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四散文阅读(二)(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阅读(二)
一、(2019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沙海一苗树
梁衡
没有在沙漠里生活过的人,不知道绿色就是生命的火种。
世界排行第九的库布其大沙漠浩瀚无垠。
沙漠中的达拉特旗(县)如海中一叶,官井村就是这叶上的一痕。
但只这一痕,就有一百六十一平方千米。
四十年前这里曾是飞沙走石一片混沌。
村民住房一律门朝里开,如果向外,早晨起来沙拥半门高,你根本推不开门,人将被堵在屋子里。
村里所有院子都没有院墙,如有墙,一夜狂风满院沙,墙有多高沙有多深。
苏东坡形容月光下的院子,竹柏交影,如积水空明。
而风沙过后的院子,沙与墙平,月照明沙静无声。
我有曾在沙漠边生活的经历,风起时帽檐朝后戴,走路要倒行。
就是进了村也分不清房子、行人。
过去像达拉特旗这样的地方,不用说庄稼难有收成,风沙起时,人们赶车出门,就如船在海里遇到台风,车仰马翻,淹没沙海。
平时小孩子出门玩耍,也有被风卷沙埋而失踪的。
人在这样的地方怎么生存?乡民渐渐逃亡。
村里有个汉子名高林树,一个名字中有三个木,也该他命中有树。
全家人实在过不下去了,就逃到三十里开外一处低沙壕处。
一次赶车外出他向人家要了棵柳树苗,就势插在沙窝子里。
借着低处一点水汽,这树竟奇迹般地成活了。
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柳树长到一房高。
外来的人站在沙丘上,手搭凉棚四处一望,直到天边也就只能看到这么一点绿,别看只这么一点绿,它点燃了不知多少远行人生的希望。
能在这树荫下、沙壕里,喝口水,喘喘气,比空中加油还宝贵。
这是茫茫沙海中的唯一坐标,这里就称为“一苗树壕”。
时间一长这个地名就传开了。
民间口语真是传神,不说“一棵”而说“一苗”,那风中弱柳就如一苗小草,在无边沙海中无助地挣扎,但这苗绿色的生命启发了高林树,他想有一就有十,就有百,栽树成瘾,几近发狂。
凡外出碰到合适的树苗,不管是买、是要,总要弄一点回来。
平时低头走路捡树籽,雨后到低洼处寻树苗。
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这条老沙壕染上一层新绿。
有树就有草,草下的土也有了点潮气。
1990年,当地人永远记住了这个年份。
高林树在树荫下试种了一片籽麻,当年卖油料竟得了一万两千元。
那年头,国家兴起改革,允许有人先富,一个“万元户”在城里也是让人眼热心跳,更不用说在寸草不生的沙窝子里淘出这么大一个宝。
远近的村民纷纷效仿,进壕栽树,种树种草种庄稼。
一晃过去快三十年。
三十年后是什么样子呢?
2018年8月底,塞上暑气初消,秋风乍起,我有缘来造访这个远近闻名的“一苗树壕”官井村。
高林树已八十多岁,不再见客。
村主任和老人的二儿子领我登上全村最高处,天高云淡,浩浩乎绿盖四野。
一物降一物,原来这沙子也有能制服它的宝贝。
杨、榆、柳等高大乔木如巨人托天,而柠条、沙柳、花棒、苜蓿等灌木则铺开一张硕大的地毯。
正是羊柴、柠条的开花季节,那红白相间的小花朵,就如小姑娘身上的碎花衣裳。
羊最爱吃的沙打旺草,
挺着一条圆滚滚的绛紫色花棒,如孩子的小手举着一大块巧克力。
黄沙早已被逼到遥远的天边,成了绿洲上一条金色项链。
这时一丝风也没有,天地静得出奇。
黑黝黝的玉米地密不透风,十里八里地绵延开去,浓得化不开。
眼前这土地早已不是“一苗树”“一点绿”了。
村主任自豪地说,这一带壕里产的沙柳苗抗旱、抗虫,成活率高,全国凡有沙漠的地方都用我们的苗。
我们现在是拿“万”字来说话——现有沙柳苗基地七点六万亩,林地十六点六万亩,还有一万亩甘草、一万亩土豆、一万亩苜蓿、一万头奶牛……全村已人均收入两万元。
我听着他不停地“万”着,笑道,你现在已算不清,有多少万个“一苗树”了。
他又指着远处的沙丘说,生态平衡,这沙漠也不敢全治完,留一点在那里可以储存水分,发展旅游,也好让下一代知道过去这里是什么样子。
我问高老汉的儿子,你爹当年栽的那“一苗树”呢?他说,早已长到两抱粗,那年我哥结婚,砍倒做了家具。
我说,那是个标志,砍了多可惜。
他说,要是知道现在有这么多人来参观,肯定不会砍。
不过事后又补栽了一棵。
我就急切地跟他去看,这是一棵榆树,也快有两抱粗,枝叶如盖,浓荫覆地。
榆树是个好树种,木硬枝柔,抗风耐旱,特别是到春天时榆钱满树,风吹四方,落地生根,子子孙孙繁衍不息。
我说,这树上一定要挂个牌子:一苗树。
让人们不要忘记当年那百里沙海中的“一点绿”。
世界第九大沙漠的变绿,原来是从这“一苗树”开始的。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二段用苏东坡笔下的院子和想象中风沙过后官井村的院子相比较,突出了沙漠环境的恶劣和沙漠生活的艰难。
B.文中连续运用“万亩”“万头”“万元”等数量词,突出官井村近三十年来的巨大变化,表达了当地村民的自豪之情。
C.村民在治沙过程中留下一些沙丘,是追求生态效益而牺牲经济效益的表现,体现了保护环境、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
D.高林树和村民们是改善环境、劳动致富的典范,他们用持续不断的辛勤努力,谱写了以奋斗创造幸福的时代篇章。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品内容、赏析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
C项,由文章第五段“发展旅游”可知,“追求生态效益而牺牲经济效益”表述不准确。
答案:C
2.这篇散文的内容具有纪实性,语言具有文学性,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语言特色的能力。
分析文章内容可知,文章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叙述,文中涉及的地点、时间、事件都是真实的,表达的感情也是真实的。
故这篇散文的内容具有纪实性。
关于语言的文学性,则可从文中语言的表述上进行分析。
文中写“苏东坡形容月光下的院子……如积水空明”,化用苏东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句子,典雅隽永;而文中人们遇风沙赶车出门时“就如船在海里遇到台风,车仰马翻,淹没沙海”,制服沙子的植物“杨、榆、柳等高大乔木如巨人托天,而柠条、沙柳、花棒、苜蓿等灌木则铺开一张硕大的地毯”“红白相间的小花朵,就如小姑娘身上的碎花衣裳”,羊爱吃的沙打旺草“挺着一条圆滚滚的绛紫色花棒,如孩子的小手举着一大块巧克力”,黄沙“成了绿洲上一条金色项链”等描写,大量运用修辞,将人们遇沙出行的情形、治沙的植物等描写得生动形象,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
据此分点概括即可。
答案:纪实性:①作者亲历;②材料真实;③情感真挚。
文学性:①多用修辞,形象生动;②化用名句,典雅隽永。
3.本文以“沙海一苗树”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作品标题意蕴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可从标题本身的内容和特点、文章主旨、表达效果等方面作答。
从标题本身看,它既指高林树在库布其大沙漠种下的第一棵柳树,又指高林树本人,结合“村民纷纷效仿”及第四段的内容,它还指生活的火种、生命的希望,内涵丰富;从它与文章主旨的关系看,它凸显了对高林树和村民们不断奋斗,用辛勤的劳动改造沙漠、改变生活的奋斗精神的赞美;从表达效果看,“沙海”之“大”和“一苗树”之“小”形成对比,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案:①含义丰富,既指高林树在库布其大沙漠种下的第一棵柳树,又指高林树本人,还指生活的火种、生命的希望。
②凸显主题,赞美“高林树们”用辛勤的劳动改造沙漠、改变生活的奋斗精神。
③强化效果,通过“沙海”之“大”和“一苗树”之“小”的对比,引起读者关注。
二、(武汉市2019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乡愁是棵乌桕树
乐祥涛
①乌桕树的叫法,是我在书本上看到的,原来我把它叫作木梓树。
就像知道我生长的那个小山村,也叫故乡一样,当初叫的时候并不习惯,是经过多次反复的尝试,这才慢慢改口。
不过,在我情感深处,依然保留了它原有的名字。
②许多年后,由于工作、生活而离开家乡等诸多原因,乌桕树的身影几乎淡出了我的记
忆。
那种踩着时间的节点,四季变换色彩的轮回,没有在我的生命里继续交替。
反而是在我闲暇的时候,乌桕树走进了我的梦里。
开始时,是模糊的,接着,一点一点变得明晰起来。
③坦率地讲,我在乌桕树身边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它的特别之处。
相反,是在多年之后,那些碎片似的梦境,才把它重新串联到了一起。
后来,经过不断的回忆和细致的梳理,乌桕树才在我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印象。
④春季,对于乡村来说,那是产生烂漫的时刻。
说实话,这个时候的乌桕树并不显眼,因有那些桃花、杏花之类的花树,夺走了众人惊喜的眼球,谁也没有太留意乌桕树的存在。
⑤然而,乌桕树并没有在意别人赞赏或是欣赏的目光,只是在那枯树一样的枝头上,悄无声息地发芽、生叶、成长,直至开出穗状的小花。
⑥这个时候,我们也没有闲着,在树下荡秋千,在树上掏鸟蛋,已经成为我们那帮孩子的家常便饭。
⑦夏天,通常都是蝉们喊出来的,先是一声、两声。
不长时间,蝉们就会接连喊出:“热了,热了……”
⑧村子的东头是一片竹林,竹林的路口和池塘边各有一棵上百年的乌桕树。
炎热天的时候,那里是纳凉的好去处。
村妇们常常在这里聚集,说一些家长里短,有时引得哄堂大笑,笑声能传很远很远。
⑨入秋后的乌桕树,着浓妆、添重彩。
浅秋时,乌桕树先是把叶子由深绿变为浅黄,那色泽就像秋光中银杏叶一样耀眼,远远地看,就有童话般的效果。
每日清晨,薄雾中的乌桕叶会与炊烟一起醒来。
随之,伸一伸懒腰,抖一抖精神。
接着,就去享受秋日里那暖暖的朝阳和人们艳羡的目光。
熟秋里,乌桕树又把叶由黄变成浅红色或是玫瑰红色,让自己的梦境更加绚丽。
而后,选一个中午和暖阳对视,或者选一个丽日的下午与晚霞一起睡去。
⑩其实,秋日里的乌桕树是在孕育,是在孕育着乌桕子的成熟,也就是木籽的到来。
当繁华落尽,色彩逝去之后,一树的木籽便悄然立在乌桕树的树头。
那些木籽像繁星一样,银光闪闪,给深秋里的乡村,平添了些许的魅力。
其情景,使元代诗人黄镇成有了“野碓喧春水,山桥枕浅沙。
前村乌桕熟,疑是早梅花”的感觉。
⑪木籽成熟后,队里会派出劳力,分组进行收割。
通常是三人一组,每组一个男劳力再分两个妇女配合。
男的负责爬上树,用木籽刀把木籽打下来,女的则负责收拾和整理。
⑫木籽收完后,冬日也就尾随而来了。
⑬最难忘的是那年的一场大雪。
雪是头一天晚上就开始下的,第二天一早看,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被雪压在下面,唯独村边的乌桕树高高地挺立着。
虽说树枝上都落满了雪,但光着身子的树,却丝毫没有被压迫的意识。
⑭雪天里的日子,不全是代表寒冷的一面,有时,也会有温馨的事情发生。
⑮每逢进入腊月以后,队里就会安排几位有经验的师傅,在油坊里榨油。
开始时,是榨木籽油。
木籽全身是宝,其外皮的蜡质可以提制“皮油”,是制高级香皂、蜡纸、蜡烛不可缺
少的物质。
而木籽内部的仁所榨取的油,称“桕油”或是“青油”,是油漆、油墨等材料的上好原料。
⑯“皮油”和“青油”榨好后,都会送到供销社或是集市上去卖,换得的钱队里会按分值和户头的人数进行分配,这样一来,家家都能过一个称心如意的新年。
⑰现在想想,那些乌桕树,还有那座油坊,不仅甜蜜了一个节日,也温暖了一段记忆。
(摘编自《中国经济时报》)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春日的乌桕树无声无息地发芽、开花体现出它不在意别人的目光,尽情绽放自己生命的淡泊从容。
B.第⑨自然段用“深绿”等词突出了乌桕树的色彩变化,富有诗情画意,渲染了乌桕树的绚丽多姿。
C.结尾部分描写收割木籽、榨木籽油的过程,将自然与人情联系起来,为“我”的回忆增添了温暖的气息。
D.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四季轮回中的乌桕树,承载了作者对故乡的记忆和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内容,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
A项,“尽情绽放自己生命的淡泊从容”分析拔高,原文只是强调春天乌桕树“不显眼”。
答案:A
5.请赏析文章第⑩自然段的文字。
(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考查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
解答此题,可以从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入手。
如从表现手法上看,作者写乌桕树孕育着木籽的成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乌桕树充满温情的生命传承;将木籽比作繁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木籽数量多,犹如繁星一样银光闪闪的特点;文中引用元代诗人黄镇成的诗句,写出此时的乌桕树与早梅相似,为文章增添了文学色彩。
从语言特色上看,作者用生动形象、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了秋季乌桕树孕育的木籽成熟的美丽画面,饱含了作者对乌桕树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答案:①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写乌桕树孕育了木籽的成熟,表现出乌桕树充满温情的生命传承。
②作者运用比喻手法,将木籽比作繁星,生动地表现了木籽数量多、银光闪闪的特点。
③作者引用元代诗人黄镇成的诗句,既表现出此时的乌桕树与早梅相似,又为文章增添了文学色彩。
④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秋季乌桕树繁华落尽后依然美丽的一面,体现
了对乌桕树的喜爱与怀念。
6.作者为什么说“乡愁是棵乌桕树”?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注意分析文中乌桕树和故乡的关系。
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前三段是总说部分,其余段落按四季轮回顺序分别回忆了和乌桕树相关的故乡风景和乡土人情。
从文中可知,作者由对木梓树的书面叫法“乌桕树”想起自己生长的小山村也叫“故乡”,触动了作者情感深处的乡愁。
乌桕树见证了作者在故乡的生活。
作者离开家乡,乌桕树几乎淡出作者的记忆,但是会进入作者的梦境,并变得越来越明晰,表明作者对故乡的魂牵梦萦;作者通过回忆和梳理,终于在脑海中形成了对故乡的乌桕树完整的印象,而这些回忆凝聚为乡愁。
总知,乌桕树引发了作者对故乡的回忆,乌桕树正是作者乡愁的寄托。
答案:①因为乌桕树就是故乡的代称。
作者对于木梓树的书面叫法“乌桕树”并不习惯,正如作者并不习惯对生长的地方叫“故乡”一样,对故乡的情感也因为习惯而难以割舍。
②因为乌桕树见证了作者在故乡的生活。
离开故乡多年后,乌桕树几乎淡出了作者的记忆,却走进了作者的梦境,这如同作者对故乡的回忆不用刻意追寻也依旧魂牵梦萦。
③因为多年后的回忆和梳理而形成了对乌桕树清晰完整的印象,在作者心里凝聚为乡愁。
作者在乌桕树身边时,没有感觉到它的特别之处,多年后的回忆和梳理才使它在作者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印象,就如同作者在故乡时并没有意识到它对自己的情感供养,在多年后这些碎片化的回忆才凝聚成浓郁的乡愁。
三、(广东省广州二中、深圳实验中学第6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西府臊子面
胡宝林
美味乃一方水土于人的恩赐。
沃野秦川,关中西府,宝鸡之地,周秦文化自此发祥。
巍巍秦岭,汤汤渭水,深厚黄土,哺育了历史悠久的冬小麦,也在此地衍生出一种中华美食——西府臊子面。
宝鸡民间流传,周文王斩蛟龙而创臊子面,周武王改进猪肉臊子的做法,因此有“武王臊子文王面”的说法。
西府臊子面是天、地、人的杰作,是民俗的活化石。
臊子面的食材主要是小麦面条。
小麦在宝鸡栽植的历史已经有4 000多年。
宝鸡周原王家嘴遗址龙山时期文化层中碳化小麦的发现证明了这一点。
六月,父亲挥汗如雨,收割小麦。
在家人的帮助下.将小麦用架子车拉回,碾打,晾晒,
装在包里,这是一家人一年的食粮,也是父亲用双手为我们攒下的幸福。
在小麦收获的当儿,奶奶最操心的是一件大事:淋醋。
醋是西府臊子面的点睛之味。
千百年来,淋醋是西府乡村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从入伏制曲,到农历八月发酵,经历漫长而耐心的等待,醋终于淋成了。
奶奶将醋舀进缸里珍藏,这是调和一年饮食的佳酿,也是关中西府人味蕾蠢蠢欲动的催化剂。
父亲将土地中收获的小麦,装进了包里,奶奶将亲手淋制的醋舀进了缸里,一家人一年的日子从此就有了底气。
雪落在黄土地上,年的脚步近了。
母亲将小麦拉到磨坊,磨出上等的雪白的小麦面粉,为过年做臊子面做好准备。
父亲骑着车子去赶集,准备食材。
自明代后期辣椒传入中国,西府臊子面就分了放辣椒的岐山臊子面和不放辣椒的扶风臊子面两种风格,但不管怎样,都是臊子面。
而岐山臊子面的做法走出了岐山,从秦岭到北山,渭河两岸的广大城乡好多家庭以此为食,成为西府臊子面的代表。
正月初二的早晨,积雪的乡村小路,穿着红红绿绿的人们,提着礼当来走亲戚。
父亲接过亲戚手里的礼当,迎进屋里,在热炕上坐。
然后开席,端上烧酒、盘子,主宾开吃。
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着,做最隆重的待客饭——臊子面。
臊子汤调就。
笊篱捞面。
母亲先在一碗面里浇汤,调好一碗。
这一碗臊子面,包含了经冬历春的小麦的精华,融汇了天南海北佐菜的营养,木耳之黑、豆腐之白、鸡蛋之黄、蒜苗之绿、辣椒之红,水木金火土,皆于一碗呈现。
父亲端着这碗饭到门前滴汤,敬祖先。
接着,母亲一碗碗舀面,一碗碗臊子面上到盘里,妹妹端上席面请亲戚吃。
先长后幼、先上席后下席、先客人后自己人,彬彬有礼。
臊子面就是一碗周礼面,吃臊子面的过程,就是周礼的演示。
薄、劲、光之面,煎、稀、汪之汤,酸、辣、香之味,一碗西府臊子面,来宾主人、大人娃娃、男女老少一个个吃得酣畅淋漓,肺腑熨帖,回味无穷。
这是人间最美的饭食,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在老家时,逢年过节,一顿要吃十碗八碗臊子面,吃毕感觉浑身舒坦,满身是劲。
正月里来喜事多,村里唱大戏,家家户户招呼四里八乡的乡亲,也是臊子面。
村里有小伙娶媳妇,男女老少去吃流水席,大锅大灶做的还是臊子面。
整个春节,豪放悠扬的秦腔在村庄上空飘荡,臊子面的香味醉了乡村。
这是最美好的记忆。
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一提到“西府臊子面”,心底就无法遏制地产生追寻这种味道的冲动。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7月20日16版,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介绍关中西府的地域风貌、历史悠久的冬小麦,引出西府臊子面这个叙述对象,并以“西府臊子面是天、地、人的杰作,是民俗的活化石”统领全文。
B.作者多用短句和白描的手法描写父亲收割小麦的过程,写出父亲劳动的艰辛;又言
简意赅地描写奶奶淋醋的过程,暗示了关中西府农家醋在臊子面里必不可少的地位。
C.“一家人一年的日子从此就有了底气”一句蕴含辛苦劳作而有所获的喜悦心情和生活富足的幸福感,更饱含对未来美好日子的憧憬,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D.本文以“西府臊子面”为题,对“面”的制作却以“臊子汤调就”“笊篱捞面”一笔带过,而侧重描述以西府臊子面为载体的关中风土人情,突出文章的主旨。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错,本文的感情很丰富,该句包含的情感只是其中的一种,除了赞美生活外,还包括缅怀传统、抒发乡愁等。
答案:C
8.为什么说西府臊子面是“民俗的活化石”?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证据,进行概括并简要分析。
(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文学作品内涵的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结合全文。
从字面上看,“活化石”意味着延续时间久远,此处应和民俗文化有关。
文中介绍了当地臊子面的主要食材小麦已种植4 000多年和臊子面的渊源,可见其历史悠久。
介绍村里逢年过节、招待客人都用臊子面,可知臊子面按当地习俗是隆重的待客饭。
介绍吃臊子面要敬先祖,有先长后幼、先上席后下席、先客人后自己人的传统习俗,且这一习惯自周礼传承而来,可见其文化传承久远。
答案:①历史悠久。
4 000多年的小麦栽植、“武王臊子文王面”的历史传说以及明代臊子面的派系之分等揭示出西府臊子面源远流长的历史。
②隆重的待客饭。
村子里逢年过节、喜宴流水席招待客人时必不可少的就是臊子面。
③周礼的演示。
吃面时遵循先敬祖先,然后“先长后幼、先上席后下席、先客人后自己人”的传统礼制。
9.结合全文,请探究“心底就无法遏制地产生追寻这种味道的冲动”中“这种味道”的丰富内涵。
(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理解某一词语的丰富含义,需要考虑其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
字面上看,“这种味道”就是指臊子面的味道,具体来说,即“薄、劲、光之面,煎、稀、汪之汤,酸、辣、香之味”。
深入分析,作
者在结尾说臊子面是“最美好的记忆”,臊子面是家乡的代表美食,臊子面的味道,就是家乡的味道,因而“这种味道”还可以指充满地域特色的家乡味。
另外,文中说臊子面历史悠久,传承周礼,可知“这种味道”还指家乡具有的底蕴和丰富的文化意蕴。
答案:①酸香辣的面之味。
臊子面具有“薄、劲、光之面,煎、稀、汪之汤,酸、辣、香之味”的特色,味道香美,令人回味无穷。
②充满地域特色的家乡味。
臊子面是最有代表性的家乡饮食,其中关中西府淳朴而又浓厚的乡土气息是作者最幸福最美好的家乡记忆。
③底蕴厚重的文化(历史)味。
臊子面演绎着关中西府千百年来的民风民俗,有着厚重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