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 2 课 戊戌变法中图版习题精选二十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 课戊戌变法中图版习题精选二十
八
第1题【单选题】
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决定创办的学校是( )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北洋西学堂
D、京师大学堂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判断这位是维新志士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光绪帝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在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过程中,力图通过改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 )
A、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报纸是近代各种思想传播的主要工具。
下列报纸以宣传君主立宪制为主旨的是( )
A、《申报》
B、《民报》
C、《南风报》
D、《万国公报》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近代湖南名人辈出,其中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豪迈诗句的维新人士是( )
A、陈宝成
B、宋教仁
C、黄兴
D、谭嗣同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的清朝皇帝是( )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慈禧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技术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
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B、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下列图片中,与中国近代第一场具有思想启蒙作用的政治运动相关的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汉人聊天,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
”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
”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
”赵六说:“我读过《万国公报》。
”他们谁在说谎( )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
【答案】: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方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奕提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曾国藩强调,购买外洋船炮并进行仿造,是“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
李鸿章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显明……实非中国所能及”……如果不“求富强”,中国将不能自立。
材料二:“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三“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变法通议》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材料一中的人物提出什么救国主张?写出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康有为的上书最终感动了光绪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开始展开一场改革运动,写出这场运动名称和揭开序幕的历史事件
梁启超的《变法通议》发表在当时很有影响的什么报刊上?写出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的这场运动主要影响。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背景链接: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材料一: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如果说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那么到了20世纪初年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宣言,抗议日本侵略者,表明抗战立场,加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材料一中的“康有为”领导了哪一场变法?写出该变法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
材料一中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哪些变化?(举两例)
背景链接: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速对外扩张,发动了侵华战争。
材料二中国共两党的宣言(谈话)是在哪一事变后发表的?依据材料概括国共两党的共同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国共两党英勇抗日的战例。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二: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为中国近现代教育体制奠定了基础。
材料三: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
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严复对废科举的评价
材料一中梁启超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百日维新”失败后保留下来的教育成果是什么?
科举制产生于我国的哪一朝代?何时被废除?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三中说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面对“中国向何处去”这一历史课题,中国各阶级各派别相继提出自己的救国主张,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鸦片战争一阵疾风,吹荡了沉寂的知识界,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仁人志士,看到了英美等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议会制度、总统禅让等。
他们的思想深处,滋生着对民主制度的欣慕和对专制制度的不满之情。
”
一一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材料二: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先进中国人开始了“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的漫长历程,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
他们的探索活动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一一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一方面是沉重的压力:变局迫来,逼使认识深化;认识的深化又推动改革越出旧界。
另一方面是沉重的阻力:新旧嬗递(演变,更替)的每一步,都会遇到被利益和道德召唤来的愤怒的卫道者。
近代中国就在这种矛盾中拖泥带水地趔趄而行。
一一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仁人志士因“对民主制度的欣慕”,而提出了什么主张?
材料二中要求“全盘西化”的是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先进中国人“吸收外国进步文化”的主要特点。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近代社会“趔趄而行”的因素。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识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图一的人物是______。
他全面筹划的变法是______。
图二的人物是______,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
图三的人物是______,他发起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是______,这次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民主”和“______”。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答案】:
【解析】:
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