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林场林下经济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完整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塞罕坝林场林下经济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
塞罕坝林场林下经济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
发展林下经济是开发和利用好森林资源中非林木资源的最佳途径。

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它涵盖林下、林中、林上等产业。

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空间环境条件,以林为主,建立林下种植、养植和森林景观利用相结合的立体林业经营模式,不断提高林地利用率和林业综合经济效益,对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延伸林业产业链,实现森林经营的良性循环,增强林业自身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塞罕坝林场具有丰富的林下经济开发资源,做好林下经济的开发与利用工作,对促进塞罕坝又好又快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塞罕坝林下经济资源概况塞罕坝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大兴安岭余脉、阴山余脉交接处,分为坝上内蒙古高原和坝下冀北山地两部分,属于典型的森林-草原交错带自然生态类型,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据调查统计,本区共有植物618种,隶属于81科、303属,其中,野生花卉380种。

有大型真菌24科79种。

陆生野生动物261种,其中鸟类占绝对优势,共227种,哺乳动物次之,共26种,爬行、两栖动物各4种,有鱼类5科24属32种。

二、塞罕坝适用于林下经济开发利用的非林木资源种类除森林生态旅游外,依据塞罕坝当前实际情况,可用于林下经济开发利用的非林木资源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乔灌木 1.常绿乔木主要有华北、兴安、长白落叶松,樟子松,油松,云杉等树种幼苗和容器苗的培育。

2.灌木主要有白桦、五角枫、稠李、花楸、元宝槭、山丁子、红瑞木等。

(二)野生植物类 1. 野生花卉塞罕坝野生花卉十分繁多,有的具有观赏价值,如:野罂粟、虞美人、柳兰、花芥等。

有的具有医药价值,如金莲花、白(赤)芍、升麻、大黄、柴胡、益母草、五味子等。

大部分野生花卉
都可能做干切花原料。

干枝梅是坝上特有的观赏花卉。

2. 山野菜主要有以蕨类为主的蕨菜、猴腿等和黄花菜(金针)、蒲公英、大黄(红梗)、苦力芽(升麻)、山韭菜(花)、柳蒿、油麦菜、哈喇海(荨麻)等。

3.菌类主要以坝上白蘑、鸡爪蘑、肉蘑为主的真菌种类,据不完全统计,具有各类可食用真菌70余种。

(三)动物坝上野生动物养与繁殖主要有鹿、狍、狐狸、黑禽鸡、野鸡等;家畜养殖主要有牛、羊、马、鸡、鸭、鹅等。

还有坝上特有的细鳞鱼。

三、林下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根据目前塞罕坝实际情况,适合林下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有以下几种:
(一)林禽模式在郁闭的林下饲养土鸡、肉鸭、鹅、野鸡等,放养的禽类吃食各种昆虫,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所产生的粪便为林木提供大量的有机肥,促进林木生长,形成一条生物产业链。

大唤起林场、第三乡林场职工在坝下林地进行土鸡、鸭有、野鸡的养殖,规模在1000只以上,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二)林苗模式结合大径材培育项目,选择每亩保留株数在25-30株左右,土壤墒情、肥力较好的地块进行整地,在林里人工栽植云杉、樟子松、黑松大苗或容器桶,以及一些花灌木类,提高林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

我场在第三乡林场、大唤起林场落叶松大径级材培育项目林地进行了花灌木的恢复,并栽植5年以上云杉容器苗,效果良好,同时也形成物种的多样性和异龄、异种复层林。

大唤起林场、第三乡林场、北曼甸林场、三道河口林场利用林间空地或收回的林地建设201X余亩大苗基地,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绿化苗木销售每年销售收入在100万元以上。

林场个别职工租用林区农户土地进行绿化苗木的培育与销售,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个别职工年收入超过100万元。

(三)林菌模式充分利用坝上特有的气候条件和丰厚的菌类资源,发展坝上特有的白蘑、鸡爪蘑等真菌研究、做好繁殖、培育、开发工作。

栽培菌类的原料是优质的有机肥,可以增加林地土壤肥力,培养食用菌需要喷洒适量的水分,保证了林木生长对水的需求。

第三乡林场在适宜菌类生长的接坝林带进行了坝上白蘑的繁殖培育工作,取得
了初步成功,积累了一定经验。

(四)林药模式据调查,塞罕坝具有常用中草药达到100多种,资源非常丰富,如:
金莲花、北黄苓、北枸杞、益母草、柴胡、独活、桔梗、猪苓等,尝试在林下种植和培养北方特有的中草药,并进行深细加工,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北曼甸林场金莲花资源丰富,近几年来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积极与承德制药厂进行联系,进行承包销售。

邻近林场乡村农户种植万寿菊、黄苓等中药材,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五)林草模式在郁闭度较低的林地,可以种植苜蓿、黑麦草、沙达旺、棘豆、黑麦草等优质牧草,既可出售,也可放养牲畜。

也可在林地下种植适宜园林绿化的草坪。

林场坝上地区是天然的牧场,非常适宜牧草的生长。

多年业,林区职工充分利用丰富的牧草资源,适度放养牛羊,在旅游季节供给游客,给家庭经济带来丰厚的利润。

各林场每年都将牧草丰茂的地段承包给当地农民,获得经济利润。

(六)特种养殖模式依靠坝上特有的优势,发展狍、鹿、野鸡、黑禽鸡、鹌鹑、细鳞鱼等特种养殖业。

这些动物的粪便为林木生长提供较好的肥料。

特种养殖是随市场需求和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而新兴的养殖产业。

特种养殖业已经成为林场个别职工和林区农户重要的致富产业,年收入超万元,甚至达到百万元。

细鳞鱼经过多年的不断实践和积累经验,已经成功进行了人工繁殖,将于近几年进行大面积人工试养。

人工养殖细鳞鱼,将会为旅客提供更优质的旅游食品,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七)山野菜种植模式对蕨菜、猴腿等、金针、蒲公英、红梗、苦力芽、柳蒿、哈喇海等山野菜的成功培育,丰富了旅游季节的餐桌,同时也给林区职工群众带来的丰厚的利润。

对这些山野菜进行深加工和抽盐真空包装,使这些产品远销省外,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

四、做好林下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科学制定规划,统筹协调安排。

增加现有科室职能或成立专门组织,根据每个林场的自然条件、林龄和林地资源、资源承载力、市场需求等实际情况,以及今后造林和抚育情况,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学制定林下经济发展规划,探索森林经营与林业产业开发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复合经营模式,并纳入林业建设规划中去。

(二)制定政策,拓展融资渠道,促进林下经济多元发展。

在不违背森林资源管理
政策的前提下,倡导和鼓励职工家属、企业和个人投资发展林下产业,以租赁、承包、合资、合作等方式进行林下产业项目的开发与利用。

积极争取农业综合开发、扶贫、项目等专项资金的支持,利用多种机制促进林下经济多元发展。

(三)加强林下经济项目的技术开发与研究。

积极与AA农大、北京林业大学和其它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之间开展合作工作,充分发挥产、学、研基地作用,加强林下产品的研究和深加工,引进先进技术,推广适合塞罕坝林间种植、养殖的技术项目,建立技术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成效。

(四)打造品牌,示范带动。

要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强化品牌建设,突出绿色无公害的显著特色,制定产品标准,实行标准化生产,确保林下产品质量。

在此基础上,搞好林下产品的认证工作,打造一批名牌产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

按着林场主导,统一规划的思想,建设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在技术和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积极培育典型企业或林下经济大户,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并对成功的经验和典型进行大力宣传,以点带面,不断推进林下经济健康良性发展。

五、几点思考
一是发展林下经济要以生态安全为前提,以提高林地利用效率和林业生产发展综合水平为核心,要整合林业资源,突出特色,促进林业由单一经营向多项经营转变为目标,不断增强林业持续发展能力。

决不能以损害林地资源,导致环境恶化、珍稀物种灭绝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

二是林下经济开发与利用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涉及多部门,多学科携手联合,才能做好此项工作,不能急功近利,盲目发展,一哄而上。

要建立林下经济研发技术体系和研发基地,按高起点、高标准、多项目、大文章的要求,打造区域性的名优专利产品,将林下经济做大做强,真正实现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延伸林业产业链,实现森林经营的良性循环的目的。

三是要正确引导,政策扶持。

要在林苗产业发展的优势基础上,继续扶持和壮大其产业,研究、开发、培育观花、观叶、观果类树种,不断丰富城市绿化树种的品种,并形成自己的品牌。

在发展林下经济
时,要从种类选择、种植布局、栽培技术、市场需求等方面和产业结构调整、林业产业化发展、建立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相结合,依据自身优势,确定发展模式,引导其走向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采取制定相关激励机制,引进专项资金,充分利用好国家惠民政策,建立林产品专业市场和销售网络等有效措施,加快林下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塞罕坝林场林下经济开发与利用在森林生态旅游方面已经逐步走向正规化的道路,但在其它方面的开发利用还处于未开发或自由发展阶段。

因此,做好此项工作,对建设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塞罕坝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塞罕坝机械林场王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