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生涯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及教育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生涯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及教育建议作者:郭良刘蓉唐木兰
来源:《中小学班主任》2024年第04期
[摘要]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教育越发受到重视。
为了解高中生生涯发展现状,以怀化市铁路第一中学为例,采用自编的高中生生涯发展问卷对学生进行测量,调查发现性别、年级、学业水平和父母的学历水平对学生的生涯发展水平有着显著影响。
基于调查结果,归纳分析原因,进而提出建立科学的生涯发展课程体系、发掘学生优势能力和调动家长教育力量等教育建议。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高中生;生涯发展;教育建议
新高考改革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模式让学生在选科上有更多的选择,同时也前置了学生的生涯探索和发展定向任务。
这种自主权的回归和生涯规划的前置要求学生具备更好的生涯规划和发展能力。
高中阶段是学生完成“获得自我同一性”发展任务的重要阶段,是个人个性形成、人格完善的关键时期。
生涯发展是指生活中各个事件的发展方向及历程,整合了一生中全部的职业和生活角色,而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
个体的生涯发展的过程是个体对兴趣爱好、个性品质、社会角色、未来职业等进行全面的探索过程,因而个体生涯发展的水平与其自我同一感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
以往,应试教育往往过分追求升学率,一味地关注学生学业成绩发展,而忽视学生的生涯发展能力的提升,使得很多学校和教师缺少对学生进行生涯发展教育的意识和行动,造成学生的生涯意识、生涯规划能力严重不足。
学校往往只进行简单的职业指导和升学指导,导致很多学生产生了“升学无目标、就业无意识、发展无方向、学习无动力”的问题,长期处于迷茫状态,缺乏明确的生涯定向。
因此,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刻不容缓,这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
好的生涯规划和发展教育能让学生在将来进入社会时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及时调整自身状态应对变化,为以后的人生发展指明方向。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各界和学校也逐渐认识到提升學生生涯规划与发展能力的重要性,学校开始设立生涯发展教育课程,形成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校本课程。
高中生的生涯发展水平究竟如何?本研究在以往有关生涯发展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自编的高中生生涯发展问卷对学生生涯发展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湖南省怀化市高中学校的高一、高二和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1800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有1746份,有效率为97.0%。
其中,男生937人,占 53.6%,女生809人,占46.3%;高一536人(30.6%),高二602人(34.4%),高三608人(34.8%),学生的年龄在14-1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6.51岁。
研究工具上,采用自编的高中生生涯发展问卷。
笔者根据Super的生涯发展问卷六维度(计划、探索、决策、信息、认识和职业偏好),苏钰婷编制的高中生涯发展问卷(生涯态度和行为)和李亚真、叶一舵等人研制的生涯成熟度量表等,测量学生生涯发展水平的内容与形
式,结合开放式问卷调查的结果,并经过一系列的统计分析编制,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问卷共22题,包含生涯探索、意见采纳、自我认知、家庭资源、生涯意识5个维度。
其中,生涯探索是指个体对学业发展和职业发展的信息了解程度和目标的明确程度;意见采纳是指个体在进行生涯规划时与重要他人(父母、老师、朋友等)主动交流水平和对其意见的接纳程度;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自身性格、能力和兴趣爱好的了解程度;家庭资源是指个体对家庭资源丰富度的感知和主动利用度;生涯意识是指个体对生涯发展中兴趣、能力和学业等的重要程度的认知。
问卷调查均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无反向计分项目。
问卷总表及各因子Cronbach α系数为0.819-0.918,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五因子模型的整体拟合度良好(χ2/df =4.74,GFI
=0.89,CFI=0.88,IFI=0.89,NFI=0.88,RMSEA=0.068),这说明问卷的信效度指标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在研究程序方面,采用问卷星对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到的问卷数据由SPSS25.0和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二、调查结果
1.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由于研究采用自我报告法进行问卷调查,可能会让数据出现共同方法偏差问题,因此,在问卷施测时强调保密原则,采用题目无对错之分等方式进行程序控制。
此外,研究还采用Harman单因素法检验数据,结果显示其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有5个,第一个因子解释
31.19%的方差变异量,小于40%的临界标准,说明数据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2.高中生生涯发展水平总体状况
对高中生生涯发展及其各维度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可知,高中生在生涯发展各维度上的得分依次是自我认知(4.02)、生涯意识(3.97)、意见采纳(3.55)、生涯探索(3.33)、家庭资源(2.98),具体情况见表1。
可见,高中生的生涯发展水平并不高,处于中等水平,其中高中生的自我认知和生涯意识水平较高,而对家庭资源的感知和利用度偏低。
3.高中生生涯发展水平的性别差异
由表2可知,高中生在生涯探索、自我认知、生涯意识和生涯发展总体水平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在意见采纳上,高中女生显著高于高中男生,在家庭资源方面,高中男生显著高于高中女生。
4.高中生生涯发展水平的年级差异
由表3可知,高中生在生涯探索、自我认知和家庭资源上均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p>0.05);而高二的学生生涯意识水平显著高于高一和高三年级的学生(p<0.05),高一学生的意见采纳水平显著高于高二和高三学生的意见采纳水平(p<0.05),高二年级和高三年级学生的意见采纳不存在显著差异。
5.不同学业水平的高中生生涯发展水平的差异
本研究将学生的学业成绩也作为考查学生生涯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根据学生的成绩和学生在年级的排名,将学生的学业成绩水平大致分为六个档次,分别为:①年级前50名,②年级前51-100名,③年级101-200名,④年级201-400名,⑤年级401-600名,⑥年级600名以后。
由表4可知,不同层次学业成绩水平的高中生在生涯探索和家庭资源上均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
不同层次学业成绩的高中生在意见采纳、自我认知、生涯意识和生涯发展总体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
通过两两比对的事后检验(LSD)表明,学业成绩排名前200名的高中生的意见采纳、自我认知、生涯意识和生涯发展总体水平均显著高于排名200名后的高中生,这说明学业成绩靠前的学生的生涯发展水平更加成熟。
6.父母学历对高中生生涯发展水平的影响
(1)父亲学历对高中生生涯发展水平的影响。
由表5可知,父亲的学历水平对高中生生涯探索、意见采纳、自我认知、家庭资源、生涯意识和生涯发展总体水平均有着显著的影响(p<0.05)。
通过进一步进行事后检验(LSD)表明,父亲学历在本科以上的高中生的生涯探索、自我认知、生涯意识和生涯发展总体水平显著高于父亲学历在本科以下的高中生的;父亲学历在本科以上的高中生的意见采纳水平显著高于父亲学历在本科以下的高中生的,且父亲学历为高中和大专的高中生的意见采纳水平显著高于父亲学历在高中以下的高中生的。
而在家庭资源方面,不同层次父亲学历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且父亲学历越高,高中生的家庭资源感知和利用水平越高,这说明父亲的学历对高中生的生涯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2)母亲学历对高中生生涯发展水平的影响。
由表6可知,母亲的学历水平对高中生的生涯探索、意见采纳、家庭资源、自我认知和生涯发展总体水平均有着显著影响(p<0.05),而对高中生的生涯意识没有显著影响(p>0.05)。
通过进一步进行事后检验(LSD)表明,母亲学历在本科以上的高中生的生涯探索、意见采纳、家庭资源、自我认知和生涯发展总体水平显著高于母亲学历在本科以下的高中生的。
这些说明母亲的学历对高中生的生涯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父母拥有高学历的高中生的生涯发展水平要高于父母低学历的高中生的生涯发展水平。
三、原因分析
1.高中男女生自我意识、情绪敏感度和家庭资源数量的不同造成其生涯发展水平的差异
从人口学变量的角度对高中生生涯发展水平进行了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高中女生的意见采纳水平显著高于高中男生,而高中男生的家庭资源感知和利用率显著高于高中女生。
这说明,与女生相比,高中阶段的男生的自我意识更加强烈,独立意识更强,对外在关系的投入相对较少,更在乎自身的感受。
此外,也有研究表明女生更容易感受到来自同伴的支持和压力,对他人的意见更加敏感;男生的情绪敏感性较低,对于家庭中负面的情绪压力感知度较低,对积极的情感支持感知和利用较高。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对男女生的社会角色定位有较大差异,这很可能导致在进行个人生涯规划时,男生会得到更多来自家庭的情感支持和物质支持,男生也表现得更加自我。
2.生涯课程的开展程度影响学生的生涯探索积极性和深度
研究发现高中生的生涯发展整體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但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意见采纳和生涯意识上存在差异,且高二的学生生涯意识水平显著高于高一和高三年级的学生,高一学生的意见采纳水平显著高于高二和高三学生的意见采纳水平。
这一结论与以往研究结论和理论是不一致的。
这可能是由于学校在高三时期并未开设系统的生涯发展教育课程,而高三学生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学习中,而未在生涯发展上更深入地探索和思考。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对高中生进行生涯发展教育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
3.高中生的学业成绩水平影响其生涯探索积极性和生涯发展自信心
本研究还发现,学生的成绩也是影响学生生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层次学业成绩的高中生在意见采纳、自我认知、生涯意识和生涯发展总体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学业成绩靠前的学生的生涯发展水平比成绩靠后的学生的生涯发展水平更高。
这与邓上清有关高职生的相关研究结论是一致的,成绩好的学生对未来的发展和规划更加乐观、自信,不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因此其生涯意识、意见采纳、自我认知等水平更高。
此外,成绩较好的学生在未来学业和职业上潜在的机会更多,在生涯探索水平没有明显差异的情况下,对自身未来发展也更加积极乐观。
4.父母学历水平的高低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目标实现自信心和家庭资源感知和利用度
父母的学历对高中生的生涯发展水平也有着巨大的影响,父母学历高的高中生的生涯发展水平比父母学历低的高中生生涯发展水平要更高。
这可能是因为父母的文化水平是影响学生学习动力、行为及抱负的重要因素。
相关研究表明,父母学历高的学生,其成绩普遍比父母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学生好,其品行和抱负水平也更高,高学历的父母的经济条件往往更好,教育方式更加民主,与孩子的情感交流更多,对孩子的物质支持更大,能更好地理解子女的需要,更注重与子女的沟通,在孩子的学业和就业上能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支持,也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的事物和职业,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长。
四、教育建议
第一,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建立有层次、有重点、多元化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
高中阶段的生涯教育应该有重点、有层次、有体系,通过生涯发展教育,让学生在学业发展、自我认知、职业探索等方面都有所获益。
因此,学校要建设完善的生涯发展教育课程体系,保证生涯发展教育的连续性、系统性,比如针对不同年级的心理发展需要和实际需求开设不同主题生涯发展教育课程,高一注重选科规划和自我认知探索,高二注重积极心理品质发掘和学业能力发展,高三做好学业指导和大学专业选择等。
将生涯课程与学科融合,生涯教育不仅是心理老师或生涯指导老师的责任,除了专门的生涯课程知识学习,其他学科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也可对涉及的与学科相关的职业进行介绍,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了解到更多的职业信息和专业知识,具备自主的生涯规划意识。
增设生涯体验活动,如举办社会职业体验活动、招聘会、夏令营活动等,加强生涯实践,让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体验和感悟,探索自我与社会环境,平衡自我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获得自我同一性,并在活动中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大学、专业、职业等信息,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未来志向。
第二,重点发掘落后生的优势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和生涯探索主动性。
研究表明,学业成绩好的学生在生涯发展水平上显著高于其他学生,这是因为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对自我评价较低,对自身的优势认识不足,容易在学业发展上出现消极观念,进而影响职业的选择。
因此,对于学业成绩靠后的学生,教师需要重点关注:一是学校和家长应通过积极和鼓励式的教育引导学生发现和挖掘其学业成绩之外的优势能力,增强学习自信心和动力,让他们对自身和外界环境进行积极探索,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找到努力的方向;二是通过课外探究活动或者比赛,如运动会、文艺活动等,增强成绩靠后学生的成功体验,让这些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自身兴趣、性格和能力的了解,提高自信心,看到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6.父母学历对高中生生涯发展水平的影响
(1)父亲学历对高中生生涯发展水平的影响。
由表5可知,父亲的学历水平对高中生生涯探索、意见采纳、自我认知、家庭资源、生涯意识和生涯发展总体水平均有着显著的影响(p<0.05)。
通过进一步进行事后检验(LSD)表明,父亲学历在本科以上的高中生的生涯探索、自我认知、生涯意识和生涯发展总体水平显著高于父亲学历在本科以下的高中生的;父亲学历在本科以上的高中生的意见采纳水平显著高于父亲学历在本科以下的高中生的,且父亲学历为高中和大专的高中生的意见采纳水平显著高于父亲学历在高中以下的高中生的。
而在家庭资源方面,不同层次父亲学历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且父亲学历越高,高中生的家庭资源感知和利用水平越高,这说明父亲的学历对高中生的生涯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2)母亲学历对高中生生涯发展水平的影响。
由表6可知,母亲的学历水平对高中生的生涯探索、意见采纳、家庭资源、自我认知和生涯发展总体水平均有着显著影响(p<0.05),而对高中生的生涯意识没有显著影响(p>0.05)。
通过进一步进行事后检验(LSD)表明,母亲学历在本科以上的高中生的生涯探索、意见采纳、家庭资源、自我认知和生涯发展总体水平
显著高于母亲学历在本科以下的高中生的。
这些说明母亲的学历对高中生的生涯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父母拥有高学历的高中生的生涯发展水平要高于父母低学历的高中生的生涯发展水平。
三、原因分析
1.高中男女生自我意识、情绪敏感度和家庭资源数量的不同造成其生涯发展水平的差异
从人口学变量的角度对高中生生涯发展水平进行了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高中女生的意见采纳水平显著高于高中男生,而高中男生的家庭资源感知和利用率显著高于高中女生。
这说明,与女生相比,高中阶段的男生的自我意识更加强烈,独立意识更强,对外在关系的投入相对较少,更在乎自身的感受。
此外,也有研究表明女生更容易感受到来自同伴的支持和压力,对他人的意见更加敏感;男生的情绪敏感性较低,对于家庭中负面的情绪压力感知度较低,对积极的情感支持感知和利用较高。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对男女生的社会角色定位有较大差异,这很可能导致在进行个人生涯规划时,男生会得到更多来自家庭的情感支持和物质支持,男生也表现得更加自我。
2.生涯课程的开展程度影响学生的生涯探索积极性和深度
研究发现高中生的生涯发展整体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但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意见采纳和生涯意识上存在差异,且高二的学生生涯意识水平显著高于高一和高三年级的学生,高一学生的意见采纳水平显著高于高二和高三学生的意见采纳水平。
这一结论与以往研究结论和理论是不一致的。
这可能是由于学校在高三时期并未开设系统的生涯发展教育课程,而高三学生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学习中,而未在生涯发展上更深入地探索和思考。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对高中生进行生涯发展教育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
3.高中生的学业成绩水平影响其生涯探索积极性和生涯发展自信心
本研究还发现,学生的成绩也是影响学生生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层次学业成绩的高中生在意见采纳、自我认知、生涯意识和生涯发展总体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学业成绩靠前的学生的生涯发展水平比成绩靠后的学生的生涯发展水平更高。
这与邓上清有关高职生的相关研究结论是一致的,成绩好的学生对未来的发展和规划更加乐观、自信,不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因此其生涯意识、意见采纳、自我认知等水平更高。
此外,成绩较好的学生在未来学业和职业上潜在的机会更多,在生涯探索水平没有明显差异的情况下,对自身未来发展也更加积极乐观。
4.父母学历水平的高低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目标实现自信心和家庭资源感知和利用度
父母的学历对高中生的生涯发展水平也有着巨大的影响,父母学历高的高中生的生涯发展水平比父母学历低的高中生生涯发展水平要更高。
这可能是因为父母的文化水平是影响学生学
习动力、行为及抱负的重要因素。
相关研究表明,父母学历高的学生,其成绩普遍比父母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学生好,其品行和抱负水平也更高,高学历的父母的经济条件往往更好,教育方式更加民主,与孩子的情感交流更多,对孩子的物质支持更大,能更好地理解子女的需要,更注重与子女的沟通,在孩子的学业和就业上能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支持,也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的事物和职业,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长。
四、教育建议
第一,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建立有层次、有重点、多元化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
高中阶段的生涯教育应该有重点、有层次、有体系,通过生涯发展教育,让学生在学业发展、自我认知、职业探索等方面都有所获益。
因此,学校要建设完善的生涯发展教育课程体系,保证生涯发展教育的连续性、系统性,比如针对不同年级的心理发展需要和实际需求开设不同主题生涯发展教育课程,高一注重选科规划和自我认知探索,高二注重積极心理品质发掘和学业能力发展,高三做好学业指导和大学专业选择等。
将生涯课程与学科融合,生涯教育不仅是心理老师或生涯指导老师的责任,除了专门的生涯课程知识学习,其他学科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也可对涉及的与学科相关的职业进行介绍,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了解到更多的职业信息和专业知识,具备自主的生涯规划意识。
增设生涯体验活动,如举办社会职业体验活动、招聘会、夏令营活动等,加强生涯实践,让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体验和感悟,探索自我与社会环境,平衡自我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获得自我同一性,并在活动中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大学、专业、职业等信息,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未来志向。
第二,重点发掘落后生的优势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和生涯探索主动性。
研究表明,学业成绩好的学生在生涯发展水平上显著高于其他学生,这是因为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对自我评价较低,对自身的优势认识不足,容易在学业发展上出现消极观念,进而影响职业的选择。
因此,对于学业成绩靠后的学生,教师需要重点关注:一是学校和家长应通过积极和鼓励式的教育引导学生发现和挖掘其学业成绩之外的优势能力,增强学习自信心和动力,让他们对自身和外界环境进行积极探索,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找到努力的方向;二是通过课外探究活动或者比赛,如运动会、文艺活动等,增强成绩靠后学生的成功体验,让这些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自身兴趣、性格和能力的了解,提高自信心,看到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