不安。
吾家本诗礼门阀,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
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
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
偶遇事冗,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
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
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
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①倥偬(kǒng zǒng):事多,繁忙。
②门阀:名门贵室。
③事冗:事务繁忙复杂。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权谓.吕蒙曰谓:对……说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研究③即更.刮目相待更:重新④余近日以.军务倥偬以:因为(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标两处)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卿言多务,孰若孤?②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4)【甲】【乙】两文中有多种读书方法值得借鉴,试概括出一种并结合原文说明。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孙权对吕蒙说。
谓:对……说,告诉。
②句意为: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治:研究。
③句意为:就重新另眼看待了。
更:重新。
④句意为:我最近因为军务繁忙。
以:因为。
(2)本题考查给语句断句的能力。
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再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注意要求限断两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中考语文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甲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②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隆中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3分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由是先主遂诣亮
3先帝不以臣卑鄙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2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2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3、翻译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4分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4、回答下列问题4分
1甲文段着重记叙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哪两件事?表明作者高洁志趣的句子是哪句?
2乙文段在写作上的主要特色是什么?请作简要说明
1、1拜访 2到……去,这里有“去拜访”之意3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2、1因为 2总共
3、1我原来是平民,亲自在南阳耕种,只希望在的年代中苟且保全生命,不要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2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和乐毅,当时一般人没有谁同意他这种比附
4、1三顾茅庐、临危受命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如正面写诸葛亮隐居时的不平抱负,侧面写徐庶的推荐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下弼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以弱为强者
B 曹操比于袁绍
贤能为之用信义著于四海
C 此用武之国
D 则命一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者乎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 此诚不可与争锋争锋:
⑵ 此殆天所以资资:
⑶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殷:
⑷ 总揽英雄揽
3.诺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是如何“三分天下”的?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4分
1.3分D
2.4分1争强、争胜2资助、给予3兴旺富裕4招致、罗致
3.4分对曹操“不可与争锋”1分;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1分;劝刘备先取荆、益二州,等待机会,然后进取中原2分意思对即可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