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绪论:
近年来,我国的大学生除了选择就业、公务员、考研作为发展方向之外,更多的大学生投身进入大学生创业的大军当中,不少成功的例子摆在眼前,促使更多的学生踊跃尝试。
本学期学习参与了创业技能与实训的课程教学,使我们作为准毕业生感受到了创业的魅力,也明确体会到了当今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
通过查取相关资料,我了解许多对大学生创业的先进观点。
下面是我对高校大学生创业的一些看法。
二、现状分析:创新创业思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缓解不断扩大的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三、目前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创业的思想意识不强
首先是大学毕业生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较深,经历了从“计划分配”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再到“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等阶段,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理解不够深入。
其次是人们对职业的认识存在高低贵贱之分,普遍对行政事业单位、国营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比较认同,对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不认同。
再者,大学生创业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成功的几率较小。
目前来讲现行的教育模式对创业教育不够重视,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教育引导不够,致使大学生创业意识不强。
(二)大学生创业的素质能力不足
由于应试教育的结果,学生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对现有知识传授,学生缺乏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再加上高等教育基本以专业为主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了解较多,对跨专业的知识缺乏了解,综合能力不强,应变能力不强,学校对创业的教育重视不够,致使大学生创业的能力素质出现不足。
(三)大学生创业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创业环境是创业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对创业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首先是扶持力度,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分别就改善创业环境,强化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健全服务体系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但扶持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其次是创业的社会氛围不浓,由于缺乏创业的氛围,风险意识不强,以及宣传教育等方面还不够,缺乏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于创业、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
三、想创业的大学生需要重点注意的方面
(一)要提高自身的创业素质。
一些大学生创业者对公司运作的认识过于简单,他们不清楚如何融资、如何做商业上的事务活动筹谋、如何塑造管理团队等,甚至连基本的财务、管理方面的常识都很短缺。
因此,在创业前,应该有一个相对系统的理论培训.市劳保局每月都有免费的创业者培训班,有心创业的大学生可以来报名到场学习。
(二)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
既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创业,那创业就必须符合市场规律,不经过市场调研,盲目投资,成功的可能就很小。
因此,在创业之前,应该冷静地思考,选择什么行业来做才能更接近成功.建议最好先到相关行业去做一些兼职,熟悉一些行业的运作规律和流程,也可到市劳保局到场见习培训,有50多种岗位可供选择,在见习培训中选择创业方向。
(三)要充分熟悉政策。
对大学结业生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的,通称里有不少相干的优惠政策,大学生创业者应该充分了解这些政策,哪些用度是可以减免的,哪些优惠是可以申请的,都要做到胸中有数,这样才气在创业之初,节约资金更好发展。
(四)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心理脆弱是大大都大学结业生的通病,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轻言放弃,是不会取得终极成功的.创业的道路没可能一帆风顺,大学生在心理上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四、提高大学生创业意愿和成功率的对策途径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创业就成为一种最佳的解决方案。
为促进高校大学生进行创业,有关机构应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创业教育创业知识的掌握对于创业动机的形成和创业的成功而创业教育作为学生能够有效吸收创业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具体努力方向应为:
(一)构建个性化的学生选拔培养考核体系
使创新创业及实践教育走向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建立合理的个性化学生选拔培养考核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使高校教育更为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
同时,为我国高校进一步深化、细化教育创新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
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学校应积极更新教育观念,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在人才选拔培养考核过程中,其模式的定位、形式及体系的整合和内容的改革上,要树立以适应性为核心、以个性化为特点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以贴近学生实际、满足学生内在需求为目标,构建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不仅使学生有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也给学生提供更多能够发挥自己潜能的创业平台.
(二)加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根本途径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是关键.只有把课堂教学所学到的文化知识通
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尤其是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真正得以提高。
(三)重视开发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教育模式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
创业品质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包括敢于竞争、敢于冒险的精神,脚踏实地、勤奋求实的态度,锲而不舍、坚定执着的顽强意志,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心态及自控能力、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等。
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创业品质的前题,优秀的导师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保障。
所以在不断加强和改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开发社会教育资源,聘请创业上有建树,品德高尚、乐于奉献、责任心强的成功企业家来担任大学生创业实践导师,充分利用他们的创新创业思想与实践平台,创新教育模式,有计划分期分批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培养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才能培养出具有敢于探索、突破常规、勇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四)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创新创业教育是对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具体要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
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加强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重视综
合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及创新思维开发等方面得到主动发展。
所以,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是培养大学生创业及实践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当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点.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自主创业的深刻内涵,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其次要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成功企业家和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通过他们的事迹坚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鼓励和扶植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凭借知识、智慧和胆识去开创能发挥一己之长的事业;最后就是要形成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或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让大学生的创业动力在具体实践中找到恰当的结合点,使其形成自主创新创业的理念。
另外,政府机构有必要增加一些与优惠政策相配套的服务项目,如政府部门组织的大学生创业培训、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引导社会公众对大学生创业这种新生事物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