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心内科心律失常患者健康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心内科心律失常患者健康教育
【概念】
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

一、期前收缩
期前收缩(简称早搏)是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

根据异常激动起源不同,可分为房性早搏(房早)、房室交界性早搏(交界早)、室性早搏(室早)。

【临床表现】
1.症状:患者可有心悸、胸闷、乏力、头昏等。

脉搏触诊及心脏听诊可发现有提早搏动,之后有一间歇,称代偿间歇;偶可无代偿间歇,称插入性早搏。

2.体征:心脏听诊第一心音常增强,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

脉搏触诊及心脏听诊常不能区分各类早搏。

如伴有基础心脏病,应注意相应的体征。

【辅助检查】
主要采取心电图检查方式进行辅助检查。

1.房早的心电图特征:P、QRST提前出现,QRS波为室上性;P波形态与窦性不一致;代偿间歇不完全。

2.室早的心电图特征:ORST提前出现、ORS波增宽;T 波与 ORS 主波相反;窦性 P 波与宽QRST无关;代偿间歇
完全。

3.交界早的心电图特征:P、QRS-T提前出现;P波为逆行P波,逆行P波可位于 QRS 波群之前,,P-R<0.12 s;逆行P波可位于QRS波群之后,RP<0.20 s;逆行P波可位于QRS波群之间,看不到P波;代偿间歇完全,也可不完全。

QRS波为室上性,除非伴室内差异传导。

二、阵发性心动过速
【临床表现】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特点:突然发作、突然终止,大多数心律绝对均齐,心室律可达150~250 次/min,持续数秒、数小时甚至数日;发作时患者可感心悸、头晕、胸闷、心绞痛,甚至发生心功能不全、休克;听诊心尖部第一心音强度恒定,心律绝对规整。

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可诱发心前区疼痛、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如出现阿—斯综合征则可为尖端扭转性室速、室颤。

心动过速时心律基本齐整,心率140~220 次/min。

心率偏慢时,由于房室脱节,听诊可能听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及观察到颈静脉出现不规则的强烈搏动。

器质性心脏病、多形性室速、心室率过快者,可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出冷汗、面色苍白、外周循环不良等。

【辅助检查】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检查心率150~250
次/min,节律规则,QRS波群形态多呈室上性,少数伴室内差异传导、室内阻滞或旁道前传而致 QRS 波形增宽畸形。

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检查连续出现3 次或 3 次以上的宽大ORS 波群(QRS时间>0.125 s),心室率140~220次/min,常见有 P波与QRS波群分离或心室夺获。

三、心室扑动与颤动
【临床表现】
突然意识丧失、抽搐、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出,继而呼吸停止,发绀,瞳孔散大。

【辅助检查】
1.室扑:心电图 QRS波与T波融合不能区分,形成较规则、振幅较高的快速扑动波,其间无等电位线频率150~250次/分;
2.室颤:心电图QRST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间距不一的颤动波,频率 250~500 次/min,颤动波<0.5 mV者为细颤,>0.5mV者为粗颤。

四、心房扑动与纤颤
【临床表现】
1.房扑时,心室率快者可有心悸、胸闷、气短、头昏,并可诱发心绞痛、心衰、休克、晕厥;而心室率在正常范围可无症状。

听诊心律可规则亦可不规则。

2.房颤时心室律>150次/min,可发生心绞痛、左心功
能不全的表现;心室律较慢时可有易疲劳、乏力、头晕等症状。

听诊心率60~180次/min,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搏不规则,有脉搏短绌(脉率<心率)。

【辅助检查】
1.房扑:心电图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间距、振幅相同的锯齿样扑动波(F波),其间无等电位线,频率为250~350次/min,房室传导多为2:1或4:1,此时心律规则,当不同比例传导时心室率不规则,偶见有1:1传导。

QRS波群形态呈室上性。

2.房颤:心电图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间距、振幅不等的心房颤动波(f波),频率350~600次/min;QRS波群为室上性、振幅不等,R-R间距绝对不齐;部分QRS波可因伴室内差异传导而明显增宽、畸形。

五、预激综合征
【临床表现】
预激综合征者并不产生临床症状,无特殊体征;而快速心律失常发作时,可有相应的临床体征。

【辅助检查】
心电图特征为P-R 短、QRS 宽>0.12 s、有预激δ波( delta 波)、PJ间期正常、继发性ST-T改变。

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临床表现】
1.症状:以心动过缓的临床表现为特征,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脑、心、肾等脏器供血不足的临床表现,如记忆力减退、头痛、失眠、心唾、心绞痛,严重者可有黑朦甚至昏厥、阿—斯综合征。

2.体征:心脏听诊心率较慢,脉搏也较慢,有长间歇停搏,同时应注意基础心脏疾病的有关症状与体征。

【辅助检查】
心电图特点:①严重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常低于40~45次/min;②频发窦性停搏和窦房阻滞;③在此基础上,伴有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当心动过速终止时窦性心律不能及时出现,产生较长时间的停搏,称为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慢快综合征);④当合并房室交界区病变时,逸搏间期常>2 s,交界性逸搏心率常在 35次/min 以下,称为双结病变。

七、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表现】
1.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脑、心、肾等脏器供血不足的临床表现,如记忆力减退、头痛、失眠、心悸、心绞痛,严重者可有黑朦甚至晕厥或阿—斯综合征。

2.基础心脏疾病的有关症状与体征。

3.体征:房室传导阻滞者可无明显体征或第一心音低钝;Ⅱ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听诊可发现心搏脱漏;Ⅲ度房室传导
阻滞者,心室率较为缓慢( 35~60次/min),听诊可发现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房音及“大炮音”;另外,因心室率慢,心脏每搏量增加,主动脉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收缩期血压也常代偿性升高。

【辅助检查】
1.I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 P-R 间期>0.20 s,无 QRS 波群脱落。

2.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又称文氏现象):①P-R 间期逐渐延长直至 ORS 波脱漏;②相邻的 R-R 间期逐渐缩短,直至 P波后 ORS波群脱落;③包括受阻 P波的长 R-R 间期短于两个窦性周期;④最常见的方式传导比例为 3:2或5:4。

3.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又称莫氏现象):①P-R 间期固定,可正常或延长;②QRS 波周期性脱漏,包含受阻 P 波的长 R-R 间期是窦性周期的倍数。

4.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①PP 间隔相等,R-R 间隔相等,P波与 ORS波无固定关系;②P波频率大于QRS 波频率。

③QRS 波形态取决于阻滞部位,如阻滞在房室束分支以上,则QRS波形态正常,如阻滞在双束支部或以下,则QRS 波群增宽、畸形。

【重点观察内容】
1.心律:心电图检查是判断心律失常类型及监测心律失
常病情变化的重要手段,在患者心律失常发作时及时描记心电图并标明日期和时间。

2.生命体征:注意患者的神志变化,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尤其应仔细检查心率和心律,及早发现恶性心律失常。

3.心律失常可能引起的临床症状:如心慌、胸闷、乏力、气短、头晕、晕厥等,注意观察和询问这些症状的程度、持续时间以及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

4.对于进行连续心电监测的患者,应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心律失常以及心律失常的类型、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治疗效果等情况。

当患者出现频发、多源室性早搏、RonT现象、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Ⅱ度Ⅱ型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应及时通知医生。

【一般观察内容】
1.房颤的患者应同时测心率和脉率,并记录下来以观察脉短细的变化情况。

2.持续心监测可因电极的长时间贴敷而损伤患者皮肤,故应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情况。

3.观察药物反应:①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期间,严密监测心电图、血压,及时发现因用药所致新的心律失常。

②有些药物如奎尼丁、普罗帕酮等,应在餐中或餐后服用,以避免胃肠道刺激反应发生。

③利多卡因、胺碘酮可引起神经系统反应,应注意观察。

④某些药物如双异丙吡胺在使用时应
监测血清钾,因为高血钾可增加此药毒性,低血钾可使药效降低。

⑤注意监测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酸碱平衡及电解质情况。

【重点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精神放松,避免过度紧张。

精神因素中,尤其紧张的情绪易诱发心律失常。

所以,患者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避免过喜、过悲、过怒,不计较小事,遇事自己能宽慰自已,不看紧张刺激的电视、球赛等。

为增加患者自信心,应鼓励患者、家属与医生、护士之间进行多方面交流。

2.指导患者饮食上控制热量、胆固醇、脂肪、盐的摄入,增加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摄入,许多维生素、无机盐对心血管系统有益。

维生素C 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尤其是酸味水果中;钾多含于蔬菜中;碘多存在于海产的动植物中,如海鱼、海虾、海蜇、海带、紫菜等都含有丰富的碘。

食物中可增加纤维素的摄入,纤维素可刺激胃肠蠕动,加快胆固醇的排泄;还可吸附胆固醇,使胆固醇不易被肠黏膜吸收,从而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降低心脏病发病率,防治心律失常。

饮食在心律失常治疗、恢复健康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患者应按医嘱保证饮食量和营养需求,保持情绪稳定,最大程度减少不良刺激。

3.向患者讲解坚持服药的重要性,不得随意增减或中断
治疗。

观察药物疗效,及时和医生沟通。

4.指导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养成按时排便习惯,预防便秘。

5.定期复查心电图、电解质、肝功能、甲状腺功能等,因为抗心律失常药可影响电解质及脏器功能的变化,用药后应定期复诊及观察用药效果和调整用药剂量。

【一般健康教育】
1.向患者讲解自我监测的重要性。

在心律失常不易被抓到时,患者自己最能发现问题;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状,若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再发心律失常;心房纤颤的患者往往有先兆征象或称前驱症状,如心悸感,摸脉有“缺脉”增多,此时及早休息并口服安定片可防患于未然。

2.指导患者生活要规律,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保证睡眠,因为失眠可诱发心律失常;运动要适量,量力而行,不勉强运动或运动过量,不做剧烈及竞赛性活动,可做气功,打太极拳;洗澡水不要太热,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3.指导患者不饮浓茶不吸烟,不从事紧张工作,不从事驾驶员工作,以免发生意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