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期中试卷带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历史期中试卷带答案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南宋时期,除用麻布作衣料外,还用 A .纱布 B .棉布 C .丝绸 D .丝织品
2.某学校九年级历史微信群的聊天记录中,提到了“伊犁将军、达赖、班禅、雅克萨之战”等词语,他们谈论的内容可能是 ( ) A .民族融合 B .边疆巩固
C .抗击外来侵略
D .君主专制加强
3.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蕴藏着许多珍贵的科学遗产。
我国古代长期积累起来的药物知识,大部分载入历代的本草书籍中。
明朝时,对本草学做出伟大贡献的医药学家是
A .孙思邈
B .华佗
C .张仲景
D .李时珍 4.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唐朝皇帝() ①唐太宗 ②唐高宗 ③唐高祖 ④武则天
A .③①②④
B .③②①④
C .①②③④
D .③①④② 5.儒生董仲舒认为“文德为贵,而威武为下”,治国应以教化为主。
他的治国理念师承的是( )
A .无为而治
B .兼爱非攻
C .为政以德
D .严刑峻法
6.秦汉时期中国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有( )
①蔡侯纸 ②都江堰 ③麻沸散 ④《九章算术》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④ 7.东汉时期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 )
A.灌溉工具
B.冶铁工具
C.播种工具
D.纺织工具
8.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下图中的
9.你若要实地考察我国北方原始居民最早种植粟的遗址,应到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陕西西安
D.浙江余姚
10.“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
”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北京人 D.和县猿人
二、判断题
11.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秦朝。
()
12.判断题:1.夏朝的司母戊鼎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
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
3.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
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战国时期开始()
13.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山顶洞人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 )
2、山顶洞人时期,人类开始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
在氏族公社里,氏族首领统治着手下的臣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 )
3、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挖掘水井,饮水比以前方便了。
( )
4、半坡原始居民开始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的现象,这在半坡遗址墓葬中可以得到证明。
( )
5、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线、织布、制衣。
( )
14.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大运河。
错误:
理由:
15.内容叙述是否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三、填空题
16.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大败楚军。
从此,成为中原霸主。
17.写出我国历史之最(5分):
(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的国家。
(3)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
(4)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
(5)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是。
18.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9.《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变成了“”。
20.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大败金军。
著名词人在年轻时也参加过抗金斗争。
四、填表题
21.春秋时期的________,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中国古代文化影响极大。
22.蒙古政权的建立者是(___________),元朝的建立者是
(___________)。
五、问答题
23.简述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军事上采取的
措施
24.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参观武后陵墓,看到侍立在两旁的各国使
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
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
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与唐朝历史上三位著名皇帝有关,他们分别是哪三位皇帝?(3分)这三位皇帝也是中国古代一项考试制度的关键完善者,这项考试制度叫作什么?(2分)该制度的创立又与哪个皇帝有关?(2分)
(2)材料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1分)导致该思想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1分)
正是因为前面的因素,该材料中的皇帝在统治中出现了怎样的治世局面的?(1分)
(3)材料三中的“开元”时期的统治达到了唐朝的最鼎盛时期,统治者采
取了哪些措施导致盛世局面的出现?(4分)
六、综合题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二:2016年4月24日,“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
“华光礁1号”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
的远海地区发现的第一艘古船。
该船是一艘南宋商船,800多年前在航
行到西沙华光礁时不幸触礁沉没。
--摘编自2016年4月25日人民网
材料三:郑和,云南人…..成祖…….永乐三月六日……和经事三朝,先后七
奉使,所历占城,爪哇……凡三十余国。
所取宝物不可胜计。
材料四:“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清初
实行海禁政策,禁止海外贸易,下令只开放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1)材料一中说的是谁?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与相关内容,指出这艘沉船的出土文物主要是什么物品?请写出这些物品的著名产地之一。
当时政府在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部门
是什么?
(3)材料三反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4)材料四表明清朝实行什么政策?有何消极影响?
(5)阅读以上材料,你有什么启示?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温州瓯海区泽雅的古法造纸素有“中国造纸术活化石”之誉,这
里的“四连碓造纸作坊”是目前为止唯一承载我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材料二2016年5月28日,中国北方最大藏传佛教寺庙承德普宁寺举
办了“宗师殿”建设落成开光揭幕仪式。
普宁寺是汉藏风格结合的喇嘛庙,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
(1)根据材料一回答,造纸术发明于何时?蔡伦在造纸术方面的主要贡献
是什么?
(2)假如你是参加此次活动的一名学生,你当时的感想是什么?
(3)佛教起源于________,张骞通西域后经____________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佛教传入中国后产生了什么影响?
(4)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汉朝文化具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1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宋朝时南方农业的发展。
从唐朝中后期至五代、宋朝,由于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还来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劳动力,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农业发展快,逐渐超过北方。
棉花在两宋时期逐渐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北宋时,棉花在两广和福建普遍种植,到南宋后期扩展到长江流域。
故选B。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2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伊犁将军的设立,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理。
册封达赖、班禅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雅克萨之战是反抗沙俄的侵略,有利于对东北的管理。
B符合题意。
3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李时珍的贡献。
明朝时,对本草学做出伟大贡献的医药学家是李时珍,故选D。
4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唐朝皇帝的史实。
按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故选A。
5 .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治国应以教化为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是西汉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治国理念来自孔子儒家思想,而“治国应以教化为主”则体现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的治国理念;而选项A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不符合题意;选项B兼爱非攻,是墨家思想,不符合题意;选项D严刑峻法,是法家思想,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6 .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可以用排除法,②都江堰,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杰作,不是秦汉时期的,应该排除。
故选C。
7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水排。
水排是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用的水力鼓风装置,在公元31年由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创制,其原动力为水力,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将回转运动转变为连杆的往复运动。
人类早期的鼓风器大都是皮囊,我国古代又叫“橐”。
一座炉子用好几个橐,放在一起,排成一排,就叫“排囊”或“排橐”。
用水力推动这种排橐,就叫“水排。
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节约人力,提高冶炼质量,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两汉经济的发展
8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朝的相关知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是:规定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9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原始农耕居民——半坡居民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半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
10 .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人周口店遗址是世界上发现直立人化石、用火遗迹和原始人化石遗存最丰富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他们仍保留猿的特征,但是手脚分工明确,会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并会保存火种,采集和狩猎,并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11 .错误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
故此题表述错误。
12 .1.错
2.错
3.对
4.错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青铜文明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有我国现存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
戊鼎。
考点: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灿烂的青铜文明·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
可知,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起国家的产生,夏朝修建了城堡、宫殿,建立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并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考点: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夏、商、西周的兴亡·夏朝的兴衰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春秋时期的历史的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考点: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大变革的时代·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文字的发展历史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
可知,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已经
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
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考点: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册·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文字的演变
13 .1、√ 2、× 3、√ 4、× 5、√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为判断题,考查学生识别历史知识正误的能力,通过五
个小题来考查;
1、此题考查远古人类山顶洞人的相关知识点。
阅读题文:山顶洞人仍用
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根据所学知识,山顶洞人生活于
三万年前的北京地区,他比北京人有了很大的进步,再制造工具上虽然
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因此说法
是正确的。
2、此题考查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和社会组织。
阅读题文:山顶洞人时期,人类开始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
在氏族公社里,氏族首领统治着手下的
臣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表述错误。
根据所学知识,山顶洞人时期,人类开始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
,但是氏族首领和氏族成员共同劳动、
平均分配劳动果实的生活。
3、此题考查原始农耕居民生活的相关知识点。
阅读题文:河姆渡原始居
民已经挖掘水井,饮水比以前方便了。
此说法正确,联系所学知识,据
考古发现,在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发现水井遗址,证明河姆渡人会挖水井,饮水比以前方便了。
这也是河姆渡人过上定居生活的重要原
因。
4、此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
阅读题文:半坡原始居民开始出
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的现象,这在半坡遗址墓葬中可以得到证明。
此
说法错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的现象出现在父系氏
族社会,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社会,共同劳动,财产平均分配,没有贫
富之分。
山东大汶口原始居民开始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的现象,这
在大汶口遗址墓葬中可以得到证明。
5、此题考查原始半坡居民的相关知识点。
阅读题文:半坡原始居民已会
纺线、织布、制衣。
此说法正确。
联系所学知识点。
从半坡原始居民遗址中,发现了陶制的纺轮,据此判断半坡原始居民已经会纺线、织布制衣。
由此判断,题文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农耕居民的生活
14 .错误:隋炀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大运河
理由: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陈炀帝的暴政,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终于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王朝陷于瓦解。
而隋炀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
建大运河只是其暴政的一个表现。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
15 .不正确,西晋后期,西北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南迁浪潮。
(3分)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上的“南迁”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此知识点,总结牢记。
16 .齐桓公。
【解析】
试题分析: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也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考点:春秋五霸。
点评:本题是对春秋五霸的考查,是历史知识的再认和再现,本题是考
查的重点,还需掌握春秋五霸包括哪几位,他们称霸的条件。
17 .(1)元谋人
(2)粟水稻
(3)司母戊鼎
(4)秦朝
(5)陈胜吴广起义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历史之最。
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是司母戊鼎;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秦朝;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是陈胜吴广起义。
18 .董仲舒
【解析】
试题分析:汉武帝即位后不久,儒家的代表人物董仲舒向他建议,抑制
和排斥其他学说,把儒家学说确定为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
汉武帝采纳
了这一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通晓儒学成为选拔官吏的主要条件。
考点: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属基础题。
识记汉武帝
巩固大一统措施。
19 .洋人的朝廷【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二子目《辛丑条约》中的内容:“《辛丑条约》的签订,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可知,故填洋人的朝廷。
考点:《辛丑条约》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辛丑条约》的时间、内容和影响。
20 .郾城;辛弃疾。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宋元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相关知识点。
题文要求回答岳飞抗金的著名战役的地点和曾参加抗金的著名词人。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
著名词人辛弃
疾在年轻时也参加过抗金斗争。
据此根据题意即可回答:郾城;辛弃疾。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21 .孔子(孔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春秋时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中国古代文化影响极大。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在古
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
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
世师表。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
大文化名人”之首。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
化的勃兴(一)。
22 .成吉思汗(铁木真)忽必烈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木真是蒙古帝国可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是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后来,忽必烈建立元朝,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23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为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在政治上,建立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具体表
现在中央设皇帝和中央政权机构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在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文化上,统一文字;思想上,
焚书坑儒;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服夷越,即派兵统一了东南、岭南等地区,兴修灵渠。
24 .(1)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科举制;隋炀帝。
(2)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教训;贞观之治。
(3)重视发展生产,崇尚节俭,任用贤才,改革吏治。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
材料一是唐太宗关于君民关系的论断;材料二中的“武后陵墓”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陵墓;材料三出自杜甫的诗《忆昔》,诗中描述了唐玄宗统治前
期开元盛世的景象。
这三位皇帝也是中国古代一项考试制度科举制的关
键完善者。
这一制度的创立者是隋炀帝,因为隋炀帝时,设进士科,标
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
材料一中,唐太宗把舟比作人君,把水比作老百姓,他认为不可以让舟航行,也可以把舟翻掉,这段话要表
达的核心思想是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导致该思想的主要原因是
唐太宗参加过隋末农民战争,亲眼看到隋朝的农民战争中灭亡,吸取隋
亡教训;唐太宗的统治中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3)本题主要考查唐朝最鼎盛的时期。
材料三中的“开元”时期的统治达
到了唐朝的最鼎盛时期,当时的统治者是唐玄宗,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导致盛世局面的出现:重视发展生产,崇尚节俭,任用贤才,改革吏治。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人教新
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
25 .(1)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2)物品:瓷器;产地:哥窑(或定窑、汝窑、景德镇);部门:市舶司。
(3)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4)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5)开放宽容使国家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国家衰落;闭关锁国导致国家落后,要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别国长处。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舍己为人传道义”指的
是鉴真六次东渡日本,期间导致双目失明,到达日本后传授佛经和中国
文化;奈良城在日本,该城市布局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
所以郭沫若说
的人物是鉴真;第二小问,“传道义”指的是鉴真东渡日本后的事迹,即
传播佛教和唐朝文化。
(2)第一小问,根据图片可知,图片中的物品为瓷器;第二小问,根据
材料和所学可知,南宋时期的瓷器浙江的哥窑和江西的景德镇等;第三
小问,根据所学可知,宋朝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设立在港口城市的市
舶司。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明朝郑和在明成祖时开始
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达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
往来;开创了西天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
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4)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的统治者认为清朝物产丰富,不
需要与国外进行贸易往来,于是实行海禁政策,只开放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即广州十三行。
这一政策被称为“闭关锁国”政策。
第二小问,根据
所学可知,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
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5)根据材料可知,从唐朝的对外开放,兼容并蓄到清朝的闭关锁国,
逐渐落后的史实可知,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国家衰落;闭
关锁国导致国家落后,要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别国长处。
26 .(1)西汉时期。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
(2)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等。
(3)古印度丝绸之路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4)中外交融或兼容并包。
【解析】(1)根据材料一“我国古代造纸技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名学生参加此次活动,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等。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创立者是悉达多·乔达摩(也就是释迦牟尼)。
西汉时期张骞通西域后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佛教传入中国后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4)说明汉朝文化具有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文化又称两汉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受到了东西方的现代文明人士崇拜和羡慕;它具有中外交融或兼容并包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